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上抛教案
1.竖直上抛教案 篇一
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教学结构】
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是:
1.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都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只是初速度不同而已。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常选竖直向下为坐标正方向其运动规律为Vt=gt、h•=12gt、Vt=2gh。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还有如下几个22特点。
(1)以运动初始时刻开始计时,若运动时间之比t1∶t2∶t3……∶tn=1∶2∶3……∶n,则位移之比S1∶S2∶S3∶……Sn=1∶4∶9……n如图37所示。
(2)以运动初始时刻开始计时,若取相等的时间间隔
t I: tⅡ: tⅢ: ……tN=1:1:1:1:……1,• 则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 之比s I: sⅡ: sⅢ:……sN =1:3:5:……(2n-1)如图38所示。
(3)以运动初始时刻开始计时,若取相邻的位移相等,s I: sⅡ: sⅢ:……sN =1:1:1:……1,•则在相等位移之内时间间隔之比
t I: tⅡ: tⅢ: ……tN=1:21: 32 :……nn1,如图39所示。
2.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有两种方法认识和解决竖直上抛问题,其一是可把这一运动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上升过程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可按匀减速直线运动处理;下降过程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且初速度为零,可按自由落体运动处理。其二是把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下落运动看成一个统一的运动。它是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为坐标正方向,加速度竖直向下,大小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Vt=V0-gt,h=V0t-gt2、Vt2=V02-2gh。•这三个公式概括了
21竖直上抛运动往返的全过程,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处理和解决竖直上抛问题更方便。
竖直上抛运动有如下几个标点(1)上升的最大高度H=V02/2g
(2)物体由抛出点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时间t1与落回到抛出点所需时间t2•相等。并且可以推广到:物体上升过程中通过某一点,物体由这一点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跟物体由最高度落回到这一点所用时间相等。计算可得t1=t2=v0/g,所以物体由抛出点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总时间t=t1+t2=2V0/g。(3)物体落回抛出点的速度与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t=-V0。•并且可以推广到物体上升过程中通过某一点,物体上升的通过这点的,跟下落时通过这一点的速度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竖直上抛运动的V-t图象如图40所示,0-t1时间内是物体上升过程,速度为正,•竖直向上由V0减到零,上升的最大高度可由阴影部分的三角形面积求得
H=S=12V0×V0/g=V022g。t1-t2时间内物体
是下落过程,速度为负值,与V0反向竖直向下,•由零到-V0。t1-t2时间内速度图象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负值,表示落下的高度,其数值为H=V02/2g,所以物体在t2时间落回到抛出点。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下落阶段的速度图象是同一条直线,斜率K=-g,所以竖直上抛运动是整体上是一个竖直向上的V0为正方向,加速度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题要点】
例1.一质点由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质点经过B点时的即时速度是到达C点的速度的3/5,BC间的距离是80m,求AC间距离和到达C点的速度。
分析解答
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V0=0、a=g是已知条件,AB、BC、AC•段的联系是加速度相同a=g,且VB=3Vc/5,SBC=80m。要求SAC和VC,选择包函V0、Vt,a,s没有t的公式Vt2=V02+2aS列方程求解即可,设AC间距离为h,质点到C点速度为V,•则AB段(3v/5)2=2g(h-80),BC段V2=(3V/5)2+2g80;AC段V2=2gh。三个方程中任意两个组成方程组即可求出AC间距离h=125m,质点到达C点速度大小V=50m/s。
点评: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0=O,a=g是两个已知条件,只要按上节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对分析自由落体问题是简单易解的。
例2.一物体从36m高处自由下落,这个高度分成三段,每段用的时间相等,•则每段高度从上到下依次是 m,m和 m。
分析解答:本题可用两种方法求解,其一是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设从上到下三段高度分别为h1、h2、h3,每段时间为t,总高度为h,如图41所示,则h•=-gt2 , 2112g(3t)2,h1=
12gt2 , h2•=
12g(2t)2
h3•=12g(3t)2-12g(2t)2.,解得h1=4m,h2=12m,h3=20m。
其二,由于自由落体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按其特点去求解,由运动开始时刻开始计时,在连续三个相等的时间内,其位移之比是S1∶S2∶S3=1∶ 2 3∶5,三段总位移是36m,则h1=h3=361355=20m。
361351=4m,h2=
361353=12m•,点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其特殊规律、掌握其特点,用其特点解题很方便。
例3 当向上的升降机离开地面60m时,从升降机里掉下一物体,经过4S,物体落到地面,那么当物体离开升降机时,升降机的速度为。
分析解答:物体随降机上升到离地面60m时掉下,此时升降机在向上运动,•有竖直向上的速度,物体也有竖直向上跟升降机大小相同的速度,所以物体离开升降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物体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就是物体离开升降机时,升降机的速度。物体离开升降机到落回地面,可按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落体去计算。设物体上抛初速度为V0,上升到距抛出点的最大高度H=V02/2g——① 上升时间t上=V0/g——② 物体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是自由落体运动。
2H+60=gt下/2——③ t上+t下=4——④ 把①②③式代入④式,可得出V0=5m/S。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还可把它上升和下降两段运动看成一个整体去计算。选离地面60m高处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整个运动的加速度a=-g,4s•后落回地面时的位移S=-60m。如图42所示。
根据s=V0t-12gt2 ,-60=4×V0•12104 可得出V0=5m/S。
2
点评:求解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方法相比较,还是把竖直上抛运动看成一个整体运动求解更简便。把竖直上抛运动看成一个整体运动时,是选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例4:在20m高处以初速度15m/s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物体离抛出点10m时,所经历的时间是()
A.1s B.2s C.3s 4.3.56s
分析解答:竖直上抛运动是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离抛出点10m,可能在抛出点正上方,位移为正,S1=10m。•也可能在抛出点下方,位移为负,S2=-10m,求物体经历的时间,可选用S=V0t-12g(2t)2 的公式。当物体在抛出点正上方时,有10 =15t-10t2,求得t1=1S、t2=2S两个答案,这两个答案都符合题意,因为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物体有上升时运动到距抛出点上方10m处和下降时距抛出点上方10m处两种情况,对应两个时间,故A、B选项都正确,当物体在抛出点正下方10m处时,有-10=15t-212
10t,求得t3=3.56S和t4=-0.56S。t4不符合题意,舍去,D选项也正确。
点评:竖直上抛的物体,当它的位移为正时,也就是它运动到抛出点正上方某点时,可能是上升过程中经过该点,也可能是下落过程中回到该点,故应对应两个时间,两个速度,这两个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竖直上抛物体回到抛出 点后,仍要继续向下运动,此后物体的位移在抛出点正下方,为负值,故只能对应一个时间,一个速度,速度为负值,表示方向向下。
【课余思考】
竖直上抛运动有上升和下落两个阶段的运动,能否把这两段运动看成是一个整体运动?怎样理解竖直上抛整体是一个运动。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5倍,甲从Hm的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m•高处自由落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甲、乙两物体下落相同的距离时它们的速度相等。、C.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m。
2.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其时间为达到落地时间一半时,下落高度为()A.H/2 B.H/4 C.H/8 D.H/12 3.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达到最高点时() A.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C.加速度为零,有向下的速度 D.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
4.一物体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当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A.1s B.2s C.3s D.4s
5.甲、乙两球,甲球在地面,乙球在距甲球高为h的正上方,在同一时间,•甲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乙球自由下落,那么它们能在空中相碰的条件是()
A.V0C.V02gh B.V0gh
gh/2 D.V00
参考答案:1.B、D; 2.D;3.B;4.A、C;5.C。
单元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对自由落体运动都成立,竖直上抛运动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a=-g的匀减速直线的整体处理比分段处理简洁。
【竖直上抛教案】推荐阅读:
教案比赛教案08-28
茶艺教案教案10-20
劝学公开教案教案10-26
体育教案-小学体育教案06-11
中班教案元宵灯会教案08-08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教案09-12
体育教案-中学体操教学教案06-17
雨是什么教案大班教案06-27
大班科学教案 轮子变 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