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宣传信息(精选12篇)
1.民族团结宣传信息 篇一
尼勒克县第四小学民族团结宣传范围
我校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州创建工作,对于在校老师采取五项措施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积极参与创建意识,不断提升民族团结创建水平。
一是加强民族团结理论学习。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民族大团结为核心,深入开展了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各类民族团结讲座。自年初至今,组织各族干部职工学习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新疆三史》等民族团结知识30余场次。通过学习,增强干部职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二是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宣传氛围。在办公楼显眼的位置制作固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牌,在楼梯、电梯等位置张贴悬挂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标语和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版,使民族团结意识入脑、入心,加大对民族团结教育力度。
三是寓教于乐,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参与度。结合节庆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团结文体活动;开展了“学雷锋精神、扬敬老情怀、促创建工作”活动。5月9日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民族团结教育影片《都是新疆人》。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参与创建工作自觉性和责任性。
四是互学语言,增进了解。州人大机关把双语学习放在了重要工作日程上,每周利用两次政治学习时间进行半小时的双语学习,并通过组织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共同办公等方式加强互相交流、学习,增进了各族干部间的相互了解,夯实干群团结的基础。我校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州创建工作对于在校学生我校积极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的评比。切实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积极参与创建意识,不断提升民族团结创建水平。板报一:
板报二:
板报三:
板报四:
手抄报一:
手抄报二:
手抄报三:
手抄报四:
校园标语一:
校园标语二:
校园标语三:
校园标语四:
楼道知识窗贴一:
楼道知识窗贴二:
楼道开关贴一:
楼道开关贴二:
2.民族团结宣传信息 篇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对网络建设加大了投入。微信、微博等新的网络平台的普遍使用使人们进入了“微时代”。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这种开放式的公众话语权开始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西藏高校因其独特的“身份”始终受到国内外的特殊关注。因此,西藏高校在话语权的构建和舆论引导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研究西藏高校的话语权构建和舆论引导,有针对性地加强话语权构建和采取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式,对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引导藏族及其他民族学生形成良好的舆论素养和文明的网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3·14”事件,国外敌对势力在3月份时常通过舆论事件来制造事端,丑化中国和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形象。因此,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进行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舆论引导是长期进行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对西藏高校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舆论引导现状
历史上,3月曾发生过很多对西藏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例如,2008年3月14日,“藏独”分裂势力在拉萨公然进行打砸抢烧,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在国内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西藏高校的学生而言亦是如此,网络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校园媒体分布上来看,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西藏民族大学通过西藏民族大学校报、西藏民族大学官方网站、二级学院网站、校园宣传栏、民大电视台、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等校园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同时利用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各校园组织微博、《笃学》杂志等组织媒体为校园信息和校园活动等助力。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所以不难看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舆论引导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但传统媒体所占份额已经明显不如新媒体所占份额。
通过对以上媒体发布信息的研究,笔者发现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存在三个主要的报道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主要集中在3月的前一周,这个时间段是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时间,学生陆续返校。这个时间段学校陆续召开会议,对“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学院和大学生组织策划组织的活动预告也不断涌现。第二个时间段主要分布在3月10日前后,这个时间段里,学校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等关键词上。第三个时间段是3月28日前后,学校组织一系列活动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在报道的内容上,学校的传统媒体更多地倾向于学校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的报道,以及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而新媒体以“快速”和“便捷”的优势将校园每个角落里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快速发布,并发挥其互动性,展开积极的舆论引导力。此外,各二级学院还以年级或者班级的形式将学生集中在一起,通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或者召开主题年级大会、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校还以召开学术论坛的方式,邀请学术专家到学校进行学术探讨、举行学术讲座。这些传播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在校学生的舆论引导产生了作用。
二、“民族团结宣传月”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专题策划
每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月”,西藏民族大学依托三个阶段进行专题策划。在初期阶段,学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学校新学期的“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工作,从学校党委到各二级学院、学生组织,通过一系列的会议报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思政教育。中期阶段,学校则主要以“春之华”校园文化节为载体,通过各学院、学生组织策划组织的活动,依托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关注度较高的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并推出如“感动民大回顾”“我为民大代言”等专题报道和“校园资讯”“民大聚焦”等短讯播报,将民族团结的典范和校园新闻及时快速地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最后一个阶段,学校通过举行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大型活动,在校园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LED大屏幕播放新旧西藏对比视频、举办“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将“民族团结宣传月”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二)主要的传播内容
笔者通过对西藏民族大学官网、西藏民族大学校报、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校园媒体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所发布的内容进行研究发现,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主要围绕“民族团结”“春之华”“3·28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等关键性词语进行了宣传报道。例如,在2015年“民族团结宣传月”的报道中,西藏民族大学官网和西藏民族大学校报上先后以“学生工作处召开会议传达学校党委工作指示部署新学期工作”“二级学院召开新学期安全稳定教育大会”为题,进行了新闻报道和民族团结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等以“民族团结”为主旋律的新闻主题;在“3·28”期间,“西藏民族学院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暨‘春之华’校园文化节开幕”“西藏民族学院举行升国旗仪式隆重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等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再次成为西藏民族大学官网的热点新闻。
而在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西藏民族大学校园微博等新媒体上,则组织策划了如“感动民大”“我为民大代言”“新旧西藏对比(图片)”等系列报道。在“感动民大”回顾的报道中,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了在往届“感动民大”评选活动中评选出的致力于民族团结的获奖班级和个人,再次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报道和宣传;“我为民大代言”则对西藏民族大学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校生进行走访,报道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对民族团结作出的努力;“新旧西藏对比(图片)”这一系列的报道,通过网上转载图片,更加切实地展现了新旧西藏的状况,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上所述的系列报道,迎合了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宣传主旨,在学生中间也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和思政教育的作用。民大青年微信公众号在3月27日推送了一条名为“你知道3.28的由来吗?”的信息,这条信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条消息,采用了图片搭配文字的形式,图片使用西藏民族大学本校学生设计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海报,文字信息也简洁明了。此外,西藏民族大学官网在3月27日发布的“西藏民族学院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暨‘春之华’校园文化节开幕”这条新闻,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浏览量就突破1000。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团结宣传月”舆论引导的策略
(一)提升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学校对于舆情变化、对现实状态中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计和把握,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关键在于舆情汇集和技术建设。一方面,要做好舆情汇集的工作,加强信息沟通,保证能及时搜集准确的舆情,为各阶段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提供依据。此外,还应重视学生之间的热议话题,实现舆情汇集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抓好舆情监测的技术建设。利用新媒体监管技术对校园热点进行跟踪、引导,对学生的情绪、热点关注频率、热点传播速度、热点发生进展实时监控,最终形成舆情快报,帮助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提供科学分析依据。虽然西藏民族大学的“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很大的反响,但学校还应该加强校园的舆情预警机制,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参与其中,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或者自己关注的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发布的信息准确地进行传播。
(二)建立“意见领袖”的培养机制
“意见领袖”是指在一些受众心目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容易得到多数受众认同的特殊人群。“意见领袖”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学校这种人群密集的地方,他们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参与力量。他们于普通学生有天然的亲切感,他们的意见容易得到其他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并形成统一且强大的意见流。因此,建立“意见领袖”发现培养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在论坛、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学生意见领袖,要积极主动与其沟通,让其成为学校和学生交流的有效纽带。另一方面,也要在教师群体中有意识地建立起一支政治强、知识广、热情高的“意见领袖”队伍,旗帜鲜明地树立舆论领袖,培养权威意见。
(三)加快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通过校园网络“民族团结宣传月”的宣传报道和大学生网络话语传播,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月的传播效果不断提升。校园活动又和校园网络传播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实际体验。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整体上提高了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但学校现有的关于“民族团结宣传月”的传播形式还较为单一,因此应该不断创新传播的形式和策略,适当调整传播的内容,使其适应学校青年群体的心理,吸引学生对民族团结内容的关注和认同。例如,校史讲解、宣传海报的制作、歌舞表演以及其他活动等,这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西藏自治区成立到今天,长期的民族团结宣传在西藏社会的变迁中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今后仍然要坚持民族团结的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和策略,实现广大群众对民族团结的支持和认同。
(四)提高内容质量,以民族文化为支撑,青年群体为主体
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时,对于与自身现实状态,如地域、文化、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的新闻会表现出集中选择和认同的趋向。凡是与读者地理位置、心理距离接近的新闻,读者会更为关注、更感兴趣,因此新闻传播必须兼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基于这些因素,校园媒体应多发布与青年群体身心相符的内容,增加青年在阅读时的心理认同感,开设与青年就业、招聘信息相关的版面。设置评论版面,对青年的某一行为进行评论,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来说,必须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青年群体是整个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加强对新闻的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对青少年的舆论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此外,增强双向传播意识,注重新闻受众的信息反馈,对于促成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传播的内容应向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教育等多功能方向发展,适应社会开发的需要,使报纸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变革,以读者需要为归宿。丰富报道的内容,符合读者的需求,就很容易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结语
作为少数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它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关注青年工作,对青年话题的采访力度较强,因其特殊的文化环境,民族特色是其独有的文化符号。西藏民族大学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期间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观,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舆论素养和文明的网络行为,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西藏高校应加强关键时期的舆论引导建构话语权,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6-158.
[2]丁柏铨.新闻舆论监督三论(上)[J].新闻界,2002(5):56-60.
[3]喻国明.中国传媒业30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J].编辑之友,2008(4):19-24.
[4]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180-200.
[5]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125-146.
3.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总结 篇三
关于报送第1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开展情况的报告
市民宗委:
按照市委宣传部、市统战部、市民宗委《关于印发<全市第1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我局以“讲民族故事、促民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抓好少数民族管理服务为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及帮扶活动,推动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落实,努力营造了全局重视和参与民族工作的浓厚氛围。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全局第1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早谋划,精心组织,扎实安排。根据市委统战部、市民委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成立了第1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全省和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参加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研究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对局系统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使宣传月活动开展的扎实开展,富有成效。
二、开展活动,注重实效
我局紧紧围绕“讲民族故事、促民族发展”的活动主题,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宣传月活动有影响、有亮点、有实效。
一是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统一安排部署,切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局机关和中福在线及各彩票销售网店82块LED电子屏24小时滚动宣传活动标语,宣传活动精神,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良好氛围,扩大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是抓好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中宣部、国家民委共同发布的《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的内容,着重抓好民族政策以及《甘肃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汉族干部职工真正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观念。
今后,我局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长期进行2 下去,以宣传月工作促全年工作,坚持重在平时、抓好落实、重在一线群众、固本强基,不断为嘉峪关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嘉峪关市民政局 2015年6月1日
4.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名言 篇四
2) 通过支教下乡等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3) 巩固好、发展好、维护好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守政治信仰,拥护我党的民族政策。
5) 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6) 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7)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
8)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9) 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10)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11) 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普及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12) 坚持打击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和分裂活动。
13)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14) 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15) 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6)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17) 唱民族团结赞歌,迈科学跨越步伐,谱富民强州 篇章
18) 走跨越发展创新路,建长治久安首善区,创民族团结模范州
19) 手牵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心连心打造繁荣发展和谐新昌吉
5.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方案 篇五
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我校根据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党委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和创建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我校民族团结发展,使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和墙报、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通过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2)在教师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3)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在师生中开展民族帮扶团结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6.以法治精神巩固民族团结 篇六
一、不利于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
近年来, 少数民族虽然随着改革开放而得到发展, 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 在民族地区关系问题上仍然存在部分问题。 如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方面比较落后的位置, 迫切需要发展当地经济。 首先是民族所在地区经济大致发展的情况。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他们之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 一个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与经济水平较高的主体民族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过大会导致民族交往中发生经济方面的矛盾。 我国的经济偏向于中东部地区, 广大少数民族所处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这样对民族团结有不利的影响。 其次是政策法律方面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 有一些民族地区的政策有些不适应这种逐渐的变化, 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当前急需改进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之与实地相适应。 最后是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民族的文化、风俗、意识的不同容易在不同的民族间造成一些误解, 在中华民族形成中, 是各民族间矛盾统一的一个过程, 历史上在民族融合中形成的一些冲突, 或多或少会在一些方面形成一些影响。
二、增强民族团结, 解决存在问题
(一) 增强法治建设促团结
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法治观念的发展伴随着自由竞争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经济发展为人们法治观念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法治正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 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生活提供合理的预期。没有法治的支撑与保障, 便不能明晰产权制度, 不能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交易和诚信体系,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经济发展会陷入无序状态。 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 推进依法治国, 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 法治与民主相辅相成, 是不能分离的。避民主谈法治, 法治便失去民意根基, 如同无源之水, 容易走向独裁和专制。 同样, 民主离不开法治。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正是法律在民主制度上的体现, 没有法治, 难以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实现, 难以保障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结果。依法治国的目的就是运用我国的这些法律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保护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等建设事业的进行, 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 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一切权利, 不断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 我国的所有重要的法律, 都是以宪法为根据的, 都是对宪法精神的体现,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而且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因此, 只要有效保证宪法的实施, 就能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就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障。
依法治国也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始终发挥重大的作用。 如果把国家比人体的骨骼, 宪法和法律是身体的各个器官, 那么人民群众则是构成身体正常运转的灵与肉。 所以, 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是依法治国得以正常、有效运行的保证。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所以人民群众的配合不仅需要汉族人民的支持而且需要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积极配合, 怎样才能使各个民族都能积极支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这就需要把各个民族一起团结起来。
法治中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 法治中国建设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
我们中国关于民族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宪法为主体的,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民族区域设立适合地区情况的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 在立法方面有专门的促进民族团结的立法。 但是一些抽象模糊的立法却缺乏一些具体性, 导致实际操作非常困难, 有些地方政策和法规可能出自不同的方面而相互矛盾, 或与一些程序相冲突, 导致实施中让执行者迷惑, 而使得施行困难重重, 在实施中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民族关系, 立法需要不断完善发展。
应该推动涉及民族法律的规范性建设, 使民族法律法规变得明确化, 避免混乱和矛盾, 使相关法律通过发展形成一个体系。 重新对过去的立法进行系统的整理, 科学发现不足的地方, 进行备案研究, 对失效的法规条例进行编排, 进行适当的处理, 使民族法律法规能够起到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然后把那些法律中较为抽象的概念性的条例, 进行具体的容易实施的调整, 使它能够适应复杂民族关系所带来的变化, 让民族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 起到所期待的作用。 然后, 要增强民族立法对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统筹兼顾性, 并且要重视本地区少数民族自身的法律文化, 通过对民族地区的考察, 结合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科学性, 设立适合的法律。
最后, 民族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也就是要着重了解“人”, 要多结合少数民族群众的了解, 参考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讲述, 面向社会征集一些意见,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诉求, 进行科学立法。另外, 也要着力避免法律法规由于着重形式而导致的重复。
(二) 用 “四个认同”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现在民族团结已经写入到了我国宪法当中。 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有义务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应当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 正是由于宪法对民族团结的支持, 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法律也得到相应的出台, 如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育。
虽然个别地区如新疆已经出台了 《民族团结教育条例》, 但我们可以发现, 涉及的民族团结教育法律和法规仍旧非常少, 而且内容比较模糊, 比较难得到实践。 建议多针对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增强立法, 注意联系实际。 在教育方式上应当注重对少数民族加以“四个认同”方面的教育。
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 就是让少数民族群众认同。 如何能让群众认同呢? 那就是让大家价值观一致并达成思想上的共识。 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多民族多元文化凝聚成了中华文化。 每个民族跟祖国是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在思维上与我们国家我们党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一起走向进步, 这样就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四个认同”的相关知识, 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基础。
民族团结教育旨在统一思想, 用“四个认同”深厚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四个认同”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根本目的。 我们要大力宣传使少数民族群众把 “四个认同” 当自己的思维准则, 并形成一个长期的社会行为规范, 之后“四个认同”就会融合于群众的思想。
加大“四个认同”普及首先需要强化宣传少数民族政策, 使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从实际生活中体会到社会的发展, 生活的进步, 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举出相应的真实事例使群众进一步了解自己在国家的好政策下得到的好处, 还要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让群众了解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相关法律条例, 从实际意义上提升各族群众对我们国家乃至中华民族的认同。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另外, 在民主法制的大力宣传中, 要突出权利的方面, 让民族地区的群众和干部都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才能加深对民族地区法治的理解, 才能让“四个认同”巩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思想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让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朝着共同的理想前进。
摘要: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的背景下, “依法治国”和“民族团结”成了中国发展的关键点。落后地区地区的少数民族与经济水平较高的主体民族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过大会导致民族交往中发生矛盾。现在我国迫切需要用法律进一步保障民族的大团结, 提升各民族的认同感。每个民族跟祖国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当前我国的民族团结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民族关系, 立法需要不断完善发展。制定完善民族团结法律法规和开展相关教育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利器。
关键词:法治,民族,认同
参考文献
[1]王霞.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 2009.
[2]徐少宏.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孙建峰.进一步加强“四个认同”教育[J].今日新疆, 2006.
[4]张振华, 任世辉, 张明玲.强化“四个认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中国民族教育, 2007.
7.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 篇七
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成功实践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把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与新疆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日益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巩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新疆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50多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运用,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与兼顾民族区域自治利益的关系,紧密结合新疆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展和社会同步。同时,不断健全民族工作方面的法制,完善同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性民族区域政策法规,立足实际,着眼全局,使民族政策的制定、贯彻与改革的目标和进程相衔接,用政策和法律的力量,不断推动我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律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各族人民保持坚强团结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成长壮大。50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1950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仅3000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少数民族干部4.7万人,目前,已达33.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2%,是解放初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10倍;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6万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占全区妇女干部总数的66%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自治区觉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从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制定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规划和阶段性目标,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党校和干校培训、区内外挂职锻炼、异地交流等途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和自主权,促进了经济发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每年都有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党校新疆班、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进修班参加学习培训,强化理论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执政本领。自治区还选派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平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内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从1999年开始,自治区对在南疆四地州及一些边远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工作的民汉族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为期两年的脱产培训和异地挂职锻炼,学政治、学业务、学语言,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目前已有3700名乡镇基层干部赴北疆地区和兵团挂职培训锻炼。在培养过程中,按照加快新疆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着力培养造就政治上十分坚强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社会实践和群众工作的锻炼,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干部已成为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并培养使用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正是由于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互相信任,并肩战斗,团结合作,共同带领各族群众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才使自治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稳定的崭新局面。
(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全区始终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肃清他们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反动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人民遭殃,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觉悟。从1983年起,自治区连续23年把每年的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以月促年,常抓不懈,做到每年有重点,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发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富于时代特点的教育内容,广泛地宣传教育各族干部群众。通过长期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掌握,“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已蔚成风气,全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新形势下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区上下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与扶贫帮困、为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把加强民族团结与贯彻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相结合,与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相结合,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相结合,不断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从1982年以来,自治区已召开了4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的根本会。目前,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自治区三级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773个(次)、模范个个1303人(次)。通过不断树立和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的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在新疆大地上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形成增进民族团结的浓厚气氛,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当前我区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是新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之。我们要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共同创造新疆各族人民的美好未来。
(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普遍尊重。
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和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自治区成立50年来,通过颁布相关法规、条例和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充分尊重和有效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在我区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落实,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等也广泛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各类教育事的中均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分别使用了使用了七种语言进行教学。为保证教学需要,政府还组织编写、翻译、出版了大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根据各民族交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还大力提倡各民族相互学习使用语言文字,在各级各类少数族学生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语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在执行民族政策中,党和政府重视通过法规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保证了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节假日、婚丧礼仪、文化、医药卫生、体育等传统的风俗习惯。在我区地方立法中,考虑到少数民族的一些具休情况,实行与汉族有别的特殊优惠照顾政策。
(五)党的宗教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党的宗教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经验都深刻地揭示:必须站在国际政治斗争和维护新疆稳定的战略高度,认识宗教问题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努力做好宗教工作。多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使各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在新疆,各族群众可以完全自主地选宗教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没有人因信仰宗教而受到歧视或不公正待遇,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9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人。依法保障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1982年以来,全区共恢复建立各级宗教团体88个,其中自治区和地、县级伊斯兰教协会79个。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旗帜鲜明地保护爱国宗民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非法宗教活动,严厉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把加强爱国宗教人士的思想和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把爱国宗教人土作为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来对待,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计划;坚持工作上支持他们,团结和依靠爱国宗教人士协助党和政府管理宗教事务,支持爱国宗教人土依法开展工作;坚持生活上照顾他们,在自治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对爱国宗教人士给予生活补贴。目前,享受不定期生活补助的有5761人,年均补助2074万多元。建立了自治区、地、县三级培训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全区现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从2001年开始,由自治区负责对全区重点清真寺的8000余名教职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培训2000人左右,目前已培训了7000多人;其余2.1万名宗教人士,由地县两级负责培训,目前已培训了2.16万人次。这是建国以来我区对宗教人士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培训。同时,组织宗教人士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新疆,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目前,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为了满足信教群众学习经文和宗教知识的需要,在新疆翻译、出版和发行了维吾尔、哈萨克、汉等多种文字和版本的《古半经》等一批伊斯兰教经典,以及佛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经典。坚持失言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宗教事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从法律上保证了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障了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维护了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各族人民群众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发展经济文化而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月宣传学习材料
大泉中心校西泉分校
8.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材料 篇八
“现在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住院期间赵明花给我熬的小米红枣粥我会记一辈子!” 帕孜来提·尼亚孜11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远亲不如近邻,关键时刻要帮难处
66岁的赵明花家住鲤鱼山南路绒毛厂家属院,她和54岁的帕孜来提·尼亚孜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两家人1992年相识。
12月30日傍晚,已经两日没有见到帕孜来提·尼亚孜的赵明花从其小儿子尼亚孜口中得知,帕孜来提·尼亚孜因大出血住进了医院。
帕孜来提·尼亚孜一直身体不好,需要手术,因为丈夫生病,大儿子又在部队当兵,小儿子在上学,家里无人照顾,她一直扛着。去年12月29日晚, 帕孜来提·尼亚孜因大出血晕倒在家里,后被送进医院进行急救。医生说要尽快手术,但帕孜来提·尼亚孜患有贫血。
“人们都说小米红枣粥补血最快,我就给她熬小米红枣粥吧!”赵明花说。她定好闹钟,5点半准时起床开始熬制红枣小米粥,待锅开了后,赵明花就守在炉灶边,每隔几分钟就用汤勺搅一下,就这样一直熬了一个小时。
“那碗小米粥熬得太好了,一看就是用心熬出来的。”帕孜来提·尼亚孜说,小米和红枣的味道真香。
坐在一旁的赵明花笑了,她说其实就熬了一次。第二天帕孜来提·尼亚孜的姐姐和妹妹都去照顾帕孜来提·尼亚孜了,赵明花就回家照顾帕孜来提·尼亚孜身患尿毒症的丈夫吾买尔·尼亚孜。
“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她家有难处了,作为邻居我得帮一下。”赵明花说,那段日子,她每天做好饭都会给吾买尔·尼亚孜端一碗少盐少糖清淡的饭菜上来。
相处时间久了,多互相看看长处
是怎样一种感情,让赵明花能在凌晨5点半起床为帕孜来提·尼亚孜熬一碗小米红枣粥呢?
“我们不是亲姐妹,但胜似亲姐妹,相处了二十多年,还经常吃一锅饭。”帕孜来提·尼亚孜说,两家人不分民族,不分你我,只要做了好吃的都会互相喊一声,她最喜欢吃赵明花做的汤饭。
亲姐妹可能会有争吵,闺蜜也会有分歧,为什么这两家人会相处得这么好呢?赵明花说,人和人相处,就要看人的长处。
在赵明花的眼中,帕孜来提·尼亚孜一家是热情又有礼貌的一家人。
赵明花还记得两家人刚搬来时的情景。那时候赵明花家有两位老人,帕孜来提·尼亚孜家有两个儿子。赵明花知道,男孩子会调皮一些,她一直担心楼上的帕孜来提·尼亚孜家的两个孩子会吵着老人休息。
一个多月过去了,赵明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特意去楼上串门一看究竟。她看到两个孩子爬在地毯上玩得很高兴,偶尔帕孜来提·尼亚孜会叮嘱两个孩子“声音小一点,别吵着楼下的爷爷奶奶”。
“事儿不大,但是能看出来这家人真不错,她会尊重人,所以我们相处起来很容易。”赵明花说,这么些年过去了,她和帕孜来提·尼亚孜已经相互依赖分不开了,常常一起买菜、一起散步,几日不见就十分想念。
关系再亲也不忘记人好处
帕孜来提·尼亚孜说,院子里邻居间相处好的有很多,但她俩是大家都羡慕的一对儿。
是什么让两家人的关系这么令人羡慕?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她家对我家挺好的。”帕孜来提·尼亚孜补充了一句,我小儿子的工作还是她儿子给帮忙找的。
自从帕孜来提·尼亚孜的丈夫患上尿毒症,其每月2300元的退休金根本不够透析费用,全家的`生活费用全靠帕孜来提·尼亚孜每月2300元的工资支撑着。当得知帕孜来提·尼亚孜的小儿子尼亚孜毕业没工作时,赵明花叮嘱儿子帮他找份工作。
如今,我儿子成为了BRT公交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就在离家不远的红光山站当站员,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
帕孜来提·尼亚孜一直想着请赵明花一家去饭馆好好吃顿饭,来谢谢这家人,可赵明花说,这些年两家人常吃一家饭,这比在外面吃强。
记者手记
情到深处自然浓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这是赵明花与帕孜来提·尼亚孜这对儿好邻居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她们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就是串串门、聊聊天、拉拉家常,她们用现实故事告诉我们做好民族团结要以心换心、用心交心。
9.民族团结宣传信息 篇九
一、以我们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成立于1958年, 现有人口约43万人, 有汉、蒙古、回、满、朝鲜、壮、彝、锡伯等十多个民族, 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 共有8.3万人, 占总人口的19.5%。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 也有着消极和复杂的一面, 这些, 构成了具有地域性的鲜明特点。
1. 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自治县成立5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和睦相处,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都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氛围, 可以水到渠成地接受和认同正确观点, 增强维护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2. 由于“大杂居, 小聚居”的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 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有偏颇。
例如: (1) 单纯强调民族团结就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 强调克服大汉族主义的观点得到重视, 而克服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被淡化; (3) 认为各族群众关系和谐, 民族团结教育已无必要; (4) 认为强调团结就是淡化各民族的文化特点, 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混同于民族融合; (5) 认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只是做好那些唱唱歌、跳跳舞之类的表面文章。
3. 教育资源丰富, 但有待于甄别、开发和使用。
喀左县有悠久的历史, 也有着悠久的各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团结历史。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 也在碰撞中融合, 升华出和谐的元素, 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比如, 从历史沿革看, 这里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特别是清朝中期的“蒙禁”半开放、开放, 民国初年的“放垦蒙地”, 尽管对原住居民造成冲击, 但“阵痛”之后, 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 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蒙元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繁荣与融合。比如, 自治县成立50年来, 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 喀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都是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再比如, 喀左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有很多关于蒙汉群众共同生活、与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内容,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必将会使教学更生动, 更有针对性。
二、根据喀左蒙古族自治县的具体情况,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使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 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
做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活动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评估作了规范。
2. 教学实践中, 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
(1) 开好民族团结教育课, 遵从教育部、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以正面教育、正确引导为主, 注重理论与当地民族问题实际、地域文化特点结合。 (2) 强调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间渗透而不取代的关系, 一方面必须在遵循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渗透, 一方面做到各有侧重。如汉语文课, 通过精美的篇章, 重点渗透各民族的文化繁荣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民族语文 (蒙语文课) , 弘扬蒙古族灿烂文化, 重点渗透“三个离不开”教育;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教育, 使学生正确理解弘扬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关系。思想品德课, 主要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历史地理课, 从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分析民族现象, 渗透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观点和祖国是多民族大家庭, 团结则盛、分裂即衰的历史观点教育。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我们积极组织学校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民族团结杯”征文和师生民族团结演讲比赛, 以这些活动为载体, 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顺利开展。各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作为课程教育的补充,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我们因地制宜, 建起了以民族英烈“莫德”烈士雕塑、学习室为主体的大城子镇蒙古族小学基地, 以“蒙古族文化园”为主题的东哨乡蒙古族小学基地, 让学生在基地愉快地参加活动, 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5. 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氛围的感染作用。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如县报、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 和信息技术手段 (如开设“喀左民族教育网站”) , 作为对学校教育的补充, 积极普及民族知识,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宣传为民族团结教育做出贡献的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事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关注民族团结教育的网络。
当然, 民族自治地方有相同的共性, 也有自己的独特性。但只要我们抓住自己的特点贯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 就一定能谱写出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摘要:喀左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所以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借鉴中繁荣, 也在碰撞中融合, 升华出和谐的元素, 形成了极具地域特点的民族团结的文化。
10.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总结 篇十
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总结
厅直属机关党委:
根据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青民领办[2011]11号)精神,我办党支部在8月开展了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共创团结进步典范”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党支部在继承和发扬历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各项工作突出特色,确保了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在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应对突发事件、实现无线电管理事业跨越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
我办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他们的模范事迹,激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的观念,在工作中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与落实中央支持藏区发展和第二轮西
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以及落实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使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意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活动,不断推进和谐机关建设,努力形成“五湖四海”各族干部合作共事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无线电管理事业跨越发展,加快无线电管理工作创先争优,再做贡献。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把民族团结宣传工作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并取得实效
党支部将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与维护藏区稳定、支持玉树重建工作、举办全省第六届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竞赛、人才队伍建设、扶贫帮困等活动相结合,使民族团结宣传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在维护藏区稳定方面,省办领导多次深入藏区基层管理处,了解藏区基层管理处维稳的实际困难,同基层管理处少数民族干部一同研究制定维护藏区稳定方面的各项措施,积极筹措资金购置监测、检测设备,为基层管理处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平台,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省监测站派出技术人员赴基层管理处参加维稳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赞扬和支持。
在支持玉树重建工作中,省办领导亲临玉树灾区了解玉树管理处实际困难,尊重少数民族习惯,购买了各类生活用品慰问工作人员,并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以解决玉树管理处监测综合楼重建事宜。
在扶贫帮困,我办组织人员深入到大通县铧尖村第四自然村进行帮扶慰问,通过与帮扶村干部群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促进了我办机关作风转变。
在全省第六届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竞赛活动中,有汉、回、藏、蒙、土、满、撒拉等7个民族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竞赛期间恰逢穆斯林的避斋时间,活动中在吃、住等方面尊重民族习惯,合理安排,在比赛中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聘用少数民族技术人员充实到无线电管理技术人员队伍中,各基层管理处少数民族共计有7人参加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研究生班的学历培训,使得少数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11.2013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总结 篇十一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民族团结教育月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学生“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下面就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要求,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计划,做到了活动与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紧密结合,活动按计划有序的开展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我校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德育办、大队部、年级组并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为我校藏汉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通过活动加深藏汉学生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团结。
二、紧抓舆论宣传,多途径、多手段、多渠道营造活动氛围,使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人人皆知,为活动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1、全国道德楷模提名人物顾泉雄来我校进行了一次讲座。学生深受顾老人格魅力的感染,积极对话,并与顾老合影留影。
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黑板报比赛,加强了对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宣传。利用黑板报广泛宣传民族团结。每个中队都积极响应,精心制作黑板报,其中出现了许多不少点睛之作,初二2中队的黑板报中将西藏和上海用一道七色彩虹连接,而初二6中队将七个一活动感想也写在了板报上。
3、通过“有关民族团结名言、格言、箴言的征集活动”宣传民族团结。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名言、格言、箴言的征集,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征集到了大量的名言、名句。其中也有不少学生自创的作品。初一3中队的旦增克珠 就写道:“彩虹架起你我友谊的桥,我们携手并肩,风雨同舟,我相信,喜马拉雅珠峰的绵延与壮阔,东海之畔浦江的骇浪惊涛,必将铸就一片更加美好的神州大地”
三、结合青少年群体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寓民族团结教育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1、举办藏历水龙新年音乐会
结合社会资源,将上海交响乐团的艺术家请进来,和我们学校的管乐艺术团、舞蹈队一起献上一台视听盛会。
2、组织全校师生结对外出活动藏汉学子和结对老师在科技馆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并将这宝贵的情谊带回了共康校园。
3、藏汉结对中队共同开展了主题班会
初二10中队与久隆模范中学多次开展了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初二10中队把藏族伙伴们的热情好客带给了他们,同样也把汉族伙伴们的友情带回了学校,使藏汉之间的友谊之花盛开在学校的每一处角落。初一四中队和预备六中队是名副其实的兄弟班,在争章活动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为我校的藏汉团结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4、分年级开展不同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初一年级开展了现场书画赛。比赛结束后,藏汉学生结对在校园内进行“学雷锋”环保行动,打扫校园,使得校园内更加整洁。
初二年级开展了“藏汉一家亲”游戏活动。藏汉学生在娱乐的气氛中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其中有一位上海班的同学在回家的周记中写道:在活动,也看到了西藏伙伴们的才能,不管我们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人为我们鼓掌,藏汉民族团结的最好体现呀!初三年级举行“民族团结亲如一家人、和谐校园让生活更美好”演讲比赛。藏汉同学聚集一堂,畅谈民族团结,感情真挚,慷概激昂。
5、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章”争章活动 藏汉学子在争章活动中,共讲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共写一篇民族团结的作文、共办一期民族团结手抄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李翔、徐飞、周明珠、蒋璐、胡黎露、孙暇老师对于本次争章活动的大力支持。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榆政民宗发[2015]40号文件精神要求今年9月被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结合我县民族工作实际,我局领导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紧紧围绕“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创建活动”的民族工作主题,优化我县民族团结工作氛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现将宣传月活动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我们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民族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靖边县民族工作的发展,不断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结合我局实际,赵军书记及时组织召开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工作部署会议对我县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安排。一是结合本单位实际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二是积极借助报刊、广播和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传达县民宗局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有关精神认真领会此次宣传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要求结合实际做好宣传月的各项工作。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我局在县政府广场悬挂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提升促和谐”的横幅,广泛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我局全体领导干部在9月份内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召开座谈会、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向干部职工、居民和青少年学生宣传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局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全县营造浓厚宣传月活动氛围。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通过宣传栏、板报等以信息、标语的形式宣传。在广场街道路口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举行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
2、我局在民族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进行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自觉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形成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健康成长、友好互助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三、几点体会
(一)搞好宣传月活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民族政策水平、增强居民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社会的团结进步有着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开展好宣传月活动的根本保证。
(二)搞好宣传月活动必须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要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主题,全面开展好宣传月活动,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的目标。
(三)搞好宣传月活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让群众广泛参与。要根据每年宣传月活动的主题,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局将以此为契机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以一月促全年不断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靖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2014“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工作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在校长马海成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校全体师生积极投身于金色的九月,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整个活动程序布置得紧紧有条。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活动都举行的扎实有效。现就不同阶段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教育系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组织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分工和相关责任制度,学校建立了校级领导包年级、教师党员和中层干部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
二是积极宣传动员,认真安排部署。学校组织召开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出黑板报,布置展板,建立学习园地,营造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是积极组织集中学习,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学校及时制定了具体的学习日程安排,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参加集中学习。重点学习《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海北州藏传佛教事务管理条例》等民族团结教育材料。采取学习、记录,写读书笔记、召开座谈会、组织校领导与教职工一对一谈话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
四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活动。通过扶贫帮困、联谊活动、入户走访、参观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为全体教职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寓教育活动于各项实际活动之中。在各班级中展开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学的“手拉手,结对子”的学习互助组活动。
五是认真安排部署查找问题,整改提高工作。认真总结集中学习阶段工作成果,广泛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学校专门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了专门的安排部署。要求学校通过征求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广泛深入的查找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领导班子、成员和教职工要根据查摆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将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全面做好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应急措施建设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六是领导高度重视,推动教育活动纵深开展。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扎实开展好教育活动,要确保通过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真正解决广大教职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时刻树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稳定,保峨障学堡生
安中全的思心
想
意寄
识。
校
12.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0 引言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一致,是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提上日程,其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系统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教育内容、途径等几方面。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才能得到实效。
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团结对国家的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国家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及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涉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眼下,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地区间经济、文化、教育差异日益增大,在各个方面都曝露出一些民族不和谐现象。因此,为了使国家和谐发展,民族共同进步,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迫在眉睫。从国际上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很多国家对我国采取的还是敌对、防守态度。不否认中国发展态势很好,但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的国家认为我国的发展威胁到其自身利益,所以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异常必要和迫切。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审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团结的含义,有其特定的范围、阶级基础以及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团结的论述可以概括为:民族团结是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民族团结。
随后,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细致地阐明了加强民族团结的意义及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资本主义时期,加强民族团结的意义主要是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是各民族内部的团结是防止民族被分裂的强大力量、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的需要。从我们今天的生活局势上来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注意初级阶段,面对的国际形势非常的严峻。我们的无产阶级政权还是非常需要用这样的理论反西化,维护我国的国体。使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来越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
2.2 我国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团结的主要思想
2.2.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1)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主要从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角度论述的;民族团结的对象,分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中华民族整体的团结、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即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三个层次。(2)民族团结的核心,党是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即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内外各民族干部的团结特别是各民族主要领导干部之间的团结。(3)民族团结的基础包括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三方面;主要因素包括解放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解放后是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4)实现民族团结的途径。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以及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2.2 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民族团结思想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民族团结的核心是党的团结尤其是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民族团结的目标是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强调实现民族团结的途径是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争取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合作;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2.2.3 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是由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四个方面有机构成的。
3 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的主体、客体
3.1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就是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意欲传递给学生的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是连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是构成民族团结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突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培养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的教育。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围绕当代领导人提出的“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以及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党的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等四个方面的思想同时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着重开展国家、民族的高度认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的教育。三是中华民族团结历史的教育。四是民族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几个方面主要内容是不能截然分开、各自为营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通过几个方面的综合教育,全面的给学生灌输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民族团结思想,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接受教育,使教育落到实处。
3.2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客体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要指高校承担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任务的老师包括学生处等有关部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等等。他们在整个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并支配着民族团结教育的其他因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教育者必须具备坚定、正确、扎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当的思想宣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主要目的是教育工作需要通过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育中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富有鼓动性和说服力;对待学生热情、耐心、细致,能够理解人、关心人;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善于接触、观察、了解、分析教育对象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目标,以达到对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的目的。
毫无疑问,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是学校的教育者,那么,客体即教育对象,就是广大的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民族观念,文化水平较高。同时,他们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他们在接受教育时,是具有主动性的。当然这种主动性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需要被激发,鼓励。教育者如果能全面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可以有效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
4 教育途径
4.1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民族团结教育要长期有效地进行,必须有相应的教学任务作为保障。对于多数的高校来说,一般很少开设民族理论等方面的专门课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功能。加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首先就要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切实教育他们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语言。通过课堂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深入学生头脑。
4.2 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民族团结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重视民族团结教育,要在制度上给予保障。主要的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选拔一批优秀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增强教职工的民族观念,提高政策水平。还可以使教师在各自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搞好宣传、补充和延伸,使民族常识课教学和各相关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4.3 拓宽渠道,运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班级、学院和学校各个层面营造民族团结教育的氛围,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艺术相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我校开办主题文艺汇演、举办民族知识竞赛等,使民族团结教育搞得生动活泼。(2)开展广泛、有效、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深入了解各民族聚居地区的特色,积极投身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建设。如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可让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了解其历史背景,通过亲身实践,将对他们的认知转化为情感。(3)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文明校园的文化建设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营造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氛围,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沟通。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各种媒介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保证。从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理论依据、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的主体、客体和途径几个方面深入研讨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切实保障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才是民族团结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的通知(2009年07月17日).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4]陈占安.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
[5]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民族团结宣传信息】推荐阅读:
民族团结宣传方案11-09
学校民族团结信息07-26
青海学校民族团结宣传06-09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横幅06-29
民族团结进步年宣传总结07-14
“民族团结创建宣传月”总结09-15
某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11-01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09-28
宪法民族团结09-02
民族团结口号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