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10篇)
1.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一、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几个教学实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22页第4题。题目如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四、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当前时期,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处理好一切难题,才能够在社会中求得发展和进步。
一、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可以说,思考的过程融合了非智力要素和智力要素的互相影响,该过程的特点是复杂化、系统化。因此,缺少思考的热情会导致思考过程的低效化、繁重化沉闷化,从而难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不但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还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和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以一味地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工作,而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像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趣味教学模式等等。
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参与中思考。
二、在提问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和疑问是开启知识宝库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主导和中心环节,教师会为学生十分透彻、详尽、认真地讲解所有的知识点,这好比是一点一点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缺少,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上就形成依赖心理,不会思考和不知道思考。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懂得提问艺术的应用,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与学习欲望,从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倘若教师直接地为学生讲解长方形跟正方形的特点,那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使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丧失。
鉴于此,教师能够认真地设计提问,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像是教师能够提出下面的一些问题提让学生思考:请你数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角、边各有多少个?请你量量正方形和长方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和每一条边的长度?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联想,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能够让学生独立地思考这些问题。
并且,学生通过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究,能够获得一些结论,尽管学生获得的结论并非完善或准确,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非消极和被动接受知识,而且是在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中建构新知识。
三、启发学生质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提问学生,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固然重要。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指导学生不断地质疑,即在通过质疑独立思考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注重设计提问,而且应注重给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勇于质疑。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从而进行创新性的认识活动,最终切实把握思考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时候,能够发现有的学生在一开始测量和计算三角形内角和之后,发现是179度。
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教师明确了他们是在质疑教师和其它同学测量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之后,就可以这样做:一是解释这是测量误差导致的结果;二是让学生通过“折一拼”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会拼成一个平角。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师需要把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板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内角和的一半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被激发,从而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在提问教学中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质疑问题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分析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二
1.1 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还不透彻
经过调查发现, 约有六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基本的语言技能和人文修养等;约有二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英语的听说读写的熟练运用能力与较高的道德品质;约有二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英语的交际能力、思维品质、道德素质、人文情怀;约有七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 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的课堂语言、提问策略、反馈与评价策略、学生综合素质及上课的专注程度都会影响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但现实中, 还有部分教师在课堂只顾个人演讲式的讲课,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是单纯地为了讲课而讲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还不透彻。
1.2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不科学
由调查数据可得, 约有七成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的主要来源是从网络上借鉴现成的案例, 进而再设计课堂问题等, 约有一成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周围其他高中英语教师的以往教学案例, 约有二成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实际高中英语教学中总结后精心设计的。在关于调查哪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较多时, 约有八成的教师课堂问题主要是启发性的问题, 约有四成的教师课堂问题主要是理解性、记忆性的问题, 约有一成的教师课堂问题主要是评价性的问题。这表明虽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案例时, 注重了提高教学内容的认知水平, 但却忽略了内容的多元化与结构化, 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案。
1.3 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参与度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 在教师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 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提高核心素养效果的关键因素。约有六成的学生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在认真听讲, 积极参与问答, 然后与自己的原有知识进行比较、融合。约有三成的学生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一般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约有一成的学生只关心周围的有趣事情。由此可以看出, 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有不少学生不能认真听讲, 这严重妨碍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 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互动。
1.4 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通过对测试分析发现, 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状况不理想。其中, 高中生在英语词汇与语法积累方面的学习水平普遍较低, 平均得分率为63%;综合阅读能力的学习水平略高, 平均得分率最高, 为72%, 但仍在低层次的学习水平;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写作能力的学习水平的平均得分率, 为65%。可见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 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采取有效策略,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水平, 促进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2 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对策
英语教师适宜采取“教师一家长一社会”的三合作协同教学形式、三联动的育人机制, 精设课堂教学内容, 关注高中生个性禀赋,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支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促进高中生成长进步, 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1 以构建师生联动机制为支撑, 培养善于灵活交际的“能人”
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关注教师的角色的倾向, 打破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听的二元对立格局,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培养善于灵活交际的“能人”。与此同时, “师生共进”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共和精神”, 构建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 打造教学共同体, 奏响教育最强音。
首先, 要引导学生加强训练, 创造合适的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增强口语交际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观察、多阅读, 主动积累习作素材, 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因此我们应以构建师生联动机制为支撑, 积极构建师生教学共同体, 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改革。健全的师生教学共同体, 可以清除师生之间的分界线, 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 在教育共同体中, 教师与学生共同融入到“教学做”的整个过程中, 发挥各元素应有的作用。同时, 在师生共同体中, 可以发挥群体及交往的作用, 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其次, 在加强师生双向情感交流过程中, 教师担任着组织者、控制者、检测者、启发者、参与者以及信息源等多种角色。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此外, 在教学中, 要特别注意“做”的核心作用。成功的教育是实践出真知的教育, 是运用有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此,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力, 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使学生成为善于灵活交际的“能人”。
2.2 以科学发问策略为载体, 培养高效运用语言的“巧人”
首先,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引人入胜, 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培养高效运用语言的“巧人”。科学发出提问, 一方面是扩大问题覆盖面, 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要把问题提给全体学生, 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 做好随时回答的准备。因为如果学生觉得自己不会被提问到, 学生就不会积极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是要进行有针对性、适宜的提问, 挑选具有不同层次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最后, 有效分解问题, 授人以渔,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 教师要做到精确理解英语课程标准,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了解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同时设计难度适当的问题, 引人入胜。教师进行知识的重点、难点讲解时, 要在提出问题后, 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 使学生成为高效运用语言的“巧人”。例如教师可以列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 通过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也可以运用演示等手法进行提示。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综合性问题的时候, 要有效分解问题, 授人以渔,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以关注学生个性禀赋为根基, 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真人”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实施的根与魂。陶行知立足中国教育现实, 在批判传统教学中提出“真人教育”。从本质上来看, “真人教育”是关注学生个性禀赋的根本要求。学生要发展核心素养, 就是要成长为“真人”。因此, 以关注学生个性禀赋为精髓, 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同时, 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人才的素养要求修正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能够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于一身, 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对接, 以此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培养具有个性禀赋的“真人”。
加强阅读教学,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首先,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 从而在阅读和思考中提高语感和阅读能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体心灵的成长, 就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阅读, 对学生成长为“真人”至关重要。
2.4 以生活教育为重点, 培养具有道德素养的“活人”
鼓励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 以优帮弱促进英语学习的均衡发展。坚持“生活教学”理念现行, 始终将教育与生活相互交融。首先, 将教学内容的核心定格为生活, 这样才能全面使学生获得实际生活上的满足, 发挥其个人在社会整体运行中的重要价值。其次, 将教学材料定义为一种立足生活的动态素材, “生活教学”属于“活的教育”, 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陶行知主张“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 他认为, 活的教育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校教育中, 教学内容的承载主体是课本, 但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中, 而应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鲜活的素材相融合, 在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时, 将“活的知识”融入生活, 以“双铸”生活教育为重点,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 铸就具有双重素养的“活人”。因此, 以立足生活的教材为载体, 在教学中铸就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加强教育教学与生活的互助功用, 借助“活书”“活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
2.5 以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为关键, 培养具有思维品质的“智人”
培养具有思维品质的“智人”, 就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 思考“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只有善于思维, 懂得思考, 才能有创新和发展。一是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因素, 根据不同特质的学生来确定“新”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方法论意识并非仅指教学方法的选用, 更多的是唤起教师关于教学方法论的内在觉醒, 即着力加强教师的“适切意识、视角意识、层面意识、分析单位意识、思维方式意识”等,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灵活地将教学各环节、各元素有效地融合, 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促使学生从反省、走向反思性思维, 成为会思考、有思想的“智人”。这不仅仅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同时也体现了培养思维品质的智慧教学过程。因此, 在教学改革中, 我们应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 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艺术,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培育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与学者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上是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 探索出一些提升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效果的现实路径,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在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出现了高中英语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还不透彻;课堂教学的设计不科学;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参与度不高;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 构建师生联动机制, 设计科学发问策略、关注学生个性禀赋、坚持生活教育、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 以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课堂,核心素养,高效
参考文献
[1]刘丽艳, 刘永兵.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 (04) :76-82.
3.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三
【关键词】英语课堂 核心素养 高效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there is a lack of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unscientific;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high; the overall level of students English knowledge learning is yet to be promoted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we can trough the teacher-student linkage mechanism, scientific questioning strategy, concerning about the individual endowment of students, the “double cast” life education, enhance teacher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to build efficient English classroom and enhance core literacy.
【Key words】English classroom; core literacy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78-02
一、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状况问题分析
第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还不透彻。
经过调查发现,约有六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基本的语言技能和人文修养等;约有二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英语的听说读写的熟练运用能力与较高的道德品质;约有二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英语交际能力、思维品质、道德素质、人文情怀;约有七成的教师认为核心素养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现实中,部分教师在课堂只顾个人演讲式的讲课,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对核心素养理解还不透彻。
第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不科学。
由调查数据可得,约有七成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的主要来源是从网络上借鉴现成的案例,进而再设计课堂问题等,约有一成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周围其他高中英语教师的以往教学案例,约有二成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实际高中英语教学中总结后精心设计的。这表明虽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案例时,注重了提高教学内容的认知水平,但却忽略了内容的多元化与结构化,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案。
第三,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参与度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师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提高核心素养效果的关键因素。约有六成的学生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问答,然后与自己的原有知识进行比较、融合。约有三成的学生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一般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约有一成的学生只关心周围的有趣事情。由此可以看出,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有不少学生不能认真听讲,这严重妨碍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须面向全体,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互动。
二、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对策
英语教师适宜采取“教师一家长一社会”的三合作协同教学形式、三联动的育人机制,精设课堂教学内容,关注高中生个性禀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有效開展,促进高中生成长进步,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以构建师生联动机制为支撑,培养善于灵活交际的“能人”。
首先,要引导学生加强训练,创造合适的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口语交际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观察、多阅读,主动积累习作素材,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因此我们应以构建师生联动机制为支撑,积极构建师生教学共同体,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改革。健全的师生教学共同体,可以清除师生之间的分界线,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其次,在加强师生双向情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因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使学生成为善于灵活交际的“能人”。
(二)以科学发问策略为载体,培养高效运用语言的“巧人”。
首先,巧妙创设问题情境,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培养高效运用语言的“巧人”。科学发出提问,一方面是扩大问题覆盖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把问题提给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做好随时回答的准备。因为如果学生觉得自己不会被提问到,学生就不会积极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是要进行有针对性、适宜的提问,挑选具有不同层次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最后,有效分解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要做到精确理解英语课程标准,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了解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同时设计难度适当的问题,引人入胜。教师进行知识的重点、难点讲解时,要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使学生成为高效运用语言的“巧人”。例如教师可以列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运用演示等手法进行提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综合性问题的时候,要有效分解问题,授人以渔,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以关注学生个性禀赋为根基,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真人”。
以关注学生个性禀赋为精髓,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同时,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人才的素养要求修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够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于一身,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对接,以此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具有个性禀赋的“真人”。
加强阅读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首先,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的去阅读、去思考,从而在阅读和思考中提高语感和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体心灵的成长,就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阅读,对学生成长为“真人”至关重要。
(四)以生活教育为重点,培养具有道德素养的“活人”。
鼓励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以優帮弱促进英语学习的均衡发展。坚持“生活教学”理念现行,始终将教育与生活相互交融。首先,将教学内容的核心定格为生活,这样才能全面使学生获得实际生活上的满足,发挥其个人在社会整体运行中的重要价值。其次,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承载主体是课本,但教学不能局限在课本中,而应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鲜活的素材相融合,在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时,将“活的知识”融入生活,以“双铸”生活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铸就具有双重素养的“活人”。因此,以立足生活的教材为载体,在教学中铸就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加强教育教学与生活的互助功用,借助“活书”“活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 (五)以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为关键,培养具有思维品质的“智人”。
只有善于思维,懂得思考,才具有创新和发展的潜力。因此,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因素,根据不同特质的学生来确定“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方法论意识并非仅指教学方法的选用,更多的是唤起教师关于教学方法论的内在觉醒。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灵活地将教学各环节、各元素有效地融合,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反省、走向反思性思维,成为会思考、有思想的“智人”。这不仅仅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同时也体现了培养思维品质的智慧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与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育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与学者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上是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探索出一些提升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效果的现实路径,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艳,刘永兵. 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4:76-82.
4.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四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尊重与交流。文章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灵动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灵动起来,引导学生融入互帮团队、构建“灵动课堂”等方面,对打造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英语;灵动课堂;核心素养;英语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3-0028-01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理念,打造灵动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生培养成有情感、有思维、有意志、有道德、有内涵的高素质人才。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打造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一、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英语课程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道德及情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素质有内涵的高素质人才。
二、打造英语灵动课堂的策略
要打造英语灵动课堂,就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乐趣。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气氛活跃、生动有趣的人性化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灵动课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例如,译林版英语二年级下册Unit 1“Where’s kitty”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方位介词“on,under,behind,in”。如果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跟读课文单词,那么对学生来说单词记忆过程会很枯燥,对单词的理解也不会透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个玩偶和箱子,用游戏的方式把课文内容演示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将学生机械性的反复记忆转变成形象的单词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让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灵动起来。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能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课,需要学生掌握“clean the car,clean the table,make the bed…”等短?Z。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短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把课文内容变成有声音、有画面的完整故事呈现给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语言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觉学习特别轻松,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教师还可以由此延伸许多内容,比如告诉学生:向课文中的“Helen”学习,回家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像“Tim”和“Jin”一样只会睡懒觉、吃水果、看电视。然后可以问学生“What can you do to help your mother”,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使学生懂得关心与尊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拉近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这样,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3)引导学生融入互帮团队,构建“灵动课堂”。融入团队、与人合作,是学生未来参与社会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与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合作带来的高效与快乐。在学生合作互助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自身的弱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以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的快乐,学会营造相亲相爱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灵动课堂”;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灵动起来;引导学生融入互帮团队,构建“灵动课堂”。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5.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五
单位:北关学校 姓名:陈晶晶 邮编:471800 电话: ***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素质教育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那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来实现数学素养教育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何是数学素养才能更进一步知道如何去在教学中实施数学素养。其次数学核心素养对如今课堂教学有的改变以及影响。最后,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新课改 数学素养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严谨认真 刻苦认真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所认同,我们各个学校同样一直在倡导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那何是素质教育呢?它指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我们既然了解并知道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种远离数学、远离数学生活,固守过去传统的人不仅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且连基本的生存也潜藏危机。要唤醒国人对数学的关注,在数学教育和培养和提高数学素养上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是指我们用数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和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显然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我们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数学素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生疏,其实它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庭投资理财问题等。如何在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新课标的修订,对数学教育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如今的启发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从课堂主人来说,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人了,新课改的提出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并提高,并将学科更加贴近生活,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注意:首先,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其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内心深入来说我觉得数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有有意思的学科,数学在小学阶段几门学科中也是比较贴近并走进生活的,例如最近在学习的位置问题,我可以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其次请说出你的好朋友坐在哪?这样就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章升与毫升,这章是及其贴近生活的,我让学生自己去记录学生自己家瓶瓶罐罐的容量,再到喝的饮料瓶和酸奶瓶的容量,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对升和毫升有基础的认识,以及比较表象的比较。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创设情境,为学生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识,并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另外,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二、关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原来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结果,而新课标的改变,却将过程与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这就是一个本质的改变。这就是为何老师却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改变使学生更加对学习感兴趣,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发展、提高。我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以下习惯:多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多思,通过自学、操作、尝试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多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去创造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探索过程中还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思维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如在五年级数学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猜想、验证去认识、归纳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学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同的获取信息的经历,有了不同的学习收获,同时更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个个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对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
三、学会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意识。
我们的小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怎样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的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数学意识很重要,数学意识其实是指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考虑问题或进行思维的习惯,也就是通常说的“数学头脑”。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就须初步培养,刚开始要求能够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简单归类,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慢慢到学会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并做出猜想,解释结论的合理性,逐步形成较强的数学意识。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下意识: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的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思维习惯;面对一些事物时,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能利用已知的知识推断出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新的知识的思维习惯,它是数学的严密逻辑性的反映。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有的学生答案抄错的,结果算错的,题抄错的,看错的,加减乘除符号看错的„„,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或许可能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可能会犯粗心的小毛病,许多教师把这些都归结为“马虎”造成的,其实不尽然。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在教学具体内容时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培养、纠正,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势。
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内容。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协调,缺乏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我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并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也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6.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六
培养专题培训》培训心得体会
建南小学——薛利强
2018年1月12日——1月13日,我在小店区一中参加了由小店区区教育局举办的“小店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与核心素养培养专题培训”。区一中学校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老师们认真聆听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汪晓东博士的《微课的特点与制作》技术培训讲座。作为教育技术学博士、广东省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专家,汪博士对微课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培训中,汪晓东博士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结合大量微课案例为教师们讲解了微课因教学录像的变革而产生的起源,微课时间短、容量小、吸引学习者及学习效果明显的“短小精悍”等特点,以能否用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评价标准。汪博士多次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以实际操作展示了微课的多种简易制作方法,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微课的理解。最后,他强调了微课制作的关键是设计的巧妙,设计者要用智慧来精心设计。在上午的三个半小时内,汪博士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制作微课的工具。我能够感受到,对于这次的讲座,他是费了很多心思的,设计的也很巧妙。在讲座开始之前,他首先了解了大家对于微课的介绍并且咨询谁曾经制作过微课,举手的教师寥寥无几。汪博士并没有面带失望,也许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其实这是我们教育技术专业比较关注的话题,我在上研期间,也只是了解了比较浅的层面。感谢我们专业中的这些孜孜不倦的教育技术人,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关注时代前沿教育的发展。(有点自卖自夸了。)其实微课是什么,汪博士说明了它名称的来历,并且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他并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打开做好的ppt来展示微课的概念,我想这是他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汪博士上午的时间主要介绍了制作微课的工具,首先从手机制作的方式开始,让我们来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且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手机来拍摄解决的过程,然后传到汪博士的电脑上,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操作很简单。整个培训下来的收获是:知道了录屏的一个软件、了解了一个好的微课应该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看得懂的微课是一个合格的微课,而能让学生看得了的微课是优秀的微课。之后还听了张渝江等几位教授的精彩讲座,刚刚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还有些许困惑。脑子 里总是闪出几个问题: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做 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等。心中真是充满了疑 问。我 怀着疑问等待着张渝江老师的精彩演讲,张渝江老师的第一讲是翻转 课堂的溯源。美国总是全球教育的领头羊,美国的圆桌教学法和同伴教学法类 似于我们中国前两年盛行的高效课堂,以先学后教的理念带动了一大 批莘莘学子,但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高中的先进学生上了大学 后厌学、不上进。导致美国的高等教育出现暂时的瓶颈。于是有些老师把自己的课堂录制成视频拷贝在学生的平板电脑 上让学生回家看视频,第二天课堂上做相应的练习题,这也是先学后 教的教学顺序,但效果十分明显,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当美国翻转课堂领头人可汗发现这种教学可以让很多厌学的孩 子发愤图强后,可汗创建公司、专门录制教学视频,还把电影制片的 技术也拉入教学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看到的视频丰富多彩、新 颖而知识点明确,提高了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这次重大发现中 视频教育也引发了美国的慕课革命,著名的企业家比尔盖茨也出资大搞,推红了翻转课堂。张渝江老师叙述的第二个要点是我们国内的高效课堂,建设高效 课堂十余载,大家最为肯定的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课堂模式。不过 杜郎口中学课堂也风靡了几年时间,但我要说的是课堂不是闹事,不 是辩论会,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华而不实,所以我们模仿了几年,始终 以失败告终。说起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还真有点可以诉说的墨点,它的先学后教和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不谋而合,实为成功一时的典 例。顺势而走说到了张渝江老师所在学校的翻转课堂,让我们观赏了 他们学校翻转课堂的风采,撼动中国教学的模式从此让我们认识了,即为中国翻转课堂。传统的课堂是老师控制的课堂,是差生的摇篮课 堂,是三好生的无聊课堂,老师只针对三分之一的中间生进行表演的 课堂,孔子式的课堂在这个教育竞争非常激烈的年代渐行渐远,所以 我们必须改革,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上大学,遥远的梦想促使我们寻找 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高效课堂之后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习高科技的翻转课堂,而中 国在翻转课堂方面走在前面的学校为聚奎中学,翻转课堂的必备硬件 为全封闭的教室,平板电脑,不超于 25 人的班级,会制作微视频的 老师。翻转课堂的一般流程为:
1、2、预备课 录制视频3、4、5、获得学情 再备课 多样化课堂管理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理科比较适合翻转,所以我们首先强调学校的 理科老师学会制作微视频。我们老师制作视频时的要求有:
1、2、情景化 有故事
3、激发情感 张渝江老师还特意教了我们三招让学生自己投入课前学习的方 法:第一招为培训、指导、放手
1、课堂看视频/课外做作业
2、课堂看视频/课堂做作业
3、课外看视频/课堂做作业 当然在翻转培训时分组且小组管理模式相当重要,尤其是作业互 改的方面。第二招为倒逼,所谓倒逼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作业练习的时候 反馈出来的看视频情况,如果学生在家没看视频,那么课堂练习就不 可能展示得准确无误。那么这些学生只能占用美好的课堂时间来看视 频,从而落后于其他同学,产生倒逼的效果。第三招为课堂检查及帮助 最后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专门为翻转课堂服务的免费软件,它们是盒子鱼英语、猿题库、魔方格、乐乐课堂、一起做作业、批改网、ClassDojo 等等。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对学生信任和宽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
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儿童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问在语言文字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训练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读、问、写的机会,引导学生“乐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7.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七
本学期, 我校就“三疑”课堂中小学低段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多次课例的研究观察。毛静老师的《上天的蚂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她的课堂中, 我发现了培养倾听习惯的重要性。下面就《上天的蚂蚁》一课谈谈在三疑课堂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三疑”课堂倾听氛围
课堂情境一:
开课伊始, 毛老师就用《龟兔赛跑》导入新课, 故事结束后, 老师趁机问道:你喜欢那只小动物, 为什么?从肤浅现象到对事物本质探寻的提问既考查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又引导学生对故事产生“质疑”,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课堂氛围一下子就因学生积极的思考而活跃起来, 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之中。
良好的倾听气氛, 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 达到充分的沟通。毛老师在教学设计时, 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激发了学生听的欲望, 引发学生思维和质疑探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孩子, 特别容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 枯燥乏味的课, 注意力容易分散, 倾听能力也就无从培养了。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 如将故事、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编排课本剧等引入课堂, 抓住孩子的心理,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 活而不乱。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 分离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喜悦会引导学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大胆“质疑”
课堂情境二:
在质疑环节, 就学生针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时:师:你提出的问题真有价值;你会用“勇往直前”这个词语提问了, 真棒!
在解疑环节, 当学生能重复理解别人的话时:师:你听得真认真, 你的记忆力真棒, 还能加上自己的理解!
在不同教学环节, 毛老师采用大量、不同的点赞性、激励性语言。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表扬和评价方式, 极大鼓励了孩子, 又促进了孩子“爱听”、“善听”、“乐听”的习惯养成。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而不是批评出来的。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 他们大都喜欢自己的言行能得到老师的赞许。只要是孩子, 就特别看重表扬, 当他得到表扬以后, 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所以, 作为教师, 应该把握好学生这一心理, 绝对不能“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表扬。它可是培养孩子倾听习惯、促成优良倾听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
三、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参与合作评价
课堂情境三:
师:小蚂蚁要爬上这棵通天树, 路程是艰苦而漫长的, 你想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请第一小组发言代表。
生1:我想对小蚂蚁说:“小蚂蚁, 你需要坚强啊!”
师:第一小组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2:我想对小蚂蚁说:“你路上一定要小心, 别摔下来了。”
师:谁来提小意见?他们小组说得怎么样?
生3:由于路程艰苦而漫长, 途中充满危险, 小蚂蚁除了需要坚强之外, 我还想对它说:“小蚂蚁, 你遇到虫子要吃你的时候, 你要跑开呀!”
生4:下雨的时候你就摘一片树叶当伞吧。
生5:小蚂蚁, 我相信你一定能爬上去。
在探疑环节, 学生广泛参与评价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中经常说“谁来提提小意见?他说的怎么样, 谁来评一评?”这样的话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的评价和交流。同时用“小组互评尝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固化倾听成果。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看法, 所有学生在小组合作学生过程中都有机会尝试评价, 都有修正、完善、补充、参与、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胆量大了, 勇气足了, 兴趣多了, 底蕴厚了。这样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又提高了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的能力。
四、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在解疑后升华课堂主题
课堂情境四:
师: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你是像巨人那样退缩、放弃, 还是像蚂蚁那样自信地迎接困难, 战胜困难?
…… (学生联系生活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困难并不可怕, 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并一步一步地去做, 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取得成功。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样, 做个自信的孩子, 面对困难, 大声对自己说:“我能行!”
在课堂临近结束时, 授课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理解和收获, 此环节是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已有思考更进一步思考和理解的结果, 十分直观的显示出学生对倾听的内化程度, 在学生释疑后升华和拓展了课堂主题。
事实上, 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持久集中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课堂上, 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 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 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 提高了注意质量。
总之, “三疑”模式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全情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培养, 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倾听状态, 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真正的思考、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才能突破学生倾听能力不强的瓶颈。三疑课堂也会因学生有效的倾听而绽放应有的活力。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三疑”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尤其是“倾听”环节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八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与英语相关的技能、观念、基础知识以及情感、品质等。英语教师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需要采用情感态度渗透的教育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认知心理过程非常的复杂,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其英语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情感态度的影响,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情感态度。英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都是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目标,三者相互联系。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推动与催化,学生的自信、兴趣、意志、注意力以及学习动机等都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进行英语的练习与学习,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第一学生的健康个性心理进行训练、培养,让学生做到敢于与他人进行英语的沟通、交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进行英语的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时,其情感态度会发生积极的变化,有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进行英语的对话讨论环节时,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应的情境:“It is raining cat and dog. I think we have to postpone our picnic.”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况进行合理的对话,通过对话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对话中能够得出不同的回答,如“Yes, I think so. it's heavy rain.”、“Yes, we can make indoor dinner party”、“No, we can have a picnic in tents”。在情感态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相同的关爱,让学生找到自信,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恢复“Yes,I can”的自信。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需要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进行跨文化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 比较强,并且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很高,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品质对学生进行影响。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广播、英语新闻以及各种英语读物对学生进行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跨文化的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师为学生所必须营造的,在跨文化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境,并制造英语情境。学生在英语情境中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并且在情境中能够学习英语,及时的将学习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例如,在学习“be bad for ”这个短语的运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语境“Reading books in the sun is bad for your eyes”。在学习“be helpful to sb”时,教师可以通过“Exercising is helpful to your body .”、“Reading aloud is helpful to you .”进行引导。英语教师还应该适当的拓宽学生的视野。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精美的英语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文化背景以及社会风俗等。这些英语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思维不完善,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教学的质量,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对学生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有着直接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理解英语知识以及英语词语间的联系,采用引“思”环节、导“思”环节与启“思”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说英语”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师应该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既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画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又能够通过简洁的板书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英语知识的操练,通过点拨、指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熟练的掌握英语知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9.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 篇九
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更为重要。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证。
1、层次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学习就是自我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接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用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道德体系。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所有的学习者,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尖子班,在实践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用同样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
2、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
学习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对一个事物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构架结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和认知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路径实现的,而不是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路径实现的。
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许多碎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采取单元式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主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学习者掌握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还不够,还要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整体化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那么如何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呢,这个联系在哪里?这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知识观,由这个大的知识观产生的大的教学观,就是主题式教学方式,以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自身的逻辑规律,不断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题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复习中运用,平时总是打牢双基。一些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次主题式或者是专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从见树木到见森林,再从见小森林见到大森林。
4、问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纵联系
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学习,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间解决问题,又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新问题。通过解决外部世界问题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问题化学习既能体现知识系统化,又是一个在探索外边世界中自己个人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靠问题化学习。我们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因为问题化学习让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必须以学生的问题展开,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知识要从碎片化、断点化的知识转变为结构化的知识,而结构化的知识其实就是问题化的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
5、情景化教学,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只是把知识符号化。知识符号是表达知识体系的,这个知识体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联系,只是把知识符号背熟、认知、复述,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情景,因此我们要设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学过程,让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够发生。要通过实验教学,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让学习者的价值观、情感、人生态度建立起来。
10.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 篇十
——市直片区高中数学教师现场教学比赛有感
一、缘由
近日,市教科院举办了市直片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比赛。十一位参赛老师经过第一阶段书面教学设计(课题给定)、现场准备并说课(课题抽签确定)和围绕数学教学热点而展开的话题演讲等环节的角逐,产生前五名选手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借班上课),从中再选出一位老师参加全市的PK。笔者有幸担任比赛的评委。比赛中,老师们经过精心准备,倾力展示,精彩纷呈,评委们和观摩老师为参赛教师的专业水准而折服,为其风采而欢呼不止。由于活动的各环节设计科学,组织有序,安排紧凑,注重现场,追求实效,最大程度的考察了参赛老师的业务功底和作为教育者的机智等全方位的素质。
二、课堂简录
现场教学比赛的课题为高二级进度课《二项式定理》,下面简要回顾比赛中的相关情况,结合体会,谈点拙见。
Z老师:以“82016天后是星期几”这一问题引入课题,配合“n(n2,3,...)个篮子,每个篮子放有一个苹果和一支香蕉,从每个篮子中各取出一个水果,可能出现的情况”的情景展开教学;并主动引导学生考虑相应的(ab)n的展开式表达,紧接着形成定理,展开后续知识(项数,次数,二项式系数,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等)的教学。(后略)
L老师:以“n个篮子,每个篮子放置分别写有字母a,b的两张卡片,从每个篮子中各取出一个卡片的配对”的游戏主导课堂,用时30分推得二项式定理;再展开后续知识的教学。(后略)
Q老师:以n个开关组(每组含a,b两个开关,每组仅能且只能闭合其中一个开关)的联通形成电流回路的案例引入,归纳出数学模型(ab),并努力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各开
1n1knkkn1关组开关闭合的情况,得到全部可能,为anCnab...Cnab...Cnabn1 1n1knkkn1bn,从而推得(ab)nanCnab...Cnab...Cnabn1bn,再运用数
n学归纳法予以证明。由于引入的案例表述艰涩难懂,花了不少时间予以解释,造成后续知识无法完成。(后略)
H老师:忠实于教材的编排,是从(ab),(ab),(ab)的展开式探讨开始,逐渐将“展开式中项的构成”、“各项的二项式系数”等知识融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归纳(后略)(ab)n的展开式,并予以证明,再展开后续知识的教学。S老师:从n(n2,3)个袋子(每个袋子分别装有一个红球a及一个黑球b)摸球游戏入手,将摸球结果的“类”与(ab),(ab)的展开式中的项相类比,合理推广到(ab)234234的展开式,接着归纳推出二项式定理,再展开后续知识的教学。(后略)
三、简要分析
从上述课堂实录中,可发现,五位参赛老师均能够准确把握课的重点——二项式定理的得出和难点——二项式定理的证明。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都相应设置了情景或做合理的铺垫。课堂中,老师们能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的构建、完善知识结构,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注重师生互动,及时把握课堂的动态,层层递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彰显教学民主。教学设计的细致、教学组织的严密、情景引入的用心、教学语言的精准、学生调动的不遗余力、课堂驾驭的自信、教学机智的展现等,都有可取之处,值得观摩者好好揣摩借鉴。
但是,一些所谓的老生常谈的教学原则问题还是可再作进一步探讨。
四、探讨反思
1、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本节课名为《二项式定理》,安排在排列组合之后,从知识的发展来看,感觉有点突兀。也是这一安排的缘故,五位老师中的四位都设置与组合知识有关的情景,并以情景为主导展开教学,逐渐引导学生类比到二项式的展开式。这种做法无疑分化了“二项式展开式”产生中固有的障碍,也使定理证明变得容易理解些。从表面看,对教材做了这样相应的再创造,似乎还是值得的。但是,依实际的教学效果而言,却是H老师忠实于原教材编排的教学尤为出色。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从知识体系看,学生初中学习了(ab)2,(ab)3的展开式,自然会有(ab)
4、(ab)
5、„等的展开式的探究需求(虽然这种心理需求依赖于教者的发掘显化),从特殊到一般,也就有(ab)n的展开式学习需求;其实组合的知识仅仅为证明定理的工具而已。所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的学习体会((ab)2,(ab)3的展开式的体会),比用组合相关的情景引入,更合乎知识的发生发展,更合乎学生的内在知识学习渴求,所以,我们大可按照知识的发生发展脉络来设计教学,没有必要另弄一块敲门砖(情景和游戏的设置),搞成本末倒置。而且,设置了情景和游戏的老师在教学中,还得处心积虑的引导学生做竭力的类比,抽象出(ab)的展开式,舍近求远,显得迂回曲折的“绕”,知识核心没有有效凸显。其中,Q老师的情景设计又与其他老师相异,其本意为“数学源于实际并用于实际”,但由于情景偏于编造,用词艰涩难懂,教学中花费了好多时间予以解释,更是冲淡了主题,知识核心难以凸显。我们不提倡“掐头去尾烧中段”,但也不能因此而生硬粗暴的安装上“头”和“尾”,而应追求本质常态,避免不必要的为“应景”而“应景”的矫揉造作。简言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可简单理解为就是需要创设情境,而更应重视知识的内在逻辑,以知识发展的主线来考虑教学的切入点和教材的解构。
2、备课要精心备什么?
课的重难点。各个知识点,各个知识板块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相对固定、公认的重难点,这是“名义上”的重难点,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实际上”的重难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认知水平,具备的学习研究状态等都应该是我们考虑课的实际重难点的依据和出发点。比如本节课的重点应为以“(ab),(ab)的展开式为抓手,运用计数原理归纳得出二项式定理”,而“证明二项式定理”其实就在其中了。
知识的生长点。本节课的生长点就是(ab)的展开式及用计数原理的全新诠释,从简到繁,逐渐引导学生用计数原理的重新诠释(ab)的展开式,乃至(ab)的展开式、„、34223n
(ab)n的展开式,即二项式定理。
重难点突破的有效方法。有了重难点,教学就有方向性,课堂和后续的质量监控检测也有着力点。只有组织相应的方法、实招对重难点予以突破,教学任务才能得以有效完成。
学习过程的可能障碍。教师要善于置换身份,以学习者的视角审视、评估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既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做好分析,又要对学生无法发现的疑惑而留下的学习隐患充分估计,设计相应的解决预案或问题串,加以暴露启发。如引导学生运用计数原理重新诠释(ab)2的展开式后,过渡至(ab)3的展开式,乃至(ab)4的展开式的探讨,其关键之处还在展开式中项的构成和系数的确定。对(ab)4的展开式的探讨,H老师就相应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①从特殊性看,必有哪一项?(a,b);②从计数原理看,该项是如何构成的?③展开式中是否含有ab这一项?ab呢?为什么?④你认为(ab)4的展开式应该有哪些项?⑤这些项的系数该如何确定?,„„,经过教者有意识的挖掘和暴露,不断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使学生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得到有意义的显化和积累,支撑了后续(ab)n的展开式的探讨学习,为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课的立意。教学既然是一种艺术,与文艺作品相类似也有“立意”的考量。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顾及到的仅仅是课堂中知识目标的实现,值得欣喜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这种教学的局限性,逐渐在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实际上数学中能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的,并不是一个个的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点背后积累而成的“干货”,包含数学思想方法,问题研究分析方法,讲理、讲逻辑、追求客观公正的品质养成等等。也就是这些“干货”才有可能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习得、学习行为方式,乃至研究潜质等会发生持续的影响。新一轮课改中提出的学科素养,无疑是对“立意宜高远”的教学的迫切呼唤。本节课不应该仅定位于“二项式定理的得到、推证”及其初步运用这一“眼前利益”,还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长远考虑”——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证明结论的工具选择(模型、计数原理)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予以回顾、显化,主动纳入其认知系统,促进学生个体的持续发展。
3、如何处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只有做足了预设,充分考虑到课的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状况,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是精彩。但也不等同于就必定精彩。比赛中,Q老师的教学设计本意为“数学源于实际并用于实际”,相应设计了情景模型以归纳出二项式定理:
1n1knkkn1(ab)nanCnab...Cnab...Cnabn1bn,再予以证明。从设计
32244看,数学味道浓厚,值得肯定。但是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情景用词艰涩难懂给学生带来诸多不适,再加上所任班级的整体水平无法顺畅实现模型抽象的过程,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予以解释和启导等帮助,教学已难于正常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后续的教学更为流畅。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调子定的甚高而学生无法“和唱”时,必须“降调”。L老师的课堂却是由于“调子定得低”,学生没有“酣畅淋漓的唱”,产生另一种的“不协调”。L老师以游戏为主导,教学行进中给人的感觉是以游戏带动知识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不失一种好方法。但相对于已具备一定理性思维的高二学生来讲(该班又是年级的高层次班),未“跳一跳”就可摘得到了,挑战性还是不够的。所以要提高课的效度,就应该适当提高教学起点,将其思维引向深入。所以,从这个视角来说,教师相当于一个领唱者,既要善于“定调”,也要善于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进行必要的“升调”或“降调”的“变调”。在不动声色的变调中,引发学生恰如其分的参与课堂,达到精彩的“生成”。当然这种适当及时的调整,依靠教师扎实的功底,依靠自身对教学精准理解,依靠对课堂把握调控的自信。
结束语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07-23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09-07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800字11-16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07-2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07-25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06-18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报告11-16
关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11-30
培养小学美术核心素养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