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10篇)
1.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第三课 黄河大合唱
教学内容:
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PPT展示资料
2、学生搜集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音乐与相关文化:古诗)
三、介绍《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作品介绍: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 面以及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 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 往略去此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 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 的痛苦哀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 召力。
1、介绍轮唱:[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五、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
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
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
六、学生轮唱《保卫黄河》。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了解了《黄河大合唱》 及其创作背景和历史现实意义,而且知道了什么是轮唱,还学会了《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歌 曲。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从所学知识想开去,学会学习!3
2.音乐花城版下册三年级教案 篇二
1.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学会用圆润、有力度的声音歌唱。
3.教育学生要学习小号手不怕苦、刻苦学习、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动画片的主题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介绍动画片《小号手》的故事概况
二、节奏练习
三、学唱歌曲
1.听了这首作品,大家有什么感受?
2.介绍进行曲的风格,并再次感受音乐。
3.朗读歌词。
4.学唱第一段歌词。
5.完整唱歌曲第一段
6.学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并纠正不足。
7.学唱歌曲的第三段歌词,并纠正不足。
8.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并利用各种方式巩固。
3.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三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我爱中华》
教学内容:
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歌曲《猜花》
歌曲《大家来唱歌》
教学目标:
一、学生通过参与三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藏的美感。
二、通过学唱歌曲,《猜花》,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
词。
三、通过学唱歌曲《大家来歌唱》,学生能创编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
教学重难点:
1、生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学生在参与歌曲的演唱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敲击乐器
教学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参与歌曲的演唱活动中,能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听中想。播放第1册第3课《爱我的家》中的《温暖的家》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
学过的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听中看。
(1)、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妈妈叫中华》,让学生观赏祖国壮丽的景色。
(2)、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
3、听中读。
(1)、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我的妈妈叫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的妈妈叫中华》。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3)、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掌握正
确的演唱方法。
5、巩固知识。从头反复记号“:||”
6、听中评。
(1)、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
(2)、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
韵独具的美感。
8、小结。
第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猜花》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猜花》,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本歌的演唱,掌握对唱和领唱、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齐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2、通过领唱、合唱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二、新课教学:
1、看看想想。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请学生说说从歌曲的课件中看到些什么花?(很多花)。歌词中提到了哪些花?他们各有什么特色?(木棉花、牵牛花、梅花……)。
2、听听画画。
(1)教师播放《猜花》的录音带,请学生画出印象中的各种花朵。
(2)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创设一种“花圃”的情景。
3、听听答答。教师播放《猜花》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并提出问题:
(1)什么花儿空中开?朵朵花儿像火焰(红烟花、红伞花、木棉花)。
(2)什么花儿早上开?朵朵花儿像喇叭(太阳花、牵牛花)。(3)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花
儿雪中开。(梅花)
4、听听读读。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先请学生边听范唱,边跟着老师拍节奏。
(2)当歌曲中出现“嘁不隆咚锵,隆咚锵”时请学生口念衬词手拍节奏。
(3)教师与学生合作,随着音乐节奏念歌词。如:老师随音乐念前半句,学生随音乐念重
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与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
5、听听唱唱。
师生共同合作,通过轮唱的形式学唱歌曲。如:学生唱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等与衬
4.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四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学理念:结合当下深圳市课改精神:合唱进课堂、小乐器辅助教学的理念,本节课设计了竖笛作为帮助学生学习合唱,让学生在获得一种小乐器技能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好合唱,既充实了自己的音乐生活,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也丰富了音乐课堂。
教学目标:
1、能从竖笛演奏中感知、熟悉歌曲的二声部,为喜欢合唱活动、能参与合唱做准备。
2、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气氛,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3、能用不同的音乐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4、能根据音乐要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
行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分析: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充满童趣的歌曲。歌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4个乐句组成,表达了银色的雪花飘落下来时人们欢快的心情;第二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音区升高,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共4句,体现了人们对冬天的赞美之情;第三部分音区还原,歌词只有一句,三次重复,反复吟唱,表达了对冬天的向往和热爱。全曲在一片期待声中结束。歌曲的难点在合唱部分,合唱对于普通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驾驭的。引导好学生学好合唱,不但是让学生收获合唱知识,还收获团队协助精神和来自表演中的自信。本课利用竖笛教学协助教学,既能让学生收获一门乐器技能,又帮助学生学好二声部,解决歌唱难题,一举两得。通过这些音乐活动,让每个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并掌握切分节奏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
2、能唱好合唱部分歌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竖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练
习
导
入
(一)拍节奏:说出拍出的是什么节奏型?
X
X
X
|X
X|X
X
X
|X
X|
拍出老师的节奏,回答老师问题(切分节奏)
复习切分节奏,为唱好歌曲的切分节奏部分做好铺垫。
(二)竖笛吹奏练习:
1、音阶练习;(每个音以二分音符的时值进行吹奏)
2、能熟练吹奏练习曲;(在课件中出现)
3、练习曲为歌曲伴奏,音乐《音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1、迅速拿出笛子,音阶在老师的指挥下吹奏,注意音色圆润,准确。
2、为歌曲伴奏时能准确地切入伴奏部分,并与歌曲速度同步。
1、通过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利用竖笛,让学生感知、熟悉歌曲的二声部,为歌曲的合唱部分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
(一)感受歌曲
1、初听歌曲,能说出歌曲的情绪。
2、能讲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用童话般的语言,跳跃的切分音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冬天美景,并以“冬爷爷”的语气祝愿“天下小朋友”“意气风发”“心灵洁白无瑕”。)
1、感受歌曲,说出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充满朝气)
2、歌曲表达了冬天的美景,还有……(描述出歌中的内容)
让学生在欣赏时集中注意力,在回答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自如的歌唱,是我校课题的一项重要研究)
(二)学习歌曲齐唱部分
1、歌曲生动活泼,是由于一些节奏型的运用,请同学们找出旋律中的节奏型(切分节奏),并在旋律进行中拍出。
2、用钢琴带唱出齐唱部分旋律。
3、唱出齐唱部分歌曲。
1、找出切分节奏(四处),边听旋律,边拍出切分节奏。
2、能唱出旋律。
3、随伴奏唱出歌曲。
分段学习,从简单开始。在简单中把难点(唱好切分音)解决。
(三)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1、分声部,按两组一个声部的分法。
2、听合唱部分,能感受两个声部的同时,重点听出自己声部的旋律。
3、低声部能感受到旋律跟吹奏竖笛旋律的联系。
4、高声部唱旋律。
5、合唱旋律。提醒学生控制好各自的音量。
6、唱出合唱部分。
1、明确自己所唱声部。
2、能清楚听出两个声部。
3、知道竖笛的旋律是低声部的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
4、高声部同学唱出旋律。
5、准确唱出自己声部的旋律。
6、随范唱唱出合唱部分
从感受到认识,加上之前的竖笛旋律线条,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合唱中最怕的低声部变得不陌生,不再害怕。
(四)唱出全曲
1、指挥学生唱出歌曲。
1、在老师的指导下唱出歌曲。
完整的展现。
三、拓展
1、歌曲的前奏仿佛模仿了什么?让学生找出比较合适的节奏乐器来伴奏。
2、综合表演:找出适当人选,分别进行双响筒、竖笛的伴奏,其他同学进行演唱。
1、歌曲的前奏仿佛模仿了从远及近的马蹄声,用双响筒来伴奏会比较合适。
2、两位演奏双响筒、四位吹奏竖笛,其他分成两个声部。
1、双响筒的加入,会让歌曲更加丰满,让学生更加有意愿去表达歌曲。
2、展示自我,自信歌唱。
四、小结
1、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对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做一个评价。
1、进行了竖笛的练习,学习并表演了歌曲。
2、学生自评或互评:在本节课中不错的表现或收获。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自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活泼、生动的歌曲,其中的合唱部分是歌曲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把问题解决。除了平时学生的基础,还有就是课堂上灵活的设计。
这节课我用了三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一、竖笛帮忙解决重难点
这学期一开始学习竖笛,竖笛就是同学们的最爱,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演奏原理,能吹奏简单的乐曲,能为歌曲伴奏,所以很有成就感。我正是利用这一点,把比较难以完成的合唱歌曲,通过竖笛的帮忙,把它完成好。通过竖笛吹奏第二声部的基本旋律(6—、4—、3—和6—、4—、2—),让这旋律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基本的音高架构,因此对低声部旋律有了基本的映象,在会吹基本旋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为《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伴奏,在伴奏中,又感受了整首歌曲的速度、情感、还有完整的两个声部。
二、引导学生情感的表达
在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情绪上、思想感情上,还是在歌曲的演唱中,还有拓展环节中引导学生用小节奏乐器上,我都是以启发、引导为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歌曲,了解歌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才会唱出动听的歌曲。而且我校目前在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即“五好细节行动研究”。其中我们组参与了“语言好”的研究。我的理解:音乐课中既要能表达出对作品意境的理解,还要能大方、自信地展示自己,包括回答问题和歌唱。
三、激情感染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首先得先让自己感动,其次才能感动别人。整节课我都以热情洋溢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去引导、感染学生。尤其在歌曲的演唱中,我用指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我的带动下,更放松、更有激情地演唱。
虽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节课收获了不少,但,只有不停的改进、完善,在我们教学上才会更加出彩。静下心来思考,这节课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处理不够细腻
1、在高声部还不够稳定的情况下,就匆忙地去合唱,造成最后一小段(快去迎接雪花,快去迎接雪花……)高声部的同学容易跟低声部同学的旋律走。
2、也是这一小段,三个“快去迎接雪花”,每个句子的感情都是递增的,但老师时间不够,没有很好处理。
二、钢琴用得少
小学高年段学生听力的培养很重要,尤其是在合唱教学中,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教学中,我使用的课件伴奏比较多。改用钢琴带,在单纯的旋律引导下,给学生的音高指引会更有效。
5.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五
1、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让学感受藏族的服饰、建筑、自然景观、音乐舞蹈文化,了解西藏舞蹈,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演。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创编和表演地实践活动。教学重难点:
通过听、唱、奏、跳来体验西藏音乐,感受音乐美。教法、学法:
讲解法
引导法
听唱法
练习法
谈话法
提问法
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猜猜是什么地方?美不美?那这么美得地方究竟是哪里呢??对了,是西藏!你对西藏有哪里了解呢?
画外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在我国的西南部,绵延着一望无际的雪山冰封其中有让我们引以自豪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里有着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着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还有着令全世界人民都景仰的伟大建筑布达拉宫。(老师介绍)
师:这么美的地方大家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西藏。大家注意过西藏的服装吗?你们看这藏族的女式服装有什么特点?(袖子很长,头上戴了一个彩带,很漂亮)。师:这个在藏语中叫“巴杜”。(腰上还系了一个小围裙,上面有五彩斑斓的小格子。)师:你看的真仔细,在藏族人们称它“邦甸”。我们再来看看男式藏服有什么特点?(穿衬衫和裤子外,还在外面穿一件大长袍。)师:这是因为在西藏白天和夜晚温差很大,人们为了方便,就在外面穿一件长袍,这样白天热的时候就把长袍的袖子脱下来系在腰上,等到傍晚冷的时候再穿上。
二、欣赏《北京的金山上》,学习踢踏舞步
1、师:藏族人民聚居在海拔很高的高原上。藏族人民不仅勇敢坚强,而且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今天藏族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一首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让我们先听为快吧!
2、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高亢,嘹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舒缓)歌曲的最后一句唱的是什么,谁听出来了?(巴扎咳)对了,这个巴扎咳是表示感谢的语气衬词。
3、师:藏族人民唱歌的时候总是离不开舞蹈,那藏族的舞蹈又有什么特点呢?你们看!(师示范)
4、学跳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师:看出来了吗?藏族舞的动作松弛,优美,主要突出甩袖的动作。来,我们一起学着做一做。(师带生学做)单甩袖、双甩袖。
5、学跳踢踏舞基本舞步
师:除了有甩袖的动作外,藏族舞蹈还有一个典型的动作,就是是藏族的踢踏舞,你们看,它有什么特点?(教师示范)来,我们也试着跳一跳。
6、师:跳完了藏舞,你能体会到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 师:对了,非常的优美抒情,这正是表现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歌曲学习
师:西藏除了有高原、雪山之外,还有许多美丽的城市,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几位藏族的小朋友,她们来自西藏的哪里?
1、放录音听歌曲。师:听出来吗?(日喀则)
2、学生随音乐拍节奏。
师:听完了歌,你觉得藏族小朋友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怎么样?藏族小朋友高兴的时侯还会用拍腿和踏脚来助兴,你们看(出示课件)
拍腿
××
××
|
0
0
||
巴扎
巴扎
踏脚
0
0
| ××
×
||
咳咳
咳
师:我们配上藏语衬词,巴扎 巴扎 | 咳咳 咳
|也来学着他们做一做,女同学拍腿,男同学踏脚,我们配上音乐来一遍。(放音乐)
3、教师范唱,要求学生仔细聆听。
师:这么欢快的歌中哪一句歌词最具有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仔细听!(师范唱)
4、教师简单介绍歌词大意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藏族小朋友听说我们带来了打击乐器,想请你们为他们伴奏,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要求(展示课件)
双响筒: X
X |
X
X || 串
铃: O
O | XX
X
||
6、朗读歌词
7、师生随伴奏齐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两遍)
师:接下来我们试着跟琴小声的唱起来。(师奏生唱)这一次我们把声音放出来。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四、启发学生为歌曲加入衬词(两遍)
师:唱完了藏歌,谁能告诉我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那么你会用什么语气衬词表示这种愉快的心情呢?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藏语中表示开心的衬词“亚拉索”。跟我说,亚拉索,好,现在我们就把亚拉索和巴扎咳这两种衬词同时加到歌中唱一唱。唱完了感觉怎么样?(生评价)
五、创编歌词
师:你们想不想根据这首歌的旋律来唱一唱我们家乡的美景呢?谁先来说说我们家乡有哪些美景?(蒲松龄、马踏湖、谭溪山)现在我们就来唱唱这些家乡美景。
师:嗯,真是太棒了,我有一个提议:把我们家乡的美景连在一块儿唱一唱,好不好?
六、倾情演绎感受藏族之美
6.花城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翠亨村出了个伟人》,让学生了解我国伟人孙中山,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目标二:通过学唱《落水天》,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感,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复习巩固“do、re、mi”三个音的音高及手号。
教学目标三:听赏《广东狮子锣鼓》,让学生感受广东民间鼓乐及歌舞,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等节奏型。
教学目标四: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分析教材内容:
《翠亨村出了个伟人》是一首根据广东民歌的风格谱写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人民对伟人孙中山赞颂的喜悦心情。歌曲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歌颂珠江口香山岛翠亨村出了孙中山这个伟人,五洲四海人人称颂,歌曲充满广东民歌的风味,节奏平稳,带有摇荡性。
《落水天》是流行于广东地区乡情味极浓的一首民歌,富于特色的 ×× ××·节奏型贯穿全曲,旋律由“6 1 2 3”四音组成,歌词朴实感人,表现了旧社会穷苦人遇到下雨天没有雨伞遮雨的可怜情景,同时又具有风趣的内涵。教材设计了两条活动与练习:1、运用上学期学过的节奏乐器为歌曲表演作伴奏,让学生更生动的去表现音乐;2、为了进一步建立“do、re、mi”的相对音高观念,我们可以让学生随《落水天》的音高变化打出相应的“do、re、mi”手号。
《广东狮子锣鼓》是广东过年、过节举行盛大庆典时的鼓乐,民间伴有舞狮活动使节日气氛更浓,更喜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设计了边听音乐边模仿舞狮子的动作这一活动来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继而引出活动:想想、读读、敲敲、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巩固上学期学过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学唱《翠亨村出了个伟人》
1、听中设问。播放高胡及广东民间乐器演奏的《翠亨村出了个伟人》旋律,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教师播放课件《翠亨村出了个伟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孙中山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孙中山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伟人孙中山是广东的骄傲。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3、范唱。歌曲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范唱。因为这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范唱,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毕生都值得回味的印象。故教师应带着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翠亨村出了个伟人》,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为了把广东民歌风格唱好,教师可先学唱广东民歌《鸡公仔》。《翠亨村出了个伟人》就是根据《鸡公仔》改编而成。
4、听音乐、朗读歌词。播放《翠亨村出了个伟人》音乐,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教师的范唱中感受歌颂孙中山的情感,并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唱唱比比。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注:教师的范唱一定要把握好歌曲的情绪与广东民歌风格。)比比谁模仿得最好。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同学们模仿教师范唱的声音用录音机录制下来并播放给他们听。同学们在听中唱,唱中听,越唱越有味。
6、结合表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可以女生问,男生答;或同桌两个学生一问一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等。并让学生创编简易律动边唱边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落水天》
1、看中听。播放课件《落水天》,引导学生从广东民间风土人情中感受广东民歌风格、情调。
2、听中读。播放《落水天》旋律,教师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如:落水天喽·|,再请同学听音乐朗读歌词。让学生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感受这首广东民歌风味的特色节奏型×× ××·|。
3、听中画。播放《落水天》旋律,请同学用老师发给的白纸临摹书中《落水天》的情景画。然后展示同学们的画,谈谈画中的意境。学生通过绘画,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听中敲。启发学生听听用什么乐器表现雨滴比较合适?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用什么乐器表现比较合适?
5、听中唱。学生跟随录音范唱进行学唱,并学习用广东客家方言演唱,让学生从客家方言语调中感受广东民歌风格。
6、唱中动。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表演。如:让学生受拿芭蕉叶,分小组表演小短剧或舞蹈。表演时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乐器制造刮风下雨时的声响场景。
7、感受音高。熟唱歌曲后,请同学看看歌曲《落水天》是由哪几个音编成的,并跟随老师听音乐打出“do、re、mi”的手号。手号要清楚,线条流畅富有情感。
三、听赏《广东狮子锣鼓》
课前准备:请学生自制狮子头面具、扇子、鞭炮、大头娃娃面具。
1、看看(与多媒体结合)。播放“锣、鼓、钹”节奏,引导学生看课件,熟读锣鼓经。念锣鼓经有多种形式:拍腿念锣鼓经、拍桌子念锣鼓经、拍腿击掌念锣鼓经等。
2、想想。请同学说一说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和看到舞狮子?请同学表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狮动作,或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几个舞狮动作。
3、做做。全班同学进行现场布置来个迎国庆的舞狮子活动。可用桌子拼个小舞台,周围摆椅子,表演的同学稍作化妆。如:腰绑红绸,头带狮子头等。
4、玩玩(与表演结合)。播放《广东狮子锣鼓》,请同学轮流表演。随着锣鼓声,踩着鼓点,模仿舞狮子。以下锣鼓点仅供参考:
5、敲敲同学们在读读、想想、玩玩中对音乐越加熟悉。教师请坐在台下的同学边听音乐,边敲锣、鼓、钹(可用拍手、跺脚、击掌代替)。并鼓励同学用手中的锣、鼓、钹即兴创造鼓点敲击。
教学反思:
学生对歌曲掌握的较好,歌曲接受能力强,节奏感强,但是对拍子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应该对拍子特点的讲解,多做一些示范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乐趣。体会友情的可贵。
教学目标二:让学生在歌曲中能用自己的声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感知3/4拍。
教学目标三: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体态律动进行歌表演。
教学目标四:通过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和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
分析教材内容:
《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生日歌》、《我们歌唱》、《当我们同在一起》,这几首曲子是从几个不同的生活侧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拍皮球》表现的是朋友在一起玩拍皮球相互关照的愉快心情,《“对不起”、“没关系”》表现的是朋友们在生活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很好地处理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生日歌》表现的是小朋友间衷心祝福生日快乐的愉快心情,旋律优美,充满深情,激发朋友发自内心的《我们歌唱》的欲望。《当我们同在一起》表现的是朋友们在一起悠闲游戏、歌唱、跳舞时快乐心情。激发了孩子们对朋友间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同学们要团结友爱的感情。歌曲内涵着风趣、嬉戏。
教学过程:
一、《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
1、游戏引入。老师准备一些花皮球,同学们五人一组进行玩皮球的游戏,伴有背景音乐《拍皮球》(老师自弹自唱)。游戏中,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如:不小心撞到别人,不小心把别人绊倒等,老师改换背景音乐《“对不起”、“没关系”》启发学生用礼貌用语处理发生的`事情。
2、听音乐读词。在前面五人游戏的基础上,请同学用拍接的方式传球并口念歌词。如:
花皮 球 真可 爱
(第一个)拍 (第二个)接 (第二个)拍 (第三个)接
3、有拍律的歌唱游戏。游戏中熟听熟读后,同学们对歌曲很快熟悉,朗朗上口,最后,老师启发学生边歌唱边一拍一下玩拍皮球的游戏。
二、唱唱玩玩《生日歌》、《我们歌唱》。
1、创设情境。老师播放课件《生日歌》,这是什么歌?刚好今天是***同学的生日,我们全班为她庆祝生日好吗?请同学自己布置课室,老师准备一个生日蛋糕和蜡烛,全班为她(他)过生日,插生日蜡烛、点燃蜡烛。启发同学们祝福***生日快乐时,若来不及买礼物或自制小礼物怎么办呢?可表演歌舞来祝福。
2、结合歌舞。先用听唱法熟唱《我们歌唱》再鼓励同学听音乐自创舞蹈或做律动祝福同学生日快乐。如:可以手拉手围个圈,高声唱时拉大圆圈举起手,轻声唱时缩小圆圈放下手。
3、巩固知识(f、p)。请同学用已认识的f、p两个记号要求来歌唱。更好地表达自己衷心祝福的愉快心情。
4、选择小乐器伴奏。请同学们选择已学过的小乐器为《我们歌唱》伴奏(注:不管演唱还是伴奏都要有f、p的处理)。同学们边歌边舞,为***同学过生日,在一片和谐欢快的气氛中***同学许愿、吃蛋糕,结束。
三、唱游《当我们同在一起》。
1、游戏。请同学按按老师的要求做“解开千千结”的游戏。做法:A、学生分成八人小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B、请学生记住自己的的左手牵谁的右手,右手牵的是谁的左手。C把手松开,听背景音乐《当我们同在一起》自由律动;D音乐停,学生停,不准说话。请学生按刚才牵手的顺序牵好手。(这时交错的牵手形成了“千千结”)E、请同学想办法解开千千结(要求不准讲话商量)走回以前的位置。
2、想想。请同学回忆一下刚才做游戏时的感受。如:同学间趣味无穷;同学间要配合默契;要有纵观全局的思维。
3、听音乐读歌词。教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再请同学们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背唱歌曲。因为歌曲的旋律在前面的游戏中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已在听觉上有了初步的记忆,加上他们熟悉歌词内容,所以,用听唱法很快就可以掌握。
5、唱歌中律动。熟唱歌曲后,同学们可跟随歌词内容做律动。如:“当我们同在一起”互做拥抱动作;“在一起”互做握手动作; “在一起”互做拍肩动作;第二句、第四句重复第一句动作;“你对我笑哈哈,我对你笑嘻嘻”互做嬉笑动作。用动作帮助同学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6、歌唱中游戏。游戏做法:八人一组围二个圈,内圈3人顺时针走,外圈5人逆时针走,每唱完一句更换一次方向走,当唱到“你对我笑哈哈,我对你笑嘻嘻”互做嬉笑动作。
教学反思: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目标二: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do、mi、sol” 三个音的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教学目标三:能用“do、mi、sol”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分析教材内容
本课的《小铃铛》、《瑶家儿童爱唱歌》和《快乐的啰嗦》前半部分是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歌曲中节拍和音型组合的变化给“do、mi、sol”三个音赋予了音乐风格和表现力,有利于帮助同学感受和巩固三个音的音高观念,也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教学过程:
一、学唱《瑶家儿童爱唱歌》
1、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2、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
小朋 友 喽
×× × ×|
去瑶 寨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3、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4、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如:教师唱词,第一组同学唱do,第二组同学唱mi,第三组同学唱sol,师生共同配合演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比一比哪一组唱得既连贯又准确。评出红旗组。
5、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跳;右左右 跳。
6、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7、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8、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歌词可以用图中实物创编)。
二、听赏《快乐的啰嗦》唱《小铃铛》
课前准备。请同学自制小铃铛。如用绳子系住两个不锈钢小勺,当铃铛。
1、玩玩、动动。教师反复播放弹拔乐合奏《快乐的啰嗦》开头部分。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2、游戏。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3、学唱《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4、巩固知识。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教学反思: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拟歌曲歌词创编动物新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合伴奏。
教学目标二: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圆号的单色。
教学目标三: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的打击器为小歌舞剧即兴创编声响。
分析教材内容:
本课一开始就以唐老伯小农场中各种可爱的动物吸引着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把学生带进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和小歌舞剧《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在音乐故事中,不同动物都用不同的乐器来描写其特征,可以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音色的感受、同时不同快慢速度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惫凵显鎏砗 用哦砸衾炙俣鹊母惺苡胧侗稹DD夤适履谌荩 幸衾直硌莼疃 耐 迸嘌 拇幢嗄芰Α?B>
教学过程:
一、唱唱、玩玩《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1、看看。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同学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2、听听。请同学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教师可用迪士尼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小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3、模唱。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 处处叫着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4、玩玩。熟唱歌曲后,请同学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嬉戏。
5、敲敲。请同学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6、汇报表演。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很我动物,鼓励同学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同学做多次表演,让同学们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实践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二、听听看看《小鸭与大灰狼》
1、故事引入。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2、欣赏音乐中动物的形象。喜爱小动物是儿童们的天性,但要表现小动物需要一定的观察力、表现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提示学生说出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并模仿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使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让学生比较自然界的小鸭子、大灰狼和音乐中的小鸭子、大灰狼形象,了解作曲家是怎样把自然界中的小鸭子、大灰狼塑造进音乐的。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辩那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同学们可用什么动作表演?那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用什么动作表演?当音乐变化时动物心态是怎样的?音乐又是怎样表现这些心态的?可用什么动作表演?如:小鸭子悠闲的心态、大灰狼阴险的心态、小鸭子逃命的心态、大灰狼追赶的心态及吃掉小鸭子的心态。
3、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小鸭子、大灰狼进行表演并全班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协商合作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4、评价。教师给每组同学发一盒红旗,请同学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数一数哪组红旗最多,评出最佳表演组。
三、小歌舞剧《龟兔赛跑》
1、看看、讲讲。播放课件《龟兔赛跑》。请同学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2、创设情景学唱《龟兔赛跑》。从音色上感受角色。请第一组同学读旁白,女同学唱小白兔音乐,男同学唱小乌龟音乐。
3、表演小歌舞剧。熟唱各自扮演的角色音乐后,请出同学分别扮演主持人一大象,裁判长小猴子,小白兔,小乌龟,其余同学吹奏运动会开幕式的礼号并扮演啦啦队的角色,教师旁白,进行小歌舞剧表演。
4、互评、他评。同学们在表演过程中听出白兔的音乐速度快表演的动作速度应快;听出乌龟的音乐速度慢速的动作速度应慢,请同学听赏《乌龟》、《蹦蹦跳跳的小兔子》的音乐并做动作。
5、用敲击乐器伴奏。教师请出啦啦队用教材给定小乐器即兴敲击。
6、汇报表演。在前面修改的基础上,再请出另外的同学扮演剧中角色,其余同学做啦啦队员边唱边伴奏并旁白,同时啦啦队的演唱要投入赛事的情景中。最后评出优秀表演者并颁发小红花。
教学反思:
7.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内容:
1、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2、学唱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蝈蝈和蛐蛐》是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他俩“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歌曲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如京戏)、说唱(如评剧)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全曲以 “”这样一个乐节为动机而展开。歌曲以内容的情节发展而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8小节,四句组成。每句2小节。介绍两个人物“蝈蝈”和“蛐蛐”,他俩一唱一和开始“吹牛皮”。词曲结合贴切,平稳而带有叙述性。第二乐段是中间带有反复记号的部分,9小节(包括说白的1小节),也是2小节曲调为一句,曲调由第一乐段的动机 “ ”倒逆为“”而展开,以说唱的形式各自吹虚自己的本领。第三段是最后的13小节,由六句组成,基本是2小节一句。(但倒数第5小节的“
”是3小节一句)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乐节奏拉宽,带有戏曲的拖腔味,表现二位吹牛大王,越吹越大,正在洋洋得意之际,音乐突然出现一个前八分休止符,转入另一个情境:“走来一只大公鸡”,用连续七个四分音符: “
”形象地把公鸡“一口一个”把它俩全吃了。风趣而完满地结束了这一闹剧。
歌曲以趣味性与论理性为一体,学生在演唱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表现这小哥俩的丑态,边唱边演去体验音乐的诙谐性。
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聆听与表演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体会“京韵”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2、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
教学难点: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见教材分析),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
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5.试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一组学生演奏锣鼓经(曲谱见课本。打击乐器不够可以用嘴念代替),一组学生随锣鼓点节奏走圆场。然后双方交换。
6.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见教材分析)。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第一句:从开始到“不登门”。第二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第三句:从“爹爹和奶奶”至“猜出几分”。第四句:从“他们和”到“红亮的心”。
演唱时指导学生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5.请基本模唱像样的1—2位学生试唱。
6.全班角色化投入地唱全选段,实践体验京剧的韵味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聆听《京调》
2、学唱歌曲《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1、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2、学唱歌曲《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
教学过程:
一、聆听《京调》
1.从《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两首选段中,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这段笛子吹出的曲调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1)设问:哪一主题的曲调舒展悠长,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2)听辨教师弹奏这两个主题的某一主题,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是第一还是第二主题。
(3)哼唱:视谱哼唱这两个主题的曲调。3.欣赏全曲。
设问:全曲分为几部分?如果第一主题用A表示,第二主题用B表示,那么全曲的结构图式是怎样的?(ABABA)4.复听全曲,完成教材下方的作业。
二、表演《蝈蝈和蛐蛐》 1.聆听范唱《蝈蝈和蛐蛐》。
设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2.分段跟唱。先跟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1)第一段从“我是蝈蝈——吹牛皮”。
(2)第二段从“蝈蝈对着蛐蛐笑眯眯——叫谁向东它不敢朝西”。(3)第三段至最后结束。3.完整唱全歌。
4.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教师为他们准备道具,如头饰彩色纸等。)5.表演唱《蝈蝈和蛐蛐》。
6.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节课在班上唱给同学听。
三、课后小结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表演《我是中国人》
2、编创与活动
3、简介京剧小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制作脸谱
教学过程:
一、表演《我是中国人》
1.“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品格。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现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2.聆听范唱。
全体学生跟随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
3.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
量做到“字正腔圆”。
4.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5.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6.分组编排表演唱《我是中国人》。7.召开戏曲演唱会。
二、编创与活动 自制京剧脸谱
1.介绍京剧人物“行当”:生、旦、净、丑及其脸谱(见教材分析后的小知识)。2.准备一部分脸谱的图案供学生自制时作参考。
3.学生在课前也可收集一部分京剧的各种行当的脸谱图。4.学生分组自制京剧脸谱。5.展示会。
学生各自戴上自制的脸谱在锣鼓(经)点的伴奏下走着步子,在教室内走圆
场。
6.把课上学会的京剧选段或京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或周围邻居听。参与社区的文娱表演活动。
三、京剧小知识 〔行当〕
生:男性正面形象。中老年男性称“老生”,又可分为“文生”与“武生”;
年轻男性称 “小生”;小孩子称“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其中,端庄娴静的形象,唱功为主的称“青衣”;活泼、泼辣的形象,以念、做为主、以唱为辅的称“花旦”;以武技擅长的称“武旦”;老年女性称“老旦”。净: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也有“文”、“武”之分;
能言善语、幽默诙谐的中老年妇女称“丑旦”。
〔脸谱〕
红脸:表示忠勇正直,如关羽。 白脸:表示奸诈狠毒,如曹操。 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 蓝脸和绿脸:中性,表示草莽英雄。 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一类者。
四、课后小结
课题
友谊
教学目标:1.师生性、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等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编创舞蹈动作。
教学内容:
1、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
2、表演《手拉手》、《可爱的苹果》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歌曲《手拉手》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歌 曲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和真情,热情地颂扬了欢乐的友谊。歌曲采用4/4拍,大调式,曲中每乐句中 “”切分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使得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句中伴以拍手声热烈地渲染了歌曲欢乐的气氛,表达了儿童们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温暧的世界的美好愿望。歌曲以六度大跳进入合唱部分(8小节),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配以衬词“啦啦啦”使同学间欢乐的友谊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地抒发。第29-33小节又以齐唱形式、重复的音调出现,末句旋律逐渐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主音上。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体会友谊
教学难点: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表演《手拉手》
2、创作动作:为儿歌谱曲
教学重点:唱出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表演《手拉手》
1.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
设问: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 2.聆听范唱:
(1)说说这首歌讲些什么内容? (2)这首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很多次?你能拍击一下
”切分节奏 吗? 3.学唱歌曲。
(1)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曲调(第1—6小节),注意乐句的完整性,注意切分节奏。学唱时,让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把握住节奏。
(2)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第二、第三乐句。在自学前,教师先范唱这两乐句曲调,并要求学生听辨这两个乐句的曲调与第一乐句的关系(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以提高学生分析、听辨的能力。
(3)在能流畅地唱好第一乐段的曲调的基础上学唱第二乐段。
(4)第二乐段的二声部并不难学。因8小节的合唱实质上是两个4小节的重复。可以让学生自学,在合成时教师注意调整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接着的单声部比较简单,学生能视唱。
(5)完整地、以稍快的速度、有朝气地唱好全曲调。(6)填上歌词以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4.表演歌曲。
(1)按歌谱上要求,在第一乐段长音处加上集体拍手(2)让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基本音型为“谱上有色块处用“
”,在歌。
”节奏,以烘托热烈的气氛。
(3)有条件的班级,可用竖笛、口风琴为歌曲伴奏。(4)编创设计一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或排成表演唱。
二、创作动作:为儿歌谱曲
1.让学生熟读儿歌,能有感情地背诵。
2.创作好第一句歌词的曲调,反复咏唱体验,在自己满意的前提下,唱给周
围的同学听。
3.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创作第二、三、四句,运用以前学到的模仿、重复等手
法进行创作。
4.完整地唱给周围的同学听,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后为大家表演。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
2、表演《可爱的苹果》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中的友谊
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 1.回忆儿时的情景导入。
设问:在小时侯是否玩过“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吗? 2.设问:你听!这首歌是否也在找朋友?
(1)欣赏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2)讨论:歌曲的内容、情绪及演唱形式。
3.板书歌词(有条件的学校,将歌篇扫描到计算机内,在大展幕上展示,效果更好)。看着歌篇再次聆听。
4.以歌曲为背景音乐,研究讨论集体舞的设计方案,并请几位有舞蹈
特长的学生设计舞步,示范集体舞舞步,全体跟学。
5.在《我的朋友在哪里》的歌声中,翩翩起舞,全班跳集体舞。部分
学生可戴上头饰及披肩扮演不同肤色的世界各国儿童。
6.小结:友谊长在,友爱永存。
二、表演《可爱的苹果》
1.以水果的形状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的形状并涂上红色。
设问:这个图案的形状是什么?它代表什么? 10 2.聆听范唱并介绍歌曲。
歌曲背景: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词作者是北京女三中初二班的学生们。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创作了这首词,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3.分组学唱。
(1)教师范唱曲调(齐唱部分),学生仔细聆听并用手划3/4拍指挥图式,感受三拍子的节拍及曲调的情绪。
(2)分成两组学唱——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甲组学唱第1——14小节。乙组学唱第15小节到齐唱结束。(乙组较难唱,教师在分组时要适当顾及学生水平。)(3)两组曲调接唱。教师表扬学生自学的能力,并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弱起拍的乐句节奏可能学生唱不整齐,需要教师加以指导。)(4)学唱最后的二声部合唱。(甲组唱高声部,乙组唱低声部,教师重点指导乙组。)(5)全曲合成。以崇敬的心情、稍快的速度唱曲调。4.表演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3)分组讨论演唱形式。
(4)各组展示,师生点评。
三、课后小结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聆听《让世界充满爱》
2、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一、聆听《让世界充满爱》 1.歌曲背景介绍导入。
在大型运动会上,经常能听到郭峰创作的歌曲,这些歌曲的主题都是反映“友谊”与“和平”。本课介绍其中一首——《让世界充满爱》。2.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设问: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3.看着教材上的歌词,再次聆听。
设问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征,你能说说、唱唱吗? 4.跟着录音哼唱,也可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哼)边跳,或做表示友谊的各种即兴动作。
5.小结:“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
二、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1.活动的主题:师生情演。
2.这一活动的要求拟在课前先告诉学生(上节课结束时与学生沟通一下),请他们收集有关材料。
3.汇总各人收集的材料,分组讨论,选编其中一种形式并进行排练。教师分别深入到各组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4.选出节目主持人,在教师指导下编排节目顺序及准备简单串联词。5.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或参加到学生的节目中去作为普通的一员。6.“师生情谊”艺术活动展示。7.小结。
三、课后小结
课题
百花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
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表演民歌《盼红军》、《编花篮》,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
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 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3、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
蹈。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诵性,学习“牡丹”的崇高 品格。
教材分析:歌曲《盼红军》:这首歌原句为《采花》,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按一年的月序和应时花卉咏唱,使人们从中获得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语言朴素、精炼,每段仅两句歌词(第三乐句重复第二乐句的歌词)。歌曲采用2/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乐句组成。几乎每隔一小节都出现“
”的切分节奏,使流畅的旋律略带轻盈跳荡的感觉。这三个乐句在节奏基本相似的基础上,对各句的句幅和句尾的节奏作了微妙的变化,使之各具特点。第一乐句为4小节,句末采用一字多音的拖腔,显得灵巧轻盈,这与歌词中借影抒怀、表达喜事将临的欢乐心情相吻合。第二乐句节奏与上句大体相同,但句子在第4小节的强拍上刹 住,使乐句少了一拍,造成不稳定感,第三乐句的句首则在第二乐句末空出的弱拍切入,同样的歌词从强拍移向弱拍,歌词节奏作了紧缩,充分表现了四川人民期待红军早是来到的殷切心情。紧接着节奏比较舒展,有如人们想像着红军到来后的舒心和快慰。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与表演体会“百花”的温馨
教学难点:歌曲《盼红军》“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聆听《牡丹之歌》
2、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教学重点: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教学难点: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牡丹之歌》 1.由植物中花的知识导入。
设问:谁见过牡丹花?能介绍一下它的形态吗?(花大而美丽,有深红、粉红或白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百花园中是最鲜艳的一种。)2.初听男声独唱《牡丹之歌》。介绍《牡丹之歌》的背景及含义。(影片《红牡丹》插曲,借物喻人。详见教材分析。)
3.欣赏《牡丹之歌》。(边听、边阅读教材上的歌词,边从歌声中体验歌曲的意境并展开想像)。
”的切分节奏
设问:你从歌声中获得什么启示?(高贵品格)
二、完成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1.从所给的开始4小节曲调及最后的结束小节,可以断定是小调或羽调式(不给学生讲调式)。
2.要求创作第二乐句、第三乐句2小节及第四乐句。启发学生用已学重复、模仿等手法进行创作。但千万不要把学生框住,要让他们放开创作。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聆听《花之歌》
2、表演《编花篮》
教学重点:学唱河南小调《编花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味道
教学过程:
一、聆听《花之歌》
1.歌曲因有文字的表述,歌唱以花为主题;器乐曲以花为标题是作者的意图与想像。
2.欣赏《花之歌》。
设问:你能闻到花香吗?是什么香味? 3.细细品味乐曲的旋律。
(1)听着音乐读教材上的谱例。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2)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举卡片示意,并进行分组听辨比赛。
(课前准备卡片,卡片的正面画上乐器图,反面写该乐器名称。准备好木管、铜管、弦乐等各种乐器的卡片一套,给一组的学生听辨选择。)(3)分组选择音乐段落,设计舞蹈动作。4.聆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5.将收集到的以花为题材的资料,
在下节课我们开一次班级音乐会。
二、表演《编花篮》
1、设问: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老家是河南籍的?能说一两句河南的地方语言吗?聆听范唱(如教师能用方言范唱效果更好。)
2、设问: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
3、(第一段是“编”……第二段是“摘”……)
4、.听琴弹奏曲调,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
5、.学生划拍自学曲调。注意装饰音、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6、找出曲调中最有特点的小节。涂一涂,唱一唱。
7、试唱全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注意要唱好风格。
8、学生自学唱歌,与周围同学交流。
9、自我推荐表演,师生互评。
10、小结:百花园真美。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表演《盼红军》
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
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表演《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
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
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2.音乐会演出开始。主持人主持并报幕。3.教师小结。
8.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八
歌曲《野兔饿了》教案
教学目标:
1、从歌曲中体会0的停顿。
2、用风趣的声音演唱《野兔饿了》,并教育学生要向小野兔学习,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3、通过音乐创编与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野兔饿了》。
教学难点:
音乐中的停顿0。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0分)
1、师生音乐互问好
2.节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XX
X
3.站成圆圈踏步走,请学生随老师的铃鼓踏步,当听到老师停下来时,学生则原地不动。
师:上节课我们有学到四分休止符,休止符它是音乐中的红灯,大家在唱歌时遇到我,可千万别出声,要停一停哟,下面,老师带来了一首音乐,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拍手,当看到老师举起红灯的时候,你们就停住,当老师放下红灯的时候,你们又拍手(播放野兔饿了伴奏音乐)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刚才呀老师放的这首音乐有个有趣的名字,叫野兔饿了(出示课题),这首音乐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
师:这只可爱的小野兔吃得可饱了,它让我问问你们这首歌曲好听吗?
二、学唱歌曲(15)
1师:那请同学们再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它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风趣地
2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观察歌谱,找出歌曲里面的休止符?(请一位同学圈出)
3师:听歌曲,随老师一起划出歌曲的旋律线,并找找歌曲由几个乐句
这首歌曲一共有四个乐句,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两句是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四乐句)跟老师唱一唱
4师:请同学们再找找相似的乐句,并唱出不一样的地方,划出旋律线
5、老师弹琴完整范唱,学生完成休止符的地方(像野兔一样竖起大耳朵)
师:老师唱得好不好啊?谢谢!老师也想听听你们唱一唱这首歌曲呢,可以吗?
请同学们用“啦”模唱歌曲旋律
7慢速跟琴唱歌词
8分组接龙演唱,用活泼风趣地情绪
9.随老师律动表现歌曲
三、小组合作、创作表演
编一编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那你们能为歌曲编创一个情景剧吗?老师准备了一些道具,谁想来扮演角色的呀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还知道了那些知识?
五
下课
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跳出教室。
六
教学反思
9.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九
(2017-2018 学第二学期)
李瑜
一、教学完成情况
本册教材由“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 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通过本期的教学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学生学习情况
1、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2、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3、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
4、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三、经验与体会;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着手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记录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
10.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一、歌曲《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二、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的:一、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能力。
教材分析:《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
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同学们,我们也出去春游过,你们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快乐)那你们来听听歌曲的
意大利小朋友出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吧?
二、聆听歌曲,尤其注意聆听这首歌曲的二声部。
1、先给同学们范唱第二声部,也先教学生学第二声部;
2、等学生的第二声部稳固之后,再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3、请能唱第二声部的同学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唱第二声部,
其余剩下的同学就演唱第一声部;
4、台下的同学一起再来学唱第二声部,巩固第二声部,或者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然后再反过来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对二声部的比较熟悉了,再强调合唱的要求,和谐,声音统一等等;
5、讲解弱起小节,要求学生学会分辨弱起小节的几种形式;
6、在第一声部能找出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7、两个声部都用“啦”来演唱,要求声音集中,统一,优美,和谐;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平时演唱二声部的歌曲比较少,通过这次练习,发现他们慢慢喜欢上了二声部的演唱,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不过还是要多加强二声部的训练,培养他们聆听其他声部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铃儿响叮当》、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聆听二声部的能力,并让学生喜欢上合唱;
二、感受歌曲的情绪,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铃儿响叮当》;
重点、难点: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合唱是一种最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它有多个声部的和声,你能感受到和独唱完全不同的一种演唱形式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你们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野》;
二、你们认真聆听第二声部是用轻声地“唔”来衬托的,能听出来吗?你觉得是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三、要求同学们根据歌曲的情绪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四、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大家也非常熟悉了,但这首歌曲的合唱你们听过吗?
五、下面一起来欣赏经过改编的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六、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七、分成几个小组,集思广益,能听几种就几种;
八、认真听听,看你能听出几个段落?
九、跟着音乐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歌曲情绪,因为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就不多花时间学习,主要是掌握歌曲情绪,演唱该歌曲就行了。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推荐阅读:
花城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25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7-27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09-30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试题09-27
六年级音乐上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花城10-27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走近京剧》教案11-15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期末检测试卷10-19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8-1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18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