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病知识讲座

2024-08-07

小学生常见病知识讲座(精选9篇)

1.小学生常见病知识讲座 篇一

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

张玉云

一、常见疾病及防治

夏季温度较高,入伏以后空气中的湿度增大,而空气中的含氧降低,会给心肺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和运动人体消耗较大,大家应提高防范措施,预防中暑及其它疾病的发生。

夏季是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中暑、乙脑、心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空调病及食物中毒等多种疾病易发期。现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夏季常见病的预防常识:

1.夏季肠道疾病多见于:急性肠炎、胃肠炎、痢疾、食凉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疾病。胃肠道疾病多见症状:急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急性高热等症状。胃肠疾患轻症患者可均情服用:胃肠安、藿香正气水、氟哌酸、黄连素片。

腹泻次数增多或大便中含有粘液及脓血便,患者有里急后重感,高热而无明显腹痛、腹泻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化验检查,确诊疾病性质进行治疗,防止因脱水使病情恶化。

预防:生吃蔬菜水果或冷藏食品要切实加热消毒后再食用,冷食和冰镇饮料要适度,鱼蟹类水产品要选用鲜活品种当日食用。

2.中暑:中暑是夏天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多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出汗过多或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内科急症。中暑症状:全身疲劳无力,头晕胸闷,心悸,口渴,汗多或无汗,肌肉痉挛,严重者昏迷危及生命。

防治:快速将患者转至通风凉快的场所,服用藿香正气水,补充盐水患者很快恢复。若患者出现体温大于38℃、面红,大汗,皮肤灼热,血压下降,脉快虚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在高温环境中工作、锻炼的人员应加强通风隔热措施,合理休息膳食搭配合理,补充含盐水分,适当掌握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特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肺功能低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此季节中要科学安排日常生 活,定期检查按时服药,防止慢性疾病急性发作。预防方法:

1).避开烈日。

2).多喝水。

3).喝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4).避免以盐锭剂补充盐分。

5).避免酒精。6).避免咖啡因。

7).勿抽烟。

8).慢慢适应气温的转变。

9).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

10).过于炎热时可以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当水分蒸散时可帮助散热。

11).中暑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12).戴帽子可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逐渐秃头的人。

13).勿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汗衫反而有消暑的作用。

14)选择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15).一旦中暑,请为患者泼水,将患者移到有冷气的地方,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则给予

补充水分,再以冷毛巾湿敷患者。

3心血管疾病: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因此加重了有心脑肺疾患病人的心肺功能负荷。

患者有心肌缺血、高血压、哮喘的病人如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律不齐或出现上腹痛、后背痛、牙痛时应及时进行检查,防止突发病情变化。

防治措施:病人应经常检测血压,胸闷胸痛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并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急救药品。若症状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夏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咽炎、扁条腺炎、气管炎、哮喘病等。

症状:咽干咽痛、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

预防措施:夏季少吃辛辣烧烤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喝水冷饮要适度,保持大便通畅。

5.皮肤科常见病:风疹、荨麻疹、毛囊炎或疖肿。

由于潮湿的环境破坏了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使身体排汗不畅,导致生痱子、起疖肿等皮肤炎症疾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降低了身体的防御能力。

预防措施:少吃辛辣食品,保持练好生活习惯,室内要勤通风,洗温温水澡,不要冷水冲洗。

6.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季一般人的胃口都比较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人体的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很容易感冒。另外,一些人为了贪图凉爽,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7.“冷”过敏、空调病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空调不要温度太低,如果有过敏体质的战士,突然进入空调室,犹如从夏季突然转入深秋季节,上呼吸道受到冷空气的突然袭击,原本就处于高反应状态的气管、支气管会反射性地痉挛,引起咳嗽、气喘。另外,夏天大家都喜欢吃冷饮,这也是一个“冷”刺激。

夏季应该从防“冷”入手。首先,空调尽量要少用,不要一进家门就直接进空调房,能用电扇时最好就不要用空调。其次,家用空调要注意定期清洁,因为灰尘中的尘螨是最主要的过敏源。最后,运动完之后不要打开冰箱拿起冷饮就喝,可以先喝一些温开水,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饮。

8.皮肤病

夏季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

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发生传染,而且,与人体的抵抗力有较密切的关系。

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有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局部皮肤不干净,表面就会堆积很多的皮屑,在这种情况下真菌极易生长而发生癣病,脚气患者夏季很难受,因为除了脚趾间的皮肤发红、糜烂、生小水疱之外,还会瘙痒及有异味。

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他们排汗量大有关系。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人在出汗后没有得到及时清洗,真菌会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勤洗澡并更换内衣,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袜子要选用棉质的,以利吸汗、透气;不要共用鞋袜、毛巾;尽量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9.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关键是抑制细菌繁殖,大致要注意8条:

(一)、挑选食品,要选择新鲜、无变质的。

(二)、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

(三)、挑海鲜,最好选择活的。

(四)、为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开;做凉拌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五)、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要加热,因为不少细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六)、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不怕高温,因此并不是食物加热后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饭、剩菜经加热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七)、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八)、消灭苍蝇、蟑螂、红蚂蚁等细菌的传播媒介。

十、菌痢

菌痢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粪——口传播。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日常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的传播等方式,经口传染给易感者。

(1)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有人检查菌痢患者居室物品的污染情况发现,桌椅有14.7%、玩具10.7%、床铺18.6%、患者手指20.9%、被单31.8%、门把及拉手81%的痢疾杆菌培养阳性。说明健康易感者,特别是儿童的手接触上述污染物品时,很易被感染。

(2)经食物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水果、米饭、面食上可生存数天,甚至十余天;并可在葡萄、草莓、黄瓜、西红柿、凉粉、肉冻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散发。带菌的厨师如将痢疾杆菌污染食物、菜板、瓜果及凉菜,可引起菌痢暴发。

(3)经水传播。若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水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如未经消毒被饮用,常引起暴发流行。施工、生产、野营、居民区共用污染供水管道,往往引起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同用水源人群间的广泛传播。

(4)经蝇传播。苍蝇生活于粪便污物之间,蝇体常带病原菌。

卫生条件不好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常被传染。因苍蝇引起的菌痢流行,其发病率上升与家蝇密度升高常是一致的。痢疾杆菌感染人的剂量为10一l00个,比霍乱和其它肠道病原菌的感染剂量小1万一10万倍,故必须严格讲究卫生,注意严密消毒,洗净手,把住不干不净饮食的入口关,才能防止痢疾的传播。

预防菌痢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农村和郊区,应以粪、水、垃圾管理,消 灭苍蝇,宣传个人卫生为主;城市则应重点抓饮食行业、托幼机构,搞好基层培训,制定卫生制度,宣传预防为主,防止病从口入。预防措施

1、隔餐隔夜的饭菜,食用前要回锅加热烧开,保证食用安全,不过最好是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

2、制作食品时应生熟分开,生菜、生肉、生鱼虾、生蛋等,特别是动物的内脏,可能带有病菌,都要与熟食分开。已经烹调好的食品,不要再放回盛过生食品的碗内。

3、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蟑螂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

4、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

5、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

十一、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而全世界病例数每年高达50000例,死亡数15000例。一)疾病分类 1.轻型

患者的神志始终清醒,体温在38~39℃之间,多数在1周内恢复,往往依靠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2.普通型

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可有短期的抽搐。体温一般在40℃左右,病程约10天,无后遗症。3.重型

体温持续在40℃以上,神志昏迷,并有反复或持续性抽搐。有病理性反射。常有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程常在2周以上,恢复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和瘫痪等表现,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4.暴发型

体温迅速上升,呈高热或过高热,伴有反复或持续强烈抽搐,于1~2日内出现深昏迷,有脑疝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等表现,如不及时抢救,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都有严重后遗症。

乙脑临床表现以轻型和普通型为多,约占总病例数的2/3。流行初期重型较多,后期则以轻型居多。二)病原学

本病病原体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第1亚群,呈球形,直径20~40nm,为单股RNA病毒,外有类脂囊膜,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鸡红细胞,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亦能在鸡胚、猴肾细胞、鸡胚细胞和Hela等细胞内生长。其抗原性较稳定。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病例重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据不同报道,发病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25-1000。约在病后一周可出现中和抗体,它有抗病能力,并可持续存在4年或更久,故二次发病者罕见。

4.流行特征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地区。我国除东北,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具有本病流行,发病农村高于城市。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乙脑的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区,并引起了爆发流行。乙脑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生,本病呈高度散发性。四)临床表现

1.疾病症状潜伏期5~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分4个阶段。

(一)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二)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脑疝、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

]

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三)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四)后遗症期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2.疾病危害多数病人经治疗后痊愈。少数病例因脑组织病变较重而恢复较慢,有的不能恢复而留有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病变严重者,有时可因中枢性呼吸及/或循环衰竭、或并发小叶性肺炎而死亡。五)诊断鉴别 1.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二)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三)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 1、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

2、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 / 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

3、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4、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四)排除病例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2.辅助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万~2万/mm3,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在流行后期的少数轻型患者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

(二)脑脊液 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3,个别可高达1000/mm3以上。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病初1~3天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病例可呈阴性。[6]

(三)病毒分离及病毒基因检测 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IFT)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从脑脊液或血清中不易分离到病毒。近年来许多快速和敏感的实时PCR方法被尝试用于乙脑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五)血清学检查

(六)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电图检查。

六)疾病预后病死率在10%左右,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大多恢复,暴发型和脑干型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多于极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七)疾病预防1.灭蚊防蚊 2.预防接种。

八)并发症1.肺部感染最为常见,2.褥疮、皮肤脓疖、口腔感染和败血症等。3.后遗症:智力障碍、失语、偏瘫等等

一、卫生健康知识 一)夏季饮食卫生知识

1、不让饭菜馊坏变质

天热饭菜烧多了,吃不完,如果放置时间过长,细菌大量繁殖,促使食物迅速出现发粘馊坏,吃了引起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疾病。因此,最好不要剩余饭菜,如果剩下的,先要烧透,再放到冰箱里保鲜好,无冰箱的,放在阴凉透风的地方,吃前一定要回锅烧透,不让变质。

2、凉拌菜的卫生

凉拌菜不但清脆可口,还可以保持蔬菜中的营养。但必须注意凉拌菜的卫生。因为各种蔬菜在施肥中,可能沾染有细菌、寄生虫卵等,再可能有残留的农药。如果不注意卫生,吃了就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和肠道传染病。

因此,吃凉拌菜,首先要选购质量较好的蔬菜,经过洗净(必须用自来水洗,不要用河水洗),再用开水烫泡2-5分钟(最好下锅略炒),手要洗干净,切菜刀、菜板和盛器都要先用沸水消毒,最好用筷子挑拌酱油和醋等佐料,防止污染,拌好后要及时吃,不要放置过久防止细菌繁殖。

3、注意个人卫生

手接触面最广。因此,传染机会也最多。养成勤洗手最重要关键,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最大。

有些人早上买菜,把鱼、肉、蔬菜等放到篮子里后,又到点心店买 如大饼油条、糕点等早点,随手又放到篮子里,只有就使直接入口的点心与鱼肉蔬菜接触,就有可能沾染细菌和寄生虫卵。这种习惯一定要改掉。

4、要营养丰富,新鲜蔬莱、水果不能缺。牛奶、鸡蛋、瘦肉、鱼等优质蛋白要充足供应,应多食用豆浆、豆腐等易购的豆制品,它们所含的植物蛋白最适合儿童的营养与吸收。在烹调中,鱼宜清炖,不宜用油煎炸,还可巧用酸辣等调料,变换花样品种,以增进儿童食欲。要提高食物的烹调质量,既注意营养,又要注意食物的色、味、香、形,使孩子既喜欢吃,又吃得高兴,有滋又有味,又富含营养。

5、水要饮够。夏天机体失水多,要及时补充,以满足人体代谢的需要。人体水分的丢失是渐进的,失水相当多时,刺激饮水中枢神经出现口渴。因此,不要到口渴时才喝个够。一次性大量进水,会淡化胃酸,不利消化食物和杀菌。补水宜少量多次。夏季儿童喜欢吃冰糕冰激凌,喝清凉饮料,儿童不宜多喝饮料,否则易患胃肠炎、消化不良、厌食症,应多喝白开水。

6、要注意补盐。天热多汗,机体内大量盐分随之排出体外,缺盐使渗透压失衡,影响代谢,人易出现乏力、厌食。所以夏季食盐要适量,不可过多或太少,切勿忽视。

7、少吃含糖的雪糕、冷饮等。儿童大量吃这些冷饮易伤脾胃。人的饮食中枢在低血糖时才兴奋,产生饥饿感;常吃含糖过高的冷饮,血糖一直呈高浓度,这是不利于正常饮食的。另外考虑到夏天白昼长,儿童除正餐外,应适当加餐1—2次。

8、在夏季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考期饮食营养卫生。夏季正是学生期中、期末、大中专学生升学考试的日子。天又闷热,雨水很多,气温高,出汗多,精神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和精神压力很大,处于吃不好睡不实的状态;因此,在此期间,家长应多给学生准备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食物要少而精,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勿暴饮暴食,少吃肥甘厚味,注意防止胃肠道传染病,如胃肠炎、痢疾等病。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9、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的第一步。“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10、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11、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12、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13、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14、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15、冰箱的保养:冰箱内最多可存放60--70﹪的食物,维护良好空气循环,以保其最有效的功能。冰箱的温度,一般冷藏应保持2—7度C ;而冷冻则保持零下18度C的状态,且应定期除霜。

16、准备适量烹调食材,充分煮熟,当餐食用。可食之剩肴加盖冷藏;欲食用时需回热至少65度C。

二)夏季喝水注意事项

天气炎热,人们在训练或劳动时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以免出现“水中毒”。

第一、要喝适量的淡盐水。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由于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最方便的办法是,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并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第二、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习惯以口渴与否来决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的一个重要信号。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 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第三、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夏季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三)夏季防病8不宜

1.不宜坐木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会向外散发出温热,使人易患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

2.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小肠里的停留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同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热量

3.不宜“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这样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出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以引起休克;而且此时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就会“乘凉而入”。

4.不宜急饮消渴

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进很多水,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下降,甚至会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5.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 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还会增加肾脏过滤负担,影响肾功能。而且过多摄入糖分会增加人体热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不宜多喝饮料,最好还是喝白开水。

6.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劳。加上夜间炎热,睡不安稳,导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个小时,对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体各系统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项好措施。

7.不宜久吹电风扇

电扇吹得过久会破坏出汗的均衡状态,使人感到头痛、头昏、腿酸手软、全身不适,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盛夏之夜开着电扇入睡,容易受凉,尤其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注意。

8.不宜把空调开得太大

空调能给人带来舒适的环境。但如室内外温差太大,使人对室内外温度变化难以适应而容易“伤风”“感冒”,而且如室内外温差太大,不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会使室内空气浑浊,致使各种病原微生物孳生。若人的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就容易患病。因此,夏天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最好在5—8℃之间。

2.小学生常见病知识讲座 篇二

本刊讯4月28日晚,成都联通举行了一场名为“赢在起点”的高考知识讲座。成都联通会员客户及子女共计150余人参加讲座,迫切地与专家互动交流,了解相关信息并听取专家建议。

继去年开展的“赢在心态”、“赢在细节”高考系列关怀活动,成都联通客户俱乐部在2009高考阶段继续开展“赢在起点”高考讲座,内容包括考生考前准备、志愿填报指导及决策、职业规划测评等。

据悉,此次讲座,受邀专家首先对2008年高考招生录取形势作了简要回顾,随后对今年平行志愿进行解析并讲授应对策略。专家详细讲授了在新形势下高考志愿的决策策略,高考志愿决策流程和考生考前准备。家长和备考学生纷纷称赞讲座办得很及时,知识内容很受用。

3.糖尿病知识讲座(三) 篇三

糖尿病是引发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引发的心血管病特点有三:

患病率高如冠心病,其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据调查,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并发有冠心病。

死亡率高有资料显示,约有70%的糖尿病患者最后并非死于糖尿病,而是死于其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正因为如此,在1999年,美国心脏学会曾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口号。

患病年龄提前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病可提前5年,甚至更多。

为何青睐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为何易发生心血管病,其原因极为复杂,有些环节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高血糖的不利影响不管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若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对组织产生毒害作用,从而促进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胰岛素分泌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即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这些患者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相反,常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这种状况可直接或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诱发并加重心血管病。

脂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代谢紊乱,可导致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脂异常。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胆固醇、β-脂蛋白也增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引起血管管腔变小,管壁弹性减退,供血能力下降,从而发生冠心病、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及高血压等。

血小板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血小板功能亢进和凝血异常的情况,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这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主要作用。

此外,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引起体内自由基蓄积,从而引起心肌、血管等组织损伤,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如何防治心血管病

要做好糖尿病的一般治疗,尤其是将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血糖控制较好,对于初发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就有可能避免心血管病的发生。对已有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也应严格控制血糖,以延缓疾病发展。

控制血糖以同时采用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药或胰岛素治疗等多种措施为宜。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扩血管等药物治疗。若有较明显的胸痛、憋气、喘息、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需指出的是,糖尿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常有感觉减退,发病时患者常无明显症状,甚至在出现心肌梗塞等危重情况时仍毫无知觉,故患者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方面的检查,这是十分必要的。

4.小学安全知识讲座 篇四

作者:金城办苏村小学时间:2012-3-

1一、消防防火类:

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二、交通安全类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3、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三色信号灯,设置在交叉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伤亡事故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受伤人数居第一,伤亡人数居第二。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12周岁,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

5、乘坐公共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三、使用电器知识类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7)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8)睡觉前或离家时切断电器电源。

四、安全防御类

1、远离毒品

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染上它,小则家破人亡,大则祸国殃民。规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我们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做到:提高防范意识,坚决不吸第一口,自觉接受禁毒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毒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寻求刺激等不良心理和习惯;要创造一个远离毒品的生活空间,不要吸烟,不进舞厅、不进赌场、游戏厅,洁身自好。

2、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3、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的大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4、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再外人面前炫耀自家财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5、独自在家的安全防御知识

我们独自在家时,应及时把门锁好。如果听到有人敲门,要通过门镜辨认来人。对不认

识的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不要给他开门。而且可以像父母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来敲门,把坏人吓跑。

1)有的坏人冒充邮递员、推销员、检修工人等,骗开了门,入室抢劫或作其他坏事。同时要留心观察,记住陌生人的身高、面相、衣着等,以便必要时报警。也可以给父母、邻居、居委会或派出所打电话。

2)如果来人声称是你父母的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和你父母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来告诉父母。

3)如遇到坏人以各种理由闯入家中,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与坏人斗智斗勇。如将自己的屋门反锁后,用电话报案,要注意说清楚自己的详细地址;也可用计将坏人吓跑,但要记住坏人的身高、外貌特征,并迅速报案。但不要与坏人硬拼,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生命及人身安全。

五、地震知识类

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

1)微震。此种地震是小于2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定出来。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大约处于2级至4级之间,人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地震。6.5级以上地震,都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六、体育课安全类

体育课上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器械,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

1)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符合要求的海绵垫子。

2)在进行跳箱、鞍马等跨越训练时,如果老师不在或器械前后缺乏保护措施,同学们千万不可跳跃。

3)跳远时,要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时要踏中起跳板,跳起后要落入沙坑中。

4)进行投掷训练时,绝对要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不可以有丝毫大意。

5)在短跑训练中也要按规则进行,因为人在向终点冲刺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如果不按规则、各行其事,就有可能被撞伤。

七、意外伤害、自救自护类

1、生活中哪些事情会造成喉咙被卡住?

1)口里含着食物,互相打闹、跑跳。

2)写作业时。常将笔帽、别针等含在口中。

3)吃零食时,抛出食物,张口去接。

4)吃饭时,一边吃,一边笑。

5)吃鱼的时候。

2、在我们跟小狗玩耍的时候被它咬伤怎么办呢?

1)立刻仔细彻底清洗伤口,用流水冲20分钟以上。

2)将伤口上端(近心端)用布带结扎,防止血液倒流。不要覆盖伤口。

3)快速及时送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

3、如果遇到同学中暑与昏厥怎么办啊?

1)立即扶他到医务室,找校医。

2)把他扶到阴凉处,松开衣扣,用毛巾冷敷颈部,及时补充水分。

3)用手指掐嘴唇上方的人中穴。

3、游泳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下水之前应做些准备运动,使身体适应水温。

2)游泳时使用合格的救生设备(救生衣、救生圈)。使用之前检查救生设备是否脱离或者破裂漏气。

3)过于冒险,在竹筏或爬到岩石上跳水,入水下洞穴探险,冰上嬉戏。

4)不要到深水、风浪、急流,有岩石、陌生的地方及没有安全标志的区域游泳。

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5.小学生冬季安全知识讲座 篇五

主讲人:王松杏 时间:2014年12月8日

冬天来啦,同学们,为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要记住下面这些哦!

一、怎样防寒保暖,预防在感冒?

进入冬季,气温较低,是感冒病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小学生体质较弱,自身的防御系统还不健全,应更加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1.关注天气变化,遇到降温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出门时要适当多加衣物,有必要时还应戴上手套、帽子、系上围巾。

2.适当增加运动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在运动后许多同学都会出现身体发热现象,这时一定不能图一时舒服,随意脱掉衣服。

3.一旦发现感冒症状,要及时就诊,按时吃药,不要拖延。

二、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三、乘坐机动车应该注意什么?

汽车、电车等机动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保证乘坐安全,应注意以下各点: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7.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四、如何安全使用煤气?

人们通常把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等可燃性气体都叫做煤气。煤气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造成灾难。使用煤气要注意以下各点;

1.认真阅读燃气器具等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2.使用人工点火的燃气灶具,在点火时,要坚持“火等气”的原则,即先将火源凑近灶具然后再开启气阀。

3.经常保持燃气器具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使用过程中遇到漏气的情况,应该立即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4.燃气器具在工作状态中,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止火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火灾。

5.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五、如何安全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六、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在学校里也有防火安全问题,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l.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4.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5.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七、冬天课间活动要注意什么?

1.课间可适当开展一些有益的健身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2.走在有冰冻的路面上要特别小心,预防跌倒摔伤,尤其不能到有冰冻的地方追跑,不得在校园内打雪仗掷雪球,以免砸伤他人。

3.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要安班级排好队,有秩序地进入餐厅就餐,预防拥挤现象发生

八、日常生活中怎样注意饮食卫生?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2.生吃瓜果要洗净。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6.小学生防溺水知识讲座 篇六

萩芦中心小学

张金涨

讲座时间:2015年3月30日下午 参与人:全体师生 地点:操场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二、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三、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四、自救与救护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五、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六、遭遇溺水你该如何自救

暑假期间,许多同学都喜欢结伴出游,特别是因为天热,大家都愿意到水边玩耍、游泳,往往这时,就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暑假期间,学生溺水事件就时有发生,其中一些事故更是因为同学们在互相救助时没有掌握科学的救助技巧而导致的,据报道,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发生了一起溺水事件,五名高中生为救落水的同学而溺水身亡。学校不提倡你们下水救人,但发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呼救或寻找大人来救助。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溺水事故时有发生,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去救人,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还是可以防止的。谢谢!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萩芦派出所副所长

讲座时间:2015年3月30日下午 参与人:全体师生 地点:操场 讲座稿:

同学们,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全国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匮乏,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

为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儿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三月最后一个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前9个“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分别是:“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交通安全教育”、“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方”、“消防安全教育”、“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校园安全”、“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平安是金,步步小心!也祝愿同学们年年岁岁平平安安。只有安全了,才能更快乐!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今天,我要讲的课题便是与你们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我讲课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人们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组数字:

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5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了10万多。而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无法谦虚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都在10万多人,平均每天死亡达300人,这真是一个比战争还要无情,还残酷的数字。就在今年的11月14日早上6点,山西沁源县二中900多个学生在公路上晨跑时,一辆大东风带挂货车向学生横冲直撞过来,造成21名师生死亡,18人受伤。当时公路上躺满了遇难学生的尸体。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这一起起惨烈的事故背后,有多少家庭失去了亲人,有多少欢乐变成了悲剧,有多少幸福化为乌有。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是一个个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是一个个孩子与父母阴阳两隔。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据交通警察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等。现在,我向大家列举几个由以上原因造成事故的案例:

1、去年6月28日,某乡青年刘某无证驾驶一辆摩托车搭乘一个朋友从乡下往县城一路狂飙,结果在105国道上撞上一个同向骑自行车的人,由于车速过快,双方都被摔出20多米远,造成骑自行车的人当场死亡,刘某及其朋友也严重受伤,昏迷不醒。

2、今年9月底,某中学一个老师经过几年苦战,终于考上研究生,正准备启程入学深造。可交在启程前的一天,经不住亲朋好友的盛情,多喝了几杯酒,结果在骑摩托车回家的途中死在路边,直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一家人悲痛万分。旁人也为之惋惜。据公安部统计,凡是酒后驾车者,每3人中就有1人死亡。

3、今年7月,一个小货车司机由于疲劳驾车,结果在行车过程中打起了瞌睡,车子撞上了一部同行行驶的汽车,造成一死一伤。

4、至于随意横穿公路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真是举不胜举。①吉水一个小男孩坐车时要撒尿,横穿公路时被车轧死。②一成年人到井冈山出差吃完晚饭回家,由于也喝了点酒,半路上内急,下车小便,在横穿公路时不幸被车撞死。

综观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规则。

小学生是道路交通行为中的弱势群体,大家在参与交通的过程中,怎样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们都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交通行为,是否曾经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是否曾因自己不安全的交通行为而给自己带来过一些伤害。同学们,你们当中很多人每天好几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途中又大多要走马路,不管步行也好,骑自行车也好,总要避让来往的车辆。但是,你们当中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或缺乏交通安全常识。想想看,当你们走在马路上时,是不是有同学追追打打?是不是有同学边走边看书?是不是有同学随意横穿公路?是不是还有同学骑自行车时喜欢显示自己的本领,意双手离把或单手骑车?(我本人就曾好多次看见一些少年骑车时双手离把,作出英雄豪杰状)。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4、12岁以下不要骑车。骑车时要靠右走,车速不能过快,更不能双手离把,不逆行,不要骑英雄车。自行车后座不能载人,骑车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帮忙。

6、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我将大家骑车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

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

转弯慢行仔细看,不急躁来不猛拐。

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同学们,美好的人生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一定要培养文明交通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只要大家始终把交通安全牢记在心,落实到行动,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远离交通事故。

7.小学生常见病知识讲座 篇七

接保护中性线就是把电器的金属壳体通过连接导线与供电线路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可靠地连接起来。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发达国家在这种保护方式中, 装设专用保护中性线, 也就是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许多经济发达地区也陆续开始采用这种供电方式。采用接保护中性线后, 如果电器的绝缘损坏而碰壳, 由于中性线的电阻很小, 所以短路电流很大 (说明:采用接保护中性线的短路电流比采用保护接地的短路电流大得多) , 立即使电路中的短路保护装置动作, 例如熔丝烧断、断路器自动跳闸, 从而切断电源, 消除触电危险。

2.3隔离变压器法

隔离变压器是用来分割两个回路的变压器。这种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绕组之间用经过耐压试验的绝缘隔板隔开, 绝缘隔板是变压器绕组本身绝缘层以外的第二重绝缘。用隔离变压器进行触、漏电保护的原理是:一是隔离变压器二次侧回路不接地, 当人体一处接触隔离变压器二次侧回路上带电体时, 形不成回路, 避免单相触电的发生;二是将二次侧回路端电压控制在安全电压范围之内, 从而达到避免触电的目的。

2.4安全电压法

安全电压也叫安全特低电压, 是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即人体较长时间接触, 对人体各部位组织器官 (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 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 也就是说安全电压不危及人身安全。由于人体电阻值受许多因素影响, 因此, 安全电压值很难确定为一个固定值。对于触电的防护, 均可采用安全电压的供电办法, 即安全电压法。由于安全电压的值很难确定, 也不是一个固定值, 因此, 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不尽相同, 国外有规定为50 V的, 有规定为40 V的, 也有规定为36, 25, 24 V的, 也有的国家设2.5 V一级的安全电压。其中以50 V和25 V者居多。如荷兰和瑞典为24 V;美国为40 V;法国交流为24 V, 直流为50 V;波兰等国为50V。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V, 25 V以下电压可不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我国规定安全电压工频有效值的额定值有42, 36, 24, 12, 6V。安全电压值的具体确定, 应根据用电设备的特点、使用环境、应用条件、操作人员的特点等因素, 具体要求如下。

(1)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 应采用42 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

(2) 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 应采用36 V电压或24 V电压;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机床局部照明灯、一些手提式或携带式电动工具, 以及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矿井、多导电粉尘场所的电气设备, 其安全电压应采用36 V。

(3) 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 m, 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 m时, 应采用36 V安全电压。

(4)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 电源电压应不大于24 V。

(5) 在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 应采用12 V安全电压。

(6) 水下作业等场所, 应采用6 V安全电压。

(7) 医用电器的安全电压值为24 V, 但对电极探入人体的医疗器械, 必须远远小于24 V。

(8) 装在游泳池、浴池内的电气设备的安全电压值为12 V。

另外, 对提供安全电压的电源和对安全电压回路配置, 国家标准都有明确要求。只有在达到这些要求的前提下, 所提供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安全电压也不是绝对安全, 是有条件的安全, 千万不要以为使用了安全电压就什么也不用管了。其中, 使用超过25 V的电压, 就应有其他防触电措施。

2.5加强绝缘保护法

加强绝缘保护法也叫双重绝缘保护法。就是在带电体原有绝缘层 (基本绝缘) 的基础上, 使电气设备和输电电缆的某些必要的部位增加一层或几层绝缘 (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属于Ⅱ类设备的绝缘结构, 包括双重绝缘、加强绝缘及另加总体绝缘等3种绝缘结构形式。双重绝缘指工作绝缘 (基本绝缘) 和保护绝缘 (附加绝缘) 。前者是带电体与不可触及金属件之间的绝缘, 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电击的基本绝缘。后者是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的绝缘, 是用于工作绝缘损坏后防止电击的独立绝缘。单一的加强绝缘, 应具有上述双重绝缘同等的绝缘水平和机械强度。另加总体绝缘是指若干设备在其本身工作绝缘的基础上, 另外装设的一套防止电击的附加绝缘物。Ⅱ类电器上标有一个特殊的符号, 是一个大写的“回”字。由于具有双重绝缘, 它不会因一层绝缘损坏而发生触电事故, 双重绝缘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安全性很高, 所以这类电器配置的电源插头都是两脚式的。

2.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剩余电流断路器) 保护法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在低压电路中, 当其后边的线路、用电器发生漏电或人体发生对地单相触电事故, 且剩余电流达到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后,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 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将剩余电流判断元件与自动空气断路器组装在一起的剩余电流断路器。这种新型的断路器除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外, 还具有短路、过载、欠压等多种保护功能。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般只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 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还应另外安装过流和短路保护装置。

2.7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方法的选择

上述几种剩余电流保护方法各有优缺点, 通过比较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性价比和效果, 结合国家相关规范, 现提出农村低压电网中剩余电流保护选择的方法。

2.7.1保护接地与保护接中性线法

低压电网主要有IT (由相线L1, L2, L3组成, 电源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经过阻抗接地, 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 、TT (由相线L1, L2, L3, 中性线N,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PE组成;工作接地采用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保护方式是将用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独立的接地装置接地, 工作中性线没有保护作用) 、TN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通过保护中性线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 3种系统。只有IT系统用电设备采取保护接地法能起到触、漏电安全保护, TT系统、TN系统用电设备在采取保护接地法或接保护中性线法的基础上, 配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才能起到预防触、漏电的安全保护作用。因IT系统主要用在特别潮湿且三相基本平衡的场所, 所以使用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TT系统只有农村低压用户在使用, 城镇低压用户正逐步由TN-S-C系统, 向TN-S系统过渡, 即低压供电由三相四线制向三相五线制过渡。在TT系统、TN-S-C系统与TN-S系统这些常用低压电网系统中, 如果仅靠保护接地或接保护中性线实现触、漏电保护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许多情况下, 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漏电时, 保护接地或接保护中性线短路电流无法使保护装置动作, 导致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长期带电。因此, 这类系统必须引入其他剩余电流保护措施。

2.7.2隔离变压器法与安全电压法

隔离变压器法与安全电压法单独使用, 是目前触、漏电保护成功率较高的方法。这2种方法由于需要附加隔离变压器, 既增加成本, 适用面又窄, 因此, 在我国目前经济水平下, 不可能得到大面积推广。

2.7.3双重绝缘保护法

双重绝缘增加了安全屏障, 因此, 不会因一层绝缘损坏而发生触电事故, 双重绝缘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安全性很高。这类电器虽然很安全, 但由于绝缘外壳的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差, 考虑散热、成本、体积等原因, 只能做成小功率的电器, 一般适合1 kW以下的小功率设备。同时双重绝缘只是强化绝缘, 属于被动避免触、漏电的发生, 万一双重绝缘同时损坏, 发生触电就难以避免。因此, 双重绝缘不能单独完成触、漏电保护, 需要配合其他方法, 才能完整的实现触、漏电保护功能。

2.7.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护法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护法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通过自动检测, 由电子线路将检测到的信号放大, 使保护电器迅速跳闸, 切断被保护线路、电器的电源, 从而实现触、漏电保护的目的。这种保护方法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可以控制动作电流大小和保护动作时间长短的方法, 属于专业方法。唯一的缺点是保护成功率略低于隔离变压器法与安全电压法。因此,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护应作为首选方法。但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也有保护不到的地方, 例如当人体同时触及负载侧的两条导线时, 由于人体没有对地漏电,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能提供安全保护。

2.7.5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方法的选择

目前, 低压电网预防用电设备发生故障性漏电伤人和火灾普遍采用的措施, 是在采取保护接地或接保护中性线的基础上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由于是双重保护, 当一种保护措施失效时, 另一种保护措施作为备用和补充, 而2种保护措施同时失效的可能性不大。所以, 这种保护措施, 可以有效预防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漏电伤人和电气火灾事故, 确保使用电器人员的安全。

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知识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一种在规定条件下, 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就其名称而言, 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叫法。美国人叫“接地故障断路器”;德国人叫“故障电压保护开关”;英国人叫“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日本人叫“漏电电流断路器”;法国人叫“差动剩余电流断路器”。在我国, 早期称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安器, 也有叫触电保安器的, 现一般总称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根据功能和结构的复杂与简单分类为剩余电流断路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发明和发展的历史

8.让课件为知识讲座增光添彩 篇八

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一是成为授课者的得力助手。课件能够对授课者起到提示作用,从而减轻了授课者的负担,让讲座任务变得轻松。课件完成后,授课者的重点可以从“记忆内容”调整为“如何把课讲得更生动更精彩”,不用担心自己会忘记内容,也同时消除了由于担心遗漏内容而造成的紧张。

二是大力提高家长听课效果。幼儿园家教知识讲座时间一般是1~2个小时,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图画、视频可以使讲座更直观、更生动、更明了、更清晰、更突出,避免因为时间长带来的疲倦和枯燥。

理想的多媒体课件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呢?

1.页面简洁

界面宜简单,每个页面都要整洁美观,太花哨、太繁杂,容易分散家长注意力。出现在页面上的文字不宜太多太小,特别是不要出现密密麻麻的文字,否则家长不易看清。如在题为《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讲座中,笔者第一次的课件分别把幼儿的大脑、肌肉、骨骼等方面的发育特点用文字详尽地出示在幻灯片上,结果家长们根本看不清,让我意识到应该简洁明了地把关键词放在页面上,通过讲解让家长了解掌握,这样的页面清晰,家长也更容易记住。

2.颜色分明

背景宜鲜明,文字要突出,这样看起来才能一目了然,上传到网站的视频也清晰好看。如选一些颜色鲜艳、变化多样的背景图,加上文字后,往往显得繁杂,不清晰。重新选择边框突出、颜色分明的背景进行制作,并且有文字的背景处不用过渡颜色,文字和背景用上对比色,比如黑白、红黑对比在视觉效果上就很鲜明。

3.技巧新颖

(1)课件技巧要新奇。在知识讲座中,如果授课者的课件手法非常先进,比如有各种动画效果:蝴蝶飞舞、鲜花盛开、配乐和美、画面巧妙等,自然更能吸引家长的注意。这要求授课者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

(2)课件内容要新颖。反映在课件上的内容应是当前的新闻、新事、新观点、热点,不能老调重弹,这样才能吸引家长,打动家长,影响家长。

4.操作便捷

一般知识讲座的内容都比较多,制作课件时应做到承上启下,衔接紧密,环环相扣。比如在一次有关题为《幼儿玩教具自制》方面的知识讲座中,由于笔者从温州市举办的“全国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大赛”中带回的现场资料非常多,讲课时点击解读有些杂乱,在衔接上不够紧凑。在第二所幼儿园作讲座之前,笔者吸取教训,首先对全国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大赛图片资料进行了筛选、归类和梳理,又对课件重新进行了有序链接,经过改进后的课件操作起来就简便有序多了,效果也有了明显的不一样。

5.注重互动

讲座中的互动可以使家长的感受和认识更深刻。笔者非常注重在课件中设计互动内容,如体育游戏“炸碉堡”,让家长体会孩子在解放军角色中愉快地完成“钻、爬、跳、投掷、攀登”的综合练习;珠心算游戏“小蝌蚪找妈妈”,使家长认识到“游戏的方法可以让孩子轻松地学会多位数的运算,实现让人不可思议的教学效果”;有次题为《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怎样学》的知识讲座中,笔者用课件出示童诗新唱“鹅鹅鹅”的音乐图谱,让家长亲身试验,现场感受教学效果,体会幼儿园独特的图谱教学法。

6.风格独特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是有灵魂的,它应该有授课者独有的风格和特点。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或注册作者单位,或自制背景图,或选择最新事例,或选择身边的人或事……每一次精心雕琢不同讲座内容的课件,它们都是一件件与众不同、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

9.小学消防知识讲座 篇九

1、报警: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也可大声呼喊、敲门、唤起他人知道火灾发生。在打“119”报警时,切勿心慌,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处所、建筑物状况等,以便消防车辆能及时前往救灾。

2、逃生:

(1)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不拥挤,尽快撤离险地。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3)做好简易防护。逃生时可用水浸湿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匍匐前进,不要直立迎风而逃。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防止窒息。

(4)找好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要到处奔跑。如各种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引起别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切忌向光朝亮,因为这时可能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险之处。

(5)楼房起火被困住时,可以把床单、窗帘或绳子结起来,系牢后,抓住绳索往下滑到安全地带,绝对不要冒险跳楼。

(6)当你身上的衣服被烧着时,赶快在地上翻滚,把火焰扑灭。

一、防火有关知识

(一)学校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违章乱拉临时线路并靠近易燃或可燃物,绝缘性能低短路造成火灾;、违章使用电热器具,如:电炉、电热器、造成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焚烧信件等杂物,失去控制或遗留火种,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在床上点燃蜡烛,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卧床吸烟或将烟头、火柴梗未熄灭乱扔,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违章使用各种灶具,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实验课实验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导致电气设备或线路超负荷,造成火灾;、电气设备老化,超负荷用电造成火灾; 9、建筑物或设备接地不良,雷击引起火灾。

(二)如何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学校的每名师生员工首先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消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增强防火安全意识。

(1)不私自接拉临时电线。接拉临时电线极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2)不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电炉、电热器等电热设备,这些电热设备用电功率比较大,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3)不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煤气炉、酒精炉等灶具。因为宿舍的地方较小,可燃物品较多,稍有疏忽将酿成火灾;

(4)不在宿舍点蜡烛看书。宿舍熄灯时间已经较晚,如再点蜡烛看书疲乏睡着,蜡烛易引燃蚊帐等可燃物,酿成火灾;

(5)不卧床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人躺在床上很容易入睡,未熄的烟头或火柴梗掉在被褥等可燃物上,容易造成火灾;(6)不乱焚烧杂物。焚烧杂物中遗留火种或失去控制时,容易造成火灾;

(7)不将台灯靠近可燃物。台灯点燃时间过长,灯头发热靠近可燃物,易发生火灾;

(8)注意做到人走断电。人离开房间要关掉电器开关,拔下电源插头,确保电器彻底切断电源。学校师生员工提高防火安全意识,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学校各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均是为了保证消防安全的,一旦发生火情,这些设备将起到报警,引导大家疏散,阻止火势蔓延和扑

救火灾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保护这些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长期处于良好状态。目前学校在各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有以下几种:

(1)防火报警设备 , 用于监测火灾。防火报警的手报按钮和烟感探头,一般安装在人员集中场所或重点部位,一旦出现火情,它将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2)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它是引导人们疏散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一般安装在疏散通道内或安全出口处,一旦发生火灾,供电中断,人们利用应急照明灯提供的照明,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指示的方向,疏散到安全地点。

(3)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它是用来紧急疏散的。安全出口设在人员集中的场所,正常情况下它是关闭的,但遇紧急情况它必须能及时打开。疏散通道必须随时保证畅通,一旦发生火灾,人员能及时的通过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疏散到安全地点。

(4)防火门,它是用来阻止火势蔓延的。防火门一般安装在较大建筑物的楼道里,它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个防火区域,并安装有闭门器,保证防火门常处关闭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它将隔断浓烟和有毒气体并阻止火势蔓延。

(5)消火栓,它是用来扑救火灾的。消火栓分为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设在建筑物周围,室内消火栓设在建筑物内。

消火栓是扑灭火灾的主要水源。一旦发生火灾,可在消火栓上接入水带取水灭火。

(6)灭火器,它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的。学校的各个部位均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灭火器,一旦发现火情可用附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上述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在保证通畅、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出现火情后,人员及时顺利的疏散和有效的扑救,将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火场逃生有关知识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当我们每个人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多一些火场自救的知识,困境之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参加消防演练,才能遇火不慌 各单位均要在本单位或重点部位进行疏散演练,我们作为工作、学习或生活在这一环境之中的每个人,应积极主动参加,只有有了疏散常识和亲身经历,你才会遇火不慌。请牢记:要想遇火不慌,必先练。、熟悉环境,牢记疏散通道和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刻能尽快逃离火场。请牢记: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扑灭小火,惠及自己和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而且周围又有足够的灭火器材,应奋力将小火控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牢记:争分夺秒才能扑灭初期火灾。、保持镇静,辨明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跑。撤离时要注意,朝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下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堵,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请牢记:遇事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预防中毒和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人,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烟气较少是撤离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棉被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请牢记:多一层防护就多一分安全。、善用步道,不用电梯 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通道、楼梯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阳台、窗台等攀到安全地点。高层的建筑物,电梯在火灾时可能断电,因为电梯井贯穿每个楼层,电梯运行会使火灾

加快蔓延速度,而且电梯受热会变型,将人员困在电梯里。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

请牢记:逃生时,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如没有这些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烟火封堵,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泡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一层或地面,安全逃生。请牢记:心细胆大,自制绳可逃生自救。、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泡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地往上浇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请牢记:坚盾何俱利矛。、缓晃轻抛,寻求救援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晃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摸索行进,所以在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另外墙边也可防止房顶塌落砸伤自己。请牢记:充分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要惊跑或用手扑打,应为跑和扑打时会形成风,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物着火时,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请牢记:火已烧身就地滚,易行有效。

三、灭火有关知识

要想扑救火灾,首先要掌握灭火设备和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一)、消火栓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消火栓的性能,消火栓是与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的,随时打开都会有 3 公斤左右压力的清水喷出。它适合扑救木材、棉絮类火灾。2、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室内消火栓一般都设置在建筑物公共部位的墙壁上,有明显的标志,内有水龙带和水枪。当发生火灾时,找到离火场距离最近的消火栓,打开消火栓箱门,取出水带,将水带的一端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另一端接好水枪,拉到起火点附近后方可打开消火栓阀门。注意: 在确认火灾现场供电已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用水进行扑救。

(二)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灭火器的性能,灭火器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的,目前一般学校配备的主要是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附近站在火场的上风头(1)拔下保险销(2)一手握紧喷管,(3)另一手捏紧压

把,(4)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5)喷射有效距离应保持在1.5米左右。

(三)参加灭火的注意事项 火场是人员多、情况复杂的场所。要迅速有效的扑救火灾,必须统一指挥,才能保证灭火战斗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影响扑救效力,更好的完成灭火工作。1、一切行动听指挥; 2、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伤亡; 3、用水扑救带电火灾时,必须先将电源断开,严禁带电扑救; 4、使用水龙带时防止扭转和折弯; 5、灭液体火灾时(汽油、酒精)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 10 厘米左右扫射,覆盖燃烧面切割火焰; 6、注意保护现场,以利于火因调查;

(四)如何报火警 当火势较大无力扑救时要迅速拨打“ 119 ”报警。拨打火警电话要做到:(1)打电话时要情绪镇定。(2)听到话筒里说“我是火警报警中心”时,在报告火灾情况。要说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详细地点、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报警电话、报警人姓名。(3)要注意报警中心的提问,不要说完就放下电话,当对方说消防车马上就到时再挂断,并且派人在校门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准确到达火场。同时要将火灾情况报校保卫处、派出所。

四、家庭消防安全指南

(一)家庭防火注意事项

1、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

2、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4、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

5、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6、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7、利用电器或灶塘取暖,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

8、发现燃气泄露,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9、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10、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以及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11、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12、不在禁放区及楼道、阳台、柴草垛旁等地燃放烟花爆竹。

(二)家庭如何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一、家中的电气线路是否有破损处,线芯是否裸露,以及家中电器是否属超负荷使用等,如发现电线老化严重应及时更换。

二、厨房内的液化气灶导气软管是否漏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照先打开瓶阀后启动点火开关阀,结束时先关闭气瓶阀断气、再关闭点火开关阀的程序操作。切忌漏气时操作、加热罐体、倒卧罐体操作。应经常对液化气灶、导气软管、气瓶做定期保养。

三、家中的电视机、取暖器等家用电器的位置摆放是否合适。电视机应摆放在防潮、防尘、通风处,不要存放在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周围,防止电视机放电打火引燃物品。空调器的周围不得堆放可燃、易燃物品,帘布不能搭在窗式空调器上。各种电器的插座应远离火源,电源线如有破损应及时加裹绝缘胶布,防止出现短路。各种家用电器停止使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对性能不良、质量不过硬的家电应及时维修、更换。

四、家中是否有香水、摩丝、指甲油和打火机等易燃易爆日常生活用品,应将这些生活用品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可靠近热源、火源,或使用爆晒和其他方式对危险物品进行加热。应将这些物品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五、家中老人和小孩是否有卧床吸烟和玩火的习惯,应加强对他们的防火教育,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家中楼梯口、阳台是否堆放杂物。最好不要安装栅栏式封闭阳台和防盗窗,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后,切断了自己的逃生之路。

七、家中最好配备一只小型灭火器,做到有备无患。1.什么是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称火灾。2.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的。3.火灾分为哪几类?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4.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

①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②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③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④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5.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在距燃烧物5m左右处开启,具体方法是:先撕掉小铅块,拔出保险销,然后一手压下压把后提起灭火器;另一手握住喷嘴,将干粉射流喷向燃烧区即可。在室外使用时,要注意站在上风向喷射.6.怎样正确使用“119”电话或校内报警电话?

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

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二是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7.学生公寓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首先学生公寓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电流增加,电线发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其次,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8.那些电器不允许在学生宿舍使用?

学生公寓内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热杯、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9.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10.火场逃生与自救

火场逃生的原则是:安全撤离,救助结合。安全撤离是指火场中的人员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就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工具,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救助结合,一是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在火灾现场,我们不仅要尽快撤离现场,还要积极帮助老、弱、病、残、妇女、儿

童等疏散,切忌乱作一团,否则会堵塞通道,酿成大祸;二是逃生与抢险相结合。有时候火灾千变万化,如不及时消除险情,就可能造成更多人员伤亡。因此在条件许可时要千方百计地消除险情,延缓火灾发生的时间,减轻灾害发生的规模;三是救人与救物相结合。在所有情况下救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决不要因为抢救个人贵重物品而贻误逃生良机。

11.逃生路径的选择

首先,有必要了解人们在火场中逃生时容易选择的路径,其大致有以下倾向:

(1)归宿性:即朝自己最熟悉的,最依恋的地方或朝原路逃生。(2)日常习惯性:即从日常最常用的楼梯或出口逃生.(3)向光性:向有光亮的方向逃生。

(4)敞开性:即向开阔或空间较大的方向逃生。(5)就近性:向最先进入视线或最近的方向逃生。(6)本能回避危险性:本能的远离火和烟的方向。(7)盲从性:追随大多数人逃生的方向。

(8)自认安全方向性:即朝着自己认为安全的路径逃生,如跳楼等。(9)理智分析:即能够冷静分析险性,进退有度,上下有据,安全撤离。

以上各种逃生倾向,当然最可取的是理智分析,但如何能够做到临灾不惧,处惊不乱,除了高素质的心理承受能力外,还需做到对下列3至7项熟悉掌握。

3、熟悉环境

无论对于熟悉或陌生的环境,我们都应养成对其结构了如指掌的习惯。例如对久居家庭、工作单位、所住的宾馆饭店、所去的商场、剧院,特别是大型公共场所等,必须弄清其出口所在位置,同时对门窗、天窗、阳台等,要弄清其位置。其次要留心看一看太平门、避难间、安全出口的位置,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有可能充做逃生器材的物品,如床单,毛巾、被罩、窗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火灾就可能顺利逃出火灾现场,保住性命。

4、立即采取防烟措施

当感到烟、火刺激时,无论附近有无烟雾,均要采取防烟措施。常用的防烟措施是用干、湿毛巾捂住口鼻,若用干毛巾则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用湿毛巾除烟效果更佳,毛巾越湿效果越好。但若毛巾过湿,易造成呼吸困难。当毛巾含水量为本身重量的1.5―2.5倍时,由于毛巾的编织线因湿变细,空隙增大,除烟效果反而差于干毛巾。使用毛巾捂口鼻时,一定要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不能拿开毛巾,因为一旦拿开就可能导致中毒。

5、疏散确定逃离火场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克服慌乱心理,自我暗示,消除紧张心理。随后可先用毛巾捂住口鼻,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首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已经发热,就不能打开,立即改弦更张,选择其它路径。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

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快速关闭。当实在无法辨别方向,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不向楼上撤离,在疏散时,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切不要由于寻找、搬运某种物品而延误时间。 逃生时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在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要注意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阻止和延缓烟雾向逃离的通道跟踪流窜。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就地翻滚,将火扑灭。应注意不要翻滚过快,更不要身穿着火服装跑动,如附近有水池等,可迅速跳入水中。

火场上不要轻易乘坐普通电梯。因为第一,火灾中常常会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第二,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烟气流入电梯通道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内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上一篇:高考备考开幕词主持词下一篇:我一定行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