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2014冲刺高考最后1卷作文审题
1.合肥一中2014冲刺高考最后1卷作文审题 篇一
浅谈2014年高考安徽卷语文作文的审题与立意201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语文作文题目首先闪亮登场。应一些学生和朋友之约,下面谈一谈本人对安徽省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上的一些浅见,以奢求收到抛砖引玉之效。先看2014年高考安徽卷的语文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句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先说说其审题吧。审题要三审,一审题型,二审材料,三审要求。
一审题型。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题目。近两年的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是颇具思辨性的材料作文,今年延续了这种命题形式,体现了安徽省语文作文命题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特色。既然是材料作文题,就要按照材料作文的写法来着手。这种材料作文也有人称它为新材料作文或者称它为隐话题作文,在审清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最好能够提炼出其蕴含的话题,为下面的拟题和立意提供参照和依据。
二审材料。这个材料的关键就是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发表不同看法。弄清这个材料的“内容”,可以通过回答三个问题来完成。这三个问题是:二人就什么话题发表不同看法的?(答案: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二人的不同看法是什么?(答案:表演艺术家认为可以改动,剧作家认为不能改动。)二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答案:二人看问题所站的角度不同,表演艺术家站在演员表演需要的角度,剧作家站在保持剧作者创作原意的角度。)把握这个材料的“含意”,可以通过回答两个问题完成。这两个问题是:还有哪些类似的事情?举出三例。(例如,其一,在处理问题时,是相信自己,还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其二,姐妹两个从玫瑰园里出来,姐姐认为里面很好,那里有很多花;妹妹认为里面糟透了,那里有很多刺。其三,人生中拥有的一些东西,有人劝我要坚守住,也有人劝我要学会放弃。)这些例子共同之处是什么?(答案:角度不同,结论不同。或者,采取什么态度,需要理由。)
另外,还要注意这个材料中的两个重要词语是:需要、违背。
三审要求。“要求”中有明确要求和暗含提示。比如,“选好角度”,明确要求是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暗含提示是既然能选,就表明不只一个角度;“明确文体”,明确要求就是要求考生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不能文体不清,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暗含提示就是考生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能够驾驭得了的文体而不应选择自己不能驾驭的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要求考生写作要与材料内容及含意保持一致,要在它的范围内作文,否则就是偏题离题,暗含提示就是不要仅仅就材料而写材料,仅仅为改台词而写改台词,它只是提示一个写作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写作还是自由的。有些要求仅仅是硬性要求,如“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
如果要从材料中提炼话题的话,那就可以从材料中的“剧本”可以提炼出“规范”“规矩”“规则”“权威”“约束”等话题。
然后,再说说其立意。从以上对作文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分析来看,这则材料与去年的作文题目的材料有相似之处,就是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要用辩证的眼光和方法,都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今年的作文立意可以选择以下角度。
其一,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台词可以改动,剧本是用来表演的,就应该为表演需要服务,应该给演员一定的艺术发挥空间,况且,世间万物没有一层不变的,没有变革,就不会有所创新和突破,社会就不会进步和提升,该变革的就要变革。剧本也是如此,需要改动的就得改动。(参考题目:适时而动,敢于突破/我的人生舞台我做主/山登绝顶我为峰)
其二,从剧作家的角度,台词不可随意改,剧作者在创作剧本时,总要体现一个艺术追求,总要表达一个创作意图,演员一旦偏离了这个追求,一旦背离了这个意图,这表演就会失去调控或者无所适从,推而广之,有些改动或者改革,不具备条件,或者没有一个章法,没有一个指导思想,那么,改动就会改得面目皆非,改革就会以失败而告终。而且,社会总需要有一个个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让社会走上规范化的道路,这样才会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如果没有规范规则约束,人人就会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所以,要重视社会规范。(参考题目:守住一方净土/任尔东西南北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其三,从二者结合的角度,改动台词和不能改动台词,不能绝对化,改动台词要看表演的需要,但不能随意改动,既要给演员一定的灵活空间发挥演员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尊重剧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意图。推而广之,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做事情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要把好这个“度”。(参考题目:不深不浅种荷花/心中有上帝,眼中有大地)
其四,从观众的角度,无论表演者,还是剧作者,都不能脱离观众的需求实际,表演的效果要通过观众的接受来实现,剧作者的艺术追求也要通过观众的参与来达到,台词改动也好,不改动也好,观众接受的,观众欣赏的,就是成功的。所以,判断一个变动或变革是否需要、合理,那要看它能不能经得起社会生活实际的检验,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去留肝胆两昆仑/吹尽狂沙始到金)
【合肥一中2014冲刺高考最后1卷作文审题】推荐阅读:
高考民乐一中压轴卷作文10-07
民乐一中高考语文压轴卷答案分析11-01
合肥事业单位:2014年合肥彩科图文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启事12-20
南乐一中2014年工作总结12-21
五峰一中今年高考情况01-17
江西省奉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