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024-06-24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精选12篇)

1.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一

**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发展的进程中,以“以人为本,服务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努力构筑和完善以**为中心,辐射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服务大平台,不断为现代新**建设和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服务带动人才领域的拓展,以服务促进中心品牌的确立,以服务推动人才中心的建设,努力创建人才服务新体系,提高了人才配置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新模式

**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人才服务中心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不断推进人才中心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至1998年前,实行一块牌子(人才交流中心)、两种功能(市场功能、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统一运作;第二阶段,1998年**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成立至2003年,实行两块牌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分别运作;第三阶段是2004年以来,根据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采取了放权、脱钩、搞活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行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功能,分别运作,分别核算,统一管理。人才服务中心从事人事人才公共性服务,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收费上缴财政。人才市场从事经营性社会化服务,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费独立核算,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为公共人事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运作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人事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满足了社会对人事公共服务的需求,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独立核算的人才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与时俱进,努力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

**市人才服务中心是**最大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新**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模式,初步构筑起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市人才中心从成立之初为少量辞职流动人员服务扩大到了目前的为各地、各层次、各类人才全方位服务,并逐步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会贯通。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猎头服务、就业指导等业务内容快速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选拔、人才派遣、人才资源开发、HR设计、业绩诚信等新项目不断纳入。三是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根据人才资源供求特点,结合人才中心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实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综合型市场与个性化市场相互配合,专业化服务与精细化服务相互衔接,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打破地域界限,延伸扩展服务平台。本着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与西南地区各省会城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由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拉萨、云南农垦人才中心六市七方组成的“西南人才联盟”,使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互为窗口、互设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完善了人才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促进了西南地区人才工作的共同发展,构筑了区域性人才服务大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无形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人才网”自2004年重建后,形式、内容、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年参加网上人才交流会的人员已超过30万人次,网站年访问量已近400万人次,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专业人才网站之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上交流平台。六是积极完善中心内部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自主研发了《**人才市场营销系统》、《**人才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市人事人才考试远程报名系统》等软件,初步实现了人才中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内强素质,提高人才中心职工的整体服务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工队伍,是保证人才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市人才服务中

2.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二

2008年, 在纪念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大会上, 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先进服务机构”称号, 2009~2011年, 连续获得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评选的“生产力促进 (服务贡献) 奖”。

一、核心业务及服务特色

近年来, 中心按照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战略部署, 深入贯彻实施“两服务行动”, 积极参加“科技援疆援藏”, 面向决策主体、创新主体, 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 逐渐形成核心业务及特色服务。

(一)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围绕全省经济、科技发展, 提供决策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时效性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为政府部门科技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产业集群服务。

以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载体, 整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资源, 通过组织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产学研合作、开辟俄罗斯市场、开展对外交流、建设照明检测平台、新产品推广等, 服务于我省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

(三)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发挥中心的科技中介桥梁作用, 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主线, 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与服务为重点, 深入科技园区、产业集群, 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 TRIZ理论推广应用。

围绕全省创新方法试点工作, 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 采取“培训先行、试点推动、典型引路”等方法, 组织开展TRIZ理论宣传、培训、学术交流、企业示范应用和创新设计大赛一系列工作。

二、服务绩效

(一) 强化战略研究, 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 中心相继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和起草、承担了《黑龙江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对策研究》、《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黑龙江省科技发展优先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等多项重大、重点研究课题, 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推广应用TRIZ理论, 助力企业自主创新。

中心80%人员参加过TRIZ理论专业培训、专题报告会, 初步培养出一支18人的TRIZ理论培训师队伍, 形成了5人的核心服务团队, 其中1人获得MATRIZ协会三级TRIZ师资, 5人待认证3级师资, 2人获得TRIZ协会二级认证, 2人获得创新工程师认证。中心编辑出版TRIZ基础教程, 奠定了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国家创新方法专项项目3个, 省级创新方法科技攻关项目3个, 创新方法成果转化两项;举办省级TRIZ杯大赛2届, 国家级TRIZ杯大赛2届;专业培训班7期, 学员2400人次, 培训报告会12场;主办TRIZ专题网站访问量65万人次, 列全国同类网站之首。

(三) 服务LED产业集群, 提高创新与产业升级

为推动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办了多届“国际LED冰雪景观照明创新设计大赛”, 吸引了全国各地数十家LED企业参赛。为推动我省LED产业发展,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通过开展对接会, 每年均有约20余项签约, 共达成合作意向50余项。2013年已有15个项目申请了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中心组织20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赴俄参加滨海边疆区交流合作对接会和开展科技招商活动, 已有4家取得了良好对接效果。中心还积极走入大庆、双鸭山、伊春、密山等地市, 联合当地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共同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如推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与大庆恒通公司对接, 双方达成合作开发“罐体探伤机器人”项目, 签约金额预算100万元。

中心结合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科技成果招商等工作, 征集到130家企业的融资需求, 涉及融资需求资金额度11亿元, 向26家金融、投资、担保机构进行了推介。今年已有151家企业贷款265笔, 贷款总额22.51亿元, 贷款利息总额为2.09亿元, 其中2012-2013年贷款利息为1.47亿元。

(五) 服务创新创业, 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和新途径

近两年, 中心累计培训科技管理和企业人员3000余人, 服务中小企业1500余家, 培训40余次;已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184项, 支持金额11417万元, 连续两年超亿元;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1763家。

为深入落实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两服务行动”和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 中心与伊春市科技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双方将围绕伊春市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 共建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面向区域内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 合作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申报咨询、科技培训、企业诊断、科技成果对接、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等服务。

创新箴言

3.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三

关键词:创新;农业科技;服务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5-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关键环节。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是支农、惠农、强农的实际行动。要用创新观念统率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建立起科学、精干、高效、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成果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农民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农业经济才能快速发展。经过对长春市各县、乡级农业服务机构的调查,浅谈一下应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市的农业服务机构体系。

1 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

1.1 机构设置不合理

受计划经济和条块分割的影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在开始设置时就出现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弊端:技术、经济、林业、水利、畜牧、土肥、植保、农机、文化、种子等各个系统均设有自己的科技服务机构,由市至县及乡,上下对口,遥相呼应,自成体系,人员冗杂,政出多门,费用巨大,效率与效能低下。

1.2 科技人员严重缺乏

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在设置初期,技术力量配置较为合理,齐编满员,科技服务卓有成效。随着时间推移,升迁、调动、自然减员等越来越多,人员不断减少。由于资金、政策、待遇等原因,缺员难以补充,造成知识老化,尤其缺少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服务工作难度很大。

1.3 机构瘫痪,职能缺失

如今,县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仍在正常履行职能的只占少数。由于资金紧张,多数机构被裁员减支,甚至合并,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有的被从事业“转制”为企业,完全断奶;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上,虽在苦苦支撑,却难以履行职能。而乡(镇)级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情况更糟,多数机构人员自谋生路,各自为战,有的机构既无编制又无人员更无经费,早已人去楼空,名存实亡。很多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上面有人说,下面无人做,只能通过行政途径实施,其效能与效果可想而知。

1.4 公益性服务力度不够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科技服务工作的力度,开展了“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这些活动基本限于交通干线和繁华乡镇,覆盖面积小,时间短,次数少,农民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偏远地区的农民则基本没有受益。而一些企业为开发市场在农村搞的科技服务活动,带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运作手段也不规范;不法商贩也打着科技服务旗号推销伪劣产品,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2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措施

2.1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主管領导要深入科技服务机构,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开展工作。

2.2 是要从政策上给予保证

要保证科技服务人员结构合理,齐编满员;要保证科技服务经费足额到位,不挤占挪用;要保证科技人员有较好的工作条件,从而调动起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3 要对现有的服务体系进行全面整合

即把农业领域重叠交叉的服务机构科学整合在一起,变条块分割为集中统筹,以县和乡(镇)为单位,核定编制,组建起一个人员精干、职责明确、功能齐全、公益性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全面承担起技术、经济、林业、水利、养殖、土肥、植保、农机、农资、文化、科普等各方面的服务工作,盘活闲置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大幅度降低费用,提高科技服务的效率和效能。

2.4 要创新科技服务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等上级派任务”、“等农民提要求”的被动服务方式,深入到地头炕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行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

2.5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载体

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书屋、科技大院、科技小分队、科普大集及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以及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建成一个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科技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广大农民的科技需求。

总之,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新形势下农业领域急迫而复杂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政策性很强:既要细致入微地搞好调查研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又要大刀阔斧地做出政策决断。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为长春农业经济腾飞做出新贡献。

4.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论文 篇四

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研发力量,很多成果需要在大面积推广中进行检验和完善,农民也十分渴求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这2方面的人员交流太少,导致信息不畅。在新型消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应定期组织科技工作者进入乡间地头,了解农民最需要的技术,反馈上一批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2.2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农技的推广应用效果。传统的农民培训体制已经不能适用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机构,是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还需要创新农民教育形式,丰富和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从农民的生产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民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实行分批次、分阶段的培训手段。既要培养中高知识水平的农业科技带头人,更要重视广大农村青壮年的技能提升。

2.3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各种政府农业补贴的阳光运行机制,让政策的实惠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加大农村信贷的投入,结合每个县的具体情况,建立专门金融机构主导,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信贷体系,降低农村信贷成本;带动农户加大资金投入。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农户得到具体的现实实惠,更要让农户了解未来应用先进农技的效果和可能带来的收益提升,让农户在增加农业投入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2.4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农业科技快一秒投入使用,农户得到的实惠就多一点,以往的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流通不畅,科技工作者和农户的沟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的使用。在构建新型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例如信息交流平台,专业技术交流QQ群、农业技术推广热线等,减少信息沟通中的壁垒,降低农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成本。

2.5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结构稳定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队伍建设是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根本,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应本着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建立能上能下、可进可出、合理流动、积极勤奋的农技服务推广人事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和薪资管理制度。

3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型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体制机制、融资手段、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少雯.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5.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五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安排,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为加快“强市名城”建设,打造“平安之都、和谐泰安”创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1年内城市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2年内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60%;2年内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现服务管理信息化;2年内打造100个市级星级化示范社区。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以社区为格,明确每一个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科学整合社区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1

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科学整合配备社区服务管理力量。

1、城市社区网格建设。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以街巷、道路为标志,以3000户左右为标准,全覆盖、无缝隙1年内城市社区实现网格化管合理划分调整和设立社区,确保理全覆盖。

2、农村社区网格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居住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完备的要求设立,农村社区设置的地域范围,原则上社区服务中心辐射半径一般不2年内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超过2-3公里,确保60%。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近期下

3、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重点围绕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社区工作者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快社区规划化建设步伐。以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商业服务组织、便民利民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配套的组织体系,逐步实现社区管理的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夯实社区管理基础。2

(二)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起与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连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各个层次的社区信息系统,推动社会公众服2年内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务信息化。确保现服务管理信息化,基本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区信息化发展格局。

1、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开通社区信息管理软件。建立以宽带城域网和虚拟专网为依托,区(县、市)为枢纽,社区为应用终端,形成纵贯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重点完成社区基础数据库建设。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社区概况、社区服务、社区组织、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保障、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环境、社区图片、日常工作、系统功能、系统维护、扩展功能、其它功能、其它工具等。每一个模块包括非常全面细致的内容,各社区要安排专门人员集中录入填写,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对数据库的项目和内容提出添加和修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建立起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社区工作数据指标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为协同服务创造条件。初步实现党建群团、劳动保障、救助福利、文教体卫、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

2、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网络平台。以“中国社区在线”为 3

依托,建立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外网服务平台(网站),以沟通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发展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联络政府与社区居民为主要建设内容,发挥互联网电子邮件、浏览、电子公告等功能,推动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对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服务。

3、建设智能化社区。全面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在社区进行以提高服务水平、改进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鼓励企业投资社区服务信息化项目和相关设施。注重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物业管理和社区组织的有效结合。

4、建立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体制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抓好市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各县(市、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订本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规划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要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街道、社区的各种信息化应用建设任务;社区要在区(县、市)和街道的指导下,做好源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组织开发好社区内各种服务信息资源。各级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网络平台要在今年全部安装开通运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和运行费用,采取各级政府投入和社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4

(三)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市场力量的作用,建立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居民互助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群众的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站点为补充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

1、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每个社区应有一个统一标识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种功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城市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应不低于300平方米;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规模应根据经济条件、人口规模、乡风民俗等合理确定,原则上按照每千人300平方米左右面积建设。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

基础。

2、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导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社区治安、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倡导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优势,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各类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救助、拥军优属、治安防范、普法宣传、婚育新风、法律援助、文体健身、环境保护等互助和志愿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引 5

导建立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按照安全、生态、方便、实惠的要求,积极吸引连锁超市、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服务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店、餐饮娱乐连锁店进社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兴办购物、餐饮、废旧物资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要。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协调,明确责任。民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指导各县市区搞好城乡社区规划,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市公安部门要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配齐优化社区民警,完善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市计生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全面掌握社区人口动态轨迹。要通过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对社区全方位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二是加大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市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经费投入,将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补贴列入财政预算,落实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为社区管理服务创新提供保障;各有关部门委托给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相应的经费落实到社区,确保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加强督导,抓好落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把社区 6

6.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六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服务,一个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体系将为智能科技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和支撑,同时会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体系,如何将信息技术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如何在科技服务体系内引导和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将是未来科技服务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0 引言

科技服务体系是科技服务主体及其所依存的服务环境的总和,主要包括从事科技服务行业的各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如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及网络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技术交易机构、专利代理机构、创业投融资服务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整合科技服务资源,为政府、高校、研发机构以及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技术咨询、科技投融资等中介服务,从而提高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速度,减少创新、创业成本和风险,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1]。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其他生产力因素,技术含量的高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思路,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促进生产力水平再上新台阶。科技服务体系作为连接科技和经济的纽带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建立一个与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正在成为未来科技服务行业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加速推进了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科技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科技服务时代,因此建立一个与创新需求相适应的、智能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局域物联网

科技资源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件要素的总称,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与物质支撑,主要包括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实验数据、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等等。科技服务离不开科技资源,只有对科技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整合,才能提供高效优质的科技服务。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科技资源总量较大,质量也很高,但实际应用的效果却不理想,总体利用率不高,闲置和重复引进、购置现象非常普遍。另外,各级政府和管理单位对科技资源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信息公开透明度不高,导致各项管理制度、奖惩措施缺乏科学、公正的依据,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因此,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整合,摸清家底,对各种科技资源进行统一分类,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此过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显得十分必要。如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科技服务领域,它可以通过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把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等各类科技资源通过新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网络,从而大大提高科技资源信息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减少或避免无谓的损失,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在局部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该项工作是建立智能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鉴于其庞大的工作量和复杂的体制壁垒,不应急于在较大范围和较高层面建立统一的物联网络,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某一区域(如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科技园区)或某一行业(如某产业园区)率先建立局域的物联网络,使用户随时掌握本地区、本行业的最新科技资源信息,并且科技服务机构能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为例,当用户需要使用某一型号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或实验时,可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互联通讯设备登录该地区的大型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查看仪器所在单位、使用状态、收费等情况,同时可在线进行相关的技术咨询,甚至在线进行检测或实验。

2 以共享为核心实现各局域网互联互通

智能局域物联网的建立,为下一阶段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的土壤。但使现有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出其潜在效能,以实现科技投资价值的最大化,唯一的途径就是共享。共享如同一条纽带,将各类科技资源链接起来,在原有的局域物联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局性的科技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将面向未来市场的创新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这种资源的链接,不是简单的数据积累和叠加,而是要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使各类科技资源在整合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1+1>2”的目的。这个过程类似于布鲁克斯对情报作用的基本描述,即:K[S]+ΔI=K[S+ΔS]。

式中K[S]为原有的知识结构,K[S+ΔS]为吸收情报以后的知识结构,ΔI为增加的情报。这个方程式说明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是由于吸收情报的结果[2]。科技资源的利用也是如此,在整合与共享过程中,各类科技资源相互作用,将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3 结合创新需求建立综合性智能化服务平台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创新主体服务的,这是新的科技服务体系区别于传统服务体系的根本标志,即不以服务者能够提供的服务为主要内容,而是以被服务者的需求为主要内容,因此创新主体的需求将是未来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要求,创新应围绕市场需求展开,创新的主体也应逐渐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向高新技术企业转移。由此可见,未来的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是能够迎合市场需求、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新技术企业。

而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科技服务体系的需求,也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性的、无逻辑关系的个体性需求,逐渐上升为全面的、综合性的、能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整体性需求,例如从最开始的项目策划,到可行性分析,到资金的筹集,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等等,所有的内容都能在一个服务平台上完成。这种需求通常是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一般不具备可复制性,基本都属于“私人定制”式的服务。因此,现代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一定要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式的服务模式,彻底改变批量式服务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服务理念,一定要建立一个基于创新主体需求的、能够为其量身定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此时,已经实现互联互通的各个科技资源局域网络将发挥超出想象的功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应用,将彻底打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各种信息和数据的汇总不仅可以满足创新主体的现实需求,同时在信息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还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火花,产生更多的创新项目和解决方案,这种服务不仅高效,而且更专业。这就是未来的智能化科技服务平台应具备的基本特点,即开放式、个性化、高效率、有活力。

7.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七

相对于南京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在新一轮创新驱动战略下,南京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因此,营造和谐高效良好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还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支持,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链。

1. 政府高度关注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南京技术创新的“软实力”,培育引导、扶持、激励、理解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1)强化领导职能,把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升为“一把手”工程,纳入业绩考核,加大技术创新的推进力度。

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科教实力出众的城市,但是,南京的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与南京的科教实力并不匹配,南京技术创新的“软实力”一直没有能够完全释放出来,与其他一些城市“求贤若渴、引智抢才”的执着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引导激励创新、扶持关怀创新,尤其是理解创新失败还没有形成一种社会的氛围。因此,需要各级政府一把手领导亲力亲为,率先垂范,直接领导技术创新工作,把“引智抢才”、推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的业绩考核,从而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度。

(2)举全市之力,集全市资源,形成南京技术创新的“集聚力、支持力、配套力和影响力”,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格局。

南京的科教优势如何内化为真正的南京市的科教实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她需要省市政府、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结成操作层面上的战略联盟,通过形成共识、政府主导、全面发动、体制创新、政策引导、配套服务,真正形成南京科技创新的“集聚力、支持力、配套力和影响力”,最终充分释放南京的科教优势,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格局。

(3)扶持、引导、强化南京市本土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观念和能力,政府制定专项政策、专项资金,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励制度,将南京市科技进步奖的奖励力度提升为省部级层次。

南京的许多技术创新成果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格局,像中兴、华为最初很多研发工作是从南京开始的,最终没有形成南京的现实生产力,这和南京企业的结构、工业基础等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是南京缺乏经济文化的背景。因此,迫切需要的是形成整体的社会氛围,做到创新有平台、合作有企业、配套有服务、后勤有保障、创业有政策、风险有承担、想干有支持、科研有经费、成绩有奖励、体制机制可创新、做强可上市、困难有政府、产品有市场。

2. 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构筑“技术创新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多样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双创人才载体”四大模式

(1)在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上有所突破,在各个产业或行业或方向上形成“基础研究—科研开发—技术转化—市场推广”全过程技术创新链。

探索各个节点的配套措施及创新各个节点的合作机制。建议政府成立独立的“产学研合作局”,全面组织协调产学研合作事宜,指导和推动产学研合作,并给予“产学研合作局”充分的人财物权限,不流于形式。

(2)尽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使之成为南京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平台。

根据国家、江苏省及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由政府财政拿出相应经费组建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地;探索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集聚南京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科教资源,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在南京的转化。

(3)集思广益、海纳百川,打造多样化产学研合作平台。

南京在产学研合作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不同的模式,推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集思广益、海纳百川,鼓励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创新建设。鼓励成立如“学科性公司”、“工程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基地”、“大学科技园”等新兴模式,推广典型平台的经验。特别是要重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给予她应有的地位,发挥她应有的作用。

(4)以“海内外领军人才载体”模式建设为抓手,建立人才高地。

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创新在工大,创业在高新,创优促发展”的理念共建“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围绕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南工大的优势学科所涉及的相关领域(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环保及信息技术等),“十一五”期间,联合招聘海内外领军人才39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2010年南京工业大学与鼓楼区政府合作打造“海内外产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双创’载体”,已经引进了3名海外留学顶尖医药人才。实践证明,这种载体模式完全符合人才的培育规律,是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是一种招智引企引资的新思路,是高科技产品形成的捷径,更是吸引人才的最佳平台和方法。

3. 完善科技管理综合服务体系,构筑“一站式服务”创新园区,打造从技术创新的创意、研发、小试、中试直至产业化的服务链

推广南京科技广场运作模式,建设汇集工商、税务、法律、审计、财务、信息情报、知识产权、协会中介等职能的“一站式服务”创新园区。

在科技园区引入工商、税务、法律、审计、财务、信息情报、知识产权、协会中介等职能的“一站式服务”,减少技术创新企业的办事流程,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资源,让技术创新企业从创意、研发、小试、中试直至产业化能够分享到全方位的服务,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配套政策支持。

4.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从银行信贷、科技信用合作社、保险担保、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等扶持技术创新的金融生态链

(1)探索建立科技信用合作社。

科技信用合作社不同于以往的科技银行,科技银行在体制上隶属于商业银行,实际是商业银行在园区设立的分支行,信贷政策和运行模式均受到其所在上级行的约束,对缺乏抵押品的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有限。而科技信用合作社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形式,由所在科技园区的科技企业集资入股,服务对象为所在园区的科技企业,允许以比较宽松的信贷政策和灵活的利率政策开展各类金融活动,科技信用合作社的股本金可以较小规模,政府采取一定形式的贴息担保。

科技信用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1)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政府、科技企业、各类金融机构、个人均可入股; (2) 采取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模式进行运作,市场化运作,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贴息担保; (3) 允许采取灵活的利率政策,对于不同规模、不同信贷需求的科技企业采取市场化利率; (4) 对于无抵押品的中小科技企业,可以用其专利证书或其他知识产权证书进行贷款; (5) 还可以采取社会关系抵押贷款等创新形式; (6) 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向所在园区科技企业开展存款业务; (7) 允许开展股权投资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其他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可以先行在科技园区及所在地的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试点开展。

(2)完善科技企业信贷评估机制,探索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评估机制,建立无形资产价值评审机制和交易机制创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联盟体系等降低成本和风险,走集群式营销服务于节约式经营之路。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可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贴息担保贷款、知识产权、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缓解了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尝试在科技园区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对于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呆坏账风险,可进行一些创新举措: (1) 从银行资本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一个防火墙,呆账拨备允许高一点,在财务会计、核销上给予更多的支持,需要银监会支持,放开政策; (2) 对于没有稳健的现金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可以允许第二还款来源做质押,如原材料进货等; (3) 向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科技金融的担保和知识产权的质押贷款。

5. 未来发展

由于时间限制以及我国目前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与运行的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等问题,本专题研究关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及运作管理模式的研究是建设性的,尚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研究。

(1)理论及实证研究层面还需拓展。

由于本专题的研究较新颖,目前为止,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理论还没有形成体系,对该领域理论的拓展还需加强。同时,本专题主要围绕构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制度安排等方面展开研究,对于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内部的权益分配问题研究欠缺,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从实证角度出发,对其内部不同权益主体的利益演化、信任机制等进行探究,将更具有意义。

(2)研究主体有待细化。

本专题主要从宏观层面对服务于南京市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可能过于笼统。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以行业类型将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进行细分,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也将提高。

(3)数据收集与处理。

文中的研究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和收集,部分数据采用企业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的准确性有所欠缺,另有部分二手数据主要通过对文献及相关报告整理得到,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摘要:南京在新一轮创新驱动战略下, 要想保持已有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需进一步完善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制定专项政策和资金, 加强培育引导和扶持, 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管理综合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体系三大子体系。

关键词: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创新,政策举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与探索综述[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 2000 (02) :25-28.

[2]贺东风.运用系统理论搞好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J].航天制造技术, 2000 (4) :1-3.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杨宏进,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

[4]安维复.弗朗霍夫模式:一种可以借鉴的知识创新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6) :39-45.

8.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八

关键词:农机推广工作;机遇;挑战;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78-1

1 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农机化发展

自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下发了三个“一號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快改革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在2004年6月又出台了《农业机械促进法》,吉林省相继颁布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给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关键的政策、法律保障。

1.2 出现了新的购机、用机热潮

近年来,由于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生产不断实施倾斜政策,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农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德惠市自2005年以来,全市新增大中型旱田农业机械1500多台(套),水田机械1000多台。并朝着规模经营和合作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已有农机大户200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50余户。全市的综合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1.3 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

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使农机化的作用愈加明显。企业、科研机构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满足农业和农民多样化的需要,农民也充分认识到农机化在省工、省时、省种、省肥、作业质量高及提高抗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购买使用的积极性非常高,再加上这几年农产品价格持续升高,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的劳动生产观念也大大转变。外出打工,发展畜牧业,各个生产环节逐渐机械化,使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

2 当前农机化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化技术推广组织陈旧

现行的农机体系,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这种体系在过去健全的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农民收入还不高,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大田作物的情况下,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有权决定土地资源的使用权时,他们追求的是经济收入最大化,如果不见效益,他们是不会接受新技术的。

2.2 农机化项目建设投资少,规模小

配套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少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很多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和应用,不能及时传授到农民手中,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2.3 农机推广人员分布不合理

我市有部分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条件差,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少,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随时需要农机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服务,而乡镇推广人员力量薄弱,推广设备简陋,严重的影响新技术的推广。

3 创新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开拓工作新局面

3.1 转变观念,勇于开拓

新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形势给予我们新的要求和任务,我们要抛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大农业、大市场、大科技”的观念,不断学习与掌握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围绕市场需求选择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和课题,加以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走良性发展之路。而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拓展更大的服务领域,可以与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维修部门以及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相互沟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既能提高工作效益,还能提高工作质量,也能增加工作效益。这样才能发展壮大实力,有实力才能有后劲,才能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向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拓展服务领域。

3.2 提高素质,掌握主动

农机推广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机械科技含量的提高,给农机推广人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是不断学习科技理论知识,可从书籍上、报刊上、电视上学习,也可在接受培训、听讲座等过程中学习。二是不断地学习实践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应积极参加各种由行政部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组织举办的实践技能培训班,了解掌握各种先进机具的原理、构造性能、使用操作方法、维修保养等知识。三是应该向广大农民学习。新机具、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应与农民互相沟通,研究、学习,听取建议和意见,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3.3 立足现实,眼光长远

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农机与农业的关系。统筹谋化,梯度推进,协调发展。”推广人更是应面对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及市场经济中的热点,有选择地推广示范新机具、新技术,因水稻价格持续攀升,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几年来,我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就在水稻全程机械化上大做文章,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栽植、收获技术,并充分利用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协会等组织,使我市农机化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9.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九

——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与物业服务创新

—— 实战性物业管理培训专家 汪英武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资深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

物业管理实战型培训师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房地产管理硕士

PTT国际职业培训师

AITA国际职业高级管理咨询顾问 MTP物业管理实战性才能训练课程开发人 中国物业管理培训网首席培训师

社会职务与荣誉:

中国物业管理职业经理联席会议理事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特聘物业管理讲师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特聘物业管理讲师

从业资历:

曾服务于招商银行总行、金地集团、雅居乐集团等知名企业的物业高管职务。

学术研究及授课方向: 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物业管理

擅长课程:

房地产客户关系体系建设、物业管理优质客户服务、物业管理风险与危机管理、物业管理运营管理、物业管理服务品牌建设、物业管理职业化团队建设

授课风格:

互动性强,擅长从实践中分享管理经验,简洁清晰,条理分明,深受学员欢迎

服务客户:

房地产业:华润集团、保利地产 招商地产 金地集团

雅居乐集团

远洋地产、世茂集团…… 服务业:招商银行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通信 中国联通 华润集团……

高等院校: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学院

中山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 政府机构:山东威海市房产管理局 河南省濮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广东茂名市房地产协会 山东潍坊市物业管理协会……

个人著作:《物业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物业管理社区价值》、《MALL大型商业广场物业管

理服务特点》、《物业管理行业保安队伍职业化建设探讨》、《保安荒、企业慌》 精品大纲:

《基于业主满意的物业服务创新体系解析》 《物业管理风险回避与危机管理案例实操》课题大纲 《物业管理企业经营困局突围及创新盈利模式》

《【2015年最新精品课程】用互联网思维颠覆物业管理》 《【从专业到职业】做最职业化的物业经理》 联系助理:*** QQ:1169439710 小艳

【课程背景】

今天这个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逐步崛起的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房地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作为房地产开发商都希望给业主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来提升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作为业主都希望能享受到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来提高生活品质。而现实中,物业服务投诉成为历年来央视3.15晚会的投诉热点,物业管理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

本课程将从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业主不满意物业服务的深层次原因,从房地产需求和业主期望和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通过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角度、打造业主满意加惊喜的创新性物业服务体系,提升业主满意度,建立业主对物业服务品牌的高度忠诚感

【课程特点】

1、第一次从服务营销学的角度剖析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与内涵;

2、创造性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消费心理与需求期望;

3、从房地开发流程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思考物业管理的价值;

4、从品牌学的角度,利用品牌建设的步骤打造优质物业服务体系,打造业主满意的物业服务产品。

5、此次课程与“理论型”的讲授区别很大,会更偏重于实践操作的介绍与分享成功运作经验的分析优质物业服务体系建设过程

【授课方式】:采用讲师讲述、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互动答疑、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

【课程时长】:2天(12小时)

【课程大纲】

一、推波助澜、阳光灿烂——房地产业对物业管理的推动与发展

1、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中国服务行业的崛起;

2、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服务市场的旺盛;

3、城镇化进程给予物业管理市场的需求;

4、房地产业的发展带给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空间;

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房地产与物业管理的矛盾与对立

1、货非所愿——捆绑销售而带来的前期物业管理

2、货不对版——服务承诺与物业服务现状的不对等

3、质价不符——物业成本与物业和利润之间的煎熬

4、到底为谁代言——建管不分离而来的行业矛盾

5、你撤退我掩护——工程遗留问题的代人受过

6、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职业操守的信任危机

7、乐不思蜀、刘禅阿斗——让开发商失望的物业管理

三、休戚与共、同舟共济——房地产对物业管理的期望与需求

1、做好房地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2、做好房地产产品的“美容师”:物业管理是整容师还是美容师

3、做好业主的“统一战线”:

4、做好社区的“守望者”:物业管理是顺从还是限制

5、完善房地产售后服务体系:从销售产品到服务产品

6、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从客户服务到客户关系管理

7、构成产品风险防范体系:从救火到防火

8、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的四个演变过程:地段——质量——服务——客户关系

四、凤凰盘涅 浴火重生——基于业主满意与房地产需求之下的创新物业服务体系建设

1、基于客户资源体系建立的客户信息管理

1)客户资源对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2)客户资源体系建设的6个步骤

3)房地产客户资源与物业服务客户资源的互动与共享

2、基于客户定位的客户细分和客户需求分析

1)从帕尔迪的理论对房地产客户细分

2)6个关键客户细分群体

3)6种细分客户群的物业服务需求

3、基于客户需求的物业服务产品定位

1)客户定位与客户细分

2)客户细分与物业服务产品定位

3)业主需求分析与物业个性化服务的123 4)业主个性化需求与物业服务项目设计配套

4、基于服务质量的物业服务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

1)标准化的历史与物业管理行业标准化的发展

2)从麦当劳模式反思物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 3)物业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4个促进作用

4)物业管理质量体系建设的6个标准化内容

5)物业服务品质的7大监控体系

5、基于客户体验的物业服务流程建设

1)从业主角度关注产品的适用性——积极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

2)为业主把握产品质量——规范的物业接管验收

3)为创造未来的生活体验——体验式营销物业服务配合4)人性化的入伙交付流程——创造尊贵与便利的客户感受

5)为业主解决后顾之忧——房地产产品缺陷反馈与遗留问题解决

6)全程式的客户关怀——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客户关系管理

6、基于客户精神的物业服务形象体系建设

1)服务的有形展示与物业服务特征

2)物业服务形象体系建设对物业服务之推动

3)物业服务形象体系建设的五个步骤

7、基于客户追求的物业文化体系建设

1)文化管理与服务文化的本质与内涵

2)服务文化建设对物业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3)物业服务文化建设的四个误区

4)物业服务文化建设的六个步骤

8、基于客户关怀的客户俱乐部和延伸服务体系建设

1)客户关怀与客户忠诚度管理

2)房地产客户俱乐部的建立与运作

3)房地产客户俱乐部的客户群体,以及采取的策略

4)房地产客户俱乐部联盟商家管理,与商家合作模式

5)房地产客户俱乐部会员管理、刊物管理及网站管理

6)物业延伸服务体系建立

9、基于客户抱怨的客户投诉处理

1)2个有效沟通氛围的营造

2)3个物业服务沟通基础的建立

3)4种物业服务沟通方式

4)8个物业服务沟通原则

5)业主投诉处理的9个步骤

10、基于业主满意的物业服务职业化团队建设

1)职业化团队对物业服务的意义

2)物业服务职业化团队建设的四个关键要素

3)物业服务团队建设面临的五个现状

10.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十

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公共教育;创新发展 摘 要:图书馆的创新和发展关乎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公共教育的有效平台。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图书馆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其职能也在不断扩大化。笔者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的图书馆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不断促进图书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展、创新及完善。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概述

(一)基本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是当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服务[1]。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并具有均等共享性。在这个目的上建立起来的制度化服务管理体系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有五个方面的体系,即组织支撑体系、资金(人才、技术)保障体系、产品生产服务供给体系、运行评估体系以及新建立的设施网络覆盖体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建树,有所完善。综合起来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全面共享、充满活力、优质高效等特点。

(二)近年来建设成果概括

我国对于公共服务体系体系的建设迎来乏力发展的时期起始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在五年内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上、发展差距上进行改善,并通过社会力量的引进,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起来,从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十一五”的前面四年中,文化事业方面的总费用达到近1000亿元,增长幅度维持在25%以上。这几年,我国政府在基层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的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4.8亿元,自乡镇综合文化站方面投资40亿元,大大改善了我国县级文化基础设施以及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在支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方面,2009年至2013年投入资金10.6亿元于西部社区文化建设。至如今,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达到三千个以上,另外,各种基层实用书籍、广播、报刊等相应取得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迅速构建和完善。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的角色与定位

(一)图书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方面

公共服务理念是随着政府的职能转变以及社会的大力需求建立起来。公共服务体系的构

[2]建对于政府职能的完善,对于满足人们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教育与知识信息的大型文化服务平台,对于普及人们文化知识,加强思想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图书馆的理念与我国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文化共享等思想理念是高度吻合的,因此,在构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当中,图书馆无疑是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应承担提供信息服务职能

首先,图书馆具有庞大的信息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具有极大的优势[3]。图书馆巨大的藏书量能够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存储与开放,其专业的信息知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建设提供诸多有利条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阅读,增加人们的信息收集量与获取途径,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开放,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其次,在许多方面,图书馆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辅助决策等,促进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总之,图书馆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平台,是满足于人们需求的有利工具。

(三)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能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中的根本[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多样,而图书馆是基础建设的主战场,是先进文化重要传播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有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职能,即保存伟大的人类遗产。书籍是人类遗产的载体,图书馆在书籍的保存方面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图书馆自身所担任的责任也是相当重的。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建设数量逐步增多,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的同时,也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力度。图书馆的不断建设,很大程度上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图书馆除了供资料阅读服务外,还开展了各项服务活动,拓宽了服务渠道和服务功能。例如,图书馆开展学术研讨会、公益性讲座、建立分馆、开办展览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为社会提供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层次的文化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社会的文化氛围被很好地建立起来。

(四)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5]。图书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向社会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为全面共享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有力保障。图书馆在进行社会教育层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直接教育,另一种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直接教育主要是图书馆给人们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提升人们的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教育主要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图书馆本身是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地,人们在图书馆进行学习与阅读,文化气息的营造是潜移默化的。

三、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及发展策略

(一)充分发挥优势,打造特色馆藏

现如今,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发展趋势比较统一,在社会服务方面也具有同一化趋势。然而当今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趋向于多样化,因此要求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应该向多样化发展。图书馆的发展应该各自具有不同的资源特色和服务特色,打造图书馆的个性,加强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特色书籍与特色文献的收藏,在这个方面将结构占有持续扩大化,打造特色馆藏体系,不断对原有的特色馆藏区域进行扩充,突出特色部分在整个图书馆当中的优势作用,增加特色文献书目,对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特色书目数据库,以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图书馆,构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图书馆管理和人力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包括对图书馆硬件环境的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体系的管理等等。图书馆的硬件环境是图书馆的基础,是服务水平开展的基本平台。因此,要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各类老旧设备要进行积极的更新,图书馆资源要不断完善,不断增加与时俱进的新的图书馆资源。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上面,要构建系统的管理体系,完善人员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服务质量,保障各项工作正常顺利进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在服务体系上,要根据社会需求建立最为优质的服务体系,服务要注重细节方面,给人们一种舒适感,为人们创造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

(三)加强建设图书馆联盟,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区域图书馆联盟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能够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上面,形成一种文化合力,加强文化的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加强工作人员的参与度和认知度,能够统一有效地对设备、人员进行管理,大大降低闲置资源,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最大化提升图书馆信息的使用价值。例如,在区域图书馆联盟体系中,使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将区域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加大资源的共享力度,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同时,图书馆可以协同一些科研机构进行资源信息的加工处理,使这些资源更加专业和具有地方特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其本质上是公益性质的,信息的传播效率会大大提高,对于读者来说,信息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更能满足需求。

(四)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衍生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为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公共文化建设方向方面一定要牢牢把握好。图书馆具有极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在这个优势基础上,最大的工作就是要进行服务的拓展,使信息资源更高更加全面地服务于社会。首先,应该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和服务领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要与地方文化的发展方法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图书馆可以凭借自身巨大的信息资源优势,与专业机构进行合作,特别是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科研场所,这是发挥资源优势最大的领域之一,将图书馆联合办证制度延伸到各学校的图书馆,构建共同服务、联合服务一体化制度,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图书馆资源享受当中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另外,图书馆可以再设立下属分馆,加大图书馆的辐射范围,使服务工作向更基层的民众靠近,加强社区图书馆以及乡镇图书馆建设,对基层小型图书馆进行积极的技术指导,提供业务帮助。或者,将文献副本资源投入到基层建设,让最广泛的民众真正享受到文化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构建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图书馆公共教育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要不断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教育力量,多举办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宣传活动,宣传场地可以借助图书馆各会议室或者图书馆大厅举行,利用多媒体播放设备进行知识传授,组织公共教育;第二,图书馆要积极与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单位或者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邀请他们进行知识文化讲座,推动知识文化的传播,又形成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第三,图书馆要重视基层民众的知识文化需求,积极组织人员和资源对地方基层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协助基层文化基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深入基层进行知识文化需求调研,组织基层知识文化讲座,普及基层民众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常识,扩大文化服务受众,让各个区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文化服务,构建和谐文化气息,打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止于经济生产层面,更应该加强文化的建设。文化的推广是社会服务行为,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将图书馆打造成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不断扩大图书馆文化服务范围和服务受众。在这种要求下,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优势,打造特色馆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图书馆管理和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建设图书馆联盟,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衍生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加强图书馆公共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完善、高效共享的公共文化服体系将会正式建立起来。参考文献:

11.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篇十一

[关键词]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技术创新的实现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服务,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已发展数十年,但还远未形成整体有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目前理论界对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研究也相对不足,因而为构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就显的势在必行。

一、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定义五花八门,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界定也含糊不清。结合我国的实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定义如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从科技成果产生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供必要的信急,资源等服务,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非政府机构。它主要包括科技咨询类、创业孵化类和科技成果转化类三种机构,涉及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交流、技术经纪、信急服务、人才培训、职业经营者市场等行业。其内涵是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以创业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中介机构;其外延是负责管理科技中介组织机构的各类管理组织,为科技中介服务提供配套需要的机构,包括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创业服务市场等。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相关内涵、外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框架构成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应由市场行业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三方而组成:

1.市场行业体系

市场行业体系包括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功能全面、数量众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其次是指规范有序、供求旺盛的技术交易市场。我国的技术交易市场虽初具规模,但仍不够规范,主要是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不够旺盛,大量创新技术躺在科研院所而没有被企业应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组织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体系既包括政府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也包括科技中介机构自身的运作经营方式。我国科技中介业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而来,大多由政府创立,目前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很多中介机构还具有“半企业、半事业”的色彩,由于大多科技中介机构依附性强、独立性差,因而企业内部管理也不完善,未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竞争性不强。因而政府必须要转变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中介机构推向市场,让市场去实现优胜劣汰。

3.政策法规体系

任何一项科技活动,包括科技中介的发展都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而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来全面规范科技中介的各项行为,致使科技中介的许多方面处于法律真空状态,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严重。另外,在政策扶持方面,仅有“四技活动”税收减免等少数措施;在机构制度建设方面,很多科技中介机构仍然参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非营利机构等新型制度尚未真正得到实施。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科技中介的正常、有序发展。

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模式的运作机理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运作机理既包括该体系内部的运作机制,也包括其服务的对象以及其服务的途径和方式:

1.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存在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子体系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市场行业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三方而组成。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应以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为指导,组织管理体系为保证,行业体系为根本。这三者的地位不分伯仲,缺少任何一方或者任何一方职责不到位,都将使整个体系的服务职能降低;这三个子体系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高效运作。

2.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将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GDP的大部分,但是中小企业有自身特点的限制,难以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但其对新技术具有极大的需求,需求是多样化的,需求的层次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一切决定了中小企业需要科技中介来帮助其获得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为科技中介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而科技中介服务的发展又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撑与保障,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联姻”。

3.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所有的科技中介服务必须要有一个最终的目的,那就是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介自身的存在就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加速经济的运转,科技中介的存在就必须降低技术的交易费用,使技术的供给方更快更好的出让手中的技术,而技术的需求方能真正找到自身需要的好的技术,繁荣技术交易的市场,最大程度上是技术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真正完成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光华:《市场中介组织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2]和金生姜秀莲汪晓华:《技术中介机构运行模式探讨》[J].2001(4)

[3]李恒光:《我国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2000 (4)

[4]魏宜瑞:《科技中介机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4(7)

12.浅谈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创新 篇十二

一、当前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三个现实

1.农业弱势

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业生产效益低, 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 农民素质和收入水平较低, 这一现实决定了我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更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尤其是目前在我国农村基层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组织薄弱, 公益性农机服务资金缺乏, 农机服务产业刚刚起步的情况下, 落实政策, 投入更多的资金, 加快完善和创新各地的农机服务体系尤为重要。

2.经营分散

目前, 我国处于现代大农业与土地分散经营的矛盾状态, 走发达国家大规模—机械化—高效率农业的发展路子是行不通的。实践证明, 在不改变家庭经营体制的前提下, 形成以机械化技术服务为载体的新的农业规模生产方式, 是一条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符合中国特色的机械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高产高效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3.管理薄弱

目前, 我国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主要是各级农机管理服务部门受到削弱, 尤其是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部门条块分割, 乡镇农机管理站行政上隶属乡镇政府, 业务上接受上级职能部门领导, 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编制和经费不落实, 导致农机管理和公益服务功能弱化。若不迅速改变这一状况, 我国的农机服务体系在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层面上将会出现缺失和阻滞, 严重地影响我国农机化进程。

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需探索的三个创新

1.组织制度创新

首先, 应强化农机管理的行政职能。农机管理涉及面广、管理复杂, 建议恢复和加强县以上农机管理行政部门, 并明确农机安全监理为行政执法部门, 可以考虑乡镇一级不再设农机管理行政部门, 由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向下延伸。其次, 要增加投入健全乡镇一级的公益性农机服务体系, 有条件的地区可成立农机服务中心, 以形成一个集技术推广、培训、示范等为一体, 服务全面、功能多样的公益性农机服务基地。第三, 积极鼓励加快发展农机服务产业群。对这一产业的培育, 应坚持多元化投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多形式探索和大力推进, 重视那些有可能对今后农村经济变革带来深远影响的股份合作制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 加强引导和培育。

2.服务体制创新

其一, 各级农机行政管理部门, 应学会如何在市场经济下有效及时地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 尤其要加强运用法律手段, 修订和完善农机化促进法。其二, 对乡镇一级的公益性农机机构, 应在明确其事业单位性质、保证其经费投入、人员定岗定编定责的基础上, 建立以项目为中心, 国家投资拨款, 个人收入与服务绩效密切挂钩的考核体制。今后, 国家也应把农机公共服务机构投入, 作为对农村增加投入的重点项目之一。其三, 在大力引导发展壮大农机服务产业群的同时, 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其向规模化和高层次推进, 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质量和功能, 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系统化、全程化发展, 并引领他们树立品牌意识, 竞争意识。各地还应注意积极发展农机合作协会组织, 它是传递政府政策信息、沟通农民与市场的中介纽带, 对扩展农机服务市场、活跃经营、提高产业收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运行机制创新

我国农机服务体系应以国家的农机化政策引导和调控为龙头, 以公益性农机服务为先导投入, 以农村农机服务产业群为实施主体的运行结构, 形成一个有效传递, 高效能运转的机制。其中, 基层农机服务产业群的运行机制是这一运行机制的核心, 必须面向市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是政策引导、先期扶持、规范竞争、培植产业活力, 切忌盲目下硬性指标, 不顾实际条件的揠苗助长。此外, 各级政府部门还要创造宽松环境, 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以及农机设施建设等综合优惠手段, 来提高农机服务产业的比较效益。

上一篇:建议书小学作文下一篇:高校电子竞技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