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酒文化的比较

2024-07-14

中西酒文化的比较(精选8篇)

1.中西酒文化的比较 篇一

摘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很显然,吃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餐桌酒水礼仪也逐渐成为人们礼仪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吃已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问题,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从中体现更多的是文化内涵。餐桌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时间,成为人生大舞台的精彩缩影,形形色色的剧情不断呈现。合适的餐桌举止很可能为你带来信赖一生的朋友,成功辉煌的事业,甚至美满幸福的婚姻。而各个国家对酒水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本文章就是来对这样的差异进行分析理解。

关键词:酒水,礼仪,文化,差异,2

目录

一、酒水的礼仪不同········································4

(一)选酒及取用············································4

(二)酒和菜的搭配··········································4

二、中西方文化的礼仪不同····································5

(一)进餐气氛不同··········································5

(二)宾客需求不同··········································5

三、酒水文化一些其他的不同··································5

(一)斟酒方式不同···········································5

(二)酒的存放···············································6

四、总结·····················································6

酒,不仅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也是各个民族认同的民片,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最好抓手。酒不断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对饮酒文化越来越讲究。如今西方的饮酒文化越来越深入我们国民的心,我们甚至喜欢上了西方的饮酒礼仪文化,以此为高雅。而我们应该好好的深究下中西餐酒水文化礼仪之间的差异,这有利于我们的学习。而中西餐酒水文化礼仪之间的比较,主要是从以下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的。

一、酒水的礼仪不同

(一)选酒及取用

吃中国菜时可以喝白酒、黄酒、药酒、啤酒。西餐时,可以选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时才选用。

在中国,白酒是饮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药引泡药。白酒一旦和其他酒类如啤酒、汽水、可乐等饮料同饮,就很轻易醉。在正式场合最好用专门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这样就好“对付”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一饮而尽”、“酒满敬人”等不成文的规定。喝白酒时,不用加温、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释。

西餐却不同,它的用酒是要分饭前、进餐和饭后三类。

一类是饭前酒或称开胃酒,是在入席前请客人喝的酒类,常用的有:鸡尾酒、威士忌、麦亨登、浮毛斯、马丁尼以及啤酒等。另外还应预备果汁、汽水及可乐等饮料。开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欲,喝得太多反而没有食欲,所以,不要多喝。

一类是进餐酒,是上菜时配合菜肴用的葡萄酒,常用的有:雪醴、白酒、红酒、香槟等,以及我国的黄酒、绍兴酒等。宴会中,假如是喝中国酒类,主人仅供给一种酒,客人无需选择。但最好多备几种酒,请客人自行选用。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会奉上一次酒,酒随菜不同而不同。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槟酒或鸡尾酒。

一类是饭后酒或称助消化酒,常用的有:白兰地、雪醴及薄荷酒等。

(二)酒和菜的搭配

在中国,我们在吃饭时都喜欢喝一些较为烈性的酒水,一般都是度数较高的白酒类,并且都要中国的好酒,如茅台,五粮液、汾酒、剑南春等,并没有特别的搭配,并且讲究劝酒,喝的越多大家越开心,最好是不醉不归,这样才最尽兴。

而西餐餐前酒喝出点气氛后,该挑选配菜的葡萄酒了。也可以餐前选用配制酒和开胃酒,而冷盘和海鲜用于白葡萄酒,肉禽野味选用于红葡萄酒,甜食要选用甜型葡萄酒或汽酒。酒和酒的搭配是:低度酒在先高度酒在后;有气在先,无气在后;新酒在先,陈酒在后;淡雅风格在先,浓郁在后;普通酒在先,名贵酒在后;白葡萄酒在先,红葡萄酒在后。原则上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在西方宴会上喝酒一般不会像我国中餐那样拼命劝酒、不醉不归。

二、中西方文化的礼仪不同

中西方对用餐有不同的一些想法文化,所以影响了她们的选酒和用酒的习惯。

(一)进餐气氛不同

中餐进餐喜欢热闹,席间相互敬酒敬菜、劝酒劝饭、碰杯夹菜是中餐一大特色,与之恰恰相反的西餐则比较讲究安静,席间宾客很少大声喧哗,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时都不能发出声音,相互之间干杯也只是意思一下,没有碰杯的习惯。

(二)宾客需求不同

中餐宾客就餐多讲究酒足饭饱,尽兴尽情;西餐则不同,宾客认为进餐应是一种享受,需要慢慢地品、静静地饮。加人白兰地、白葡萄酒;家禽、肉类加雪莉酒、麦台酒;野味及羊肉类加泡特红葡萄酒或麦色拉酒;烤火鸡、炯火腿以香槟提味;甜点心及水果点心加朗姆酒或利口酒。而且,用酒量也相当可观。如法式名菜红酒鸡,约1130克光鸡竞需加人红葡萄酒及白兰地酒约4500克。在中餐里,烹饪用料酒种类不多,常用的为绍兴黄酒,极个别菜肴也有用其它酒的,如金陵菜中的“贵妃鸡翅”就采用红葡萄酒调味调色,但用酒量亦不大,常在10克左右,在菜肴中主要起去腥去异的作用。此外,西餐菜肴用乳及乳制品作调味品亦十分普遍。如鲜奶、酸奶、鲜奶油,酸奶油、黄油、奶酪等,这些都是西餐菜点的调味品或主配料。而中餐里并不多见。

二、酒水文化一些其他的不同

(一)斟酒方式不同

在西方,正确的斟酒方法是只倒半满的酒在杯子里,有时甚至是更少,并且在正式场合,除主人和服务员外,其他宾客一般不要自行给别人斟酒;而吃中餐

时,我们习惯于给客人斟满杯酒,表示对客人满满的敬意。服务员来斟酒,你不必拿起酒杯,但不要忘了向服务员致谢。假如是主人亲自斟酒时,必须端起酒杯致谢甚至是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致谢。也可以使用“叩指礼”,也就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表示谢意。

(二)酒的存放

在中国,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饭店,假如你以你的酒为荣,可以让客人看看酒签。假如不是名酒,最好放在一个漂亮的玻璃盛酒瓶里。

而西方红酒应该保存在温度低的房间,好的红酒要在餐前先打开瓶盖,让它呼吸一个小时的空气,口味会更好。假如在很冷的季节为客人上红酒,应该建议客人把酒杯握在手里几分钟,这样可以使酒快速升温。餐前,至少应该把白葡萄酒在冰箱里放两个钟头。假如你有冰酒器,在有冰块的水里放20分钟。要多预备一些酒杯,因为在用过的杯里倒另外一种酒,会使酒的味道改变。

四、总结

不过虽然中西方的酒水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文化是不分国界的,如今是经济开放的时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都已经逐渐的融入了各个国家的人民心中。我们如今也有西餐厅,在外国也有中国餐馆,大家都各自体验着各国的酒水,和饮酒水的文化,这样国家的酒水便有了国外这个大市场,这有助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吴克祥《酒文化与酒水管理》

[2] 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 Jr(May16,1914–July 20,2009),美国人类学家,被称为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第一人。

[3] 林语堂《中国人》 [4] 酒水礼仪,百度百科

2.中西酒文化的比较 篇二

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 在各种交际场合, 酒成了不可或缺的媒介, 正所谓“无酒不成席”, 其目的主要是消融国际界限、促进跨文化交流, 但各种酒文化和习惯的差异往往使得这种交流适得其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交际的目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于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群体, 所采用的方式或者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中国人一向主张“人造酒说”, 而西方则普遍认为酒是由神创造的。而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也造成了对酒的不同态度, 形成了不同的酒文化风格。在酒文化的核心上, 中国人把酒当做工具, 意不在酒。受道家思想的长期影响, 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或媒介。饮酒在于解忧愁、催生欢乐, 激发灵感、创造趣味和美, 但中国人很少注重酒本身, 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 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 在于“味外之味”;西方人把酒看作艺术品, 意就在酒, 在酒的“味内之味”。在中国人看来, 酒的发明是用来为人服务的, 酒在欢乐时助兴, 在忧愁时浇愁, 神医华佗更用它作麻醉剂替人疗伤。因此, 中国人饮酒只求尽兴, 而西方人更多为怡情。

另一方面, 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 对酒的饮用也存在着不同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性直觉思维, 因而中国人大多采用主观性思维模式, 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层面, 以人的思想和感受为主, 即“以人为本”。在中国人看来, 酒的发明是用来为人服务的。再看饮酒地点, 你能在酒馆里旸饮, 也可在家中小酌全凭各人选择。而对于装酒的器皿, 也没有特殊的规定, 酒壶便于携带, 酒缸储存方便。而是采用普通的碟盘杯盏, 还是做工精致, 材质稀罕的昂贵酒具, 往往依循饮酒人的身份地位、关系情谊而定。而西方人喝酒有其特有的规矩和套路, 这是由于西方思维注重科学、理性, 趋向于探索自然和物质, 发现且尊重事物的本质, 是一种“以物为本”的理性思维。他们重视不同酒自身的不同特点, 充分尊重酒的性质和味道, 力求将各种酒不同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通常西方人都会去酒吧喝酒, 酒吧有特定的布局, 特制的柜台、凳子、酒柜。酒吧侍者也有一套特定的规范化的服务操作, 示瓶、开瓶、溜杯、温烫、滗酒、斟酒, 以及宴会上各种酒具的摆设, 都有严格规定, 程序之复杂倒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人饮酒体现的是对葡萄酒自身特质的尊重, 而对于酒具的选择上, 也是围绕着如何让饮者充分享受品味酒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充分舒展的滗酒器、乃至为葡萄酒温度而专门设计的温度计, 形形色色的玻璃杯等等。如果没有一副好的相框, 再美的画也将黯然失色。当你品味一款葡萄酒时, 倘若没有合适的酒杯, 酒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就是为什么葡萄酒爱好者越来越喜欢收藏各式各样的精致酒杯的原因所在。

中国酒文化最独特之处是与浪漫主义结合。浪漫主义, 是从法语Romantic一词演变而来, 意思是“幻想的”、“传奇般的”, 其最大特点是主观性强, 突出“个人”和“自我意识”。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因此, 浪漫主义与酒文化在强调“主观性”和“个人意识”上是相通的。这种本质共性将二者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中, 酒文化就含有罗曼蒂克色彩。在我国的诗歌中, 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影子, 到处都可以闻到酒的醇香。自古以来诗酒同风众所周知。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就有不少以酒为主题的篇章, 如其中提出的"醉酒饱德"观点, 认为君子当醉而不失态, 当醉而不损德, 这可谓我国酒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诗人以酒作诗, 以诗歌酒, 其代表人物当推"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他素有“酒星魂”、“酒圣”、“酒仙”之称。在李白的诗集中, 就发现他生活酒诗同乐的情趣。譬如:“看花饮美酒, 听鸟鸣晴川”、“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等等。真可谓诗酒风流, 难怪郭沫若言:“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的确, 李白的死极富浪漫情调: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溺死。有人作了如此的假设;如果没有酒, 陶渊明不能安享田园之乐, 李牧文章不会上天入地……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名篇中也有不少带“酒味”的佳品。例如:早期的《如梦令》、《醉花阴》等词中有“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显示一个封建贵族闺秀休闲、风雅、多愁善感的生活的品饮。

纵观我国历史, 不善饮酒之民族必定缺乏浪漫气质, 尤其在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 没有美酒助兴, 艺术领域绝不可能出现如此百卉千葩的繁荣兴盛景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酒文化概念解读, 从不同层面对中西方酒文化进行比较, 进而找出中国酒文化在发展过程的独特之处, 即酒与浪漫主义结合时产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酒文化,浪漫主义,文学

参考文献

[1]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4, (04)

[2]巩玉丽.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2)

[3]胡泽刚.中西方文学中酒的比较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4]宋薇笳.古代的酒、酒器与酒文化——酒文化漫叙之一[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 (S1)

3.中西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的比较 篇三

关键词:中西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无讼;正义

中图分类号:D9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11-03

很长时间以来,中外法学家纷纷在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价值取向问题之所以被如此重视,是因为在法治进程的过程中,它是本质性问题。如何对法律文化资源进行重组、再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哪种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过程。

在传统中国,法律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工具作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控制,法律追求无讼、和谐的境界;在西方,公民普遍重视权利,追求公民个人权利与他人权利、个人权利与政府公权力之间的博弈,从而实现正义的价值取向。

一、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概述

在法律文化的系统中,价值取向是影响法律工作中的决策判断以及思想行为的指导思想及价值前提。中西方的法律都旨在实现社会的正义与社会秩序的安定。表现在价值取向上,中国的法律是以社会秩序为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讼和谐的社会境界;西方的法律更加重视权利的实现,因而法律代表着正义也追求正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反应了它们所代表的法律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发挥的重要意义,是文化和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二、中国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无讼

何为“无讼”?“无讼”一词源自孔子,“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2],意思是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最终的目的就是诉讼不再发生。无讼,就是人们在发生纠纷或者社会发生犯罪时不主张用诉讼、法律来调节矛盾、解决纠纷,法律不被重用或者虽有法律但被搁置不用。无讼演化成为古代法律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对我国古代文化与思想发挥重要作用的诸子百家,也都以无讼为价值导向。他们中间的区别更多的体现在实现无讼的道路上。

(一)儒家“无讼”思想的内涵

儒家经典《周易·讼卦》中,卦辞曰:“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3]这句话表达出来的观念是对诉讼的行为持否定的态度的。纷争是诉讼的来源,因为古代人对和谐的追求,所以表征和谐的无讼就成为了人们的愿望。中国古代人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是礼运大同篇中所描述的和谐社会,即大同世界,和谐是大同世界的基本原则。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和儒家文化,他致力于提倡无讼思想,将无讼作为审判活动的终极目标。可以说,无讼思想的奠基人就是孔子。

从西周时期,“讼”、“狱”成为诉讼的两种形式。《周礼·秋官·大司寇》提到:“以两造禁民讼”、“以两剂禁民狱”。孔子认为,能产生诉讼的就仅仅只有民事诉讼和轻微的刑事诉讼。他倡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主张用诉讼的手段来解决人民之间的纷争,相对于诉讼,他更加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让人们长时间的、心甘情愿的服从社会法令。

通过以上对于儒家“无讼”思想的大概描述,我们可以将儒家“无讼”思想概括如下:

1.中庸

儒家学派认为中庸思想是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占据最高位置的道德。中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从孔子长期追求的“和”思想就能体现出来。中庸思想憎恶争讼的行为。

2.通过反省修身达成道德自觉

儒家学派所提倡的“无讼”从本质上来说是要求人自我修养的提升,是对道德的限制约束与反省教化,是通过道德上的反省修身作一个中庸的人,这是“无讼”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其他学派的“无讼”思想

儒家学派虽然最早提出了“无讼”思想,但诸子百家中的诸多学派都对无讼的境界有所追求。法家和道家的目的都是建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虽然他们并无明确的提出“无讼”这一概念,但是“无讼”的理想境界却贯穿于思想始终。他们关于“无讼”思想与儒家学派的区别在于:

1.法家的主要主张是“以刑去刑”

法家的显著特征是严刑峻法多,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追求和谐,相反,追求稳定的社会秩序也是法家的目的。不同于儒家的道德教化,法家采用的是以刑去刑的手段。法家通过严刑峻法、轻罪重刑的手段来减少后消除犯罪,最终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达到“无讼”的社会理想境界。

2.道家的主要主张是“无为之治”

道家倡导法自然和无为政治。道家认为,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就能实现政治统治。道家学派不认同儒家的礼治与法家的法治,他们认为统治者如果推行有为政治必然会造成天下打乱;老子甚至公开鄙视法律,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制度制定的越多,偷盗现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多。道家推崇的这种“法律虚无主义”抨击法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抨击法律就会造成无讼,因此,道家学派的思想也透着无讼的内涵。

儒家推行礼治,法家推行法治,道家推行无为而治,这三家学派选择了不同的国家治理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无任何相似之处,相反的,他们都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表征着和谐稳定的“无讼”就是传统中国法律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取向。

三、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正义

西方法律的理想是实现正义。正义就是公正、善良、誠信,正义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法,西方发展着的文明史和法律史对正义这样界定。

(一)古希腊的正义观

古希腊时期,正义是作为一种作用、原则最先出现的,它注重自然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和宇宙之间的平衡。

1.对正义最先做出思考的是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他讨论了正义的概念,他认为正义是作为一种品行和道德原则存在的,正义被分为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正义就是占据人们心中的欲望、理性等的妥善安置,而对于社会来说,社会正义是生存在社会中的人能够各司其职、平衡发展。

2.亚里士多德将正义认同为道德,和道德一样,正义是超越个人利益而存在的,因而正义的实现是要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进行比较。通俗的说,正义就是做事要公正、守法。亚里士多德认同并发展了柏拉图的正义观,他将正义和法律联系起来,认为正义的实现要靠法律来解决,这是法律存在的意义。

3.斯多葛派哲学家们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将“平等”的概念引入正义之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还是基于人类不平等的前提下提出的,斯多葛派则从自然的、平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认得平等是由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的,因而作为人类制定的法律,就不得超越自然本性。

(二)古罗马的正义观

古罗马的正义法律观是深受雅典时期法律文化影响的,因而是对雅典时期正义法律观的沿革和发展。古罗马时期,法的目的是实现正义,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是正义。作为当时非常著名的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法律存在于正义与非正义之间,是它们之间的界限,法是与自然相适应的,它作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契约,其本质是理性的,因此代表正义的法律就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三)中世纪的正义观

中世纪时期是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古希腊、罗马形成的民主法治传统似乎在这一阶段停滞不前,但是,此阶段仍然在缓慢的探索西方的自然法传统,这一段为西方古老的自然法的超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世纪时期的法学家们建立的神学正义观是以上帝和基督教义为核心的。他们将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的正义观念同神学思想联系起来,将正义视为上帝的意志和神的理性,这为法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四)16-18世纪西方社会的正义观

1.16世纪开始,西方就开始了将自然法与世俗化想结合的发展趋势。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家中第一个系统的将自然法和理性结合起来论述的人是格劳修斯,他不但吸收恶古希腊罗马时期关于自然法的精华,而且摒弃了中世纪时期神学自然法的限制,从而建立了近代的理性自然法。他认为,法是自然同人的理性结合的产物。

2.16-18世纪时期,古典自然法思想在思想领域内占统治地位,因此,自然法就等同于理性与正义。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纷纷把自然法看成是与人性一致的,是人类必须遵同的原则;作为自然法的基本和本质原则,正义是保障人权实现的工具,因此法律就必须以正义为价值导向。如果违背了正义,那就是专制与人权,人民有权推翻这样的制度,废除这样的法律[1]。

3.18世纪末期,产生了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哲理法学,他们提出“人是目的”的主张,在论述其哲学思想时贯穿人本主义和主体性哲学思想,体现了启蒙思想和古典自然法思想的精神。

(五)19世纪西方社会的正义观

到了19世纪,功利论成为社会的主导思路。功利论的赞成者将社会公正的衡量标准建立在是否实现了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上,因此一个平等、公正计算社会成员利益、幸福的方式就成为了实现大多数人幸福的前提。满足人类的需要成为政府存在的基础。

四、对中西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评说

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形成和演进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深刻的了解与把握中西方法律而文化价值取向生成与发展的轨迹,从而更好的把握法律文化的价值导向趋势、更快的实现法治化进程。

(一)对中国法律文化“无讼”价值取向的评说

“无讼”的价值取向迎合了我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属性和法自然属性特征,有着其突出的合理性,但从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无讼的价值取向也有着明显的消极性,具体体现在:

1.无讼具有空想色彩

无讼思想建立在传统中国的自然观上,注重阴阳结合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的前期之上的,这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是思想家们凭空臆想出来的,并非通过严密的科学认识与推理之上,因而具有空想色彩。

2.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社会封闭,社会活力低下,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

社会历史过程是变化发展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是其变化发展的前提与保障,但是,片面的强调和谐、稳定就造成社会的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因而就具有封闭性,封闭性的社会结构阻碍了人们交往与思想的行动,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3.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是以无讼为价值取向的,我们都知道,生产生活方式同文化结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无讼的价值取向符合并促进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宗法农业生产,但是对于明末清初开始产生的带有资本性质的商品经济,却存在阻碍作用。实践证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更能适应变化發展的中国社会,因此,无讼价值取向片面的对商品经济的阻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人们的权利意识薄弱

在古代中国,解决人们之间纷争的方式是调解、调判,这是因为无讼价值取向以机构内化成人们内在的行为导向。人们普遍不重视法律,出了问题不会通过法律解决,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没有地位,人们的权利意识薄弱。

(二)对西方法律文化“正义”价值取向的评说

1.正义必须通过法律来实现自己,因而正义使得法律更有活力,引导着法律在开放中发展。

2.正义在促进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正义观对整个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扎根于契约社会的正义观注重契约精神、公正、平等,因而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总结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型时期,我们应该深刻的意识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无讼”价值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一个个体,具有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是存在于整个世界的大的法治环境之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无讼”价值取向和西方法律文化“正义”的价值取向,最后,我们认为,应该提出一种融合的机制,来实现这两种价值取向的融合和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383.

〔2〕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11.

〔3〕张善文译.周易[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22.

〔4〕宫宏祥,郭建兰.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05.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中西文化比较 篇四

1.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俗语曰“百善孝为先”,孝的最基本内容是父为子纲,形成了事君如事父,移忠作孝的君臣、臣民关系。忠孝相沟通,父为子纲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道。《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伊壁鸠鲁学派肯定了个人追求快乐享受幸福的要求和权利,认为“获得相对于别人而使自己得到安全的任何手段都是自然的善”。

3.费尔巴哈说“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

4.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5.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则表现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价值上是以神为本。

6.中国艺术体现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整体感和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体现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

7.教父哲学代表奥古斯丁最重要的著作为《忏悔录》、《上帝之城》和《论三位一体》。

8.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哲学大全》。

9.经院哲学之父为安瑟尔谟,他认为教父哲学是一种惰性哲学。

10.斯多葛学派的塞内卡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服从命令。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

11.笛卡尔提出“普遍怀疑”和“我思故我在”,“心物二元论”,代表作《谈谈方法》、《第一哲学沉思集》。

12.“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近本最重要的命题。

13.佛教以苦、集、灭、道四谛作为理论基础。

14.“罪感”成为基督徒最基本的心理体验(原罪说)。

15.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神庙)。柏拉图——人的意识由意志、理性、情欲构成(洞穴隐喻)。

二.名词解释

1.中庸: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程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又进一步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核心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求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出世通达圆融。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理解的奥秘,出自教父哲学奥古斯丁的著作《论三位一体》,具体内容是(1).教父哲学的神秘主义特点集中地表现在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中,在早期基督教神学所关注的上帝论,基督论和人性论等三大领域中,分别形成了“三位一体”“基督神—人性”“原罪”与“救赎”等基本教义。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奥秘,德尔图是最早系统地论及到“三位一体”的教父,在《驳普拉克西亚》一书中,他对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解释到:“通过实质的合一,全部合为一体;这个整体又一分为三,这个奥秘的划分仍然是严守的秘密。这三者按着顺序是:父、子、圣灵。但是,所谓一分为三,并不是从实质上而是从形式上,不是从能力上而是从现象上。因为他们是同一实体,同一本质,同一能力。因为上帝是一位,只是以父、子、圣灵为名被认为是等级、形式和面貌。”这种表示对于理性来说无疑是玄奥和不可理解的,然而德尔图良看来,这种超理解性恰恰是信仰的基本特点。

3.普遍怀疑:怀疑主义是17世纪西欧思想流行的一种普遍方法。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不同于西方的怀疑主义,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要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即怀疑是为了“把沙子和浮图挖掉”,从而“找出磐石和硬土”,但其仅仅把怀疑限

制在思想范围内,在实践上表示要“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俗”。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谨小慎微,他在思想上敢于向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传统权威挑战,在行动上却奉行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

他把“清楚分明”的理性确立为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我在那些东西里找到哪怕是一点点可疑的东西,就足以使我把它们全部都抛掉。据此,笛卡尔首先对感觉进行了怀疑,感官本身是骗人的,只要他骗过我们一次,我们就不应该再相信它。但有一样东西却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思想必然就会有一个思想者即“我”存在,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了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

4.我思故我在:这里所说的第一个“我”是指一个思想主体,他认为: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即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这个“我”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养和走路,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思想是“我”的本质属性,我能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构建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但“我思故我在”这条原理本身却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二是建立在内在反省的自我经验之上的,它是一种直觉活动的后果。笛卡尔自己也承认“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也是如此,存在也不是通过三段论法从中思维中推出来的,这里只不过通过直觉的活动承认一个简单地给与肯定的事实。”由此可见,唯理论哲学在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某种理智直观之上的,这种直观往往又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经验”,而与经验派的外在经验有异曲同工的关系,所以笛卡尔又被看作经验论者。

三.叙述题

1.简述“天人合一”和“物我二分”的具体内容。

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他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四海皆王土的广王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实践原则要求言行一致。包含了四个方面(认识论,社会观,自然观,宗教观):A.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B.作为认识论基本范畴,“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是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得一体关系。C.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D.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而人能以至诚求神助,天人是共同的关系。

物我二分:西方文化在逐步进入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对自然的认识于驾驭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创立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即由原始混沌、物我相通的朦胧关系走向物我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A.物我两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B.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哲学范畴。C.二元对立的思想,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西方文化认为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则注重共同目标,强调个人与社会群体在利益立

场上的根本差别和对立,也强调人与社会群体的依赖关系。西方文化不仅关注社会群体存在本身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社会和个人的对立也承认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因此努力保护社会中每个人独立权利。D.最后二元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人的存在也有理性与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正是认定事物内部外部的矛盾冲突促成了事物的发展,人也在这个对立分裂的世界中饱尝文化的重压和孤独之苦,必须面对一切挑战孤军奋斗。

2.简答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西方文化精神主要特点

中国文化的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文传统,即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他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那时开始将关注的中心由神转向人类社会,致力于讨论人格塑造、人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迥异于西方科学文化的独特伦理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1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的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2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3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4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人文传统的又一表征。

西方文化的精神主要特点:1西方文化以科学精神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和探求真理的执着。2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即强调个人本位,追求个人主义的自由和权利,形成了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3西方文化是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基础,崇尚力争,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取的价值目标,形成了崇力好斗善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表现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强烈的竞争意识。4.西方文化较为开放,形成了热烈好动,重汲取,求变化,广拓展的文化精神,西方文化重视开拓与求新,善于从不同异质文化中汲取经省养料,积极向外开拓,求变务新。

4..简述中和婉约和激扬奔放

1.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中国艺术在儒家“温良恭谦让”中庸哲学思维熏陶下,注重感情的表现委婉而节制,向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温婉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和谐,他强调对立面的朴素和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和理智的朴素和谐,强调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把多样或者相反的因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灵动冲突的生命体验。西方艺术崇尚刚性之美,倡导英雄主义与悲剧精神,在艺术作品中充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激情和深沉博大的气势。西方人“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确定了人与自然只能是一种并列关系。只是人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不同,他们具有感知能力和理性精神,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常常显示出一种能动的支配权,对可感世界认识越多,理解越深,就越接近宇宙的本原,越靠近真理。这样,人就成为了把握世界的主体。这种“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以及认知方式,使西方人的思维趋于外在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人看来,认识活动是一种人对客观自然的冷静、理智的思维活动,身处自然之外的无可消除的认知距离和心理距离,使人与自然宇宙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全有机的融合。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看来,认识思维总是从这种片面性向一种片面性发展的,人们所具有的寻求圆满的欲望和认识的每个具体阶段不可能完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永远是人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新反过来又为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基础。在艺术领域里,西方人将人与自然,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彻底分裂,以便对审美客体进行深入剖析,再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严格的条理化、系统化。

5.解释青原惟信

(1)首先具体解释这三个层次:

青原惟信禅师未参禅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常识境界,也就是对外界的直觉性认识。随后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解到“山”和“水”只是表象,甚至是幻相,一切都起于心对它们的差别认知,这是参禅境界。最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则是超越“是”与“不是”,统合外物与内心,反璞归真,这是开悟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2)体现的思维方式:

1.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

2.直觉思维因为强烈的主观色彩而带有模糊性让人难以把握,但直觉思维的一些特征却是显而易见的3.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它包含了很多的可能性,所谓的中国式的智慧,是指这种思维拒绝任何规则的限制,包括逻辑和语言规则,因而灵活,有创造力。同时,这种思维方式拒绝一个肯定的答案,它使认知处于永远开放的状态中,这也符合中国哲学对本体模糊本质的认识。

4.我们说的中国哲学思维带来非逻辑的特征并不是说中国人的思维没有逻辑,而是说中国哲学偏好,追求非逻辑、非形式带来的灵活简洁,它压缩或抛弃了逻辑程序,开门见山的切入本质。

5.我们看不到思维前后的逻辑过程,但能感受到极强的思维力。在中国文学中追求语言言简意赅。但这种思维也给思维的理解,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传授带来一定的障碍。因为他不长于将个别的经验及思维成果总结为条理清洗的知识体系,因而难以得到准确的传播和形成那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3)意义:

6.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5.反思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篇五

反思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该文试图穿越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历史,简略比较分析中西文化的各自特色,意图寻求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时代意义.通过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思,总结得失,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出路提供借鉴.

作 者:汪涛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34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年,卷(期):24(4)分类号:G04关键词:中西文化比较 中学 西学

6.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学习心得 篇六

本学期我们上了《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这门课,跟着刘勃老师学习了中外各种文化,第一节课我就被刘老师生动幽默的讲课深深吸引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老师一开始便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人是谁?何谓文化?何谓中国?何谓西方?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让我明确了接下来的学习方向,让我以更为客观更为全面的看待问题。

学习这门课程的开始,我便碰到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词——轴心时代。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变法,各种局势的变化在高中上历史课时已有涉及,高中时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这次的学习则充分调动了我的兴趣,课上老师各种生动的例子更是加深了我们的理解。接着讲的便是古希腊与希腊化世界,讲了希腊的城邦与希腊的民主制度。而最让我感兴趣的却是希腊的神话,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民族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总汇。它将现实生活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作为文学艺术的永恒题材而流传下来。

讲完制度变开始讲思想,中国的百家争鸣,希腊的哲学。虽说百家争鸣,但是在学说和流派上真正能称上“家”的,正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谓“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即除了后来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并影响到寻常百姓的儒家而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杂家、农家(所谓“三教九流”之“九流”)。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八家在当时都是与儒家学说旗鼓相当影响相近的学派,并且和儒家一道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说到古希腊哲学,则不得不推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便是苏格拉底反诘法,他以不断提问的方式来不断的完善一个概念,达到定义的目的,由此可见西方哲学及其注重逻辑。

7.中西酒文化的比较 篇七

一、文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学术界曾先后三次掀起文化讨论的热潮, 中西文化比较成为近二十年来我国思想文化界的学术热点。国内学者刘承华创造性地运用文化模式理论, 认为文化的内涵就是文化成果和文化模式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前者包括一切由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是为广义的文化定义, 后者则指在不同文化成果中所包含的相似型结构, 是为狭义的文化定义。文化模式是对文化成果的抽象, 文化成果是对文化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文化比较而言, 它主要是后者而非前者, 是文化模式而非成果形态”“一切的文化现象、文化形态和文化成果都在文化比较的范围之内, 但文化比较的真正的对象 (目标) 则不在这种文化的形态, 而在支配这种形态的内在模式。”所以, 刘主要是从狭义的文化定义来理解和处理文化的。之前笔者也阅读过一些相关作品, 虽然尽力归纳了中西文化的种种特征, 但由于未能把握文化模式这一关键, 其论述不免流于外在描述, 专意罗列具体文化现象。以文化模式说为理论基础, 对中西文化进行宏观比较, 是进行文化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

“文化的差异是从文化起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的, 而且, 越是在起源阶段的差异, 就越具本原性, 就越是能够最终极地解释后来文化的差异问题”。这无疑说明自然环境是各民族文化起源的初始因素, 但最终成因则是两大因素的合力:“一是自然环境对人的挑战……有什么样的挑战, 才会引起与之相应的应战, 创造出特定的文化。”就如希腊半岛及欧洲大陆“陆海相间”型与中国“内陆外海”型不同的地理形势及二者差异明显的自然条件, 体现出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中西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及体质、性格的内在影响也是不同的, 从而形成民族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二、中西方人格构成的差异

1、中西方的人格结构

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在人的内部, 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人格结构。是人格结构决定着人将要做什么, 以及如何做和为什么做, 而这也正是文化特质和模式之所在。文化模式特征通过人格结构表现出来, “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定形态, 正是由特定的人格结构摹写放大而成的, 这就意味着, 人格结构天然地应该成为文化比较的核心环节。”曾经有学者把人格主体部分的“自我”分为内在自我、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 指出西方人的人格构成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 属于“自律人格”;中国人则以人际自我为核心, 属于“他律人格”。后来我们看到的西方个体本位文化模式和中国群体本位文化模式, 就根源于此;因其不同的、千姿百态的文化形态, 更应该到这里去寻求根本的解释。中西方人格的铸造差异明显, 各自有鲜明的特点。这给予我们深入了解西方人, 更好地跟西方人打交道提供了参考, 也让我们读懂了更多的中国人, 读懂了某些层面的中国文化。

“西方人的人格构成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 是在内在自我的基地上生长出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的”, 西方文化对于“人”的设计, 都是以内在自我作为人格构成的核心。在西方人看来, 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是由其他任何人决定的, 而是由自己的内在自我决定的。而中国人则不同, 中国人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己的人格。以人际自我为核心, 是说人在构建自己人格、决定自己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 主要不是从自己的内在自我, 而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出发进行自我设计。换句话说, 就是不是自己给自己定义, 而是他人给自己定义。以人际自我为核心, 说明人际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讲很重要, 所以中国人对人的要求也就同西方人不太一样。儒家曾对“人”下过一个定义:“人者, 仁也。”以“仁”来定义“人”。从小就接受“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品德教育, 这应该算是人际自我的表现形态。

2、中西方人格的个人独立性

既然西方人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己的人格, 那他们的个人独立性想必然是加以肯定并全力加以保护的。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 每个西方人都是以其个体身份同他人进行交往, 一般来说, 他不倾向于把自己同另外一些人合起来统称。在中文中, 我们称与我们交往的一方为“对方”, 这说明“我”与“对方”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肯定了两者的统一性。但是, 在英语中, 则用“One or the other”, 即“一个或另一个”来表示, 这就突出了两者的独立性。而中国人则特别喜欢用他者, 用社会角色来称呼每一个人, 比如某某书记, 某某主任等, 就是用社会角色所代表的群体来对个人进行界定。中国人对别人很少直呼其姓名, 因为这不能够见出被叫者的身份、意义和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个人是缺乏独立性的。不过, 究竟这种独立性是好还是不好, 我觉得因人而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中西方人的待人处事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从出生到现在, 在这个社会生活了那么久, 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 虽然资历尚浅, 但是我发现中国人的自我本来就不是独立的, 他的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是由他人以及他属的群体赋予的, 所以必须将自己投入这个群体之中, 通过对它的认同求取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例如, 那些客居他乡、侨居海外的中国人, 他们在离开了原来的母胎之后, 也就是他们的国家, 往往要在新的地方再组织一些群体作为新的母胎, 才能安心。其中最常见的有同乡会、校友会、华侨协会等。中国人好像对母胎有着强烈的依赖, 所以他们都特别倾向于将自己最看重的群体比喻为“母亲”。祖国就是最突出的一个, 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如此, 要把自己的祖国当做是母亲一样去关爱她, 保护她。中国人对祖国的爱就正像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是依恋性的, 柔弱、温顺、不忍分离。而且越是分居异邦, 这感情就越是强烈。身在异邦, 心系祖国, 那种在异地组织团体的做法, 也就是一种替代性的补偿。

三、两种人格的命运

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巨大。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 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 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 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但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 它们都只抓住人格中的一个方面, 都是有偏颇的。西方人中的自律性因为强调自我, 强调独立性和个性, 故有进取意识, 有利于自身快速的法杖, 具有超越性。但它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容易使人的心理陷入孤独和空虚境地。平时在看西方的一些影视作品, 这种情感氛围表现得很明显。在现代西方社会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且严重, 已经引起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严重注意。而自律人格有利于社会、科学、经济的发展, 但对人类的心理和各种精神需求则带来了许多问题。中国人比较明显的他律性, 很容易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温馨, 富有人情味。但是也会由于缺乏内在自我的支撑, 故而依赖性太强, 容易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 也缺乏一种激发个人创造力的机制, 难以对每个人的潜力进行充分的开发。这个在中国人身上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我们很容易养成依靠父母或朋友的习惯。一遇到问题自己都不知道怎样解决, 依赖性太强, 且整天活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自律与他律的人格都有自己的弱点, 都是自身无法克服的。不过, 有没有可能将这两种人格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既是自律又是他律的人格呢?这或许还需实践来证明。但是,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化, 这两种人格至少可以形成一个互补的格局, 有助于补长取短, 尽可能避免单向人格所产生的弊病。

四、结语

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主体自身内存的先天因素和外力促成的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 是各种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和内外条件相互影响的结果。现实的具体人格在是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与主体性三者交互作用与互动影响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正因为这样才呈现出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美妙景象。其实不仅在同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具体个人之间存在人格差异,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也存在着人格差异,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民性上的巨大差异, 主要是基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传统上的悬殊区分而形成的, 是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深层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的集中体现。但不能由此就简单地说中国人的人格好或者西方人的人格好, 这两种人格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都有许多方面有待改善。西方文明能到今天称雄世界这个地步, 付出的弯路和代价也是无法估量, 而这种文化素质亦保证了前进的充足动力。应该说, 只要在前进, 再大的代价, 也是值得付的。我们总是疑惑西方世界为何如此发达, 而中国社会却发展得越来越畸形, 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 真的是因文化差异产生不同的文化素质而导致了这种局面?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2][美]白璧德.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M].孙宜学,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0.

8.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篇八

【关键词】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1.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恒古恒久的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概括起来看,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应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历史进步、生产经验以及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自然与体育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人的健康,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她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如同哺育了华夏文化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而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呈繁荣发展之势。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研究它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

2.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重道德的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尚仁”,墨子的“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需要过早受到压抑,社会需要以伦理需要为主体进行构建,至善道德的追求强制性地成为中国人的主体需要,从而压倒一切,涵盖一切。重义轻利的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

2.2重和谐与统一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集体当中,使得个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总是被动接受某中盲目力量的驱使,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和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非、善于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极大。

2.3重适用,追求稳重

中国农业型社会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安居乐业的中华民族不必把走向遥远的外部世界观视为谋生的必由之路,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生产方式,封闭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国文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中国先哲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达到某种和谐的境界,核心是合,教诲人们不是向外开拓、追求、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充满温情的志“中和”、求“中庸”的人生修养中,潜身于所谓自省。在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表现为生活朴素,知足常乐,这种中庸之道的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开拓能力,淡化的人们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演方式上,技艺性、表演性的项目为主,而竞争性强的,集体的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很少。

2.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和情感的功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要拾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激,体育往往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略实际操作。

3.西方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西方体育文化

在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体育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希腊所创造的古奥运会辉煌的背后,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其古代奥运会一样闪烁着使世界人民敬仰的光辉,因此在论及西方体育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体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作用。西方文化在影响体育文化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调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可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希腊社会同样也是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的得到发展。西方文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舞人的创造性,大胆的向大自然索取,这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应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

3.2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宗教对社会、个体具有巨大的权威,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弹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适应机制,即用新的意识和行为来维持自身生存和复兴。古希腊宗教有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里上沉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级从个性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的体育风尚。

3.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及体育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充分肯定运动者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

3.4强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划分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罗马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都是松散的集合体,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样在人们选择运用这种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4.1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的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首先,在哲学观方面,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第二,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求和合;西方人求价值、某进取、趋极端 。第三,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解层究。第四,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第五,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放荡不羁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4.2中西方体育运动手段、方式的认识的差别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 。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透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协调,决定人健康和寿命的根本原因在内不在外。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它特别强调竞争和对抗,全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显然中西方的体育差异是巨大的。中国传统的养身文化就像温柔的月亮,使人平心静气、恬淡适意,从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逐渐达到身心健康。西方运动则强调运动与肌肉健美,体格健壮,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且肌肉运动激烈,提倡科学,讲究竞争与对抗等。

4.3中西方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和胜负观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非攻”压抑竞争性、“中庸之道”否定突破和超越,以静为美,排斥激烈的运动,这是传统文化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也没有摆脱上述影响,这造成的中国古代缺乏对抗力量型的竞技体育;中国柔性文化产生老子辩证法和儒家中庸辩证法,共同点是“和”,达到物我皆忘的“天人合一”便是气功的最高境界,西方崇尚“竞”;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上,中国养生在于追求生命延续,西方则追求有限时间的生命质量。

总之,中西方体育文化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中西体育文化并不能确定其本身的优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认识将越来越深刻。

5.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对策

现代化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再创造。中国传统思维有着封闭性、求和性、直观性、超稳定性等特点,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统一体,而现代化就是要否定和超越传统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单向发展的弊端,发挥传统文化的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等优势,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开展传统体育,运用竞争机制培养传统体育活动专门人才来推动传统体育的发展,另外,就是吸收世界先进体育文化,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视野要开阔,很多体育实践中的问题的根源都能在文化找到,这样使体育价值观更加合理,更合乎人性,使体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趋于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向家俊. 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

上一篇:市场下一篇:优秀作文: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