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诗歌节方案

2024-09-20

打工诗歌节方案(精选12篇)

1.打工诗歌节方案 篇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南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打工潮,后来的北漂、沪上漂泊、西部开发等,导致上亿人的流动,波及千家万户,成为一个时代浩浩的人文景观。发轫于珠江三角洲的“打工文学”因此历经20余年不衰,并逐渐扩散至长三角直至全国。“打工诗歌”作为“打工文学”最为活跃的部分,业已在民间产生深远影响,并开始引起主流文坛的关注。

伫立于中国这块打工者热血涌动的土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时时激荡着我们的内心:千百万打工者背井离乡,以汗水泪水血水,以青春生命,在屈辱中抗争,在绝望中梦想,在迷茫中求索,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打工时代。拥有打工和写作双重身份的我们,有理由记录下这段历史,让同时代和后来者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这个身处社会边缘的群体——这些泪水多于欢笑的文字,恰如一个时代馈赠给我们的裂变和阵痛,像珍珠一样放射出生活的光芒,成为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认为,“打工诗歌”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贴近时代,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与命运,这样的诗歌绝不会曲高和寡,这样的艺术更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才可能在千百万人心中越传越远。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打工诗歌的发展,《打工诗人》报决定从20xx年开始,每年编辑一本打工诗歌年度精选本,今年我们计划编辑《20xx中国打工诗歌精选》。本诗集将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计划印量5000册,由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由于我们一直从事的是打工诗歌的公益推广,故入选者无稿费,均赠送样书一册。本书将于20xx年2月前正式出版发行。

所有写作打工诗歌的朋友均可以向我们投稿。

请在发来的诗作主题注明“《20xx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姓名----投稿”字样。

投稿邮箱:

2.吕延武:打工啊打工! 篇二

五年后,吕延武仍然在东莞打工。漂泊十年,他自费印刷了一本书《黑夜与我有关》,记录了在城乡差距之间和经济变化之中,一个农民工的梦想与现实。

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面对进不去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他们很多人陷入彷徨甚至绝望之中。可是,一种只有在东莞才有的身份归属感,却让吕延武至今无法离开这里。

五年后重访,而立之年的吕延武仍漂泊在东莞,做着他的白日梦—“让农民工成为体面而有尊严的劳动者。”“让社会听到农民工的声音!”

2010年,记者在广东采访新生代农民工,努力寻找那些成功转换身份的西部民工,也走访了在底层漂泊的甘肃古浪籍打工者,其中包括吕延武。多年过去了,吕延武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坚持为这一代打工群体发声,他说,“记录血汗,记录命运,记录就是声音。”

梦想终将拯救他,还是毁灭他?这个问题和当年一样存在。

我能为父母做的就是不念书

但凡有力气,吕延武都会抗争到底。南国的空气滋长着他与生俱来的抗争精神,这种精神与其善良坚韧的本性结合,使他具备了坚强的人格,足以抵挡在底层社会遇到的一切挑战。

吕延武的家乡古浪是河西走廊一个贫困而闭塞的小县,夹在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之间。有人描述那个地方“就像一丛骆驼刺”,倔强地、默默地存在着。

2001年6月,西部大开发刚刚拉开序幕,国家的政策开始转向荒凉而贫困的西部,只不过政策的春风尚未惠泽到吕延武的家乡。那一年,吕延武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母亲决意花更高的代价让他读高中,让妹妹辍学,但吕延武死也不去,从此再未进过学堂。

“我能为父母做的只有早早不念书了。”多年后,吕延武谈到当年的选择时这样说。他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贫困。

吕延武记得,有一年,父亲向姑爹借了50块钱,一家人才过了个年。每年开学时,一家人都要决定一下,四兄妹里,谁去向学校赊学费。那时国家没有减免政策,学费高昂,靠土地那点微薄的收入远远不够。

“交学费时,老师会把赊学费的同学们叫上前去,并告知他们要在多长时间内交上,不然将被停课。”吕延武说,每当他站在众目睽睽之下,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滋味。

思想的裂变发生在初三那年,吕延武被物理老师扇了几巴掌,他又看见校长打了他最好的同学。他突然厌学,开始逃课。初中毕业时,他没考上高中,母亲想让他妹妹辍学,让他去上高价高中,但他坚决不同意。妈妈急坏了,叫来亲戚们给他做工作,也没有任何结果。

那时的吕延武讲一口古浪方言,满脸被西北风吹得通红,思想叛逆。他一心想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打工挣钱,给父亲挣水费,供弟弟妹妹上学。

就这样,吕延武离开了家,到处漂泊找活儿干。他在饭店洗过碗,到青海的石棉矿做过炮工,到山东的建筑工地睡过湿地铺,吃过发霉的饭菜,在天桥底下睡过,也目睹过身边的朋友被塌方掩埋。

生于贫困乡村,缺乏学历和技能,身体和体力便是所有的本钱,但又黑又瘦的吕延武连这些都不充裕。在石棉矿上打工的时候,不到100斤的他要扛100多斤的炸药,一个月只能挣七八百元。

我的青春在打工的路上

2005年,一项公益性质的劳务输出项目“西才东用”在吕延武的家乡启动时,吕延武刚刚从外面闯荡回来,便报名来到东莞,成为“西才东用”第三批输出的劳工。

对吕延武来说,“西才东用”为他指引的路,是一条破天荒的路。只不过,他并不知道,从此家乡这个偏远的小县和南方这座世界工厂,将给他带来多少割裂的痛楚。

提起“西才东用”,不得不提到台湾商人温世仁。温世仁第一次到古浪就被西部的贫困所深深震撼,于是决定为这些地方做些什么。2002年,他集资5000万美元创办千乡万才(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鄉万才),计划从内地4万个乡镇挑出最穷的1000个,帮助他们构建网络,培养1000万网络计算机人才,通过网络缩短东西部距离、西部与世界的距离。古浪成为这个“网络新农村”工程最早的试验地之一。

然而,壮志未酬身先死。2003年12月7日,55岁的温世仁在台北因病去世。千乡万才的宏伟计划在他去世后艰难推进。2005年,千乡万才开始实施“西才东用”劳务输出项目,把一批批古浪娃输送到“世界工厂”东莞。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刚失学不久的学生娃,十七八岁的年纪。

这些“土不拉几”的古浪娃在东莞市沙田镇的诚达鞋厂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活。穿上工装,戴上厂牌,走进车间,成为工业区的厂妹厂仔。吕延武也当上了一名踩车工。

然而,喧嚣的街头,枯燥死板的工厂生活,异样的眼光,背井离乡的牵挂,城乡的差异……所有这些,都给吕延武和他的伙伴们带来不小的心灵冲击。

十年后,当年输送到东莞的2000多名古浪民工,仍然留在那里的屈指可数,吕延武是其中之一。 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这座歧视自己身份、“血汗工厂”遍地、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城市,可他不知如何作答。

“我习惯了生活在工业区,习惯了穿工衣,习惯了从这个工厂到那个工厂,也习惯了吃三五元一份的粉面,习惯了十来元住一晚的旅店和一二百元一个月的出租屋。”吕延武说,“我只有在东莞才会找到更多这样有共同语言的兄弟姐妹们,只有在东莞心里才会产生一种身份的归属感。”

十年后,吕延武依然感念千乡万才给他的命运所带来的变化。“千乡万才对我意义重大,也许没有千乡万才就没有现在的我。”他说。

出租屋的灯光在流淌

“如果你在东莞某个流水线做上一个月,还会思考,你就会疼痛。”打工诗人郑小琼曾这样说过。

初到东莞,吕延武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想离开家乡,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他在本子上写下最初的豪言壮语:“我这一生,活,就要活个痛快。斗天斗地,寻找自己的梦。”

nlc202309020222

半年后,吕延武因为报废了一只鞋子,被组长罚站。组长给他一个凳子,让他站在全车间中间,让所有工人都过来看。他不能忍受这种侮辱,一气之下就离开了鞋厂。后来,出厂、进厂就成了家常便饭。

吕延武的父亲是第一代农民工,家里的土地不养人,要养活兄妹四人,只能外出打工,常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内各矿山、建筑工地,也到青海和新疆修过路。

吕延武记得小时候,有一回去公路边接打工回家的大伯,大伯沉重地叹了口气:“出门出烦了。”吕延武当时心一惊,“难道出门不好吗?”外面的世界不是很精彩吗?怎么会烦呢?他对大伯说的这个“烦”很疑惑。直到他也来到东莞,从一家工厂到另一家工厂,他才深深体会到大伯说的话,有时他自己也感觉“出门出烦了”。

在东莞,吕延武成了一个漂泊的农民工。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城市依然车水马龙,他独自一个人走在霓虹灯下,但不知道路在何方。

“在外面的世界里,我们只不过是一台替人赚钱的廉价机器而已,没多少人会管我们过得好不好,是死还是活。”吕延武说。

每进入一家工厂,他都要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是苦了些,但要坚持。”“喝自己酿的酒,再辣也痛快。”“我什么都不怕,只怕自己的志气灭了。”

但每次进厂的结局都差不多。“终于无法忍受下去,我惟一的反抗—老子不干了!我这辈子,也只有这点出息了。”

记得有一次,厂里选出的工人代表向高层主管反映车间的管理干部骂人的问题。没想到得到的回复竟是,“骂你那是为了你好啊,是在锻炼你啊。”

2006年,吕延武开始学电脑、学打字、上网、写博客。他在新浪建了一个博客,为自己起的笔名叫“红别民工”。他写自己关切的事物:东莞的雨季、客家人的楼房、台湾老板的钞票、工人的血汗、自己的怀疑。

出租屋的墙上,贴着他写的毛笔字:“路在何方?”“归宿何处?”有时候,他觉得黑暗像隧道壁一样坚实,他想哭,为自己,也为农民工群体。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吕延武的很多新知识,一部分来自书籍,一部分来自生活的体验。他把书视为“最好的打工伴侣”,打工之余如饥似渴翻阅一切可能找得到的书籍。为了买书,他时常陷入拮据,有时候不得不劝自己少买。

写作让他学会了独立思考,他渐渐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农民工。工友在送给吕延武的笔记本上写道,“上学之路结束后,我似乎拿到了命运的判决书,唉,天生农民命,我放弃了我的所有爱好。但在延武哥你的鼓励下,我知道了,虽然老天没有给我继续上学的机会,但我有双手和大脑,只要敢拼搏,一样会有好的前程。”

虽然无力也要为弱势群体呐喊

吕延武时常回想起在青海石棉矿当炮工时,老炮工问他的一句话:“你干啥能行哩?”多年来,他时常也在心里问自己这个问题。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吕延武走进东莞一家劳工NGO公益组织,当上了专职干事。

这家专为农民工服务的NGO主要工作是为打工者普法维权、引导打工者提高自身素质、开展打工者就业能力培训。吕延武每周要做的一件工作,就是到医院探访受伤的农民工。

他一家一家医院去探访工友,突然发现自己可以为工人做一点事,这让他很高兴。他去探访、帮助其他工友,协助工人认识法律、成功索赔、渡过难关。他相信“能帮一个算一个”,尽管有时也感觉很沮丧,因为无论如何努力,“工伤仍然每天在发生”。

他每周都去医院,看那些流过血的,断指的,断腿的,穿着钢针的,缠着白纱布的,躺在雪白的床单上痛苦呻吟又茫然无助的受工伤的农民工工友。“每周都能换很多新面孔。”

有一位大姐,左手被锯没了,右手几个指头都断了。吕延武每次到医院碰见她,她总是笑着,跟随他到各个病房转,帮他给其他工伤者说怎样处理工伤或怎样养伤的事情。吕延武很佩服她,有一次由衷地说:“大姐,你这么坚强,这么乐观,笑得很美。”大姐听了说,“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日子总得过。”

吕延武记得与河南工友“偉”的第一次见面是个大夏天,“他把受伤的右手,揣在裤兜里。”此后,他们一起走上漫漫维权之路—从收集证据材料、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争议仲裁、一审法院审理、二审法院审理到最终拿到自己的工伤赔偿金,一共耗去两年半的时间。不知打了多少电话、跑了多少路、花了多少钱。

可是,吕延武每次与他见面,都能听到爽朗的笑声。“他率性的笑脸上没有一丝自卑自弃的痕迹,我还有什么资格天天唉声叹气呢?”吕延武感叹道。

“东莞每年发生数以万计的工伤事故,但90%的工伤者根本不知道或不清楚其拥有的法定权利。工人们用体力支撑起世界工厂的运转,却很少意识到工厂里存在的危险。工厂在制造出产品的同时,也制造着一位又一位伤残的工人。”太多血淋淋的现实,让吕延武时常感受到自己的无力。2010年,为了挺直腰杆更好地为弱势群体呐喊,他在网上订购了很多有关法律的书籍,开始潜心学法。

他学会了写诉状,并且开始以独立代理人的身份出庭为农民工辩护。如果开庭顺利,他会异常高兴。如果出庭被阻挠,他的心情就糟透了。如果工友从厂方拿到钱,他定是满脸笑容,一整天都乐滋滋的。 如果劳动仲裁裁决书下来,所有的请求都不予支持,他会心痛而愧疚。“我们的能力太差了,要提高啊!”

2010年,记者在东莞见到吕延武时,他已在这家帮助农民工维权的NGO机构工作了两年,经常搬家,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我们都是一线工人,没有律师资格证,以公民身份代理案件,却被说成‘黑律师’,我们开展法律活动,提供法律援助,也被说成欺骗工人,坑害工人。”

吕延武个性中的叛逆和抗争精神在南方工业区得到了发展和延续。这种精神的成长虽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变化,却让他真实地感受到“活着”。他深切地感受到要做一个“真正活着的人”,而不是父辈那样跪着“爬地”的农民。

“这儿给了我活着的路,让我有了做人的梦想。我已不是以前的我,以后我将是火。”这种强烈的“活着”的欲望,让他至今无法离开这座城市。

nlc202309020222

寻求一种生命意义上的改良

帮农民工维权的经历,让吕延武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开始思考造成两代農民工苦难轮回的根源,开始追求一种更高的理想,思考他们这一代农民工的生存价值。“我是谁?”“这个社会怎么对我?”“我们怎么做人?” “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家乡的长辈看他整天愁眉苦脸,苦口婆心地劝他:“人是糊里糊涂活的,一辈子也就容易过了。倘若非要活的明白,那是过不了人应当过的日子的。”可他不愿意过那样的人生。

一次,朋友在饭桌上问吕延武的人生奋斗目标是什么。他想了想说,“帮助更多的工人,为工人们做些事情,然后写些东西。”听到这个回答,朋友的眼睛直勾勾瞪着他,说:“你连自己都帮不了,还去帮别人?”吕延武一时语塞。从那以后,他时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连自己都帮不了吗?后来,他终于明白,“有时真的自己连自己都帮不了。”

打工十年,吕延武在东莞所拥有的财产不过是几百本书,几只笔。他仍住在150元的出租屋里,免费给工人提供咨询服务。他仍然要为维持基本生活而绞尽脑汁。困难时,朋友总是竭力支持他,让他喘口气。他现在打算给一家工人网站写写文章赚点生活费。

吕延武兄妹四个,他是老大,和最小的弟弟相差10岁。母亲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娶妻生子,安稳度日。

家里两个妹妹,一个已经结婚生子,一个大专毕业在新疆工作。弟弟在新疆一所技校念书。父亲费尽艰辛快要把几个孩子供养出来,却不幸熬出了病。

“我的父母,大概也脱不了这样的一般认识。一个打工的,能干出点什么。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回来,做个正派正宗的庄稼人,春来贷款买化肥下种,完了再扛起铺盖打工挣钱,秋来便回家收获粮食卖钱还债,冬到则捂在热炕头上“谝慌儿”(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去了。人嘛!”

吕延武发现家乡也变得赤裸裸的现实,赚多少钱成为每个家庭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惟一标准。“我不敢回家了,回去,无论走到哪儿,都谈怎么挣钱,怎么消费。我若谈公益,谈理想,然后说我不挣钱,一定会把他们笑的肚皮撑破,以为我出门出疯了?他们想不通。”

出门人的苦,吕延武现在深刻体会到了。每次看到家乡人一批批地出门,他的心情都会特别复杂。出门,出门!仿佛到城市打工就是一种“出路”,然而当他们一批批来到城市,却发现那些高大的楼群与鲜艳的广告牌其实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依然是主流群体背后一团无法显像的暗影。

吕延武曾在广州参加了一个主题为“新工人群体及劳工NGO与媒体的关系”沙龙,作为新工人代表参与讨论。他发现流水线上的工友之间以“老板”称呼,梦想有朝一日自己赚钱开店,做生意,当老板。因为在他们眼里,“老板”是社会的主宰,要改变苦难命运,惟有自己当老板。

吕延武认为,这是资本文化对工人的侵蚀。“说明劳动者认同了资本的合理性,顺从了资本的逻辑,却认识不到工人阶级所有不幸的根源所在。”

生活在真实中的中国民工

2011年,吕延武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公益机构,开始进厂打工。他时常思念家乡的火炕,拉条子,烧馍,缺水的苞谷地。但不知不觉中,回家的路,在精神上越来越远,让他没有勇气北上西去。

梦里,他发现自己又回到石棉矿当炮工,扛着上百斤的炸药,炸山开洞。有时候,山体坍塌,他奇迹逃生,其余人命丧山下。有时候,白幡高悬,哭声震天,坟堆遍野。他在诗中写下,“我梦见,我从棺材里走出,然后我将棺材抬起……”

如今,吕延武已经彻底背叛了农民身份,背叛了农村户口,背叛了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背叛了亲人们苦心为他安排的安稳日子。

“延武,你快回来吧!”每次父母这样叫他回去时,他就感到很悲凉,有时堵得慌,免不了生气,生父母的气,也生自己的气。“生自己的气,莫过于因为自己不够争气。”

父辈打工的日子之所以难熬但却可以忍受,是因为他们尚未丧失对希望的想象。他们的梦想是回家结婚盖房子养活子女。和父辈们相比,第二代农民工是痛苦而迷茫的一代。他们既不愿意回农村安家过日子,也无法在城市里安家。

曾有专家道出:“廉价的劳动力是我们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所以提高农民工工资有很大的困难。”每一个廉价劳动力,都是中国的筹码,是GDP的人质,这让吕延武们感觉到,未来像一个无解的方程,悬在那里。

如今,吕延武的弟弟已长大成人,开始向往哥哥那样自由的生活。2012年7月,麦子熟了的季节,吕延武和弟弟在麦田里录下了一段视频。青灰色的天空下,头戴草帽的吕延武,用古浪话发表了“同路工农影像工作室”成立宣言。弟弟吕廷武立在他身旁,健壮挺拔,不时露出毫无遮拦的笑容。吕延武说:“同路学社今天正式成立了,我们将以‘真实说明一切’为核心思想为工农拍东西。”

当年一起到东莞打工的兄弟姐妹大都回到家乡,延续着父辈的生活方式。和吕延武同岁的堂弟吕博武如今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

“后悔吗?”我问。

“永不后悔!”他说。

2015年,吕延武自费出了一本小书《我与黑夜有关》,他希望更多人能听到农民工的心声。

他还打算和一些学者合作,写一些东莞工人调查报告,可以暂时维持生存。

他和打工者廖小兵成立了东莞市卧云劳工发展中心,这是一家为工友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资源连接的公益机构。他在微信上开始募集资金,计划印一批劳动法宣传页到医院探访工伤工友。

现实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他,生存的艰难,政府的打压,父母的不理解。“能坚持真的需要耐心。”他说,“说实话,我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很满足了。”

每年春节后,吕延武出门打工那天,母亲天不亮就起来生火、做饭,然后送他到公路上等车。车开上来,停的很远,母亲紧跟着车跑。上车后,他还没来及再看母亲一眼,车就开了。

那一刻,吕延武总是感觉自己又成了一个离家的孩子,开始了漂泊的人生。

2015年的吕延武,依旧如此。他说,他会写下更多的文字,继续帮打工的兄弟姐妹们做点事情。然后,就像他QQ签名所表示的那样,做“愿生活在真实中的一个中国民工”。

3.打工行的诗歌 篇三

十六辍学因家贫,

十七流落江湖行.

从南到北居无所,

自东向西苦中寻.

春无落花暧身影,

秋无淡月解琴心.

朝对行李说疲惫,

暮向斜阳恨黄昏,

流水线上流青春,

年华似水永不回.

身如浮云随风雨,

命似飘萍惟自珍:

常举烈酒醉愁绪,

家中高堂白发生;

常借思念伴无眠,

糟糠之妻结发恩;

常见孩童如儿女,

儿女可也叨父亲.

呜呼,

天涯千里地,

江湖深千尺!

寒来暑往寻生计,

挥汗流血泪不滴.

阳春白雪终无我,

灯红酒绿也不知.

难忍白眠冷相视,

最恨煮豆燃豆箕.

常建高楼常无住,

多修桥隧多迁徒.

呜呼,

节日不假节无意,

假期无休假何必.

打工者,

最可敬,

全凭劳动求生存;

农民工,

犹可怜,

卑微如草渺如尘.

为国难献天下计,

也曾胸怀报国心;

齐家亦无君子行,

可向沃土掩尸身.

敢磨骨头养肠子,

可别掩鼻伤自尊.

呜呼,

打工一路天涯行,

青丝枯尽白发生.

呜呼,

但愿岁月能忘我,

清风明月满乾坤!?

无题

一年一夜秋风黄,

零落江湖遍体伤.

寒来暑往浮云远,

东奔西走别意长.

他乡听雨多离愁,

天涯读月思故乡.

光阴易逝人渐老,

4.打工诗歌节方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贯彻党委学生工作部、院团委关于开展社团活动月的文件精神,倡导学生热爱诗歌,欣赏诗歌,唤起学生读诗作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浓浓的读诗品诗经典氛围,并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11月28日15:00至18:00第六届大学生诗歌节开幕式在我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11月28日到12月5日在南校主道进行大学生原创诗歌展

三、活动安排

1、诗歌征集及节目排练

(1)时间:11月16日到11月23日

(2)内容:向全院学生及燕郊各高校文学社征集大学生原创诗歌,由雨花石文学社相关人员负责及时接收;筛选并整理出准备展出的诗歌,自制诗歌展板;进行节目排练

2、分发诗歌节开幕式的门票;晚会预演

(1)时间: 11月26日

(2)内容: 由雨花石文学社社员在校园主道上向学生分发诗歌节开幕式的入场券,同时向指导老师、我院各系学生会、团委及燕郊其他高校文学社发出邀请函。在五号楼进行晚会预演,总结前期排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及时调整,确保演员表演娴熟,节目质量高。

3、条幅签名活动

(1)时间:11月27日

(2)内容:在南校主道上进行大学生诗歌节条幅签名活动

4、举办诗歌节开幕式;开始为期一周的诗歌展

(1)时间:11月28日

(2)内容:在南校主道上张挂诗歌展板,并饰以彩色气球,公开展示一周;下午三点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诗歌节开幕式。

五、面向范围:我院在校学生及燕郊高校文学社团

六、活动范围:防灾科技学院南校区

七、业务指导:院团委、院基础部语文教研室

八、邀请单位:院有关主管部门、领导;院、系学生会;校内各兄

5.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篇五

活 动 方 案

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陶冶教职工情操,培养工会会员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展示全体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经工会委员会商议,决定在中秋节及教师节来临之际,特开展“万家邀明月,爱心满佳节”诗歌朗诵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机构:

1、组 长:

2、活动策划组织:

3、组 员:

4、评 委:每个年级推选一名语文教师担任评委工作(评委不得参加本年级组的比赛)

5、计分员:

6、主持:由一年级承担主持工作

7、场地布置: 由一年级负责

8、摄像:

二、参赛对象:各工会小组全体成员

三、朗诵内容:以中秋节、教师节为主题

四、参赛形式及要求:

1、以工会小组为单位,要求全员参加。

2、每个工会小组准备一首诗歌。

3、要求诗歌内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比赛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尽量做到统一、整洁、美观。

4、比赛的时间:诗歌朗诵不得低于3分钟,不得超过8分钟。

5、比赛形式不限,但是要体现全员参与性,可以是领诵和齐诵结合,也可以自主创新形式,主要评价诗歌朗诵的情感性、艺术性、和创新性。

6、各工会小组在周二前将节目单报

五、比赛时间:2014年9月5日下午

六、评比方式:

1、奖项设置:情真意切奖二个;奇思妙想奖二个;激扬顿挫奖二个。

2、每个工会小组设一名最佳导演奖

3、评奖要求:评委根据各个工会小组的表现当场打分,当场宣布评比结果。

七、评分标准

1、奇思妙想奖:主要评价诗歌朗诵的创新性。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让人耳目一新,配乐符合作品意境,音乐节奏与朗诵节奏相协调。

2、情真意切奖:主要评价朗诵者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程度。朗诵者声情并茂(肢体语言和表情的变化)地反映诗歌的内涵,感情真挚,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

3、激扬顿挫奖:主要评价朗诵者对于朗诵语言技巧的掌握。朗诵者诵读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抑扬顿挫,诵读流畅,衔接自然。

八、比赛顺序:从一年级开始依次进行。

6.打工诗歌节方案 篇六

安子曾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改革开放20年20位历史风云人物”之一,一度被称为“打工皇后”,是很多打工者的偶像。20多年的时间,安子,这个普通的梅州乡下姑娘,实现了从打工妹到打工作家到企业家,再到“激励天后”的神奇转变。

从乡下女子到打工妹

在深圳打工的表姐李丽萍回来了。表姐带回红红绿绿的大包小包,风光八面。安子好生羡慕,同时被表姐描绘的城市生活深深吸引。

1984年,17岁的安子来到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

到达工厂的第二天, 30多岁的香港婆大声吆喝着A线、B线、C线、D线的线长,又指着安子:“你们哪条线上缺人,要了她去。”此时的安子就像一件商品,任由客户取舍。四条流水线都不愿接收这个刚来的新手,最后还是安子的老乡把她要去插件组,负责往线路板上插不同型号的电子零件。安子眼睛盯着一个个电子元件,努力辨认。手指头却总不听使唤,不是拿错了型号,就是插错了位置。上班的第二天,手指尖处竟有黑黑的淤血。当安子对着指头发呆时,引来巡视的香港婆一顿呵斥。

在那里安子度过了打工生涯中最艰难的4个月。不少打工妹受不了流水线超负荷的运转,一个个熬得面黄肌瘦,有本事的纷纷跳了槽。安子和表姐也跳槽到装潢和格调在当时的深圳属中上水平的南园宾馆做服务员。

一天,几个北方来的顾客要安子冲红茶,当安子冲了茶送上前时,其中一位顾客在安子腿上捏了一下。安子严正地警告对方庄重点,那顾客却喊起经理来。餐厅部部长马上过来,不分青红皂白要安子向客人道歉。

安子一扭身跑进厨房,委屈地哭了。

从打工妹到打工作家

安子努力工作,多次得到顾客好评,一次还有上海的顾客联名写了感谢信寄到总经理办公室。安子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好的生活,可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她的想法。宾馆的楼面部长要调到总公司去,公司决定新部长从服务员中挑选。在三个候选人中,表现最突出的安子竟落选了,最后被提拔的是个高中生,而她因为是初中生失去了提升机会。这时安子才意识到,当初的退学是多么的任性和不明智。于是,她重新捡起当年的书本,从初中到高中,一一补习起文化课来。后来,安子跳槽到了蛇口。理由很简单:蛇口离深圳大学近,将来或许可以到那儿读书。

休息时间,工友们在宿舍里侃大山、打扑克玩游戏,安子却躲在宿舍的角落静静地复习功课,创作诗歌和散文。一块木板横搭在窗口与床架上,便成了她的“书桌”。然而打工与求学很难协调一致。老板随时会以此为借口炒你的鱿鱼。与安子一起读深圳大学中文系大专班的打工同学,不少人没能坚持下来。开始的130来人,半年后只剩下50来人。

也有工友讥讽安子:“读再多的书,不还是个打工者么?”安子没有理睬。她早在心里立下誓言:就算只剩下一人听课,也要坚持到底!

1990年冬天,老板说安子常常请假不加班,影响了车间其他员工的情绪。由于安子是生产骨干,公司培养出一个不容易,走后对公司也是一种损失,要安子答应以后星期天不请假,这样可以保留职位。安子想到还有半年就大专毕业了,不能半途而废,便拒绝了老板的要求。老板生气地向安子大声吼起来:“那你现在就给我走!”安子负气走了。

出了厂门,安子的眼泪却流了出来。下一站在哪儿,连自己也不知道,安子的心沉重起来。流浪在深圳的大街上,安子不敢看天。深圳的天空似乎特别蓝,蓝得让人生畏;深圳的市面更加的繁华,繁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失业后的安子在朋友的启发下开始写作自己熟悉的打工生活。1990年底,她的纪实体报告文学《蛇口打工妹》被《蛇口工人报》刊载,引起人们关注。后来,她的一些作品陆续被深圳其他报刊连载。

1991年2月到7月的半年时间里,安子读完大专课程,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在深圳音像公司八卦岭展厅的工作从业务主办做到业务主管,最后升为经理助理;《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一书完稿。这是安子打工生涯中压力最大却又是收获最多的半年。

《青春驿站》20多篇故事在《深圳特区报》的连载,在读者特别是打工阶层中引起强烈反响。“安子”一时间成为深圳街谈巷议的人物。这些故事结集出版后,“安子现象”引起全国瞩目。文学的大门从此为她打开,她成了一名打工作家,后来辗转在几家报社做编辑、记者。

苦涩背后的甜蜜:恋爱与婚姻

1989年春,在美丽的深圳大学校园,安子邂逅了生命中最美丽的传奇。安子于1987年开始诗歌创作,在深圳大学上夜大时,经常给夜大报纸《春之声》投稿,并注意到《春之声》有一个叫“客人”的诗写得非常棒。后来,安子得知,客人真名邱金平,是85级中文系的高材生,不仅是深圳大学诗社社长,还是全国有名的校园诗人。

一个雨后的傍晚,安子在深圳大学与客人相识。也许是天意,安子与客人相识那天,正是客人相恋已久的女友跟他分手的一天。此刻,安子的纯朴让客人倍感宁静与亲切。

那时安子甚少读报,又没电视可看,视野有些闭塞。她不知道布什是谁,但知道很多打工故事。安子向客人谈起打工生涯里往左跳往右跳那种无奈却又有趣的感觉。客人感觉到,安子虽然普通和平凡,但心中有一种内在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他预感到,经过历练,安子一定能一步步走向新的成功。

客人毕业后,分配在深圳市委机关工作。虽然安子和客人的恋情遭到客人父母的极力反对,两颗年轻的心却是越靠越近。很快,这对不被看好的恋人在质疑声中结婚。两个热情奔放的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成为携手人生的同路人。

五次创业:“打工偶像”选择风险

1996年,安子供职的《深圳劳动时报》讨论旗下的“劳动者俱乐部”去留问题,当时的俱乐部一直亏损,已歇业两个月。劳动局领导找到安子,询问她是否有意承包俱乐部。

在一般人看来,安子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名声或通过丈夫的关系,当一个单位的妇女干部什么的,业余时间写写专栏,做做演讲,或者干脆做个“家庭主妇”。时任时报办公室副主任的她,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生活安稳而舒适。如果下海,弄不好不但工资捞不回来,连本也会亏进去。

然而,安子却选择了自我创业,选择了风险。安子说,没有奋斗的人生,是一条从零到零的虚线。

安子开始做很多经营工作,但在经营的过程中也交了沉重的“学费”。打工俱乐部的超低消费没有吸引到打工者,却引来一些社会闲杂人员,他们喝酒,喝醉了就乱打乱砸闹事。

那位投资加盟“为了你就业市场”的小老板,说好利润五五分成,风险共担,可当亏损局面无法扭转时,不仅迅速撤资,还蛮不讲理地逼安子赔钱:“你是打工偶像,你要不赔,我就和你打官司,把你搞得身败名裂。”安子只好借钱了结。

与深圳亿通公司合作的安子热线声讯台也不景气。她希望热线尽可能解决打工者的实际问题,靠总体通话量而不是拖延个体通话时间生存。这样,安子热线只能勉强维持,赚不到钱。1997年4月,安子听说一种个性化台历能赚钱,便借了2.5万元学做台历技术,技术学到手后却接不到一个单。1998年初,安子又动了开餐馆的心思,几次三番打电话回老家,说服父亲关掉经营多年的小饭馆,来深圳八卦一路开店。可是,餐馆的生意总火不起来,艰难维持了几个月,亏了10多万元,只好忍痛转让。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安子先后五次创业,五次失败,欠下近40万元巨债。她患上严重的手机恐惧症,手机一响,就脸色苍白浑身打战。她怕俱乐部有人闹事,怕债主催债,怕员工追问工资……尽管拼命拒绝,1998年4月的一晚,安子还是接到了催债的电话。心烦意乱间,她随手拉开了窗子。一瞬间,一个念头划过她的脑海:跳下去,跳进风里,什么烦恼都没有了……难道就这样失败地消失?最终,她含着泪,重重跌坐在地上。

从“打工皇后”到“激励天后”

冷静下来,客人和安子一起分析失败原因,他们发现:为了扮演好“打工偶像”的角色,安子在毫无经商经验的时候当了老板;在一个项目亏本的时候,没有停下来找原因,而是匆匆忙忙寻找新项目;遇到危机时,没有求助而是硬撑。正是这种侥幸、盲目、急于求成的心理,把她推向了死胡同!

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安子迅速调整心态和经营管理方式,主动提出“拉广告抵俱乐部房租”。那时的安子手握一本《深圳黄页》,每天顶着烈日四处奔波。可当真的面对一些单位领导时,又开不了口说广告的事,跑完几十家,没有任何收获。就在快要绝望的时候,她遇到一家住宅公司的老总,这位长辈以公司的名义和报社举办征文活动,安子拉到了第一笔赞助。一年后,辛苦地还清了所有债务。

紧接着,她快刀斩乱麻地关闭“安子热线”和“天空俱乐部”,又把“为了你就业市场”改名“好友就业市场”并重新包装,联系几百家大中型企业,每周举办三次现场招聘会,每人10元门票,项目立刻盘活。以后的日子,安子又自学了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各门课程。她经过缜密调查后发现:目前的家政公司鱼龙混杂,不太规范,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不如进军家政公司,专门提供放心保姆!

1998年8月,安子注册成立了“安子新家政服务公司”。不久,由安子新家政公司牵头,启动了深圳保姆广场,这是中国第一个保姆广场。运行至今,家政公司已向雇主派遣近200名家政员,创造了“零退换”奇迹。安子的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心里想的,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更多的人更大帮助。

2000年的一天,安子去深圳大学参加某位演讲大师的讲座。老师布置作业:选一个让自己发怵的人,建立信任关系,让生活因此改变。当天回来,安子就拨通了婆婆的电话,请她吃晚饭。婆婆曾反对她和客人的婚姻,两人结婚后,婆婆很少与她往来。一次邀约晚餐,竟将多年的芥蒂化为乌有。安子由此对激励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

安子四处学艺,为把自己改造成一个激励教练,参加了国内几十个激励培训班,并专程赴马来西亚进修,倾听世界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讲课。为此,安子花掉20万元培训费。

此时的安子已经是一个有房有车,有深圳户口,有研究生文凭,有自己的7本书、4家公司和一个温馨幸福家庭的成功女性。但她没有停步,而是马不停蹄地在全国进行励志演讲。“激励天后”安子成就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人成为安子。

7.诗歌朗诵通知、方案 篇七

关于举办“2017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的通知

各系部、班级:

为贯彻落实《河东区教育体育局深入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朗诵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活跃校园氛围,经校委会研究决定,于11月中旬举办“河东职业中专2017经典诗文朗诵大赛”,本次活动由校团委负责组织施行,各系部和班级要密切配合,务必将本次活动办成一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河东区职业中专 2017年10月20日

河东区职业中专

“2017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实施方案

根据河东区职业中专关于举办“2017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的通知精神,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朗诵比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活动时间:11月中旬。

三、活动内容:

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1.报名:各班级经过选拔推荐两名同学,于11月10日前将名单报团委登记。

2.初赛:所有报名选手自行准备朗诵材料,于11月12日下午到西多媒体教室参加初赛。经初赛选拔,最终确定20名左右较优秀选手参加复赛。

3.复赛:所有参加复赛的同学需合理选择朗诵篇目和背景音乐,并于11月18日前一并上报团委。复赛时间初步定于11月19日,地点另行通知。

四、评分标准(百分制):

1、诵读篇目选自国学经典。(20分)

2、普通话标准、流利,吐字清晰,发音准确。(20分)

3、诵读饱含感情,能较好的传达出作品的意境。(20分)

4、台风端正、自然、大方、得体。(10分)

5、声音抑扬顿挫,节奏感强,语速适中。(10分)

6、朗诵时完全脱稿。(10分)

7、有背景音乐。(10分)

五、设奖方案:

复赛根据参赛选手数量按3:4:3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和奖品,并对每名获奖选手所在班级按5、4、3分计入班级量化积分。

六、方案施行:本活动由校团委组织施行,各系部和班级具体配合,获奖选手将作为校园广播站播音员的备用人才。

河东区职业中专 年11月4日

8.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篇八

(2014年3月)

“快乐成长,心系江小”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队员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培养师生间的情感,丰富队员的课余生活,培养队员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队员的朗诵能力,展示我校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将组织全校队员开展以“快乐成长,心系江小”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

二、活动时间:第六周星期二下午第二、三节课

三、活动地点:升旗台前

四、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每班出两个节目(小组赛和个人赛)

五、比赛要求 :

1、朗诵篇目为诗歌或散文诗。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小学生朗诵。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

3、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发音准确,感情充沛,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5、每号选手朗诵时间3—5分钟。

6、各班在比赛前一天,把朗诵材料或配乐、伴舞曲目交给梁玉光主任,并上报参赛者姓名和诗歌题目。

六、评奖办法:

1、评分采用十分制。详见附:评分细则。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总分,按分数从高到低评选,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七、主持人:陈建平

八、评委:王顶校长、曾团校长、吴六主任、陈养主任、欧光庭主任、王雪芬主

任、蔡祝老师、袁伟民老师。

九、播放音乐:陈观梅老师。

十、舞台布置:梁玉光主任。

江洪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14-3-20

附:诗歌朗诵比赛评分细则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2、参赛者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3、参赛者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4、参赛者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正确把握诗歌节奏。

5、参赛者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6、奖项设置:

比赛将分设低、中、高年级组:

9.商场打工日记 篇九

今天,下岗的我应聘到台湾老板在重庆开办的大商场——渝洲服装商场,当起了办公室主任。对这个职务我是十分看重的,因为我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搞了几十年办公室工作,直到下岗也没混上这个职务,没想到下岗后重新上岗却圆了我几十年来的“当官梦!”当然除了圆之梦外,更重要的是这工作太适合我了。你想做了几十年大公司的办公室工作,如今来管理一个商场(100多号人)的办公室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现在这商场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开业。张恒总经理对我说:“老林呀,我看你做了多年办公室工作,所以才聘你为办公室主任。有很多工作要你去做呀,什么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息安排等等,都得靠你起草哟……”未了,他再三强调:“我们商场的办公室可不像你原单位的办公室,我们这是个综合性的办公室,集办公、人事、财务于一体体,你的工作担子重哟,只要你做得出色,我是不会亏待你的!”听了老总的话,我心里既感到热乎乎,又觉得沉甸甸的,因为我深深的懂得这办公室主任的份量。为了不使老板失望,我下决心一定把工作做好。

这一夜我兴奋得失眠了!

2月20日,睛。

这几天我真有点儿“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劲儿,不仅为了这顶官帽,也为了那每月1000元的工资。为了对得起别人对我寄予的厚望,于是我加班加点的起草什么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办公室制度、营业员制度和纪律等。不几天,就将这一切工作打理完毕,该上墙的上了墙,该装订成册的订成了册。张老总看到我的文笔不错,起草的制度和纪律可以说既合情又合理,同时达到了管人管财管物的目的,于是当着几位副总的面说:“老林不亏是大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做工作雷厉冈行,写东西滴水不漏,不简单!”对张老板的表扬我并不感到受宠若惊,人过四十,什么都经历过了,也就什么都看淡了,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我永远也不会看淡。我把工作做得扎实认真,老板也非常满意。尽管我才来上班几天,过春节时他们仍请我吃了团年饭,并发给了我一个红包,虽然只有200元,却是对我这几天工作的肯定和对未来工作的鼓励。收下红包,我很感动,我深深地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2月28日,晴。

今天是渝洲商场开业的大喜日子,我的心情也灿烂如春阳。早上8:30时我按时来到商场,张总经理向我交待一些事情后,便吩咐我多操点心,管严点,别出差错,随后就被财务部的同志喊走了。我望着张总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感激,默默地说:王总,请放心,我绝不会辜负你的希望!

这家商场不大,约一千平方米,一百多个员工。今天开业没请领导剪彩,没请新闻单位做宣传。由于这里地理位置得道,商场外灯笼高挂,彩旗飞扬,一开门就有不少人涌了进来,买这买那。我作为办公室主任,也与营业员一样,忙碌了一整天,虽然累得我腰酸背痛,不过看到40多万元的营业款,我们和老板都笑了。因为这叫“开张大吉!”

3月5日,阴。

商场才开业几天,营业员却已换了两个,其原因是工作能力差,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看到营业员走人,我心里就有点儿发怵,不为别的,而是怕与他们合作得不好,也这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那原单位的人会说,这小子吃惯了国家饭,现在出去打工,一去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到那时我真不知面子往何处放!既然来了,还是安心好好做吧。

今天一整天,我不是在商场转来转去与营业员交谈,了解情况,就是在办公室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一天下来,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整个商场管理还没走上正轨,营业员有章不循,经营状况不太理想。看到这些,我的心情有点沉重,担心长此下去,对商场发展不利,于是我下决心整顿。

3月15日,阴。

一渝洲商场打工已整整一个月了,由于我的大胆整顿和管理,工作有了一些起色,尤其是在劳动纪律上。不久,我又处理了两个营业员,她们不是迟到早退,就是上班不积极,有顾客来购物也表情冷淡,爱理不理,有多个顾客投诉,为严肃劳动纪律,教育全体员工,我决定辞退她俩。这事得到了两位老板的支持。处理得很顺利。可是事后不久,又有一个叫燕子的营业员,因上班不佩戴营业员标志牌,我发现后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责令其马上戴上,可她不但不听,反而与我大吵大闹起来,还辱骂我算个什么东西,我将此事向两位老总作了汇报说:这样的人在商场不但不好管理,而且还将严重影响商场的形象和其她员工的情绪。听完我的意见和汇报后,刘副总经理很支持我,可张总却明确表态,我们才开业一个月就开除了两个营业员,如再将燕子开除,就会给员工造成在这儿打工一点儿都不稳定的影响,我只好委曲求全。

事后我才听人说,燕子与王总关系不一般,谁都可以处理,就是不能处理燕子,不然燕子没被处理,你却反被燕子处理了。听了这些,我摇着头在心里说:张总啊,你怎么这么糊涂啊,你这样偏袒服务员,让我以后咱管理呀。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了很多,想到了国营企业,想到了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想来想去,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无论那儿,一旦被个人感情缠绕,企业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3月1 9日,阴转晴。

今天商场给我发了工资——1200元,我比较满意,因为在签订合同时商场给我定的月薪是1000元,奖金看商场当月效益而定,那时我压根儿也没想到会有奖金,心想能把每月工资按时发都不错了。因为在我们这个城市,打工后拿水到钱的人多的是。今天的工资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这200元奖金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看到这12张百元大钞,又暗暗坚定了我大干一场的决心。

整整一天,我都在回想打工一个月来的许多事情,开除了两个营业员,得罪了燕子,整顿了劳动纪律等等,这一切已把我累得够呛。但总的感觉还好,一切工作都上路上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相信,只要我认真而努力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心。当然我还是担心,如燕子还是长期那个样子,工作也有许多被动之处。唉,别想太多,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别烦了,喝二两老白干睡觉去吧!

4月2日,雨。

今年春天,特别多雨,很少有阳光灿烂的日子。近几天商场的事真是气死人啦。燕子仗着与张总的特殊关系,太不像话了,常常不是与这个顾客争就是与那个顾客吵,闹得许多顾客投诉到我这里。有了第一次的教训,我在处理她的事时,总是格外小心,怕有个什么闪失得罪了张总。可燕子也太狂妄,一点儿也不顾及商场影响,今天中午居然当着我的面在柜台上吃饭,有顾客来也不搭理。午饭后,又在柜台前一边歪倒着身子嗑瓜子,那样子好不傲气。我常给营业员讲,顾客是上帝啊,得罪了他们就等于在砸自己的饭碗。劳动纪律是企业的形象,是取得赢利的保证,没有了劳动纪律就没了一切。可她就是不听,为此,我不得不再一次向两位老总反映了燕子的事,最后张总终于幡然醒悟,为了商场,决心辞掉燕子。

燕子走时骂我一个打工仔,当了芝麻大的官就多管闲事。她又哭又闹缠着我不放,我解释了许多最终还是没得到她的原谅,虽然我觉得燕子错怪了我,司,我对她是问心无愧的,我相信燕子总有一天会理解我的难处的。

开除了燕子,商场的劳动纪律一下子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迟到早退的没有了,上班不戴标志牌的没有了,与顾客吵闹的没有了,在柜台上吃东西的没有了,顾客也多起来了,管理人员和营业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4月10日,晴。

商场已进入了销售旺季,营业额一天天不断攀升,就像春天的气温一样,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说实在的,我虽然是打工仔,但从来没有混时间混工资的想法,总是把商场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到一起来考虑问题,在工作中,我’尽心尽力,付出了辛苦,老板也没亏待我,现在他又给我加了薪,提了奖金,并说下一步准备提升我为副总经理。

10.2017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篇十

一、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翱翔诗海。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朗诵诗歌比赛的方式,宏扬祖国优秀的文学文化,让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取得诗歌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优秀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爱读、喜诵的热情,我校语文组组织学生举行诗歌朗诵比赛。

三、活动形式:

内容可以是歌颂祖国,可以是中华经典诗歌,可以是争做好少年、优秀青年等相关内容,朗诵形式可多样,建议进行适当配乐和表演,朗诵可脱稿也可看稿,倡导脱稿朗诵,脱稿的将进行适当加分。每个节目的时间3~5分钟。

四、参赛对象:一至九年级(以年级为单位,一个年级一个,人数1~25人)

五、比赛时间、地点以及比赛流程: 时间:3月31日上午8:00-9:20 地点:教学楼前 比赛流程:

1.8点开始,各班主任引领各班学生到操场集中。

2.8点15分比赛正式开始,主持人为比赛致开幕词,并宣读本次比赛的评分标准以及介绍本次活动的评委。

3.选手按抽签顺序进行表演朗诵。

4.表演结束后,工作人员帮忙统计分数,胡秀主任为本次活动致辞。5.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获奖年级派代表上台领奖。6.行政领导为获奖段级颁发奖励以及礼品。

7.主持人宣布比赛到此结束,各班按指挥回到课室进行上课。

六、比赛要求:、所选诗词内容脱稿朗诵,限时三分钟。、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从诗词内容、语言表达和服装动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分。3、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七、评分标准: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感召力和思想教育意义。(30分)

2、朗诵熟练,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30分)

3、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发挥出色、振奋人心(20分)

4、衣着得体统一,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20分)

八、评委以及工作人员安排:

比赛评委:胡秀 黄婉玲 黎铭华 杨小梅 周云枫(小学)陈思莹(初中)各班进场指挥老师:孙炜峰 音响以及麦克风负责老师:张灿洪 现场拍摄:朱晓彤 撰写通讯稿:陈思莹

机动人员:孙楚运 陈莹莹 李海景 麦玉丹

九、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开会、抽签、比赛。

2、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倡导脱稿朗诵,并富有感情色彩及丰富的肢体语言。

3、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3—5分钟内,如果超时或不足,评委将适当扣1到3分。

4、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中途不变更顺序,比赛需紧凑进行。

5、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疑义,由评委会裁定。

6、全体学生要遵守会场纪律,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没有班主任准许不得提前退场或中途走动。

十、评分方法:

满分为 100 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分。最后得分保留两位小数。

十一、奖励方法:

届时行政领导给予获奖年级颁发奖状,并给参赛选手送上获奖礼品。奖品:获得第一名的学生选手每人奖励一本笔记本和一支中性笔,第二、三名的学生选手每人奖励一本笔记本。

2017.3.24

11.诗歌朗诵会方案 篇十一

2、活动主题。就是这次活动的目的,比如歌颂雷锋、红五月之类。

3、活动时间。什么时间举办活动。

4、活动领导小组。,如果有必要,成立领导小组,召集人神噩梦的也方便。

5、诗歌内容。这个必须要规定,什么样的诗歌才能参加活动。

6、时间长短。规定一下每首诗的时间,比如5至10分钟。或者不限时。

7、是否需要配乐。这个也可以规定一下,有配乐的话效果会好一些。

8、是否可以伴舞。如果有伴舞,会更好一些。如果条件不行,就不要这一条。就说这么

多,你自己再琢磨一下。

诗歌朗诵会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诗歌朗诵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让他们通过诗歌的朗诵来赞扬祖国伟大,壮丽,富强的面貌,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继承发扬诗歌文化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精神,学做国家的新主人.2,配合全国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活动要求: 1,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二至六年级以班级的形式参加朗诵会.3.各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参赛 ,中队辅导员负责组织,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4.朗诵要求:(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4)表达感情准确,自然;(5)服装统一.(6)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5-10分钟以内.5.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表演,尽量多样化.6,所需音乐自备,诗歌内容于9月27日前交少先大队部.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四,奖项设置:以高低段组为单位参评,高段组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 名.低段组设一等奖1名 活动时间:2012年9月28日2:30分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全体起立,唱国歌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学生代表致国庆祝辞 五,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开始 1,诗歌朗诵《 》(朗诵者)2,诗歌朗诵《 》(朗诵者)3,学前大班 《 》()4,诗歌朗诵《 》(朗诵者)5,诗歌朗诵《 》(朗诵者)6,诗歌朗诵《 》(朗诵者)8,诗歌朗诵《 》(朗诵者)六,主持人宣布活动比赛结果 七,颁奖 八,比赛结束---------一,活动目的: 为强化我校特色感恩主题,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同时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懂得感恩的情感,而开展诗歌朗诵为形式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感恩的涵义,在感恩的情感中体验爱的真谛.二,活动时间:准备阶段:5月1日-5月7日 节目申报:5 月3日前将节目名称报到大队部 比赛时间:5月8日下午2:25-4:15 三,活动地点:火星二小大礼堂 四,活动内容:以感恩祖国为主题

五,活动形式: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可以为几个人的小型朗诵,或十几人的中型朗诵,也可以全班参加.六,比赛顺序:按从第到高年级的顺序进行.七,比赛要求: 1,朗诵内容切合主题.2,参与学生有一定的朗诵技巧.3,参赛成员着装整齐.4,有一定的音乐或背景或其他辅助形式均可.八,评委:何洁哲 樊秋玉 吴征 胡蓉芳 许经跃 管薇 刘莉 刘晴 九,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 序号

内容切合(20分)精神面貌(15分)着装(15分)形式(10分)朗诵技巧(30分)十,活动评奖:特等奖:一个 一等奖:三个 二等奖:9个

十一,注意:请各班班主任和学生认真对待此次活动,活动将与六一庆祝会结合进行表演.请各班副班主任协作共同训练,争取展现最佳水平

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一、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5人,男生18人,女生17人,大部分学生素质较好,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也有个别学生知识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总是迷恋电视,好玩,不爱看书,注意力不易集中。对这些学生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二、本册教材的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课内容,有自己做图讲故事、有帮助别人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有介绍自己物品的、有热情向陌生人介绍路但又能自我保护的、有排练话剧的、有设计教室方案的、有讨论环保问题的、有说服别人支持自己的正确行为的、有热心帮助他人的。每一课由“看一看”、“演一演”和“课外实践”三部分组成。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话态度和语言习惯。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焦急情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想敢说,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具体的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要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够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且能复述基本内容。

2、要求学生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有意思或有意义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人与人的交际活动中,口语表达能力将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在一种交际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所以为了适应上述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

2、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本册教材设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学生生活中的事或学生熟悉的事为基础,给课内外结合提供了前提。我们教师就应借助图画创设的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3、突出“交际”特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里,包含了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等几个方面。良好的交际态度和语言习惯,不仅是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体现,对于学生的个性的艰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认真领会大纲要求和教材意图,全面地完成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任务。

4、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材中的“课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也是课内外结合的重要形式,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充分认识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

2、要调动每个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3、要注意课内外组合,学以致用。

4、重视培养良好的交际态度和语言习惯。

12.中国女孩欧盟打工 篇十二

身材窈窕,秀发飘逸,第一眼见到从比利时回国探亲的张莉,不由感到眼前一亮。张莉出生在山东青岛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中学时她的愿望是当一名外交官,所以对英语就有种近乎狂热的喜爱。张莉的口袋里每天都揣着小录音机听英文磁带,骑车听,走路听,吃饭也听;她读英语小说,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所有的闲暇都被英语占领。

1998年大学毕业后,因种种原因张莉最终未能当上外交官,但得到了去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留学的机会。她念的是大众传媒,当时许多中国留学生劝她转专业,因为理科专业将来好找工作,文科相对比较艰难。但她的想法是“我来英国不是为将来能够混口饭吃,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国际记者,让全世界听到中国强大的声音”。

她所学的大众传媒专业,对英语水平要求极高,班里全是能说会道的英国学生,老师讲课根本不会顾及她这个中国人,她只好把老师的讲义录下来,课后再一遍又一遍地听。她面对着厚厚的一叠专业书,是边流泪边苦读攻克下来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后来每次考试发试卷,张莉的名字总是被教授最先念到:作文课上她的文章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期末考试时有的课程被免考,其他的许多课程都获得了满分。

张莉以优异的成绩走出普利茅斯大学后,成了伦敦《经济观察时报》的记者。一年多的记者生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培训”,对欧洲人的心理、社会生活、家庭了解到很多,张莉说这是她做记者最大的收获。

过五关报考欧盟

2002年春天,欧盟要招聘一批公务员。欧盟是个仅次于联合国的重要机构,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大,张莉非常渴望走上这个“高不可攀”的大舞台,找到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

欧盟公务员是西方公认的“金领”职业,不仅年薪是普通人的数倍,还拥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终身都不会被解雇,而且还可以到英、法、德、意等成员国中的任何一国定居。因此,欧盟公务员的竞争相当激烈。

尽管张莉一向很自信,但这次进考场还是让她吃了一惊:她得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120道考题!考试令张莉喜出望外,她在十分残酷的竞争中顺利闯过第一关,接下来便是面试。当时有8位考官,都是欧盟的专家,每人问两道题,涉及面很广。第一位考官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欧盟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接着又有考官问她欧洲人的失业率和劳工方面的问题。面对考官们挑剔的目光和连珠炮似的发问,张莉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沉着应对,她的回答不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极富条理和逻辑。考官们很快就被这位中国女孩出色的学识“镇”住了,他们频频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张莉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这一次尽管录取率只有3%,但她还是力挫群雄,最终梦想成真了!

眼花缭乱的欧盟总部

走进设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张莉发现欧盟的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等三大机构内部装修都相当气派。尤其是欧洲议会内部,邮局、银行、书店、咖啡厅、小卖部、健身房、桑拿房、体育馆等一应俱全。

经过两周的培训,张莉被分配到欧盟委员会翻译总司术语库实习。实习结束后,她出色的才干和敬业精神受到翻译总司官员的好评,最后被留在这个部门担任中文翻译。张莉平时的主要工作,是为欧盟接待来访的中国官员和贸易代表做翻译。她的口译准确而生动,加之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即使对方说出“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之类令西方翻译极为头疼的成语,张莉也能结合谈论内容十分传神地脱口译出。欧盟官员对她的机智和才干十分欣赏,不少人经常指名请张莉做翻译。

午餐时间被张莉视为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在总部的自选餐厅里,可以品尝到厨师现场烹饪的各国美食。张莉的最爱是现烤PANINI,一种内夹各种馅料的意大利热三明治,周围放有4种不同酱料以适合不同口味的人群。在这里一边享受国际化的美食,一边和来自欧洲各国的同事谈天说地,分享各国的奇闻趣事和工作经验。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提到薪水和福利,张莉坦率地说,一般来说做同样的工作欧盟公务员拿的钱要比当地人高出几倍,比如一名欧盟打字秘书的月薪是2800欧元(1欧元折合10元人民币),而比利时打字秘书的月薪仅有1300欧元左右。欧盟A级公务员的月薪从5000至1.55万欧元不等,而比利时一名工作了30年的国家公务员,月薪也不会超过3000欧元。

此外,欧盟公务员还享受各类名目繁多的福利津贴。他们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就会得到相当于两个月基本工资的“安家落户”费:除公共假日、病假、婚假、产假等之外,欧盟公务员每年还可享受24天至30天的休假,这期间全家都可以得到一笔足够度假开销的补贴;凡是不在本国上班的欧盟公务员,每月还可以领到相当于工资16%的“离乡补贴”——欧盟认为,为了工作,许多人都“背井离乡”,他们的“乡愁”应该得到补贴。以上所有工资收入,都无需向各成员国纳税。

搭建中欧桥梁

近年来由于西方媒体片面宣传,使欧洲人对中国有很多误解,作为在欧盟供职的华人,张莉也会面对形形色色的“攻击”。欧洲议会中有位法国籍议员曾当面向她发难,说中国廉价的鞋子、服装像洪水般四处泛滥,“掠走”了欧盟数目惊人的财富。

张莉笑着说,去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鞋子几乎够贵国人均一双,可是中国赚到的钱,还没有你们卖到中国一架“空客A380”的利润多,而且中国进口你们的飞机一次就是数十架!且不说大型客机、磁悬浮列车及核电站技术,就从最受中国白领喜爱的路易威登手袋为例,动辄七八千甚至上万元人民币一件,贵国利润何止几倍?!

张莉还在《欧洲日报》上撰文说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是天下最划算的买卖。“中国为我们生产最没有赚头的产品,而且价值奇低。欧盟却能够集中精力提升产业的层次和劳动生产率。现在的问题不是担心便宜的中国货,而是要操心这样的好买卖能持续多久!”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听了她的观点,就连一批向来主张对中国廉价商品“设限”或“实行惩罚性关税”的官员,都渐渐地似乎悟出些道理来。

张莉说欧洲人办事非常注重现实利益,而且思维是直线型的,你只要用西方人的观念讲中国的事情,他们就会接受。所以从上班第一天起,她就经常和欧盟的贸易官员、欧洲议会议员等,就有关中国的问题进行辩论和解释。“不打不成交”,过去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许多都成了张莉的好朋友。

张莉自称在欧盟“打工”,但年收入却高达数万欧元,这在国内应该属于“金领丽人”了。去年,她在布鲁塞尔郊区买了一套带私人花园的住宅,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中国——被欧洲忽视的财富金矿》以及《怎样与中国人做生意》两本书,该书在伦敦出版发行后,成了令西方读者称赞的畅销书!

张莉说现在真正了解欧盟的中国人还不多,普通欧洲民众对中国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而自己能够在这两种文化之间进出自由,所以张莉很乐意为中欧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此张莉利用自己当过记者的优势,经常奔走在欧洲各媒体之间,激情满怀地宣传和介绍中国,就连人称“铁娘子”的欧盟轮值国主席默克尔,都被张莉的行为所感动,称她是位“了不起的东方女性”!

Chinese Girl Works at EU

By Xie Haiyun

Zhang Li dreamed of becoming a diplomat when at middle school. To realize her dream, she was nearly mad about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portable recorder player became a part of her. She listened to tapes wherever she went. The first setback came in 1998 when s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For reasons she was not recruited as a diplomat, but she acquired a good chance to study at University of Plymouth, UK. She majored in mass communications. Many of her fellow Chinese in UK advised her to shift her major and find something else to study for better job opportunities. Zhang persisted, for at that time, she dreamed of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so that she could help the world hear the voice of China.

Mass communications calls for perfect mastery of English and her classmates were all voluble speakers. In classes the teachers would never slow down a bit for her alone. She had to record all the lectures and listened again and again later. She drove herself at a big heap of textbooks. Sometimes she found it too hard and wept. However, she gradually excelled. Teachers soon found she was one of the best achievers. Her essays were often read to the whole class as models and her scores were often perfect. Some of her final exams were even waived. Having graduated as a top student, she worked as a journalist for a London-based business newspaper for a year where she learned a great deal about Europe.

Zhang’s opportunity came in the spring of 2002 when EU wanted to recruit employees. Jobs with EU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golden-collar” The life-long employment provides first-rate fringe benefits and an opportunity to live in member countries. She found the written test devilishly difficult. One was supposed to answer 120 questions within 2 hours, but she did well enough to progress to the next text. At the interview, she faced eight examiners, each of whom gave her two questions. She answered to their satisfaction.They were convinced by her knowledge and the way she handled questions and answers. The cut-throat competition eliminated ninety-seven percent of the candidates and Zhang Li was one of the few lucky.

The EU headquarters in Brussels dazzled Zhang Li.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Council, the Commission and the Parliament look just magnificent. Inside the parliament building are a full range of services. After a two-week induction course, Zhang was assigned to work as an intern at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Interpretation (formerly known as SCIC). With her talent and dedication fully recognized by officials at the DG Interpretation, she was formally employed after the internship was over. Now Zhang interprets for Chinese officials visiting the EU headquarters and Chinese trade representatives.A highly qualified interpreter, she is able to do her job well. Many officials at EUappreciate her talent and some seek her out as an interpreter for important meetings.

Zhang Li does more than just enjoy her dutiful work. She speaks economic truths about China whenever possible. As a Chinese working at the EU, she often finds harsh questions coming at her, questions that are somewhat based on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EU and China. On one occasion, an EU parliament member from France complained to her that shoes and garments from China swamped France, making big money from EU. Zhang explained that France imported about 200 million pairs of shoes from China per year, but the profit China earned from all the shoe exports a year was nothing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single Airbus A380 and dozens of other airbuses China bought from France. In addition to buying big planes, nuclear power stations and magnet levitation trains from France, China also imports a large quantity of Louis Vuitton handbags.

Zhang argued in a newspaper article that China produces the things with least profit while Europe is able to concentrate on updating its industries and maximizing productivity, and that instead of worrying about products from China, EU should worry about how long EU can enjoy such a good bargain. This argument convinced many officials at the EU and they began to rethink their proposals to set limits to or levy punitive taxes on products from China.

A “golden-collar worker”with a salary and fringe benefits of 80,000 Euro a year, Zhang Li has bought a house with a garden in a suburb of Brussels. She has also authored two books on how to do business with China.

上一篇:管理学院卡拉ok决赛开场白和结束语下一篇:雷锋的故事阅读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