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2024-09-25

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14篇)

1.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一

现代汉语知识点归纳

1.塞擦音2.合成词3.音位4.叠韵5.正字法6.不及物动词与宾语

7.句末问号8.主题与主语9.宾语类型

10.⑴把字句成立的条件⑵把字句不同动词对补充成分是否有要求

⑶“把”后的名词特征

11.兼类词的特点12.动宾关系13.关系宾语

14.语用特征15.汉语语法手段

16.音节多少是否影响形容词和名词之间组合搭配的条件

17.⑴“白布”和“白的布”从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考查

⑵“青岛啤酒”和“青岛的啤酒”

⑶名词与定语之间的“的”是否影响结构和意义

18.“认真”和“认认真真”语法句法分布和功能

19.多个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20.“写得好”的不同意义是否在形式上有所表现

21.“墙上挂了一幅画”和“墙上挂着一幅画”意思相近,可见,“了”和“着”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消。

22.主语就是施事23.语序24.汉字是表音文字还是„„?

25.舌面音与四呼的拼合规律26.一个音节中辅音最多有几个

27.两个上声相连的音变28.“动员”“年轻”的构词方式

29.“来了吗,小王?”的主语30.“窈窕”是双声,叠韵还是叠音?

31.⑴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音词、单纯词还是单义词?

⑵汉语中一个语素通常用几个汉字表示

32.拼音字母的数量

33.研究汉字偏旁系统始于《马氏文通》《说文解字》还是《康熙字典》?

34.阴阳上去的调值?35.中国第一部研究语法的著作?

36.“门口站着一个人”的人是关系宾语、施事还是受事?

37.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38.“了”在句法形式上的特征

39.有定成分和无定成分在句法分布方面的结论

40.举例说明“把”字句的特征

论正字法:《现行正字法》

序章 正字法与规范化[1]

第1节正字法与规范化的关系

0.10导语

文字规范化是一种运动,正字法是一种法规。文字规范化离不开正字法,没有正字法的制约和引导,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正字法又是专为文字规范化而制订的,并且又是在文字规范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没有文字规范化的过程就没有正字法。0.11 何谓正字法?

正字法是关于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它既不同于书法,也不同于造字法。书法主要讨论汉字书写艺术的规律性问题,造字法主要讨论汉字标记汉语的规律性问题,正字法则主要讨论如何使用汉字才合乎规范的问题。三者讨论的问题都与汉字有关,但分工不同。本书主要讨论现行汉字使用的规范性法则,因此取名为“现行正字法”。

本书所谓“正字法”,是立足于汉字体系的广义的正字法。它既不同于拼音文字的正字法,也不同于只针对字形的狭义的汉字正字法。它主要包括字音法、字义法、字形法和字体法四项内容。一般认为,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除了本身固有的形体之外,还有记录自汉语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某个汉字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不可以表示哪个语素(或词)的读音和意义,这属于字音法和字义法的范畴。汉字的“形体”,实际上包括字体和字形两个方面。字体是就群体汉字而言,指的是某一范畴中汉字所具有的共同的字形体式;字形是就个体汉字而言,指的是属于一定字体的各个体汉字的特定书写造型。从历时范畴上看,汉字曾发展出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从共时范畴上看,在某种历时性字体中,往往还包括正规体、草写体以及欧、柳、颜、赵等个人风格性字体等;印刷术出现以后,汉字还出现了手写体和印刷体等的分别。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体里其笔画的具体造型往往不尽相同。如印刷体中宋体的“隶”和隶书体的“隶”,在笔画上就有区别。某个汉字字形,只能这样书写而不能那样书写,这属于字

形法的范畴;在什么情况下某些字应该用什么字体,而不应该用什么字体,则属于字体法的范畴。另外,标点符号、数字、汉语拼音等,在书写汉语的过程中,起到了类似于汉字的作用,它们的使用法则,也应归入广义正字法的范畴。只因篇幅所限,本书没有详述,但附上了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发布的有关标准,以填补这一空缺。

0.12 何谓规范化?

汉字规范化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汉字规范化专指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这种意义上的规范化,是指全社会要根据国家及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正字法标准使用汉字,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广义的规范化包括使用的规范化和汉字系统本身的标准化整理两个方面。通常所说的“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就是指要把汉字系统整理成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文字体系。

汉字使用的规范化跟汉字整理的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规范化的使用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大家都无章可循,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规范化。反之,进行标准化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用字的实践,如果有了标准化的汉字系统,而大家不好好维护,不严格按照它的各种标准规范地使用,那标准化的汉字系统也就形同虚设,毫无用处。当前,汉字的标准化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各方面的规范化字法标准已基本确立;但相比之下,规范化使用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不仅不规范字泛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就连人们的规范化用字的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总之,普及正字法知识,抓好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已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当务之急。

0.13 正字法与规范化

在不同的时期,文字规范化的正字法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从字体方面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字体标准。例如统一六国前,秦国的字体标准是以《史籀篇》等为范本的大篆,统一六国后的字体标准则是以《仓颉篇》等为范本的小篆,汉代的字体标准是以《熹平石经》等为范本的隶书,唐代的字体标准则是以《干禄字书》等为范本的楷书。历代所编纂的各种字典,大多具有综合性正字规范的作用。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晋代吕忱的《字林》,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宋代王洙等的《类编》,明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等,都体现了当时的正字规范。即便是解放后,随着汉字规范化整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规范化的正字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未

公布前,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并不是不规范的,但该表确立的新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公布后,旧的印刷体及其字形就不规范了。

当前汉字规范化的正字法标准,是随着汉字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步制订出来的。汉字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地整理汉字系统,使之逐步实现标准化,首先达到所谓“四定”的目标,即:

A.定量: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用量,如常用字量、通用字量、专用字量等;

B.定形: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和字体,如简化繁体字、废除旧形字、淘汰异体字等;

C.定音: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读音,如废除异读音、统一人名、地名读音等;

D.定序: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序列,如笔画顺序、拼音顺序、部首顺序、数码顺序等。汉字系统本身的标准化,为实现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铺平了道路。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不断拓展,国家曾发布过许多与用字有关的文件。这些文件,从音、义、形、体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规范化用字的正字法标准。主要有: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致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并建议由新闻出版部门立即实施。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一异表》无疑是我们淘汰异体字的正字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在旧形字和繁体字的基础上淘汰异体字的,因此,它只能作为淘汰异体字的主要标准,而不能作为书写新形字和简化字的规范性标准。即使在淘汰异体字方面,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由于该表颁布后又曾作过某些调整,在以后颁行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还恢复了不少异体字,因此,凡是与《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后两者为准。

B.《简化字总表》

汉字的简化工作从1956年开始,到1964年3月,制订出了《简化字总表》(以下简称《总表》)。1977年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同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调整后的《总表》,实收简化字2235个,不仅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和许多字的笔画,而且为人们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字体规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发挥了重大作用。使用简体字,应当以此表为主要标准。

C.《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现通表》)是在1965年1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下简称《印通表》)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印通表》收字6196 个,《现通表》收字7000个。它们确立了同手写体接近的印刷体及其字形(一般称之为“人民体”和“新字形”),规定了所收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目以及笔顺等,是我们使用新型印刷体和新字形的规范性字法标准。同时也是淘汰异体字、使用简体字的新的补充性标准。

D.《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该表是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发布的。该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它继承了1963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的成果,重新审订了某些读音。到目前为止,它是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

E.其他的用字规定

《关于地名用字的若干规定》(1987),《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1977),《标点符号用法》(1990),《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87)等,都是以上几个表的必要补充,也应成为我们规范用字的正字标准。

F.可作为参考性正字标准的工具书

除上述各项规定外,《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李志江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92重排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等工具书,都是为贯彻上述规定,匡正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混乱现象,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编写的;虽不是国家文件,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文件的精神,在音、义、形、体各方面,可以起到同国家文件相类似的规范作用,因此也是我们所需参考的正字标准。

2.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二

1 教学语言特色分析

我们选取了初级, 中级, 高级班的对外汉语阅读课作为我们的考察对象。选择同一课型是避免不同课型可能带来教学语言的一定差异, 选择阅读课是考虑这一课型教学语言比较多, 而且也是三个阶段都设置的课程。

1.1 语速慢

这一项特点勿庸置疑,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的语速自然会较平时讲话慢些。一般有三个层次:课文对照包括领读课文, 就课文内容机械提问, 基本没有信息要求;课文内容对话是指和课文内容相关, 但是文中没有直接答案的交谈, 有一定信息要求;普通对话包括闲谈, 联想性提问, 一般信息要求较高。研究除了得出教师语速逐级递增和普通对话语速最慢外, 我们还发现越到高级段, 三个层次的语速差别越来越小。这时的语速已经和普通话语段测试 (三分钟450字) 的要求相同。但是和普通说话的200字/分钟的速度还有一定差别。整体看, 这是一个适应汉语节奏, 建立音义反应的渐进过程, 最后归于比较稳定的语速段。

1.2 重复多

在日常对话中不停重复会带来非议, 但是在外汉教学中, 反复是很自然的语言使用。重复出现的场合主要有:新单词:难词, 关键词, 生僻词没有引起学生反应, 对理解有帮助的词语:提问中引导性词语:

1.2.1 确认词

这里我们提到的“确认词”是教师在教学流程中, 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去寻求学生的反响。例如“明白了?”“理解了吧?”“懂了没有?”“记起来了么?“知道了吧?”屡见不鲜。经过统计, 这样的形式在初, 高级频率大于中级阶段。初级是教学初期, 教师会努力寻求学生对汉语的认同感, 所以老师特别留意学生是否理解, 是否跟上教学节拍, 防止学生对汉语产生恐惧;中级是一个巩固过程, 学生对汉语的陌生感消失, 但还不宜引入太多的新内容, 教师更多的只是着眼对课文本身的理解;高级阶段, 教师给学生的空间很大, 引入课外难词, 生僻词, 甚至俚语的数量大大增加, 这时老师的确认是对学生拓展能力和课外知识的试探。我们可以看到, 除了中级阶段教师对学生把握性比较大之外, 其他两个阶段的不定因素相对较多, 所以需要确认的几率也高。

1.2.2 使用母语或媒介语

钱钟书曾经戏谑中文中夹杂洋文是“牙缝里嵌肉屑, 全无用处”, 但是在外汉课堂, 使用学生母语或者媒介语 (一般是英语) 不无裨益, 特别是遇到比较难解释的抽象词语时, 用了反而省事。当学生都来自一个国家, 比如以日本学生为主的班级, 老师会使用日语来解释, 而在混合班级则偏向于英语。

1.2.3 身势语和辅助手段

这是二语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手段:手势, 身姿, 画图, 和一些卡片。直观的方法就省去了语言不能解释, 或者很难解释的麻烦。所以这样的方法在初中级阶段使用要多于高级班。比如讲到水果, 没有比看卡片更简单方便的了;练数字, 老师会拿来超市的促销单让学生念价格。不过在高级班, 身势语和辅助手段让位于语言解释, 以语言解释为主。

1.2.4 对比

对比是外汉教学讨论的比较多的项目, 比如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 目的语中相近项的对比。我们注意到, 在从初级向高级进阶的过程中, 对比从结构对比向意义对比过渡。所谓结构对比, 是给学生一系列同一结构的句子, 让学生知道怎么用一个词语或者句型。比如在初级阶段提到:

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老师就列了如下的句子, 而非灌输术语。括号中是教师隐含的意思, 想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句子领会的内容:

我把录音机修

我把录音机修好了 (动作补语) 。

我把录音机丢了 (加时态标记) 。

我把录音机放在桌子上 (地点补语) 。

我把录音机给小王 (宾语) 。

我把录音机修一修 (动词重叠) 。

而在中高级阶段, 老师则在句型对比的基础上, 加入了让学生体会意思的句子对比。这个时候, 老师选择不解释词义, 而是让学生自己体会。比如:

嫌:

我不喜欢喝咖啡, 我嫌它苦。

我不喜欢这个女孩, 我嫌她丑。

我不喜欢川菜, 我嫌它辣。

我不喜欢数学, 我嫌它难。

1.3 相关联想多

要有生动活泼的课堂, 单词和课文的相关联想非常重要。以下我们列举课堂中出现的联想种类。

(1) 文化背景:如中山装。

(2) 习俗:7长寿面。

(3) 传统信念, 观点:绿帽子。

(4) 社会问题:包二奶, 沙漠化。

(5) 相关提问:吃饭——你喜欢吃什么。

(6) 评论:讲到水土流失——问学生如何看待, 应对方式。

(7) 同源引申:如, 理发—理发店—理发师等。

1.3.1 鼓励性词语

这也是教学中常用, 而日常交际中罕见的。如“**说得很好”、“很好”、“完全正确”。如果日常对话中只因为对方说出了一句“合法”的中文你就夸奖对方, 一定会被认为有病。但是这是一种教育策略, 树立信心的方法。

1.3.2 大段空白

教师在提问, 领读后都有大量空白留给学生思考、整理。这个空白时间大大长于普通的句间停顿。

1.3.3 自问自答多

因为教学中的问题都是有目的的, 有组织安排的。所以这些问题或答案明了 (就课文内容提问) 或设定了思考框架 (联想类提问, 讨论) 。因此, 课堂问题并不是以寻求新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老师自问自答主要就是提供给学生思考思路, 回答方式或者范式;比如课堂中有这么一个对话。

老师问:如果你是老板, 你会选哪一个人。

停顿。

老师——如果我是老板, 我会选***, 因为……

这里老师就向学生提供了回答的模板, 即“假设分句—选择—原因”。

1.3.4 回指多

老师会有意重复前面或者以往补充过的新内容。在单词讲解中, 教师倾向于用已学过的单词造句, 引发对新词语的理解。这样就一举两得。

2 个例分析

以上都是教学语言的构成性特点, 也就是在教学中一定存在的特点;而其余的都是策略性的, 即可以选择使用的。

我们仅选取单词讲解时教学语言的特点作为分析对象。以下数字就代表上述提及的各个特征。而策略性规则的使用是多重的, 重叠的。以下几个词语的讲解可以综合体现教学语言的策略性特点:

帽子:策略7 (7) , 量词用“顶”动词用“戴”。

策略7 (5) ,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帽子?

策略7 (3) , 没有“绿帽子”。

表演:策略7 (7) :表演做名词动词。做动词后面要加宾语。

策略6:表演武术。表演京剧。

策略7 (5) :日本的孩子什么时候有全校表演?

策略7 (1) :中国学生毕业, 六一儿童节, 新年……有表演。

策略7 (7) :表演的人——演员。

指导演员的人——director策略4——导演。

3 结语

教学语言, 顾名思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 它和教师在课下或日常生活中说这种语言时不同。我们提出自然目的语这一概念, 相当于正常本族人讲话或对话使用的语言。而教师用语则是一种为了顺应教学需要而做过相应调整的目的语, 它不同于自然目的语。首先, 这种教学语言本身和自然目的语有交集, 语言一定是正确的;其次是相异性, 也就是教学语言和自然目的语在语言习惯上有所不同, 比如重复, 对比, 语速很慢, 确认语或鼓励语在日常使用中不太会出现;教学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动态性。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让学习者进展的语言, 也就是帮助中介语向目的语过渡的语言。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特有的一种语言系统, 这一系统在语音, 词汇, 语法, 交际和文化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 也不同于自然目的语, 是一种随学习者学习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教学语言随着中介语的发展而发展, 理想状态是成为自然目的语 (即语言本身和语言习惯完全地道) 。所以教学语言也是动态的。

我们用图1表示自然目的语与教学语言的关系。其中绿色是自然目的语, 紫色是教学语言。注意, 两者不重合部分并不是表示接应语是错误的语言, 而是表示不同于自然目的语的比例, 即上面总结的11个教学语言特点出现的比重与自然目的语的关系。

总结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特点后, 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 进一步提出二语教学机会评估理论。这也是下一步可以研究的课题。

摘要: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为研究对象, 全面总结了外汉教师语言的基本特征, 并将其分为策略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即有些规则必须要遵守而有些是策略性选择。本文从中介语角度看待教师语言, 认为其是动态性向目的语靠拢的系统。

关键词:教学语言,中介语,目的语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2]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3]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三

书目、考试分析

先跟大家说说我的成绩吧,初试总分419,政治78,英语83,专业课一132,专业课二126。复试总分208。初试复试折合后83分。今年考这个分数,学姐本人也很意外,虽然初试考完后,预料到不会太差,但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二都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初试成绩出来后,我挺担心今年和去年一样有很多高分大神,没想到最后给出的复试名单,学姐比第二名初试成绩高了30分,后来的复试成绩比第二名高10+,折合后也是唯一一个总分80+的。这就是努力后的回报,希望小伙伴们一定要踏实,认真,刻苦地学习。

1.复习时间安排

本来是打算去年3月份开始复习的,由于种种原因,拖到了9月底,满打满算复习了三个月,时间特别紧张,每天都很惶恐,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了,期间不断调整心态,既心累又耽误时间。建议小伙伴们不要学我,从暑假开始复习是比较不错的选择,既可以复习得比较充分,又不会把战线拉得太长。当然这还需要根据个人基础而定,如果是跨专业,最好还是再早点开始准备,因为有些语言学理论不是太好理解,把它们都吃透需要一定的时间。

2.关于参考书目

新祥旭考研

吉大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课共考两门,一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吉大给出的参考书目是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黄廖版的《现代汉语》,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另一门是语言学理论,给出的参考书目是叶蜚声和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除了上面这些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部分还需要看王光全老师的讲义资料,里面会涉及一些重要知识点,并且老师的知识系统和出题思路很吻合,看了之后会对于开阔思路有很大的帮助。语言学理论部分还需要看下吉大版的《语言学概论》,历年很多真题会从这里面选择知识点。此外,吕明臣臣老师的语概笔记也可以看一下。

3.关于政治复习

政治我是10月底开始复习的,没有报班,一是时间不允许了,二是我不太适应大班学习。当然报不报班也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只是学姐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报班只是帮助理解知识点,了解知识重点,对于老师临考前划的押题重点,不要太过相信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知识点,我身边就有一些同学跟着报班老师走,知识点复习的很不到位。

关于政治的资料,我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全套。刚复习政治时,先看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配合着《1000题》做配套练习,看完一遍后可以开始做真题了,这时候错很多是正常的,第一遍做真题主要是熟悉真题出题思路,问题切入点,而不是上来选择题就做40+,这样也没什么意义。学姐第一遍做真题,选择平均只能得28+-。真题做完后可以针对知识漏洞,再翻一下《精讲精练》。之后就是肖秀荣的《8套卷》,《形势与政策》,真题,《4套卷》。开始做8套卷时,学姐是配合着《风中劲草》复习的,这时候属于第二遍细看知识点,以前真题里很多不会的,现在就突然醍醐灌顶了。学姐边做肖8边看形势与政策小本,这两个都做完后再做一遍真题,这时学姐已经能做38+-了。之后背一些重要知识点,回顾之前的错题,最后做肖4和其他老师的押题时,学姐选择题基本40+。

再说说大题,大题学姐平时就标出了一些重点,考前一个月背了背,然后肖4出来,把肖4大题背了一遍,背完肖4又补充着挑了些肖8大题背。肖4去年押中了4道大题,所以肖4的重要性一定不可忽视。

到了最后考试时,17年政治选择题有些难度,思路和平时做的1000题,真题都不太一样,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多做些其他老师的选择题,比如蒋中挺老师的等等,这样可以了解不同的命题思路,考试时就算命题思路自己不熟,也不至于太慌乱。政治大题答题一定注意逻辑,标清楚1.2.3.4.5,排列整齐,卷面干净,那么你的分数是不会低的。吉大政治主观题不压分,新祥旭考研

所以尽量多写,字体工整。

关于形势与政策,平时可多关注蒋中挺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吃饭或睡前看一看,对事件有个印象,后期复习会轻松很多。

政治就讲这么多,如果总分想突破400,那政治和英语就一定拿高分,因为很多人不太重视政治,擦线过的一大大批,所以如果你考80,就和别人拉开了20分的差距。而英语,很多人不过线,所以考70+就能和别人拉开差距了。

4.关于英语复习

英语学姐开始的最早,从去年4月份就开始背英语单词了,学姐用的是红宝书,到考试前红宝书已经反反复背了4/5遍,这时英语阅读题中最多有4.5个单词不认识了。

阅读学姐是从暑假开始的,每天2篇,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黄皮书用完学姐就开始刷真题了,从03-15的真题刷了两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这一点很重要哦)。作文考前背一下模板,应付考试没什么问题了。

大家都知道英语考研阅读最重要,而阅读,除了单词,就是语感最重要,所以一定要多做多练,培养自己对阅读理解的语感,语感有了,长难句也不难懂了。

5.关于专业课

学姐复习专业课首先是看书,把知识点都理解透。因为学姐没有跨专业,本科期间基础也比较好,所以看书没花费太长时间,两三遍就已经理解了。但这个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觉得自己基础不太好的,就多看,多问。然后学姐开始看历年真题,总结出题的重点,常考的点有哪些。第三遍看书时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分别做了笔记,看完真题在笔记上标出了重点难点。学姐考前把这些笔记又背了三遍,和别人比背的次数不多,但数量不是最重要的,质量才是呀。

关于语言学理论,一定要把历年真题的答案背熟,吉大初试真题的重复率是很高的,语概出的题都比较基础,所以背真题和笔记就够用了。

关于古汉和现汉,近几年出题越来越活,更侧重于对知识的运用。古汉部分初试会涉及一些训诂学的知识,所以训诂学的资料要有。去年古汉还出了几本训诂要籍的名词解释,这一部分的知识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所以大家要重视哦。除此,近几年越来越重视解释词义,去年出了35分的题,所以古汉的文选一定要反复看,弄懂重点词的意思。现汉近几年都以指出

新祥旭考研

词性,辨析同义词,总结归纳句式为重点,三道大题分别对应这三个知识点,所以一定要在这些方面多下些功夫。总之古汉和现汉出题是比较活的,但也有规律可寻,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这门专业课,学姐记得第二名语概考了136,比学姐高,但古汉和现汉学姐比第二名高了20多分,其他人最高考到111分,所以这门课是拉开分数的关键哦。

6.关于复试

吉大还是比较看中初试成绩的,所以一定要先努力把初试考好了。

这个专业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占100分,专业课面试,100分,英语面试50分。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是一起进行的,英语面试一般是专业课老师问问题,都比较简单,这几年没有听说请外院老师来面,不知道以后形势怎么样。面试一个人大概15分钟左右,次序是按照初试成绩,第一名将近20分钟(学姐就是那个被老师问了很多专业课问题,面了将近20分钟的心累狗)。专业课面试有老师问基础知识,有老师问拔高知识,有老师问课程设置,有老师问其他的。拔高知识一般是李子君老师问,答不上来很正常,只要大方承认,并表示以后会努力学习就好,但一定要把基础知识答好哦。

关于专业课笔试,复试一般只考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汉部分会涉及音韵学的知识,所以建议大家找专业课老师把这一部分精学一下。现汉部分出题比较活,今年是让写篇小短文,80分。这部分是考察你是否有学术研究的潜质,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见解,并且要注重全文的逻辑关系。前几年有语法功能辨析,有总结句式,总而言之还是考理解和运用,所以平时看书一定要把思路打开,死记硬背不可取。

考研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学姐认为考研最重要的是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学姐复试时间比较短还拿了高分,很大程度在于以上三个方面。

由于学姐不清楚每个人的情况,所以呢以上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小伙伴们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努力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所以在考研这条路上一定要坚持走到最后~希望以上经验能够帮到大家,也希望所有看到这条分享的小伙伴们在一年后能够得偿所愿。祝你们一切顺利~加油!

4.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四

以下内容由凯程老师搜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一、复旦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考研科目有哪些?

现代汉语语言学以培养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文化宣传、新闻出版、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基本都适应性强。具体考研的科目包括: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807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础 复试科目:

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考试方式: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1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二;考试方式:笔试 02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一;考试方式:笔试

二、复旦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根据院校官网信息,可知参考书目为: 《语言学纲要》 《语言问题》赵元任

《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修订版)

三、复旦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考研研究方向有哪些? 01 语法学 02 语义学 03 方言学 04 语体学 05 对外汉语研究

四、复旦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考研报考比录情况怎么样?

现代汉语语言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该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以复旦大学现代汉语语言学考研为例: 2011年报考人数为7,录取人数为2 2012年报考人数为5,录取人数为3 2013年拟录取人数为3

五、现代汉语语言学考研就业方向怎么样?

5.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五

语言学部分 一 名词解释 音值

声调 二 简答题

1.举例说明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2.举例说明语言接触的不同类型 三 论述题

1.论述语言的社会性

2.举例说明语流音变有哪些 现代汉语部分

一 用严式音标标出下列诗,如果有变调要标出原调和变调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二 说明下列词语的造词方法 晒客 蚁族 独董 知了 背包客 三.举例说明表性状词的释义方法

四.如何区分动词和形容词,请给动词形容词准确的定义。帮助,发怵(还有另外三个记不住了)区分它们是形容词还是动词。

五.分析下列词在不同句义中的意义,并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不同 1.我怀疑王刚的领导能力

我怀疑王刚缺少领导能力 2.刘老师在家养身体

刘老师在家养病 3.消防队在救人

消防队在救火 4.班级正在打扫垃圾

班级正在打扫卫生

(我记得不是十分准确,大家大致明白是这个意思就成,一共是5个,还有一个忘记了)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善恶不同其辞

《说文》小说音 六国文字 互文见义 二 简答题

1.举例说明汉字的特点8分

2.说明zh ch sh r 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8分

6.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六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 尤其要注意适当应用非语言交际。我们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 如果老师能配合一些动作或表情, 甚至一个鼓励或认可的眼神, 这些对学习的效果是很大的。这样的课堂是双向的, 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矛盾的对立体, 而是互动的关系,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课堂, 学习效果会好得多。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 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对象大都来自于不同国家, 有一些时候理解会有障碍, 单靠语言交流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二) 分类

有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分类有很多种, 我觉得在教学中比较合适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中国跨文化交际领域权威的专家毕继万先生给出的分类。分别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除此之外, 我认为也可以包括一些多媒体等手段的应用、教师的板书, 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真诚等一些情感的投入。

体态语是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体态语是语言教学最重要的辅助方式。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语言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汉语中有很多形容笑的词语, 如:哈哈大笑, 莞尔一笑, 嘲笑等等, 老师可以用面部表情加上特定场景表演一下。

副语言的定义是指有声现象, 是伴随话语而发生或对话语有影响的, 有意义的。在课堂上表现的比较多得是教师说话的节奏。比如:教师在讲解交通工具时, 会说:“小红坐……去北京”,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 教师会适当地在坐后面停顿一段时间, 等待学生说出今天学习过的生词“火车、飞机、汽车等。”其次, 副语言还包括有话轮转换。

客体语指的是与人体有关的相貌、服装、饰品、气味、字笔等。这些东西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环境语主要指的是空间信息、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

多媒体技术也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者动态图像的展示出所要讲解的内容。但是, 板书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它可以弥补现代教学手段的不足。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十分特殊的, 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也会影响他们对汉语的态度和学习的兴趣和持久性。教师应该自己做到自信、乐观和平易近人, 在课堂上积极投入情感。

(三)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教师的语言并不是加深学生理解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 非语言教学手段在课堂的运用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中高级阶段, 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基础, 对教师的课堂用语也都了解了, 此时, 教师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就可以不用很频繁。

(四) 在不同语言要素教学中的应用

非语言教学手段在不同的语言要素教学中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语音教学中, 一般采用的有图表法、板书法、手势法、吹纸法、示范法等。这种教学技巧形象而且易懂。

词汇教学中, 生词的讲解一般是通过图片、实物展示或体态语言来进行解释的, 这样可以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最快最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语法是汉语学习难点, 可以运用一些特别的教学手段。比如, 在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和书写固定格式;在讲解程度副词的时候配合形象生动的表演来区分。这样可以使复杂的语言点变得直观易懂。

汉字也是比较难学的部分, 可以通过一些形象和图片的展示汉字的起源,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

非语言交际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手段, 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 它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协助语言完成交际, 完成教学任务, 使表达更简洁、明确;甚至可以替代语言进行交际教学。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 非语言交际手段的运用也有其局限性, 全面掌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要不断研究非语言交际手段, 从理论和时间上都进行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孙雁雁.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0.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7.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七

大家好,转眼匆匆一年过去了,又到了考研最后关键的一关——复试的时候了。我曾经经历过06,07两年的古代汉语复试,最终被录取为07年的硕士研究生。今天靠着一点回忆,大致谈一下前两年古代汉语专业课复试的情况,希望对后来者能有所帮助。

古代汉语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我觉得笔试和面试的题目大致是每年交替考查的,就是说今年在笔试中的题目可能在面试中涉及,反之亦然。所以大家在准备时,每种题目最好从笔试和面试两方面来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先回忆下06年07年的复试题目吧。

一、笔试:

1、默写一段先秦作品,字数不少于80字。(注意文字和标点的准确,以及字数。)

2、给你一段文言文,先翻译,然后阐述其中的语言学观点,或者说明其中反映了什么语言学现象。(文段忘了,在一般的文选上肯定找不到的,到时发挥吧)

3、简介并评述《说文解字注》(或者是《说文解字》,记不清了,应该两个都要准备,评述它的功绩及不足。)

4、简单介绍一本你读过的专著。(也就是你读过的古代汉语方面的专著。这个你如果看书来不及,就挑一本书,好好搜集整理它的书评,这样可以大致了解它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以及优点和不足。这道题是考验一个学生的知识广博程度和研究能力的,在答题的时候适当有自己的观点,这里“自己的观点”,其实也是你从一般书评中学习到的,已成定论的东西,可不要妄发议论啊,只要用“我认为”或者“我们认为”这样的词句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5、给你一段白文,加标点,并翻译。

6、给你一段注,让你翻译,并解释一些训诂方面的名词术语。比如“读如”“读若”“破读”“音训”等。

7、给你一些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字体,让你写出它们的楷体。(这是07年笔试的第一题,很多人都没写出几个来。所以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多留心下,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里有不少。)

8、在07年的笔试中还考到了《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让你说出文中反映了许慎哪些语言学观点。这个难,只能尽量多答了。

补充:以上八点并不是按顺序说的,也不一定全部考到,但是复习中都应该有所准备。一般来说,一张笔试卷子,应该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语法学都涉及到的。

面试:

面试一定要自信,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从容不迫。但是不要自信过头成了自狂,北师的老师都很谦和,喜欢踏实谦逊的学生。

先有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毕业院校,报考方向之类的。

然后是抽取题目。题目是写在一些小纸条上的,每个字条上有一道题,一共回答三题,大概20分钟左右回答完。

古代汉语方面的题目有:

1、什么是六书,谈谈你对传统六书的看法。

2、评价《说文解字》(或者是《说文解字注》吧,我忘了)。

3、什么是异体字,你对异体字的看法。

4、什么是分化字,古今字?还有什么什么字之类的,让你辨析,并谈谈看法。

5、四呼是什么?还有一些名词解释的题目,但是并不是要你简单介绍,而是在说明基本概念之后,谈历代或者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情况。

6、假借 和 通假 的区别。

7、你看过哪些古代汉语方面的专著,简单介绍,谈谈你的看法。我当时说的是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包括主要内容,章节设置,评价,与同类书,如《中国文字学》的比较等等。、在05年的时候还考过古文的背诵。可见,面试和笔试是相通的。

9、考查你对北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是否关注。具体题目我忘记了,最好多关注下北师的研究动态,多看看北师学术带头人的学术观点。

补充:复试是对基本问题的深挖掘,对在初试中很基本很简单的问题要认真深入的准备。比如六书,大家都知道六书的来历,许慎对六书的定义,知道清代的四体二用的划分,可是六书的划分真的科学吗,真的适应汉字的实际情况吗?除了六书说,还有三书说,你都了解吗?这些都是对基本问题的挖掘和扩展。

面试时间共二十分钟,三道题,每道题也要答五分钟吧,能说不少的话呢,所以一定充分地准备。

面试开始时,记得对老师说,老师好;结束时要记得说 谢谢老师,再见。基本的问候和招呼是必需的,再说礼多人不怪嘛。

综合以上所说的,你在准备复试时,至少应该把王宁老师的《古代汉语》再看一遍,熟练掌握一本专著的书评。

8.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八

2018年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考研辅导班推荐

2018年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考研辅导班选哪家好呢?考研2018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该选择那个辅导机构呢。首先先看看北京语言大学汉硕专业的情况吧。

一、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又是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

二、北京语言大学汉硕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语言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北京语言大学汉硕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

1、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国家汉办(也就是孔子学院总部)会通过各高校招募汉语教师志愿者,招募对象主要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这个大家可以多关注国家汉办官方网页,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可以说是这个专业比较好的一个出路。一般在一个国家的任职期限不超过三年,任职期间国家汉办会给一定的生活补助,并给安家费等费用。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任职,通过考试确定之后都要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汉办的培训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于提高个人能力非常有好处。而且培训期间的花费都是公费,不需要自己支出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网,http:///hanyuguoji/

用。出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可以增加你的实践能力,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如果是在读研期间就作为志愿者出国任教,不但对写毕业论文非常有帮助,还不会耽误毕业就业,可谓一举两得。

2、国际学校:不愿意出国的学生会选择到国内的一些国际学校里教汉语,国际学校里的学生一般都是华侨或者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这也是很好的机会,待遇也不错。

3、对外汉语培训机构:语言培训行业是比较挣钱的,培训机构里对外汉语教师的工资会更高一点,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招对外汉语教师,如果你有一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历,进这些机构还是比较容易的。

4、其他方向:大部分学校里都会有专门的像国际文化学院这样的学院,各个学校基本都有与国外大学合作的项目,这些项目会招一些助教,会有专门的老师带你,集体备课,如果你表现好的话很有可能会被那些国外大学直接招走。如果你不想从事对外汉语,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留在国内学校教语文,这些都可以,有一个硕士学历就会比本科生有更多的机会。

三、北京语言大学汉硕考试科目介绍

其考试科目如下: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

一、202俄、203日、254德任选一门

③ 345汉语基础

④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四、北京语言大学汉硕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材(全国版参考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网,http:///hanyuguoji/

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增订 3 版上下(2002 版)黄伯荣 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重订本(95 版)胡裕树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符淮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陆俭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 王力吉 常宏 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修订本 2010 年版)叶蜚声 徐通锵 王洪君 李娟 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07 版)刘珣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 孟昭毅 曾艳兵 北京大学出版社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 1001 文化常识(外国卷)》(2008 版)李文勇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教育学、心理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07 版)刘珣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2008 版)徐子亮 华东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2006 版)张灵芝 厦门大学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勤思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网,http:///hanyuguoji/

五、北京语言大学汉硕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很多同学对于汉硕专业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勤思老师系统介绍一下如何高效率复习汉硕专业综合,供同学们参考。

复习前勤思老师会带领同学们通读大纲,这个大纲,在你看过一遍书以后就会发现大纲真的很大纲,非常概括,就拿统计来说,大纲上只有“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八个字,这八个字基本就是统计汉硕的全部内容。所以这样的大纲,各个学校出什么样的题都可以,无形中就给我们增加了复习的难度。但是根据勤思老师多年的辅导经验,会帮助同学们总结出经常考的知识点和同学容易错的知识点,减少同学们复习的压力。

教材的选择上,专硕有全国大纲,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书。既然各学校自主出题,那么各学校的参考书也应该不同,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勤思老师给出以下建议:

1.要看报考学校导师出的书

2.问到报考学校本科汉硕专业用哪个版本的教材

3.问到报考学校汉专业研究生阶段用什么教材

4.学校招生简章中复试所用教材,在准备初试时也要着重看

5.在搜集不到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多看几个版本的书

6.其中选择一个版本的书钻研透关于汉硕考研真题。勤思老师辅导学生特别注重真题的训练。这些真题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不亚于英语复习中的近10年真题。勤思老师教授学生在复习完参考书的每个部分后,就把相应的真题拿来复习。比如在复习完一本书之后,就把这本书上的几套真题拿来仔细研究一番,对于一些重要的题目,要求同学们能把答案背出来。

9.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九

一、释义模式元语言理论阐释

在梳理元语言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释义模式元语言进行界定。认为释义模式是词典释义的标准样式, 释义模式元语言是建立在自然语言基础上的人工语言, 是一套用来解释词义的释义模式系统, 包括释义词模、句模、框模, 同时制定一系列构成性规则, 将“模式化”准则纳入其中, 深化了对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的认识与研究。

二、释义模式元语言体系建构

1. 建构学习词典宏观结构释义框模元语言, 涉及收词量、收词范围、词条单位、词类标注、词条与义项编排方式等, 突出语料库在学习词典宏观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2. 建构学习词典中观结构释义框模元语言, 涉及词典用户指南、参见系统、附录等。

并对参见系统的类型进行细分, 包括语音、语形、语义关联参见, 重点考察词语与词语以及词语与插图语义关联参见两类, 分析其释义模式元语言及其功能。

3. 建构学习词典微观结构释义框模元语言以及附加栏释义句模元语言。

微观结构释义框模由三部分构成, 形态结构、核心结构与附加结构。形态结构包括语形、语音及词类标注;核心结构指释义与示例;附加结构涉及词义、语法、语用信息提示等。此外, 还提取出附加结构“注意”“辨析”栏的释义句模元语言。

4. 建构学习词典微观结构释义词模元语言, 包括“比喻”“形容”“指”“表示”“象征”等, 分别考察其分布特征及使用特点。

它们具有结构上的相对独立性, 功能上也相互补充, 在学习词典编纂中所要注意的是其在应用上的系统对应性问题。

5. 建构学习词典动词释义句模元语言。

10.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 篇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2、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词汇学专题研究等。

参考书目:

《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学科,其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就业和深造的出路较好,研究生毕业进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历年来报考人数也十分稳定。

3、文艺学

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

4、中国古典文献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

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

参考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5、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所学课程: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6、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

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

11.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十一

一、例析语言项目的出现顺序———以《哦,香雪》为例

语言项目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子、语段、语篇、衔接及修辞等,以此训练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四种语言技能。

语言项目的出现依托教材的结构安排,《哦,香雪》一课的结构安排如下:(1)课文导入部分;(2)正文部分;(3)生词部分(正文与生词穿插出现 );(4)练习部分 (朗读练习、选词填空、辨析词义、完成句子、完成对话、选句填空、连句成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应用练习)。

在这些结构中,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语言项目,每一部分语言项目出现的侧重点也不同,下面分几部分讨论语言项目出现的顺序。

( 一 ) 课文导入 部分 : 课文导入部分 , 通过听短文回答问题、听短文填空、讨论导入。训练的语言技能顺序是:听—说—听—写—说。语言项目有:语音、语段、词汇、文字等。

笔者关于回答问题和填空的顺序存在一些质疑: 填空部分要比回答问题部分简单得多。笔者认为:是否应该调整为先填空再回答问题。

(二 )正文与生 词部分 :在结构与安排上 ,有争议的部分是课文与生词的出现顺序。在汉语教材中,有先课文后生词的教材,也有先生词后课文的教材,还有一部分是生词和课文在结构上穿插出现的教材,笔者倾向于穿插出现的顺序。

先学完全部的生词或课文,再学习另一部分的时候,容易遗忘,时间太长,不利于记忆。而课文与生词穿插出现,分为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符合学生的记忆周期。同时,先讲生词还是先讲课文,可以由教师视学生需要自主安排。

《哦 ,香雪》采取的是课文与生词穿插 ,先讲部分课文 ,再讲部分生词的顺序。不论教材结构上如何安排,教师其实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发挥好主导作用。

同时,笔者认为,应该将课文的讲解适当与练习结合起来,对于练习部分出现的语言项目给足够的停留时间, 以便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更好地融会贯通,但缺点是需要停留的时间太长。

另外,《哦,香雪》中重要的语法项目都放在生词部分,这样容易给学生留下顺序混乱、没有分类的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笔者认为,应该把重要的语法项目专门列出注释单独成一部分。这样,通过教师引导,对相似的语法点进行比较、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些语法点。

(三 )练习部分:练习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相应的语言项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练习部分包括:朗读练习、选词填空、辨析词义、完成句子、完成对话、选句填空、连句成段、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应用练习,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训练作用。

朗读训练学生的“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使学生的汉语更接近真正的汉语;选词填空,考查学生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及运用;辨析词义,考查学生对于近义词意义的辨析;完成对话和选句填空,考查学生对于词义和句义的理解;连句成段,考查学生对于语篇衔接的掌握能力;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算得上是对课文及对语篇衔接的双重理解;课堂讨论,在进一步了解之后,通过讨论,训练学生的汉语思维与表达能力;应用练习一般是根据课文内容讲述相关内容,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一部分检验教学成果,看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该随时检查教学效果,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总之,坚持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二、语言项目的多媒体课件设计

笔者提及的课件主要以PPT设计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及色彩对比等辅助教学。

(一 )利 用 视 频 :视频集合声音和形象 ,对于学习者的刺激是比较强烈的,利用视频可以加强学习者的印象。

(二 )利用图像 :一般在讲解生词时要学会利用图像。尤其是可以利用直观形象解释的词语,可避免用文字和语言解释,利用图像会更形象。

(三 )利 用 声 音 :拟声词等直接链接声音进入课件 。

(四 )利 用文 字 和 填 充 背 景 的 色 彩 对比 : 讲解语法点的时候,要利用文字的配色,让学生对于重点一目了然。

(五 )利 用 链 接 :对于课件的连贯性可以通过链接完成 。

三、结语

关于语言项目的出现顺序及课件设计,笔者做了简要论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语言项目的教学顺序,并合理设计教学课件,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摘要: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讲求教学技巧,其中语言项目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是否合理及对于这些语言项目在课件中出现的形式点学生能否合理有效快速地掌握语言知识有很大影响。本文以高级留学生教材中的一篇小说《哦,香雪》为例,简述语言项目的出现顺序及其课件设计。

12.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十二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内部的各个方面的获得和认知情况,下设中文信息处理、应用文公文写作、语言获得方法研究等专业。

文字学的话,就比较窄了~主要是各种字体,从古至今~ 但是要是从考试角度的话,考试内容应该差不多,都要考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更侧重于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而“汉语言文字学”则侧重于古代汉语和文字方面,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大多设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面,是其一个分支。2.对外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区别也不是特别大。如果你报考了“现代汉语”专业,日后当然可以进行外汉教学(或者你报考了“对外汉语”专业,那是肯定确定以及一定要进行现代汉语方面的研究的)

一个是侧重于对语言的考察,一个侧重于对文字的专研和了解,比如篆书,甲骨等。两个方向考的书目步一样,文字学比较冷门。

一个研究语言包括方言研究,普通话和方言的对比等,文字学主要研究文字,包括篆书,甲骨文等。

通俗一点来讲,对外汉语主要学习怎么教外国人,汉语言文字学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研究理论问题。祝您好运!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是学语言学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语言学的理论,分支,流派,应用语言学的内容很多,包括心理语言学,语言教学等等。主要还有就是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东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面还有些方向,现在比较火的是对外汉语。很多人考这个专业也就是冲着这个方向去的。

文字学相对于要枯燥些,他们的课程设置很多和古汉有关,一些训诂,释意,说文之类的内容。

在我们学校,我们两个专业有些课是差不多的,像语音学,中古汉语,只有这两门课重合。

同为二级学科。语言文字学主要修习“小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应用语言学主要学习现代语言学,包括:修辞、应用语言学(其下还可细分,如:计算机语言学)等等......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

2008-10-14 13:00:45 xqyrlq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Wed Sep 10 10:05:32 CST 2008 由湖南的 xqyrlq 提出的问题 问题:

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别

内容:1 应用语言学专业与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区别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怎样的区别,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好;3专业方向会影响录取吗?谢谢

你好,应用语言学专业更侧重于应用,而语言文字学更注重本体研究。在课程设置上,语言文字学对古汉语有更多的偏重。在录取工作中,我们是按照专业录取,而不是方向。

对外汉语专业

1.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

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与教学;

3.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一般不接触语言的历史状态,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论上的争辩。可以说,它是鉴定各种理论的实验场。

简史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19世纪末叶,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注意。20世纪以后,语言科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用范围空前扩大,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明确地区分开来,应用语言学这个名词开始广泛运用,并促成了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分化。研究范围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由实践的需要来决定,通常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和机器应用语言学。一般应用语言学

按其应用领域,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语言教学。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应用语言学。编辑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研究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除一般的语言教学外,还有为不同目的和不同对象服务的第二语言教学、科技外语教学、双语制教学、聋哑盲教学。②标准语的建立和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建立通用于各方言区的标准语是很重要的。应用语言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好这种标准语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时,基础方言和标准音更是重要的依据。文字改革包括文字系统(字母表、正词法和标点符号)的部分改进和彻底更换。标准语的建立只是语言规范化的开始。为了确定语音、语法、词汇规范,需要编出相应的正音词典、规范语法和各种类型的词典。③辞书编纂。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新词新义不断涌现。及时、准确地把这些新词新义固定在词典中,指导人们如何运用,这是辞书对语言规范化最有效的影响。④翻译。这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如何处理好意义的传达和形式的转换,有很多问题要探讨。

除上面这些课题外,一般应用语言学还涉及言语矫正、舞台语言研究、建立国际辅助语、制定速记系统。机器应用语言学

研究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来处理自然语言。有以下几个主要课题。①实验语音学。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后,语音实验从音素音节分析扩展到成句成章分析,同时超音段特征成了重要研究对象。除了语音分析,还有语音合成的工作要做。②机器翻译。电子计算机和语言的最早结合开始于机器翻译。它开辟了

计算机非数值应用的领域,同时又为许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及许多技术成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试验场。③情报检索。情报检索中的关键是情报检索语言的建立。这种语言应能准确表达文献主题和提问主题所需的词汇语法,不应产生歧义,并且便于用程序运算方式进行检索。④汉字信息处理。汉字字形繁复,字数庞杂,而且存在大量的一音多字、一字多音现象。这给编码输入带来很多麻烦。为了使编码简单易学、操作方便、输入迅速,需要对汉字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机器应用语言学除了以上这些课题外,还涉及自然语言理解,言语统计和少数民族语文的信息处理。

社会语言学

13.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十三

一、分析下列句子所反映的现象。(共8题,不全)

1下面的句子反映了什么现象?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富国强兵”保留了我国古代什么语法现象? 7雕凋碉鲷调 桃洮逃 反映了我国古代语音的什么现象? 8“甚已,汝之不惠。”反映了什么文字现象?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共10题,不全)

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难)2族庖月更刀,折也。(族)

三、指明下列虚词的词性,并说明在表达上的用法。(共10题,不全)

1齐军即已过而西矣。(而)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

四、给下面的文章加注标点,并翻译。

孔子游于太山见荣期行乎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何乐也对曰吾乐多矣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生为男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于襁褓者吾既已过行且九十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

乎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五、我国汉字有哪几种造字法,将下面的汉子按造字法分类(每组三个)。

寇、集、气、服、亦、甘、颖、瓜、寸、首、问、涉、六、下面这些汉字简化用了三种不同的简化方法,将这些汉字按不同的简化方法分类,并

简述每种简化方法的利弊。

兰、谷、汉、鸡、东、钱、曲、习、长、区、龟、七、给下面这些词语分类(按构词法),并写出构词类型的名称。(4分)推广、筛选、民主、注意、体制、改革、笔直、压缩、自动、美容、肉麻

八、改正错别字,并说明改正的原因。

一愁莫展

为虎作帐 搬门弄斧

九、辨析同义词 解散——解体 打扰——打乱 慌张——恐慌

十、填空题(共20题,不全)

1、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鲁迅开创了中国________现代两大文体。

2、郭沫若的诗歌_______,歌颂中华民族“在死灰中复生”。

3、周作人的散文风格集合了中国的_______、英国的随笔、日本的俳句。

4、茅盾善于塑造民族资产阶级和_______的形象,其中《蚀》中的孙舞阳就是属于后者。

5、巴金1946年的长篇小说________描写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那个黑暗、混乱社会下无

助挣扎的生活。

6、萧红的《生死场》描述了________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的故事。

7、沈从文一贯以“_______人”自居。

8、废名的文章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带有浪漫而又浓郁的田园风味和乡土气息。

9、曹禺的《日出》塑造了“有余者”和_________两类形象。

10、“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句诗出自汉园三诗人之一_______的名作《断章》。

11、鸡出于埘,_________,牛羊下山。是诗经中描写暮色的句子。

12、“诗中有画”是唐

代诗人_______山水诗的主要特色。

13、杜甫的“三吏”有《新安吏》、《石壕吏》和________。

14、《临川四梦》中汤显祖最得意的作品是________。

15、鲁迅在谈到中国小说发展概略时,说到______的问世使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写作手法都

被打破了。

十一、简答题(20分)

1、分析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

2、郁达夫小说的主要特点?

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主张?

4、《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十二、现代人要不要学习古代诗词?结合自身体会写一篇议论文。千字左右。(10分)

考完了,趁着还有点印象,把真题发到网上先。古代汉语部分的句子很多,一时难以想起来,文学史部分因为原题都比较长,我只是稍微带过,但考点都列出来了。接下来的慢慢回忆起来后我会陆续补充上来,也希望大家都能帮帮忙,让它尽量成为完整版。以前在论坛里得到过不少的帮助,虽然考得不太好,但也来给后来人们栽栽树,要考的同学们,好

14.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考研专业课试题 篇十四

亲属称谓体现着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表现。不同的语言都有其对应本民族社会习惯、风俗特色、人文观念的亲属称谓系统。

(一) 与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语言比较

汉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曾经泽陂过整个大东亚地区, 至今为止儒家文化依然影响着周边的国家, 例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这几个国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曾使用过汉字, 但由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折射, 又受许多不同地方的文化影响, 因此出现差异。下边以日本语、越南语同汉语就主要亲属称谓进行对比。

汉语亲属称谓词汇:曾祖父、曾祖母、祖父 (爷爷) 、祖母 (奶奶) 、外曾祖父、外曾祖母、外祖父 (外公) 、外祖母 (外婆) 、父亲 (爸爸) 、母亲 (妈妈) 、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儿子、女儿、孙子 (女) 、外孙 (女) 、曾孙 (女) 、增外孙 (女) 、伯父、叔父、姑姑、舅舅、姨妈、堂兄 (弟、姐、妹) 、表兄 (弟、姐、妹) 、侄子 (女) 、外甥 (女) 、丈夫、妻子、公公、婆婆、岳父、岳母。

日语亲属称谓词汇:曾祖父、曾祖母、祖父 (おじいさん) 、祖母 (おばあさん) 、外曾祖父、外曾祖母、母方の祖父 (おじいさん) 、母方の祖母 (おばあさん) 、お父さん (おとうさん) 、お母さん (おかあさん) 、お兄さん、弟 (おとうと) 、お姉さん、妹 (いもうと) 、息子 (むすこ) 、娘 (むすめ) 、孫/甥 (娘) 、外孫/甥 (娘) 、曽孫 (娘) 、おじさん、おばさん、叔父 (しゅくふ) 、叔母 (しゅくぼ) 、いとこ (従兄、弟、姐、妹) 、甥 (おい) 、姪 (めい) 、夫 (おっと) 、妻 (つま) 、お義父さん (おとうさん) 、お義母さん (おかあさん) 。

越南语亲属称谓词汇:觝ng c觝、bàc觝、觝ng n觝·i、bàn觝·i、觝ng ngo·ai、bàngo·ai、b觝 (cha) 、me·、anh、em trai、chi·、em gái、con trai、con gái、cháu trai (gái) 、cháu trai ngo·ai (gái ngoa·i) 、cháu、cháu ngo·ai、bác、chú、c觝、c·覾u、dì、anh ho·、em h·o、chi·h·o、em h·o、ch觝ng、v·o’、觝ng nha·c、bành·ac.

儒家思想向来重视家族观念, 这一点也传播到了周边国家, 凡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 如日、韩、越等亲族、辈分与等级观念都非常强,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在语言当中体现得相当明确, 从以上对应的亲属称谓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辈分划分非常清晰。

辈分划分延续了汉民族亲属观念的传统, 从祖到孙, 皆有对应称谓。越南语虽然已经不再使用汉语, 但其亲属称谓系统同汉语依然非常相似, 在直系尤其是男系血亲上, 都与汉语亲属称谓一一对应。日本语就更有所体现, 其称谓核心词几乎完整地将汉语保留了下来, 如祖、父、母、兄、弟、妹、伯、叔、子、甥、孙等。

2. 亲属称谓构造极其相似。

汉语亲属称谓的构造一般有以下两种:由核心词构成;由核心词+修饰词构成。日本语与越南语的亲属称谓也是如此。如越南语中, “cháu”对于“孙”, 作为通称和孙辈的总称, 可以通指男女;如果要特指孙子和孙女, 就加上表示性别标志的“trai”、“gái”, 如同汉语当中的“子”和“女”;若进一步区分男系和女系, 就加上ngoai标志女系后代。日本语由于使用汉字, 就更容易看出来了, 表·示性别标志的有“父”“母”“娘”等, 用以区分辈分内外的有“曾”“外”, 与汉语几乎保持一致;用于表示表亲和堂亲的“従~”也是延续了古汉语中的称谓, 汉语一方面在专有称谓上有“堂”和“表”的区别, 另一方面有表示这两系的通称, 即“从+血亲称谓”;表示侄女和外甥女的“姪”更是古汉语亲属特指称谓之一, 《说文》:“姪, 兄之女也。”《仪礼·丧服》:“谓我姑者, 吾谓之姪。”

3. 同源之下的差异体现。

由于受到儒文化的影响, 我国周边的国家都有着比较明晰的男女、等级、长幼、尊卑等观念, 比如日语中称呼比自己大的人或外人不能直呼其名, 称呼也有着敬语和谦语之分;越南人极少以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而是以其亲属称谓指代自身, 类似于汉语中自称“小侄”“小妹”。虽然日本语和越南语都沿袭了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特征, 但随着历史演变, 也体现出很明显的差异。日语表示儿子的称谓“息子”同汉语中曾经使用过的称谓一致, 表示女儿的“娘”在汉语当中一直作为女性的标志性称谓, 但在作为特指称谓时表示母亲。此外, 在日语和越南语的称谓当中, 基本上不区分堂亲和表亲, 也不区分“甥”和“侄”, 即不区分女系和男系的后代;日语中的“伯”“叔”“姑”“舅”“姨”的称谓除了男女有别外, 几乎都是一致的, 尤其在面称上只使用“おじさん”和“おばさん”, 这也是日本语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泛亲属称谓, 相当于汉语中的“叔叔”“阿姨”“大叔”“大妈”;再者, 日语中虽然在称谓书面语上对伯和叔、父母和岳父母有区别, 但在面称上读音却是一样的, 如不进一步说明, 光凭口头称呼并不能马上辨认出其具体关系。比较特别的是, 表示“甥”和“侄”的称谓, 在日语和越南语当中也可以表示“孙”。

(二) 与英语中的亲属称谓系统比较

若说和东亚儒文化圈的国家相比较, 同中有异, 那么和英语国家相比, 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了。

英语主要亲属称谓词汇有: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husband, wife, son, daughter, uncle, aunt, cousin, nephew.

其余的亲属称谓都是在这些基础称谓上加上修饰词汇进行描述而成的, 如曾祖父 (great-grandfather) 、祖父 (grandfather) 、岳父 (father-in-law) , 其结构有以下几种:great+亲属称谓、grand+亲属称谓、eld+亲属称谓、younger+亲属称谓、亲属称谓+-in-law, 归纳起来主要用于区分辈分和婚姻关系。不论从亲属核心词汇还是亲属关系修饰词汇方面, 英语亲属称谓都远比汉语少得多, 且在英语亲属称谓当中, 最多是区别男女, 但不区分长幼 (如brother和sister) 、内亲和外亲 (如通称堂亲和表亲的cousin) 、男系和女系 (如通称祖父和外祖父的grandfather、通称祖母和外祖母的grandmother, 通称伯、叔、舅的uncle, 通称姑、姨的aunt) 。且uncle和aunt作为英语中使用最广的泛亲属称谓, 几乎只要是同父母一辈的人都可以使用。此外, 英语亲属称谓的面称很少, 只局限在表示直系称谓的dad、mom和表示旁系及泛亲属称谓的uncle、aunt, 有时候会直接称呼孩子为son, 但总体来讲, 对于西方国家的人, 直呼名字更为寻常, 不仅对平辈和晚辈, 甚至对长辈, 自己的父亲、母亲都可以直呼其名, 这都与汉语称谓中所讲究的“称尊长, 勿呼名” (清李毓秀《弟子规》) 是大相径庭的) 。对于姻亲, 英语就没有专属的亲属称谓, 若要特别指示, 就通用“亲属称谓-in-low”的方式指代。西方文化中更强调个体和个性自由, 所以对于辈分、长幼几乎都没有特别的区分。西方人的亲属称谓系统更强调核心家庭, 即“特别强调父、母和兄弟姐妹而不重视其他亲属”。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不看重家族关系, 与中国传统的“家族—家庭—个人”的模式相反, 西方人的亲属关系模式是“个人—家庭—家族”, 强调以个人为本位, 这在姓名结构上也有所体现。中、日、韩、越都是姓在前名在后, 姓氏是家族特征, 所以冠前, 而西方人则反过来, 先名后姓, 他们习惯于直呼其名, 那是因为西方人的姓名就已经包含了家族甚至是辈分关系, 父母、亲属甚至是祖上的名字都可以嵌入或是用于个人名字当中。

二、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涵义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语言中的称谓系统因交际需要而产生, 怎么去称呼一个人, 这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当中都有一定的讲究, 这既是一种“知识文化”, 又是“交际文化”。正如吕必松先生所言:“所谓‘语言交际文化’, 就是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 这种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

称谓系统正是这种“语言交际文化”的典型。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使用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 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和人交流。在交际当中, 引起会话往往从打招呼开始。汉语当中, 称谓和称呼很大的作用就是用于打招呼, 例如在街上随便叫个人, 在不知其姓名的情况下, 除了使用社交称谓之外, 为了表示亲切有礼, 还常常会使用到亲属称谓, 如“大叔”“大婶”“阿姨”“大哥”等, 这在国人看来都是很寻常的, 包括日、韩、越等国也是如此, 如日本语中的“おじさん”“おばさん”。但英语中对陌生人打招呼往往是从问候语“Excuse me”开始的, 对熟人称名字, 对不熟的人称姓氏+社交称谓 (如Mr+姓氏) , 或是直接使用社交称谓 (如Sir) 。这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其实正是中华文化体现于语言运用之所在, 亲属称谓是称谓系统中表示家族关系婚姻关系的重要标志。汉语亲属称谓凝聚了中国民族几千年来的宗族、礼仪传统,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影响。亲属称谓的外化, 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家天下”思想的体现, 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男女有分、卑己尊他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学习汉语, 势必接触到汉民族文化, “文化一直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语言的学习”。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也起了较大的变化, 在语言交际上也引入了西方礼仪, 但总的来说, 家族观念和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这是与国人生活习惯相适应的, 与地域环境实际国情相符合的语言基础, 由此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对父母或长辈直呼其名, 在对外交流当中, 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让外国人了解这点, 通过理解其语言文化基础来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亲属称谓内容

(一)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要素

所谓对外汉语教学, 是从国人角度出发, 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针对汉语并非其母语的人群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 其本质是语言教学, 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该文化的形态之一。人们学习语言, 势必要接触到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即“目的语文化”。但在语言教学中学习“目的语文化”, 又和专门的文化学习不同, 对于二语习得中的文化因素, 其根本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从而掌握该语言的使用方法。文化的差异带来交际上的障碍, 要学习第二语言, 肯定要学习其语言产生的背景文化, 才能掌握和理解使用第二语言的方法。

亲属称谓本身即是语言系统中的一种。不论任何语言, 最初都要从称谓学习开始, 这是交际的基础。学习称谓, 也肯定要接触到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文化和语言是相互依附的, “语言的丰富多彩正是由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所决定的”。汉语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亲属称谓, 也正是由于汉民族重家族重人伦这一文化观念所决定的。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亲属称谓教学建议

亲属称谓系统是汉语中文化涵义最为丰富和复杂的门类之一, 地域的不同, 时代的不同, 习俗的不同, 每种亲属称谓又有着不同的变体, 尤其是对于一些古汉语传承下来的称谓, 不要说外国人, 连本国人可能都很难解释, 比如岳父称作“泰山”, 同门媳妇互称“妯娌”, 同门女婿互称“连襟”, 兄弟又叫做“昆弟”等。还有的亲属称谓现在的中国人都极少用了, 比如“相公”“娘子”“拙荆”, 这些就不必作为汉语教学中亲属称谓学习的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习活动, 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应当是“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紧密相关且体现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必需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由此,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亲属称谓学习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

1. 由浅入深, 从实用、常用角度出发。

母语非汉语的初学者, 在学习汉语亲属称谓时, 应当以实用、常用为主, 即以目前大多数中国人所使用的普通话当中的基本亲属称谓为主, 先从直系亲属称谓开始, 从与学习者母语相对应的亲属称谓开始, 如祖父 (爷爷) 、祖母 (奶奶) 、父亲 (爸爸) 、母亲 (妈妈) 、儿子、女儿、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孙子等, 再到旁系和姻亲的常用称谓, 如“伯伯”“叔叔”对应“uncle”, “姑姑”“姨妈”对应“aunt”, 堂表亲对应“cousin”等。在对于学习者的母语无对应的亲属称谓方面, 还要加以解释, 尤其是在长幼、直系和旁系、血亲和姻亲方面, 可以用图示或描述性解释进行配合说明。这段时期, 对于普通话外的其他称法 (尤其方言) , 如“爸爸”又称“爹”“阿爹”“老斗”等, 不宜涉及, 以免学习者混淆。学习者在此阶段重点是掌握核心称谓, 而且是当代中国人常用的、口头上常说的, 在掌握核心称谓词的基础上, 可以进行拓展, 如“哥哥”, 可以加上序数:“大哥”“二哥”“小哥”。这都是初学者比较好掌握的。

2. 在阐述词义的过程中融入文化教育。

除了口头常用语外, 其实国人在亲属称谓方面依然保留着尊称、谦称的传统, 所以这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传授给学习者的部分, 且这恰恰是语言同文化的切合点之一。如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 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家父”“家母”可解释为“自己家的父母”, 无论从字面还是字义上都比较容易让学习者接受, 但“令尊”“令堂”学习者未必能够理解, 这就必须涉及亲属称谓背后的文化意义了。这种时候, 可以通过解释称谓的文化内涵使学习者领会到中国的家族文化、忠孝文化及交际中的传统礼仪礼节。

3. 针对不同文化圈的学习者因材施教。

同是对外汉语教学, 但针对学习者的背景不同, 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有外国人, 也有母语非汉语的华裔, 而外国人又分东方人和西方人, 这也对汉语施教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施教者不仅要熟悉汉语教学方法, 还要对学习者的背景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学习者是曾受到汉民族文化影响的国家或是曾有着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国家, 在学习解读上就比较容易引起共鸣, 如汉语亲属称谓中体现的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卑己尊人等文化要素, 日韩越等国学习者就比较容易理解。

总的说来, 汉语作为交流工具, 作为第二语言学习, 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听懂、读懂、会说大部分中国人日常使用的汉语, 汉语亲属称谓作为汉语语言系统的一部分, 也必须遵从这一基本要求。

摘要:称谓是最能够体现种族文化、地域特色及时代背景的语言形式之一, 其中亲属称谓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世系宗族文化的沉淀, 更是体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将汉语亲属称谓和英、日、越等语言进行对比, 就亲属称谓作为教学内容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进行讨论, 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言差异,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王春霞.汉英称谓系统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对比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07.

[5]高剑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与发展.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8.

[6]朱琳琳.汉语亲属称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S1) .

[7]周锦国.汉语亲属称谓词泛化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8]王新刚.现代汉语、日语、英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广州大学, 2011.

上一篇:议论性优美段落下一篇:初中写景春游作文6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