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文解读(11篇)
1.经典短文解读 篇一
文言短文翻译练习
1.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乌在其为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泰然谓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恶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6.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庄子·骈拇》)(1)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
(2)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7.阅读下列文言文段,翻译画线部分。(5分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失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1)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2)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译文:(1)
(2)
8.翻译下列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
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翻译:(1)子何贵于二人?
(2)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9.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新唐书·徐有功传》
(1)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
(2)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10.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①之盗。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①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1)(2)
11.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华歆从会稽还都,宾客义故赠遗累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临去,语众人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无以怀璧为罪,愿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
(1)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2)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
(3)众乃各留所赠。
12.请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文:。
13.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垣墉两字都是墙的意思),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14.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①先王之制,大都(都城城墙)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庄)公曰:“②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指庄公之弟共叔段。其不断请求封地以扩张势力)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颜之推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16.阅读下列文段,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①而驰,初不甚痰,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苛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四库全书·岳飞传》)注:①介:鞍甲,此指配上鞍甲 ②褫:解除
(1)此其受大而不苛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4分)译文:
(2)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译文:
17.阅读下列文段,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
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庄子》)
18.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4分)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①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病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②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19.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20.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 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①故世人未之奇也
②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1.①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2分)②这(镜子)使我好痛苦(或:难受)。(1分)③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2分)
2.(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译文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3.(1)弥子吃桃感到特别甜(译为“弥子吃到特别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译为“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也可以)。4.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
翻阅五岳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
5.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6.(1)(主人)问臧干了些什么?原来是拿着鞭子在读书。(2)两个人干的事情不同,但他们在丢失了羊这件事情上,却是相同的 7.(1)大概来说,获得人才的方法是,假如不能得到圣人,那就与君子亲近交往,与其得到有本领但奸邪的人,倒不如得到没本领但忠厚的人。(2)有道德的人往往被人们尊敬,有才能的人往往被人们喜爱,因为喜爱就容易亲近,因为尊敬就容易疏远,所以明智的人才能不外露又保持高尚的道德。
8.(1)您认为两人之中谁应该被肯定呢?(2)我(当然)肯定那端水灭水人的想法,否定那引火助燃人的想法。译文:巫马子对墨子说:“您(主张)爱天下一切人,谈不上有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一切人),也谈不上有什么害处。(既然咱们的主张)都没有产生什么后果,您为什么单单地认为自己的对,而认为我的错呢?”墨子道:“比如有人在这里放了火,一个端着水,准备扑灭它,另一人拿着燃烧的东西,准备助长火势。(两人的行动)虽然都没成为现实,但您认两人之中谁应该被肯定呢?”巫马子道:“我(当然)肯定那端水灭火人的想法,否定那引火助燃人的想法。”墨子又道:“(如此说来)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主张对,而认为您的观点是错误的。”
9.(1)曾和皇甫文备一起审理案件,皇甫文备诬告徐有功放纵反叛朝廷的团伙。(2)你所说的是个人的私怨,我所坚持的是国家的公法,不应该为了私怨而损害公法。[参考译文]徐有功提拔为左司郎中,又调任司刑少卿。曾和皇甫文备一起审理案件,皇甫文备诬告徐有功放纵反叛朝廷的团伙。过了很长时间,皇甫文备因事获罪,被捕入狱,徐有功使他获免出狱。有人问:“他曾把你陷于死地,你现在反而救他的性命,这是为什么?”徐有功答道;“你所说的是个人的私怨,我所坚持的是国家的公法,不应该为了私怨而损害公法。”
10.(1)水性懦弱,人们轻忽它而在其中嬉戏(译成“接近而玩弄它”也可以),因此被水淹死的人很多。所以施行宽政是不容易的。(2)派遣步兵剿灭(译成“发兵攻打”也可以)霍荷的强盗,全部杀死他们。(郑国)匪患有所减少(译成“强盗稍微少了”也可以)。
11.18:(1)华歆全不拒收这些钱财,秘密地在各份钱财上写了标记。(2分)(2)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思,因而接受的钱财就多了。(2分)(3)众人于是各自留下了赠送的钱财。(1分)
12:我把不贪当作宝贝,你把玉当作宝贝,如果把玉给我,(就)都失去了宝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贝。得分点:以(把);尔(你);若(如果);人(各人);其(自己的)
13.(1)何不把它赶走呢?(2)这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3)没有了鸡不是一种损失吗? 14.①先王的制度,大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都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②姜氏想这样做,我怎能避开那灾祸?
15.注:求益:求得上进。便自高大:就自高自大。凌忽:欺侮和轻视。同列:同辈。疾之:怨恨他。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译文:学习,是为了求得上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欺侮和轻视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象对仇人那样恨他,象对鸱枭那样讨厌他。象这样以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
16.(1)这大概是(它)需要的多却不随便获取;力量充裕却不喜表现(逞 强),(这实在)是到达远方的好马(材料)。(4分)(2)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马辔还未放安稳,它便踊跃快奔,刚跑百里之地,便力尽喘气流汗,疲倦得像要死去的样子。(4分)17.(1)①您不是不爱好贤人了么?或:您恐怕(会被认为)是不喜欢贤人了吧? ②国君派官使拜访,送粮食给先生,先生不接受,岂不是命该如此啊!(5分。前句2分,后句3分。意思符合、表达通顺即可,有欠缺酌扣)(2)子列子认为国君行事无主见,听人言而送粮食,今后也会听人言而降罪我。国君的这种弱点会贻害国家百姓,“民果作难而杀子阳”证实了子列子的预言。子列子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具有远见卓识。(3分。意思符合即可,若另有创见且合理,酌情给分)18.①项羽疑心范增与汉有私情,稍稍削夺了他的权力。②如果不离开,项羽一定会杀范增,只是疑憾他不早点离开罢了。
19.①将自己的衣裳给我穿 2吃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人之事而出力效死
20.①因此当时人并不将他看作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②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
2.经典短文解读 篇二
过去的语文教学, 在遇到文学经典时, 教师往往先入为主, 把文学经典的主题思想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学生在解读文学经典时, 常常处在被动的地位, 缺乏自己的个性解读, 他们自我思考的权利被无形地剥夺了, 学生成了老师的传声筒, 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篇文学经典, 由于学生的阅历不同, 理解不同, 常常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道出了对同一篇文学经典, 不同的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 对于这些理解与看法, 教师应正确认识, 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个性化解读。
那么,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对文学经典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呢?
一、重读文学经典, 读出个性风采。
现行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安排了“名著导读”这一章节, 所选的名著既贴近学生的读书实际, 又对学生对作品作出个性化的解读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鲁迅曾说过:单纯一部《红楼梦》, 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 教师在教学生阅读名著时, 不可先入为主, 而是要求学生自己读完名著之后, 谈自己的感想与看法, 说一说自己对这部名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比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学生读了之后, 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对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充满了同情, 有的学生则对加西莫多充满了赞美之情, 有的学生则对加西莫多是否具有如此美好的情操而感到质疑。对学生的理解与看法, 作为教师的我没有一概否定, 而是适当引导, 引领学生解读名著时可以多角度地去分析名著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写作技巧, 只要学生在阅读时尊重名著, 对名著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只要言之有据, 言之有理, 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与肯定。
二、赏读名文, 读出个性风格。
文学经典中有许多名文名篇, 赏读这些名文名篇, 让学生学会赏析这些篇章, 在赏析中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 从而形成具有个性阅读的风格。如《论语》是记载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名著, 要求学生把《论语》全部读完, 以学生目前的学识与水平, 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像于丹一样对《论语》当中的某些篇章进行具有个性化风格的解读。这个时候, 教师可选取《论语》当中的一些名篇, 指导学生品读, 在品读中得出自己的见解, 增长自己的学识。笔者选取了《论语》中与学生切身相关的片断, 让学生自己去赏读。《论语》当中有几则关于论述学习的篇章, 我让学生自己去解读, 试着去评价孔子的治学思想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我们该如何去看。学生在赏读时, 大都能够扣住原著加以分析, 而且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学识不同, 理解自然也不同, 得出的结论与体会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长期这样培养学生对名文的赏读,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三、续改编名著, 读出个性创意。
有不少文学经典, 由于时代的原因, 或者由于作者的思想情愫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常常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与再创造的余地。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 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续写、改写、编写, 学生对原著的主题思想、创作技巧、艺术风格将会有一种全新的理解。在品读名著的过程中, 学生将会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解读, 从而改善与提升驾驭、解读名著的能力。在读了鲁迅的《祝福》之后, 我让学生续写祥林嫂的结局;在读了孙犁的《荷花淀》之后, 我让学生把“夫妻话别”这一情节改写成三幕话剧;在读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 我让学生编写有关别里科夫婚事的故事……在续改编名著的过程当中, 学生对原著的理解更透彻, 而且有不少个性化的、创意性的解读也闪烁在学生的思维火花中。由此可见, 对文学经典中的名著名篇进行续改编的个性化解读、创意化解读, 对构建学生个性化解读是很有帮助的。
3.3短文两篇(蝉,贝壳)解读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学难点: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炎炎夏日中,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种声音?(蝉声)当你们听到蝉声,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有同学说很烦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蝉有关,其作者是否也和你们一样讨厌蝉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三、字词积累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宽恕(shù):宽容饶恕。短暂(zhàn)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四、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蝉》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学生探究
明确:“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五、小结写作特点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六、拓展延伸:
“蝉”在文学作品中作为一种意象也是经常出现的,比如说古代诗歌中就有不少诗人吟咏“蝉”,学生朗读学习《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六、作业布置
结合作业本习题预习《贝壳》
《贝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对比欣赏这两篇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教学重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学难点: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独特的感悟。
一、导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二、走近作者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三、整体感知
品读《贝壳》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3、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4、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四、比较阅读
试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不同点: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六、拓展延伸
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参考:
生命就要像小草一样,即使卑微;也要坚韧不拔; 生命就要像火焰一样;即使熄灭,也要绽放光芒; 生命就要像白杨一样,即使普通,也要参天耸立。
七、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本练习。
4.经典短文摘抄 篇四
经典短文摘抄一:沉默是金
沉默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面对厄运处惊不变的坦然和镇定,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宁静和自信。
诺大的世界,终究有一块地方是属于你的,没有哪一个人能代替你特定的生命位置。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即使有人在说你坏话,你也大可不必反唇相讥暴跳歇斯底里,对于一个心灵纯洁有修养的人来说,流言永远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无论流言有多么坚硬,也是一块迟早要风化的石头,事实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为你站出来作证。
在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默默地坐下来读一本心爱的书;在别人沉迷于灯红酒绿狂歌劲舞时,关起门听一首柔和的钢琴曲,让那和谐的曲调从心间温柔地抚过;在别人高谈阔论时,守着自己窗内的世界给朋友回一封简短的信,相信自己的真诚足以抚慰一颗孤寂的心。
思想乱了,需要梳理;灵魂蒙蔽了,需要洗涤;头脑嘈杂了需要静寂。而沉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剔除我们思想中浮躁和不健康的东西。
沉默,是一种包容一切的豁达和从容。
沉默,是一种尘世无怨无悔的爱和投入。
让我们留一份沉默给自己!
不要喧哗,不要吵闹,没有人因为你的喧哗和吵闹而改变对你的看法。
不要伤心,不要哭泣,没有人因为你的伤心和哭泣而让你事成心喜。
不要自暴,不要自弃,没有人因为你的自暴和自弃而对你五体投地。
不要自大,不要高傲,没有人因为你的自大和高傲而对你投去成功的选票。
你,无须诠释什么,只要留一份沉默给自己。
沉默,在你无聊孤寂,独想心事的时候,心中泛起一丝感情的涟漪,会让你感动不已;
沉默,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你无须旁征博引,这样会显出你有内涵,你的魅力;
沉默,在你兴奋至极,不妨拿起笔来,挥写心中的豪情志向,你会觉得生活更加有意义;
沉默,在你失败之际,不必在乎别人的说三道四,因为你自己心里有底,下次会加倍做得更加具体。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你不必理会别人怎样评论你,亮出真实的自己,在别人争名夺利时,只须澄清自己的心灵,别让浑浊的污垢沾上你。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不要急着用华丽的外表装饰你自己,来显示“优秀”的你,那样会让你心底发虚。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生命自有独特的美丽,属于你的不会无缘无故失去,不属于你的再强求也无无济于事。
沉默,也会让你的生活里出现奇迹。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吧,因为沉默会让你的生活更富有诗意!
经典短文摘抄二:
不要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拥有梦想才有可能成功。梦想是现实的动力和源泉。梦想在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只有梦想可以使我们有希望,只有梦想可以使我们保持充沛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这个世界上,对追求梦想的人而言是不存在失败的。他们及时实现不了最初的梦想,也会获得一些藏在梦想背后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的价值,有时甚至远远超过了他们梦想的价值。如果你现在是一位正在梦想着的人,千万不要停下你的脚步,意外的惊喜,也许明天就会降临。
人要有梦想,而且要通过努力去实现梦想。梦想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和未来,所以要保持一颗梦想的心,听从你心灵的指引,不管它指向的是什么方向。
这世界没有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有了梦想之后就要相信自己,而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始终意志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奋斗。现实社会中,拥有梦想的人很多,但实现梦想的人却很少,这是因为拥有一个梦想是非常容易的,但要实现梦想,却需要执着的精神坚持下去。
人生要有梦想,梦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没有梦想,就没有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执着的奋斗中,靠着顽强的信念在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有一位男孩刚进入学校读书的时候成绩总是不及格,可他偏偏对写作特别感兴趣,当作家一直是他的梦想。老师和同学都对他的梦想家以嘲讽,认为不可能实现。可他没有放弃,每天坚持练习写诗、写故事……后来,他果然写出了一部小说——《老人与海》,他就是海明威。
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记住,命运在你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别人的嘴里。
经典短文摘抄三:聆听,生命岁月的片片心语
时光像一条溪流,在季节更替中缓缓地流淌,伴随着整个生命。沉淀在岁月中的韵律,就像午后的茶香,絮绕着淡淡的苦涩,淡淡的清雅。总在这样的意境中陷入一种沉思,任游走的心空回味在一缕思绪中,像一股默默流淌的小河,轻轻地融入每一条血脉,穿透每一个角落,去倾听,去感悟。
生活像一本书,不经意的翻阅就能找到类似的主题。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在为幸福而奔波,为快乐而努力,但多变的世事常常把我们推向烦恼的漩涡,很多时候更是身不由己。生活就像染入色彩的流沙,这里有情感、有欢乐、有苦涩、有名利、有拼搏,随风尘辗转往往会迷失一段心路而不能自我,但时光总会慢慢给我们一个释怀的机会,随着冷暖的交替,风雨的磨合,最终都会走向一份平静,或掩埋,或堆积在某一个角落,原来我们一直被时光改变着。
生命从第一声啼哭开始,从第一滴乳汁孕育,而我们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学会微笑,学会各种融入,学着如何接纳别人,也让别人接纳自己。成长需要艰辛,沧海桑田的迁变是对生活的考验,人生路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承受是必修的课题,也只有在承受中才能找到生存的价值。路每一天都在走,生活总会有不同的困惑,面对繁杂与其做无谓的抱怨和发泄,还不如学会适应和找到不足,有时候在他人的错误中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陷,对与错能够读懂都是一种启蒙。思考能舒缓压抑的情绪,能真正的识别黑白,提高自身各种生存能力。
生活有时候就像江河跌宕起伏,有惊涛骇浪的险阻,有风平浪静的安和,有时候又像飞溅的瀑布,高潮与低落交织,但最终都会流向平缓。生活就是一种融入,意志力的考验,很多时候我们与现实脱轨,拿想象和现实做着对比,却忘记了现实永远赶不上虚拟的脚步。而那些七零八乱的想法,却又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情绪,不满足是生活的第一大杀手,也会把命运推向复杂抛向极端。生活是否圆满,取决于能否过得安逸,彼此相守的一份简单。
岁月总会有属于我们的遗失,从幼稚到成熟不停的演绎着悲喜,偶尔用他人的经历来解读自己,却发现如此的类似。其实悲欢离合,季节的交替谁又能逃得过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曾遗忘,也不愿提及,随岁月的流失散落在风尘的一角,成为一种忧伤或暖心的过去。偶尔的听到一首歌,会莫名的感触,总有一段脆弱在高低不平的韵律中被触摸,有时候会为一道风景而沉思,只因勾起了某一段记忆。其实很多事一直都没有忘记,只是不再去惊扰,深埋在心底,默默的去感激。
生活不需要配备固定的支点,瞬息的变化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我们终究要接受岁月的洗礼和强化,所有的沟坎都是走向完美的阶梯,生活赋予我们的只是一个框架,需要不停地去努力打造,用真诚和温馨去完善。面对诸多不可扭转的改变,要么淡然,要么放手,抛开所谓的纠结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也是给自己一份安然,很多事情不需要去强求,也不需要让自己太牵强,凡事都有一个进化的过程,生活没有死角,只在于能否破解一种观念和改变。
总有一些画面需要留给岁月去剪辑,总有一些人需要时光去包容。在与时光的对峙中,我们都会被抛弃,而我们终究承载不了太多。季节的更迭,错落的交合,都是一道暖心的风景。一条路,需要用一生去走,沿途总是不停的演绎着属于我们的故事,而它就像一映晚霞,虽没有彩虹的绚丽,却在每一个日子里都充满了韵色,生命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更持久的回味。
生命需要和谐。简单,不是让我们放弃所有的追求,淡薄一切立地成佛,而是多给自己一份坚强,多一份对岁月的感知,多一份面对风雨的坦然,超越自己更能彰显对生活的热爱。一份简单饱含着生命最真挚的絮语,涂染着生活最完美的色调,简单点墨出人生所有的从容。一条河流,缓缓地流过岁月,遇到礁石的屏阻,漫过、绕过从不滞留脚步,依然静静地流淌着。人生亦是如此,艰难险阻并不能阻止前行的脚步,再难走的路总会过去,当跨越了心的屏障,看到的是满目的开阔,原来生活如此简单。
光阴在溜走,一些人,一些事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总在相遇与握别中承受岁月的无情,有些再见转身的那一刻就成了再也不见,只是偶尔在一首歌中、或一杯茶的思绪中读取着彼此。生活需要包容,生命需要感动,当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世俗的迁变,那么所有缘起缘灭都将是生命中一道靓丽的彩虹,虽未持久,但以入心。
5.经典励志文章短文 篇五
适时恰当地选择也是创造机会的方式,眼前的无果或微不足道的回报,也许正是向着成功方向前行的标记。机会在你,无人能抵。
我们总以为自己没有选择。但不做任何选择只是僵在原地,也是一种选择,而你大可选择不要这样对自己。
大部份人总以为,不做选择就代表没有做出任何选择,但事实上是,「不做选择」也是选择的一种,只是你选择了不行动而已。「机会其实随时都有,但没有实力,机会都不是你的。」
没有人有责任一定要给你机会,除非你自己努力争取,换句话说,机会是争取来的,而不是等待来的。
不用埋怨为什么没有人给自己机会,而是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当机会来到时,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能够牢牢抓住它。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次大好机会,不用烦恼为什么机会始终还没出现,反之,应该担忧的是当机会来临时自己是否已有能力牢牢抓住它。
当机会来临时,通常每个人会有几种反应。
努力争取
选择不争取
顺其自然
看不见机会
通常,机会来临时,只有当你努力争取,机会才是你的,顺其自然或不争取,机会通常都会溜走。只要仔细观察周遭,其实就能发现处处充满机会,但有些人看不见,有些人则忽略它,而成功的人则会积极努力地争取。
大部份的人都没有积极地寻找机会,而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甚至有些人因为害怕辜负别人的期望而选择做出违背自己内心真正想法的事,当我们选择做出符合其他人期待的选择,就容易在事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其实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我们没有做出选择,只要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成功的人懂得观察周遭发生的变化,然后顺应时势替自己创造机会,例如以现在的网络革命来说,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跳下去创业,然后成功了,有些人则看不见机会,或是不愿意改变、害怕承担失败的后果,所以其实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愿意做出选择。
比起机会更重要的是,你愿意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以及你愿意做出什么选择?
你是否选择愿意努力学习,即使每天必须牺牲一个小时的时间阅读?
你是否能够选择比别人早起一小时,就只是为了要把每天的工作做得更好?
你是否能够选择多跑几个客户,为了替公司增加业绩?
正是我们每天的选择,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
「一个好的决定并不是取决于当下你所做出的选择,而是你在作了决定之后慢慢形成的。所以说,不愿意负责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好的决定的。」
每个人每一天都应该让自己做好准备,因为每一天做的事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当一个人做了充分准备,机会来临时就是他的,如果他没有做好准备,不管任何机会都不是他的。
无论你想做任何事情,最难的往往是踏出第一步,当你有勇气踏出第一步,就会觉得其实没有什么。人生是由一连串的选择与决定所累积而成,每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行动,都在决定你未来的人生。
6.经典短文解读 篇六
一、自然土地论
自威谦·配第起, 古典经济学家们就非常关注土地,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这个著名论断是其精华的理念。随着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理论流传, 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见解——自然土地观。即由于适合生长食物的土地面积实际上是固定的, 而耕种这些土地所提供的能量正在枯竭, 所以现有的土地不能继续为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我们称这种理论为悲观土地论。虽然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观点过于极端, 但是用于说明我国的人地矛盾还是有其意义的。
从1997年至2003年, 我国的耕地减少了1亿亩。与此相对, 我国的人口逐年增加。根据预测, 我国每年人口增加一千万人, 到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的峰值。届时我国粮食的需求总量为65947万吨, 未来发展需要1 9.4亿亩耕地才能保障粮食和蔬菜等食品的安全。
我国国土资源总体上紧缺, 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十分强劲。2003年建设占地规模增大的趋势明显, 全年新增建设用地641.7万亩, 而耕地净减少3806万亩, 人均耕地由1.47亩降为1.43亩。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地区要求扩大用地规模、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增加用地指标还呼声不断。就在这一增一减过程中, 出现了富有我国特色的土地征用问题。
二、“公地的悲剧”理论
公地悲剧是指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 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简单地描述是, 一群牧民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 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收益, 而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 再增加羊的数目, 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 但为寻求自己利益仍然会选择多养羊以获取收益, 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 “公地悲剧”就发生了——草场持续退化, 直至无法养羊, 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在我国, 国家的土地就是大牧场, 官员们就是草场上的牧民, 明知道把土地卖出高价可以提高土地价值, 但为了自己的利益, 都情愿低价出售, 利用自己权力寻求价差来谋利。
在我国, 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成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改善部门福利以及腐败的捷径。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征地的补偿只考虑了农民愿意出让的供给价格, 而没有考虑到资本对土地的需求价格, 致使出现目前存在的巨大土地差价, 并由政府索取, 引起农民对政府的不满。再如,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 虽然有法定的最低标准限制, 但由于政府的自由裁决权也比较大, 结果很多地方政府常常按照非常低的标准给予征地补偿,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看不见的手”原理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写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户、面包师傅的恩惠, 而是由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每一个人…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就是“看不见的手”原理, 即以利己为动机的个体经济活动, 通过竞争的作用, 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社会资源、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 价格自发调节市场供求自动均衡。
关于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经济活动中的技巧有一个重要推论: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 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经济能力。在我国, 征地价格是由国家制订的。我国目前的补偿标准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 而是按照征用土地的原用途, 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 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而且, 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当中的一些规定“空隙”太大, 导致农民无法得到合理的补偿。现行《土地管理法》中有些补偿标准只有最高的限制, 而没有最低限制, 如“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当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时, 政府干预经济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我国, 土地征收制度经过了三个时期的发展,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对于土地征收的干预程度也是不同的。现在政府应当做的就是发现因征地而带来的各种问题, 制定相关的加强土地征收监管、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的制度。同时, 注意不可过度干预。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知道了我国现实的征地制度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是密不可分的, 从经典经济学原理中解读中国征地制度, 也许能给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具体到征地制度的研究还需要发挥“取其精化, 弃之糟粕”的精神, 联系实际, 制订具有我国特色, 能够解决我国问题的实用型征地制度。
摘要: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 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已经相当滞后, 各地因征地引起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 征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问题。近年来, 学术界对于征地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本文试图利用经典经济原理来解读中国土地征收制度, 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理论空间。
关键词:土地征收制度,经济学原理
参考文献
[1].[英]威廉·配第.《赋税论 献给英明人士 货币略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66
[2].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39-240
7.初中英语经典作文短文 篇七
1.It was sunny and very hot today.I got up early and helped my parents cook breakfast.Then I washed the dishes and cleaned the room.After a short rest I did my homework 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 I went swimming in the nearest swimming pool with my friends.It was really cool to swim in such a hot day.I surfed the internet and read a storybook in the evening.I really had a busy and interesting day.今天天气晴朗比较热。我起得很早,帮父母做早饭。然后我洗碗打扫屋子。休息一会后我上午做作业。下午我和朋友去我家最近的游泳池游泳。在如此炎热的夏天游泳的确很棒。晚上我上网、看故事书。我今天很忙过得很有趣。
2.暑假打算
I will have a busy summer vacation.I a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every day.I am going to the library to borrow some books and go to the shops to buy some books.I am going to do sports such as playing table tennis, swimming and so on.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and stay there for a week.I am going to help my parents do some housework.我暑假会很忙。我每天要写作业。我打算去图书馆去借书、去商店买书。我要做运动,如:打乒乓球、游泳等。我要去看爷爷奶奶并在那住一周。我要帮父母做家务。
3.自我介绍
Hello, everyone.My name is Kelly.I am friendly and honest.I am good at English and maths.I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playing computer games, watching TV and traveling.I also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 and I am good at it ,too.I often play table tennis with my friends on weekends.And I want to be a famous table tennis player when I grow up.What I like most is to see the seagulls flying freely in the sky so I often go to the sea in summer.My favourite colour is white because I think white is symbolize purity.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KELLY.我很友好、诚实。我擅长英语和数学。我爱上网、玩电脑网络游戏、看电视 和旅游。我也喜欢打乒乓球。我经常和朋友们在周末打乒乓球,长大了我想当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最喜欢在海边看着海鸥自由自在的飞翔,因此在夏天我经常去海边。白色是我的最爱。因为我觉得白色是纯洁的象征。
I know a new friend, his name is katy, 13 years old, Americ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venth grade six classes in the first secondary school, he was long the large eyes, brown hair, tall, the most like the green and red, and English is also very good, his father was a doctor, mother is a teacher, brother and like him is also a student, his telephone number is.....That he and I get along very well, I am very happy to know him.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他的名字叫katy,十三岁了,美国人,中学生,在第一中学七年级六班上学,他长着大眼睛,有棕色的头发,个子很高,最喜欢绿色和红色了,英语也很好,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老师,哥哥和他一样也是学生,他的电话号码是。。。,我和他相处的很好,我很高兴能认识他。
It was sunny and very hot today.I got up early and helped my parents cook breakfast.Then I washed the dishes and cleaned the room.After a short rest I did my homework 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 I went swimming in the nearest swimming pool with my friends.It was really cool to swim in such a hot day.I surfed the internet and read a storybook in the evening.I really had a busy and interesting day.今天天气晴朗比较热。我起得很早,帮父母做早饭。然后我洗碗打扫屋子。休息一会后我上午做作业。下午我和朋友去我家最近的游泳池游泳。
8.经典爱情故事短文 篇八
“喜欢她吗?”
“是的。”
“那么,你应该知道她的故事。”
巧玲是个年轻的女作家,刚从大学毕业没有多久,擅长写新诗和小品,文笔流畅生动,笔底充满了感情。从她的文笔看,她该是个细腻而多情的女孩。
巧玲尚未结婚,和父母定居南部。在一次台北的文艺聚会中,她认识了住在台北的徐。
徐不是作家,而是某报的文教记者,能写、能谈、能欣赏,而且会画一手极好的写意画。他的才气和风采立即吸引了年轻的巧玲,但是,徐已经使君有妇。
人类太多“相见恨晚”的故事,但是,相知却永不会“恨晚”。巧玲和徐由相识而相知,由相知而相爱,这之间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路。我相信他们这条路走得非常艰苦,必定充满了矛盾、挣扎、痛楚、压力和犯罪感。台湾的社会,说新不新,说旧不旧。一方面有非常耸人听闻的新潮人物,另一方面 ,也有极端的保守派。巧玲和徐就在这夹缝中生存。徐是书香门第,妻子也系出名门,而且已有一儿一女。无论在道义上,责任上,都不允许他有外遇,更遑论离婚再娶。因常在宴会上,或人群中相遇。四目相对,灵犀一点,千言万语,却常苦于无法倾诉。于是,有一次,当他们有机会单独相处时,徐说:“那只是三个字;三个从有历史,有人类,就会这三个字,但是,让我们之间有点默契吧,如果我敲三下桌子,就表示我在对你说这三个字;如果我拍你三下肩膀,也是说这三个字,如果我打电话给你,铃响三下就挂断,那是我在对你说三个字;甚至……如果我向你眨三下眼睛,弹三下手指,喷三口烟……都是在说:”我爱你。“
多么浪漫的表达方式!
然后,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生活在“三下”里。敲三下,我爱你。拍三下,我爱你。看三下,我爱你。铃响三下,我爱你。吹三下口哨,我爱你。叹三口长长的气,我―――爱―――你。
这种爱情,有它的凄凉,有它的美丽,有它的诗意,有它的残忍,有它的狂欢,有它的痛苦。不论怎样,徐和巧玲就这样”两情默默“的度着日子。雷为了忠于这段”不为人知“的爱,竟摒退了所有的追求者,一直小姑独处。
逐渐的,两人的知已朋友,都知道了这段情。而他们在无数的刻骨相思之后越来越觉得彼此间的爱,已浓得再也化一开。于是,徐开始和妻子摊牌,开始和父母商量,开始为两人的未来而奋斗――这是另一条艰苦的路,几乎是残酷而血淋淋的。徐为了巧玲而奋战,巧玲为了徐而受尽唾骂中,最后,徐总算获得了妻子离婚的同意。
去年七月某日,巧玲和徐约好在台北某餐厅共进午餐,雷乘飞机北上。那天,她心情极好,因为这么多年的暗恋,终于有了拨云见日的一天。终于可以公开约会了!谁知,这顿午餐,徐没有出席,而且,他永远不会出席了。
徐就在那天早晨,因撞车而丧生。
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走了,消失了。
而活着的人,却必须继续活下去。
巧玲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活着,那些日子,生不如死,对于周围所有的事和物,都视而不见。心碎的滋味,只有心碎过的人才知道。那些日子,她没有感觉,没有思想,没有意识,活着只为了活着,痛楚的底层,是再也没有爱了,再也没有希望了。”死亡“摧毁了一切,爱情、梦想和希望。
然后,在徐死后的第七夜,徐的诸多好友们,都聚集在一起,为徐开追悼会。巧玲也参加了这追悼会,她彷徨无据,心碎神伤。眼前都是旧相识,可是,谁再对她敲三下?拍三下?看三下?吹三声口哨?叹三口长气……
那夜,台北全市灯火辉煌。
但是,那夜,在徐的追悼会上,一间大大的客厅,却忽然灯火全熄。
灯灭了,一片黑暗。大家在惊愕中,灯又自己亮了,然后,再灭,再亮,再灭,再亮。一连明灭了三次!
巧玲几乎脱口狂呼了!
闪三下,我爱你!
他来过了!他见到她了!他说过了!闪三下,我爱你!闪三下!我爱你!他表达了他的意思,他带来了他的关怀、热情与安慰。
死亡,不是终点。巧玲又活过来了,又能面对生活了,又开始写作了。死亡,也不能阻止爱情!
这是个爱的故事!
我听完了,说不出的感动,说不出的心酸,也说不出的激荡。爱,如能超越生死,多么伟大的事!但愿死而有灵,相爱的人永不被死亡分开。那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这不也是种”美“吗?提起笔来,我情不自禁的写下几行字:
“不能同死,但能同在!
不能相聚,但能相爱!
不能今生今世,
但能无阴无碍!”
9.经典短文解读 篇九
一、“人生真切体验, 感情真挚表达”。
(一) 从《背影》创作时代背景谈“人生真切体验, 感情真挚表达”。
关于《背影》创作的时代背景, 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北京大学讲学道: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 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 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 当然无所不可, 儿子有话, 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 “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 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 “五四文学”中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 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 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 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1]为什么能激起无数读者共鸣呢?作为现代读者, 我们用哲学中“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观点看待“五四”前后“父亲”形象实际, 不难发现朱自清创作的《背影》纠正了当时国人对“父亲”的偏激观念。正是因为这份独特人生体验、真挚感情的表达, 才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二) 从《背影》创作的内容上谈“人生真切体验, 感情真挚表达”。
《背影》“只是写实”, [2]不作任何修饰、渲染。全篇写父亲十分关心爱护儿子, 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 但像“关心”“爱护”“感激”“思念”这一类直抒情怀的字眼, 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当时, 父亲遭遇双重灾祸, 祖母去世, 差使也交卸了, 丧母的悲痛再加上生存危机, 父亲急于谋事, 但在谋事与送行的选择中, 父亲还是选择了送行, 真是情深似海。父亲不仅照顾眼前, 而且为儿子的旅途着想, 临别前亲自买橘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3]“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些话都是很平常的, 没有什么特别, 可是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儿子对父亲的依恋不舍早已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让读者心潮顿起涟漪, 怎不动容呢。文章内容真实和感情真切, 一个“真”字, 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钥匙。
(三) 从朱自清父亲读《背影》潸然泪下谈“人生真切体验, 感情真挚表达”。
朱自清在他的作品中写道:“1928年, 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 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 我手捧书本, 不敢怠慢, 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 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 挪到窗前, 依靠在小椅上, 戴上了老花眼镜, 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 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 昏黄的眼珠, 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4]文章表达的感情真挚与否, 这位特殊的读者“父亲”最有发言权, 因为他是当事人, 他的言行举止告诉我们文章的情感表达真切毋庸置疑。
二、“观察角度独特, 表达具有创意”。
《背影》问世已80余年了, 这么多年来, 反应同一主题的文章无数, 为何只有《背影》霸主地位“无文撼动”呢?这与散文的独特视野不无关系, 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 组织材料, 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那“望父买橘”中的“背影”是不折不扣的电影特写镜头, 永留读者心中:父亲胖胖的身躯,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步履艰难, 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 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使读者心潮澎湃。作者这一表达可以说是独特的, 有创意的。除此以外, 父亲和儿子告别后, 儿子又捕捉到了另一个背影, 分手后, 伫望着离去的父亲, “背影”在人群中消逝, 离情别绪, 又催人泪下。文章另两处“背影”分别出现在开头和结尾: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 开篇点题“背影”, 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 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 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 思念之情不能自已, 与文章开头呼应。背影, 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 除了特写“背影”以外, 其余三次的情况虽有所不同, 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三、“白描出色运用, 父亲背影成经典”。
《背影》一文最主要的表达特色就是出色的白描, 作者写父亲的背影, 描写那买橘子时过铁道的场面, 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让父亲的背影成为经典。所谓白描, 照我的理解, 就是不用过多的修辞, 不加形容和修饰, 不追求华丽, 用质朴的文字, 把当时的情景原生态地记写出来,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父亲的言行举止, 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 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 而是在特定场合下, 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 不用重彩, 而是白描。作者不仅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 而且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不便地走去, 怎样探身下去, 怎样艰难爬上月台, 都细细地如实写下, 我们读后有如见自己父亲之感, 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透过这些举措, 我们感受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之情。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 也不去渲染它, 用极朴实的文字, 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 让父亲背影成为了经典、永恒。
四、“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情感”。
情丝万缕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个“背影”已烙在作者的心里, 挥之不去。文章结尾, 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再现父亲的背影, 使读者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审美联想和感动,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心中也深深烙下父亲的“背影”。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结篇, 与文章开头呼应, 进一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 写得凄切动人。收束全文, 余音难绝, 情长绵绵。
五、“用语干净、朴实, 涵义丰富”。
文章通篇语言干净、朴实, 没有多余的字眼, 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 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受时代影响, 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 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 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 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 引用原句, 更见真实, 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苍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除此以外, 语言提炼得非常精确, 涵义丰富。比如“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这里的“说定”, 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 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 后来终于还是送了, 实际上是说而不定, 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当然, 这些词还很多, 如“熟识”“再三嘱咐”“甚是仔细”“混入”等, 不一一举例。
六、“父亲话语平中见奇, 处处显深情”。
父亲的背影已成为经典, 受众多读者赏析, 其实父亲的语言看似简短, 但意思丰富。特别是父亲送儿子上车中说的四句话, 尽显父亲的深情。“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瞧,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 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 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 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 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 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 父亲也看在眼里, 自己费点事, 能让儿子受用, 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 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这样的话语还有很多, 比如:“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等。
七、“内容先后有序, 结构详略得当”。
阅读这文章, 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 也是家庭美德,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中心统揽下, 虽然涉及内容颇多, 但作者让其在“背影”主线下, 连成一串珍珠链, 不散而有序:从祖母去世, 到父亲差使交卸;从父亲到南京谋职, 到我从浦口坐车去北京;从我与父亲龃龉, 到感受到浓浓父爱, 等等。当然作者始终不忘文章聚光点:买橘子时的背影。在这一聚光点下, 作者对文章作了剪裁。文中写回家奔丧, 写在南京游逛, 都一笔带过, 因为这些跟主题有关但不是重点。详写送行的过程, 其中也分主次, 买橘子的过程写得较详细, 写背影的笔墨, 又特别详细。可见, 详略的原则是为了突出重点。
当然, 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写作经典范例, 信手拈来几例。比如, 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 而竟是他的“背影”呢?这里就运用了设置悬念, 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 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不相见”三个字也颇具深意, 读到后面就会明白。还有,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先交代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变卖典质还旧债, 又借新债办丧事, 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 父亲出外谋事, 儿子离家读书, 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 为写“背影”, 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 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在文中这样的铺垫还很多。如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之前, 先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 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茶房, 写这些细心照料为下文具体描绘“背影”作了铺垫。
有人讲, 眼下中学生的好作文, 不比朱自清的《背影》差太多, 会有相当多的人信以为真的;甚至有人说, 《背影》正是因为朱自清所写的, 文跟人走, “超保护的合作原则”, [5]才成为了经典, 等等。其实, 随着时间推移, 答案已见分晓, 本文只是从新课标角度分析了经典作品《背影》的写作, 寻找成为经典的内在质素有哪些。
摘要:《背影》为何成为经典, 历来众说纷纭, 但其成为经典的内在质素谁也无法否认。本文从课标理念出发, 解读它写作的内在质素:“人生真切体验, 感情真挚表达”;“观察角度独特, 表达具有创意”;“白描出色运用, 父亲背影成经典”;“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用语干净、朴实, 涵义丰富”;“父亲话语平中见奇, 处处显深情”;“内容先后有序, 结构详略得当”, 等等。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散文《背影》,写作特点
参考文献
[1]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语文学习, 2002, (2) .
[2][4]现行语文课本配套教学用书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54, 56, “有关资料”.
[3]现行语文课本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62.
[5]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11:27.
10.一些寓意深刻的经典短文 篇十
1、《豪猪的哲学》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挤到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马上分开;御寒的本能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这样经过几次反复,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在人类中,自我的空虚和孤寂使人们需要社交,但许多令人厌恶的本性和使人难以忍受的缺点又使它们分开......终于人们也找到了最佳距离,使得他们通过礼节共同生活在一起。
2、《石膏》它是多么柔软,温暖,随和,多么希望有人助它一臂之力,安排它的命运。这时,它什么活都肯干,甚至充当填料。它终于找到一个小孔,钻了进去,稳稳当当,舒舒服服地安顿了下来。这时,它的性格骤然一变:又冷,又干,又硬。
3、《薄薄的银子》一位富人去看哲学家,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对他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许多人。”有钱人说。然后,哲学家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现在你看见了什么?”“我自己”。他回答。“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分别只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哲学家说,“但是这一点银子就叫你只看到自己而见不到别人了。”
4、《其实》一个农民曾经向一位教授这样问道:“先生,一个聋哑人曾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他先把左手中的两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用右手做锤钉的样子。服务员拿出一把锤,他摇了摇头,并用右手指了指放在柜台上的两个手指。服务员拿给他钉子,他点了点头。这时候,恰巧有位瞎子进来。先生,请你想象一下,他将如何买到一把剪子?” “噢,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子剪布的模样就可以了。”教授从容地答道。其实,瞎子是会说话的。
11.智慧文章 经典哲理23篇短文 篇十一
智慧文章 经典哲理23篇短文:
1、少年时,对初恋说:这是缘分
青年时,对老婆说,这是缘分
中年时,对情人说,这是缘分
老年时,对老伴说,这是缘分
我说,如果这四个“她”是同一个人,那才是真正的缘分!
2、真正的爱情可能只是存在于电光火石之间,随后就迅速被迷恋、性、亲情、友情、感动等衍生品所取代,之所以说我们搞不懂它,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抓”住了那些从犯,而主犯早已在瞬间消失!
3、被骂时看的小故事:
佛问:如果有人给你礼物你不收,礼物归谁?答:归自己!佛:人骂你,你不应,责难归谁?
易生气看的小故事:
生气的1对N效应:丈夫挨了领导骂,回家冲爱人发火,”生气的妻子转头又说了儿子一句,儿子气的朝花猫踢了一脚。猫冲到街上,正遇上一辆车,司机为了避猫,轧死了旁边小孩。领导一句话,让六个人都受了气,甚至遭了殃;如果这样的脾气一月三次,十年后,你将迁怒360人,同时也有受到360人报复的危险!“自虐”时要看的哲理
父母陪的是你的上半辈子,老公老婆和儿女陪的是你的下半辈子,但只有你的心陪的是你的一生,对于这样忠诚的朋友,大脑曾经犯下的错误,你却对“它”痛下杀手,不考虑它的感受,你不该反省吗?
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情是世界上最具有蹦极精神的一项运动。
一秒之前,它可以让人笑的花枝乱颤,一霎那之后,却又能让你坠入无间苦海!今天,你还可以在太平洋享受着爱情的面包,明天你又可能被打发到北冰洋惨兮兮的啃着失恋窝窝头!
对于这样的“高危”项目,佛祖有时也看的心惊肉跳,不时的提醒:小心啊,处理的不好,爱情就会像刀尖上的一点蜜,尝了蜜,注意舌头啊!
曹雪芹更不忘感叹一句: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不幸风月债难偿。李清照也被它烦死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这个故事给人的最大启发就是:人很难有运气像郭德纲唱的“刚刚好”那样,正好找到最合适的嫁了或者娶了,就像股市中的最高点,往往得等到过去后才能明了,所以,我们最好是既不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把重心放上头,也不要走到山穷水尽,莫待无花空折枝!执其两端而取中间者可也。
6、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
恋爱一年,是有情金不换。
恋爱两年,是悲欢协奏曲。
恋爱三年,是喜多愁更多。
恋爱到无数年,便成了相见不如怀念。
婚姻往往是越久越结实,恋爱越到后来越不堪一击。
这就是说男人女人,有相爱的激情,却不一定有相处的耐性。相比于上面的笑话,我更喜欢下面的一个小故事: 她下班回家,他坐在沙发上。
面无表情地抽着烟,突然他开口了:“喂,我说,我们像这样同居两年了,你不觉得厌倦吗?”
她停下了正换着拖鞋的手,转过身愣愣的看着他:“你说,什么?”
他还是一样面无表情:“我说,我厌倦了。” 她的眼泪流了出来,无助地背过身擦拭。
一个温暖的身体突然抱住她:“不如,我们结婚好吗?” 故事中的他,绝对是个明白人。
其实,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也该知道他是对的:亲朋好友中,凡是恋爱超过五年以上的,最后的结婚率远远低于三年以下的,而他们分手的理由往往就是没有激情了!
天地良心啊,相处这么长,还能还有那么大的激情,还能一握小手就脸上潮红,还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还能每次约会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还能每次**都如初见,那除非自己真是“激情帝”“真情后”,要不然,人体哪来那么多的能量啊!这个时候,早该把激情,真情升华,去组建一个家庭,去体验婚后的酸甜苦辣,一句话,人生,还有更多的事等着做呢!
7、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她)的心。” 看完这个故事,很容易就能知道理解的重要性,但“理解他的心”,简简单单五个字,说起来容易,却很难做得到,就像某位禅师说的“三岁小儿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例: 先是男人成为争吵的导火索:
比如,他对女人说:“你不该为这件事烦恼!”他可能是出自一片好心,使出所有力气。试图让女人明白,她情绪低落,完全是庸人自扰。但从他的脸上,女人看不到一丝理解,他的振振有词只能让女人深刻地体会到:男人根本不关心她的感受。男人关心的,只是尽早摆脱责任。
这时候,女方往往就会索性点燃导火索:
这个时候她往往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喜欢用责问的方式,提醒男人注意。比如,她会说,“这么大的事我能不烦吗,你考虑过我心情吗?”女人否定的态度,让男人听到的都是责备和怨恨。他感受到的是对他的攻击,他也会本能地抗拒。
而这就是典型的不能互相理解造成的。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深入了解对方呢?
在这里不妨告诉你一个诀窍,点透了它,不敢说百分百,但至少会让你更能懂得点你的另一半的“鬼心眼”以及由此引发的“奇言巅形”!
8、国王亚瑟年轻时,被邻国伏兵逮住。邻国君主发话,可以放他一马,给他一年时间,只要解答出一个非常大难题:
女人到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一年之后,他还不能给出圆满答案,就处死刑。
亚瑟王向本国文武百官、王子公主、宫廷小丑、贤者智者、牧师妓女等几乎每个人,广泛征集答案,问了自己绝大部分臣民,可没有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有一个老巫婆例外,只有她才知道答案。可她收费昂贵,这在全国出了名的。最后一天期限到了,亚瑟王没有其他办法,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求她救急。
女巫解答了“亚瑟王难题”: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古今中外,还有很多智者回答这个难题。老女巫的回答,并不是最到位最贴切的。克里斯蒂?阿加莎,这个全球销售量最大的“侦探小说女皇”(小说销数超过了五亿本,连莎士比亚拥有的读者数量,也要屈居第二),曾被婚姻深深伤害过的女人,讲得更加具体、实在:
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一个男人爱她,并理解她的感受。
9、老婆生日,一个大款在酒席上说了这样一件往事:年轻时,好胜,爱虚荣,经常吹嘘老婆有多听话,自己做事如何顺!有一天朋友顺着他的话,非要去他家让他请客。抛不过,回到家里硬着头皮和老婆说了这事,那一段正好一批款收不回来,买菜的钱都没有,老婆静静的听完,没说啥,朋友来后,老婆用满桌的鸡鸭鹅肉招待了他的朋友。事后,他才知道,老婆是用卖血的钱凑合这一桌,打那以后,他开始真正发奋图强,直到有了今天。
说毕,男人跪在了女人面前,女人内牛满面!在座的这才知道自己也忘了带手帕!
这就是尊重的威力,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男人的一生。
那么尊重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个人以为,最基本的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那就是他不一定要听你的。
另一方面,在外面,尤其是在众人面前,一定不要说损他或者贬低他的话。
最后,两人相处时,女人需要口下留情,“没用”“无能”“不是个男人”之类 的话尽量少说、不说,因为,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当初你又为啥要选择和他在一起呢!
10、情人节,老年痴呆的外公失踪。
晚间,医院来电说有位衣服上缝这个电话的老人站在某病房里不肯离去。去 接外公时妈妈一进病房便哭了,外婆就是在这间病房去世的。当我看到傻傻的外公手里那支不知从哪里拣来的玫瑰时,忽然想到几年前情人节,我问外公咋不送外婆玫瑰时,外公说傻老太太衬不上玫瑰。
这就是男人的力量,更多的,他们会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1、刚结婚时吵架,我一叫“离婚!”老公立马住嘴,小心翼翼地赔礼道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叫“离婚!”老公就会还击“要离你去离!”再过一段时间,我叫“离婚!”老公懒洋洋地说“喏,北区法院就在前面,要不要我告诉你法院门往哪里开?”我暴怒,跑到房里,花费了半个钟头,把离婚诉状写好,这时他来敲门,“你在里面做什么?这么久没动静,不会自杀了吧?”我神气活现地拿诉状给他看,他看了一遍,“哇,你这诉状写得好正点啊,有收藏价值。让我收起来做传家之宝。”我忍了半天,没忍住,一声笑出来,前功尽弃。
冲动是魔鬼,冲动的一方常常会出“魔语”,既然是魔语,那当然是受魔鬼控制说的话,不是她本意,这些话自然不必当真,所以面对 “魔”语,你也当作是“春风化雨”,用太极拳的四两化千斤大法让对方的一腔怒气化做黄鹤一去不复返!
12、只有当你有了智慧,有了独立性,相处才会真正平等,男人也会从骨子里更敬重你,更在乎你。
真正有魅力的女人,让男人第一眼看到她的胸脯,第二眼看到她的胸怀。
“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这就是徐志摩曾对为之如痴如醉的人物——林徽因的由衷的评价。
这样的女性,男性不得不尊重。
相反的,如果只是为了抓住男人的心,一味的死缠烂打,结果只能更糟。
说有一女人嫁人后生了一男一女,他老公是明星。她怕他沾花惹草于是女扮男装天天跟着,因为怕怀孕肚子大装不像,竟然自己做了绝育手术。谁想到一场麻疹让她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她再生绝无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公天天跟别的女人乱扯。这自作聪明的女人叫王明华,老公叫梅兰芳
13、男人希望女人的独立是对外独立
男人希望自己的独立是时间独立
女人希望自己的独立是财政独立
女人希望男人的独立是事业独立
14、以下是毕淑敏女士的一个故事:
有一日,想去看梅花,没有赶上点。
主人看我失望的样子,突然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梅花瞬时开放。
我说,真的吗?你是谁?武则天吗?就算你真的是,如果梅花也学了牡丹,宁死不开你又怎样呢?
主人笑笑说,用了我这办法,梅花是不能抵挡的。你就等着看它开放吧!
她说着,从枝上折了几朵各色蓓蕾(那时还没有现在这般的环保意识,摘花,--罪过),放在手心,用热气暖着哈着,轻轻地揉搓……
奇迹真的在她的掌心缓缓地出现了。每一朵蓓蕾,好似被魔掌点击,竟在严寒中,一瓣瓣地绽开,如同少女睡眼一般睁出了如丝的花蕊,舒展着身姿,在风中盛开了。
主人把花递到我手里,说好好欣赏吧。我边看边惊讶地说,如果有一只巨掌,从空中将这梅林整体温和揉搓,顷刻间就会有花海涌动了啊!
主人说,用这法子可以让花像真的一样开放,但是……
她的“但是”还没有讲完,我已知那后面的转折是什么了。如此短暂的功夫,在我手中蓬开的花朵,就已经合拢熄灭,那绝美的花姿如电光石火一般,飘然逝去。
怎么谢得这么快?我大惊失色。
因为这些花没有了枝干。没有枝干的花,绝不长久。主人说。
回到正题吧。单纯的爱的技术,就如同那没有枝干的蓓蕾,也许可以在强行的热力和人为的抚弄下,开出细碎的小花,但它注定是短命和脆弱的。这就是说,如果双方没有感情的基础,再多的技巧也只能是延缓矛盾的到来。
说到这里,又想到一个情节:
男孩结婚后对自己的妻子比结婚前更好。一次聚会,朋友笑他:怎么结婚了还那么腻。他讪讪地笑着说道:“结婚前很多男生都想追她,有很多男生会对她好,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追到她;结婚后,对她好的男生越来越少,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不让她失落。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让她幸福。”说完,所有在场的朋友都沉默了,没有嘲笑,只有敬佩。
试想,有这么执着的爱的基础,无需技巧,他门也可以过的很幸福!
15、苦主:我的心天天心如刀割啊!大师问:为啥呀
答:我一想以后不能和她在一起了,就像被刀割,又一想,她以后躺在别人怀里时,又像被割了一刀!再一想…… 大师:别别别,别再想了,再想下去,古龙的《飞刀,又见飞刀》该上演现实版那!“哎!”
“你这么愿意被刀割吗?”
“当然是不愿意的啦!可是,刀总是我不由自主就自己发出来的,谁能救我?”
大师:说,救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自己啊。既然你不愿意被刀割,很好办,离开刀就是了。
“就这么简单啊?
“就这么简单。当然,具体做起来,你可能要有一阵阵痛。但关键是要有决心啊。只要你下了决心,谁能阻止一个人从刀口下逃生啊!自己救自己,与其让大脑司令部不断的发命令用飞刀扎自己练飞刀,莫如“转行”干点别的,你想想,失恋这些天来,你总是玩飞刀,你在外面欠了多少债啊:
你的亲戚好友们还在等你去玩,你的那一堆工作还在等你去做,你家里的臭袜子臭得它自己都不知该往那跑了,还在等你去洗……
而你,却还在上演飞刀连续剧,玩了第一季还想第二季,那割的可是自己的肉啊!连孔夫子都得一个劲摇头,孺子不可教也!
16、张果老与吕洞宾赴王母蟠桃宴,回府途中,突然听到看到一乞丐正躺在街口晒太阳,边晒边哼着小曲,那股快乐劲儿直唱的两位大仙羡慕嫉妒恨!
吕洞宾不屑地说:‘这一无所有的乞丐,真不知有啥可开心的。’
张果老笑着说:‘正因为他一无所有,所以才快乐。’若不信,咱就打个赌。’”
于是,张果老在地上捡了块石头,用仙家法术变成一美女,并告诉乞丐美女会照顾他。乞丐听了,差点乐茬了气,当晚回去就和美女如胶如漆,爱的难分难舍!
谁料,第二天天不亮,乞丐发现美女走了,伤心的难以笔喻!逢人便说:
‘我曾经得到过一个美女!’从那以后,那乞丐就一直生活在懊恼和悔恨中,永远失去了快乐。其实自始至终,那乞丐也没用失去什么,可神仙的一个玩笑,就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17、罗马第一美女去世后,人们对她还是异常怀念,城里的兵不好好站岗,城里的民不好好干活,把国王急坏了,即使下命令也阻止不了人们的这种感情,就像现在人类是阻止不了茅台涨价一样。后来一个聪明的大臣使了个损招,他把美女的已经腐烂的遗体拿出来,让大家看,还说谁要就免费赠送,人们一见,吐啊吐啊,吐完了,谁也不思念了。这一招在佛家就叫做枯骨观想法,什么意思呢?你不是喜欢帅哥靓女吗?那好,小和尚,你听着,他们有啥好呀,你想他们鼻子里有鼻屎,脚趾里有烂泥巴,小肠里有大便……这还只是活着的时候,死后更惨,就是一堆白骨,有的还爬着蛆!…… 18、1、未经失恋,不懂爱情;未经失意,不懂人生。——周国平
2、既然失恋,就必须死心,断线而去的风筝是不可能追回来的。——巴尔扎克
3、失恋算个啥?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睡不着,咱数牛,心情不好,咱旅游,实在不行,咱去公园看看猴儿!
4、失恋算个啥?人在情场飘,哪能不挨温柔刀,忍点疼,拔出刀,上点金创药,撒开俩小腿儿,咱照样在情场上可劲飘!
5、女人在一次次恋爱中知道男人是什么,男人在一次次恋爱中知道女人要什么!
6、爱的时候,让他自由;不爱的时候,让爱自由
7.就算,眼前的这个男人,千般好,万般好,处处是优点,他不爱你,这个缺点,你永远改变不了。
8.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
9.女人如花朵,需要爱情的滋润。可是花肥多了也不好,失恋有利于调整肥料吸收,以待将来必要时化作花泥更护花。10.放好心态,失去的东西,不要悲伤,你就当,他本身就不属于你。
19、少年时,曾经练过一种锻炼意志的方法:把两臂从两侧举平,然后定势不动,方法很简单,但坚持很不易。一起练习的一个朋友竟然坚持了3个多小时,当时我诧异的问他咋坚持的,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日出西山落东海,愁也一天..乐也一天.,反正胳膊举起来,不管你想和不想,疼都在那里;这时候你为什么要把时间都花在呲牙咧嘴上呢?为什么你不想想,它到底疼在那里,疼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样时间反而好过的多!这个故事的启示是:体察痛苦的时间越长,实际痛苦的时间越短,甚至是“进入痛苦,便无痛苦”这话悬吧?但的确管用,不信你试试!
20、想不出积极的,你可以坦然解决它
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走了,只留下它孤零零的自己。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自己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他了,就连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他旁边。可是有一天,它决定改变它的人生态度(确切点说应该是驴生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终于有一天,垃圾成为它的垫脚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21、最错的是沉迷痛苦,“罪不可赎”
有两个故事可以一正一反的解释这一做法:
“影子真讨厌!”小猫这样想。然而,无论走到哪里,它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就会看到令它抓狂的自己的影子。不过,它最后终于都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永远待在阴影里。
天德禅师遇到一个整日诉说不快乐的人,总说自己心力交瘁,看不到未来!天德禅师一语道破天机:你的心里面充满着绝望、痛苦和沮丧,那么我问你:你的心中,那里能容得下快乐呢!
22、烦恼往往来源于“时间错位”
时间错位怎么理解呢,时间上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所谓的时间错位,就是:
用过去的事情错误的影响了现在用现在的事情错误的影响了未来
用未来的事情错误的困扰了现在!
所有的烦恼也基本来源于此。
所有的解脱也在斩断这个时间链条。
23、“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具体可以这样想:
1、过去的随风
汉朝有个叫孟敏的,背了个陶土烧的大瓶子走,它一下子掉在地上,他仍旧朝前走,头也不回。人家问他怎么看都不看一下,他说已经破了,看有什么用。这种人就很洒脱。他不花一分钟时间去开碎瓶追悼会。
既然过去的已经无法留恋,又何必藕断丝连呢!
2,禅宗史上,有位知名的晋迨禅师。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养植兰花。种着种着就把整个禅院种的香溢融通,别人闻着乐,自己看了香。某日,晋迨禅师应邀去寺院外讲经说法。弟子代替他看花。却不料一个不小心,让整架的兰花轰然一声倒地,瓦盆破碎,花叶零落。小和尚吓得一魂走,二魂游。禅师回来后,他忐忑不安的告诉了事情经过。不料:禅师笑道:我的确喜欢兰花,但我种植兰花的目的是为了香花供佛,美化寺院和大众心境,不是为了生气烦恼的啊。世上的任何东西,无论我们认为美好或是丑陋,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是有生有灭,不会永存。所以随缘安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