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24-06-27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12篇)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一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张丹教授发言原稿)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布后全国的数学教师掀起一股学课标、研课标、论课标的热潮,在学习中老师们还存在不少困惑,亟需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专家为我们答疑解惑。

张丹,教师教育数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教授,教师教育数理学院院长。她是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组成员,也是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组成员,是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自己独立编著或与他人合作著有《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新课程数学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统计与概率”》、《数学课程设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等七部,及各种论文三十余篇

(下面是张丹教授在某教师进修学校讲课的发言原稿,供大家共同学习。)各位老师:

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和老师们共同就新课程标准进行讨论,也是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不一定正确,供大家参考。

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今天主要介绍课程目标、核心概念和课程内容的变化。

首先看课程目标。《标准》与《实验稿》一样,明确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

进一步,《标准》在《实验稿》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无疑是巨大进步。

同时,《标准》还对一些目标进行了完善,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提出了应该培养的学习习惯是: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

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实际上,一个人要具有创新精神,可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机遇。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对于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目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这里介绍几个。

张奠宙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由纯粹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实际情景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

徐斌艳教授认为:我们还可以将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细化,它包括基本的数学操作经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本人认为,无论大家的观点如何,有几点是共同的: 第一,基本活动经验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第二,是在特定数学活动中积累的。第三,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

第四,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里就有几个关键词:学生现实、数学活动、思考和反思。特别要设计好的数学活动。这里列举两个例子。

第一,数数活动。比如“数数”的活动,仔细思考,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有所体会,可以体会一一对应的原则。不仅仅是对于数的认识,学生在数数过程中还为

数的比较大小,加法(往后数)、减法(往前数)、乘法(几个几个的往后数),除法(几个几个的往前数),甚至是数排列的规律等奠定了丰富的经验。

第二,发去北师大五年级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在比较图形面积的活动中积累比较方法的经验:数面积单位、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过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图形的割补、图形的拼接等。

所以,对于一线老师,我觉得有三件事情是值得做的: 第一,积累好的案例。

第二,认真地研究学生。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是否存在着经验。第三,探索经验形成的途径。一般说来,要经历:“经历、内化、概括、迁移”的过程。首先,需要经历,无论是生活中的经历、还是学习活动中的经历,对于学生基本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但仅仅是经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由此可见,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这里反思和迁移是重要的。比如,我在国外教材中看到过这样的问题:”今天你学习的方法在以前哪里用过?今后可能用到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帮助学生实现迁移。

下面,谈谈基本思想。

在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了三个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

人们通过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 通过推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通过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比如,由数量抽象到数,由数量关系抽象到方程、函数(如正反比例)等;通过推理计算可以求解方程;有了方程等模型,就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笔者认为基本思想这一层面是数学思想的最高层面。

处于下一层次的还有与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在数学思想之下统领的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对于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对数学基本思想要熟悉,心里有这根弦。作为研究,可以研究与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

限于篇幅和时间,这里不好列举大的案例。感兴趣的老师,我最近要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上面有比较丰富的一线老师们的案例。

下面说说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里关键和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比如有的地方进行的”单元情境+提出问题“的试验。

对于一个单元,设计一个大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大情境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的内容。

下面说说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里关键和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比如有的地方进行的”单元情境+提出问题“的试验。

对于一个单元,设计一个大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大情境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的内容。

有的老师在学生学习之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可以研究的问题,这也很好。比如,在一次小数的认识学习后,我就鼓励身边的小组学生提出想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学生纷纷提出了“小数点的作用是什么”“小数为什么要叫‘小’数”“不是十进分数的分数能否化成小数”“小数和自然数一样也是无限大的吗”等。

有的老师在学生学习之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可以研究的问题,这也很好。比如,在一次小数的认识学习后,我就鼓励身边的小组学生提出想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学生纷纷提出了“小数点的作用是什么”“小数为什么要叫‘小’数”“不是十进分数的分数能否化成小数”“小数和自然数一样也是无限大的吗”等。

并且他们对于“小数和自然数一样也是无限大的吗”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是片段: 生1:我觉得是无限大的。

师:说说你的理由?能举个例子吗?

生2:比如说,10000.1比10000大;再多就是100000,100000.1比100000大;再多就是„„一直可以再多,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生3:我觉得自然数有多大,小数就有多大。因为,自然数的基础上可以再加一个小数,自然数是无限大的,小数就是无限大的。

生4:我补充,1亿加上0.1就比1亿大了。

生1:小数是在自然数上“附加”的,所以如果自然数是无限多,小数就应该无限大。(大家都表示同意)

这里特别有两句话,提醒老师们注意:

第一,启发学生思考的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

教师要能暴露自己的思考路径,教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供大家思考,遇到情境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后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第二,要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这句话是史宁中教授的,我觉得很形象。

比如,小学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去测量,然后用周长去除以直径。学生就没有“从头思考”,为什么要用周长去除以直径?

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能可以到与直径或半径有关,因为直径等于2个半径,所以可以只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那么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类比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直径存在着倍数关系呢,不妨测量以后相除看一看。

这个例子,我昨天在家里和我的儿子试了试,他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进一步,我又鼓励他思考,接着要想什么。

他说,要想为什么我测了以后不是3倍多,为什么数学家就能得到这么准确的值。还可以问,为什么是3倍多而不是2倍多。多么可爱的孩子。

时间的关系,下面我们进入到核心概念的讨论。

《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核心概念反应了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也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

与《实验稿》相比,在这10个核心概念中,有一些是新增加的: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

有一些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

有一些是保持了原有名称,基本保持了原有内涵: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进一步,这10个核心概念可以分成三层。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数感

《标准》去掉了原来《实验稿》中对于数感描述中与运算有关的某些内容,将其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运算能力。

《标准》将数感定义为一种感悟,这既包括了感知、又包括了领悟,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思维。《标准》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的估计。数与数量,实际上就是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既包括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中,对于数量之间共性的感悟;也包括在实际背景中提到一个数时,能将其与现实背景中的数量联系起来,并判断其是否合理。

比如,曾经有一个例子,一位学生看见某一博物馆的介绍资料中提到“7000平方米森林中生活着两只东北虎”时,发现了其不合理处,原来应该是“7000平方千米森林中生活着两只东北虎”。

数量之间的关系包括数的大小关系及其所对应的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也包括变化的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

比如,学生在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对应的数据时,能够对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判断。

数量之间的关系包括数的大小关系及其所对应的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也包括变化的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

比如,学生在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对应的数据时,能够对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判断。

有关估算,我下面还要谈到,这里不赘述了。

由上面对于数感的理解不难看出,发展学生的数感,需要创设情境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对于单位数量(比如1平方米)有比较准确的把握;需要能从多种角度来表示一个数,比如,0.25就是1/4;还需要对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有所感悟,比如0.49比1/2小但很接近,1.3介于1和1.5之间。

2.运算能力

如前所述,运算能力是《标准》新增加的核心概念。

《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表述中不难看出,运算能力首先是会算和算正确;而会算不是死记硬背,要理解运算的道理,还要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等。

3.符号意识

首先,《标准》将“符号感”更名为“符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符号的心理倾向。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一条强调了符号表示的作用。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这一条,强调了“符号”的一般性特征。

因为用数进行的所有运算都是个案,而数学要研究一般问题,一般问题需要通过符号来表示、运算和推理。因此一方面符号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通过符号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具有一般性的。

4.空间观念

除了将《实验稿》中最后一条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外,《标准》对于“空间观念”的阐述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说法。

5.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是《标准》中新增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6.数据分析观念

《标准》将“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

进一步,“数据分析观念”更加突出了统计与概率独特的思维方法: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7.推理能力

《标准》和《实验稿》一样,强调了“获得数学猜想——证明猜想”的全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8.模型思想

《标准》首先说明了模型思想的价值,即建立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小学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模型“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有了这些模型,就可以建立方程等去阐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就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

《标准》还进一步阐述了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步骤可用如下框图来体现:

限于时间关系,需要进入到第二阶段,讨论了,第一阶段先讲这些,抱歉。

讲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首先点明了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对象——图形,既包括立体图形也包括平面图形。

同时,《标准》分为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等四个线索,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刻画图形,包括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

同时,这四个线索也体现了研究几何的几种方法:综合推理、度量、变换和坐标。在运用多种方法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概念、性质等体系,也就是“几何”的内容。

简单说,图形是几何的研究对象。再回答一个,删减的内容:

对于数与代数,《标准》在这部分的基本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在一些局部做了调整或修改。主要包括:

1.明确了在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在第二学段“了解自然数”。实际上,目前在小学教材中也包括了这些内容。

2.某些表述更加清晰、准确。比如将“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改为“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3.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只要求知道算盘上是如何表示多位数的,感受算盘作为我国重大发明的意义。

插一个问题,算法多样化并没有弱化,在课程标准中,仍谈提出了”经历和他们交流各自方法的过程“,就是鼓励算法多样化。

对于图形与几何,《标准》在这部分的基本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在一些局部做了调整或修改。主要包括:

1.在第二学段,去掉了“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放入了第三学段。2.进一步明确了“观察物体”的要求。

《标准》对于统计内容做了较多调整,使三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明确。

将第一学段的统计图、平均数的学习移到了第二学段,将第二学段的中位数、众数移到了第三学段。这样做有三个原因,一是使三个学段的层次更加清晰;二是明确统计内容的学习重要的是数据处理过程的经历、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统计知识的学习。因此,在第一学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虽然从知识上看减少了,但从要求和标准上提供的案例来看,对于数据分析观念的体会并未减少。

另外,去掉“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要求,在小学阶段还是强调从正面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

对于统计内容回归传统,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标准》更加解释了统计的本质:数据分析,强调通过数据分析做出决策,这点和《实验稿》是相同的。

只是知识上稍有调整,思想和观念上没有降低。今年九月份,起始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

对于中位数、众数等,一定要注意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之一:尽可能多地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并且能够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因此,统计学对结果的判断标准是“好坏”,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个判断原则,防止简单地给出“对错”判断。下面举一个值得商榷的案例。

教师在课上要求学生根据两个同学的平时练习的数据,选择一位学生作为代表参加比赛。这两个同学,甲同学成绩不稳定,但有一个最好的成绩;而乙同学,虽然最好成绩不如甲,但成绩比较稳定,并且平均成绩高。

经过引导,教师要求学生应该选择乙同学作为选手。

这个案例反应出教师希望给出一个明确的“对错”判断。实际上,选择甲、乙都有道理。如果是射击比赛,需要计算每一轮射击成绩的总和,可能选择乙作为选手;如果是跳远比赛,需要选择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那么就可能选择甲作为选手。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适当的呢?下面也给出一例。

课标解读转播1(717045573)20:56:24 北京—张丹(331867541)20:56:02 11名男同学100米跑的成绩如下:

13秒2 17秒 13秒5 15秒8 12秒 17秒1 16秒7 15秒6 17秒 16秒6 16秒7。

学生能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秒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6秒6。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如下问题:

(1)如果选择参加一项比赛,希望有一半的男同学可以参加,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2)如果希望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3)如果需要确定一个标准,你如何确定?为什么?

分析第一个问题,希望有一半男同学能够参加比赛,选择中位数作为标准;第二个问题可以用平均数作为标准;第三个问题学生首先自己确定标准,根据标准进行合理的选择。

其实,我认为《标准》和《实验稿》的精神是一致的,在关注变化的同时,我们要关注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实际上就是对于数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于学生发展的真正关怀。

总之,我们需要培养一个真正健康的任,真正有自己想法的人。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过程,启发思考,总结经验,学会反思。要鼓励学生不断思考:为什么要思考它,思考的东西是什么,思考的核心是什么,思考的主线是什么,能启发哪些新的问题。

当然,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面对可能遇到的艰苦。其实,当我们认认真真走过十年、甚至更多年后,当面对曾经的努力和困惑,会有一种坦然和幸福。心向往之!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六个基本理念之一。

要理解这一理念, 需对现代的教学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 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这就是现代的教学观。

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理念, 一是阐明了教学活动建立的基础, 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其中也涵盖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二是阐明了教师的作用, 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的具体生动的现实情境;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是阐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 即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再也不能以绝对权威的身份去以教定学, 而是在组织引导的同时, 和学生一样做一个参与者、合作者。这就需要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做保障, 让教服从于学,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即以学定教。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讲, 传统教学认为二者是彼此分离的, 而新课标理念却创造性地把二者整合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和整体发展的有机整体。教师再也不是既定课程的执行者、传递者, 而是把课程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去做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这对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教材提出了要求。从教与学的关系上讲, 传统教学是师讲生听、师写生抄, 师问生答, 是传与受的关系。教具有绝对权威, 学必须服从于教。而新课标理念却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从结论与过程的角度看, 新课程这一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 重教轻学的现象。提倡不仅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特别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明确地提出来。这是新课程教学观的一大特点, 更是一大亮点。因为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教学不再只是注重教师如何把课讲得更精彩, 把知识点讲得更透。而是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比如我们在教学统计的有关内容时, 我们要选择来自儿童生活、儿童世界的素材, 把统计设计成一种活动, 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去感受统计的用途和必要性。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不是统计的知识点和技能, 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经历收集、处理数据、信息的过程上, 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上。

要正确把握这一理念, 需进一步强调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教学活动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规律。

2.教学活动要尊重儿童文化, 鼓励学生个性理解和个性化学习,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解放教师和学生, 开放课堂、开放内容, 鼓励创造性教学。

4.提倡两个创新, 即“从教材到教案的创新”和“从教案到教材的创新。教案再也不能写成“台词”、“对话”, 如师某:生某:要理解教学的生成性, 并非完全预设。

5.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把教材当成教学资源, 搞好课程开发。

3.“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篇三

【关键词】中职课标;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50-02

【作者简介】徐海,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2)数媒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平面美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而其中的“设计素描”课程则更为年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引入我国,并开始深入设计教学体系之中。在平时的“设计素描”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存在着许多困惑,甚至一些具有丰富美术教育经验的老教师还以“传统素描”模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全新理念的“设计素描”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能给教师们提供一定参考。

一、崭新理念的课程定位

(一)以“学以致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性质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本质是,以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为辅助工具,融合艺术设计理念,使艺术设计产品更为便捷高效地呈现出来。设计素描是上述这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更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标特别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艺术和技术相融合”,对“设计素描”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素描基础造型能力与设计思维能力。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即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以及分析与归纳能力,对客观形态构造特征进行设计与分析,发现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特征,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为后续绘画类、设计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以“学有所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思路与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范围很广,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对本专业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做一个普通的平面设计人员,只要熟练使用多种软件就可以,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则需要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最主要的就是能画画,而素描的基本造型能力则是绘画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充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还要适当考虑现阶段中高职分段培养的需要。课标特别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强调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注重理实一体化达成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基础造型能力,在将来平面设计工作岗位上,能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绘画技能应用于设计作品;具有设计素描的写生及简单创作能力,能基本适应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继续深造。

二、科学规划的课程内容

(一)以岗位能力需求规划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分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借助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是具有艺术审美、实用性的创造性生产活动。我国设计素描的教学现状表明,针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还处在摸索阶段,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显然跟不上现代设计发展的步伐。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特点,本课程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素描造型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规定课时框架内,三分之一课时用于学生基础造型能力训练,三分之二课时用于设计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训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造型基础训练”“认识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基础表现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形体演化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图形语言的运用”“设计素描创作训练”6个模块。

根据各模块的教学侧重点又分解为14个教学单元,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作为本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固然要重视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但它并非“纯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过程,现代数码设备为高质量图形图像的采集提供了可能,各大网络素材平台更有大量现成的设计资源可以借鉴。故本课程的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开发,重视学生造型语言的表达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本专业从业能力需求,逐渐引领学生进入平面艺术设计的创作领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从实际学情出发设计教学单元

就教学规律而言,不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内容都是不科学的。中职层次学生在入学时美术基础普遍薄弱,基础造型能力几乎是“零起点”,要从学习素描观察方法到造型能力、绘画技巧的掌握,再上升到画面表现创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训练过程,而对点、线、面的基本造型元素的理解,平面造型的装饰性表达技巧却很容易达成。传统素描的画面表达方式较适合绘画创作表现,于实际设计“工作过程”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真正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反倒是图形创意与设计思维能力、画面快速表现能力以及实用的画面装饰表现能力。

造型基础训练模块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素描基本功。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学习,需要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学会素描绘画工具的使用,学会以素描的形象思维去观察理解形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光影、肌理等,掌握基础绘画语言及形式美法则的表达,掌握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为后续进入实质性“设计素描”的学习奠定基础。后续三分之二的课时比重,是学生进入实质性设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的训练阶段,教学单元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较符合学生对绘画造型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和训练。

三、行之有效的实施建议

(一)基于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情因时、因地、因材施教。注重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教学的细节内容确定、课题的设计上,合理取舍,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发挥,采用“项目式”“课题式”等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设计素描是“视觉艺术”,要求用视知觉进行感知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知识技能,要注重示范教学和视频演示教学。特别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观摩画展、设计展,参观平面设计企业等,使学生对设计素描特有的表现语言有直观的认知。改变传统素描教学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把教学重心调整为训练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现积极教育的课程评价建议

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建立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以及优秀作品展等开放式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还应努力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在实施评价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在教学中将体现出积极的教育作用。

4.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四

李威

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参加了优秀教师讲授的小学数学课,有幸面对面聆听了几个教学案例《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和关于“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以及关于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的讲座,讲座中列举的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三百多名数学教师。

列举了其中的经典案例就是:“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在同学们的一片唏嘘声中,徐老师轻声自语到:我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呀。刹那间,那孩子找到了投缘人,于是发表了其背后的思考。后继在吴老师巧妙的“你明白我明白但大家不明白”引导中即肯定了孩子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但又指出了孩子理解过程中的片面性,让孩子体会到“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的则更为简单明晰些。教育是点燃、教育是唤醒、教育是成全、教育应给人以希望,教育应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徐老师在她的讲座也谈到,儿童首先是活生生的人,要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儿童,要学会期待,要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因此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包容学生的错误,能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儿童重新跃起的机会。

徐老师认为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应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数学教育应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唯有参与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体验;数学教学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烙下“数学印”,即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会自省。

在培训会上,徐老师还谈到了怎样的数学适合儿童的学习?许老师认为,要教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儿童的话语系统来解读数学,教师要说儿童能懂的话,教师要鼓励儿童说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张老师老师举例兔妈妈和兔宝宝对话的故事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在许老师《估算》教学片断中到得到验证,在这节课中,我们老师连想都不敢想的“新鲜名词”出现了:大估、小估、凑估、整百不统估、四降五升法。虽然这些提法不准确、不严谨,但是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甚至是看这节录象课的几百位老师,谁又不能意会这些“新鲜名词”的意思?

这些名词不是来源于枯燥的数学书,不是出自于老师的嘴里,而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我们要培养的 是可以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数学家。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而学生获取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动态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充当一名组织者,提供学习材料,提出学习要求;充当一名引导者,提示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去做;充当一名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许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使教学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

溢着生命的色彩。

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了解了修订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白了修改由以前的“两基”变“四基”: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 了“双能”变“四能”: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讲座中列举的许老师的一个个精彩案例,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让我再次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尊重学生,怎样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5.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篇五

府谷县第四小学

高 军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课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社会交往价值 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

四、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

五、理解课标

《音乐课标》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小学音乐教学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培养兴趣入手,发展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1、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 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2、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由于经济形社会环境的现在文化传播媒介的广泛,流行、商业化的艺术音乐等,都成为现在学生盲目追宠的所谓新风尚。音乐课堂上学生都在以他们的审美要求去审美着歌曲。是不是够流行,够不够酷……等这些因素。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树立,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

六、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2、教师

3、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自评的方式,可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6.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六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前的美术课程比较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临摹,老师在上面画什么,学生在下面就画什么,几十个孩子都画得一样,大家也总是用“像”与“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像就好,不像就差。其实这只是进行了造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美术课程与以前的课程比较,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发展美术素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的美术教材选择了更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现在的美术课程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现在的课程,每一册的内容都非常的丰富。除了绘画,还有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如,彩色纸、挂历纸等的粘贴;废旧材料的利用;橡皮泥、泥巴的、纸等的雕塑„„每一课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创作,比如《圆的世界》这一课,就可以用画、粘贴、捏橡皮泥等形式来表现圆形的物体。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大多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教材中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比如《多彩的拉花》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创作出作品装饰自己、装饰教室。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教材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现在的美术课程,改变了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话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

“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述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而不是单一的绘画活动。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大家都知道,评价很重要,有时候有孩子可能会因为教师或家长、同学的某一次评价改变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从而影响其一生。所以,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不同个性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鼓励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比如“你的色彩用的很精彩”“你能把这条鱼画得大一点就更好了” „„

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任务

小学美术教学目的包含双层次结构,即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与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

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

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是指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美术心理素质、美术鉴赏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的任务:审美教育

小学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独特并重要的作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教育的概念,就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审美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创造性原则(或眼脑手协调并用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

1、遵循素质教育精神,重在提高审美素质;

2、感性入手、理性渗透的启发式、循序渐进教学;

3、传授美术“双基”和开发创造相结合;

4、面向全体精讲善练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

5、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和课内外教学相配合。

三、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谈话法,亦称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各种实物和直观教具,当堂示范绘制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是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法。比较法。

3、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绘画、手工、泥塑等等。

4、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欣赏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有两种类型,一是欣赏作品的审美特质;二是欣赏作品因不同的美术种类而各具的特殊美。情境法: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辅助性的手段对美术教学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积极投入美术活动的教学方法。如:播放音乐。朗诵诗文、布置室内环境、登台表演等。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发现法。

四、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

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欣赏式、练习式),活动教学(群众性的美术活动教学;小组美术活动教学;个人美术活动教学)。

五、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客观认定教师的教学效果;诊断教学疑难,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一般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标准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时效性。

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

1、思想品德:热爱美术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关系和热爱、尊重学生,有责任感;为人师表。

7.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篇七

第一、报刊教学是课本教学的补充和自然延伸,我们的课本教学是透过内容学语言,而报刊教学课则是通过语言学内容。课本教学一般采用课堂上机械性反复训练的施教方式,以期达到熟练掌握和使用语言的目的。报刊课教学重心则偏向所涉及的内容,它改变了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现状,注重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发学生广泛的阅读交流,使学生在增进语言能力的同时,获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最新信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养成学会学习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第二、课本教学课程内容繁、难、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仍然存在,报刊教学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特别是与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实践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和锻炼自已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点,英语报刊的时效性、实用性、综合性等特性是传统的英语课所不能取代的。阅读英语新闻报刊不仅是现在的阅读训练的需要,也是学生终生学习的需要。现在阅读中缺少真实情景的阅读,报刊阅读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训练机会。英语报刊的阅读过程特征,一是快速的整体阅读,二是重点篇章和关键内容的深入理解。前者以筛选信息为目标,后者以实质把握为归依。结合报刊阅读,适时教给学生快速阅渎的技巧和方法,如意群注视、把握关键词、把握主旨句、筛选段落中心词、关注开启段、过渡段等。在热点话题的阅读讨论交流中,结合具体的篇章语境,教给学生深入解读文章的技巧,包括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技巧,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技巧,把握段际关系的技巧,推求事理逻辑关系的技巧,把握材料与意念关系的技巧,等等。这些在课本学习中练习过的技巧,在报刊阅读中得以强化。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英语报刊教学改变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报刊教学作为课本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在阅读中顺应时代,学习新词,满足了阅读时文、讨论时文话题的需要。在丰富的报刊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就有关话题相互间发表看法,质疑问难,分享各自的心得和体会,听说能力也会得到快速提升。

8.解读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篇八

学生的任务就是选择并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一、课程体现的基本理念包括:

1、摒弃教育功利思想,注重过程体验,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评价的人性化、激励化。

2、转变教学目标,将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单一目标体系改为包含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体系。传统的观念认为,课本(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教师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精华传播给学生。学生学习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这种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单向灌输,容易使学生变成知识的容器,以致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而新课程明白无误地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说如果旧教材侧重授人以鱼的话,新教材强调授人以渔。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

3、注重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摒弃教材中的旧知识、无用的老方法、通过机械训练而拿高分的应考能力,让学生接触与当今世界接轨的新知识、新方法、形成新能力,以达到让学生能够高分高能,学以致用,学之有用、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4、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实现因材施教。

5、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堂教学:从单一封闭到多维开放,倡导合作学习、个体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教学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讨沦、辩论等。学生通过不断的磨合、配合,相互帮助,其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及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都会自然而然地增强。这些品质在教材中并没有要求,考试中也不大会涉及,属于隐性的东西,但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优良品质。

5、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7、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促使教师知识、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实现学习终身化,经常化。

8、培养学生的大化学观、大学习观。不仅在课堂上学化学,在生活、生产中随时养成化学学习习惯。人生处处有学问,学校之外需学习。任何知识更新,方法更新,技能更新,思维更新,观念更新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

二、课程体现的主要思想包括:

1、在化学中贯穿着宏观,微观与符号相统一的思想。强调从变化的角度看自然,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变化,并用符号表示物质和化学反应。

2、化学中贯穿着个别与一般,通性与特殊相统一的思想。

3、化学中贯穿着定性与定量结合,量变引起质变思想。

4、化学中贯穿着分合共存的思想。

5、化学中贯穿着发展,进化,更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三、课程体现的基本思维方法包括:

1、建构模型思维的方法:建构模型思维分两步即建模和解模。建模是指对一待定对象,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表示其结构。解模是在建模后,与具体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9.《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九

近日,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后颇有体会。首先,解读后明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原因是: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因此体会到当前以改革的原因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其次,新课程标准改革原因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因此,真正地明白如此的教育是要实现素教育,而不是应试,强调的是技能培养而不是死记硬背。

解读了这些,我想我今后要做到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

10.义务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篇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正式颁布,具体如何将“新课标”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最在意、最关注的事情。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广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xx版)线上解读系列培训活动(二)将于5月7日下午14:00—17:00举行,此次活动特邀龚亚夫教授主讲。通过龚教授的解读,我受益良多。龚老师从老师们的困惑开始,提出了核心问题: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过程、以什么作为教学的中心、是否遵循程式化的步骤,为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分享。又从如何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给老师们提供了指引:学生应该发展哪些核心素养、学生能做什么才算体现核心素养、在什么情景下完成何种任务活动,让老师们明确了的教学设计的应该关注的重点。龚老师的讲座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一个个成功的沟通者,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我们以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作为一线英语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以及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优秀成果,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分析,拓宽国际视野,加深中华文化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一个教师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抱有合理期待,让他们获得积极学习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教师的信任,健康、自信、阳光地成长。

1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篇十一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由北师大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次出版,2013年12月第16次出版,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授课提供了教学标准、教学建议、课堂教学实施,值得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分级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一、前言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主要是通过英语课学习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技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文性:英语课程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阅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语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三、分级标准

语言技能:一、二、三、四、五级标准;语言知识:二、五级标准;情感态度:二、五级标准;学习策略:二、五级标准;文化意识:二、五级标准。

四、实施建议

本部分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教学建议

(1)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保持英语学习的信心,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在每个阶段都取得进步。(2)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与学生平等相处,创造平等、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3)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基本外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5)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二)评价建议

(1)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2)体现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3)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的内容与标准。(4)注重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5)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三)教材编写建议

应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原则。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学生资源。

五、附录

附录包括(1)语音项目:基本读音、重音、意群的读音、语调和节奏。(2)表语法项目表。(3)词汇表列举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二级词汇表600~700单词,五级词汇表1500~1600个单词。(4)功能意念表包括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5)话题项目表列举了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等24项内容。(6)课堂教学实例适合不同分级标准的6个教学实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及评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了示范。(7)41个具体的评价方法及案例,为教师正确地评价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8)根据不同的教学标准给教师提出了教学技能参考。(9)常用课堂用语包括课堂问候、管理课堂、教学用语、组织教学活动、表扬鼓励学生、课堂结束语等。

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获益匪浅。据了解,很多学校给教师发了新课程标准,但教师并未真正阅读,问及其内容也是一无所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有助于英语教师了解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分级标准、教学策略、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增强英语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育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整合,如:翻转课堂、微课程制作、交互环境下的白板教学等,创设生动、灵活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于业宏.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J].辽宁教育,2012(5).

12.三个关键词解读语文新版课程标准 篇十二

关键词:实践,兴趣,体验

前不久, 笔者在一所初中调研时, 对参加座谈会的30位学生作了一个调查。请学生对五门主科中最喜欢的举手表决, 只允许举一次, 调查结果是:最喜欢语文的有4位, 数学11位, 科学6位, 英语7位, 社会2位。我们语文排在第四位, 这是一个多么尴尬的地位啊,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 孩子们从小说母语, 用母语, 不知何时, 我们语文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作为语文人是听之任之, 还是有所作为呢?我想我们总不能举手投降, 听天由命吧?

那么该如何改变我们作为母语的语文的尴尬地位, 捍卫我们母语应该有的地位, 拯救语文逐渐被边缘化的命运, 使学生爱学、乐学语文呢?我想, 追根溯源, 我们应该到语文课程标准去寻求答案。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是一份指导性的文件。为了找到解开语文大门的钥匙, 笔者认真地研读了一遍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 发现了几个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它们分别是“实践”19次, “兴趣”21次, “体验”23次, 笔者突然发现, 这些关键词不就是解密的密码吗?

一.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2011年版《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我们该从何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人格魅力, 感化学生

还是以这所初中的座谈会为例, 当时笔者请学生谈谈把某门学科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及谈谈你理想中的老师是怎么样的?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大部分学生谈到喜欢某门学科时, 不是说某位老师课上得如何如何好, 而是说这位老师很敬业, 这位老师很关心我们, 这位老师对我们很严格, 这位老师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聊天。说实在的, 当我们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时, 可能更多的是想起他们对我们的好, 他们的为人, 至于当时课怎么上的, 我们差不多都忘了。这一次调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学生座谈会时, 有一位老师多次被学生举例提到, 对他的喜欢和肯定溢于言表。而后来几位教研员交流时, 他们却举例说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很一般, 很传统。写到这里, 笔者突然想起一句歌词:不是因为你美丽我爱上你, 是因为爱上你而觉得你美丽。希望我们的学生也因为爱上你而觉得语文美丽。因为你的人格魅力而征服学生。

2.博览群书, 征服学生

今天的学生与我们以前的时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电台、报纸、刊物、互联网等信息渠道的多样化, 使学生摆脱了以往单纯依赖学校、课堂和教师获取知识的状况。只要愿意, 学生可以通过任一渠道获取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知识面的拓宽不仅使现在的学生变得复杂、独立, 同时也给教师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当学生可以不依靠教师就获得他感兴趣的知识时, 学校拿什么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当学生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知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知识范畴时, 教师怎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当个性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展使得学生敢于向教师质疑甚至说“不”时, 教师又拿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师道尊严?

一个字:读!只有不断地阅读我们才不会做一个井底之蛙, 才不会夜郎自大。牛顿曾说过,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 是因为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只有阅读才能让你爬上历史巨人的肩膀。不断地阅读, 不断地思考, 能使人逐步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微薄, 也使人不再盲目地相信别人和相信书本。只有阅读, 我们才能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

3.幽默诙谐, 平添兴味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就是幽默。”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 绝对不只是活跃气氛, 它给学生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 能促使学生深入思索, 悟出“笑外之音”,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的儿子今年读初三, 问他最喜欢哪位老师时, 他说最喜欢社会老师, 原因是老师上课特幽默。有一次在讲到经济危机时, 老师打了一个比方, 说经济危机就像在空调间里放了一个屁, 具有不可预知、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 一个比喻, 通俗易懂, 又形象, 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生把经济危机周期性、破坏性、不可预知性三个特点掌握了。

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成为你的粉丝, 有时候可能还得潮, 得酷, 得雷人, 得玩得转, 关注时尚, 熟悉网络, 尤其是语言。“大哥你是别号‘秋高’吗?我完全被你‘气爽’了。”

“哥读的不是诗, 是寂寞”, “每当我找到成功的钥匙就有人把锁给换了”。语文老师的心不能苍老, 一篇课文, 对80后、90后不能用同一种方式, 得洞悉语言前沿, 八方资讯, 在不经意间“秀”一个, 不至于太“瓜”太“呆”。如果说你的学生是羊族, 你的身份就是“慢羊羊”村长, 而不只是个“打酱油的”。

二.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有关实践的阐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实践能力应该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 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实践主要是指阅读实践、写作实践、综合性学习实践。

1.浸润名著经典, 积淀人文底蕴

现在的孩子, 真正能静下心来读经典名著的不多, 他们更喜欢看的是漫画、武侠小说、侦破悬疑小说。我们语文老师要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状况, 要规定孩子们读书的量, 并想办法去检查落实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比如写读书笔记, 交流读书心得, 笔者常用的方法是开读书会。要求每一个学生一个月看一本书, 并写读后感, 最重要的是在月末开读书会, 读书会由学生主持、选择内容、制作演示文稿、编排, 学生们喜欢极了, 总是争着要求负责读书会, 在他们负责时总是绞尽脑汁, 想方设法开成形式多样、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读书会, 以便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目的就是能再次争取到负责权。

2.撰写空间日志, 满足发表欲望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肯定、被认可、被关注的愿望。所以笔者在想, 写空间日志是能满足孩子的这种愿望的。这种想法源于笔者自己的实践, 有时候, 笔者特别感动、特别开心或特别难过时, 就会在空间里写一写, 刚写好的那几天很喜欢上QQ, 看看是否有人关注, 有人评论, 如果有就特别开心。因此笔者突发奇想, 周末的随笔是不是可以改为写空间日志, 把读者从平时只有一个老师变为全班同学, 而且规定必须得给5个人写评论, 特别差的同学私下里关注几个学生去写, 如此一来, 既减轻教师改作的负担, 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导编演课本剧, 过足一把戏瘾

倾情演绎课本剧。笔者会组织课本剧比赛, 学生自己选导演、编写剧本、确定演员、自制道具, 着实过了一把戏瘾,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写作、表演、合作等能力会有综合提升。虽然学生很忙很累, 但由于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他们确实是痛并快乐着。更让笔者欣慰的是, 笔者曾有一个学生, 就是因为课本剧比赛使她对编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后来她就立志要做一个编剧, 并且已经如愿以偿, 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 学习电视文艺创作。

4.开展丰富活动, 培养综合能力

课本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很丰富, 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开展。笔者的做法是, 把每个单元的综合性活动分给四大组, 让全班同学分工合作, 要求人人有任务。比如九年级上册的寒假里, 布置学生为《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准备, 让他们写自传、为班级里有巨大贡献的10个同学写他传、为5位任课老师写赠言、选择好友写毕业留言、整理出初中三年的重大事件写成随笔、搜集拍摄的照片。由于作了充分的准备, 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展这个活动时, 学生空前活跃, 他们看着照片感受到自己在一点点地长大, 看到初一时幼稚的样子又忍俊不禁。他们回忆着三年里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深情并茂地朗读又把他们带到昔日美好的日子。对班级有巨大贡献的10位同学侧耳倾听, 好奇地感受着别人眼中的自己。整个活动都在主持人有序地安排下, 每位同学沉浸在既欢乐又带点伤感的氛围里, 享受着美好的青春年华, 又充满了即将离别的依依不舍。

精彩纷呈的语文实践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体验

关于体验的阐述,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真是不少, 摘录出有关体验的语句不难发现, “体验”一词在课标中既有动词化的运用, 比如说体验情感, 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等;又有名词化的解说, 比如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情感体验等。从动词化的角度看, “体验”是一种学习行为的实施过程, 从名词化的角度看, “体验”又是一种学习行为的实施结果。课标主要是强调三方面的体验, 分别是独特体验、情感体验、表达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体验, 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与认知发展相伴相随的情感体验, 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在具体的教学中, 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

1.创设情境, 注重情感体验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 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与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 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广的把握了生活活动的情感的生成。” (童庆炳, 主编, 现代心理美学) 语文就是把人的主观感受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它流露的是内心的真实情感, 展现的是个人的思想和智慧。语文老师要创设情境, 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验”, 对语言文字进行聚精会神地揣摩、推敲、咀嚼, 从而生成情感体验。

(1) 真实情境体验

即根据文本内容寻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例如, 学习朱自清的《春》, 梁衡的《夏》, 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他们去寻找春夏的踪迹, 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夏天旺盛的生命力。

(2) 背景影像体验

根据文本内容, 利用多媒体, 放映与之相关的影像资料, 营造环境和气氛,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可以更快更直接地体验文本。例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场面, 学生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在学习课文后, 再播放一段,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与气势, 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 再读文本就增加了一些真切的体验。

(3) 虚拟情境体验

通过模拟再现与文本相关的情境、场景, 增强学生的体验。比如上《皇帝的新装》, 假设你是当时游行中的一员, 你会怎么说?再比如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 假若当时来的是文中的母亲, 她又会如何来救“我”呢?她的做法与父亲有什么不一样, 产生的后果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们结合文中的第四段的几个重点词语“一直”“牢记”“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等, 由此推断出母亲来后的表现。两种不同的表现虽然可能都可以把文中的“我”救下来, 但母亲的做法让“我”可能还会和以前那样胆小, 但父亲的做法则让“我”变得自信和坚强。虚拟的情境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里去, 更深切地进行情感体验。

(4) 音乐渲染体验

音乐与文学有着难解之缘, 音乐能把读者带到特有的情境中去, 用音乐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 用富有感染性的乐曲, 为学生创设情境画面,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 找到情感的共鸣点, 从而理解教学内容,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像杨聪老师在《香菱学诗》结尾以葬花吟为背景音乐, 幻灯片展示香菱一生的悲惨命运, 让学生体会美被毁灭之悲!这一段音乐配得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2.留足空白, 尊重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反复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笔者想, 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首先要留出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浸润到文字里去, 他们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其次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个性解读。笔者觉得在教学中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 质疑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 得给足时间, 让学生运用质疑法读书, 学生就会碰撞出独特的思维火花。有一次, 笔者在上《核舟记》一文时, 从最后一段的“灵怪”一词入手, 分别从体积小、容量大、刀法精细、构思巧妙四个方面来说明王叔远技艺的鬼斧神工即灵怪。然后就留下时间让学生提问, 有一个学生提出:“王叔远为什么要刻大苏泛赤壁的主题?”这似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问题。同学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一可能是作者突发灵感, 二是可能桃核像舟的样子, 三还可能是苏轼在当时很有名, 很有影响力。”一口气说了三个理由, 更有一个女生联系背景知识补充:“老师, 你在介绍作者时说过, 魏学洢的父亲被贬, 王叔远雕刻大苏泛赤壁的主题的想让魏学洢学一学苏轼, 要像苏轼一样豁达达观。”多么了不起的联系啊!精彩还在继续, 另一个男同学又提出了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问题:“文中说‘细若蚊足’, 蚊子是让人讨厌的东西, 作者为什么选择蚊足来比喻呢, 我觉得还不如改作细如毫毛。”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生1:“蚊子的脚人们比较熟悉, 而毫毛对人来说显得陌生。”

生2:“毫毛给人的感觉是软软的, 蚊子的脚要硬一些。”一言既出, 全班的同学都笑弯了腰, 而这位同学却一脸严肃地继续发表他的意见:“这些小字是刻在桃核上的, 用蚊子的脚作喻, 既能体现笔画的细, 又能显得字刻得遒劲有力。”

试想一下, 如果不是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学生在提出“作者为什么选择蚊足来比喻呢, 我觉得还不如改作细如毫毛”这个问题我们斥责他为无稽之谈, 那么不就错过了学生这么精彩而独特的体验了吗?

(2) 品析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 要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品析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 要求阅读者真正地走进文本, 走近作者, 与作者进行情感、心灵和思想上的对话。在上《背影》一文时, 我让学生对背影题目进行品析, 有的说道:“背影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有的说道:“作者匠心独运, 善于选材。”更妙的是一个学生的品析:“我认为背影正象征着父爱, 大爱无言, 不展示正面, 展现背影, 不像母爱那样直接, 而是爱得深沉, 爱得含蓄。”受他启发, 另一个学生马上继续发言:“如果写正面是句号, 感叹号的话, 写背影就是省略号, 给人的感受是语意未尽, 蕴味无穷。”

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 学生发现、品评文本中语文的妙处, 体验语文的意蕴和情味。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 或铺面, 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 在品析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康向上的个性。

(3) 诵读体验

一个优秀的教师, 总会在课堂上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 运用各种不同的朗读方法,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读出味道来, 让学生沉浸在声音的世界里, 体验感受人物的爱恨情仇, 因为“人的情感能够最细致地表现在声音上”。比如有一个老师上《老王》一课时, 指导学生读:“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一般这个地方我们也就让学生读一下就过去了, 而这位老师却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哑着嗓子”, 什么是“悄悄”, 最后让这位学生哑着嗓子悄悄地对他说一遍 (要耳语) , 在这个读书的过程中, 学生会很深刻形象地体会到老王的善良及善解人意。

3.关注生活, 表达真实体验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真实的体验。应该注意的是, 体验与经验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词汇。中学生的经验不少, 但体验则不多。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 最后的归结点也是情感 (童庆炳语) 。体验在中学生的生命世界里非常缺乏。现实生活中, 虽然有大量的素材进入了学生的作文视野, 但学生对这些素材很漠然。换句话说, 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一篇作文而与这些素材发生着一种功利的关系, 而情感是欠缺的, 情感的缺失自然就没有深切的体验。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笔者以为, 关键在于创设情境, 设置话题, 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一旦心灵的因子融入了生活, 走进了作文, 真情实感就能从学生的笔端汩汩流出来。考虑到学生生活常常是两点一线, 我们可以把社会的某些焦点呈现于课堂。社会有负面的东西, 我们不必回避, 可以告诉学生, 比如去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 可以让学生去评论, 去反思;而社会的正面的内容, 我们更应该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比如“最美”两个字, 近来一直温暖着国人的心, 从最美女老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到最美司机吴斌舍命护乘客, 再到最美女老师周玉兰舍命护高考准考证, 每一位都让人肃然起敬, 每一位都彰显着人性之美。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 面对浮躁冷漠的现实, 这一个个最美的面孔, 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未来的影子, 从他们的行为中映射一下自己, 当我们面对马路上撞到学生的客车, 当我们面对已经重伤的境遇, 当我们面对劫匪无情的抢夺, 我们是否能像这三位最美的人一样, 舍己为人呢?我们可以呈现相关的写实文字或者其中的真实的图片, 相信这些真实的事物都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 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

上一篇:中央高官背景下一篇:农民贷款困难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