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全面缩印

2024-09-25

教育学知识点全面缩印

1.教育学知识点全面缩印 篇一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产生发展过程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发展史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①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称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③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科学教育学建立阶段①中国近代教育家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著作。②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教师学习教育学知识及理论,不应仅着眼于解决教学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学习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育境界。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不仅对现实的教学活动有益,而且能够使国家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坚实的信念、境界、知识的基础之上。这是从事教学的教师、从事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及学习者都应该具有的理性认识。

教育的起源①教育的劳动起源论(对)②教育的生物起源论(错)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动物界。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错)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无意识”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不同与生物起源论,但实质是一致的。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规律(2)教育受人的发展条件制约规律 教育的社会职能:(1)传递生产劳动经验(2)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教育的基本属性(1)历史性:指教育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变化而产生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2)永恒性: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范畴。(3)阶级性:指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已经成为统治者用来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物质资料的生产进一步丰富,出现了剩余产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分工。(2)由于脑、体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出现记载整理达到一定程度。(4)奴隶主阶级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大批官吏,而这些官吏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其中(1)(2)(3)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4)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教育内容简单贫乏。教育没有阶级性,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②教育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相分离。③教育的目的在“明人伦”。④教育的内容为六艺“礼、乐、书、术、射、御”。⑤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的目的在于“养士”、“愚民”。②学校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有严格规定。③教育思想上“独尊儒术”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④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目的的双重性。②教育的民主化与现代化。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比以前紧密了。

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①社会主义教育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②社会主义教育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手中。③社会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④社会主义教育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人民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1.说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1)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价值方向等一系列教育上的大政方针,进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2)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

【教育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什么样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决定的。】

(3)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教育目的【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出来的人所具有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决定的,并要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要求。】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的人直接为政治服务;

【人的思想、能力、知识技能和政治倾向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和造就】(2)教育通过制造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政治舆论对社会政治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思想力量】

(3)教育能够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

【民主是现代政治的核心与实质,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

(1)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促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3)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促使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发生变化

(4)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培养目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3)教育能够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影响因素①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起物质前提的作用。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③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④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包括机体形态、结构、感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点。作用: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有着发展的巨大潜力③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

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能够利用遗传、环境对人的影响促进人的发展(2)学校教育是由教师组织和领导的,而教师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教育理论,教师在教育过程

中起主导作用(3)学校教育是协调和联络各方面教育影响力的纽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①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者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②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抓住身心发展的成熟期和关键期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共同的稳定的特征,同时又看到可变性,不断采用新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

4、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意义:教育目的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制约因素:①一定社会的政治制约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③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1)德育以其思想方向性统率智育和体育等;2)智育以其科学知识为德育、体育等提供基本内容;3)体育以其健康体质为德育、智育等提供前提条件;4)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各自的任务,不能用其他几育来代替,它们能够促进其他几育的发展。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含义: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总的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学科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2)课程标准含义: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统一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3)教科书含义: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学的意义:强调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但非教学唯一。教学的本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教学的任务:

①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学的基本规律

1、教与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规律教与学的矛盾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上;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的密切联系上;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密切联系上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①学生掌握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②学生掌握间接经验又有助于直接经验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深刻化、全面化.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①引起学习动机 ②感知课程内容 ③理解课程内容 ④巩固知识和技能⑤应用知识和技能⑥学业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依据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来的,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区别:教学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而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教学需要而制定的基本要求,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主观性。联系: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规律制定的,并且反应教学规律.①直观性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反映。

②启发性原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的反映。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反映。

④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规律的反映。⑤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决定的⑥循序渐进原则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⑦因材施教原则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共同采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①教学的目的任务 ②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 ④教学的时间和设备 ⑤教师自身的条件指导思想:启发式 ;注入式

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1)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方法.它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它具体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2)谈话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方法。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4)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其他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5)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实物、教具、音像资料或作示范性实验,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说明、印证和巩固课堂所讲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6)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7)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练习法主要通过学生读、写、算、做等方式来进行,它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实践活动。

(8)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得与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9)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①教学的目的任务 ;②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 ;④教学的时间和设备 ;⑤教师自身的条件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辅助形式:①个别指导 ②现场教学 特殊形式:我国中小学教学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优点:①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班级,使学生成为一个集体,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②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③在教学内容和时间方面,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④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即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减轻学生的疲劳,符合学生大脑活动的规律和用脑卫生。最大缺陷: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所划分的课的种类。划分:单一课,综合课。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一般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教学基本环节

一、备课(起始环节)

1、做好三方面工作①备教材 ②备教法 ③备学生

2、写好三个计划①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②课题(单元)计划 ③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中心环节)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恰当

4、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5、教学组织的好

备课

1、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①备教材(备课程标准以及教材)②备教法 ③备学生

2、写好三个计划①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②课题(单元)计划 ③课时计划(教案)政治功能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①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②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③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经济功能

(1)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2)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与传播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教育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现代教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成为促使文化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3)教育具有普及文化、提高人的文化水平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扫除文盲;其次表现为使原来少数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被更多的人或全民所掌握;还表现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4)教育具有整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人口功能

①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社会文化构成教育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教育惟有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方能生存与发展。

②教育在受制于社会文化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合文化等功能。生态功能

现代社会教育的生态功能是教育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起的作用。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教育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①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责任;②通过发展创造科学技术,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提高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正因为现代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所以重视和普及环境教育,并在学校中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师生关系①民主平等②尊师爱生③心理相容④教学相长

上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下一篇:敬老院五保老人经费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