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

2024-09-08

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共6篇)

1.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 篇一

三、名词解释(12分)

1.中原物态文化:

中原物态是指中原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观看和可触知的具有物质 实体的文化事物。

2.文化区域:

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3.饮食文化:

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食物原材料的加工制作和饮食活动中的科学技术,艺术,宗教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思想,哲学,习俗,礼仪等都在饮食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

四、简答题(20分)

1.中原民间艺术有着怎样的审美特征?

(1)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审美特征(2)中原民间艺术的变异性审美特征(3)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审美特征(4)中原民间艺术的扩布性审美特征(5)中原民间艺术的类型性审美特征

2.中原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P164)

3.中原书院教育有着怎样的特点?

教育特点:(1)“兼容并蓄”“门户开放”(2)注重自学(3)质疑问难(4)因材施教(5)纪念先贤,传承学派(6)刻印书籍,鼓励学术(7)尊师爱生

五、论述题(24分)

1.试述宋代中原儒家对儒家文化传播的贡献。(P135)

2.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掌握中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动权?

以新的文化直觉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1)在“先进文化”引领方面更加主动。(2)深化改革,在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上更加主动。(3)在加快培养,形成新的“人才方政”方面更加主动(4)在文化投入方面更加主动(5)在文化政策创新方面更加主动

2.在巴斯与简.奥斯汀对视 篇二

据说,公元1世纪时,入侵英国的罗马人看中了这里宜人的温泉,在全城各处修建了许多奢华的浴池,并将此地取名“巴斯”(Bath,即洗澡)。

罗马人说:“浴池、醇酒和美人腐化了我们的躯体,但这些又何尝不是生命的一部分呢?”巴斯修道院旁边,就是著名的罗马浴池遗址。放在今天来看,仍能感受到2000年前那种穷奢极欲的大场面。

与其说这里是罗马浴池博物馆,倒不如称之为“人类感官博物馆”。6米高的楼顶上,有繁复的雕花、巨型格子窗;空中回廊上,罗马大帝的塑像如宙斯般神色凛然;苏利丝女神的纯金面具,在昏暗的遗址中依然光芒不减;窗前小小的圆形喷泉,从前曾是奴隶们取矿泉水冲茶的水源。

从2000年前的大澡堂出来,转角就像撞见奇迹一般,直接目击人类建筑史上不朽的杰作、乔治王朝建筑风格的典范——建于18世纪的皇家新月楼。

这是巴斯的地标性建筑。30幢房子一气呵成一道新月形弧线,拥着绿草如茵的维多利亚公园。这里的道路也成新月形,被誉为英国最高贵的街道。

整座巴斯城分布在山地丘陵上,是典型的英伦绿色风景,蜂蜜色的建筑散落其间。横跨亚温河的普尔特尼桥旁有通往河岸的步行道。河中天鹅浮游,桥两侧小店琳琅,让人想起“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样的俗词。

18世纪时,巴斯温泉地渐成社会名流偏爱的度假之地——著名访客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和文豪狄更斯,当然还有巴斯的骄傲:女作家简·奥斯汀。

正是秋风起时,落叶随地飘零,我穿行在巴斯高低起伏曲曲折折的街道里。一日午后,去巴斯学院探访一群正读预科的中国留学生。孩子们漂洋过海而来,一下从“圈养”被空投到“放养”的环境之中,大都还徘徊在英语世界的迷宫当中。中国学生,如今就像游牧群落一样,逐水草而居,散落于世界各地。若简·奥斯汀还生活在今天的巴斯,她会如何写这些内向温和的中国孩子?

从巴斯学院里不经意转头望向窗外,居然看到简·奥斯汀故居就在对面的盖尔街边!

以《傲慢与偏见》闻名于世的女作家,现在完全没有架子——以一尊立式塑像站在门外欢迎来客。她身穿湖蓝长裙,头戴灯罩般的软缎帽子,侧抬着头,像在凝神思索,又仿佛在拒绝着什么。

彼时,天下小雨。一个撑着伞的老妇人站在故居门口,注视着年轻女作家的塑像。岁月绵延,镜头定格,两个女人默然相对,就像问题寻找着答案,就像鸟寻找着鸟笼……

故居门脸不大,蓝色标牌上写着“简·奥斯汀中心”,木门也是蓝色的。里面陈列着相关书籍、信件、明信片、巴斯旧时地图、电影剧照、服装等各种纪念品。二楼的一间房子里,反复播放着她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另一间房子是淡蓝色的茶室,供应英式茶点。有“达西先生茶”“淑女下午茶”“奥斯汀茶”“巴斯之味”等,价格从五镑到十几镑不等,最贵的一款是“达西先生茶”。

故居里有对简·奥斯汀的介绍: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享年42岁,共有6部长篇小说问世,被誉为“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她20岁出头,就完成了自己最负盛名的小说《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的初稿,作品还有《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

每年9月的最后一周,被定为“简·奥斯汀艺术节”。巴斯全城居民同穿18世纪服装,朗诵诗歌,举行舞会,一起穿越,重新回到摄政王时期。你瞧,一个作家成为一座城市狂欢的理由,对她的礼遇不可谓不隆重。只是,巴斯其实并非她的故乡,她只在此城生活过5年。或许可以说,巴斯成功地利用了女作家的声名,多少也有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意思吧。

1801年,26岁的简·奥斯汀举家来到巴斯。当时的巴斯,城市人口已超过4万人,是英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从汉普郡的乡村小镇斯蒂文顿来到巴斯,引发了她对新生活那种怯生生的热望。

在《诺桑觉寺》里,她这样描述女主角凯瑟琳初到此地的情景:“他们来到巴斯,凯瑟琳充满了欢乐的热望。一到达这个充满魅力的美妙地方,她的眼睛不住地四处打量,须臾之后,才得整顿思绪,寻起前往旅馆的路来。就是为了找寻欢乐,而此刻,她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名为欢乐的东西。”

问题是,巴斯的俗世繁华并没给女作家带来多少快乐。巴斯有座餐厅,名字叫“月亮和六便士”,取自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名篇。小说以离开巴黎远遁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的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说的是,月亮是可望不可即的理想,是“生活在别处”;而六便士是无可回避的现实,是“此时此地”。巴斯对于简·奥斯汀来说就是如此。

来到巴斯这座大城市以后,简·奥斯汀最大的苦恼是经济拮据,没有私家马车和漂亮衣饰,如果花钱买软缎手套,就没钱买跳舞丝袜。巴斯的社交生活也与她从前熟悉的英格蘭乡村大不相同,她迟迟不敢轻易下笔写作。她说:“我能做的,只是写英格兰小地方的几户人家,像在一小块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轻描慢绘。”

年近30岁还未出嫁,使她成为城中谈资。父亲每况愈下的健康,以及渐渐中落的家境,都让敏感的女作家深感忧愁。

心高气傲的简·奥斯汀开始厌弃巴斯。“她不喜欢巴斯,觉得那地方不合她的胃口,可她偏偏得住到巴斯。”小说《劝导》里的主人公安妮小姐,说的其实就是她的心声。

不喜欢巴斯,有事实为证:她一生所著的6部长篇小说,没有一部是在巴斯完成的。住在巴斯的5年,堪称她创作的枯竭期。这座城市的喧闹繁华,扰乱了女作家的内心生活。

不过,对作家来讲,一切经验都不会浪费。离开巴斯后,她又开始写作,最后的两部小说《诺桑觉寺》和《劝导》都是以巴斯生活为背景的。

你瞧,作家与一座城市的关系就是这般意味深长,总是脱不开“傲慢与偏见”那种彼此的纠缠与排斥——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是“美景之美在其忧伤”;波德莱尔的巴黎是“恶之花”;狄更斯的伦敦是“雾都孤儿”;海明威的哈瓦那是“令人后颈麻酥”;劳伦斯·布洛克的纽约有“八百万种死法”;村上春树的东京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张爱玲的上海是“奇异的世俗智慧”……难怪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道:在生活与伟大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

简·奥斯汀在给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曾经写道:“明天就是我们搬离巴斯投奔克里夫顿的两周年纪念了,那曾是多么令人愉悦的解脱之时啊。”

你看,她似乎从未爱过巴斯,甚至欢庆逃离之日。可是,离开巴斯之后,她反而才能书写巴斯。看不到巴斯,巴斯才能成为她的内心风景。

小贴士

如何到达:

可在伦敦帕丁顿站,乘坐伦敦—巴斯专线列车,至巴斯温泉火车站。运营时间为7:15~21:30,半小时一趟,约需1.5小时,车票7.5镑~9镑。

注意事项:

巴斯到处是坡地,一定要轻装上阵游览。

巴斯城亚温河畔风光。 图/GETTY

皇家新月楼。 图/GETTY

巴斯城罗马浴池遗址。 图/GETTY

巴斯城简·奥斯汀故居。 摄影/张海龙

3.会计学专升本名词解释与简答总结 篇三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匹配,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的原则。

2、会计凭证:是记录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原始凭证: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是进行会计核算,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原则依据。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的据以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直接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汇总付款凭证:是指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分别设置一种汇总记账凭证,这汇总了一定时期内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

转账凭证:是根据有关除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意外的转账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的记账凭证。

3、财产清查:就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本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理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定期清查:是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4、主要会计要素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是指一个企业因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

5、账户:是以管理的需要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再分类,并赋予每一个类别以名称及相应的结构。

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按一定形式相互连接的帐页组成的,是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记录和反映经纪业务的簿籍。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时序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它可以对某些经纪业务的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6、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时间的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发生的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关凭证没有入账的事项。

7、会计核算:是以账簿组织为核心,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起来的技术组织方式。

8、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和反映的记账方法。

9、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二字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包括总分类账发生额试算平衡和总分类账余额试算平衡。

10、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年度、季度或月份)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

财务成果报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财务成果实现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包括“利润表”及其附表“利润分配表”。

资产负债表:是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全面、概括的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

11、永续存盘制:也称账面存盘制,是指会计人员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对各项财产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在有关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在账簿中结算出各项财产的账面结存数量和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

12、平行登记:就是根据会计分录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13、合并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当其投资总额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50%以上的情况下,将被投资企业与本企业视为一体,奖被投资企业的有关经济指标与本企业数字合并编制的会计报表。

14、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功能。

15、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16、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所属的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用来分类、连续的记录有关经济业务详细情况的账簿。

17、会计科目:是对资金运动按其经济内容的性质进行的分类。

18、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19、补充登记法是指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无错误,但其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可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即再填一张补充少计金额的记账凭证,并将其补记入账。

20、会计机构:是指有专职会计人员组成,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简答题:

1、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答: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他们都是被用来分门别类的反应会计对象的。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但是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他只能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内容,而账户除了名称之外还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记录,以便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由于账户按照会计科目命名,两者完全一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与账户常被作为同义词来理解,相互通用,不加区别。

2、会计的基本任务。

答:a、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和

提高经济效益。

b、监督各单位对会计法规、制度以及各项财经制度政策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c、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3、什么是复式记账?它的优点是什么?

答:复式记账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优点是:a、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这样,在将全部的经济业务都相互联系的计入有关账户以后,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的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b、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的记录,因而,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符合的条件有哪些?

答:a、企业已经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买方;

b、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时控制;

c、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5、简述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关系。

答: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有着密切的联系。资产一经耗用就转化为费用、成本;成本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属于企业的资产。从这种意义来说,成本类账户也是资产类账户,分类时有的账户,既可以归入成本类账户,也可以归入资产类账户。

6、简述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答:a、填制凭证的日期;b、凭证的种类和编导;c、经济业务摘要;d、会计科目、应记方向及金额;e、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f、填制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的签章。

7、平行登记企业净利润的计算步骤。

答:第一步: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计算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计算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计算出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8、简述账实核对的主要内容。

答: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具体包括:

a、现金日记账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额相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

c、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相核对;d、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的账目相核对

9、一个完整的会计循环应包括哪些步骤?

答:a、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

b、按复式记账原理编制会计分录;

c、将会计分录过入各有关账户,期末进行试算平衡;

d、进行帐项调整,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编制调整分录,进行调整后试算;

e、编制财务报表

10、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特点。

答:记账符号: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账户设置:账户不要求固定设置,可以设置双重性质的账户;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等于全部贷方本期额,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等于全部贷方发生额

11、账簿的分类。

答:按用途分: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按外表的表现形式: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12、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哪些信息?

答:某一日期资产总额,表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以及结构,表明未来需要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

可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表明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所需的基本资料,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等。

13、平行登记及其要点。

答:是根据就是根据会计分录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a、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既要在有关总分类账户中登记,又要在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

4.教育学简答 篇四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文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其他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顺利的高质量额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全面发展人的要求。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体力是智力创造力形成的基础。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1.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认识的间接性;第二,认识的交往性;第三,认识的教育性;第三,有领导的认识。(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主。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也同时参与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与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简答、选择)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获取直接经验,即通过亲自探索、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是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是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有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前者发展智力,忽略知识。而后者发展知识,忽略智力。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在一个教学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推动他们积极的 学习知识。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和形成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思想。(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简答、论述)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靠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动作用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

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的功能。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要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四项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相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向结合。

教育方针

1、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2、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

3、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4、促进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教育的基本策略。

5、提高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梳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简述教育的社会属性 a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 b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内容、目的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c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

1面向结果的教育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2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3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4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的形成并重 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广泛普及以及教育年限。

3、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5、教育内容。理念的现代化。

6、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

学科中心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知识是课程的核心。以分科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有助于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

社会中心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社会活动。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及教育实践的意义。

1、目标评价模式是课程评价发展进程中最早出现也是最完备的评价理论模型。泰勒原理代表了课程设计所包含的四个重要部分,目的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目标评价模式及容易操作又容易见效,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入门和探索的基本原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应重结果,更应重过程。4.教学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关注人。

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改变课程内容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改变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的均衡化和综合性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考试制度。

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利用集体和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即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有用个人影响集体。3班级民主管理,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4班级目标管理,班主任和学生确定共同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 班级授课制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由于班级是按年龄、程度编排,由教师根据统一的教材对全班进行教学的,各门学科均按照一定的教学时间表有计划地、轮流交替地进行,因此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它都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系统、有重点地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形式。

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对全班学生进教学,这保证了在整个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自始至终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

第三,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班级授课制是分班进行教育的一种集体组织形式。由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同、程度相近,因此集体成员彼此之间在学习上、思想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有利于开展讨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四,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开设了德、智、体等方面的课程,由有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可以受到完整的教育,学到系统的知识,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以实现教育目标。主要功能有: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目标,必须使三个目标有机结合才能是班级不断进步。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集体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成长起来的。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如何有效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 a准确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b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 染学生

c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d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学能力,教师期望和情绪等。

2、学生因素:如果学生好学上进,乖巧守纪律,则师生之间能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课堂气氛也达到理想状态。

3、师生关系因素: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4、课堂环境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的外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室内条件等。

教师对课堂纪律管理的措施。

1、能够王学生知道老师洞悉老师的一切

2、教师能够同时兼顾处理不同的教学事件3能使分段教学活动顺利有序进行4始终维持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5能营造生动获批多样额教学情境6责罚学生能够避免涟漪效应。

课堂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原则

原因:1引起老师注意2引起同伴注意3逃避不愉快的状态和活动 处理原则:1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提升学生自律能力为目的3对学生的关爱为基本出发点4因材施教,体现公平。

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班主任从哪些方面管理班级工作?

1、一个好班级具有以下特征。1坚定的方向和目标2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3正确的集体班级作风。

2、组织和培养班级应该做到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级的和次年队伍3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良好的班风。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的管理有直接影响。

2、班级规模。班级额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会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

4、对教师的期望。

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1、崇高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途径

2、教师的仪表和生活作风习惯是影响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

3、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有较大影响4珍惜自然威信有助于自觉威信的形成

A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他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规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B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他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C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2、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A整体性:各级各类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B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目标 C持续性:高中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D层次性:课程目标可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E递进性: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课程目标

F时间性:随着事件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

格养成

5、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课程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因素。具体包括: 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B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C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11、简述教学的作用

A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他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教材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B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他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的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12、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等因素的制约外,还受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1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C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e检查知识

1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d课外辅导e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0、影响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外部条件:a家庭教养方式b社会风气c同伴群体d学校教育 内部条件:a认识失调b态度定势c道德认识d受教育的程度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德育的基本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2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A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a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b学生道德信念的行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c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B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度

a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b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22、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e修养法f奖励与惩罚法

31、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朱忠良豪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知己

32、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A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B开展微格教学C进行专门训练D反思教学经验

41、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 A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B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方法和实施内容 C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 D教学内容:规定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E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班级授课制的弥补方法:

教师可以以小组教学或个别指导的形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具体措施如下: a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实现课堂教学公平b压缩集体教学时间,重视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c增添辅导老师,提高师生互动的机会 d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同伴互助。

实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内在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5.教育(重点必考简答论述) 篇五

3、教育的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技术现代化

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些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夲国学制的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于小雪教育相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终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上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得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一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方面说: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方面说: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简述课程实施的条件

1、课程计划要合理、和谐、明确、简约、可操作

2、教师要积极参与、主动接受、并形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3、学校有力组织、系统保障、形成相应的心理与物理环境

4、争取校外的一切力量的支持。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的主导作用于教师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双变性规律)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思想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发展。简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规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如果你是一名班主任,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防止遗忘的方法-(如何根据记忆的特点,简述复习的策略)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

方法的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快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发包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实践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言语表达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运动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智力)

1、注重早期教育开发

2、转变教师的教学法法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个体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理的目标、掌控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4合理利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指的是让学生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生化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体效能感原则

如何实现为迁移而教?(促进迁移的教学)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学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长造型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地自我调控

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知识网络。新手性教师的成长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复教学经验。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

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新课改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

简述:新课改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合作。

新课改倡导的方式:

1、自主学习,2、探究学习、3、合作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改倡导教师的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关系上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积极向上的动力简答:如何培养学生

良好的意志品质?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

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

不同的锻炼指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个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

接影响识记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感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掌握复习的量

论述: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整洁;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生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

行教学,如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玩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是良好的观察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

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学生的个别

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

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活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

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

观的效果?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

各种直观的法师42、运用知识的组织原则,实出直观

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加直观过程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综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应用于实

践中

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地兴趣,因此,小学教学课堂应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他们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和较高的智力活动很感兴趣。所以,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的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都有着较浓厚的学习性趣,但他们往往骄傲,因此、教师要另外为他们提供较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的给与帮助和

指导。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挥其特长。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

2、积极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论述: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如何激发学

生的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

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他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基础。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心所学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向学生讲明所学内容的用处。

2、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由个

体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由他人设定的,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教能感,在个体

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4、归因训练。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

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那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

奖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与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促进学习,但外部奖励运用不当也很可能会引起难以预料的负面结果。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运用表扬,运用反馈时,要注意的是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

2、学生是独特得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一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终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上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

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论述题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正确处理此关系关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种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应该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4.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捉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

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Ps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概念不同,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2)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的;(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和促进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3.贯彻此规律时,须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脱离知识进行思品教育,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或忽视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

学习策略训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育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物质基础,生理前提,可能性)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二:环境(制约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转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4.是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三:学校教育(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盒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在最适宜的时间进行最佳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于生理机能之间,因此,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果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1.“传播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文化的传递着);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者,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角色。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有哪些? 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才;

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展;

造性思维策略

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缺点:

维可以参考以下具体措施: 1.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上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思维相结合1.教学目标明确;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2.教学内容准确;

4、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3.教学结构合理; 生的创造力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班主任怎样组织和建设集体? 1.确定便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有哪些?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论述: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的。同事,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因此,师生关系建立的多种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学生也做出相应的努力,学生应做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最后,还应从其他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具体如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教师专业

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3.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表现在: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包括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包括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3、教师还要树产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自我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6.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 篇六

作为高剑父后期生活的见证者与赞助人,简又文很少被人提及,其重要性迄今尚未被正确认识。本文借用“赞助人(Patron)”的视角,爬梳史料,重现了一段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相惜想知的佳话。

简又文乃政界中人、学者和当代文化的热心参与者,长期致力于收藏、研究和推广高氏艺术。在高氏诸多艺术活动的前台与幕后,时常看到简又文的身影。

广东艺术家高剑父(1879-1951)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为中国同盟会会员;其后,在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借鉴日本艺术改革中国画,成为新派艺术的领衔者。因其独特的背景经历,接触不同社会界别,举凡政界、文化界名流,

·均不乏同好。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高氏曾得到亲属、师长、友人,甚至学生、晚辈的扶持与帮助。如高氏曾襄助民国广东军政领袖陈炯明而被后者于1920年任命为广东工艺局长和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又如早年受惠于高氏兄弟后来成为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于1935年延聘高氏为中央大学教授。

作为高剑父后期生活的见证者与赞助人,简又文很少被人提及,其重要性迄今尚未被正确认识。事实上,作为政界中人、学者和当代文化的热心参与者,简又文长期致力于收藏、研究和推广高氏艺术。在高氏诸多艺术活动的台前与幕后,时常看到简又文的身影。

简又文:从政、治学、收藏

简又文(1896-1978),字永真,号驭繁,广东新会人。简为家中独子,与母亲在广州长大。其家境富庶,早年留学美国,1918年毕业于奥伯林大学(Oberlin College),获文学学士学位;在其之前和之后,像政界名流孔祥熙和早期音乐教育家黄自等中国留学生也曾在该校学习过。简氏之后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宗教学,1921年以父病归国。其父简寅初为马来西亚知名华侨,经营橡胶、矿产等生意,是在南洋入会的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曾助孙中山革命筹款。简又文一生信奉基督教,归国后其职业生涯由最初的神职人员转向教育界与政界。其于教育界的经历,包括1924年任教于北平燕京大学,后任岭南大学教授、北平今是学校校长,曾创办六所学校,其中一所是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位于新会家乡的寅初学校。其在政界的履历,则是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外交处处长、前敌政治部主任、山东盐运使、铁道部参事、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职,宦海漂流凡二十年。(图1)

在政界如鱼得水,除了简又文具有相当学识之外,与其融通、豪爽的性情不无关系。由老学长孔祥熙力举,出仕山东盐运使,以便调和当时山东省主席孙良诚和财政部长宋子文即是一例。简氏与朋友间相处无隙,如新婚后偕夫人到南京,与友朋欢宴,其时南京市政府秘书长王漱芳见其仪容修整,戏称为“胡子连根拔”,而政坛才子梁寒操乃据之作诗,其中有“胡子连根拔,头毛拼命梳”一句。又如,寓居上海时,每至天下月刊社座谈必呼林语堂为“YT”(林氏英文名简称),并常约各派文友到其家中举办各式沙龙。抗战后到重庆,曾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又时常有言论发表,被人目之为文人中粗豪一派。因之,友人有诗云:“沪上沙龙称俪伉,渝中文协数豪粗。”

毫无疑问,简氏是当代文化的热心参与者。论其治学成就而言,当以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最为显要。其从教、从政之余着手研究,搜集、整理、发表了大量太平天国史料与研究心得,晚年完成了《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和《太平天国全史》两巨著。因精通英文而博采中外,简氏堪称是所处时代首屈一指的太平天国史学者。(图2)

除了上述提到的简氏作为教师、官员和太平天国史学者外,他同时也是一位拥有丰富藏品的知名艺术收藏家。其收藏具有针对性,即致力于对乡邦文化的保存与发掘,收藏了总数达千件的广东地区不同时代包括高剑父在内的艺术作品,并且系统对包括美术在内的广东文化进行研究,其于本土文化的建设和宏扬,尤其值得关注。

简又文与高剑父的交往

简又文最早认识高剑父应是在其童蒙入读广州西关述善小学时,其时高正在该校担任图画教师。在清末革命风起云涌的背境下,得风气之先的高在教授图画的同时向学生宣讲革命理论,令简又文这个年少学生印象深刻。在此后不同时期,简都曾陈述过其革命思想来自高剑父的影响。简又文留学归国介入当代文化后,无论是和平时期抑或是战争的动乱年代,都与高剑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高剑父倡导新国画的历程中,简一直担当着收藏者、推广者和阐释者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高剑父家庭成员有很多都信奉基督教,虽然他本人没有受洗为基督徒,但他本人终生都对基督教保持着好感,这不失为是高简情谊的一个情感基础。

1936年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席,是高剑父艺术生涯中一个重要的事件。这是高剑父出于“能在大江南北提倡新国画以广事传播其所学,诚为改革及复兴吾国艺术之大机会”这种考量,(简又文《高剑父画师苦学成名记》,《逸经》第6期,1936年5月,第3页)一些敏锐的观察者也注意到,高剑父将这种滋长于岭南的画风由珠江流域扩展至长江流域是有其时代意义的。(傅抱石《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逸经》第34期,1937年7月,第32页)

3月21日,高剑父乘坐苏州轮从海路北上赴任,道经上海,好友简又文、陆丹林和学生吴公虎等前往码头迎接,并送其至新亚酒店住宿。简又文和其夫人杨玉仙藉高剑父在上海逗留数日的契机,在家中安排了一次旨在欢迎高剑父的雅集。关于这个雅集的消息,在举行的六天前即已公诸新闻媒体。(《画家高剑父到沪》,《申报》1936年3月22日,第14版)

这次被称作“斑园雅集”的集会举行于3月28日,是简氏斑园所举行的众多沙龙且见诸报端的最重要的一次。就像历代文人造就的雅集范式一样,斑园雅集也以品评艺术、吟诗赏画为主题邀约了当时当地文化界名流。根据简又文的回忆及刊载于当时《逸经》上《斑园雅集酬唱录》可知,参加雅集的有蔡元培、冯自由、易大厂、刘海粟、胡怀琛、陈柱、陆丹林,(图3)此外还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波兰、丹麦等国爱好美术的人,他们在鉴赏高剑父在雅集上提供观摩的20余幅作品,“咸叹观止”。(《逸经》第6期,1936年5月)高氏友人在观画之余写下了多首酬唱诗,从不同角度品评高剑父的艺术。兹录一二如下:

陈柱《斑园雅集看高剑父画赠主人简又文》

闭门不出怯春寒,偶为丹青一往观。

入室忽看飞跃乐,(剑父画以禽鱼为多,诗略用陈白沙先生语意)此心已似海天宽。

主人好客尊常满,永日哦诗兴未闲。

一笑相逢休浪过,小园花下久盘桓。

(《逸经》第4期,1936年4月)

自在长老《剑父画师游喜马拉雅山归斑园雅集

nlc202309031948

得读近作赋赠》

男儿得意事长征,直向高峰顶上行。

别后浮屠曾照影,归来艺苑更蜚声。

可知佛国曾三宿,谁道渔山不再生。

奉手披图承指点,眼前到处化入城。

我惭七尺负昂藏,踯躅天涯守故乡。

读画云烟徒供奉,吟诗凤月枉平章。

欲攀官柳歌行路,见散天花选胜场。

为爱南丰师事久,更教一瓣■心香。

(《逸经》第5期,1 936年5月)

(按,自在长老是陆丹林笔名)

对宣扬高剑父的艺术而言,斑园雅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沪上各西报连日均刊载其事略、作品及极好的评语,足为吾国艺林添一佳话也”。(《逸经》第6期,1936年5月)

高剑父任职中央大学期间,时常往来于京沪之间,与所在地的文艺界接触。从目前的资料来看,高剑父与简又文其间多有交往。据简又文回忆,高剑父每到上海,均客斑园。参加当时在上海举办的春睡画院师生画展备受推崇的《风飕月暗寒虫泣》一画就是在斑园完成的,简又文将之译为AutumnMemories(《秋之回忆》)。(图4)展览结束后,高剑父将之赠送给简。高剑父曾与简又文一同出席1 936年7月1日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的刘海粟二度欧游作品展览会预展。(见《申报》1936年7月2日)7月5日,高剑父师生画展最后一日,又在展场上见到简又文的身影。(见《申报》1936年7月6日,第13版)

抗战爆发,武汉、广州等地相继沦陷,大批文化人涌入香港,使香港一度成为战时文化重镇,由此促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以集中文化界人士联络友谊促进新中国文化发展”为宗旨的中国文化协进会于1939年9月17日成立。简又文除了担任该会理事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外,还与高剑父同为下设的美术研究委员会成员。高剑父绘画理论中的经典文献《我的现代绘画观》,就被认为是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协进会主办的“文化讲座”所准备的讲稿,高氏另一经典文献《我的现代国画观》亦脱胎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高剑父在文协中的活动,少不了简又文从中促成的因素。

同是中国文化协进会策划的,1940年2月22日,简又文担任执行委员参与筹备的广东文物展览会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举行,(图5)这是抗战时期最大型的广东文物展览,展出了历代广东历史文物、典籍、历代名人手稿、字画等,其中也展出了不少二高一陈为代表的新国画作品。广东文物展览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参观者众多,而且激发了战时民众的爱国热情。当时的评论指出,“征集出品二千余事,连日参观者逾万人;睹先民之手泽,见民族之精神,必有油然生其爱乡爱国之念而不能自已者”。(《大公报》1940年2月27日)其时高剑父客居澳门,时常往来于港澳之间,热心支持这个盛大的展览。据稍后编撰的《广东文物》展览图录显示,高剑父与简又文一样,同是为数不多的提供所藏广东历代法书名画的收藏者。抗战期间,高剑父居澳门,与简又文时有往来。在广东文物展览会举办的同年,在香港简又文居所寅圃,高剑父与旅港的文艺界人士徐悲鸿、陆丹林、鲍少游、方人定举行雅集,并合作了联屏大轴。(简又文《革命画家高剑父——概论及年表(下)》,第92页)

抗战胜利后,高剑父与简又文返回广州,各自主持艺术文化工作。由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发起筹备广东文献馆,于1946年9月19日落成,简又文任主任,高剑父与陈融、胡毅生、叶恭绰、香翰屏、罗香林、徐绍綮和温廷敬被聘为委员,一同致力于乡邦文化的建设。(倪俊明《广东文献馆始末》,《岭南文史》1992年第4期)

简又文的高氏画评

从1930年代中期起,简又文与高剑父就过从甚密,随着简对高的理解日渐深入,出于配合展览等各种原因,简又文多次撰写高氏画评与研究文章,包括《记剑父画师的苦学与苦行》、《革命画师高剑父》(1935年)、《高剑父画师苦学成名记》(1936年)、《濠江读画记》(1939年)、《高剑父》(1947年)和《革命画家高剑父——概论及年表(上中下)》(1972年-1973年)。其他与高氏关涉的文章还有《介绍画家方人定兼谈新国画》、《再谈抗战画》、《居氏一门的画学》等。

在高剑父艺术处于高峰时期的1930年代,简又文适时推出了《革命画师高剑父》和《高剑父画师苦学成名记》两篇重要的评论文章。

《革命画师高剑父》写于1935年7月,是在高剑父于南京举办展览的一个月后,刊载于林语堂所编著名的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上。(图6)诚如题目所言,简又文在文中追述了高氏的革命业绩,包括幼年肄业于黄浦水陆师学堂及格致书院,从居廉学画,从法人麦拉习西洋画,东渡日本留学,在艺术上合中国画、西洋画、东洋画三者一炉共冶;留东时由孙文主持加入同盟会,被委回粤任广东同盟会会长,主持南部革命事业,黄花岗起义身任队长,收复虎门炮台一带等等。赞誉高剑父“能画能写能书能诗,真旷代之天才哉”!简又文对高氏早年生活及革命业绩的追述,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显然是深受1927年刊载于上海《良友》杂志上《高剑父君小传》的影响。(图7)两篇文章对高剑父生平履历的描述非常相似,甚至记叙的先后顺序及描述的用语都有诸多相同之处。很可能是高剑父把这篇小传给简又文作参考。

如果说《革命画师高剑父》论述得尚未完整深入或尚有局限的话,那么,以之作为母本,简又文于1936年撰写并刊载于自己在上海所创办的文史半月刊《逸经》上的《高剑父画师苦学成名记》,就显得更为深入透彻了。(图8)根据高氏口述资料,简又文本着“剑父先生孤苦之身世,艰难之学业,与其壮年苦心孤诣努力不息之继续研究,其人其事,可歌可泣”的精神,以“苦”作为线索,勾描了高剑父前半生艰难的人生历程与画学。这些艰难的人生历程包括,高氏出生于大凶日,又为庶出,几乎送诸育婴堂;年十一,父母去世,家道中落,依族叔种田为生;年十二,转依黄浦一族叔,执仆役于药店;年十四,返广州河南,拜居廉门下学画,以家贫而徒步十余里就学,留宿居门备受其家人仆人奚落;为求进学,忍辱负重拜同门师兄为师;初抵东京,困苦万状;游历印度期间,涉险攀山,探寻古印度艺术等等。简又文在文中颇有见地地将高氏艺术与人生历程相联,将其画学分为三个时期,以从居廉学画、十余年间临摹宋元明清历代名作为其国画基础时期;以初习木炭画,继而留东学习东洋画西洋画而将种种形理技法融于中国画为折衷派时期;以游历东南亚、南亚而画风追述远古东方原始艺术为第三时期。这个分期对理解不同时期高剑父的艺术风格提供了简明的认识。今天,我们通过比对高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会发现,简氏的分期无疑是合适而中肯的。

值得注意的是,《逸经》第21期刊载了温源宁的评论文章《高剑父的画》,附载了简又文所藏的四幅高剑父的画作图片。这篇文章原以英文语种刊载于《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第13卷第

nlc202309031948

10号。温源宁(1899-1984)是简又文的友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曾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和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是留学海外的知识界菁英。1935年,四位具有留学英美背景的文人吴经熊、全增嘏、林语堂和温源宁共同创办了《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这份国人自办的英文刊物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这份刊物也刊登了高剑父和现代中国画的评论文章,对西方读者和知识界理解高剑父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9年6月8日至12日,为筹款赈济灾民,高剑父在澳门商会举办“春睡画院十人作品展览”。简又文由港过澳,居留三日,细细参观了高氏师生作品,撰写了《濠江读画记》,分上下篇刊载于其所创办的《大风旬刊》第41期和第43期。文中,简介绍了高氏的新国画,指出“‘新国画’者,虽运用折衷方法溶)台中西古今画学之精华于一炉,以造成科学的、新体的、谐洽的、真美的艺术作品,然皆以宋院画、文人画,南宗、北宗——分别的或混合的——传统的中国画为主题”。简氏的评论与此前的比较而言,敏锐地注意到高剑父艺术中的传统因素,而这正是高剑父在备受争议的折衷画的背景下自1930年代起在反思自身新国画实验时所努力向传统回归的艺术实践方向。文章除了介绍高氏展览中的新旧作品外,还以一半的篇幅介绍了春睡画院同人方人定、苏卧农、黄独峰、李抚虹、伍佩荣、郑淡然,以及新的门人关山月、司徒奇、黄霞村和尹廷廪的艺术作品与风格特色。

高剑父辞世后,晚年的简又文系统地回顾了过往的资料,包括自己所写的评论文章、他人所写的诗文、自己所藏的高氏作品,以及自己和高剑父本人的交往,撰写了严肃的文章《革命画家高剑父——概论及年表》,连载于1972年至1973年有“民国史的长城”之誉的台北《传记文学》杂志上。简又文所撰述的高剑父年表尤其值得称誉,年表提供了许多真实而在其他资料中未见的史料。在过去近四十年中,与此后出版的各式各样的高剑父年表或传记比较而言,其准确性、重要性迄今未被超越。

简又文在不同时期所撰写的文章虽然不无虚饰之嫌,个别事例也并非全然与史实相吻合,但它们对宣扬、推广高剑父的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迄今为止仍然是研究高氏艺术、岭南画派,乃至近现代中国美术史必不可少的史料。简又文对高剑父生平的记叙和对高氏新国画的理解,持续而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学者。对于简氏不遗余力的推广,高剑父亦颇为感慨,在晚年致友人书时,就曾说过:“简又文为我宣扬,至为可感,可谓忠实信徒矣。”(这是高剑父约1950-1951年致画家李乔峰的信,这里转引自黄大德《山本梅崖在广州及高剑父在日本留学的相关问题》注释13,《美术学报》2011年第1期,第86页)。

上一篇:毕业十年同学聚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初一致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