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湘西文化

2024-08-07

神秘的湘西文化(精选11篇)

1.神秘的湘西文化 篇一

2.1 湘西的自然资源旅游价值

湘西的生态资源之“美”,很大程度上在于秀丽的山水树木和丰富的物产。一是林木的数量和种类,湘西有大量的维管束植物,经济林、药材林、果木林、用材林,乔木,裸子植物等,除了较为常见的植物种类,湘西还种植了近50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如银杏、香楠、水杉、珙桐等。二是植物种类和数量,湘西拥有的动物资源占到全湖南省的80%左右,并保有如娃娃鱼、华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逾160多种。三是水资源,包括澧、酉、沅、武四大水系,以及其分散的`千余条河流小溪。四是就丰富的矿产而言,拥有六十余种地下矿藏,和锰、汞等重金属。

2.2 湘西的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价值

湘西民族文化是在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基础上,融合楚巴文化和汉文化的精华,形成的多元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开放性和延续性,湘西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特性和差异性之上,还带有与相邻区域文化所相似的共同点。因此,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上具备吸引游客和大力开发的优势。

2.3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目前,湘西拥有凤凰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包括张家界森林公园等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泸溪沅水风景名胜区等5个省级风景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耶古城遗址等五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熊希龄故居、天王庙、三潭书院等10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拥有世界遗产地1;风景名胜区4;自然保护区4;森林公园13地质公园4,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2国家历史名城1。由此可见,湘西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非常大。

3 湘西旅游发展的建议

3.1 开发湘西旅游资源与产品

湘西旅游开发的核心是围绕开发旅游和建设旅游生产力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市场为导向, 以产品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变旅游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注重规模的同时,注重产品的创新,要出绝品、精品和特品。湘西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要根据总体规划,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资源特色,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

湘西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旅游产品是湘西直接进入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综合。建设旅游产品是湘西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争取在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换代和优化方面取得突破。

3.2 湘西旅游品牌建设

“大湘西旅游圈”要想成为大三峡旅游产品中的佼佼者,就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出具有湘西本土特色的名牌旅游产品和优秀旅游目的地。依照湘西旅游资源的赋存和品质,可以考虑打民俗风情品牌、世界遗产品牌、历史文化品牌等。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名牌旅游产品,把旅游业发展为优势产业,并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3.3 湘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湘西旅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首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把自然圈、生物圈和社会圈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的共生共存关系。其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丰富的资源是湘西发展旅游的优势,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超过了一定的承载量,必然会破坏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最终必然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再次,形成可持续的市场观,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的实际状况,进行旅游市场定位,确定资源市场的主体和重点,明确旅游开发和建设的针对性,减少和避免无谓的浪费,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形成可持续的效益观,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即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及地方习惯, 维护当地文化的完整性。同时,合理开发资源,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创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向延振.把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业优势――以张家界市土家文化的开发利用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02).

2.神秘的湘西文化 篇二

一个冬日微暖的午后,迎着阳光能及的街道小巷,且听着柔和的风声,踱步于古城内,光,将人的影子拉得纤长,闲情、惬意便在这阳光、暖风中轻吟回旋。

乾州,古时在苗语中名为“吉后”,意思是听得到水响的地方。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区首府——吉首市的前身,始建于明代洪武时期。古时属于武溪蛮地,汉武帝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1700年,开设乾州厅,1797年,改为直隶厅,扩建古城,修炮台、设营盘、筑碉楼。乾州古城规模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

乾州古城的牌坊不大,古城狭长呈现梳子形的形状,“梳齿长边”的城墙沿万溶江岸而建,城墙外是一条绵延数里的河街,河街的一面是整齐建造在青岩壁上的苗家吊脚楼,河街内侧是城墙。城内的围墙逶迤回环约有两公里,到了明嘉靖时期,为了堵住苗族人民的起义反抗和外来种族的侵犯,城墙更是加长到了近两百公里。

乾州古城就像是一朵开在江畔的水芙蓉,高雅、洁净。开放时的热情奔放似火,关闭时的古城冷艳洁净似冰,我这个建筑的“门外汉”也忍不住细细端详她的容颜。

乾州古街、胡家塘民居楼、平台英雄杨岳斌故居、民族英雄罗荣光故居、城隍庙、观音阁、南方长城古遗址等景点就是这朵美丽水芙蓉深厚的内涵。像阳戏、辰河高腔、傩戏、苗剧等剧种;像四月八、赛龙舟、六月六、玩龙灯、耍武术、游“春”会、赶庙会、跳鬼、赶场等活动,不仅体现了古城原汁原味的淳朴民风,还为古城增添了神秘的文化色彩,更是让她美貌与内涵并存,将极高的文化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民间有云:“乾州的城,凤凰的兵”,一句话道出了乾州古城与凤凰古城同样的地位。乾州古城十里盆地,二水环洲,三陆横城,状如乾卦,因此取城名“乾州”。城内有十里古街,城中有十里河道,城外有十里边墙,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商埠码头,是明清时期南长城防御线上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

乾州古城屹立在万溶江江畔,滔滔江水沿着古城奔流不息,雄伟壮观,古城亭亭玉立,极具观赏价值。全城有“向日门”、“鸿文门”、“宜化门”三个门,古城的南门是一座月城。月城就是指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为方形或矩形。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大城外的小城,主要是用来防御敌人的入侵。传统修筑月城的方法一般都是两栋楼两个门,并在外楼门前留有一定的道路。而乾州古城修筑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古城中的月城有三座城楼,开三道城门,中间一座主楼,两边各一耳楼。布局成“品”字形,主楼与耳楼高矮错落,间距搭配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乾州古城内“三门开”位于南城墙的中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城内的三座城楼各有两扇铁门,是用坚硬的杂木做成,约有20公分厚度,在门的两面都包上了铁皮,并用圆尾铁钉铆加固,外形与古时城门一样。月城的三座城楼既是互为整体,又设有楼门相隔,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持城内人员的互通,又可以严防敌人的攻击。

月城主楼约有16米,为砖木结构。月城的第一层两侧各开有一个小门,这样是便于古时楼上巡视人员的出入。第二层也可以用于屯兵,城楼屋顶为歇山顶,脊顶上镶有彩色葫芦瓷瓶,脊角悬挂有铜铃,对内一面装有轩窗,其余三面是巨砖砌筑,开有两列瞭望眼,瞭望眼是卧升形状,内宽超过50公分,外为一条缝隙。城内的士兵可以通过这些瞭望眼观察到城外的动向,看是否有外敌入侵。

月城中耳城高约有10米,城墙是用青石条垒砌而成,墙体用糯米粉浆拌石灰粘合砌筑,接缝灰浆如线,坚如磐石。两座耳城间的傍外墙是一排营房,当时是为屯兵所用。当古城受到入侵时,关上耳城的两个城门,即可将河街截分为两部分。平时开启城门时,百姓就可以自由出入,到万溶江畔取水、洗涤,城外的商贩也可以自由出入城内,进行贩卖,整个河街连为一体,畅通无阻。据说,当时乾州古城多次遭遇到四川军队的袭击,敌人在城门外守了一个多月,甚至想到截断城内水源都未攻破城门。乾州古城也因此躲开多次劫难,是名副其实的“固城”。

3.神秘的湘西文化 篇三

关键词:苗族唢呐;迁徙;口味;文化成因

湘西苗族唢呐主要流行在各县内的苗族聚居地。多用于苗族的婚嫁、丧葬仪式中。苗族唢呐的内容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艺术性强,具有大众性趣味性等特点。它的音色明亮,尖锐与汉族唢呐曲有着明显的区别。以下就苗唢呐的旋律色彩和节奏律动和调式终止上来分析苗唢呐的风格特点。

一、苗族唢呐的音乐特色

(一)旋律色彩

苗唢呐旋律进行采用平稳和跳进相结合。常见的音程有二度、三度这样的级进和五度、六度、七度、八度这样的大跳音程穿插其中。喜好用六度以上的大跳来调和音乐的“口味”。这种注重线性音乐和线性音色的结合,是苗唢呐的一大特色。

(二)节奏律动

在节奏律动方面,苗唢呐曲可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均分律动以2/4或或4/4拍,节奏感强烈,这种曲子主要用于接亲时催促新娘上轿或者一些欢快的曲子中,如《新娘上轿》《四门》《三点》等曲子。非均分律动,没有明显的节拍感,乐句的划分依照演奏者的气息或是根据乐思的发展而定。在乐曲中,自由延长的音较多,这类乐曲主要用于悲伤的场面,如在白事中的《半路》《出门》。在接亲时,为了渲染父母与女儿难舍难分的气氛吹奏的《车珠调》,当然这样的划分是从整体来看,苗族唢呐曲的大部分节奏韵律还是以非均分律动为主,自由是节奏韵律的特点。

(三)终止式

苗族唢呐的结尾称为“煞果”。根据类型来看,主要有主音终止,异调终止和突煞终止。

主音终止是大多数音乐常用的一种终止手法,它在听觉上带给人们一种完满的终止感,如唢呐曲《升堂拜礼》,其起调毕曲都用“徵”,调式非常明确,终止音等于调式主音,成为这种类型的手段。

和主音终止相反的是,异调终止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相反的感觉。它不完满也不协和,它原本是要结束在主音的位置上,却转向另一个从属音级上,如唢呐曲《新娘上轿》全曲以羽调式为主,在乐曲结束时下二度转到了“徵”音上,造成了不稳定的终止感。如《四门》:

整个曲子与原本是角羽交替的旋法,但在最后结束时,却用小七度上行大跳到“商”音上,造成了曲调的不稳定性,同时带来了突兀的色彩。

突煞终止,是指在乐曲结束时,用一个很短的音符结束乐曲,造成曲终意未尽的感觉。刚听到这种曲子时,有些失去平衡的感觉,但多听几次就能发现这种曲子的特别之处。如以下这首《出门》的结尾部分:

这首曲子终止时,利用了开始乐段的材料做为结束,造成是乐曲在听觉上感觉从头反复但却是最终的结束,使乐曲产生了新鲜感。

二、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

(一)历史与环境的成因

苗族人生性豪爽不拘礼节。民国学者王宗甲在《湘西特种部族鸟瞰》中写道“:苗族强悍,著自上古,被逐南迁,实有难言之苦衷,舍中原之乐土,而迁入山峦瘴万之地,诚所谓下乔木入于幽谷。”这段话中道出了苗族人性格粗旷的两个原因:一是战争迁徙所致。二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从无数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经历的战争之多和迁徙之远,是造就这个民族性格最根本的原因。苗族相传为槃夸子孙,苗族的祖先蚩尤与黄帝逐鹿之战后,蚩尤大败,其部族被一再驱逐,他们爬山涉水寻找自己理想的家园。现在湘西巴代古歌中还流传着苗族七次迁徙的经历。又因为每个朝代的君主唯恐苗人作乱,使派兵征讨,苗人的生活可谓水深火热。《史记》:“周宣王二年,荆楚蛮叛,王命方叔讨平。”至唐虞时,荛克之于丹水;舜窜之于三危(今甘肃敦煌县)。苗民们在战争中受到巨大的创伤,但是部族没有涣散,集中于长江以南,分布于洞庭、彭蠡及安徽,福建广东等地,与汉族对抗。由于不断的迁徙和战争,苗族人形成了顽强的性格和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长久的战争和与统治集团的对立,苗族人很少受到统治阶级的教化和儒家思想的约束,他们在性格养成就是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壤所培植出来的,与自然相互融合。

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其中北东南三面环水,西南以高山为屏蔽,成为自然区。腊耳山和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 “较为艰苦的生存条件,易于培养粗犷坚毅的民族性格和跌宕奔放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感性地外化于音乐旋律的形式风格。”另外,封闭的自然环境也易于造就人们无拘无束的逍遥的性格。如苗唢呐中的大量的非韵律的节拍中,都是呈现一种自由的状态,最后长达八拍以上的结尾音,反映了他们按照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地位中追求自由和幸福。

(二)音乐旋律风格中的口味感知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重口味的食物对味觉神经的刺激较为强烈,主体需要付出较多的能量,机体在生理系统和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动荡与紧张度,从而需要在音乐上有荡气回肠高亢激越的跌宕起伏与之相对应、相平衡。苗族唢呐音程的高低错落,音色尖锐躁急,与当地的饮食口味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湘西苗族人饮食偏好酸、辣。最具特色是酸肉类和酸菜类。酸肉类主要有:猪肉、鸡、鱼。蔬菜类主要有:酸辣子、青菜酸、萝卜酸、白菜酸等等。凤凰县有句民间谚语:“苗族不吃酸菜,三天打捞串。”(走路不稳),可见苗族人爱吃酸的程度,苗族人爱吃酸,并不是天生就喜好,而是因为湘西与海相隔甚远,交通不便,山区周围又没有盐井,所以只有用酸来代替盐,以促进食欲。过去苗寨地区缺盐而人们不得不食酸,现在人们把盐当做补充体力的“药剂”,按苗族人的说法是因为吃口味重的食物做起事来才有力气,由此可见盐对人们心理上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湘西苗族人好辣,基本每家每戶的腌坛中都有酸辣椒,门上、灶前都挂着火红的辣椒串。这种食辣的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湘西地区位于湖南西部,与重庆相邻。这两个地区都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辣区。根据中国现代辛辣口味分区总数统计表统计,四川(含重庆)与湖南的辛辣指数全国最高。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湿气较重。又因为苗族乡区,峰峦重叠,备极险阻,处于山区的苗乡高山屏蔽空气流动差,冬季气候冷湿更加明显。长期居住在湿气重的地区,辣椒可起到除湿气、散热、发汗的作用。现在的苗乡还习惯用姜汤来款待客人,为客人驱赶湿气。

通过对以上旋律风格的文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历史的原因造就了这个民族粗犷强悍的民族性格,第二,自然环境造就了这个民族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和追求“逍遥”的自由之境。第三,饮食风格在生理机体上影响着人们选择淡雅或浓烈的民族风格。由此可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都会形成民族的特色文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当然,这种差异性还需要借助更广阔的学科视角才能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对民族民间音乐起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蒲亨强.长江音乐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蒲亨强.寻千年-楚声遗韵[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3]凌纯声,苪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2003.

[4]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中央音乐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糜 静(1986.3-),女,土家族,湖南花垣人,广西艺术学院民研所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

4.湘西南民俗文化 篇四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缺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二、考核规定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扫告格式要求按学位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第15周由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上交。

三、调查报告格式参考

浅析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艺术特征[三号黑体居中]

[空一格]

魏潇(宋体小四号)

邵阳学院音乐系2009级 舞蹈学专业(五号宋体)

[空一格]

摘要(150—300字,小三黑体)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都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表示庆祝,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年俗文化。在全国各地在春节年俗中,山东章丘的年俗深具特色。春节期间,章丘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人们扭秧歌、舞狮、耍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等,以此来祭礼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收。本文通过对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艺术特征的分析,使更多的人去欣赏这种秧歌的艺术美,对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年文化;秧歌;艺术特征

[空一格]

一、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背景(小三黑体)

(一)章丘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小四号黑体)

山东章丘市地处鲁中地区,是省会济南最东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有“小泉城”的称号。章丘境内有许多的旅游胜地,如: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齐长城遗迹等。章丘历史名人众多,比如宋代著名宰相房玄龄和宋代的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家乡都在此处。(小四宋体)

[空一格]

参考文献(1—3个,小三黑体)

[1]金秋.中国汉族舞蹈艺术欣赏[J].舞蹈欣赏,2010,(02): 85-101.(五号宋体)

5.《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篇五

第一章绪论

1、按内容划分,民俗有哪几种类型?

2、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生产民俗

1、农业生产民俗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

2、我国农谚有什么特征?农谚可分哪几类?

3、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艺术活动有哪些?

4、什么叫商帮?我国十大商帮分别是哪些?

第三章饮食文化与民间习俗

1、我国汉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2、我国唐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3、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中国饮食文化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中国酒文化的内涵?

6、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哪些?

第四章服饰文化与民间习俗

1、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主要变化?

2、简述唐朝服饰的三个特点?

3、简述明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4、简述清代男女服装各有那些式样?

5、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特征?

第五章建筑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

2、简述中国古代建筑有何特点?

3、中国古代建筑是怎样分类的?

4、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5、我国传统民居有何特征?

第六章节庆文化与民间习俗

1、什么叫节庆?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传统节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怎样?

3、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什么叫假日经济?试谈谈你对假日经济的理解?

5、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6、清明节民间风俗有哪些?

7、试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

第七章婚恋文化与民间习俗

1、关于婚姻的意义,现代的观念与古代的认识有何不同?

2、中国古代婚姻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在中国传统社会,历代政府对婚姻作出过哪些最基本的条文规定?

4、封建聘娶婚成立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程序是什么?

5、何谓“七出”与“三不去”?

6、花瑶婚俗有何特征?

第八章生育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析中国传统生育观?

2、中国传统生育观念形成的原因?

3、在现代文明社会,科学生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产翁制度?

5、中国人的人生礼仪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丧葬文化与民间习俗

1、中国古人的生死观念有什么内容?

2、试析民间丧葬风俗?

3、《仪礼·丧服》规定的五服之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信仰民俗

1、什么叫信仰民俗?我国民间信仰主要有哪些?

2、什么叫图腾崇拜?图腾有何特征?

3、我国传统信仰习俗的基本特征?

4、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禁忌。结合本章的学习,思考哪些是原始民间禁忌的传承,哪些是在民间禁忌基础上的发展,从中理出民间禁忌的发展脉络。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考试规定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2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要求按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授课结束后的第二周,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

二、课程小论文格式要求

按学位论文的形式撰写,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论证充分。

标题(三号居中)

姓名(五号,专业、学号)

空一行

[内容提要]

[关键词](3—5外)

空一行

正文(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

[1]

[2]

湖南春节习俗的特点及其变化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湖南春节习俗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春节习俗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它作为东南内陆的一个省份,也呈现出一些地域性特征,具体而言有:鲜明的江南水稻文化特色,强烈的祈丰年目的,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同一民俗事象的外部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以及多民族的春节习俗相互辉映,相互影响等特点 关键词:湖南;春节;门俗特点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重要年节之一,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 作为新年的春节,在辛亥革命以前称为元旦 新正 元日 正旦 三元日等 我国自汉武帝颁行 太初历 开始,就将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 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的共识,决定将公历的 1 月 1 日定为 新年,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作春节。

参考文献:

6.神秘的湘西文化 篇六

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简介

凤凰,地处湘黔边境,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全县总面积为1759.1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344个行政村,人口39.47万,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其中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8万,汉族人口10.75万。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

古老的历史、古老的民族、古老的山川、古老的城市、滋润孕育了古老的文化。继2001年11月17日被国务院行文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后,为了搞好“非遗”资源普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3年凤凰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机构、专家委员会、保护中心。近五六年来,我县积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辅助,明确职责、分步实施、讲究实效的工作原则,组建普查班子,培训普查队伍,制定普查方案,确定普查线路,采取问卷式调查、田野普查等方法,深入到全县苗乡土寨,竭心励志、刻苦倾心、发掘弘扬,做到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艺人、不漏线索。调查乡(镇)24个,村民小组960个,采访传承人900余人,提供项目线索2500多条,拍摄影像资料2100小时,照片10000多张,收集实物120件,出版成果书籍8本;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4556项,其中,民族语言1项,民间文学4301项,民间音乐56项,民间舞蹈23项,传统戏剧18项,曲艺15项,民间美术36项,民间杂技4项,民间手工技艺26项,民俗类共76项;初步完成数据库建设,以县和各乡镇形成的普查综合资料共30本。

7.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研究 篇七

1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态势

随着区域合作大潮的推进, 特别是2003年中央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后, 区域合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湘西地区顺应时代潮流, 因地制宜, 立足自身特色, 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区域合作, 目前区域合作其势已成, 其时已至。从大湘西开展区域合作情况来看, 其各阶段的合作背景、合作主体、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广度和深度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合作、要素单一化合作、区域内合作向市场主导合作、产业综合性合作、区域外合作的转变。

1.1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开始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回顾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历程可以发现:合作之初主要是政府主导为主。这个阶段合作主要特点还停留在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 文化产业要素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交流性、合作性非常少。所谓的区域合作也仅仅停留在声势浩大的签约会和新闻发布会上, 根本谈不上有实质性的产业合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 深层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受制于政府主导机制, 特别是不发达地区, 政府主导机制表现的非常明显, 从规划设计到开发管理, 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政府的身影。为何政府主导模式会对文化产业区域合作造成障碍?原因有二:一是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区域合作, 各地政府必然要以行政区域分割为主要特征, 任何政府领导在其位, 必谋其政, 这种行政区域上的分割注定政府领导在开展区域合作时, 必然会考虑自己行政区域的发展问题, 所以, 以“我”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思路不可能得到更改。二是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区域合作, 必然要考虑政府领导的代继问题。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并不是所有领导都积极热衷。经验表明, 只有当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能对其行政区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时候, 各地政府领导或者不同任期领导才会将其提上议事日程, 才会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当然, 这种情形是区域合作初期阶段不能避免的, 我们也不能否定政府主导模式在促进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合作初期, 各地都需要政府营造声势, 为招商引资打下基础, 也为下一步向市场主导模式转变提供基础。纵观大湘西区域文化产业合作历程可以发现, 大湘西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在政府的推动下已经开始呈现出市场化的苗头, 但市场主导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所以, 下一步的工作, 就是要破除行政壁垒, 积极培养文化产业市场, 引导更多的文化企业来大湘西投资兴业, 让“看不见的手”主导大湘西的文化发展。

1.2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开始由要素单一化合作向产业综合性合作转变

与前面提到的合作主体不同, 如果从合作方式来看大湘西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历程, 可以看到, 大湘西走的是一条由要素单一化合作向产业综合性合作转变之路。在合作初期, 大湘西各市州的文化产业合作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 基于政府功利性的特点, 文化产业合作的内容注定是单一化的, 特别是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成为了各地政府合作的首选内容。政府的这种偏好, 也注定了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的早期合作是片面的, 不完全的。当这种单一化、片面化的合作方式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时, 合作方式必然转型或者升级。从大湘西发展现状来看, 走的是合作方式升级的道路, 区域合作方式由初期的单一化合作向如今的产业综合性合作转变。这种合作方式突破了单一化合作模式的弊端, 其内容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 包括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制作、宣传营销以及各类衍生产品的开发等, 是整个产业链的合作。这种合作才能真正推进大湘西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1.3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开始由区域内合作开始向区域外合作转变

大湘西各市州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划内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 行政区划壁垒并不十分明显, 加上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大湘西的整体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 现已将大湘西定位为湖南文化产业增长的重要一极, 是湖南文化产业“品”字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湖南省旅游局专门主持编制了《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20) , 为大湘西文化旅游定下了新的发展格局, 也为大湘西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事实上, 大湘西各市州现在已经能自觉地将各自拥有的资源放在大湘西整体板块中来谋划运作, 比如, 张家界和凤凰的旅游合作就是例子。另外, 现在大湘西各市州已经开始运筹建设区域性的民族文化产业园, 开始了区域资源的整合与开发。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湘西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区域合作不仅仅是区域内的合作, 而区域外的合作才是真正将大湘西文化推向全国、全世界的重要途径。目前, 大湘西开始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发展战略, 在加强现有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 把合作区域延伸至长株潭、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地区。比如, 2013年先后以深圳文博会、“港洽周”专题招商活动、湖南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周为平台在深圳举行的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介会, 就签约了一批大湘西地区重大文化旅游业项目。

2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基础薄弱

大湘西文化旅游资源占湖南省的41%, 有世界级的自然遗产2处, 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70余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1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个[1]。正是这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使得大湘西文化旅游蒸蒸日上,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张家界为龙头的“奇山异水生态游”, 以凤凰为龙头的“文化生态风情游”, 以洪江为龙头的“古城古镇古村游”, 以新宁为龙头的崀山“原生态自然风光游”。然而, 文化产业中的其他门类却与文化旅游形成了鲜明对比, 广播影视业、娱乐演绎业、出版业、动漫业、会展业不仅体量小, 影响力亦极其有限, 甚至对周边市区都无法形成辐射力。正是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不均衡性, 使得大湘西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也呈现出不均衡性。当然,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除了产业门类发展不均衡导致合作基础薄弱以外, 还有其他的原因。一是文化的同质性导致了合作基础薄弱。大湘西各市州经济同型, 文化同根, 历史同源, 生活同俗, 各市州文化产业资源大同小异, 文化资源的同质性导致各市州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撞车现象, 这也直接使得各市州在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过程不愿意舍弃自身资源, 而做他人嫁衣。就大湘西目前合作现状来说, 是竞争大于合作。二是各市州政府领导的政绩观导致了合作基础薄弱。长期以来, 文化产业被看做是非盈利性产业, 加上部分政府领导对于投入产出过于看重, 且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短期效益, 不愿意在耗时、耗资都比较大的产业上花过多精力, 所以在文化产业区域合作问题上既不愿意做发起者, 也不愿意做合作者。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及市场的不健全导致了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基础薄弱。从当前文化领域的投资模式来看, 发展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引导, 至少在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制度保障等这些问题上, 需要政府打好基础。“筑巢引凤”得先有筑好巢, 然后才能引凤。先不说区域外的合作, 就大湘西区域内来说, 都还得在基础设施和文化市场方面下工夫, 进一步筑牢合作基础。

2.2 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缺乏统一规划

发展文化产业, 特别是一个大区域的文化产业, 必须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 合理规划。就大湘西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来说, 除了湖南省旅游系统对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做了统一规划外, 目前还没有看到哪个部门或者个人就整个大湘西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进行统一规划。从当前大湘西各市州制定的“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来看, 无不是从自我出发, 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有规划涉及到区域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问题。各市州在发展自身文化产业, 塑造自身文化形象的同时, 却忽略了大湘西整体形象的塑造, 从而使大湘西文化产业发展依然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政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就算建成了, 因其财力问题, 其规模和影响力也远远要小于各市州合力打造的产品。这好比过去的珠三角, 由于原来缺乏统一规划, 修了五个机场。大湘西的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 各市州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上各行其道, 散而不精, 以至于外地游客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感受, 加上规模小, 档次不高, 直接影响了大湘西文化的对外辐射力。

2.3 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缺乏平台

搭建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平台, 是推动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前提条件。就当前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平台建设来说, 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来说,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尚未建立。到目前为止, 大湘西还未举办过类似于深圳文博会、西部文博会之类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为区域内各市州开展文化交流提供平台。虽然大湘西各市州举办了独特的文化交流活动, 比如张家界的“中国国际乡村音乐周”、湘西自治州的“中国吉首国际鼓文化节”、怀化的“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这些节会的举办, 在某种程度上为大湘西文化走向全国及全世界提供了展示平台, 但并未对大湘西区域内各市州开展文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二是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投资交易平台尚未搭建。目前, 大湘西各市州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各市州现在所能做的, 一是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扶持, 二是争取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事实上, 通过商业化运作充分配置市场资源, 确实能为文化产品交易拓宽渠道。特别是在资金方面, 通过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搭建投资交易平台, 能有效地缓解文化产业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可以向大连学习。三是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人才交流平台尚未构建。从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要素来看, 人才这一核心要素的的交流合作平台基本上不存在。四是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政策服务平台也尚未搭建, 各市州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 自我发展, 并未为区域合作在政策、制度上有所创新。

2.4 文化产业区域合作体制机制不顺

随着改革日益深入, 涉及到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也表现得

越来越突出。从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来看, 当前面临的主要体制机制障碍表现如下:一是政策措施不配套。当前大湘西各市州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一, 加上各市州发展思路迥异, 历史地形成了一些地方政策法规, 有些政策法规还明显地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对于省级部门提出的统一发展政策和规划, 各市州认为对自身有利的就大力合作, 对损害本地区利益或无利可图的就消极应对, 显然这些地方主义行为与全面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是格格不入的。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到目前为止还缺少一个统一管理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的常设机构, 各市州政府发展文化产业不需要进行沟通, 就算有沟通, 沟通机制也尚未制度化, 这至少说明, 该地区文化产业产业区域合作决策机制是不健全的。三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大湘西作为后发展地区, 资金、技术、文化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滞后。特别是在文化人才这一领域, 大湘西缺乏文化人才培育和引进的长期发展规划, 可以说, 大湘西现在的人才引进模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并没有为文化人才的引进进行制度创新。

3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对策建议

3.1 凝聚共识, 夯实区域合作基础

在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的大背景下, 大湘西要顺应区域合作发展的时代潮流, 各市州要牢牢抓住当前政策机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谋划大湘西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力争在短时期内形成相互协调、共进共赢的文化共同体,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各市州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而且有助于贯彻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品”字形发展战略, 更有助于为全国建立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提供经验。基于此, 大湘西各市州必须凝聚共识, 为夯实区域合作打下基础。在笔者看来, 大湘西必须在以下问题上尽快达成共识, 方能进一步推动合作进程。一是要形成大湘西文化产业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的共识。区域合作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实践已经证明, 区域合作经济时代的竞争, 已经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 而是城市群、不同区域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单靠一个城市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对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大湘西各市州来说, 要想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影响力, 必须群策群力, 实行区域联合战略, 共同进退。大湘西各市州的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都要有这样的认识, 只有形成这样的认识, 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才会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二是要形成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识。在大湘西地区, 文化产业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说有所关注, 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当前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大环境下, 大湘西各市州政府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地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这一共识的形成与否, 直接决定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要形成合作才能共赢的共识。分工与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合理的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而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分工。大湘西经济同型、历史同源、文化同根, 文化资源同质性问题严重, 如果大家各自为政, 独自发展, 势必造成重复建设, 不仅规模档次不够, 经济效益也会大打折扣。况且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 不是哪一个市州的任务, 也不是单靠哪一个市州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开展文化产业区域合作, 需要大家同心协力, 所以, 大湘西个市州必须形成合作才能共赢的共识, 方能应对外界的挑战。

3.2 统一规划, 构筑区域文化统一体

科学规划, 统筹整合大湘西文化产业资源, 是推进大湘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前面已经提到, 大湘西文化产业是湖南文化“品”字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版块, 因此, 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到目前为止, 关于大湘西地区的整体规划已经有了两个, 一个是经济社会民族地区发展规划, 另一个是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总体规划。至于文化产业, 还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由文化产业办或者其他部门出台一个总体规划。大湘西各市州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优势搞好地方规划, 地方规划必须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部署和安排进行, 不能随意规划, 打乱统一布局。就总体规划而言, 既要具有战略思维, 又要具有独特眼光。要有战略思维就是要有大局意识, 要把大湘西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放到不同的区域中去设计定位, 把其定位为湖南文化产业三大版块之一是不够的, 比如张家界目前的定位就是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 因此大湘西文化产业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在国内、国际上的定位问题。要有独特眼光就是要学会亮剑, 大湘西靠什么特色立足?靠什么吸引世界眼光?靠的就是自身那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资源, 靠的就是差异。因此, 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大湘西的独特之剑亮出来, 从而寻求差异化发展。

3.3 整合要素, 打造区域合作平台

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 搭建区域合作平台, 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才会变成现实。就平台的建设而言, 大湘西需要在人才、技术、投资交易、资源共享等领域下工夫。发展文化产业, 其核心要素在于人才, 没有好的创作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 发展文化产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英格尔斯曾经说过:“再完美的现代制度与管理方法, 再先进的技术工艺, 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2]。大湘西在引智引才的问题上, 可以向两江新区学习。两江新区为了建设内陆“人才特区”, 专门成立了两江新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该平台立足破解新区未来10年近30万的高端顶级人才需求, 立足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以引智为核心, 引技引才为重点, 实施海内外“猎头”行动, 整合全球人才和创新要素, 吸引全球高端人才西进两江, 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3]。就大湘西区域内而言, 大湘西要为文化产业人才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从而让各市州的文化产业人才自由流动, 才智充分涌流。另外, 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领域也要建立相关的平台, 从而使得区域内资金、技术、服务能得到合理利用。

3.4 加强领导, 理顺区域合作体制机制

实施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是一项涉及多行政区域、多部门、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 亟需加强领导, 不断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具体来说, 当前大湘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成立大湘西文化产业联合开发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承担的职能是协调区域内各市州不能解决的的文化发展问题, 包括政策、资金、人才等。二是建立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议建立三个层次的联席会议制度, 即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常务副市长联席会议和文化产业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举行, 具体负责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联席会议作出的规划和决定的落实, 各市州主要领导亲自参加, 确保联席会议实效。三是要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而使大湘西逐步走出一条“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企业经营, 群众受益”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之路。四是要建立利益共享、补偿机制。在开展区域合作的过程中, 各市州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取得相同的利益。因此, 要对参与区域合作蒙受损失的市州给予相应的补偿。建议建立大湘西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利益补偿基金, 从地方的财政收入收取一定比例的补偿基金, 用于补偿在区域合作中因分工而导致利益受损的市州。

参考文献

[1]沈丽娜.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在我市召开[EB/OL]. (2013-10—28) .http://www.zjj.gov.cn/website/main/498/499/2013102897996.shtm.

[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路君,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68.

8.神秘的印度舞蛇文化 篇八

古老的节目

自古以来,印度人对舞蛇人一直是心存敬畏的。舞蛇人戴着与众不同的琥珀耳环和珠链,被尊奉为印度神话中的“瑜伽修行者”或圣人。印度舞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中,自然环境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了与毒蛇为友。让一般人望而却步的眼镜蛇、蟒蛇在他们的指挥下,无不俯首听命,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们也会用草药迅速解毒。

印度舞蛇者除了靠在街边表演为生以外,还以出众的捕蛇技术而闻名。他们能从野地中捉到眼镜蛇。这些眼镜蛇被捉住后,会被投入一个盖着布的篮子内,然后舞蛇者会用竹竿挑着篮子穿街走巷,寻找合适的表演地点。

表演中,眼镜蛇的颈部在抬起后会膨胀开,颈部的颜色也会由黑色转为褐色,再由褐色变为浅褐色,在阳光下,其颈部甚至呈现出半透明状。舞蛇表演其实暗藏许多玄机,这些眼镜蛇在表演前,通常会被事先拔掉毒牙或被移除毒腺。这样做会造成蛇的口腔被细菌感染,所以表演舞蛇的眼镜蛇寿命都不长。

在表演中,眼镜蛇似乎会根据笛子的音拍舞动蛇身,可根据动物学专家的分析,眼镜蛇根本听不见人类听力范围内的声音波段,即它们事实上听不见舞蛇者吹奏的乐器。那为什么它们还会有节奏地舞动蛇身呢?据专家推测,眼镜蛇是靠察觉乐器的摇晃而相应地做出摆动姿势。

一些传统的印度人依然将舞蛇视为一项非凡而神秘的艺术。无论是因为受到乐器影响,还是有其他神秘的力量促使这些眼镜蛇舞动身体,印度舞蛇依然是值得一看的奇异风俗。

危险的表演

在印度某些村落,一些传统的舞蛇者会强迫年轻人掌握舞蛇技术,但印度每年都会发生舞蛇者被眼镜蛇咬死的事故。一名来自“卡希姆寇塔”舞蛇者团体(共由60名舞蛇者家庭组成)的首领,就是因大意而被一条眼镜蛇咬死的。

但为了取悦观众,一些舞蛇者不惜安排最大胆、最危险的演出。在印度2008年举行的“舞蛇节”上,一名仅有一岁的印度婴儿居然被放置在一条眼镜蛇边,根本不识眼镜蛇为何物的婴儿还试图去拥抱眼镜蛇。虽然眼镜蛇对婴儿发动了数次攻击,但由于蛇的毒腺已被移除,嘴巴也被缝合,所以婴儿最终安然无恙。人们安排这出“婴儿大战眼镜蛇”的闹剧,完全是为了取悦观众,而一些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则对这一恐怖场景提出了抗议。动物保护组织批评,这样做是在残害眼镜蛇,同时也将那名婴儿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因为眼镜蛇的毒液能很快重新分泌出来。

动物的保护

曾一度成为印度文化象征的舞蛇表演正逐渐衰退,舞蛇者的数量已急剧减少。因为印度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禁止舞蛇者拥有眼镜蛇。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副主席库马对此表示,“这种舞蛇表演采用的都是高度危险的动物”。

虽然眼镜蛇在印度并非珍稀物种,可印度有关部门还是出台了一系列对舞蛇表演的限制。例如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就曾出台一项规定,禁止在公共场合利用野生动物进行表演。当地舞蛇者们认为这项规定严重威胁了他们的生计。一名70岁的舞蛇人布鲁布哈声称:“政府规定要我释放蛇,可这使我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我和其他许多舞蛇者都没有上过学,除了舞蛇根本没有其他技能。”甚至于一些动物保护组织成员也对彻底禁止舞蛇这项古老的传统节目持保留意见。一位名叫马里克的动物保护组织成员认为,印度舞蛇者掌握了大量有关眼镜蛇的知识。

马里克说:“真正崇敬蛇的舞蛇者,能依靠祖传的技能,迅速识别各种不同的毒蛇,知道从哪里才能捕捉到眼镜蛇,清楚被蛇咬后应该怎么处理。但现在印度存在不少对蛇一知半解的舞蛇者。”事实上,印度有大批眼镜蛇并非死于舞蛇表演,而是因其独特的蛇纹而被猎杀,它们的皮最终会被制成手提袋。

9.吸血鬼:西方文化中的神秘主题 篇九

但是后来情形发生了变化。我虽然躲着吸血鬼,吸血鬼却不时来找我。比如说吧,我一直在收集幻想题材的影碟,这些电影中就老有吸血鬼,诸如《刀锋战士》《德拉库拉2 0 0 0》《黑夜传说》等。西方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当我接触到安·莱斯的《吸血鬼编年史——肉体窃贼》时,我已经变得相当宽容了,甚至已经买过一本论述吸血鬼历史的书,当然也已经收集并观看了若干部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

吸血鬼在西方文化中,似乎是一个类似于亚瑟王、罗宾汉的主题,有某个相对固定的起源故事——真假当然不必计较,但也完全可以在这个主题概念的基础上随意发挥,构建新的故事。

下面是传说中关于吸血鬼的一些特征:① 吸血鬼可以永生,它们以吸饮人类的鲜血为生,长着獠牙,有着尖而长的指爪,经常化身为俊男美女。② 吸血鬼往往有着超自然的能力,没有影子。③ 普通刀剑和枪弹只能使吸血鬼受伤,但杀不死它们。④ 吸血鬼怕见阳光,害怕银子和大蒜,用木锥刺破它们的心脏可以杀死它们。⑤ 吸血鬼经常与人类为敌,尽管有时也有与人类交好的吸血鬼。⑥ 被吸血鬼咬过的人也会变成吸血鬼。这些特征在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小说、电影中反复出现,成为俗成的套路。

吸血鬼的故事经常和一个叫特兰西瓦尼亚的地区联系在一起。该地区在今罗马尼亚,位于喀尔巴阡山脉,历史上曾属于马蒂亚斯·科维努斯帝国,又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后来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特兰西瓦尼亚这个在吸血鬼故事中具有符号意义的地名,也可以变化使用,例如在一部以未来星际航行为背景的幻想影片中,就变成了“喀尔巴阡星系”中的“特兰西瓦尼亚行星”。吸血鬼的故事经常和一个名叫德拉库拉的人联系在一起。此人原是1 9世纪英国作家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中的吸血鬼之王,原型是多瑙河畔瓦拉几亚公国的武拉德四世。他曾击败入侵的奥斯曼帝国,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暴君,“德拉库拉”是他的外号,意思是“魔鬼”。近年较为著名的、直接根据小说《德拉库拉》改编的同名电影(流行的中译名是《惊情四百年》)所述的德拉库拉的故事如下:德拉库拉原是特兰西瓦尼亚的伯爵,领兵出城与土耳其人作战,将新婚爱妻留在城堡中。土耳其人为动摇城中军心,向城中散布伯爵已经战死的谣言,其妻信以为真,乃自杀殉情。伯爵战胜归来,惊闻爱妻已死,痛不欲生。城中教会人士却向伯爵表示,夫人系自杀而死,违背了教义,故不能得到教会的祝福。伯爵闻之悲愤已极,怒火上冲于天,质问道:“难道这就是我为之战斗、并用自己的生命维护着的教会吗?!”他发誓从此与教会为敌,变成了永生的吸血鬼之王。

吸血鬼故事中往往还会出现另一个重要人物——范· 海辛教授,他专门追踪、猎杀吸血鬼,有时甚至成为吸血鬼故事中的主角,比如在近年一部名为《范·海辛》的电影中就是如此。关于吸血鬼这一传说的起源,也是扑朔迷离的。

有一个来自斯拉夫语的词“vrykolakas”,意思是“狼人”。“狼人”起源于希腊的传说,说那些自杀或被教会开除教籍的人,死后被埋葬在未经宗教仪式祈祷过的地方,他们可以使自己的尸体不腐烂,并且能够离开坟墓,这些人就是“狼人”。“狼人”通常是对人类无害的,最初也不是吸血鬼。到1 6世纪,关于“狼人”的传说已经遍及整个欧洲。在这些传说中,“狼人”可以变成狼的形状(这一点当然是后来的电影非常喜欢借用的)。而到了1 7世纪末,出现了关于“狼人”死后可以变成吸血鬼的传说。一时间,西里西亚、波西米亚、波兰、匈牙利、摩尔达维亚、俄罗斯、希腊等地,到处都有关于吸血鬼的传说。这些传说很快又传入西欧。1 6 9 4年,深受法国宫廷赏识的杂志《优雅信使》甚至出了一期吸血鬼专号。不过此时还未有今天的“吸血鬼”这个词。

进入18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关于吸血鬼案例的官方报告。据说在一份关于1 7 2 5年一起吸血鬼案件的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今天的“吸血鬼”一词,那份报告是用德语写成的。在出现了一系列案例报告之后,吸血鬼传说进入上层社会的视野,关于吸血鬼传说的争议和论战开始形成著作和论文。例如,1732年,克里斯坦·斯托克写了《论吸血的尸体》,次年佐普写了《论塞尔维亚的吸血鬼》。

面对吸血鬼传说的流行,以及大量“研究论著”的问世,教会人士难以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缄默,他们不得不站出来表明态度。最初,他们站在理性的立场上,否认吸血鬼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当时以注释《圣经》而颇负盛名的塞农修道院院长卡梅,写了两卷本的著作《论匈牙利、摩尔达维亚等地的附体鬼魂、被开除教籍的人、吸血鬼和活尸》,1 7 4 6年在巴黎出版。卡梅的本意是要驳斥关于吸血鬼的迷信和传说,但他的书中充满了关于吸血鬼的案例和轶事,反而产生了劝百讽一的效果。佛罗伦萨的大主教达万扎蒂1 7 7 4年出版了《论吸血鬼》,甚至教皇本笃十四世的著作中也花费了不少篇幅谈论吸血鬼。这些教会人士都否认吸血鬼的存在。

尽管直到1 8世纪末, 在法国和德国的大学的文艺沙龙里,吸血鬼迷信和传说仍是重要的话题,但是它在1 9世纪确实经历了衰落的过程,人们对吸血鬼这一话题渐渐不感兴趣了。然而,时隔不久,吸血鬼又不可思议地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复活起来。据说这种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复活,早在1 7 4 8年就由德国诗人奥森费尔德预言过了。

在1 8世纪开始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吸血鬼形象与作家灵感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一些新的作品。浪漫主义诗人塑造了一种迷死人的女吸血鬼形象,柯勒律治的《克里斯特贝尔》、济慈的《无情美人》中,都有这样的吸血鬼形象。在波德莱尔的《吸血鬼的变形》中,吸血鬼成了堕落的女花痴。这些女吸血鬼迷人、美丽而且神秘,让男人们止不住心猿意马。吸血鬼能成为西方现代文艺中的灵感资源,至少有两位大功臣值得一提。

nlc202309020254

一位是中篇小说《吸血鬼》的作者波里道利。此人原是诗人拜伦的秘书兼私人医生,拜伦1 8 1 6年曾与人打赌,要写一部以吸血鬼达尔韦为主角的小说,这部小说后来未能完成,但拜伦曾将设想好的情节告诉了波里道利。不久波里道利与拜伦闹翻,次年,他离开拜伦回到英国,开始撰写小说。他以拜伦的故事为大纲,但改换了主角的名字,变成吕特温爵士。

1 8 1 9年,小说在《新月刊》上发表,颇为轰动,多次再版,又被译成法文,次年即被改编成戏剧。3 0年后,大仲马还在改编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引起了持久的吸血鬼风潮,甚至出现了一连串的抄袭之作。但是,波里道利本人却并未因这部小说而在文坛登龙,原因是很戏剧性的——小说在《新月刊》上发表时,主编自作主张将作者姓名换成了拜伦!

另一位就是小说《德拉库拉》的作者布拉姆·斯托克。据说,布拉姆·斯托克的灵感与一个名叫范贝利的人大有关系,此人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的东方语言教授,对中欧的历史和民间传说了如指掌。有一次,他途经伦敦,向布拉姆·斯托克讲述了瓦拉几亚公国武拉德四世的故事,布拉姆·斯托克听后灵感涌出,遂以武拉德四世为主人公,创作了小说《德拉库拉》。1 8 9 7年出版的《德拉库拉》为吸血鬼形象翻开了新的一页,吸血鬼传说能够成为一个流传至今的现代神话,《德拉库拉》实有奠基之功,它启发了此后许多作品的灵感。

吸血鬼德拉库拉的形象虽然比不上柯南· 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但自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问世以后,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小说、戏剧和电影层出不穷。

1 9 2 4年,即布拉姆·斯托克去世1 2年后,《德拉库拉》首次被搬上舞台,1 9 2 7年在伦敦重演,大获成功,同年9月又在纽约百老汇上演,吸血鬼德拉库拉终于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他在舞台上的晚礼服和黑披风,从此成为现代吸血鬼形象的共同特征。1 9 3 1年,根据《德拉库拉》改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吸血僵尸》上映。从1 9 2 2年至1 9 9 4年,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至少有2 3部——本文前面提到的那些影片还未包括在内。

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吸血鬼应该是一个非常凶恶丑陋的形象,所以对西方人为何热衷于吸血鬼故事,我一直感到疑惑不解。由女作家安· 莱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吸血鬼编年史——肉体窃贼》,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吸血鬼编年史——肉体窃贼》一书,是一个现代的吸血鬼故事,说的是一个善良的吸血鬼,有幸遇上了最好的人,也遇上了最坏的人。最坏的人偷走了吸血鬼的“鬼体”去作恶,最好的人则帮助吸血鬼夺回了“鬼体”并消灭了坏人,他自己也在吸血鬼的帮助下返老还童,最终获得了永生。

书中的故事情节进展缓慢,充满了“左拉式的自然主义细腻描写、乔伊斯式的意识流、弗洛伊德式的探梦、唯美主义的浓郁写景、女性特有的抒情和安· 莱斯特有的性心理感受,还有一点荒诞离奇的情节、神秘主义的理念和些许神经质的痴人说梦及絮絮叨叨”。

据说安·莱斯的幼女6岁夭折,此事给她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也引发了她对生命本质的持久思考。有的评论者认为,安·莱斯“似乎是用写作来抚平创伤并安慰和平衡自己,同时把美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带给读者去品味和揣摩”,说她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心理自传性和自省性,“是借助吸血鬼这个形象来寄托她对早逝女儿的哀思,并表达她对生命本源及存在方式的探究和思索”。对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家自己的陈述有时尚且不可尽信,其他人通常都只能给出推测之词。故对上面的说法,也只能作如是观。不过该评论者既然将安· 莱斯女儿的夭折与她小说中的吸血鬼形象联系起来,则至少在该评论者心目中,吸血鬼不是那么凶恶丑陋吧?

10.神秘的湘西文化 篇十

湖南西部地区又称“湘西”。历史上的湘西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本文所指的湘西是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且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鄂、渝、黔接壤,辖七县和一个县级市的湘西自治州。湘西广泛分布着土家族、苗族、回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近些年,湘西民俗旅游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湘西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湘西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然而,随着湘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导致许多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失真、失传。保护与利用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既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湘西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2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

2.1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

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境内有土家族、苗族、瑶族、白族、侗族、回族等43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 小聚居的状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湘西居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和传承了许多别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随着湘西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一些极具健身、娱乐和教育等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逐渐被纳入到民俗旅游中,成为民俗旅游接待的常规产品。其中,就湘西苗族、土家族、瑶族、白族、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有:

2.2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特征

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较为完整且丰富,是湘鄂渝黔地区民族风情表现最鲜明、最浓郁的神秘之地[2]。 湘西历史悠久,其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原生态性和自然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族性和地域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3]。湘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40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活动从开展方式、内容和形式上都各具特色,如湘西苗族的武术与土家族武术,两者在器械的选择及动作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形成的基础,由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产生的环境差异性,导致其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反应出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所在的地域不同,另一方面, 同一个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原生态性和自然性。湘西是湖南省相对落后的一个区域,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欠发达,正是由于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持着鲜明的原生态性和自然性,尤其是在湘西较为偏远的地区,其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的现代化因素极少,保持了良好的原生态性和自然性。此外,湘西大多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跳芦笙等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大多具有上百年历史,使得其原生态性得以保持良好。

多样性和趣味性。湘西传统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几种甚至数十种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都会有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表演,如舞龙舞狮、跳茅古斯、摆手舞等。这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项目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而且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如苗族的跳芦笙、土家族的斗角、白族的打陀螺等,既可以观赏,又可以参与其中,感受其乐趣,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3湘西民俗旅游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

湘西民俗旅游赋予当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生存空间和发展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一方面,民俗旅游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游客除了欣赏当地的自然风景外,还可以了解到当地特有的传统体育文化。另一方面,民俗旅游可以促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和产品创新,强化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特色。再者,民俗旅游为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因此,湘西民俗旅游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大有裨益,是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俗旅游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行为,民俗旅游若缺少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和吸引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健身、娱乐和观赏等价值,而且具有易包装、易被旅游者接受的特点,把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引入到民俗旅游中,能形成文化价值独特的旅游产品,甚至成为民俗旅游中的优秀旅游品牌,满足游客的文化求知需求, 带给游客独特的精神享受,从而实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

4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4.1利用湘西民俗旅游和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整体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回归自然,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当代人民的需求变化,界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4]。湘西自然环境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民俗旅游资源和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利用二者的整体优势,在民俗旅游中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再生和创造的真正驱动力,不仅可以提高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还可以促进民俗旅游事业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2面向民俗旅游市场,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地优势,面向民俗旅游市场,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自身优势,并形成产业,只有形成了产业,才会形成经济利益链,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力、财人、物力等投入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当中来。在民俗旅游中,将一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打造成旅游品牌产品,并加强宣传,如举办各种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活动,如国际·鼓文化节、百狮会等,提升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扩大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推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才能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得到永续发展。

4.3处理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不谈开发而纯保护的民族文化只能是“遗物”,而不是“遗产”,只有把民族文化资源在开发中进行保护,在保护中进行开发,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真正造福于后代[5]。在开发利用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中,既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 又要防止外来文化的侵蚀,同时要强化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特色,突出当地的民族风格。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在开发与利用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时,不能单纯的为了经济利益,对其进行盲目的包装和改造,这样会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价值不断降低、内涵逐渐消失。

5结语

湘西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和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其中, 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既是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湘西民俗旅游发展。同时,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赋予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生存空间和发展动力,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起到重要作用。在民俗旅游中开发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要处理好二者的互动关系。针对湘西民俗旅游和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实际,笔者提出:利用湘西民俗旅游和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整体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面向民俗旅游市场,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处理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等建议,以期为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探寻湘西民俗旅游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并对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利用湘西民俗旅游和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整体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面向民俗旅游市场,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处理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湘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湘西,民俗旅游,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吴文群.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11):104-105.

[2]邓峰.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3(7):187-192.

[3]孙彩丽,郑雪玲.对乒乓球文化的再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3):121-123.

[4]廖勇,陈光玖.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与传统体育有机衔接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6(1):25-27.

11.神秘的湘西文化 篇十一

1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1.1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

湘西苗族武术的保护主要包括苗族武术的基本套路、器械、对练、点穴以及硬气功的练习方法等技击格斗的动态性形象[1]。也包括现存的拳谱、典籍文献、相关的文物、习练场所以及器材的制作方法等静态性的文化记忆;也包括运用湘西苗族武术文化形式所体现出来的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内涵中。

1.2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现今主要传承人的保护

国家文化部于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护试点区[2]。湘西苗族武术于2007年6月8日申报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3]。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湘西苗族武术由四大派系组成。即:花垣金牛村的蚩尤拳属于正宗苗拳;凤凰苗拳属于本地拳术加外界拳的融合;古丈苗拳也是本地加外界拳的融合,保靖水田河镇属于本地拳术加外界拳的融合。目前已申报成为湘西苗拳传承人的基本情况见表一。由表可以看出,武艺精湛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大部分已处于六十左右。笔者认为政府在给予传承人的奖励资金方面偏低,对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传承人来说,下拨的保护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1.3 湘西苗族武术流传区域

苗族武术一直在湘西地区广为流传,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在的流传情况如下:《蚩尤拳》、《小四门》、《穿四门》、《闭四门》、《六合拳》等主要流传于花垣县的麻栗场镇等18个乡镇;《苗家八合拳》主要流传于吉首、花垣、凤凰、保靖、泸溪及古丈的默戎镇、坪坝乡、以及双溪乡、河蓬乡等地;《小四门》、《大四门》、《猴儿拳》以及《猫儿拳》等主要流传于凤凰县的腊尔山镇等16个乡镇;同时,只要有苗民聚居村寨都会有苗族武术的传播。目前苗族武术传承的对象主要以这些地区的特定人群为主。

1.4 湘西苗族武术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虽然受外出打工潮的影响,习练武术人员的规模不断减少,习武的风气还是一直延续了下来。政府、民间组织或武术协会组织的武术比赛,武术展演和引进校园等活动也不定期的进行着。例如:麻江县龙山中学组织收集编撰了校本教材《龙山情韵》,第一次将苗族武术以文字的形式引进了课堂,并聘请“苗拳”教师,将“苗拳”引进校园;凤凰功夫小子麻建辉在“中泰美法”拳王争霸吉首山城”比赛中运用猛烈凶悍的苗拳击败了泰国拳手萨拉米影响巨大,足以看出苗拳是最凶悍和勇猛的技击格斗术之一;2012年花垣县职业技术学校组织200余名师生走村串寨,学习苗拳等技艺,既能强身健体,又有利于湘西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为流传的信心。

1.5 政府对湘西苗族武术的保护现状以及项目申请立项情况

随着政府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政府出台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保护,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并支持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收集、挖掘整理、录制影像及撰写文字等相关资料,组织开展相关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研讨会,对其进行保护。同时,支持和鼓励各县市“非遗”保护中心及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湘西苗族武术申请并立项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情况见表2。

1.6 政府部门的保护规划及措施执行情况

据访谈湘西州非物质文化中心委员龙佩林教授了解到,湘西州政府相关部门将已成功申报省市州的非遗项目都制定出相应的五年保护规划和措施。目前,各县市的保护措施正井然有序的进行,花垣县苗族武术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各项措施执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对花垣县苗族武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他的非遗项目保护规划和执行情况按五年规划进行着,总体来说,执行情况良好,但在措施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经费补贴、人手不够等。

2 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

湘西苗族武术的现有传承人大部分为60岁左右的老年人,青年人寥寥无几,出现了传承人“断代”现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石仕贞老师今年85岁,他感叹道“如此优秀的苗族武术文化遗产就这样流失着,没能传承好,让人惋惜”。近年来,刮起一股外出打工高峰,目前在各村寨很难找到16~50岁之间的劳动力,直接导致习武的人群基数及规模的减少。人们现在变得很现实和功利化,大部分青年上完初中或高中直接进入社会打工赚钱,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并形成了一定的风气。还有部分青年认为,父母也不再同意在家呆着,倒不如出去赚钱的思想。因此,作为理性人来说,他们会懂得如何去取舍利益之间的得与失,所以随着人力资源的转移与农村人口断层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2 武术价值的转换

随着历史更替、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文明的冲击,武术在近代中国历史中被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变了命运,它的价值功能也随着自己的命运而改变[5]。由技击格斗、防御为主,强身健体、娱乐为辅向强身健体、娱乐、竞技表演为主,技击为辅的方面转化。国家法律的逐渐健全和道德的完善,无形中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人们对技击的追求正在逐渐的淡化;而现在的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事物的追求时尚,他们更愿意接受简单易学的散打和跆拳道,而缺乏耐心去领略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这也阻碍了传统武术的传承。

2.3 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

湘西地处湖南的西部,地理环境恶劣,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而又孕育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湘西苗族武术就是其中一项。自2008年以来,国家给予了每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8000元的传承资助经费,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鼓励其开展传承活动。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实行省、市州、县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用于生活资助情况是:省级传承人3000元;市州级传承人1000元;县级传承人分文没有。然而,这些传承人日常生活缺乏保障,既无其他的经济来源,又无退休工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有的甚至还很窘迫,村寨大部分人生活仍是非常艰苦。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虽身怀绝技,但却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因此,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来说,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应增加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资助、报酬收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发挥传帮带作用,全身心的投入文化遗产的传承。

2.4 项目保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文化部主抓、体育局参与及非遗中心制定鼓励方法,落实项目经费问题,建立专款专用制定,强化政策的透明度。通过项目立项后,项目传承地与项目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的项目经费问题很含糊。认为政策的透明度不强,项目经费很难达到项目传承地,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落实项目经费问题,建立专款专用制度,强化政策透明度,政府部门进行检查督促。

3 基于博弈论的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3.1 政府部门应完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针是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是以人为载体、活态传承的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递者和承载者,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知识产权、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护好传承人,并使他们有效地履行传承义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援助,用以维护其生存和发展,另一种是授予荣誉,以满足和提高其精神追求。对于那些确有才艺而身体欠佳的传统武术传承人,必须进行重点保护。加大武术教育、教学的投资,把武术纳入完整、正确的教育体系中来,营造校园习武氛围,让更多喜欢武术的人加入其中,扩大练武人的基数。

3.2 保有者应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行动策略

传统武术传承人具有开发某些传统武术与当地旅游相结合的项目以获得经济收益,必须要把开发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防止开发性破坏。保有者应该自主对其进行保护,自发组织学习、表演和参与比赛等活动。同时将苗族武术与发展当地的一些人文旅游、景点旅游相结合,使苗族武术与旅游业的发展相得益彰,不但传承了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拉动当地经济收益,同时也展示了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只要开发策略得当,也会给传统武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3 社会力量应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保有者的沟通

社会力量应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与遗产保有者之间的交流,首先,促进武术教学书籍和音像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其次,聘请社会老拳师进校园传授传统武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学院与民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搭建桥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再次,培养苗族武术人才。从高等学校、体育院校或武术馆校招收自愿为传统武术献身的青年,对他们进行武德、技术、武术理论、教学方法及武术文化的培养。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全国各地的武术辅导站、传习所、武术指导中心及武术俱乐部传授传统武术,增加“武术人口”,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语

保护好湘西武术文化遗产,应处理好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武术价值的转换、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及项目保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的保护,同时将苗族武术的价值融入生活中去,并对其传承内容进行保护,尤其是传承人的保护,将其纳入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当中,成立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聘请民间老拳师进行教学,与当地旅游相结合,举办苗拳与其他拳种的对抗赛,进行宣传,促进其社会影响力,并通过传媒联袂打造影视文化,加强其在当地中小学的普及力度,力争民族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厂、进家庭”的良好局势,使得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才能使苗族武术得到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荣臻.苗族武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19.

[2]胡建文,舒颜开,文明华.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1).

[3]文乃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的认定[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4]李春龙,李向勇.传统武术的价值转变与发展中的困惑[J].搏击.武术科学,2007(02).

上一篇:城管局部门预算基本情况说明下一篇:大树和小鸟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