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2024-10-19

教师职称评定意见(精选17篇)

1.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一

教师职称考核鉴定意见

鉴 定

该同志自从担任现职以来,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学习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在思想上和言行上与组织的要求保持一致,教师职称考核鉴定意见。不断加强自己思想意识形态的改造,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身正为范、廉洁自律。善于沟通协调,团结同志,作风正派。

作为主管教务工作的教务科长,该同志始终把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工作的过程之中,将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负责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具有灵活务实的工作方法、锐意创新的工作态度、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为软件学院的专业定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学生的素质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我们认为,该同志自从担任现职以来,工作态度、能力、成绩各方面都很出色,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xx同志1970年参加工作,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从事政工工作近20年。该同志政治思想坚定,严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工作水平和理论业务水平,思想品德高尚,工作态度端正,团结同志,勤劳朴实,具有务实求严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在担任多种经营公司机关支部书记期间,结合本单位女工多、老弱病残人员多的特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稳定员工队伍,搞好多种经营公司经济生产建设作出了贡献,鉴定意见《教师职称考核鉴定意见》。在担任矿工会文体部部长期间,虽年近半百,还兼任生产部部长、俱乐部主任等职,该同志立足本职,毫无怨言,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各阶段的劳动竞赛,经常组织大型运动会、各种群众活动、各种展览和赛事。在该同志的积极努力下,xx矿的群众文化生活、基层安全文化和各项劳动竞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该同志由于个人积极努力,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先进个人和优秀工会干部称号。鉴于该同志的工作能力、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以及所取得成绩,已具备政工师申请资格,同意推荐xx同志申报晋升政工师职称资格。

该同志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师德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语文学科课程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能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开创性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有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

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关心爱护学生,善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注意在教育过程中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教育影响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成绩显著。教育教学观念正确,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能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学科特点,开创性地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能胜任本学科、课程各年级的教学工作,能独立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等。

具有领导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能力,能指导其他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能经常开设教学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总结推广课改经验,对本学科的教研、科研与指导有独创之处,对提高我校学科教学质量做出显著成绩。

2.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二

1. 编外教师难以获得晋级评职称机会的现状

编外教师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 笔者在中部某地区的中学了解到, 即使在公立中学里, 也有一些编外聘任的教师。这些教师中, 有的在学校工作已经有五六年了, 而且工作业绩很好, 但至今连初级职称也没评上;不仅如此, 他们得到的各种评优评先机会也都比较少, 既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也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前途。一位已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民办学校教师, 她非常热爱教育事业, 已被所在学校连续聘用了多年, 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她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县市级比赛中获奖, 但是她至今还没有拿到初级职称, 由于没有职称证, 很多更好的机会都和她擦肩而过。事实上, 由于没有职称资格证, 这类教师作为一般公民和一个劳动者的很多权利的实现都受到了限制。

2. 编外聘任教师难以获得晋级评职称机会的原因

中部地区不少公立学校有编外聘任教师, 他们很少能有晋级评职称的机会, 他们的付出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旧观念尚未摈除, 思维定式尚未打破, 认识上仍有偏差。从起源上看, 职称评定只是对相关人员所具有的能力层次的认可, 与教师已达到的思想水平、学历、学术标准及身体状况有关, 职称是拥有一定职务人具备了相应等级的知识技术的一个证明。由于我们传统上把与级别有关的事情都看得很重, 尽管进行了多次财政工资制度改革, 许多领域的职称评定已与编制和工资分离, 但是我们不少学校中的职称评定、晋级与国家编制和工资仍有比较密切联系,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把晋级评职称的对象限制在在编人员范围内, 职称级别不同, 基本工资也不同, 其他福利待遇也有差别。不在财政编制内的教师因不需财政部门发工资, 也就被认为不需要参加职称评定。

第二, 关于教师职务评定的相关规定对教师职称评定的规定不全面、不合理、有冲突, 各地的理解有偏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一规定并没有指出参加职称评定的具体对象及政府和学校的义务。《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 (1986) 第三条明确规定, “聘任或任命教师职务, 必须经过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从政治思想、文化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成绩和履行职责等方面进行评审, 认定具备担任相应职务的条件, 由学校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进行聘任或任命。”这条规定只从参与评定职称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满足的条件方面作了规定, 并没有拒绝无财政编制的教师申请参加评审。

但是教育部在《关于当前做好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的几点意见》 (1991) 中又规定“各地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可在人事 (职改) 部门批准的职务数额内聘任或任命教师职务。因自然减员、人员变动等出现职务空额时, 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补缺聘任或任命。”这造成各地常常将无财政编制的教师挡在职称评定的大门外, 也使各地在具体执行中各有千秋, 比如某市在《关于做好2007年中小学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毕业生初定教师职务, 必须是见习一年期满 (即转正定级后) 由学校统一申报”, 其规定明确指出参加初级职称评定的教师必须是有财政编制的, 而没有初级职称是不能参加更高一级职称评定的。

第三, 教师聘任制的实施与职称评定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改革脱节, 政府政策脱离实际。教师聘任制实施的目的是打破教师终身制, 增强教师的流动性和教育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为教育事业提供优质的师资。要达到这一目的, 需要为教师能进能出教育行业提供通畅的渠道和必要的保障, 包括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与工资脱离的教师晋级制度、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至今尚未见对无编制的教师进行职称认定的具体措施出台。

目前在大多数地区, 工资的级别和调整仍与职称的级别和变动有密切关系, 历次提高工资标准都是根据教师工龄和现有职称级别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计算工龄的仍主要限于公立单位) , 工龄和职称不同, 工资涨幅比例和额度也都不同, 在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地方财政提供的前提下, 大多数县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并不是很多, 为了压缩开支, 常常把中小学教师的晋级指标压得很低, 有财政编制的教师晋级的竞争已达白热化, 十几名教师竞争两三个晋级名额的事情经常出现, 根本轮不到编外聘任教师。

二、编外聘任教师难以获得晋级评职称机会的不良影响

在我国早已放开市场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 人员流动性已大大增强, 很多与技术有关的行业都有了本行业比较完善的技术水平认定标准, 他们的标准只从技术水平本身和从事该技术所需要的素质条件方面做出规定, 并依照其标准决定参与技术职称考核人员能否拿到相应级别的职称证, 其待遇标准主要由其职称级别和工作成绩来确定。但教师的职称评定却要加入过多的与职称评定本身无关的附加条件, 剥夺了编外聘任教师获得职称证明的资格, 侵犯了这部分教师应享有的权利, 对他们的心理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1. 不能获得平等的评职称机会打击了这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

没有参与职称评定的机会, 等于被剥夺了得到认可和晋级的机会, 常常使编外聘任教师有被遗忘和受歧视的感觉;由于不能晋级也就用不着各种证书, 他们常常成为各种竞赛活动的局外人, 参加各种各样教学技能比赛的权利也自然而然地被剥夺;即使有了参加竞赛和获奖的机会, 也常常要让给那些需要晋级的同事。长此以往, 他们感到了不公平, 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受到影响, 对教育事业的热情降低, 甚至导致极端事故的发生。这既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影响到真正的优胜劣汰制度的实施和优秀教师的培养, 浪费了教育资源, 浪费了人才。

2. 民办学校师资难以保障, 正常发展受阻

我们很多民办学校教师与公立学校的教师相比, 获得职称评定的机会非常有限, 在目前教师任用制度的大环境下, 没有职称也就意味着进入自己希望的更好的学校的机会也失去了, 使得很多暂无机会获得财政编制的优秀人员出于对自己发展的更多考虑而放弃当教师, 也使得民办学校的教师将一些精力用在打通关系进入公立学校获得财政编制上。这些现象使得民办学校难以进行师资优化组合, 最终反映在教学质量受影响, 学校难以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

3. 编外教师作为一般劳动者的权利受损

由于各地基本上都出台了教师聘任制的相关规章制度, 不断提高进入中小学的门槛, 尤其是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一般都要求参加应聘的在职教师必须至少拥有中级职称, 拥有与所教学科相关的获奖证书等硬性条件, 其中职称级别已成影响教师被这类学校聘任的关键因素。而编外聘任教师由于没有相关证件, 很难被各方面都较好的学校聘任, 自由选择的余地很小, 一旦发现在教育领域中前途渺茫就很可能转行。没有了职称资格证, 这部分教师选择学校的权利实际上被隐性剥夺了。

三、两点建议

编外教师职称问题牵涉到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既有历史原因, 也有现实困难, 需要自上而下共同努力, 提供一个系统完整方案。兹提两点建议, 供参考。

第一, 明确规定政府、学校对聘任教师应履行的责任。虽然《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 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教师、政府、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都十分笼统,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差别很大, 即使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只有少数地方政府对财政编制外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定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给了编外聘任教师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样的情况阻碍了师资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三

读者:黄女士

答:读者您好!现就您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1989年的中学教师职称评审定额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27号)精神,从1986年全国职称改革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明确规定:“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国家《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中小学各级教师职务的定额应依据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队伍结构及编制来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通过试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各自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本地区各级教师职务定额”。广西《关于执行〈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桂职改字〔1987〕99号)明确规定:“关于定额问题,各级教师职务有定额。中学各级教师职务的定额应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队伍结构以及编制来确定。”同时,根据桂职改字〔1987〕99号文件精神及职称分级管理的模式,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由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组建评审委员会,其评审管理由地市负责。因此,您反映的关于1989年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审时的定额问题,确有相关政策依据。

(二)关于退休人员能否评定中学一级教师职称问题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重申离退休人员不再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人发〔1997〕30号)精神,对达到离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除因工作需要,并按政策规定办理了延长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外,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不再评定职称。因此,由于您已经退休多年,不属于评审对象范围,不能参加中学一级教师评审。

编辑部:魏珉

4.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单位推荐意见 篇四

风停云同志为安宁镇中心小学教师,本科学历。任现职以来,思想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风师德。

该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扎实地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能胜任一至六年级各学科的循环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08年和2009年连续评为安宁镇优秀教师;2010年9月评为靖西县优秀教师;2011年元月评为百色市优秀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其本人积极学习课程新标准,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实践素质教育理论。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定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几年来,该同志所担任的科目,期末成绩均排全镇前茅。2007年荣获靖西县中小学文化艺术活动年文艺比赛指导教师二等奖。2008年在全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案评比活动中,其撰写的教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荣获二等奖。2009年在全区小学语文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中,其撰写的教学设计《习作1〈我最××的人〉》荣获二等奖;2010年获百色市小学生读写能力测评活动指导一等奖,2011年,其本人撰写的论文《再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参加全国第三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交流研讨展示活动,荣获一等奖。在教学工作之余,该同志积极撰写论文,其撰写的论文《再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和《教师如何巧妙的运用批评艺术》分别在《百色教育》第二期刊物和百色教育网上发表。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该同志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当中,严格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努力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认真、细致地开展学生工作,其本人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称号。

该同志申报材料于2011年7月25日至31日在我校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

5.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五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的重大突破

经国务院同意,人社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意见》以及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意见》颁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影响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要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成立了起草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稿,并多次广泛征求意见。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专门听取两部汇报、组织专题研究。2009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和陕西省宝鸡市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9月,为进一步积累经验,探索解决改革试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选择2-3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同时,已进行试点的吉林、山东、陕西三省在全省开展改革工作。在总结两轮试点经验的基础上,8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两部起草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问:前期改革试点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两部进行了两轮积极稳慎的改革试点,特别是扩大试点共涉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9个地级市,11万余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387万名中小学教职工。扩大试点过程中,329.3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职称(职务)过渡,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和办法新晋升正高级教师806名,高级教师3.98万名。目前,改革扩大试点已全面完成,总体平稳顺利,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把握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成长规律,形成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二是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新的职称制度使中小学教师拥有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让广大中小学教师感到从事基础教育事业工作更有动力、更有奔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现象,有利于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如,仅山东和吉林两省在改革扩大试点中,就吸引3562名硕士以上学历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三是完善了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改革引导教师更加注重师德素养,更加注重教育教学业绩,让广大教师潜心教育教学工作,克服了“论资排辈”、“熬年头”的现象,形成了一股讲师德、比业务的良好风气。四是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新的职称制度强调同行评价和业内认可,严格标准程序,严格公示、回避等监督检查制度,评审结果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五是推动了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促进了教师资源优化均衡配置。改革试点鼓励教师在出现岗位空缺时跨校竞聘,在制度上解决了教师不愿从中学到小学、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问题,有利于中小学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教育公平。改革扩大试点中,通过跨校评聘实现教师流动2293人。

试点工作初步验证了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改革深受广大中小学校和教师欢迎,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问:如何认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职称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学和小学教师是我国现行职称系列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系列,涉及人数最多,影响大,代表性强。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第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探索,对于探索积累改革经验,凝聚改革共识,推进职称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意义。第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地位,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第三,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事业公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这次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改革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二是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三是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五是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意见》提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意见》明确,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二是完善评价标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认真总结推广同行专家评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

四是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中小学教师竞聘上一职称等级的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要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聘程序公正规范,评聘过程公开透明。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问:改革中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问题是什么?

答:一是评价标准问题。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准确评价中小学教师能力水平的前提,是国家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导向。从试点情况看,广大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也是标准问题。《意见》中规定的基本标准条件是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基本标准,各试点地区还要根据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教师队伍实际,把这个标准具体化。在制定具体评价标准时,要注意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注重师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二是注重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工作实绩,强调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与实绩,不片面强调论文、学历等;三是注重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教育教学带头人作用;四是注重处理好学历与经历的关系;五是体现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晋升高级职称要有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二是评审质量问题。评审质量关系职称评审公信力。要保证评审质量,关键是制度健全、方法科学、程序规范、监督有力。重点包括五个环节:一是严格评审条件,公平对待每位教师;二是严格评审程序,各地要对指导意见确定的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一步细化,并严格按程序办事,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三是严格评审数量,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评审,特别是正高级职称要少而精,严格控制、宁缺勿滥,体现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政策导向;四是创新评审方式,由同行专家组建评审委员会,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五是强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教师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三是人员过渡问题。人员过渡涉及到全体教师,指导意见对现有人员过渡问题作了明确要求,新的职称系列与原职务系列有直接对应关系,现有在岗的中小学教师按照现聘的职务等级,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体系。过渡工作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对于改革前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没有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已经取得的资格依然有效,聘用到相应岗位时不再需要经过评委会评审。二是过渡工作由政府和学校统一办理手续,不能给中小学教师增加负担,也不能影响正常教学工作。

四是与岗位聘用制度的衔接问题。职称评审是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出现岗位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同时,还要完善中小学教师考核制度和聘后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岗位聘用、岗位考核、竞争上岗、解聘辞聘,真正建立退出机制,使中小学教师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的能上能下。

五是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问题。中小学教师中增设正高级职称,是这次改革的一大突破,也是一项大的政策调整,在中小学教师中评审出正高级职称,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拓展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选拔出最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体现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政策导向。因此,各省在开展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时,从数量到质量都要按照指导意见和两部的要求,严格把关,确保正高级教师的选拔质量。

问:在组织实施上有何要求?

6.职称评定审议小组审议推荐意见 篇六

审议小组审议推荐意见:

×××同志自任现职以来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恳,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深受学生爱戴;待人真诚,勤学好问,与同事关系融洽,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教学成绩突出。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我校、我镇的教育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

经审议小组审核,该同志所提交的申报材料真实有效,完全符合中小学系列二级教师申报条件,同意推荐宁桂香老师申报中小学系列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基层单位考核推荐意见及公示情况:

×××同志任职以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同事,关心学生,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和业务活动。

在教学工作方面,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任现职以来,承担数学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任教期间,积极参加教研组重点课题研究活动,承担组内公开课3次,均取得良好评价,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2015年12月发表的论文《浅谈浅议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荣获“广西教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

7.制度设计:高校教师的学位与职称 篇七

高等教育的发展, 特别要强调制度建设。在教育研究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中, 研究理论的比较多, 研究改革实践的也比较多。但是, 重视制度研究, 把高等教育制度提到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位置, 把理论、实践、制度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但“三位一体”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现在已经到了非常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制度的时候了。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 某些问题是多年前提出的, 但是从来没有制度化, 或者只实现了部分制度化。例如, 学分制度, 应该说在改革开放以前就提出了。目前, 这一制度的基本框架可以说已经成型, 但同时又没有专门的制度体系。因此,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把学分制作为改革的内容。学分制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制度激励和制度约束的作用。学分制的制度化有利于学分制的进一步改革, 如有些高校已经在学分制基础上推行按学分收费办法。按学分收费实际上是把学分制对学生的激励和制约提升到高校财务管理和整体的规范管理的高度了。当学分制在院校管理实践层面已经推进到按学分收费的阶段时, 如果还在讨论学分制本身的合理性似乎就不符合现实需要了。所以我认为, 教育制度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 应该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政策解读

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制度改革, 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当前高等教育制度改革而言, 有五个基本观点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也是一个教育制度方向性的规范。用现代化来规范高等教育制度, 将是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方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高等教育制度化建设中应当有新的发展。

二是宗旨。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宗旨, 由学校自己或者由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转变为人民是否满意的评价。在教育制度设计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以“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宗旨和标准, 要形成“满意度”“满意指数”等一些制度化的评价。

三是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是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思路。众所周知,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书育人, 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把立德和树人放在一起, 其含义是要达到两者相一致的目标, 就是把立德和树人的整个过程和环节整合起来。首先, 尽管德育为先, 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 但是立德从来都是与人的整个培养过程相结合的, 所以要强调立德树人。其次, 在树人的过程中, 把立德作为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主要是解决立德和树人的结合, 树人要强调立德的重要性, 这将是我们未来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

四是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还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以前的政策文本中, 使用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次则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视角, 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方式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问题。这是借助于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什么叫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制度上, 应该有哪些重要的规范?这是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

五是改革路径。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引人注意的是强调了“综合改革”。为什么强调教育改革的“综合”?可以认为, 一个时期以来的教育改革主要是教育部门单方面的改革。这种由一个学校可以单独完成, 或者由一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完成的单向教育改革任务, 到目前阶段基本结束, 现在面临的教育改革任务将不再是单一或单向的, 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一个学校能够独立完成的, 它将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

近年, 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学籍和户籍关系的问题。高考历来的政策规定就是户籍和学籍的统一, 原本是不需要教育部门另外增加制度规定的。但是, 随着社会发展变迁, 基于户籍改革和现在学生学籍问题的实际情况, 两者之间很难统一。应该说, 首先要改革的是户籍。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户籍制度并没有逐步实现改革。因此, 就产生了要求学籍改革领先于户籍改革的问题, 并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客观地说, 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单独是解决不了,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解决不了, 是要靠地方政府、党委和中央政府协同起来通过综合改革解决的问题。所以, 现代教育改革中, 包括高等教育改革中, 方方面面的改革要强调综合改革。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 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必须走的路, 而且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路径。

综上所述, 从改革的目标上教育现代化制度的实现、从办学宗旨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任务上立德树人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从发展方式上内涵式的发展、从改革上要求综合改革, 这五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 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完善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设计

教师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与上述五个方面都紧密联系。无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宗旨或者任务、内涵发展方式、综合改革等等, 其关键都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所以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和师德师风建设, 特别提到要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实际上, 也就是把教师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 包括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提了出来。在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中, 教师队伍建设会成为关键。同时, 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种种制度设计, 也会成为未来综合改革发展的关键。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职务、职称、聘任制与国家和学校所要求的学位学历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这个问题假如发生在一个学校可能是管理的问题, 发生在一部分学校可能是体制的问题, 但如果发生在所有的学校, 那就是制度的问题。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专任教师人数已经达到14万, 其规模相当大。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 重学历学位, 轻视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许多高校对引进教师, 对教师各方面的流动, 首先考虑的可能是其学历学位水平, 国内招聘看是不是从“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毕业的, 国外引进看是不是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往往把教师的学历学位看成是这个教师能否胜任高校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教师能不能从事教育教学, 特别是教学能力和水平如何, 往往作为次要因素甚至作为不需要多考虑的因素。高校在引进教师的时候, 可能很少考虑过应聘者上过多少课, 上课的效果怎么样, 上课使用的教材怎么样等等。这一现象可概括为重学历学位, 轻视教学能力。

第二, 重科研, 轻教学。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是以科研为本。招聘博士毕业生作为师资, 要求新教师入职两年晋升副教授, 这两年考核的硬性指标是科研, 即有没有专著、有没有论文、论文发表在何处、刊物达到什么级别。而对上课课时数的规定则各不相同, 课时要求偏低, 有的规定是180课时, 有的是220课时, 很少有学校对博士任教后课堂教学质量上有明确的要求。所以, 许多博士留校以后, 追求的第一目标就是多发论文, 在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论文;至于教学质量一般没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所以说,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 存在重科研, 轻教学的问题。

第三, 重外引, 轻内生。许多高校在招聘时, 更多地瞄准海外教师的引进, 而轻视国内成长起来的潜在素质高的师资力量。有的学校规定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具有在海外获得的学位, 把这个作为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对于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博士, 无论就读于多好的学校、具有多么丰富的科研经历, 所得到的评价也比不上在国外三、四流大学拿到学位的人评价高。一些学校校长书记, 也将国外引进师资的人数作为工作业绩的一个标识, 忽视从兄弟院校或者更高水平的国内高校引进的人才评价。

第四, 重使用, 轻培养。许多高校引进的教师或者招聘进入学校的教师, 进来之后就很少再过问了。唯一关注的就是拿了多少科研经费, 发表了什么级别刊物的成果, 获得什么样的奖项, 在外面重要的国际国内的学会上担任了什么职务等等。对于引进人才本身的培养, 包括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师德师风的水平, 很少过问。在制度设计上, 没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来关心引进人才在作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上的培养问题。

第五, 重学术水平, 轻师德师风。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有师德师风的培养过程。现在许多高校对师德师风问题的态度叫做“投鼠忌器”, 也就是“隐蔽”处理, 怕影响学校的声誉。但实际上, 这种处理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对于校内包括发生在青年教师身上的一些失范、失德的现象, 要严肃处理, 增强警示度。

虽然并非所有高校都存在上述这些现象。多年来, 高校往往是把学位制度和教师职务职称聘任制关联、等同和混同起来, 但实际上这两项制度关乎的是高等教育制度中不同方面的问题。把学位作为教师的起点, 这在国内外很多大学上都是这样, 但不同的是, 这套学位制度讲的只是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一个人取得的学位, 并不能等同于他实际具有的教学科研水平, 特别是教学水平。教学水平是要通过学校的职务职称评定来进行辨识的。在一些学校, 以博士生作为留校起点, 而这个起点却进而成为争取副教授的起点, 如果三年不能拿到副教授, 这个人可能就辞职了, 认为是对他的不重视或者羞辱。还有些学校, 有的人可以用两到三年时间, 越过了助教, 越过了讲师, 直接晋升副教授;同时评审的办法只是以科研为重要标志。那么, 到底现在的副教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如何, 是非常值得高校引起重视的问题。

许多学校对博士留校任教甚至在他们获得副教授及之后的评价, 还是以科研为主。这种情况的产生在一个阶段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我国高等教育, 经历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1999年以后, 教师力量很紧缺, 高校对教师初始水平要求比较高, 所以提出进校的教师要求有博士学位。当时对教师的博士学位要求, 可以称作是一种“双轨制”的办法, 一方面新进的教师要有博士学位, 另一方面努力为本校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的老师提供攻读博士的机会。这样两条腿走路, 使我国近年来高校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有了大幅度的上升。2006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中, 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是35%;五年以后, 到了2010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已经达到了52%;到现在已经突破55%, 接近60%。很多学校还规定, 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能评正教授或者副教授, 所以促使一部分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提出这些要求, 为的是吸引博士毕业生能够到高校任教, 把历来的职称制度做了一个重要的改革, 参照本科留校、硕士留校, 制定了博士生留校两年就可以评聘副教授, 甚至有的学校留校一年就可以;有的学校为了吸引人才, 招聘进来的刚获得博士学位新任教师就被聘为副教授职称。这样做, 就把原本用于标识学术水平的学位制度和标识教学水平的职务职称聘任制度混同起来了。这使得许多教师认为, 成为一个副教授, 主要是甚至唯一是靠科研, 而不需要在教学上提高自己的水平。随之而来的一个制度问题, 就是高校整个职务职称比例的失调。

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的高校是没有助教讲师的大学制度。有一个数据, 虽然可能不完整, 但还是能说明问题。选取教育部直属高校2006年到2010年这五年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2006年, 高校教师的增长速度放慢, 每年净增教师只有6, 000人, 2010年降到了5, 000人, 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因此选取这个时期来说明问题。2006年, 教育部直属高校一共有127, 171名专任教师, 其中正高职称28, 189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22%;副高职称42, 078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33%;讲师40, 198人, 占专任教师队伍的比例约31%;助教是13, 519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11%。换一个说法也就是, 假如正高职称为100, 那么换算出来的比例, 副高职称就是150, 讲师是140, 助教为47。2010年, 专任教师较2006年增长了10%。但这时候, 其中正高职称33, 905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24%, 由2006年的22%提高到了24%;副高职称47, 609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34%, 由2006年的33%提升到了34%;讲师49, 580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36%, 由2006年的31%增加了5个百分点;而助教由2006年的13, 519人锐减到5, 967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4%, 比2006年的11%低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 2010年时, 假如正高职称为100, 那么副高职称140, 讲师146, 而助教17。这说明, 现在初级职称的比例明显下降, 而副高和正高职称的人占了教师队伍的绝大部分。学生们普遍反映教授、副教授们讲的课就没有老师辅导, 讲师两年以后评上副教授, 搞自己的科研。而假如按高级职称 (正高和副高) 与助教的比例是240∶17, 那么助教便是形同虚设。由于助教的起点低, 大部分人是特殊专业的硕士, 所以才有助教这个位置。而进入高校做讲师普遍的起点就是博士了。这个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就在于, 是否有必要明确博士成为高校教师后应当经历由助教、到讲师、再到副教授和教授的台阶、环节和过程。我们现在绝大部分45岁以下的年轻教授, 都没有担任助教的经历。人们似乎误解了, 认为大学教师天生就能够上课堂讲课, 入职以后第一个学期不用培训, 就直接开始上课, 没有经历从助教到讲师的阶段。我们应当通过综合改革, 设法建立一个“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合理结构的职称制度体系。

8.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八

摘 要:教师职称评定体系是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定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从职称系列、任职条件、评审组织和聘任办法入手,优化评价机构,完善评价标准,为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本文结合石油物探学校教育培训系列职称评定工作,阐述石油行业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石油行业学校 教师 职称体系 建立

石油行业中职学校是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国内外市场发展为背景,为集团公司培训操作服务人员和为石油行业、区域经济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的学校。长期以来,评审困扰着专业技术教师,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做准备和参加评审。这就要求学校人力资源干部把工作做细、做周全,让每名教师都了解自己的技术职业生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细化了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流程和办法,为学校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石油行业教育培训系列职称体系建设的思路

教师职称体系的建设思路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育培训系列专业教师的水平,鼓励教师多出教学成果,推动学校多出双师、名师,保证和促进学校教学培训工作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二、石油行业教育培训系列职称体系建设的内容

石油行业中职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主要包括职称系列、任职条件、评审组织和聘任办法。

1.职称系列

在石油行业中,教育培训系列设定职业技术教育和员工培训教育两个专业职称类别(见表1)。

表1

职称类别中等职业学校

理论教学类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类实训教学类

高级职务高级讲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中级职务讲师助理研究员实验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助理级职务助理讲师研究实习员助理实验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员级职务教员 实验员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分为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三大类。

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类: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可申报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以下职称。

理论教学类: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可对口申报副研究员、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以下职称。

实训教学类:主要从事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等教学工作,可申报高级实验师或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以下职称。

(2)员工培训教育专业。员工培训教育专业分为教育培训研究与管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三大类。

教育培训研究与管理类:主要从事教学研究、教育培训研究、培训项目开发、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可申报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以下职称。

理论教学类:主要从事课堂教学、辅导、组织研讨等工作,可根据培训机构层次选择申报副研究员或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以下职称。

实训教学类:主要从事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等教学工作,可申报高级实验师或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及以下职称。

2.评审条件

在评审中,除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水平、学历及工作年限、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水平等条件外,石油行业还突出了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评价要求。以笔者学校教师为例,评审条件通常包括思想政治水平、学历资历,以及国家统考英语和集团公司统考英语成绩(60分以上)、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统考计算机成绩(60分以上),还包括工作业绩、授课水平、任课能力、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科研能力、论文著作、获奖成果等方面。笔者学校在教师工作业绩项中,对担任班主任情况进行了量化考核。即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对参评教师担任班主任情况进行认定,考核参评教师任现职近三年有否担任班主任,连续三年任班主任加1分,连续两年任班主任加0.6分,任班主任一年加0.3分,如果连续三年班主任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另加0.5分。同时笔者学校对教师授课水平也加大了考核力度,对教师现任职以来个人教学工作中的教案、教法、实施效果、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量化评分,在任课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参评教师任现职以来所担任的理论教学课时数、承担实训实习的门数、专题讲座数量及其教学效果等,进行量化考核。

3.评审组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由各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以笔者学校为例(见表2)。

表2

高级职称高级讲师、高级实验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副研究员经学校上报基础材料、东方公司职改办审核通过后,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育培训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

中级职称讲师、实验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助理研究员经学校教师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推荐,由中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初级职称助理讲师、助理实验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教员、实验员、三级实习指导教师经学校教师初、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

行业教育培训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组织,一般由集团公司(省部级)专业化评审委员会或局(厅)级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高级职称评审由集团公司按照专业化分工,由不同的局级单位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中、初级职称评审一般由所在学校专业组教师负责,局级职称领导小组负责审核。

4.聘任办法

根据行业标准,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培训)需要,在教师职称评审通过后,由局(厅)级单位统一下达职称资格任职文件,学校根据教学(培训)岗位具体聘用,再形成聘任文件。具体流程如下:学校党政班子根据限额从通过评审的教师中聘任→校长与受聘任教师签订聘任书→聘任期间进行定期及不定期考核→依据考核成绩续聘。

三、以教学能力为重点,合理设计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体系有效性的保障。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建立科学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首先要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突出对教学培训工作业绩、技能水平、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改变单纯就论文、学历、行业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的要求。其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结合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等有关要求,对教师的学历、任职年限、行业职称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要求应有所放宽。对不具备规定的学历、资历、外语条件,但在本专业领域业绩突出的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可以破格评审中、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但须具备如下条件:对获得国家三等奖、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项有主要贡献者,或对获两次及以上省部级三等奖项有主要贡献者。

笔者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中分别设置了中、高级评审委员会,高级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各相关的局(厅)级单位选拔高水平的教学专家和行业技术能手组成,中级评审委员会成员由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以教学(培训)业务能力作为评审重点,采用个人述职、答辩、专家评议、量化评分、无记名投票等多种评价方式,并实行回避制度。这样能有效地评价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孙忠法.从职称评定到“双轨”并行——探寻职称制度30年改革[N].中国人事报,2008-12-05.

9.小高职称--单位推荐意见 篇九

***同志于*年*月梧州市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同年*月参加小学教学工作。他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水平,于*年*月取得**证书。*年*月,获得了**职务资格,该同志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重要精神,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已任,在我校任教以来,从不迟到、早退,关心学生,品德言行堪为学生的表率。同时能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

该同志能胜任小学的**教学,能将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深入钻研教材,进行教学研究,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所任教科目成绩处于**的前列。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所任班级纪律好,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风正。能与科任教师、家长密切联系,以整合教育力量,增强教育效果。对待学生能一视同仁,关爱学困生,重视学困生的转化。

该同志还积极主动指导我校***等青年教师的成长。

该同志自任现职以来,通过自己努力,多次得到学校及上级部门奖励。*年*月被评为***奖。

10.走出教师职称评聘的误区 篇十

实行此项制度可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解决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能进不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上不能下、教师待遇能高不能低等问题,给每位教师平等竞争机会。同时,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作为评聘教师和确定职称评聘的依据,打破了用人选人上的论资排辈格局,提高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推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免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透析现象,查摆问题

在主观方面:

1、组织领导工作中职称评聘方案制定欠斟酌

“职称评聘”这一带有竞争和挑战色彩的词汇惹得中小学教师异常抢眼。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使职称评聘权力“下放了”。一方面,个别领导颇局促不安,不敢有所动作,怕“枪打出头鸟”,成为改革的“牺牲品”。另一方面,一些领导只凭主观臆断,急功近利,盲目制定职称评聘方案和相关实施细则,一部分规定有悖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如:某校在教师考评基本素质赋分标准中规定——行政职务正职加10分、副职加7分、中层领导加5分、副主任加3分;班主任满一年加3分;教研组长半年以上加1.5分。试问这种规定对科任教师有公平公正可言吗?

2、评聘名额少,教师主观上参与职称评聘的积极性不高

职称评聘虽然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但是每次职称评聘下来,实际评聘名额比率都很低。如:某校2006年中级职称实际评聘比率为4.44%;2007年则为2.43%。同时,学校成立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成员,并没有直接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差额投票选举产生,且一线教师人数低于总人数的50%。几年下来,符合职称评聘条件的教师多了,但每次真正参与到职称评聘中的教师却越来越少。有些教师选择了麻木的附和、痛苦的期盼、无奈的等待,工作积极性也随之降低,职称评聘的真正意义没有得到落实。

在客观方面:

1、学校人员编制和岗位结构的合理性制约着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开展

一直以来,各地区学校人员编制和岗位结构各有差异。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各地区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存在问题。如:教师年龄日趋老龄化,教师男女比率严重失衡,教师退休年龄变更等。诸如此类问题,各级各类中小学学校在制定教师职称评聘方案及实施细则时,应全方位多角度统筹结合。

2、各级地方财政教育资金投入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进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财政收支不平衡。因而,对教育投入相对过少,教师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又不断变化,给教师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每次各校拟评聘职称名额也极其有限,严重地限制了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进展。

二、解决问题,走出误区

1、强化组织领导,客观、公正、科学的制定职称评聘方案

针对此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从本地区具体情况出发,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资格认定条例》等法律法规,客观公正全面的分析情况、研究问题、采取措施,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职称评聘方案,进一步完善相辅相成的教师评聘考核实施细则。同时,相关教育局要成立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指导小组,分片管理基层学校改革工作,及时沟通和反馈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上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做统一协调部署。

2、调整人员编制和岗位结构是教师职称评聘顺利开展的前提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编制和岗位结构问题,教师作为客观的自然因素,其编制、岗位结构设置是客观的人为因素所在。教育行政和人事部门要加大力度统筹协调,增聘中级职称比率,限聘副高级职称比率,树立全局意识;同时,根据各市、县、镇的财政收支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师的竞聘积极性。

3、教师职称评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是教师真正的关注点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此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要求各校要成立一个不少于7人,一线教师不低于总人数50%的“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委员会”来负责具体工作。聘委会除校长担任主任外,其他成员候选人要由全体教师无记名投票推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在岗竞聘时,聘委会要全程负责应聘人申请的审核、岗位基本条件的评议、考核等;并依据结果确定应聘人和拟聘职务,再公示。无异议的教师,校长将与其签订合同、颁发聘书。同时,将评聘结果上报主管教育行政人事部门审核、备案、待查。

4、纪委监察监督是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公正合理的有力保障

11.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十一

乡村教师评聘职称 (职务) 时不作外语成绩 (外语教师除外) 、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城市中小学教师评聘中级职务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湖南省日前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一系列激励政策继续向乡村教师倾斜。

湖南是农业大省, 乡村教育基础薄弱。为补齐短板, 湖南省此次出台一揽子措施, 涵盖拓展补充渠道、提升能力素质、提高生活待遇、建立成长激励措施等多个方面, 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 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力争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在生活待遇方面, 湖南省将从2016年起所有国贫县和省贫县乡镇及以下学校, 全面落实农村教师人才津贴, 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自行设立乡村同类津贴。在职称评聘方面, 乡村教师不再有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在提升能力素质方面, 湖南省明确要求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12.卫生高级职称基层考核意见 篇十二

+++同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的党的卫生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认真尽责,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医德医风。从医多年来,虚心好学,对技术精益求精,熟悉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动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从事。能独立指导下级医师抢救内科疑难病症,有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在内科工作+++年来积极进取,对内科的+++++++治疗等多种危重症诊疗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在国内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晋升高级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公需科目考试合格。

该同志符合相应任职条件,能胜任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同意上报晋升为普内科副主任医师

13.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十三

XXX同志,系我区盛庄镇卫生院退休人员。XXXX年X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文化程度,1964年12月参加工作,1989年9月被聘任为主治医师,1999年3月退休,即被我区双月湖办事处卫生院聘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今。

该同志长期以来,潜心钻研,锐意进取,技术水

平高,工作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干事扎实,埋头苦干,服务态度好,医疗业务成绩显著。对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多有独到之处,治愈率很高,在当地人民群众中颇有名气。

率先在我区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在健康教育、慢性病系统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区典范。在非典、副伤寒、手足口病、甲流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日夜奋战,吃苦耐劳,忘我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多次受到表彰奖励。自1995年建区至今,担任我区征兵查体主检医师15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严把身体质量关,共输送兵员(军校学员)4000余名,无一例因身体原因退兵,受到表彰奖励。

该同志的学历与文化水平,现任技术职称,业务技术水平,以及多年来取得的业绩等,已基本符合副主任医师评审条件,特推荐其参加评审。

(单位盖章)

二〇一〇年月日

湖北省2008年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材料:

各市、州、省直管市、林区卫生局、人事局,省直有关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厅直各单位:根据省职改办《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08〕36号)文件精神,结合省人事厅、卫生厅《关于印发〈关于湖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8〕23号)相关政策,为做好2008省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经省职改办同意,现就本次评审的评审材料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一)卫生系列全省正高,部、省属单位副高,以及除武汉市、恩施州外其他市、省直管市的药、护、技副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均由“湖北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二)2007、2008年在岗,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的申报还需符合省职改办[2008]36号文件有关规定),均可申报评审;卫生行业实行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关和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申报评审。

二、申报条件

(一)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务的申报条件,继续按照鄂职改办[2000]158号、鄂职改办

[2001]89号和鄂卫高评办[2005]4号文件规定执行(见附件1)。

(二)根据省职改办有关精神,对于“大学普通班”学历申报高级职称,按照本科学历正常申报评审。

三、报送申报材料的内容

各单位在报送材料时,按照要求继续使用“湖北省职称改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申报,系统安装程序(有单位版和个人版两种)和相关说明可在湖北省卫生厅网站

()、湖北省人事厅网站()或武汉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网站()下载。单位报送材料同时还须报送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花名册》(表样见附件2)以及申报人员电子版信息(以光盘形式),花名册和

电子版均由单位用单位版“湖北省职称改革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导出生成。每个申报者申报材料须包括以下内容: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综合一览表》(表样见附件3)一式两份,表格为系统自动导出生成,盖章有效;

(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两份;

(三)《纳入岗位设置管理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资格审核表》(见附件4)原件;

(四)申报材料公示情况证明(见附件5)原件;

(五)身份证、毕业证、现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执业资格证书(申报高级职务医师提供医师资格证,护师提供护士执业证)等证书的复印件;

(六)《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表》(见附件6)原件;

(七)论文、著作或科研材料复印件;

(八)外语(医古文)、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免试者须提供免试审批表(见附件7)原件;

(九)其它相关表彰奖励证书复印件;

(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材料:要求为省、市、州、省直管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按照省卫生厅《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鄂卫发[2004]68号)和《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鄂卫发[2007]25号)文件要求,填写《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表》(见附件8)原件和学分证明的复印件,2007(2007年退休人员)、2008申报人员要求提供的学分取得时段为当年1-12月。

(十一)《湖北省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申报副主任医师者提供,表样见附件9),相关要求按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厅、省人事厅《关于湖北省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前到农村服务的通知》(鄂卫发[2004]109 号)文件执行;

(十二)2006、2007两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复印件;

(十三)破格申报人员需提交《破格人员资格审查表》(见附件10)原件,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人员申报高级职称,按破格申报、正常评审,也需填写《破格人员资格审查表》;

(十四)改报转评专业人员需提交《非本专业职务改报转评、晋升本专业职务审批表》(见附件11)原件。

四、报送材料要求

(一)“省卫生高评办”不直接审核原件,由各地、各单位对申报人员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审核把关。报送材料中的复印件须经申报者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和市州职改办审核原件并加盖公章、经手人签名方为有效。各单位人事部门需集中留存申报者相关材料原件3个月,以备抽查。如发现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取消其评审资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各单位对申报人员的申报专业负责审核,严格根据申报者实际所从事的岗位核对其申报专业,对于申报专业与实际岗位、水平能力测试专业不一致的申报者,省卫生高评委不予评审。

(三)申报材料中的论文,要求为任现职内在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正式批准、有国际国内统一标准刊号(ISSN、CN)的刊物上公开发表、且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学术交流论文为在全国性或省级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或宣读的论文(要有论文汇编)。论文和论著要求复印全刊物的封面、目录、正文、封底,复印不全的论文无效。

(四)申报材料内容中第四、十三、十四项以及外语、计算机免试证明均需经省职改办审核盖章方有效。

(五)申报材料及有关表格要求用蓝黑或碳素墨水填写,字迹工整。所有复印件的用纸要求使用70g以上A4纸,每份申报材料都必须认真整理并装订成册(1、2项单独放,不装订,3-14项按顺序依次装订),达到规范化、档案化,凡零乱无序或部分必备项目无效的申报材料,提交时不予受理。

五、申报材料公示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申报材料,增加工作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向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委会申报的材料要求实行单位内公示,具体要求如下:

(一)凡申报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材料需由所在单位人事、纪检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公示,公示公告式样和内容见附件12.申报人提交的评审材料所有信息应在申报前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公示需张贴在本单位出入人员较多的醒目位置。未按要求公示的,一律不得申报评审。

(二)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在单位人事、纪检部门要认真进行调查核实。材料上报前发现问题,单位未调查核实,未形成明确结论的,单位不得上报材料;在材料上报后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写出专题报告,由省职改办审定是否取消评审资格。

(三)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抽查的办法,对各有关单位的公示情况进行跟踪督察,对未按公示要求进行公示的单位,责令其整改;对谎报公示情况或帮助作弊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六、其它事项

(一)“省卫生高评办”受理申报材料时间为2009年2月23日-3月3日,申报者个人报送、逾期报送,不予以受理。

(二)各市州、直管市材料由市州职改办为单位统一造册上报,部、省属单位直接造册报送,报送材料地点:湖北省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5号省卫生厅一楼103室)。

(三)根据省财政厅、省人事厅鄂财综发[2003]12号文件规定,高级职务评审费标准为每人300元,各单位评审费在报送材料时一次交清,费用缴至以下帐户:

收款单位:湖北省财政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开 户 行:市农行金桥分理处(878438)帐 号:***

14.教师职称评定意见 篇十四

2016年4月26日,广东省人社厅、教育厅联合召开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启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会议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探索,有利于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关键,处理好现有人员过渡、职称评审质量、职称评价导向、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和分级管理服务等问题;同时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业绩导向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会议要求,各地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扎实推进改革,要抓紧制订本地区实施方案,于2016年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2年左右实现常态化评审。

日前,经广东省政府审定并报经人社部、教育部批准,省人社厅、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将健全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职称制度,增设正高职称;完善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注重师德素养和教学业绩;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多种评价方式;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分级管理服务机制,高级、中级职称评审分别由地级以上市、县级负责组织实施。

15.教师的操行评定对学生的影响 篇十五

关键词: 操行评定 小学生 影响 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由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低,常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问题。更因为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好;而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会感到自己什么都不行。他们非常需要从老师的评语中来正确地认识自己、观照自己,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所以,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要讲究艺术。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

语文教师的操行评定,最忌讳公式化、脸谱化和一般化。可有的语文教师给学生的操行评定,恰恰就落入了俗套,给人以千人一面的感觉。例如有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给他班的两名表现一般的学生所作的操行评定是:

①该生本学期能完成各科作业,尊师守纪,团结同学,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但是在学习方面有所松懈,望今后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取得更大进步。

②该生在校表现一般,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望今后能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做一名好学生。

这两份鉴定除个别用词有所变动之外,基本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类鉴定的特点,是用词抽象空洞,缺乏针对性。因此,这种鉴定也没有多少教育性。失掉了个性的教育,就是一种无力量的教育。缺乏个性的教育,永远不能打动学生的心。

请看,德国古典哲学之集大成者黑格尔的老师给黑格尔的毕业评语:

——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大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感情,但看来不是一名优秀的传教士,語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这份鉴定从黑格尔的体质、性格、表现到擅长与学业。个性鲜明,跃然纸上。这种富有个性的鉴定,就难以从黑格尔身上转抄到别人名下。

产生公式化、脸谱化的操行评定,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缺乏全面的了解,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其次,也反映出语文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他无法抓住学生的个性心理。所以,评语往往会千人一面,张三的鉴定抄到李四的名下,也未尝不可。操行评定的艺术性,不仅要求评语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且还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二)让评语产生师爱效应

在某地方的一份教育刊物上,曾经刊载过一则学生的评语,看完让人哭笑不得,让人感慨万千。评语的原文是:

——在约束下,有时表现还可以,一旦如果没有约束,那前景是不可想象的。青年人嘛,总要向好的学,凭自己的任性去追求,那所得的当然是与集体相反的。学习上的智力并不蛮差,如果在正路上去学还有进步,可惜的是各方面均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任性”得很,那是可怕的,再不回头,是要吃亏的。

有文章披露:写此评语的语文教师因托该学生家长办一件事,遭到家长的回绝,语文教师对家长有意见,就在给学生的评语中进行报复。这是极不严肃、极不道德的一种行为,有辱于教师尊严,有损于教师形象。这种教师怎么可能写好评语呢?又怎么可能去探求评语育人的艺术效果呢?

(三)作好未来的职业指导。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课内课外与学生的接触也是最多的,对学生最了解,也最有研究。因此,他们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秉赋、特长等发展方向、发展前途最有发言权,根据我国的劳动制度、就业特点以及学校教育对学生职业指导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学校方面特别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就业准备,应该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16.工程师职称评审单位推荐意见 篇十六

XX同志,在工作岗位上踏实,能熟练的履行现职务职责。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显示了较高的业务技能水平。

一、思想方面。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组织观念强,能注重自身的修养,团结同事,积极参与党内的各种学习和各项活动,至今没有发现违纪行为。

二、能力方面。该同志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业务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熟悉并掌握工作情况,善于处理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并具有个人见解。

三、工作方面。能够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热情诚恳。不管是天气炎热还是严寒,都坚持在前线,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工作主动、不畏困难、任劳任怨。

17.预备党员评定意见 篇十七

新进大学生XXX,在XX部为期两周的轮岗实习中表现出了一个预备党员应有责任意识,细节中突显了一个榜样的力量。在燃料点检,上煤集控,码头运行等岗位实习中,均获得了部门职工的认可与赞许。

在点检岗位实习过程中,他积极主动,没有因为堆取料机的高耸而退缩,没有因为工作环境的恶劣而懈怠,每次回到部门他总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在上煤集控实习中,他细致的研读运行规程,和其他大学生探讨输煤系统启动停止的联锁、工况,这份主动也是今后工作中我们所期望看到的。更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他的自告奋勇,在至码头实习的第一天,他便提出“师傅,我们什么时候去港机看看?”这份热情、这份执着对于一个实习大学生实为不易。生活上,对于同届新生他照顾有加,好似调和剂般将他们的“队伍”变得紧实而团结。

上一篇:看春晚跨年周记下一篇:模具毕业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