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共16篇)
1.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一
数学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教学时应依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联系日常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领着学生去观察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理解这样用的好处。有如教学“统计图表”后,让学生统计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同学们每天认真记载,再统计汇报,有的学生说:“真没想到,我一个月竟然用这么多钱?”既运用了数学的知识,加强知识的理解、巩固,又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又大大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我们身边,再我们生活中间,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数学学习和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2.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二
一、营造学习政治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兴趣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产生的, 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因此,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实现“和谐教育”, 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对政治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 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铸造人格, 提高素质。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学习、参与教学。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谈谈教学体会。
1.课前布置学生查资料, 寻找与本节相链接的内容, 并用讲故事或人物介绍、诗歌散文等形式表现出来, 还特别强调要学生自己编写。要留给一周的准备、思考时间, 同时指派几个政治成绩较好、有责任心的学生帮助指导, 初稿可以交给老师审阅。令我吃惊的是两天后居然有两位学生要演小品, 我表示大力支持, 并且帮助他们找资料、做策划, 学生热情高涨。编故事的、写诗歌的忙得不亦乐乎, 而且质量相当高, 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2.课堂上, 我只扮演导演的角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编好他们上台的次序, 比如, 在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中, 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 通过收集资料—讨论—形成书面材料—集中展示, 学生互评, 教师总结。
3.课后, 让学生针对活动的内容写感想或者小论文, 还可以用学生自己出的习题考学生的办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消化、吸收。
二、启发指导,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学会阅读课本,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是培养政治思维能力的基础。首先, 要了解本教材分单元、课题、框体、目题四个层次;其次, 要知道本教材的正文与辅助文的不同要求;最后, 要注意每个单元之后, 都安排了综合探究课, 这是帮助我们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2.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动脑子, 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隐藏的问题, 当得不到结果时, 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看书, 找出问题, 当有学生提出“饭店用餐后吃剩的要打包, 很没面子”时, 我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 让他们进行讨论, 结合热点“光盘行动”。因此, 通过自己找问题, 学生回答既调动了积极性, 又形成了竞争机制, 给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避免了老师的“一言堂”。同时还应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 在政治教学中, 创设讨论的情境, 鼓励学生争论, 教师及时点拨, 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 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 可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 引导学生对过度消费、适度消费、过分勤俭节约进行讨论, 形成理论知识, 并运用在自己日常的消费中。通过讨论, 学生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 还掌握了从多层次、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2.充分利用热点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 即从全新的角度, 以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的热点材料, 配以相应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综合所学知识, 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 所以要充分利用热点材料和材料, 以典型习题为范例, 仔细讲解, 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 要先读懂材料, 通过材料提供的信息, 如通过材料里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 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 有的问题要弄清楚问的是什么, 通过看材料, 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 并逐渐由易到难布置一些解析题, 让学生练习。另外, 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增加材料容量,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如投影、电视等, 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 还可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精选习题, 通过练习提高能力。政治练习, 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政治基础知识, 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的能力, 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 一个选择题有四个选项, 可当成四道题来做。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 如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 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 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很多学生平时不重视, 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根据重点难点讲评,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 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 对旧知识进行加工梳理, 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 找出规律, 清理知识间的联系,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也可以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的思维训练。
3.培养参与意识 体验快乐数学 篇三
关键词:参与;快乐;情境;操作;组织;评价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局外人,而要以“学生为本”,使其经历探究的过程,让他在参与中快乐学数学。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饶有兴趣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参与热情,使学生“我要参与”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在黑板上写出“6、60、600”三个数,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使这三个数相等?”。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开始思索:“600总比60和6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通过认真思考,有的说:“6元=60角=600分”,有的说:“6米=60分米=600厘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我又深入一步问到:“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将上面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听后,思维更加积极,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议论开了,都争先恐后地说:“6元=6.0元=6.00元;6米=6.0米=6.00米……”最后我接着问:“像6、6.0、6.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的趣味情境,启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
二、重视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我能参与”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那么通过何种方式使他们积极参与,能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呢?经过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如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能容易做到这一点。因为通过实践操作,让每个学生通过积极的动手、动口、动耳、动脑,自己去探索规律,寻求知识,用“自己的力量”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出示一组实物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让学生动手:先用绳子围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引导:绳子的长度实际上就是你围成图形的周长);再摸一摸,感知周长;交流已经学过的图形周长公式;动手量一量,从而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最后组织讨论交流:圆的周长该怎么测量?学生有说①滚动法。(在尺上、在地上……)②绕绳法。(用绳子、用细线……)③化曲为直……这样同学们在操作中认识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而且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出了很多测量的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学得开心快乐。
三、灵活教学组织,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我会参与”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组织上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直观。加强直观性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积极参与。
2.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如学生交流讨论、师生换位、小组竞赛等,对于调节学生的身心、引起兴趣、减轻疲劳很有帮助。
3.民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奥秘就是热爱学生。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把师生关系变为“教学相长”的平等合作关系。自觉增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平等的姿态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
四、科学评价,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学生“我要再参与”
《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科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评价也是教师的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参与。好的评价是实现师生“双赢”的重要条件。
1.评价力求多元化
学生的兴趣、知识层次、动手能力都存在差异,所以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实行评价的多元化,也是扩大学生参与面的有利因素。教师的评价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
2.评价要有发展性
一双手伸出来十个手指有长短。对于成绩较薄弱的同学,他们基础不好,不能把要求提得太高,要注重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进而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也就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有信心在参与中不断进步。
4.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四
关键词:历史教学;参与意识;能力 德国教育学家昂斯多德认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历史课改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呢?这是每个历史教师在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时都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 教学活动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上不仅应有知识方面的信息,更应该有情感方面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厚爱、信任、期望和鼓励能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一个肯定的目光或者一句肯定的话语,能产生使学生充满信心、热情去争取成功的威力。作为家长,我常听孩子说,喜欢某个教师,大家便爱上他的课,不喜欢某个教师,便不爱听他讲的课,不学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对学生的学业影响很大。试想,如果学生不爱学某个教师所教的学科,何谈得上“参与”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情感去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应把对学生的爱带进课堂,以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产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萌生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愿望,让学生心中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如果教师能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那么,师生关系必定亲密、必定融洽。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将为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主体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也必将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想学的动机、需要的情感。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学生有了这种内在需要,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是在被迫的状态下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善于引导学生产生求知若渴的心态,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是一位教师成功教学的关键,它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激趣的手段:
1、精心设计新课导语。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常以复习旧课的方式导入新课,手段单一,经常如此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后,我在新课导入时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地创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希望工程”宣传照——“大眼睛”。请学习小组介绍照片上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姑娘的成长历程,并让学生讨论:能给这幅照片加上你认为最恰当的标题吗?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内容迈好了关键的第一步。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教学即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声音或画面去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处于现实的景象中,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语调的变化来丰富教学语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又如,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等。
3、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史料。中学生,尤其是初一、二的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从儿童期向青春期的过渡的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很久以前„„”这样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如人类的起源,各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各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等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了好奇心,就会激发求知欲,进而去探索。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的史料,新课学习时让学生进行补充,从而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8课《三国鼎立》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史料,那节课学生们补充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赤壁”、“过五关斩六将”、“七擒孟获七纵孟获”等故事,学生兴趣特别高,大多数参与到了教学中,直到下课铃响,还意犹未尽。后来,我还专门开设了一堂“三国历史人物故事会”的活动课,以补充这一课时间的不足和满足学生兴趣的需求。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趣味性史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三、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途径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便有大小强弱之别。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势必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的结果。
要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必须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员参与”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线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综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标和学情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可以依次分为:基础层次、技能层次、创造层次等若干层次。基础差的学生完成基础层次目标,即了解、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中等成绩的学生完成技能层次目标,即对史实的分析、理解;成绩好的学生完成创造层次目标,即史实的课外延伸和活动探究。如: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结合地图《明清经济的发展》,说说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其中哪些是高产作物?哪些是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将起到什么作用?
②手工业发展状况是以哪几个手工业部门为例介绍的?这些部门有哪些突出成就? ③商品经济活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机户”和“机工”各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它所描述的情况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 ⑤假设你是明朝的一位“机户”或“机工”,想象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将是怎样?最大的梦想是什么,觉得与机户(机工)关系合理吗? 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从学生的选题来看,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般选择①②③④,因为这四道题的答案大都可以从书本上直接找到,能力较强的一般选择⑤⑥,第⑤题属开放性试题,第⑥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尤其是第⑤题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的偏多,第⑥题也有部分能力中等的学生选择。这样,通过采取“分食制”的办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只有采取教学目标分层递进的方法,才能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
四、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和条件
俗话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却可受用无穷。”这里的“渔”指的是方法、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参与”的本领。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益,而且对学生将来获取知识、进一步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读与粗读相结合。粗读指的是简单阅读课文的章、节、目的教学内容,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的全貌,精读则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读;二是要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使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从而有效获取文本的信息;三是要养成圈点评注的习惯。要求学生边读边用笔在书上划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有心得体会的地方可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2、分析、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遇到问题时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想、多想、善想、会想,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养成他们动脑筋的习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带有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或充分利用课文的“动脑筋”、“活动探究”等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5.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五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北京市丰台区阳春小学成少颖
内容摘要:教学的目的是学生是否“学到手”,是否听懂、学会和熟练掌握过去,而常常是整个课堂被教师主宰,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独立探索,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建立学生主体观,把时间还给学生,建立教学民主观;其次,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兴趣;三。放手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四.自由寻找合作伙伴。教师利用探究活动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学的第一目的不在教师“教出去”,而在学生是否“学到手”,是否听懂、学会和熟练掌握。会学,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过去,常常是整个课堂被教师主宰,成为教师“自我表现”的场所。教师作为一个单纯知识转运者的形象,把大堆大堆的知识不问情由地搬运到学生身上,尽管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却不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你教我听”、“你写我抄”,迫使学生失去实践的机会,无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个性特长。实践证明,真正有用的知识都不是被动的、机械地堆积起来的,它要经历一个有感性到理性、有量变到质变的错综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个人独立思考中实现。因此,如果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独立探索,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
要想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往往会出现一些形势性的参与,在一节课中教师的确实也给了学生自己的时间,但真正主动参与的很少,往往是一两个人说,其他人成为旁听者。我曾找那些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谈心,问他们为什么不发言或是为什么不积极参加讨论?他们的回答很直白:我没的说,讨论什么,没意思!我不爱跟他们(组员)说……听了这话让我心里很不好受,但细细的想想问题就出在这儿。学生为什么没的说?为什么感觉没意思?为什么不愿和组员说?这一个个问题缠绕者我,我慢慢的醒悟了,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参与,还需要注意平时的培养,而在探究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这种主动参与意识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现在的问题主要出在教师身上。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教育观念是无形的,但在教育实践中却能改变教育的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制约教师教育活动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了对教学偏向认识:在备课中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编排教学过程,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在规定教学时段内一定要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知识的掌握,否则即可认为存在问题。片面静态地理解学生发展,教师有意无意中将自己提升到居高临下的地位,从而使学生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力和主动参与的机会。
1、建立学生主体观,把时间还给学生
特级教师、浙江省自然教研员章鼎儿对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上现场展示的12节观摩课作了一个调查统计:学生活动时间平均每节课9分27秒;最长的一节15分钟;12节课共活动42次,最长的一次9分30秒,最短的6次不到30秒。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除了教师做秀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受传统观念束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要舍得少说话,真正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一位名师在执教《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面向全体学生的讲解、谈话只占用了6、7分钟的时间,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其中最长的一次独立活动时间19分钟多一点。教学也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果,引起了广大自然教师的强烈共鸣。章鼎儿、路培琦二位特级教师在执教示范课时甚至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而拖堂,这实际上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2、建立教学民主观。
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说明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很早就清醒的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或许也正是这种传统才造就师道尊严,才使教师唯我独尊,历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公事。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打破传统观念,革除一切对待学生不公平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中提出“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特级教师路培琦执教时和学生拉家常、交朋友,取消传统的上课喊起立,回答问题时不需要举手。他们都把教学民主观演绎的淋漓尽致。
二.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小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例如,一个爱好昆虫的学生,能蹲在地上半天观察蚂蚁的活动,或在草丛中跑上半天捕捉蝴蝶等等,所有这些表现,都是由其兴趣爱好所驱使。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多种途径用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逐步使学生原有相对浅显的、短暂的间接兴趣发展为比较稳定的科学志趣。如教学《小电珠亮了》一课,学生在认识了电池、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后,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的“玩一玩”,用多种方法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电珠组装起来,使小电珠发光,从而把学生玩电池、导线和小电珠的兴趣引向研究简单电路的组装方面上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自行探索,自己想办法努力地去做。随着一个个小电珠的发光,得意、喜悦、自豪等表情明显地写在了同学们地脸上。情趣盎然的组装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欲和求知欲,又使他们在想与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和操作潜能,并不断地触发着学生创新的火花。
又如:“电磁铁”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三个自主学习活动,每一个活动之间都环环相扣,并采用三种不同的探究活动方式。这是因为探究的驱动历时一个人的好奇心、疑惑、兴趣或是理解现象、解决问题的热情,所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十分关键的。而且要把这种好奇的态度渗透在探究的全过程,推动探究活动持续下去更是关键。
在导入时通过教师的魔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学生发现提出疑问,并由学生为装置起名字,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利用实物投影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1:展示我手中的铁钉,它与大头针接触时毫无反映;2:当我在铁钉上缠上导线,接上电池时,它竟吸起了大头针。当切断电源时,大头针纷纷落下。演示时学生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全神贯注的凝视着。这时我问:你们能不能给这个装置起个名字?学生起的名字各异,但都很贴切,教师及时表扬,鼓励。我告诉大家:“这就是电磁铁,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电磁铁呀?”学生顿时情绪高涨,我马上出示制作步骤和实验内容,让学生小组内边看提示边制作。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开始制做,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人人都在动手操作。
学生在学习自然过程中,感性经验匮乏是他们的共性,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当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时,课程所要传授的知识对他们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因此为了使课堂中人人都能获取更多的感性知识,我为每组学生(四人组)准备了两套材料。通过每个人的动手实践,学生自己总结出了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开时磁性消失。
第一个活动结束,学生的兴致也随即下降了许多,为了再次击起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让学生找异同的活动:把磁铁和电磁铁的性质进行比较。
当学生比较时,很快就提出电磁铁有没有两极呢?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怀疑电磁铁有没有两极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他们,这次我设计了一项挑战性活动,没有规定用什么方法,只要是能检验出电磁铁是否有两极即可。我提示学生:“还记得我们是如何检验不明磁铁的两极吗?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检验一下你的电磁铁有两极吗?如果有,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此时学生再次兴奋起来,边回想边动手检验电磁铁。学生自然也就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学生准备了磁针、磁铁和指南针,但在我的巡视中发现大多数组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指南针。于是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很快学生就采用了更多的方法,有的学生用两个电磁铁,一个已知两极,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也检验出电磁铁的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思维空间。实验成功后,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出自豪的笑容。在小组汇报时却产生了争议――用同样的制作方法制成的电磁铁磁极却不同,有的说铁钉有帽的一端是南极,有的说铁钉有尖儿的一端是南极。由此争议引出了第三个活动,我抓住时机问:“你觉得电磁铁的两极不同会与什么有关呢?边讨论边试一试吧!”以此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又一次投入到有趣的下一项较开放的探究活动中(预先设计每组两套实验材料目的其一就是在第二个活动中很有可能产生此矛盾,从而引出新问题进行第三个活动)。学生为了研究影响两极不同的因素,开始了猜测和验证活动。如:是不是电源的正负极影响的?是不是线圈缠绕的方向又影响呢?……
在这节课中,学生从始至终都处于十分兴奋的状态中,这正是兴趣在不断的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活动、去发现、去解决问题。
?三、放手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每一个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许多的学生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的学生更喜欢在私下和同学商量结果。采用探究学习进行学习后,在私下和同学交流问题的男女比例更高了,分别达到了46.2%和61.5%,而女生比男生更热衷于在底下商量问题。不愿回答问题的男生从19.1%,下降到了7.7%。从中看来,让学生自己选择同伴,开展学习活动,对学生间的多边交流有一定的作用。
学习蜗牛一课,一上课我便发现学生的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再看各组早把一只只小蜗牛摆好了。在课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对蜗牛已有了一定的熟悉,于是这节课我便大胆的放手,我把一些我能想到的器具摆在材料台上,对学生们说:“大家都非常喜爱小蜗牛,那么你对它又有多少了解呢?你想了解它的什么?请各小组来讨论一下!”学生们立刻投入到讨论中。经过讨论,学生们要研究的内容真是五花八门,“请各组来对你的小蜗牛进行研究,若需材料可到前边来找,没有的老师再给大家想办法,好不好?”话音一落,学生迫不及待的派出组员来寻找所需的器具,我在材料桌上准备了菜叶、萝卜、水果、粉笔、放大镜、玻璃板、木板、线等。只见各组有的研究蜗牛怎样吃,吃什么?;有的把蜗牛放到玻璃板上从背面观察研究蜗牛是怎样爬的;有的拿放大镜研究蜗牛身上的花纹;有的在试着让蜗牛走“钢丝”;有的在进行爬行比赛……有一组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所需的材料,一问才知他们需要水槽,我很奇怪的问:“你们用水槽想研究什么?”“我们想研究蜗牛会不会游泳,它能在水底走吗?”学生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多好的想法,我怎么没想到,我赶紧找来水槽,这时另一个学生走到我面前问:“老师能给我点油吗?”“油?”这更让我意外了。“你们组要油做什么?”“我们透过玻璃板看见蜗牛是怎样爬的了,我们想人踩在油上很滑不好走,蜗牛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课堂上热闹非凡。在汇报时关于蜗牛研究的结果也是方方面、五花八门。这节课对我触动很大,平时我低估了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路、想法,而且他们自己对所定研究内容急为感兴趣,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都很投入,不像以往,我给他们定题,有的学生只做旁观者,看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活。没想到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学习,会得出出乎意料的惊喜。这是我在教学当中感受最深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改教学,我发现只有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探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来发现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给学生一个机会自己来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自己又能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和收集事实。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获取,虽然在我的教学体会这一点还很不成熟,但我却屡屡感受到这样做后的一种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部潜力。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找出规律,这样课本知识在实验中得到检验,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自由寻找合作伙伴。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在科学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竟争"的氛围。以前分组我总是给学生定组分配人员,本想这样既能保证课堂纪律,又能强弱相互帮助,但我发现在一些组内就出现了“不愿和组员讨论”的现象,而且那些“闹将”虽纪律好了,但对学习的兴趣大大的降低了,尤其是在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的一些实验室表现出很消极。我找了几个“闹将”谈心,了解到他们的逆反心理很强,有的说:组中有自己不喜欢的人,有的说不爱和某人合作……我问他们:“若你们自己分组找合适的组员,你们能保证纪律吗?”“能!”声音非常斩钉截铁。于是我决定试一试,让学生们自己结合成组,要求:1:按人数规定,2:自选组长,3:互相管理,4:如在一节课当中本组组员有三次违纪老师有权将组员重新分配。这几条学生们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学生在课下分好组,一上课我愣住了、迟疑了,有些组五人中有三人都是“闹将”,这能行吗?我暗暗的问自己。带着疑团我开始讲课,结果表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他们不但管好了自己,互相管理都有了很大进步,更让人庆幸的是在学习中、活动中他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参与讨论、活动,而且这样分组平时较沉闷的学生也不再沉默,主动我自己选的组员讨论。由于他们的主动参与是课堂更加活跃,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肯定人成功的需要,教育学中也提出学生表现自我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许多时候这些需要反而成为教师完成教学轨道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把学生的需要和希望变成现实。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使用,打破定组定位的空间限制,将固定的空间变为自主需要、弹性较大自由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探究活动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事实证明,大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则有助于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体验与教师一同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学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成了他们积极的内心需要,教师设计各种活动,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与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从而促进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nb
[1][2]下一页
sp;中国人事出版社8月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程可拉、徐斌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六
一、情感因素对学生语言习得过程及课堂参与意识的影响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定位、维持和调节作用。而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大多从英语教学法等外部环境人手,过分注重语言学习中大脑的理性和熟悉功能而忽略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语言学习中过分强调语言学习的熟悉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情感因素是一组复杂的心理组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美国的Douglas Brown从其本人及别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认为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具有决定性的本质(crucial nature),凡是不成功的外语学习都可归咎于各种各样的感情障碍。美国当代语言学家克拉申也在“情感过滤假设”中提出,语言学习者实际上并不全部吸收他们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自信、焦虑等都会对输人的语言材料加以筛选。因而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不仅包括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如焦虑、抑制、自尊心及学习动机,同时也包括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如移情与课堂交流等。
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较大的情感障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在面对英语教师和全班同学说英语时都有过紧张和焦虑的体验,因而焦虑感成为阻碍学主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抑制是指为了保护自我形象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学生遭受的批评和嘲讽越多,其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愈强。因而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正确面对学习困难的挑战,其参与课堂活
动的意识也会严重受损。学习动机能够为学生指引方向并提供内部动力,而自尊心则使学生对自身价值和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和熟悉。只有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自我感受,才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并增强其自信心。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假如能正确运用移情和课堂交流因素,就能架起师生之间彼此理解,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表达情绪、释放情感,进而形成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观点的课堂参与意识。
二、教师情感投入对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作用
由于语言学习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的投入对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积极、热忱的情感投人有助于构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觉地融人课堂的交际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对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运用移情原则,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答交际活动。在课堂教学的移情原则中,进行积极情感投入的教师往往乐意放下个人的参照标准,尝试舍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待事物。此时,教师将自身置于学习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待英语课堂并考虑学习者与自己相似或不同的需要和体验。因而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扮演诸如朋友、桥梁甚至心理咨询者等不同角色,使课堂形成平等、尊重、互动和融洽的气氛,也使师生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情感共鸣油然而生。由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与人交流的愿望,肯定的情感会加强这种愿望,而否定的情感则会抑制这种愿望。因而师生间具有的情感共鸣有助于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如快乐、满足与尊敬等,并促使学生缩短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为此,学生能够减轻自我保护的抑制性情感因素,并打消顾虑和不安全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交际活动。
(二)正确看待情感因素对学生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课堂参与意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的第一要素。情感即是动力。因而真正注重积极情感投入的教师在课堂中会平等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其拥有均等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由于英语水平较低、自信心欠缺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待差错时,更轻易表现出焦虑和抑制等不
良情感趋向,此时教师的情感投入就成为帮助其树立信心并培养外语学习爱好的要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投入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珍视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并且教师在引导学生向自身的外语水平挑战的同时,不仅要帮助学生确定外语学习目标;而且也要使学生在循序渐进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提升其自信心。无庸置疑,学生只有在课堂交际活动中被尊重、被关注、被理解、被欣赏时,才会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并积极努力地付诸实践、参与其中。
(三)通过非言语行为,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宽松空间。教师课堂上的言行往往对学生影响很大,学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声凋、身姿、手势的变化中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看法。真正做到情感投入的教师在课堂中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并积极利用课堂机会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投入课堂活动。教师情感投入中往往借助非言语行为,即身势语来传情达意,以此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教师说话时语凋的柔和,声音中的暖和以及愉快的面部表情都具有传递功能和感染力。教师在情感投入中表现出的对学生真诚的关注和亲切的引导不仅会缓解学生用英语交流自己的想法、感受时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同时也会使学生熟悉到,语言中的个别“错误”不会阻止其学习的进步,却有可能成为他们积极尝试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因而教师情感投入为学生营造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有助于鼓励学生摆脱沮丧、自卑的心理,重新获得参与课堂交际活动的动力。
三、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途径
情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无时无处不在起着作用。由于情感因素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师情感投入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积极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用情感之火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倾情投入,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情合一。语言习得是将学习与实践、交流与互动混为一体的学习过程。既然侧重交流和实践,情感必然成为左右学生是否愿意参与交流和实践的决定因素。西方学者研究表明,认知和情感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倾情投入的教师就会有意识地改变传
统教学中将注重力集中于熟悉系统,而忽略情感系统的做法。在传授理性知识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对情感的依靠和需要,并发现、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情感上的症结,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知情合一,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二)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对语言学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情感的,如参与活动的爱好、情绪、信心等。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爱好,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己要精神饱满、愉快热情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感投入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情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创造性思维活动给予鼓励和保护,而对学生的错误和胆怯应予以接受和理解,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其信心并更加努力地参与课堂活动。
三)尊重学生的需要与个性特征。众所周知,成功的教育必然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需要和个体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言潜能、动机态度、性格智力以及学习策略上各有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并且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对学生的需要及个性特征的真诚尊重和重视往往使其‘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旦学生与教师达成共识,学生就能把教师的需求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创造无忧环境,激发交际意愿。心理学家指出,合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使学生的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并产生戒备心理。为此,学生在一个愉快、轻松并且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学习积极性更为高涨,使用目标语言参与交际活动的意愿更为强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善于情感投入的教师就应努力创造一种“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轻松和谐的无忧环境,使学生对课堂产生亲切感,减轻其学习的焦虑感和无能为力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增长,并有能力进行自我调整和主动适应,进而融入交际课堂。
(五)保持课堂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要害。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相交流,由单向的灌输关系变为多向的互动。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参加诸如Role-Play, Pair-work, Group-work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实践证实,课堂中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减低了学生课堂活动中的焦虑感,促进了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互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热情并以开放、协商、激励的态度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因此从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协商式、鼓励式的话语中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更为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
(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同样,课堂上的语言习得过程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来完成。语言习得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在真实的话语环境中运用语言交流信息、传递信息的技能。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感投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自我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才会感到自己的真实价值与重要性并切身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角,从而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最终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境地。
显而易见,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最优秀的教师、最完善的教材、最有效的教学法都不能替代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忱和自觉性。而学生心目中的教师是“热忱、亲切”的,绝大多数学生渴望教师在教学中以积极的情感贯穿课堂。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刻不容缓。当然,情感因素不能取代认知因素,不能解决英语学习中的所有问题。尽管如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却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形成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营造出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到真情与关爱。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7.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 篇七
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意识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一蹴而就,部分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数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一时形成的,转化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培养他们主动学习数学意识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实践证明学生对有兴趣的学科,不但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成绩上升得也比较快;对没有兴趣的学科就不愿意学或勉强学.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设计数学问题时,要注意导入新知识的艺术性和设计问题的趣味性,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2. 量力性原则
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的学生多是一些基础差、底子薄弱的学生,要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问题过简单会使他们觉得没意思,有时还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问题过难时他们又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因此,教师要恰当地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这样才能充分地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感.
3. 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使学生由不愿意学习数学转到逐渐愿意学习,由对数学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被动学习到积极主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有长期的计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4. 因材施教的原则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那些基础差和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给予特别的照顾,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意识的基本方法
1. 发挥团队精神、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目的、有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表现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其优点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2. 改革教法、强化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己进行分析,选择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课堂上将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进行讨论和完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求知,使之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愿意学、乐学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神秘感和恐惧感,缓解学生的紧张感、疲劳感,可以增强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更生动,使抽象的数学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意识的具体策略
1. 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及实际意义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了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多方面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2. 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公式的发现及推导过程
数学中的每一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却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例题教学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 让学生评价问题多种解法的优劣
学生参与解题教学时,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法,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这些解法的优劣进行评价,使学生从鉴别中学习一些快捷解法,从隐含的形式中分清实质的内容,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5. 让学生总结与推广数学思想和方法
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解完题后要认真反思,能否用其他方法?能否将此方法或结果用于其他问题?能否推广命题?教师在讲解分析例题时,一定不要忽视这一步骤,应启发学生“回顾”.
6. 让学生参与对错误解法的剖析
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时,必然会暴露一些问题和错误,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剖析这些错误,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8.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 篇八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也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在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其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呢?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摆正师生关系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不仅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总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点播者,要努力提高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自主探索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以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呢?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还有,可以引实例:小明打破三角形玻璃的一角,不用拿玻璃,他能在玻璃店割出同样的三角形吗?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教学中的重难点处,不同学生有不同见解,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讨论、学习,让他们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
三、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操作
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就是让学生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常常会有启发。如上“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在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较深的了解。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九
一、社区参与的含义: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觉自愿的参加社区活动或事务的过程。区参与是一种公众的参与,意味着社区居民对社区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社区参与是对各种决策及其贯彻执行的参与,是对社区的民主管理,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向地方政府表达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如何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之前,必须找到困扰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总体有四大问题:①总体参与率低、②非政治性参与为主、③参与渠道不畅通、④居民组织化参与不足。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与社区缺乏直接利益关系的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利益休戚相关的居民,比如低保人员则大多成为参与的积极分子。而且很多人认为不参与,也不会犯法,干脆就不会参加。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首先应该举办社区活动,培养社区意识。社区活动的开展无形中为居民提供互动的机会,使居民在自然互动的情境和场合中,增加对社区事务的了解与关心,也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凝聚民众的向心力。其次,提高社区自主性,建立自治社区社会。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实行社区自治,建立分权观念,开展政府与社会的互助合作。第三,提供充分的信息,增加居民对社区的了解。信息的提供,可增进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产生归属感。第四,提高参与层次,实现从规划、执行到决策、管理、监督的参与。全方位的参与既可以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及参与意愿,又可增进社区居民的领导和自主能力。第五,搞好社区建设规划,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社区的环境,包括社区的硬件环境和社区的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社区的自然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软件环境则主要包括社区文化。第六,提高公共意识,增强社区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应从社区的共同利益、服务功能及团队精神等方面着手。第七,引导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提高参与水平。社区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培育居民的自组织能力,降低居民对政府的依赖。切实加强社区正式组织建设,使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等法定组织名至实归,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社区业主委员会、球迷协会、网民协会等社区民间组织,重点培育发展适合那些目前社区参与率较低的人员参加的社区民间组织。
10.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十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学生的个性,核心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引导学生合作、创新、自主地学习,使我们的教学行为指向更明。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教师要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控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意志品质,有了学习兴趣的学生常常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不知疲倦地学习,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经常具备旺盛的求知欲和读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利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材料,采用新颖、生动能激发兴趣的方法,给学生的思考提供“用武之地”。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激发下,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中状态下,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去解决问题,并且掌握的方法也记忆深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心智能力为主。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教师为中心”。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两主”教学模式。教师经认真筛选,找出最佳方式,巧妙设疑,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托兰斯研究表明,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教师还要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式自主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注意沟通师生情感,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充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比较熟悉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独立学习的时候,尽可能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使其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不能用一种方法去限制学生。同时还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难度。每个人是有差异的,因此阅读教学也得因人而异,不能强迫学生,否则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设计弹性的、多层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难度学习。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保持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就是要逐步使学生个体乐学、会学和坚持学。因此,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稳固持久的自主学习动机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每次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要让广大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和新的激励,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价的激励功能来源于教师的学生观的转变和如何确定评判标准,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出发来进行评价,才能尽可能多的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切忌那些简单的是与非,对与错的评价,这样做容易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要善于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大部分是在没有他人指导下的学习,因此,他们是否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评活动,学生间的互评活动,来锻炼其评价能力,而一旦逐步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今后在学习中就能主动调整学习方向和学习策略,保持持续的学习,获得次序的发展。
11.参与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激励作用;启智功能;推动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二、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l+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 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一)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二)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三)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四、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12.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十二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主动参与
融洽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能够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 思维就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因此,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 善于用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 让学生受到一种爱的鼓舞, 得到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乐于主动参与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 创设问题情境, 能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 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做一种自我需要, 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 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 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 (1时) , 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 (60分) , 可裁判员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 (小朋友们面面相觑) 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 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 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疑惑之际, 教师及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 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 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 几乎每个学生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 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 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 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 能够密切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关系, 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 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转化, 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 增大思维强度, 学生能够从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 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外, 在数学合作学习的课堂上, 通过充分的课堂交往, 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 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 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例如,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 通过情境列出算式13-9,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学习, 自主探讨13-9的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后, 呈现出不同的思考方法, 有的用小棒一根根地数, 得出13-9=4;有的把13分成10和3, 先算10-9=1, 再算1+3=4;有的把9分成3和6, 先算13-3=10, 再算10-6=4;有的先算13-10=3, 再算3+1=4;还有的想9+◆=13, 因为9+4=13, 所以13-9=4。在小组学习中, 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发挥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同时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使学生一次次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创设操作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使其在操作中自主理解新知识的来源与发展, 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例如, 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 课前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三组完全一样的梯形 (任意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 课堂上引导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人人动手, 积极动脑, 互相交流, 很快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还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于是推出公式: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这种操作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操作探索中获取了知识, 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教学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 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 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创设“成功情境”, 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
心理学告诉我们, 一个人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学生从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获得成就感, 就能激起一种强大的、有效的、持久的力量, 并在学习中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 我们要努力创设“成功情境”,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 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能激起学生潜在的力量,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 进行分层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精心设计练习, 布置分层作业, 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再次为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平台, 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 使他们获得成功感, 树立自信心, 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善于参与学习活动。
六、指导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从学生的未来着眼, 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 在教会的同时, 必须让学生“会学”,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解难, 使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 课前让学生带来一些三角形, 有实物的, 有图片的……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剪刀把三角形割、补、拼, 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 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后, 再去学习梯形、圆形面积就会得心应手, 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13.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十三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的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将问题贯串数学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民主氛围――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存在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更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同时还应该具有一份童真、童趣,从内心到外表与学生融为一体,神形合一。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享其师信其师道而乐其业。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如:有学生提问时,立刻为他大声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笑容满面的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同学们自然会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当学生充分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作适当的评价。但要注意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思想观念,生活经历和个体特征,不要因为他们不符合自己预设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定。一定要宽容学生的幼稚及胡思乱想,“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这种敢问问题的精神要小心翼翼的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
创设问题情景――想问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找准“最近发展区”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教育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该尽量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努力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化,才能真正使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做到发展有度,发展适度,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生活化导入
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部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生活是学习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形中,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我就给学生创设了我们班开学布置教室展示台的情景,让同学们自己设计。看有什么困难。他们就用手比要多长的花边,要多大的装饰纸……可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于是我就导入课题。这种生活化的导入,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
制造认知冲突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一是利用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导入,同样能满足儿童希望自己是研究者,探索者的学习本能。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利用教材中主题图“游乐场”创设了很多相同加数求和的情景,使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那么多相同加数连加很麻烦,也容易出错。这样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想探索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老师用恰当的导语同样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如:你已经知道了关于今天话题的那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样的课堂用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鼓励质疑问难――会问
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是释放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干的好办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敏锐地建立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例如: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估算》时,我出示的探究例子中,故意没出现个位数字是5的数,当学生通过探究,知道了接近整十数的数就估成整十数计算。我故意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于是就有一个学生提出:如果这个数是45是估成40呢?还是50?我大声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怎么老师没想的呀!”同学们开始有点困惑了。但看得出,个个都在动脑筋。一个怀疑的学生说:“我想是看成40算!”又有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地站起来说:“我认为可以当40,也可以当50。”还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看50比较合理。因为我们买东西时经常就是那样算的。”这时有更多的学生就小声议论了。我妈妈说过的,我哪次买东西……后来又有一位学生说:“我妈妈教过我要看成50算!因为要4舍5入!”最后我说:同学们说得对,按照人们的习惯是“四舍五入”,一般就看成50来计算。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己质疑,互相启发与争辩,最后成功释疑,这样既使学生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适时评价------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评价:前面同学说得好,学生就说:“我非常赞成(欣赏)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如果前面学生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建立学生提问记录册,在学生小组中进行评价,组长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总结评价挂钩。
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如:我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后,有学生提出: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比直角大的叫什么角?还有两个边平了,还是角吗?由于下课铃已经响了。我就说:“同学们,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下来后我们再继续研究,好吗?”我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出了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14.数学情感意识的培养论文 篇十四
小学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对儿童获取教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让儿童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儿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社会和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教学技能。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和意识尤为重要。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
在情境的活动中培养儿童对数学的情感意识。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是从生活实例开始的,让儿童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儿童对数学的情感意识。首先,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儿童感觉亲切的情境。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就是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使儿童对数学知识感觉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另外,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创设激发儿童兴趣的情境。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发兴趣,而且能增强儿童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设计一次“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儿童回家了解一下一个月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
二、培养数感
所谓数感,就是儿童对数的大小、多少、计数原则中进行位值和位置值的.感悟,感悟的强弱决定数感的高低。儿童的数感程度直接关系数学意识的强弱。因此,对儿童数感的培养是对儿童的数学意识的培养。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根据儿童的这种学习特点,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从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儿童数全班有几个小组,每组里有几个不朋友:每组里有几个男同学,有几个女同学;哪组小朋友人数多,哪组小朋友人数少;数出的数中哪个数大,哪个数小等等。这些都是儿童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儿童体会到日常生活需要数学,让儿童感悟这些数有大小、多少,一个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整十部分和单个的部分),两部分数还可以组合成一个数等等教学现象。这种数学思维的建立就是数学意识的初步培养。
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出一个让儿童数100根的小棒,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地数;分组数;数出10根捆一捆,再10根10根地数,数出100根,数完以后老师再提出,通过今天的数数你发现什么?数感强的学生会说出:我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一根一根地数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教师应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则中的位置值的感悟,进行发掘与整理。老师接着问为什么10根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待学生讨论后再接着说,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现在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十位。儿童从逐一的计数到分群(分组)计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是对计数原则中的位置的初步体会,是对儿童的关于数的意识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建立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这种感悟就是儿童的数感。当儿童再重新回到现实中,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时,当出现数和量时,儿童就会从建立的数感中立即作出数有大小、多少;量有相差、部总、倍比等等思维模式的反映,同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模式和数学思维方法就是数感和数学意识在儿童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
三、重视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一说到应用,我们的脑子里就立刻反映上“应用题”。看到具体的应用题时马上就反应用什么“数量关系”去解答。这也是一种数学的应用意识,但这种数学意识是建立在必须有编拟好的应用题的基础上的,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的处理的基础上建构的。这样应用数学知识的结果,要让儿童真正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很困难的。要克服这种倾向,必须让儿童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在解决现实生活数学问题的实践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5.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篇十五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是组织者、点拨者, 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 在不同的情况下, 扮演不同的角色, 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 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勤于动脑, 善于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 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 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这就需要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 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 并能适时地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 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思考, 再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启发, 教学生如何去动脑, 如何去思考, 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 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出计算的原理, 说出概念的形成, 说出公式的推导, 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其次, 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去探究知识, 会以主人的身份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 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 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 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 相互讨论、学习, 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 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 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 不要怕出错, 通过交流和讨论知道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时的缺陷。最后, 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
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 往往不得其门而入, 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 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 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得多。例如, 上“轴对称图形”时, 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 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看着自己的作品, 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 富有成就感, 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 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上“勾股定理”时, 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 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 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因此, 学生通过数学实验, 手脑并用, 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的观点, 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 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 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 思维活跃起来, 手脚解放出来, 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16.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数学兴趣意识参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24-0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把握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l+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翠英;;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J];江西教育;2010年Z3期
[2]林文晓;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数学通报;2000年08期
【培养参与意识搞好数学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论文11-11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论文11-2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论文08-15
浙江省宁波市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8-30
谈谈如何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数学教学09-03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参与式学习”12-06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7-11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12-30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