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11篇)
1.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篇一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摘要: 目的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从培养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入手来更好地落实医患沟通制度的执行。结果 建立并完善了医患沟通制度。结论 良好而有效的医患沟通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医患沟通;医疗服务质量
近年来,医患纠纷有增加趋势,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医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以来医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重要因素之一。
2005年2月6日卫生部首次公布了对一批国家级大型医院医疗服务、费用状况和综合管理情况的调查结果。认为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医患沟通不足占50.56%;医疗费用过高占49.72%;服务态度不佳占33.61%;技术水平欠缺占17.56%。医患沟通几乎涉及当今医患关系领域的所有问题。强调医患关系,不可能不涉及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首先要改善医患之间的沟通状态。
与患者沟通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1.1 建立理想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诸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医患关系诸种关系包含着平等关系、道德关系、服务关系、利益关系、文化关系和法律关系。因此理想的医患关系应该是互相平等、尊重、信任、配合的一种良好完满的人际关系。
1.2 建立平等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的改善必须建立在医患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不存在弱者与强者。医患沟通可以消除误解与冲突,可以促进亲密与和谐。现代之所以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原因:(1)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够充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2)某些社会矛盾交汇并显现在医患关系上;(3)新闻媒体不恰当炒作;(4)医务人员未能完全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服务观念滞后,服务言行不规范;(5)患者及社会较普遍存在对部分医务人员和医疗单位不信任的情绪;(6)相当部分医务人员有视部分患者为潜在的投诉者的心理状况。
1.3 现代医学要求医生具备的要素 现代医学要求医生应具备这样4个要素: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知医疗法律法规。医务人员不要一遇见医疗纠纷,就害怕惹官司,其实只要该做的工作都做到位了,打官司也言之有理。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医生可以使医患关系融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一位顾问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病人诉说症状时,平均19s就被医生打断了;一些年轻医生,很怕或不愿和病人多说话或者与病人交流时显得很没耐心;更有甚者,一些刚从医学院毕业的见习医生,竟然不会问诊。这样,从一开始患者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正常的沟通和疾病的诊断。医患之间的沟通带有专业性,因此医生应该起主导作用,埋怨病人拙于表达是错误的。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医生的态度。医生给患者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患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诊断、治疗。良好的形象、和蔼可亲的态度、温馨体贴的语言、端庄文雅的举止,可消除患者对医院及病区的陌生感,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减轻疾苦和促进疾病的康复。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因此,说沟通能力是医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并不为过。
依法行医,规范管理是良好医患关系的根本保证
医院要减少医疗纠纷,最根本的是医务人员要充分熟知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注意证据的保存和医疗文书保管,并积极举证。假若有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死亡,医务人员不知道去保存好输液瓶等证据,这样引起纠纷,医院就可能要承担举证不全的后果。有医疗纠纷发生时,医院应及时通知患者或家属,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及时履行告的义务,例如患者或其家属有权复印客观病历、有权共同封存病历及相关药品、物品等;如果患者死亡,还要告知其家属有请求尸检的权利等;使患者或家属感到医院在对待和解决问题上是诚恳的、公正的,是有章可循、有理有依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纠纷。
医院不要一味地认为举证责任倒置,就是跟医院过不去,感到很委屈。法律只讲求证据,因而医院完全可以借此进一步改善自己工作。医生不仅要勤于钻研医术、治病救人,也要多学习法律知识;医院不应再像以前那样一有患者或家属来闹,就急着去息事宁人,而应懂得运用法律,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医患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大家都是为了战胜病魔,现在医生遇到病人就想对方会不会“告我”、病人见医生就想对方会不会“搞我”,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以前医生遇到急救病人,以抢救病人为第一要务,如果病人病情被签字与不签字耽搁了,这才是对患者的严重不负责任。而现在,医院在抢救病人的同时,也应注意留下证据,防范可能发生的纠纷。更重要的是,医生和病人都应换位思考,多考虑对方的处境和心态,这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传统医疗质量概念体现的是及时性、安全性、有效性,即通过科室和个人遵循医疗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技术规范,实施自我评价和监控所达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而现代医疗质量的概念是在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提高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降低不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会)。
传统的医院服务着重提供足够的医疗服务,漠视服务者素质问题。现代医院服务通过改变服务者服务理念及素质培养,对每一个服务步骤制定规范并建立查评体系,使具人文关怀的全人治疗服务真正落实在病人从进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
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更是医院员工在医院经营中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但会使患者和患者家属感到关怀备至、沁人心脾,从而大幅提高满意度,更能在无形之间让患者及其家属成为忠诚的顾客和宣传者,为医院带来额外的社会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
医患沟通与医疗服务质量保证
把“医患沟通”纳入医疗质量范围中进行管理,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除了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还要把医患沟通具体内容以客观资料的形式记录下来,如医患沟通初次谈话记录、医患沟通特殊谈话记录等。
医患沟通制度执行的具体内容:疾病的诊断、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项目的目的、结果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如化疗引起的并发症以及药物的副反应等);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及防范措施,医疗、药品费用的使用情况;听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需要了解的问题[1]。
医患沟通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理解、配合及合理的依从性是顺利完成诊疗计划、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医疗过程是一个密切协作的过程,除医护之间的合作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如对某些重要的手术、特殊的检查、某个诊疗方案的确定等,都要及时、有效地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详细说明情况,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医疗纠纷的发生,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患沟通也使患者对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和高风险性的了解增多,可增大医生治疗疾病的信心。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对病人尽心尽责,想方设法为病人排忧解难。一旦在服务或操作上发生失误,就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取得病人或亲属的谅解。当病人因病情而烦躁,出言不逊,甚至得罪医务人员时,医务人员更应该体贴关心、谅解病人的行为。医患之间的沟通、谅解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医患沟通也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病人到医院看病很希望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减少痛苦,早日康复。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采取换位思考,按照“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思路,充分理解病人的心情,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耐心细致、热情周到,主动地利用多种形式与病人或亲属进行交流,使对方心态趋于平静,认为医务人员十分理解他的病痛,医务人员是在关心他、同情他、爱护他,取得医患间的相互理解,使病人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体会
加强医患沟通是要让患者“看”得见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听”得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通过多种形式与患者交流,更加学会尊重病人的权利。在给予他们良好服务的同时,让患者看到、听到、感受到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帮助与关爱,使患方与社会亦更加尊重、理解、信任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付出爱心的过程中,也将获得体现自身价值的快乐。
医务人员应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医患沟通是自身利益的需求,医患沟通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部分。医务人员通过医患沟通这种实践,学会更多做人的道理,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和综合素质。减少或避免包括社会矛盾交汇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医患矛盾,使自己不仅成为一名良医,还将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士。
总之,我们要从法律意识、知识结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等多方面构建成功的医患沟通体系,要从心理、语言、行为等多角度、全方位、艺术化处理医患关系角度,来广泛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从而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达到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以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卢仲毅,唐时奎.实施医患沟通制 改善医患关系.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2):726.
2.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篇二
一、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要求
提高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素质是指一个人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而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临床医疗工作中所体现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技术能力和水平等的综合表现。今年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增加了对职业素质的考核内容, 也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要求除包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奉献精神, 还体现在执业活动中尊重病人、尊重同仁、珍视生命、爱患意识、医患交流意识、依法行医、维护医患双方权益、重视医疗伦理问题等多方面要求。而这一切都是要通过良好的医患交流来实现。通过对医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医患交流实践训练, 将医德教育与医患交流相结合, 使之转变为具体的言行训练, 使其医患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医患交流不仅是一项技巧, 更是一门学问, 应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在患者从进院到出院的医疗服务全过程中, 有利于促进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
二、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提高医患交流能力的必要性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缺少共鸣 (同情) 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 是无能力的表现。良好的医患交流技巧有助于收集信息、诊断、治疗和健康教育, 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改善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患交流是医疗活动的基础, 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始终。
(一) 提高医患交流能力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需要在临床医疗活动实践中具备良好的医患交流能力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实现医疗目的的重要基础, 是医学生提高医疗技能的重要前提
1.国内外权威统计资料表明:许多医患矛盾、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交流不够、缺乏互相理解造成的。
2.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数据显示, 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辱骂、殴打、威胁医务人员, 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 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医务人员及医院领导的现象, 而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 由于医患交流不够, 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2/3。
3.虽然医患纠纷的引起有医源性、患方、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医观念的变化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 对疾病的认知权和知情同意权日益重视, 希望有治疗方案及检查的选择权等权利意识日趋增强, 而客观存在的医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由于医务人员自身知识积累有限, 实践经验不足, 缺乏交流技巧, 导致医患交流障碍或沟通不充分, 使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常出现剑拔弩张的状态。因此, 应在医学生阶段掌握好医患交流技能, 实现由学生向医生的过渡。
(二) 提高医患交流能力是医学发展的需要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 医学领域的高科技成果也为许多以前的不治之症在今天能得到很好疗效。随着大量科学技术手段渗入医学领域, 也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 虽然医生诊治疾病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百姓对医疗结果仍不能客观对待。另一方面老百姓对健康需求的无限性和医学责任的有限性认识不足可能造成紧张的医患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通过充分的医患交流和沟通, 既传授患者及家属相关的医学常识, 又让患者及家属明确谁该对健康负责;既让患方知悉医方的工作内容和可能的结果, 又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和可能承担的风险。国外学者威廉马德森注意到文化因素对医患交流的影响。
4.现代医学实践中强调信奉科学, 应用复杂技术以及与医生合作的规范与价值观, 是来源于中产阶层范畴的, 而对于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患者来说, 与医生之间的互动会有困难, 并可能造成双方的误解, 形成医患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 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要靠医患交流互动来缩小以争取患方的知情同意来实现医生的诊疗。而医学的科学研究方法80%循证医学方法指导医疗实践是各种医疗手段的实施依据, 一些大型医疗检查结果都要求医生以通俗的、非专业性语言帮助患方理解, 才能取得配合以完成诊疗过程。
(三) 医患交流是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医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医生, 而高素质的医生除了要掌握医学知识、理论和医疗技术之外, 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5.临床医学是社会实践性及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所服务的对象是具有复杂社会关系并患有疾病的人, 是具有极其复杂人际关系的特殊性行业。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既要面对躯体疾病, 又要面对病人的情感需求。医生应能利用高超的交流能力和技巧与病人进行交流, 以期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理解和配合。而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不足, 常常因为紧张及胆怯心理、亲和力不够、自信心不足而导致交流失败, 因此, 要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医学生进行医患交流能力的培养, 让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还应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等多学科知识, 以便使自己在医患交流过程中充满自信心、更具有说服力。对病人进行诊疗时, 能根据病人社会背景和心理特征, 做到心身兼治, 心身同治, 以人文医学精神指导医学实践, 还医乃仁术的本来面目
6.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 (IIME) , 在其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细致地描述了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包括职业价值态度、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保健、信息管理及批判性思维等七个领域, 把沟通技能列为七大领域之一。
7.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 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五星级医生作为全球性策略, 提出未来医生应是保健的提供者, 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
三、提高医患交流能力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医患交流能力培养多在毕业后的医学临床实践和医学继续教育中逐步积累、得到提高, 这也折射出我国医学教育的不足与缺陷。虽然近些年来许多大学已开设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等必修的人文学课程, 但医学生的医患交流基本上是局限于临床实习中的病史采集过程中。许多医学院校都为改善医学生医患交流现状作了大量探索, 我们将国内外在医学生中加强医患交流能力培养的共识付诸实践, 改革以往仅仅在诊断学教学中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上的少量内容, 把医患交流能力作为一项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改变在课程教学中, 重自然科学知识, 轻社科人文知识;在临床教学中, 重技术性医患关系, 轻非技术性医患关系;在各类医学考试中, 重操作技术考核, 轻沟通技能评估的状况, 实现提升医患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近三年我们整合了临床医学生医患交流学知识模块, 在基础医学学习期间同步进行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等人文课程学习, 利用综合大学资源, 鼓励选修人际交往、现代礼仪、语言学、医学法等课程;基础与临床过渡期间学习医学心理学、医疗人际关系和病史采集等相关知识, 进入临床医学学习后学习医患交流学, 掌握医患交流形式与内容、医患交流技术与技巧等内容, 将医患交流教育贯穿始终, 完成基本知识储备。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实践模拟训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除了采取书面教学、专题讲座、讨论、多媒体视频、角色模拟等形式, 标准化病人典型案例的角色模拟让学生有换位思考的体验, 受益匪浅。由于实训课师资的相对缺乏, 先期进行老师扮病人, 由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 再由老师进行点评, 第二阶段将不同人格、情绪、偏离行为等心理因素设置典型案例, 让学生自已扮演病人,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多数学生体会到在扮演病人角色的同时, 交流能力得到同步提高。总之, 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培养途经还可以在活跃第二课堂、开辟论坛、组织社团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在临床实习阶段与病人实际接触, 有了前期的实训体验,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能力将会不断提高。在实习结束时基本达到以下要求并在以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同问题有关的信息, 并且理解这些内容;运用沟通技巧促进病人和家庭之间的理解, 使他们在作出决定时处于等同的地位, 显示出有助于教育他人的基本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显示出对有助于改善病人和社会相互影响的文化和个体因素的敏感性;有效地进行语言和书面沟通;建立和保管良好的医疗档案;综合和介绍适合听众需要的信息, 讨论可达到的和可接受的强调个人和社会优先问题的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1]葛焕琦, 潘焕峰, 蔡寒青, 等.谈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8, 12 (29) :25.29.
[2]贾建文.论预防医患冲突的语言和行为沟通[J].中国医院, 2005, 9 (7) :5-9.p[3]丁珠林.医生, 你为什么总是很烦[J].中国卫生, 2005, (11) :10-16.
[3]杨同卫, 陆文涛.国内外医患冲突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19 (2) :47.
[4]孙英梅, 岩磊, 张更, 等.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 (7) :414.
[5]胡凯.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 (4) :225.
[6]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 2002, (4) :23-25.
[7]屈会起, 张金钟, 邱明才.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J].医学与哲学, 2000, (8) :16-18.
3.如何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初探 篇三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关系;医患沟通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和就医权利越来越重视,患者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也逐步增强。在目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下,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被提上日程,成为各级医疗单位解决医患纠纷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不但应该具有全面完善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临床工作,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基于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須把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一、医患沟通的内涵
医患沟通(Doctor一patient communication),主要指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作为主导,就患者病因、诊断、恢复等相关问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医患双方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和谐的医疗关系。
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暴力伤医案件频发,使得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严重受挫。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以前相当热门的医学行业,现在却不再被热捧,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毕业生甚至放弃临床工作的机会,导致医学行业人才流失。如果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
1.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
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鉴定委员会(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on Graduate Me-dical Edueation,ACGME)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得出医学生应该同时具有六方面的医学素养,其中就包括医患沟通能力。无独有偶,我国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在2008年9月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文件明确规定,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除了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都特别重视。
2.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
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需要全面、真实的病史作为基础。而如何获得患者全面的病史,就需要医务工作者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这个过程就是考验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沟通能力的过程。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才能与患者建立互相尊重、信任的合作关系,也就能采集到可靠、全面的疾病史。
另外,如果在校的医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掌握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这样在毕业前的临床实习期,医学生就能够很好地利用实习期,学习积累临床经验,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做准备。
3.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频率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曾指出“中国医生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最近几年,中国医患纠纷和暴力伤医事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各路媒体纷纷发文,呼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结束临床医务工作者面临暴力威胁的局面。据调查,由于医患沟通不畅所导致的医患纠纷高达60%左右。然而,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都把培养学生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以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缺乏与患者的沟通技能,从而增加了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高等医学院校重视和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执业后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
1.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加强
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医者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医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患者,有患者平等交流沟通,真正为患者服务。
2.医学生思维方式需转变
传统的医生和患者的医疗关系是上对下的权威关系,一切“以医为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医患关系已转变为“以患为尊”。医学生要迅速转变思维方式,尊重、同情患者,耐心地听其诉说,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以便于后期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3.学校开设医患沟通相关教育课程。国外大部分医学院都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比较重视,所以几乎都开设有医患沟通教育类的课程。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仅有的几所试点院校也只是开设了《医患都同学》等课程,而且还是选修课,课程性质多为考查课,课时一般也较少。
4.医学生实习前教育需加强。医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临床情况几乎不了解。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实习前,高等医学院校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如医生职业道德规范、医疗法律法规、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医患沟通技巧等,使学生明白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形势,增强其与患者的沟通意识,用专业的知识和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自己,尽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5.临床实习期间,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几乎每天都会和病人接触。这样对提高其诊断治疗能力有直接的帮助,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可贵的与患者直接沟通的机会,对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十分有利。
6.制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考核制度
实习期结束,学院除了对实习生进行相关的基础专业课考查外,还应对其医患沟通能力进行一定的考察。可以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进行笔试或是面试。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测评,旨在督促医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鞭策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不断提高其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总之,高等医学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培养其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全面的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贡献。(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迟盼盼.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对策[C].吉林大学,2013.
[2]丁玉宝.和谐社会视野下医患关系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医患沟通之医患陪护心得 篇四
简介:2014年11月,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医院,说不激动是假的。我所去的是丽水市中心医院第十五病区,是风湿骨病类的。后面所说的几个小故事就是我在那里经历的。虽然时间过去了,但是记忆依然存在。
第一篇
时 间:2014.10.18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过程简述:踏进十五病区的楼层,和以前见过的医院没有什么不同。首先去护士站询问护士姐,问我们有什么可以做的。她说让我们去各各病房问患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一路走过去,看到有的病房门是关的,从门上小小的玻璃窗看进去,只有病人在里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的时间特殊,是周六,而且还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没有看到有医生,值班室没有进去过不知道情况,病房里是没有见到的;护士站只看到一个护士,病房也没有什么家属,偶尔碰到一两个没有午睡的病人,都说不用帮忙。当时我很惊讶的。家属不在应该有很多不方便才对,为什么都不要帮忙的。我们闲的很无聊。到后来两点多,和同学跟一个病房里的老大爷聊天,老大爷看到我们很开心,我问了老大爷家里的情况,子女的生活都是很不错的,不过都在外地。回家的时间都很少。老大爷住院都是自己一个人,犯病疼起来也只能自己扛着,住进医院病情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缓解。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没有看到护士进来过。
心 得: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一次陪护,不过第一次去的时候的确是什么都没干,护士没有给我们任何任务,除了让我们自己去询问。我想应该是怕我们什么都不懂反而出什么幺蛾子吧。对于医生,除了值班室我不知道,其他都是没有见到医生的,大概也因为去的是双休日而且是风湿类的病吧。对于护士,只看到一两个,一开始是只有一个的,我觉得太少了,我记得老师说过国外很多国家每个病人都有一个护士的,而在十五病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层楼一个护士!对于病人,我觉得住院的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不管家人在不在,不管陪在身边的是什么人,痛苦还是有的。还有在医院这对于病人来说是很压抑的地方,有家属还可以和家属说说话,家属不在,就一个人默默躺在床上,或者一个人现在窗台过走廊尽头看看行人看看建筑物什么的。因为没有人陪她们。而且她们对于志愿者也不了解。一开始以为是她们不好意思让我们帮,后来听别人说是怕我们会额外收费。对于社会的这种种“误会”,我觉得很伤心,可是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只能尽自己的力量。我希望医院可以变成一个不让患者抗拒却又不得不去的地方,让她可以变得很温暖!
第二篇
时 间:2014.11.1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过程简述:第二次来了,有点熟门熟路了。护士仍旧有点冷淡。不过她给了我们一个任务。把以为病人送去照B超。也是一位老大爷,腿脚已经疼到不能行走了,护士给了我们一架轮椅,让我和另一个小伙伴用轮椅推着他另一幢楼做B超检查。护士态度还是比较冷硬,总给我一种她很不耐烦的感觉。不过患者为上,我们按护士的嘱咐,把老大爷推到做B超的地方。取了号发现,很多人都在等,显得很无聊,我们也没办法和老大爷交流,因为老大爷说的话我们完全听不懂。所以在等的过程中,我们都默默无语。半个多小时之后,老大爷的老伴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的一直跟我们说,让我们先走,她在那儿就可以了。她很坚持,大概觉得麻烦我们不好意思。然后我们就走了。回到病区,护士没有再理睬我们,我们坐在病房看电视看到志愿者时间结束。
心 得:光是护士的态度,就让我对这家医院有了不好的印象。有一点忘了说,护理班的小伙伴第一次看到那护士的时候,就跟我说,护士留了刘海。她们上课时老师很是强调的说了护士不能有刘海。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医院几乎我看到的护士都有刘海。不过有一点还是不错的,就算她言语有点冷硬,但是换药的时候会询问患者的感受什么的,尽管我觉得这是身为护士的必备素质,到很多护士还是没有做到。最后我们回到病区,她并没有询问我们病人的情况,这样让我感觉似乎病人和他们无关一样。
第三篇
时 间:2014.11.15 地 点:xx市中心医院十五病区 核磁共振诊室外
过程简述:还是十五病区,还是那个冷冷的护士。我都忍不住想感叹一下,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任务。在我们到达十五病区闲逛了接近一个小时之后,护士姐姐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分派的任务给我们。送一位病人去做核磁共振。这次是三个小伙伴一起。因为是担架,两个人有点招架不住。同时还有一位陪护跟随。患者为男性,年龄偏大,看起来七十左右,没有亲属,只有一位请来的陪护(刚开始我们还以为那位陪护是患者老伴儿,知晓情况之后,心里瞬间拔凉拔凉的。病情算是比较严重的了,年纪也这么大了,陪在身边的居然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陪护。而且陪护中途还出去了,有点不负责任。)。核磁共振的诊室在地下室,有点闷,我觉得不太舒服,相信患者也不舒服。等之前那位患者做好出来后,轮到我们。护士的态度太差了!我们准备推着患者进去的时候,她就冲着我们很不耐烦的大喊,你们那些身上有什么金属类的不能进去,要进去要把它放在外面。我和一位小伙伴在外面帮他们拿东西,弄好之后,护士又说,牛仔裤上面的扣子也不行的。然后准备进去小伙伴和同我拿东西的那位换了一下。推到一半,护士又说让我们都出来,让那位陪护进去就可以了。我表示很气愤,我们不懂你就不能说清楚点!
心 得:我觉得态度真的是决定一切的。不管你做什么,态度非常重要。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核磁共振检查,以前虽然书上说过这个但是并没有说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所以我们完全不了解。护士的不耐心我觉得给了患者一种很不好的印象。“我不懂你说给我听,让我能听懂”这么一句话,这么简单的道理,虽然说说起来容易施行起来比较麻烦。可是护士不就是以耐心著称吗?当时填志愿,我叔叔(医生)和我婶婶(护士)都很担心我说,做护士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不怕累!怕我没有耐心!尽管后面转专业到口腔,耐心自然很重要。耐心是从医的基本准则。在病人不懂的时候,就要耐心的跟他交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我相信这样的护士,不止她一个,但我希望护士这个职业,关注的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质量也很重要!!
总 结
5.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篇五
(1)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之中,我们处在一个人与人沟通的世界,没有沟通,我们将无法生存。
(2)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
(3)医疗机构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在这里,有许多的医务人员,有许多的患者和家属。医患沟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有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方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例如患者体质上的特殊情况,只有患者自己最清楚,而有些特殊情况医务人员可能检查不出来。如患者药物过敏情况,如果医务人员在询问病史时没有深入地了解,而使用了不应该使用的药物而发生了过敏反应,则会发生不当的医疗行为。
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不平等性,医务人员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患者相对于医务人员来讲,缺少医学知识,主要是在医务人员的安排下接受治疗,解除自身的病痛,所以处于一定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
密切医患关系,患者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寻求医疗帮助,来到一个陌生的医疗机构里面,需要了解许多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医患之间如果没有沟通,缺乏真正互相信赖,与患者或者家属之间发生误解和纠纷就不可难免。医患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6.如何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篇六
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方法:提高团队语言沟通的方法
一、站在团队成员的角度,着重沟通对方能听懂的40%和能执行的20%
能听懂的部分不是只有40%吗?到执行的时候不是只剩下20%吗?行,现在我们就只沟通你能听懂和执行的那部分内容。
这似乎是有点无奈的选择,但其实不是。俗话有云“对牛弹琴”,许多的管理者总热衷于把有关某项指令或计划的所有事项一股脑的传达给自己的下属,殊不知自己的下属因为资历、理解能力、知识面及技能的局限性,根本就没有办法承受如此之重。现在,我们化繁为简,从他们的角度,去和他们沟通其能听懂和执行的,其实是个明智而有效率的选择。
可是,一项指令不仅是40%和20%,而是100%的,那剩下的又如何办是好?
二、了解自己的团队,区别沟通
要想让一个100%的指令或计划尽量得到100%的执行,就必须在让一些人听懂及执行一个40%和20%的时候,有另一些人去听懂和执行另一些40%和20%。
这需要我们“因材施教”。而这却是建立在我们对自身团队的成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现实的问题是,许多的管理者都不了解自己的团队,甚至是没有欲望去了解自己的团队。因为他们更功利的热衷于向上了解——搞定老板,向下指派——发号施令。
现在,让我们为自己的团队成员建立一个档案:谁具备什么技能?他的工作经历是什么样的?在过去的执行中,他执行的好坏之处分别出在什么地方?他对执行指令的具体内容表现出怎样的选择性倾向?他需要什么样的搭档才能弥补其执行弱项上的缺陷?他及其搭档的执行意愿和态度又是怎样的?除了理解能力和执行技能上的互补之外,在执行意愿和态度上能够互补嘛?
三、合理搭配执行团队,互补执行
上述提到的合理搭档的问题对许多企业来讲,在现实中存在不少的难度,我们甚至需要在营销团队的招募及其管理流程上进行很大的改变。根据联纵智达营销执行力研究中心的跟踪研究来看,我们中间的许多企业,无论是人力资源部门,还是营销总监、总经理等都缺乏在团队成员招募中加入一条“性格及技能互补”的意识,在具体的营销工作中所存在的“黄金搭档”总是凤毛菱角。
现实中的困扰因素要比以上所说多得多。比如,我们在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更大的区域,是只有一个销售人员的编制的,搭配搭档之说更是无从谈起。但是,现在这样并不代表我们一直这样,也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其他一些办法去形成一些弥补和改善。如在执行重大的宣传、促销计划及其他相关指令时,总部派遣可以在沟通理解、执行技能、执行意愿等方面形成互补的团队成员助战。
四、让团队了解自己,并辅以一定的管理
作为一个管理者,既要去了解自己的团队,也要努力的让团队了解自己。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让团队成员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行事风格、执行要求、效果检验标准等信息,团队成员们就会努力的向自己所要求的方向上去靠。
当然,这对管理者自身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事实上,也只有高执行领导力的管理者才会带出高执行力的营销铁军。显然,管理者不仅需要向上管理、向下管理,还需要管理好自己,并且还需要为自己团队的执行绩效辅以相应的管理措施。
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方法:提高孩子语言沟通能力的方法
学会倾听并鼓励孩子多说。
三四岁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喜欢表达个人的见解。当孩子喋喋不休时,父母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倾听,并可尝试从不同角度刺激孩子说话。
用身边的物品教孩子练习说话。
家庭中有数不尽的语言训练对象,居室装修、电器炊具、茶点水果等,都可用作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素材。在
让孩子置身玩具和童话的世界。
玩具和色彩斑斓的儿童读物是他们所钟爱的两大宝贝,放手让他去玩,去翻看,在玩乐与“读书”中,加上大人的善意指点,不仅能够促进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对孩子形成良好思维、发展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有意识引导孩子说话。
经常选择不同的话题引导孩子说话,一个小小提示,一张彩色图片,一段精美诗文,一个故事结局的编读,能引出孩子一大段对话或独白。
多和孩子交流。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孩子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就会处于明显的劣势。
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7.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 篇七
一、医患沟通教育的内涵
医患沟通是指在临床工作中, 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医患沟通教育是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医学生树立起医患沟通理念,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二、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
1989年3月,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发表了著名的《福冈宣言》, 该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缺少同情应该视作与技术不够一样, 是无能力的表现。[2]1999年,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公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其中“沟通技能”是7项最低基本要求之一。2008年9月, 我国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 》, 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技能。[3]由此可见, 当今国内外医学教育界都非常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近年来, 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显示, 50.56%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所引起的, 而医疗技术水平低下造成的医疗纠纷仅占17.56%。[4]因此, 加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使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解答疑惑, 同时也使患者理性认识医疗活动, 这样就可以加深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目前,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多注重医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使得医学生缺乏沟通技能, 医学生引起的医疗纠纷从无到有, 逐年递增。因此, 对医学生加强医患沟通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是防范日后执业生涯中医疗纠纷发生的需要。
3.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有利于临床实习顺利进行。
医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是离开学校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时间。临床实习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为医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医师奠定基础。[5]因此,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医学生刚开始临床实习时, 由于体格检查及治疗手法还不娴熟, 患者不愿意接受他们的问诊查体, 更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实践操作, 这将大大减少医学生的学习机会, 影响了临床实习质量。如果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关心、帮助他们,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将有利于得到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 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4. 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通过采集病史可以获得病人的医疗信息, 这对疾病的诊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病史的采集过程就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过程。医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才能获得正确、全面、可靠的病史。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医生同样依赖于有效的沟通, 才能了解病人对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反应, 有助于医生改进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 将在日后的医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因此, 医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医院实习期间就应该加强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努力学习各种医患沟通技巧, 为日后提高医疗质量打下基础。
三、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主要举措
1. 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
欧美国家的医学院校很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通过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 向学生传播医患沟通的知识与技能。[7]例如, 美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的艺术》、《与病人沟通》等课程。英国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医患沟通》、《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等课程。而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 仅少数试点高校开设了《医患沟通学》等课程, 且存在课程性质大多数为选修课、课时数相对偏少等问题。[8]尚未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的医学院校, 只是在《临床技能》、《临床导论》、《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中才涉及与医患沟通有关的内容, 讲授内容十分有限, 不能满足医学生进入医院以后与患者沟通的需要。因此, 我国医学院校应该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教学经验, 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开设医患沟通教育课程, 并列为必修课程, 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 实习前教育。
医学生在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之前, 对医院的情况缺乏了解。因此, 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实习前教育, 内容包括医疗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医患沟通技巧、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等等, 使医学生认识到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式, 增强医患沟通意识,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 在临床实习中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在临床实习阶段, 医学生每天与患者接触,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多去病房, 与患者交谈, 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当学生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多请教临床教师, 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医患沟通情况,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起与患者沟通的信心, 增强其沟通能力。此外, 医学生在实习时应当仔细观察临床教师如何与患者沟通, 学习老师的沟通技巧。医学生应当掌握的常见沟通技巧包括: (1) 良好的仪表和仪态。医生良好的仪表和仪态可以给患者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有利于后续的医患沟通顺利进行。如果医生衣冠不整、手忙脚乱, 则会给患者留下邋遢的印象, 失去患者的信任。 (2) 耐心倾听。医生应当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不要随便打断, 这既是对患者的尊重, 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有助于正确诊断。 (3)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知情同意权。因此, 医生在适当的时候要向患者介绍各种检查的目的、必要性和局限性、疾病的诊断、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及选择的依据、治疗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疾病的预后和医疗费用等,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4) 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在医患沟通时, 医生应当使用礼貌的语言, 尊重患者的人格, 不要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在告诉病人坏消息时, 要运用保护性言辞, 防止交流信息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刺激。此外, 医生在沟通时, 应当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以便患者容易理解, 尽量少用患者不易听懂的医学专业术语。 (5) 正确使用肢体语言。研究发现, 影响面对面沟通效果的三大因素中, 肢体语言占55%, 语气、语调占38%, 语言仅占7%。[9]因此, 在语言沟通时要配有肢体语言。例如, 医生在门诊与患者交流时, 面带微笑, 同时给予患者亲切的目光和关爱的身体触摸, 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怀, 增强了患者对医生的信赖, 有利于沟通顺利进行。 (6) 避免冲突。有些患者在患病期间心情不好, 脾气比较暴躁, 作为医生要理解病人的痛苦, 学会宽容, 避免冲突。
4. 提高临床教师的素质。
临床教学实践证明, 临床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指导医学生实习时, 临床教师的敬业精神、与患者积极沟通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传输给学生, 这对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医患沟通模式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此, 要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立: (1) 建立临床教师资格审核制度, 聘请教学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医患关系融洽的临床医师担任教师。 (2) 通过举办“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专题讲座, 对现有临床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其临床带教水平。 (3) 严格的教学评估。根据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副院长、科教科和教学督导组专家定期检查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 发现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另外, 科教科定时召开医学生座谈会, 由医学生对老师的带教进行评价, 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带教老师, 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对存在问题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
5. 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考核。
为了让医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在医学生的出科考试中, 除了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外, 还要考核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国外许多医学院校主要采取真实临床场景考试法。[10]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 学生被告知需要完成的任务, 例如获得病人对某项治疗的知情同意、告诉病人坏消息等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后, 教师根据专门制定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技能进行评估。其他的考核方式还有理论考试、问卷调查、学生自我评估等。
总之,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医患沟通能力是当代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 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多注重医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本文在分析医患沟通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敏, 赵玮, 李淼晶.医学生医患纠纷防患意识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 (4) :1117-1118.
[2]宫丽娅, 韦运杰.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初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9 (1) :94-96.
[3]彭丽, 冉素娟.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教学设计现状与反思[J].重庆医学, 2011, 40 (25) :2594-2595.
[4]朱英, 陈日兰, 蒙珊.针灸科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C].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A], 2010:134-136.
[5]赖亚宁, 姚巡, 卿平, 等.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下临床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1) :8-11.
[6]钟遂平, 沈玉洁.加强医患沟通教育, 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12) :1913-1914.
[7]刘明远, 杨光远, 赵锦程, 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 34 (3) :89-90.
[8]杨丹静, 凌云, 谢春, 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 33 (5) :96-97.
[9]赵云生.加强医患沟通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0) :4220.
8.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篇八
关键词: 转型期 医学生 医患沟通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医患沟通能力。医患沟通是以患方为中心,医方为主导,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行为,通过各种渠道交流信息,并且给患者科学的治疗,让医生和患者在认知上达成一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社会转型期,医生和患者之间在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是造成医患紧张不容忽视的原因。一项调查显示,48%的医生认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他们未能与患者及时有效地沟通,50%的患者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沟通是因为医生不愿意和患者沟通太多。
因此,医生在与患者的交往中,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自我评价,这种能力与医学技术同等重要,是作为医生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
1.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对医生职业中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医患沟通能力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医患沟通技能培养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当前一些医学生人文素养不够,缺乏必要的医患沟通技巧,有的缺乏社会生活中需要的起码的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经验,医患关系处理不好,有的对病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语言生硬,对患者社会环境和心理状态分析不够,适应能力弱,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加强人文知识教育,注意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当代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1.2医患沟通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21世纪医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彻底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医学模式转变反映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对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医学模式在医学教育客观上要求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结合,改变医学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知识培养的单一性,新医学模式其核心是医生要理解病人是社会的人,这种内在的素质要求,单靠专业教育显然是很难完成的。它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认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考察审视人类健康与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与作用,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医生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应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因此,医患沟通交流是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新要求,也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3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需要。临床治疗活动是由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参与才能完成,只有双方沟通顺畅,才有利于医生对病情了解得更准确,然后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现代医疗手段非常之多,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异,每个患者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医务人员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制订最适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同时,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了解,并给予积极的配合,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因而医患沟通对治疗效果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1.4医患沟通是防范和杜绝医疗纠纷的需要。患者法律观念的日益增强,日益重视自己的从医权利,因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沟通可以为医患之间构筑一座双向交流的通道,通过医患沟通使医患之间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相互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提高他们的沟通水平是防范日后从医实践中医疗纠纷发生的需要。
2.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应包含的内容
2.1接诊时要注意谈话方式及内容。医生要了解病人的某一病史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必须注意使用接近性谈话,必要时对病人有适当的称谓,对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及病情好转要予以鼓励和肯定,以增强病人的信心。
2.2善于和病人交谈。病人到医院求诊,特别需要医生的心理及情感关怀,医生要耐心听病人述说并周到地向病人解释,学会和病人及家属的交谈技巧,会很好地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因此应加强学生对掌握了解性谈话、启发性谈话、鼓励性谈话、解疑性谈话、预防性谈话、批评性谈话、征求性谈话、慰问性谈话等技巧的关注。
2.3教育医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由于医患双方在医学知识掌握上的不对称,医护人员眼中的常见病,对患者来说可能是头一回遇到,处于主导地位的医护人员,如果从患者/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良好的医患关系就会建立。
2.4培养学生仪表端庄。医务工作者的仪表,包括服饰、发型、神态、姿势、风度等,医务人员要取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除了精湛的医术和对病人负责的工作态度外,医务人员端庄、文明的仪表也很重要。“医务人员和病人接触时,既要不时用短促的目光注视病人,让病人感到医生在聚精会神地听他的主诉,但又不能目不转睛地盯着病人,使病人的精神紧张,而局促不安或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另外,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要因诊断出绝症而大惊失色,更不能在患者谈出自己的隐私时嬉笑等。医务人员对病人语言亲切、礼貌待人、态度诚恳、动作轻柔,处处给病人以亲切、温暖之感,既是崇高医德的表现,更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2.5平等待人,认真负责。医疗工作中平等待人,主要指医务人员对待病人权利、人格的尊重和关心,历代不少名家认为“医为仁术”,强调对任何病人都要关心、体贴、爱护,做到竭诚尽力、全力赴救。医务人员应对病人一视同仁,对病人的正当要求应给予足够重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解决。那种蔑视病人人格,不平等待人,利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作中一丝不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医疗效果和病人利益,在治疗过程中要时刻想到病人的痛苦和安危,小心谨慎,准确无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症状,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2.6要养成诚恳慎言,保守医疗秘密的习惯。医务人员不仅要善于和病人交谈,了解病人,而且要注意诚恳慎言,保守医疗秘密。医务人员和病人接触时要举止庄重,不可轻狂,说话慎重,注意语言信息的效果,不因说话不慎而刺激病人,从而加重病情或者产生医源性疾病乃至危及生命;为了维护病人的健康利益,对有关疾病及其治疗情况和患者的隐私等要进行保密,这样才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得到治疗上的主动配合,共同完成治疗任务。
3.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1学校要加强课程建设。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注重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培养,大部分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较少,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忽略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校学习过程中,关于医患沟通,只有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严重缺乏沟通技能训练的实践课程。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强医患沟通等人文类课程的开设,这些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与实践相结合,增加相应的实践学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医患关系的内涵,增强医患沟通的意识,而不是纯理论性的满堂灌。
3.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医患沟通技能的内容融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在医学生实习前和实习后分别进行考评,成绩纳入平时考核项目。在校内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采取标准化病人、虚拟病人等手段,以评价学生的应变、处事、语言交流等能力。实习后可以在医院对真实的病人进行相应考评。建立该项监督考核机制有助于医学生,尤其是实习生熟练地掌握沟通技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
3.3重视临床带教。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往往更注重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医患沟通等人文素养的培养。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实习生日后踏上临床岗位的处事行为,因此实习医院必须挑选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临床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要重视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将其良好的医德医风、敬业精神渗透到每天的临床带教中,做医学生的模范榜样。
参考文献:
[1]管圆圆,王锦帆.低年级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49):141-143.
[2]丁建,张少佼,陈玺华,等.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现状的多中心调查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58-88.
[3]耿玉如.防止因医患沟通不当而引发医疗纠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4):226.
9.如何提高职业沟通能力 篇九
我们往往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有一个很深的记忆。美美不到1岁时,对家里的电饭煲煮饭时冒的蒸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想伸手去触摸,我们都很担心会烫着她,于是就教育她说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你可能会被烫伤的,但是她就是听不下去。终于,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她停止了这个危险的举动,愿意就是她摸暖气管时被烫了一下,我告诉她这就叫“烫”(后来我摸了暖气片,真的是很烫),于是她就记住了。当她再伸手去摸锅里的蒸汽时,我就告诉她“烫,暖气烫了你,白汽也烫”,还带她走到暖气边。这时她就开始边说“烫”边后退,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2、让孩子从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孩子其实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经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观察模仿。如果大人有不高兴的情绪,他们也会琢磨这个表情的含义。美美不爱吃丝瓜,有一天我做了一个丝瓜炒鸡蛋给她吃,她吃了之后马上就吐出来。起初我们以为是有什么籽,不过把籽全都去除了再给她吃她还是吐。我板起脸来告诉她,如果不爱吃可以告诉妈妈,这样吐得一地脏脏的,妈妈不高兴。她看了我的表情后,低着头也不高兴了,竟然抓起我的手咬我。我告诉她把妈妈咬疼了,她是明白什么是“疼”,因为孩子摔了碰了的时候我都告诉她这叫“疼”。我问她现在妈妈疼了,怎么办呢?美美看着我,想了想,用小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手,相当于给我揉了揉,因为平时我就这样对她的。我非常感动,表扬了孩子。这个就和丝瓜联系了起来,接下来虽然她不想吃,但是也含在嘴里,看着我。最重要的是,她以后很少再咬人了。
3、让孩子从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
10.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十
沟通就是沟通的双方建立互信,彼此得到对方的认同时,让交流的双方存在的代沟畅通无阻,通过沟通可以让双方增进感情、建立关系、充实自我。
1.沟通前的准备
?得体的着装(着装要符合场所)
?整洁的仪容仪表(头发、牙齿、面部、鼻毛、常规礼仪)
?充实的材料
2.注意事项
?坐在一起沟通效果会更好;
?尊重别人的职业;
?认真倾听,在别人没有把话说完时尽量不要打断别人;
?不要做一些有大雅的动作(挖鼻子、摸脑袋、玩手机、剪指甲、东张西望、抽烟); ?沟通过程中用语文雅真诚、语气平和,不卑不抗,冷静思考,顾全大局。
3.沟通礼仪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已,敬人的完整行为。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沟通礼仪有:.1.外在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1.卫生
清洁卫生是仪表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洗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1.2.服饰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和审美情趣的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话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2.言谈交流
言谈作为一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谈交流中,礼貌用语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其次是言谈神态,比如目光、微笑等到同样对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3.2.1.用语
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特别是在工作场合,使用敬语表现出我们良好的职业素质并促进沟通。
请结合自己对礼貌用语的了解,回答在以下情境中,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或当天第一次见面时,我们应该说…
?前台接待人员见到客人来访时,应该说…
?向客人问候的用语(态度要温和且有礼貌)…
?无论客人等候时间长短,均应向客人表示歉意…
?如需让客人登记或办理其他手续时,应使用此语? …
?需要打断客人或其他人谈话的情况时,要注意语气和缓,音量要轻…
?对其他人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均应表示感谢…
?客人告辞或离开时使用….2.2.目光
在公事活动中,用眼睛看着对话者脸上的三角部位,这个三角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到前额。在洽谈业务时,如果看着对方的这个别部位,会显得很严肃认真,别人会感到你有诚意。在交谈过程中,你的目光始终落在这个三角部位,你就会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在社交活动中,也是用眼睛看着对方的三角部位,这个三角是以两眼为上线。嘴为下顶角,也就是双眼和嘴之间,当你看着对方这个部位时,会营造出一种社交气氛。这种凝视主要用于茶话会、舞会及各种类型的友谊聚会。.2.3.微笑
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可以反映本人高超的修养、待人的至诚;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容易;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那么,大家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是否面带微笑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训练微笑呢?有几种微笑训练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
?向左右拉伸面颊,调整出微笑心情。
?将嘴角向上稍稍拉起,做出微笑嘴型。
?将眼角轻轻地往上拉起,做出眉开眼笑状。.3.仪态举止.3.1.站姿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并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3.2.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负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时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3.3.谈话姿势
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3.4.行姿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负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4.握手
握手是一种常见的“见面礼”,貌似简单,却蕴涵着复杂的礼仪细节,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比如:与成功者握手,表示祝贺;与失败者握手,表示理解;与同盟者握手,表示期待;与对立者握手,表示和解;与悲伤者握手,表示慰问;与欢送者握手,表示告别等。标准的握手姿势应该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和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5.接打电话
接电话的4个原则:
第一,电话铃响在3声之内接起;
第二,电话机旁准备好纸笔进行记录;
第三,确认记录下时间、地点、对象和事件等重要事项;
第四,必要时告知对方自己的姓名;.6.交换名片.6.1.名片放在哪里
?衬衣左侧口袋或西装的内侧口袋;
?口袋不要因为放置名片而鼓起来;
?不要将名片放在裤袋里;.6.2.如何递交名片
要双手递过去,以示尊重对方。将名片放置手掌中,用拇指夹住名片,其余四指托住名片反面,名片的文字要正向对方,以对方观看上去。同时,讲一些“请多联系”、“请多关照”、“我们认识一下吧”之类的友好客气的话语。.6.3.如何接拿名片
应恭恭敬敬,双手捧接,点头致谢,并应认真地看看名片上所显示的内容,最好将名片上的姓名、职务(较高的职务)读出声来,然后细心地把名片放进名片夹或笔记本里。3.6.4.注意事项
?会客前检查和确认名片夹内是否有足够的的名片。
?在接收了他人的名片后,也要记住给别人递上自己的名片,否则是无礼拒绝的意思。?双方同时递交名片时,应左手接,右手递。
?索取名片不应直言相告,而应委婉地表达。“今后如何向您请教?以后怎么与您联系?”反过来,不想给对方名片时,也应委婉地表达:“对不起,我的名片正好用完了或我忘记带名片了。”.6.5.外行的表现
?无意识地玩弄对方的名片。
?把对方名片放入裤兜里。
?当场在对方名片上写备忘事情。
?先于上司向客人递交名片。.7.宴请礼仪
宴请礼仪包括宴请时候的举止和吃饭时的举止。比如和客人吃饭的话,我们在餐桌上应注意这几个忌讳:四不准。
第一,让菜不夹菜。你可以让客人尝尝,但别夹,你不知道他爱不爱吃,你夹了他就得吃,这有强迫服务之嫌。刚才讲了关心有度,而且要是你的筷子不干净那就更麻烦。有的同志在口中处理一下再夹,这样更不卫生。
第二,祝酒不劝酒。你可以讲,我们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为两个单位的合作来干杯,他爱喝不喝,不要强迫服务。
第三,不当众事理服饰。别在人家面前拾掇自己。有的同志吃饭,系列化动作一气呵成。首先解裤腰带,然后拽下领带,接着卷袖子,像土匪下山。
宴请时在外人面前吃东西不发出声音,特别是在西方人面前吃东西不应发出声音。
4.沟通的心态
下文引用成功大师陈安之关于沟通心态的经典演讲来说明沟通中要具备的心态: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基本原理是关心,基本要求是主动
4.1.心态
自私——关心只在五伦之内
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
4.2.关心
注意他的状况和难处
注意他的需求和不便
注意他的痛苦和问题
4.3.主动
主动支援
主动反馈
5.沟通的三个方向
沟通分为向上沟通、水平沟通和向下沟通,沟通不畅往往是因为没有注重沟通的方向。
5.1.“往上沟通没有胆(识)”
不要给你的上司出问答题,而要准备一个以上的答案给他出选择题并注明自己的意见偏向于哪个答案,沟通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能沟通就行,要主动找机会。
5.2.“往下沟通没有心(情)”
先了解情况,不要在你下属面前充内行,敢骂自己的手下就要有经验,能找出问题的结症,手下人不听的原因不是不想听,是因为领导没有能力,没有威信,不能折服下属,要为其提供方法并紧盯过程:
接受意见+共谋对策+给予尝试机会
5.3.“水平沟通没有肺(腑)”
11.浅谈医患沟通 篇十一
关键词:医患关系;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55-01
当前,由于社会及人为因素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也与日俱增,医疗纠纷相应增加,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钟南山曾说过,在中华医学会处理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他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有责任感,具有对患者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之间的沟通艺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沟通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同时也关系到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塑造。医患之间不能良好的沟通就不能充分了解疾病;没有良好的沟通,亦无从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一切矛盾由此产生。因此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医术高、责任心强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患者的沟通。加强医患沟通有助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增加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保证医疗活动顺利进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仔细分析,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主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态度
医生的态度是获得良好医患沟通的重要前提,可以说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没有病人,医生的存在价值就无从谈起,因此,当病人就诊时,医生应该以诚恳、热情、积极的态度,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对患者所遭遇的痛苦和不适表示同情、理解和重视。详细询问病情,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避免轻视、不耐烦、敷衍、急躁的态度对待患者,以造成患者的不信任,不满意,给获取正确的患病信息和良好的沟通效果带来困难,影响诊断和治疗。
2、倾听
倾听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技巧,在当下医疗管理体制下,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每天要看大量的病人,这使得医生用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认真的倾听,就能够捕捉到对于病人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的信息,所以认真做好倾听更有利于全面了解病情,以助更好的诊断、治疗疾病。
3、语言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一定不要在病人面前大唱独角戏,医生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采取不同的语言交流技巧,根据病人对信息的需求水平提供相应信息的做法会提高病人对信息的理解,降低情感上的压抑。而且,医生应该注意询问病人是否还有什么问题,从而检查病人的理解程度,推动下一步的对话。另外,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尤其是对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病人,这就要求医生使用更日常化的语言进行诊疗。
医患沟通是一门艺术,应成为成为医院管理的基本规范。目前在全国许多医院中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患沟通制度,部分院校还開设了医患沟通的有关课程,编写了课本,但是由于人性的多样性和疾病的复杂性,医患沟通还存在盲区,医患之间的矛盾还在长时间内存在,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冷明祥,孟国祥,陈亚新,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01,22(7):58-59.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推荐阅读:
医患沟通技巧试卷12-28
医患沟通现状与对策08-27
医患沟通工作总结09-05
医患沟通典型案例评析07-03
医患沟通障碍的产生原因10-15
医患沟通制度、廉洁行医制度10-15
医师人文技能培训对医患沟通的影响06-16
沟通,从心开始---浅谈医患关系演讲稿09-21
最新!!2013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师定期考核--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答案10-25
医患关系问题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