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好课的标准

2024-10-14

上一堂好课的标准(共10篇)

1.上一堂好课的标准 篇一

一堂好课的标准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

周晓宇

我们常常听说某节课很精彩,某节课很有“味”。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一节课上得精彩,上得有“味”呢?一节好课到底应该有怎样的一个标准?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其实不光是我,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曾今的私塾老先生、教育大家乃至现在新时期的老师甚至于教育界的资深人士们都深深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今天在这里,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对自己本专业的音乐课堂进行一个浅方位的谈论。

在当今新课程教学的背景前提下,我觉得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评价一堂课好与不好,站在不同的角度标准自然也就不一样,众说纷纭。而且我认为,对一堂课如果提出过高的、过多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中国教育不缺乏理论家,更不缺少理想主义者。在个别所谓专家的眼里,教师不是人而是“神”。因为,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只有“神”才能够做到,我想他们自己也做不到。对于一堂课,越是理想化的标准,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越是不可行的。只有让老师一目了然、容易做到的标准,才是有效的的标准。只有在此稳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升华、去发散、去拔高。上好每一堂课与上每一堂好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意思,我认为,前一种“上好每一堂课”才是教师的必备技能。对于上好每一堂课,我有着自己的一番认识,一节好课不能只是单纯的从上课铃打响开始算起,而是应该具有完整的一套流程。下面我就拿我的音乐教学来说一说我认为的好课的要求(而不是标准):

一、提高教师素质,用语言艺术、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要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首先得让学生对老师感兴趣。老师上课的语言功底、个人魅力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艺术化、达到用魅力去感染学生呢?

个人认为,第一、老师在讲课时,语言要表达准确、精练、合乎逻辑。第二、教学语言应具有趣味性。用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传神的姿态、绘声绘色的描述来感染学生,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至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上课的无穷动力,自己也会情绪高涨,激发了上课的兴趣。这样一来,自然就了启发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你的教学方式,开创“亲其师,信其道”的局面。

二、精心设计教案,做到胸有成竹

要使一堂课上得精彩成功,教师必须要花大量时间认真备课。现阶段我们的老师有的带多个班级的课,这样就会出现同样的授课内容,你会重复好几遍。很多老师都说,这样的课越到后面的班级授课效果就越好。为什么呢?因为在前面授课的时候课堂上出现什么问题在后面的班级都能避免了,所以效果好。试问一下,这样的话,你是在授课中有进步了,但是前面听课的班级不就是你的实验品了吗?你能不能在第一堂课就可以胸有成竹呢?授课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效果不同,原因当然是每个班级学情不同,也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样,上课的配合能力不一样。其实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尽量克服这种现象:半星期实验课,半星期的精品课。这时候就要求老师你充分的备好课,更要对你授课的班级有全面的了解。或者从其他课程的老师那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借鉴。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第一,认真备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的,不游离于大纲之外,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第二,认真备教材,反复阅读教材,做到烂熟于胸;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引经据典地加以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第三,认真备学情。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方式,采取相应的教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样一来,上课时,教师对教材熟悉,教态也就自然,胸有成竹,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课堂效率则会大大提高,事半功倍。

三、狠抓课堂纪律,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

各位老师经常在参与各类评比课、观摩课或者观看优质课的录像时也发现,上课的班级因为教师事先有交代,学生的组织纪律好,思想上重视,因而教师授课进程都很顺利,学生也能积极配合。

可是,在平时真正的日常教学中,总有很多的教师感叹上课难。尤其像音乐、美术等常识学科的老师,一堂课已经打铃几分钟了,学生仍然在喝水说话,搞作业或干别的事。等到上课时,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而音乐课本身就是比较”活” 的课程。如果不在一定要求下开展活跃的教学,课堂将是一盘散沙,毫无秩序,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甚至影响到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而音乐课本内容老套,不合他们所谓的“潮流”,对课程内容没有兴趣。音乐作为常识学科,学生思想上也不重视,普遍认为音乐课就是放松课、可上可不上的课。教师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不配合,个性学生问题多多等。这时,对音乐课堂有效的组织就成了不能回避的话题。所以,我认为,严格的纪律要求是搞好组织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首要方面。尤其是在所带班级的第一节课尤其重要,“严放松”容易,“松转严”难于上青天。这其实就好比放假,放一个大长假再让你上班,无精打采,没有动力;而如果上很长时间的班让你放两天假,得到一定的休息,工作会更有干劲。所以,如果一开始怕学生不喜欢自己,对他们比较放松,到以后再想抓严则非常困难,学生已经形成习惯,不会再去听你的教导。而如果我们一开始抓得非常严,到后面我们根据学情适当的放松下,学生反而会更加喜欢你,认为老师懂得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放松,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干劲。

但是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喜欢老师,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思维去走,根本想不到会去不遵守课堂纪律,扰乱课堂秩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准备,对整个课堂的进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注意调节和引导,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灵活处理,不因一些特殊情况使教学受到干扰。(黄典楚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个人认为很有一套方法,可以借鉴)。

说到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课堂的教学也十分重要,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课堂进行时了:

四、生动活泼的课程导入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场戏,课程导入便是戏的序幕,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就象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情景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比如在上《梨园金曲》时,因为是京剧内容,学生感兴趣的就更少,因此我就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李玉刚来导入,让学生逐步去了解一些京剧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在《渴望春天》里,我又运用和学生一起背诵语文课上他们学过的散文《春》来进行课堂的导入等等。

当然,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记住,只有多样化,学生才不会感到“老生常谈”,始终会保持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来接受学习。

五、形式多样的教法

在各门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各班的学情出发,采用不同形式的教法,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切忌不可千篇一律,每个班都是同一种教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无聊,教师也会逐渐感到乏味。

我所带的是七、八两个年级。由于七、八年级学情的不同,教学的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八年级使用的依旧是老版教材,很多歌曲、教学内容已经年代久远,学生并不是十分喜欢。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九年级,由于课程较多,学习压力较大,主课老师经常拖堂、考试、作业负担重等缘故,已经有些死气沉沉的感觉了,再加上年龄增长,进入青春期,心理变化大,容易害羞,不愿意展现自己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兴趣,也想了不少的办法。比如在上《难忘今宵》时,因为这是一首人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因此我也为此设计了一个活动。即让每班音乐课代表、班长负责,挑选主持人、歌手,写主持词,唱这首歌,来模仿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这个活动让学生十分的感兴趣,因为春晚离他们本身就很近,通过这样的方式即让他们对于歌曲本身有了很深的印象,又让他们进一步对音乐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美丽的村庄》时,这是一首需要学唱的歌曲,歌词里有很多的“啦”。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个闯关类的小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去学唱这个“啦”,学生同时也挺感兴趣,再学习歌曲时也就没那么排斥了;再比如《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我就从历史、政治的角度来讲述长征的故事;多学科协同教学,将不同的学科知识与自身的音乐教学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多样的教学方式,是音乐教学不再那么死板,又让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而七年级使用了新版教材,无论在歌曲编配、内容选定、知识点的划分上确实很不错,比老版要好了很多很多。像《爱我中华》、《青春舞曲》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红河谷》是闻名世界的歌曲等等。因此,新版教材适当的歌曲,加上七年级学生向来活泼的劲头,让我的音乐课上起来就十分的顺手。另外,时不时的插入表演环节,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上台大胆进行自我展示,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六、良好的收尾

一部好的电影,即使到了尾声乃至影片结束,也同样让人回味无穷。有的老师把课上完后,还有几分钟就无所事事,或者认为结束前的几分钟无所谓,没什么可以说的„„本人认为,这是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的。我觉得一节课的结尾跟导入一样重要,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课尾的几分钟,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又可让学生提出疑问,引起议论,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思维,拓宽思路,还可以鼓励学生表演展现自己。这样长期下来,学生们也会对音乐课也越来越感兴趣,对课堂产生留恋之情。

因此,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潜心钻研教材,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既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教材本身特点的课堂结尾。但它绝不是单纯地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更应是知识的转化和升华,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的心时时牵挂着这门课,期待着下一节课。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科、学情的不同来设计一些课堂结尾的教学活动。

以上只是本人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可能还有些欠缺和不足,各位老师可能因为学科、学情不同,也许不一定适用,但可以借用作为参考,加以修改,形成自己的特点,也希望各位老师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2.上一堂好课的标准 篇二

一、评价好课的基本原理:是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对好课的判断是一个评价问题。评价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主体的需要取决于主体的目的。因此, 主体的目的不同, 需要就不同, 价值标准就不同, 这就是评价标准多样的原因。因此, 在探讨好课标准的时候, 首先明确评价目的。我们对好课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评价的根基。其次, 我们还需要明确:什么是质量?这是一个看似简单, 实际却很复杂的问题。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里的解释无疑是最权威的:“质量, 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总体特征和特性, 基于此能力来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 质量, 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 就是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将此定义引入教学就会得出教学质量就是教学产品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程度。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学生学习后所取得的成果, 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实施必须考虑到“顾客”的需要, “顾客”是上帝。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教学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设计。这是判断好课标准的基本原理。认清并认定了这一点,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也就有了准绳和途径。满足学生的需要不是一个满足或者不满足的简单过程, 没有一个教师可以做到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也没有一个教师一点也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是一个在满足和没有满足之间的连续体, 存在着不同的满足程度。好课的标准就如同好车的标准一样, 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好课的具体标准没有上限。

二、评价好课的具体标准:为学生的理解而教

由于学生学习需要层次多样, 因此评价好课的标准的层次也是多种多样的。设定好课评价标准需要区分是原理性的标准还是具体标准。原理性的标准与具体的标准居于不同层次。具体评价标准可以从基本原理推导而出。显然, 若要探讨好课的具体标准, 必须首先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到底需要什么。这就需要清楚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话题总是从评价开始, 但是, 很快就会扩展到教学与学习方面。

1. 学习的本质:“解释学循环”

如何更好地教必须奠基于对学习的本质的理解之上。新兴的学习科学对学习的本质进行了多种维度的研究, 但多种看法的一个共性就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因此, 弄清学习的本质我们需要理解“理解”是什么。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 有助于我们理解“理解”是什么。解释学者施莱尔马赫认为理解是一个循环过程:部分的意义只有在整体的背景下才能被理解。但是若不理解部分, 就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因此, 理解需要一个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循环运动, 称为解释学循环。亚里斯多德曾经提及它:“所有的教学和所有的智力学习都来自于我们现有的知识”。海德格尔对这个循环进行了补充, 在我们明确地理解某种东西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有关的前概念。“理解从来都不是没有预设的理解我们面前的事物的过程”, 我们只有在对某事有预先理解的条件下才会走向有洞见的、明确的对某事的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理解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 永远不会终止或达到完整”。人类的理解包括持续不断地即时地修改的过程,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脱离这个循环, 而是以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显然, 理解的循环本质与传统认识论的直接认知相反, 学习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是一个解释学循环运动, 需要某种认知上的反复, 我们不可能直接了当地占有知识。这意味着讲授法的无效。如奥古斯汀所言,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重新组织。

2. 理解的维度

理解的维度可以表达理解的复杂含义。理解有六个维度: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教师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评价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管理者可以从这六个维度对教师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进行评价。

(1) 解释

解释指能对现象、事实、数据进行全面、可靠、合理的解释, 并进行恰当的论证说明。若能够对“为什么会这样?”“用什么来说明这类现象、这类行动?”“它与什么联系?它是怎样起作用的?”“它有什么含义?”等一类的问题提出成熟的见解, 对使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数据、情感、思想进行言之有理的说明, 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含义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就证明这一维度的理解已经发生。这一维度的可以看作是一种得以确证的看法, 学生不是简单照搬别人的观点, 对阐述的事物, 自己可以给予证实, 即学生能对答案进行说明, 并能阐明它的导出过程, 同时还能证明它的合理性。在这一维度理解深刻的学生, 既能准确了解和阐述各种现象, 又能抓住事物 (如思维、经历) 的潜在本质。思考全面、精确、考虑周全。是一种对为什么和怎样的知识的真正获得。

(2) 释译

释译指能够揭示出事件的意义, 对于涉及到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阐释、叙述。

阐释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是解释, 当我们以特定的方式提出对自身具有实质性的挑战, 且不能完全得到证实的观点和见解时, 理解就不期而至了。通过回答“它意味着什么”, “它对我们大家、对我自己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 通过讲述的方式阐释某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揭示某一观点的重要性, 或提出人们产生共鸣的释译, 就实现了这一维度的理解。

(3) 应用

应用指熟练地掌握了概念、原理或技能, 并把它们有效地运用于新环境之中。布卢姆称:一个学生真正理解了, 就能将其运用于实际。让·皮亚杰称:对一种理论的真正理解, 意味着学生对这一理论的重新发现。一个孩子能够重复某个观点, 并能指出一些学习情境下的应用性实例, 他往往给人一种已经理解了这一理论的印象。然而, 这并没有显示其完成了重新发现的目标, 不一定是实现了理解, 自然而然地应用知识才是检验真正理解的根本标准。这个维度的理解要求进行以实际行动为基础的学习。学习应该更多地集中体现在现实的应用任务上。为了实现这一维度的理解, 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用在何处、如何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校正以适应特殊情况的需要。

(4) 洞察

洞察指观点深刻并具有批判性。杜威曾言“教育的优势在于它那种通过事物表面判断内在实质的能力, 正是通过这种能力, 在重点事物和特殊的事物之间, 显著的事物和重要的事物之间做出了区分。”洞察能对“它究竟是什么?”产生自己的看法, 并且把任何答案都看作是一种视角下的产物, 即便对老师的和教材的看法也是如此。洞察是一种极有力度的深刻的见识, 赋予常规性的思想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如果学生能洞察, 就有能力揭露各种似是而非的假设和结论。当学生有了洞察力的时候, 他会站在一定距离之外, 对那些未经认真思考的习惯性观点进行审视, 知道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洞察意味着提出以下问题: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前提假设是什么?接下来是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怎么看这个问题。我们如何不懈地进行追问?实现了这一维度的理解, 就能对“从谁的立场?从哪一个有利的立场?”“需要明确考虑什么样的前提预设?”“哪些观点需要阐明?哪些已经得到确证?”“证据是否足够?合理吗?”“这些观点的优缺点是什么?是否可信?其局限是什么?”等问题轻松做答。

(5) 移情

移情能深入体会另一个人的感情和观点, 是一种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理解世界的认知能力。

(6) 自我认识

一种认识到自己无知的智慧, 能够理智地认识自己思维与行为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3. 教学:为理解而教

尽管很多教师都宣称, 他们以学生的理解为目标, 但他们倾力追求的东西却是他们极易忽视的东西,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记住课本内容, 能在测验中取得高分就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知识, 记住术语就等于概念内化, 把讲解等同于理解。既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考虑学生的需要, 对课堂上学生是否形成理解只有模糊的自我感觉, 不会采取措施去了解。他们声称是为了理解而教, 但是对什么是理解, 对怎样促进学生的理解, 对学生是否已经实现了理解却一点也不关心。在学生出错后, 不会探索学生是如何形成错误答案的, 只是简单推断学生的想法可能是什么, 然后告诉他正确答案以节约时间, 对如何让他们生成合乎逻辑的答案也不关心, 丝毫没有关注到学生怎样想、怎样建构概念为己用, 怎样理解。对理解的漠视, 对内容的关注使讲授法理所当然得到青睐。讲授法助长思维的被动性, 被动性不仅表示缺少判断和理解, 也表示好奇心的减弱, 会使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使而索然无味。对于学生而言, 阅读课文时, 没有生词, 但是却不能推导出内在的意义。拥有足够多的资料, 却无法对之进行解释。对一个高中生来说, 对下落的物体加速度减小, 速度却在增大迷惑不解。小学生会应用乘法规则进行运算, 对两个分数相乘却得出一个更小的结果不解。只是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方法, 只是记住了相应的公式, 会套用公式, 却没有对问题形成真正的理解。学生分数不高、成绩不好, 真正的问题是对内容只有一点理解或者根本达不到理解或者缺乏实质性理解。然而, 学生如果没有理解, 就意味着他们根本没做任何学习。“任何人从事任何事物, 都根据某种看法作为行动的理由, 不论他运用哪种官能, 它所具有的理解力都不断引导他, 所有的活动能力, 不论真伪, 都受这种看法的指导, 人们心中的观念、意象才是不断控制他们的无敌的力量, 人们普遍地顺从这种力量。”理解的质量决定了学习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好的教学必须为了学生的理解而教。

4.“为了理解而教”的标准

怎样使学生达到理解?怎样证明学生已经实现了理解?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深刻的理解而没有流于表面的理解?为了实现“为理解而教”, 教师要设定清楚的理解性目标, 并且应该像陪审团成员一样进行思考, 以明确无误的证据证明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 对学生是否理解进行评价, 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外在的行为设计。

(1) 设定理解性教学目标:评价先于教学

为了理解而教则需要首先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内容和组织活动。即评价先于教学。必须先期确立学习目标, 这是我们进行学习评价的根据, 是证明学生已经达到了对学习内容的精通和理解的证据。仅仅从外在形式上追求超越那种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低效的。

首先, 教师必须十分清楚如何确定哪些内容需要被理解, 什么内容最值得理解, 而不仅仅是匆匆掠过。教师对学习达到的结果必须有清楚明确的预期:用什么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理解了学习内容?当学生真正理解的时候, 学生应该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反之呢?学生如何才能获得理解?第二, 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理解。通过什么样的智力运作使学生理解重要概念?为了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的,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事实、概念、原理) 以及技能 (程序) 的储备?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第三, 对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做出评价。如何证明学生已经获得了理解?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基于基本问题的目标系统。

如何表述理解性目标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它可以确认学生实现了真正的理解。弄不清这一点, 我们还会保持陈旧的评价习惯。这一过程与选择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相比处于重要地位。把实现理解作为教学的真正目标, 不仅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 而且导致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分界的明晰化, 使得学生也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学与学习行为之间的有机关联会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2) 围绕问题组织教学: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途

知识和技能不会自动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组织内容以促进学生实现理解?策略:围绕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对那些重要的观念, 我们想要理解它们, 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借以检验。伽达默尔说过“有问题的人才会达到真理”。问题作为一种标准决定着学生素质的现状及他们理解的程度。若把教学作为接受固定答案的过程, 就会压制学生自由探寻的倾向, 学生的理解意识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萎缩, 学习过程就会沦为一种没有问题的机械接受过程。因此, 我们必须把学习内容的主题与结论性陈述转换成问题的形式, 进而设计相应的激发问题答案的方式。只有围绕有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学, 才能克服那种以表面的活动为基础, 以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指导。

问题一般都要是令人困惑的两难问题, 是一些连环式追问。要使学生意识到, 学习过程表现为问题———回答———再问题的环状连接。追问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来解释、验证和支持自己的所思所想, 让学生有机会重新考虑、重新回顾或反思, 更新他们的初始回答, 完善观点以及追踪自身思考经历进而能帮助学生理解自己被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思想。因而提问就成为促进学生理解的工具。

(3) 对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进行评价

如何证明教学实现了理解、预期的教学目标?对理解的评价需要各方面具体而明确的证据。理解的维度指示我们寻找证明理解的出发点, 应该根据每一个维度的核心体现出来的实践能力来证明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我们可以把理解的维度的核心内容具体明确化, 并以此为标准, 实现对理解的完整评价。这里要区分:作为实践能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实践能力。传统的评价方式常常致力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理解性教学提倡评价实践能力, 会对学生是否实现了理解进行评价。

三、一堂好课的指标体系

对教师是否为了理解而教进行评价。第一, 要看教师是否以帮助学生理解为核心设计教学目标与过程;第二, 要看教师对学生是否已经实现理解进行了判断;第三, 评价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即理解程度。在大家对应该怎样评价一堂好课的评价原理形成共识后, 对具体的好课的指标,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这一评价原理加入具体的评价标准。下面是一个供参考的指标体系。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 以理解为目的的教学要求尽可能地少教。理解的含义更接近于澄清思想, 而不是教给事实。苏格拉底称, 严格而论, 理解只有学会, 无法教会。如果学生要理解复杂观点的意义, 教师提供的那些理解远远不够, 学生应该做出自己的理解。理解与思考有关, 我们当然希望学生善于思考, 但是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思考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正如苏格拉底指出的, 把问题想透彻需要勇气。对于思考来说, 它是自己主动引发的结果。让学生离开“洞穴”的原因不是教学, 而是建构性地理解。在理解性教学中, 学生必须意识到, 理解的实现靠自己的领会, 而不是靠记录教师的答案。教师们往往有一种表达的愿望, 这正是他们苦恼之源。实质上, 使学生少接受或者不接受那些事实性的东西, 他们更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聪明的举动。只有明确教学目标, 同时使教学指向这些目标, 教学才能表现出高质量与高标准。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的最大愿望不应该是传授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单纯的讲授不会使学生真正理解老师教给他们的东西, 教师所作的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设法使学生了解自己观点的局限性, 为学生创造条件促进理解的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的是在不同的背景中表现出的非凡的理解力, 好课的标准就是为了理解而教。

参考文献

[1]http://dreamimage.blog.163.com/blog/static/20705832200791703821501/.

[2]http://baike.baidu.com/view/13930.html.

[3]Shaun Gallagher, 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59.

3.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篇三

一、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一个都不少”

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

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和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和难度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特优或学困生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二、关注学习过程——“在活动中学知识”

一堂好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确定新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提高对建构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认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会尝试成功的愉快,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注重学用结合——“知识的生命在于应用”

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问题,体现知识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应恰当处理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同类型的反馈信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

四、着眼全面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堂好课,每个学生都应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我们所进行的都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课堂上学生们除了学习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要与同伴之间进行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诚然,这一系列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知识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体现知识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总之,一堂好课不同于一台好戏,演戏是按照固定的剧本,依据既定的程序,演绎着不变的情节。而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丰富情感。因此,一堂好课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 篇四

正如美学中对“美”的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的标准也是难以界定的。因为界定的标准太多了,观测的角度太多了,评价的内容太多了,主观的判断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

一、精神面貌

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

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

堂不算好课。

四、教学效率

综前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的互动性、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等等,其实,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总而言之,那就是“有效性”。教学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的影响面,二是个体效率的平均值。效率可以有高低,但如果流于形式没有效益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作用,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好课首先是充实的、紧张的、有序的、提高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事干,都在忙忙活活,还能井然有序。当然,一味的紧张并不可取,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劳逸结合也是学习的法宝。

五、知识容量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①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②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③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④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完美的课堂还具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又有智慧思维的启迪,既有学习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还有创新领悟的生成。

六、能力训练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潮,是深化认知,发散思维,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生动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教育、教养、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知识与个性、实践与能力、觉悟与品德的和谐发展。但仅有讨论还不够,一堂好课应有适当的训练与检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促进和强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特别是要体现出对学困生学习自尊心的保护,真正落实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经常检测并及时反馈,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面展示自我、认可自我、修正自我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就可以温故知

新查漏补缺。

七、目标达成

按理说,评价一堂课,应把“教学目标”放在前头,我却把它列在第七位,因为我更看重的是目标的达成和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措施。评价一堂课,着眼点在课堂,行家却能瞅到备课。备课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才能做到有

教才心中有路。如果目标不明确或干脆无目标,形如漫无边际地瞎学乱教,势必一团糟。好的课堂,师生对目标都了然于胸,教学指向“直捣黄龙”,教学过程尽量避免旁逸斜出。这样的课堂自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纲挈领,直奔主题。

八、延展带动

“你的每堂语文课我都很期待,课堂上真的希望时间停滞,特别害怕听到下课铃声。”这是学生恭维老师的一段话,我却觉得道出了最佳课堂的真谛,那就是余味悠长影响深远。期待着上课,意味着视学习为享受;害怕铃声,则说明这样的课堂趣味横生。鉴于此,评价一堂课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询问学生的心情体验。好课应是教师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乐于训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表现的舞台,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九、师生关系

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知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教学相长,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还能领略整个过程,而且能得到教师智慧的引领和闪光的启迪。老师传授的是“点金术”而不是简单地送金子,学生掌握的是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好的课堂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美好,并借助这种美好憧憬去不懈追求,自觉回馈老师和社会。

十、课堂情景

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学过程流畅,知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形”散而“神”聚。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要环环相扣,要能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地“思”起来、“活”起来。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更不是肤浅的师生对话,而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是师生互信、互动的一种美好境界,是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的一种情感体验。同时,课堂气氛的活跃还要有“度”,既要学生“动”,又不能让学生“乱”。教师要用一根“线”始终牵住学生的活动,从而很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要体现有效的师生对话,教师的巧妙设疑,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引导学生思考,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由此激发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的潜能。(梁恕俭)

一、什么叫评课?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这了改进。

二、评课的意义

评课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评课的原则

1.评课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课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评课要从有利于对教学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出发。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考察相当多的因素。正确评价一堂课,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对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察,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评学”上面。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要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转到如何针对学习差异进行因人施教,如何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课堂,转变为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课堂。

转变评课的着眼点: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考评分数,而应该更多关心教师在创设有效教学活动的环境与气氛上,关心教师对学习者流动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

4.评课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正确地评价一堂课时,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评课要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测量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

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的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测量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评价的内容和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以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评价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

四、评课方法: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评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 难点,抓住了关键。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

[1] [2] [3] 下一页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改变。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六)评学法指导

(1)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要看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付诸实施

(七)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是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是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八)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评教学效果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也就是,当上完课时,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五、评课的注意事项

(一)、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

(二)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三)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四)要以事实(数据)为根据,增强说服力。

5.一堂好课的思考作文 篇五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我们作为老师一直在苦苦思索并不断追寻答案的问题,或者说是课题:“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其实,这是一个在新教育体制下和新课改标准下不断被思考和被实践证明着并逐渐被积极认识的一个问题。原来在众多人的评课标准里,“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行云流水”、“设计严密”、“人人称道”等词语成为一堂好课的标志性评价,而在今天,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能真正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地发掘出学生的潜能,这样一个指标下,上述这些评判标准或者一种对课堂的评判理念便显得不太“和谐”了,因为,这些过多强调的`主体是“老师”,而对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说,从目的和意义上来考虑,其主体应该是“学生”。

从一个站在第一线的老师的角度来说,一堂好课,就是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尽量的放开学生,这里的放开,其实是放开学生的思维,而不让学生发散的线性思维陷进我们“设计”好的思路的囹圄中之中,那样,我们得到了一种完成教学任务的满足,却制造了教育的一种另类的悲哀!

真正的好课堂应该是有“问题”的课堂,而且在合理的状态下,学生的问题越让我们意想不到,我觉得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这个课堂的再发展,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展示教师自我水平和价值的过程,这样的碰撞相信才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双赢!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最有价值的课堂,而对评课者来说,有争议的课堂才更能彰显课堂的魅力和其教学的亮点。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现代不断实践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传道、授业”已不能完全体现现代教师的价值和功用了,而教师的真正价值却在于“解惑”,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巧完美的“表演”好这一门“平衡的艺术”!

我们思考着、努力着、期待着……

但是,有一点却是最想说的,思考的人很多,而在路上坚强、踏实,以一种朝拜者提姿势行走的人却不多?

6.上一堂好课的标准 篇六

一堂信息技术好课的标准 李艺教授曾说:“符合新课程理念,活泼而紧张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我心中理想的信息技术课堂。如果一个负责任的学生,回忆他的信息技术课堂时,能够找到的印象是不知学了什么;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回忆他的教学经历时,感觉老是领着学生玩,并没有教给学生些什么东西。这样的课堂,我们自己都找不到信心,不要也罢。”说的太好了。

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自然和谐

一堂好课有很多标准,但我觉得,如果缺乏自然和谐,就难以称为“好”了。看一看现在的公开课吧:

教师知道结论----故弄玄虚,讳深莫测, 拐弯抹角的引导, 学生也知道结论----开始要做出无知的样子, 一脸天真, 最后作恍然大悟状.听课的人更知道结论----“看你怎么表演”.其实, 讲课的实质就是把一件事情讲给别人听, 完全没必要激情四溢, 高亢有力。

平和、稳重,自然,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效果会更好。

当然,在平和的背后,蕴含的是教师的功底,越是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越不显山露水,语言直白简捷,情绪轻松随意。

有的教师,内心缺斤少两,但表面上准备的极为充分,连每句话怎么说都提前想好了。而有的教师,功底深厚,表面上却不那么挑剔。令人印象深刻。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课,如同司机、厨师、电视修理等一样,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高级”的技术罢了。这些话有些老师可能不爱听,但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们的任务远没有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沉重。

当然,基本的原则是不能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也不能少。但这一切,都蕴含于自然和谐之中。无以宁静,难以致远。

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二——教育无痕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盐,任何人也不能缺少。盐虽重要,但你能直接去吃吗?因此要把盐溶入到美味的汤中。教育也是这样,远大的理想、爱国的热情、良好的品德、向上的精神,都是我们所倡导的,但这一切,都不能生硬而直接地灌到学生的脑子里,而是要通过一个载体、一个媒介、一种形式、一个方法,真正的溶入到他们的心中,被他们所理解、所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作品,做为范例演示给学生。你如何制作这些作品呢?仅仅是讲技术吗?主题如何,情感如何,构图和色彩如何,音乐如何,能不能打动和感染学生?

把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溶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通过美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形式唤起学生的共鸣,于无形中帮助和教育他们。

一个作品和好坏,往往能决定这堂课的成败。

当然,还有技术的层面,信息技术教师的本质是“技术”。

以上这些说的是,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审美、听觉视觉的传达上拥有良好的素质,说你是半个美术教师和音乐教师,一点也不过份。

学生上你的课,能享受到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他们就会佩服你、爱你,当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关于学习兴趣,要单独另讲)。

技术是底层面的,是我们上课的主旨,但不能惟技术为首位,至少不能表现的如此。

还是老三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把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吧。

教育无痕

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三——松紧得当

“最近家里的电脑有没有出问题了?需要我的帮助吗?”“有没有在网上发现一些好东东?”这是一个教师上课时的开场白。

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情入手,除了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还体现了教师的善解人意、关切和爱护,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一堂课的开始,不是要学生紧张起来,而是先让他们精神松弛,以平和清静的心情来面对教师,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来到教室,不会带来紧张和劳累,而是轻松、愉悦和舒畅。

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引课时设计大段大段的开场白,给学生交代如此多的任务,好像通过这一堂课,必须要解决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远大的理想等诸多严肃而重大的问题,无形中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段地讲解、高难度的任务,学生做作业时不断地给予督促。最后还要当众评价。(甚至还有让学生修改后再重复评价的。)一个环节套一个环节,使学生时刻处于紧张状态,生怕听漏一句、做错一步,当然更怕当众出错。

总之一个感觉:教师和学生都很累。

在一堂课中,学生不可能长久的保持紧张状态,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必然会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因此,作为老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情绪状态,松紧得当。在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段里(大概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把重要的问题讲清楚,而且不能啰嗦重复,(这时很能显示教师的口才。)当学生注意力下降时,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比如让学生自己操作。)给学生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

让学生在轻松中完成学习任务,是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在引课、示范、任务、辅导和评价中精心设计,但表面却不露痕迹,始终给人以轻松随意、却胸有成竹的感觉。

引课简洁直接,示范详略得当,任务具体有效,辅导亲切自然,评价轻松幽默。

毕竟只是一门技术课,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学生能否考上大学,不要把学生喜爱的课而人为的让他们感到厌烦和劳累。

还是那句话,不要有太多的使命感,更用不着让诸如“国民的信息素养”之类的大问题“时刻萦绕在自己的耳边”,那不是我们所能解决的。

7.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篇七

叶澜教授提出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她认为, 作为一堂好课要达到五点基本要求。第一是要有意义。学生通过这节课要有所收获, 让学生从课堂走进来和走出去时是不一样的, 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的意义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 是学生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概括的说就是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 而且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新要求, 越来越会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第二是有效率。这个效率是从两个方面来要求的, 一个方面是覆盖面, 这节课必须是对大多数学生有效的, 而不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另一个是时间的效率, 教学的时间利用率要高。第三是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 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 有互动的过程, 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 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第四是常态性。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 而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第五是有待完善。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 十全十美的课往往是造假的课, “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一堂好课一定还是有待完善的课。

8.上一堂好课的标准 篇八

王荣生教授一直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王教授的话令我反思了前段时间听的一节课——《杨修之死》,这是南京国际树人学校组织的一节对外公开课。教师由曹操的《短歌行》导入,将教学主体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通过读课文理清文章写的杨修犯曹操之忌的7件事,并请学生评点这些事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以期达到让学生掌握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第二部分是讨论杨修之死究竟是谁之过,课堂气氛热烈活跃。这节课紧扣语文课本,没有玩什么“花招”,也没有制作华而不实的课件,而是原汁原味地回到课文本身。评课的专家说这节课就像是道家常菜——于身体有益。回到课文本身是件可喜的事情,但这还只是起点,最终的落脚点还必须要放在教学内容上。杨修之死是谁的过错,是不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是不是可以不管答案,只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行?“杨修之死谁之过”是不是这篇课文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个统计,全班37位同学,有3位认为是曹操的过错,有15位认为是杨修自己的过错,余下认为是曹操和杨修两人的错。教师点评:《短歌行》中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什么容不下杨修?原因是杨修不明白封建等级制度,聪明好露,说了不该说的话,终招来杀身之祸。

杨修之死真的是杨修自己的过错吗?我不赞成这样的结论。回到课文中来,由“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可知杨修已从简单的行迹中揣测到曹操的心意。钟子期闻音知雅意,俞伯牙摔琴以酬知己,成就了一段千载佳话。怎么到了杨修与曹操这里却变成是杨修聪明外露该死了呢?再说“梦中杀人”,曹操杀人,却掩其行迹,杨修直言,又何错之有?至于“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而出”“为曹植作《答教》三事”确实表明杨修已深深卷入宫廷斗争之中(《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但自古知识分子不都是“修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吗?一旦选择定了,当然得竭忠尽智,至于结果是“成王”,还是“败寇”,又岂是事先能知晓的,这怎么能成为杨修该死的理由呢?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文学或者伦理学的范畴里,“杨修之死谁之过”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把“谁之过”作为一个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时,就应该慎重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木秀”的过错还是“风摧”的过错?教师点评引导“是谁的过错”,是境界,也将是方向。人文性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每节语文课都应承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时代价值观的责任。“枪榆枋而后止”的“蜩”与“学鸠”,不会有图南之志。唯唯诺诺、老成世故,喜怒不形于色的“现代人”永远不会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中国社会永远不会形成成熟理性的公民社会。

杨修的死因是不是这篇文章一个合宜的教学内容?合宜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对此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以及为什么教(《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第197页)。那我们来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设置“杨修之死谁之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用书》上说:这个小题(此问是课后习题)具有开放性,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争论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第192页)。通过对当时教学实践的观察,我们发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时通过对细节的补充、质疑,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但这是不是足以养成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有什么独特作用?在“总是特定阅读取向”(王荣生语)的阅读上进行讨论,囿于课本,没有新材料的补充和新的阅读方法的引进,语文学习的方法或者知识的层进作用就会不明显。也就是说,教师在《杨修之死》中的讨论与《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中涉及的任何问题的讨论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那么“我”又为什么要教这个内容?

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设计成“用件”型(王荣生教授根据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把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分成“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所谓“用件”型就是“利用选文所讲的某一点触发,使学生从事相关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从教学要求上看,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从内容上讲,可读性强,参考文下的注释不会有阅读障碍;从教学目标上讲,将之确立为“掌握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地被提及,在这儿已属重复。如果把教学内容确立为了解历史小说的特点,那么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初步方法,会不会这篇文章是更合宜的教学内容呢?《教师教学用书》“相关资料”中就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即把“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两个故事在教材和《捷悟》篇中的记载进行比较(第195页),从彼此抵牾的地方入手,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较为客观地认识事件、人物的一般方法,从中也可以得出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的正确认识。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能独立思考的个人。中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知识得到训练、视野得以开拓。抛弃一些功利性要求,少一些教育的随意性,我们将会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9.学习《好课的四个标准》有感 篇九

原创: 幸福不遥远

总说教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品牌。是啊,课堂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能好在哪里呢?每一个好的老师无一不是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自己的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取向的,他既不会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也不会为人左右,失去自我。好课的艺术,就在于“放得开,收得拢”,这艺术会让人觉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会让师生难以忘怀。

学习了好课的四个标准后,反思自己的课堂,慢慢梳理自己的得与失

一,有激情缺创新

性格使然,不同文章会带给我不同的激情,高兴时候高谈阔论,愤怒时候慷慨激昂,悲伤时候也会感同身受,抒情时候诗意盎然,自己也常常沉浸其中。我觉得这是我的一大优势。但是新意上还是缺少很多,比如情景的设置,大胆的根据需要把表演,辩论,甚至是学生自我讲授引入课堂还是不够,缺少“新”。

反思为什么缺少“新”,无外乎如下几点:

1..眼界窄,闭门造车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机会已经不单单是领导所给,不单单是外出听课学习,随便网上搜索,名师的实录,视频,文章无一不是我们提高的基石,一次次感叹,名师就是名师,特级就是特级,如果一个个感兴趣视频去揣摩,又能不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呢?

.2.头脑懒。其实教师的工作看起来日复一日,但每一日都需要做头脑风暴,才会使得自己今日不同往日,今年胜过往年。好方法是想出来的,好主意是思出来的,好创意是实践中来的,好论文是实践后总结出来的,让大脑运转起来,让课堂实践多起来,我们增长的才不仅仅是教龄上的数字,而更多是越来越丰厚的教育底蕴,有了丰厚的底蕴,我们许多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职业幸福感,孩子的幸福感才会提升。

二,有想法缺坚持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还算有些想法的人,一些事情也在慢慢的做,但是很多事情却难以坚持下来。或者是在不停的变变变,却忽略了许多事情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质变,

比如古诗的诵读,比如每日作文周报,比如每日一思等等,坚持一件事情是枯燥的,怎样让枯燥有趣?怎样让周而复始但是心有目标?在又回到了创意上,有时候机械的让学生去背诗,粗暴的检查,不如设置更多的小项目,小目标,或者小游戏让学生快乐的去学,愉快的去背。如果还有学生没去参与,一定是我们的办法没有引起他的兴趣。

坚持该坚持的,在这份坚持中融入思考,融入创意,给孩子枯燥的.学习生活加点调料。

三有热爱缺总结提升

我爱我自己的职业,我爱语文教学,这份爱使得我站在讲台上时刻都像一个战士,哪怕寒冬腊月也要赤膊上阵,也很多时候为自己的课堂或想法点赞??,可却疏于动笔,让很多美好静静流淌而过,慢慢遗忘,

拿起笔来,记录真实,记录成功,记录失败,记录思考,那样才会真正与时俱进,提升自我。

希望自己反思了自己“三有三缺”,让自己的课堂多一些“得意忘形”之境界。

“得教材之意”,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和编写者的意图;

“得学生之意”,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情绪,使之渐入佳境;

“得课堂之意”,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套不变的、机械的程序。

忘掉自己的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要时刻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

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于某一种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忘掉课堂之形,努力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和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10.上一堂好课的标准 篇十

天津市教研室特教室

刘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等。其中课程结构(也就是课程设臵),课程标准的制订是国家行为。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多思考的。教材开发中更多的任务要由出版部门,大专院校的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和教研部门来承担。而和广大一线教师关系最密切的,教师有着充分的实践体会的,教师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教学过程。严格地讲教学过程包含在课程实施中,而课程实施的过程涵盖的内容很多:学校、家庭、社会、教材、网络、课外读物、广播电视,些都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内容。本文要谈的是课程实施中的主渠道,即从夸美纽斯倡导的“大教学论”开始的,工业革命以后得到推广普及的,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可以说,一定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才是施展广大一线教师才华的最重要的舞台。作为特教学校这个特殊舞台上的“舞者”——特教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的则是怎样上好特教学校的课。基础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有着和普通教育的很多相同点,同时,它还有着自身的特殊教育原则和规律。特教学校的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的同时,又能把握住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的特殊规律,才能上出我们理想中的特教学校的“好课”。上述,是为缘起,下面谨以聋校语文教学为例谈几点看法。

一、理想的课堂教学

(一)普通教育理想的课堂教学 1.课程实施改革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称“纲要”)明确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其中,关于课程实施的目标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

“纲要”在“教学过程”这部分内容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纲要”还特别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聋教育理想的课堂教学 1.课程实施改革目标

在教育部基教司制订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臵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中,对课程实施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长期存在的 语言沟通障碍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强实践性学习,加强个别化教学,关注个体差异,提倡沟通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 同样,“方案”中,对课堂教学过程是这样表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实践性学习方式作为主导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教学活动应尽可能地在有内容的活动中进行,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心中应是一个个有着不同特殊需要的个体。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采用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沟通方式,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个别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聋校专用设施设备,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三)普通教育与聋教育理想课堂教学目标的比较 1.相同点: 第一,都提出要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二,都强调教师与学生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第三,都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2.不同点: 第一,聋教育首先要克服沟通障碍,提倡沟通方式的多元化。

第二,聋教育更要加强实践性学习,更注重体验性,教学活动应尽可能地在有内容的活动中进行。

第三,聋教育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加强个别化教学。通过上述以聋教育为例,与普通教育的比照,我们可以基本明确理想的特教学校的课堂教学的大致轮廓。

二、当前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一)课改给特教课堂带来新面貌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到第五年,虽然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尚未全面铺开,但是几年来特教学校一直在紧密追随新课改的步伐,积极学习,借鉴新课改理念。这些做法在特教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都收到效益,以天津市为例,特教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热情很高,也取得了比较扎实的工作成绩。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理念新而且不停留在表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做到根据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新课改理念与特殊教育的特殊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校本教研给特教课堂带来活力,更是当前特教学校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十五”期间,天津的许多特教学校都在承担不同级别的课题研 究的基础上开展校本教研。在教育科研专家的指导下,这些研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师从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学会并习惯于思考,教学不再盲目,而是更有目的性,计划性,教师懂得并乐于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随时修正和完善。比如一些学校开展的“教师中介理论研究”,合作学习研究都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得以体现。这说明校本教研的开展已经和课程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不仅给课堂带来变化,更作用于教师的思想,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学习型的,研究型的教师。

(二)特教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普通教育一样,特教学校的课堂也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其中,既有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些尚未克服的弊端,也有在开展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

1.特教学校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弊端 对待传统,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扬弃”。此文对“扬”暂且不论,还是再强调一下要“弃”什么。以聋校语文教学为例,大致存在这样几种问题:(1)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过多的分析课文

有些教师上课时只用一个课时用手语打出课文内容,而不认真地运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理解句意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连贯意思,便进入了分析课文阶段。由于学生词句的基础没打好,就出现了教师一言堂,学生一问三不知的现象。

(2)忽视学生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材基本上排除了对话性质的课文,大部分课文的基调都是报道式的语言,影响了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课堂上很难见到生动的“分角色朗读”的场景。除了教材的“先天问题”之外,教师本身也对培养学生语言交往能力不够重视,甚至胆怯,害怕让学生“张嘴”,满足于“把该讲的讲了”,至于学生的反馈就管不了了,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

(3)忽视读背,不重视积累

普通教育中存在的不重视积累的现象,在聋校更为突出。学生由于听力障碍本已没有“原始积累”,再不去刻意地读背,势必造成在语言交流和作文时“无话可说”。

(4)仅存积累中“消极语汇”多,积极语汇少 只能理解而不会运用的语汇被称为“消极语汇”。学生在特定环境里学到的有限的语言量中大多只是停留在“理解”这一层次上,能运用自如的极少。许多学生学过的词、句、段数量并不少,但大多是消极语汇,阅读时尚能理解,表达时却不会运用。

2.在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

特教学校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还没有正式下发。特教学校的课改很大程度上还是在模仿,套用普教的做法。教师的热情很高,很多新课程理念都在很积极地实践运用,但是,由于没有深入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特教学校的课改研究,缺乏个性化,因此,在特教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应引起重视。

(1)形式化

所谓形式化就是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目前,特教学校课改实验中形式化的东西不少,“廉价的表扬,无效的课件,表面化的合作,不恰当的情境”不时反映出来,为做而做,为改而改,而不讲究为什么。

先说说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我认为它对特教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关键在于用得恰当。怎样用叫恰当呢 第一,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重难点。比如讲授聋校语文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帮助聋生加深对鲁迅的认识和理解,就要利用课件呈现鲁迅的有关资料图片。第二,化静态为动态,理解学习内容。比如对聋校语文课《马踏飞燕》中“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的理解,电脑动画中飞奔的骏马点踏空中飞翔的雨燕的动态画面,能给聋生理解课文带来很好的帮助。

再说小组讨论,现在,无谓的小组讨论很多,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小组讨论呢?第一,教师要明确小组讨论的价值,只有在个人能力达不到时,小组讨论,合作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学生才有讨论的热情。第二,老师要对讨论提出要求,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再学会表达。第三,小组讨论贵在适时,不能把它当作一堂课的亮点,随处点缀。对特教学校来说更要慎重,不能流于形式。也许,讲解,辅导更是特教学校学生需要的。

(2)教条化

教条化的问题在于忽视了教学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的一个活动过程,忘掉了具体,拿一个框架来套,不管哪一科,哪一类学生,哪一类学校,哪一类教师。比如“质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去质疑了。特教学校当然不能不“质疑”!但是,我们考虑没有我们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呢?比如聋生,由于听觉缺陷造成学习过程中接受环节的残缺,衍生言语障碍。他们往往在入学后才开始接受规范的口语训练,并接触书面语言,因此,他们语言,知识的储存量有限,他们更多的需要获取和认知。我们经常能看到课堂上学生无从质疑的尴尬。还有“探索性研究”,每个层面上都要探索,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了,没有序列,没有过程,没有重点,没有发展。再有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动辄“棒!棒!你真棒!”现在还出现了“棒!棒!我真棒!”还有,一节课下来,学生满脑门儿的“星星”一胳膊的“金光闪闪”。其实,教师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目光,亲切的抚摸不都是很好的激励吗?安静的课堂,有序的学习过程,师生共同对知识的探讨,才是令人期待的。孩子们对学习生厌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教条化,把一切弄得没有了滋味,没有了具体情景中的学习需要。

上述两点课改中的偏颇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要抓紧进行特教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三、对实现一堂好课的几点建议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就我们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特教学校课堂而言,大致应具备下面几个特点:(一)要上成一堂有意义的课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 老师要知道哪些是学生已会的,哪些是他难懂的,要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要注意的是,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一致的,重点往往是知识上的,难点往往是能力上的,要结合学生的残疾特点来把握。教师的教法要围绕着突破难点,落实重点来运用。

(二)要上成一堂有效率的课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 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我们常在评价一堂课时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体现“面向全体”的原则,或则说老师没有很好地进行个别化教学,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说的是一回事。当前,特教学校的生源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重残疾的学生比较多,聋校里有弱智生,盲校里有同时还耳聋的学生,培智学校里轻,中,重度学生各自人数不多,不能分别编班,要混编。在这种条件下,老师如果不能转变观念,一味地追求完成教材,教参规定的教学任务,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甩下一些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如同局外人,就会偏离教育的初衷。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后我们的生源可能会更少,学生的程度可能会更差,我们不能拿着教材的尺子去筛选学生,而是要真正地以人为本,树立教育的服务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要上成一堂有生成性的课

课堂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做到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要能够驾驭课堂,而善于抓住课堂上出现的事件,使之成为一个集精彩的环节。作为教师在明确课是不能完全预设的同时,还应该对课堂的不可预测有所估计和准备。要使课堂具有生成性,就要求师生都具有开放性,教师要有开放的眼界,开放的胸怀,同时对学生不禁锢。陶行知先生早年提出的对学生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是有着深刻的意义。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四)要上成一堂常态的课

上一篇:人寿保险怎么销售技巧下一篇:宣传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