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平仄规律(共8篇)
1.古诗词平仄规律 篇一
9首平仄新韵古诗
1、七绝·夹剑
君王冶铁铸青锋,白刃寒光照碧空。
孔甲平生贪酒色,凶残暴戾自成风。
2、七绝·启剑
为争王权干戈动,前事英明后事空。
当日谁能评夏启,一生从政半生功。
3、七绝·腾空剑
吾帝高阳守四方,龙吟虎啸剑声扬。
青锋所向谁能敌,利锷腾空镇万邦。
4、七绝·寒星剑
冷冷寒光生杀气,青龙舞爪自东西。
平沙雁落无声去,壮士腔中碧血飞。
85、七绝·雌雄剑
双栖双宿似鸳鸯,陷阵冲锋在战场。
壮士手中频起舞,千秋万代美名扬。
6、五绝·金雕
赤羽扇长空,金翎映日红。
翱翔原上去,最爱戏青松。
7、五绝·鹰雕
久有凌云志,晴空可赋诗。
青林如猛虎,原上胜雄狮。
8、五绝·大鵟
林中一计鸣,蛇兔胆心惊。
盘旋长空去,银翎扇月星。
9、五绝·雀鹰
长林啼啸去,翎羽一身轻。
壮志关山月,平疆不落情。
2.对联的平仄 篇二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与仄声。现代汉语中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对联要求一联之中平与仄相间,一般是两个音节一转换;上下联之间平与仄相对。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余味。
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诗句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这种“交错”包括:
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根据平仄的要求,律诗在这一方面的形式就只有固定的两种基本格式。它们是:
(一)五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七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当然,律诗还可以由此而变化出其它诸多格式来,我们就不必要一一了解了。
律诗在平仄上也有特别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的。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第二,律诗格律中的“孤平”禁忌。孤平是律诗格律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都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那就必须采取补救(见下文)的办法。
第三,律诗格律中的“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3.对联平仄精选 篇三
“平仄”的地位
平仄,是对联体裁“六要素”之一,至低限度保持了“联脚要讲平仄对仗”。所谓用“今声”或“古声”制联(只要不混用),就说明了“对联要讲平厌”。如果问理由,简单地答:对联是“格律文学”的一种。大小征联启事都强调应征必符合“联律”,没有排除平仄。这些都给“平仄”有了应有的地位。至于是不是每位联家都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且不划等号。但是有说“声律只是一种‘对联技巧’”,对联技巧很多,并非每副联都用上它们,岂不是“联脚平仄”也可以“不讲了”,平仄在对联中就可有可无啦。
4.国粹的平仄作文 篇四
青衣的水袖飘飘,小生的清朗白净,文丑的滑稽调笑,那嬉笑怒骂,一笔一画勾勒出最瑰丽的诗篇。――题记
也许现在已经没有少年人去喜欢戏曲了吧。
我大约就是这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毕竟,还有哪个青少年,会去喜欢那咿咿呀呀的唱腔,拉得长长的音调呢?或者是那看起来花花绿绿的场景和夸张的妆容。即使是看电视的闲暇时光,也不会将遥控器摁向戏曲频道,满怀期待地等着一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爽。
我打小也没出生在戏曲世家,父母也不常看戏,爷爷奶奶打开电视看戏,也会被我吵闹到被迫换成动画片。垂髫之年自然幼稚,暖亮的阳光,充满饱满色彩的动画片,对于我来说,要比那扯着我完完全全听不懂的调子、令人厌烦的戏曲,好了太多太多。
年龄渐长也没能使我对这个中华的国粹感上一丁点的兴趣。课本中,课外书里,各种各样的网站里,我遇到这个含有十二个笔画的词语的次数越来越多,老师,家长的询问让我的历史记录里,越来越多了“京剧,百度百科”“昆曲,百度百科”“豫剧,百度百科”,而少了关于流行音乐与偶像的搜索。
也许是好奇心作祟,我做出了从前的我从不可能做的决定。
时钟的.金属指针慢慢滑动着,耐心的很。我犹豫地在键盘上敲下了四个字,将光标移向了搜索出的第一个视频。一阵缓冲,几声在幼年的电视上听烂的敲锣声,如今听起,仿佛不再那么刺耳了。
是因为有了心吗?
视频很短,几分钟一晃而过,甚至有些让我惊讶与怀疑,曾经怎么都忍不下去的声音,总是感到“度分如年”,二十分钟的戏中,奶奶是最津津有味的,而我只是坐一边,低着头,不耐烦地掰着手指数时间,数到四十一秒时,站起,拿走遥控器,换回动画片。
关掉了视频,点开下一个昆曲。
那是个稍微有点潮湿的下午,下有小雨,湿滑而黏腻,人的心情都是急躁的。据说这种天气适合听轻巧的外文歌曲,但我却在戏曲中消磨去,直至夕阳旁落。
我不懂戏,但我觉得那婉转的唱腔好听,那精致的妆容美丽,那响亮的鼓锣声震荡人心。
那演员的一颦一笑里是玲珑剔透的心,那熟练的腔调是台下的苦练。
那舞动的水袖是独属于戏曲中的美丽,那妙肖的神态是祖宗的技巧。
至今,起码在同龄人中,我也接触过不太少的戏了,不敢妄尊自大。至少,我对这门传统,骨子里还是实诚的喜爱。
不将它戴上“国粹”的高帽子,我打心底的喜爱它。就像是说,实实在在地喜欢一本书,喜欢上一个地方,而不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或是历史底蕴深厚。目前,只有我的家乡与它享有这个“特权”。
会不会有人认为它是落后的?肯定啊。
但它是中华文化里,最神圣的结晶啊。
嬉笑怒骂,唱念做打。脸谱蟒袍,长髯水袖。
将相和,朝阳沟,西厢记,花木兰。
戏曲史册里灼而烫、泛着灿金的文字,上演了它最鲜亮、最美好、最温暖的一场,这一场永远不会结束。髯口不会被摘除,水袖不会被褪下,花眉不会被抹掉,碎脸不会被洗去。
5.对联平仄知识点 篇五
对联在平仄上有什么要求呢?通常情况从三个关键部位去把控好!
第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
例:
西望瑶池降王母(仄);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第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
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第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了。
6.音韵平仄之爱优秀作文 篇六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假期,伴随着历史文人墨客笔下的点点墨香,我悄悄走近了诗词的世界,去感受它别具一格的风韵。
暑假一到,一大波热播电视剧的纷至沓来,而我却偏偏发现了河北卫视播出的《中华好诗词》。这档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开展诗词知识大PK。看着“腹有诗书”选手的激烈比拼,听着“胸藏文墨”名家的精彩讲解,我渐渐着迷了。
诗词就是这么的神奇,在经历了几千多年后流传至今,依旧有着它不变的风韵,感染着一辈辈的人。开始学诗,只是为了完成功课,可现在,我爱上了诗词,想要拥有诗词中蕴含的那一种气质,想要体味诗词中展现的音韵平仄之美。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面前,想到的,是曹操的那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将诗中的画面托在这茫茫大海之上,我好像听到了曹操抚袖一挥对天地苍茫的叹息,又看到了他眼神中对自己未来宏图的一丝光芒,他的诗,让我的心与这波涛一同起伏。回过神,这依旧是海,但在诗与景的交融中,分明又给海平添一种别样的颜色。
独自登上一座山,走近一片树林,远远望去,升起一缕袅袅炊烟,想象中,那里一定有着一处居所,里面住着的`,大概就是陶渊明了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诗中的画面系在这山、这林之上。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一人漫步在山间,时而对着天空一声长叹,时而望着一棵青松发呆,他的眼神是那样的深远,似乎有着世人永远参不透的人生哲理,他的心是那样的宁静,使人生怕惊扰了这份安宁。
7.平仄在日常口语中的运用 篇七
金龙
由于平仄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口语场合。如同志之间谈心,或者上级做下级的思想工作,应以多用平声为好。尤其是一句话末尾的声调,应尽量选用平声。这样显得自然平和,容易使人接受。反之,如果多用仄声,尤其是在句的末尾,就显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让对方难以接受,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跟人吵架,或是呼口号,则以多用仄声为好。尤其是一句话的末尾的声调,应尽量选用仄声。这样显得气势充沛,响亮有力。反之,如果多用平声,尤其是在句的末尾,则显得气势衰竭,底气不足。这样的吵架多半要败阵,这样的口号则很难振奋人心。
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平仄的词来收尾,其效果截然不同。如请对方帮自己一下忙,你可以说:“你帮我一下吧!”也可以说:“你帮我一下好吗?”前一句用的是祈使的语气,有非让对方帮忙不可的意思。仄声收尾的“吧”更加强了这种意思。后一句用的是商量的语气,有征求对方意见的意思。平声收尾的“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思。这样对方听起来就感到比较舒服,你的目的也就容易达到。
8.平仄对联学习与欣赏 篇八
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汉语拼音声调标注位置口诀:
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找o e ,iu 并列标在后,i和 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上。
ü母上面两点抹。
单个韵母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