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4-12-15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10篇)

1.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一

Ⅰ1-5BBCCB 6--10AADAC 11--15BBCBB

II..1-5 ACBCD 6-10 ABDBA

III. 1-5 FFTFF 6.B 7.B 8.C 9. B 10.A 11.America 12.likes 13. egg , milk

14. noodles , dumplings 15. friends

Ⅳ1.what’s her

2.how many glasses of milk

3.is she or a teacher

4.Don’t put on your jacket.

5. Comes from

V1.have fun

2.is ready for

3.Don’t forget

4. Go shopping

5. What colour

6. different from

7.Enough money to buy

8.Write down

9.are my books

10.does look like

Ⅵ 1.They 2.worker 3.same 4.eyes 5.metres 6.different 7.colour 8.skirt9.black 10.has

Ⅶ A 1—5 CDEAB

B1.for 2. hungry 3. would 4. lik e 5. Would6. like 7. and 8. don’t 9. Do 10. Thank

2.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二

Ⅰ. 听力(20分)

(Ⅱ)录音中有五组对话及五个问题, 听两遍后, 选择最佳答案。(5分)

6. A. Beef.B. Oranges. C. Fruit.

7. A. Blue. B. Red. C. Black.

8. A. They’re behind the chair.

B. They’re beside the bed.

C. They’re under the bed.

9. A. Three. B. Four. C. Five.

10. A. Pandas. B. Elephants.C. Pandas and elephants.

(Ⅲ)录音中有一段对话, 听两遍后, 选择最佳答案。(5分)

11. Why does Maria call Sam?

A. She says happy birthday to Sam.

B. She asks Sam some questions.

C. She only wants to talk with Sam.

12. What are Sam’s family doing?

A. Eating a cake.

B. Visiting Sam’s grandfather.

C. Having a party for Sam.

13. What are Sam and Maria doing?

A. They’re staying at home.

B. They’re having lunch.

C. They’re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14.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Moscow?

A. Cold. B. Hot. C. Warm.

15. Who lives in London?

A. Maria’s grandfather.

B. Sam’s family.

C. Maria’s family.

(Ⅳ)录音中有一篇短文, 听两遍后, 选择最佳答案。(5分)

16. It’s a picture of .

A. boys and girls

B. desks and chairs

C. a classroom

17. Where are the two pens?

A. They are in the pencil case.

B. They are on the teacher’s desk.

C. 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

18. How old is Linda?

A. Ten. B. Eleven. C. Twelve.

19. Who is not in the picture?

A. Mike. B. Miss Green. C. Linda.

20. Mike and Linda are .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brother and sister

C. friends

Ⅱ. 单项选择(15分)

1. England is European country.

A. the B. an C. a D. /

2. Hi, my name is Tony Smith. Smith is my .

A. first name B. last name

C. given name D. full name

3. —When do you often get up?

—I often get up at in the morning.

A. half past six B. six

C. seven thirty D. half past seven

4. When you want to search on the Internet, please the computer first.

A. take off B. turn off C. turn on D. open

5. Look at the photo of my family. I’m my father.

A. on the left

B. on the left of

C. on the right

D. on the right of

6. Judy is a good student. She’s the first to come to school. She comes to school late.

A. often; always B. never; sometimes

C. always; never D. sometimes; usually

7. We ask the students to at 9: 30 in the evening.

A. get up B. have breakfast

C. have class D. go to sleep

8. It’s 8 o’clock. Tony’s parents TV in the living room.

A. is watching B. are watching

C. watch D. watches

9. I would like a cup of coffee. ?

A. What are you B. What about you

C. How are you D. Where are you

10. Wang Fei is a football fan. He often football matches on television.

A. reads B. looks C. sees D. watches

11. I have got beef for lunch, but I haven’t got tomatoes.

A. any; some B. some; any

C. any; any D. some; some

12. a book and some pens on the desk.

A. There is B. There are

C. There has D. There have

13. The zebras have long necks. They can eat easily.

A. leave B. leaves C. leaf D. leafs

14. This is bedroom. They like it very much.

A. Lucy and Lily’s B. Lucy and Lily

C. Lucy’s and Lily D. Lucy’s and Lily’s

15. Jenny’s math lesson is nine Friday morning.

A. in; on B. at; on C. on; in D. at; in

Ⅲ. 完形填空(10分)

On Sunday morning, I usually get up very late. I wash my face, and then go out to do morning exercises. It is about 8: 40 am. After I eat my 1 , I often go to a shopping centre 2 my mother. The shopping centre is 3 our home, so we walk there. It takes us about 20 minutes to get there. The shopping centre has a good 4 . It is called“蓝莓购物中心”in Chinese. It doesn’t have an English name. Can you 5 it in English? It is new and big.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ere, such as TVs, fridges, computers, clothes, food

6 drinks. There are many 7 every day. There are men and women, the old and the 8 . 9 do many people come here to buy things? Do you know? Let me tell you. The workers there are always nice and friendly. The things there are usually good but not 10 . If you come to my home, I can take you there and have a look.

1. A. breakfast B. lunch C. supper D. dinner

2. A. for B. to C. of D. with

3. A. near B. into C. at D. from

4. A. flower B. place C. name D. room

5. A. say B. speak C. tell D. talk

6. A. but B. with C. or D. and

7. A. students B. people

C. children D. teachers

8. A. tall B. short C. young D. small

9. A. What B. Who C. Why D. When

10. A. expensive B. cheap C. big D. new

Ⅳ. 阅读理解(20分)

(A)

Hi, my name’s Alan. I’m fourteen years old. I go to Canyon Middle School in America. I go to school on weekdays, but not on Saturday or Sunday. I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t eight o’clock. I enjoy some bread and milk for breakfast. My class starts at ten to nine. My friend Lisa sits in front of me, and my friend Peter sits next to me. We have three lessons in the morning, and we usually have English, maths 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we usually have a PE lesson and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That’s my favourite. I don’t like history or geography because they are difficult. After school, I usually go back home at once. In the evening, I enjoy watching TV.

1. What does Alan like for breakfast?

2. Alan’s class starts at .

A. 8: 00 B. 8: 30

C. 8: 50 D. 9: 10

3. What lessons does Alan usually have in the morning?

A. English and Chinese.

B. English and history.

C. Geography and maths.

D. English and maths.

4. Why doesn’t Alan like geography?

A. Because it’s very long.

B. Because it’s too easy.

C. Because it’s hard.

D. Because it’s not funny.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Alan usually spends six days at school.

B. Lisa, Peter and Alan are studying in the same class.

C. Alan likes art best, but he doesn’t like history.

D. Alan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 every day.

(B)

Many people like to watch TV. Watching TV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day. TV brings the outside closer to people’s homes. Some people say the world is smaller than before because of TV. What’s going on in the other countries? How do people live in places far away? Is there a good sports game somewhere? What’s life in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sea?

If you want to answer these and other kinds of questions, just turn on the TV. Turn it on and watch. You can see a lot and learn a lot. Of course, people can also learn through reading or listening to the radio. But with TV they can learn better and more easily. Why? Because they can hear and watch, too.

TV helps to open our eyes. TV also helps to open our minds. TV often gives us new ideas. We learn newer and better ways of doing something.

6. Some people say the world is smaller than before because .

A. TV makes the earth smaller and smaller

B. all people like to watch TV

C. watching TV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day

D. TV brings the outside world closer to people

7. We can when we watch TV.

A. go to live in the other countries

B. answer TV many questions

C. get a lot of information(信息)

D. ask TV some questions

8. People learn better through TV than through radio because .

A. TV sets are bigger than radio

B. people can not only hear but also watch

C. without TV people can’t open their eyes

D. it’s easier to turn on TV than to turn on radio

9. The sentence “TV also helps to open our minds. ” means(意思是) .

A. our minds can only be opened by TV

B.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our minds

C. we can learn more with TV than without TV

D. TV is new to us

10. This passage tells us .

A. it’s good to watch TV

B. not to watch TV any more

C. students should not watch TV at any time

D. to stop reading to watch TV

(C)

Do you like Home with Kids(《家有儿女》)?It is very popular(受欢迎的)now. Many children like it.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the family. There is a sister and two brothers in their family.

Their father is a film director(导演). He doesn’t often do housework. He is always happy. Their mother doesn’t go to work. She stays at home and does housework. And she loves her children very much, but she gets angry easily. Xiaoxue is their daughter. She is a good student. Big brother, Liu Xing, can always make others happy. He likes ball games. Little brother, Xiaoyu, is helpful. He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his is a happy family.

阅读短文, 判断正(T)误(F)

( )11.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the family.

( )12. Father often does housework.

( )13. Xiaoxue isn’t a good student.

( )14. Liu Xing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 )15. Xiaoyu has a brother and a sister.

第Ⅱ卷(共55分)

Ⅴ. 任务型阅读(10分)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y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For all my friends, every season is good.

Wang Dong likes flying kites and climbing hills. She says when spring comes, the days are getting warmer and longer. And everything begins to grow. The wind is not very strong. It’s the best time to fly kites. And when you climb the hills, you can enjoy yourself. So she often says spring is her favourite season.

“Swimming is my favourite sport,”says Anne. “When summer comes, I often go swimming in the rivers or lakes with my friends. ”You can enjoy yourself in the water. And you can swim like a fish there.

“I often go climbing hills with my father during the long vacation of the National Day, ”says Liu An. “My father often tells me that I can see lots of beautiful things if I stand on the top of a hill. ”So he likes autumn best of all.

Bob says he likes winter very much. He says, “I’m very happy when I am playing with snow.”He is making a snowman now.

任务一: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is Wang Dong’s favourite seas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season does Liu An like b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y does Bob like winter very mu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把画线句子译成汉语。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 词汇运用(10分)

(Ⅰ)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5分)

1. My father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h .

2. Eating too much sugar is b for you.

3. S the document on the computer, then we can find it next time.

4. How about your school (旅行)to Hong Kong?

5. Mum wants to get some new (家具)for our house.

(Ⅱ)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分)

6. How many (child)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7. Coke is an (healthy)drink.

8. Thank you for (send)emails to me.

9. My father often (search)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10. Now Sam and his sister (learn)Chinese in China.

Ⅶ. 句型转换(10分)

1. Jerry eats lunch at half past twelve. (改为一般疑问句)

Jerry lunch at half past twelve?

2. Our school has got two libraries. (改为同义句)

______ ______ two libraries in our school.

3. Jack is thirty-five years old.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 is Jack?

4. The science lab is next to the dining hall.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 the science lab?

5. My brother often has lunch in a restaurant with his friends. (用now改为现在进行时)

My brother ______ ______ lunch in a restaurant with his friends now.

Ⅷ. 补全对话(5分)

从方框中选择最佳选项完成对话, 有两项多余。

A. How much is the ticket?

B.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C. That’s good.

D. Where is the concert?

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F. That’s a good idea.

G. When is the concert?

A. There is a violin concert this week. 1

B. That’s great! 2

A. It’s at Cloud Music Hall.

B. 3

A. It’s at seven o’clock on Saturday evening.

B. 4

A. It’s 80 yuan.

B. 5 Let’s go this Saturday evening.

1. 2. 3. 4. 5.

Ⅸ. 短文填空(10分)

从方框中选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完成短文, 使短文完整、通顺。

film, have, he, health, four, PE, get, from, school, take

Bill is thirty years old. He works in a 1 . He is a teacher. He goes to work 2 Monday to Friday every week. Usually he 3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After breakfast, he 4 a bus to work. He is a(n) 5 teacher, so he often plays basketball, ping-pong and volleyball with his students. He has 6 classes every day. Two are in the morning and two are in the afternoon. He likes his students and his students like 7 too. He often plays sports, so he is very 8 . He usually 9 dinner at home and then he watches TV for two hours. At the weekend, he often goes to the cinema. He likes 10 . He thinks they are interesting.

1. 2. 3. 4. 5.

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三

13.B 14.D 15.B 16.C 17.A 18.D 19.B 20.C 21.A 22.B 23.C 24.A

二、25.(1)北京人开始使用火。(2分)

(2)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分) (3)居住有了房屋(或: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2分)

(4)出现了农耕。(或:原始农业产生)(2分)

(5)原始居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或:社会的进步)(2分)

26.(1)齐桓公。(2分)。努力: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4分)

(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任选两条,4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3分)理论依据:法家思想。(2分)

(3)共同原因:都重用人才,进行改革。(4分)启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和培养人才,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2分)

27. (1)百家争鸣。(2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2分)

(2)墨子、孟子、庄子、韩非。(4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4分)

(3)孟子主张“仁政”;庄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治(或: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分)

28.(1)战国时期。(2分)

(2)牛耕的普遍使用和推广。(2分)

4.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四

一、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10分)

méng lïng()的月色,明媚的阳光,jīng yíng()的露珠,qiào lì()的小花,chán chán()的小溪,dǒu qiào()的山峰,蓝天上的yōu yōu()的白云、翱翔的xiïnɡ yīnɡ(),大地上奔驰的jùn mǎ()、可爱的xiǎo lù()„„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ēn cì(),让我们拥抱大自然吧!

二、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3分)

镌刻(juān juàn)

瘦削(xuē xiāo)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î sù)

挫折(cuō cuî)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8分)

()()可亲

()()大物

()()匆匆

()()峭壁

思潮()()

可见()()

造句:

四、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4分)

1.岁月悠悠,唯有你()如旧。

2.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3.这种说法()错了,所以大家都摇头。

4.这事发生得太()了,所以大家很难接受。

五、按要求写句子。(5分)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索溪峪的美景难道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请帮我拿本书。”(改为间接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不能看着孩子和死去的西蒙睡在一起。(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课文内容知识填空,并回答问题。(13分)

1.通过前四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心灵“美丽”的人物:《穷人》中的____________的心灵是美丽的,因为他们在邻居西蒙死后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别饿坏了那匹马》中_______的心灵也是美的,因为他不计一己得失,想法让“我”读书。《用心灵去倾听》中的_________的心灵是美的,因为她具有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去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

2.《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_______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阐明了人类生存“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_。

3.有所期诺,_____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5.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口语交际与实践。(5分)

环境,珍惜资源,人人有责。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掌握保护的资料,写一写作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资源的重要性,也可谈谈你是怎样在生活中珍惜资源的?应呼吁大家怎样做能更好的珍惜资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创作一条环保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2分)

(一)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1分)

2.用“____”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3分)

(1)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2)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的仪器()的计划()的观察()的勘测

5.用“ =”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1分)

6.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⑥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粗略——_______

瞬间——_______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2分)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2分)

5.作者把_

比喻为

的宴席。把

比喻为______ _ 的快餐。(1分)

6.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分)

九、作文(任选一题习作)(30分)

1.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写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作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挚情感。

2.从你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你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任选一题习作,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书写工整,思想健康。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

试卷答案:

一、朦胧 晶莹 俏丽 潺潺 陡峭 悠悠 雄鹰 骏马 小鹿 恩赐

二、镌刻(juān)瘦削(xuē)扁舟(piān)阻挠(náo)塑料(sù)挫折(cuî)

三、和蔼 庞然 行色 悬崖 起伏 一斑

四、1.依然 2.居然 3.果然 4.突然

五、1.这是铁路干线。2.索溪峪的美景使我们流连忘返。3.小芳对我说,请帮她拿本书。4.桑娜怎么能看着孩子和死去的西蒙睡在一起? 5.他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六、1.桑娜和渔夫 残疾青年 苏珊 2.说明(科学小品)地球的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只有一个地球 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3.纤毫必偿 时刻不易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何人不起故园情

七、答案能紧扣题意酌情给分。

八、(一)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2.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体会到了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3.一詹天佑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二詹天佑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地勘测、绘图。三詹天佑请教当地农民。四詹天佑遇到困难总是想着为祖国争气,鼓励自己。

4.(1)一丝不苟、高度负责(2)(精密)(周密)(周密)(精密)

5、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6、为中国工程师争一口气,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沉重的回击。

八、(二)1.搏、奈、豪、影 2. 细致、永恒 3.文中第三自然段。4.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5.作者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6.【改题标准】表明你的观点,引述作者观点(得1分)、结合自己读书经历论说自己观点、语言通顺(1分)。

5.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五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V“.(4 分)

空隙(kōng kòng)

重新(chóng zhòng)

动弹(dan tan)

闷雷滚动(mēn mèn)血液(xiě xuè)

传说(zhuàn

chuán)

漫天卷地(juǎn

juàn)

门框(kuàng

kuāng)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zhú

jiàn

jià

shǐ

xiū

zhù

zhái

()

()

()

()

bēi

cǎn

wéi

kàng

měng

shòu

zōng

yǐng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4 分)

揭()

绳()

()

竖()

竭()

蝇()

()

坚()

四、填字成词,并完成练习。

(8分)

风()浪静

奔流不()

横七()八

气()

败坏

神机()算

鸦()无声

呼风()雨

()根到底

1.选词填空。,是科学使人类能够,,让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写出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3.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句话:

五、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给所填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V”。

(3分)

1.随()而安

①境遇;②对待,款待;③机会。

2.若隐若()

①现在;②临时;③显现。

3.出乎()料

①意思;②愿望;③料想。

六、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填空。

(填序号)(4分)

A.拟人

B.比喻

C.反问

D.设问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沟水汨汨,很满意地响着。

()

3.这座住宅难道不能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

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七、口语交际。

(3分)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

上面是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针对这种情况,请你写-句提示语,发善地提醒游客不要乱扔垃圾、乱写乱画。

八、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4 分)

即使........也.........如果........就.......尽管......也.......不是.......而是.......1.()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眼睛,()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4.()如此,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

九、按要求写句子。

(6分)

1.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用划横线的词造句)

2.小女孩说:“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改为转述句)

3.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改为反问句)

4.叶子漾起波纹。(扩写句子,不少于两处)

5.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几乎差不多和蝉样有名。(修改病句)

6.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

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 分)

1.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认识了伟大的巨人,的精卫,为人类“盗”取火种的,还有的女娲,神话故事真有趣啊!

2.“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返景入深林。

4.______________ ,千树万树梨花开。

5.云母屏风烛影深。

6.须臾却人海门去。

7.诵读诗词佳句往往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写出了夕阳斜照的艳丽江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道出了“当局者迷”的深刻哲理。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5分)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 jīng)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lèn nèn)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动,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作者:叶圣陶)

1.用“\”画去片段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1分)

2.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呢?请用“一”画出第2自然段中相关的动词。(2分)

3.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用“

”在片段中画出相关语句。(2分)

十二、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16分)

花瓣飘香

①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②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③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④“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⑤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⑥“摘花瓣做什么呀?“

⑦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些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⑧“你爸爸呢?”

⑨“爸爸在南沙当兵。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⑪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不知所措: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V”,错的画“X”。(4 分)

(1)小女孩摘带露水的花瓣是因为自己喜欢。()

(2)小女孩摘花瓣是想寄给在南沙当兵的爸爸。()

(3)小女孩摘花瓣是想让生病的妈妈高兴。()

(4)小女孩摘花瓣是不想让生病的妈妈生气。()

3.根据短文内容和提示填空。(3 分)

这篇文章写了,(时间),一个

(人物)为了让

闻到花的清香(起因),在(地点)摘下

(经过),想让

(目的)的故事。

4.文中“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文章主要通过对小女孩的描写,表现了她的特点。(2分)

6.文章的结尾“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其中“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是因为,“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是因为

。(4分)

十三、习作。

(30分)

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生活中的事情让我们感悟到很多。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写你的经历。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完整,350字左右。

四年级上册期中学业评价语文答案

一、kòng

chóng

tan

mèn

xuè

chuán

juǎn

kuàng

二、逐渐

驾驶

修补

住宅

悲惨

违抗

猛兽

踪影

三、示例:

揭示

竭尽

绳子

苍蝇

伟大

违抗

竖折

坚决

四、平

1.归根到底

呼风唤雨

2.示例:人声鼎沸

3.示例:江面上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五、1、遇

2.现

3.意

六、1,B

2.A

3.C

4.D

七、示例:满腔热情爱中华,众志成城护长城。

八、1.即使........也.........2.不是.......而是.......3.如果........就.......4.尽管......也.......九、1.示例:小河里的水是那样清,那样凉。

2.小女孩说,她觉得她好了一些!

3.难道科学不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吗?

4.示例: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5.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样有名。

6.因为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所以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十、1.盘古

坚持不懈

普罗米修斯

不惧危险、甘于奉献

2.越来越近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颤动起来

比喻、夸张

3.复照青苔上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长河渐落晓星沉

6.卷起沙堆似雪堆

7.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十一、1.jīn

lèn

2.触

3.细丝原先是真的.......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逐渐变成灰色。

十二、1.文中指小女孩因为摘花瓣被“我”看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1)

X

(2)

X

(3)

V

(4)

X

3.一天清晨

小女孩

生病的妈妈

“我”家门前

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生病的妈妈高兴

4.小女孩心疼妈妈,想念爸爸(或:妈妈生病了,爸爸不在身边,小女孩很难过,她感到无助、委屈)。

5.语言

乖巧、懂事

6.“我”赞赏小女孩体谅父母的孝心。

“我”被小女孩的行为感动了,也要向小女孩学习,去关心和体谅父母。

6.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篇六

5、A

6、①不畏浮云遮望眼②决眦入归鸟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提示:必须运用假设和比喻,符合逻辑和格式。

8、①斜着眼看。②盖。

9、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

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10、提示: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启发的谦和。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11、“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12、①因为自己一向认为管小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受到谴责,可谓“不幸”。

②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13、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勇于自责反省。

14、父亲儿子

15、①烘托走路的艰难。

②从鞋的变化,写出了生活的变化之大。

16、疼爱儿子,为儿子深感自豪且虚荣。

17、一是强调冬季来香山的游客少,二是强调冬季香山风景的独特之处,引起读者兴趣。

18、如:①对比“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现在只剩下…………空壳。”

②拟人“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享受安宁……”

19、提示:可从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举例,体现出语言的亲切、自然、生动形象特点等即可。

20、春天妩媚,夏天丰腴,秋天绰约,冬天充满着骨气。

7.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七

(2017--2018学年上学期 命题范围:七上全册)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学而时习之。(《论语》)(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4)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奇特的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句子是:,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5)默写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

2.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1)-(4)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髻()儿 贮()蓄 镶()上 ...(2)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3)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4)“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第二段的哪句话?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知识。

(1)《济南的冬天》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

(2)《西游记》中,________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后因________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做水怪。4、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二、阅 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选自《意林文汇》2009年第4期

5.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2分)

①故事情节:()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惊喜 ——()—— 心情很好 ——()

6.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2分)

7.文章第⑤段对小伙子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手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8.“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9.课外链接:南京的彭宇在街上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惹官司上身,被一审法院判赔老人损失,让不少人觉得好人难做,那么,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请说说你的想法。(2分)

[二]十年前妈妈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10、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分)

11、“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12、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13、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14、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三】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由(人名)组织当时的一批文人编写的。(2分)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与友期行 期:(2)去后乃至 去: ...(3)相委而去 委:(4)下车引之 引: ....1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2)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18.文中强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有何用意?(2分)

答:

五、作文(40分)19.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回报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你感兴趣的事情令人难忘,那是我们成长的一个个足迹。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以“儿时的乐趣”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10—2011学上期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 语文

一1.(1)潮平两岸阔(2)不亦乐乎(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日月之行;星汉灿烂(5)略

2、(1)jì zhù xiāng(2)清秀、美丽而不俗气。(3)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4)照应了第二自然段的“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这句话。

3、(1)老舍 舒庆春(2)沙和尚 打碎琉璃盏

4、①、在“谨向公众致歉”前加“我们”。(2分)②、举一反三。(1分)③、故宫博物院(署名)(1分),2011年5月17日(时间)。(1分)

二【一】5.①捡到;归还 ②“不屑”或“想不通”;不好意思(错1-2空扣1分;错3空不给分)6.把手机交给学校,儿子肯定会受到表扬,但儿子却不愿受表扬,所以我感到“惊讶”。儿子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受表扬,而是做人的本分。说明儿子不爱慕虚荣,为人善良,不虚伪,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为此感到“欣慰”。

7.动作描写,突出着急;神态描写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之外;语言描写,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写出任意一种即可)

8. “善良”:归还手机;“不虚伪”: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意思对即可)9.想法积极,方法可行,语言通顺。如果选择不帮助,给0分。

【二】

10、处于老师的责任与爱心;可能是自己的学生;小女孩正处在人生最危难的境地。

11、冒充女孩的妈妈去认领她。

12、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这位老师对孩子爱护的急切心理。“冲”说明她救护女孩的急切,“搂”说明她对女孩的爱护。

13、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章中心是表现这位老师母亲般的爱心,女孩偷书可省去不写。

14、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三】

15.《世说新语》;刘义庆

1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17.(1)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8.a、体现小孩子玩耍天性。b、那么小的孩子竟那么知礼是聪明。c、为后文“元方入门不顾”的护礼而失礼作了“他还小”的隐性说明。d、与后文“元方入门不顾”相照应。

8.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八

一(28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4)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7)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9)请写出蕴含哲理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试卷上出现的除外):

, 。

2. 书写考查。(4分)

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请用正楷或行楷把下面的话抄写在方格中。要求:规范工整、美观,用简体字。

人的一生有三件必须坚持的事:读书、思考、为他人服务。读书使人明智,思考使人深刻,为他人服务使人心灵纯洁,道德高尚。

3.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骸(hái)骨 潜(qián)行 狩(shǒu)猎 匀称(chèn)

B.轻(qīng)盈 倏(shū)忽 篡(cuàn)夺 沧(cāng)茫

C.葱(cōng)笼 喑(yīn)哑 喧嚣(xiāo) 静谧( mì )

D.窸窣(sū) 嗉(sù)囊 棹(zhào)船 溯(sù)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赶快去复习。”妈妈说:“否则考试又要不及格了!”

B.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

C.书中除神话传说外,还有诗歌、传记、科学小品,人生语录等……

D.我是去呢?还是呆在家里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江宁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班级开展了“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完成7-9题。

7.全班为本次活动搜集了不少资料,第一小组搜集到了一幅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说明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的内容。(2分)

8.“嫦娥三号”登月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第二小组搜集到了一则相关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2分)

中新社“远望6号”远洋航天测量船12月15日电 经过12天的奔月、绕月旅程,“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北京时间14日晚在38万公里外的月亮上成功降落,并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

中国古老美丽神话中,几千年前奔月的嫦娥与玉兔相伴居住的广寒宫里,终于第一次迎来了“娘家人”。

这是人类探测器时隔近40年后再次登陆月球,也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地外天体上第一次印刻了“中国足迹”。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探测器软着陆月球的国家。

9.第三小组搜集了一则关于月亮亮的寓言,请你完成题目。(2分)

有一次,月亮要妈妈给她做一件斗篷。妈妈回答说:“我怎么能给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呢?你现在是新月,然后又是满月;再接着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满月了。”

(1)这则寓言选自《 》(1分)

(2)寓意是: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0-16题。(19分)

河中石兽(12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山门圮于河 ( ) (2)阅十余岁 ( )

(3)尔辈不能究物理(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11.选出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2分)

A.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 一老河兵闻之

C. 其反激之力 D. 求之地中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A.水不能冲石;B.转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2分)

揠苗助长(7分)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曰:“今日病(病,累)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⑴谓其人曰( ) ⑵茫茫然归(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16.读完本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如有请举一例。(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2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7.选段介绍了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请至少写出两点)(2分)

18.画线句子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 顺序,说明 是现象,说明 是本质。(3分)

20.选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2分)

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21.下面是作家萧乾的散文《初冬过三峡》中描写“云”的句子,请你根据文段内容推断这是什么云,并说明理由。(2分)

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11分)

燕子翩翩入云端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劳。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的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③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钞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④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因为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例如,美国的亚种仓燕,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不间隔断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⑤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妇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⑥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⑦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子种类不尽相同。据统计,全世界共有75种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传说里,燕子被称为幸福鸟,人们把它们看作吉祥的象征。

22.根据本文的介绍,概括燕子的特点。(4分)

23.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的原因有哪些?(2分)

24.本文有几处运用了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处,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25.第一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否除掉?为什么?(3分)

三(30分)

25.请以“月亮的故事”或“月亮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条理清楚。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8分)

1.(10分)(1)隔江犹唱后庭花(2)无可奈何花落去(3)青山郭外斜(4)问渠那得清如许(5)赚得行人空喜欢(6)烟笼寒水月笼沙(7)惊起一滩鸥鹭(8)教然后知困(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对即可)(每空1分。有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2.(4分)书写要求:书写正确(1分)书写清晰;(1分)书写工整;(1分)书写美观;(1分)

3.(2分)D

4.(2分)C

5.(2分)B

6.(2分)C

7.(2分)该标志的主体部分是汉字“月”的古体字,下面分别是“中国探月”四个汉字和英文缩写。

8.(2分)“玉兔”成功落月并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

9.(2分)

(1)(1分)《伊索寓言》

(2)(1分) 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

二(42分)

(一)(19分)

10.(4分)(1)倒塌(2)经过,过了(3)推究 (4)于是

11.(2分)C

12.(4分)(1)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13.(2分)C B

14.(2分)⑴告诉,对……说⑵……的样子

15.(2分)宋国有一个听说自己的禾苗不长而拔禾苗的人。

16.(3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意思相近即可)

(二)(12分)

17.(2分)示例:它们都很高,很美,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18.(3分)打比方 介绍了卷云轻而薄的特点,使说明通俗明白,语言活泼生动

19.(3分)逻辑;云的形态;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20.(2分)B

21.(2分)卷云 因为句中用“一束束白色的飘带”来描绘云,和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像洁白的绫纱”的特点吻合。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趴下悬崖。

(三)(11分)

22.(4分)善飞;繁殖力强;勤劳(或“善捕虫”);聪明(或方向性强)

23.(2分)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钞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

24.(2分)“它们一会儿……滑翔几分钟”生动具体地说明了燕子高超的飞行特技。或“甚至在……孩子们”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学会了在飞行中解决一切的本领。

24.(3分)不能。燕子只是鸟类中最善于飞行的一种鸟,去掉”之一“,燕子就变成鸟类中唯一最善于飞翔的了,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三(30分)

(一)作文评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评分程序是先整体评定基础等级,再评定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24分) 从内容、结构、表达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2.发展等级(6分)以下三方面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①有深度;②有个性;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二)作文评分常规要求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扣1分。

3.字数每少5 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9.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九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匀称( ) 躯壳( ) 哀号( ) 篡( )夺 溅( )落

yàn( )语 gōu( )火 zhuó( )陆 喧xiāo( ) 峰luán( )

2、根据释义,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 )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

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 )

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 )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 )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并改正。(2分)

(1)A、风定天清 B、阴阴约约 C、遥遥在望 D、毫不犹豫 ( )

(2)A、惊谎失措 B、哀鸣 C、变化无常 D、断肢残腿 ( )

(3)A、篡夺 B、扰乱 C、更盛一筹 D、夜色仓茫 ( )

(4)A、弥漫 B、海域 C、历历在幕 D、一叶孤舟 ( )

4、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把词语补充完整。(5分)

海 石 日 星 开 破

首 立 暗 明

5、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2分)

A、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

B、绿色蝈蝈毫不犹豫地接受金龟子,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C、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

D、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

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6、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字。(2分)

某学校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创设良好校风:

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定;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

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1)、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2)、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根据例句的结构,再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语文学科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以在潮起领略海的壮美,也可以在潮落时体昧

的静谧。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3题。(14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读遍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解释文段中的文言词语。(4分)

穿壁: 大姓: 感叹: 大学:

10、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11、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以此为戒 D、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衡乃穿壁引其光 。

(2)愿得主人书读遍之 。

13、文段讲的就是著名的 (成语)的故事。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人们把它作为 的典型进行讴歌和褒扬。(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8题(10分)

①云就像是天气的( )招牌( )( )天上挂着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那些轻盈、站在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4、给语段①括号处加上标点。(2分)

15、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文中的句子)(2分)

16、概括语段③文字的大意。(2分)

17、文段③划线的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

的特点。(2分)

18、语段中加点字一般和常是否能去掉?理由是

。(2分)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9-25题(19分)

老舍

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

⑵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连半个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它倔强得很!

⑶是,猫的确是倔强。看吧,大马戏团是什么狮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于笨驴,都能表演一些玩艺儿,可是谁见过耍猫呢?(昨天才听说:苏联的某马戏团是确有耍猫的,我当然还没亲眼见过)

⑷这种小动物确是古怪。不管你多么善待它,它也不肯跟着你上街去逛逛。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的嘴往往被蜂儿或蝎子螫的肿起来。

⑸赶到猫儿们一讲起恋爱来,那就闹得一条街的人们都不能安睡。它们的叫声是那么尖锐刺耳,使人觉得世界上若是没有猫啊,一定会更平静一些。

⑹可是,及至女猫生下两三个棉花团似的小猫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么尽责地看护儿女,连上房兜兜风也不肯去了。

⑺郎猫可不那么负责,它丝毫不关心儿女。它或睡大觉,或上屋去乱叫,有机会就和邻居们打一架,身上的毛儿滚成了毡,满脸横七竖八都是伤痕,看起来实在不大体面。好在它没有照镜子的习惯,依然昂首阔步,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两口东西,就又去挑战开打。有时候,它两天两夜不回家,可是当你以为它可能已经远走高飞了,它却瘸着腿大败而归,直入厨房要东西吃。

⑻过了满月的小猫们真是可爱,腿脚还不甚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上没结没完。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即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⑼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不肯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呀。可是,你也爱花。这个矛盾就不易处理。

⑽现在,还有新的问题呢:老鼠已差不多都被消灭了,猫还有什么用处呢?而且,猫既吃不着老鼠,就会想办法去偷捉鸡雏或小鸭什么的开开斋。这难道不是问题么?

⑾在我的朋友里颇有些位爱猫的。不知他们注意到这些问题没有?记得二十年前在重庆住着的时候,那里的猫很珍贵,须花钱去买。在当时,那里的老鼠是那么猖狂,小猫反倒须放在笼子里养着,以免被老鼠吃掉。据说,目前在重庆已很不容易见到老鼠。那么,那里的猫呢?是不是已经不放在笼子里,还是根本不养猫了呢?这须打听一下,以备参考。

⑿也记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国轮船上,我吃过一次猫肉。事前,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肉,因为不识法文,看不懂菜单。猫肉并不难吃,虽不甚香美,可也没什么怪味道。是不是该把猫都送往法国轮船上去呢?我很难作出决定。

⒀猫的地位的确降低了,而且发生了些小问题。可是,我并不为猫的命运多耽什么心思。想想看吧,要不是灭鼠运动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消除了巨害,猫的威风怎会减少了呢?两相比较,灭鼠比爱猫更重要的多,不是吗?我想,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天,一切都机械化了,不是连驴马也会有点问题吗?可是,谁能因担忧驴马没有事做而放弃了机械化呢?

19、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

蹭( ) 毡( ) 雏( ) 猖( )

20、.老舍先生爱花草,爱小动物,尤其爱猫。在初中课本中我们曾学过另一篇《 》,也饶有兴味。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

剧本 。(3分)

21、本文中老舍先生基于一生对猫的观察之上.细数了猫的优缺点。请你各总结概括出四条。(4分)

优点:

缺点:

22、一般来讲写猫的文章大多抓住猫之乖巧、可爱,而本文的切入点是什么呢? (2分)

23、第⑾和第⑿段的内容似乎与上文联系不大。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分)

24、第⑽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1分)

25、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肯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吧。请选择一种动物,用一段文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其外形。 (3分)

三、写作(3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郎、科林斯、奥尔德林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从此,人们访问太空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频繁。据科学家预言,2050年,太空旅行将大降价,人们访问太空如同今天出国旅行一样方便。

请以飞向太空为题写一篇科幻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普及卷

1、chèn ké háo cuàn jiàn 谚 篝 着 嚣 峦

2、⑴预兆 ⑵里程碑 ⑶津津有味 ⑷弱肉强食 ⑸千姿百态(姿态万千)

3、⑴B 隐隐 ⑵A 慌 ⑶D 苍 ⑷C 目

4、枯 烂 转 移 膛 肚 昂 挺 弃 投

5、C 6、静 敬 劲 竞

7、⑴不久,又出现高高的城墙,呈凹凸形,延续不断有六七里,竟然看去像一座城市了。 ⑵一会儿风息天晴,所有的影像全没有了,只有一座高楼,直上云霄。

8、(略)

9、穿壁:在墙壁上打洞 大姓:大户人家 感叹:感动赞叹 大学:大学问家

10、D 11、D

12、⑴匡衡就在墙壁上打个洞,把那烛光引进屋内。 ⑵希望能够得到主人的书,(并且)读遍这些书。

13、凿壁借光 勤学成才

14、 : ,

15、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6、依次介绍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的位置、形态特征以及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17、比喻 卷云轻盈和洁白的特征。

18、不能。两个词在句中起限制的作用。表明是在一般和经常的情况下,排除特殊情况。两个词在语言的表达上严密、准确。

19、cèng zhān chú chāng

20、《济南的冬天》《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龙须沟》、《茶馆》

21、优点:捕鼠尽职 高兴时温柔可爱 勇敢 母爱尽责 好斗 生机勃勃 天真可爱 缺点:贪玩 倔强 毁花 不敢上街 恋爱时鸡犬不宁

22、猫是一种古怪的动物,它的性格极为矛盾而古怪。

23、写在当今社会中猫的地位降低的现状及人类的残忍,引出下段中的深思,警醒人们热爱生命、自然。

24、第⑽段运用一个设问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10.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篇十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B.全校同学聚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

D.放眼望去,气象万千,面对这种沧海桑田的奇景,能不诗兴勃发吗?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垮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他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

D.刚起到门口,就闻到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龙井茶的清香。

3.用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4.名句默写

(1)沾衣欲湿杏花雨。

(2),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3)绿树村边合。

(4),禅房花木深。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7)《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及其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的句子是?,。

(8)《天净沙 秋思》中最能表达作者孤寂愁苦以及漂泊他乡的思乡之情的句子。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10)《〈论语〉十二章》中辩证指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11)请写出《论语》中两句关于学习方法的名句

A:B:

5、仿写:

例句:学习,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学习,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工具。

仿句:,。例句:母爱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

仿句:。

6、中国对联的文学性很值得一番推敲,下面有两幅对联,你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店铺用的吗?

(1)好将妙手夸针巧,(2)虽是毫末技艺,漫把春光细剪裁。却是顶上功夫。

()()

7.中国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中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春秋》。孔子,名是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是时期伟大的家、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8.名著阅读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这首小诗出自冰心的诗集《》。这部作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母爱的赞颂;

2、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情;3

二、文言文练习

(一)《论语十二章》

1、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重点字词翻译

时习愠省信传罔

殆说堪逝笃君子又

3、易考字词性活用字

吾日三省吾身 日:温故而知新故、新:传不习乎 传:饭疏食饮水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4、易考选择题的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做,当作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知道,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博学而笃志

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5、《论语十二章》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二)文言文《世说新语》两则专题复习

1、重点字词解释。

内集俄而否欣然差拟未若去乃时戏期委惭引顾

2、翻译重要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理解、简答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两个咏雪的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三、课内阅读练习

(一)阅读《春》

1.本段写春天的花美。从文段中可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着”改成“叫着”好不好?为什么?

3.本文总体从哪三个方面对春进行了描绘?在绘春中又是通过哪五幅画面来展现春的魅力 答

4、请分析文中“偷偷”“钻”用得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济南的冬天》[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看护()济南()着落()薄雪()澄清().....

2. 本文抓住济南冬天“___________”这一特点,紧扣着“山”和“水”,描绘出了几幅

淡雅的山水图:第一幅是,第二幅是,第三幅是。写山景描绘了几幅山景图:。

3. 选择题。

(1)括号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晴朗无云)

B.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这里是透明的意思)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小巧而灵便)(遂宁市中考题)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北京市中考题)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_。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_。④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4. 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5.“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若去掉“声”字好吗?为什么?

6、填空。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字,族人,现代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话剧《》等。

一、1.b 2.d8、《繁星春水》、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二、1、春天的花美在热烈,美在色彩,美在香味。(围绕花的情态、颜色、香味回答,回答多

姿多彩也可以。)

2、不好,因为“闹”字不但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争喧的场景,内容更丰富,而“叫”只是从声音方面来写。

济南的冬天

上一篇:魔法世界历险记叙事作文下一篇:周六加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