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024-10-23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13篇)

1.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篇一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奥妙。在很久以前,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相传,天地本来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盘下就孕育在中间,过了一万八千年,突然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大鸡蛋裂开了。其中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为地,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混沌不分的天地被盘古分开了,他手托着天,脚踏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的身体长得有九万里高,像一根巨大无比的柱子,立在天地当中,使天地无法重新合拢,不再变得黑暗混沌。但盘古也十分疲劳了,终于倒下来死去了。

盘古临死之前,天地又发生了奇怪的变化,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霆,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身躯和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和圆亮的珍珠玉石,他流出的汗水变成了雨露。长在他身上的各类寄生物,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变成了大地上的黎民百姓。这样,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又用他整个身体孕育了天地万物。

关于盘古的神力,还有传说。他哭泣时流的眼泪成了江河,眼睛的闪光变成闪电。说他一欢喜,就是丽日晴天;一恼怒,天空就乌云密布。还说他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住眼睛就是黑夜。

开天辟地的盘古,受到人们的崇敬。我国西南地区一些民族中,还流传着崇拜盘古的各种仪式和神话。传说南海有绵亘八百里的盘古墓,用来收葬他的魂魄。

2.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篇二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1. 神话塑造了民族性格

袁珂说:“神话是民族性的反映, 各国的神话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各国民族的特性。中国的神话, 自然也在许多地方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特性”。[1]

其一, 勇于牺牲、舍己为人的“尚德精神”。这是中国神话主要的文化内涵, 也是中国千年以来的文化精神。

宇宙的开辟者盘古, 从竭力创世直到死去, 他的头成为山岳, 气为风云, 他的声音成为雷, 四肢成为地的四方, 血成为河流, 肉成为泥土, 胡须成为星宿, 皮肤和头发成为草木, 他的牙齿、骨和骨髓成为金石和珍宝, 他的汗水成为雨, 在他身上爬的虫子成为人类。女娲是在宇宙业已形成、天地得以开辟的情况下, 化生万物、炼石补天、抟黄土再造人类、普及文化的“圣女”。天塌下来, 她用五色石把天补好;天柱折了, 她断螯足来顶替;洪水泛滥, 她杀黑龙除灾祸之根。[2]作为创世英雄, 盘古、女娲这种牺牲自我、高度的奉献精神, 受到万民的敬仰。

中国神话中的神是“正义”的化身, 代表了最高道德标准。在受到人们膜拜的同时, 自然而然以天下苍生为重, 把平治天下、造福人类看作是他们的根本职责, 尽自己所能“保民佑民”。创世神如此, 始祖神也这样。《淮南子·修务篇》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孟子·滕文公上》有言:“禹八年于外, 三过其门而不入。”《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 草木焦枯”。羿“仰射十日, 中其九日, 日中九乌皆死, 堕其羽翼, 故留其一日也。”可见, 神农为给人治病, 不惜以身犯险, 亲尝草药;鲧为帮助百姓制服洪水, 不惜任何代价偷取“息壤”;大禹也是为治水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后羿同样为解除民间疾苦, 不遗余力。

毫无例外, 我国上古神话中的神都闪耀着“道德的光辉”, 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民族利益, 甘愿付出一切, 用自身神力造福天下苍生。正是这种至高至美的“尚德”精神, 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形成。

其二, 敢于战斗、自强不息的“反抗精神”, 这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主要特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人类的力量无法与自然界抗衡, 人们就借助神话来表现自己的心愿。

《山海经·北山经》载:有鸟焉, 其状如乌, 文首、白喙、赤足, 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 (叫) 。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又《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无论是精卫还是刑天, 都代表了当时与自然界抗衡的先民。即使力量弱小, 即使屡屡受挫, 依然战斗不止。这种博大坚韧的精神使其人格充满了积极而悲壮的魅力, 给后人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作用。

2. 神话影响了后世文学

奇伟瑰丽的中国古代神话, 它本身就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民间文学样式之一。其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都从神话中汲取大量的素材, 创造出脍炙人口的佳作, 为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诗歌园地里, 《诗经》的《玄鸟》和《生民》篇让我们了解契和后稷诞生的奇异。《楚辞·天问》让我们看到女娲、羿、鲧、禹、简狄、后稷、舜、王亥、伊尹的影子。汉末《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让我们感叹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东晋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让我们折服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的斗争精神。盛唐李白的诗歌更是极致地运用了神话典故, 《蜀道难》、《把酒问天》、《北风行》、《凤台曲》、《上元夫人》等上百首诗作, 涉及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舜帝与二妃、烛龙神话、巫山神女、大禹治水、黄帝鼎湖升天、蜀道开辟等众多神话以及玉帝、王母、麻姑等诸多神仙, 极具浪漫主义精神。今天, 我们还可以在郭沫若的《女神》里, 鲁迅的《故事新编》里以及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诗词中, 领略到古代神话的瑰丽。

在小说领域中, 唐代有李朝威的《柳毅》借鉴鲛人神话写柳毅和龙女热恋。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则留有古神话西王母瑶池、仙桃的记叙。最著名的当属明代的《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了, 这两部小说大力继承并弘扬了古代神话浪漫主义精神, 成为家喻户晓、百看不厌的佳作。

在戏剧舞台上, 京剧的《嫦娥奔月》, 取材于后羿与嫦娥神话;川剧的《沉香救母》、京剧的《宝莲灯》, 取材于华岳三娘神话;黄梅戏的《天仙配》, 取材于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各剧种的《天河配》, 取材于牛郎织女神话;各剧种的《白蛇传》, 取材于唐宋时代的传说白蛇神话等等。

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对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之功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 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 神话也就消失了。在印刷所广场旁边, 法玛还成什么?”[3]又说:“在罗伯茨公司面前, 武尔坎又在哪里?……”[4]

法玛是希腊神话中传闻女神俄萨的罗马名字, 她可以吹着号角传播信息, 速度非常快。后来印刷所出现了, 法玛就被比下去了。武尔坎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火神和匠神, 他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最大冶金股份公司罗伯茨公司面前, 丝毫没有用武之地。

这些例子都在说明科学的发明创造, 代替了神话的天真幻想。但是神话对科学的启迪之功, 终究不可埋没。

中国神话在这方面也特别出色。拿飞行的设想来说, 《山海经》里已经有了羽民、羽民国的最早记载, 可看作是先民飞上天空的向往。而“嫦娥奔月”的神话, 可以说是达到了中国神话幻想的最高峰。20世纪60年代, 人类载人宇宙飞船已经登上了月球, 使“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科学的现实。科学固然伟大, 然而, 在两千多年前, 人们“嫦娥奔月”的幻想, 同样值得赞叹。

在医学方面, 《列子·汤问》记载了一段名医扁鹊给两个病人做外科手术的神话, “饮以毒酒, 迷死三日, 剖胸探心, 易而置之, 投以神药, 既悟如初”, 各归往见妻子, “妻子弗识”。两千多年前, 当然不可能有这样高超的手术, 充其量算是人们大胆的设想, 是神话。而现代医学则越来越昌明, 角膜、心脏、胰脏、肝脏、肾脏还有肺都可以成功移植。

鲁迅先生说:“昔之初民, 见天地万物, 变异不常, 其诸现象, 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 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 今谓之神话。”[5]由此可见, 原始人类创造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 实在是含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可以说就是科学的萌芽。神话虽是一种虚构, 但不是谎言, 它通过幻想来“实际地改造世界”。神话所翱翔的地方, 总是指引着人们向着知识的海洋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前进。

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 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现阶段, 我们应该充分吸收我国古代神话折射出来的文化优点,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摘要:神话是人类最初的文学, 是民族精神最早的也是最为质朴的记录。我国上古神话以其永恒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神话,文化价值,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参考文献

[1]袁坷.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4.

[2]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73.

[3、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

3.论中国古代神话的分化 篇三

一、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伦理化倾向

要讲儒家文化对神话的伦理化,须先讲史官文化对神话的历史化。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崇拜始祖的民族,始祖崇拜的传统在夏、商、周甚至更早就已形成。应之而来的便是早熟的史官文化,夏、商、周已设有类似史官的人员来记录或传诵始祖的奇行怪事、丰功伟绩。也就是说,当其它古代民族还陶醉于神话的美好的、怪诞的梦幻中时,在中国这块神话尚没来得及站稳脚跟的土地上,我们祖先的历史理性便已被触动,这便是著名而独特的史官文化。它使中国的上古神话化为历史传说,神话被当作古史处理掉,神话本身被化为古史传说。中国神话里,最古老的神衹被纳入了古史传说系列,神话人物也被普遍接受为古代的著名人物。在这一历史化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系列化和等级化的特点:很多超自然的神奇灵物被历史化为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并通过对各种零散神话的综合,将各式各样的老神衹和新英雄重新复位,然后按照崇拜它们各氏族的势力大小排列起一个井然的帝系,即少典氏帝系。

其后,在中国出现了影响中国社会达几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是神话历史化与伦理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人为地理解、删改上古神话,故其后中国原生态神话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面貌也与原生态神话大相径庭。“黄帝四面”、“夔一足”便是典型的例子。孔子对此作解释不一定真有其事,但从中可以看出儒家在将神话历史化的同时,将神话伦理化的高妙。在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之后,各朝的史官绝大多数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于是在修史的过程中,将神话历史化,同时也将其伦理化。如此,历史固然是拉长了,神话却因此而遭到了厄运。上古神话所透露的是一种原始人类古朴灵异的天性,而儒家思想强调的则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观念。前者以自然性为主,后者以社会性为主,人文色彩空前加强。而后来儒家思想屡屡得宠的现实便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中国上古神话的悲惨命运。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及其它诸子,对古代神话的残余部分给予了完全合理化的解释,一扫古代神话中残存的原始思维和原始信仰的遗迹,完成了从神话到历史的过渡,揭开了文明思维的全新篇章,同时也关上了上古原生态神话王国的大门。

中国现存的上古神话的形态,与儒家对其过早的历史化有很大关系。儒家通过历史化的形式将神话伦理化、政治化,伦理化与政治化是中神话历史化的核心。中国神话有一个异常清晰和十分悠久的历史体系:从黄帝的父亲少典氏到尧、舜、禹以及夏、商、周的帝系,即少典氏帝系。在中国漫长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千方百计地改造、利用神话来宣扬自己家族光荣显赫的历史及其统治的合理性,以巩固其统治。夏族的祖先是传说中的大禹,而禹者,黄帝玄孙帝颛顼之孙也。周族的始祖后稷为帝喾的儿子。越是新兴的统治者,越渴望神化自己的祖先,以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达到宣扬君权神授的目的。统治者神化其祖先是为了显示其统治是天命之所在,以麻痹广大民众,从而巩固其统治。于是夏族的祖先还只是黄帝玄孙之孙,而秦统治者的先祖却一跃而攀上了帝喾的长辈颛顼。中国的黄帝是人文始祖,他所唤起的是人们的伦理崇拜热情。虽然古希腊的神系与中国的帝系都罩于神的影子之下,但后者实质上已脱离了神话的樊篱,进入了历史的现实领域。古希腊神系采取神话意象,其主神宙斯具有支配自然的绝对能力,是不朽的天神;而中国的帝系则采取了历史意象,他们已不再具备超自然的力量。希腊诸神人神同体的性质相较,中国帝系中的诸神则少了些神的品质,多了些人的东西,说他们是神还不如说他们是德高望重的祖先或圣人更恰当。

中国上古神话由于受到早熟的“史官文化” 和儒家伦理教化的洗礼,因此与古希腊神话相比更多地具有伦理化、历史化和政治化的特点。可以说,希腊神话讲述的是相对意义上的“天上诸神”的故事,具有更多的原始性、灵异性色彩。而中国上古神话则是依据现实社会的种种需要对神话的规范,是一种人化了的神话,具有更多的伦理性、政治性色彩,是一部伦理化的人间神话。

二、受民间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

原生态神话中的神灵,通常是与世隔绝,或是与世人疏远,人神之间的距离很大,交往的隔碍甚多,因此,它们也就神性十足,人们无法或是很难接近它们。受民间文化的影响,先民以世俗生活的思维模式来想象神灵的生活,对神话进行再创造,使神话变得像世俗的人一样,拥有世俗的欲望,过着世俗化的生活。这样先民不仅可以敬畏神灵,同时,也可以接近神灵,给神灵蒙上了一层世俗的温情面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民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将神灵世俗化,其途径有以下几条:

首先是拉近人与神灵的距离,使人可以与神灵接近。例如原生态神话中的西王母就是与世隔绝的,正如《山海经》里所记载的那样: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次三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海内北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海内西经》)

她所居住的玉山,周围有弱水环绕,外边又有炎火之山,世人很难战胜险恶的自然条件,到达她的住处。西王母也不主动与世人交往,深居简出,三青鸟为她取食。西王母是刑杀之神,主管人的生死,她以这种远离人世的生存方式,保持自己的威严。然而,先民不甘心与这位女性神灵处于永远的隔绝状态,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她交往。《山海经·海内西经》在叙述昆仑神境险要的地势之后称“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这里透露出一丝信息,后羿有能力到达昆仑神境,当然能见到西王母。《淮南子·览冥训》的作者受到这个信息的启发,想象出“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的神话。这则次生态神话拉近了西王母和世人的距离,她肯慷慨赐予不死之药,表明她对世人的生命有限存在同情心、怜悯心,她已经开始与世人交往,只是还要通过后羿这个中介,并且机会有限。《穆天子传》卷三记载的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场面,也是这个原生态神话的演变的结果,在此西王母的形象更加世俗化。她接受周穆王赠送的白圭玄璧以及高档丝织品,参加周天子为她举行的宴会。在宴会上,她还与周穆王以歌谣相唱和,西王母为周穆王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西王母已经流露出世俗的凡心,她和周穆王虽然谈不上两情相悦,但已经是依依惜别,恋恋不舍。西王母会见汉武帝的故事,是这位女性神灵进一步世俗化的表现,事见《汉武内传》。这次会面不是像与周穆王交往那样,不是周天子前往西王母处,而是西王母主动前来。原生态神话中的西王母是虎齿豹尾、蓬发戴胜,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到了她和汉武帝会面时,则成为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显得雍容华贵,又楚楚动人,完全是贵族妇女的形象,至此,西王母神话的世俗化过程基本完成。西王母已完全符合世俗的生活模式,与世俗中人的距离渐渐拉近。西王母作为刑杀之神的形象已经淡出,而渐渐融入世俗的红尘之中。

其次是赋予神灵以世俗的欲望,以河伯为例。原生态的河伯是黄河水神,也是昆仑神族的成员,它在由原生态向次生态演变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河伯的原生态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内北经》: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郭璞注: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

《庄子·大宗师》又说:“冯夷得之,以游大川。”《穆天子传》卷一云:“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这些都是有关河伯的神话。原生态神话中的河伯居于深三百仞的从极之渊,临近昆仑神境,远离人间,他驾乘两龙,神性十足。到了次生态神话中,河伯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躁动不安,欲望充盈,成为风流浪荡之神。《楚辞·九歌·河伯》叙述这位神灵的遨游经历,写道: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显然是一位浪游神。《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了邺地为河伯娶妇的陋俗,他已进而变为好色之神。晋代张华《博物志·异闻》写道:

澹台子羽渡河,赉千金之璧,.河伯欲之。至中流,阳侯波起,两蛟挟船。子羽左操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这则神话中的河伯是位贪财恋宝之神,为了得到千金之璧,竟然干起拦路抢劫的勾当。这里的河伯和世间的强盗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贪得无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谋财害命,河伯已经成为给人们生活带来灾害的恶势力之一。

神灵世俗化的过程也是人将世俗欲望赋予、渗透到神灵身上的过程。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有耳目口腹之欲、喜怒哀乐之情,这是人的现实性,也是他的丰富性之所在。先民有和神灵相接近的欲望,他们在向神灵趋靠的过程中,又把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灵,使神灵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并且也有贪财好色之心、浪游休闲之兴。这样一来,原生态的神话向次生态神话演变的过程中,神灵就人为地世俗化了。

最后是受传统婚姻观念影响而出现的伉俪化倾向。中国世俗社会自古以来就追求家庭的圆满,夫妻双方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更是缺一不可,如果有任何一方缺失,家庭就被视为残缺不全。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它强调阴阳之间的渗透、互补,独阳不生,独阴不生,只有阴阳结合,才能使世界丰富多彩,也才能保持人类自身繁衍的延续性。上述两种观念构成一种合力,使原生态神话向次生态神话演变的过程中,许多神灵出现伉俪化的倾向,原本独处的男性或女性神灵都有了自己的配偶。

牛郎织女神话在中国流传得十分广泛,在初始阶段,牛郎星为牵牛、河鼓,它和织女星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诗经·小雅·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织女、牵牛都被看作星神,它们是诗人讽刺的对象,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仅仅是他们居住在银河两侧,又都有名无实。诗中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保留了原生态神话的风貌。到了《古诗十九首》中,织女作为怨女的形象出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织女思念牛郎,他们是一对情侣,牛郎、织女神话的伉俪化已经初步实现。《月令广义》引南朝殷芸所著《小说》则云: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这是早期完整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次生态神话,后期继续在民间演变。在牛郎织女神话由原生态向次生态演变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姻观念,是出于对旷夫怨女的怜悯和同情。先民通过想象,把牛郎织女结合在一起,组成完整的小家庭,使他们成为配偶神。不过,这对夫妻到后来却是短聚长离,绝大多数时间只能隔河相望。尽管如此,他们夫妻神、配偶神的身份,却是得到普遍认可的。

原生态神话中的河伯孤身一人,居住在昆仑神境的从极之渊,没有其他神灵与之相伴。到了《楚辞·天问》,河伯有了自己的夫人,文中写道:“帝降夷羿,革孽下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楚地流传的河伯次生态神话,把河伯和雒水女神说成夫妻,使黄河神与雒水神喜结良缘。由于后羿的侵掠,这桩婚姻未能长久。关于河伯的婚姻,还有一种传说。《后汉书·张衡传》李贤注引《龙鱼河图》:“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这里还是给河伯配上一位夫人,使他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河伯神话在由原生态向次生态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但同样伉俪化了。

西王母神话由原生态向次生态的演变,也出现了伉俪化的倾向,促成这种演变的主要动力是阴阳学说。原生态神话中的西王母,在昆仑神境过着独身生活,三青鸟为她取食。到了后来,人们在祭祀西王母时,又供奉另一位神灵东皇公,二者分别在东郊和西郊,象征阴阳,遥遥相对,事见《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越王……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西王母和东皇公分别作为阴和阳的化身出现,抽象的观念获得了具体的形象,这种祭祀的设定,为的是保持阴阳的平衡。东皇公和西王母虽然还没有作为夫妻出现,但已经潜藏着这种可能,为西王母神话的伉俪化作了准备。《神异经·中荒经》在叙述昆仑神境时写道:“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翼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该书的鸟铭写道:“阴阳相需,维会益工。”这里的东王公、西王母明显是一对夫妻,否则,何必跋涉万里,一年相会一次呢?《神异经》的作者是以阴阳相需的观念来解释这个神话,认为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合情合理,但显然也受世俗婚姻观念的影响,才使其伉俪化。

三、神话的分化——伦理化与世俗化

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伦理化、政治化倾向,其指向是意识形态。伦理化后的神话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正统性,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儒家对原生态神话的伦理化再创造,是对神话做的合乎统治阶级意志的再解释。伦理化后的神话宣扬的是“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和家族本位的始祖崇拜。儒家经典《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夏、商、周始祖的感生和神异行为的神话;再如《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等篇中也有许多始祖神话的记录。统治者通过宣扬天命论和神化始祖,来证明其统治的合理性,以巩固其统治。而儒家将神话伦理化后,神话中充满了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观念,其目的就在于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使广大民众成为顺民、良民,以便于其统治。

与之相对,受民间文化影响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其指向是世俗社会。世俗化后的神话带有鲜明的民间性、世俗性和非正统性,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是广大民众最初的精神支柱之一,世俗民众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感。广大民众对原生态神话的世俗化再创造,是按照世俗生活模式进行的,反映了民众的世俗生活理想,其中包括对各种世俗欲望的渴求和与神灵交接的愿望。广大民众通过将神话世俗化,赋予神话世俗生活的色彩,赋予神灵种种世俗欲望,反映了广大民众的世俗生活理想。世俗化的神话是广大民众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精神生活的最真实的反映,是民间俗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

由此可见,神话的伦理化与世俗化两种演变趋势处于基本相反的方向。虽然经过这两种演变后的神话都已不是原生态的神话,但前者带有更多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正统性,而后者带有更多的世俗性、民众性和非正统性;前者反映的是上层统治阶级的意志,后者反映的是下层劳苦大众的愿望;前者向着严肃高雅的雅文学发展,后者则向着通俗浅显的俗文学发展。因此,我认为神话受儒家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伦理化和世俗化的演变趋势,使中国神话在其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反方向的分化。在我看来,神话的伦理化是导致神话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不利于神话的长久的流传,尽管史书中保留了不少神话,但已是伦理化、政治化的神话;而神话的世俗化则相对较多地保留了神话的神性和原始性,有利于神话的流传,使神话走进了广大的下层民众,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神话的文学使命,即培养人类的感性思维、非概念思维和想象思维。

4.中国古代神话 篇四

一、《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5.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篇五

相传在炎黄时代,一座山峰上住着一户姓彭的人家。彭老汉见山下的百姓经常被泛滥的洪水弄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于是他来到山下,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永远无法战胜洪灾的,我们大家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制服这洪水。”

大家说:“彭大哥,你说得对,你就领着我们干吧!”

于是彭老汉便带领山下的年轻男人,废寝忘食、风餐露宿地开山治水。通过二十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把山挖了一个缺口,将水引了出去,人们再也不会受到洪水的危害了。后来,人们便尊称这位远近闻名的开山祖师为“彭祖”。

彭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彭武,弟弟叫彭夷。这两兄弟非常奇怪,生下来才三个月就能跑能跳了。兄弟俩从小便跟着父亲翻山越岭,治理洪水,他们聪明伶俐,有勇有谋。

因治水有功,彭祖升天做了神仙。临走前,他给儿子留下一把金斧、一柄银锄和一壶利箭,并嘱咐儿子说:“你们一定要继续为百姓造福啊!”兄弟二人答应了。

彭祖走后,两兄弟用父亲留下的工具继续开凿河道。他们的手磨破了,脚起泡了,手臂肿了,也不愿休息一下。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终于把咆哮的山洪治理好了。接着,两兄弟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用金斧把一丛丛的荆棘变成了一片片良田。他们还 找来种子,教会村民们种田,从此,大家不再受饥饿之苦。

接着,兄弟俩合力用弓箭除掉了猛兽,并捉来很多野生动物送给村民们饲养。他们还 在山上种了奇花异草和珍贵的药材,把这个荒凉 之地装点成了人间天堂,从此,这里的百姓们过上了安宁幸福的日子。

彭武、彭夷升仙后,村民们为了报答兄弟俩的恩情,就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这座山,称这座山为“武夷山”。

6.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精选 篇六

周继发哪里会晓得,唐大财卖的这十口井,其实都是废井,他提前就做了手脚,把含盐高的卤水悄悄注入到井里,待周继发来验货时,又制造出盐场工人忙得热火朝天的场面,周继发自然上了套。

唐大财怕周继发发现上当后,带人找他生事,所以卖井后,吩咐好家丁,就出去游山玩水了。一月后,唐大财玩够了,回来了。不料,管家急匆匆上来禀报:周继发买下废井后,按照北方人做事严谨的习惯,首先在盐井周围修筑起高高的围墙,外面闲杂人等不得进入,然后才开工取卤。按唐大财在盐井做的手脚,卤水最多只能开采五天,可奇怪的是,周继发的十口井,不但没停工,反而出盐量越来越多!打探的人去过多次,亲眼所见白花花的盐巴,不断从盐场运出。

唐大财感到好蹊跷,管家忽然想起什么了,又说:“老爷,前天上午,周继发来找过你。他见你不在,就走了。不过看他脸色,不像来生事的。”

唐大财紧张的思绪稍微松缓了,一挥手:“不管他,下去吧。”

接下来,唐大财心里不平静了,究竟需不需要去牛市坝走一趟呢?心里很纠结。最后,还是决定以静制动。

第二天,唐大财在下湾的几口井,也发现没卤水了。唐大财得知这不幸的消息,反而有些高兴,这正好可以用来搪塞周继发,这地下深井里的事情,谁也难以预料,今天开采着,说不定明天就没卤了。

这天中午,周继发又来了。唐大财起身到客厅迎客:“哎呀,周老板,什么风把你给吹到寒舍来了?”

“是这样,你卖给我的井,现在产盐不错,我来就是特意感谢你的,感谢你唐老爷看得起我这个外地人,给了我一个发财的机会!”周继发说着,摸出一叠银票,“这点儿小意思,请唐老爷务必收下,以后我们还得继续合作呢。”

这周老板演的是哪一出呢?不过,看在钱的分儿上,唐大财也不管那么多了,口里客气一番,心里却毫不留情地收下了。

没过几天,唐大财就坐不住了,迫不及待赶到牛市坝,想一睹究竟。唐大财在周继发的陪同下,把牛市坝的十口井一一看过。每到一口井,看到的可不是当初自己制造的假象了,而是真真切切取卤的繁忙景象。唐大财好生奇怪,但又不好开口问。

7.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篇七

一、研究的宗旨

诸位都是“专门史”专业的研究生, 并非是“民族文学”专业或其他与民族、传说相关联的研究生。我们开设此课的目的, 重点不在于研究传说的本身。也就是说, 讲授此课, 不仅仅是出于对东北古代民族传说本身的关心, 更重要的是此项研究仍立足于史料识别。让大家了解到史书中存在着大量传说, 希望通过本门课程使同学们不但有能力从传说中分析出历史真相, 也要有能力从历史记录中辨别出传说成分。

徐旭生言: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初期的历史, 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直到文字发明后才将这些传说记录下来。古代传说是“口耳相传”的史料, 这些史料大都有其历史的核心, 也都有史实渊源, 它是未经后人加工过的零散史料, 应比加工过的系统化“正经”或“正史”中的史料更为质朴。

在处理传说时代的材料问题上, 徐氏提出 ( 一) 传说史料大都有历史事实核心, 并非子虚乌有; ( 二) 对于掺杂神话的传说与纯粹神话应当分辨清楚, 不能把传说一股脑归为神话; ( 三) 古人并不作伪, 《尚书》、《史记》等书所记载的靠不住材料, 是因为古人在做综合工作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够精密的缘故。

徐氏说在一定条件之下是成立的, 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真理。中外民族传说中都有大洪水的传说内容, 例如, 中央之大禹之治水, 基督教之诺亚方舟, 这可能是真的。但是, 也有其他文明世界的传说通过某种渠道传播到另一文明世界, 成为略有变异的新传说。例如, 《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有印度身后传说的影子; 包公剧“灰栏记”有所罗门判案的先例。

研究古代东北民族的传说, 首先要考察的就是这种传说是否与其民族特性有关。无论是原发性传说还是因袭性传说, 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其次, 由于处于汉文化的辐射范围内, 传说又通常是被中原史家记录的, 无论是传说产生时, 还是传说载入史籍时, 都有可能孱入内地传说。因此, 考查东北民族传说时要注意传说内容中的内地传说成份。

二、研究范围与论述要求

研究对象仅限于史籍记载。这是受研究宗旨所限, 同事由于传说资料过于广泛, 附会者不多, 不得不加以限制。

论述内容则不受此限, 并可天南海北之发挥。在史学研究中, 比较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在我们的传说研究中也是如此。而传说的资料如此广泛, 用“天南地北”来形容并不夸张。在最近的传说研究中, “主题”或“母题”研究甚为流行, 这种研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东北民族传说研究也是适当的。费雷泽的《金枝》从某种角度来看, 也是民族风俗的一种主题研究。

论述语气务必郑重, 论述措辞则力求严谨, 一如历史事件研究的论述。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有不少文史爱好者混迹史学界, 好奇闻怪论, 征引喜用《山海经》、《搜神记》、《酉阳杂俎》类文献, 考证则多用音转、幻想式对比等。此种业余的论述方式, 业余的逻辑思维, 希望在诸位的论文中不要出现。

三、材料利用的等级

材料的等级。用于研究材料是有等级的, 一般来说, 有早出的材料不用晚近的材料, 有第一手资料不用第二手资料。尽管传说的时间确定有着一定难度, 类似传说的先后关系经常缺乏可靠的证据, 但在使用资料的等级方面, 仍要遵循严谨的原则。

以高句丽传说为例, 第一等材料是高句丽人的文献 ( 好太王碑、中原高句丽碑、冉牟墓志等) , 第二等为中国正史。第三等为经、史、子之唐宋注疏。第四等为更晚之综合整理文献, 如《三国史记》。

四、传说性质与传说性质的确定

传说有原发性传说与因袭性传说的之别。

原发性传说一般可视为历史现实的反映, 有历史影子。

因袭性传说则不是历史事实的反映, 但可视为文化上的认同, 因为接受此种传说并有所变化者。

也就是说, 传说有其因袭性与传播性, 只有自发性传说才能探讨出传说蕴涵的历史渊源, 而改造或者改良过的传说只能探讨此种传说被改造或改良的原因与经过。在东北古代民族传说中, 自发性传说少而改良或改造性传说多, 故在探讨族源问题时要格外注意, 不能因为史料贫乏而对传说寄以无限厚望, 像朝鲜半岛学者那样从一个高句丽建国传说中居然整理出一个高句丽建国史。总而言之, 没有史料, 不过得不出结论罢了; 用了错误的史料, 结论倒有了, 但与史实肯定相差甚远。郭沫若在《十批判书,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指出: “无论做任何研究, 材料的鉴别是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 固然大成问题; 而材料缺乏, 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 而材料不正确, 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

五、传说研究的方法

关于传说研究的方法, 可以总结为: 一原则、二忌讳、三考察、四环节。

在判断传说性质的时候, 通常不要忽略以下四个环节。

1. 从传说中的“母题”入手。

2. 从传说演变的环节入手。

3. 从传说演变的原动力入手。

8.超级英雄与古代神话的记忆 篇八

在这些以人类为根本的故事构造里,异星人的存在忽隐忽现。

在超人、绿巨人、钢铁侠等一系列美国漫画里的超级英雄身上,拥有着各种超能力,如透视、怪力、飞天……这些超级英雄们运用超能力帮助人类,惩恶扬善。不论是哪个作品,哪个人物,都在这些故事情节里直接传达出了诗意且正义的劝善惩恶的理念,并且用容易理解的图画描绘出来。

你可曾想过,在这些超级英雄故事的内部,也许夹杂着几千年前,交织在人类与外星生物之间的原始记忆。或许应该对此进行一场深刻的考察。

因研究比较神话学和比较宗教学而享誉世界的美国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1904~1987年),在彻底验证了世界各地的神话和传承的内容的结果之后,证明了在相互间未曾交流的文明之间,英雄故事完全是在同一时间存在的。

能引起地震、使事物消失、投掷闪电的众神,被视作超级英雄,被世人传颂着,不管何时何地,都有着类似的传说。

《传奇时代》杂志的发行人乔治奥·齐奥卡洛斯指出,在印度、挪威和希腊等古代文明中有完全和传说一样的故事情节,在古代的地球人类共有的神话里,都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这些作为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心的神明,在现代依然有他们的影子,仅仅是改变了形象,就如同漫画中描绘的那些超级英雄一般。

如:美国漫画中有关《超人》的故事情节,就与古代苏美尔文明的神话是一样的套路。以北欧神话中的神明“托尔”为主角的作品《雷神》里,雷神托尔与大反派的斗争,就是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两个极端的对决,这些正是古代神话的特征。在希腊神话里,也是以泰坦族和奥林匹克众神的冲突为主题来讲述故事的。

因研究史前古物而出名的埃里希·冯·丹尼肯认为:“活跃在漫画里的超级英雄是以人类的太古记忆作为基础而产生的。正因如此,新的作品层出不穷。”《同步性的关键》的作者大卫·威尔库克也持有同样的观点:“英雄漫画和古代神话有着极其深厚的关系,漫画与千年以前的神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记忆的羁绊。”

以作《诸神的技术》而出名的作家大卫·切尔德雷斯也曾说过:“古代的地球人会不会曾经目击过神在战斗中被抓捕的场景呢?”

他提出的是5000年前遗留下来的苏美尔文明的锲形文字的古代文献。在记载着关于古代战争的这些文书中,出现了古巴比伦最强神祇马杜克和提亚马特的战斗。在这个战斗里,一颗行星破灭了。

作为在古代宇宙“飞行士说”辩论中的权威专家,撒迦利亚·西琴认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颗叫做“提亚马特”的行星存在 。在古巴比伦的宇宙论中,有一颗和最强神祇马杜克同名的行星存在,这就是“尼比鲁”。

在激烈的战斗中,提亚马特被化为“尼比鲁”行星的马杜克消灭了,被毁灭的提亚马特的碎片至今仍在宇宙空间中漂浮着。据说横行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就是提亚马特的碎片形成的。

9.中国古代神话读书笔记 篇九

一、作者简介

袁珂(1916.7.12—.7.14),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华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二、本书结构及内容

第一章导言

(1)阐述了神话的概念,神话的产生,“神话是自然现象”,神话的产生是基于现实生活。美好的神话产生于那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原始社会,同样神人之间的差距使得人们想要反抗。因此,神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的投影。

(2)分析中国神话保存不完整的原因,第一、中华民族重实际轻玄想;第二、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第三、在中国神鬼不分。并提出了“神话历史化”是导致中国神话保存不完整的重要原因。

(3)大致介绍了《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同时比较了各注本之间的差异

(4)阐述了神话和迷信之间有本质的差别,神话和传说、和仙话也不尽相同。神话记载的也有对当时文学艺术的展示。

第二章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

以《天问》开篇,引出长久盘亘在我们心头的问题---世界是怎样开始。类似《圣经》创世纪开篇,袁珂先生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关于“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故事整合在一起,从神话角度初步解答了“世界是怎样开始的”这个问题。

第三章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下)

介绍了女娲之后出现的神话人物:南方天帝炎帝、西方天帝少昊和北方天帝颛顼。

第四章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主要讲述昆仑山上的黄帝,以及在他的领导下众神兽的职务。举例叙述了黄帝的公平、尊严,并强调神人有别。

第三节主要讲述了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第五章帝俊、帝喾和舜

(1)关于帝俊的形貌、妻子、朋友、子女。

(2)帝喾的妻儿,后稷的出生和他对人类的贡献。

(3)节俭、朴素顾念人民的好国君尧,在他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0.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篇十

苏林山脉是一个非常茂密的森林,在这片森林中,生长着众多不同种类的树木。这些树木几乎都已结成伴侣,只有少量的还未找到对象。

真是奇怪的事情!整个森林里出了名的媒婆树巴胡涅心里想。秋季结婚的月份普司月已经过去,可是我们那位可爱的拉丽.古兰丝到现在还没出嫁。这样的美女树,披着一身鲜红的花朵,却还没有丈夫,这怎么可能呢?这对于森林皇帝班拉芝来说,简直是址辱!我要管管这件事,去给拉丽古兰丝物色一个合适的丈夫,总得把这件好事办成。

于是巴胡涅去见班拉芝本人。

陛下,应该给我们的美女树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啦。她对森林皇帝说。把年轻的女儿长期留在家里是不应该的,这样做只能使父母亲蒙受耻辱,而不会有任何好处!

是的,我早就考虑到这件事情。班拉芝同意她的话。可是目前还没人来向我女儿求婚。一旦找到合适的未婚夫,我立刻把拉丽古兰丝嫁给他。

巴胡涅昕到这些话,就提高声音说:森林皇帝呀,这件事你不必发愁,全交给我吧。我很快就能给拉丽古兰丝公主办好婚事:

你是不是心目中有子什么埘象?

哪能没有哪!巴胡涅回答说,你看那座,看那棵鸟奇斯树是多么威风、多么茂盛吧?难道说这样的棒小伙子还髓己不咱们的拉丽古兰丝吗?

班拉芝抬头一望,看见毗邻的地上有一株高大葱翠的乌奇斯树。确实不错,乌奇斯又漂亮、又年轻、又威风,因此森林皇帝很喜欢他.

11.中国柔道的“神话” 篇十一

冼东妹被选入广东省四会市业余体校时还不到13岁,个头1.48米,体重35公斤。小姑娘皮肤黑黑的,身体很结实。当时的教练慧眼识英才,要冼东妹学摔跤,而她也的确不负期望,第一次上课时就有出色的表现:摔跤垫前男女生各站成一排,教练讲完要领后发令开始练习,其他女孩站在那里不好意思地笑着、观望着,而冼东妹出其不意地冲出队列,只听一个男孩子“哎哟”一声,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被冼东妹摔趴在垫子上了。

无论训练有多苦,即使强度达到身体承受的极限,冼东妹的脸上也不会有痛苦的表情。当时的教练对学生要求严格,400米跑限时1分40秒,休息4分钟后跑第二次只能慢4秒,第三次跑也只能比第二次再慢4秒。一般田径队的训练也就是跑3次,但冼东妹他们却要跑4次。一些孩子跑完就趴在地上起不来了,而她始终脸露笑意。

一年后,冼东妹被推荐给广东省体校摔跤教练,碰巧的是她同时被柔道队教练看中,学了一段时间的摔跤后便转入柔道队。在省体校期间,冼东妹就获得了全国女子摔跤锦标赛亚军。练柔道后,她将柔道和摔跤融会贯通。两年后,她赢得了全国青年赛冠军。凭着一系列的佳绩,冼东妹成功入选国家队,并一步步走向奥运柔道冠军的领奖台。

重出江湖备奥运

在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上夺得冠军后,由于多次手术,冼东妹左膝被打进3枚钢钉,她决定暂时离开赛场。2001年九运会时,她复出并成功卫冕,随后又退役读书。2002年亚运会前,冼东妹响应国家队的召唤,毅然决然地再次复出,并在亚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尔后,医生判定冼东妹的伤病已无法继续从事柔道运动,正在她退役回家筹备婚礼的时候,又接到了国家队关于参加雅典奥运会的通知,因此书写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的传奇。随后,经过短暂退役的她很快又为十运会第四次复出。

不过,难度最大的还是第五次复出。功成名就的冼东妹这次复出就是为了参加北京奥运会,此时的她已经32岁“高龄”,并且生下孩子才三个月。在中国体育史上,生完孩子再复出参加奥运会的选手本来就不多见,况且还是柔道这样一个对抗相当激烈的项目。而20年的柔道生涯,在带给冼东妹无数赛场经验的同时,也让她落下了一身伤病,在她的膝盖里至今还留着钢钉。可这一切对于冼东妹来说,似乎都不是问题,“既然我重新站在了榻榻米上,就证明我已经作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谈及这次专为北京奥运会复出,冼东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复出了。”然而一个三十多岁的妈妈级选手复出,谈何容易。在恢复训练的时候,孩子还没有断奶。为了减轻体重,恢复力量,她作出了艰难的选择,下狠心给女儿断了奶。而由于14个月没有训练,她的体重已升到63公斤,疯狂的训练成了她迅速减轻体重的重要方法。在柔道馆里,冼东妹与一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队员在一起训练,但运动量是她们的两倍。她又重新回到了雅典奥运会前的状态,整天玩命苦练。“年龄确实是一个问题,训练后的恢复总是非常慢。别人训练后,睡一觉就可以百分之百恢复,我不行,我最多恢复到百分之五六十,第三天也不过恢复到七八成。体能挑战带来的苦和累,外人是不知道的。但即便如此,我仍然没有动摇过。”在3个月时间里,她的体重减掉了整整11公斤。

复出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拿到奥运参赛资格,32岁的冼东妹还得与队友们一起参加奥运资格的选拔。而渐渐恢复体能的她终于在赛场上找回了状态,复出后3个月就拿到了全国冠军赛金牌,半年间她的国内积分从无到有,再到步入领先行列,北京奥运会正在向她招手。

老骥伏枥创神话

2008年8月10日,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里的空气令人窒息,北京奥运会女子52公斤级柔道决赛正在这里举行。对峙、试探、纠缠、扑倒……冼东妹和对手在最后的一分钟时间里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临近终场,观众席上一片倒计时的读秒声。完场的钟声响起,读秒声变成一片欢腾,冼东妹汗流满面地站在柔道垫上,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高高举起双臂!

离开需要勇气,回来意味着担当。赛场上的冼东妹身手依然矫健,北京奥运会见证了这位坚强女性的无限荣耀。在付出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后,她成为第一个复制雅典奇迹、蝉联奥运会冠军的中国柔道选手,第一个做了妈妈后夺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对于柔道项目而言,这就是一个神话。多少位世界冠军曾经选择复出都无功而返,而冼东妹重出江湖依然能够叱咤风云,傲视群雄。

在取得无数荣耀之后,冼东妹却依旧淡然处之,“虽然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刻,然而将来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我觉得奥运金牌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一个结果。虽然那是我最闪亮的时候,但到了下届奥运会,又有新的冠军出现时,我就会被渐渐遗忘,光环不会陪伴我一辈子。所以,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几年为了夺取这枚金牌而进行的艰苦的训练,我会把这种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王气依然续佳绩

当世人都在议论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可以为冼东妹的柔道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时,她却出人意料地为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积极备战。距离上次的复出已经两年,34岁的冼东妹真的不再年轻,然而这位52公斤级的王者仍然斗志昂扬,没有一丝疲态。已经拥有至高荣誉的她本可以来个华丽的转身,急流勇退,留给世人最完美的背影,她却选择了淡忘荣誉,再次披挂出战,用勇气与从容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

在竞争激烈的全运会上,年轻无疑是最大的资本。冼东妹却饱含激情,充满信心,她坦言:“对于失败,每个运动员都会害怕、担心,但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尤其是老队员,达到了一定境界,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付出,不相信还能拼,就注定会失败。”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冼东妹一举夺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这位传奇老将又一次书写了她柔道生涯的不老传奇。

12.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篇十二

关键词:中国神话,希腊神话,英雄

在原始社会, 神话在许多国家开始萌芽。作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起源, 两个文明古国的神话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神话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神话是古代哲学和古时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探索的集合体, 是每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起源, 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早期的生活、劳动、思想和期望。但是由于有限的劳动生产力, 国与国之间分隔的状态和不同的政治、文化及历史, 每个国家的神话各有不同, 都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英雄神话是神话大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成员, 而神话英雄则是这部剧的主角。

一、神话中的英雄

古时候, 因为生产力过低, 人们不能理解自然的规律。在面对自然的强大力量时, 人类显得那样渺小。因此, 人们根据想象创造出了可以战胜自然的神和英雄。他们帮助人类解决问题, 成为人们称颂赞扬的对象。在传说中, 神话英雄被赋予许多美好的品行。

(一) 中国神话英雄

在中国神话中, 开天辟地的盘古是世界的创造者。为了创造地球上的一切, 他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在他死后, 他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这个世界——他的身体化作宇宙, 一只眼睛成为太阳, 另一只成为月亮, 头发化作森林, 血液成为河流……

神农, 又称炎帝, 是中国神话中发明了农业之神。他传授给人们如何种庄稼, 如何交易商品建立市场。他还被尊称为“中国医药之神”。神话中记载他不顾个人生死, 尝过许多草药。他曾在一天里尝过七十多种有毒的草药。正是因为他的亲身实践, 人们才知道草药可以治疗疾病。汉朝班固的《白虎通德论》中记载, 在古时候, 人们只吃动物肉。但是到神农时代, 人多肉少, 所以神农交给人们种地的本领。人们掌握这项技能之后, 从中得到很多, 都很感恩神农。这也是人们称其为农业之神的原因。

(二) 希腊神话英雄

同样地, 在希腊神话中, 普罗米修斯就是那个不仅用泥和水创造了人类, 而且从天界给人们带来火种的神。不幸的是, 他被宙斯绑在高加索山脉上, 忍受风霜雨雪, 种种惩罚所带来的痛苦。苍鹰在白天啄食他的肝脏, 而他的肝脏又会在晚上复原, 使他在第二天继续忍受啄食之痛。就是这样, 三年里他忍受着这样的折磨而依然坚强不屈。

最被欧洲人民称颂的英雄是赫拉克勒斯。以前, 一座小山里有一只凶猛的狮子, 许多勇士死于狮子口中。而在沼泽边有一条九头巨蛇, 只要是看到它的人都必死无疑。这猛狮和巨蛇都死在赫拉克勒斯的刀下。当他还是个婴孩的时候, 就勒死了赫拉派来的两条巨蟒;他成年之后, 更是毫无畏惧的杀死许多祸害人类的怪物, 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二、神话中的英雄形象

一般来说, 中国神话英雄和希腊神话英雄有许多共同的理想化的品质, 但是它们同时又带有只属于自己的特征。这一点可以从人们创造出来的神话英雄形象得到印证。

(一) 中国神话英雄形象

在中国神话中, 英雄形象多是神与动物的结合体:他们有着天神的法力, 身体却是人和动物的形态。女娲有着人类的脑袋和蛇的躯体;黄帝有四张脸, 他的儿子禺虢是人脸鸟身;神农是牛头人身;王母豹尾虎齿;天神之一的颛顼是人脸猪嘴, 两条腿骈在一起不能分开。

(二) 希腊神话英雄形象

然而,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则是神与人的结合。他们有着人类的外表、品格和情感, 就像是人类一样。但是又不完全相同, 他们的某些方面甚至不如人类:宙斯是个好色之徒;赫拉很小气;赫拉克勒斯因为其他女性死于妻子之手。这些神们与人类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的永生。

(三) 神话英雄形象不同的原因

造成两国神话英雄形象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两个神话产生的时期不同。中国神话产生于远古社会, 那时人们崇拜一切强壮的动物和想象出来的有着动物形象的神。希腊神话则产生比中国神话晚产生一千年, 那时候的希腊已处于成为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崇尚动物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 因此, 他们心目中的神话英雄形象是神与人的共同体。

三、神话中的女英雄

中国神话英雄与希腊神话英雄的重要一点的不同就是, 中国神话强调女性的重要性, 而在希腊神话中男神们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一) 中国神话中的女英雄

女娲古代中国神话中人类的祖先。就像神话中描述的, 她融化了五色石, 修补了天空的漏洞;取下了巨龟的四肢, 作为支撑宇宙的四个擎天柱;控制住了洪水;赶走了凶残的怪兽, 让人们能够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因此, 人们称其为“人类伟大的母亲”。她创造了男人与女人, 没有偏向于任何一方, 可以说是所有神话中仅有的男女平等的例子。

(二) 希腊神话中的女英雄

然而恰恰相反, 希腊神话把重点放在了男性身上。许多重大的成就都被归功于男神。希腊神话中是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 并且他只创造了男性。潘多拉是第一个女性, 而她给人类带来了瘟疫、贫穷、灾难、饥饿。她被创造的目的就是用来惩罚人类。赫拉克勒斯有十二功勋, 最后却被妻子毒死;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就是美丽的海伦。很明显, 希腊神话反映了当时人们赞扬男性、贬低女性的思想。

(三) 重视对象不同的原因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产生的时间相差一千年, 这是两者形成强烈对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神话出现于母系社会时期, 所以女性英雄会被给予更多更大的权利。希腊神话形成的时候已经进入父系社会, 所以希腊神话英雄多是男性也不足为奇。

基于上述方面的阐述, 我们很容易发现并理解中国神话英雄与希腊神话英雄的不同。在古代中国和古希腊, 由于需要面对种种危险人类为了生存总是要与自然不停地进行抗争, 因此他们通过想象创造了拥有超自然能力的神话英雄来实现他们美好的愿望。然而, 由于地点和时间的不同, 两个国家所产生的神话英雄也会有所不同。中国的神话英雄有着让平常普通人崇敬的形象。希腊神话英雄则是除了拥有超能力外和普通人一样的神。

通过比较两国的神话英雄, 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两个国家。另外, 学习两国的古代神话故事也有助于我们更多的了解两国的传统和文化。最后, 这也是学习英语、走进英语、感受英语语言环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中西比较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2]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

13.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 篇十三

邮政编码:541606 【内容摘要】神话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勤劳、勇敢、智慧的华夏初民们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而且,中国古代神话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论文从中国古代神话的思想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精神特质、艺术特性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神话具有篇幅短小而缜密,内容丰富而全面、形态齐全、题材形式多样,且贯穿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思想,蕴涵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的传扬,语言简洁、质朴、传神,善于使用各种修辞,富于意象性和想象性,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等东方性特色进行了研究、论述。从而揭示了神话全方位地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基础的价值。

The myth is the first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which the humanity creates,it has ow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Industrious, is brave,wisdom China Initial people also creates be longs to own myth.Moreover, China ancient times the myth had the model the Eastern characteristic.Paper aspect and so on spiritual special characteristic,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which ancient times the myth content and its contained from China to China ancient times myth length short and meticulous,content rich and comprehensive, shape diverse, also took still German spirit spreading succinctly, the language, plain, is expressive, is good at using each rhetoric, was rich in and the imagination characteristic,the tragically heroic and lofty diapason unifies and so on the image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he elaboration.Thus omni-directionally promulgated the myth to unfold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al base the value.【关键词】 神话; 特色; 意象; 传神; 想象 Myth;Characteristic;Image;Expressive;Imagination

对古代神话的研究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古代神话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很不完善,很不科学。当然,神话的系统性、神话的谱系等中国神话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已有较深的研究。强调的是对神话本体的研究。现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地位,我们应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反思自己,汲取养料以把握未来的方向。为此,神话研究应该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应该成为十分严肃的科学事业。并且研究理论要中外并举,研究方法要多重并用。只有这样,我国神话研究事业才能为重构中华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也才能对人类文化作出更大贡献。下文中的中国古代神话,特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初期,后被汉民族古籍记载的华夏族神话。并从中国古代神话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精神特质、艺术特色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进行了探究、论述。

一、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其所蕴含的精神

(一)思想内容特色

由于中国古代神话产生的年代十分久远、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多种多样,族群众多,而且当时社会是建立在一家一户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血缘宗法社会,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手段,人们对土地依赖性大,人口流动少。加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的历史化、仙化和寓言化。再加上我国古代神话,是集体口头创作,用文字记录下来较晚,并且缺乏系统记载神话的专门典籍,所以系统完整的神话保存下来较少,使得古代神话整体上呈现出零散、模糊、怪异的面貌。收录神话较多的古籍主要有:《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等等。尽管如此,但所反映出的内容丰富而全面,并具有以下特色:

1、中国古代神话形态齐全、题材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全面,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体现出时代精神。

(1)中国古代神话的题材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

①解释世界、人类、民族起源的神话。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玄鸟生商”、“姜嫄生后稷”等。这类神话包含着自然崇拜与探索,以及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意识。

②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神话。如“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一般说来,此类神话包含两种意识:崇拜与征服,但更多的是表现出对自然的征服意识。

③反映战争的神话。如“黄帝擒蚩尤”、“炎黄之战”、“刑天与帝争神”等。这类神话曲折地反映了上古时代民族或部族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④发明创造的神话。如燧人氏钻燧取火、有巢氏筑巢、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发明八卦、后羿作弓、仓颉造字、后稷种植五谷等。这类神话反映了上古时代人们的物质创造和文化创造的活动。

⑤生存环境的神话。如“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对日月星辰的西落及中国地形的西高东低进行了解释。

⑥日月星辰的神话。《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了一则古老的神话: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之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另一个神话:“有女子方月浴。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讲述的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故事,属于事物起源类神话。

从上面的各类神话来看,中华民族初民们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整个生存、生活的过程,就是与大自然不断斗争又同人类不同族群之间既联合又厮杀的复杂局面不断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艰难的、困苦的,但初民们又是积极主动地正视、卓有成效地面对。反应这种艰难现实的中国古代神话,深具特色的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状鲜明、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贯穿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理念

中国古代神话,从思想内容到社会根源都体现着人的主体地位和为人的目的。其内容都是以全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为背景,或者留下人类活动的影子。而且人类在各种斗争过程中又总是抱着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积极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个人与群体和谐进步的愿景。

(1)、人的因素是神话的旨趣

我国古代神话,无论是对世界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民族起源的探索,对勤劳、勇敢、正义、善良、奉献的礼赞,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玄鸟生商、姜嫄生后稷、后羿射日、尧舜禹”等;还是对崇高、粗犷、神奇、悲壮的美的歌颂,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神话,都反映了初民重视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性格,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向往,表现了他们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斗争意志和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鲧被杀了,还破腹生禹,继承其未竟的治水大业;夸父死后,手杖竟化作桃林,继续造福苍生;女娃淹死在东海,冤魂却变作一只精卫鸟,誓志填海等等。这些神俨然具有人的思想和行为,人已成为神话的根本。

(2)、还有一类体现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的神话。如《太平御览》中的“瑶姬”,也就是后来民间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她常和凡人在梦中相爱并交媾。这位风流女神曾自述说:“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是为苓芝,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这已经是“人话”了。

(3)、反映事物起源的神话,也体现出人的重要因素。这类神话中的事物都是进入了人类视野的事物,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事物,注入了人类思想感情的事物。如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的太阳神和月亮神的神话等。

(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初民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从“夸父逐日”中,可看到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坚强意志;从“精卫填海”中,可看到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奋斗不息精神。神话中的这些英雄事迹,既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积极进取精神,有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如“鲧禹治水”的神话,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一是大禹带领着大家,含辛茹苦,夜以继日的劳作。二是大禹等劳动人民承扬鲧等先辈的治水经验,积极、主动地认识与治水有关事物的属性,创造性地思虑治水途径和方法。终于完成了神圣使命。疏导了山河,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让山川、水等自然物与人类和谐发展。再如“燧人氏钻燧取火、有巢氏筑巢、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发明八卦、后羿作弓、仓颉造字、后稷种植五谷”等众多发明创造的神话,更生动地体现了这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拥抱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主题。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水,是为了摆脱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困扰,使之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禹杀相繇、黄帝战蚩尤,则是为了清除人间邪恶,不让他们再危害人的正常生存,建立社会新秩序。不管神话的想象多么离奇,贯穿始终的总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和为人服务的目的。也就是,贯穿始终的总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议题。

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神话表达了初民们欲支配自然力,改造社会的愿望和期盼,宣泄了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呈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成为我国最早的叙事作品,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因此,在艺术上亦颇具特色,并深远影响了、影响着后世文学。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再现当时人们的劳作情状和精神面貌。结构上篇幅短小而缜密,语言简洁、质朴、传神,富于意象性和想象性的特色。还体现了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

(一)、善用修辞 中国古代神话善用修辞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善用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上,这样增加了神话作品的文学性、趣味性,为后世的文学修辞发展奠定了基础。

1、对比

对比是神话中常见而普遍使用的修辞方法。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鸟形象就是在与东海强烈的大小对比里,把精卫这位少女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质衬托得更加光彩动人,从而塑造出感人的精卫形象。《鲧禹治水》中鲧和禹的对比、两种治水法的对比。使形象高大,事理明晰。鲧治水失败被杀,禹治水成功受封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同阶段的表现。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类不断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舜的神话里,舜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品德在与父亲、后母及兄弟之间的矛盾斗争中,通过强烈的对比塑造出来。总之,神话通过对比使社会内容得以表现,人们精神面貌得以显现,人物形象得以塑造。

2、排比:

古代神话,大量使用排比这种修辞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叙故事展合。如中国古代的开辟大神盘古在完成了天地开辟任务之后,就将自己的双眼化成了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了五岳,将血脉化成了江河,将毛发化成了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了泥土,将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体上的寄生物则变成了人类。在这化生万物的情节中,大量使用了排比,突出了盘古的献身精神;抒情色彩很浓,使得盘古形象高大而完美,富于感染力。

3、夸张

神话中的事物形象 都具有极大的夸张,这些夸张都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丰富幻想创造出来的,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使人收到启发和感染。如《山海经》所载“夸父逐日”神话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的情节,夸张奇特。夸父与时间赛跑,居然“入日”,跑到了时间的前头。夸父有着惊人的肚量和雄伟的气魄,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探索,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渭水两条大河,还不解渴,又“北饮大泽”。写出了以夸父形象为代表的古代人民超人能力和气吞山河的形象,既体现出神话的时代精神又体现出神话的艺术特色。这种高度夸张的手法,使它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二)、结构短小而缜密

《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姮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窃之奔月宫。”神话故事只有三言两语,古朴简约。“请、窃、奔”三个动词就叙述了整个过程,非常慎密。再如《淮南子·览冥训》载“女娲补天”的神话,仅仅九十余字,就描叙了补天前的情状,补天的经过,补天的结果。而且首位呼应,浑然一体。显示了古神话在结构上完整而严密的特色。

(三)、语言简洁、质朴、传神

从语言的角度探讨古代神话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古代神话语言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洁。如《淮南子·本经训》中“后羿射日”的神话。“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短短十一个字就说明了严重的旱情和人民的险恶处境。写出了后羿射日行为的背景和动因。而“诛、杀、缴、射、断、擒”几个字就突出了后羿的英勇奋战,凸显战胜自然的精神和力量,塑造出后羿的英雄形象。同时,显示出当时的初民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气魄!

流传至今的古神话,其原始形貌都是由集体创作和口语相传。后虽经文人润色,但仍保留质朴的特色。通俗质朴的神话语言不仅神通广大,恰当反映要表达的内容,而且精彩生动,富于情感。如《山海经·海内经》鲧禹治水的神话,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但叙事清楚、人物形象塑造成功和情感抒发高超。这一点,更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

传神是神话语言特色的又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比喻既贴切又形象,而且巧妙。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三五历纪》载:“天地深沌如鸡子”。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天地开辟之前地宇宙情状,非常巧妙。二是用词准确、形象、言简意赅。再如《山海经·海内经》中“鲧禹治水”的神话,“洪水滔天”的“滔”字,写尽了洪水的气势和水灾的严重性。更写出了治水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也间接地突出了鲧禹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意象性特色

(1)、意象是神话的构成要素

意指的是创作神话的初民们的主观感情,象是指寄托情感的真实事物,两者和谐统一,就构成意象。这种意象就成为古代神话的构成要素。高尔基说:“神话是一种虚构,虚构就是从既定的现实的总体中抽出它的基本意义而且用形象体现出来”(《苏联的文学》),这就是神话的形象特征。古代神话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2)、意象是具象的情感化

在形象的基础上,融进初民的七情六欲,就构成神话意象性。中国古代神话描写的并非单纯的物象,而是古代初民观念化的产物,即意象。“象”是中国古代神话思维的中介。中国古代神话意象通过语言的具象性表现出来,它的语言大都具有象征意义。这些意象是集体意象,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3)、意象的形态及其特性

古代神话中的意象主要借助象征或隐喻的方式完成。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初民们由于思维能力低下,必须借用某些具体的物象来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比如 把葫芦和禽卵视为母体崇拜、生殖崇拜,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例子。可以说,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有一些意象的寓意相当复杂、丰厚。如龙这个意象,它不但是部落的符号,同时还包含着特定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成为全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神话的象征和隐喻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

2、想象性特色(1)、想象是神话的翅膀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说明了想象在神话创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里,抓住盘古身上的不同部分和自然界的一种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某一相似特征,把他们联系起来,然后进行想象,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盘古身上的东西变成的。盘古整个身体变成宇宙万物既赞扬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又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此同时,初民把对英雄人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灾害及人间凶恶势力的憎恨,通过神异的想象进行虚幻的加工夸饰,鲜明地表现在神话中。所以说,想象是神话的翅膀。同时,想象成为使神话具备文学特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2)、神话中想象的两种形态

中国古代神话中想象的形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综合想象,二为创造想象。

综合想象:这种想象就是使初民们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等直接感觉到的各种事物组合成一种新的混合物。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初民部分地按照人的自我形象,部分按照动物的形象,借助人的智慧和动物肉体的强健和蛮力,塑造出半人半兽形神。我国远古神话的主体就集中在这一领域:伏羲、女娃人首蛇身;炎帝人身牛首;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此外《山海经》所载数十百位神,十之八九也是半人半兽的神。这类形象的塑造就是通过综合想象完成的。当初民们利用综合想象不能解决问题时,才借助于创造想象。如对宇宙起源、天地形成的解释,《太平御览》卷二引三国人徐整《三五历纪》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种想象往往借助于类比来实现。

(3)、想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想象是神话的翅膀,但是任何奇特的想象,又总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现实生活中有地震和陨石发生,神话中才有女娲补天的故事。上古时代曾经有世界性的洪水泛滥,才会有鲧禹治水的故事。神话中现实与幻想交织着,不管神话情节多么离奇,事物形象多么特异,它们都是人类现实生活的投影。神话中通过想象现实生活得以表述,初民情感得以寄托,美好愿望得以凸显。我们亦可以通过神话及其作品冷静探知自己的过去,并且认真思考我们的未来。

华夏民族的民族心里、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使得中国古代神话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且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它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闪烁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挖掘、学习、承扬这种艺术秉性,使中国的新文学更具有丰富而精彩的想象。

(4)、体现了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

由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存环境异常恶劣。灾难、艰苦、与痛苦使中国初民成为“早熟的儿童”,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历经了大悲大痛后,经过世代的遗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神话世界中,以幻想的方式记载了创始英雄们为生存与自然拼死搏斗的悲壮场面,使得神话天生具有沉重、悲壮色彩。尤其体现在古代的主干神话中。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但这些神话,体现的并不是悲惨。它们一方面写了自然力的强大和英雄的悲惨死亡,另一方面又写了初民控制自然的力量、信心及幻想中的最后胜利,以及为此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比如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初民的悲壮色彩。他们的牺牲是悲,但他们为人类地伟大事业而死,死得其所。这样的牺牲是伟大的,能够引起人们对牺牲者的无比崇敬,同时展现出光明和希望。因而,这类神话既富于悲壮情怀,又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神话具有篇幅短小而缜密,内容丰富而全面、形态齐全、题材形式多样,且贯穿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中心理念,蕴涵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的传扬,语言简洁、质朴、传神,善于使用各种修辞,富于意象性和想象性,悲壮与崇高的和谐统一等东方性特色。

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天赋创造力,是一种未经破坏的初民心灵自信的表现。它具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它曾对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学等学科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华夏文明的基因。现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情状,中国应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反思自己,汲取动力以把握未来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关谎言400字小学精选作文下一篇:abaqus在基坑工程中使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