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传奇故事(9篇)
1.关羽的传奇故事 篇一
(1)土山三约
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2)秉烛达旦
曹操为了笼络关羽,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霄达旦,毫无倦色.
(3)斩颜良 诛文丑
白马对战,颜良连斩曹几员大将.曹请关羽出战.为报曹恩关羽奔马战颜良.颜良来不及问是谁,已被关羽斩下首级.为奖战功曹封云长为汉寿亭侯.袁绍为了雪恨,又派名将文丑追杀曹操.曹不抵,再请关公出战.云长纵马提刀,不到三回合,文丑心怯绕河而逃,关羽驱马一刀将文丑斩于马下.
2.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 篇二
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时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他从汉中撤军到长安后,又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今河南南阳)。樊城之战开始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助守,屯驻于樊城以北。
于禁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地理。曹仁让他和庞德屯兵于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应,他竟未考虑该处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领的七支人马都带到那里驻扎。八月,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数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乘战船猛攻,于禁欲退无路,被迫投降。庞德率的一部继续顽抗,誓死奋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关羽加强了攻势,同时,水势上涨更猛,土堤淹没,曹操部队都投降了。庞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营,但水势太大,船只倾覆,被擒,不屈而死。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今河南郏县)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
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认为:“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传》)。
曹操采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刘备在取得荆、益二州建立基业之后,一定要外结孙权,形成巩固的联盟,然后才能北定中原。可见,孙刘结盟是刘备北定中原的基础。然而,这联盟却因为几个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是在荆州的所有权问题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对孙、刘、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曾想占据荆州,统一天下,但赤壁一战使他美梦成空;孙氏集团一向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据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别人手里,自己则处于被动地位。赤壁之战结束,为了继续联刘抗曹,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
二是关羽缺乏对孙刘联盟的正确认识。他自恃勇武,对孙氏集团始终踞傲不敬。鲁肃与他单刀相会,讨要荆州,他尽管理亏,但仍然不肯从两家联合的角度着眼来妥善解决问题。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应许亲事,反而诟骂孙权为犬,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三是东吴臣子中,从大局出发,认为应与刘备集团修好、共拒曹操的鲁肃已经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鲁肃统兵的吕蒙,就认为关羽平素骁勇善战,且有兼并吴国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说:“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所以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计划。关羽也知孙刘联盟不巩固,这时既要夺取樊城,又得防备孙权偷袭荆州。他看到东吴大将吕蒙屯兵陆口,就再三嘱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镇守荆州,并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南郡,还沿江设防,二三十里设一个岗楼,建起烽火台。吕蒙探知关羽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佯称病重,上书给孙权,要求回去疗养。孙权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建业养病。吕蒙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当时,陆逊年少多才却无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孙权便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到任后,派使者给关羽送去了礼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看到陆逊是个无名晚辈,对自己又如此恭敬、诚恳,就大胆放心,把荆州大部分军队陆续调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马还未赶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亲自督战,加紧攻城,而曹仁依旧坚守。陆逊把关羽人马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孙权,且说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羽可一战而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越来越多,加上新得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二人于是存有叛心。后关羽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是年十一月,吕蒙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秘。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的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诱降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将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二人平时就因为关羽对他们傲慢而心怀不满,这次又听说关羽回来要惩治他们,更是内心恐惧,于是在东吴大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蜀长期占据的荆州。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他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给有病的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使城内秩序迅速恢复。而骄傲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部属多数认为应代孙权保密。谋士董昭独持异议,认为应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关羽知孙权来攻,如撤兵回防,则樊城之围自解。关羽南返与孙权交战,两敌相斗,正好坐收渔利。若为其保密,使孙权得势,对我并不有利。再者,被围将士久不见救,担心缺粮产生恐慌,一旦发生意外,局面将难以收拾。故应以泄密为好。曹操采纳董昭意见,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既恐腹背受敌,又不愿前功尽弃,同时判断江陵、公安城防坚固,吴军若真来攻,一时不可能攻克,因而处于徘徊犹豫,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时关羽惊悉江陵失守,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伏。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的部将马忠设绊马索埋伏而擒获,与其子关平一起被杀,死时年约五十八岁。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其子关兴嗣。
3.关羽故事 篇三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 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 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 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2、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三英”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3、斩颜良诛文丑:
一开始颜良的河北大军列阵平原上,根本不顾曹操部队居高凌下占地利优势,估计是认为自己部队太强了。敌人的骑兵冲不动,不在乎,犯了骄兵必败的毛病。当关二哥冲向敌阵的时候他非常聪明的只身前往,这样以来敌人猜不透他的真实意图,也就不会把他当作一次冲锋对待,这可能就是敌人始终没有用弓箭阻止关羽的原因。面对关二哥的冲锋,颜良一开始是坐着的,轻敌是一方面,搞不清楚对手意图也是一方面。他所在的位置是中军,也就是指挥部,按常理没人会那么傻冲入敌军群中,所以他也有点麻痹大意。袁军对关羽的行为不理解,再加上没有命令,也就没动,估计关羽也没对小兵动手,大家疑惑不解。关羽马确实快,当颜良发现他是冲自己来时,已经来不及了,以至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再加上最后时刻,颜良也不能确定关羽要干什么,而且关羽未通名,颜良为了大将风度,不斩无名下将,没有上马提刀。关羽用刀也很有特色,第一下不是动作很大的砍杀而是刺,这样动作快,隐蔽,颜良不易躲闪,这也是一个重点。总的来说,关羽用了很阴的招数,凭实力把颜良阴死了。
对文丑就更简单了,曹操的埋伏打乱了文丑的部队,这种情况下撤退是第一位的,否则对手小兵群上来也把自己逮住了。偏巧关二哥这时候去和他缠斗,文丑当然无心恋战,感觉对手不是几下就能解决的时候马上拍马撤退,没想到关二哥的马超快,文丑就算会,慌乱中也使不出回马枪,被人背砍。
4、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5、过五关斩六将:
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6、水淹七军:
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帅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关羽、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日交战,二将齐出,并不答话,拍马交锋五十回合,庞德拨马逃走,关羽紧追不舍。庞德取箭,关羽躲闪不及中箭,回营养伤。十日后,箭伤愈合。又听关平说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庞德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和身无盔甲的残兵败将,被关羽的兵马团团围住,战不多时,众将全都投降。只有庞德夺一小船,想顺流西去,却被周仓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7.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2 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8、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程昱向曹操献计将关羽围困在土山。张辽劝关羽投降,列了三罪:1违背了桃园盟约。2将刘备妻子置之不理。3关羽智勇双全,却不思报效汉室,就这么死了。关羽就这么被说服了,但他约定了三件事:1只投降汉室不投降曹操。2照顾二嫂(刘备的妻子)。3只要知道刘备的下落,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答应了。后来,关羽杀了颜良文丑,挂紧封印,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与刘备团聚。
9、关云长义释曹操:
4.关羽的作文_关羽的作文高三 篇四
“此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这是书中对他长相的描写。瞧,这番长相,就让人觉得英气十足吧。
当然,他成为我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主要是因为他有着男子汉的秉性。他的忠诚、义气、勇敢,让我对他深深佩服。
忠诚。在关羽“归降”曹操的日子里,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被封为汉寿亭侯,还得到了曹操赐予的“赤兔马”。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他对刘备的赤胆忠心。当他突然得到刘备的消息时,就立即向曹操请辞。在曹操避而不见的情况下,他毅然不辞而别,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突破重重阻拦。“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的忠诚,令人感动。
义气。我是从《华容道释曹》中看出来的。曹操败走华容道,埋伏着的关羽带着大队人马冲了出来。曹操仰天长叹:“孔明如此神机乎,我命休矣”。可是,关羽还是念及曹操以前对他的好,把他们放了。我想,关羽本可以提着曹操的首级去领赏的,但是在恩情和立功之间,他还是选择了手下留情来报恩。由此可见,他还是有情有义的。
勇敢。想必听过《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吧?华雄武艺不凡,在十八路诸侯寨前,袁绍的两名大将纷纷被他斩于马下。最后关羽请求出战,曹操让他先饮一杯酒,但关羽没喝。没几个回合,关羽便把华雄的首级扔在了地上。关羽回来时那杯酒还是温的,可见,身手不凡的华雄在关羽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怎么样,关羽够勇敢吧?
5.关羽精神的作文 篇五
这是唱给他的赞歌。当时天下三分 他身为蜀国名将经常带兵出征。一次他在战斗中被曹仁用毒箭射伤,后来因毒箭所致伤口发紫,急忙去请神医华佗 ,华佗看到如此严重的伤势,说需要割开皮肉刮骨疗毒。他伸出胳膊让华佗为他疗伤,华佗割开皮肉,看到毒已经进入骨头,急忙刮起来。他却一边吃肉喝酒,这是一首。一边与马良下棋,毫无痛苦的表情,我用此首赞歌赞美他的坚强。
这是唱给关羽的赞歌。他当时还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弓箭手。袁术的大军遇见了华雄,袁术一连派去了三名大将前去助阵,却都被华雄所斩杀。袁术大惊说道:“难道没有人能打败华雄吗?”他站出来说:“我愿去。”袁术大怒说:“这是谁,如此猖狂。”刘备说:“这是我二弟”。曹操说:“你勇气可嘉”。曹操为他倒了酒说:“你以上人头担保你能打败华雄?”他上了马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还没回来,有人说他回不来了。不一会儿,他提着华雄的人头回来,将人头扔在地上,他回来时酒还是温的,然后将酒一饮而尽。我用此首赞歌赞美他的勇敢。
这是一首唱给他的赞歌。他是曹操眼中最欣赏的名将。为了得到他,曹操给了他数不尽的金银财宝,还给了他一匹赤兔宝马。当时他心里想的只是如何才能赶快回到大哥身边。在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他抓住了曹操,心里本想立刻处死曹操,但是他想起曹操对他的恩情,他却将曹操放走。我用此首赞歌赞美他的仁义。
6.关羽的对联 篇六
刚健中正
情厚高明
—— 洛阳关林大门
履仁顺义
绝逸超伦
两间正气
万古忠心
恕同文武
志在《春秋》
—— 山西蒲县,清·宋权
恕同文武
道即圣贤
—— 山西蒲县,清·宋权
万人之敌
千古为英
威震华夏
志在春秋
—— 吉林关帝庙
文武夫子
亘古一人
—— 山东济宁关帝庙
心标日月
义贯乾坤
—— 雍和宫关帝殿
义参天地
道衍春秋
—— 洛阳
允文允武
乃圣乃神
——解州及洛阳关庙,解州秀才张乐亭书
五字联
潮声犹向蜀
山势欲吞吴
大义参天地
精忠贯日月
丹心悬日月
大义在春秋
汉为文武将
清封福禄神
精忠昭赤日
大义贯青天
旧宫宁该汉
遗恨失吞吴
愧二心臣子
羞同胞兄弟
匹马平吞魏
单刀直入吴
—— 山东安丘关帝庙
圣继文宣
神居武穆先
群山拥神宅
抔土涵太虚
—— 当阳关陵墓亭
威震三分国
忠为百世师
—— 兰州新关庆澜内荣光寺
文章传万世
武略定千年
—— 杭州金沙港关帝庙
洵哉铁汉子
允矣大丈夫
忠诚昭日月
义气薄云天
忠义参天地
威严慑魏吴
—— 湖南常德县关帝庙
诚则无贰无杂
气也至大至刚
—— 洛阳关林大门
忠义无余地
春秋不老天
六字联
劲气常摩星斗
精忠直薄云天
—— 洛阳关林大门
劲节常摩星斗
精忠直贯云天
精忠直薄云天
洛阳关林大门
气也至大至刚
劲气常摩星斗
说好话 读好书
做好人 行好事
—— 河南周口关帝庙石坊
易曰刚健中正
书云文武神圣
7.我眼中的关羽作文 篇七
在罗贯中笔下,他为人正义凛然,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虽然途中曾被曹操生擒,但是在曹营中,他无时无刻都在盼望,憧憬着与兄长刘备相见的场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Www.66460.com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在三国演义中,他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樊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8.我心中的英雄——关羽作文 篇八
关于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手拿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骑着浑身没有一点杂毛,毛色如火炭的赤兔马。非常威风、帅气。
关羽是一个武功十分高强的人。关羽曾“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三国演义》里面还有“曹操败走华容道”、“身在曹营心在汉”等有关关羽的故事。关羽还有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故事也十分有名。体会到了关羽的勇敢和智慧。
曹操被诸葛亮和周瑜用火攻之后,兵力大减,元气大伤,只能逃跑,逃的路又有赵云和张飞在伏击,曹操人困马乏,曹操猜测诸葛亮用兵于大道,所以曹操走了华容道小道,走着走着发现了关羽,关羽拦住了曹操的兵马。程昱对曹操说“关羽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你对关羽说说他能放了我们”。曹操对关羽说:“曹操兵败势危,走投无路,望将军以昔日情义为重”。曹军将士都下马哭拜于地。关羽是一个义重如山的人,便放曹军过去了。曹操的兵马走了一天只剩下二十七骑。通过“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个故事体会到关羽是一个义重如山的人。
通过水淹七军这个故事体会到关羽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通过单刀赴会这个故事体会到关羽是一个特别勇敢的人。
9.描写关羽的诗句 篇九
1、治病然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陀。 骨上肉开应刮毒,盆中血满若流波。樽前对答犹谈笑,青史英名永不磨。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2、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元人郝经《重建庙记》
3、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月缺魄易满,剑折复铸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4、羽血未乾蒙陨命,蒙妻正哭妾分香。天地有心诛汉贼,但迟数月取襄阳。——宋·陈普 《咏史下·关羽四首》其四
5、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做深渊。怪风怒拨汉江水,巨浪齐吞罾口川。 八月霖霪飞黑雨,七军偃仰丧黄泉。关公神策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古传。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6、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日月,名誉振乾坤。 忠勇高三国,神谋陷七屯。至今千古下,军旅拜英魂。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7、北人更欲生关羽,犹倚糜芳信士仁。曹操雄心怀白马,董昭空自弄精神。——宋·陈普 《咏史下·关羽四首》其三
8、白马当年事困危,将军立效干功时。斩头出阵来无阻,策马提刀去莫追。 壮志威风千古在,英雄气概万夫奇。堂堂庙貌人赡仰,忠勇惟君更有谁?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9、巴山汉水本兴刘,诸葛才华备赞留。但得关髯师广武,北州韩信在南州。——宋·陈普 《咏史下·关羽四首》其一
10、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三国演义》诗一(颂关羽)
11、寝席羹杯几载同,不知玄德访隆中。吕蒙陆逊诚奸贼,消为孙登作妇翁。——宋·陈普 《咏史下·关羽四首》其二
12、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3、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宋人黄茂才《武安王赞》
14、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鼓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5、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6、开疆施妙略,决水运良谋。功盖三分国,英雄敌万夫。 孙权应丧胆,曹操欲迁都。华夏威风震,声名绝代无。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7、将军气概与天平,匹马单刀独自行。干里寻兄恩义重,五关斩将鬼神惊。 鼓声响处人头落,旗影开时血刃红。堪笑蔡阳无计算,山鸡要与凤凰争!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8、将军降汉不降曹,千里寻兄岂惮劳。送别许都关外路,刀尖曾挑锦征袍。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19、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唐 郎士元
20、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唐人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
21、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宋无名氏《武成王庙从祀赞》
22、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23、功成自合归玄德,解印封金离许都。不羡金银光照室,惟思恩义走长途。 人言俊杰千年少,我道将军万古无。不是追兵无铁骑,曹公尤重去时书。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24、东吴赴会,单刀往还。足摇地轴,手撼天关。 鸿门小可,渑池等闲。关公之名,威震江山! ——罗贯中赞关羽诗句
【关羽的传奇故事】推荐阅读:
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11-24
关于关羽的成语07-08
《关羽大意失荆州》读后感07-28
关羽大意失荆州歇后语08-16
有关故事的作文-光阴的故事09-15
创业故事的书里的故事09-26
女教师的创业传奇故事12-02
历史上的传奇故事01-08
我的脱贫故事征文关于自己的故事07-04
儿童故事兔子的故事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