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论文

2024-08-06

新媒体论文(共10篇)

1.新媒体论文 篇一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第三届新媒体学术年会 暨“中英高校创意产业论坛”征文通知

2012-09-20 17:39:51作者:佚名来源:复旦大学传播与信息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219 网友评论 0 条

新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和高速渗透给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不断的挑战,技术的进步对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体传播是当下传播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探寻新媒体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新媒体研究的重要领域。为此,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已先后主办第一届和第二届新媒体学术年会,邀请了国内和海外重要的新闻传播学者进行主旨演讲或专题讨论,在学界和业界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我们将继续主办第三届新媒体传播年会,讨论“新媒体与中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新媒体环境下的伦理法规、公共事件、社会交往、健康传播等问题,以及新媒体给视觉传播、新闻生产和公共关系等领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会议时间】2012年11月10日-11日(周六、周日)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

【会议地点】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征文主题】本次学术年会,我们诚征关于以下课题的论文:

——新媒体与伦理和法律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新媒体事件案例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交往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系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

——微博研究

——融合新闻

——新媒体艺术

——移动媒体研究

“中英高校创意产业论坛”征文

今年的“第三届新媒体学术年会”期间,我们还将跟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中英高校创意产业论坛”,旨在搭建中英学术对话、教育合作的桥梁,邀请中外学者围绕中英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中英创意产业政策比较、中英创意媒体及产业教育策略等话题进行研讨。届时,将由10多所英国著名高校的创意产业、新闻传播等专业负责人、知名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时间】2012年11月11日(周日)-12日(周一)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会议地点】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活动内容】11月11日(周日)将主要由学者发表学术论文;12日(周一)全天将举办“中英高校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主要由学界、政界、企业界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并与参会者现场互动交流。

【征文主题】本次论坛,欢迎投稿论文,也欢迎投稿1500-2000字的发言摘要。主题包括:

——中外创意媒体及产业

——创意媒体技术及前沿创意媒体产业及政策

——创意媒体教育理念及策略

——其它相关议题

1、截稿日期

请将论文全文或发言摘要(只面向“中英高校创意产业论坛)于2012年10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提交会议专用邮箱 newmediaforum@163.com,邮件标题和论文文件名皆遵循“第三届新媒体学术年会-单位-姓名”的格式(或中英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单位-姓名)。

2、文章要求

投稿论文必须没有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中英文皆可,正文字数不超过1.5万字。

欢迎理论阐述和经验研究的论文,论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理论论文要概念清晰、文献运用扎实可靠、论述路径清晰缜密;经验研究论文还要方法描述清晰完整、结果解读有章可循。

所有论文都必须有不超过150字的中文摘要,有3-5个关键词(中文)。所有论文都必须完整、准确地陈列参考文献。概述或介绍文献中的观点或发现必须注明出处,引用文献中的观点和说法必须注明出处和页码。

3、评审方法

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匿名评审,并于2012年10月25日左右向入选者发出正式通知。

4、联系方式

黄秋瑶电邮:newmediaforum@163.com 电话:020-39336250。

5、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任何会务费,往返交通费、住宿费由参会者自理。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

2012年7月15日

附:论文格式

(1)来稿应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为便于匿名审阅,正文请勿出现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文字。

(2)封面(第一页):注明论文题目和所有作者的姓名、任职机构、职称、联络地址、电话、电邮等。并在右上角注明 “新媒体与中国社会改革国际研讨会投稿论文”。

(3)摘要和关键词(第2页):中英文论文摘要均以150字为限;应包括研究问题、目的、方法、发现等。关键词不超过5个。中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 12。

(4)正文:标题位置:置中,用黑体字;其余中文使用宋体小四号,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 12;子题位置:靠左对齐;次级子题位置:靠左对齐,以罗马数字(I、II、III、IV „„)标示。中英文论文正文字数上限均为1.5 万字。

(5)注释和参考文献:请使用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体例(见本函附件),其他英文范例请参考使用APA格式。参考文献应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时间、标题、卷/期数、页数、出版地、出版社等。中英文书目并存时,先排中文,后排英文;中文作者(或编者)用全名,以姓氏笔划排序;英文作者(或编者)姓在前,名缩写于后,以字母次序排列。同一作者的著作,按出版年份排列,新作在前,旧作在后。若出自同一年份,在年份后标示abc。参考文献以外必要的注释统一使用脚注。

2.新媒体论文 篇二

一、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存在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的信息传播形式。美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 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技术。正是传播技术的变革, 从物质到精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对新媒体的影响作了概括性的描述:新媒体意味着技术的进步 (数字化) 、传播语境的改变 (传播语境的“碎片化”) 、传统话语权的解构 (话语权的阅众分享) 和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变 (全民出版的自媒体模式) 。[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创新, 其影响特征也在不断被总结。当下的新媒体特征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 搭建了新的媒介平台。互联网为所有的媒介都提供了具有兼容性、多样性、大容量的交换平台,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且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于是, 各类网络主体不得不将新媒体平台视为一块战略宝地, 与他人争夺之。第二, 速度改变了空间。新媒体发展到今天, 其传播速度已经有了质的跨越, 从传统报纸到网络, 就是从出报再看到网络发布即知;从传统静态网页到微媒体, 就是从网媒管理者发布即知到任何终端使用者的发布即知, 时时传递与分享成为新趋势。新媒体的这种“即时”传播, 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递, 打破了空间限制, 重塑了人类交往及社会关系。第三, 受众范围难以确定。新媒体下的信息一经发布, 其受众范围也将难以确定, 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网络中的一员和任何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传播者;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阅读信息, 也可能还没有阅读旧信息就被新的信息所覆盖, 或者已经被修正、被删改、被再造。尤其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传播中, “转发”效应让受众更具不确定性, 现有管理机构也无法确定信息传播的具体范围, 依靠传统的控制传播渠道影响舆论的方式难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第四, 话语体系被重构。新媒体对传播方式的影响最具革命性的是颠覆单项传播, 实现双向互动传播。每个人都是信息接受者, 也是信息创造者、发布者、传递者, 传播网络中的参与者角色改变, 进入“自媒体”时代, 一个人就是一个媒介。“互动双向传播改变了信息传递结构中双方的地位, 中央集权的传播向自由平等的传播回归”。[2]在这个传播场里, 居高临下、命令式的信息发布难以被接受, 受众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 “选择性”的使用影响了信息的传播和作用。尤其是人们对快信息倾向和多元主体作用导致的“碎片化”传播, 打破了传统媒介完整传播的模式, 受众阅读到的信息可能只是一个边角或者一个被放大了的观点, 经过媒介放大使局部覆盖整体, 甚至掩盖了真相。第五, 新技术不断创造新媒介形式。从简单的信息获取渠道到门户网站、搜索引擎, 再到QQ通讯、博客分享, 再到微博、微信和移动互联网, 从官方网站到官方微博、微信, 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出现, “摩尔定律”的适用使人们的媒介参与方式不断改变。任何一个不知与时俱进的参与者, 注定会有被动的一天。总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 更表现在传播的思维方式上”。[3]

二、新媒体挑战传统宣传方式

“互联网凭借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开放度高、交互式活等独特优势, 为党的宣传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手段, 为宣传工作开辟了网络阵地, 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 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平台。”[4]新媒体在增强宣传工作吸引力、拓宽宣传工作辐射面、提高宣传工作实效性的同时, 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一是多元传播渠道难以管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提出的“沟通的位差效应”阐释了现代沟通模式的转变。沟通的位差效应即是: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 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 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新媒体实现的正是一种平行交流, 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实现有效的互动与交流, 沟通方式更受欢迎。通过网络, 不但可以即时实现信息告知与公开, 还可以通过受众面广形成舆论压力。实践证明, 网络反映已经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诉求渠道。人们的信息反馈方式越来越依赖网络, 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写信等方式日益减少。

但是因为沟通障碍、误读误解等原因, 负面信息也造成了更大破坏。尤其是, 管理部门对各种新媒体渠道已经不像对传统的报社、电视台以及几家主流网站那样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及时管控。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认为, “一个个信息包各自独立,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讯息, 每个信息可以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正是这种分散体系结构使互联网络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 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传播途径, 除了各种官方网站、主流门户网站, 还有电子杂志、移动终端、微博、微信、BBS以及各种社区论坛、社交网站, 可以面向所有人, 也可以面向一定范围内的参与者 (如“朋友圈”) 。结果就是信息传递开后, 政府管理者难以应对, 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所有渠道。茂名PX项目事件、杭州垃圾焚烧厂事件就是鲜证。在社会敏感事件发生时, 官方舆论场与网络 (民间) 舆论场往往不同步, 由于体制的原因可以及时控制报纸、电视台等并让其引导舆论, 但是因为传播渠道的可选择性较大, 人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讯, 甚至质疑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

二是新媒体异化扭曲原始声音。新媒体对信息阅读方式最大冲击就是“浅阅读”, 人们追求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资讯, “关键词”成为信息焦点, 甚至通过标题判断信息内容。“浅阅读”直接导致信息的不完整, 即“碎片化”。“碎片化”指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散的小块, 用在新媒体语境下, “碎片”主要用来“比喻在网络环境下, 思维越来越零化、跳跃化的网络使用者”。[5]碎片化破坏信息完整性, “事物整体风貌被打破, 细节先于整体出现, 通过阅读提取信息之海变成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6]在新媒体下, 意义被解构, 意思比意义更重要, 人们更关注字面信息而忽视信息生产者的意图、信息的原始真相, 拒绝“深度思考”, 不再坚守质疑精神。这种异化了的信息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人们在各种信息的包裹下将各种信息臆断性联想, 然后根据自己的价值取舍或者感性反应作出判断, 真相不再重要, 想表达什么才是关键, 原始声音被异化, 甚至被娱乐化、庸俗化。

三是参与者非理性混淆信息。新媒体缺乏传统媒体的编辑制度, 比如报纸的内容是经过系统筛选和整理的, 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和逻辑性。但新媒体, 尤其是微媒体的信息发布缺乏这一套规范体系, 缺乏理性思考和逻辑规则, 情绪化、片面化、偏激化, 甚至极端化, 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成为网络非理性的负面结果。网民非理性主要表现在诉诸权威、诉诸群体、诉诸反权威和诉诸个人情绪。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群体容易盲从于权威, 在微媒体时代, 大V、意见领袖受到普通网民的关注和敬仰, 甚至是膜拜。薛蛮子当大V有做皇帝的感觉, 就是群体迷信权威的表现。当一个社会群体集体表达某种社会诉求时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关注, 尤其是在权力结构中处于被动的一方更易获得认可和同情。在医生与患者、城管与小贩的对立中, 社会舆论往往不关心真相, 只对公权力表达抗议。由于过去社会结构和传媒渠道的限制, 民众的一些诉求和意见表达被限制, “信息饥渴”之后信息泛滥导致“信息霍乱”, 而且超乎理性的要反抗权威, 新媒体正好提供了反对权威、质疑权威、否定权威的“发泄通道”。在垃圾焚烧、城市PX项目等紧张关系发生时, 民众基本上持一致立场, 认为是政府不负责任损害民众利益, 而对垃圾焚烧、PX等缺乏理性认识, 这种社会群体惯性心理在政府公共决策中造成很大障碍, 甚至影响到城市公共利益。民众的短期聚集, 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 很容易造成无理性的效应, 而这种短期聚集的群体最容易滑向非理性的陷阱, 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 “群体的深信不疑具有宗教情感固有的特点——盲目服从, 执迷不悟, 以及一心狂热地布道”, [7]“在心理学意义上, 群体只是暂时的, 当作为集体成分的异质因素合在一起时, 一个新的生命开始诞生, 像一个有生命特征的细胞一样, 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与单个细胞的特点完全不同。”[7]即使个人并未受到他人信息的影响, 但当自己受到刺激时, 也会非常情绪化地表达出对某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不满, 直接引发一场网络谩骂和人身攻击。通过这些非理性的放大影响, 事件原委已经不重要, 而是个人想表达什么主宰了舆论的关注点。

四是网络虚无化直接冲击道德底线和舆论规范。在众多网络言行中, 虚无化是最“润物细无声”的, 不像谣言、侮辱、诽谤等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干预, 言论虚无化是道德问题, 但是又很具破坏性, 会让社会失去核心价值观, 冲击社会主流价值, 导致道德危机, 破坏社会舆论规范。2010年前后经策划的凤姐事件、犀利哥事件, 2012年, 网络质疑雷锋事件, “揭露”雷锋助人是为了赚钱、雷锋捐款是贪污所得等。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和包容的社会, 质疑历史事件、宣传娱乐, 是个人选择问题, 但这种选择会在“浸润”中破坏社会秩序, 损害社会公德, 最终让人们无所适从。一些历史事件的庸俗化、娱乐化消解人们的历史认同和社会评价, 破坏的不是一家公司、一个地方政府、一个行业, 而是民族精神。

三、新媒体应是新宣传的新平台

拉斯维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中写道:“宣传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 或者更具体一点但欠准确地说, 就是通过故事、留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 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 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有集体中的其他条件, 控制舆论和态度。”从符号学的角度, 宣传是通过符号表达意义, 符号只是一种工具, 应该关注的是符号的指征内容。英国学者飞利浦·泰勒认为宣传就是“有意图地说服人们按照理想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宣传工作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 作用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 不能以量化标准来衡量, 其作用体现在社会事件和政治事件当中。

新媒体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 也影响着宣传工作的方式和理念。如何让新媒体的发展成为提升宣传工作的新平台、新渠道, 尤其是质疑雷锋事件、薛蛮子事件等考验着新媒体下的宣传工作。

一是认识新媒体规律, 积极拥抱新媒体。新媒体是网络技术发展和市场利益驱使的必然。宣传工作者要认识到新媒体发展的必然性, 正面待之, 拥抱新媒体、利用新媒体, 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思想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能力, 以新思维、新方式解决新问题, 让新媒体更好地服务宣传工作。要求宣传工作者要把握好时度效、注重互动性, 坚定原则性。

对正面的传播内容, 要利用新媒体宣传和推广, 影响更多的受众。对负面信息, 要利用自身权威性、第一时间介入的优势, 忠于事实、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开诚布公地予以回应。无论是应对积极还是消极的网络信息和社会事件, 要坚定原则。立场问题和价值观问题是第一问题, 价值观决定立场, 立场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同时也要具有人文情怀, 这是一种形象和态度, 尊重、互动, 体现平等的信息传播结构, 尊重他人也是一种自信和气度, 可以此赢得信任和支持。

二是注重价值塑造, 培养社会认同。价值多元、快节奏变化的现代社会, 人文精神滞后往往导致价值真空。宣传工作中, 要注重对这种价值真空的“填充”, 塑造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培养应通过典型来实现, 避免单纯的理论建构。“发现并宣传正面人物, 不仅回答了社会关注、公众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而且能发挥其特有的‘引路’和‘示范’作用。”[8]政府的典型塑造培养的是社会公共价值观认同, 比如道德家庭、公益人物等。

但仅仅通过官方塑造还不够, 还需要民间参与。国家塑造的人物, 是从整个时代主旋律、意识主流和宏观层面把握的, 很多典型人物和事件与民众距离较远, 民众缺乏深刻感受。微观层面, 一些单位、企业的典型就更生动、更具体。在当代, 社会人已经取代单位人, 社会人更注重自我感觉和亲身体验, 一些社会主体机构 (单位、企业) 如果能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塑造和宣传自己的典型, 对其成员个体更具感染力, 也更易于感知和接受、模仿并努力超越。

三是注重阅读体验, 重塑传播语言。语言也是一种权力, 福柯的这一理论影响了20世纪及至今的文学批评和社会学研究。在新媒体中, 受众对语言的感知力越来越敏感, 新媒体下的宣传必然要关注这种语言结构, 预见可能的语言解读, 尤其要避免可能产生的过度解读。在传播语言方面, 命令式、绝对化、强硬化的语言不但不受欢迎, 还容易受到网民质疑和批判。宣传语言要摒弃官僚思维, 运用社会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 告别官话、套话, 采取灵活、充实的沟通方式和丰富的语言内容, 淡化官方语言。在媒体宣传中, 应根据不同场合、客体、内容和目的, 使用不同的语言, 但无疑, 新颖、鲜活的语言更容易被记住, 这也是一种文化活力的体现。

四是注重形象建设, 提升公关水平。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了解信息最直接、最迅捷的渠道就是网络。因此, 网络形象成为一个单位、企业的印象窗口。不断丰富的官网设计, 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开通, 体现出一家机构对新事物的感知度和对公开形象的关注度。官方网站的页面设计效果, 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标准和文化风格, 读者通过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受去判断该机构的机构精神、人文氛围, 党委网站、政府机构网站和公司网站从行业上就体现出鲜明的不同取向。一个呆板、信息陈旧、简单粗糙的网页会被人推断为机构缺乏活力。在微博热之后, 平安北京、广州发布等赢得了网络好评, 而各类“僵尸微博”引来质疑。形象是外表工作, 但不注重这种外表设计, 在新媒体下往往被人遗忘和质疑。

五是关注微媒体, 提高舆论感知力。“微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在平面媒体和电波媒体等传统媒体之后, 基于智能终端、网络传输、移动通讯等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9]微媒体具有即时互动性、海量信息、关系化、分众化、个性化、融合性、整合性与超文本性、随意性等特点。微媒体的信息推送、公共服务账户、群体聊天平台锁定了广大的用户群, 通过微媒体已经可以掌握全天和及时的新闻资讯, 报纸要在次日看到, 网页要开电脑, 而微媒体与手机的结合使用户醒来就可以看到。不把握微媒体动态, 不利用微媒体优势发挥影响力, 就会导致主流意识和声音在几亿网民中的缺失。

通过微媒体提高舆论感知度, 了解舆论最新动态。微媒体转发和意见领袖的“魔弹效应”会让一个几十字的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 2013年江苏阜宁微博造谣导致全城大逃离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广东省因为单独二胎政策引起的准妈妈卫计委“散步”就是从QQ群散开的。微媒体的发展使政务微博、官方微博、机构代表人物个人微博微信、公共微信号应运而生。

新媒体是技术发展的产物, 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 塑造了新的生活理念, 重塑了个体的存在感。网络是一个社会生态, 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是现实生活的空间延伸, 其发展和信息来源于现实社会也作用于现实社会,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作了一个定论,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 规范传播秩序。”争取新媒体话语权, 引导宣传舆论, 需要在信息内容、传播规范、体制构建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需要整合整体社会资源, 发挥各层面的宣传作用, 从中央到地方, 从政府到企业, 从意见领袖到普通个人;需要公民意识的塑造, 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广告大观 (媒介版) , 2006.

[2]栾轶玫.新媒体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0.

[3]鲜鹏.新媒体的兴起对党的思想舆论工作的影响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 2009.

[4]本书编写组.党的宣传工作操作方法与创新实务[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3:36.

[5]栾轶玫.新媒体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81.

[6]李玲.新媒介传播中的浅阅读现象[J].电影评价, 2007.

[7]古斯塔夫·勒庞 (法)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陈天群, 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58, 17.

[8]薛国林, 等.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7.

3.新媒体论文 篇三

【关键词】媒介素养 新媒体

通常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的态度与能力。在这个层面上,媒介素养主要是针对受众而言的。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讲,媒介素养指的是媒体人对自己职业的认知和一种职业精神。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为受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可能,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传播者,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渠道的垄断,传统的“传”与“受”的界限出现了消解,同时也弱化了传统媒体人对自己职业身份的认同。在新媒体强势介入的时代,如何提高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维护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已然成了学界和业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人新媒体信息的获取能力

海量性,是对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特征最贴切的形容。新媒体时代,受众接触到的信息亦是呈“爆炸式”增长。信息获取是新闻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新媒体信息获取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新媒介素养。对于海量的新媒体信息,传统媒体人首先应该摆正心态,积极面对,切忌出现以下两种极端:一是以传统媒体固有的公信力为筹码,以“官方”信源自居,无视新媒体信息及其影响力;二是以传统媒体固有公信力为代价,“追赶”新媒体信息生产速度,弃信息真实性于不顾。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降低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门槛,为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生产者和发布者提供了可能。个人作为信息发布的主体,进入信息生产的环节,改变了原有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格局,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虽然,近些年受众的媒介素养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但是他们进入传播领域,作为信息生产者的素质可谓良莠不齐,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要求传统媒体人,面对海量的新媒体信息,应该具有质疑和批判精神,不能一味地追求时效性,不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而“抢先发稿”。因为,真实性才是新闻的生命。

二、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体信息鉴别能力

新媒体信息的核实能力。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带来了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对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传统媒体人首先应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核实。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信息传播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在新闻实效性竞争方面取胜,许多媒体不得不缩短信息核实在新闻生产中所占的时间,甚至忽略对信息的核实。如,2013年12月《广州日报》《环球时报》《南都周刊》等诸多传统媒体的新浪官方微博纷纷对“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这一消息进行了报道。一时间,群情激奋。可后来经证实却是外国小伙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将大妈撞倒。在这个事件中,传统媒体对信息真实性核实的缺失,导致了这一虚假新闻问世,并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事实上,新媒体时代,受众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因此,信息核实的能力应当作为传统媒体人鉴别新媒体信息的基础而被加强。

新媒体信息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在去伪存真之后,还应该对信息进行筛选,去掉无效信息,保留有效信息。在众多的新媒体信息中,以新闻人的眼光进行筛选,判断信息的新闻价值,并自觉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传统媒体人新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更是媒体人专业素养的体现。

三、传统媒体人新媒体信息的运用能力

新媒体信息整合能力。不管是时下对微博内容的阅读,还是早已到来的读图时代,都意味着浅阅读这一阅读方式的流行。这种阅读方式往往导致对问题片面、浅显、不理性地认识。尤其是以140字为上限的微博信息传播,更是凸显了新媒体信息的碎片化、不系统和不完整性等特征。这就要求传统媒体人面对碎片化的新媒体信息时具有一定的信息整合能力。

新媒体信息解读能力。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但是,个人作为信息生产者往往涉猎的只是新闻事实的表象,对新闻事实产生原因的分析,对新闻事实背后隐藏的信息的挖掘和解读的能力有限。这便要求传统媒体人拿出自己素有的专业的新闻精神对新媒体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和解读,进而巩固并扩大自身的公信力。

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新媒体时代,许多新闻热点事件,是公民个人微博中首先爆出来,后经传统媒体介入而被广泛关注的。除了运用新媒体信息,传统媒体人还可以利用新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了解受众的舆论风向,进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最后,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品牌营销和形象塑造的能力,也是提升传统媒体人新媒介素养不可或缺的维度。□

(作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4.新媒体下的媒体环境巨变 篇四

第一,大量媒体人走出媒体,带出大量自由的大脑。原来被一个媒体品牌覆盖,又被广告客户、主管部门稀释得几乎看不到的观点,如今会在各类媒体上看到。譬如媒体人杨锦麟抱怨杭州机场出租车不打表的问题,经过微博的传播,对杭州的城市形象影响很大。

第二,真正有能力输出观点者其实并不多。看到过南方某省宣传部门内部做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微博上真正能够影响大众观点的人不超过80个,人气不等于影响力。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只有二十几人具有大众影响力。

第三,微信公众平台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但微信公众平台上传播的内容主要来自微博及其他媒体。因为微信的产品特性如此,决定了其传播力偏弱,能够影响5万人以上的微信公众大号数量还很少。但微信公众平台的精准性很高,更适合定向传播。

第四,自媒体网站、科技类博客正在成为门户网站和其他媒体的观点源头。但这些自媒体网站本身的传播力不强。也就是说,门户网站成为这些自媒体网站的内容放大器,自媒体网站作为见地源存在。同时,杂志这种媒体形态也和自媒体网站类似,本身传播力较弱,其内容在经过放大之后才能到达大多数受众。

第五,综合类平面媒体影响力式微,公信力削弱。你有多久没买报纸了?但垂直于特定区域的媒体却有独特的优势。譬如浙江某都市报去年营收下滑20%,而同一集团内另一份专注老年人的报纸却连年获得增长。

第六,一些公关公司利益驱动自建媒体,随便搭个网站就能够作为新闻源头,成为在某些时候左右舆论影响传播的阵地。

第七,受众不在意媒体来源,只对内容平台忠诚,比如Zaker、今日头条等。

第八,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已低到极限,但对微博认证用户,认证的微信公众号盲目信任。

第九,在微博平台上传播谣言的成本极低。毫不夸张地说,造谣传谣辟谣的能力将成为企业公关的基本素质。连新浪自己都没有办法处理微博上对于它自身的传闻。可见处理谣言时的棘手程度。

这些现象对企业的.公关营销提出了空前的难题。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越来越多,具有传播特性的投诉和批评越来越多,你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坏,你的用户越来越挑剔,媒体越来越聪明。即便拥有再多的年度预算也花不到所有自媒体、新媒体身上。还有多年以来合作的传统媒体要打点,日常应对又是耗费人财物的活儿。

那么,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当然不是。做公关越来越像做产品,只有在用户聚集的地方贴身肉搏,才能了解用户需求和公关感觉。那种几个人在会议室里商量着说“行”的办法,现在往往不行。

5.新媒体论文 篇五

在这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际交往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媒体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融合,使得人际传播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校园媒体又将何去何从?

一、相关概念

高校校园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校园媒体指在校园中存在的一切媒介形式,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办杂志、宣传橱窗、宣传板报、广告、简报,新媒体如校园网、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及数字媒体形式等。而狭义校园媒体一般指大众传播媒介形式,局限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载体。校园媒体作作为校园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承载着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通报,校园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我探讨的主要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校园媒体。

二、校园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在四川大学,传统校园媒体已经不占优势,大学生使用传统媒体的比例明显减少,并且由于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网络(互连网、校园网)等校园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使用的主体。校园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在四川大学发展迅速,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这些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等特点得到了师生的接受。

下面简要说明四川大学不同媒体发展情况(就几种主要使用媒体而言,使用较少或没有使用的媒体忽略。传统的优势媒体电视,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无法影响大学生族群,所以也不作考虑。):

(一)校园报纸:

主要分为校园内自办报纸和社会报纸。“川大人“、自在诗文社刊办的校内报纸主要是有针对的内容,信息量小,并且因为发刊不固定、期数少,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阅读人群小;由于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方周末等社会报刊具有信息量较大,有权威,固定发刊等特点,在四川大学的师生中也有很大的使用人群,但以老师居多。校园报纸成为使用传统校园媒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主要的校园传统媒体使用形式。

(二)校园杂志:

大学生课余时间丰富,经常看杂志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的分额,其中以女性为主。大部分女性对娱乐、化妆、生活等主题的杂志很感兴趣,而许多杂志社正好看准这一点,纷纷推出相关杂志产品,如《昕薇》、《VISTA看天下》等。像《读者》之类的文学性杂志的阅读人群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杂志的使用情况明显高于其他杂志。综合来看,校园杂志也是传统校园媒体的重要部分,使用人数是略低于校园报纸的传统媒体。

(三)校园广播: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联系便捷快速,并考虑到四川大学的校园情况,使用校园广播的范围及场所有很大限制。校园广播的使用场所主要集中在各大教学楼,用于平时英语听力训练以及考试英语听力的播放。故校园广播的使用不多,已经从过去的主要信息传播工具沦落到几乎被淘汰的境地。

(四)校园网络:

包括校园网和互连网。四川大学校园网主要是用于各级信息传播,同学信息查询...由于是免费的,并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人群数量大,几乎占绝大部分。互连网快速便捷、信息量大、功能多、休闲娱乐等优势,成为了使用人数最多的媒体之一。网络作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很多资源,互连网是他们关注世界的最主要窗口。

(五)手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几乎可以说是全体都有,甚至有的同学有多部手机。近年来兴起的“微博热”,加之智能手机日益普遍化,手机中短信、通话等传统功能逐渐淡化,手机网络的使用成为了热门。手机的主要用于信息传达,相互交流与沟通,收集信息及休闲娱乐等等。在四川大学,手机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媒体之一。手机在校园信息传输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三、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

1.一定的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报纸、互联 网以及手机,信息的来源面不广。2.缺乏合理的经营运作,发展动力不足。像校园内办的报纸主要是学生自主运 营,由学校拨发少量的经费,仅仅能够支付报纸印刊的费用,所以往往报纸的质量上不去。从而导致阅读人数少,也影响了后期发展。

3.对于国家主流思想的宣传不够,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需要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为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做贡献。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应该给予更高的重视度。

四、校园媒体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互联网络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上飙升,并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可以预见的是新校园媒体将继续快速发展,而传统校园媒体将逐渐走向消亡。而校园媒体也将开始走向市场,开始商品化。趋势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趋势二:校园媒体“报网互动”的实践模式,构成校园信息网,资源更加丰富。

趋势三:信息传播加快,并促进人际交流与沟通。

趋势四:在一定时期内,传统校园媒体与新校园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构建 和谐校园媒介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定时期后,传统校园媒体将日益消亡。

趋势五:校园媒体成熟化、市场化、商业化,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校园 媒体商业化运作和品牌推广。

趋势六:校园媒体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方面大的提升,积极参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沐阳苏州大学;《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G206

[2] 傅晨琦郑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今传媒》2011年01 期G216.3

6.新媒体营销方案 篇六

(一)络经济进入新媒体时代,许多企业开始从中寻求渠道,通过众多社会化媒体营销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和传统营销一样,时间和金钱是有价的,新智诚提醒企业必须有完整的新媒体策略作为保证。

一、高转化率

不能指望如同从搜索引擎那样在新媒体中获得流量。

新智诚建议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制定一些吸引用户的策略,找出并瞄准我们的目标群体所在的小圈子。吸引200个手中拿着信用卡的超级目标用户也许比20000个随意用户带来更高的转化。

二、提升价值

提高流量,同时提供广告价值。这有可能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最容易达到的目标。

新智诚给出一些到达这样目标的关键因素:

1、一个对社会化媒体友好的站是必须的;

2、不要老盯着著名的社会媒体平台,要找出更多目标客户所在的小圈子;

3、一个好的标题也是必须的;

4、使用相关的图片;

5、给用户提供其需要的内容;

6、减少烦人的广告(特别是新智诚使用过的阿里博客那种最讨人烦的弹出窗口)

三、优化渠道

新智诚服务的一些企业有的是雇佣市场调查公司为产品改进出谋划策。

事实上,新媒体能让企业从用户哪里直接得到反馈,聆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也许比那些市场调查公司要靠谱的多,像戴尔,星巴克都建立了用户的反馈社区,未来的产品都是靠社区来定义的。

四、曝光品牌

也许用户至少需要看到(或者听到)你的品牌6次,才有可能从你这里买东西。

社会化媒体给企业提供了良好展示舞台,不管怎么样,要多去一些社会化媒体露露脸,比如新媒体平台的一些推荐之类的。

五、创收忠实

一个企业其实也需要有粉丝。新智诚微薄客里就常常拥挤。

企业如果能通过社会化媒体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那么这些粉丝就是你公司最有效的产品推销员了。而要拥有粉丝,则必须让用户能了解你。

六、保持目标

新智诚郑重告知企业,不要让新媒体被那些社会化络或者社会化新闻站搅乱了。新媒体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管是技术还是手段,沟通是最终目的,每个企业都能从沟通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尽管好多企业都涉猎社会化媒体营销,但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只是在简单的浪费时间和精力。新智诚的意思是你应该知道企业希望从社会化媒体中得到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

新媒体营销方案

(二)科技推动着现代化的步伐,经济浪潮日益席卷着整个社会,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已离不开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共同圈。信息时代的到来,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人的生活更加的快餐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媒体的影响正在逐渐缩小被日益增强的数字化媒体所取代,这是必然趋势。因此,关于新媒体的特点及营销策略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1、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2、新媒体的特点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A、交互性与即时性;B、海量性与共享性;C、多媒体与超文本;D、个性化与社群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特点随营销策略而发生一些新变化。

二新媒体营销模式与策略

1、做品牌卖授权

“品牌策略”会使新媒体企业具有“明星效应”,极大提升议价能力。以迪斯尼为例,由最初的动画片制作企业,到现在经营着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等多种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其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动漫产业,这得益于迪斯尼对动漫的全方位开发。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进行的,被授权商使用授权商的动漫品牌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并向动漫品牌授权商支付商定数额权利金。品牌授权的方式一般有商品授权,促销授权、主题授权、通路授权等。衍生品开发环节是动漫产业链中获益最高的一环,国际上发展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在动漫播出环节和衍生品开发环节收益比为1:9。因此,打造品牌会使企业在利润增长、吸取资金、赢得关注等方面获得巨大收益。

2、做渠道卖链接

媒体种类的增长趋势用“无孔不入”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可以说,只要存在可以“听”、“看”、“感受”、“触摸”等意念影响或者音像传播的环境,都可以有媒体的存在。络时代的媒体资源如同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包围着所有人的神经和身体,微小的“人”或“企业”为单位的个体已经无法摆脱媒体而置身方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产生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多种形式产品,通讯方面也与新媒体做融合,如手机短信、移动电视、宽带络等等,这样也拓展了媒体产品的传播渠道。

而有了渠道的拓展,新媒体通过依托络强大的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链接服务”,通过“卖”这种链接与关键词,新媒体企业就能获得广告、股票等盈利。以云媒体电视为例,它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不仅是用户终端,也是络终端,它能使模拟电视机从被动接收模拟电视转向交互式数字、电视(如视频点播等),并能接入因特,使用户享受电视、数据、语言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更重要的是,云媒体电视依托电视互联这一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节目的点播。电视互联通过技术手段将互联内容抓取到本地,经过自动格式转换、两级审核审查后,通过电视供用户高速浏览访问,内容可管可控、用户操作行为可追溯,使电视互联区别于传统互联。云媒体的云共享技术能实现传统媒体与络媒体资源的共享,实现“三融合”。

3、做免费卖服务

新媒体的产品的收费方式最初都是“免费”的,但它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免费,它存在着对产品而外优质服务的收费。可以说免费与收费混合模式在新媒体营销中屡见不鲜。比如360杀毒软件提供免费下载、杀毒服务,但是后期专家杀毒等服务却是收费的。

4、赚关注得收益

“圈人即圈钱”,微博就应用了这种原理。通过一人的加入,让其体验微博乐趣,同时通过“加好友”联系到他身边很多人。当受众人数庞大起来时,微博就可以有很多活动推广,可以宣传品牌,可以插入软广告,可以包装明星等等,形成“一呼百应”的模式,不知不觉就赚了钱。

5、做体验卖升级

据了解,江苏有线的云媒体电视不仅用到云计算技术,还用到当前比较新的“体验技术”,主要包含三方面技术:第一是界面技术,希望通过界面创新,让电视更贴近老百姓,使电视的使用更加简单;第二是智能技术,让电视代替人思考,做智能电视,让电视知道用户的喜好,成为“聪明”的电视;第三是贯穿全程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方法。收集2000名体验用户的反馈,正是江苏有线应用体验技术的一个阶段。体验技术强调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正在不断丰富。

就如同络游戏一样,通过用户体验前面游戏,产生兴趣与快感,才可以投入金钱去投资游戏更高更精彩的升级版软件、游戏道具与装备等等,另外,游戏的衍生品市场收入也相当可观。

三、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

1、信息复制问题

有些媒体为了更快收益,不断“复制”他人成功模式与内容,制造了相同的媒体产品。还有的媒体不通过内容审批就看点击率,盲目复制虚假新闻,造成信息雷同之余,还错误地引导了舆论。

2、虚假抄作之风盛行

3、知识产权保护

7.新媒体 新主持 新挑战 篇七

关键词:新媒体,新主持,挑战,冲击

现如今,新媒体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环节中,推动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不断深化,使人类社会正迸发出以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有过的财富和知识红利。此环境下,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冲击。所以,主持人要积极应对这一局面,接受新媒体的发展给主持人行业带来的冲击,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以完善的应对策略,为大众提供更新鲜、更具有说服力的报道。

1 新媒体的发展给主持人行业带来的冲击

1.1 颠覆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

前几年,传播模式较为单一,播出模式大都是“我播什么你看什么,我说什么你听什么”的线性传播模式。观众互动,大多还是以电话和短信来获取。自2008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丰富,信息的播发和内容的传播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媒体渠道。主持人不仅仅只是坐在电视镜头前或者是话筒前的主播,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模式,可以实时播发新闻信息,与观众及网民随时互动,了解更多信息动态。

1.2 打破了传统的技术需求

传统媒体的输出方式,需要传统的媒体设备,如演播室、摄像机和音频设备等。借助电视频道、广播输出频率,向外界播发新闻信息。但新媒体时代,借助不断更新的媒体技术和工具,使传播的内容、渠道和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媒体也开始打破原有单一式的传播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如直播间虚拟前景、前景三维可视交互系统、虚拟直播间、多屏联动平台、全媒体演播平台等,为节目包装和效果提供最大的技术支撑。对于新环境下的主持人来说,就是要理解如何将这些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与自己的播音主持内容融合起来,如何更好地在节目中合理地运用这些多媒体工具。

1.3 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媒介

传统的传播媒介,只要依靠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平台,新媒体时代,大家开始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电子书等工具,借助网络信息传播平台,随时随处了解媒体信息。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是“媒体”,人人都有可能是“记者”,人人都有可能是“主持人”。

1.4 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

新媒体环境要求主持人实现网络的实时互动,除了专业素养过硬之外,还需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应对网民的新要求。因此,主持人要不断提升我身的综合素质,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能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良好地应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例如:2015年,南平广播电视台特别推出了观众互动新版块“今晚九点半,就在您身边”,策划了一系列主持人与观众的专属体验活动,要求主持人走出直播间,与观众零距离,带领观众去体验各种互动活动,这也对主持人的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1.5 对主持人的业务能力有了更高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对主持人语言、形象和个性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主持人不单单是一个主持人,还需要承担工作角色,如编辑、策划、记者等,要求主持人务必要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以如何使用新媒体工具,如何进行视频微直播,如何通过新媒体与观众互动,如何组织线下活动提升媒体亲和力,如何撰写媒体服务方案等具体展开,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新媒体、新主持工作当中。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传统媒体主持,更多的面对是“冷冰冰”的机器,或是同事。而在新媒体平台下,拉近了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甚至能够与受众“面对面”地进行互动和沟通。

2 新媒体发展给主持人行业带来的新挑战

2.1 更丰富的传播媒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我们看到了花样繁多的播出方式,覆盖音频、视频、文字、动画和多维空间等多个领域的传播方,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介,了解信息。而作为新媒体环境中的主持人,就是该栏目的代言人,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更好地呈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个性,为打造名栏目、名主持服务。

2.2 多样化的主持形式

传统的主持方式较为单一,一般是简单的主持人口播与新闻内容的组合,节目形式单一枯燥,对主持的要求主要是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新闻的内容。但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主持形式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主持人演播室中,除了口播新闻信息之外,还需要将自己的主持状态和内容,与多媒体的媒体效果结合起来。

2.3 多角度的受众互动

传统媒体的节目中,做不到信息的汇总融合和受众反馈,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开始意识到新媒体信息平台对自身的冲击,主持人开始在节目主持中融合受众的反馈和感受,更多地体现大众的声音,与观众互动,提高收视率。例如,2016年,南平广播电视台的电视栏目观众互动新版块:“今晚九点半就在您身边”,策划了一系列的体验式活动,例如:冬赏芳菊·汉服巡礼、宝贝易物欢乐多、萌萌动物迎新年、亲子同做暖手袋、三八创意插花课堂、骗术大揭秘、车技大考验、疫苗安全你我他、我是小主播以及职业体验秀等。我们为观众创造更多的乐趣体验和学习机会,取得了极佳互动效果。

2.4 多渠道的内容来源

新媒体冲击下,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报道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多渠道采集内容,为大众提供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例如2015年,南平广播电视台《今晚九点半》栏目开始将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中搜集到的新闻线索和热门信息,在电视栏目中呈现,还专门开设了电视栏目新媒体板块,梳理近期在网络中的热点和群众热议的内容,在电视节目中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不一样的新闻事件。让受众感受不一样的内容来源,同样能获得不一样的信息反馈。

2.5 更深入的社会反馈

新媒体环境下,一个事件的从发生到结局,我们都能从多渠道、多家媒体得到全方面的了解和深入。在新媒体的环境中,主持人需获得与此事件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全方位的消息,使公众对于这个事件有更加立体的了解,并通过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更广泛地收集社会反馈信息。

3 结语

新媒体冲击下,改变了受众的媒体消费习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体外形的固有印象。这一情况下,主持人及其所属的平台必须借助新媒体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除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外,还要不断创新,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做一名新主持,更好地胜任新闻媒体工作,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莫昱茜.新媒体时代广播节日主持人的新挑战[J].新闻记者,2015(10).

[2]侯琳.新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机遇与挑战[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

8.“新媒体,新力量” 篇八

一、搭建多维信息互动平台,使新媒体成为学生工作的高效宣传者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在宣传学院规章制度、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汇集学生创新创意、畅通表达渠道等方面,具有其它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促进学院各项建设、维护稳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展示平台,实现信息化服务

利用主题网站、手机报、电子杂志、校园BBS等新媒体形式,通过精心策划和布局,为大学生提供多维度、多层次、便捷的信息服务。比如,建立新生入学攻略网站,学生只要用手机简单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网站得到全面的信息,克服了传统的纸质宣传易丢失、不便携带的缺点;通过发表博客或者发送手机报传达院系班级的一些动态,方便学生了解各种有用信息。简便的群体通知功能,对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利。

2.转变传统理念,创新宣传模式

传统的宣传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很多弊端。新媒体时代,学生工作者必须按照新闻价值规律去寻找宣传工作和新闻报道的结合点,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媒体爱好,在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做文章,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将宣传任务转化为新闻选题,围绕宣传中心、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主动迎合学生。

二、抢占虚拟世界思想阵地,使新媒体成为思政教育的有力协助者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课堂式和谈话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冲突。同时,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力,强过了思想工作者。基于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是适应教育改革,满足学生需求的有效途径。

1.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搭建系统化思政教育平台

建立德育网站和论坛,完善校园网络,通过构建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理论学习、时事政策等模块,开辟新的德育课堂。同时,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的参与可以丰富平台的构建,利用新媒体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信息表现形式,加强网络道德培养,使思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

2.强化师生思想交流,了解学生最新动态。

利用QQ、飞信等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可以快速建立师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多联系。虚拟的交流环境一方面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另一方面,削弱了交流过程中师生的身份差异。新媒体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觉轻松和便捷,解决问题的预想方式更趋自由。

博客、网络日志、QQ心情等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个人意志一个重要平台,学生工作者可以从学生发表的文字、图片更直接、深入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特别对于一些因心理困难、学业困难、家庭困难而导致自卑情绪累积,且与他人交往较少的学生,可通过这种方式侧面了解后约见面谈。

三、 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使新媒体成为的学生价值的正确引导者

虚拟性容易使大学生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道德约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呈现出道德弱化现象。同时,高校校园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比以往更加自由、不确定和难以控制,所以学生工作者必须加大引导力度。

1.把握舆论传播规律,做好热点引导工作

对突发事件、重大问题、热点话题等处置稍有不慎,就会通过网络舆论,把个别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实践证明,利用媒体统一思想、发布通知,教育学生、推动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必须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的力量,从学生的关注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有效引导学生明确方向,弄清是非,转变观念,从而使舆论沿着理智的轨道发展。

2.警惕学生消极行为方式,引导学生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合理转换

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自律能力,长期沉溺于虚拟空间,造成现实人际交往障碍,进而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学生工作者应积极引导,与大学生保持同步,同时在利用新媒体的行为规范方面,要走在大学生的前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四、 发挥独特优势,使新媒体成为的学生工作的监督者和动员者

新媒体参与学生的广泛性使得监督的覆盖面更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文化建设“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既保障了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也有效地发挥了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同样,新媒体由于其覆盖范围的广泛性、时效性等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学院的学生积极动员起来,充分利用全校的力量和资源。

五、 顺应时代潮流,使新媒体成为的学生工作的动态参照者

高校学工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及学生工作任务的多样化决定了其工作没有标准化的方法可以参照。BS、博客、QQ 群组为学工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交流与学习平台,为更好地实现每个学工教师的工作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个人的能力与智慧总是有限的,而有了同业论坛、同业QQ 群等作为坚强后盾,学工教师在个人能力与智慧上便得到了延伸,通过和同业的交流,提高业务水平。

9.新媒体培训心得 篇九

冯地坑学区 王 亮近日,定边县教育局聘请了来自北京的专家给我们定边县部分教师做了新媒体、新技术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报告。说实话,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悄然的走进了学校,但聆听了专家的报告,我才深刻的认识到我新媒体、新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知之甚少,对交互式电子白板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通过学习,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学优势,将更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和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感受之一: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性功能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方式,为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师受到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以教师的事先安排顺序依次呈现,很难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再者,由于课件的内容无法更改,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只能跟着教师的演示而被动的进行学习。

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更直观,更专注,而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

感受之二: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教师的教学反思由浮浅反思向深处反思、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的转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对于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言,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0.新媒体读书笔记 篇十

(一)二、全文框架

研究缘由

事件背景及过程

案例分析

研究结论

三、逻辑线索

(一)研究缘由

风险的知识建构是一个知识争议的过程,知识争议涉及话语表达。风险界定特别有赖于专家知识的鉴定,专家是知识争论的核心角色,普通公众对风险的判断虽往往依赖於具体的日常经验知识,但最后总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知识与专家提供的科学知识相验证,信任与其经验知识相一致的专家意见。公众社会参与和表达的扩大是改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优先选择之一。如何扩大公眾意见表达的渠道,这实际意味着公众话语权如何实现,这正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路径

(三)案例分析

特仑苏(omp)**与知识争议回顾

1.特仑苏之争话语文本分析

4.网名信任表达中的专家话语权

四、结论

五、心得体会

(一)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1.广泛的搜集材料,抽取科学合理的样本,然后有序、有目的组织材料;

2.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合理的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保证逻辑清晰,论证严谨;

3.论证过程,可以多学科知识交叉,保证论证的全面性。

(二)关于“风险的知识构成”一点思考

这种过程,伴随着争论和探讨,是科学知识下放与民众的实际感知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而整个知识的构建,也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由于人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风险的知识建构也不代表着就完全科学正确,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当下对风险的认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是谬误的风险。风险中知识的建构,是科学知识与民众意识想结合的一个产物。

(三)关于论文不足的一点思考

《解码新媒体》读书笔记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媒体”这个词在大家的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以前的印

象中,提到新媒体首先就会想到手机和互联网,但这本书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

出的为初识新媒体的读者介绍了当今的新媒体的种类和典型代表,也纠正了我一直以来对新

媒体片面的了解。

结构梳理:

1.绪论:

第一部分,从最早的东方的算筹算盘,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计算钟计算器,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的第四代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作者从源

头详尽挖掘了如今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计算机的家族历史。第二部分,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现代印刷术等的发明,使人类传播的范围和效率都大

大提高,而互动性则几乎为零。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发展起来的网络传播则引

起了传播的回归——“大众化”传播向个性化传播回归,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回归,中

央集权的传播向自由平等的传播回归。

2.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

首先,作者用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解释了抽象的因特网定义,即基于tcp/ip协议基础之

上的用来连接全世界所有计算机网络的服务。接着,介绍了因特网为了适应冷战需要而被设

计的初衷,直到1990年冷战结束,因特网也完成了从战争机器到为全世界人类服务的通信

平台的转变。

在计算机网络从军事科研领域走向大众的过程中,usenet即新闻组功不可没,我觉得

当时的usenet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经常用到的网络论坛,俗称bbs的雏形,面对新闻组带来

的海量信息,网络用户怎样来组织和挑选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呢?万维网的诞生为网络用户快

速获取信息提供了条件;而yahoo!和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发明,让用户从信息的汪洋大

海中找打自己所需的内容变得易如反掌,直到今天,yahoo!和google仍然是广大网络用户

常用的搜索引擎工具。

在网络大潮席卷世界之际,中国在1994年也终于正式接入因特网,1995年5月17日,邮电部向全社会开放因特网服务,从此中国的因特网进入了市场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网民数

的开发成为网络上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

因特网走入中国,传统媒体也开始张开怀抱拥抱因特网,1998年12月1日,新浪网成

立,在新闻报道上充分彰显了网络传播的优势,让传统媒体感到了压力,越来越多的传统媒

体借鉴了商业网站的做法,同时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和采编力量优势,进一

步与网络传播融合,中国的网络新闻一步步走向成熟。

3.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从无声到有声,从数字高清到超高清;从背投电视到平板

电视,作者从技术发展方面详细地讲述了电视机的发展历程,预言了电视机的发展趋势,即

大型化和微型化,充分说明了电视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电视机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依然

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印证了默多克在上世纪末所说的:“新媒体的崛起

4.新兴电视技术——数字电视

首先,通过比较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制作传输方式的差别,体现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

信号不易受到干扰,稳定可靠,传输质量较高的优点。然后就数字电视在全世界的发展做了

详尽的介绍。

接下来介绍了数字信号发展至今最具价值和代表性的技术——流媒体技术,它把实时性、交互性这两个重要的数字媒体特性带给了电视。常见的流媒体应用主要有:视频点播(vod)、视频广播、视频监视、视频会议、远程教学、交互式游戏等等。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网络电视(iptv)的发展,目前人们大致用两种方式享用iptv,一种是利用上网的个人电脑,一种是通过网络机顶盒加普通电视机。

数字化电视的卫星传输,使得dmb技术,即移动电视的的大发展,“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是移动电视最生动的写照。如今全国各地的公交车上已经开播了移动电视,全新的数字技术,最终把我们从实践和空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5.手机带来移动新时代

由手机电视引入二十世纪的伟大发明——手机。由最开始的有大砖头之称的世界上第一部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到如今又轻又薄的触屏智能手机,短短二三十年,无论从外壳还是功能手机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手机之后,人们的交流和沟通都变得无比的便捷,只要拿起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和朋友联系通话,而手机短信功能的开通更是成为了当代中国极具特色的一种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不仅可以作为通信手段,联络载体,而且可以成为公共事务的发布平台,成为广播电视受众参与节目表达自我的途径。

“第五媒介”,手机不仅可以作为新闻传播平台,它还能把每个人变成传播者。人们能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彩信,网络等载体发送出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原本由传统媒体一手掌握的新闻报道的制作过程,改变着“新闻”的定义和“传媒”的生态。

6.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网络媒体互动性特征的应用。在游戏里你可以当一个反恐精英或者恐怖分子,一个没结婚的玩家,在游戏里可以体验恋爱婚姻甚至生儿育女。游戏与网络紧密相关,许多游戏都是依托于因特网或局域网,游戏玩家可以在网上支付相关费用,在网上进行游戏装备交易,在网上体验爱恨情仇,在网上成就人生理想。同时,游戏也是用户忠诚度最高,排他性最强,用户同质性最高,用户资料最易获取的媒介之一,所以将网络游戏作为广告发布媒介,是许多广告商的选择。

作者提到了“教娱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严肃游戏,就是把属于娱乐的电脑游戏真正应用于教育医学训练宣传国防等领域,同时保持游戏的娱乐性。

7.web2.0时代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宫承波主编.—2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0 什么是新媒体?关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商品的计划书,他在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新媒体”概念由此诞生。

美国《连载》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斯贝(vin 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新媒体的主要标准。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和物质形态的诞生。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概念。当下的新媒体指的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其种类可谓丰富多彩,目前受到关注的不下几十种,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则属于新的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或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从传播学视角看,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可以称作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改变传播形态为主要诉求点,强调体验和互动,内容生产日趋分散化和个性化。另一类则可以称作新型媒体,包括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等。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而来的,其传播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信息质量获得提高,传播范围更广,达到了以前无法覆盖的区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新媒体”概念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上的“新媒体”可以作如下界定: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而狭义上的“新媒体”则专指“新兴媒体”。

中国是全球性互联网热潮的践行者。早在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中国提出了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20日,中国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网络信道开通,首次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国开始踏上互联网的征程。

互联网真正开始向社会大众推广始于1995年之后,并且据统计,国内互联

网用户数在1996年底达到10万。1997年,我国开始引入门户网站的概念,互联网成为一种趋独立的新媒体。总之,在1994年到1998年的互联网萌芽探路阶段,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影响不断增强,中国的网络媒体逐渐成型。从1999年到2000年上半年,受全球互联网高热亢奋的影响,国内互联网空间异常活跃,各类网站开始兴起,中文网站建设和网民数量呈现指数增长,新闻网站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1999年至200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大跃进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个人的计算机运行安全,而且组织乃至国家的信息运行安全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通常有以下五种:计算机病毒传播、网络黑客与红客的入侵、网络技术殖民主义、利用网络盗取国家机密和利用网络从事恐怖活动。在网络中,信息污染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恶意传播有害信息,主要是指黄、赌、毒等信息,尤其以色情信息为主;二是修改健康信息,包括故意增加无用信息和有益删减有用信息,从而使健康信息难以辨认甚至失真。篇四:新媒体笔记

(三)网络电视

youtube成立初期面临着众多版权侵犯争议,从音乐人普林斯到维亚康姆都向youtube提起诉讼。为了平息这些争议,···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监控视频文件,撤下视频,以及对视频上传实施长度和大小限制。

(四)一夜成名

尽管互联网已经催生了诸多超级明星,但依旧很难想象哪家网站能比youtube更能令人一夜成名。“免费拥抱”

问题:youtube的另一重政治真实

版权问题

鼓吹社会不良风气:种族问题,屏蔽和过滤功能

(七)推动全民记者化

国内视频网站的反思

视频网站的盈利

视频网站的最新发展 直播频道,挑战电视行业

视频分享网站的传播

(一)病毒营销 比喻营销内容的渗透力大

成功推广的秘密 相近视频链接

(二)六度分隔理论 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 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小世界”现象 广泛应用

互联网与“六度分隔”理论

11月29日

第五讲 播客

作业:小组作业

播客的定义 发展历程 类型 案例分析 传播学解读 监管

(一)定义

2004年英国卫报的一篇题为《听觉革命:在线广播遍地开花》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podcasting 即播客的概念

维基百科定义 这个词源于ipod与broadcasting的合成词,之一种利用互联网发布音频和视频文件,允许用户自主订阅,自动下载,同步播放的技术,也是web2.0体系中的典型传媒形态。

2004年 播客倡导者dave shusher 提出三要素

一必须是独立的可下载的媒体文件 二发布格式是rss2.0 三接收端能自动接收、下载并将文件转至需要的地方,置于播放器的节目单中

王威认为mp3不是播客,能下载固然不错,但能自动出现供你播放而无需你关照才是关键。

(二)播客的外延

指那些实用rss格式的网络音频文件

播客是一种新型的、以传播音频视频文件为主的传播方式 基于网络传播并使用rss 不同于传统的广播和网络上其他的音频视频文件传输

2也指制作好的音频视频文件

播客代表使用这一传播方式的一类人

播客不只是一种传播媒介,他代表的是内容可定制,可点播。可携带的趋势(布隆伯格)

使用发布的简单流程

将节目录制成音频视频 传到网络

二 播客的发展历程

(一)简史

19997 dave winner 发明rss 2000年亚当库力提出将音频文件附在rss上传递 2003 2004年戴维帮助美国波士顿公共电台立顿只做了关于2004年美国大选的专访,并获得灵感

2004 听觉革命

2004 8 13 世界上第一播客网站 每日源代码 被认为是播客正式形成的标志

2004 9 波士顿广播电台

2005 6 itunes4.9 2004nian 10 井喷式发展

2005 10 雅虎 正式进军播客业

2005年 成为网络世界的新潮流

2004年底至2005年传入中国

2005年 土豆网诞生

二 网上存在形态

综合性门户网站播客频道

播客服务提供商 如派派网 爱播吧

独立播客 整个网站就是一个个人播客 对制作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反波 播客胖大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

播客搜索目录网站

播客研究网站

三 播客的类型

(一)中西播客类型比较

digitalpodcast podcast alley 播客天下

西方播客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国内是个人化的表达和娱乐消遣的工具

国外侧重于谈话 日常化 国内是一般人的倾诉,偏日常化 国内加了视频内容

(三)西方主要播客节目分析

2005 美国《商业周刊》评出播客前五

it conversations 科技类型的播客 专业权威 提供最前沿最权威的信息

daily source code 每日源代码 世界上第一个播客 没有广告

存在原因 节目内容丰富 拓展眼界

节目制作方式 优秀的播客不会用呆板的方式

雄厚的创造力量

四 播客案例

代表人物 1 有一说二(胖大海)最敏感的话题 最辛辣的评论 最鲜明的风格 最独特的视角 最真实的声音 请不要选择沉默,请跟我一起有一说二

反波(平客 飞猪)我们吐沫横飞说音乐 心领神会说传媒 百无禁忌说段子 我们只说彼此听得懂的真心话

(三)主流媒体播客

(四)我国播客发展的瓶颈

标准化播客网站具备特征

用户自主注册个人频道 上传播客节目

2为每一位播客的个人频道生成可被通用的播客软件识别标准rss订阅地址

3节目源文件采用rss2 标准格式进行封装 不加密

4节目可以在线欣赏 也可被通用的播客软件订阅 自动下载

声音传播 媒体格局 市场格局 用户习惯

没有订阅的习惯 主要原因 播客功能了解不够透彻

播客的移动接收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共同支持

播客的发展离不开商业资本的注入,但过度商业化,可能改变播客的本质

全民参与性是建立在零技术门槛的基础之上的,但同时播客又并不排斥精通剪

五 播客的传播学解读

播客与传统媒体的范式比较

(一)传播主体 1 解构传统传者 2 个人传播的建立 3 理想的传者非中心化

(二)传播流程 1 打破传统大众媒介的时间和空间的线性结构限制---定制信息

在播客的传播中传播和接收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 传受实现瞬间角

色转换

把关人理论重新阐释

(三)传播内容多样化 非主流化

播客内容形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收听或收看没有避讳和封杀的内容的需要 这些言论大多是不会出现在传统广播上,包括了许多来自社会最底层最草根的声音

(四)传播形式的变革 1 传播形式多媒体化 2传播形式多点对多点 双向互动 3 播客传播人群的全球化趋势

(五)媒介的汇流

传统广播节目成为网络播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播客不仅仅是单纯的关于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集合,播客对于主流媒体内容的延伸体现在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取值于主流媒体的信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以自己的视角为受众提供一种独特的体验方式

传统广播频率增加“播客”节目

(1)播客使对传统广播电视内容的补充

(2)播客在报道角度上是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延伸

(六)播客的影响

年轻人与播客

播客的拯救效果

播客的弊病

六 播客监管

国家广电总局 在2001年颁布

七 播客的将来

播客的专业化 收费播客 播客的商业用途 播客与广播多媒体平台的应用

专题研究 英国广播多平台接收方式的最新现状

2012年12月6日

第六讲 社交网络

什么sns 发展简史

传播学解读

理论基础

商业价值

传统媒体

互联网经历了早期信息网络化

到网络资源个人化的发展之后,已经走上社会关系网络化道路

马克思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识人与人的关系,认知人在社会普遍联系结构中的位置,也就认识人的本质形态。

一 什么是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社交网络服务 他将我们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web2.0之后

(二)分类

facebook 开心网人人网 纯sns平台

三 sns的本质

核心 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由现实社交到

虚拟社交

再力求回归现实中的人际传播

sns时代

克莱舍基 未来社会是湿的 湿、基于社会化 互联网化的分享、对话、合作和行动。未来社会将突破干巴巴的社会关系,变成湿乎乎的人人时代,人与人要靠社会软件连接,人与人之间可以凭借一种微妙的关系。相互吸引,相互组合···

二 发展简史

早期概念化阶段 sixdegrees 代表的六度分隔理论

结交陌生人阶段 friendster 帮你建立弱关系 从而带来更高社会资本理论

娱乐化阶段 myspace 创造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理论

社交图阶段 facebook 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理论

整个sns发展的过程是循着人们逐渐将线下生活的更完整的信息转移到线上进行低成本管理

(一)我国的应用

三大类发展非常迅速 成为目前带动sns市场的主流力量

一是休闲娱乐为主的 开心 51 在2008年发展非常迅速 在服务模式 盈利模式 模式创新方面有突破

三是商务沟通交友 如联络家xing网

保洁和sns 天际网 国内最早介入社交网站的职业网站

(二)主要sns框架比较

facebook 真实姓名 头像+私密空间+公开空间+公开论坛+开放应用平台

twitter 姓名是否真实无限制+公开空间 +开放应用平台

腾讯空间 ·········+私密空间+有限自制应用

人人网 开心网 :和facebook基本类似 但人人网社区局限于同学关系,开心网的社区缺乏白领文化,逐渐没落

(三)利与弊

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与成就

沉溺于大众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力,降低积极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

将注意力和兴趣“绑架”在同一个议题上,由此形成了“集体无个性”,丧失自我,视野变得狭窄。

三 sns的传播学解读

(一)以用户为主导的内容生产系统 都是用户自己生产的,而诸多sns网站只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平台,他比较关注直接的社会朋友关系的建立,具有社区性质。

(二)内容生产的同时形成人际网络

从结构上来说 是一种网状的结构,用户不是被圈定在某一个论坛或小组里,而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多线索编制自己的人际网络

上一篇:车间工艺部新员工个人总结下一篇:感动中国演讲比赛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