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精选8篇)
1.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 篇一
从规模经济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白宏丽
2013-3-5 14:38:14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1期
【摘要】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综合体现,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汽车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其整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正逐年提高。但中国汽车产业仍存在着问题,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仍然很弱。本文从规模经济方面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汽车产业;规模经济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汽车制造业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在全球性价值链的作用下,投资、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各个环节被分配给全球最适于发展的地区;同时,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积极制定产业国际化斩落、融入产业国际化分工是发展汽车制造业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竞争力简介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分为两类:第一类立足于国际市场。把国际竞争视同为直接的国际市场竞争,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Orlowski,1982),即保持贸易顺差或贸易平衡的能力。第二类立足于国内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同时协调资产与过程、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全球化与本地化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
现今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销量上都快速上升,这与我国国家政策扶持和居民生活平水的提高密不可分。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各类汽车生产企业共5800多家,总资产超过万亿,直接从业人员220万,相关产业3500多万。其中整车企业数量多达150多万家,轿车生产以合资形式为主,商用车以中资企业为主;中资企业自主开发水平不强,技术开发水平低;虽然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但生产集中度不够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与主要发达国家比很弱。
自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形势的不断加强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大规模进入,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开始形成国有、外资、民营三大资本并存的多元化资本结构。
据我国海关统计,我国汽车进出口连年出现贸易逆差。2002年—2007年中国靠出口高增长而经济增速较快,在此背景下的汽车行业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但自2008年以来的汽车进口增速超越出口增速,加之进口促进战略的实施,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和高端消费的主要市场。2008年的进口增速达到28%,较出口增速高10个百分点。2009年的汽车行业进口增速又高于出口25个百分点。2010年1—12月,全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1065亿美元,同比累计增长56%,其中进口582亿美元,出口483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99亿美元。2011年1-12月的进口增速又达到70%的高位,高于出口29个百分点。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其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的趋势。我国汽车产业总体规模很大,但单一企业的规模却相对很小。
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2009年中国
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2010年,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上汽的销量为355.84万辆,东风为272.48万辆,一汽为255.82万辆,长安为237.88万辆,都跨入200万辆阵营,达到最优规模经济。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继续全球产销第一。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规模经济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进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从以上分析可知,尽管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很快,但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没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将无法取得相对成本优势,从而失去竞争地位。我国汽车行业的企业个体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未达到最小有效生产规模,离最优生产规模距离更远,同外国大型汽车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总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
三、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升竞争力
推进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也有利于产生规模效益。对于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明显,尤其是目前采用精益生产方式且模块化日益显著的汽车产业来说,集群效应强大,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效果较为明显。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汽车产业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予以发展。根据我国汽车产量地理集中的现状,选择几个区域作为汽车产业集群区,通过“自上而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予以发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加快配套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是关联度极高的产业,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我国汽车产业走的是一条以主机厂为先导的路子,零部件及相关产业长期受到忽视,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汽车产业强国相比,我国的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如装备工业,钢铁及塑料、橡胶等材料工业,电子工业等)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完善汽车行业的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政策则是行业发展的导向,直接决定产业发展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是否有竞争力。首先,政府要为汽车产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给予自主创新企业税收优惠,鼓励本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再次,理顺汽车行业的政府管理体制,完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化的纵向管理模式,简化行政管理程序,构建和完善适合汽车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最后,完善准入证、产品质量和汽车安全法规,加强汽车行业社会性管理职能的立法。
(四)加强技术开发且引进和培养人才
首先,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国内企业可以采用联合开发的模式,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还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国家应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加强企业的自身研发能力:促进汽车企业和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横向联合,搭建汽车技术人力资源平台。其次,要引进和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知识结构能横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电子技术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秦远建,方壮新.改善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8(6).[2]王保林.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3]王珊.中国汽车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04).[4]陈建国,张宇贤.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2.
2.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 篇二
关键词:大豆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指数
1 引 言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大豆出口国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 接着是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出口量也迅速增长最终超过了中国。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的大豆的进口关税降到了3%, 而外国大豆含油率高, 成本低等特点, 使得中国的大豆进口持续大量增加。本文在此国际形势下, 分析我国大豆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找出适当可行的应对策略。
2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
2.1 中国大豆的分布
2007年中国的大豆产量为1 550万吨。中国的大豆生产集中在3个地区: 一是东北春大豆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 产量约占全国的40%~50%; 二是黄淮流域夏大豆区, 包括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30%; 三是长江流域夏大豆区, 包括江苏、湖北及四川等省,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15%。上述11 个省区大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参见图2-1) 。
2.2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大豆产业采取的政策
(1) 国家大豆产业振兴计划
主要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国产大豆产量, 增加国内大豆供给率, 以适度减少对国外大豆的依赖程度。
(2) 转基因政策
2001 年5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5日农业部出台了与条例相配套的细则:《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并于2002年3月20日正式生效。转基因政策的实施, 对大豆的进口数量、大豆及其产品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大豆主要进口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政策
(1) 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相关规定
1998年, 欧盟又颁布了《由转基因生物制成的特定食品的强制性标识管理条例》 (1139/98/EC) , 规定:由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制成的食品也必须使用特别标签加以说明, 而并不考虑其是否与传统食品“实质性相似”。2000年颁布的《关于含有转基因生物或经转基因制成的添加剂和调料的食品和食品成分的标签条例》 (50/2000/EC) 规定对于那些含有由转基因技术制成的添加剂和调料的食品及食品成分, 也必须按同一标准使用特别标签, 再次拓展了强制性标签的适用范围。2003年9月通过的《转基因食品及饲料管理条例》 (1829/2003/EC) 及《转基因生物以及包含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及饲料产品的可追溯性和标识管理条例》 (1830/2003/EC) 。
(2) 日本对转基因产品的相关规定
日本已颁布了《农林产品标识与标准法》, 早在2001年4月就开始实施。其中对5种农产品的标识中包括对大豆产品的标识。而根据“Angus Keid Group”发布的调查, 82%的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持否定态度。
(3) 韩国转基因产品的相关政策
韩国在2001年起开始实施转基因农产品标识办法, 其中就包括对大豆的标识。
4 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及评价
4.1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是巴拉萨 (Balassa) 1965年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指数是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 来测定该国这一产品在国家出口格局中的地位, 从而根据比值的大小确定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用公式表示为:
RCA= (Xundefined/Xi) / (Xundefined/Xw)
式中, Xundefined表示i国k类商品的出口额, Xi为i国总出口额。Xundefined表示世界上k类商品的出口总额, Xw表示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如果RCA>1, 表明i国在k类商品出口上具有显性比较优势, 数值越大, 比较优势越明显。
数据来源:根据国际粮农组织数据库 (FAO) 数据整理计算。
数据来源:根据国际粮农组织数据库 (FAO) 数据整理计算。
结合表4-1和表4-2可以看出, 总体中国大豆的显示比较优势是在波动中呈逐渐上升趋势的, 但中国大豆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远小于1, 说明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而与中国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巴西和阿根廷, 他们大豆的RCA逐年上升且超过30, 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虽然美国大豆的显示型比较优势不如阿根廷和巴西那么大, 但是本文认为这是由于美国的整体出口量巨大的原因, 例如在2002年美国的出口额为69 390 000万美元, 约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0.8%。
4.2 出口市场分布及在主要进口国的市场占有率
此指标主要分析从中国进口的各种大豆产品占主要进口国的大豆产品的进口总额比重。乔娟在“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一文中曾经采用此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IMSundefined=Mundefined/M×100%
式中, IMSundefined为j国i产品占k国i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Mundefined为k国从j国进口i产品的总额;Mundefined为k国i产品的进口总额。从表4-3中可以看出, 中国大豆的出口主要是在亚洲的国家, 其中朝鲜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其次是日本, 可能是基于这两个国家的地缘优势, 由于我国的大豆生产主要是在东北地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和国际粮农组织数据库 (FAO) 数据整理计算。
综上几个指标体系的评价, 中国的大豆整体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但是中国的大豆出口呈上升趋势。而各个指标也表明中国的大豆的国际竞争力在缓慢提高。与此同时, 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国际竞争力也在波动中逐步提高。但是, 美国的大豆国际竞争力却在2002-2005年间有所下降, 但整体来讲, 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5 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目前,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进口数量约占全球进口总量的27%, 但出口大豆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1%左右。要想改变这种供需结构, 本文认为最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是:政府加大扶持大豆产业的力度, 适当削减具有高自给率的互补产业种植面积, 增加大豆产业的播种面积, 使中国的大豆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 提高大豆的供给能力。
(1) 扩大大豆生产规模, 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
如前所述, 中国大豆在单产成本上相当于美国的93% (2002年) , 但是由于中国大豆单产量只有美国的67.5%左右, 相当于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38%左右。又由于美国大豆的出油率约为19%, 比中国大豆高出3%左右, 这就使得中国南方的榨油企业每年大量地从美国或阿根廷进口大豆。因此, 我国要想办法提高单位面积的大豆产量。由于我国大豆的生产不能从规模效应中获益, 所以, 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国际经验, 形成一种集中高效有序的大豆管理体制, 例如成立大豆产业协会、基金会等。基金的筹措方式可以多样化, 像美国对大豆采取销售抽费制度。同时, 也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和合理利用黄箱政策, 加大对大豆科研的投资力度, 推广高产、优质的品种, 根据不同方面优势的指标, 如含油率、蛋白质含量等可以建立优良基因库。
(2) 积极研制具有优良基因的杂交大豆
由于转基因对人类是否有害尚未得到证实, 所以各个国家对转基因产品进口都有一定限制。我国的大豆是属于非转基因的天然食品, 但比起美国等国家在产量上存在一定劣势, 所以我国豆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杂交大豆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而且杂交优势都表现在杂交第一代, 所以, 我国可以通过杂交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大豆, 然后再对这种性能的大豆用无性繁殖等方式加以推广。
(3) 监督与管理转基因大豆
由于转基因大豆对人体是否有害还未得到证实, 所以许多国家都对转基因大豆的进口采取了管制措施。中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条例, 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来加强对转基因农产品的监督和管理。由于我国非转基因大豆迎合了欧盟和日本等对美国和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表示怀疑的国家的需求, 所以我国应积极发挥这种优势, 扩大我国在欧盟等主要大豆进口国的占有率。
(4) 加强大豆协会的建设
本文认为, 只凭政府和生产加工企业的力量还不够完善, 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机关把这种供给信息连接起来, 起到积极引导市场走向的作用。同时, 有必要使得中国大豆产业的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市场的供求信息及相关政策的发布, 以免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 类似大豆协会这种机构还要承担起大豆科研项目, 而这种经费要由大豆企业来承担, 政府相应地给一些政策辅助, 如科研成果补贴奖励等。
6 结 论
由于中国政府对大豆产业的逐渐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 中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呈上升趋势, 但整体实力还和美国、阿根廷等有很大差距, 这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造成的。因此, 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 借鉴国际经验, 加强中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只是做了一个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整体分析, 还应该结合WTO的相关政策、中国大豆的不同出口市场的环境以及政策做出相应的研究分析, 扩大中国大豆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乔娟.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
[2]唐春生.欧盟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7.
[3]王青立, 李宁, 汪其怀, 等.日本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管理[J].世界农业, 2002 (5) .
[4]庞守林.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5]钟金传.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5.
3.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 篇三
优化;产业组织;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66-02
一、运用“SCP分析范式”探究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弱的原因
(一)市场结构(Structure)
1.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基本呈现为寡头型结构:轻微载货车、轻型客车是比较典型的竞争型结构;大型客车介于竞争型和多厂商并存的寡头型结构之间;重型、中型和微型载货车接近于两家厂商并存型寡头,中型客车具有以厂商居优寡头的特征,微型客车比较接近于三厂商并存的寡头结构;轿车市场是比较典型的寡头结构;农用车正在由竞争性市场向寡头市场过渡。
2.市场较为封闭。相较于美国、欧洲许多国家的开放型寡头结构,我国的汽车进出口量都非常小,属于封闭型的寡头市场。
3.纵向一体化程度高。整车企业大多拥有自己配套的零部件生产,整车与零部件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程度非常低。
(二)市场行为(Conduct)
1.价格竞争: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同类型汽车,且不轻易降价,不随便进行价格竞争,更多的是采取价格策略的“合作”,大家都不降价。
2.产品创新:企业大多不热衷于开发新产品,产品品种少。
3.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存在进入限制和目录管理,新竞争者不能自由进入,现有企业也不轻易进入同行的产品领域,而且企业的退出意愿不强。
(三)市场绩效(Performance)
1.产品品种单调,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小,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2.产品质量同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
3.生产者不能实现规模经济。
我国汽车的进出口量相比于总产量比例较小,其中进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出口,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这里突出反映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响亮的自主品牌、在国外总是以低端形象出现,国际竞争力较差的问题。
通过“SCP”分析可见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总体上呈现为散、乱的状态,未形成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创新力弱,管理低效,成长能力低,自主品牌影响力小,这些都造成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弱小。
二、优化产业组织,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有七大效应、机制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打造产业竞争力。
1.内部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内部各个企业高度专业化分工,使企业将资金、人力资本、技术等资源集中用力,形成内部规模优势,从而降低成本、促进创新。
2.有效的合作机制:集群的一大特征是在地理上的集中度高,从而使得内部的企业相互之间便于交流、认识,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所以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合作失败相对较少,调高了效率。
3.外部规模经济:基于前面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合作,集群内的各个企业联动成为一体,形成产业规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4.创新机制:集群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温床。一家企业的创新知识可以通过外溢作用传递到其他的企业,其他企业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再传播和扩散,从而使创新知识不断地累积和创造出来。
5.资源共享效应:一些辅助产业如金融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等均可同时为集群内的企业服务,另外,来自市场的需求信息也可通过企业间以计算机网络构建的平台进行共享和交流。
6.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集群的外部经济本身就是吸引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而新加入的企业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形成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7.竞争效应:集群内部大多为中小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从而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创新步伐,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作用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力。
三、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链
1、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引导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利用跨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借助于境外企业的力量,使我国本土的汽车产业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全球竞争。
2、精炼汽车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程度,将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就近形成一个外部市场的配套产业。
3、将一些原有零配件供应商尽可能地迁移到集群中来。
4、提供扶持政策,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推广自主品牌。
5、推进汽车市场对外对内的开放程度,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加快汽车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步伐
1、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汽车上游产业,帮助它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结构调整。
2、推动汽车零部件的模块化、电子化、同步化、个性化的开发以及准时化的生产。
3、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鼓励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
(三)建立健全协作机制,使相关产业围绕产业链构建,在地理上相对集中,与产业链联动而成为一体,从而使集群内的企业形成合力,使整个集群得以充分发挥其各大机制、效应,进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1]路江涌.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03).
[3]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07).
作者简介:
4.铁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比较分析 篇四
本文是通过从2009年到2013年这5年的数据作为比较分析的, 通过国际竞争力指数来比较分析这五个世界公认的铁路强国的铁路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找出中国和世界强国的优势和差距, 为提升中国铁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 (MS) 是指某国一项产品的世界范围出口的额度占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总出口额度的比重, 可以直接反映该种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争力, 市场占有率这个值越高, 就表示这种产品所处的产业的高端部分, 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 反之就越弱。
公式为其中MSij=Xij/Wj, MS为i国家j类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Xij为i国家j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度, Wj为国际上j类型商品出口的总额度。 (见表1)
如表1所示, 中国铁路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在飞速的提升, 已处于市场占有率的主导地位, 领先第二名德国多达8.4个百分点。在如今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 足以表明中国铁路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德国的市场占有率稳定在20-21%之间。法国与日本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0-12%。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在逐年下降, 从以前的9.74%下滑到4.64%下滑了5个百分点。中国在2009年市场占有率在9.32%相对较少, 但是近几年里中国铁路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 如今已处于首位。其主要原因是占领了亚洲市场与非洲市场, 而且将市场逐渐的延伸到欧洲, 所以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飞速的增长。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是一国某种产品进出口的差额与总的进出口额的比值, 用来分析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它能显示出该国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生产该的产品国家的比较, 显示出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以及程度的大小。如果贸易竞争指数是正数, 表示该国是该种产品的净出口国, 有竞争优势, 如果贸易竞争指数为负数, 表示该国是该种产品的净进口国。如果该指数越接近1则该国主要出口该种产品, 进口相对较少, 则该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大。反之, 该指数越接近-1则该国主要以进口该产品为主, 出口相对较少, 则该产品的竞争力就越小。
公式为TC= (Xij-Mij) / (Xij+Mij) , 其中TC为i国家j型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Xij为i国家j型产品的出口额, Mij为i国家j型商品的进口额。 (见图1)
如图2所示, 中国铁路产业的TC在逐年上涨, 在2013年时已经高达0.8以上。2009年-2013年, 中国始终处于0.6-0.8之间, 表明是铁路产业的出口为主, 进口相对较少。德国的TC处于0.4-0.6之间, 说明德国的铁路产业同样是以出口为主的。法国与日本处于0.2-0.4之间, 同样也是以出口为主的国家, 但是与中国和德国相比明显不足。韩国的TC在2010年有着短暂上升但是2010年之后再不断的下降, 到2013年已经降至0.2以下, 说明如今韩国铁路产业的进出口相对较为平衡,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相比, 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通过比较, 中国在稳步的增长中逐渐的将优势不断扩大, 同时也在国际铁路市场中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的。以国际出口比重的比值来对该产品是否在国际市场有比较优势进行衡量。一般认为, 一国该产品RCA指数大于2.5, 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间, 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在1.25-0.8之间, 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要是RCA小于0.8, 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公式为其中RCAij= (Xij/Xt) / (Wj/Wx) , RCAij为i国家j型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Xij为i国家j型产品的出口额, Xt为i国家全部商品的出口额, Wj为国际j型产品的出口总额, Wx为国际商品的总出口额。
如图2所示, 中国铁路产业从2009年之后, 其RCA已经在2.5之上, 在2013年甚至达到了3.5, 可以看出中国铁路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德国与日本的RCA基本处于2到2.5之间, 说明两国的国际竞争力整体实力较强。法国的RCA起伏相对较大, 但是仍然在1.5之上, 虽然同样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与不断快速增长的中国与相对平稳发展的德国、日本相比, 仍有一定的差距。韩国的RCA从2009年后不断下降, 从2009年的1.5直接逐渐的下滑, 到2013年已经下降到0.5。韩国铁路产业现如今已经从一个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渐渐走向了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产业。中国的RCA虽在2012年有所波动, 但是, 总体趋势仍然是在不断的稳步上升, 所以中国铁路产业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从上面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 中国铁路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竞争力, 主要归功于中国政府对于铁路产业的在相关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铁路产业自身不断的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以及具有较为完善的一体式出口产业链。但是我们还应看到2011年7月23日的动车追尾事故后给中国铁路产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出口融资困难、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海外建设政治因素的干扰也是中国铁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困难。
因此中国铁路产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 与其他国家抗衡, 首先中国政府需要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协调资金支持铁路业全面走出去;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引导、咨询、行业服务功能;同时, 中国的铁路企业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海外经营建设必须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 掌握各种避免风向的手段和方法, 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同时也为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应具有高效、快速、保值、保质的完成海外建设项目, 还需要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 组织和协调能力, 主动规避风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随着中国铁路产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不断完善、创新, 一定会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际竞争力会有明显的提升。打造出中国高速铁路国际品牌, 使中国从铁路产业大国向铁路强国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张玮, 范鹏辉.中国铁路装备进出口现状与竞争力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2 (08)
[2]杨亚琴, 李红昌, 刘铮.高速铁路对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研究[J].中国铁路2010 (02)
[3]李文兴, 吕忠杨.提升我国高速铁路竞争力的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2 (12)
[4]李宝仁, 亚欧铁路网一体化对我国铁路发展战略的影响[J].中国铁路.2011 (08)
[5]王贵, 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优势、不利因素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0 (09)
[6]方志远.全球铁路市场与中国铁路产业国际化对策[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0 (02)
[7]张汉斌, 刘雪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分析[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 (01)
[8]周菲.中国铁路产业的国际化起步及其影响[J].国际商务论坛.2011 (07)
5.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 篇五
[关键词] 传媒产业 国际竞争力 国际比较 Lafay指数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2-0105-04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volution of Media Industry between China, UK and USA
Liu Qiang Li Benqian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media industr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far-reaching effects of industrial reform and the national core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scale, structure, competitiveness and other indexes, this paper find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edia products has gone beyond America and Britain, bu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shrinking;(2)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media service has big gap between the British, America; (3) the data shows that modernization in media servic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trend; (4)service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of royalties and licensing fees in USA is very high and has a monopoly advantage in the world .
[Key words] Media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LFI
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出版业产业也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出版产业跨国贸易的影响已远远超越原有的产业范畴,出版物的出口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产生间接影响,影响效果甚至超越直接的政治干预效果(A. Marvasti,1994)。出版产业国际贸易日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之一,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中国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以及提升对策研究,已成为近年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按照UNCTAD产业分类标准,研究范围取自UNCTAD创意产业分类,包括图书、报纸期刊与其他出版物等,其他出版物主要指地图、日历、个人贺卡、商业促销印刷品等。原始数据主要源自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创意经济数据库,贸易数据均根据UNCTAD数据汇总计算获得。研究主要采用进出口数据评价方法和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中美英三国出版产业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中国出版国际竞争力在10年间的演进,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 中国出版产业国际贸易发展态势
1.1 出口规模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出版物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国和英国,总体上10年间出版物产品出口取得长足进步。尽管中国出版出口高速增长,但是出口规模落后于美英两国,2012年中国出版出口规模29.3亿美元,仅为同期美国出口规模的61%、英国的75%。
1.2 国际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显示,中国出版物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增长速度较快,2003—2012年间市场份额增长4倍,说明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在逐年提升。但与美国和英国相比,中国出版的国际市场地位远远不及,2012年美国和英国出版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高达12.54%和10.28%,同时两国市场份额在10年间一直十分稳定。
1.3 进出口差额变化
中国出版物产品2003—2012年保持贸易顺差状态,并且贸易顺差额增长近6倍,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长。美国出版国际贸易在2003—2009年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但是逆差不断缩小,2010—2012年间实现贸易顺差;同期英国保持贸易顺差状态,并且顺差额呈增长态势。但是就贸易差额比较,中国出版贸易差额远远高于美英,这可能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贸易导向和严格的进入控制政策有关。
2 中国出版产业国际贸易结构演进
2.1 中国出版产品出口结构演进
中国出版物产品出口结构以图书类产品为主,比重高达60%以上,报纸期刊类长期不足10%,这与美英两国存在较大差异。从中国报纸期刊产品出版数据来看,10年间大部分时间均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一定程度说明国际竞争力较弱。
美国和英国出版物出口产品结构类似,均以图书和报纸期刊两类为主,这两类产品的出口比重合计达90%左右,其他出版物比重较低,仅为10%左右。从结构变化来看,中国出版产品出口结构变化较大,图书出口比重不断下降,报纸期刊下降幅度更大,其他类出版物的比重在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口中不同类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变化。10年间美国和英国出版出口的产品结构相对稳定,变化很小。
2.2 中国出版物出口市场结构
中国大陆出版物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化较大,2003年出版物产品主要市场为港澳台地区,到2012年主要市场变为北美和欧盟,出口北美的比重高达30%,欧盟市场比重也达到23%,并且中国大陆出版物的市场结构更加多元化,见图1和图2。
3 中国出版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普遍采用产业进出口的数据评价指标。以往更多的研究采用市场份额、贸易差额等单一指标,这些指标存在不同的缺陷,单一指标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NXRCA)指数以及拉菲指数(LFI)等指标,全面综合测量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3.1 出版物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比较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巴拉萨(Balassa)于1965 年提出的,指某国某产品的出口值在全世界该产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总值在世界总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的比率。该指数主要反映该国某产品相对世界平均水平的相对优势。
2003—2012年间,中国出版物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低于0.8,表明出版物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从变化趋势看,总体呈增长趋势, 2003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仅为0.34,2012年增长为0.69,由此可见中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不断上升。但是与美英相比,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远远小于美国和英国,英国在10年间出版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大于2.5,说明英国出版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在10年间出版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1.23—1.49区间波动,说明美国出版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3.2 出版物产品的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比较
为了反映进口对竞争力的影响,巴拉萨改进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中国出版物产品的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2003年开始一直大于0,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10年间,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增长幅度较小,表明出版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呈缓慢上升趋势。同期美国和英国出版的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高于中国。
3.3 出版物产品的Lafay指数国际比较
Lafay指数(LFI)同时综合出口和进口的双向贸易流向,不仅可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比较优势水平,还可以测量该国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专业化程度,在稳定性上优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
数据来源:根据UNCTAD创意经济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计算获得。
从三国出版物LAFAY指数的绝对值比较来看,英国出版物产品的LAFAY指数最高,具有绝对优势,远远超过美国和中国,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为正数,数值较高在4.0—11.0区间波动,说明相对于美国和中国,英国出版物产品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比较优势,专业化程度较高。美国出版物产品自2007年开始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出版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中国出版物产品LAFAY指数远远低于英国,同样落后于美国,说明其专业化程度落后于英美。中国出版物产品的LFI在2007年以前一直为负数,2007年以后一直保持为正数,说明专业化比较优势在提升,其LFI相对接近于0,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对较高,正处于通过国际贸易分享市场达到市场规模化、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出版物产品LFI呈上升趋势,出版物产品的竞争优势在提升。
4 主要结论
4.1 中国出版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
10年间中国出版物产品保持贸易顺差状态,2003年贸易顺差额仅为2.7亿美元,2012年快速增长为18.6亿美元,综合RCA和LFI等各项指标的表现,可以认为中国出版物产品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尽管这种优势并不明显。
4.2 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呈稳步上升趋势
中国出版物产品国际竞争力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3年前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2012年则快速提高到7.67%,市场份额增长较快。综合其他各项指标,同样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稳步上升的趋势。
4.3 中国出版物产品出口市场覆盖范围显著扩大
10年前中国大陆出版物产品主要出口我国港澳台地区,10年后北美和欧盟成为中国出版物产品出口的主要区域市场,出口其他地区的比重同时增加较快,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国际市场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
4.4 中国出版产品结构中报纸期刊出口竞争力弱
中国出版的贸易顺差额主要由图书产品贡献,报纸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大多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并呈增加态势。中国出版出口产品结构与美英不同,发达国家以图书和报纸期刊为主,中国的报纸期刊出口贡献很少。
4.5 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与美英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尽管中国出版10年间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国际竞争力差距依然很大。无论从出口规模、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综合性竞争力指标,中国出版均落后于美英两国。
5 中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根据以上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本文建议采取以下提升策略。
5 .1 从追求出口规模向提升竞争力战略转型
从出口绝对值增长来看,中国出版产业增长较快,但是与英美等国相比较,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在世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出版国际贸易同样步入“新常态”,从规模上看中国出版竞争力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下一步中国出版产业应更多关注出版产品的国际化质量,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口与出口并重,最终实现超越的“走出去”战略。
5.2 提升出版全产业链的国际专业化水平
单一环节的竞争优势不足以改变中国出版的竞争力现状,中国出版应从历史遗产、艺术创作、传媒、出版功能应用一直延伸至出版服务,实现各个产业链环节间的融合,并实现出版产业全产业链的国际化水平,适应全球市场的出版消费习惯,从而全面提升中国出版的专业化程度。
5.3 开发多元产品,完善产品结构
报纸期刊是中国出版国际化的产品“软肋”,需要引起产业界的特别关注。报纸期刊是国际出版市场中仅次于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它需要更为专业、国际化的创作团队和出版发行团队。中国出版要实现“走出去”,报纸期刊必须迈出更大的一步,要深入研究国际受众的阅读习惯,开发适应全球市场的出版物,从而实现出版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完善。
5.4 关注技术变迁,提升出版服务竞争力
从美英两国出版出口规模不升反降的数据可以看到传统纸媒衰退的发展趋势,出版产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贸易是以版权形式出现,因此中国出版应加大出版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开发,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完善版权服务产业链条,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0-37
[2]尚涛. 我国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结构与竞争力演进分析[J].财贸经济,2010(8):83-90
[3]周经,刘厚俊.世界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研究[J].软科学,2011(6):16-20
[4]周升起,兰珍先.中国创意服务贸易及国际竞争力演进分析 [J].财贸经济,2012(1):87-94
[5]曲国明.中美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RCA、TC和“钻石”模型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3):79-89
[6]聂聆,薛元.中国与东盟创意商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3(4):38-48
6.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 篇六
近年来,我国出版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版权输出的品种进一步增长,输出引进比例进一步优化;二是随着对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对走出去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也在日益加强;三是中外出版机构对我国出版走出去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
内容是源,出版是流。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未来,不光是出版之间的融合,更是出版与新技术的融合。我国出版业需要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舞台上开展合作,交流。本专题将从我国出版“走出去”的策略评价、竞争分析、专业出版的路径选择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世界创意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2003-2012年,世界创意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在10年间从2237.95亿美元增长至4737.91亿美元,总量增长2499.9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9.09%。中国出版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国际市场中竞争力如何,应如何把握国际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传媒产品出版规模不断增长,整体份额仍需提升
10年间中国传媒整体的国际市场份额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03年的2.07%增长到2012年的6.01%,增长了近2倍,但是整体上中国传媒的国际市场地位并不高,整体市场份额仅有6%。
中国传媒类产品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在10年间增长3倍多,由2003年的40.42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89.99亿美元,增长370%。中国传媒类产品出口自2003年开始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其中2007年同比增长101%,除了2009年出口有一定的滑落外,10年来一直呈正向的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55%。
在中国传媒类产品出口结构中,新媒体产品占据绝对优势,比重超过2/3,并且在2003-2012年10年间其比重一直比较稳定。出版物产品比重超过视听产品和音乐产品,从2003年至2006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2007-2008年有一定下滑,直到2010-2012年比重开始重新攀升。
二、出版物产品增长速度较快,国际竞争力逐年提升
数据显示,中国出版物产品出口额在10年间增长近3.5倍,从2003年的6.5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29.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19.3%。在2009年之前,出版物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较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在2009年之后速度逐步放缓,但每年依然有两位数的增长。总体上10年间出版物产品出口取得长足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出版物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数据显示,中国出版物产品的国际优势并不明显,其占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但增长速度快,2003年其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而2012年增长为7.67%,10年间国际市场份额增长了近4倍。10年间其增长趋势为持续上升,并没有太大的起伏,数据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在逐年提升。
中国出版物产品在10年间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贸易顺差额从2003年的2.7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18.6亿美元,增长速度较快,在10年间贸易顺差额增长了近6倍,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且.其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长。
中国出版物产品出口结构以图书出口为主,其出口比重占到60%以上,而报纸期刊类在大多数年份不足10%,其他出版物比重占l/3左右。总体上图书出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报纸期刊自2009年以来下降速度较快,到2012年不足1%,而其他类出版物的比重在上升,这一趋势可能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技术变化有关,电子媒体的兴起,导致纸媒的衰落。
10年间中国大陆出版物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3年港澳台市场比重达到50%,而北美和欧盟市场比重合计为40%,说明2003年中国出版物产品主要销售港澳台的华文市场。而2012年,北美已成为最大的出口市场,比重达到30%,欧盟市场比重也增长至23%,同时其多元化程度也有所提升,市场区域分布更为分散,2003年市场比重达到2%以上的仅有港澳台、北美、欧盟、日韩,而2012年市场比重达到2%以卜.的有北美、港澳台、欧盟、日韩、东南亚、澳大利亚、ACP、南美和其他地区,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大陆出版物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在扩大,中国大陆出版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三、多项指标全面评价,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
市场份额、贸易差额等单一的评价指标,不足以真实、全面反映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考虑到各个指标的不同缺陷,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本文将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Indcx,TCI)、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RCA)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NetExport Revealcd Competitive Advantage, NXRCA)指数等综合性指标来测量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
中围出版物产品的TCI在10年间一直为正数,并一直在0.2到0.6的区间变化,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具有并不明显的竞争优势。在10年间TCI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从2003年的0.26,到2012年的0.46,其间虽然有一定的起伏,但总体上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的竞争优势在缓慢提升。
从RCA指数评价看,中国出版物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10年间均小于0.8,这一数据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仅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从RCA指数的变化趋势看,增长趋势明显,从2003年的0.34增长至2012年的0.69,其间起伏较小,其增长幅度比TCI的幅度大,这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在上升。
中国出版物产品的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10年间一直保持为正数,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一直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从其变化趋势来看,上升幅度较为缓慢,2003年NXRCA指数为0.06,2012年为0.08,其提升的幅度低于TCI和RCA指数的增长幅度。NXRCA指数的趋势线说明中国出版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缓慢上升。
参考TCI、RCA、NXRCA各项指数的表现,总体上中国出版物产品表现出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优势并不明显。同时虽然中国出版物产品国际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在10年间,其国际竞争力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四、三步走三战略,提升中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中国出版“赶、平、超”三步走出去战略
尽管中国出版产业出口规模在10年间增长较快,但是国际市场份额依然不高,其他综合性指标也反映其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可以认为,目前中国出版产业出口已从“赶”发展为“平”,竞争力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下一步中国出版产业应以进口与出口并重,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从而最终实现超越的走出去战略。
2.三大战略并举提高中国出版业规模经济效应
尽管中国出版物产品出口发展较快,但是版权类贸易服务发展相对较慢,因此中国出版应以“产品与服务并举”,大力提升出版类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尽管中国出版在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产品方面发展迅猛,但是世界范围内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电子媒体的兴起导致传统纸媒的没落,因此中国出版还需“新、旧媒体并举”,抓住新兴电子出版的新机遇;尽管10年间中国出版出口的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出版在北美的出口市场扩大迅猛,但发展中国家市场成长较快,因此中国出版还应“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市场并举”,进一步提高出版产业规模经济效应。
3.聚焦中国文化锻造中国出版产业链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才是中国出版竞争力的源泉。中国出版应聚焦中国文化,锻造出版产业链,从历史遗产、艺术创作、传媒、出版功能应用一直延伸至出版服务,并实现各个产业链环节间的融合。
4.技术驱动与受众需求双轮驱动
7.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 篇七
关键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理论
1 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性产业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就是经济和文化的紧密融合, 随着文化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也在不断加强。近年来, 我国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导, 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与制造业相比, 文化产业具有消耗资源少, 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将会在引领我国经济成功转型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011年10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 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 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与此同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 我国文化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的不足
在发达国家, 文化产业已有30年的高速发展历史, 并且还维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提高:以美国为例, 从20世纪90年代起, 文化产业每年都以15%~20%的增速发展, 截止2010年的数据, 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已达28%以上, 而在日本, 这个数据也在22%以上。近年来,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投融资方式也逐步多元化, 文化产业的信息化趋势也日趋明显。但是同美日相比, 我国文化产业仍存在很多不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较短, 总体规模仍然较小。
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不大, 无论是文化产业产出的绝对数值还是相对于GDP的比重, 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 文化资源转化率低,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但是目前文
化产业市场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资源配置作用, 缺少把文化转变为产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的机制, 盲目开发、重复投资形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来影视剧投拍题材频频“撞车”就是一个明证。
2.3 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比较低下, 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
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贸易结构主要以文化产品贸易这类“硬件”组成, 但是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是文化服务贸易, 也就是俗称的文化“软实力”。数据显示, 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上且近年有下降的趋势,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3 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方向
面对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我们从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同模型加以多角度分析考虑, 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和解决, 从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
3.1 利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析, 在单一要素模型的前
提下,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是形成国际贸易的基础, 也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均产值和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可以说我国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落后是造成国际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可以得知, 设定生产函数y=f (k) , 其中, y=Y/L为人均产出水平, k=K/L为人均占有资本水平。也就是说, 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即人均产出水平, 取决于这个产业的人均资本占有水平。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本投入, 提高产业的人均资本占有水平。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人均产出的资本弹性很大, 此时加大资本投入, 将获得很好的边际增长;同时足够的资本支持, 也是我国文化产业企业壮大规模、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3.2 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角度考虑:
各国要素禀赋的不同, 导致了生产要素供给能力的差异, 从而形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文化产业主要是以文化资源的消耗为生产要素。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璀璨历史的文明古国, 具有大量人文和自然文化资源, 这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然而我国的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率还很低下, 资源浪费严重。这需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运作模式, 充分运用市场来实现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开拓。文化产业同时还需要大量创意人才和与高新技术的投入。因此当前在提高文化产业资本投入的同时, 还应当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文化产业劳动力的素质, 培育创造性人才, 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力量。
3.3 从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角度考虑:
一国某种产品的成本优势可以由生产该产品的产业的生产规模形成。在开放条件和垄断竞争市场的背景下, 具有规模经济的部门在国际贸易中占明显优势。从美国的娱乐传媒业, 到日本的动漫业,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特点:先形成行业规模, 保证行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优势, 而后形成大规模的企业巨头,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 进而实现跨国经营。与之相比, 我国的文化产业集团还没有形成有效规模, 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我国文化产业企业还需进一步整合, 打造行业内的航母, 实现企业的内在规模效应。同时实行产业集群化建设, 实现外在规模优势。
4 对政府的策略建议
站在财政学的视角上看, 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提供文化产品, 注重社会效益的特殊产业, 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那么在对待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上, 为了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公共部门有必要介入其中, 运用各种政策来推进产业的发展。
4.1 在财政政策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育提供资金支援;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政府还可以与民间共同出资设立文化发展基金, 吸收民间资本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4.2 在金融政策上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
通过文化产业的投资市场建设, 可以更好的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促进我国文化资源有效转化;引入风险投资, 在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进VC/PE的参与, 可以有效控制产业开发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大力支持文化企业的证券和债券发行,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产业的资本集中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4.3 在产业政策上坚持集团化和品牌化战略:
文化品牌体现着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政府应该鼓励文化产业资本通过合并和兼并活动来做大做强, 主动消除产业整合中的贸易和政策壁垒, 促进文化企业集团化、文化产业集群化, 形成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只有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出发, 从制度性建设角度入手, 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产业经济发展体系, 改善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不足, 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从而通过文化产业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池建宇, 姚林青.中国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J].中央大学财经学报, 2010 (11) -0075-5.[1]池建宇, 姚林青.中国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J].中央大学财经学报, 2010 (11) -0075-5.
[2]甘旭峰一诺.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的启示[J].当代财经, 2010 (6) -0085-7.[2]甘旭峰一诺.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的启示[J].当代财经, 2010 (6) -0085-7.
8.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 篇八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生态,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聚产生集聚效应,通过规模经济、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知识技术外溢等影响企业的成本收益和竞争力,进而影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Marshall,1890;Weber,1909;Porter,1990;Porter,2000)。产业的空间布局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影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时不能只考虑产业集聚程度的高低,还必须重视产业集聚生态的差异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潜在影响。本文结合中国转型期各省市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这一事实,分析产业集聚水平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从市场化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等不同维度刻画相关产业的集聚生态特征,进而探析集聚生态特征差异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模型、指标与数据
考虑到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显现较为明显和数据的连续性、可获得性等因素,本文选取我国19个二位数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对集聚水平、集聚生态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在把产业集聚水平作为解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量之一的同时,本文将若干表征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纳入解释变量,并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icmp表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aggl表示产业集聚水平,envt为表征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i表示产业,t表示时间,m用以区分集聚生态变量及其待估参数。
(二)指标测度
1. 产业国际竞争力。
本文采用应用广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来衡量中国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计算公式如下:
由式(2)可见rca指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与中国二位数产业分类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在计算rca指数时把SITC3体系下的三位数贸易数据进行了重新归类整合,转化为与中国产业统计数据口径一致的贸易数据。按照中国目前的统计口径,“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是分开统计的。由于SITC3体系下的相关数据难以截然分开,本文把“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两个产业进行了合并,统称“食品加工与制造业”。
2. 产业集聚度。
本文采用Krugman(1991)的“空间基尼系数”测度产业集聚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j表示j地区i产业总产值占全国i产业总产值的比重,xj表示j地区所有工业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所有工业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数数值越大表明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
3. 集聚生态特征指标。
产业集聚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蕴含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以下五个方面对产业集聚生态进行测度。一是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其密集的科研活动可以通过知识、技术外溢效应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遇到技术难题,也可以方便地到高校、科研机构寻求智力支持,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等方式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此,高校、科研机构较为密集的地区可能更有利于产业发展。二是产学研合作水平。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强调产学研合作,以此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为产业发展服务。产学研合作水平主要体现一个地区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创新资源的利用程度,产学研合作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该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可以更加自主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出决策,根据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际调整经营范围和竞争策略,从而有利于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但市场化水平提高也可能对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即可能导致企业之间出现过度和无序竞争从而损害产业的整体利益。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既可能提高某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戴永务等,2013),也可能对有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姚文和祁春节,2011)。本文把市场化水平作为反映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之一,检验市场化水平对工业行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四是金融发展水平。五是中介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中介机构越多、越发达表明产业分工水平越高,产业集聚环境越成熟越有利于产业发展。
每个产业均是以不同比例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区,为了综合反映每个产业的产业集聚生态特征需要构建如下权重指数:
其中gov为工业总产值,该权重指数是分年度计算j地区i产业总产值在i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这一比重越高说明i产业在j地区的集聚程度越高。在构建上述权重指数的基础上,依据下式可以计算得到各产业的集聚生态指标值:
其中γ代表任意一项产业集聚生态指标。对于部分有量纲的指标(如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发展水平等),需要通过计算各个省市区相关指标的比重转化为相对值,从而消除量纲影响。(5)式实际上是以产业在各地区的集聚份额为权重对产业集聚生态指标进行的加权平均,各指标的测度依据及具体计算方法见表1。
(三)数据来源
工业总产值(gov)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出口额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数量、科技活动经费等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各地区GDP、贷款余额等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鉴于樊纲和王小鲁编制的各地区相对市场化指数最新数据仅到2009年,本文数据的时间区间为2000-2009年。
二、实证检验
(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计算各指标数据并分行业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从rca指数来看,造纸业、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rca指数均大于1,说明这五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从集聚水平来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的集聚指数较高。在反映集聚生态的各个指标上,各产业也存在明显差异。从市场化水平来看,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平均市场化指数均大于8,说明这些行业在整体空间布局上更加靠近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食品制造业、纺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的市场化指数较低,说明这些产业在空间布局上更加靠近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根据式(1)进行计量检验时,自变量共计六个:一个反映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五个反映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指标。如果自变量之间出现严重共线性将影响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计算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方差膨胀因子(VIF,variation inflation factor),结果见表3。可见,虽然个别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如ln(scin)与ln(inmd)的相关系数为0.6114,但各变量的VIF值均明显小于10,说明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并不严重,不会对估计结果造成大的影响。
(二)模型估计
为了检验计量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基于总体样本进行模型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全部样本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产业类型分别进行估计,以考察自变量符号及显著性水平的稳定性。
注:***p<0.01,**p<0.05,*p<0.1,下同。
1. 基于总体样本的估计。
本文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使用的是短面板数据(个体数大于时期数),需要确定究竟是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固定影响模型,还是变截距随机影响模型。混合回归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的判别需要通过F检验完成,原假设为“H0:混合回归可以接受”,其中。通过回归得出F=64.95,伴随概率p=0.000,应当拒绝原假设,说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回归。再通过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进行检验,结果证实存在个体效应,因此不应使用混合回归。接下来基于Hausman检验判定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优劣,其原假设是“H0:随机效应模型为正确模型”。经回归得到χ2=14.06,伴随概率P=0.0501。这一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但如果把显著性水平放宽到10%,则应该拒绝原假设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该结果的出现源于这两种效应模型估计系数的差异不是特别显著,两种模型的拟合优度在伯仲之间,表4给出的两种模型的检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可以看出两个模型所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一致,而且在统计上的显著性也明显相似。
从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自变量ln(aggl)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产业集聚水平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正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来实现,这与相关的理论分析及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相一致。自变量ln(scin)的系数不够显著,说明产业在集聚过程中是否靠近高校、科研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高校、科研机构并没有因为地域的临近而发挥显著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自变量ln(coop)的系数为正而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产学研合作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明显。结合ln(scin)与ln(coop)两个变量的系数符号来看,中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市场化合作来促进产业发展,但除了这种正式的合作之外,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没有显现出来,说明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非正式交流较少,科学研究工作开放性不够,封闭性较强,很多科研成果脱离产业实践,也没有通过其他有效的渠道如有偿的技术转让融入到产业发展过程之中。自变量ln(mrkt)的符号显著为正,说明产业集聚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理论预期相符。自变量ln(inmd)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中介机构在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自变量ln(finc)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产业集聚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 分产业类型的估计。
参照现有文献的分类方法,本文将19个制造行业样本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从而分产业类型进一步进行估计(见表5)。
表5最后两行给出了模型形式的检验过程,在固定效应与混合回归的检验中,三个模型的F统计量均在1%水平上拒绝了混合回归模型。在接下来的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两个模型均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因而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模型的卡方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而适用随机效应模型。从回归结果来看,三个模型主要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及显著性水平与总体样本的估计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说明估计结果比较稳健,基于整体样本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也适用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类型的产业。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集聚水平显著正相关;在表征产业集聚生态特征的五个变量中,产学研合作水平、市场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正相关,而高校与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中介机构发展水平则没有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从而适应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趋势,促进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产业规模较小,集聚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由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大幅提升,制造业正在经历着从东部到中西部的转移过程。因此,适应我国目前的产业转移趋势,应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引导一些传统产业更多地向中西部聚集,注重东部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集聚式发展,这对于发挥区域分工优势,整体上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防止产业发展出现“散、弱、小”的局面。
第二,要多方面优化产业集聚生态,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学研合作对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中国目前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仍然较低,要通过完善相关评价机制调动产学研各方进行合作的积极性,强化科学研究工作的产业化、市场化导向,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各级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也应着力减少政府干预,主动对不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政府职能进行改革,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要多途径、多渠道提升金融发展水平,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这对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应着力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的科学发展。改进高校、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科学研究工作的市场化导向,通过搭建沟通合作平台等措施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高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机构的作用,使高校、科研机构成为产业集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产业发展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知识优势的紧密契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注重培育规模大、实力强、有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中介机构,通过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转化,使中国产品不断向着价值链高端攀升,这对于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受数据限制,本文只是考虑了反映集聚生态特征的五个指标,这必然难以全面系统地刻画产业集聚生态特征。本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分析其他集聚生态要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以此为基础的后续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戴永务,刘伟平,余建辉.市场化改革对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1):77-85.
[2]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21-31.
[3]彭向,蒋传海.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1(3):913-934.
[4]谢子远,鞠芳辉.同质集聚、异质集聚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15个制造行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2):13-23.
[5]姚文,祁春节.市场化改革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4):24-31.
[6]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1.
[7]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890.
[8]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Macmillan,1990.
[9]Terry B.Porter,Co-evolution as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Organization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J].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2006,19(4):479-504.
[10]Weber,A.The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London,1965.
【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服装产业国际采购策略10-22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系列调研报告之文化产业09-17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07-21
显示技术产业论文06-10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09-28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11-02
探析房地产业的论文06-22
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促进研究论文10-15
国际财务管理论文09-10
中小家具产业设计管理研究论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