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共10篇)(共10篇)
1.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一
关于基层国税机关防范和规避执法风险的思考
税收执法风险存在于税收执法的各个环节,如何提高税务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保护税务干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税务机关尤其是基层国税机关必须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吕梁市国家税务局近几年针对如何规避执法风险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开发煤炭生产企业税收管理软件,运用税收执法软件考核全市税干,市局领导编写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书籍等,这些举措对基层税务机关防范执法风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能够规避风险,但是仍然存在风险的问题。笔者就在执法检查中和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某些问题谈如下看法。
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办税大厅发票验旧金额错误。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在许多县级税务机关由于人员紧张,往往一人兼数职,办税大厅发票窗口发票发售岗位既发售普通发票又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还要进行发票验旧,身兼数职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业务量大,并且需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限时服务,所以采取了由纳税人填写验旧金额,大厅发票发售岗位人员录入CTAIS系统,造成审核不严(没有时间也不可能逐份审核)、难免形成发票验旧金额错误。
(二)、发票长期未验旧,纳税人又购买新发票。在检查中发现,由于个别纳税人经营不正常,购买发票后使用期限长(超过12个月),在发票没有验旧的情况下,大厅操作员审核不认真,继续发售给纳税 1
人新的发票,给企业创造了偷税的机会,并且使发票流失的概率增大。
(三)、已验旧的发票或者作废的发票信息流失。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县级税务机关对发票领购实行验旧领新制度(而非收旧领新)这样势必造成发票信息流失,给社会不法分子造成可趁之机,造成了不必要的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缴销、验旧或者作废的发票号码信息流失后可能会被社会上的非法分子用来克隆假发票。
(四)、企业申报的增值税收入与企业所得税收入不符。
表现一:一些企业当年从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后,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只申报一般纳税人期间的收入。表现二:补贴收入计算申报方法各异。免税的企业,如经营农林产品免税企业,由于核算时未计算应纳税额,所以填写增值税申报时,全部填入免税销售额。申报所得税时,扣除免征的增值税(补贴收入)申报,造成不符。表现三:核定征收增值税的企业,申报所得税是零收入。
(五)稽查案件“长期挂案”造成执法风险。稽查中,一些难案,处理期限长的案件,进行挂案,对涉及的税款没有及时追缴。
(六)、稽查区间、税种不完整造成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注销案件,稽查人员没有对企业经营的整个区间进行检查,而是对最近的经营区间进行稽查,或者是应该清算企业所得税的,没有清算,只对增值税进行检查清算。
(七)、稽查案件取证有缺陷造成执法风险。对稽查的案件稽查规程要求,必须取证正确,定性准确。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个别基层稽查人员对案件的取证不完整,甚至没有取证,单凭对纳税人的询问笔
录或者会计处理进行定性,而没有合法的证据做依据。
(八)、纳税评估企业的几个会计,按照一个进行税务处理,对几个的亏损盈利合并计算,没有调整按照各个调整企业的所得税汇算台账,造成执法风险。
二、当前情况下规避执法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对大厅操作员的业务培训和规避执法风险教育。对于发票验旧,应要求纳税人在验旧前先到相关岗位在“票表比对软件”(我省开发的)中进行发票的逐份录入”录入后加盖“已录入”章并由录入人员签字并签该本发票总开具金额合计数,大厅发票窗口操作人员见到进行过发票录入过并由录入人员签字的发票后方可进行验旧,凡是“票表比对软件”中提示有异常的,要通知管理单位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后再发售新的发票。对长期未验旧手工版普通发票的更应该注意审核,否则就会造成执法风险。对缴销、作废的发票,一定按照程序处理。
(二)、企业申报的增值税收入与企业所得税收入不符。根据执法检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是税务人员业务不熟悉所致,如核定征收,只核定增值税,忽略企业所得税。特别是现在的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大厅操作员没有认真审核增值税、所得税申报的收入是否一致,就开票征收。另外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申报收入不符,CTAIS不提醒。为规避执法风险,建议一是凡企业所得税申报均由税源管理单位税收管理员审核签字后大厅申报窗口操作人员再受理。二是建议在CTAIS中增加分税种的勾稽关系预警提醒功能。三是各税源管理单位
建立以每个税收管理员为责任人的增值税所得税申报收入不符台账,掌握纳税人的详细情况,杜绝错误的发生。
(三)、对于稽查局检查区间不完整、证据效力问题,规避风险的主要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于部分需要挂案的案件,在稽查中发现有需要进行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的,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于稽查区间,按照相关规定,稽查过的,以后检查没有发现新问题的,原则上不重复稽查,保持稽查的连续性。对于缺少稽查区间,特别是注销稽查,则执法风险很大。因为没有稽查的区间是否有违章、违法问题,如果有,你没有检查就同意注销,或者其它案件牵扯到该单位,那么谁稽查谁有风险。因此建议对所有稽查的单位必须保持稽查区间的连续性。
对于稽查案件的取证工作,特别是有违法行为的,要进行处理就必须有可靠的证据。稽查案件要求取证正确可靠,定性准确。没有可靠的证据,定性就不能说是准确。所以取证就要求对于定性的案件有决定性的作用,各个证据有必然的联系,互相依赖。
(四)、关于纳税评估的执法风险问题。纳税评估中,如果是增值税问题,注意评估结果的追踪,即涉及纳税调整和需要账务调整的,必须监督其按时调整账务,否则就会造成先征后退。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特别是跨的,如果是成本问题,必须按分别进行,分别调整“以前损益调整”。基层法规科、税源管理分局还必须及时调整所得税台账,特别是有亏损的企业,否则也可能造成先征后退。
综上所述,执法风险在我们的日常税收征管中时时存在,基层税
务机关的税务干部在日常征管中要经常处于警惕状态,时时防范,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当今形势下税务干部需要技能全,知识面广,责任心强,并且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各级主管税务机关,不但应该及时对所属进行更新知识、防范风险的相关业务培训,更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职能。防范风险不但是个人意识,更是单位的责任。我们要促进税务干部的全面发展,既要尊重和满足税务干部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真正关心、爱护税务干部,不断增强税务干部对自身行为风险的抵御和防范能力,从机制层面上控制税务干部行为风险的发生,更好地保障税务干部权益,促使税务干部健康成长。
汾阳市国家税务局冀金柱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2.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二
针对以
上现象,加强基层税务机关行业化知识、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应势而生。这是一次学习的革命,通过树立先进的理念、系统的学习,促进观念更新、思想解放、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加强基层税务人员行业化知识、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必须确立一个系统、全面、正确的思想。
一、以“依法治税”和“以德治税”为基本要求,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体系。建立“工作——学习——创新”永续循环的良性轨道,实现工作与学习巧妙融合,培养干部独立思考、系统思考能力,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以知识推进税收工作。
二、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自身财务和税收理论知识学习,使税务干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其次,是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体税务干部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加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根据本职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最后,加强岗位技能知识。包括征管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等。
三、学习、创新、发展。整天学习(来源:好范文 http:///)而不创新的行为只能是空泛而无意义的重复,学与思、学与用、学与时、学与效率、学与创新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强化,扬弃旧义,探求新知。创建学习型的税务机关,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理念,打造“终身学习”平台,这不仅是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的内在动力,更是目标。
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是与税收事业发展、推进依法治税、税收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一种举措。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是与税收事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举措: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把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促进税收事业的发展;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是与推进依法治税相结合的一种举措:通过建设学习型税务机关,增强税务人员的法治意识,提高税收执法水平,推进依法治税、依法行政,达到依法治税水平与税务队伍素质同步提高的效果;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是与税收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一种举措;一方面,要发挥税收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来影响、激励广大税务人员掌握过硬的文化和业务知识,为建设学习型税务机关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学习型税务机关,提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将税收文化倡导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融入税务人员的思想和言行,以充分体现税务队伍的良好文化素质,巩固税收文化建设的成果。
3.浅谈税务执法风险及规避 篇三
2007-12-05 10:08:14 | 来源:湖南省永兴县地税局 | 作者:伍建军
随着公民法制意识的提高和依法治税进程的推进,税务执法要求日趋提高,税务执法风险逐年增大。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4年五年中,全国因税务执法导致的涉税行政诉讼案件,税务机关的败诉率达82%,远高于全国行政机关40%的平均败诉率。因此,如何认识、规避、化解执法风险,趋利避害,提高执法水平,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税务机关必须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税务执法风险成因分析
(一)税务执法依据潜伏执法风险。一是法律层次低。我国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只有3部,其余大量的是法规和规章,法律级次低、效力差,这给税务执法行为留下隐患。二是实体法内容滞后。现行税法多为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其内容老化,明显滞后。为此,不得不以税收规范性文件作大量的解释,补充。每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数百期之多。税收规范性文件数量浩大、内容繁多、更新频繁、衔接性差,给税务人员学习和掌握带来极大压力,而且前后文件相互冲突,后文推翻前文屡见不鲜。失效、有效文件让人难以准确把握,稍不留神,就容易犯适用文件不当的错误。即使适用文件正确,一旦执法行为引发讼争,由于税收规范性文件效力不足,据此作出的执法行为,面临败诉风险。三是《征管法》潜伏执法风险。据统计,《征管法》规定税务执法主体违反法律应承担责任的条款达12条。譬如,《征管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不征少征税款”属渎职行为,轻者给予行政处分,重者追究刑事责任。虽然立意很好,但后患无穷。“玩忽职守”与“工作疏忽”有时很难界定,任何导致税收流失的行为,都有可能被追究责任,执法风险可想而知。
(二)纳税人法制意识提高加大执法风险。一是纳税人维权意识增强考验执法水平。随着法制意识增强,纳税人开始注意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税务人员任何损害纳税人正当权益的执法行为都可能引发行政诉讼,而且败诉率极高。二是税法普及渠道增多考量执法水平。如今,互联网上各种税收网站层出不穷,税收政策发布、更新比基层税务机关正式文件要快得多,纳税人可随时查询。税务执法行为正确与否,纳税人可随时比对,如果执法出现偏差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三)税务人员执法水平不高导致执法风险。一是水平不高导致执法不当。部分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业务不精、能力不强,在执法中经常出现程序不到位、制作文书不严谨、引用条文不正确、性质认定不准确等错误。二是责任心不强导致执法随意。有些税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凭习惯、凭经验随意执法,凭意气盲目执法,论关系、讲人情胡乱执法。应用信息化征管软件后,操作漫不经心,随意录入、修改数据,产生大量垃圾数据,导致系统数据失真、运行紊乱,生成虚假欠税和滞纳金,引起纳税人误会。三是侥幸心理导致风险。许多税务人员明知程序不到位、操作不合法,仍我行我素,不加纠正。以为以前都没事,别人都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最典型的就是达到案件移送标准的不移送,以行政处罚替代刑事处罚。四是方法简单导致纷争。部分税务人员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以“税老爷”自居,对纳税人颐指气使,引起纳税人不满,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增加执法风险。
(四)外部环境导致风险。一是形势发展增加执法风险。生产经营方式日新月异,日益复杂化;偷逃税形式多样,手段翻新,日趋隐蔽化,这些都增加了税务部门税源监控、税务检查的难度,增大了执法风险。二是地方政府干预增加执法风险。一些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违规出台优惠政策,干预税收执法;人为设置障碍,阻挠税务部门执法;替纳税人说情,为涉税事项打招呼,致使税收政策难以执行到位。执法风险却由税务部门独自承担。如某县政府出台关于外来投资房地产项目税费包干的政策,就属于此类情况。三是部门配合不力增加执法风险。《征管法》虽规定工商、银行、房产、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有配合税务执法的义务,却未明确相关法律责任,或责任难以划分。这些部门要么拒绝配合,要么漫天要价,要么通风报信,人为设置阻力,使税务部门陷入孤军作战,执法效果难尽人意。四是税收环境欠佳增加执法风险。有些地区民风彪悍、宗族观念强、纳税意识差,税收环境恶劣,暴力抗税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还有些纳税人涉黑,动辄以黑社会组织来威胁税务执法人员人身安全,让执法人员心生顾虑,投鼠忌器,执法力度难以到位。
(五)考核机制导致执法风险。一是税收任务与应收尽收的矛盾产生执法风险。现在仍然没有摆脱税收计划桎梏,各级政府仍以完成任务作为考核税务部门工作的根本要求。税收计划多年以来都按照上年完成数和计划预计增长率来制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客观经济发展和税源变化很难保持一致。有些地方更是“以支定收”,计划与税源严重脱节。如果税源不足,出现竭泽而渔、“收过头税”、“寅吃卯粮”现象;税源过剩,则会藏税于民、有税不收、压票压款。与应收尽收的依法治税原则背道而驰,执法风险显而易见。另外,对地税部门而言,除了总任务考核外,税收级次考核也是一个风险导火索。地方政府为了本级财政,拼命抬高本级收入数,各级次间严重不协调,使其脱离了税源实际。为了完成各级次任务,出现了“逼良为娼”的人为改变税种、混级调库等违法乱纪现象。二是信息化考核与征管现实矛盾促生漏征漏管风险。现在各地税务机关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国税部门统一应用CTAIS征管系统、地税部门则自行开发各具特色的综合征管软件,初步实现了税款征收、税源管理、征管考核信息化。对税收管理员的考核主要是征管软件中录入的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为提高考核成绩,税收管理员可能将纳税不正常的纳税人不录入系统,或将其划入“未达起征点户”管理,造成大量的纳税人游离于征管范围之外,形成新的管理真空带,漏征漏管户数量不降反升,滋生“不作为”的执法风险。
二、规避和防范税务执法风险的建议
(一)完善税法体系,规避制度风险。税法纰漏产生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因此,完善税法体系,修正税法纰漏,是规避风险的治本之策。一是要提高税法层次。建议将各暂行条例修订升级,上升为法律,提高法律效力,减少执法风险。二是要修订现行法律法规。修订税法有助于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根本上降低执法风险。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合并,内外资企业政策待遇平等,根治了“假外资”现象,消除了税务部门承担“假外资”企业骗取税收优惠的执法风险。最近,总局向社会公开征集《征管法》修订意见,要以此为契机,建言修正《征管法》中不切实际、原则性强、操作性差、潜伏职业风险的条款,比如,关于不征少征税款渎职犯罪的规定。同时,建议增加相关涉税部门不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的责任条款,发挥部门协税护税作用,提高执法效果。三是要规范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指导具体工作、解决具体问题的直接依据,直接影响执法结果,制约执法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规范税收规范性文件是规避执法风险的需要。具体要求是:制发宜慎重,税务机关制定各类操作规程、办法,须经法规部门审查,防止出台与法律相悖、与政策相左的文件,同时切忌过多过滥;表述宜严谨、周密、清楚,力戒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产生歧义;政策宜稳定,切忌朝令夕改,前后矛盾,文件打架,让人无所适从;清理宜及时,对过时、失效文件及时清理,公布废除,避免基层错把“鸡毛”当令箭,导致执法失当的风险。
(二)强化风险意识,规避现实风险。税务人员要与时俱进,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当前及今后税务执法所面临的风险,充分认识执法风险对个人前程和利益的影响,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一要强化法制意识,在深化依法治税中规避风险。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基础。它既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更强调征税人依法征税、依规管理、依章办事,体现出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对等。若有违背,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坚持依法治税,才可规避税务执法风险。二要强化服务意识,在优化纳税服务中降低风险。税收工作既是执法,也是服务。“聚财为国”是为国家服务,“执法为民”是为纳税人服务。优质的纳税服务可降低征纳矛盾发生率,从而规避执法风险。三要强化责任意识,在严谨工作中化解风险。强
化责任意识,贯彻上级文件不出偏差,落实上级指示不打折扣,履行工作职责不走过场,确保政令畅通;恪守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细致严谨,避免因随意性执法产生的风险。四是强化学习意识,在规范操作中防范风险。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税收政策频繁调整,税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学习意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要正确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要领,提高执法水平,以规范操作防范执法风险。
(三)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规范执法。规范执法是规避执法风险的落脚点。要通过落实执法责任制和加强执法监督来规范执法。一是落实执法责任制,以制度规范执法。首先,分解岗位职责。按照法定权限,结合规范执法要求,以岗定责,以责定人,构建环环相扣的岗责体系。其次,明确工作规程。按照法定程序要求,量化每个执法岗位的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形式和标准,并注意有机衔接,确保链条式运行。第三,实行过错追究。建立健全执法质量考评制和责任追究制,实现对税收执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制约。二是强化执法监督,以监督规范执法。首先,强化事前监督。对新出台的各种程序规定和文书,一律要经过法规部门审核把关,防止“带病上岗”,先天不足。其次,强化事中监督。认真执行大要案集体审理制度,对涉嫌构成犯罪的税务案件要依法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做好行政处罚听证工作,保证税务行政处罚全过程的公正、公开。第三,强化事后监督。要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检查,归口法规部门负责,并将执法检查情况在系统内公开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兑现。同时严格执行税务行政复议制度,自我纠错,自我保护。
4.纳税服务在基层税务机关的应用 篇四
纳税服务就是税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定,以贯彻落实好国家税法,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为目的,在征管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向纳税人提供服务事项和措施,满足纳税人的合理期望,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一项工作。
从纳税服务的概念上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纳税服务包含着许多内容。新的征管法已经把纳税服务直接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要求税务机关这征管过程中必须做到优质服务。从我们平时的工作实践来看,纳税服务主要包括咨询服务、办税服务、环境服务、信息服务等几大方面,涵盖了整个征管过程,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纳税服务的内容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加充实,更加完善,服务无止境。
我在工作中对优化纳税服务有以下几点认识:
1、优化纳税服务是征管法的要求,是税务工作中必须要做的工作。《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税务机关的权力和责任,这其中就明确的指出要优化纳税服务。
2、优化纳税服务是协调征纳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力手段。只有做好纳税服务,减少征纳矛盾,才能
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3、优化纳税服务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们只有强化自身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本领,才能把纳税人的权益维护好,才能把纳税人的利益实现好。
目前我们的税收管理人员的纳税服务观念还彻底转变,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重执法、轻服务,长久以来税务机关一直以执法机关的姿态出现,一直高高在上,与纳税人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相信很多税收人员都是这种想法。正是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一些税务干部只讲权力不讲义务,漠视纳税人的权利,甚至发生滥用职权的行为,在纳税人心目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重服务、轻执法,自从新征管法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文件出台以后,一些地方人员片面理解服务的科学内涵,把优化纳税服务简单的想成就是纳税人满意,弱化了税务机关的执法功能,忽视了执法的严肃性,造成了管理较松、执法不严的错误现象,以至于在税收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漏洞。
3、服务就是微笑服务。微笑服务在以往税务机关高高在上的时候几乎就是纳税人的奢望,但是在目前这种形式下,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站在平等的地位的时候,单纯的微笑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求。有些地方只强调形式上的微笑服务,忽视了对税务干部自身素质的强化,导致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达不到纳税人的要求。
实际上,我认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纳税服务,重点是在服务手段、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要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纳税手段的新突破。充分运用电子、通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税收管理,使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从繁杂的办税事务中解脱出来,为纳税人提供一系列方便、快捷、经济、高效服务。二是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形式的新突破。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主动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及时解决纳税人的合理要求,把纳税服务渗透到日常管理和依法行政中。同时积极开展征纳双向互动服务,建立固定的收集纳税人意见和进行反馈的渠道,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征纳双方的了解沟通和双向互动。
加大队伍建设力度。税务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作风、能力状况和行风建设的好坏,决定着纳税服务质量的好坏。因此,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按照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配置好岗位,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模式;另一面方要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干部政治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加强干部队伍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到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训上,实现从一般性知识培训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转变,造就一支政治过
5.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五
现在税务系统的信息化面对的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管理,但面向系统内部的最基层的是县(区)局,县(区)局是数据采集的最根本,作好基层的信息化建设是事在必行,不容耽误的工作。
一、基层县(区)局从信息分散走向信息集中
信息集中是指在税务信息处理上,把整个县(区)局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计算机基础设施必须相应调整,增加县(区)局局域网和分局(所)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带宽,升级县(区)局服务器设备,同时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在这种模式下,各分局(所)的应用数据全部存储在县(区)局服务器上,分局(所)采集、查询、统计本单位数据,直接与县(区)局服务器进行交互。
实现信息集中,为基层税务机关提高税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首先,信息集中为实现县(区)一级的集中征收、集中稽查、相对分散管理提供了支持。信息集中可以支持县(区)局征、管、查三大系列的工作,由上至下,一管到底,简化中间管理层次,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化、系统化、集约化管理。其次,信息集中有利于为基层县(区)局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一方面强化电子申报纳税,支持企业、电信局、税务机关、银行四方联网,实现网上申报、银行自动划缴税款;另一方面加强税源监管,充分利用外单位的信息资源,如与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进行联网,更方便、快速、有效地获取外界信息,并加以综合利用。第三,信息集中处理,可以降低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成本。目前全国按每镇或乡设一个征收单位,共有2万多个征收单位,每个征收单位建一个局域网,建得起养不起。实行县(区)一级的信息集中处理,局域网缩减为2千多个,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二、“税收征收窗口”虚拟化,征纳双方的信息从面对面的交互向网络化交互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具备了丰富的可上网资源。建立网上税务系统,是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网上税务系统是指税务机关以税务内部管理信息化为基础,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虚拟的网上办税服务厅,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有关涉税事项。
(一)网上税务系统的网络结构
网上税务系统的网络由税企信息网和税银信息网构成。税企信息网由企业——电信部门——税务机关三方联网组成。税银信息网由税务机关——电信部门——专业银行——国库四方联网组成。税务机关的内部网络由数字认证系统、防火墙、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组成。
(二)网上税务系统的功能
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网上税务系统必须是一个功能完备的虚拟办税服务厅。其功能包括所有税种的纳税申报(包括正常申报、补申报)、税款缴纳(包括清缴税款、预缴税款、缴滞纳金)、延期申报、延期缴税以及发票管理(包括发票认证、金税工程数据上报、发票查询、状态查询、领购情况查询)、出口退税、纳税情况查询、税务文书处理等。
(三)网上税务系统的运作方式
以申报纳税为例,在企业的电脑(或防伪税控机)上安装脱机软件,企业使用脱机软件填写申报表,拨号进入电信局公网。经过电信局的网络设备进入网上税务系统,通过身份认证和防火墙检测。税务机关对其信息进行逻辑校验,校验无误后,信息即时通过网络进入银行。银行检索其账户是否存足税款,税款足够的,银行扣款并打印税票。纳税人到其开户的储蓄所取税票。
(四)建立网上税务系统的意义
1.改变了传统的征纳方式。网络及网络设备是税务机关的征税厅;税务机关前台录入数据由纳税人完成;税票由银行开具。
2.提高征纳双方的办事效率。降低征纳成本。对税务机关的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影响深远。
3.扩大税法宣传辅导渠道。新的税收政策、法规直达纳税人,税目、税率、申报表等的改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布,有利于纳税人正确执行。
4.扩大了税务机关的信息采集面,提高了税务机关对经济及税收的监管能力。申报表以外的一些重要的企业财务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送到税务机关,有利于税务机关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分析企业经营情况,掌握税源变动规律。
三、税务机关征管信息采集面从单一性(申报表数据)向多样性(主要财务数据及交叉稽核数据)发展
(一)扩大征管信息采集面的必要性
分析我国目前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取消专管员制度之后,税务机关没有固定、有效的渠道收集企业的经营信息。现在税务机关采集的信息仅是企业纳税申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企业微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几乎无法获取,而这些数据正是税务机关强化征管的重要依据。扩大征管信息采集面,通过征管信息系统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为税务机关提供一整套辅助分析、决策的指标体系,将成为基层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趋向。
(二)数据来源及种类
第一类数据来自纳税人各类纳税申报表,数据种类为进、销项税额、税金、欠税、留抵税金等申报表所含数据。
第二类数据来自纳税人通过网上税务系统申报的“经济税收重点数据来源表”,数据包含:(1)资产负债指标,包括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2)利润指标,包括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折扣与折让、产品销售成本、净利润。(3)附列资料,包括平均职工人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际产值、按生产规模可实现产值。
第三类数据来自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电力、供水等部门,数据包含企业进、出口货物种类及数量,企业开、停业情况,企业用电、用水数量等。
第四类数据来自税务机关内部,即税务机关通过对企业的审计和稽查,定期测算出的同类企业正常销售值、企业行业毛利率、行业税负率等。
(三)提高征管信息系统对征管原始数据的分析能力
要成功监控本地区的经济及税收变化情况,征管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从点到面经济状态描述。具备单个企业分析、行业分析、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全地区经济总量分析。
(2)提供历史全貌及历史比较。系统应反映每个企业、行业的历史发展轨迹,如对每一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纳税状况及经营变化状况进行描述,以帮助税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3)提供辅助分析。在运用多期比较、企业与企业比较、标准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的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帮助使用者进行预置的公式运算及统计、查询,减少人工分析的盲目性。
四、征管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必将融合在一起,构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一)征管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必将融合在一起
征管信息系统主要是税收征管数据的集合,强调对征管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工作流为中心,强调群体协同工作。办公自动化不仅要实现公文管理电子化,更要把税务机关内部行政事务中的政策贯彻、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监督反馈等工作全部纳入其中。具体来说,征管信息系统只为税务机关提供数据采集、储存、统计、查询的功能,而这些储存起来的征管信息,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行政管理规则进行处理,如处理纳税人的延期缴税申请,一方面要记录在征管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层级审批。前者依赖征管信息系统,后者则要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所以,两个系统必须融合在一起,构成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的内容
站在信息处理的角度,整个税务管理工作可以抽象地表现为:信息采集、信息流转和知识库三大部分。信息采集,按采集的方式可以分为上门申报、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以及税务机关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情报搜集;按采集的内容可以分为纳税信息、财务信息、发票信息以及政府各部门提供的企业和经济信息。信息流转包括公文流转、资料上报的流转、审核呈批的流转、工作传递的流转、督查督办的流转。知识库包括纳税人数据库、公文档案库、税务机关人事档案库、税务机关监察档案库,以及以这些基本的数据仓库为基础,挖掘、组织、利用和传播散布在税务系统和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建立贯穿于整个税收工作的管理当中,有效地服务于各个管理环节的知识型管理系统,如税务法规管理子系统、税务操作规程指引子系统、经济及税源分析子系统等等。目标是以拥有知识的税务人员为核心,帮助基层税务机关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有效利用知识。
(三)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1.无缝接合性强。在税务机关进行事务处理的过程中,系统具备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把结果重新写入数据库的能力。
2.模块扩展性强。在税务行政管理中,要上报、审批和传递的资料很多,有些报表会废止,有些资料会增加,这就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流转对象即流转模块可任意扩展。
3.流程设置灵活性强。因为不同层级的税务机关,其内设机构不同,流转的环节也不同,这就要求它在技术上要做到自定义。
4.流转过程控制性强。流转过程控制能力是指对所流转的模块在流转过程中进行监控,包括:(1)对流转时间进行监控,设定每一个流转节点的流转时间,具备超时报警功能。(2)对流转状态进行监控,如上报一份请示,现在处于哪一个节点,哪一个节点滞留了多长时间。反过来,上级在控制库中预先设定每月下级应按要求上报公务文书的种类,下级每上报一份,电脑则自动比销,自动统计。使目标考核贯穿到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3)满足每一个流经节点的统计需要,如每月拟了多少份文件,审批了多少份文件,有多少是过期办理的等等。
五、传统型税务机关逐步转变为知识型税务机关
随着上述基层税务信息化趋向的逐步实现,税务管理中的知识含量必然逐步提高,税务机关的传统管理方式将发生改变,发展成“知识型税务机关”。所谓“知识型税务机关”是以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税务信息分析为手段,对税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税务机关。知识型税务机关应有以下4个特点:
(一)开放性
传统型税务机关是封闭式的,在其周围有一堵无形的墙;知识型税务机关是开放式的,在网络支持下,外延迅速扩大。
(二)虚拟性
传统型税务机关在管理上主要依赖“实物”,税务人员走出去收集资料,纳税人走进来申报资料,税务机关内部依靠公文、税务文书等实体进行行政管理;知识型税务机关则依赖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虚拟空间,信息的搜集、统计,行政性的指令、沟通,都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
(三)信息化
一方面,税收管理工作以信息分析为主要内容,基层分局(所)这个中间层消失后,税务机关掌管的信息总量大了,专业的税务(经济)分析代替了经验性的分析判断,税务(经济)信息分析贯穿于税务组织、控制、执行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税务管理高度信息化将会引起税务机构设置的变化,有可能以信息流转和信息分析的节点作为税务机关内设机构的设置依据。
(四)以教育和学习为基础
税务机关与企业性质不同,企业可以大规模解雇工人和招揽人才,以谋求新的发展,税务机
6.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六
迹
先进基层党组织税务局机关党委事迹2007-02-02 21:55:50
税海扬帆竞风流——记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机关党委
百花山下,梨花湖畔,有一个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敢打硬仗的群体——××省××市××税务局。他们连续荣获两届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年被授予全省×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当人们赞誉这支队伍时,都禁不住要将镜头对住他们的核心——机关党委。
群雁高飞头雁领
领导班子无疑是一个单位的“头雁”,具有领向导航作用××××局机关党委
班子成员从四个方面做好表率当好“领头雁”。
——政治学习的表率。机关党委一班人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中共党史、《党章》、《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和渠道加强理论学习。一年来,班子成员共撰写学习心得篇,形成调研文章篇,其中篇在省级刊物发表。
——廉政建设的表率。机关党委一班人深知“官廉兵不贪”的带兵道理,他们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在车辆使用、办公用品、吃喝招待等方面厉行节约、精打细算,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征管一线。在生活上严格自律,不搞特殊化,自觉执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按照有关要求向监察部门申报领导干部收入、住房等情况,通过上级审核或公示的方式接受监督。××年度,由于他们严以律
己,弘扬正气,反腐倡廉工作在全市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被×××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授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集体。
——团结战斗的表率。在讲团结的主流下树立正气观,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团结协作、充分发扬民主,是机关党委一班人的一贯作风。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岁,最小的岁,中间还有多岁的,可谓老、中、青三结合,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年长者不居功自傲,不争权要权,年轻者尊敬师长,谦虚谨慎,大胆工作。在涉及人员调配、职工福利、费用分配、评先表模等敏感问题时,不搞“一言堂”,注重基层意见,实行民主管理,集体讨论决策,并充分利用政务公开墙和局域网政务公开栏及时对重大事项进行通报公示。
——勤奋工作的表率。“官勤兵不懒”,这是机关党委一班人的“座右铭”。党委一班人身体力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字当先,工作当先,以自
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感化着干部职工。该局局长、机关党委书记×××同志有着严重的腰椎病。今年三月份的一天,他从××局参加紧急会议回来的途中,腰椎病折磨的疼痛难忍,但为了能将上级局的重要精神及时传达给国税干部,他在医院匆匆忙忙仅挂了半个小时的点滴,就急忙赶到了局里。在×税信息化数据采集工作中,有一名分管领导和数据采集人员一起,加班加点,日战夜突,最终保证了如期顺利运行,这位局长却累得大病了一场。
春风化雨润无声
×××机关党委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队的“第一要务”来抓,他们针对年青人多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起到了春风化雨润无声的作用。
——让知识来助跑。“创建学习型机关,让知识来助跑”,在直属机关党委的公开倡导下,全局开展了以“读一本好书、唱一支好歌、练一手好字、讲一口
普通话、争当一项能手、练一副好身体”为内容的“六个一”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干部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胆识、提高了综合素质。目前全局以上的干部能讲一口较为流利的普通话,涉外企业服务窗口人员能用英语和涉税外商进行正常交流,干部人人会操作计算机,全局已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共有多人(次)获地(市)级以上能手称号两人获××市百万青年“双学双促”活动先进个人,多名干部在上级局和市委、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脱颖而出,多人次受到不同层次表彰和奖励,总数名列××各县(市)××局第一名。青年团员××在全市首届青年普通话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以后感慨地说:“这次能够获奖,全靠局里组织的普通话培训,开展得真是很及时啊!”
——让爱心来接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机关党委组织爱心接力活动“誓言”。多年来,一茬一茬的老兵光荣退休了、一个一个的新兵进来了,但这个爱
心接力棒却传下来了。他们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到薛集镇福利院、市聋哑学校慰问儿童孤寡老人、聋哑孩子;到××中学、××中学、××小学、××小学为孩子们建学校、损献学费和各种学习用品;到“双联双促”联系点×××村访贫问苦,捐送各种扶贫物质,并帮助村民栽种了棵“富民树”等。据不完全统计,自××税机构分设以来,他们在“爱心接力”活动中,共捐增现金、物质价值达××余万元。
——让活力来张扬。在××税局机关党委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活力就是不老的青春”。的确是这样,无论是在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等部门还是本局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该局机关党委都是积极、热情地参予,显示了这个组织昂扬的激情和充沛的活力。他们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光华杯》乒乓球赛、《农行杯》篮球赛,参加××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供电局联合举办的“供电杯”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青年答题竞赛,参加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和市党员先进性教
育办公室联合举办的“党员先进性标准大讨论演讲比赛”等,都获得了斐然的成绩。今年,在团市委组织的“为青春喝彩”庆“五四”文艺晚会上,该局团员青年志愿者与市聋哑少年共同演绎的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引起了一片片掌声和很大的社会反响。
百花竞放春满园
打造一流的业绩。“工作是检验一切的标准”,“以实绩论英雄”,这是机关党委一班人提出的口号,既是对他们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近年来,××税局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税收收入迈上新台阶。收入工作是××部门的重要工作,在组织收入工作中,该局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收入任务连年增长。去年,该局全口径完成税收收入万元,占年计划任务的,同比增长,提前天完成全年××税收入任务。
——征管改革取得新突破。近几年,该局在探索新的征管模式,提高征管质量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推出了几项在××市乃至全省都叫得响的“拳头产品”。推行“个体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发票“三奖”,全面推广“发票参数定税法”,解决个体税负不公的问题;推行“全程一窗式”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整合窗口职能、简并办税流程,实现办税“一窗全程,办税全能,质量全优”;抓好“税收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确定新的工作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这些改革创新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全程一窗式”管理在襄樊市局做了典型发言;《××报》和《××日报》分别在三版头条和显著位置刊登了我们“发票参数定税法”的经验做法;税收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在上级局召开的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服务质量实现新跨越。针对部分纳税人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机关党委一班人提出了“从纳
税人希望做的事做起,从纳税人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的口号,进一步推行公开办税八项制度,自觉接受纳税人监督,在办税大厅实行领导值班制,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一站式”服务等办法,简化办税程序和环节等,受到纳税人好评。
——社会形象实现新提升。××税局机关党委一班人提出“人人都是××税形象,个个都是文明使者”,在机关党委一班人的影响和带动下,该局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国税形象。涌现了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共产党员×××;自觉自愿、不要组织表扬,悄悄救助失学儿童的共产党员×××;勤奋敬业、刻苦钻研,获得省级最佳能手的共产党员×××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文明创建获得新荣誉。××税局机关党委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岗”、“文明家庭”、“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示范岗”、“文明服务窗口”等活动为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理念渗透到每
个国税干部的心中,使税收管理的各个层面都闪耀着文明元素的光芒。近年来,该局先后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办税服务厅继获得“全省巾帼文明岗”之后,又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同时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行风建设、宣传工作、经济环境治理、爱国卫生、共青团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也先后获得省、××市和市委、市政府表彰。
7.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七
由于行业特点、政策衔接、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税务稽查人员在对大型建安企业税收检查中,存在较多执法风险。
一、稽查管辖权与企业经营特点的不适应所形成的执法风险
当前稽查管辖权限以行政级别和区域划分为主。大型建安企业提供劳务和建造产品跨区域,具有经营分布点多面广的行业特点。这种稽查管辖结构与大型建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矛盾,在对大型建安企业检查有所限制,具体表现为:具体税务机关受检查权限、检查力量和检查时限等因素影响,很难对企业存在的纳税问题查深、查透、查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汇总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应缴应退税款以及查补的所得税款(包括滞纳金、罚款)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其中25%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或退库。
检查实践中,一是对外地分支机构稽查权限不足。如果检查的施工企业总机构在外地,分支机构在本地的纳税人,必然涉及总分支机构计算分配企业所得税、费用调整等税收事项。如果在总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按照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查实项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统一计算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项目所在地检查组无权检查总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和纳税调整情况。二是对本地企业进行全面稽查的力量不足。总公司在我市本地的建安企业,下设若干家子公司和分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涉及企业所得税有在项目所在地独立纳税的子公司;也有就地预缴、汇总缴纳的分公司。目前,每个检查组只有2-3人,各检查组均有检查户数和检查任务的考核指标,检查力量的配置达不到完整稽查大型建安企业的要求。三是稽查工作超时限的影响。《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60日的案件检查时限,在没有充足证据、明显线索和充分把握的情况下,稽查人员一般不愿申请延期检查,打“持久战”。以上原因造成实际检查面较窄,总公司在本地的大型建安企业一般侧重检查总公司,并抽取本地的若干家分公司核实情况;外地到本地施工的建安企业则只查分支机构的账簿。容易产生稽查执法的疏漏,无法做到查全、查深、查透。
二、“以票控税”与“查账征收”的不匹配所形成的执法风险
对于大型建安企业的税务管理,尤其是分支机构的管理,全国大部分区域采取“以票控税”。这种传统的征管方式对于组织税收收入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为稽查执法带来了一定风险。
一是营业税计征时间滞后。营业税征管上实行开票缴税,未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确认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建筑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因而,建筑企业在缴纳营业税上普遍存在滞纳问题;二是与企业所得税计征方式规定不符。现行税法规定,汇总纳税企业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部分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代开建筑业发票时,未严格执行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按照开票金额核定比例扣缴企业所得税,与总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发生冲突;三是计征个人所得税不准确。部分税务机关为了增加税源,扣缴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按照开票金额的一定比例扣缴个人所得税,与税法冲突。当检查人员按照企业账簿实际计算应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时,对于开票时已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无法准确分解抵减,造成检查人员无法准确计算应补扣的个人所得税;四是容易形成印花税滞纳。按照开票金额核定扣缴印花税,也和核实征收印花税征收方式发生冲突,同时形成税款滞纳;五是可能形成税款重复抵顶。开票核定扣缴的所得税税款金额如大于总机构汇算清缴税款金额涉及退库无法办理,一般抵顶下年税款。但稽查检查如发现总机构汇缴少缴企业所得税,也应抵顶开票扣缴的企业所得税,有可能造成稽查、管理重复抵顶。
三“取证难”造成稽查执法风险
“取证难”是税务稽查不论检查哪个行业都要面临的共性问题,但在建安企业检查中尤为突出,而且可能涉及税款金额较大。
近几年,对房地产企业检查也是重点,账面经常发现大宗材料自行采购,涉及多家建筑商,2014年我们仅对一家房地产延伸检查多家施工企业的“甲供材”后,发现少缴营业税金及附加300多万元。如果没有线索,在检查建安企业时,没有确凿证据,被查单位一般不会配合提供材料收发的第一手资料,很难取证施工单位的大宗材料的入库、领用情况,很难确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这就需要大量外调取证,一家建安企业涉及多家房地产。再如建安企业为承揽工程配合房地产企业虚开建安发票的取证,不但涉及发票行为罚,也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建安成本,但证据很难取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如果不能取证,很难确定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否足额。
四、检查人员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引发的稽查执法风险 检查大型建安企业,一般不存在检查假账的税务风险,但仍然存在着人为因素的执法风险。一是企业财税人员业务素质不均衡。大型建安企业点多面广,企业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适应经营发展要求,有的只是总部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只是象征性地配置了税务管理岗位,各个施工地点更谈不上配置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一般都由各项目部经理或分公司财务人员兼任,他们面对我国税法及其相关法规的不断变化,缺乏涉税辅导及税法后续教育,对税法的理解、认同、把握有一定的偏差,造成项目所在地未足额缴纳税款问题;二是税务稽查人员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需要。随时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一部分税务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根本原因在于税务稽查干部自我学习动力不足,工作能力越来越满足工作需要。再加上检查面的局限,税务稽查的力量限制,实际上隐藏着很大的执法风险。
五、规避建安企业税务稽查风险的建议
为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在严厉打击偷漏税的基础上,规避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风险,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剖析作用。抽调稽查骨干成立专案组,选取一到两家大型建安企业,保证检查时间,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深入细致开展检查,总结行业特点、共性问题,加大外调取证,在行业练兵的同时,提高稽查威慑力,规范全行业税收秩序。
(二)提升对大型建安企业的稽查层级。对于跨区域经营的大型建安企业,最好能由总局或省局稽查局组织联合检查,抽取重点大型建安企业,总分机构同时检查,统一检查标准,统一政策把握,统一检查时间,及时共享检查结果,既能保证检查质量和检查范围,也避免总、分机构的重复税务检查。
(三)进一步优化征管模式。税务管理机关强化法制意识,弱化任务意识。严格落实总局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杜绝开票扣过头税,避免形成“以票控税”的恶性循环。
(四)加大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一是税务干部不仅需要深刻理解税收法规,熟悉建安企业财务、会计处理,还要熟悉建安企业业务以及整体经营状况。二是加强企业纳税辅导。税务机关要及时将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辅导,提高纳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同时规范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结转,正确申报缴纳所得税,帮助企业财会人员提高鉴别发票真假的能力。
8.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八
李德洪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部署。自2010年以来,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基层国税部门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而为国税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笔者结合资兴市局的实践经验就基层国税如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创先争优活动实践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资兴市局结合国税行业特点,确定目标、选好载体、注重效果、建立机制四个方面着手,开启国税工作新征程。
(一)以目标引领创先争优。当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启动以来,资兴局围绕省局提出的“党群连心促发展,同创税收跨千亿”的创先争优目标,结合资兴市委组织部、资兴市创先争优办争创“资兴市党建示范点”单位的要求,通过组织学习参观、分组讨论、党员大会座谈、“金点子”征集等方式,提出了以“三个一”为内容的创建规划:即实现一个创建目标,就是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达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提出一个口号,就是“立足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围绕一条工作主线,就是以抓党建示范点为抓手,在税收征管的全过程中贯穿抓创先争优,从而达到组织收入提质、税收征管提效、纳税服务提优、队伍形象提升之目的。正是该局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在目标任务上相一致、在工作原则上相呼应、在方法步骤上相衔接、在重大措施上相协调,从而使各项活动、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整体推进。
(二)以载体带动创先争优。为调动党员和支部的积极性,该局根据党员多,分布广的特点,开展了党员“亮牌上岗”、“党员示范街”和“共产党员示范窗口”活动。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该局抓住办税服务厅这个“窗口”,开展创“五星办税服务厅”,在办税服务厅开展评选“最佳服务窗口”和“最佳服务标兵”活动。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该局以“书香国税”活动为载体,举办演讲比赛、读书大讲坛、礼仪大赛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技能大练兵和业务标兵、岗位能手的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为烘托气氛,营造氛围,除在各大媒体宣传本局争创活动外,该局还以文化长廊、楼梯走廊过道、党员活动室、内部通讯开设“争先创优”专栏等为平台,对“创先”活动分阶段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对荣获党员明星、服务标兵等进行宣传,在全局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使创先争优活动入心入脑、独具特色。
(三)以实践效果推动创先争优。通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克难攻坚,立足岗位,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等实践中创先争优。如通过组织开展“靠管理挖潜力,靠创新添活力”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征管劳动竞赛,组织“党员挖潜增收突击队”、“纳税评估党员团”、“专项检查党员班”,2010年查补税税款近3000万元,有力促进收入的完成。通过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党员自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的三亮三创三评活动来推动服务创新。通过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扶贫助学、社区共建、城乡党组织大对接等活动,在惠民服务中创先争优。
(四)以常态机制保障创先争优。创先争优,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该局根据形式任务要求,加强领导,及时确定和提出新任务、新要求,组织全员定位找差距,明确目标求发展,使活动始终处于滚动向前的状态。如通过制定《党支部工作规程》等16项创先争优和党建工作制度,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日常工作。通过建立创先争优定期例会制度,采取听汇报、专题调研、交流研讨等形式,研究、部署、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把创先争优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
二、基层税务机关开展创先争优中存在的问题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基层国税机关在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创先争优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思想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国税部门是执法部门,业务性较强,抓好税收业务就行了,抓业务工作才是实实在在的正事。认为创先争优活动是“虚”事,“软”任务,“面子上的事情”,抓多抓少都不会出什么问题,能够迎合上级,应付检查就行。甚至有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税收行政业务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根本无暇顾及。有的领导还担心会分散行政业务工作精力,影响到行政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造成活动不正常,效果不明显。
(二)按部就班的多,主动创新的少。由于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整体学习和把握不够,找不到切入点和着力点,更不能将活动的开展同当前工作相结合,导致活动的开展与自身实际、本职工作等相脱节。还有的单位自我定位不准,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对于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如何大胆创新没有思考,没有思路,大多按照当地创先争优办的要求和文件精神按部就班,使得单位特色不突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三)缺乏激情,难以深入推。少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创先争优活动当成党内一次单纯的集中性政治运动,缺乏持续的争创热情,甚至出现倦怠、抵触情绪,滞碍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也有的或由于创新意识不强,方法不当,造成活动的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也有的由于人力、财力没有保障,造成后续推进难以深入。
二、深入推进创先争优的对策
基层国税如何增强“创”的活力,加大“争”的力度,有效激发基层党员服务发展的热情。笔者认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新观念,才能真正让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强大的推进力。
(一)强化创先争优的认识。创先争优的本质是要促进发展。基层国税应当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组织收入和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查找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纳税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推动国税事业科学发展上。在活动中,要紧密结合税收中心工作,把创先争优活动活动放到国税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从基层国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从而推动国税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选准创先争优的载体。创先争优不仅要解决“想得好”的问题,关键是解决“干得好”的问题。因此,要根据基层单位的实际确定争创主题。要以正在干的事情为中心,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要将创先争优的重点放在解决工作的薄弱点上,具有自己的争创主题。同时,针对基层党员直接面对纳税人、直接服务纳税人,为此,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请纳税人广泛参与,就能形成整个活动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三)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必须注重与时俱进、丰富活动内容。为此,要根据活动各个时期、阶段取得成效的不同,及时修改和确定新任务,补充新内容,提出新要求,确保创先争优的热情经久不衰。同时,要注重总结提高,对以往的好经验要总结提高,继续发扬;对新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科学总结、归纳为日常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创先争优的各项制度,保持和增强“争”、“创”意识,使活动始终处于上升的发展态势。
9.浅议基层审计机关建设 篇九
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审计机关的这种领导体制,通常被称为“双重领导”。要完整把握《审计法》关于“双重领导”规定的内涵,应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是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监督的内容是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这是审计职能的“基点”;二是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这是审计成效的“考问”。
基层(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应该正确定位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把“基点”摆正,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为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基层审计机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政府内审,在政府管辖范围内对涉及政府财政、财务收支的事项实施审计监督,代表政府进行“问责”。审计人员在政府要求预防就是“防疫员”,政府要求灭火就是“消防员”,政府要求开刀就是“外科医生”。正因为如此,对审计成效的“考问”,应当以本级政府为主,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到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到位,就是较好地完成了审计职责。上级审计机关对审计业务的领导,应侧重在业务规范、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质量监控;上级审计机关安排基层审计机关的对本辖区内非属单位的“授权审计”和对辖区外的“交叉审计”,均应视为上级审计机关的行政行为,其行政结果和行政成本均应由上级审计机关承担。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在对审计职能的认识上,存在着眼睛向上要项目的误区,片面地认为中央、省属单位资金量大,违纪违规问题处理起来不受地方领导干预,处罚款项收缴相对比较容易,单纯地把审计项目当作“创收”工具。这种脱离服务大局只考虑收缴的做法,忽视了审计监督的本质和职能作用,对基层审计机关的正常开展工作和有效发挥作用带来不利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加以纠正。
二、关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运作和管理。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量之大,超乎想象。以**市所辖8县(市、区)审计机关为例,2007,76个审计业务干部全年完成453个审计项目,人均达6个(同期市局人均审计项目2个,省厅不足1个),即使按每个审计组最少2个人计算,每个审计干部全年平均最少要参加12个审计项目组的审计工作,少数审计机关人均要参加20个以上项目的审计。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使得审计干部身心疲惫,忙于应付,难以打造出审计“精品”,更顾不上审计成果的开发后续,这也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长期难以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目前审计工作越来越被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基层公务员普遍超编,审计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且一时难以得到补充的情况下,基层审计机关应当采取“精减计划,科学调度,分类运作,滚动实施,永续责任”的方法,改进审计项目运作和管理。
精减计划,就是要在对被审计对象全面摸底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审计项目,从数量上尽量减少一般性审计项目,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考虑到审计覆盖面的问题,可以安排对一般单位每进行一次“审计走访”,发现问题苗头,再安排审计。
科学调度,就是要根据当前审计对象的变化趋势,改变审计机关内部专业分工过细状况,不再区分专业审计科室,全部改为综合性业务科室,只是个人在审计业务上有所侧重。同时,将审计项目在所有科室之间统一调配,审计组长竞争上岗后再调配审计组成员。这样,既集中了审计力量,又有利于锻炼队伍,同时也可以防止审计干部长期单一从事某些领域审计,产生“感情懈怠”。
分类运作,就是对已经确定的审计项目,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审计。对上级统一安排的审计项目(应尽量减少)和财政同级审等重大审计项目,应严格按照审计署6号令所规定的规范和程序要求实施,对一些经常性审计项目和政府交办的突击性审计项目,可以普遍采取简易审计程序。在简易审计程序实施中,除了审计通知、重要事项和问题的取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等法定程序外,其他审计规范可以从简,时限可以缩短,甚至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可以用类似“审计意见书”的文书代替,只下达给被审计单位,不再对外公布。
滚动实施,是基层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实践中创造的科学有效的审计项目运作模式。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一个审计项目实施阶段结束后,审计组长一人留下负责底稿整理和审计报告撰写,审计组成员立即与其他人员组成新的审计组,投入新的项目审计。审计项目实施时采取人员滚动方式,有效地缓解了困扰基层审计机关业务人员不足的“瓶颈”。
永续责任,是基于在滚动实施的审计模式下,业务科室分工交叉,审计组成员随时打乱,而审计组长自始至终要参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所有必须要明确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的永续责任。基层审计机关领导人员经常参加审计,科室负责人可能参加其他审计组的审计,复核人员也很难专职,只有审计组长能够对整个审计项目负主要责任,而且这个责任是永续的,不管这个审计组长工作如何变动,都要负责到底。
三、关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队伍建设。近几年来,审计队伍建设问题,一直是基层审计机关所关注的敏感而沉重的问题。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人手少,专业干部匮乏,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我局为例,现有在职人员50人,其中真正从事审计业务的仅24人,不足50%)。正常公务员补充渠道不可能大量补充,又缺乏向人才市场选拔人才的途径,使得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改观;另一方面,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业务干部具有财政(务)、金融、工程、法律、计算机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要想精通审计业务,必须花功夫学习钻研。但是按照现行干部管理制度和机关领导职数规定,要想达到职务晋升,就要参加“扶贫”、“招商”、“挂职”等行政性工作,单纯从事审计业务,很难有晋升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审计业务干部的积极性。近年来,基层审计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惰性和懈怠问题,应引起重视。
针对基层审计队伍建设存在的情况和问题,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应加以研究和推广。
首先,要给审计队伍补充活力。可以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给基层审计机关增加聘任制人员编制,用以从高等院校毕业生和社会专业审计人才中选拔聘用审计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给基层审计机关补充活力。等到审计机关公务员出现空缺时,再从聘任制人员中补充,进入公务员队伍。
其次,建议尽快实行双重审计职务分类制度。考虑审计部门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有关部门应研究让审计干部率先在公务员队伍中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制,对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审计人员加以聘任,并和薪金挂钩,实行职务和级别双轨制,给予业务技术水平较高、资历较老、表现较好但因领导职数限制而无法晋升的审计干部相应的待遇,保持审计业务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调动基层审计干部的积极性。
10.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篇十
一、充分认识对基层税务机关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督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没有督查机制,没有必要的督查手段,不开展相应的督查工作,行政效能建设是很难取得成效的,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整体税务机关的形象。基层税务机关担负着直接完成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查看税收任务的重要职责,是直接接触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的基层行政机关。加强督查工作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对行政效能督查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督查工作是确保行政效能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举措。大家都知道:一项工作如果光部署,只安排,忽视了检查,放松了督查,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因此,只有附之严格的到位的督查、检查工作,才能使之正常进行,顺利开展。我们的行政效能也是如此,必须要有督查,事实上也离不开督查、检查。实践证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贯穿这项工作的始终是检查、督查工作,只有通过这必要的督查工作才能使之达到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督查工作,是约束和规范“行政效能”建设中主体因素——“人”的行为有效手段。人是提高行政效能最基本、最活跃的决定因素。良好而有效的督查体制和机制,能进一步规范人的行为,能进一步激发人的积极性,能进一步增强人的工作责任心。有效、可靠而严格的督查机制,就能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就能更好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因此,我们要教育广大基层税务干部,必须要认识到督查工作对行政效能过程中人这个主体因素的约束作用和规范功能,是指导人、督促人发挥应有的才能,激发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最终为推动和促进行政效能建设工程起到主体性作用。
三是要认识到:加强督查工作是对“行政效能”不断“纠偏消错”,使之按照正确目标行进的有效方式。在推进和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失误,甚至错误,而克服和避免这些偏差、失误、错误的有效方式就是不断的督查,经常的督查。通过开展督查,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偏差,及时发现失误、错误,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失误,最大限度地杜绝错误行政行为的发生,使整体行政效能建设发挥出最佳效果。
二、明确加强基层税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督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加强基层税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督查工作的内容也是很多的。所谓督查工作的内容主要指行政效能建设的重点方面和主要环节。我们必须要明确这些方面和环节,才能开展好督查。归纳起来,基层税务机关加强行政建设督查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干部是否有创新意识。重点督查基层税务干部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是否从“老传统”、老模式、老方式的工作机制中解脱出来;是否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意识;是否增强发展观念,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支持各项税收改革。
(二)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重点检查、督查基层税务干部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有无高高在上,脱离纳税人,是否政务公开、透明,是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变通执行税收政策,违反规定收税,擅自减免税,侵害纳税人和国家利益。
(三)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督查基层税务机关是否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和贯彻上级工作部署,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是否存在作风飘浮、工作不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工作,对工作浮光掠影、流于形式,大作表面文章;是否随心所欲,自搞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套。
(四)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外服务”。重点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对纳税人漠不关心,服务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有意、故意、肆意刁难纳税人的情况,是否存在应落实的税收政策不落实,应兑现的税收政策不兑现,侵害纳税人的自身合法权益,影响和妨碍纳税人自身发展。
(五)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不当”。重点督查、监察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是否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具体指:督查是否违反政务公开规定和服务承诺的行政行为,是否存在拖拉扯皮、失职、渎职行为,以及管理混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查看乱造成工作质量低下、工作效率低下的行为;督查是否存在应作为而不作为的行为;督查是否存在行政审批不规范的行为;督查是否因人为原因和管理不力造成重大事故和重大损失的行为。
(六)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重点督查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廉洁从税、廉洁从政方面的情况。具体督查是否存在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以税捞“利”的现象;是否存在对纳税人吃拿卡要报的现象;是否存在廉政规定、纪律执行不严现象;是否存在忽视对干部教育的现象;是否存在没有建立社会监督网络体系。
(七)督查基层税务机关不断改善行政环境。具体督查的方面,就是要监督和检查基层税务机关是否按照上级的要求,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办税环境,充分运用现代化税收管理技术装备,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不断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事程序,更好地方便纳税人,服务纳税人。
三、对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开展督查工作的方式方法
对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中,必须要采取适当的督查方式,务必采用必要的督查方法,形成有效监督和考核机制,才能使行政效能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要建立督查工作组织机制。为保证对基层税务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建立督查机制和工作机构。如:上级税务机关可成立对基层税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设工作办公室,作为开展督查工作的常设机构。以加强督查工作、指导督查工作,开展具体督查工作,从而为行政效能督查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二是要加强督查工作制度建设。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摸清基层税务机关实际情况基础上,建立一系列“对基层税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督查工作制度”,包括效能督查日常工作制度、督查投诉工作制度、反馈工作制度、备案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来规范督查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和工作纪律,从而使督查工作建立在规范化、制度化之上,避免督查工作随意性太强,无章可循,保证不了督查效果。
三是坚持开展“实地”督查。开展“实地”督查,就是针对基层税务机关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围绕上级机关布置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以及明确基层税务机关要办的重要事项来开展督查,这也是督查的核心环节。这样的督查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一线,开展真实的督查、检查,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体现督查的真正目的,而不能停留在只听取表面汇报,注重查看一些书面材料。在“实地”督查中要认真作好督查工作记录。对相关工作要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针对工作目标任务进度情况、完成结果情况以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内容,进行进行科学评价。
四是坚持开展明察暗访式督查。要通过组织人员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查看基层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税、文明办税情况;暗访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情况;检查内部管理、税收环境改善情况。并将明察暗访情况进行通报,相关情况计入年终岗位考核之中。通过明察暗访推动全系统行政效能建设工作。
五是可选聘行风监督员,建立督查监督网络。可通过选聘包括各类纳税人在内的社会各界代表作为对在层税务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义务监督员、监察员,请这些监察员、监督员督查行风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反馈信息,从而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督查监督网络。
【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推荐阅读:
浅议中小企业税务风险10-11
基层税务局年终总结06-27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10-09
关于税务稽查执法环境的若干思考06-21
税务机关领导剖析材料11-04
加强税务机关安全管理07-22
对税务机关的意见建议10-08
公安基层执法08-12
基层文明执法活动整改措施07-09
执法实践下基层调研报告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