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抒情作文

2024-09-22

记忆的抒情作文(15篇)

1.记忆的抒情作文 篇一

雨夜,雨滴欢快地跳动着,跃起一片无色涟漪。

公路中间,一抹小小的红影,那是一个孩子。红色的大扇仿佛是她的天空,为她遮风挡雨,亮红色的吊带长裙轻轻舞动着,裙角微微湿润,一头棕黑色的齐腰长发整齐地梳在脑后,女孩的眼睫煽动,一双眼睛睁开了,狭长的丹凤眼,血色的眸子好不灵动,却又透着几分冷意。刺眼的白光照在她的身上。她冷冷地抬脚准备离开,疾驰的轿车却已在眼前,“砰!”她睁开眼睛,她被推到了一旁,玉白手臂微微有些擦伤,而她身旁的,是一个与她年龄相差不大一个男孩子,双眼紧闭着,白色的休闲服染满了鲜血,苍白的小脸没有一丝血色,双唇紧抿着。但也能看出这是一个很漂亮、很帅气的孩子。 那辆黑色的轿车已经远去。女孩捡起身旁的伞,蹲下身子,血色双眸却还是冷意。抱起这个略微比她还要高些的男孩,跑向了医院。一夜,天已经亮了。男孩睁开了眼睛,首先看到的便是女孩那双冷冷的血眸,苍白的手缓缓抬起,抚上女孩的眼睛:“离儿,没事就好。”母亲临终时告诉她,有一个与他一般大,有着血色眸子的女孩,是他从未见面的妹妹,他是个男子汉,他要保护妹妹,妹妹是他唯一的亲人。莫离的血眸依然毫无感情地看着男孩:“你是谁?”男孩扯着嘴角,努力的笑着:“我叫莫殇。”莫离垂下眼帘,拿开莫殇的手,他的手很凉。“我走了。”莫离站起身来,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开。莫殇笑着道:“走吧,记得回家。”他不想要她离开,,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呢?他们没有家,他这样说,只不过是想要再见她一次,他没有多少天了。莫离还是离开了。“砰!”枪响。“抓住她,那可是最好的试验品!”

黑衣男子向身边几个手持架着机关枪的男子道。莫离勾唇,抬起自己的小手,一团火光乍然浮现,她是异能人!火光在她的手中跳跃着,越来越大,越来越耀眼。不待几个将自己围住的男子开枪,手一挥,只留下一堆灰色的残渣。娇小的身体灵巧地在建筑中穿梭自如,她的力量并不多了,而今天的人却是有几个比她强大的异能人,她只希望,最后能见那个男孩一次,从小就没有人关心过她,他是第一个让自己心里温暖的人。用尽全力奔跑着,她要见他最后一次!医院里,红色的身影飞奔着,134号,她推门而入!“离儿,回来了就好。”他笑着,淡淡地说道,眼里却满是温柔和宠溺。莫离的身体颤动着,扑向莫殇。抬起他的脸,毫无表情地说道:“我要走了,好好照顾自己。”莫殇稚气的小脸始终满是笑容:“一起走吧。”抬眼看着屋里的黑衣人。“我不会让你死!”莫离跳下床,有些气愤地说道。“没用的。”莫殇拿起身旁的心电监护仪,那条连接他生命的线起着小幅度的波澜。莫离没回头看,她握紧了拳头。双手跳动着美丽的火苗,“给我烧!”莫离手一挥,一排打头阵的人瞬间消失,一旦能量用完,她的路便是死亡!看着不断涌来的大批人群,她终于垂下了手,闭上了眼睛,血泪从她的眼里滑出,跪在床边,握住莫殇的手,身体燃起了红色的火光,“不好,她要自爆,快离开!”一人惊恐地叫道。狼狈的精英人物争先恐后,她不由得低笑了一声。她身上原本茂盛的火光越来越小,直到一丝不剩。一点红色的晶莹飞到莫殇的脸上,她的身体在消失!睁开血色的双眸,满是暖意,她开心地笑了:“哥,我要走了,好好照顾自己。”莫殇猛地惊慌了,想要抽开她的手,却是牢牢地黏住一般。“哥,我会一直看着你,离儿走了。”莫离的身体终于透明。终是化作点点星火在空气中弥漫着。莫殇颤抖着双手:“离儿,不要!”星火渐渐形成一排整齐的字体:哥,不要忘了离儿。一切的悲伤与不舍全部在这微弱的星火里消散......

一年后————男孩仍然稚气的脸庞多了些稳重,却少了那纯真的笑容。莫殇走出了医院,手里紧紧握着一张照片,那是莫离红裙飘扬灿烂的笑容。

2.记忆的抒情作文 篇二

岁月轻轻滑过指尖,许多往事便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面。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某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心情愉悦的,能够温暖人心的……

请以“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思路点拔文题中的“花朵”,并非指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花朵,它比喻美好的人和事,是一种被喻化了的精神。所以。写作时必须扣住“花朵”的精神意义加以演绎。既然是珍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定是对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既然是“花朵”。一定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让自己深深感动、有所触动的。因此,选材时要注意题目隐含的限定范围。

就本题来说。写你记忆深处的人和事,也许小到没人知道,独人忧怜;也许大到叱咤风云。众所周知。但不管材料的大小,都要凸显它的“精神”,当然这是一种喻化的“精神”。说具体点。就是你既可以写亲人关爱自己的真情往事,又可以写朋友之间的诚挚友情;既可以写令人难忘的博大师爱。又可以写历史文化名人的伟大精神。社会上需要这种“美好的精神”,它不仅包含着人间最宝贵的亲情、真情和友情,而且还蕴涵着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爱国精神。

佳作示例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刘玉梅

今年的寒潮比往年来得都早,细柔的雪花片片飘落在院子里爸爸栽的那盒菊花上,傲雪的花儿显得更加鲜艳夺目。看着那美丽迷人的花朵,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爸爸熟悉的身影——头戴一盏矿灯,手持一把铁锹,身穿一件中山服上衣……

悲剧就发生在去年那个菊花盛开的时节——

爸爸40岁的生日快到了,我想用攒的零花钱给爸爸买一件衣服。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欣然同意。可我多年的积蓄也只是杯水车薪,怎么买得起一件好的衣服呢?

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舅舅开的小百货店里还差个人手。于是我以挣零花钱为由向他苦苦哀求,舅舅终于同意了。这样,“十一”假期,我就到店里帮忙。舅舅看到我做事很勤快的样子,便从兜里掏出50元钱作为对我的犒赏,乐得我一夜没有睡着觉。

爸爸生日那天,我紧紧攥着这50元钱,兴高采烈地跑到商店里左挑右选,终于选中了一件蓝色的中山服。晚上,我诡秘地拿出一个用大塑料袋装着的礼物,来到爸爸面前,得意地说:“爸,生日快乐!这是女儿的一点心意,请笑纳!”爸爸惊喜地接过礼物,笑眯眯地拆开了塑料袋。但当爸爸拆开后,他的脸色一下子由“晴天”变成了“乌云”……爸爸大声地质问我:“你哪来这么多钱?是不是拿了别人的钱?明天给我退回去!我不缺衣服穿!”当时我不知所措,捂着双眼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正在这时,隐隐约约地听到敲门声,原来是舅舅来了。他当着爸爸妈妈的面表扬了我,说我长大了,懂事了,自己能挣零用钱了……

就在生日过后的一个月,也刚好是菊花盛开的十月,爸爸在煤矿上出事了!当时我脑海里一片空白,全身颤抖,泪水早已噙满了双眼。我只是一个劲儿地大声呼喊着:“爸爸,你醒了吧!女儿还小呢,您还没有穿上女儿给您买的衣服呢!”

我在衣柜里找到了我买给爸爸的那件衣服,亲自给爸爸穿上了。爸爸,您穿着挺合适吧?您放心吧,女儿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您栽的那盆菊花,女儿一定会让它的美丽永远绽放在心里!

简评

内容:本文紧扣题眼“花朵”一词,开掘喻义,由花及人,围绕“我”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一件蓝色的中山服”展开回忆。那件中山服的艰辛得来,让人感受到“我”对父亲真挚的爱;那件中山服起初没能穿在父亲的身上,让人感受到“我”痛彻心扉的遗憾:那件中山服最后被“我”披在父亲冰冷的身上,让人感受到“我”那颗坚强而感恩的心。得15分(满分15分)。

结构:本文以“菊花”为线索,以“中山服”为感情的倾诉点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得14分(满分15分)。

语言:朴实洗练,自然流畅,情感炽烈,真实动人。得14分(满分15分)。

创新:“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中的“花朵”表面看是“菊花”,但其美丽与父亲的形象应有关联,有一定的喻义指向。写作中没有把父亲的形象与“花朵的美丽”联系起来凸现喻义,因而有些脱节。得4分(满分10分)。

总分:内容15分+结构14分+语言14分+创新4分=47分(满分55分)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曹清琼

盈月如盘,高悬夜空,清辉满地。四下里一片宁静。

此时,点一盏油灯,独倚窗边,我翻开史册,扑面而来的是千年记忆的芬芳。扉页间浮现出一个不朽的月明之夜——

高高的屋宇之下,西施伴随着喜庆的乐音,翩翩起舞。精致的木屐、小巧的铃铛、华丽的首饰、飞舞的裙带。无与伦比的装束映衬着这位绝世佳人。皓齿朱唇,和着音乐一张一翕;秀目蛾眉,随着舞姿一皱一舒。灵动的佩环,隐约闪烁着泪渍斑斑;粉色的裙纱,似乎牵动着愁丝缕缕;清脆的铃铛,竟然碰奏出淋漓的凄凉;沉重的木屐,分明踏打出锥心的悲怆。

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你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后人都明白: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越国能东山再起。作为一个美女——其实也是一个战败国的女奴,你心怀国仇家恨,肩负着君王的重托,前往吴国,去完成一项本不该由你负担的使命。所幸的是,你终于成功了。于是,你和你那美丽的名字,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千古佳话。可是有谁知道,在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你曾经独自对月流珠?又有多少个花谢草衰的日子,你将怀乡思归的情愫按在心底?

我还在不停地翻着史册,但思绪却在原地徘徊。抬头凝望,浩瀚的苍穹中泛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边是一片洒满碎银的广袤荒漠……一定神,其间浮现出又一位绝世佳人的美丽倩影。思绪飞扬,我的视线逐渐清晰起来——

月华如练,昭君着一袭水色长裙独立在月色之中。那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美人,清眸如水,黛眉如烟,眉间紧锁着一丝丝哀怨;倩影婆娑,玉指纤纤,轻轻拨动着那断人心肠的琵琶弦。静谧的月夜里,悠长的琵琶声久久回旋,四处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你知道:这一去,春雨般的温润会不复存在,那些熟悉而亲切的故人面孔将渐渐远逝,替代的将是狂风乱沙的侵蚀,是骑着战马、弯弓射雕的日子。但是,你没有后悔!

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为了国家能够和平昌盛,你选择了离去。那最后的思乡之泪也变成明星,照亮着你离去的路,守候着这片你深爱着的故土。昭君,多美的名字!不是因为你那如花的笑靥,而是你那柔弱身躯包裹着的博大心怀!

……

透过那柔和的月色,我看见两朵奇葩正在绽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她们美丽着我们的记忆,她们是开在我记忆深处的芬芳之花!我则如同一只蜜蜂,趴在花间,深深地嗅着花蕊的芳香,

贪婪地吮吸着滋养灵魂的蜜浆……

简评

内容: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西施和昭君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这两个柔弱女子身上所凸显出来的民族大义和牺牲精神,值得人们永远赞颂和铭记。内容具体生动,充满想象力。得15分(满分15分)。

结构:开头渲染环境,由实入虚,以两个如梦如幻的想象式的场景来刻画人物;文尾归结点题,思路清晰,结构井然。得15分(满分15分)。

语言:辞藻华美,气韵流畅,情感真挚: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得15分(满分15分)。

创新:本文从精神之美的视角上挖掘两个绝代佳人的独特内涵,主旨显豁,内容丰富。但题材上没有突破。得7分(满分10分)。

总分:内容15分+结构15分+语言15分+创新7分=52分(满分55分)

素材卡片

1曼珠沙华

曼珠沙华,在日本的花语中代表悲伤的回忆。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座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自己的前世。守护这些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曼珠,一个是叶妖沙华。他们共同守护了几千年的曼珠沙华,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就没有花。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旨意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的花被惹眼的绿叶衬托着,开得格外妖艳。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遭受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又叫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

点评既然名曰为花就要开放,要开放就开他个轰轰烈烈,哪怕结局是“万劫不复”,也终究没有玷污“开放在天国的花”的美称。曼珠沙华的传说总能勾人们凄美的回忆。

2与祝福擦肩而过

一个大学高才生渴望富翁爸爸为自己买辆跑车作为毕业礼物,可毕业那天,父亲只送给他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里面是一本书。他生气地朝父亲大叫:“你明明知道我的愿望,却给我一本书!”多年后,他事业有成,却从未回家看过父亲。父亲去世后,给他留下了大笔遗产,他再次回到父亲的房间,发现当年的那本书。他含泪打开书。从书的背面掉出一把汽车钥匙,那正是他当年梦寐以求的跑车的钥匙。标签上写着他的毕业日期及“款已付清”的字样。

点评父爱深沉,我们做儿女的要懂得用心去体验。否则,我们错过的将不仅仅是祝福,还有一种永远无法追悔的愧疚。那不堪回首的回忆像悲伤的花儿,永远开在我们心灵深处。

3向日葵传递爱心

2009年2月8日,日本神户市绘画教室“太阳之子画室”的约200名学生集体画了一幅充满勇气和希望的巨型向日葵画,准备送往中国四川大地震灾区。日本的孩子们在大幅纸上认真作画,然后将各自画的向日葵贴在长约12米、宽约3米的巨幅纸张上。参加该活动的神户市东滩区小学10岁4年级学生福永佑衣说:“只要能传达‘在给你们加油’的信息就好了,加油!”主办者中岛洋子表示:“图画能超越语言,具有连心的力量。我们希望用艺术向孩子们传达防灾和互相帮助的信息。”

3.记忆深处抒情作文 篇三

天寒,地冻,风硬,雪冷,照例,还是到楼下的小面馆吃早饭,面馆的屋檐上挂满了冰凌,如同一把把尖刀,反射着寒冷透骨的光芒,面馆外面飘着大雪,来往的行人们都希望有个地方暖暖身子。我推开面馆的大门,一股暖流席卷了我的全身,僵硬的手指不一会儿就重新又了血色,我急忙找到仅有的一个位子坐下,“老板,来一碗盖浇面”,我大声吆喝道。

与我同坐的是一位花季少女,一双漆黑澄澈的大眼睛,红唇饱满而柔软,从深处投射出一种文静,纯洁与美好。我豪放不羁的吃,而她,儒雅婉约的吃,热气缭绕中,我的碗里早已是“江郎才尽”,而她的碗中还有“半壁江山”。我把碗筷稍稍一推,几乎是在同时----“老板娘,收钱”,我和她异口同声道。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者蹒跚的走到那个少女的边上伸出一双乌黑的手,想要扒拉那晚尚未吃完的面,谁料那个少女眼疾手快,把面碗抢过来,倒到了大缸里。我内心一震,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那个少女做出来的事,这是对人格的侮辱!我对她的看法来了一个大转变,我开始不去看她,因为现在看到的只是她内心的丑陋与高高在上。

“剩下的太脏了”。边上传来她的声音,她略有些害羞地说,“老板娘,别找了,再来两碗给这位大伯。”

我目送着哪位少女离去,风雪似乎停止,天气似乎温暖,屋檐上的冰凌也不再发出刺目的光。霎那间,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我的心中蔓延,生长。细细回味,原来是那个女孩心中圣洁的花在生长。

走出面馆,不禁将衣服微敞,去迎接这精灵般的圣洁的雪花。

4.记忆的抒情作文 篇四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英雄,是一个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关键力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首建党百年以来的这段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敢干、敢拼、敢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致敬英雄,铭记伟大的英雄事迹。百年来,从九原板荡的危机中诞生,在烽火硝烟的战争中淬火,于激情燃烧的建设中挺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壮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奇迹背后为之而奋斗的一个又一个英雄。“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__、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躯堵枪眼的黄继光、28年名字成绝密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于敏,隐“功”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鲜红印记,还是“闯新路、攻难关、求胜利”时代光芒的深情镌刻,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员为国奉献、矢志前行的永恒坐标,我们要铭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致敬英雄,传承不朽的英雄精神。先辈们为国家尊严、民族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这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岁月流逝,英雄迟暮,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时代依然需要英雄。刚刚过去的2020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涌现了新时代的人民英雄,有敢医敢言的钟南山院士,救死扶伤的张定宇院长,有奉献生命之火点燃苦寒贫穷土地的黄文秀、郭彩廷……新时代新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传承着先辈们的英雄精神,我们党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融的鱼水情不会减弱,不惧艰险的英雄情怀没有褪色,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不会改变。

5.抒情散文不变的记忆 篇五

看到照片的瞬间,心被一阵酸楚略过,陈旧的相框,泛黄的照片!你的样子依然那么清晰!消瘦,而略显忧郁的脸,在夜色背景中显的格外凝重,你高大挺拔的身边,有我静静的依偎!在痴痴的凝视中,思绪轻轻的叩开了记忆的门!

安静的夜,伴着窗外一轮秋月,心事如花朵般在慢慢的绽放,思念由心底滋生!月色依旧,星光依然,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有忧伤和记忆!

记得哪年的初秋,空气中还弥漫着夏日的余味,我俩一起来到了国际都市,上海!当华灯初上,整个大上海坠入茫茫夜色中,你我牵手漫步在美丽的黄埔江畔,江面在两岸灯光的折射下,荡漾着五彩的波光!丝丝风儿拂去了我们旅途的疲惫!当时想记录这份繁华,温馨,所以就把身影定格在哪个美丽夜晚!透过酸楚泪眼,看着曾经留下的美丽,情景依旧,但早已面目全非,天人永隔....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尽!总以为你我的缘分,已经注定了今生,怎奈何生离死别,是如此的残酷!命中注定的聚散,无论怎样的不舍,都无法挽留!在哪个充满生机的春季,万物都在复苏,而你茁壮的生命,却被无情的摧毁!你匆匆的.走了,离开了你挚爱的亲人,一句话都没有,就踏上了一条不归的旅程!

从此,你我的画面只有在梦里无数次的重演着!心痛中一梦醒来,早已是浮华落尽,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唯有记忆的碎片伴我度过寂寞的长夜!思念如秋风中飘落的黄叶,落地叠层,轻叹着相聚的日子是那么的短暂,就像流星划过天际!但短暂的相聚丰盈了我一生的思念,岁月在无声的滑过,一年,两年,三年...九年.女儿从懵懂中失去了父亲,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中长成今天的亭亭玉立,在女儿的世界里,对于爸爸这个词汇是那么的陌生,在她的记忆里只有你零碎的片段!

6.通向抒情的道路 篇六

要全面理解海子的诗歌创作,就必须联系海子具有明确诗歌抱负与创作理念的诗学观。海子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八篇诗学札记中,包括五篇以海子自己长诗的序言和后记:《寻找对实体的接触》(《河流》原序)、《源头和鸟》(《河流》原代后记)、《民间主题》(《传说》原序)、《寂静》(《但是水、水》原代后记)、《动作》(《太阳·断头篇》代后记);以及具有总纲性质的《诗学:一份提纲、随笔《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和三则私人日记(收入《海子诗全编》分别作于1896年8月、1986年11月18日和1987年11月14日)。

海子诗学虽然具有零碎的断章性质,但是具备很高的诗学价值,从中可以透视一些重要诗学问题。本文就从海子写于1986年8月的一则日记出发,对其中涉及的海子诗学观作简单的梳理,以一个侧面进入海子的诗歌世界。

一、“意象平民必须攀上咏唱贵族”

虽然海子的理想是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歌”,在文论中也多集中于史诗的论述,但是写于1986年8月的一则日记中透露出海子对于抒情诗歌的见解。在这则日记中,海子发表了自己对于抒情诗歌语言的见解,“中国当前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语言。我觉得,当前中国现代诗歌对意象的关注,损害甚至危及了她的语言要求。”[1]这里,海子批评的矛头指向了朦胧诗歌,认为对“意象”的过度倚重损害了诗歌本身。千百年来,中国文学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意象,渗透着一种传统的文化感,古诗中对月怀人、叶落悲秋等系列的象征意义不胜枚举。朦胧诗尽管有着巨大的反叛与不同,但也不例外地继承了意象的象征性,顾城的“黑色的眼睛”、舒婷的“橡树”等等,虽然这些意象包含着诗人的深情,但是一旦意象被反复运用,固定的联系模式和审美趣味必然损害了诗美的本身,牛汉在《诗的新生代》中说:“‘意象!真让人讨厌,那些混乱的、可以无限罗列下去的‘意象,仅仅是为了证实一句话甚至是废话。假如六十年前新诗的标志是白话文,那么,今天应该再一次提出:新诗必须是白话文的新诗。再也不能容忍那些标签们的术语,褪色的成语,堆砌铺张的形象,和充满书卷气、脂粉气的诗。”[2]朦胧诗歌发展到后期,在思想艺术、语言形式等方面缺乏创新性,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启蒙精神难以获得广泛的共鸣。于是,从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到于坚的“拒绝隐喻”,新一代诗人展开了又一次诗歌的美学变革,提倡回到日常生活的口语化写作。不同于第三代诗人对意象的革命式反叛,海子对朦胧诗意象的警觉采用了诗意的表达,并不是取消意象,而是反对意象的僵化。“而月亮的意象,即某种关联自身与外物的象征物,或文字上美丽的呈现,不能代表诗歌中吟咏的本身。它只是活在文字的山坡上,对于流动的语言的小溪则是阻障。”海子认为,“月亮”的意象其负载的象征与美丽已经凝固了,逐渐远离了诗歌吟咏的鲜活生命,只是僵硬地“活在文字的山坡上”。而诗歌本身有如流动的小溪,如果仅仅停留在固定的陈旧意象上,不注入创作者新的体验和感悟,赋予其崭新的意义,那么意象的使用就会阻碍诗歌的艺术发展。正如奚密在《星月争辉:现代汉诗“诗原质”举例》一文中所探讨的,“月”的意象从《诗经》以降经魏晋到唐宋,已由单纯的思人思乡演变为超越时空、缩短时空距离的力量与精神寄托,更涵括了古今宇宙不移的循环法则,现代诗歌缺少再进一步地开阔。

基于此类弊病,海子提出了现代诗歌的“咏唱性”,“旧语言旧诗歌中的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死尸是不能出土的,问题在于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新的美学和新语言新诗的诞生不仅取决于感性的再造,还取决于意象与咏唱的合一。意象平民必须高攀上咏唱贵族。语言的姻亲定在这个青月亮的夜里。即,人们应当关注和审视语言自身,那宝石,水中的王,唯一的人。”[1]这里,海子有着现代的语言观,语言在本质上并非工具,它是光,是澄明之域,让万物出场并歌唱,海子直接进入了语言的本体,他期待着一种新的美学和语言的发展,“意象平民必须攀上咏唱贵族”,这里的咏唱性不是对古典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对于诗歌传统的再次解读。“贵族”是海子对于咏唱的定位,切合了诗歌产生之初与音乐的亲缘关系,“意象”和“咏唱”的结合是海子对于抒情诗歌的理想标准,在诗歌写作中海子实践了这种主张,“亚洲铜 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铜”意象的宏厚声响回荡在全诗缓慢的节奏中,祖辈代代的生死被表达得特别冷静、特别深沉。“在什么树林,你酒杯倒倾/在你和泪饮酒,在什么树林,把亲人埋葬”(《夜晚 亲爱的朋友》),“夜晚”这个意象笼罩了诗歌,不断追问的语句、回环往复的节奏将情感弥散,开阔的韵脚契合着寂寞虚无的情感体验,意象和咏唱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二、“抒情就是血”

尽管海子强调抒情诗歌意象与咏唱的合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海子的抒情诗歌仅仅是对于“田园意象”的歌咏,“我是说,我是诗,我是肉,抒情就是血。”[1]海子的此类言说有着“肉”和“血”这样的词汇,或许提醒世人他本身的牺牲精神,把生命完全投入到诗歌的灵魂之中,抒情也有着鲜活的生命力量。这种抒情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一种自发的举动。“抒情,质言之,就是一种自发的举动。它是人的消极能力:你随时准备歌唱,也就是说,像一枚金币,一面是人,另一面是诗人。”海子认为,你必须先是恋人、裁缝、叛徒、击剑者,然后再能成为诗人,唱出恋人、裁缝、叛徒、击剑者的心声。“抒情,比如说云,自发的涌在高原上。”[1]在此意义上抒情有着本真歌唱的意义,那是一种自由的行吟状态,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喷薄。

“抒情就是血”暗示着真正的抒情必须抛弃虚假的、表面的歌唱,而进入生命鲜活可感的肉体和灵魂之中。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一文中,海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抒情诗人,“第一种诗人,他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认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局限于个人小小悲欢之中是无法看到“抒情的血”的,只有深入景色中的灵魂,才能感受到抒情的热度。这种抒情要求诗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和虔诚,正如荷尔德林诗中歌唱生命的痛苦,令人灵魂颤抖,“‘……保留到记忆的最后/只是各有各的限制/因为灾难不好担当/幸福更难承受。/而有个哲人却能够/从正午到夜半/又从夜半到天明/在宴席上酒兴依旧(《莱茵河》)。也就是说,要感谢生命,即使这生命是痛苦的,是盲目的。要热爱生命,要感谢生命。这生命既是无常的,也是神圣的。要虔诚。”[3]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在海子的诗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日记·姐姐》这样令人动容的诗篇。海子对于真正的抒情诗人境界有着深深的向往,并以他的创作推动着现代抒情诗歌的发展。

从海子这则日记中,我们看到了海子对于真正抒情境界的向往,他对于意象和咏唱的独特见解、“抒情就是血”等观点都具有极大的启示性,在通往抒情的道路上,海子在用生命前行,而海子如何开启并展开他的诗歌理想则期待着更多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注释:

[1]海子:《日记》,西川编:《海子诗全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7—1028页。

[2]牛汉:《诗的新生代》,中国,1986年,第3期。

[3]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西川编:《海子诗全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8—1073页。

7.抒情诗歌《儿时的记忆》 篇七

你的背影是那样清晰,

今日才知道你的背影已经永远印迹在我的心里。

你坚强而宁静,

曾经几时发现在你的眼角里充盈了泪滴,

那时并不知道为何意。

现在回想才发现你的泪滴里

充满了是你的忧郁和对我们的慈爱。

因为你的存在,

让姐姐平安度过那一天。

只可惜在我记忆时,

你已离开了我们。

曾何几时向母亲追问着你,

曾经几时追问姐姐关于你的故事

为什么你怎么突然离开我们而去

那隐隐的记忆

是你在我心里留下朦胧的印迹

儿时与你相伴在山野里

还记得我坐上你的`背上是那样的踏实

你的俯首是为了我更好地骑上你的背

哪怕你再累

哪怕你再辛苦

都是静静地愿意为我俯下你的头

让我更好地坐上你的背

原来现在才知道你的爱

是那样浓浓地

是那样的真切

儿时有你相伴是一处美丽风景

儿时还保留着你的背影

时而想起还是幸福的。

我家可爱的水牛

你的精神是那样深深影响了我一生。

在这里感谢你曾经给我留下的回忆

天堂的路上希望你一路走好

我心里永远惦记着你

我已经知道你为什么离我们而去

难产夺取了你那可贵生命

你走时带走了另一条小生命

更多是我们对你的思念

妈妈说你能读懂人的心灵的

能听懂我们每一句话语

你有一颗很博大的爱心

你的精神你的爱心

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里

在这里用文字表达我对你无际的思念

8.村庄的记忆的抒情散文 篇八

记得小时候耕地颇多,有水田也有旱地。我出生的那个年月,还是大集体时期,农业生产还没有包产到户,全组人集体生产,到了夏秋季节,按工分分粮。由于我家劳动力少人口多,按工分分配的口粮难以糊口度日。一到青黄不接的季节,我家就很早断粮了,父母只好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靠借粮度日。解决温饱一直是困扰着父母的头等难题。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像样的鞋子穿,春夏秋三季就赤着脚,冬天时脚下趿拉着姥姥的棉靴,饥饿和缺衣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大人们白天在生产队里干活,小孩们则到山上放牛。耕牛属于生产队集体财产,为了便于喂养,生产队就把耕牛分到每家每户饲养,我家也分得了一头大犍牛,平时拉磨,忙时下田耕地,等我年纪稍长,就自然而然加入到放牛娃的行列。夏日里,每天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到河边、山上放牛。

放牛娃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我们可以在山上敞开喉咙南腔北调地放歌、狂吼。有时候把牛赶到山上后,漫山寻找野果和蜂窝;还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搬来山石盖起石头小屋,美其名曰“山神庙”;有时会在牛儿下坡、退却的路口用石头垒起一道石堰,切断牛儿的退路;赶牛下山后,把牛聚集在一起,我们就在小河里捉小鱼、逮螃蟹,直到日落时分,才依依不舍地赶着牛回家。

到了80年代,农村实现了包产到户。村庄的茅屋大多换成了瓦房。记得在农忙季节,父亲忙完了农活,就翻山越岭到百里之外的本县其他地方帮别人做农活,劳累一天下来,只有二角二分的工钱。父亲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回来时带给我几个糖块,我就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80年代我上了小学,家中的经济还很拮据。没有课本,父母只好借我做教师的四舅的教科书来看,看着别的同学手里捧着崭新的课本,心里很是羡慕。家里没钱,不能按期交一学期三块五的学费,还得母亲给校长说情。等到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邻村开发了金矿矿,每逢假期,孩子们随大人们一起到矿上背矿石,一趟下来,也只能挣上三、五角钱,在汗流夹背的忙碌中,我艰难地度过了小学时代。

待我上了初中,生活逐渐好了。我家率先盖起了三间砖瓦房,在我们庄里也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落成凝聚着父母、哥姐的血汗。90年代,我们的村庄才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时电视是个稀缺品,一到夏季,我们全家人早早地吃过晚饭,搬上椅子到邻居家看电视,邻居家的电视放在屋檐下,院子里挤满了辛劳了一天的乡亲们。

我家的彩电是1998年春节前买的,一直使用到2017年的腊月,期间,这台电视机修了四回,实在修不好了,父亲就花200元钱买了一台旧电视。

村庄地处穷乡僻壤,没有啥致富项目。直到21世纪初,从外地先后引进了椴木香菇和袋料香菇种植技术,村庄人才有事可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年长的在家种植香菇,人们的生活才慢慢地开始好转。

在故乡遭受2005年7.15和2010年7.24两次特大洪灾之后,洪水冲毁了村庄百分之八十的耕地,人心惶惶的,经济条件好的就到镇上、县城里买房居住。在此期间,父辈们大半已经故去,曾经人烟稠密的小村庄现在冷冷清清的,留下的是破旧的房屋和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的景象。

9.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 篇九

人生在世,常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灵感动,这种心灵的感动或源于自然界的“物象”,或来自人世间的“事象”。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灵,或喜或怨,或哀或乐,酸甜苦辣,各种情意在心中涌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诗。那么,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意表达出来的呢?有哪些规律可寻呢?

富于形象、注重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抒情诗中,一个个饱含作者情意的物象、事象叫做“意象”,它们和谐地组成一幅幅画面,叫做“意境”。这意境实际上就是诗人心灵感动的原因和过程。诗人心灵的感动是因外物引发的,而不是起于某个抽象的说教,所以诗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也必然要形容摹写这些外物形象,而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去想像那些曾经感动了诗人的物象、事象,进而了解诗人的内心,并且自己也随之产生心灵的感动启发。因此,诗贵形象,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需要

古代抒情诗的内容,不外乎情、事、景、物,其中“事、景、物”属于形象,所谓“诗贵形象”,就是要用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表达抽象的“情”。因此,古代诗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意”(情、志)与“象”的关系。古代诗人是怎样沟通形象与情意之间的联系的呢?

早在《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年代,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就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现情意,把“意”与“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初,“赋”、“比”、“兴”是指一首诗开头所用的情意感发的方式,后人将“赋”、“比”、“兴”用得广泛化了,在一首诗歌的中间或结尾运用这三种手法,也都称为“赋”、“比”、“兴”了。

“赋”,是“直言”,直接就说出来。既可以写景叙事,也可以述志抒情,要表达什么,就直接叙述描写出来,属于直接抒情。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通篇用赋的手法,其中有事有景有情,都是直说出来的。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或比拟。是先有了内心的情意,然后找一个外物来比拟内心的这种情意,是由“心”及“物”的。例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把不劳而获、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比作令人憎恨的大老鼠。又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落红”比喻自己不甘沉沦,仍要有所作为的情意。贺知章为抒发对美好春景的喜爱,把春风拟作心灵手巧的裁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把山水拟人化,“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了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

“兴”(xìng),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见物起兴。“兴”,有“引发”、“兴起”之意,也有“兴致”、“兴趣”的意思。这种表现手法是由“物”及“心”的,由形象引发情意。例如《诗经》第一首《关雎》,第一章开头就是“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是一种成双成对的水鸟,诗人听到它们的叫声,又看到它们亲密快乐的样子,触景生情,引起了内心的感发,联想到人也该有一个美好的伴侣。这种由外物形象过渡到内心情意的表现手法就叫做“兴”。

比和兴,都是托物寓意,借景抒情,使诗歌形象生动,属于间接抒情。区别在于:兴是触景生情,由“物”及“心”;比是以情附景,由“心”及“物”。比是用景物打比方,作比拟;兴是用景物来寄托,象征。比显而兴隐。兴实际上是暗比,古代诗歌中举出鸟兽草木等等暗中透露用意的,都是兴。历代相传,某些景物竟成了特定情意的“代号”。例如,“芳草萋萋”本是同怀念远人相关;“子规(杜鹃)啼”隐含忧伤;“枯藤”、“老树”、“昏鸦”、“西风”,则透出凄凉。

不用比兴的,就是赋。但“敷陈而直言之”的赋也并不简单,不仅包括叙事写景、述志言情,还包括诗歌的章法结构,也就是把形象和情意组合起来的组织手段。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章法”。

(一)通篇只写形象,不明说情意。依靠形象描写来暗示思想感情,这是间接抒情。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通过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通篇用赋的手法。这样的抒情方式又叫“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也有的诗通篇主要写人事,描写细节活动。例如王建的《宫词》:“宫人拍手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并未明说宫女的心情,只描写了宫女的一个细节:把钱给并不相识的太监,打听宫外的情况。这就把禁闭宫中的宫女们的寂寞苦闷表现出来了。这是即事抒情,寓情于事。

也有的诗通篇写物。如虞世南的《蝉》:“垂缍(蝉头触须)饮清露,流响出疏(高)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上写的是蝉,实际上写自己的胸怀抱负:果能自身高洁,不须凭借他人,自然声名远播。这种手法是托物言志,诗中的蝉实际是作者品格的象征。

(二)通篇主要写思想感情,不去描绘具体形象,但在抒发思想感情的语句中含有景物形象。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提到“古人”、“来者”和“天地”,没有具体写某个人和怎样的天地。但联系到他登的幽州台(古代燕昭王招揽天下贤士的地方),可以使人想到“古人”、“来者”指的是燕昭王一类的贤人,可知他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孤立无援的悲愤,而“天地”、“悠悠”则隐含着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而壮志难酬的感慨。这种手法叫“情中有景”,“景外含情”。

这种写法往往是跟“用典”结合起来的。“典”指典故,即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句、传说。以写景为主的抒情诗,一般不用典故,因为用典不便描绘景物特点,不利于抒情。在以直接抒情为主的诗歌中,又当别论,如果所抒发的感情比较复杂深沉,在格律诗里表达要受到字数的限制,或者有些话不便明说,就可以用典故简练、含蓄地表达出来。抒情诗中运用的典故,相当于一些浓缩的形象。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易水”、“黄金台”就是用典。相传燕昭王曾筑高台,上置千金,招揽天下贤士;易水是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而去刺秦王之前悲歌壮别友人的地方。用这两个典故写出了将士们知恩图报、不惜牺牲而浴血奋战的豪情。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恢复他云中太守职任的典故,是作者在自比魏尚,希望朝廷重新启用自己,许多复杂的思想感情尽在寥寥数字之中。

(三)既写形象,也写思想感情,一篇之中,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

“情景合一”。

先景后情的,前面写景,寓情于景,后面抒情,结尾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如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阕写眼前之景,隐含几分凄凉,下阕触景生情,振作起来,旷达自勉。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面用景物烘托,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游子悲情。

先情后景的,开门见山,直陈胸臆,后面写景,以景结尾。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前两句点明情意,后两句写景物来渲染。

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容易启发读者想像品味,一些送别怀人的诗常用这种方法。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真是恋恋不舍,情意绵绵。情景合一的,写景与写情交织在一起,或景中有情,或情中有景,难解难分。例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句句有景,句句含情,情景相生,隐隐透出作者的孤独寂寞、人生无常的伤感以及对大自然变中有常、宇宙永恒的达观认识。

清代学者王夫之谈到诗歌创作时说:“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意思是说,诗中虽然可以分出写景和写情的句子,但又是情景相生、紧密呼应的。情要藏在景中,景要融入情里,也就是要形象地抒情,含情地写景,而不要抽象地抒情,单纯地写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景中有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情中有景。

情和景虽然“实不可离”,但并不是说二者地位相等,毕竟,情意是抒情诗的“统帅”,景物描写处于“三军”从属地位。因此,古代抒情诗常用景物来衬托情意。衬托又分两类:用美好的景物来映衬快乐的情感,或用凄苦的景物来映衬悲苦的情感,叫做陪衬,又叫烘托;反之,用凄苦的景物来映衬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映衬悲哀,叫做反衬。

衬托的手法,早在《诗经》里就有了。《君子于役》中写鸡栖、日落、牛羊回来,就是陪衬,烘托妇人对外出丈夫的思念。《采薇》写守边士兵的心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语助词,犹“兮”),雨雪霏霏。用“杨柳依依”之美景反衬士兵离家赴边时的愁苦,用“雨雪霏霏”之苦景反衬他回乡时的愉快,“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反衬。

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除上述之外,还有“重章叠句”、“虚实结合”、“夸张”、“对照”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例说了。

10.走远的记忆-抒情散文 篇十

这段日子读了很多文章都是关于怀旧的话题,很多的文字不自主的触摸心底那些柔软,一些走远的记忆也似在翩翩走来,而一些远去的人和事,也渐渐随着怀旧情绪越发清晰。

题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几十年前一些备受乡里百姓欢迎的行当业已绝迹。比如说起锔补匠,30岁以下的人大约会一头雾水,等听明白了之后大抵会想当然的揣度是修缮某些物件的师傅吧。

只是你说对了一半,这锔补匠可是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向往、喜欢的职业呢。跟着那补锅师傅后面转来转去,一路高喊焗锅焗缸锔好锅子叮叮咚咚的时节,那拉长的吆喝声很有韵味。以至于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也会在后面大喊着:锔锅锔缸锔老太太裤裆也不理解是什么话,就那样喊着觉得好玩,直到锔锅师傅或是家人的一声吆喝,吓得孩子们吐吐舌头,不敢再那样喊了,胆小的吓跑了。

也不知这一风靡我们北方城乡的走街串巷的行当是从哪个朝代的村野俚语里滋生,然后被发扬光大成为街头村落一道风景的,无从考证。

在我能记事的记忆中,锔锅、锔缸作为一门关注度比较高的营生应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小城镇和乡里人家都是这么称呼补锅的师傅,锔锅、锔缸的,大家伙儿都这么叫着,也没有什么好听的名讳,大概和他们的活计有关。

那时盛水、盛米面、腌制酸菜、咸菜的罐罐都是瓦做的器皿。大的叫做缸,小点的称做坛子。缸和坛子还分大中小,带瓷的和瓦制作的都有,而煮饭的、炒菜的、煮猪食的大大小小的锅都是清一色的翻砂铁锅,其貌不扬却颇受青睐,比笨重的瓷器、瓦器耐用,但也不宜重重地放下,遇到些磕磕碰碰,或者烟熏火燎高温烧烤时间太久,就难免给弄出些缝隙和小洞(沙眼子),沙眼子小的时候还可以将就着使用。有人用棉絮条,或是用废弃不用的布条子补漏。再后来也有用塑料袋子塞到破洞处,用火两面烤烤,看见烧糊要滴答塑料融化物的瞬间,用物件急忙按压,也有人手不怕烫的直接用手挤压,结果是被烫出来一个水泡泡。等物件凉却了就可以使用了,但只能盛装干燥的物品,如果用火烘烤瞬间又是破洞、缝隙如初。家主人即使再舍不得几个钱,还是得乖乖地把破锅、破盆子送到补锅匠师傅的炉边。这些瓦罐铁锅现在也有人家依旧在使用,只是如果坏了就直接扔掉了,也没人去修补,也再找不到人修补。

好在锔锅锔缸匠作为当年的一个行当是那个年代很热门的行业,隔三差五的就会来村子里大声吆喝着。这行当,有行走于各个乡村走街串巷的,也有坐贾。如哪家正在做饭或者煮猪食时,铁锅用着用着漏水了,而家里正急着等锅做饭或是煮猪食呢,此时只需直奔开锔锅锔缸作坊的就行,也就一袋烟的功夫马上变腐朽为神奇。只是那个做贾的作坊是要走两里地在别的村子。

那时我家有一口盛水用的水缸和我当时的身材差不多,水缸存放在厨房门后。妈妈去做饭的时候,我时常帮忙填火,也就是往灶台炉灶里陆续地放干柴。乘着妈妈不注意,我就会趴在水缸沿上晃来晃去地玩,如果缸里面的水少,水缸就和我一起摇晃,就如在荡秋千,觉得非常开心、好玩。妈妈看见就会一声吆喝,说,趴在缸沿上危险,掉进缸里水会淹着你的,缸玩倒了,缸会坏掉的。每次听见妈妈的吆喝,我都吓得紧忙抽身躲开,眼睛里还是恋恋不舍的。那时候没什么玩具,家里的小盆盆罐罐,一张彩色的小纸片,外面的小石头乱瓦片都能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有一次妈妈出去院子里摘菜,让我看着炉灶不要断火。我高兴的答应了,当妈妈关上房门的一瞬间,我立即爬上水缸沿玩起来,使劲的晃啊晃,看见水里有我的倒影也在晃来晃去,心里那个开心。也许是用的惯力过大,缸一下子失去控制,哐啷的一声砸在地上,半缸的水流淌得满地,我也趴在水窝窝吓得大哭起来。爬起来想扶正缸,可没力气。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那个水缸着地的那面裂了很大的一个缝隙。地上的泥土和水搅拌在一起,弄得我满脸满身的.泥巴。妈妈回来看见我的形象时哭笑不得,并没有打我、责骂我。妈妈说,幸亏是缸倒了,如果我掉进缸里小命就没了。据说这个缸是我太爷爷用两个铜板买来的,缸里面的水滋养了几代人,却坏在我这里,当时心里很害怕,也后悔,也第一次盼望着那个锔锅锔缸的人早点来。

那时候也不知道数日子,只觉得是盼了很多时日,终于听到那声锔锅锔缸了。我兴奋的跑出去,生怕被别人家抢走似的,把那个老师傅领进家门。

那个老头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他的脸黑不溜秋的,像是许久没洗脸了,脸瘦得长长的,类似于核桃的皱纹还有一些黑灰在里面,黑黑的,大概是职业使然烟薰火燎的使皮肤变黑了,或是就是长久没洗脸的缘故。手就像榆树皮一样干巴巴的,手指头还有厚厚的老茧。穿着一身看不清颜色或是黑色或是深蓝色的土布衣裳。头发稀稀落落的还有很多白头发,只有头顶亮亮的看着比较干净,因为那里没有头发,白白的。好想去摸一下,但只能是想想而已,不敢。他的行头是一副担子,扁担挑着一头是风箱和补锅、补缸用的工具,一头是一个小铁箱子和一些用袋子装着的小煤块。他在院子里找个被风宽敞的地方先是引燃一些木炭,扯起风箱,呼啦呼啦地响着,然后开始冒黑烟有蓝色夹杂着黄色的火苗儿轻盈地舞动起来,很耐看。干活时,喜欢同前来准备修缮的人们搭讪几句,有时还也我们这些孩子们东一句西一句问这个,说那个的,问家里有几口人,几岁啊,看见喜欢的小孩子还会摸摸头。那黑黑的手,我看着就不喜欢,总是躲得远远的。如身边没大人时,那师傅一边拉风箱一边有时还哼着东北的民间小调: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家家团圆会呀啊,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

我们一群小孩子守在一边看老师傅忙来忙去,小调调被他哼来哼去。

我也想拉几下风箱,就央求妈妈帮助说情,可就让我拉了几下就让躲在一边了。这时就看见他把一个很小的盛着碎锅铁的陶钵放进炉子里,上面盖一些小颗粒块煤。在拿一个长锥子放在红炭火上烧烤起来,等锥子红了,就拿起来对准缸裂缝约5公分处钻起来一个小眼子,对称着钻了六个小细洞洞,一边三个。然后就拿出来一个工字型的铁锔子在缸那里比量一下就在火上烤着,等红的时候就用锤子垫在一个矮板凳使劲地砸,大概砸了有十几下又放进火炭里继续烧烤起来,等再红的时候又反复砸几下再比量一下,再烤一会儿。然后就趁着热对准了两面的洞洞麻利地放进去那个锔子。反复多次终于把那个水缸的缝隙紧紧贴在一起固定住了,只留下一道痕迹。那补锅匠拿起来刚刚烧在瓦罐里的铁水浇灌在那几个小洞洞上面,再拿把稻草刷子蘸些湿泥巴,刷在刚放进去的鉄锔子处。鉄锔子滋滋啦啦响几声,冒着袅袅的白气,据说这是防止有缝隙再浸水出来。修补完我家的水缸又继续给别人家的叔叔婶婶修补铁锅、瓦缸。

妈妈检查一遍很满意的把水缸又挪回来原来的地方,继续盛水,只是再也不会承装很多,妈妈说怕那里裂开缝隙浸水,之后我再不敢趴在那个缸沿子摇来晃去了。

直到日头偏西,那个老师傅才收拾起所有的行当晃悠悠走了。我目送他慢悠悠负重前行的背影,逐渐模糊在月色里,越来越看不清,越走越远了。

11.记忆中的青春抒情散文 篇十一

青春像远逝的风筝,被风刮得无影无踪。而我们却痴痴地凝望着风筝远逝的方向,发着呆,做着梦,跺着脚,笑着哭。我们不甘心被年轮圈起来,可是,年轮仍然固执地将我们的思想禁锢了起来。我是笔墨,在一个叫青春的地方,做了一场客……”光阴的逝去,总是会留下痕迹,那些回忆,是最深刻的痕迹。在流年的深处,淌这我们唱过的歌,印着我们许过的愿,封着我们传过的情书……

在青春里,我们像夏花一样的绚烂。这里有描写青春的小说,有成长,有欢乐,有悲酸,看那美好的青春,收藏青春中的点点滴滴。 拉开抽屉,岁月给青春的日记铺上了一层灰。翻翻相册里从前的照片,看看以前写过的日记,恐怕自己都不记得一些事情了,但它就是那么切实的发生过。于是,我们日益顽固不化。彼时,我们是那么地面目可憎而不自知。依然徜徉于美好的往昔岁月里,而不知老之将至。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着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 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时光染白了寂寞,揭去花的颜色。年轻的脚步去而不返 ,醉人的心跳留不住故事 。回忆总离不开从前 ,朦胧的已无法再清晰。白天, 就能听到梦碎的声音 ,理清负担 ,原是那几缕放不下的思念 ,弄清负担 ,却没有勇气面对。

记忆中的青春,一个被赋予太多憧憬与希望的词汇。在很多人眼里青春如火,燃烧着激情与活力;青春如花,绽放着智慧和希望。但在我的眼里,青春就如一只迷途的鹿,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路是满布的荆棘与彷徨。 黑夜,又会看到放大画面。“一些人真的就在记忆中慢慢褪色了,在你离开的时候,或许还自信满满的以为过,这些人,这些事,我永远不会忘记。翻看到接近陌生的面孔,内心几乎是震惊的,这人,曾经那么熟悉。

如果时代的青春,无法被发掘,无法被品味,无法被正值青春的孩子们深深地印在脑里,刻在心里。人们强调青春的美好,却忘了美好的青春,若不细细品味,那与垂暮之年又有何分别呢?青春,最可怕的就是你依然二十几岁的`容貌,却有了三十几岁甚至四十几岁的心态,容颜未老心先衰,即使在青春的年纪,也已然老了。弄枝枝头梨花漾,笑说蒹葭又苍苍。在颓唐的梦境里,我看见纷飞的蝴蝶从花间跌落。回忆青春,或是初冬暖阳,或觉是道明媚的忧伤。

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时间,没有哪一件服装能掩饰灵魂,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潢空虚。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年轻意味着无限希望。岁月无语,青春有言,时间无声无息的带走了多少人的青春与生命,青春真真实实的映照了多少人的苍老与无助,岁月永不会支付任何人的青春,然而青春却给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与悔恨的交响曲!记住,青春路上,必须勇敢地迎接逆境,即使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也会打开另一扇梦想的大门。

青春,我拿什么等你?青春,是一支笔,谱写着我们的大好年华;青春,是一本书,吟唱着春秋朝夕;青春,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的大好蓝图。谁的青春,在似水流年的时光里,跌跌撞撞的成长,留下一抹醉人的风景线。青春的书籍色彩斑斓,书打开了,却不曾合上过,将一幕幕画卷展现在眼前。青春如一片丰收恬淡的庄园,硕大的希望与幸福等待着一闪而过而采撷满怀。

12.安静的抒情诗 篇十二

【蒂娜的裸体TINA ON THE AZOTEA 1924年】

《蒂娜的裸体》在人体摄影史上,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曾被数以百计的报刊转载过,堪称为人体摄影艺术的经典之作。爱德华·韦斯顿一贯以柔美的线条和独特的体态,让画面表现的宁静而纯洁。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说,《蒂娜的裸体》再现了大自然的本来面目,他表现出了造化的力量。他以意味深长的形象,刻划出了世上最基本的和谐与统一。 Tina Modotti著名意大利女摄影师,革命员,1921年成为韦斯顿的助手和情人,共同拍了不少照片。

爱德华·韦斯顿于1886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1902年8月,在他16岁的时候,还在美国中西部度假的韦斯顿,收到父亲寄来的一台柯达公牛眼2号相机后,韦斯顿开始了他的摄影之路。然而,这台相机并不能满足这名少年对摄影更深层次的追求。在返回芝加哥后,他每天步行10英里上学,为的就是节省更多的车费用来购买相机。终于,韦斯顿攒够了11美元,咬牙买下了一部配有脚架和滤光镜的5×7英寸的二手大画幅相机。

在学生时代,尽管韦斯顿的田径和艺术课都非常出色,但他并没有按期完成学业。离开学校后,他从事了很多工作,并不停地更换新工作,最后他成为一名专门登门拍照的人像摄影师。“从摇篮里的新生儿到棺木里的死尸”,都曾成为爱德华·韦斯顿的“模特”。然而,这些拍摄并没有给韦斯顿的拍摄技术带来更大的进步,他仍旧是一位工于生计的摄影匠人。这些反复平淡的拍摄工作,让韦斯顿感到十分苦恼,于是在1907年秋天,他报名参加了伊利诺斯摄影学院9个月的课程,并在6个月内完成了学业。这是他一生唯一接受的正规摄影教育。

每一位热爱摄影的人,或许都会对自己处女作记忆深刻。韦斯顿的处女作,便是一幅在芝加哥华盛顿公园里拍摄的冬日雪景。在照片刚洗印出来时,他高兴的甚至浑身发抖。这张雪景照片让他爱不释手,夜不能寐。但仅仅过了几天,他的心情开始变差,因为他发现照片不够完美:树太黑,雪太白,没有层次,缺少细节。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完美境界,韦斯顿在摄影艺术领域里,开始了一场为期46年漫长的探索,直到1948年,他患上震目性麻痹症,才不得不放下照相机。

1922年,韦斯顿在纽约见到了当时美国摄影大师斯蒂格里茨和斯特兰德,这次短暂的会面给他的摄影人生带来了很大转机。韦斯顿在日记中写道:“斯蒂格里茨通过和我两小时的会面,对准了我一生的焦点。”此后,韦斯顿摄影技艺突飞猛进,不论人物、风景、景物,都有鲜明的风格和特色,逐渐得到了业界和媒体的关注。1930年,他在纽约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影展。1927年至1936年,成为韦斯顿摄影艺术成就的鼎盛时期。这期间他的经典代表作《鹦鹉螺》、《青椒》、《白菜》、《裸体》、《树干》、《岩石》等系列作品纷纷诞生。

1932年,韦斯顿和安塞尔· 亚当斯、W·范迪克等影友,组成了美国摄影史上有名的“f/64小组”,并对美国的摄影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937年,51岁的韦斯顿在获得了美国著名的“古金汉姆奖金”后,开始对照相馆人像摄影说再见。此后,他下定决心,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投进了自由创作的天地。

韦斯顿的创作没有什么固定的范围,几乎什么都拍。他说:“任何事物,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打动了我,我就拍摄它。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韦斯顿拍的辣椒,初看是辣椒,细看却像极了人体,富含艺术韵味;他拍的螺壳,咋一看像是人体,仔细端详后,自然舒畅、细腻圆滑,又有一种说不出的超脱感。

看了韦斯顿的作品后,不禁感叹他“神来之笔”的创作本领。其实,不难理解,这些“本事”来自于他对自然生活的挚爱,也来自于他独特的眼光、高品质的美学素养以及高深的摄影技术。韦斯顿在拍摄这些细小的事物时,创作态度十分严谨细腻。一只小小的辣椒,他都能拍上一个星期,仅是辣椒的摆放、光线的运用、以及背景的选择,都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去尝试和调整。韦斯顿的作品之所以能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或许与他的精神追求有关。不慕名利,不图富贵,甘于贫困,执着地追求着喜欢的事业。为了理想,爱德华·韦斯顿一生几乎都处于拮据的生活状态,他去世时的银行存款仅有300美元。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在评论韦斯顿对摄影艺术的贡献时写到:“说实在的,韦斯顿是现代为数不多的几个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再现了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表现出了造化的力量。他以意味深长的形象,刻画出了世上最基本的和谐与统一。人类在不断探索和寻求着最完美的精神境界,韦斯顿的作品,照亮了这条道路”。他的后辈同行厄斯特·哈斯却由他的照片悟出了“摄影里面有诗”的道理。

【鹦鹉螺 1927】

在1927年,爱德华·韦斯顿拍摄了一系列的《鹦鹉螺》作品,这组作品线条油润,舒畅完美,初看像极了人体艺术。使用小光圈,让螺壳的纹理细节表现的十分细腻。光影的合理布置让螺壳上的光泽散发出迷人的诱惑。黑色的背景,凸显了“黑白分明”色彩格调,让画面变得干净大气,显示出了作品的高贵与典雅。

【伞菌TOADSTOOL 1936】

爱德华·韦斯顿的拍摄题材十分广泛,人像、沙丘、石块、贝壳、老树、辣椒、白菜、伞菌等等都会成为他的作品。这幅伞菌作品拍摄于1936年,作品着重表现伞菌的细节,而刻意压黑了背景,使得主题更为突出。不过,我们通过这张图片可以轻易的知道,这两只伞菌不是食用菌,更像是毒蘑菇。

本页 【青椒·第30号PEPPER NO30 1930年】

韦斯顿的作品,能够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这副作品,像人体,又像捏紧的拳头,而它其实是一只辣椒,韦斯顿认为这是自己二十年来的汗水结晶。爱德华·韦斯顿在1930年8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迫不及待地要从新拍的青椒底片上印出照片来。底片一共有七张,但是我得先把8月3日拍摄的那张我最心爱的底片印出来。在这张底片上,凝聚着我20年的努力和血汗,是我从事摄影以来的最高成就。”

对页 【【卷心菜叶CABBAGE LEAF 1931年】

《卷心菜叶》体现了这种冷静的、保持距离的注意力。凝眸注视着光线轻抚优雅地拱起的菜叶,我们几乎可以感到自己的想象脱离了实际的思虑。在看的时候,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个弯曲的物体是一个纯形式,而根本不是一个叫做“卷心菜叶”的东西。它看上去大概像拍岸的浪,或拖在草地上的裙子。让自己的想象力这样跳跃飞舞,是哲学家们所描述的快乐的一部分。

韦斯顿的作品之所以能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或许与他的精神追求有关。不慕名利,不图富贵,甘于贫困,执着地追求着喜欢的事业。

13.中秋节记忆的抒情散文 篇十三

又到中秋节了。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很怕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知道每个节日不由你怕与不怕,它总会按时到来。

今年中秋节似乎来的更早一些,离中秋节还有四五天的时间,微信群里祝福的短信便雪片般飞来,一位失去母亲的微友煽情般地编了一段催人泪下的话语发到微信群里,还配有图片,后面跟贴的有数人,目光所至,本不想看下去,但由于是朋友的微信,还是读了下去,读完心里沉沉的。

走到街上,摊点一个挨着一个,卖月饼的、卖水果的、卖肉的,卖各种东西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听着听着,我感到那不同的声音传递的是同一个意思:中秋节到了,快买些东西回家过节吧!

回到家,看到桌上堆满了中秋节的吃食,妻不断叫儿子过来吃,儿子似乎没听见,坐在电脑前一直点着鼠标。

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思绪,思念父母,思念在农村和父母度过的那些中秋节。

立秋一过,中秋节的脚步便近了,我像尾巴一样跟在母亲的身后。这天,队里收工后,母亲回家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她小心翼翼地从一棵不知名的植物上摘下数个状似“公章”的东西,这东西长的很神奇,很精致,而且层次分明,边上有数个尖尖的角,我从母亲的口里得知,这个植物叫冬葵,是中秋节做月饼用的。听说是做月饼用的,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攥在手里,生怕被人抢去,回家放在窗台上,每天看着它,数着中秋节到来的日子。

中秋节这天,父亲从大队油房打回一“油鼻子”胡油,母亲从公社供销社买回些黑糖,又从邻居家借回做月饼的“模子”,准备工作做好了。母亲端回满满一大盆白面,在面里打一些鸡蛋,加一些黑糖,母亲说这样做出来的月饼又酥又甜,颜色也好看。我不知道好月饼的标准,只知道用白面烙出的饼都是人间美味。面和好后,母亲把面切成几块,在案板上使劲地揉搓,直到面表面光滑,柔软筋道,然后用大盆把面扣住,母亲说这样防止面起皮。然后,母亲又在锅里把黑糖和面粉炒成烙月饼的馅,铲在盆里备用。

这时,全家人一起上阵,我和二姐去队里场面提两箩头“麦汁子”,这几天,村里人家家户户都去提,以前就是拿队里一点东西都要和队长请示的.,而在过节这几天里,队长也特别开恩,大家都高昂着头,提上一箩头“麦汁子”大大方方往家走。而在家里的母亲早已切好了“面剂子”,用擀面杖擀开,大姐把馅包在面里,然后把口封好,放进月饼“模子”里,用手使劲压一下,再把月饼从“模子”里倒出来,月饼正面的图案清晰可见,边上有一排排美丽的花纹。整个月饼图案玲珑浮凸,造型美观。我在旁边一边看,一边往碗里倒上开水,把红纸叠好放进去,使劲按,不一会儿,碗里的水便呈粉红色了。我把冬葵在碗里蘸一下,然后轻轻地在月饼上打个戳,一朵鲜艳的冬葵花便开在了月饼上了。

冬葵花印上去了,最后这道工序便是烙月饼了。因为父亲火候掌握的好,烧火这一重任便由父亲承担。待锅热了后,母亲小心地把月饼一个一个放进锅里。满锅的月饼肩并着肩,你靠着我、我扛着你。不大一会儿,母亲又小心地把月饼一个个翻过来。

一大锅月饼,在父母亲的精心伺弄下烙熟了,一个个颜色金黄,我们早已等不及了,一人拿一个抢着吃起来,而母亲看着我们那吃相,脸上露着欣慰的笑容,又急忙去烙第二锅,第三锅。

月饼烙好了,家里的鸡也杀了,中午吃完炖鸡肉,我们便又急着等吃晚上的月饼泡西瓜了。

晚上,皓月当空,空气清新,父亲小心地把一颗早备下的最大的西瓜一刀一刀切成花芽状,把装满盘的月饼和西瓜放在院里最高的地方敬献月亮。

那时候物质匮乏,即便是夏天,西瓜也不是天天能吃上,于是,我们催问母亲敬献的东西甚时候能吃,母亲吓唬我们说:“不能和月亮争吃的,月亮看谁家敬献的东西好才来吃,千家万户,也许还没到咱们家。”听了母亲的话,我们不敢说话了,静静地看着天上的圆月。圆月穿过云层,一直向西走去,万家邀明月,也许不一会儿她就看到我们家敬献的东西了。

父亲在院里转悠着,防止哪个调皮的孩子把敬献的东西偷去。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把西瓜和月饼端了回去,我问母亲:“月亮吃完了,怎么一点儿没少?”母亲也不回答,只是微微笑着。

如豆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炕桌前,月光从窗玻璃照进来,陪伴着全家人吃西瓜、月饼,父母亲边吃边叨啦着今年丰收的庄稼,希冀着新的一年。

中秋节一过,母亲便把月饼锁了起来,往往是在我们再三央求下,母亲才把锁打开,每人给我们半个月饼,母亲却一口也不吃,看着我们吃的津津有味。月饼吃完了,我们把手舔了又舔,生怕手上的香味跑到空气中去。

有一年初秋,父亲在临河给队里搞副业,一天晚上,突然,疲惫的父亲回来了,他打开一个包露出红、绿两种丝状的东西,我从父亲口里得知这叫青红丝,我悄悄品尝着那甜彻心扉的青红丝,父亲又从包里拿出了红枣,母亲给我们每人两颗红枣。这年中秋节,母亲把红枣和青红丝都用在了月饼上,烙出来的月饼更加香甜。

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为了让我们吃上这些美味,在下午收工后,从临河步行30公里回到村里。第二天,天不亮父亲又步行去了临河,他要在出工前回到工地。

年年中秋节吃着父母亲做的月饼,我们慢慢长大,而父母头上却有了一根根白发。后来生活好了,住街上的亲戚年年给父母送各种味道的月饼,可我们总是挑捡着吃父母做的月饼。母亲也不再锁月饼了,我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那年中秋节,我从城里回农村陪母亲过节。得知消息的母亲异常高兴,早早在村口等着我。看到拄着拐杖、满头银发的母亲,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向全身,我搀扶着母亲一步一步朝家里走去,我感到这段路很长很远。回到家,一股炖羊肉味和焦糊味扑鼻而来,我急忙揭开锅盖,锅里的水早熬干了,羊肉糊在锅底,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蠕动着嘴唇:“我到村口瞭你,忘了锅里的羊肉了。”听完母亲的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这年中秋节虽然没有吃上母亲做的羊肉,但这个中秋节是我最难忘的中秋节。

201X年冬天,母亲离开了我们,我们再吃不上父母做月饼了。每到中秋节,思念父母的思绪愈发强烈。

一轮明月照古今,

岁月无情人有情。

又到中秋月圆时,

团圆勾起乡愁浓。

14.童年的记忆抒情诗歌 篇十四

童年哪!童年!

你是——

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回忆童年,

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和同学一起玩过家家的样子。

你笑,我笑,他也笑。

这就是童年的记忆。

【批注:“回忆童年……”另起一段就与后面的段落结构一致了。】

回忆童年,

我仿佛看到了小时看《花园宝宝》时那幼稚的样子。

动画人物笑,我也笑。

这就是童年的`记忆。

【短评: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常常是守在电视机前都忘记了吃饭。】

回忆童年,

我仿佛听到了小时咿呀学语的说话声,

你学,我也学,

这就是童年的记忆。

回忆童年,

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学游泳死死地抓住游泳圈不敢放手的样子。

你游,我也游。

这就是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有很多,

正等着你去寻找呢!

童年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就像万花筒一样。

小作者例举了“玩过家家”“看动画片”“学说话”“学游泳”四件事,写出了自己五彩缤纷、妙趣无限的童年生活,很有说服力。

“笑”贯穿于这首小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上展开联想,表达出了小作者对童年的开心生活的喜欢和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眷恋。

15.后政治时代的“抒情诗人” 篇十五

1977年1月25日率先走向社会演讲,迄今已讲过280个专题,到过880个城市,演讲4100场。被誉为真善美的传道士、铸魂之师、青年的良师益友。

著作有《大道有言》《塑造美的心灵》《生命在高处》《走近智慧》《总有一种方法让你脱颖而出》等50余种。

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等,最近获得爱国勋章及演讲界终身荣誉奖,教育培训界终身成就奖,名字被收入上百种名人辞典。

2008年2月的料峭春风中,街边报刊亭五彩缤纷的展刊里头,有一本杂志的封面格外扎眼,暗黑背景上是震撼的粗体白字——“30年失踪者”,上面,一字排开的几张面孔在幽深的记忆中向着过往路人鲜活地微笑。

这就是《南方人物周刊》2月刊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30年的失踪者”。

6张脸中,唯一没笑的是最右边戴黑色方框眼镜的老者,他甚至有点严肃,又带点恍惚。眼镜片在严重反光,但依然能看出,他的视线与众人不太一致,似乎在望向某个遥远又未知的缥缈的时间结点。

40岁以上的人立刻能指出,他是当年那个演讲家李燕杰,甚至,不少人会向你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年听他演讲的激情盛况,那是他们甜美的记忆。

回忆,历史,时代,这是永远与李燕杰这个名字黏合在一起的标签。媒体热衷于让他回忆,或者津津乐道他那700多个社会头衔,多元化的角色,他的身体状况,让人感动的抗癌精神自然也成为舆论焦点。

演讲家,失踪者,政治家,抗癌明星……

但,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在电话里初听到他的声音时,他是一个疲倦但热情配合的受访者;第二天清晨,我见到一个微略发福的慈祥老人,他甚至与社区里的大爷没太多区别,精神头不错,心情挺好。只是那头卷曲的半长头发小小地泄露了他的诗人气质。

时光,在他身上奔流而过,却只带走浮名泥沙,他纯真又桀骜的诗性本质最终积淀了下来。

在Google搜索“李燕杰”,有成百上千条关于他的报道,“但大多千篇一律,关于我的演讲,说我是政治家。”他苦笑。有人说,李燕杰的演说家盖过了教育家,教育家又盖过了文学家。“我觉得,自己该是教育艺术演说家。”当我要求他给自己一个定位时,他想了一会儿后这样回答。

教育艺术演说家,他把艺术放在了中间,他用诗艺去教育,用诗艺去演讲。

征接受这次采访时,他谈得最多的还是他最爱的诗。

30年前,李燕杰被当作一个神话来人规模宣传报道,30年后,诸多媒体又将他作为消失了的历史神话来回味咀嚼。作为公众人物,被舆论和媒体异化为某种符号,或被抽象为某种现象早已是一种无奈的自觉。

然而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里,一个终身研究人性的教育者,却在大多时候未能被当作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解读,或许是一种悲哀的遗憾。

他,始终在众多学了的簇拥之下;他,在讲坛上慷慨激昂;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但,从某种角度看,他却像本雅明笔下的那个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入股,从政治时代到后政治时代,带着流浪诗人的气质一路漫步而来,并将继续充满诗意地走下去。

诗性人生歧路无阻

李燕杰个人经历总结中那个“人生九级浪”的说法是最常被媒体引用的,所谓九级浪乃是“有艰而无苦,有战而无伤,有困而无惑,有灾而无难,有惊而无险,有风而无波,有病而无痛,有疲而无倦,有老而无朽”。

在会面前一天晚上的电话采访里,这个尚未谋面的老人把他的一生流畅地向我“背”了一遍,还特别认真地帮我归类总结。他说得很顺,我能想到,这是之前他曾经无数次向媒体记者和公众口述的,他闭着眼睛也能背下来。

我却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有什么无什么的句式里,前面那个词大多是客观情况,后面则偏重于主观感触,这样的张力让我们反思,所谓顺风顺水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可以说他拥有坚定的意志,但若仔细观察这个永远兴致勃勃乐观喜悦的老人,你会发现,他可能并非仅是一个与现实作艰苦斗争的蹙眉英雄,更多时候,他像坐在云层之上,俯视这一桩桩一件件,由过去到现在,从失学挨整关牛棚出车祸,再到眼前的癌症病痛,他像邶个在山林中遇雨却没带伞具的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做冷,山头钭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样的人生,充满诗性。

很多人都知道,4年前李燕杰被查出患前列腺癌症。当时几乎所有报道的说法都是:他完全没有一个癌症患者的“状态”。这是实话。

4年后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我见到的这位“癌症患者”依然倔强地表现着意志对物质最强大的反作用力,用他自己的话说,“癌就像帝国主义,你软它就硬,你硬它就软。你不把它当回事,它就会没事,但你如果把它当回事,那么就会要了你的命。”

谈到病情时,他说得很少,只是用手敲敲胸前戴着的护板,然后轻描淡写地提到,现在会定期去医院作检查,病情已经基本控制住,很稳定。

说实话,和当年那个书生意气、剑眉白衫的少年比,如今的李燕杰的确老矣,隐藏在肉体最深处的癌细胞多少吞噬着他眼眸的光彩。但,谁不会老呢,这个近80高龄的老人从不避讳这些,和同龄老人相比,他从未刻意去忘掉年龄和病情,于是,它们也就对他起不了太大作用。

如果你和这个“诗人”聊一聊,你会明白,当诗人遭遇癌症时,其创作主题无疑又丰富了不少。

政治风云时代的他——风口浪尖的英雄供人膜拜的济世神话

据相关报道,从2007年下半年起,在20多年前比今天的于丹还炙手可热的李燕杰再次成了热门人物,全国各地的媒体如影相随。由于他的身体欠佳,所以他的夫人规定他每天只能工作两个小时。但这很难做到。

岂止是难?“我现在每天工作量都10来个小时,特别是这几天,这不,都9点了,我刚回家。”他在电话里对我讲,听得出来,他声音极为疲倦,但一个演讲家的语言风度全在,在极端疲劳的状态下,他的思维依旧清晰而富有逻辑,声音富有质感和弹性。我相信,这是几十年的讲坛生涯历练出来的良好品质,这个曾经在政治时代风口浪尖上的英雄,垂暮之年,依然保留着往昔的风范。

对于两次走红的不同之处,李燕杰是这么说的,“那个时代在小青年中影响大的人比较少,所以像我这样的人就突出了。现

在歌星、主持人,个个光芒万丈,可不能要求我天天见报了,那个时候如果说我几天没见报了,就有人说李燕杰是不是出事了……”

关于过去的荣耀,中国人传统的态度是,谦卑恭谨,少提,最好别提。然而李燕杰丝毫不避讳,媒体采访他,他讲他现在的观念,也爱提过去那些荣誉,爱津津有味地回忆那些动辄数千听众的演讲盛景。是的,他永远记得那些场景,并在其中怡然忘返。但他指出,“这并非炫耀与吹嘘,我们彼此是真诚的。”

这个坐在对面的老人让我忽然觉得,或许,正因为他记得并喜欢提起过去的那些光荣,所以才始终相信未来的那些梦想。

80年代是个渴望神话的年代,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树立了很多典型,塑造了不少神话。李燕杰的演讲便是其中一个。在一些报道中,这个老人被描绘得更像一个现场发功的气功大师。

很多报道认为,《德才学识与真善美》可以说是李燕杰演讲报告中影响最大的一篇了。1982年的春天,在上海,李燕杰在一周之内作了6场报告。当时上海的报纸用了“盛况空前”来形容,有报道说:“头一天在演《姿三四郎》的时候,上海是路不拾遗;这次李燕杰来到了大上海,夜不闭户。”当他从虹桥机场坐飞机回北京时,机场领导为他改了机票,热情地请他在机场现场讲上一场。也就是在这一年,因为热心做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李燕杰被评为德育副教授,被誉为全国第一位德育教授。

但在这个下着小雨的4月清晨,他用最充沛的情感向我细致描述的却是1986年那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万名大学生冒雨听演讲的故事。他说,“下起大雨,没一个人走。等演讲完了,我和学生们,人家衣服全都湿透了,那些孩子们,男生女生一路跑着同宿舍……”他边说边手舞足蹈地向我比划着,连最细小的姿态他都记得那样清晰,比起媒体着力颂扬的,在李燕杰自己的记忆里,更清晰的是那些有关人的细节,是那些年轻的灵魂在那个瓢泼大雨的日子里热烈绽放的美妙姿态。他有感于此,写诗《雨中的花》,“……面对上万名青年,面对上万把雨伞,我心中也绽开了奇异的花……永不凋残的花。”

那时候,文革结束快10年了。

后政治时代的他——“我没失踪,讲得比过去还多呢!”

神话终结,英雄去哪里了?

后来的故事不太有人知道了。时间从中国人身上轰隆隆地碾过,90年代了,下海的下海,出国的出国,宏大叙事逐渐消解,大家好像一夜之间激情退去,收起了崇拜的目光,低下了仰慕的脖子,纷纷转身散去,各回各家,各自关心起自己的日常生活,真善美是不太经常有人提起了。

观者散,神坛撤。李燕杰去哪里了?

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焦点话题中的李燕杰被当作“失踪者”之一来处理,这可以理解,一来,媒体噱头,二来,得承认,在大多数公众眼中,李燕杰的确离开太久了。

40岁以下的人,知道他的不多,这他承认——“这是事实”,但他否认“失踪”。关于“失踪者”专题,他说“其实这些人都没失踪,淡出媒体,不一定淡出生活啊。其实我后15年比前15年讲得多多了,当然很多都是在国外,国内没人报道。有些人老说我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也不是什么好话。”

其实,只是大众不再需要神话,或者说,不再需要那种形式的神话了。

时代的镜头曾经对准他,后来离开了,再对准时,他已走过万水千山。说他失踪,他当然诧异。翻看几种李燕杰的传记,会发现,这种断裂几乎不曾体现于他的自述中。80年代、90年代,进入21世纪,人生那样连贯,而且愈加丰富,消失于公众视野的李燕杰仍然像个充满诗人气质的豪迈英雄,他在自己的人生中活得潇洒尽兴,总是背负着伤痛做事,并一如既往地关注人性,帮助那些需要他帮助的人。

有人说,从1949年到80年代末,中国社会一直是葛兰西所定义的那种政治社会,在90年代,它演变成一种“后政治”社会。在90年代前期,以经济自由化为特征的产业和资本概念带动了中国社会的重构。政治演化成一种后意识形态建制,商业和流行文化在中国社会日常层次的确立,使中国社会正面归属一种后政治文化形态。

中国社会在传播、商业、国际贸易和娱乐文化等方面迅速全球化和商业化。这一奇特的不可思议的突变使中国社会的结构和文化背景具有一种既不同于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崭新特质。后政治社会为公共空间和室内生活带来一系列变革,这一代人深陷其中,与80年代“文革”结束后的那种心理症结所不同的,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公众自我心理问题开始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不再是一场报告、几次演讲可以解决,它们隐藏得更为幽深,表征更为纠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教育者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心理治疗师。如果说,李燕杰为青年捧出的是一碗心灵鸡汤,那么,他总能保持这碗汤的新鲜。

早就有报道总结,李燕杰善于把握时代特征,他每隔几年就提出一个新的演讲专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比如,1976~1980年这段时间的演讲主题为“粉碎旧的枷锁”;1981~1986年,提出了追求真、善、美,演讲主题为“塑造美的心灵”;1987~1989年,“发扬拼搏精神”;1990~1992年,“迎接新时代的挑战”;1992~1995年,“投身改革大潮”;1996~1999年,“做时代弄潮儿”……最新思考的题目则是“大爱大智大美”。

“大爱大智大美”是李燕杰78岁在北大的演讲中明确提出的。他说,“要有大爱,要走向全人类。无论宗教还是党派,彼此信仰观点可能不同,但如果是为了人类根本利益,就都一样。”他喜欢瑞士,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觉得瑞士文化体现了,一种全人类本质化的思维。“这个思路绝对是超前的,虽然落实很难。目前,就是为了实现我这个理想。到了2008年,主要想把我的50多本书推而广之,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自己,内容是时代的需要,贯彻了刚才我说的大爱大智大美。与此同时,我又准备跟全国联手专门搞人规模的培训。因为中国人目前重视学历教育,我的看法是今后的教育必须两条腿走路,学历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对人类的终极关爱应该是人智慧的提高。”

“我现在一直在弄这个,已经弄了好多了,准备最近送到联合国去。我要把这个观点推向世界,推向全球。”他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觉得那·瞬间时光倒流了30年,坐在我面前的仿佛还是当年那个有着万丈豪情、浓眉毛白衬衫的小伙子,他甚至很可爱地说:“我觉得联合国不见得不理我。”

后政治时代的拿燕杰讲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讲国学讲易经,讲大爱大智大美,他著书,写回忆录,培养年轻一代的演讲人才,他·如既往地保持着那份豪迈的诗意,这位抒情诗人变了韵律,改了句式,但他最本质的创作主题,依然是“真、善、

美”,这是他最质朴的坚持。

其实,几十年来,这个坚持始终没有变过。

几十年来始终没变的“诗侠”李燕杰

正迈向79岁的李燕杰,在这个初春的微雨清晨,独自去医院前的一个小时里,反复向我强调的是那个具有诗人气质的自己。他相当明白媒体对自己的塑造,他说,“现在关于我的报道有几千篇不止,但都差不多,我希望你能写出不一样的,要真实,要有超前性和新意,要有美感。”

在有关李燕杰身份的上百个称呼定位中,有一个词最为奇妙——“诗侠”。

没错,他出身书香门第,知识分子的家庭环境、父亲的文学梦想对他有着巨大影响,他写了3000多首诗,他的房间里挂满了诗文条幅,桌边成摞地堆着他的诗集和文集,他和诗界许多元老级人物都有相当的交情,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燕杰注定是个诗人。

但,这些其实都是次要的。诗歌是一种简约深沉的优美语言,“李燕杰一辈子都不曾离开它,不曾离开它的意境。”“他最本质的性格是诗的情深义挚,而且侠骨柔肠”,对于他来说,诗歌并非一种文体和表达方式,它已经成为充塞他内心的一种情感,成为无法掩盖的气质,他用诗人的态度生活,并创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可能也正因如此,艾青称他为“真正的诗人”。诗人的纯真——他的孩子气

在这间摆满了书籍,略显局促的小客厅里,我终于亲眼见到了李燕杰作为一个诗人无可争辩的创作“事实”,摞了半人高的各种创作文集,甚至还有剧本。他说,“我从小就写诗,3000多首,装在一个麻袋里,你们女同志都拎不动。”

他墙上挂满了他与诗界泰斗们的合照,以及大师们为他题的字。这些名人条幅,每幅都有故事,用他的话来说,“没有故事,这些大名人有什么意思?”

他饶有兴致地拉着我一幅幅地看过去,指给我,这是谁,那个是谁,当时什么情况,描述得非常仔细。“你看,这幅‘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就是魏巍给我题的,这对我可是个非常大的鼓舞。”“还有这个‘诗之心,国之魂,诗如其人’这是冰心给我题的。”他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表情很幸福,好像一个孩子把他珍藏爱惜的宝物一件件拿出来给人看,而且,他很神奇地将这种幸福感传染给了我,我能感到,他热爱这些诗句,不仅仅因为它们出自某位名人之手。

关于作诗,李燕杰有自己的想法和套路。有时候,他更多地将它们运用到教育和演讲中去,他赞成诗教。“我经常篡改一些诗句,”他有点调皮地说,“你看这个,‘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叶落;去留无意,望碧空风卷云舒’,这是不是比从前的更有味道更有气魄,更利于我演讲的情绪?”

书籍、条幅与照片只是李燕杰所有“宝物”中的一部分,他还收藏各种古玩、青铜器、石头,甚至飞船模型。他拉着我来到阳台,一样样拿起来给我看,这些东西展现了这个男人最为硬朗的爱好,他自嘲说:“我不养花,养也养不活,人家送我那些,全都死了。我爱收藏这些个……”

正是孩童般的情怀让这个抒情诗人纵然垂垂老矣,依然拥有最明亮的眸子。

诗人的脊梁——他的风骨与情怀

李燕杰说,他最欣赏的古代诗人是屈原和文天祥,现代作家是鲁迅和闻一多。“他们首先有风骨,其次有诗人气质,第二有相应的学问。”

应该说,作为现代知识分了,李燕杰完整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正气。这一点,从他父亲李慎言身上即有着鲜明体现。日据时期,李慎言拒绝为日本人做事,全家由小康落入困顿,“安能摧眉折腰事走狗”,这并非只是一句很有骨气的空话,需要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它直接导致了李燕杰的失学、妹妹的死亡。

即便这样,尊严与骨气依然是李燕杰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李燕杰似乎有着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悲剧英雄情结,他总是背负着伤痛做事,成为一名牺牲自我的播火者,1980年他车祸伤未痊愈就上台演讲,今天,他背负着医疗护板开讲座。正如,六十多年前,他写的一首诗:

普罗米修斯窃来了火,

为人类奉献的,

是生命的光,青春的热!

然而他自己,

却流血受难,惨遭灾厄。

不要忘记他!

被鹰啄去心脏的播火者。

只要人间还有火,有光,有热,

就要永远高唱普罗米修斯之歌。

让那凶恶的鹰的叫声,

被这正义的歌声淹没!

六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激情沉淀下来,曾经的冲动化为了理性,但一身傲骨的普罗米修斯从未停下来。诗人的“孤独”——他的喧哗与“孤独”

有人说,真正的诗人总是孤独的。其实,又何止诗人,也许任何超越时代的人都注定孤独。纵然听众再多,站在高高讲坛上的只有你一人,不会高处不胜寒吗?

对于我的这个问题,李燕杰胸中了然,他坦言,“如果说李燕杰孤独,那熟悉我的人是要笑的,我有那么多弟子和朋友,我从不觉得孤独。但从另一层意义上讲,教育与演讲是一种艺术创作,创作中的人当然都是孤独的,但我很享受这份你所谓的‘孤独’。”

很多事情,当到达了“享受”的境界,便已经在不期然间超越它了。作为被反复评说的公众人物,李燕杰以诗人的豁达与不羁消解了所谓的“孤独”。他坦白,“有人说我的正高职称是政治局而非学院批准的”,对于一些众人心中有数却谁也不便点明的学院现象,他相当直率,“我就认为,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不能培育出超过自己的学生的教授也不是好教授。这是实话”,实话会引来排挤,但他似乎很无畏,并且,已然习惯。

在众语喧哗的时代中,李燕杰从事的其实是一份在独处静默与纷扰喧闹间充满张力的职业,但他怡然自得、游刃有余,这便足够。

诗人的暧昧——他的倔强与暧昧

他始终坚持真实,看不惯虚假,他喜欢倒过来的劲头,他说现在很多作家不服务社会,“大学教授就为了评职称”,不能为社会效力。他颇自豪地说,“那天我在北大就说‘来你们北大,扔个砖头砸好几个教授,就是找不着一个教练,现在教授和教练要互相学习。不能只会教不会写,也不能只会写不会教。”’

他问我,“艺术创作绝对不是学院教出来的,你同不同意?我就在外交学院说,外交学院很棒,但你们这儿出不了外交家。”他随口背出了中外几十个著名外交家,“他们都是社会锤炼出来的。”

他不属于学院,也不仅属于教育界,他并非纯粹的演讲家,也当然不是政治家,他写那么多诗,但没人正式封他为文学家,他到底是什么?用流行的说法,他是多元的,跨界的,拒绝定位的。这种多领域的暧昧身份是他的魅力之一,也是他创作的源泉。对于类似的人物,比如于丹,比如易中天,他很欣赏。他说,“如今这个社会不像当年那样一元化了,而是多元化和精彩的;许多人喜欢李宇春和周笔畅,很正常!”

诗人的哲人气质——他的智慧与境界

李燕杰的存在,显示了诗与哲学一体的境界。

可以说,“大爱,大美,大智”是他的终极理想,他的诗情与智慧全部包孕其中。21世纪的李燕杰并未老去,他在向“大”走去,向着“大爱大美大智”这个全人类的最终“幻想”走去。

80年代的李燕杰讲道德与美,90年代的他讲爱与智慧,21世纪,他的爱、智与美都已升华。30年过去了,这位具有英雄情结的古典抒情诗人在云游过那么多风起云涌的时代之后,似乎兴致更为浓厚,“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苍龙老树,他依然浪漫得让人感动。

前方的路要怎么走,胸前戴着医疗护板的李燕杰有点激动,但也流泻出一丝迷茫,这个时代,何为“大”?

雨后的天空依然迷蒙得有点发灰,李老望着街上不断飞驶过去的出租车,有点着急,我快步上前帮他拦下车来,他坐进去,又往里挪挪,对我说,要不带你一段吧?我摆手,为他关上车门,车子在潮湿空旷的街道上飞驰而去。

他追求的是那些他可能无法亲眼看到的未来,但如此令人感动。

上一篇:证券业协会引导行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实践和几点体会下一篇:05―开学典礼讲话稿公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