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价值观

2024-09-27

人生观、价值观(精选8篇)

1.人生观、价值观 篇一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八.人生观、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⑴内容

价值观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导向、驱动、制约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

⑵方法论

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差异性,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并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而社会必须尽可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⑵价值的实现方式

①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重视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积极创造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八.人生观、价值观第1页

2.人生观、价值观 篇二

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使中职生开始对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思考和探索。尤其是社会发展史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教学, 更为他们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 这还只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 要达到成熟, 则有待日后生活道路上的进一步认知。

一、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是人们站在一定的理性高度, 概括和总结人生的各种问题, 形成对人生的主要问题的观点。人生观的发展是追求并完成负有社会性责任的行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 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

二、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l、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 实现知识的内化

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应该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在加强理论灌输的同时, 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如参观工厂、博物馆、各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让学生们加深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 培养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感情。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多融入到社会, 和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所接触, 从而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育机构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接触社会美好的一面, 也应该让他们对社会中的问题, 不完善的地方, 甚至一些阴暗面也有所认识, 当然在他们认识社会不良的一面时, 我们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客观的分析, 使他们能正确地看待这些现象和问题。通过这样的全面认识, 他们才能更客观地认识社会, 认识这个世界。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地实现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知识的内化, 也才有可能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加强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具体指导

现在, 很多人都能从理论上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但是在实际中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它们区分开来, 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太抽象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少一些空洞的说教, 多一些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 通过纠正学生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的一些错误认识, 从而使学生对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到的, 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非常具体和形象的。与其不停地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 使学生对世界观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还不如多对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人生观和世界观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 通过对于各种表现形式的对错分析, 来让学生对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产生兴趣, 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纠正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 从而为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市场经济在激发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的同时, 也具有诱发和刺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当前我们处体制的转型期, 各种经济规范和法律制度尚未完全确立, 权利金钱化、社会无序化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滋生蔓延, 而随着中职学生和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 了解逐渐深透, 很多不良风气和思想正侵袭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而这时候学校的教育又没有针对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于是一些学生因此而形成了“另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说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官僚作风、任人唯亲、走后门等不良风气, 己侵蚀了“象牙塔”的纯净, 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手段产生影响。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减少社会的负面影响, 我们就必须对于学生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在我们课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过程中注意和现实存在的各种普遍问题的结合, 进行具体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出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要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结束语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我们必须重视中职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工作。这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的宏伟工程, 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应为构筑这一伟大工程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坚信, 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必将蒸蒸日上,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黎晖:《中职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成就目标、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2006:30。

[2]李开霞:《浅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职教之窗》, 2007 (8) :180。

3.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及思考 篇三

当代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人生目的看,当代中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但羡慕实惠

人生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当代中学生大部分能根据社会的需要确立自己的理想,但在确立理想时。主要集中在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上。“讲实惠”的思想在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甚至有同学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在对未来职业工作类别的选择中,大部分同学一方面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一方面又希望工作比较轻松,收入比较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个人生活方面追求考虑得比较多,但对做^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追求考虑得比较少。”一个人不一定要有高贵的气质。但一定要有高尚的品质。”作为当代中学生,既要有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更应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远大的社会理想。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中学生形成了公私兼顾、贡献与索取并重,又比较重视自我的多种形式并存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是指人们对各种人生目的和社会行为所具有的意义的认识,人生价值也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而人生价值观则是人们在认识和评价人生目的、人生意义后所持的基本观点。人生价值观既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中形成的,又是在人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人生活动的认识和评价中逐步形成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学生处在发展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交织点上,处在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正确的理性认识与社会上出现的消极现象的矛盾冲突中。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促进了他们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使得他们对个体现实功利价值的追求超过了对道德、社会理想价值的追求,导致了某些中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倾向。

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极端的利己主义观念,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金钱就是一切”以及摆脱社会、脱离现实、盲目自我奋斗的观点并不为多数中学生接受;另一方面,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等观点的,也不是很多;而“自我与社会融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也在于索取”、“既要为人民服务,也要为自己谋利益”等带有融合色彩的观点,成为相当多中学生价值取向的主导。而且这种“公私兼顾”、“索取与奉献”并重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追求个人幸福、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的。

三、从人生态度上看。中学生注重效益。勇于参加竞争,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耐挫折能力差、自律品质弱等缺点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经过个人的生活体验,表现出的对人生问题的行为倾向,它是人生观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人生观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一个人明确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之后,并不付诸于实践,那是毫无意义的。人生既要有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更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

当代中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在各方面都不甘示弱、争做强者,但同时也存在着集体观念淡薄、协调能力差等弱点。有的学生只抓自己的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热爱劳动、嫉妒心强,有时甚至采取损人利己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学生虽然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但缺乏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存在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不知刻苦学习,而希望靠耍小聪明、考试作弊等行为来取得好成绩;自律品质弱。对自己要求不严,对别人要求不低,“严以律人。宽以待已”;耐挫折能力差,摆不正顺境与逆境、荣与辱、名与利的关系。昕得进表扬。听不了批评,心理承受力差,碰到挫折就灰心失望等。

针对以上特点,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

一、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个人理想要服从社会理想,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一个人只有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和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二、强化自我教育。加强实践教育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社会学校特别是学校的系统教育,但是离开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外界影响。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最终将流于形式。中学生自我意识、自主意识部不断增强,接下来应启发自觉意识,如在人生目标上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在人生价值上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在人生态度上脚踏实地、奋斗进取、乐观向上等。

针对中学生接受理论较多,而社会实践较少的特点,还应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验证所学知识、陶冶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使当代中学生成为具有当代理想人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功用,努力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特别是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行一致,通过言传身教,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家庭和学校要经常保持联系,因为父母、亲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学生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4.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四

按本意是不想如此突兀的引入这个话题的,但是想了又想其中确实没有什么好插入寒暄的,于是便直截了当的写了。在我看来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质其实是差不多的,在很多年前,年幼之时,第一次听到人生观价值观这两个词汇的时候,我迷惑着这两个缥缈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是存在于哪的.。

随着年岁的增加和阅历的加深,觉得“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是很好理解的两个东西。或许很多人被问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还是会一脸茫然,但,相信他们其实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人生观”就是“你觉得你的人生要是什么样的”,而所谓”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什么是有价值的”。

曾经看过一些文字或者视频,告诉你,人生该是什么样的;也经常在贴吧或者网络上看见许多人对某某人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

但,在我看来,“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东西其实是没有对错的。

很久之前,看过这么个故事,相信许多人也看过。说的是一个富豪到海边沙滩晒日光浴,在那遇见了一个渔夫,渔夫就躺在富豪旁边,富豪皱了皱眉,问渔夫:“为什么不努力去工作呢?”渔夫反问:“为什么要努力去工作呢?”“那样就能赚很多钱,住海边别墅,你就有空享受海边的优美风景和美妙阳光了。”渔夫轻笑道:”你以为我现在是在干什么呢?“

那时这个故事给我心灵上带来很大的冲击,从那时起我就在反思价值观的差异性。

在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对拥有和我们不同“价值观”的人们抱有鄙夷的态度。你认为“人生就应该为了成功而好好努力拼搏否则便是没有意义的。”他认为“人生就是应该享受现在,享受生活。”而她又认为”人生平平淡淡就好。“于是,你对他们冠上了”不思进取“的罪名。

但,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便好像有人喝粥喜欢喝甜的而有人喜欢喝咸的,你会因为你喜欢喝甜的而认为喝咸的人是怪胎么?

所以在我看来,任何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可以被包容的,同样没有任何一种人生观和一种价值观是可以凌驾另外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上的。

即便是“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类被认为极端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我都认为是可以被接受的。

回顾历史,人们经常做的一件事便是“排除异己”,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同于大多数人的便被认为是错误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像“同性恋”此类少数派生存状况如此艰辛了。

最近看了fatezero(一部动漫),里面主人公面对着这么一个选择题,”你的至亲活着的话,可能会危害数以万计的人们的性命,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你会选择大义灭亲还是与世界为敌?”

5.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篇五

物电学院物理学学 姓名: 第二组组员

正确的人生观是需要自己去定义的,是用自己亲身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人生理想。要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要监督的人生信念,要对社会承担责任的追求。

理想就是航标。只有了航标,我们的航船才能驶向彼岸的港口;诚然,像我这样一介凡夫俗子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抱负。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人活一世不能没有理想。我想各位没有那一位甘于平庸,也没有那一位安于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坐在这里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归宿。不满足于现在,不断追求,即使不能成功,也能享受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志存高远,身处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我们尤当这样,时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们也不会带半点的遗憾离开人世。请记住那生最大悲哀莫过于心死,倘若心都死了,剩下的就将只有躯壳而已,那活着等于白活,还不如死了算了。

信念就是支柱。一个人没有信念,他就断送了精神的支柱,人生也就丧失了意义。有人说:‘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百分之五的精彩

诱惑着,忍受着百分之无的痛苦,而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过。’我想没有坚定的信念,注定不能体会那百分之五的精彩,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责任就是约束,人活在世上,不是为所欲为,对社会的责任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理想的归宿。无数有杰出贡献的人无不以对社会的责任来鞭策自己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价值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今天所扮演的角色中,过去的经历再光彩,也是一束凋谢的花朵,今天的生活虽平凡,却是一把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人生定位在哪里,心里装的坐标图;人生路线在哪里,顺着路标一直走;人生态度是什么,理想信念当导演。依据事物的价值大小决定取舍的心理和态度,叫人生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

人生的千差万别主要是门类繁多的价值观导致的,耶稣和佛陀的价值观成就了他们神佛的品质,希特勒的价值观成就了他魔鬼的品质,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人当牧师法师,有人成了大盗窃贼,这主要是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成就的。

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相互之间拥有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不同的人在一起,必然会有矛盾和冲突,必然有争吵和争斗,其关系必然不和谐。唯有人生价值观相同的人之间才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其关系才能和谐。所谓精神和心灵上的同频共振,主要体现在各自抱有相同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一种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方式

和生活追求,许多人一辈子匆忙奔波最后一事无成,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或者说他们的价值观是混乱的,不确定的,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不清楚人生的主次先后和轻重缓急,他们在随大流,东风大了跟东风,西风强了随西风,忙了一辈子,也没忙出一个所以然来。

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价值观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的苦恼和不幸主要的在于没有人生的方向和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来自对宇宙时空和生命的正确认识。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生命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对大千世界纷呈万象的认识和感悟使我们觉悟到宇宙中有一个超自然灵魂--上帝,也认识到宇宙是有序运行的,控制有序运行的力量就是道,一切的一切都在上帝的灵--道的掌控之中。我们同时知道宇宙中有36维空间,生命是不灭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站,人生只是生命的一次旅行,人生旅行的终点就是又一次生命旅行的起点,这个起点的好坏取决于人生到达终点时生命的品质,品质好的,可以去天国旅行,品质差的,就去生命的下层空间旅行。

如果是没有痛苦,改变人生观价值观。

苦海无边,这苦海是由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的。要想脱离苦海,必须彻底改变错误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

靠拥有更多更好的金钱、名利、地位、美色摆脱不了人生的苦恼,不仅摆脱不了,苦恼反而会随着拥有的越多而越多。传统家庭就是一片苦海,丈夫妻子之间的痛苦根源在于彼此拥有,一旦拥有必然苦恼。

解脱苦恼的最终极办法就是不要拥有,做到一无所有。人生只是生命在人间的一次旅行而已,想拥有的越多,旅途越苦。

要想摆脱痛苦,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放弃拥有信靠家园

2、学会独立不要试图去管理别人也不要让别人管理自己

3、爱是无私奉献而不是希望和索取 4为自己负责不要埋怨他人

5、放下过去面向未来

6.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汇报 篇六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体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而先进性的首要要求是共产党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最终必然灭亡,社会主义最后必然胜利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建功立业,自觉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实现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三观”不断进行改造、升华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是无止境的,改造主观世界也是无止境的。我们对“三观”的改造正式对主观世界的无止境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坚持,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努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改造成果。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扎根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才不会动摇。这个坚实的理论主要是指对自然、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要有科学的认识,对事物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要有正确的把握。

那么,我们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毫无疑问,答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最完整的“三观”的理论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以否定私有制并确立公有制必然取代私有制为前提,正确的解答了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为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员应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人生,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最大的价值和乐趣,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建立以公有制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会认识到,为了实现这崇高的理想,就要发扬无产阶级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发展到当今时代,世界观基本上可以分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本主义世界观。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实质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知识是构成世界观的要素之一,学习什么样的理论,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就有可能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我们***员构成世界观的知识来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和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任务,特别是当今世界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解决相结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灵活应用是十分成功的,是完全正确的。而这又从另一方面表明,如果我们的世界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那么我们的世界观必然也是正确的。

人生观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的思考,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定位和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我们党倡导并逐步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特点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统筹兼顾,并以国家利益为重;义和利相统一,既承认和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又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能见利忘义;奉献和获得相统一,既在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尽心尽力,又按照成绩大小、效益高低获得相应的合理的报酬和荣誉。***员理所应当地树立****人生价值观,这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处于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理想指引着人生意义的正

确方向。一个人的理想越远大,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提升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理想是生命的源泉。就人的生命本身来说,只有人们选择,了生命活动的社会方向时才赋予生命以意义。如果把有限的生命和崇高的使命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努力奋斗、奉献,就会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弘扬。对***员来说,个人理想只有自觉融入到党和人民利益的追求之中,才会更有意义。

当前全国的总体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如果每个***员都能树立这样的目标,就能调动自己的全部激情和力量,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实现党和人民的目标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在实现****的道路上,个人利益有时会和集体利益相冲突,此时***员应牺牲个人利益。一般来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式一致的,但在极少数时候,两者利益也会发生矛盾。作为***员,理应站在群众前列,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我们尊重每一个人包括党员正当的个人利益,但作为社会先进分子的***员,必须先关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国家利益。其实,***人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作为***员,为最大多数的人民谋利益就是要做到体察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批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不断地为人民服务,实践“三个代表”,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不能有任何偏离。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能以权谋私。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价值观受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和支配,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人活着究竟怎样才有价值?是为个人私利,还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也给出答复:“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就是完全彻底地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服务,为解放全人类、为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人生理想、人生信念、人生道路等。选择怎样的价值目标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定向功能,特别是政治目标,它对于决定人生价值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树立****价值观是做一个合格的***员的重要条件。

****价值并没有要求***员牺牲自己的全部利益,而是实现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价值观注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努力在集体中促进个人的发展,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要求,使个人的聪明、才智、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使个人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所以****的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强调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反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但它不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力求把集体利益和个人价值的正确的实现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时时刻刻鞭策我们、提醒我们。路很长,但我们并不孤独,因为我们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党员和我们一起坚定不移地走着,迈向共产主义。以上便是我学习完高级党校后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再认识,不对之处望组织批评指正。

汇报人:xxxx

2011年9月4日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由于现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

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真正做到认真学习,提高自我;勤于实践,塑造自我;不断改造,完善自我。真正做到奉献自我,为人民服务,贡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7.当今研究生的人生价值观探析 篇七

一当今研究生人生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研究生的人生价值观都是积极向上的, 很多人认识到人的价值的体现不仅是个人的成果, 也是对社会的责任。新时期的科技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大, 高校的不断扩招, 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从而导致大部分本科生选择了继续考研深造, 这样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新形势下许多体制和制度还不够完善, 导致部分研究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理想信念淡化, 偏重物质利益

当今高校的研究生主要是“80后”和“90后”, 他们大多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而有些学生学习不再是为了追求理想, 而是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 这样的思想逐渐扭曲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甚至影响了个人的未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渐渐滋长。大多数在读研究生仅仅是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为了今后优越的生活, 而为社会进步而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数较少。前辈科学家们, 在科研条件极差的环境下, 他们不怕艰苦、刻苦钻研, 为科学事业奉献一生。而当今的部分研究生不能吃苦, 贪图享乐, 三年的读研时间白白浪费了, 衡量人生价值的天平严重向物质方向倾斜, 理想和目标也逐步被金钱所取代。

2. 强调自我价值, 个人主义至上

集体荣誉感是每位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 通过与同组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研究的成果也会更上一层楼。现通讯作者:张烨 (1971-) , 男,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的部分研究生, 并没有认识到合作的真正含义, 时时从“利己”角度去考虑问题, 常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机密文件, 从来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同时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 从而慢慢地淡化了集体荣誉感和社会的责任感, 甚至有的研究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 剽窃他人的研究思路或研究成果, 这些现象都将“个人主义”显现得淋漓尽致。

3. 德、才不能同步发展

一些研究生认为, 学识、才能才是真正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标准, 而与品德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人只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在道德修养上却出现了漏洞。他们唯利是图, 这些表现不仅降低了人格魅力, 还会导致思维偏激。

二影响研究生人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

1. 身份的迷茫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 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研究生不值, 在读过研的受访者中, 有35.6%的人表示后悔。由此可见, 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研究生的身份缺乏肯定, 对攻读研究生这一选择缺乏清醒的认识。一旦他们对自身产生怀疑, 就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去。

第一, 时代环境的变迁。当下社会充斥着物质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 身在其中的研究生不可能熟视无睹, 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只是很小一部分研究生的价值取向。攻读研究生学位, 更多地被认为是找工作时的敲门砖。其次,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 研究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一落千丈。第三, 许多学生是在随着考研潮流无意识地加入研究生的行列, 没有明确的职业和人生规划, 因为害怕面对就业问题而选择继续留在校园里。

第二, 存在感和价值感的缺失。研究生的学习安排灵活, 一般以个体安排为主, 这让一直习惯于听从老师、学校“填鸭式”教育的学生一时不知所措;上大学本科时集体活动丰富多彩, 到了现在平时各忙各的, 集体活动难以组织, 难以产生集体归属感;由于这些年一直扩大招生, 一个导师的学生多达20~30人, 导师任务加重, 很难给予每位研究生具体的指导, 学生感到没有人管束关注他们;读研究生之前以为学历高就能找到理想工作, 待遇优厚, 从此改变命运, 但是现实中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觉机会渺茫。理想和显示的差距、枯燥的学习生活、见效慢的科研成果, 导致他们产生存在感和价值感危机。

2. 现实的困难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嬗变, 是当今研究生人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动因。市场经济带来了很多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这使研究生的心理活动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复杂。

第一, 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学业的压力。研究生论年龄已经成人, 他们经济尚不能独立, 只能靠平时的兼职来勤工俭学。一部分已经结婚生子的研究生还要为家庭的生存问题奔波。由于经济困难, 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就很强烈, 这使得他们更注重物质, 更注重实效。

第二, 婚恋、家庭、就业的焦虑。个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 应该表现出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特征, 完成相应的发展任务, 达到与社会适应。他们看到以前的同学往返于国内外, 周末出去游山玩水;看到以前的同学开始谈婚论嫁, 忙着结婚, 恩爱幸福;再看看自己, 整日坐在实验室, 于是他们后悔上研究生, 认为是上学耽误了自己的爱情。对于已婚的研究生来说, 有的两地分居, 忍受相思之苦, 有的因为学历、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的变化, 双方缺乏共同语言而感情逐渐生疏。就业焦虑是研究生面临的最大焦虑, 三年级的研究生尤其如此。研究生比本科生付出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所以就业的期望值更高, 这使得大部分研究生进校之后人生价值观向物质利益倾斜。

三研究生人生价值观的重构

当今的研究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价值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未来, 如何更好地对研究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 值得大家深思。

1. 坚定信念, 自我完善

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人, 都已经具有了优秀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一定的科研潜力, 但这远远不够, 他们更要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努力拼搏的毅力。

虽然现实社会存在着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的风气, 但是作为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应该开辟自己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信念和专业道德。人的物质生活相对容易满足, 但物质生活满足后的精神生活却很难满足, 既然选择了专业, 选择了上研究生, 一般毕业后都会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样多读点书没坏处, 对以后的职业发展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人生是一条单行线, 各有各的走法, 关键是你看到了沿途的风景么?你活的快乐么?大部分的人都不开心, 工作的在想, 要是当初我读研了, 那肯定收入比现在高了吧;读研的在想, 要是我早点工作, 说不定现在已经是经理了。又是一个围城, 大家共用一套价值标准, 谁赚的钱多, 谁就是成功人士!真正的富有, 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 不攀比、不张望, 专注于自己, 用心钻研, 用心生活。回看所有学术大家, 无不是受过良好教育、潜心钻研、不为物质所缚的, 他们学识渊博、风度儒雅、创造颇多, 为社会甚至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种生活状态其实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学术的研究生内心最渴望的。

作为高素质的群体, 研究生更为成熟, 知识面更广, 自我教育和完善的能力更高。首先, 我们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 避免太强的功利性, 以后要有大的作为, 根基全在年轻。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多参加文艺、体育活动, 多一分兴趣, 在烦恼的时候也有排解的途径。平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格, 养成豁达的性格, 对人、对事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 不唯利是图、投机取巧。

2. 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动性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 自主学习是主导。每日阅读文献、分析并解决问题, 这些活动都是自主完成的, 使他们的思维、品质都有一定的提高。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 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 一些人就会荒废时间, 而到即将毕业答辩时才发现自己已遗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因此, 在新生报到时, 管理者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内容地在思想上对研究生进行入学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开展关于人生价值的主题会, 给学生一种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 让学生有理想、有目标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新时代里, 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 不仅要有高端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因此, 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综合发展、全面进步。要提高其能动性、创新性、实践性,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很多研究生以为拥有了学历, 就意味着有好的工作, 所以在择业时总是抬高门槛, 面临社会选择时期望值过高而内心受挫, 使他们的心理失衡。研究生应摆正心态,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只要自身的价值得到极大的发挥就是最好的状态。社会和用人单位也不要用工作岗位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只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才能使研究生勇敢地面对现实, 面对自己, 在社会中体现人生价值。

3. 引导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发展是人生价值观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前提, 只有心理健康, 才能正确面对价值观的选择。当今的研究生,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人生的路还很长, 人生求学、婚恋、就业的重大选择几乎都集中在读研究生这几年, 有时候产生心理问题是难免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调节, 研究生容易出现内心茫然、学习倦怠、情绪低落、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焦虑症等疾病。针对具体问题要给研究生做定期的心理疏导, 缓解压力, 提供心理帮助, 这样不但可以减缓他们的心理负担, 还可以给他们鼓励, 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只有引导他们正确、坦然地面对问题,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 研究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希望能受到关注, 秉承德才兼备的培养理念, 在未来的几年时光里, 研究生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懈追求、开拓创新, 争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和谐的身心、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一代新人!

8.人生观、价值观 篇八

群。他们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群。相对于70、80后大学生的内敛含蓄而言,90后的大学生更喜欢张扬个性、与众不同,希望引人关注。正是因为90后学生具有这些特点,会出现与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相互碰撞,甚至格格不入的现象。这也对当代大学辅导员对90后学生的教育提出了考验。如果还是固守过去的保守,很可能会达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需要对这些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从性别差异、年龄结构、生源地来源和专业角度这四个方面对90后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较为适合90后大学生的教育方式,以方便辅导员进行教育管理。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生观 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90后人群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内学生的主要构成人群,同时,90后人群也成为了社会各方面主要关注的对象。自私、责任感差、自制力差已经成为90后学生的典型特征。为了更深入了解90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和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婚恋观,从而能够更好的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为辅导员班主任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数据,该校曾经对2010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254份,经收回统计,最后有效数据为1599份,其中男生374份,占总数的23.4%,女生1223人,占总数的76.6%;90年后出生学生180份,占总数的11.4%,90年前学生1419份,占总数的88.6%;城镇学生697份,占比43.6%,农村学生602份,占比56.4%;会计专业学生1376份,占比86.1%,财务管理和金融投资专业的学生223份,占比13.9%。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来看,2010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并且在某些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依然很明确——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理想,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让90后学生产生消极因素的原因中,学习问题不再是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等情感因素。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强。对于社会关注的90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有60%的学生对于责任感这个问题并不关心,只有28%的学生认为90后学生责任感强。在日常教育中还需要不断灌输责任感的意识。对于生活的向往,当代大学生与他们父辈以及80后学生观点完全不同,大多数学生都是追求个性张扬风格独立的生活,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前人的更强,团队观念越来越淡,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极其不利,尤其是在他们步入

社会后,团队意识的缺乏,会使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在日常教育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意愿还是很强的,一方面希望能够独立开展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学习方式方法不恰当,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还无法独立完成专业学习,还需进一步引导。此外,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并不清晰,比较迷茫,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生规划的指导。

1 当代大学生从性别角度、年龄结构、生源地来源和专业背景来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1 从性别角度分析,女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趋于社会主流,而男生在入党动机和大学生活上与女生相比显得比较消极被动

在当代大学生的感情问题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情感挫折,因此,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男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导。但是从整体来看,女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中,竞争能力与男生相比都处于劣势,因此绝大多数女生选择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需要他人的帮助。从这个结果也可以看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而面对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当代大学女生出现“傍大款”、“出卖色相”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责任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对女性的社会歧视,导致女性被迫选择;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育方式还存在着不足,对女生的关注不够。此外,女生在大学里所学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专业知识,对于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学习还不如男生,也导致女性在社会中的就业竞争力低下。因此,在今后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尤其是以女生人数为主的系(部)专业中,还要加强对女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女生的学习态度和对专业的兴趣程度明显好于男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比男生扎实很多,而在课外阅读上,男生的涉猎面比女生更加宽广,对于事物的分析也更加全面。男生在学习当中更愿意学到职场中为人处事的原则,而女生则希望学到相关技巧。面对考试,女生会比男生更刻苦,而男生更喜欢靠临场发挥,有些甚至顺其自然。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女生需要加强对其的课外知识的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综合能力,而男生只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1.2 从年龄结构来看,90后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力人群,90后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张扬、自我、不喜欢受约束等个性化特点

相比90后的学生,90前的学生在人生奋斗上更愿意通过自我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90后学生对于他人的依赖性更强,虽然在刚步入社会时90后学生可能会因为得到他人帮助而比90前学生稍占优势,但是如果从长期来看,90前学生的发展潜力更大,耐心和承受能力更强的90前学生,会在工作当中逐渐释放出自己的魅力而得到单位的赏识。因此,对于90后学生教育还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以及奉献精神等。而对于90前学生需要在专业学习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90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相比较90后学生更强,90前学生更愿意自主学习,而90后学生的观念还停留在初高中阶段,希望老师能全盘教授。90前学生也会在课后阅读大量的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以90后学生为主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首先需要转变他们的观念意识,让他们真正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引导他们正确的面对专业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从生源地来源分析,城镇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比农村学生的要强,而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更胜一筹

农村的学生学习目的较为明确,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专业知识上,对于农村学生的管理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自己则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区制定学习计划。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城镇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好,目前还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个问题,而农村学生则已经开始一步步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对于城镇学生的教育应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为主,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人生规划。面对种种社会现象上,农村学生显得比城镇学生更加敏感,对社会不公的不满程度也远远高于城镇学生,因此,对于农村学生应该以心理疏导为主,使他们能够用更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社会问题。

1.4 从专业角度分析,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人生价值观上还是学习目的上都要高于财管金融等专业

会计专业学生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而财管金融专业学生更加现实,满足丰富的物质需求。但财管金融学生的综合能力比会计专业学生更突出,更愿意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面对消极因素,会计专业学生将学习放在首位,而财管金融专业学生则更容易受到感情挫折。因此,在今后的学生管理中,需要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不断弥补劣势。

2 学生角色定位

把学生定位于怎样的角色,对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和培养目标有很大影响。

2.1 他们是有思想的人,包括独立思想

在他们面前辅导员不能把自己看作是权威的代言人。相反,在表达辅导员自己的想法和给出的建议之前,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听他们发表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无论最终按照什么方案、按照谁说的去做,双方都是愉悦的,并且很多时候可以形成最优方案,学生和辅导员都会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中获得成长。

2.2 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他们都有擅长的事情。因此,需要帮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空间和舞台,也因此在工作中他们可以给辅导员分担一些事情。

2.3 他们在成长中

从中学相对单纯的环境和父母庇护之下走到大学,直接面向社会的光怪陆离,彷徨中犯错、不懂自律,是难免的。这样想,就会在他们出错时不那么生气,不那么怪罪于他们的“本质”。

2.4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以专业学习为中心。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引导、活动安排中注意分量,不因务虚而疏实,不因重末而忽本。

2.5 他们成长的环境和现在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思想和行为有所不同

认清这一点才能容纳,相信他们能够承担也只能由他们承担未来社会的责任。把这种相信和希望传达给他们,他们也会相信自己,也会正确定位自己,而不是浑浑噩噩混日子。

希望每一名辅导员都能摆正自己的心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所从事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辅导员的事业是高尚的,光荣的。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N].杨子晚报,2008.8.27(4).

[2]戴长澜.中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3]刘欣.大学生自我心态图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4]艾恩·史都华,凡恩·琼斯著.易之新译.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M].张老师文化,1999.

[5]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6]刘洁.“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高等研究,2011(7).

作者简介:

上一篇:“灯塔大课堂”榜样讲党课观后感下一篇:上班时间嗑瓜子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