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15篇)
1.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一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有利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丰富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地区推进,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由于经济化逐渐向农村地区推进,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步入21世纪,城市化向农村地区的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农村地区的污染源大幅度增加。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农村产业占农村经济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一些依赖廉价劳动力或者占地面积广的工厂和企业,逐渐向农村地区转移聚集。这些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工厂和乡镇企业,大多工艺陈旧、技术落后,并且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较多,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污染水源和土壤,还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和损毁大面积的农田。其次,农民们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这些化肥和农药,一部分残留在粮食蔬果中,通过食用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另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不仅破坏原有的土质,还会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总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日不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推行。
(2)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损害,我们不能为了杜绝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不去发展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的条件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好坏。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新型生态经济具有促进、优化、保障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2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1)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美丽家园,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条件是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依法惩治,建立关于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此外,相关部门应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政府要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或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早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备建设比较落后,甚至近乎空白,造成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随地倾倒,卫生较为混乱的现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条件,也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系统的排污设施,统一收集生活污水和牲畜的粪水;建立垃圾池,规范生活垃圾的倾倒。村委可以发动农村居民定期清理村道,整治村里的排水沟,还村子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从而建设一个新型的农村社区。
(4)提供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面积的农田灌溉,使得化肥、农药流入其它的水域,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指导工作,只有广大农民掌握了脱贫致富的技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活力。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农民走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的道路上,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政府投入相关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发展观光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早日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2.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二
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循环农业
我省农业资源利用应该破解两大难题:一是在人多地少的基本条件下, 如何通过节地、节水、节肥等资源高效利用方式, 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循环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关键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循环农业, 集约、高效、节约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 拓宽农业资源利用的空间, 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综合利用力度, 缓减人口持续增加而人均资源日趋紧缺的矛盾, 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循环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 它的发展将应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 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其技术包括减量化生产技术、生产资源再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废弃物技术, 即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技术、农牧结合生态农业模式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等等。
1.1 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技术, 最大限度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技术以庭院为基础, 集日光温室、沼气池、猪舍、厕所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太阳能为动力, 以沼气为纽带, 种养结合, 动植物互促互补构成生态的良性循环, 利用庭院有限的土地和空间, 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 同时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 减少农村环境污染。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太阳能、沼气能和动物热能;充分利用了土地、时间、饲料等, 是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
1.2 推广农牧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技术, 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农牧结合生态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产业复合的生产模式。即此模式是种植业生产的粮食、秸秆为畜禽养殖业提供饲料, 畜禽粪便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还田的良性循环模式, 是进一步挖掘农牧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 对于我省的食物安全和农业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1.3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旱作节水农业主要推广土壤水库营建技术、集雨补灌技术、农田护坡拦蓄保水技术、保护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应用抗旱保水剂等技术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增强抗旱、减灾、避灾能力, 缓解资源型缺水的紧迫状况和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1.4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增强耕地持续生产力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 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 减少风蚀、水蚀,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种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主要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播种、化学除草。
1.5 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在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基地等集约化养殖发达地区以及敏感水域, 要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监督管理, 开展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 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肥源, 形成种植、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秸秆覆盖和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发展以消化秸秆为主的有机肥工厂化生产, 应用以秸秆为原料养殖食用菌技术, 使秸秆等废弃物利用与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
2 保护开发农业资源, 并使资源永续利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开发好农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近些年来由于不断追求增加农产品数量, 而忽视了对农业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 这就警示我们, 要保护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山林资源, 退田还海还水、退耕还林还牧, 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即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已迫在眉睫。
2.1 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
农业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极为重要的财富,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储备资源。应重点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普查, 加大对野生大豆、珊瑚菜等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收集力度, 建立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示范点, 积极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2.2 推广牛羊舍饲生态养殖模式, 保护山林资源
该模式是牛羊饲养改过去放牧饲养为半舍饲饲养, 在深秋和冬季植物枯黄季节停止放牧, 变为舍饲饲养, 喂饲牧草和经过青贮的农作物秸秆。通过半舍饲减少了放牧对树木的破坏, 不但提高了山羊的生长速度和出栏率, 还保护了山林资源, 也保护了中草药和山野菜。
2.3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推广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小型风力发电、微水电和省柴节煤灶等农村能源工程, 最大程度地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减少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和地方疾病发病率, 改善农村卫生健康条件, 创造一个舒适、清洁、方便的农村生活环境。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 支持开展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小型风力发电和微水电;在仍以传统炉灶为主要炊事取暖设施的地区, 大力普及高效低排放的省柴节煤炉灶, 进一步提高省柴节煤炉灶的标准化制造和商品化水平。
2.4 立体化配套种植养殖技术,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动物、植物种群调整、引进与重组形成新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作制度, 充分利用劳动力、生长期、土地和其他资源。如作物间套种技术、稻田养鱼养蟹技术、“四位一体”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等, 都充分发挥地区及有限耕地资源优势, 人为地在同一空间, 将生物种群巧妙地组建成合理的、优势互补的复合群体, 进行混合养殖, 立体种植, 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以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淑萍.建设辽宁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 2006, (10) :27-30.
3.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三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发展观;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20—02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得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路径、发展规划、发展理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而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生态良好、村容整洁。在此基础上,以生态良好、村容整洁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为统筹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一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
一、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 ,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 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1]。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
1.在农村,农作物的耕种是大多数农民的生存之路。然而由于农村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2.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 我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 637 万t, 按播种面积计算则可达40 t/km2,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 t/km2 的安全上限。且在施用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 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t, 只有约1/3 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其余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使全国9.3 万km2 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二十年来, 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 年地膜用量超过60 万t, 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调查, 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t/km2,减产损失达到总产值的20 %[2]。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 ,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 , 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16 亿t, 绝大多数没有处理, 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3]。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之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
还有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负担不起安全用水费用的人口有3亿多,其中饮用氟、砷含量超标的水约有6 500 万人。对城市居民来说最普通不过的自来水, 在许多农村却仍然是稀缺产品。根据建设部提供的数据, 全国村镇中拥有自来水的村庄比例仅为24.8%。此外96 %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 每年有超过2 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 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3]。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
在加上广大农村做饭还在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农村不仅忽略能源节省和循环利用,而且滥用农业资源,造成资源破坏。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自本世纪初,教育在我国变为市场经济之后,原本已经对受教育有较大改变的大多数农民又重新回到“知识无用论”的老路上去。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4]。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理念推行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新农村的建设正是推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之一,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更加清晰,也更加明确了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本基础。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所以生态环境关系着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人类社会需要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这种关系意味着人类社会必须依赖自然界,在与自然界不断加强的联系中得到发展。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持续、可靠的资源保障。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对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十七大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都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这也使得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清晰,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文明格局。在农村,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体系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 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抓紧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7]。
2.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推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生态文明。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树立农民心目中生态文明的观念。这需要我们做的首先要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大家的环的环保意识,并且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共建共享和共享共建。
3.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施循环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在过去农村的经济发展一直采取的是粗放型发展,由此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而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保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产品产出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坚持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并重的方针。总体管理重点与目标应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安全。按功能区进行污染防控。对居民区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标准应在“基本舒适”以上。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严格控制饲料、食品添加剂类物质随生产及消费进入人体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除了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措施外,还应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制定规划与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8]。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王吉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研究对策[M].合肥:安徽农业出版社,2007.
[3]王爱武.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
[4]王磊.浅议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10).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柳建辉.科学发展观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0.
[7]苏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
4.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四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建设浅析
摘要:本文在介绍了环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地位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的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新农村般中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的战略对策.作 者:樊超 李楠 刘琳 作者单位:樊超,刘琳(河北行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李楠(石家庄市桥东污水治理工程筹建处,河北石家庄,050026)
期 刊:科技风 Journal: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 “”(4) 分类号:X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污染 治理措施5.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规划 篇五
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 的利益,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与要求,同时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实质就是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旧貌换新颜的问题,但要真正改变一 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首先就得改变这个地方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 型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型生产方式。只有解决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农 民的就业问题和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才能步入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已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如今,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休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被许多国家所关注。我国的休闲产业起步较晚,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同国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有着很大差距,而且我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离真正的“休闲时代”还 有相当的距离,但是我国的休闲经济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 势头。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娱业、服务业和文化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使得休闲产业位于后来居上之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当今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正在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休闲农业是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们对 城市生活和环境的厌倦而产生的,生活在拥挤繁杂都市里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宁静、纯朴的乡村生活,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一阔的发展前景,农村休闲农业的兴起,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作用。因此,加强对城郊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具有其现实的可行性和紧迫性。体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一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新农村建设过程休闲农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结合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适时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在新农村经济中具有良好的带动性,可以打破产业界限,使第一、二、三产业融洽发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第二,有利于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村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长足进步。由于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诸如水、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电、这些投资建设逐渐规模化、规范化、合理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第三,有利于提高湖南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休闲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业产品的商品量,还能够把农业的生态效 益、民间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的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休闲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休闲农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就可能产生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讲,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这种产业转移。第五,发展休闲农业充分依托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民俗文化等资源,提供田园风光、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这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将这种生态经济形式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6.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 篇六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专业化、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保险不仅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而且还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农业保险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保险业务于1982年正式恢复,由于缺乏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主要走商业化的道路,在经历了几年运行之后,不断萎缩。2004年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全面铺开,上海安信、吉林安华和黑龙江阳光等农业保险公司相继获批成立,江苏、浙江、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2006年,全国多数省市区采取多种模式和渠道发展法律期刊/falvqk/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2007年,中央财政注入10亿元资金于首批被列为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的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六个省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是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险种不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突出,正式制度的创建问题并没有解决。
二、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与问题(一)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及经验
1、“以险养险”的大农险模式保险公司不但经营农业保险,而且经营农民健康保险、农民财产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等一系列事关“三农”问题的保险业务,在扩大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实现以赔付率较低的险种(如住房险)养赔付率较高的险种(如种植业险)。这种模式以上海、吉林为代表。
上海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是: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以险养险,即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和商业险种的收益来弥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上海模式是目前运行较好的农业保险模式,但这种模式其它地区很难复制。
2、黑龙江“互助制模式”
黑龙江省的阳光农业保险公司是一家“相互制”性质的保险公司。该公司在日常运营中较重视投保人的利益,且名义上不通过公司的对外经营获取利润,所以保险公司的规模和资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旦出现灾年,保险公司需赔付的资金较多,而且需要得到赔付通常都是参保的农民。只靠参保农民之间筹措的资金,明显不足以满足高赔付资金的要求。资金受限是相互制保险模式的保障能力比其他类型的农业保险弱的原因。
3、以“共保”为主的浙江模式2006年,浙江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采取“互助合作”和“共保经营”两种模式。共保经营是主体模式,由省内10家商业保险公司组建成立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以“独立建账、独立核算、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为管理核算制度共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共保”模式是国内外保险界应对罕见巨灾和损失概率不确定的重大项目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可以降低独家公司承保的风险,提高应对巨灾风险时的承受能力。但存在试点的区域过小,无法在空间上分散风险的问题。
4、四川省的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四川省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自办的代办模式。试点地区政府均采取以财政奖励代替补贴的政策,即农户可在投保后可持相关证明到有关部门领取保费补贴,为保费补贴的及时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种模式实施中,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意识较浓。保险公司一方面愿意积极参与试点,把试点作为抢滩农村巨大市场的契机;但另一方面又想把试点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客观上造成了保险产品单
一、条款不尽科学合理。
(二)农业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补贴问题从长期来看,要发展农业保险,无论采取上述何种农险模式,如果没有充足的财政补贴,只能起到有限的保障作用。在浙江、上海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资金雄厚,而农业占地区GDP的比重较小,无论采用“共保体”模式,还是实行“大农险”模式,政府补贴充足,能够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政府补贴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2、农民购买力与购买愿望较低的问题我国农户家庭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保费支付能力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小规模种植业的农户,大多缺乏为其农牧业生产项目投保的支付能力。
3、农业风险无法分散的问题保险的大数法则,即投保主体越多,则保费越低,保障的风险也越低。农业风险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一旦发生就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跨区域的保险对象同时受灾。因此,要想分散农业风险,就必须在更大地域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然而由于国家扶持力度有限,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尚未大面积铺开。
4、农业保险法和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缺失农业保险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但仍缺少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或相关的保险的实施条例。农业保险体制相关规定的缺失,使得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导致了在实际运营中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过于集中,很难实现农业保险公司的持续发展。
各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公司都面临着农业再保险缺失的问题。一旦巨灾发生,农业保险公司由于面临巨额索赔而存在破产的风险。国家在农业再保险领域和农业风险基金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三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不相称。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一)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农业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国家财政支持、商业化运作,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分散风险,并逐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建立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即:政府对保险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险业务军事论文发表/jslwfabiao/给予财政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经营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保险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发展农业保险应遵循大数法则,通过各种方式扩大承保面,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在各地农业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全国建立相对统一的农业保险政策性业务商业化运行模式。
7.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提出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林业居于基础地位,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动力和主体, 是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而农村是林业发展的基地, 我国土地的绝大部分布局在农村,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进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因此, 必须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而现今农村林业发展已摆脱了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主、林业产业为主导的地位, 在指导思想上是以生态效益优先,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发展的新的发展思路, 因此研究农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出发点的林业发展对策成为—个重要的课题。 笔者在基层林业部门从事工作20余年, 现以聊城农村为例, 从农村生态文明的角度就林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路径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以期相互借鉴, 与各位同仁共勉。
2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 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而当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趋紧和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多样化遭到破坏、PM2.5不断超标等严重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重大课题。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口的2/3都在农村,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天然的自然生态条件,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更具有优势, 但从目前来看, 却出现相反的趋势, 其根本原因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 农村村庄建设的不合理, 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 特别是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向农村的转移, 使得农村的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
3聊城林业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聊城市地处山东西北部, 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区, 有丰富的物种资源, 生态系统多样, 适合多种经济树种和速生用材树种的生长, 是欧美杨、毛白杨、泡桐等速生树种的最佳适生区域, 也是枣、苹果、梨、桃、杏、李等重要经济树种的主要栽培区。林业作为聊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 对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基础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森林是“地球之肺”, 湿地是“地球之肾”, 森林和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上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发挥着中枢作用[2]。发达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调节气候, 有效的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保障农业增效和粮食高产, 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聊城市通过近年来启动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重点工程, 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25%以上, 彻底改变了过去缺林少绿的状况, 形成了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小气候环境。
3.2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
首先, 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为农村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提供着丰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地球最大的绿色经济体, 林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木材、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10多万种林产品。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合理开发, 进行多功能的加工利用, 可以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2]。其次, 发展林业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 聊城市的木本粮油、 果品、木材加工、用材林培育等传统林业产业和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浆造纸、苗木花卉等林业新兴产业都蓬勃发展, 呈现猛烈发展势头, 如冠县的万亩梨园、茌平的圆陵大枣、高唐泉林纸业30万t木浆项目、东阿的黄河森林公园等, 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3.3林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 是美丽乡村构建的核心元素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森林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林业生态文化, 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而“美丽乡村”首先指的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 通过发展庭院林业, 加强农田林网建设, 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存条件, 建设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了乡风文明。
4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的路径
在全市林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主要表现在:缺乏合理规划, 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林业基础设施薄弱, 森林资源保护能力不强;林种单一, 易发生病虫害;林业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没有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基于林业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也由于上述的一些问题, 聊城林业发展应从多路径推进。
4.1林业发展要整体规划, 统筹设计
林业发展是农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必须要有乡村规划, 林业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 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需要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 科学地统筹规划。在规划之前要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 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需求, 要让农民广泛参与。所做规划要实现以下目的:1实现林业结构的多样性, 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 确保林业科学发展;2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3实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科学建立、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切实改善自然环境以及人居环境, 造福当地百姓; 4实现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 确保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5实现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凸显林业发展的人文底蕴。
4.2林业发展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在城镇化、工业化也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森林资源管理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林地非常严重;以建设公园、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等为名, 任意改变林地用途;对树木任意采挖移植, 毁林毁地;对林业资源长期的过度开发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因此应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 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严格依据规划审查建设项目使用林地, 控制用地规模, 坚守林地红线[3]。其中首要的是建立全市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检查监督体系,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同时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的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创新管理机制, 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方式, 让社会组织承担起林木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林业资源保护等任务。
4.3林业发展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林业发展需要有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 对于没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来说, 在发展林业事业时, 同样需要现代的科学技术, 林业专业户还需要常常接受培训, 以推广新科技成果的应用。要实现林业科研与生产的高效结合, 充分发挥林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 要依靠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技术, 选择适宜的地点, 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去感染、激励和引导林农, 将林业新科技和新信息及时传授给广大林农。要进一步加强卫星遥感、红外监测、飞机化学灭火等高新技术在森林预测、监测、控制和病虫火害防治、荒漠化防治、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要加快“3S” (卫星遥感、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 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林业在农村林业中的应用[4]。林业的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为动力, 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加快建设智慧林业, 加强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林业资源动态监测平台、林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5]。
4.4林业发展要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调动林农参与积极性
目前, 大气污染, 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只有全民形成绿色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绿色消费自觉意识, 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人文林业的发展理念, 从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才能促进林业发展。因此要让农户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要性和对自身的极其有益性, 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农村人口众多, 土地辽阔, 农田、山地既是维持一个区域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 又是一个易受人们不当行为影响的污染源。根据调查城市市民的生态意识明显高于农村村民, 因此应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引导村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
4.5林业发展要创新, 培育特色林业
我国农村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各不相同, 不同村庄有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形成不同的文化现象, 在多元文化下人们的习俗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因此对于一些有特色的农村, 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的农村, 结合乡村风光、乡村文化, 着重开发观光林业、休闲林业、旅游林业。这既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同时也成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渠道,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 沟通人们思想, 弘扬并传承人们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 形成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
4.6林业发展要实现生态与产业互利共生
林业具有生态和经济双层功能, 我国新农村要实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不能走先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 再治理环境而制约经济的路线, 应当走产业和生态同步建设, 互利共生的道路。林农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 以林产品市场需求为指南, 建立林业工业原料基地, 使得林农与林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形成资源链、价值链、生态链的良性循环系统[6]。
4.7林业发展要加强林业投融资渠道
要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家庭林场, 培养新型职业林农, 引导农民采取股份制、转包、租、互换等形式, 推进林地、林权的依法转让。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广大林农提供金融服务。扩大森林保险范围和品种, 使林业生产经营者收益有所保障。应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探索排污交易权、 资源使用权等补偿模式。加快建立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机制, 鼓励开展碳汇造林活动。
摘要:指出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的作用, 林业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主战场, 是促进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 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环境基础、物质基础, 是美丽乡村的核心元素, 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的路径, 以期为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治邦.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J].人民论坛, 2008 (3) :4~6.
[2]罗贤宇, 郑珠仙, 曾丽萍.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3]吴园军.构建“四个林业”, 推进“五个转变”, 山东林业谋划“十三五”[J].联合日报, 2015, (12) .
[4]孙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搞好新农村的林业建设[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09, (5) .
[5]曹庭珠.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9) .
[6]张智光.实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研究[J].2012, 36 (2) .
[7]佟福锁.新农村建设中基于生态理念的林业发展[J], 南京林业大学报, 2008 (2) .
8.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八
摘要: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积极重要。但是,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问题,如村民生态道德意识、法律法规机制、村规民约。针对如此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从生态道德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村规民约等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道德;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升天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新的阶段。[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农民富裕了,农业生产规范化了,农村建设也越来越美了。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破坏。一些农村人经济发展了,但是生态意识没有跟上来,对于环境保护没有全局意识,没有自觉意识,也没有有效的生态机制来约束。所以,这种现象也造成了农村生态道德建设迟缓发展的结果。农村村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在进行生态道德建设,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面对:
(一)部分村民的生态意识还较为淡薄
通过走访调查,村里大部分的生态意识比前几年有较大提升。但是也有些村民生态道德意识发展滞后。仍旧是以前的思想,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但是从未考虑过得到的经济利益与自然环境的损失比例,这就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念的体现。在生活方面,向附近溪流随意排放污水、生活垃圾,经年累月,河水被污染,鱼虾变少,不能食用。工业方面,江浙地区农村家庭作坊多,小老板多,但是生态意识更为淡薄,经常偷排污水、废水,造成河流、土地的严重污染。更有甚者,一些乡村干部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为了突出政绩,获得短时间经济利益,带头破坏环境,发展经济,使得农村生态遭受更大困境。这种意识上的认识差异使得农村建设形成恶性循环,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机制不健全
首先,政府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我国生态道德建设法律法规是比较健全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较为完善,但是对于农村一些生态道德现象管理、治理跟不上,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生态道德建设滞后。另外,一些农村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刻意钻法律的空子,也显示了我国法律在有些方面不健全。我国生态、环境立法有时只是宏观立法,没有深入实际,深入农村,结合实际情况立法,也造成农村生态道德建设发展滞后。
(三)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缺失有效的村规民俗
村规民俗虽然不是法律,但是在教导村民、教化风俗方面的作用甚于法律。村民似乎也更易于接受村规民俗的管理。但是我国一些乡村在这方面做得严重缺失,有的没有本村村规,有的只是一纸空文,未认真落实。这也造成了农村忽视最有效的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方法,生态道德建设变得可以有可无。
二、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新农村农民生态道德教育
首先,要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人只是大自然的一种动物,与大自然、其他动物、生物共同享用天地自然万物。只有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先提升村干部生态道德素养。村干部是新农村发展的领头羊,在村里无论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政策宣传,还是环境保护,都是起带头模范作用。村干部生态道德素养提高,对于村民、农村生态道德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再者,要利用多种方式、活动提升村民的生态道德。村民是组成村庄的基础元素,提升每一个村民的素质,就是提升村庄整体素质。平时宣传教导,集中学习、教育,村特色文化教育等等都是提升村民生态道德意识的方法与手段。
(二)完善生态道德法律、法规
完善生态道德立法机制。从源头立法,为生态道德树规范。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立法。要有宏观上的规定,也要有微观上的具体法规。宏观上法律就是对全面生态环境破坏的阻止、指导,微观上就是针对详细的破坏现象的具体做法;强调防治结合,惩治环境破坏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民有意识不去破坏生态环境;生态道德法律、法规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及时、准确地把破坏环境现象遏制在萌芽阶段,让破坏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去做;生态环境立法还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任何法律都会有漏洞,防止漏洞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人民群众无时无刻的监督。
(三)建立与新农村实际相结合的村规民约
生态道德建设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然而与农村、农民结合最为紧密的就是本村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农村第一手的生态道德规范。农村情况非常特殊,需要自己的规定。新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相比于生硬的法律条文、规定,村民还是更易于接受贴近实际的村规道德。
村规内容可以对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家风家训、“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化三边”、村庄远期、近期规划发展、科技农业、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奖惩措施等方面用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表达,让村民更易明白、更易接受,使村民在行动中逐步形成习惯,从而提高整个乡村的生态道德水平。
在建设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的时候,我们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来百姓的实际生活与生态道德建设相结合,谋划可持续发展的系农村建设,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态素养,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9.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九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重任,其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就是加强农业推广。对于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以及先进技术的使用,农业推广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农业推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力物力大量的投入,仍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推广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农业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并针对农业推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推广;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明确提出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1】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 进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
务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没有这个前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1、农业推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1.1 加强农业推广,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
加强农业推广,可以使农民及时接触到先进 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提升农业质量。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生物、信息、材料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使“粮食增产、农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农业推广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优势产品产业带建
设,培育一批竞争力 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群体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有机结合的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创收能力。
1.2 农业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是联接政府、科教、企业和农民的纽带。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和服务等方式,运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科技成果、新知识、新信息传播扩散及应用到农业农村、农民中去。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为30.4%,获奖成果转化率为53.5%。而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生产增长的比例只有30 ~40,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停留于展品、样品阶段。好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地传授给农民,就不能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就无法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只有依靠农业推广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不断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使传统农业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转变。
1.3 农业推广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造就新型农民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科技扩散的载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科技进步的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现代农业意识能带动周围农民致富的新型农民。目前,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就占3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这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研究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高度相关。我国有关调查资料也表明,与文盲相比,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者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者可提高30%【2】,因此我国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现状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严重制约农村富裕。农业推广正是以农民为对象,根据农村发展需通过教育、培训、传播咨询服务为
主要手段向农民传播知识、技术和信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团体发展能力,改变农民的态度与行为。最终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2、农业推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推广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国家办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备专业推广机构自成体系。由于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制约,推广业务上受上一级机构的领导,行政上又隶属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推广组织条块分割在管理上实行双重领导,使推广工作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方面相互独立,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不能很好发挥农业推广的优势作用,造成机构与人员之间难以协调一致,重复立项,推广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同时,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转换机制也不够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科技的运用脱节,重科研,轻推广,导致先进的科技不能及时、有效的运用到农业生产中。2.2 农业推广中农民自主权受到限制
农民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生产和经营权应属于农民自己,目前大多数农民在选择项目上,主要表现为政府的行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行政式推广方式,剥夺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利,使农民被动的接受推广技术,造成农业推广不能很好适应农村的发展。
2.3 推广缺乏后劲
(1)推广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推广人员素质偏低。二是推广人员观念陈旧,缺乏应变市场的创新精神,不熟悉、不了解市场,普遍存在只重项目设立而轻项目管理。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长期缺少参加培训更新知识的机会,缺乏综合型、多学科知识,主要表现为产中服务专业知识多,产前和产后服务专业知识少,对传统产业方面知识多,新兴产业知识相对少。
(2)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国农村4.6亿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就占22.25%,相当部分人虽不是文盲,但却是“科盲”。任何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只有被人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活产力。农民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大小,对推广的效果
起决定性作用。
2.4 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一般要占到农业总产值 0.6~1%,发展中国家为0.5%,而中国不足0.2%。经费严重不足。同时又缺乏好的激励机制,造成推广人员待遇偏低,严重影响了推广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致使人员大量流失。
3、加强农业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和对策
3.1根据农民行为的需求不断扩张农业推广内涵
扩张农业推广内涵,是指坚持以农业技术推广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基点,以农民需求为主线全面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即围绕农民需求、农村市场,不断丰富农业推广所涵盖的服务内容。扩张农业推广内涵,实质是用来提高农民素质,因为在传播技术过程中,我们发现素质的提高比传播技术更重要。现代比较系统的农业推广,早已不是只限于技术方面的推广,而是要帮助农民分析目前和未来的情况,使其意识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加知识,提高洞察力,指导农民做出优化的选择,激发农民实施优化抉择的动机,帮助农民评定和改进观念形成和决策的技能等,概括起来就是要帮助农民提高素质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圉扰“三农”的瓶颈问题。而我们提出扩张农业推广内容,既符合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又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对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能提高农民素质的包括农业科学技术在内的任何先进的知识和理念都应该成为农业推广工作所涵盖的内容因此扩张后的农业推广内涵就应包括子女教育、卫生保健、家庭理财、安全教育、社交礼仪、国家政策、价值取向以及土地肥力要素等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服务内容,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社会关注的农民素质低的问题,以此来培养人们接受科技的兴趣,满足大家提高收入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3.2 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质农业推广队伍
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这是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青年农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对从事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本身素质提出更高的挑战,加之农业推广内容的扩张,也必然要求建
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新型的农业推广队伍。
新型的农业推广人员,必须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推广学、商品学、农业和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同时只有热心农业事业,乐于奉献的高学历专业人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我国近年培养的农业推广硕士就是根据国家实际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为从事农业推广工作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按照教学大纲,毕业后他们除了掌握丰富的农业推广学、农民行为学、传播学、政治理论、管理学、人文和社会学以及系统的农业综合知识,还有较好的生产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业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从2000年到现在我国已经培养一大批农业推广硕士,以他们掌握的知识,毕业后完全可以胜任新农村建设这项艰巨任务所要求的工作,这些农业推广硕士将来应该成为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中坚力量。但现在不管是农业院校的科普工作,还是农业主管部门具有推广性质的活动,在进行农业推广项目申请时没有对具有农业推广硕士或博士参与的项目给予优先资助的要求,这与国外做法相 比是有差距的,长期下去也是对这几年培养的推广人才在资源上的一种无形浪费。
3.3出台政策,建立相应的机制
(1)加强农业推广立法,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首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技能的普及都依赖以健全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总体水平,建立机制灵活、讲求实效、政策配套的农业科技体系。让农民尽快认识新成果、了解新品种、掌握新知识、提高农业单产和质量,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其次,从有关部门抽派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作为常设机构或办事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农业科技、教育、推广的“三结合”工作。我国拥有近7 0所农业大学,科研实力雄厚,完全能够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中坚力量,而且农业大学组织的推广工作能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推广一条龙服务的优势,充分利用其在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扩大宣传组织推广工作的范围,组织专家对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计划、项目进行综合评洁审定,对审定后的计划、项目,要求专家共同组织实施。其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基地、推广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成功经验,促进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更好的。为农民提供技术、营销等综合服务【3】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推广经费的投入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首先,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要求各级政府在执政预算内要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逐年增长,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4 ]。其次,在政府对农业推广经费和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各级农业推广部门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政府 的优惠政策,从事有偿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从而增强推广机构的活力,走自我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① 网络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新网(h t t p:∥www.c h i n a n e w s.c o r n。c n)2005 —10--18 .
②期刊:
[2] 高敏芳.论西部人力资源的开发[J].唐都学刊.2002,(4):53 ~ 54 .
[3] 徐志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靠科技进步为“ 三农” 提供支撑D].科技园地,2 0 0 6,(1): 1 1 ~1 3.
[4]盖玉杰.美国农业推广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 . 中国林业经济,2006,(9):2 9 ~3 1 .
[5] 张宗桓.加强农业推广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J] . 河北农
业 .2005。(10): 3 6 ~3 7 .
[6] 冯光,张昌全等.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与信息技术,北京: 中国大地
出版社,1 9 9 8: 1 2 3~1 2 8
[7]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册. 郑州: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 005
[8] 黄鸿翔.我国土壤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土壤肥料,2 0 0 5,1 : 3— 6
[9] 马林,陈新颖等. 河南省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见: 河南省土壤学会编,迈向2 l世纪的土壤科学一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1 — 4
10.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十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目标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物质方面的保障和农村生产力方面的结合发展,而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实现这两方面的首要选择。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欠缺的问题,年轻人多数选择进城务工,农业生产对于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借助农机具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是目前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例如,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很多苗木生长在一起,农民一般用铁锹进行分苗,该方式具有使用麻烦、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鉴于此,之后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工具——锥形分苗器。锥形分苗器有1个手柄,手柄下面是铁皮制成的,内部是空腔的分苗铲,分苗铲下端具有尖端,上面变宽。这款分苗铲内部具有多道上下设置的环形加强筋,手柄下面还有向侧面伸出的脚蹬,可以用脚蹬。锥形分苗器具有省力、方便、高效的优点。农业机械作为目前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可以把秸秆还田和免耕法结合,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对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另外,农业机械化还促进农业生产向一体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2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机械化生产,极大程度地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让农民生活得更加轻松,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也足以完成农业生产活动。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在第二三产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生产还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待就业岗位,比如,针对农村地区建立的各种维修站越来越多,一些农业大省的维修点更是多达上万个,因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1]。并且在农业机械技术的教学等活动中,大多数农民可以学到很多的新知识及新技术,这些都可以变成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未来有可能成为一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1.3优化农村环境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善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生产对于农村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原始的耕作方法中化肥入土不深造成污染,经过农业机械的深度耕作之后,可以更使肥料进入农作物根部附近,从而保护环境。原始的耕作方法下焚烧秸秆不仅存在火灾隐患,而污染严重。而农业机械化可以使秸秆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秸秆还田让土壤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秸秆还可以用于深加工成为生物能源或者牲畜饲料,牲畜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高效的有机肥料,不仅有利于节省肥料的开支,而且使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循环的可行性更高。
2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完善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政策,针对有助于农民开展机械化生产的政策应保证落实到位,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加强对于农民农机技术的培训,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根据当地农民农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安排农技站的技术人员下乡辅导农民使用农机;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农机化的应用人才[2]。再次,农机站的技术人员要建立完善的农机信息平台,分享当地农业机械化生产情况,了解农民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同时在平台上进行农机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与维修技能。
3结语
为了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我国政府部门应提高对于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了解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大对于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相关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博,白银花,纪小芹.浅谈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业家,(12):185.
11.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十一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等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提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学校体育 存在问题 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在场地器材设施、体育师资、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学校体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国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村学校体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体育的发展。为此,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存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城乡学校体育协调化发展”为落脚点,提出新时期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希冀能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场地器材不足、体育经费匮乏
从场地器材的建设看,大量的研究认为,场地器材不足已是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不争事实。学者王厚民等的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只有45.71%的学校有200米及以上的田径场,且几乎全部是泥土场地,有的甚至没有跑道。82.44%的学校有篮球场,且只有一半是水泥场地,但损毁较严重。体育器材严重匮乏,有近78%的学校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2]
从经费的投入看,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极其匮乏。吴剑明等学者的研究显示:“91.2%的中学和52%的小学有数量不等的体育经费,但大多数学校无稳定的经费投入,粤西地区农村小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足1.3元/年,中学不足3.2元/年。”[3]学者张晓程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被调查的120所农村学校中,仅68.8%的农村学校每年体育经费的投入能够达到学校总经费投入的1%。”[4]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经费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最大瓶颈。
2.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质量不高
受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场地器材不足、课程资源开发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既无法向城市那样实施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又无法将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体的城市学校体育移植过来。于是,农村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陷入“单一”和“僵化”的泥沼,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农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然而调查发现:圄于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匮乏和场地器材不足等诸多因素,我国农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呈现“无组织、无计划、无指导”的“三无”特征。大多数学校尚不具备开展课余训练的条件和环境,加之学校间运动竞赛活动数量的减少,使得农村学校课余训练的动力机制不足。
3.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不够、学校体育的地位低下
尽管学校体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程中,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有很多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领导将“学校体育”置于思想的“重视”和实践的“忽视”地位。2013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与学校体育相关的内容进行统计显示:“只有北京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及学校体育的相关内容。在地、市级政府工作报告中,仅有两个地区提及此内容,而在县一级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101个区县为例,未发现有提及学校体育内容的相关报告。”[5]思想“重视”和实践“忽视”的巨大反差致使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处于被边缘化,学校体育的实际地位不高,也造成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种种举措仅停留在理想或口号层面,而无法付诸于实践层面。
4.体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下降、教师待遇不高
体育师资是推动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仍存在体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下降、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首先,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通过文献查询和访谈调查,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兼职体育教师的数量很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兼职体育教师甚至超过了专职体育教师的人数,且在多数村一级的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其次,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已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由于自身因素和学校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淡漠,致使学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无法跟进,造成教师教学、科研和训练的相对滞后,从而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质量下降。最后,教师的待遇不高,优质资源流失严重。教育部的《课程方案》规定,小学1~2年级达标体育课是每周4学时,3~6年级和初中阶段的达标体育课是每周3学时,高中2学时。以现有比例计算,平均一名农村专职体育教师至少要上近24个学时的体育课,当然这并不包括早操、课间操、课余竞赛和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然而,与繁重的工作量相比,体育教师并不能同其他课程的教师一样同工同酬,更不用说在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外界环境的忽视及自身发展的受限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无奈之下,很多优秀教师改行,致使优质师资流失严重。
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
1.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
农村学校体育要谋求发展,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提升和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
首先,充分运用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应尽量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在农村学校,供学生和村民共享。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规划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扩充校园面积,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提供良好条件。再次,充分利用国家民政、水利、电力、广播电视、卫生、文化等部门实施的如“村村通”等相关工程,来改善农村学校的饮水、医务室等学校卫生条件以及学校体育的信息网络、图书资料建设等条件。最后,农村学校和地方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的沟通,并利用其平台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水平。充分利用一些国际组织在中国农村实施的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举办的一系列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营养等方面的相关项目,来完善学校体育的条件。
2.积极推动“国家标准学校”建设
场地器材设施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要想使农村体育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从根源看,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是因为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致使大多数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运行。如果农村学校在建校之初都能执行一定的标准,保证学校的基本条件,或许就能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因此,“一个标准的学校应具备何种条件”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例如,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规定:每新建一所学校都需具备一个体育场、一个室内体育馆和一个游泳池。通过这种做法,日本基本解决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开展“国家标准学校”的研制工作,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和政策,并纳入国家《教育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推动国家教育的均衡发展。此外,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包括体质健康测试的仪器设备,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订购、统一分配,以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3.促进城乡学校体育互动,建立“帮教”机制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学校在体育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以及体育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反哺农村”理念为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在短期内实现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城市学校体育和农村学校体育应加强互动,建立“帮教”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和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结成“帮教兄弟学校”,在学校体育资源、师资培训等方面为农村学校提供帮助,并逐步形成“帮教机制”,促进城乡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可制定有利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如在师资配备上应先满足师资不足的学校、在体育经费投入和场地器材的建设上向农村学校倾斜等来促进城乡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
4.加强农村师资培训的力度,积极开发农村学校体育人力资源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建设一支思想素质硬、综合业务能力强、极具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国家应制定和实施面向农村基层教师的专项培训计划,并由县、市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其次,采用多种渠道提高农村体育师资力量。尽管教育部已结合新课标的实施,组织开展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但仅靠教育部门一条途径,在短期内仍不能解决大量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问题。教育部应积极拓宽体育教师的培训途径,如配合体育部门开展农村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骨干体育教师的培训、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或校医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项培训等。再次,国家应着力建设全国体育教师网络培训平台,通过网络对农村体育教师进行远程培训。最后,应加强农村兼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发利用农村学校的其他体育人力资源。
5.形成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将会不断提高,农村学校体育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会不断增强。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除了要“借势”发展外,还要通过主动“发力”来谋求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应打破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的藩篱,充分发挥自己在地理位置、场地器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来,并逐步形成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机制,从而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6.对农村学校体育要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层推进
由于农村每个学校的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各个学校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层推进。首先,在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上,应以农村小学和初中作为投入的重点,并由省市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农村高级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主要由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其次,师资力量较强、场地器材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重点应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师资力量较弱、场地器材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重点则放在做好体育教学、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体育课程上。再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农村学校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学校卫生条件上。最后,在师资培训方面,农村小学应以兼职体育老师和班主任为培训重点,而初中和高中应以专职体育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并由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等.农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厚民,韦勇,阮永福.皖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3] 吴剑明,揭光泽,石真玉,等.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3(3).
[4] 张晓程.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农村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5] 邱晨辉.学校体育难入地方政府法眼[N].中国青年报,2013-05-16.
[6] 黄铎.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
[作者:侯海燕(1977-),女,山东德州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体育教研室副教授,硕士;张健(1984-),男,山东潍坊人,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
12.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十二
一、生态环境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新农村负担着食物、工业原料的数量、质量的有效供给以及供给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保障, 归根到底, 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 农村与城市的人居环境差距越来越明显。
2)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生态文明进程。
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工业由于规模小、分散、技术落后等因素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农村生活垃圾量大, 处理利用率低;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和残留农膜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污染。这些都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挑战。必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河北省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问题
1) 河北省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河北省进行了土壤布点调查行动。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活动, 主要有针对三方面进行调查, 第一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的生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第二对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开展调查;第三对鱼、虾、贝、蟹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展调查,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全省农业污染状况及其污染来源。
河北省从2003年始进行创建文明生态村试点工作, 从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入手, 在这个过程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壮大农村经济, 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生活环境。目前, 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中, 已有四分之一的行政村基本建成了文明生态村。
2) 河北省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河北省以发展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突出。2007年末, 全省有59876家企业分散在乡村, “三废”排放居高不下, 给环境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残留于土壤或直接进入空气和水环境中, 加上残膜留存的影响, 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下降;全省有5457万农村人口, 年产生生活垃圾1360多万吨 (以每人每年产生0.25吨计算) , 一些农村“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现象突出。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相对滞后。
如果不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 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农民的健康将得不到保障。
三、关于加强河北省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特征、环境资源状况、人口素质和乡村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突出特色, 体现多样化, 不搞统一标准、固定模式达标升级。
2) 切实解决农村环境污染。
各县市要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确定时限, 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 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 合理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 禁止化肥养殖。
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控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 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 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环境监管力度, 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 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 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利用。推行秸秆气化工程、沼气工程等, 禁止在焚烧区内露天焚烧桔杆。
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加强对污灌区域、工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周边土壤污染的监管, 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严格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管。
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 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防治设施。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 积极普及沼气、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
实行市、县 (区) 、乡镇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 实行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开展市、县 (区) 、乡镇年度环境质量考核, 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对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包括农民) , 予以表彰和奖励。
4)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
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以规划带动项目, 以项目争取资金, 将农村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行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研究农村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方式。
5)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管理。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力度,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杜绝中毒等重大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 加强农村饮用水、食品和药品等的管理, 搞好卫生监督检查, 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推动农村地区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珍, 王淑娟.创建文明生态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经济论坛, 2004.
13.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十三
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如何。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的限制,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而没有机械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从多数发达国家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发展模式和途径不同,但农业机械化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从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二)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是机械的载体属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实施成为可能;二是机械作业的规范性、规模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三是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成为可能。
(三)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农业机械化在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后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大,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作业就成为经济理性选择和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节本增效技术的应用,依靠人力、畜力劳动是远远达不到的,必须要依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作业在粮食生产中,不仅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能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质量,增加农产品商品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小麦垄作播种、小麦联合收获、秸杆还田、片麻岩开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都要靠大型农业机械来完成。其中,小麦垄播技术的引进,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可节水30%,增产10%15%,同时,垄间种植蔬菜,达到四种四收,提高了复种指数,亩增加收入近300元,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几年,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竞争激烈促使收费水平下降,一些关健农机化技术获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邹城市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5.1亿元,利润总额9600万元,相当于每个农业人口增收120元,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机化发展做如下探讨。
(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按照中央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三个“一号文件”精神,把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当地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加大政策法规对农机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化发展,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同时,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安全质量、维修质量、农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试验鉴定、更新报废等农机标准体系,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来促进农民增收。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以基层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的农机服务机制,使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是发挥农机装备优势,以农机挖掘农业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发挥农机作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劳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让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催生出来的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在农机社会化服务过程中赚钱致富。让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制造、服务等其他行业,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各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关键环节,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有效推动各地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再次是提高农机性能,以挖掘农机自身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效农机,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不断发展节能农机,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引导农民购买能耗小、效率高、效益好的农机具,推广多功能高效复式作业机械、加快老旧机型更新换代速度。实施以“五节”(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油)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节本增效技术与管理。
(3)农机结合农艺,构建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广阔空间。
按照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提高机械适应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适应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需求,推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农业、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农业。
14.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十四
河口区仙河镇海星村成立于1998年3月,是以山东海星集团为基础建立的海星村,村民既是村民,也是公司的股民,是一个村企合一的集体。现有住户79户,人口240人,党员16名。海星集团现有管理人员36人,技术人员52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0人,职工551人,企业产值1.5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海星公司从98年开始发展浅海养殖,在没有公共积 累的情况下,公司的职工自筹资金,从55万元的注册资金 开始,到现在发展到注册资金3000万元,总资产3.2亿元的集团公司。十三年的时间村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集团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适合海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海星村的村民来自四面八方,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抓经济。经济建设是村民增收之本。经济不发展,村民不增收,村里的公共事业就没有办法做好。我们在村庄建设,小区配套上,公司累计补贴500余万的资金。给职工和村民创造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海星村被授予“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旅游特色村”、“东营市小康文明示范村”、“东营市优秀农村文化大院”、“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村里的配套设施齐全,水、电、暖、讯、路、闭路电视,家家户户都购置了微机、轿车,村民体育馆、文化广场、KTV歌舞厅等一应俱全。村里学生上学有专车接送,村内卫生和治安保卫工作由专人负责。集团也由资源经济型转向立业经济型,万亩海参养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黄河三角洲海参养殖业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海水综合利用项目发展循环经济,贝、海参、虾综合生态养殖、渔盐一体化生态养殖等生产模式,一水多用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区域典范。
我们海星村两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在这几项目标中,经济发展是根本。“新农村生活”是靠经济做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在产业发展上抓好基础,延长产业链,就可以通过产业的发展增加村庄的经济实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锻练和培养村民技术技能,使每个村民都有机会、有平台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强产业,带动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充分发挥浅海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坚 2 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实施品牌战略,公司发展成为集苗种繁育、贝类养殖、海参养殖、水产品加工销售、渔港配套服务、原盐及盐化工、餐饮服务、劳务工程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2006年我们开发建设海参标准化养殖池塘3000亩,2009年我们建设渔盐一体化项目2.2万亩。公司年产水产品5600吨,培育海参苗种5000万头,鲜活海参50吨,加工水产品7800吨,生产溴素500吨,原盐10万吨。白蛤肉市场覆盖东营、滨州、潍坊等地大中高档酒店,公司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海星宾馆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入海口”文蛤、刺参被批准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2010年11月,“长盈”牌贝肉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公司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贝类吐沙加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养殖基地先后被确定为省文蛤标准化生产基地、省渔业标准示范基地、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文蛤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的收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才有可靠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二、统筹规划,共同发展
统筹城乡,共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就我们村而言,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我们要想走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 3 规划,共同发展,整合建村晚、人口少等有利资源,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为改善平房村民的居住条件,2006年村委集资900余万元在村东侧新建别墅7栋,可供28户村民居住,每户居住面积120㎡。小区水、电、气、讯、暖配套齐全。国庆期间28户村民搬进了小区,新别墅小区的建成将使海星村完全成为格调一致的花园式别墅村,使全村群众全部住上高标准别墅。为改善职工宿舍条件,村里又投资40万元在村里新建二层楼的职工宿舍2栋,职工现在4人一间宿舍,双职工一室一厅一厨房,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里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并在一个月之内将原平房全部拆除,重新铺设村路,并对主干道做了硬化,在村内沿路安装了高标准的路灯和古典路灯,村里形象焕然一新。我们还对村容村貌进行彻底整治,集中清理了村商品楼广告牌摆放不统一,达到了全村院落整齐一致通过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每家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实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等措施,街道、庭院和居室卫生得到了保证,“人人讲卫生,户户讲文明”蔚然成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街道硬化、亮化和美化。村两委在小区配套培植草坪10余亩,村内植树5000余棵。此外,村里还加强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65 4 户居民将原有模拟电视网改造成数字电视网,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村里高度关注民生工作,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投资建设阅览室、科技室、活动室、民兵之家、育龄妇女之家、党员电教室、远程教育室等活动阵地。村委会专门成立卫生、治安保卫、物业管理,费用全部由村里承担。村委会还为全体村民统一安装了供暖、天然气,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救助金,建设24小热水供应的公共浴室。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贫困群众生活得到了很大变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蓝图。我们在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上听取专家的意见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结合仙河镇城镇发展规划,由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整体上突出“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理念。以人为本,考虑都市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绿意自然、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整体规划已出效果图,目前正在进行详细的论证。
三、科学管理,和谐发展
村两委强化村级制度建设,坚持依法以德治村,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政务和财务公开栏,5 增加政务财务透明度。先后制定了《村规民约》、《家庭守则》,用来规范村民家庭和日常生活行为。与此同时,海星村还积极参与“信用东营”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里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常年开展“文明进农家”等创评活动和移风易俗教育,每年组织文艺晚会、篮球、乒乓球比赛,陶冶了群众情操,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开展了诚信村庄建设和文明信用工程,坚持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在全村营造出了诚实信用的经济社会环境。对各项村级事务进行规范管理,做到村内事务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弘扬家庭美德,提倡文明风尚,增强了家庭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营造起“和谐、团结、文明、向上”的村风。
15.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十五
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生态位偏差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体系是各级各类教育遗传、变革、衔接和融通的产物,也是一个符合生态位原理的类生物组织体或生物单元。高等教育自身所特有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法规制度、教育手段、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招生状况、资源配置、办学形式等内部生态因子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外部生态因子共同构筑了它特有的生态位基础。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位宽度不足
生态位宽度指某一物种或群落能够利用的有限资源的多维空间的比例,是生物利用资源多样性的一个指标[1]。某一社会组织的生态位宽度,是指该社会组织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幅度。一般地说,社会组织的生态位越宽,该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就越强。从生态位宽度看,只能利用一小部分的称狭生态位,而能利用大部分的称广生态位,新农村建设是高等教育由狭生态位向广生态位延伸的有效路径。
1. 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狭生态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在迅速扩大,但仍然有85%的人被排斥在外。要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形势仍很严峻。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局限于一个相对狭隘的生态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及大中型城市。2004年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显示,城乡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便在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2]。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城市为资源中心。
2. 高等教育的狭生态位由多种生态因素造成
从历史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一直不平衡。1947年,125所大学中41%设在上海、北京、南京、武汉、广州、天津6个大城市,边远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极少。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择优扶强,形成了一批重点院校,但客观上也造成了高等学校之间在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方面的差距,导致在城市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狭生态位发展。从现实来看,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统计显示,1985年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是1:2.57,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1:3.33,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城乡教育差距不断加大。农村经济不发达,通常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足,严重影响了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城市地区经济条件优越,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导致高等教育在城市区域内的集中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位高度重叠
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没有两个物种生活在同一生态位中,因而,生物进化一般导致的是两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然而,在地理空间被分隔的情况下,两个地区却可能存在着彼此相似的非生物因素,在这两个地区生活的物种会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这会导致趋同演化的发生,即两个物种虽然无亲缘关系,但却各自独立地发展出相似的身体构造去适应环境。同一生态位中出现了两个物种,则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生态位重叠就是指两个或多个种群竞争相同资源集合的状态,它反映的是生态位的一个资源利用维度的重叠情况[4]。
1. 适当的生态位高度是高等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
在社会系统中,当生态平衡时,各个社会组织的生态位原则上不重叠。社会组织为了发展,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其生态位也在改变。当一个组织的生态位改变时,与另一个组织的生态位相重叠,社会系统的稳定遭到破坏,因为生态位的重叠必然引发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那些生态位彼此冲突的组织会通过组织间的竞争来削减生态位的重叠,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排斥后,重叠生态位消失,形成各自衔接且分离的生态位,社会系统恢复平衡。各类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只有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形成适合其发展的特定的生态定位,才能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获得比较生存优势。
2. 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位高度出现重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推进但尚不完善。一方面,在管理上,教育部对大学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版本、教师培养等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实行集中管理,导致在全国不同地区培养出的人才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能力倾向、思维模式,甚至连知识与能力缺陷都大同小异;并且现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正在向硕士、博士教育阶段延伸。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就业取向等方面的生态位高度均出现重叠。另一方面,在发展上,当前大学的发展过于注重数量上的扩张,较少考虑教育的结构性问题。目前我国有一千多所全日制高校,除少数的公办高职和民办高职外,绝大多数高校都以多科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专科院校升本科,本科院校升综合型大学,争取更多的硕士、博士授予权,是各级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主流趋势。从而,使教育发展目标生态位的高度出现重叠。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位效度不佳
生态位效度是衡量生态进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对社会系统而言,它是体现社会组织优势的指标体系,是组织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的生态位效度是指高等教育组织在社会群落中利用教育生态资源所发挥的功能效应。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位效度不佳,集中体现在其实现价值的能力不足。
1. 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
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的占到88%。[5]而日本农民80%以上是高中文化,美、德、法等国90%以上的农业劳动者受过职业技术培训,表明我国农民同发达国家农民教育水平相比还相差甚远,农村劳动力整体上仍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
2. 高等教育的价值难以实现
从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05年12月31日,高等院校就业率为87.7%,比2004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6]然而,就业率统计一般分为常规就业率和灵活就业率两种,在这一统计数据下,高等院校灵活就业率的比重很大,有的甚至达到2/3以上,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很多毕业生都涌向城市,而不愿意到农村就业。而且,与城市相比,农村工作条件差,农业技术人员地位低,对毕业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建国以来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仅有15万人。二是由于我国高校主要面向城市,培养的人才也主要是为城市的发展服务,使人才无法下到农村去。促使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新农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位矫正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在这三大功能中,服务社会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基础,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又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具体化为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高等教育逐步纳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以新农村为阵地,全面调整高等教育的生态位宽度、高度和效度。
(一)新农村建设拓展高等教育的生态位宽度
新农村建设为高等教育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需求。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科技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农村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发挥个人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农村建设使高等教育机构与农村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提高了教育机构把握学习者的需求变化的能力。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针对学习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改变和调整教育战略,不断向农村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服务。这样既可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又可有效地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调整高等教育的生态位高度
新农村建设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也要面向农村居民,与我国的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社会需求相一致。各级各类院校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立足于本地区、本学校的发展实际,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走出一条适应农村社会的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即推进高等教育的错落化发展。
错落化的高等教育,是面向现有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将发展具有地区性、职业性特点或优势的地市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的增长点,实现高等教育的生态位高度的错落化,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它的实施策略是:在招生对象上,学生来源应更为广泛,适当地扩大在农村地区的招生规模。目前,一些地方已经自觉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了“村支书大专班”、“乡镇企业经理大专班”、“科技带头人大专班”等,也有一些地方办起了农民自己的高等学校,培养新农村亟需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自发的实践,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示范作用;在教学设置上,应突出农业和农村特色的专业性、地方性,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拓宽学科专业领域,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使相当一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毕业后能够掌握一门或几门农村发展中亟需的专门技术或过硬才能,毕业后能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农村;在培养方式上,应多元化、多层次地培养农村所需要的实用人才。既培养有一定理论功底、懂技术会开发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要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高等教育的错落化,是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合理途径。
(三)新农村建设改善高等教育的生态位效度
当前,建设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新目标,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生态位效度的核心指标。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面向农村,根据农村实际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农村并且服务于农村。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以改善其生态位效度。
世界银行专家在《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中曾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建议。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面临着扩充(expansion)、多样化(differentiation)和知识革命(knowledge revolution)这三大挑战。这些挑战改变了高等教育及其存在的环境,成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现实。世界银行专家倡导一种在高度计划与无序扩充之间的多样性。从办学的目标与水平的角度,院校系统可包括研究型大学、省级的或地区性大学、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职业学院(vocational school)、虚拟大学与远程教育,而且后四类形式的高校更应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重点(世界银行,2001)。这一建议对于我国农村高等教育的体系建设有启发意义。
农村高等教育体系,以普通高等院校为依托,以地市高等院校为龙头,以县市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为主体,面向农村县市、乡镇,由全日制、非全日制,本科、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统筹结合,采取“弹性学制”、“学分制”、“模块制”等多种教育管理方式的、开放的、柔性的、灵活的教育系统。这一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它要与农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相适应,要在数量与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推进高等教育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与互惠双威的未来图景,是人文、宜居、生态的绿色农村家园和宽区位、错落化、体系发展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Abrams P.Some comments on measurin g niche overhp.Ecology,1980,61:44-49.
[2]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2/28/content_4239415. htm
[3] http://news.southcn.com/china/zgkx/content/2008-10/06/content_4630313. htm
[4] Slobodkichoff C N,Schulz WC.Measures of niche overla p.Ecology,1980,61:1051-1055.
[5] http://cn.chinagate.com.cn/tech/2006-12/20/content_2361565. htm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推荐阅读:
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6-22
胶州市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08-07
抢抓机遇快发展 奋力建设新农村11-04
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07-04
新农村建设呼唤政策性农业保险07-19
加快农机化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10-03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思考01-21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10-02
统筹发展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01-07
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