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月课改小结

2024-11-13

高效课堂月课改小结(精选16篇)

1.高效课堂月课改小结 篇一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关于举办“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

暨江苏、山东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校: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当前学校实施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江苏省和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成果显著,在新课程实施、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涌现了一大批教学改革全国领先、课堂教学优质高效、教学质量全国一流的课改名校。

为学习和借鉴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梅岭中学、灌南新知双语学校、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即墨二十八中学等课改名校的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发挥名校、名师的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决定在南京和济南两地举办“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暨江苏、山东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本系统、本单位相关人员报名参加。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会议特色

名家报告—走近校长、分享经验,体会名校教学改革的精髓

现场观摩—走进名校、深入课堂,一睹名师高效课堂的精彩

经验分享—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掌握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

三、参加对象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及负责人;各中学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员、骨干教师等教学管理干部;各教研室、教科院、教科所、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教中心的领导及骨干。

四、时间及日程安排

第一期江苏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 2012年4月21日—4月25日江苏省南京市

第二期山东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

五、研讨费用与报名办法

研讨费780元/人,资料费实收。食宿、调研统一安排,费用回单位报销。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并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填写好的报名表传真或email至:

电话:010-828***42 传真:010-82817342 Email:px82817342@163.com联系人:郭 云 1371759838

5秘书处将根据报名表寄发报到通知,告知具体会议地点、乘车路线、食宿及日程安排等具体事宜。

六、其它事项

1.欢迎各地教育局、学区、学校组团参加或在当地办班。2.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主办,北京华夏广通教育科技发展中心承办,监督电话:010-58800095。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二○一二年三月

附:

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

暨江苏、山东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报名表

经研究,我单位选派下列同志参加:(加盖单位公章)

备注:

1、因名额有限,此表请尽快传真至010-82817342郭云或email至px82817342@163.com;

2、此表复制有效,并保存本文件。

2.高效课堂月课改小结 篇二

一、设定学习目标,注重因材施教

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因而,在制订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班内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两级分离。所以,学习目标的制订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学习目标的制订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订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课前充分准备,提高备课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备好课是重要的一环。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长期以来,部分教师自我感觉备课花了大力气, 查资料,做课件、设计教法等等,可是观课者评课时总会做出课前准备不充分的定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课前充分备课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准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 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 他会先思考从哪里着手。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的模式,他们往往会尽力避免重复性的线性思考,而进入不规则的“螺旋式”思维状态。他们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的“厚度”(即文字背后的内容,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而且关注教材的 “宽度”(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拓展资料等),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他们会不断地考虑: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 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课前充分准备,提高备课质量,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灵活调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备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另外,教师要“照顾好” 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比如,背诵课文,可以让优等生、中等生背诵并理解运用,而对于后进后,只要求他们读熟就可以了,此外,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舒畅、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从心理上会形成完全彻底地接纳教师的教育教学倾向,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真正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断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千万不可以讽刺他们,挖苦他们,防止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时候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找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教师只有真正去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让学生愿意与你交心, 愿意把你当成朋友,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才能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

3.高效课堂课改精髓 篇三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造坚实的基础

课前须精心准备的内容确实很多,比如为学生提供优良、平等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抓好三级备课等。本文仅从指导学生预习和备课两个方面作一浅谈。

1.指导学生预习。预习不仅可以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还可以开拓思路,提高学生听课、记笔记水平,由此可见预习环节的对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习分为学期预习、周预习和日预习三种。整体预习就是在要求学生在开学前,利用寒假或者暑假时间通读下个学期的教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通读”并不是把书上的内容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而是指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能够疏通文意,找到某一具体内容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运用,并作适当记录。然后尝试着去做本课后面的练习。周预习相对于学期预习来说要细致得多。这就要求学生在双休日不仅回顾和复习上一个星期所学的内容,同时还要针对下一星期要学的内容,通读一遍教材,如果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这是必须借助工具书,尝试着去解决疑难问题。如果是有不懂得或者是特别难理解的内容,就用彩笔标出来,以便老师讲课时特别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日预习指每次上课前的针对性预习,它类同于我们平时进行的预习,主要放在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抓紧时间完成当天作业,然后翻开书,对下一课进行预习,针对周预习时标出的重点阅读。

2.加强三级备课。三级备课指主备课、精备课和细备课三次备课。主备课是指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这时要求备课或学科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并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精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习题等环节)。精备课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设计的教学案要有利于班级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课堂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势必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只有抓紧时间、合理利用时间、优化课堂时间安排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传统的课堂表现为老师课上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太少,使学生容易出现倦怠、厌烦等不稳定情绪。有的教师课上讲得太少,讲课内容太粗、欠透,课堂结构松散,至使学生吃夹生饭,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涣散,课堂教学效率极低。所以,根据新课改精神,要求我们要打破常规,更新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课堂为学堂,变教时为学时,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的一节课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讲解及点评和学生练习三部分构成。按照我们学校的要求,每节课老师所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自己去支配,但是要注意学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但是,在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节约课堂时间。所话说“言传身教”,如果老师喜欢迟到、早退或者上课拖堂,甚至还有旷课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认为老师对课堂时间不重视,这时学生可能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所以,要求我们要上课要守是,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等。只有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自己作为“模特儿”,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四、精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练习的形式有两种: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的训练活动,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领会、巩固、运用以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的选择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且基础、典型、新颖。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业的布置的时候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杜绝“一刀切”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是一个增效过程,它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强化。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注意。和课堂作业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还要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防止部分学生的“偷懒”。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五、强化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全员高效参与课堂教学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生源素质不是太好,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投入进去,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不好,这样的课堂和高效课堂相差较远。所以,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全程、高效参与,必须有监督、管理以及约束的机制。比如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都必须交,还要按时交,哪怕是个别学生交白卷。对于完成情况不好和交白卷的学生课下要找其谈话,要让这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确保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等。

六、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包含“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方面内容。

1.“教”的反思。“教”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课后更应该要写好课后记、单元后记、学期总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

4.高效课堂模式小结 篇四

杨君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期初就开始在习作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炼出了“激趣 积累 欣赏 创作 展示”的五步教学模式,一学期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激趣”环节,选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1、抓动情点,情动辞发。

如在执教《母爱》一文,疏通文意理清文路后,品读重点的段落,当所有的学生都为老牛不顾自身安危为小牛索水的伟大母爱感动不已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写一写老牛面对主人皮鞭的抽打时想到的,以及小牛喝到水时对老牛所说的话。这样,学生就学到了如何用具体的细微的描写展现深厚的母爱。

2、找空白点,让余音绕梁。

如教学《狐假虎威》一文,教师在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合理想象:老虎和狐狸都说了些什么,它们说话时神态怎样,并说一说、写一写,试着编写课本剧。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从而降低了习作难度,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二、亲积累,多写体验性作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尽量写熟悉的物,亲身经历的事。这样,既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又能很好地调动其写作兴趣。

1、亲历体验,说写结合。

我在教学作文时,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常精心设计小游戏,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常被我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加分,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都会用红笔圈出。

三、展示环节,重视作文评改,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1.因人而评,让学生体验成功。

每次作文评改时,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尤其关注后进生,作文中发现好词、好句,我就用红笔画上,并加以眉批,给予肯定。同时,常把一些写的比较优秀的作文在班上读给其他同学听并作简要讲评,这样及让作文被读的学生体验到成功又让其他学生得到借鉴。

2.互评互改,让学生扬长避短。

每学期的作文评改中,我会针对性选择两篇习作,组织学生进行了互评互改。通过作文互评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为别人的习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共同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和要求,让学生对自己习作中一些不足之处,马

上动手修改,并请同桌提出建议。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原先没有写好,干脆重新写过。可以看出,在强烈的情感驱动下,学生已经把作文当作是自我倾诉的工具了,作文成了乐事。

短短的一个学期,在习作教学方面,我想通过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效果上产生很大的飞跃,那是很难的。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研究,完善我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实施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去,学生一定会收获良多的。

5.打造高效课堂工作小结 篇五

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暖池塘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为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优质轻负的教育目标,使课改工作顺利进展,特进行工作小结.一、指导思想

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进推广“三.三.六”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并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课堂教学改革试行年级、学科。

1、年级:七年级 八年级

2、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四、实施步骤

我校学习推广“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大体分为五个阶段:调研、考察阶段;全体教师学习发动阶段;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实施阶段;整体推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

1、调研、考察阶段

我校先后派出马云驰校长、马金龙教师、齐全主任、王春明教师四人赴杜郎口考察学习,派出谷俊强副校长、陈征教师、祁长菊教师三人去沈阳考察学习。选派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旨在引进推广“三.三.六”教学模式,有效实施新课改。

2、全体教师学习发动阶段

在考察学习人员马金龙、王春明、齐全、陈征、祁长菊等教师公开课的基础上,副校长谷俊强印发“三.三六”教学模式学习材料,分发到学科教研组,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外出学习教师在自己所带班级及所任学科进行运用,进行“三.三.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学习推广。在马金龙、王春明、齐全、陈征、祁长菊教师执教观摩课上,对“三.三.六”教学模式实质内涵进行研讨交流,解决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组成第一梯队实验教师,进行扩展对比研讨。第一梯队实验教师写出心得体会。

3、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实施阶段

(1)个人尝试。第一梯队实验教师,结合备课组整理出的教案,根据“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步骤、环节、方法进行个人探索,个人尝试,效果良好。

(2)学科带动。在个人尝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以第一梯队实验教师为中心,加强听评课的力度,充分发挥首批考察学习人员的核心带动作用。

(3)交流成长。学校安排第一梯队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各学科教师积极参加研讨,与实验教师切磋、交流、反思,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三.三.六”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整体推进阶段。“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将进入整体推进阶段,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校实际扩大到一定范围进行实验。学校将围绕高效课堂随时修订课改方案,多角度进行业务讲座和培训。根据我校教学实际,重新修改了教师业务考核方案,考核课堂教学按照“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达标测评、教师导学案、学生书写工整程度几项分别赋分,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考评还增加了转课一项,转课按照教师导学案、教师讲课时间、课上是否有小教师讲课、班级黑板的利用率、学生活动面几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赋分,这一做法,有效的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为了促进课改进程,我校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

(1)区进修学校 赵素文、赵丽萍老师 来我校进行课改知识讲座,内容是关于导学案的编制、学习小组的建设(2)校长马云驰对教师进行培训:如何编制导学案,如何使用导学案。(3)副校长谷俊强对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培训,对各班学习小组长进行培训,对各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指导并检查,各班设有班徽、班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表、小组知识竞赛树、学生思过涯、学生、教师都有自己的至理名言,并且编辑成锦册。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学校进行学生钢笔字、粉笔字竞赛,教师进行钢笔字竞赛。通过活动,促进了“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开展,加快了课改的步伐。(4)各教研组,组长组织,每周教研一次,总结课改工作,推动课改工作进程。

5、总结成果阶段

(1)学校开展课改教师的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交流经验体会,进行教师资源共享。

(2)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与方法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暖池塘中学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方法),进一步把学习推广活动引向深入,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课改工作有效顺利进行,加大监督及过程性管理和评估的力度,学校业务考评领导小组将对课改工作中的细节过程列入考核之中,通过考核赋分,作为学校评优选先的依据。

总之,“三.三.六”教学模式,在我校以多元化的形式已经普遍铺开,相信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三.三.六”教学模式之花定会在我校孕育出新的成果!

6.打造高效课堂阶段工作小结 篇六

数学组

一、活动开展情况: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

2.认真学习,加强培训研究。我们重点学习了各级文件及活动方案,组织讨论,重点围绕:“什么是高效课堂”“为什么要建立高效课堂”“怎样建立高效课堂”三个主要问题。通过学习讨论,目前我们对前两个问题都有了一个深刻的、清醒的认识。同时为帮助教师尽快掌握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基本要求,我们十分注重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这方面的培训研究,我们先后下载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对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的等有关资料。集中学习培训研究,写学习体会,通过集中培训,全体同志达成了以下共识:

(1)、高效课堂必须达到“2113”的基本目标,即“两个减轻,两个提高,一个目的,三个要求”两个减轻: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两个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一个目的:即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三个要求是:一明快;二融洽;三投入少,产出多。

(2)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我校教师通过学习讨论统一了思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结合三个方面的实践做起。教师方面必须达到以下4个要求:①充分的课前准备;②活跃的课堂状态;③科学的学法指导;④适当的激励机制。学生方面要从3个方面做起:①课前预习习惯;②课堂学习习惯;③课后巩固习惯;

3.下发打造高效课堂标准,认真研读结合学习讨论形成的共识,寻找自我达标的最佳结合点。

4.进行自我达标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学校采取人人达标与周公开课结合进行。

二、自我达标阶段反思:

1.通过自我达标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

⑴形成了对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再认识和再提高,为打造高效课堂的自觉行为奠定了基础;

⑵形成了高效课堂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实践,为个人达标指明了方向; 2.存在问题:

⑴个别同志一开始容易形成程式化机械化,课堂缺乏灵活性。⑵教师普遍缺乏科学的学法指导或者学法指导不到位;

⑶课堂目标定位不准确;

⑷学生的学习习惯是目前制约高效课堂的主要瓶颈。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强教师的课前准备,在备课上进一步下功夫,着重解决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2.加强学法研究,重点解决学法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深入研究和坚持的重点工作。

7.高效课堂月课改小结 篇七

一、学习新课标精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改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变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特别是我们的数学课,教师更不能只做“教书”匠人,而是应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让自己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 ,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1.建立课程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和课程是分离的,我们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材、教参照本宣科,自己是教学资料的照搬者。新课改积极倡导开放、科学、民主的课程理念,我积极建立课程整合意识与参与教学活动意识,努力改变消极被动的做法。

2.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可是,获取知识需要学习者主动积极的参与,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总是尽力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自由发挥自己潜能的时间,并积极改变“师教生学”的模式,把重点放在自己的“导”上,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分享快乐

在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有思维、有情感的教学统一体, 怎样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怎样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1.采用商讨性语言

要想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我们教师的言行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采用命令式的语言,学生就很难接受,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常常这样做: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从不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拥有主动权,而是用商量的口吻说:“把你的想法告诉同学们好吗?”“我们很想听听你的精彩发言,可以吗?”“哪位小朋友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呢 ? ”等等 ,如果学生答对了 ,我就这样说:“谢谢你给大家带来这么精彩的解释。”“你的想法很深刻。 ”等等,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我也从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是这样说:“你想听听老师的回答吗?”“你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好。”等等。正是这样的语言,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

2.乐于分享学生的快乐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什么事情也愿意和老师说。如果我们因为工作忙而懒得去听,孩子们就会很不乐意,可能他们会说:“老师我昨天吃了螃蟹。”“老师,周末妈妈带我逛公园了。”“老师,你的衣服很漂亮。”等等,看着他们那稚气的脸蛋,听着他们那天真的话语,我想,这是他们内心最快乐的事情,他们愿意老师和他享受快乐,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总是虚心聆听学生的心声,与他们一起快乐、一起享受。

三、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根据数学学习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关注他们的不同学习要求和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教材和知识是主要的,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新课改却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积极借助新课改的春风,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1.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

在教学过程中,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平等划分为10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取上名字,例如博学组、知进组等,学生在小组内根据特长各有分工,例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

2.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总是给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也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践行课改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篇八

一、高效课堂的基础是教师教得“高效”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高效课堂都无从谈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不得不承认的是学生知识和经验相对欠缺,判断能力相对较弱,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教师来指导。如果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任意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弱化甚至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自导自演,就会导致课堂目标缺乏、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不但不能达到实现培养学生品质和探究能力的目的,还会贻误学生,使课堂教学失去本真。所以,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就必须首先落实教师“教”得高效。要现实教师“教得高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夯实专业知识功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基本原则,这一课程内容原则对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掌控能力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使用好教材和相关的教辅资料。要在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确定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科学合理设置课堂环节,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做到“三讲、三不讲”。重点内容讲,难点内容讲,容易出错的内容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够掌握的内容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能掌握的内容不讲。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探究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学习开始于思考,思考源于(对事物的)疑问;有小的疑问才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才有大的进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解疑”,更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因为“质疑”比“解疑”更具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提问,通过质疑解惑,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进一步锤炼想象能力和发现能力等品质,提高创新思辩能力。

3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的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来自于后天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创新教育,强化创新训练,培养非智力因素,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创新潜力,引导学生为实现创造力去积极努力。

一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创新环境,通过设置问题,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启迪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欣赏名家作品时,既要尊重作者的成果,又要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体察“弦外之音”,领会“言外之意”,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先例,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和开拓精神。

三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要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开阔视野、充实知识,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的价值是学生学得“高效”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获取知识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成长与发展,是检验高效课堂是否高效的唯一标准。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得“高效”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1让兴趣引领思维,让热情激活创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它能化无效为有效,变低效为高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主动探求知识奥秘,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提升。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带着兴趣去学,带着疑问去学,带着探求真理的好奇心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不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情境激发探究,让启发培养能力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彰显。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生活,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宽容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心智,培养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在教学活动的问题情境中,探求奥妙,追求真理,提高学习效率。

如《荷花淀》教学,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电子白板投放美丽的荷花和荷花淀,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欣赏荷花美景,领悟人民不畏强暴、坚贞勇敢、保卫家园的性格和精神;感悟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认识到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只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从而也理解了反抗侵略、保家卫国小说的思想主题,以及孙犁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3让参与彰显主体,让本真回归课堂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是自主的、有情感的、师生相长的、有成功体验的。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要解放被教师绑架的学生,放手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进行交流、研究、展示活动,主动参与知识产生、发展过程,利用学生个人智慧和集体力量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回归课堂,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

4让展示肯定自我,让成功实现价值

学生的课堂展示是学生展现个人或者小组预习探究成果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在展示中,教师

要有全员参与的意识,注意调动学生热情,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和他人合作的学习探究成果,主动求知、以学促教,并适时地对学生的展示给以客观的评价。展示要突出问题性、互动性和创生性,内容上要精,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为了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的重复性讲解;方式上要活,可以是口头展示、书面展示、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也可以通过辩论、演讲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既检验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可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生命因表达而快乐,课堂因展示而精彩。

9.数学组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小结 篇九

自从本学期学校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们数学组的全体老师积极投入其中,每周四下午,各个年级组的老师都自觉集中到一起,研究下一周的导学设计,讨论:学习目标是什么,问题如何预设,课堂测试怎样出题,等等。通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我们感觉到有了一些收获,也出现了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一、收获。首先,老师感觉到,老师已经从抄教案、改作业的机械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了,老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去备课、制作课件,学到了很多电脑知识。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主动发言的人数在渐渐增多,学习气氛越来越浓。

二、存在问题。一方面,问题预设方面还不知道怎样做,有时候让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太多、难度太大,不能按时完成或探讨不出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在汇报时,还不能清晰的表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还没有学会倾听,不能正确评价别人的发言,造成发言重复,没有突出重难点。有很多小组讨论和汇报人始终是小组长或个别组员,参与度还不够。第三,大多数教师没有完成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很多课的练习都要另外安排时间来“炒冷饭”,教学进度跟不上。第四,课后作业没有时间订正、讲解。

三、学生成绩,通过抽查作业和单元测试看,学生的成绩在下降,优秀生变中等生了,中等生变后进生了,后进生一窍不通了。当学生被问到:你怎么什么都不懂了的时候,学生回答:上课老师都不说了,我们怎么懂?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力的方面,也有等待老师的和学生适应的阶段,我们努力探索吧,为了学生!

数学组

10.高效课堂月课改小结 篇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教学质量的优劣。在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影响下,高效课堂创建是大势所趋。我校把高效课堂的建设作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着力点,旨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持续发展。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学习讨论,更新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口若悬河,学生昏昏了然,学生主体性难以体现,而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更无从谈起。山东杜郎口中学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红遍大江南北。我们利用例会,组织教师们学习杜郎口教学改革模式,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更多了解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改信息与动态。教导处出刊《教育信息》,全面收集有关高效课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拓展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

11.实施新课改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篇十一

一、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真正使“教学在师生互动与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是出发点、落脚点,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展开。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压抑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正确,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统课堂”,居高临下地出现在课堂上,盛气凌人地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接受与模仿之中,不能放开手脚地思考问题,思维近乎封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其结果必然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地位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前不久我们配合县教研部门的一次调研活动,开展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的学生问卷调查,其中七年级六个班305名学生的问卷中,有246名喜欢亲切、和善、有爱心的教师,喜欢能够相信与尊重学生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地讨论与探究问题。可见现在的学生是十分厌烦“灌输式”、“家长式”的教学方式,而非常喜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敢想、敢说、敢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只要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才会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建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微笑、点头、鼓励来善待学生,决不用训诉、讽刺、否定的态度对待学生。上课时常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或讨论”的语气开题,将师生融合在一个情感亲密的教学整体之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老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由于有民主的氛围,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动而有序,活而不乱。这样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课堂上质疑问难,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体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体现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生成和提高。当然学生质疑习惯和解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指导与培养。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

1、提供思考题,帮助学生质疑。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鼓励与帮助学生从教材中看出问题、想出问题。为此我们要出好课前预习思考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思考题要提早给学生,并且做到由浅入深,既有的理解,也有案例的,更有开放性的思考,这样能够使学生课前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初步的钻研与探究,课堂上就能做到主动质疑、积极解惑了。

2、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质疑。转变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非常规、发散性的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同角度的思考、剖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讲述《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的第二条原则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别人尊重你的人格尊严,你首先得具有高尚的人格尊严?”使学生站在自己与别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尊重人格尊严的问题。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就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较好的发挥。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质疑能力。尽管教师已有目的地设计了一些课前的预习题,也能在上课时进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但学生还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尤其是随着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对质疑会表现出高涨的热情,他们常会以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的批判眼光来审视教材、分析问题,在不疑处生疑。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七嘴八舌,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营造让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问题,多数可以采取让同学们自己在相互讨论中解答,也可以通过教师作些补充和归纳加以明晰。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与分析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能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教学,就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质疑解惑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合作,养成讨论的习惯。

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以课堂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把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惑,教师教学中设置的问题,通过不同的形式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有参与合作讨论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承担责任,在讨论中分享收获。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交融在一起,经过碰撞和讨论,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过程。

依据新课程理念,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善于组织学生讨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平时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重要性的,使学生充分认识课堂讨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参与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能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多向思维。在相互讨论中,学生不仅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而且还能生成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必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

12.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篇十二

一、精确解读课标,落实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主题为基本单元,打破传统的通史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成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学习内容,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但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以往的通史教学“迷梦”中,仍强调“紧扣教材”、“梳理教材”、“吃透教材”,将课标抛之脑后。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课标,就会漫无目的,甚至南辕北辙,不得要领。掌握课标其实是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基本前提,这样才能保证在45分钟内集中“火力”突破重难点。课标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堂中紧紧围绕课标展开教学,有选择性地使用其他的课程资源,进而安排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从而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毛泽东思想”,课标的要求是“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根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阶段归纳小结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2)通过开发课程资源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跟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提炼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源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及对建设新中国有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案和课程资源创设新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将历史背景重现,将教学问题化,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毛泽东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新中国的缔造者,从而告诉学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要有远大抱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的志向。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这一基本理念就是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现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表现,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新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研究,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从而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如在探讨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我提供了三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材料一:“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中的报告

材料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毛泽东思想过去式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邓小平

开展这样的新材料、新情境问题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再结合教材最后一段归纳小结出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他的积极性去发现与创造”[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和设计启发性问题,发挥学生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判断、分析,并得出结论。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缺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三、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课改的历史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主体上扬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放弃以考试为主要方式,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能仅限于教师,应该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采用“生教生、生评生”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表现、展示成果与仪态等,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多去结合学生的学习与交流过程,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试、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

终结性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建立成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再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测试、考试情况等进行评价。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对评价产生的厌倦和恐惧,甚至无所谓的情绪,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再也不是“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大舞台,应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所以为了贯彻好新课改的理念,不仅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更要高效地“学”,以全面发挥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摘要:我校课堂模式改革实施已有四个年头了, 从当初的“磨合”阶段推进到“聚焦课堂、追求高效”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成为近几年课堂模式改革中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特别是自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提出以来。那么, 到底什么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打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本文试从“精确解读课标, 落实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调动主人翁意识”、“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 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这一问题, 以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主体地位,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第1版.

13.新课改高效课堂的做法 篇十三

我校在新课改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新课改,确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学生有发展、教师有建树的绿色教育生态环境。

一、直面变革,完善制度

为了引导教师积极的投身到课改实验中去,学校在思想引导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新课程工作实施指南》,注重量化考核,注重过程管理。追求宏观和微观管理和谐统一的同时,由人评价人,转向制度评价人。力求通过教师素质的提升、思想的升华,将新的课改理念和精神落到实处,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二、重视学习,提升自我从2000年开始,结合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对我校高

一、高二任课教师进行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组织部分教师赴外地学习,全体教师进行了多轮的新课程培训。这种培训,教师们明确教育教学的准则,改变了课程“忠实的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为了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学校印发了《新课程选课手册》、《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学习方法》等新课程指导文件。教导处还经常给全体老师印发学习材料,定期印发“新课程学习简报”。通过采取教研组集体学习、备课组分组学习、假期个人自学、网上培训等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使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

三、着眼细节,关注过程

为了将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对“有效课堂”的研究上,而着眼点又重点落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教导处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理论

素养和专业水平,创设了以下教研活动:

1、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我校长期坚持有计划、有组织的全民教研活动。单周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课堂上遇到的易错问题,双周则进行大教研组活动,有各大教研组长带领大家学习教育理论,讨论教学问题,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使教研组活动更具实效,教导处要求每个教研组在学期处制定本学期详细的教研计划,并且实行先周备课制度,集体教科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从中受益,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抓实常规我们要求教案书写规范,要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拓展,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备教法、备学法、备考法,使教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结合学校听课制度,师徒结对(师徒互相听课不少于5节),五年内青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期(新分教师要跟师听课),十年以内的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期,其它教师10节/期,领导听课按教育局要求完成任务。

持续实行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到位制度,坚持个别指导,值周领导深入调研做好检查和考核。每学期都要进行4次常规检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及时总结,及时回馈。把好单元教学质量关。每学科要进行单元测验,实行月考,考后认真评阅试卷,做出质量分析,将情况在全组通报以引起学科教师的及时调整。

3、教研教改活动周多年的实践表明:活动周能够为教师提供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的机会,搭设展示自己课堂教学技艺的舞台;促使教师更新观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推动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周主要内容有:一,召开教育教学论文、课题模式与案例分析交流会;二,举办教育教学理论讲座;三,举行教师课题观摩课;四,专家评课、课题辅导活动。教师们在活动周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每学期的公开课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主题,通过不同年龄层教师的上课、教后评课和反思,引领老师们注重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教学反思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话说得非常实在,为了鼓励教师们珍惜反思,重视反思。在倡导教后札记的同时,组织了“教海拾贝——我的教学反思”展,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我反思,我成长”这一理念,争做新课改所倡导的反思性教师。

5、教学理论水平测试、教学案例分析比赛阶段性的组织这类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我校教师养成持续学习的好习惯。通过书籍、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结合身边的典型教育案例,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比赛中有很多教师获奖。

四、探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通过每年3月的读书节、5月的艺术节、10月科技节、以及春秋两次运动会、第二课堂活动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而评价由原来的一个指标转化为多个指标,比如单元达标、阶段性考察、古诗文背诵、读书笔记、手抄报、科技发明等。努力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五、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存在问题

1、教师综合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为: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知识还有待于巩固和提升,部分教师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注重学习成果。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学科水平低,基础薄弱,影响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力差,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欠缺,难以适应目前的课改,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教师研究的意识淡薄、能力差。

2、观念转变非一日之功。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摈弃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之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改动较大,传统的做法的惯性作用使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多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有的老师在示范课或有领导听课时能自觉按新课程要求去上,但平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3、培训形式单一。

整个课改培训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专题讲座培训。讲课改形式是请专家做报告或是二级培训员的讲授。专家做报告时听到的概念多,注重实效少。

4、课改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

14.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 篇十四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面对的是四五十人、五六十人的大班级,这些新的学习方法,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去运用?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却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参观完很多学校的课改课堂加上自己的思考后,我觉得在新课改课堂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严抓课堂纪律 记得在高一上学期,我们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我有幸在新模式课堂中上了一节 “力的合成”研讨课。我在课前准备得很充分,在课堂上进行了实验探究,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组,每组发给小黑板、弹簧秤、橡皮筋、粉笔等器材,在我简要讲解实验原理后,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很认真地做起来,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拿着弹簧秤、橡皮筋在玩,甚至打闹。课堂秩序比较乱,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贯穿于课堂,而且要产生良好的效果,又要让课堂能够控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过于前卫容易导致课堂失控,过于保守又会使新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对每一个教学内容,我们都有必要对众多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以比较与思考,对当前我们这种大班级的教学,在新课改课堂中纪律是实效的保证。

二:使用严密的课堂评价机制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呢?从平时的课堂中看来我觉得严密的课堂评价机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动、生动、快乐的课堂带来的必然是有效、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中我们如何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问题抛下去,学生基本上是无动于衷,学生很不情愿去主动思考问题,他们习惯于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这样状况的存在给我们新课改带来很大的不便,新课改的理念主要是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原来课堂上的被动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评价机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重评价的过程化

“总结性评价”欣赏的是客观公正的结果,而“形成性评价”追寻的是多彩多姿的过程,鲜活的教育实践昭示我们,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所以,新课程越来越青睐“形成性评价”,大人重结果,孩子重过程,评价的过程化,其实是抚摩孩子们的心灵的一缕春风。

2.注重评价的民主化

新课程认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被评价者不仅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结论是主客双方共同的“心理建构物”。评价的民主化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权利的保护。

3.注重评价的层次化

也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评价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体现出评价的因人而异性。如对优等生采用“常模参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以标准化的样本的平均数为参照,根据学生在某一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名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它能促使优生克服骄傲自满情绪,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对中等生可采用“目标参照评价”。

三: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长期以来我们教学还存在一个误区,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有好多年了,由于评价方式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我们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学生还是接受式的学习,导致教学远离了生活。学生知识学了一大堆,对生活中简单的东西反而不知道了。我们教给学生的只是知识的结果,学生并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记得在上《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内容之前,我先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按照我黑板上显示的我给他们的实验步骤自己体验一下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上课时我叫学生把他们的绝活拿出来,上讲台演示给大家看。在他们做演示实验时我带着他们猜想问题的结果。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很快唤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激情。这就创设了一种情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和我一起去探究、去学习。通过层层追问,将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呈现于学生脑海中。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事先存在于学生大脑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当时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也很深刻。

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种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我们这种通过设问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国外有些学者称之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并在一定的情景下诱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一切的创造也始于问题。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随处可见的,它存在于教材中,存在于课堂上,它更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沿袭于教材,立足于新的课程改革,更应该走进生活。当然,问题必须是精心设计的,不能乱提,不然就会给学生以牵强附会的感觉。

15.新课改下的体育高效课堂 篇十五

1 . 1 体育教学体系还不够健全

当前体育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但体育教学与我们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教学体系上还不够完善,一些学校的教学规划中,体育课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体育学科主要还是作为学生放松心情的游戏课程。另外,体育实践课程的内容体系,相对于现代社会对于健康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体育实践课程教育还没有与体育教学理念实现真正的融来,体育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仍然缺乏详尽的教学规定,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以适应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是今后体育教学的所努力的方向。

1 . 2 体育教学方式不够合理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都是教师一人在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先讲解,然后示范,最后进行模拟训练,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只有在教师讲解和动作展示中去感受体育动作的技巧,理解体育教学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动作,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和领会。比方说,在篮球教学中,对于三步上篮的教学,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学生是根本掌握不了的,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参与才能使抽象的动作要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1 . 3 教学设施不够健全

虽然体育教学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仍不平衡,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少之又少,根本就没有标准的体育教学场地或者体育教学设施。例如,一些学校最基本的篮球场都没有,即使有也是破旧不堪,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样的体育教学条件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的质量,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2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2 . 1 实施开放性体育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主体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是将学生放到体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1.1 发挥学生作用,体现学生价值

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当前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一些体育技能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产生一些感性认识,再通过体育老师的启发进行具体的实践,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排球的垫球技能时,教师可以首先进行启发式的语言教学,让学生对垫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让学生自己去练习、去感悟,去总结,教师可以做好引导和辅助作用,纠正学生的动作要领,只有学生自己实践、总结,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可能在总结中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但只要是学生自己真心感悟的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这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动作要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这样,学生在自我实践、自我反思中,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体育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每一个学生之间都会存在体育能力方面的差异,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以结合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价值魅力,成为体育课的真正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实现体育教学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要真正转变体育学习的观念,将自己看作是体育课堂的主角,提高自己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只有学生的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2.1.2 转变教师角色,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新课改对于体育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主导一切的教学思想,要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在课堂上要适时适度的进行点拨,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当然,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对于学生进行放羊式的教育,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相反,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精心备课,认真准备,在课堂讲解中要做到语言生动、条理清晰、风趣幽默。示范动作要做到准确、优美、协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感受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如果教师讲解要领模糊不清,示范动作不准确,不协调,甚至不规范,都将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要精心准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好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的运动量、运动强度,使体育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体育教学的手段丰富多彩。

2 . 2 认真研究新课标, 深入落实主体性教育

2.2.1 备课时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来看待

体育教学要想真正落实新课标,首先要在备课时关注学生,尤其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重视体育活动。也就是要利用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愿望,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二是实施分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能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三是进行有效反馈。在体育备课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体验的机会,通过体育课堂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满足自我表现,获得情感上的喜悦。因此,只有在体育备课中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将学生放到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才能够实现新课标的思想,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放得开,学得好,实现体育教学的新突破。

2.2.2 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上的真正主角

新课改下当教师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的时候,会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探究学习中,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比方说,同样内容的体育课,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都喜欢用自己的思想去约束学生,让学生必须要严格按照教师的动作规范来进行,而没有将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有看法的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把学生放到第一的位置来看待,可以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己去创造动作,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讲的越多,做到越多,学生反而收获的会越少,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这样的体育课堂会充满乐趣吗?只有在新课改下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才能给体育教学带来无穷的活力。

2.2.3 注重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教师一人的活动,而是教材、教师、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学习互动,在互动学习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体育能力,这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模仿跳的体育内容时,教师的想法中仅有的就是蛙跳、兔跳等,但是如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跳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的学生不仅仅会模仿教材中的跳法,还能想象出袋鼠跳、鱼跳,甚至有的学生会想到老虎跳等动作,这样,在互动教学中,会大大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思想。

3 结语

16.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 篇十六

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即为高效课堂。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师的教导,更是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高效课堂不仅需要大量的教学能力,而且还需要高质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该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就成了必须面临的问题。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应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以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提倡自我探索、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为基础,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推行新课标以来,很多教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存在着差别。比如,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过度地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新、奇,从而淡化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尤为重要。那么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與必要。

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对于本课的内容,教师可以列出课程知识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例如,在对数和对数运算中,学生可以通过指导案例的编写过程,掌握对数的概念,对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老师在同一时间,可以巩固预览的内容,更可以添加到预览的知识点。所以,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指导案例,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班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性设计。

在我看来,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和师生互动策略

二、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策略

三、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策略

四、营造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策略

五、优化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增效策略

六、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加大感情投入策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是教学活动,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去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校园建设中的精华

所在。

上一篇:乡镇安全生产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防雷减灾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