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案例

2024-09-15

表现性评价案例(共11篇)

1.表现性评价案例 篇一

案例点评:职场新人典型表现

对职业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迷茫,对自身认知的模糊……,放眼望去,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案例,这样的人。他们感到挫折、失望、无助,他们也怨天尤人,感叹生不逢时。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通过下面的文字,让我们一边看案例的发展,一边看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的点评,作为专业人士,洪老师又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怎么处理的?看看他们到底怎么了,再感受一下,是否我们的职业规划该立即做些调整了。

真实案例与专家点评:

下面是乐职网友 飘零的自述与提问——

我是07届本科毕业生,英语过了6级。虽然只是一年的时间,但我已经换了3份工作。现在在找第四份。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发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即便有面试,也是一听公司名字就不想去的。 其实我也不是喜欢跳槽,我很想找一家合适的.单位稳定下来,但每次辞职都是被迫的。

第一份工作,我面试前就准备干1个月就走,因为当时刚毕业,没钱,被迫随便找了个工作糊口。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干了3个月后才辞。

洪向阳:过于功利的行为,是对自己不负责,也对企业不负责。

第二份工作,在外贸市场当英语导购,我准备了长干,觉得待遇还行,但3个月后我又不得不辞,一是工作时间太长,1天12个小时,1个月就1天休息;二是工作环境不好,整天挨骂受气;三是周围都是初中高中生,我心里感觉不平衡。

洪向阳:在对岗位对企业、行业都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心态也未能做好充分准备,心里不平衡也算正常。吃苦和享受心态没有摆平,要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三份工作,我更是准备长期干,结果也是三个月,原因是我不满公司6个月的试用期,3年的合同规定。我不想签那么长时间的合同,而且即使是3年的合同,没超过3年,按新劳动法也应该不超过2个月的。而且工资也不高,才1700多,提升的希望很小,还不能肯定6个月后我不被公司炒。

洪向阳:你不把工作当一回事,工作也就不会把你当一回事。这里所说的试用期、合同期、待遇等在入职时你与用人单位就应该说清楚的,就算用人单位没说清,你也应该很快清楚具体的情况,并做出选择。

我辞职虽然有各种原因,但我有个共性,就是工资总是太低,都在1800以下,而且提升的机会不大,额度也太低。 我想找个和英语有关的工作,听说读写译都行,我都有相关的经验,工资2500左右,不能低于。可是我为什么就找不到呢?我的英语水平也不低,我也是正规本科院校毕业的,我的工作经验都和英语有关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到底是在哪错了?

洪向阳:扪心自问,你凭什么得到更高的工资?你能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就算你所说英语读写译都行,那究竟在哪个方面更专长些?可以在哪个领域去应用?你有什么资格让企业认为你在这些方面真的行?就算你真行,以这么频繁的跳槽,这种对待自己职业生涯的态度,企业从成本上考虑,还敢用你吗?

专家意见: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这是个典型的职场跳蚤案例,也是当前80后职场新人们的典型表现。每个人从这种糟糕的结果上都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后面一定有严重的错误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些错误呢?根据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多年的专业经验,我们认为,对于像“秋叶飘零”这样的职场跳蚤们来说,主要问题在于对于以下四重关系没有理清。

一、待遇VS成长

待遇不好收入不高,这是大部分跳蚤不停换东家的主要原因。对于新人来说,刚刚踏入职场,公司能给予成长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择业标准。只有持续成长,才能获得越来越丰厚的待遇。企业在录用你时给予了一份薪资,同时也在教你如何融入企业文化,如何与同事相处、客户沟通,如何让自己快速成为一个职业人,这都是无形的收入。过于注重眼前短暂的利益,未能远处衡量成长及获益,高薪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2.表现性评价案例 篇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这无疑说明了教师在对孩子讲话时应该慎重,特别是上课时评价孩子的行为、发言所说的语言.

新课程评价着重于评价的激励功能.对学生评价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学生揭示其发展的成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自信,由此激发其继续学习的愿望.评价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二是对学生在特定领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给予引导.就课堂评价而言,“真好!”“真棒!”好在哪里,棒在哪里,学生不明白,教师应具体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良好表现,以便于本人继续努力,也便于其他学生效仿.无疑,上述这样没有分寸、千篇一律的评价,其激励功能也大打折扣.

二、课堂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表现性评价实施的具体方式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能够充分调动评价对象的参与积极性,可以为他们提供自我反思的机会,以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使自评和互评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如在学习了“统计”一课以后我要求学生统计全班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并制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随后进行了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和荣誉感,使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同时在互评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自觉地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既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习了他人的长处,锻炼了自己的思(接上页)

四、帮助弱势群体看见学习成效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但教材中的例题未必能与每个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得那么紧密,因为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教师的教案设计才凸显重要性,它能体现地方特色、班级特色、个体特色,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目的.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课本出示的问题是“小红打国内长途每分钟0.7元,共用8.4元,小华打国际长途,每分钟7.2元,共用54元,算一算,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由于这部分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学困生不易接受,这时我想到我班的学困生中有几个是留守儿童,他们平时也要常和父母打电话联系,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这道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时,其他学生还会提出一些节省电话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越来越坏.在评价的过程中也会碰到学生思想、学习、纪律方面的反复无常的现象,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不气馁、不急躁、不放弃,反复教育,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感化,学生会一个又一个得以转化,形成了可喜的场面.

三、表现性评价注意点

1. 表现性评价要有针对性

在课上,教师应该有很强的教育机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作出反馈,语言要有针对性,并且教师的目光中要充满鼓励和信任.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发言和学习表现,用了下面的评价:“你观察得很仔细,能提出这样有意义的问题,老师很佩服你!”“你们小组的讨论很积极,希望别的小组要向他们小组学习!”“你为你们小组争光了!”等等.评价的语言要有激励功能,这样才会起到作用.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不一定都要很严肃,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幽默的语言缓解一下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还可以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评价:如学生思路清晰独特,教师就带头鼓掌祝贺;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就竖起大拇指赞赏;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后,教师就同他们互相握手;对认真听课的学生,我微笑并对他能回答出的问题提问.

2. 表现性评价要有始有终

评价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自己学习的有关信息,即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同时,要讲究评价结果反馈的具体方式和策略.

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地尊重学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生动的、表扬式的、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这些赞扬的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同时这些话又像“暖流”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温情,轻松愉悦,有成就感.评价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在教学的道路上,只要不断摸索总结,丰富自身语言,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为教育教学创造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费的方法,老师也可以让大家算一算,看看到底是不是省钱这种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并且让学生感觉确实有用的知识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他们会认真地听讲,直到掌握计算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在本课的练习中,我也给学生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的正确率高一些,还特意请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请他们当小老师分析给大家听,有了成就感,他们就会更爱学习数学了.

很多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数学,觉得数学不难,不理解学生为什么这也学不会,那也学不会.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破解数学学习中的困境,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让他们真正的强大起来.

摘要:使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结合起来,产生评价具有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征 篇三

2.任务的挑战性。学生在接受表现性评价的时候,所面对的学习任务是复杂的,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它必须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给定的任务。这样的评价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对学习活动目标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3.标准的多重性。由于表现性评价向学生提出的任务是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的,所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就不能使用单一的标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时,不应以预先制订的固定标准来衡量,而要看他们在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中,能否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思考、辨析、梳理、证实自己的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性评价的标准都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不要求学生的结论符合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寻求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进行发散性思考。

4.评价的公开性。在纸笔考试中,学生一般知道教师对题目的评分要求,过后也很少参与试卷的评价与分析,评价的任务只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而表现性评价的过程则不同,教师与学生可以事先共同商定评价的标准,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在评价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展示详细的评价结果,提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技能掌握的证据。这种评价过程淡化了原来纸笔考试的“神秘”色彩,使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更加明确和公开。

5.评价的过程性。表现性评价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就是不需要等到课程结束之后才开始评价,可以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步进行,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由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展开,评价的情境与教学的情境相一致,所以,它能够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和成果,考查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

4.表现性评价特点及作用 篇四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教师或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如下:

①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

真实的表现任务与复杂的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高。当把实际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或者告知学生家长时,会使学习目标更为清晰。

②可以评价学生“做”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要求其执行一定过程或创造出产品,这就可以对这种“做”的能力做出评价。

③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

复杂的任务表现,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任务,通常要求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技能与能力。表现性评价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许多不同的能力。(2)过程性评价

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其“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过程性评价有如下特点:

①关注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又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对于学习方式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深层式的方向上来。比如,过程性评价中的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其结果是形成“深层式学习方式——高层次学习结果——深层式学习方式”的良性互动。

②重视非预期结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过程性评价则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当得到评价的肯定,而不管这些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应当指出的是,过程性评价也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传统评价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结果是过程中的结果,并且其评价标准不是预设的,而是目标游离和价值多元的。比如,学生自己的一些非正式的学习活动,如与人谈话、浏览网络、看电视或者阅读一些教师所列书单上没有的书籍,等等,都可能引发新的思考,这些新思考往往成为新思想、新发现的重要来源。

(3)发展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①发展性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②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③发展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④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⑤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⑥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⑦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作用:

表现性评价

现性评价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有益的学习方法。学生表现性评价从发展的角度,注意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注意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展示他们的才能,使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由于评价的多元性,使得每位学生从不同方面得到了激励,从而使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够持久的保持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深层理解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的及时反馈功能更是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通过它得到了沟通和改进。最后由于表现性评价的系统性,使得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实验、课外小实验等得以顺利开展,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过程性评价

1、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通常用来总结一个较长阶段的已告段落的教育活动,而过程性评价则伴随着教育活动进行,两者功能各异。由于教育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过程的结束,过程评价因为具有反馈及时,提出问题及时,调控管理及时等优势而显得特别重要。在“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在采用两种评价方式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过程性评价中,我们应用较多的是定性评价,绝大多数学生也希望用较多的定性评价去取代大量的定量评价,它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理想,而定量评价则容易使学生为分数而学,成为分数的奴隶。为了追求高分,学生势必陷人“题海战术”而不能自拔,但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一种追求“完美”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态势,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我们对教育教学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这两种评价方式只是侧重点不同,却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应该减少对学生的定量评价,除了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仍采用定量评价外,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基本上都采用定性评价。

3、教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批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全面、公正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发扬教学民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互相激励,不断上进。

发展性评价

1、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发展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不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因而使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例如不少学生在小结中写道:“‘我的作品’这个项目能够让我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的优秀作业。”; “我发现物理实验其实是一个很有趣、很有成功感的学习过程。”„„另外,学生在进行评价时,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以及同学、家长和老师写上的赞赏、鼓励的字句,都能够使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励他们继续前进。

2、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问题,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物理思维策略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否具有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是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等。

3、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评价,激活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交往的能力,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互相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促进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品质,促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会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发展。

5.高中作文表现性评价研究意义介绍 篇五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表现性评价在许多国家受到了青 睐。美、英等西方国家十分重视表现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我国台湾地 区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实施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中,也格外重视“实作 评量”,即表现性评价方法。在我国大陆,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中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进行,表现性评价也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不 少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介绍。为适应国内外课程评价改革的发 展趋势,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实施,解决我国传统作文教学在评价方式 方面的弊端,我们有必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

一、课程评价新理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所追求 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 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 变化,给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这种课程理念 的实施,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建立评价内容 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和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还就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功能、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提出了原则 性建议。(--)评价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 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 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作 文教学,能很好地将教学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 师的教学的目的。回评价对象

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 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 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白评价功能

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 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不足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引导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 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侧评价主体

评价要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 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 与的交互活动”。

虽然以上论述是针对整个语文教学而言的,但也为我们如何进行作文评价 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作文评价也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 仅是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更是作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作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养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智力品质、人格修 养的责任,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发展。作文评价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 是对作文教学效果的检查,也对学生作文素养的发展起着激励、导向和发展的作 用。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质性评价方法,顺应了新一 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的需要,它与新课程提倡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具有高度的 一致性。表现性评价强调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 将评价作为教学的反馈,强调评价的个体化与层次性等等,正切合了《标准》提 出的发展型性评价理念。因此,作文表现性评价将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并为新课程作文评价改革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作文评价新方式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过程,是个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 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有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应 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作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改革的步伐迈得还很艰 难。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违背作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作文评价体系滞后,严 重影响了作文教学前进的步伐。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评价从意识到行为顽固地 滞留在传统的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上,评价与教学分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 方式单调,评价功能突出甄别与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需求。在这种评 价制度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主体能动性 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一问题己经成为影响中学作文教学发展的障碍。(--)作文评价重结果轻写作过程

传统作文评价过分注重作文结果(作品)的评价而忽视作品形成过程的评

价与控制。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学生形成作品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运用语言 的思考过程,推理、推敲过程等无从展示,被摒弃于作文评价之外。受这种观念 的影响,集中反映教师评价结果的作文评语,也是只重论断式的结论而不重作文 形成过程和作文进步程度的描述,教师给的作文评语大多都是诸如“内容不够充 实”“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形象生动”之类的笼而统之的话,学生很难从中 感受所取得的进步,也很难获悉具体问题及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这样的评语很 难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口作文评价重写作知识与技能,轻情感态度价值观 传统作文评价过分重视对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知识积累(尤其是写作技 能方面的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及感受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因此,有时东拼西凑、虚情假意、词藻华艳的“好文章”能博得欣赏,而认真写、抒发真情实感但语言不够成熟的“差文章”只能受到体无完肤的无情批判,其结 果是“好学生”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优长,“差学生”无法发现和感受自己的努 力所取得的进步,自然也无从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久而久之,其导致结果是 学生对作文的厌倦和畏惧。

曰作文评价重甄别与选拔功能,轻诊断、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作文评价体系过分关注学生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 功能,对于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性功能认识不够,没有有意识地通过评价活 动激励学生的发展,诊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学生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和 建设性的建议。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评价就是为了判断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 的高低,评价就是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且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总是用学生 群体中水平较高的作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来评价学生。很显然这种评价体系无 益于问题的发现与改进,无益于大多数学生作文积极性的激发,无益于学生作文 的发展。

侧作文评价主体单一

在传统作文评价体系中,教师占有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是处于 从属的被评价的对象。由于学生自我评价价值的被忽视,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丧 失。而学生一旦失去评价的主体地位,失去评价自己作品的机会,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体意识,失去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心,甚至出现对评价持消极应对、冷漠 排斥的情况,于是作文效率也就因学生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丧失而大大降低。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复杂、综合和动态的过程,传统的作文评价体系已 不能适应当今作文教学发展的新形式和新要求。在传统评价片面、单一和静态的 方式下,学生得不到合理的评价,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树立全新的评价理念,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运用先进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势在必 行。

三、表现性评价的优势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质性评价方法,被适时引入 我国教育界,并且日益受到重视。北师大心理学家赵德成认为:“在教学情景下,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领域都可以使用表现性测验” “相对而言,在后几个领域,表现性测验的使用就更加普遍一些”‘。在新课程 改革背景之下,将表现性评价法应用于作文评价领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客观地 评估自己的教学,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不仅可以评价学生 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可以评价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能够评价 学生作文水平方面的发展情况,而且适合于评价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作文态度、构 思修改策略等。具体地说,表现性评价对作文教学的积极影响表现在: 曰有助于测查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行作文评价命题形式主要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 作文。事实证明,不管是哪一种作文形式,都很难评价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 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行作文评价命题形式下,由于与实际生活 相脱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内容单调空洞,情感虚假,语言乏味。这既不能 反映学生作文的真实水平,也不能考查学生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这不 能不说是当今作文教学一大瘤疾。而表现性评价的优势则在于,它强调在模拟真 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反映的是问题解决与学习的真实面貌。在作文评中,如果嵌入一个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可引发人兴趣的 场景,让学生根据或在这样一个场景中作文,将会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复杂的 认知行为,从而实现考查学生真实作文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有助于优化作文教学过程,使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日常作文教学中的评价与教学应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而表现性评价正是 将作文评价与教学整合起来的有效形式。在表现性评价中,评价既是对教学情况 的检测,也是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教师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发现学 生的个性和作文特长,了解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努力和进步,发现学生有待解决的 赵德成:《表现性测验及其在中小学课堂评价中的应用》载《语文建设》2002年第n期。问题,明确学生发展的需求,以便调整教学,并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就学生而 言,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倾听意见,借 鉴学习,完善作品,主动发展。因此可以看出,表现性评定在日常的作文评价中 一方面可以整合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优化与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成长。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在表现性评价中学生不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他们也是评价的主体。作 文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参 与制定作文评价标准和评分准则,并根据评价标准和他人建议对自我进行评价和 反思,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产生评价的主体意识。正是由 于作文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积极的 学习氛围和展示自我形象的舞台,使学生的学习和评价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从而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并最终促进终生学习。侧作文表现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反思,也就是心理学所指的元认知。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自我反省智能就是指反思能力。反思对学习者极其重 要,没有反思,学习者很难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调整,自然很难对已有的学习行为进行改进。作文表现性评价既是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过程,更是学生根据评 价标准和他人建议对自我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过程。通过反思,学生发现自己的优 势与不足,扬长补短,在优势中获得信心,从不足中看到改进的方向;通过反思,学生增强自我责任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田作文表现性评价关注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

作文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典型的发展性评价,既关注作文的结果(作品)又注重作文的过程,既反映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又反映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核查表、轶事记录等评价 工具对学生形成作品的整个过程(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运用语言的思考过 程,推理、推敲过程,情感态度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反映学生在达到目的的过 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发现遇到的困难与不足。可通过评价目标和评定量表对 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与改进。由于表现性评价关注写作的整个过程,因此 它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作文进步过程和努力程度,有利于对学生的写作行 为进行公平、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作文表现性评价是评价学生作文素养的理想方式。它重视评价的实践性,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关注评价与教学的有机整合,有效地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第三章高中作文表现性评价系统构建

一、表现性评价模式

曰美国学习、评价和学校结构中心关于评价的设计逻辑

《教育性评价》较为详细地描述了美国学习、评价和学校结构中心(CenteronLearning,ASSessment,andSehoolStrueterCLASS)关于评价

设计的逻辑和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图1列出了在评价设计逻辑中有待考虑的十 一个因素,图2显示的是在一项学习能力的评价中这些因素的相关描述。图1评价设计的逻辑 系统阐述成就目标

制定有效且合适的表现性标准 成就中隐含的准则和指标

隐含的表现种类}}隐含的不同情境}】隐含的内容 种类、情境、内容中隐含的准则和指标 { 建立资料库的指导原则:所需的适当证据 设计个别的表现性任务

【美】Grandwiggins著:《教育性评价》,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 目组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一110页。指导与任务相关的准则 建构评分规则

图2评价设计的逻辑:例子

目标:解决重要的、复杂的且非程式化问题的能力 标准:全国教育评价处的水平一350水平;科学一大学水平隐含的准则:有效且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种种类:研究,结结 果果展示示 情境:实验室,社区,个人生活,工作场所 内容:科学,数学

隐含的准则:完整的研究,有说服力且清晰的报告,满足顾 客/听众的需求,精确适当、科学的数学推理,适当的知识 资料库:实验室、、计划、测试、家庭作业、展品 关键任务:开展与现实生活的问题有关的科学研究 特定任务的准则:识别一些细微的组成部分 以上流程 评评分规则: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报告的说服力力 种可能程

序,评价的开发者/评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处理,而非把它视为设计的 固定模式。而且从评价的整个系统看,远不只这些步骤和因素。口)乔治王子郡公立学校的电子学习社区提供的表现性评价模式‘ 第一步:确定内容标准(或结果)和指标

1.结果和指标是什么?他们如何同学习的内容领域和情境相联系? 指标和目标有什么区别? 结果和指标如何在发展的任务中使用? 第二步:创设有意义的任务情境

在任务中能够吸引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什么? 如何建立有意义的情境? 确定有意义情境有哪些选项? 第三步:确定结果和表现

1.为了确定任务的结果和表现应考虑哪些因素? 2.设计任务活动教师应考虑哪些因素? 第四步:考虑任务设计的选项

1.任务会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学生的选择? 2.学生需要获得多大范围的外部资源? 3.学生完成任务的形式是单独完成还是合作完成? 4.学生向谁介绍和展示他们的表现或成果? 5.学生专心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多久? 6.将由谁来评价学生的表现或成果? 7.评价结果如何呈现? 第五步:设计任务活动 1.任务都包括哪些活动? 2.将记录哪个活动的得分? 1.活动中的哪些指标需要评价? 第六步:定义评价标准

1.与确定的标准(或结果)和指标相关的哪些标准将用来评价学生的 表现和结果? 2.如何建立标准? 第七步:产生一个最佳答案

lhttp://www.pgeps.pg.k12.md.us/一ele/designstepsl.html 第八步:根据得分作出决策

从以上评价流程可以发现,乔治王子郡公立学校的电子学习社区提供的 表现性评价模式准确地说应该是表现性评价开发的设计流程,而非表现性评价 流程,与美国学习、评价和学校结构中心关于评价的设计逻辑一样,它侧重的 是评价的开发设计,因此并不能涵盖评价的的所有过程和所有因素。尽管如此,由于它的严密逻辑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开发设计表现性评价方面仍然有较高 的参考价值。

臼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表现性评价模式‘ 第一步:明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 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构建评价目标;2.确立明确、简洁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3.让每个学生熟悉并理解评价目标和标准。第二步:设置表现性任务

1.正确理解“任务”的含义及其作用;2.紧扣教育教学目标;3.体现学科特色和价值;4.个人任务与小组任务相结合;5.根据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

第三步:管理和指导评价过程,进行资料和数据收集 1.确定教师在表现性评价中的角色 ①促进者;②指导者;③管理者;④开发者。

2.合理运用多种数据和资料收集方法 ①仔细观察,及时纪录;②直接访谈,深入细致;③录音、录像,忠实还原;④项目核查表,紧密联系评价目标;⑤进行多种形式的测试,体现学生水平和成就;⑥用档案袋进行作品收集,体现过程、进步和个体差异。第四步:判断和达成评价结论

①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参考多种评价资料;httP://sjbyw.ezedu.eom.en/home/AttaehedFiles/943/1391.PPt ②同时关注过程和结果;③多维度,多层次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④鼓励学生本人参与到评价中,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⑤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第五步: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改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根据学生的表现,参照评价目标和标准,结合学生自身的因素和环境因 素,以发展的观点指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作为 教师,应当从表现性评价中认识到教学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不断改 进教学。

该模式从实践的层面描述了表现性评价的逻辑顺序和应考虑的因素,逻 辑结构合理,内容涵盖周全,几乎触及了表现性评价系统的所有步骤和因素,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模式。下面分别就表现性评价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步骤和因素作介绍分析。其中 涉及的案例参见本文第四章,在此就不再举它例了。

二、表现性评价目标、标准 曰表现性评价目标

明确评价目标是理解和施行表现性评价的前提,表现性评价目标的构建可 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标结构

评价目标主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以及 学生实际情况来构建。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目标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如下目 标:(l)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 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2)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 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3)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 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 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李永裙张向众:《新课程评价中的表现性评价》,载《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2期。(4)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 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5)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 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 准确、鲜明、生动。

(6)写作理论类文本,如评论、随感、杂文等;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

(7)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 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 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还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 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 全面考察”。尽管这是对针对整个课程的,但同样也适用于作文评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的目标涉及写作整个心理过程及写 作过程中各环节诸多因素,既有写作前观察、思考、积累的要求,也有写作中 的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还有写作后的复查、交流等写作方法和习惯方面的规定或建议。这无疑是写作评价的最重要依据。2.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

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智慧技能。目前关于 写作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是弗劳尔和海斯的写作模型。弗劳尔和海 斯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型认为:写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任务环 境、学生的长时记忆和学生的工作记忆三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若干成 分。

任务环境包括学生的写作任务,以及可供学生利用的外部资料。在表现 性评价中写作任务的设计很重要,下文将作详细介绍。

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有三类与写作有关的知识,它们是有关主题的知识、有关读者的知识、有关修辞的知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知识是可以用语言直接 描述的一种陈述性知识。它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反映出来,因此对这方面的 知识储存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来完成。

弗劳尔和海斯认为,学生的工作记忆经历三个过程:计划、述写和复查。计划是述写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立目标、生成和组织三个部分。这个过程大 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写作前的构思。在表现性评价中对计划过程我们主要 考查学生是否有写作前构思的习惯(可通过表现清单或核查表来实现),生成 的观念、内容以及作品的布局谋篇(可通过用评价细则对作品的评价来完成)。述写就是把把观念转化为文章。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围绕述写的熟练程度和卷 面的书写来进行(此项在高中作文评价中不作重点要求)。

复查是指将写好的文章与心中的标准作比较,进行必要的修改。它包括 两个子过程:评价和修改。复查常发生在文章完成之后,但有时也发生在写作 过程中。基于课堂教学的表现性评价既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复查优良品质评价 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复查习惯的一项教学方法。

无疑,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过程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确定作文评价 目标,但由于写作心理过程涉及的写作因素比较多而复杂,在表现性评价中,我们不可能每次评价都面面俱到,还要根据课程标准、学生情况及评价的需要 有侧重地选择几个因素确定评价目标,作重点评价,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有 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二步:清楚明确地陈述目标。在表现性评价中,评价目标既是教师评 价的标准,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因此清楚表述评价目标是至关重要 的,这决定着表现性评价是否能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6.表现性评价案例 篇六

在“营销策划”课程中采用表现性评价有助于测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即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方面的能力;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文字表达、随机应变、想象创造力、操作演示技能等。[4]而这些技能在“营销策划”课程标准中都被突出为所要培养的重要技能。同时,高职“营销策划”课程大部分是根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课程强调学生能将营销策划知识的实际应用与日常生活、企业实际相结合,来解决实际营销问题。而表现性评价侧重测查学生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表现性评价,能让评价方式与课程教学模式更好地契合。

7.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 篇七

表现性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口头测验、论辩或辩论、短文题考试、写作测验、过程反映题、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作品、公开演示以及档案袋评价等。

表现性评价摆脱了传统考试、测验的狭隘性, 走向对学生的综合测评, 将问题意识、想象力、情感、创新思维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在评价的预期之中。表现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它指的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来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首先, 表现性评价从评价学生知道什么到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主要 (甚至是唯一) 评价的是学生知道什么, 不能够评价学生能做什么。而与之相反, 表现性评价通常直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它要求学生完成的是教师确实想要评价的行为, 而不是看上去像而实际上没有发生的行为。其次, 表现性评价不仅评价结果, 更评价过程。在日常教学中, 不少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取得了什么成绩, 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表现性评价通过众多的形式和类型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理解进行详细的评价, 是一种全面的评价。再次, 表现性评价不仅评价学习的某个领域, 更对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记忆、认知能力, 也关注非认知因素, 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一些传统评价方式无法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最后, 表现性评价不仅通过笔试来评价学生的理论水平, 也通过实际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 表现评价相对于传统评价方式而言, 是一种综合的评价方式,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公正的评价。

8.活动表现性教学评价的探究及应用 篇八

一、活动表现性评价的提出

化学学科具有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学生对化学知识有着较多的亲身体验和经验,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实际应用的热情,通常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乙醇》时,笔者就设计了学生活动表现性评价量表。如表1所示。

二、活动表现性评价实施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乙醇》时,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表现,笔者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活动的形式,通过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价。

1.教学前活动

乙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酒中就含有乙醇,而我国又是一个酒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于是,笔者在课前按合作学习小组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中国酿酒的历史、酒的分类信息,搜集有关酒的诗歌和趣事等。然后,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以课件或小抄报的形式展出,供全班同学阅读、学习,使学生学会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

2.教学中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1:进行白酒和水实物展示,要求学生用嗅和看鉴别两种物质。

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含酒的诗歌接龙。

活动3:分小组按碳、氢、氧成键规律搭建C2H6O的球棍模型。

活动4:分组进行乙醇与钠的反应。

活动5:分组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活动6:小组讨论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情况。

活动7:结合生活经验和本节所学的性质,列举乙醇的用途。

3.教学后活动

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乙醇的性质和用途,笔者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两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查阅乙醇用途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乙醇的用途与所学性质的关系,并以课件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与交流;任务二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查阅乙醇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以及它对人体的影响、酒后驾车的危害、治理酒驾的法规的相关资料,再结合自己对酒驾现象的认识,以演讲或课件的形式进行交流。

三、活动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及

反思

在《乙醇》的教学中,活动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是根据表1所示评价内容,结合学生的表现,分别在对应的水平栏内打勾,在评语一栏中写出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教师的观点及感想、三维目标达成的小结评议。在初步完成评价表的评价内容后,由教师统计各水平的比例,由此来判断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评价内容中学生的表现,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便于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和补充。

通过本节课教学评价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动手能力有待提高;②理解乙醇催化氧化有困难,对断键理解不够清楚;③查阅资料能力欠缺,不能正确选择关键词和过滤出需要信息;④小组分工不够明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⑤节能环保意识不强;⑥对结构决定性质观念缺乏内在的认同性;⑦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勇气不够,课件展示时条理不清。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引导不够,平时课堂上缺乏该方面的训练,教学活动设计不够合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强化,设计教学活动更为全面、合理。

总之,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建立适应于不同教学形式的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让我们为之不断努力,成为新课改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周雪春.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6,(5).

[2]曹明洪,陈卫良.关于化学探究式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J].科学时代(综合版),2007,(11).

[3]龙琪.加拿大安大略省化学活动性表现评价案例一则[J].化学教学,2009,(2).

[4]韦国生,黄少军.化学课堂语言评价的有效性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7,(1).

9.师德表现自我评价 篇九

在这一学的工作中,我能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一学年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本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为人师表,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工作中能以身作则,积极主动,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有组织地进行课外活动,活动讲究实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我要学”、“学会”与“我要学并学会”都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先想自己不行,对自己没信心,结果自己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不想学,作业不会做,造成成绩低下。

10.声乐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策略研究 篇十

关键词:声乐教学、表现性评价、价值、传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J616-4

一、我国现有的声乐教学评价

在传统式的教学中,很多人对于评价这两字的理解常常存在一种误区,经常习惯性的会把评价的方式和测试或者考试结合起来,这样就把学生和他们学习的过程分隔开了,把评价的目的简化成了等级的测定或者是选拔,忽视了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地位,长期如此,就导致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声乐教学评价体系,很多情况下的声乐教学评价都没有能够脱离出唱歌表演考试的评价模式,在期末的时间里,都是由老师一手打分,然后作为学生的总成绩,这样看起来似乎很公平、公正,但是给学生的仅仅是考试成绩排名和分数,并没有真正的给学生这段学习过程给出评价。

在教育部办公厅所颁发的《声乐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了对声乐的课程评价的具体要求,文中提到,声乐演唱的技能要和声乐的相关文化知识相结合,在注重考查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学生的演唱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和进度,还要着重重视学生对声乐作品里理解情况,还有分析能力的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的综合评价。等等一系列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声乐教学评价已经有了很重要的地位。

其实每一种教学评价方法的使用都是要经过千万遍的实验才能检验出来是否可行,不检验怎么知道评价方法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不但要有清晰可靠的关于教学评价的正确的操作步骤,还要有可以进行的评价方法,同时还要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打破我国现有的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这样才能找到关于评价的正确意义,并且掌握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声乐教学中的表现性評价的国内外对比

表现性评价的到底评价什么,这点是要求必须要明确的,不同的教育专家、教育学者因为他们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所以每个人对表现性评价的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总是会把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当作是最重要的目的。其实在声乐的教学中,也有很多的老师只是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来用学生的考试成绩、阶段测试等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种传统的评价在教学中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反而对教学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声乐教学的表现性评价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兴起的,所以在现在的国外来说,他们对表现性评价的研究是比较直观的、比较深入全面的,可见研究结果也是很多的,国外的表现性评价系统对它的类型、概念性的界定都是相当成熟的,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好的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正在慢慢地传播开来。

国内的各个教育部门正在逐步的探索,正如一些音乐方面、体育、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评价,都在进行着探索和研究,但是这都只是属于随意研究的阶段,暂时还没有步入正轨的去探索,去理解,所以研究的成果也是少得可怜,这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成果还是对外国已经探索到的成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引介。

三、表现性评价的价值

表现性的评价是在主观判断和主观观察的基础上得以存在的,主要的价值就是强调评价过程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主题性的,是多元化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评定方法,也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性,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们的多元化的发展,可以将原来单一的考试评价变成有更多选择性的评价。同时,表现性评价能和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比传统的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来整理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等等,这些都是表现性评价的价值体现。

总结:其实人们对评价的理解还是存在很多的误会和不理解,始终还是把测试或者考试当成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把学生排除在主体之外等等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评价已经不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如果继续任由它发展下去,最严重的是他会阻碍声乐教学的发展,阻碍学生们的成长,同时也会对教学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力。经过对表现性评价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之后,可以充分的证明,在声乐教学中,表现性评价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评价教学的,在声乐教学中表现性评价也是最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是最好的评价方式。

在教育评价的领域中,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不同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式教学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评价体系,那是因为没有看到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的些许错的问题,而表现性评价恰巧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引起教育机构的注意,从而着重的研究适合的评价方式,以此来达到多元化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益琴. 改进评价模式 实现培养目标——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评价的反思[J]. 甘肃高师学报. 2005(06)

·[2] (美)RichardJ.Stiggins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3] 蔡文艺,王小平.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综述[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2(01)

·[4] 王玲玲. 普通中学实施学生表现性评价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及其对策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11.表现性评价案例 篇十一

表现性评价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 它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标准测验评价理念和工具, 其教育价值在于其评价的整体性和深刻性, 近十几年来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目前国内职业学校应用表现性评价在专业课程教学领域的研究较多, 而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 为了推进表现性评价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编写了《〈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与评价》, 笔者参加了该书的编写工作。该教辅材料是以德育大纲为依据, 以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研究会制定的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为指南编写的学生用书。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运用表现性评价方法进行学生学业评价, 这是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德育课教学的一个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笔者就以本书为例, 谈谈对德育课程应用表现性评价的认识。

一、表现性评价及其特点

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等方面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一) 评价主体多元化

表现性评价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一元主体模式, 建立了教师、同学、自我三元主体模式, 将教师评价、学生间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二) 评价方式多样化

表现性评价具体的评价方式可采用成长档案袋、学习日志、操作、实验、论文、访谈、调研、比赛、演讲、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较为灵活和多样。

(三) 评价过程的互动性和评价结果反馈的及时性

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权重的确定, 评价结果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 学生和教师依据反馈的评价结果, 分别在互动中改进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二、表现性评价符合德育课学业评价的特殊性

中职德育课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从教学目标来看, 德育课教学目标包括了认知、情感态度观念、综合职业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德育课教学目标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学业评价的特殊性。

德育课教学目标不仅涉及认知领域, 而且涉及情感、观念、行为等非认知领域, 这也决定了德育课教学评价包括认知和非认知领域的评价。而非认知领域的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 至少是无法用传统的纸笔测验实现。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事实性知识解决难题, 学生的表现十分接近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通过表现性评价方式可以将学生内在的情感、观念、综合能力、素质通过完成表现性任务体现在特定的任务情境过程中。使非认知领域的评价内容可观察, 非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可检测。

德育课程学业评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发展性的。正是由于德育课的教学评价领域涉及到认知和非认知两大领域, 学生在非认知领域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差异较认知领域更大, 因此德育课程的学业评价不能用纸笔测验计算平均分的方式,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而是要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在自身已有基础上的向前发展, 即关注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行为等方面变化情况,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表现性评价的特征是动态性和过程性, 关注学生做了什么, 评价的过程就是根据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 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观念给予评价。这种动态性和过程性的评价更加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

三、表现性评价在德育课程学业评价中的运用

开发和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过程, 就是对教学标准不断细化, 进一步清晰界定的过程。在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评价中运用表现性评价, 也涉及到开发和实施两个过程。其中, 开发表现性评价尤为重要。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着实施的效果。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研会以《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为统率, 编写的《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和具体化, 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与表现标准, 以此为指导编写《〈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与评价》 (以下简称《学习与评价》) , 正式实施表现性评价。

(一) 确定科学合理的表现性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

1.《学习与评价》紧紧扣准德育课的三维目标——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学习与评价》将三维目标分解为不同的目标层次, 在认知目标分解为“了解”、“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分为“经历”、“反应”和“领悟”三个层次, 行为表现目标分解为“学习表现”、“日常行为表现”两个层次。以“感受道德之美”这一课为例, 表现标准中认知层面包括“道德含义及评判标准”、“公民道德等基本规范”的知识性内容, 也包括制定个人品德修养计划, 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表现等运用知识能力层次的内容, 与此同时强调了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及自觉遵守等情感层次的内容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等行为表现方面的内容。从评价目标来看, 更加符合德育课的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突出检测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观念以及行为表现的变化。

2. 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中职德育课应着力于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 这个发展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职业的发展这几个方面。在每一个专题中依据评价目标的维度和层次, 设计了考察了解、理解层次的选择题与判断题, 这些题目重在检测知识基础;也设计了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探究题, 这些题目重在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设计了经历、反应、领悟层次的体验感悟题, 这些题目重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如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以及考察学生动手操作或者实践的实践训练题, 这些目标重在考察学生做的能力, 服务于今后的人生发展和职业发展。

学生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因此设定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也要体现出学生发展的个性。学习目标分为“基础层”和“提高层”。在达成“基础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提高。此外, 在栏目设置中有接近学生平均水平的学后训练栏目, 也有适用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提高的拓展训练栏目。在实践训练题目中也设计了难易梯度合理的选做题, 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特点, 选做若干项任务中的一项。

(二) 设计符合评价目标且体现学生知识能力基础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表现性评价任务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设计什么样的评价任务, 主要看评价任务是否与评价目标相一致, 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与评价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体现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评价任务是否具有真实性, 便于学生迁移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或工作情景中。

1. 以表现标准为依据, 保证评价任务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

评价任务是手段不是目的, 它是最终检测评价目标实现与否的载体。一项评价任务如果偏离评价目标, 即使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创新性, 它都会失去评价的意义和价值。在编写《学习与评价》的过程中, 根据《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试行方案) 》所制定的评价标准编写命题细目表, 再按照细目表设计评价任务, 保证了所有的评价任务设计不会脱离评价目标。

2. 评价任务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体现学生参与学习和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

评价任务要求学生在通过学习之后表现出符合德育目标的具体行为, 如在恪守职业道德这一专题中有关诚实守信的学习内容, 设计了组织一次诚信考试, 在班级内开设一个诚信借书角实践训练任务, 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表现出具体行为以考察学生是否达到评价目标的要求。在活动中, 学生能够将诚信道德品质的意义、诚信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以及如何做到诚信等知识自主建构起来。

评价任务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运用各种方法、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如组织一次诚信考试, 包括活动的策划、活动的组织、活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活动后的评价与反思等环节, 这些环节既要调动人力、物力资源, 也要运用人际交往、沟通、合作、组织、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任务完成过程中,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他们既是任务完成者, 也是评价参与者,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评价任务能够展现学生的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与评价》将表现性评价贯穿于学前、学中、学后的过程中。学前准备栏目设计让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或收集资料任务, 表现出学习之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情感与态度实况。学习体验栏目设计一个结构完整、涉及到整体评价目标的教学活动, 这是师生共同使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学习体验栏目的活动,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自主建构知识, 培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 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情感态度观念形成、能力提升方面是否达成评价目标的要求。学后训练与拓展训练则是在学后进一步检测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的变化情况, 进一步提升与巩固教学效果。通过前后的比较, 我们能够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并能检验学习的效果。

3. 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

活动任务的真实性, 是德育课评价任务所追求的。德育课程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践, 其教学内容应当来源于生活实际, 其评价任务的情境也应当具有生活与工作的真实性。这样的德育课更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这样的德育评价才是真实可靠的。《学习与评价》的任务情境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以社会公德部分为例, 根据表现标准“结合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反思自己在公众场所中的行为表现并加以改进。”这一评价直接指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德行为表现。编写者以发生在近期的热点新闻事件“地铁打架风”为题材, 设计了社会公德自查体验感悟任务和设计——“最美乘客评选活动方案”的实践活动, 学生完成这两项评价任务后, 不仅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还能够认同道德规范并形成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 而当他们在面临真实的生活情境时, 也会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处理类似的社会公德问题。学生能够运用完成评价任务的方式方法来处理真实的生活情境或工作情境中的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 确定客观合理且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制定评价标准要考虑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的特点, 针对评价内容反映的素质和能力, 确定评价的重点。德育课可运用的评价任务形式多样, 如小品表演、课前演讲、成果展示、调查、访谈、手抄报、小论文等。而不论采用何种形式, 最终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制定评价任务时既要考虑活动任务的特点, 也要考虑教学目标指向的重点。因此, 《学业与评价》针对活动任务制定了具体的观察点, 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表现性评价的方法是开放的、多样的, 德育目标关注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难以量化衡量。因此, 除采用教师评价外, 利用自评、互评、日常行为观察等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

给所评价的各个项目设计合理的权重。德育课评价任务形式多样, 不同的任务形式所检测目标侧重于不同方面。对于策划类的评价任务, 创新能力应该予以最高的权重;对于演讲活动, 言语表达能力应给予最高的权重;对于动手操作类的任务, 技能方法应给予最高的权重。

四、实施表现性评价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 实施表现性评价的效率的问题

师生完成表现性评价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复杂的任务, 学生完成一个表现性评价任务有时候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而教师观察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情况, 按照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评价也需要花较长时间。评价的效率确实不高, 正也是表现性评价推广应用的一个瓶颈。

(二) 表现性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的问题

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如何, 至今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和分歧。不同的教师对学生同一表现任务的评价常常是不一致的, 即使是同一教师在不同时间对学生的同一表现任务的评价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表现性评价由于其评价的主观性, 会降低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这就要求评价设计者与实施者清晰界定评价内容,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设计适当的任务框架且严格遵循评分规则。使评价客观、公正、明确、合理。增加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这是实施表现性评价一个巨大挑战。

(三) 难以评价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方面的一贯表现

表现性评价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特定的任务, 针对完成一项任务进行评价, 学生的表现仅反映他在这个特定任务中的达成评价目标的情况。但是仅通过一小部分评价任务上的表现, 很难概括出学生在日常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的表现, 且不能保证其一贯性。因此, 成长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方法在某些地区和学校试用中, 这是需要长期实践与探索的方面。

(四) 与企业对人才的思想道德、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接轨的问题

编制评价标准, 编著学习与评价资料整个过程都是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 由教学领域的专家或者教学一线的教师共同完成的, 即表现性评价的目标确定、任务设计、施测评价过程没有引入企业专家的意见。特别是在编制与职业有关的内容时, 德育课老师囿于对专业认知的局限性, 很难体现出符合企业具体要求的评价内容, 并按照企业要求制定评价规则。

摘要:在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 改革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表现性评价由于其评价的整体性和深刻性, 各职业学校对其研究较多。以广州市新编《〈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与评价》为例, 分析表现性评价与德育课学业评价的特殊性相符合, 探讨表现性评价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学业评价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课程,表现性评价,学业评价

参考文献

[1]冯莹.表现性评价在职校学生评价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 2006 (12) .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EB/OL].[2008-12-1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051/201001/xxgk_79006.html.

[3]王小明.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11) .

[4]朱秀娟, 鲁丽丽.论表现性评价在高校全程学业评价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 (中旬刊) , 2012 (1) .

[5]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9.

[6]杨延.表现性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18) .

上一篇:女性职场白领背部保健法下一篇: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