影视与音乐教案

2024-09-09

影视与音乐教案(精选8篇)

1.影视与音乐教案 篇一

影视音乐

教学目标

1.在欣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能区分影视音乐中几种常见的类别和形式(即:主题音乐、主题歌、插曲、场景音乐),并体会“音画同步”这种影视手法的效果。2.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选择适合的音乐进行配乐。3.能认真欣赏本课的影视音乐,并从中获得乐趣。教学重点

在欣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能区分影视音乐中几种常见的类别和形式(即:主题音乐、主题歌、插曲、场景音乐),并体会“音画同步”这种影视手法的效果。教学难点

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选择适合的音乐进行配乐。教学用具

自制教学课件、多媒体、黑板。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感 受

一、情景导入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当今的流行乐坛容纳、包含着各种音乐元素。在我国许多大众音乐赛事的成功举办,又带动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的流行,那就是——影视音乐。(板书)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随着影视的热播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哼唱几句熟悉的影视歌曲给大家听呢?......现在,让我们首先来听几段熟悉的音乐,看同学们是否能说出歌名及歌曲的出处,如果会唱就跟着一起唱。

(让学生视听3首影视片段并回答问题)1.好汉歌:(播放音频、呈现歌词)师:这是什么歌?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曲是90年代极具代表性的热门影视歌曲,曲调改编自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那么,20世纪60年代也有许多经典的老歌,如: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课件播放电影片段,老师演唱歌曲。)

师: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风格?出处于哪部电影?(学生回答)

师:歌曲源于新疆塔吉克族民歌,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具有浓郁的新疆特色。3.《泰坦尼克》主题音乐:(播放音频)师:谁能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师:对,(出示风笛图片),苏格兰风笛音色圆润、精致、擅于抒情,十分触人心灵。

体 验

二、引导探索

师: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影视音乐,人们都是通过观赏影视作品来熟悉这些音乐的,说到影视的发展,早期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叫无声电影。无声电影又叫默片,(课件)表演起来就象我们所知道的哑剧一样。

师:请问:在当时无声的表演环境中,演员们是靠什么来向观众表达、诠释剧情的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你们知道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表演明星是谁吗?(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卓别林表演的无声电影片段)师:卓别林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滑稽表演和他独创的企鹅步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

师:由于当时的影片没有音响的效果,也没有人声对白,所以无声电影在剧情内容的表达上就比较单一和枯燥,观众的观赏要求也就得不到最大的满足了。而渐渐的,这样的局面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尝试在电影播映时用留声机配着画面放音乐,或者用管乐器现场伴奏。这样观众在欣赏影片时,音乐就延伸了画面,同时也丰富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弥补了视听的不平衡。这也就是最雏形的影视音乐。

(课件展示:影视音乐的概念,老师念一遍)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影视音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像《好汉歌》就是影视片中的主题歌,那么除了主题歌,你们还知道影视歌曲的其他形式呢?(学生:插曲、片头曲、片尾曲。)(板书)

师:——同样乐曲也可以分为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精彩的影视世界,领略影视音乐的魅力。

师:接下来听到的这段音乐大家一定很熟悉,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枉凝眉》

(课件播放主题音乐。)

这段音乐出自哪部影视作品?作者是谁?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主题歌名是什么?(学生:《红楼梦》,曹雪芹 主要乐器是箫。歌名是《红楼梦》——课件播放剧照)

师: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是一部巨作,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历时四年多创作的连续剧《红楼梦》的全部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并且入选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师:我们了解了主题音乐的概念,这段主题音乐中使用了箫,谁能说说晓得音色特点呢?(学生回答)

师:正是这种低婉、悲切中略含幽怨的音色,贴切的表达了主题歌中使人黯然伤神的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画面中主题歌的原音重放,再次感受那爱情悲剧的美感。(课件演示:画面原声)师: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曹雪芹笔下那一个个如诗如水的女子。现在我想请全体女生和我一起来感受那委婉动人、如诗如梦的旋律。(教师和全体女生一起唱《枉凝眉》。(课件展示:歌词画面)

师:看了影片画面,听了主题歌,感受了主题音乐,你们能不能谈谈—— B、你从音乐中体验到了哪些情感? 清纯、喜悦、热情、细腻、伤感、奔放

请结合剧情内容谈谈你的理由,你认为这首主题歌在这里出现的用意?(作用)(学生回答)

师:回答的不错!从刚才的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宝黛二人在花园共读西厢记的过程,情深意切,浪漫、美好,但是歌曲却唱的略带伤感。在这部作品中,音乐的悠扬和古朴与古典故事题材是协调的,一致的,而主题歌的细腻、幽怨不仅为他们的爱情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同时也为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为全剧平添了别样的感染力。如果说《枉凝眉》是婉约、细腻的,接下来我们要欣赏的一部代表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最高奖。《红高粱》的《酒神曲》则是粗犷、奔放的歌。2.《酒神曲》

(课件展示:电影海报)。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影片的导演是谁?他还有哪些优秀的作品? 学生: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十面埋伏》《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衩》

师:他是中国伟大的导演之一,十分擅于刻画中国传统中的浓烈生命意识和古朴的民俗。师:那么谁知道这个故事情节表现的是哪个地区的题材?(学生回答)

师:对,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同学们告诉我,什么乐器最能表现西北风格的音乐? 学生:唢呐的音色十分热情、豪放,很符合西北的地方民情。

师:唢呐发音开朗豪放,音色高亢嘹亮、粗犷,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和兴奋欢快的情绪。

师:张艺谋是搞摄影出身的,在他的这部作品中用大块大块的浓烈色彩来表现。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是否感受到一种突出的色彩?(学生回答)

师:没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是一种吉祥色,它代表着热烈,是一种鲜明、有生气的颜色。在影片中,西北汉用生命的热情,在苍凉的黄土地上种出了红红的高粱,酿出了红红的高粱酒。电影中这首插曲《酒神曲》歌唱的正是这种刚烈、激昂的生命热情。整部影片在这样的基调里赞颂着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展示:播放《酒神曲》的画面及音乐。)师:好酒!这首插曲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对呀,就像酿酒汉子手中的十八里红一样,这首歌够劲儿。刚才女生用柔美的声音表现了《枉凝眉》,现在轮到我们的男生也来一展你们人酒合一、豪气冲天的魅力了。来!全体男生起立,拿出你们男子汉的豪情来,让我们也来品品这够劲的“十八里红”酒!(男生看画面跟唱)

师:嗯,好酒,我仿佛也味道了飘来的酒香。

师:同学们,通过这些充满生命力、浓烈豪放的西北音乐写成的歌,世界永远记住了这部影片,也记住了中国大西北的自由和热情。

师小结:从《红楼梦》和《红高粱》这两部影视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主题歌和插曲以民族音乐作为借鉴和创作,使影片极富感染力。同样,场景音乐在这方面也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一部获奥斯卡奖项的中国影片就是最好的特例。谁知道是哪部影片? 3.《卧虎藏龙》

(课件展示:电影海报)

师:影片中音乐最精彩叫座的是作曲家谭盾用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打斗的场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聆听,这两个场景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又是怎样表现特定的影 3 片内容的?

A、(画面1)B、(画面2)(学生回答)

师:鼓声的节奏,使得两位主角在黑夜中飞檐走壁的打斗显得格外刺激,气氛更加紧张。同样是凌空追逐的场面,深幽的竹林,搭配飘忽、典雅、悠扬、含蓄的古萧音色,烘托了两人高超轻功的较量。这就是这部影片中音乐的亮点——即用不同性格的的乐器演奏来表现不同的武打场景。师小结: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从刚才我们一起分析的3部影片中,音乐在情绪、节奏、速度上和画面保持一种怎样的的关系?(学生回答)

师:音乐和画面相互渲染、补充、深化、烘托,是统一的、一致的、吻合的。这在影视音乐中表现为“音画同步”。(出示课件)

接下来,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课件展示:表格。)

三、交流与探究

激励创造——“我为校园短片来配乐”(课件展示校园短片:选择匹配的音乐片段)

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同样可以用音乐来演绎呢?想象我们的校园应该配以什么样的音乐呢?

师:(提出要求)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可以大胆地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为我们学习的校园搭配合适的音乐。

<1>三段音乐选择最合适的一段。<2>音乐和短片

《清晨》鸟语花香、清新、自然、和谐优美

《夏日的华尔兹》舒适、活泼、优雅大方,象征我们的学习生活蒸蒸日上。

四、总结

《清晨》音乐中总结:

同学们正处于花季,校园生活应该是人生大戏中最难忘、最精彩的片段,希望你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谱写最美妙、最动听的音符,演绎最灿烂、最辉煌的人生故事。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早日成才。

2.影视与音乐教案 篇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它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突出教育形式当中的声音、画面造型所形成的丰富信息量。那么影视音乐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展示, 达到充分个性化的、主动性的教学效果。

一、影视音乐欣赏的特点和作用

音乐与电影 (电视) 艺术的结合, 使音乐艺术的形态更加绚丽多彩。音乐常常出现在电影 (电视) 中, 是因为二者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音乐的内容具有情感的概括性, 而电影 (电视) 的形象则具有一定的个别性, 二者只有相互补充, 才能达到审美的完整和统一。电影 (电视) 音乐通过画面的形象, 使音乐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 长期流传。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影视音乐这种音乐体裁形式及影视音乐的功能;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表演、塑造和体验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和音乐在电影、电视剧中的作用;音乐因为有了影视画面的解释, 使得学生更容易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而影视音乐是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欣赏力的最好的艺术形式;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作用, 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 有助于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课中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将影视作品的图形、图像、声音、语言、文字等影像符号直观地呈现, 加强学生对教学对象的印象和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影视艺术的视听造型特征。

课程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大, 以高科技为媒介来完成知识的教与学, 对教师而言, 可以更多地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 省略了对课堂气氛的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项目, 能更充分地把时间用到对知识的讲解上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安排所学的内容, 省去了许多可有可无的环节,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教学较单一、僵硬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智能型、具有亲和性的界面, 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 展示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更好地充当学习的主体这一角色。

教育资源的共享, 节省人力、物力, 这是跟多媒体教学自身特点相关的。传统教学往往是一个教师指导数十个学生, 而多媒体教学中, 一个老师授课, 通过具有受众面极其广阔的多媒体传播途径, 其受益者是以千、万计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感受影视音乐的魅力

随着快速发展的荧屏世界, 音乐与影视越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影响, 相互作用着, 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优秀影视作品。音乐在影视中所表现的作用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我力求将一些极具特征性的影视音乐展现给学生。

首先, 强调视听相结合的艺术。影视音乐要求能将画面与音乐相结合,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欣赏感觉。也更能体现出音乐与影视的关系。比如我们课本上的中国文学四大名著改拍的电视电影中的主题曲就有鲜明的特点, 学生通过对比音乐情绪、速度和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不同来感受不同影视作品中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其次, 我还挑选了一些特征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例如:为使音乐达到一种气氛渲染的效果, 我挑选了《简·爱》中一段紧张的“着火”场景, 进行有声与无声的对比, 让学生自己总结。我还挑选了《狮子王》和《一曲难忘》中的两个片段。一是小狮子辛巴在唱唱走走中长大了;另一个是少年肖邦在教授上课时不停地弹琴中长大了。学生一看就知道音乐在影片中的这一作用特点。这一些特色片段的展现, 给学生一个准确、个性化的欣赏空间, 并能通过自己的总结掌握音乐在影视中的具体作用。

最后, 结合人文思想、道德情感教育。在选择“情感表达”和“寓意升华”的代表影片时, 我以情感为主线。选择了《音乐之声》中主人公第二次演唱《雪绒花》时的情景;以及《泰坦尼克号》中沉船时四个弦乐手还在甲板上拉琴的两段感人的场景。使学生在欣赏中自然而然地与影片产生共鸣得到思想情感上的升华, 并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将影视音乐思想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使其更具欣赏价值。

多媒体教学尽管为影视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很多便利, 但是还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人为地割裂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要让欣赏课变为演示课, 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在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 要注意学生在影视艺术学习当中的反馈信息, 加强引导。另外,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也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如鱼得水, 应用自如。

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还需要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好的模式,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推动音乐学科更好地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标的指导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下,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中的优点分析, 来说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水平。影视音乐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展示, 达到充分个性化的、主动性的教学效果。

3.影视音乐与爱国主义教育 篇三

[关键词]影视音乐 爱国主义教育

电影是一门综合视听的艺术形式,在听觉这个层面上,它包含有人声,噪音,音乐。人声是剧情当中的人与剧情发生关联的人以及第三者发出的声音,有对白、旁白、独白等。噪音是物体发出的声音,如关门声、枪声以及一些效果音。音乐是包括声乐、器乐。早期的电影是一种有画无声的默片。或许是电影工作者意识到当时电影的缺憾,但又迫于当时条件的制约。往往在电影放映时在旁边放一架钢琴.由钢琴师在现场演奏一些现成的名家音乐,用以弥补视听上的平衡,这种名家音乐与影片的剧情甚至没有任何的联系,纯粹是增加些声音的元素而已。可见声音与影片的结合(不管两者是否有联系)还是从音乐开始的,随着电影进入有声时期以后,声音与画面才真正结合在一起。但音乐方面,电影音乐家仍是以纯音乐的形态来构思,这种构思方式脱离不了古典音乐的气息,到了后面随着电影的广泛深入发展,电影音乐家才注重电影音乐的研究,才开始专门为电影写专门的乐曲,这样才产生了相对独立的电影音乐形成。电影音乐才表现出明显的特征,随着电影艺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影创造者对电影音乐的重视,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像《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红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胆往前走》,《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海外赤子》中《我爱你,中国》等中外优秀电影歌曲,将亲情、爱情、友情,对祖国博大深远的爱国感情抒发出来。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部电影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渲染影片整体气氛上显得得心应手,对推进剧情的发展也不可否认,在表达和传播情感上更是音乐的长项,音乐是一门抽象艺术,在动作、语言、文字、表演不能再表达什么的时候音乐就开始释放它的能量,发挥它的功效,他的出现弥补了动作、语言、文字、表演方面的欠缺。我们可以借助超越时空的音乐,它作为一种精种载体释放片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使用电影音乐特有的语言将友情、爱情、爱国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作为抽象的音乐元素所能表达的功能。

影视音乐是具有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三者合一的艺术,在本文中我们只对它的教育性做出分析:它的教育特点在于它不是强行灌输的方式对观念进行说教式的教育,而是通过音乐的传唱,从而让观众不自觉的喜爱并接受,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悄悄的流进观众或者听众的心里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教育范围广泛,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对于影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创作出有更好教育意义的影视音乐作品和如何有效的利用影视音乐进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影视音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影视音乐和音乐一样,它超越了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中时空的限制,用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唤起人们的情感和调动人们心灵的联想,影视音乐使观众从听觉上的幻想转到视觉上的联想,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在一些主旋律的影视音乐作品中,普遍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情感,观众在对这种作品的欣赏审美过程中,又加深了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感受,溶入了自身爱国热情。如我国早期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从歌词到旋律,充满着一种广阔的爱国情怀,经历了半个世纪,仍然焕发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人们还一直对它传唱,它所流露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人们所接受^《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纯真激昂词曲和童声的演唱,至今让人流连忘返。爱国主义精神随着它的传唱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中。因此,影视音乐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影视音乐能让观众在影片中产生共鸣。使影片传递的爱国情感更加自然地渗入观众心田,更容易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

影视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部分,它能帮助渲染影片的整体气氛,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特别是电影主题音乐还能丰富,深化电影主题的功效。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往往是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伴随着音乐的出现进发出来,观众的情绪与影片产生共鸣,两者在情感上产生前所未有的统一,影片的思想毫无阻挡的涌入观众的心里。如南斯拉夫电影楼《桥》,音乐创作者专门为桥设计创作了一小段主题音乐,当桥在画面中出现时,主题音乐也就响起,表达了游击队员对这座大桥及祖国河山无比的热爱,观众的情绪与音乐产生共鸣,抒发出无限的爱国情怀。电影插曲是电影情感的集中爆发,观众在欣赏电影插曲时能与电影产生相同的情感共鸣。如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战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雄壮的乐曲,激昂的歌声,再不易动情的观众也会为之所感动,然而最主要的还是音乐中表现的爱国激情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在观众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以至过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唱起《英雄战歌》仍然是心潮澎湃。

三、影视音乐比影视的受众更广,且更容易传播

影视受条件影响,必须在影院或电视上才能观看,但影视音乐就方便多了,离开影院和电视等媒体,人们在口头上也可以传唱,且不论男女,老幼都具备传播条件,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即使没有看过影片,但它的歌曲响遍大江南北,如《便衣警察》插曲,“……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须言愁……”曾经唱遍祖国大街小巷,家誉户晓。歌曲隐含的爱国主义情操随着它的传唱也传遍祖国各个角落。

四、影视音乐本身具有的民族化特性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范例

影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成一样都具有民族化的特性,各国的影视音乐都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有丰富的民间音乐形成,独特的乐器,它是繁荣我国影视音乐的丰富资源,影视音乐创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将民族音乐倾注到影视音乐的创作之中,这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使用和挖掘,这本身就是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一种高尚行为。

4.影视与音乐教案 篇四

第八单元

第三课·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针对的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学生之前的音乐和历史课程中,对十九世纪以来的杰出音乐家及其作品已有所了解。可是,这只停留于课外只是的识记层面,没有对各时代产生的音乐的背景、原因及其特点进行过详细的探讨与分析。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供音频、图片等材料,让学生对音乐进行赏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能力:

1.了解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和主要流派; 2.识记这两个时期音乐发展的背景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各时期音乐的欣赏与比较,归纳其特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音乐陶冶性情,提高学生对音乐发展的理解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9、20世纪主要的音乐派别、主要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难点:

19、20世纪的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四、教学资源与手段:

教学资源:PPT、音乐片段

教学手法:教法:讲授法、提问法、点拔法

学法:欣赏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音乐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情绪与人类情感,是时代面貌的优雅写照。也许很多同学会觉得古典音乐离自己太远,但实际上古典音乐中的许多元素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痕迹,比如手机彩铃中的《蓝色多瑙河》,周杰伦的专辑《十一月的肖邦》,经典动画《猫和老鼠》的背景音乐,等等。

【教学过程】

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引入子目:进入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欧洲的封建势力和教会势力走向衰弱,音乐家从由教会、宫廷供养变为独立经营,在创作过程中所受的束缚也逐渐减少。这个时代兴起的是结构严谨但又富于表现力的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是“交响乐之父”海顿和“神童”莫扎特。在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后期,出现了两位特殊的代表:贝多芬和舒伯特——他们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那么,是怎样的原因使他们有古典主义转向浪漫主义呢?

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流派的改变,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改变。因此,要了解这一转变的原因,就必须知道19世纪音乐的发展背景。

一、19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十九世纪的欧洲和北美在政治与经济上发生了怎样变化?以引出对19世纪音乐发展背景的讨论。

【提问】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想想19世纪的欧美发生过哪些大事。

【解答】工业革命,殖民国家的扩张,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前进,德意志与意大利走向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尝试,等等。

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老师总结出19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

进入19世纪后,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随着封建主义和教会势力的进一步衰弱,从封建主义和教会的压抑中走出来的音乐家们不再为某个人或某一阶层创作,而是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接触更多的社会阶层,更加深入地认识人性。反映在他们的作品里,便是更真实的人性和更丰富的社会生活。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入和社会的变革。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各不相同:法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东欧国家要完成反抗外来压迫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美国争取摆脱落后生产力的阻碍和南北方的分裂。不同的现实反映在这个时代的音乐里,便是明显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德意志地区的浪漫主义音乐,俄国与东欧的民族乐派音乐和美国音乐。

二、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的音乐中心是奥地利和德意志。在19世纪的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达到了鼎盛。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增加了盛大恢弘的交响乐和歌剧。

浪漫主义音乐中名曲不断,大家辈出。“乐圣”贝多芬的作品题材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代表作既有柔美的《献给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又有磅礴的《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贝多芬在26岁时听力就开始衰退,但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那之后写下的。对于一个作曲家而言,失去听力无疑是灭顶之灾。但是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顶住了厄运,发出了“扼住命运的喉咙”的呼喊。

与贝多芬同时代的是“歌曲之王”舒伯特。他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以《小夜曲》和《摇篮曲》为代表作。舒伯特的作品清新自然,流畅而富有画面感,其中以《鳟鱼五重奏》最具代表性。歌曲通过“小男孩看鱼-男人钓鱼,鱼儿不上钩-男人搅浑水诱使鱼儿上钩-小男孩惋惜单纯的鱼儿的命运”的过程,表达了音乐家对当时善人被欺、恶人得势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欣赏】播放《鳟鱼》选段

舒伯特去世时年仅31岁。依据他本人的遗愿,舒伯特去世后被安葬在早他一年去世的他的偶像贝多芬的墓旁。尽管英年早逝,但他还是和贝多芬一起被尊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被誉为连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桥梁。

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中期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的代表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春之声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更是有“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之称。《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创作于1866年,那时普奥战争刚刚结束,奥地利元气大伤,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下了这首曲子,以鼓励奥地利人走出阴影,走向新的生活。据说很多奥地利人是听了这首歌才知道:原来多瑙河是蓝色的。

【欣赏】播放《蓝色多瑙河》选段

“钢琴诗人”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家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他的作品主要有夜曲、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三种。肖邦最美的音乐莫过于他的夜曲。夜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因其能演奏出夜晚的宁静和优雅而得名。肖邦的夜曲以和谐优美、娴静委婉著称,体现的是他在浮华的都市里冷静地思考与回忆。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都是肖邦的故乡波兰的民族音乐。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来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忍痛迁居巴黎,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肖邦在巴黎写下了许多作品,其中就包括被誉为“花丛中的一尊大炮”的《军队波兰舞曲》和被称为最难演奏的波兰舞曲的《英雄波兰舞曲》,承载着他最深沉的爱国情怀。

【播放《英雄波兰舞曲》选段】

1849年,肖邦在巴黎病逝,享年39岁。他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后来他的朋友带来了一杯波兰的泥土,洒在他的墓上,让他能安息在故土之下。肖邦的心脏葬在了华沙圣十字教堂的一个石柱里,柱子上刻着《圣经·马太福音》里的一句话:“因着你的宝物之所在,你的心亦于此所在。”意即你最珍爱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心便在哪里。对于肖邦而言,他最珍爱的就是他的祖国,因此他把心永远地留在了华沙。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代表作是富有文学标题的、自传性的作品:《幻想交响曲——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意大利,罗西尼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代表作是《威廉·退尔》和《灰姑娘》。被誉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的威尔第的代表作是《阿依达》和《茶花女》,他将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烙进音符里,写下了许多动人的作品,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在世纪之交取得成就的普契尼以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和的善于使用新手法而闻名,代表作品是《蝴蝶夫人》和未完成的《图兰朵》。在法国,作曲家比才借一部《卡门》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奔放的歌曲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欣赏】播放《卡门序曲》选段

经过上面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生平介绍及其代表作的欣赏后,请学生归纳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做适当的点拨。

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突出个人感受(贝多芬、柏辽兹);

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比才、舒伯特);

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肖邦、小约翰·斯特劳斯)。

三、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题材为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民族乐派音乐将各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和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音乐家们通过音乐,热情地歌颂了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崇高的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是爱国主义的歌剧《伊万·苏萨宁》。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代表作是童话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

四、美国音乐

19世纪末,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促使音乐的长足发展,这个时代美国的音乐因此别具一格。

福斯特的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苏萨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等作品,既表现了美国国力不断上升时的情怀,也体现出美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

《星条旗永不落》便是后来的美国国歌。

第二目 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导入】

先播放学生所熟知和喜欢的一些明星的歌曲、观看明星歌曲MV,提起学生兴趣,并且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吗?那你们为什么都喜欢这种音乐呢?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教师进而进入第二目“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的背景

现代派产生在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现实,使不少艺术家们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他们不是政治家,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反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在犹豫、彷徨之后,只有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沉浸在各自所向往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之中。

二、20世纪音乐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现代音乐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注重个性的表现与表达,在音乐题材、音乐表现方式等方面各流派的差别越来越大,从新古典主义到表现主义进而发展出流行序列等等越来越诡异的风格。

(一)爵士乐

解释爵士乐的含义: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新奥尔良地区的黑人音乐,吸收了欧洲传统音乐的和声与音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风行美国,传遍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爵士音乐一度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

【欣赏】播放一段爵士音乐,并提问学生对爵士音乐的感受,体会当时独特的音乐风格。然后介绍爵士乐的音乐风格、特点。

(二)摇滚乐

解释摇滚乐的含义:二战后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有机融合起来。摇滚乐音量震耳欲聋,节奏强烈,歌词叙事性强,多以爱情为主题。表演者蓄留长发,着装奇特,行为怪异,表达了他们对西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摇滚乐引起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青少年的强烈共鸣,成为他们追求的时尚与潮流。

【欣赏】播放“猫王”普莱斯利的视频和“甲壳虫”乐队的摇滚音乐,提问学生对摇滚乐的感受,教师做好学生回答问题的总结。

【学思之窗】组织学生讨论“学思之窗”的提出的问题:对于摇滚乐,有人说它有时代气息,有人说它对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你怎么看?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一方面摇滚乐直白的内容、强烈的节奏中蕴涵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绪追求,带有时代性。另一方面摇滚乐的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年人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音乐风格多元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人民的音乐兴趣迅速变化,追求更多的风格。流行音乐的结构比较短小简练,节奏强烈、清新,常于舞蹈结合起来,强调即兴性。流行音乐更加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电,话筒的操纵技术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音乐的商业化倾向也日趋明显。

【欣赏】播放几段70年代后的音乐,让学生去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归纳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

(四)比较

在欣赏了现代主义的流行音乐之后,与上一目的音乐作品相对比,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掌握其特点与演变过程。

课堂小结:

一定文化是一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音乐的发展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少不了音乐家们的努力,他们不断地创新,用音乐书歌颂着时代,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使音乐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课后练习:

一、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是:

①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②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④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选C。第③项不符合时间。

二、下列作品不是“乐圣”的是:

A.《田园交响曲》 B.《英雄交响曲》 C.《命运交响曲》 D.《幻想交响曲》

答案:选D。《幻想交响曲》的作者是法国音乐家柏辽兹。

三、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的是:

A.巴赫 B.贝多芬 C.莫扎特 D.瓦格纳

答案:选B。识记课本内容。

四、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是:

①大众化 ②多元化 ③多极化 ④单一化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选A。识记课本内容。

板书设计:

第3课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发展背景:

(1)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各国面临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2、主要流派:

(1)德意志地区的浪漫主义音乐(2)俄国与东欧的民族乐派音乐(3)美国音乐

3、浪漫主义音乐

(1)音乐中心:奥地利、德意志(2)鼎盛时期:19世纪中叶(3)表现形式:交响乐、歌剧等(4)代表人物及作品(5)特点

4、民族乐派音乐

(1)音乐中心:东欧、俄国(2)代表人物及作品

5、美国音乐(1)发展背景(2)代表作品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

(1)流行音乐:爵士音乐、摇滚乐、多元化音乐

5.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1.影视音乐的含义

2.影视音乐发展历程中各个代表作品,常识 3.影视音乐中主题曲与主题音乐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明确知道主题曲与主题音乐的作用

课程典型与教学模式,方法:以鉴赏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教学用具与媒体:PPT,影片播放,音频播放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一.营造 师:问“同学们平时喜欢听哪些音乐?”“这些音乐的来源渠道是什么?”

同学回答

师总结来源于:手机APP软件,广场舞音乐,餐厅背景音乐,电视剧

播放最近火热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中演员杨洋演唱的同名曲(由

此导入课题——影视作品中的音乐)

二.感受与探究 ⑴ 师讲解影视音乐的含义——影视音乐是指为电影和电视剧而创作的音乐

(刚举例的杨洋MV原唱是其他歌手根据电视剧内容改动了歌词与歌

名)例证了影视音乐的含义

⑵欣赏电影片段《泰坦尼克号》说说观影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缺少了

什么?

①第一遍播放无声的此片段问学生感受

②第二遍播放有声的此片段问学生感受

师讲解强调影院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影视音乐发展历程

默片(无声)时期 起飞时期 专业化时期

①默片(无声)时期介绍常识1.喜剧大师卓别林(当时最具有代表

性的电影明星)

2.第一位在电影中使用音乐的人是卢

米埃兄弟

②起飞时期介绍常识:1927年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

③专业化时期介绍:图例展示如今热门电影《泰坦尼克号》《指环王》

《惊天魔盗团》

师口头举例《惊》中周杰伦参演并参演并为此部电影创作歌曲《NOW

YOU SEE ME》

④影视音乐大体分类

影视歌曲:主题曲 插曲

影视乐曲:主题音乐 场景音乐

影视音乐:音画同步(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音画对位 ⑤欣赏《泰坦尼克号》——《我心永恒》主题曲

思考1这个音乐与主题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使用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曲?

提问学生上两个问题(提示:从歌词,旋律起伏的变化思考)

师解说:歌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悱恻的高潮,一直到

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短短四分钟的歌曲实际上是整部影片的浓缩版本

(介绍主题曲含义及作用概念)eg:代表影片主题,让人难忘,所以一提

到《泰》学生就可以联想到《我心永恒》

⑥介绍主题音乐含义及作用

强调烘托主题的渲染效果

聆听并看PPT中《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提问:主题音乐曲调在全

曲中出现了几次?

学生回答,师解《辛》 三,活动与探究 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同样可以用音乐来演绎?想象应该配以什么样的音乐

呢》想象该配以什么样的音乐呢?同学们用你们的智慧选择认为最合适的,可以单项也可以是多项

见PPT 四,交流与拓展 课后了解影视音乐的另一个分类音画同步,音画对位的作用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影视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庞

大的音乐家

6.歌舞剧与影视音乐范文 篇六

——以《歌舞青春》为例

摘要:对于一部卓越的音乐剧来讲,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或许使它有蓬勃的生命力,演员高超的演技或许使它更显丰满,能够拥有撑起一部音乐剧灵魂的力量的元素却只有音乐。随着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从歌剧到舞台歌舞剧再到歌舞剧被搬上大银幕,每一步都是巨大的飞跃。可以说,一部优秀的歌舞剧是从现代艺术与艺术史碰撞的火花中产生的,是与歌舞剧的发展历程与其本身的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歌舞剧 影视 音乐 歌舞青春 故事情节

一、电影与影视音乐的起源

电影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的。人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听声音刺激。电影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正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摄影美术之外的表达形式。

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视听统一的综合性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听觉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部分。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

二、歌剧与音乐剧

如果说《猫》、《剧院魅影》和《西区故事》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剧是以情节和唱段取胜,那么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原版美国迪士尼音乐剧《歌舞青春》,则是以扑面而来的偶像气息和热力四射的场面称霸一时。

和歌剧的区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

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术的观点,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但在华格纳的乐剧(music drama)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音乐剧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在一首曲之中,时空可以被压缩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由相识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中不容许的。在《歌舞青春》这部青春作品中,音乐和舞蹈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在一次又一次的同台表演中,感情越来越深。他们的恋爱快乐并那么美好。《歌舞青春》这部影片,看似只是青春逼人再加上好听的音乐,其实却有让人蠢蠢欲动的超能力。

三、歌舞青春部分片段音乐细节赏析

新年舞会上的对唱为电影拉开了序幕,就像歌曲的旋律一样,故事自然放入展开,由一开始的紧张舒缓,逐渐深情而饱满。例如,我注意到,新年晚会上的歌曲,两人登台后,只有特洛伊独唱的第一部分是只有钢琴伴奏的,这让人听起来生涩而孤单,而凯碧欧拉开口时,伴奏就加入了出钢琴伴奏之外鼓点旋律,而两人合唱时伴奏就更加丰富,鼓点的运用和金属乐器以及钢琴旋律将气氛烘托到一个和谐的极致。而歌词就像是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发展一样,起到承上启下得作用。全新的旅程已经展开,没有谁会预料得到,就像紧接着凯碧欧拉的转学一样,这是她全新生活的开始,也是特洛伊的。

凯碧欧拉转到东高中的第一天是紧张而不安的,巧遇特洛伊带动了情节的发展,就像是钢琴的独弹遇到了跳动的鼓点。特洛伊作为东高中篮球队野猫队的队长,所有人都只关心他的篮球生涯,他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校园的风云人物,没有人知道他会唱歌,或者换句话说,谁在乎他会不会唱歌?而我们也从凯碧欧拉和她母亲得对话种发现,在原来的生活中,她的身份定位在古怪的数学天才这个位置上,而她也确实是个天才少女。天才少女遇到篮球小子,看似不可能的组合却是最完美的组合。

我一直觉得特洛伊在没有遇到凯碧欧拉之前生活的乐曲应该是像野猫队训练时的那首曲子一样,以篮球的弹跳声作为伴奏,节奏激情迅速。从欣赏角度来说,我喜欢那样的旋律,尤其是配合上画面以后,快节奏的气氛让人心潮澎湃。从特洛伊的 角度来分析,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安心训练时这种节奏感也烘托出了他内心的慌乱。而凯碧欧拉在没有邂逅特洛伊之前属于她的歌曲更像是后面当她发现特洛伊对着队友说他不在乎她的时候那样的风格,回到一个人的孤单寂寞,独白似的喃语,矛盾的心情和不被其他人理解的心事,而这种感觉在她发现自己并不被特洛伊重视之后,我在歌曲中似乎又听出了女孩子特有的敏感,这让人更加怅然若失。

影片中的所有音乐都是美妙的,无论是特洛伊和凯碧欧拉之间唯美浪漫的爱情之歌,还是不那么令人喜欢的夏培和雷恩兄妹欢快愉悦的爵士小调,他们的歌声都是有魅力的,那种音乐独有的感染力表现在当你听到这首歌,你可以完全沉寂在这支曲子所要表现的氛围中而忘记喜恶的情绪。同时你也可以感受到歌者是在用心诠释歌曲的内涵,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这种旋律的欣赏是任何人无法抵挡的诱惑。音乐世界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更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渴望,没有掩饰,克服胆怯,唱出我们最想让她,他或他们最想听到得话。音乐就是有旋律的语言,每首歌曲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四、从《歌舞青春》到西方音乐

从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歌舞青春》只是从古至今璀璨的西方音乐史长河中一颗不起眼的沙子;但是从《歌舞青春》这部歌舞剧本身来看,它却反映了西方音乐发展到一定时代和历史阶段的产物的一切显著的特征。尤其它作为一部收到交口称赞的音乐剧,《歌舞青春》以其洋溢的青春热情和积极的价值观备受喜爱,其情节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更体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感召力。

简单、热闹、活力,不需要晦涩的语言和画面,有时候一切就可以那么纯粹,青春不会是灰暗的、无望的,只要我们愿意,青春可以是彩色的,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赞颂——Gabriella,这个普通的女孩在放声高歌时闪耀得如此自信;Troy,被寄托厚望的篮球队队长,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到了自己的梦;至于Ryan和Sharpy,一点点小坏也是那么可爱的……

7.影视动画中动画音乐研究与探索 篇七

动画作为运动的画面, 从早期人类通过岩壁绘画到皮影戏、手翻书等艺术形式, 表达强烈主观运动的意识作品到当今随着技术革新涌现的众多动画作品, 动画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动画的发展也从早期的默片时代进入有声动画时代。1927年迪士尼公司创作的第一部有声动画《威廉号汽艇》标志着动画创作进入有声时代, 该作品运用音乐元素塑造整部作品的动画风格, 同时达到声画同步的声音技术表现。动画声音主要由音乐、音效、语言三方面组成。因此如何将三种声音元素合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 使其符合动画画面和剧情发展是动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而音乐作为塑造动画作品整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动画剧情和视听效果的重要内容, 因此动画创作中动画声音部分需要动画制作者根据动画作品需求制作出符合动画画面和剧情的音乐风格作品。

一、动画音乐风格的多样化

音乐风格的多样化赋予了作品的色彩感和画面性。正如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中在民歌、说唱、戏曲、弹唱、器乐中延续各自的音乐风格, 讲究声情并茂的音乐表达方式。音乐作为传情达意的视听艺术, 表达情感宣泄和传递主观情感的美学思想, 与动画中讲究剧情发展和画面动态的形式相吻合。动画音乐风格的运用是塑造动画作品整体风格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众多音乐风格需要选择并创作出符合动画画面和剧情要求的音乐, 使其达到“音中有画, 画中有音”, 动、静结合的动画作品。

在动画发展历史中, 将音乐风格准确把握并与动画画面进行创作的作品中, 不得不提到对音乐风格把握运用堪称完美的经典动画系列作品《幻想曲》。《幻想曲》由迪士尼公司1940年创作完成, 该作品将古典音乐风格和动画进行结合创作, 是迪士尼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而进行后期剧情创作的完美尝试。《幻想曲》采用八段古典音乐作品, 包括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舒伯特《圣母颂》以及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作品中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讲究严谨、严肃同时又赋予音乐风格深邃的主题思想融入动画创作中。

《幻想曲》根据古典音乐作品音乐主题和风格特点与动画进行创作。根据音乐风格作品主要分为剧情类动画与非剧情类动画作品。例如柴可夫斯基作品《胡桃夹子组曲》、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蓬基耶利《时间舞曲》、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和舒伯特的《圣母颂》, 这类作品主要通过动画影像表现古典音乐深邃的音乐思想, 通过类似油画的浓厚色彩, 旋律线条的灵活多变, 表现画面旋律线运动规律, 不具有明显的动画故事剧情, 属于非剧情类动画作品。而《幻想曲》中作品《小小魔法师》具有典型的故事剧情。故事以卡通人物米奇作为作品的小主人公, 通过音乐旋律变化、强烈的线条起伏讲述着米奇头戴魔法师傅的魔法帽子, 利用魔法指挥扫帚挑水并闯祸的有趣故事。作品具有剧情类的故事剧情, 同时将进行曲的音乐风格与画面相结合, 表现小米奇可爱的行进动作及扫帚行进的动画画面。迪士尼的《幻想曲》真正将古典音乐风格合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 尝试将动画画面服务于音乐风格。该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并获第14届奥斯卡特别成就两项金像奖、纽约影评人协会特别奖。

音乐风格的多样化赋予动画创作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主题内容。而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同样赋予了动画创作中传情达意的内涵。中国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动画创作相结合, 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中“以形写神”“意境神韵”的主题思想运用到动画创作中, 中国水墨动画的声音创作多采用中国传统音乐风格, 注重声情为主, 在情感色彩的表达方式上体现一种意境美学。因此在中国水墨动画的创作中需遵循这一音乐美学的创作思想。动画作品中采用动静结合, 达到“音中有画, 画中有音”, 动与静、情与形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如中国早期水墨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这些动画作品音乐风格采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多为民歌、器乐曲中竹笛等音乐形式, 通过旋律线条流动感将动画画面中水墨元素的意境美含蓄而深刻地展现。

水墨动画作品《牧笛》创作于1963年, 是继《小蝌蚪找妈妈》后中国第二部水墨动画作品。作品中在声音部分无对白和音效, 完全采用音乐元素表现动画中牧童、水牛的画面。音乐部分作曲由美术电影作曲家吴应炬完成, 《牧笛》中笛子独奏由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担任。音乐创作吸收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元素, 同时音乐风格具有江南水乡民族音乐的韵味, 通过竹笛清脆、高亢的声音表现牧童水牛的水墨画面, 将蕴含的水墨内容含蓄而深刻地展现出来。

二、动画音乐色彩的表现性

音乐有色彩吗?答案是肯定的。音乐与动画画面的关系表达中, 动画画面作为流动的画面, 通过“形”与“动”体现, 而音乐作为流动的时间艺术, 具有自我色彩的表达。在西洋音乐中常用调性来表现音乐色彩, 比如通常大调多表现明亮、宽阔、积极的音乐色彩, 小调多表现忧郁、灰暗的音乐色彩。大小调性的色彩表达具体到通过乐器去诠释时, 乐器本身的音色与调性组合具有同样的色彩美感。

动画音乐在塑造动画人物造型或特定场景时需要动画制作者考虑到音乐色彩。以西洋管弦乐为例, 管弦乐中的色彩感, 给人浓厚的立体感, 具有层层叠加的音色融合并形成声音色彩中明暗、细腻的视听感受。如动画木偶作品《皮特与狼》, 该作品由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而创作的一部交响童话。作品运用乐器的音色赋予剧中角色不同的主题和性格特点, 具有鲜明的音乐色彩感。音乐中乐器部分分别采用明亮轻巧的长笛音色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剧中懒惰的鸭子;单簧管神秘中性的音色代表狡猾的猫;厚重的大管音色代表少先队员皮特的爷爷;弦乐四重奏最接近人生的声音色彩代表勇敢活泼的少先队员皮特;低音鼓急促的鼓点代表猎人的射击声。各自不同的乐器音色通过音乐旋律表达, 构成了动画角色特定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对于儿童观赏的动画木偶作品, 音乐色彩的特定运用使这部儿童木偶故事更加通俗易懂。

中国音乐在色彩结构和方法上也同样赋予中国动画创作新的创作来源和主题。中国音乐在色彩运用方面根据乐器类型或音色分类为八类, 分别是:金、石、丝、竹、匏、土、革和木。中国乐器的色彩变化即在某种乐器的演奏法、口法等方面形成变化, 表现形式上不同于西洋音乐所变现的色彩的明暗和强弱关系, 而是更多地表现音乐的韵律、气韵的艺术效果。如中国戏曲中的音乐色彩变化, 同一音高不同的奏法和唱法形成不同的音色和色彩, 这也是中国音乐在色彩表现上不同于西洋音乐的突出特征。因此如何合理巧妙地运用中国音乐的色彩变化, 并融入动画音乐的创作中是动画创作者需要思考的方面。如中国动画作品《大闹天宫》, 该作品剧情取自中国古典神话故事, 剧中人物造型取自中国戏曲的形象刻画, 动画画面色彩方面多采用红、蓝、黑等颜色, 赋予故事神话般的场景变化。同时作品的音乐风格方面, 采用中国戏曲音乐曲调, 将戏曲中京剧、昆曲、粤剧等中国传统戏曲曲调与动画画面相结合, 音乐色彩方面多采用京剧的锣、唢呐、扬琴、板胡等丰富的民族乐器, 通过丰富多变的音乐色彩变化诠释大闹天宫的神话色彩, 使动画音乐风格鲜明、音乐色彩立体、音乐主题明确。

三、动画音乐设计的应用性

动画制作过程中声音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声音设计离不开音乐、语言、音效三种声音元素。在众多动画作品中需要将声音元素合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 并符合动画角色和剧情的需要。音乐元素在动画声音设计方面更好地赋予动画剧情的节奏和情节的功能性表现。动画音乐从形式上大体分为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两种, 主题音乐是动画音乐的主题和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部分, 常表现动画作品人物角色的主题思想和作品内涵, 对于动画剧情中戏剧性冲突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推动作用。背景音乐常在动画作品中某一特定场景或人物出场等方面所使用而较少承担表现剧情主题、人物角色塑造的作用, 多为画面场景转换、剧情发展所用, 但背景音乐同样在动画音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后期声音设计方面, 通过音乐的节奏感和速度等方面来组织动画画面剪辑和镜头语言。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 动画的制作基本遵循着在动画画面设计之前将音乐部分进行前期创作录制, 然后通过声音剪辑软件将音乐进行的声音波形图谱展现出来, 这样动画制作者可以根据声音图谱确定动画画面的运动节奏, 也就是所谓的在动画画面创作初期, 声音设计就已经前期介入创作中。因此, 动画声音的音乐部分在符合动画剧情发展的需要进行创作时, 需要将音乐节奏、音乐风格、音乐色彩、音乐主题等方面设计到动画画面中去, 达到真正的动画声音设计理念。

总之, 动画音乐作为影视动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了动画剧情和角色主题的发展。音乐所蕴含的音乐风格、音乐色彩、音乐主题、音乐思想等方面都呈现在动画制作当中并被合理运用。动画音乐承担着动画作品中交代背景、烘托场景、渲染气氛等作用, 因此需要动画制作者准确地把握和运用音乐元素, 真正将动画与音乐完美结合。

摘要:影视动画作为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门类, 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动画声音作为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动画制作者深入探讨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部分。音乐作为动画作品中推动动画剧情和角色设定的重要环节, 具有自身的音乐风格和音乐色彩表现。在此主要从动画音乐中音乐风格的多样化、音乐色彩的表现性以及动画音乐的应用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探索动画音乐与动画画面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动画声音,音乐,音乐风格,音乐色彩

参考文献

[1]丁波.影视动画音乐欣赏[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

[2]李飞雪.影视声音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3]姜燕.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8.影视音乐如何辅助大学音乐教学 篇八

关键词:影视音乐 辅助 教学

音乐属于听觉上的一种艺术,它离人们很近却又显得很抽象。大学音乐教学主要是让大学生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每一个喜欢音乐的学生增加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引导学生去了解音乐而不是对音乐知识的再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让学生自己对音乐进行鉴赏。目前音乐作品是视觉与听觉的融合,是当代音乐教师的重要教学方式。

一、音乐文化认识

通过音乐文化教育能更好的认识音乐,更透彻的理解人类的社会。音乐是通过具体、生动的音符来打造人们现实中的思想,能揭示人們历史时期的善恶美丑和民族之间的斗争。学生能通过音乐了解到人们以往的生活,音乐能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提高对历史的认识,了解音乐中所要传达的思绪。音乐是属于听觉上的艺术,能够激励人们身心,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含有丰富情怀的信息,优美的音乐能在任何地方显示出它的和谐美、自然美、生活美,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音乐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激励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享受那种美感,延伸出人们对艺术的影响力。学会用艺术来解决问题也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延伸,音乐能给人们所处的各种环境提供表达式,从而进行分析和发展,表现出教学的艺术和政治艺术。

二、使用影视音乐辅助音乐视听训练

视唱练耳属于音乐专业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深入了解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通过视唱方式加上对音乐的听、记来训练每一位学生的听觉,提高对音乐的敏感性,发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目前,大多数音乐教师都是先从教材中的音乐入手,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减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新世纪音乐的教学模式应该先结合熟悉的影视音乐,比如电影《上甘岭》中就有一段插曲《我的祖国》、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洪湖水,浪打浪》等等,运用这一类比较朗朗上口的抒情音乐,而且节奏也比较平稳的音乐来进行教学,学生就能结合电影中的情境来理解音乐中的旋律,开始逐渐喜欢音乐。由于熟悉影视作品中的旋律,在视唱过程中就不用过多的考虑音准和节奏问题,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识谱上,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感觉困难重重。由于电影音乐是多节奏、多旋律的结合,这样的效果不是普通音乐所能达到的。比如变奏曲式,是有多位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使用丰富多彩的音乐结构,通过一个主题的多次变化最终才能形成的影视音乐。变奏曲的主体和声语都有着丰富的逻辑性,这样的编排才会给变奏曲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使用影视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奏鸣曲是传统音乐构成中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曲风结构包含着不同的音乐形象,包含着矛盾冲突因素,所以一直被大型音乐作品所使用。如果教师单纯的讲述奏鸣曲,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只有先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然后根据影视音乐来辅助,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理解的效果。比如电影《生活的颤音》就是利用奏鸣曲的结构来写的。这部影片是以1976年清明节那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人们悼念周总理时,遭到“四人帮”镇压的“四五事件”为背景而写的故事,影片中的《抹去吧,眼角泪》就是利用小提琴协奏曲。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音乐来辅助学习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表现艺术的形式有很多,其中交响乐就属于古典音乐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交响乐包括的概念比较广泛。从广义上来讲,包含了套曲形式的交响曲、协奏曲、戏剧音乐等,其中还有单乐章的交响诗、戏曲、前奏曲等等,多种多样。《命运交响曲》是演奏次数最多的交响曲,它的旋律大部分爱好音乐的人都比较熟悉。

给学生进行影视音乐教学时,要把中外作品结合起来欣赏。同学们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音乐作品,都和民族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分离的特点。所以,在给学生欣赏音乐时,最好能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来进行教学,不同的流派代表不同的作品。教师在传教过程中语言要简练生动,介绍每种文化的成长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讲给学生听,结合当时作者的历史背景,作者所写作品的含义,教授学生怎样欣赏音乐中的文化气息。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作品深深的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中国的大多数民歌,比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都是伴随着我国文化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音乐文化使劳动人民更加热爱生活。

四、结语

音乐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所以学生在对音乐文化学习的过程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改变,在学习音乐文化中感受音乐的美。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做过一个实验,音乐文化“能在所有生命的心灵中颤动”,能让“好人和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一段触目惊心的音乐比任何一种生硬的说教都来得有效。所以音乐的感染力是不可小觑的。教师在使用影视音乐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但影视音乐不是万能的,也有不足之处,不能完全代替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影视音乐只具有一种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巍.论影视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文学,2013,(10).

[2]王寅慧.传统音乐结构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1,(04).

上一篇:雷雨教学设计_宋下一篇:节日维稳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