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事迹

2024-10-21

南丁格尔事迹(共10篇)

1.南丁格尔事迹 篇一

心地善良,放下富贵

父亲威廉和母亲芬妮,都有着贵族血统。在英国,他们拥有两处家园:茵幽别墅和恩珀蕾花园。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们全家像候鸟一样,马不停蹄地到“茵幽别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余时刻,他们住在恩珀蕾花园里。到了春秋季节,全家人就到附近的伦敦探亲访友,忙得不亦乐乎。小弗洛伦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环境中度过。

但是,让人感到个性的是,她的兴奋点,却往往不在小伙伴们身上。她爱骑小马,爱和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们聊天,玩耍。她乐于照看它们。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把它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方写了墓志铭DD

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此刻/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从小时候起,她就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顽皮。她倔强而执拗,多愁善感,似乎过于早熟。她在满目繁华中孤独地成长。

恩珀蕾花园一片繁荣,花园外面却是满目凋敝。1842年的英国,经济异常萧条,饥民充斥了各个角落。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

1843年7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南丁格尔一家再度到茵幽别墅消夏避暑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帮忙周围的穷人。她不怕肮脏和吃苦,把自己的时刻,越来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正因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亲给她一些药品、食物、床单、被褥、衣服等等。她把这些东西用于赈济穷人,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到了应当回到恩珀蕾花园时,弗洛伦斯不愿半途而废,她想留在当地。但是母亲认为,出身贵族的女儿理应在别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浪费时刻护理那些穷人,简直荒唐无比。父亲和姐姐也都站在母亲一边。弗洛伦斯孤立无助。

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十分肮脏而危险的。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正因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丢脸的事情。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加上国力衰微,战争频繁,在1844年以后的英国,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时简直就像疯人院。在弗洛伦斯看来,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事,还不是上述可怕的医疗条件,而是医院中“护士”的不佳的名声,和她们那低下的素质。

1845年8月,弗洛伦斯同父亲一道,到曼彻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正因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边护理。很快,祖母的身体大有起色。之后老保姆盖尔太太又病倒了。弗洛伦斯又赶回家里,精心护理病入膏肓的盖尔太太。直到老人临终,弗洛伦斯一向守候床边,没有离开半步。

这年秋天,恩珀蕾花园附近农村中瘟疫流行,和当地的牧师一道,弗洛伦斯用心地投入了护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证明着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了。在那时,人们都以为护理工作很简单,根本用不着培训。以前连弗洛伦斯自己也曾认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帮忙病人解除病痛,这就是护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亲眼看到一个女生,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DD这位病人服错了药。“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护理者‘毒死’了她!”这一想法让她大受刺激。她从此知道,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别无选取,务必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离恩珀蕾花园几英里处,有一个诊疗所,主治医师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气,据说毕业于牛津大学,而且是南丁格尔家的老朋友。于是,弗洛伦斯打算说服父母,给她一段时刻,准许她去这个诊疗所学习。恰逢富勒夫妇应约到恩珀蕾花园做客,她就当着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为师。

不料,一场风暴就此爆发了。父亲拂袖而去;母亲则气得发疯,说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怪念头;连姐姐也歇斯底里大声嚷嚷,说妹妹必须是“中了邪”DD这不单有失贵族身份,还会把病菌带入家门,害死全家。

富勒夫妇感到很难堪。为了安抚南丁格尔夫妇,他们也只好向弗洛伦斯“泼冷水”,劝她放下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咬紧牙关,没有屈服。她开始偷偷钻研起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蓝皮书。她还私下给国外的专家(比如普鲁士大使本森夫妇)写信,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并且,还时不时地索求有关巴黎和柏林两市医院状况的调查报告。每一天早晨,她至少要学习一个多小时。当早饭铃声响起,她会迅速收拾书本,若无其事地下楼用餐,看上去规规矩矩,也尽量不提及内心的想法。母亲要她负责储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丝毫不敢怠慢。她期望母亲回心转意。她给朋友克拉克小姐写信说:“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务。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们简直是乏味透顶。我也不禁要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难道一个有理智的人,一个愿意有所作为的人,每一天想要做的,就是这些吗?’”

她也收到了感情的橄榄枝。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善家理查德(将少年犯与成年犯分离,以理解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议)。理查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齐谈诗作画,愉快交往。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候,理查德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称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时,她思考良久,却拒绝了他。她给理查德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好婚姻,不好社交,不好金钱。

弗洛伦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独身生活的态度,同时谈到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见是,归根结底,一个人务必结婚,这是必然的归宿。但是,我最终觉得,婚姻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完全能够从她的事业中,使自己感到充实和满足,找到更大的乐趣。”此后,她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

经弗洛伦斯的请求,本森爵士给她寄来了一本书:《凯撒沃兹的基督教慈善妇女年鉴》。书里说了凯撒沃兹在护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有关状况。

她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得喜出望外。作为慈善医疗机构,凯撒沃兹正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方。在那里,各方面的条件相对完备,她能够得到适当的训练,同时,那里的宗教气氛、清规戒律,是一张“挡箭牌”,能够保证护士的名声不受舆论指责。

但她不敢贸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凯撒沃兹,只是利用病后疗养的机会,先来到法兰克福,当时那里的护理事业也走在各国前列。在一家诊疗所,她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两周以后,她离开时,觉得自己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员了。

当父母、姐姐知道她对护理“贼性不改”,还在私自学医时,个个气得发抖。他们联合起来惩罚她,令她“闭门思过”,不许出家门一步。

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时光如飞,在1851年6月8日这一天,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写道:“我务必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机会就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从他们那里,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冲突。我显然是不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我就应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绝对不能够!我务必自行争取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一切。对于属于我的事业,我务必自己动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际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发奋,他们是决不会恩赐与我的。”这次,她的确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为借口,去了凯撒沃兹;在那里学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获得更为系统的学习,决定再次去法兰克福。她平静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决定,父亲尚平静,但母亲和姐姐惊慌不已,再度极力阻挠。这一次,弗洛伦斯丝毫没有退却。她们三人大吵了一通。父亲见劝阻无效,气愤之下,提着猎枪牵着爱犬走出家门。他走后,她们更吵得天昏地暗。母亲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灵巧地躲开了。

第二天,弗洛伦斯勇敢地离开了家。来到西道尔·弗利德纳牧师的收容所——这所机构拥有一所医院,一所育婴堂,一个孤儿院和一所培训女教师的学校。

弗洛伦斯住在孤儿院内的一个小房间里。她的工作地点,就是孤儿院和法兰克福女子医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学着干,一点儿也不肯落下,甚至连手术护理她也参加。这对她来说十分不易。毕竟,在当时,对于一个贵族女子来说,完全是“有失体统”的事。她明白这一点,但她不在乎。

在这段时刻里,她往家里写了好几封信,说自己的状况,也渴望和家里人重归于好。在32岁生日时,她感谢家人的祝福,还特地给父亲维恩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尽管我的年龄的确不小了,但是我会更加坚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实上,我很高兴,正因我最后重获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经过去,我并不多么留恋。它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为此而欣慰,正因这意味着,我将获得新生命。”

庄重大方,志向成型

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尔觉得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要她完成一个使命。她从小便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人、残疾人,并护理她的亲属,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年青时代的南丁格尔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历,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用心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分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留意灵中,应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腼腆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莫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齐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受。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带着女儿们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南丁格尔已经十七岁,已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刻,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个性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状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生,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取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回到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晤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爱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客,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发奋,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刻,南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绪,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之后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晤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潇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持续高贵的友谊,之后他入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力支持。

1849年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这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感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职责!

成立护所,志愿救人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生。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最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务必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理解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最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潜质,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正因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皙;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提灯女神,义无返顾

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9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况且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十分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

当这些事实经报界披露后,国内哗然。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对于当时一位35岁的女性而言,这是一种十分艰巨的挑战。当时,在欧洲各先进国家早有被称为“姊妹”(Sisters)的女护士出现,但英国由于受宗教和社会的成见,一向反对在医院个性是战地医院中有女护士出现。10月15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10月21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

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应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务必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用心服务精神,最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晴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一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向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

南丁格尔拿出自己的3万英镑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并重新组织医院,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很快改变了战地医院的面貌,只能收容1700名伤员的战地医院经她安排竟收到3000~4000名伤员。在那里,她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这种奇迹般的有目共睹的护理效果震动了全国,同时改变了英国朝野对护士们的估价并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重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亦为人们所承认。同时,为妇女开辟和建立了一个崇高的职业。南丁格尔为此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她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一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每一天往往工作20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

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壁影之吻”。因此,“提灯护士”和“护士大学生燃烛戴帽仪式”,也成为南丁格尔纪念邮票和护士专题邮票的常用题材。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过度的劳累使南丁格尔染上终生不愈的疾病。她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回到英国。战争结束,南丁格尔避开政府隆重的迎接仪式,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回到英国的家里。她说:“我不好奉承,只要人民明白我。”

2.南丁格尔事迹 篇二

蔡红霞 志向坚定,乐于奉献,坚守精神病临床护理一线岗位30年不离不弃;心怀大爱,视患如亲,精心护理精神病患者累计3万余人,时间最长的一名达25年;积极探索“快乐康复疗法”,创建全军首个精神病专科医院工娱治疗中心,使7000余名患者康复出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主持参与军队医疗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26篇,参与9部专著编写,主编82万字《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填补了全军精神疾病护理学专著空白;先后被评为全军模范护士、全军先进妇女个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成翼娟 从事护理工作44年,15年扎根贫困山区基层医院,29年忠诚服务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线护理岗位和管理岗位。丈夫病危、女儿生产她都未能陪伴,却2次将生死置之度外参与松潘-平武和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3次为西藏护理事业的发展冒险登上西藏高原,她的足迹遍布凉山、巴中、南江等老少边穷地区。她带领华西医院3000余名护理人员,立足岗位,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西部乃至全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四川省卫生厅、民政厅联合表彰“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林崇绥 投身护理事业43年,热诚积极、工作认真、不懈进取;1981

年为那打素护士学校校长,培育专才;在贫困屋邨推行小区护理,实践家庭教育和小区健康的全人护理理念。1994年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首任总护理行政经理,管理公立医院护理服务和制度政策,引进个案管理和精神科社康护理服务,奠定弱势社群关顾政策的基础。2003年非典病情危况,她成立总指挥中心,统筹护理员以支持隔离病房和深切治疗部,亲访受感染前线人员,开设护理员特训课程。2008年荣休,带领护理专业团队于2011年成立临时香港护理专科学院,订立香港护理专业里程碑,对中国护理发展影响深远。

王海文 在边远海岛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4年,始终坚守在军民服务一线;参加12次重大海上卫勤保障任务,在亚丁湾海域护航,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亚非五国,为过往商船、外国民众提供护理服务3000余人次,工作近300天,总航程42600海里,爱心播洒到两大洲两大洋;参加舟山红十字会流动医院服务边远海岛、随医疗队巡诊万里海疆、跟渔政船执行海上抢险救援,30多个大小岛屿留下了她的足迹;在300多个家庭和哨所传授康复知识,到52个村落和舰连培训护理技术。央视“焦点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解放军报》和人民网、新华网均做了专题报道,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碧海深处的浪花仙子”。

王克荣 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28年,她护理过的霍乱、乙肝、出血热、非典、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数以万计。她的手机里存储了700多个艾

滋病患者的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她的电话成了艾滋病患者的求助热线,她被喻为“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她总结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管理”的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她的足迹遍及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培训艾滋病基层护理人员近万人。她是中国第一位荣获“贝利•马丁奖”(艾滋病防治工作国际最高奖)的护士,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入选中国好人榜,当选十八大代表。

杨辉 从事护理工作32年,身患癌症,却依然忘我工作。参与了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王家岭矿难等救援行动,为非典逝者擦身,在矿难现场手扒煤块抢救生命;在国内率先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将中医辨证施护引入综合医院护理;在省内创新推行“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她主编了国内首部规范临床护患沟通行为的著作,主持参与科研课题4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她倡议成立“护士爱心慈善基金会”,救助重病和困难的护理工作者。她深入山区义诊、义务讲学122次,二十年来10万余群众受益,为基层医院培训护理人员1.7万人次。

杨瑞辉 从事护理工作34年,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精心护理了570位老人,为98位老人送终。她护理过的老人中,有瘫痪在床的、有老年痴呆的、有精神病患者、也有无人照管的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大

多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缺少亲人照料,性情孤僻暴躁,有拿起碗筷、枕头砸护士的,有朝护士泼水、吐痰的,还有没事拨打110的……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经常发生。她三十年如一日为老人们喂药喂饭、洗澡擦身、倒屎倒尿、疏导谈心,精心护理每一位老人。她先后获得了陕西省卫生厅“白求恩精神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40多个荣誉称号。去年还当选了十八大代表。

3.南丁格尔誓言 篇三

纯生纯洁,忠贞职守。

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慎施药物,护患保密。

协助医师,造福患友。

【Florence Nightingale】弗洛沦斯·南丁格尔,1820-1910,英国女护士,近代护理学创始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850年在德国领悟护理,1854-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率领38名护士赴前线参加伤病员护理工作,建立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在伦敦创办英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推动了西欧各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著有《护理工作记录》等。国际护士会将她的诞辰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示对她的纪念。

相关阅读:

4.南丁格尔精神作文 篇四

大一,人生的又一个起始点。提着重重的行李,从南方美丽山水的一角,伴着阵阵汽笛声,我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首都,好奇,又惊喜。

带着无限的好奇、无限的激情,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和生活中。自己的努力与勤奋终有收获,在大一结束时,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开心,我激动。然而,这一年中,让我感到有意义、有价值的,并不仅仅是优异成绩的取得,而且还包括对护理的进一步认识。

在入学教育中,我了解了南丁格尔的伟大,王琇瑛先生的业绩,“非典”时期护士们的勇敢;在护士礼仪的学习中,我明白了动如狡兔、静如处子的优雅,缓缓徐步、白袖轻挥的美感;在临床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护士的辛勤与汗水,耐心与责任。

而在“向天使致敬,展天使风采—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上,我对护理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护理是一门艺术,她带给患者轻松、愉悦和快乐;护理是一门学科,她使人类保持健康,减少痛苦;护理是一门专业,她古老而年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通过大一的学习,使我对护理更加热情,对护士更加敬佩,对未来的职业更加向往!

如今,大一的全部已成往事,我也应该向着更高点迈进。而学院开展的“知校爱校——我的护理职业规划”活动,对于我和其他同学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一次全新的学习。

“知校爱校,为建设和谐首医、和谐班级而奋斗!”

这是我们班的口号,同时,我们也身体力行,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学习十七大精神,为建设和谐首医而奋斗!组织凝聚力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为建设和谐班级迈出坚实的步伐!制作奥运短篇,呼吁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而“护理职业规划”,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问题。我们的人生是什么?我们的未来如何走?迷茫、又彷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之路,找到指引未来的启明星,精彩的活动相继展开了:我们全班同学齐聚康文书店三层,重温南丁格尔精神。看着视频中,她面对病人时的爱心与热情,面对工作时的细心与责任,面对反对者时的坚毅与勇敢,面对名利时的坦荡与淡然,我,再次被她感动,再次被她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深深震撼!

采访临床护士也是我们的活动之一,同学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进行采访。我们小组采访的是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李彬,在和她的交谈中,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一定要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但是只具备“四心”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以使自己能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

有以上的活动作为基础,我们又开展了“规划我的护理职业”交流会。会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护理理想。有的同学说,我想成为一名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有的同学说,我想成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有的同学说,我想继续考研深造……看到大家都如此激情四射地畅想未来、高谈理想,我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初步的打算。我想出国留学,以此增长更多的见识,同时了解国外护理事业的发展,学习先进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报效祖国。

现在我已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那么在大学的四年中,我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以及英语,并在课余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的护士精神!以使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中,更好地投身于护理这项可爱的职业,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人,报效于人,使护士精神永远传承!

5.《南丁格尔》读后感 篇五

南丁格尔是一名优秀的英国女护士、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国际红十字之母”。她出生于一个生活奢华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当她看到战争中很多伤病员得不到护理而死亡时,立即带领28名护士来到前线。伤病员身上长满虱子,她仍然满面微笑地护理。深夜还提着灯巡视病房,士兵们都亲切地喊她“提灯女神”。在南丁格尔的一生中,有超过40年的时间是在难以喘息的紧张、艰辛的护理工作中度过的。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很难平静下来,因为,我的妈妈也是一名白衣天使,她经常很晚才回家。有的时候;她刚躺下,就接到急诊电话,这时,她会立刻起床,赶到医院,所以,我经常几天见不到妈妈,心中很有怨言。

6.南丁格尔电影观后感 篇六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观后感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这部电影主要介绍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

南丁格尔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本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她,却觉得上流社会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是空虚的。于是她却选择了一条当时她父母亲人都反对的道路,为当时克里米亚战争的英国战士伤员担任战地护士。南丁格尔这样做,是出于她那一颗博爱,无私奉献的心,后来更被士兵称为“提灯女神”。她为了护理事业终身未嫁,还把自己的资产用于护理教育的发展,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7.南丁格尔传读后感 篇七

1853年,她在伦敦当了护士,担任了妇女院院长。次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接受了邀请,带了38名合适的妇女,于1854年10月21日离开伦敦,启程前往克里米亚。在克里米亚,南丁格尔发现工作十分困难,无论是军队领导对她的工作怀疑,还是医院供应的短缺,都使她很苦恼。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让南丁格尔灰心丧气,经过她的不懈努力,挽救了许多士兵的性命,战士们都亲切地叫她“提灯女神”。

她战后回国,被尊为民族英雄,她用各界为表彰她的功勋,而捐赠的一笔巨款,创建了南丁格尔护士学校。不仅这样,她还在课程设置,学院挑选,实习集成及评审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在三十年间,学校培养了一千多名学员,优秀的毕业生均被欧,美,亚洲聘请去开办护士学校。这是一项空前的贡献。

8.我国历届南丁格尔奖获奖名单 篇八

第29届(1983年)1人

王秀瑛(1908年生)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第30届(1985年)3人

梁季华(1916年生)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杨必纯(1940年生)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

司堃范(1930年生)

第31届(1987年)

3陈路得(1914年生)

史美黎(1936年生)

张云清(1925年生)

第32届(1989年)

4林菊英(1920年生)

陆玉珍(1934年生)

周娴君(1931年生)

孙秀兰(1942年生)

第33届(1991年)

1吴静芳(1926年生)

第34届(1993年)3

张水华(1933年生)

张瑾瑜(1926年生)

李桂美(1937年生)

第35届(1995年)

2孙静霞(1914年生)

邹瑞芳(1930年生)

第36届(1997年)5

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人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 人

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上海市遵义医院

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医院 唐山市人民医院 人

河南商丘地区医院 人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人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州市人民医院 人

汪赛进(1923年生)安徽省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关小瑛(1928年生)原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

陆 冰(1932年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孔芙蓉(1936年生)河南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黎秀芳(1917年生)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组

第37届(1999年)3人人

曾熙媛(1933年生)原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王桂英(1943年生)原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

秦力君(1943年生)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

第38届(2001年)3人

王雅屏(1945年生)北京红十字急救抢救中心

李秋杰(1949年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吴景华(1932年生)宁夏回族自治区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第39届(2003年)10人

叶 欣(1956年生)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护士长

钟华荪(1947年生)广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苏雅香(1945年生)贵州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巴桑邓珠(1951年生)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副院长

章金媛(1929年生)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梅玉文(1939年生)天津市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李 琦(1942年生)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

李淑君(1963年生)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口腔科护士长

姜云燕(1976年生)解放军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护士长

陈 东(1944年生)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主任

第40届(2005年)5人

刘振华(50岁)山东省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住院部主任 陈征(58岁)北京地坛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

冯玉娟(53岁)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

万琪(40岁)西藏军区总医院护理部主任 王亚丽(50岁)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第41届(2007年)5人

泽仁娜姆

青海省同仁慢性病防治院主管护师 陈海花

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 聂淑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 罗少霞

澳门镜湖医院护理部主任

丁淑贞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第42届(2009年)

8人 王文珍 鲜继淑 张爱香 杨秋 潘美儿 张桂英 刘淑媛

第43届(2011年)

9.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士演讲稿 篇九

当鲜花盛开的五月悄悄降临,当万紫千红的季节换上新装时,我们记得有一位伟人在这样的日子里默默走过,她对事业的执著,对真理的求索,至今令我们感动,引导着我们一步步前进,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完善自我。

我们白衣天使,始终履行着光荣而神圣的职责,白发斑斑者,不失千里之志,青春如火苗荡漾着满腔激情,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

今年2月,我院需一名护士长去和田支教,我科护士长以护理前辈的风范,毅然报名,接受重任。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她找书备课,还请来护大老师亲自指导,她说我代表的是医科大学,代表的是我们自治区中医院,我要把对患者的服务理念传给学生,将爱心、奉献融会于教学。临走那天,她一一嘱咐我们,团结协作,尽所有的能力让病人满意。护士长还常常打电话来询问科室情况。在护士长的感召下,困难在我们面前退缩。

今年3月我科住院病人猛增,加床有了,被褥不够怎么办?我们将值班室的被褥拿出,给病人铺上。七八十岁的手术病人一个接一个,有的耳朵听不清,有的腿脚不灵便,我们护士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做健康指导,协助翻身,查看皮肤,检测生命体征,大家知道老年病人手术非同寻常,如有栓子脱落就有生命危险。

我科一位宫颈癌老人,需做中子刀治疗,她得知后,闷闷不乐,对病魔及中子刀极其恐惧,苏英及责任护士不厌其烦的进行心理疏导,讲解中子刀的先进性,及该院医生的高超技术,并有专车接送,老人心里塌实了,爱说爱笑了。第一次中子刀做完,由于患者肛门疼痛,不想再做,是我们护士,给予鼓励,终于坚持做完治疗,患者痊愈出院时买了锦旗,写了感谢信,老人说你们太好了,你们对病人的关心和对工作的态度令我感动。

4月10日下午交接班时突然由轮椅推来一位病人,面色苍白,全身瘫软,大家立即将病人抬到检查床上,测得血压为60/40,脉搏细弱,穿刺抽出不凝血,交接班护士密切配合,吸氧、抽血,备皮、导尿,输液、备血,仅7分钟就送进了手术室,因为护士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当我们看到患者苍白的脸上泛起红光时,大家充满着幸福的`笑容,因为我们又从死神那里找回了生命。

病人一个个病苦的来,又一个个健康的走,虽然每天留下的是一身疲惫,换来的却是病人身心的安康,人类无时无刻不面临疾病的威胁,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服务的志向,因为我们有优秀楷模,有坚定的信念,有南丁格尔精神。我们作为护士能够继承南丁格尔的事业,心中充满着前所未有的豪情。

涓涓细流,汇入长江。呼唤亲情和人性,是社会的要求和人生的向往。,医院给我们创造了学习、服务、奉献、提高的氛围,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护士自身的价值,我工作,我快乐,我繁忙,我幸福。永远成为我们骄傲的主题。

白衣天使,用自己的真情造就了一片幸福,用自己的爱心守护了一方平安!少了对亲人的问候,却少不了对病人的照顾;少了与恋人的相聚,却少不了对病人的关怀;不是不想浪漫,而是想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不是不爱家人,而是无法割舍对职业的那份牵挂!她们没有悲壮豪迈的言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真情与爱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迎来送往多少病人已难以记清,但在我们心中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对这一岗位的执着,心灵所释放的是我们对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我们愿意尽微薄的力量让南丁格尔精神代代相传。

10.南丁格尔读后感 篇十

——读《南丁格尔传》有感

一 相遇,在伦敦的街头

一道消瘦的人影站立在街头,眉头紧锁,眼神忧郁,苍白的脸色却遮不住美丽容颜。她,是那个在上帝掌心吟唱的天使——南丁格尔。

贫民窟里的霍乱,没能挡住她向前的脚步;

医院里人心的黑暗,没能阻止她对护理的热爱;

时代对女性的歧视,更是不能拖扯她服务人民的抱负。

我看到那个怀抱着“服务人类”信念的天使走在人间的路上;我看到那个怀抱着“济世行善”意志的天使走在伦敦的街上;

我与那天使相遇,在十九世纪的伦敦,伦敦的普奇街,普奇街人尽喧嚣的尽头。

二 邂逅,无关乎爱情

看到她最终还是拒绝了查理德,看到她为了护理、为了人民放弃了爱情乃至婚姻时,我内心的澎湃,与爱情无关,只关乎那种奉献的精神是如此高尚与伟大。

九十岁的她孤单单的躺在床上,是否后悔孤单的度过了一生?

二十五岁的她,写下“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三十岁的她,写下“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去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她用事业填补爱情的空白,她为那崇高的抱负,放弃了一个女人该有的爱情。于是我懂了,她不会后悔孤单一生,因为服务于人民是上帝安排她来人间的任务,是在上帝掌心唱出最动听的歌曲。

三 追随,夜下提灯的脚步

克里米亚的战场上,士兵浴血奋战,克里米亚的战场下,那些年轻的生命却得不到好的医疗看护和救治。

她自费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硬是将伤员的死亡率从百分之四十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她每晚提着灯,在病床间行走,查看病人的情况,战士们亲切的称她为“提灯的女神”

最令我感动的,或许不是她亲吻将死之人的脸颊,而是伤者亲吻她夜灯下得身影。士兵们会写“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也会写“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感动他们的,是那夜灯下得身影,是身影下那个善良博爱的心。

灯下的脚步,是我追随的目标,行走在病床间,我便也拥有了那无私的爱心与宽阔的胸怀。我便不后悔,我是一名护理人员,关爱着所有的人

你能听到吗?远处飘荡着的歌声,是天使在梵唱。

四 告别,将心留在有她天堂

合上书本,剧情缓缓落幕。不,不要告别。

我仍浸在她那无言的大爱中,我仍感动在她那奉献的精神里。

可我必须告别,因为我要沿着她走过的路,走一遍。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社会,将大爱传播于社会,将护理的精神,弘扬在整个世界。

从来不知道,原来护理工作可以做的如此伟大;从来没想过,原来在护理的岗位上,牺牲我一人,便可幸福千万家。

我将心留在有你的天堂可好?跟着你轻轻的哼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仰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学院:护理学院班级:(11届)公一班学号:20111060106姓名:周晋莹

上一篇:试车协议书下一篇:读写渗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