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中的中国文化(精选11篇)
1.动漫中的中国文化 篇一
浅析日本动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摘要: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日本动漫,简单的说就是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的合称。文化包含了众多领域,狭义的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日本动漫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关键词:日本动漫中国文化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日本动漫,是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的合称。文化包含了众多领域,狭义的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日本动漫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的孩子也深受影响.日本动漫能够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其不断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多元文化是分不开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日本动漫虽然没有美国动画特效那么炫目,但是凭着对剧情的创新和趣味性在全球有很重要的地位,日本广泛吸纳国外优秀元素,加上自身的思维创造,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动漫之路。在商业化的今天,动漫创作者们为了吸引观众,很重视故事本身的新奇性,他们需要不停地寻找能吸引大众的新鲜题材。日本动漫在国内的题材已经被十分广泛地使用后,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外来文化,从异于本国文化的元素中提取他们所需要的素材。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其发展又独具特色,并不是完全地照搬照抄,而是在经过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国由数千个岛屿组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岛国。它自身条件有限,但是日本吸收和学习其他先进国家的优秀文化。日本动漫对别国文化更是兼收并用,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都被日本动漫吸收和利用。
在日本动漫中,日本动漫人有意淡化本国文化的特点.从人物绘画手法上来说,就融合了不少东方美学的表现手法.事实上,不少的日本动漫都吸收了来自东方的文化元素,利用东方的文化元素的日本动漫作品甚多.有的直接取材自中国神化故事,在其基础上进行改编和扩展,有的改编自中国文学名著,用日本动漫的形式呈现原著的风貌,中国味道十足,有的讲故事背景放置在中国,讲的却是日本故事。日本动漫在吸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日本动漫作品向中国的输出能力。具备中国文化元素的动漫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国内也很受观众喜爱。日本每年都有大量动漫作品被引进到中国,《七龙珠》《棋魂》等经典的日本动漫角色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近年来,随着《七龙珠》《棋魂》等动漫的广泛传播,围绕这些热门动漫及其角色的衍生品在中国十分走俏,尤其是改编的游戏。日本动漫凭借深刻的内涵和精巧的构思征服了中国观众。通过动漫作品及其衍生品,日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传递到中国,影响了中国青少年的成长,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强大。
1日本动漫作品对于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的利用 《三国演义》
日本改编中国知名的历史事迹或英雄名将故事是他们创作漫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影响比较深远的不得不提横山光辉的《三国志》。这部漫画中以中国的三国时代为背景,基本遵循了《三国演义》原著。该漫画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低位,它曾获得过“日本漫画家协会奖,优秀奖“,有很多日本读者都是通过这部漫画了解古代中国那段风雨变幻的历史的。这部经典不朽动漫作品至今仍有大量的忠实读者。
日本人的三国情结是难以想象的重;各类三国相关的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等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在日本跟三国相关的各类产品高达三位数,题材的切入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正史路线的,有演义路线的,有平行架空路线的,还有穿越的等等,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 日本读者对《三国志》的反应是相当强烈的,特别是对诸葛亮的认同,日本人似乎从来没有超出中国古来的认识。也正是在《三国志》的强大影响力下产生了衍生产品——人物模型,这里的人物模型分魏蜀吴三国成套推出,它几乎涵盖了三国中的所有知名武将,谋士。人们纷纷争相收藏,因此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地成功。《西游记》
在日本除了三国之外最受欢迎的就是《西游记》.近年来影响最大的作品应该是仓峰的《最游记》了,取材于《西游记》而影响颇大。《最游记》可以说是《西游记》的搞怪和转型,从剧情到人物都做了后现代的颠覆和恶搞。四大主角的语言和行为与现代人无异,这个动漫的四大角色除了人物名字跟原著一样外,形象却完全颠覆了。故事背景仍在古代,可是他们的言行和现代人没什么两样。三藏的酷,悟空的痴,八戒的帅,悟净的痞等,仓峰颠覆了中国古典名著的漫画,从画面,人物设定,到道具都很现代化,他所体现的理念是无拘无束的追求自由。日本人似乎从来就没想过要老老实实的画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西游记》.大都是取了人物框架去发展新的故事;或者取了故事的框架却加了很多新的东西!
这些利用中国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将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叙事方式转换为日本人喜爱的凸显主人公传奇经历的小说,这为动漫作品的改编创造了丰富的土壤。日本动漫对中国文化的改编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是纯艺术的,不求销量的多少,而是原滋原味地体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潮,而有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商业目的,如《最游记》等等,其目的是迎合当代青年的审美观和行事风格,以求取得最广泛的认同,进而促进漫画,动画和相关周边产品的销量。2日本动漫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 京剧
《燕京伶人抄》是以老北京为背景,以京剧为线索的一系列短篇集,可以说是皇明月最喜爱的体裁。浓厚的老北京的味道——戏院、茶馆、戏子,以近似中国画白描的笔法表现,连画面的线条感也是旧时连环画的风采。《燕京伶人抄》含《凤凰乱舞》、《愁雨岁月》、《镜花水月》、《落花流水》四个短篇。1920年的燕京,古老与新潮杂陈的时代,富家大少如山的戏痴和忿忿不平的兄长如海,以名旦杨洛仙为中心,上演错综复杂的人生大戏,描述京剧痴狂的人们心中的爱、恨、嗔、痴,绚烂的舞台是瞬时间的幸福,同时也是永远的憧憬。京剧作为国粹,是中国原创动漫尚未涉及过得领域,日本却捷足先登运用现代手段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我们的编剧总是觉得传统文化要用传统的方式传达,传统的公式禁锢了我们原创走向世界,制约了我们队本国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饮食
中国烹调技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繁多,是中国饮食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华小当家》是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是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真实写照.《中华小当家》是对中国菜系和烹饪技艺的详细描绘,以及主人公经历艰难困苦取得绝好食材和工具时的故事。
它不仅体现了中华各地的饮食文化特色,而且“色、香、味、形、器”使得食用和审美得到了和谐和统一,动画中每一集出现的纷繁菜式冲击着观众们的视觉与味觉。这部动漫很好地把握了青少年读者的心境,将烹饪和社会认同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厨房,学习并体味烹饪的乐趣。也正是这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造就这部动画的巨大成功。功夫
中国功夫被日本通过漫画形式搬上荧屏的动漫作品举不胜举,如《乱马1/2》里那个恶搞到不行的咒泉乡就是融武术、修炼、民间传说为一体,设定的十分爆笑而精彩.《圣斗士星矢》可以说是经典之作,其中也有很多中国功夫的影子。《火影忍者》的漫画中,一切打斗场面都是那么逼真,那么自然而得体,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中国武术也体现其中。围棋
围棋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游戏运动,《棋魂》的热播使不仅吸引了年轻人对围棋的兴趣,也以此将文化传承下去。《棋魂》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把围棋这一在外行人眼里显得极其枯燥又深奥的脑力游戏演绎的紧张,刺激。喜欢《棋魂》,更喜欢围棋的精神,输棋赢棋,都是那么执着。
作为一部励志类动漫,棋魂里对棋士精神的塑造,让许多人对围棋有了更多的向往,这也是它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对围棋境界的追求的执着:围棋对于他们更像是一种责任或是一种需要,即使没有人在周围给他们施压。对强者的斗志和勇气:棋盘,看上去不大,只是一旦开战,棋盘上随即风云变幻,硝烟四起,既要保护自己的领地,又要冲破阻力进入对方阵营寻找生机,其中蕴含无数的风险变化,可能一招之间就会全军覆没,不懂围棋的人自然不会有害怕的感觉,是对对弈的两个人来说就好像是经历了生死之战一样。高尚的自身素养:受人尊敬的棋士当然需要有高尚的品德,没有什么可以污染一盘棋的。小结
日本动漫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不是单一的,很多日本动漫都包含了其中不止一种的表现方式。
日本动漫利用中国国粹可以说是渗透到中华文明的所有领域,传统文化成了动漫创作富矿。让中国动漫界吃惊的是,日本几乎将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能用作动漫改编。面对多元的改编方向,我们应该采用平常心去面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在今日看来是误读的作品,在明日看来也有他的可取之处。传统文化加上动漫载体,是一种新艺术模式的尝试,文化产品被市场接受都有一个过程。
日本动漫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不少中国文化元素,但并没有因此堕落为模仿和抄袭.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动漫人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时始终以本国精神作为作品的支柱.日本动漫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化精华的同时,没有失去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不仅促进了本国动漫产品的丰富繁荣,而且极大的帮助了日本动漫产品向国外市场的推广,同时促进了日本价值观和理念的传播.在日本动漫的全球化扩张过程中,对于中国元素的利用和在中国推广的经验十分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参考文献:
周兰平《动漫的历史》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07年4月
李长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2月 苏国荣《戏曲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作者:吕淑萍西北大学艺术学院2010级美术学传统绘画与动画方向导师:邓益民
2.动漫中的中国文化 篇二
尽管我们中国不是动漫的发祥地, 但是我国的动画片和漫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 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 特别是日本很多早期的动画片创作都受到我国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 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 中国动漫市场上充斥着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作品, 导致当下的青少年狂热地对日本或美国动画片津津乐道, 而无暇了解我们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曾经作为我国早期优秀的动画影片, 诸如《铁扇公主》、《三个和尚》、《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等, 都曾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瞩目和轰动, 但今天却尘封在资料架中, 鲜为人知, 不再被大众传播。
好在近些年来, 从官方到企业都认识到了动漫文化的重要性, 从2004年动漫号角吹响的时候, 大家在一种狂热情绪中投入了动漫行业。2006年12月26日, 中国动画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 向世人展示了80年来我国广大动画工作者创作的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 以及他们塑造的众多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动画形象。一时间, 在政府宏观主导下, 中国境内动漫制作机构陡增数千家, 400余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 1000余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
新生的创作机构和单位焕发着创作的激情, 仅2006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就已经超过8万分钟。《小鲤鱼历险记》、《三毛流浪记》等一大批优秀国产动画片相继问世。在此大环境下, 甚至深入内地的二线城市, 诸如石家庄市等的动画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迅速并入全国发展频率的轨道。同时, 中国的漫画、插画制作和卡通书籍出版也迅速成长。例如, 以河北美术出版社为领军的动漫出版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放眼全国, 动漫制作企业目前已有30多家, 其中有些企业创造了不俗的业绩, 有的原创动画片已进入央视播出。网络游戏开发虽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 有几个公司的游戏制作引擎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 多款游戏产品走出国境。一批省会的大中专院校陆续开设动漫专业, 附设动漫研究机构, 一批动漫培训机构成立, 并获得了相关权威机构的资格认证。
可以说, 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动漫迎来了在中国的又一个春天。但是动漫的重要意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其本身的欣欣向荣, 当下动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承载着的文化传承, 以及应该肩负起的反文化侵略责任。
动漫是人类视觉享受的普遍选择, 对于孩子更是第一选择。孩子们喜欢看动漫, 给他们看什么他们就看什么, 只要是动漫就可以了。孩子们还不具备独立成熟的审美观, 无法评价这是水墨的, 代表中国学派;或者那是三维的, 是高科技的。他们对动漫的第一感就是好看、好玩。在这种感官本能支配下, 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米老鼠、唐老鸭、kitty猫, 并且以强烈的代入感迅猛地、狂热地扮演、谈论、争辩、理解和接受这些外来的动画形象——这就是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饮食上, 我们现在的孩子沦为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工业化大众快餐的信徒, 丧失了对一双又一双手摊出的煎饼这样个性化食品的追求和回味。在玩耍上, 我们的孩子将自己封闭在各种电动玩具世界里, 沉迷于各种开关和电子摁键。他们却没能走进充满着随意性, 引发无限可能性的朴素创意手工玩具的时代。比如陀螺、空竹、用自制的铁钩推引废旧自行车轮圈的滚动……当下, 我们的孩子似乎只有食指得到发展。
而在动漫上, 孩子们的类似表现和其引发的后果, 更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我们并不是说非要反对日本动漫或者美国动漫。我们只是应该重视动漫背后的东西——不仅仅是市场, 也不仅仅是商品, 其实它是对本民族文化传播的继承。动漫作为现代化时代的艺术形式, 必须肩负艺术传播的这点责任, 这是动漫立足于艺术领域的得以存在、发展传播的意义所在。在历史上我们有过让孩子们喜欢留下记忆的动画片。比如像《雪孩子》那种充满关爱、助人为乐的动画;又如《黑猫警长》, 小英雄似的惩恶扬善;像《葫芦兄弟》、《三个和尚》这样的, 虽然简短, 但是能表现一个个人生哲理。虽然画面不复杂, 但是它的简洁恰是承载了地道的中国道家美学, 传承了东方审美意义。像《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 也包括《渔童》这样的剪纸化制作, 都借鉴中国皮影戏剧的风格, 传递交流着中国民间文化。中国动画从动画艺术来讲, 是屹立于世界动画艺术之林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豪地继承和发扬呢?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动漫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喜爱。发展动漫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拉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大力促进我国民族动漫产业发展, 推出群众喜爱的富有中国文化底蕴、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漫产品, 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加快信息化建设,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综观古今中外文明, 历史冷静而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化的强弱, 与一个民族的兴衰甚至存在是紧紧相连的。中华民族曾经拥有灿烂而辉煌的历史文化, 她是这一领域内保持世界冠军称号最长的纪录者。然而她的骄傲和自豪, 在近代西方文化强国的猛烈渗透侵蚀下, 他们利用所谓的卡通品牌承载着洋文化, 不知不觉地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而我们应该在笑纳百川的同时, 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打造成中流砥柱。
为使动漫传承民族文化, 就应该大力发展本土原创动漫。而且目前中国动画片的快速发展使得动画创作者在面对国外同类节目的冲击和国内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要求下, 必须抓紧思考和行动, 努力创作出高质量的中国原创动画作品。
一件作品中原创的成分占的比例大, 那么这件作品就应该叫原创作品。如果一件作品的沿袭部分多些, 那这件作品就是沿袭作品。所以我们在这里说的原创指的是包括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创作内容思想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合作节目在内的中国动画片。
国产原创动画片首先需要的是思想和内容。前期工作也就是动画片的剧本创作和动画形象的设计, 这是片子质量优劣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动画专业人员组成数量较多的主要是中期制作和加工部分, 比较缺乏从事前期创意、设计的高级创作人员。这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动画业的人员结构, 创作队伍专业化, 形成动画产业的高素质主创力量。
随着动画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以学生实践练习创业为主的学院作品异军突起, 成为新时期体现个性表现和实现个体操作动画短片创作的主要力量。由于这些作品的作者几乎没有受到商业化模式加工片的影响, 从而也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创作作品, 而且这里又不得不说到动漫的文化传承意义。学生学习创作的原创作品给我们少年儿童看, 一代一代相传, 这本身就是文化传承。
在动漫文化蕴涵巨大经济力量的同时, 动漫产业本身也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力量。动漫产业能营造出一种动漫文化, 动漫产业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动漫文化的接受者与二度生产者。以动漫为纽带, 动漫爱好者能结为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群体, 他们通过分享共同文化意识与社会生活方式, 通过组织策划, 参加各种动漫文化活动凝聚在一起。这些文化社群在拥有相对独立的文化活动的空间的同时, 也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释放出巨大的文化力量。
3.动漫中的中国文化 篇三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关怀,我国的动漫产业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用五六年的时间走完了世界先进国家几十年的动漫发展之路。聚焦2012年两会,其间关于动漫发展建设的提案,无论是提倡对原创的扶持鼓励,还是对动漫分类治理的建言献策,饱含热血澎湃之心抑或是爱之深责之切,显而易见诸多代表委员一片热忱地期待我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
自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来,文化产业备受关注。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新募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金数量超过十余支,截至2011年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余只,已经披露募集资金总量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表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2012年,在被看做全国两会“热场”的地方两会上,各地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地方工作的亮点和重点:北京市发改委表示2012年将统筹政府资金100亿元,用作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上海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扩大开放,用好市场机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时代已经结束,文化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的时代是以文化来引领的。”中央党校教授周熙明对国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如此解释,“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文化强国的时候了。从国内来看,最切近的一个理由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为文化是一个低耗能、高效益的产业,各地也都在积极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突破点,以期文化产业能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的实力,应该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动漫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大支柱,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受到了文化界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关注。自两会召开以来,不少代表委员针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展开了角度不同的议论。
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动漫产业在政府的不断引导扶持下,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数量大幅攀升,动漫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产值从10年前接近100亿元,发展至2010年的470.84亿元,年均增长30%。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元,其中播映市场101亿元,衍生品市场高达220亿元。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中国动漫产业却一直游走在盈利边缘。“现在的动漫企业盈利太难”成为业内人士的一致感慨。
近期,美国梦工厂在中国宣布成立合资公司,首轮投资3.3亿美元。与此同时,中美双方也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相关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中国动漫市场这块大蛋糕,它诱人的香味已经漂洋过海,引起了业内国际巨头的兴趣。
面对“内忧外患”,有人说如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是一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不流血却会使你血本无归”,中国的动漫产业,该何去何从?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促进原创动漫产业发展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模式的有效形式之一。2012年两会期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动漫产业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当中发展速度最快、市场参与程度最高、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朝阳产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这是继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国家再次高度关注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网络音乐、移动新媒体等,文化产业必将促成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支新锐力量,正在蓄势待发,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4.动漫中的中国文化 篇四
文化传播系文化产业管理2班付玲瑞
一、总论
1.动漫与动漫产业
2.全球动漫产业发展趋势
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趋势
二、中日动漫的对比
1.从内容上看
1)取材的不同
2)风格的不同
3)质量的不同
4)音乐的不同
2.从生产流程上看
1)对动漫的认识不同
2)专业化程度不同
3)人才培养模式不同
4)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同
5)对动漫管理制度的不同
三、中国动漫发展的途径
一、总论
1.动漫与动漫产业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一称为“动漫”。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它是动漫的具体化表现。
2.全球动漫产业发展趋势
就地区来讲,美国和日本处于领军地位,它们以前卫的动漫理念基本主导着世界的动漫市场。虽然欧洲等地区的国家也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并同时伴有高质量的作品出现,但却不能打破这种格局。其中又尤以日本动漫为代表,在国际市场上日本的动漫及其相关产品随处可见,颇有独霸世界动漫市场之势。美国是对动漫进行商业化最成功的国家,虽然也大量引进日本等外国作品,但更大地体现出对本国优秀动画的保护倾向。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动漫市场规模还比较狭小,基本处于被动局面。特别是对于高龄儿童和青年阶段的市场,近乎完全被美日所垄断。
就作品的质量来讲,3D动画方面美日表现出了极大的技术优势,相对而言日本的3D动画技术更胜一筹,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游戏业的雄厚技术基础。二维动画方面日本动画占有绝对优势,这方面是其它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动画就整体而言远逊于美日,但部分作品的质量已经能够接近美日。近年来像《魔比斯环》、《秦时明月》、《风云决》等作品表现出的较高素质体现出了中国力图赶超美日的势头,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中国已经摆脱困境,但最起码表现出了国人的信心与决心。
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趋势
2004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117亿元人民币,2005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人民币,并且中国动漫市场还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空间等待开发。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商机和文化影响力,为了推动民族动画产业奋起直追,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动画产业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动画产业正面临着政策有力推动、市场强力拉动、“互动效应”十分突出的形式。目前中国动画业所面临的现实是危机和机遇同时存在,而发展则正在挑战停滞与跨越的阻隔。
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的我国,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好机遇。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许多企业据此调整了发展战略和计划,初步摆脱模仿痕迹、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的新漫画期刊、图书和漫画家快速成长,《漫画世界》、《漫友》等杂志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中国的动漫市场只要运作得当,是拥有无限的潜力与上升空间的。我们要将它作为一
分重要的文化工作来抓,让它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添砖加瓦。
二、中日动漫的对比
1.从内容上看
1)取材的不同
日本动漫大量取材国外文化元素,借鉴面十分的广泛。例如:日本漫画大师横山光辉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志》;还有改编自中国神话名著《西游记》的《最游记》、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仙界传 封神演义》及金庸的同名著作《神雕侠侣》等,不胜枚举。
中国在取材方面开放性不足,且思想内容单一。
2)风格的不同
日本动漫从起始阶段就不断追求风格的新颖与多样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日本动漫影响比较大的风格类型主要有青春(安达充的《TOUCH》、《H2》等)、机器人(《高达》系列、《超时空要塞》、《EVA》、《叛逆的鲁鲁修》等)、侦探(《名侦探柯南》、《推理之绊》、《少年金田一事件薄》等)、战斗(《死神》、《X战记》等)、体育(《网球王子》、《灌篮高手》)、忍者、魔法、超能力、历史、感情等等。而且每一种风格也极具变化性,这样纷繁五彩的类型就基本上照顾到了挑剔的观众。
中国的动漫除了娱乐之外更多的侧重与宣传与教育,进而影响到了风格上的单一与死板化。像《蓝猫淘气三千问》主要是以教育为主。
3)质量的不同
中国动漫的画面质量远不如日本。
4)音乐的不同
在日本,一部动画里的音乐包括:OP(opening,即片头曲)、ED(ending,即片尾曲)、IN(插曲)、IM(image,印象曲)、TM(THEME SONGS,主题曲)、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围绕这部动画所发行的音乐专集分别有:OST(orignal sound track,原声碟)、chara CD(角色CD)、Drama(广播剧CD)、single(单曲)。对于日本动漫来说,主题曲是对一部动画最好的包装。而在中国内地,动漫音乐的分类就单一得多,并且无法像日本那样取得如此巨大得经济效益。首先可以看出的是国人对动漫的偏见和忽视,其次就是就是投入的不足,制作粗糙。制作者往往只随便找哪家的孩子从第一集唱到结局,而且唱的都是同一首歌。直到美式动画《宝莲灯》的出现,国人才开始在音乐方面认真起来了。
2.从生产流程上看
1)对动漫的认识不同
日本人不仅认为动漫是针对低年龄消费者的,他们认为动漫与其他书籍电影一样是适于任何年龄层次的人,日本许多上班族都是动漫迷。
而中国人则认为动漫只是针对低年龄消费者的。
2)专业化程度不同
由于对动漫的不同观点,日本人将动漫进行了详细的专业划分。日本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了细致的漫画类型划分体制,按照消费者群体的性别和年龄对漫画的类型进行细分,主要包括儿童漫画、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和成人漫画。这种类型划分体制具有以下优点:根据性别差异制作相应类型的漫画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性别消费者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制作漫画,能够通过扩展漫画消费者的年龄层次和消费者的消费时期增加销售量。例如日本很多漫画杂志是面向18—25岁的青年人,也包括从少年时代一直看漫画的三四十岁读者,目前日本漫画产品受众的平均年龄为32岁。
而中国只是将动漫产业主要作为儿童消费品。
3)人才培养模式不同
日本在漫画人才的培养上注重采用分门别类式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日本部分高等学校将漫画作为独立专业分离出来,培养专业化的漫画人才。漫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漫画出版社工作,而漫画出版社根据漫画人才所擅长的方面进行培养,为分工协作式体制提供后备人才。
4)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同
日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表现是做的很到位的。以《铁臂阿童木》为例,“阿童木”出来这么多年,在日本没一点盗版,阿童木成就了漫画图书、杂志和相关商品的一条产业链,也因此诞生了一揽子的版权保护合同。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财团法人,专门保护日本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
而中国对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5)对动漫管理制度的不同
日本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视的,专门成立相关机构就动漫产业的发展问题和政策颁布进行管理。日本国内所有与动漫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的初步制定以及各种大小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策划都是由文化厅下属的专门的文化审议会直接负责的,为国内动漫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发展和交流的平台。此外,日本政府还在经济产业省下建立了传媒与内容产业局和动漫产业研究会,重点对国内发展处于初期状态的动漫企业进行扶持、引导。这样细化的直接管理,使得管理者对当前遇到的问题有更加准确认识,可以针对当前的问题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提高政策的有效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中国动漫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来管理,且对动漫作品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凡内容偏向于高年龄化的动画项目获得立项的几率较小,而内容偏向于低年龄化的动画项目则通过立项的几率非常高。这一审批体制使我国高年龄层动画产品的产量接近于零,我国动漫企业在高年龄层动漫产品制作能力及市场占有率方面与世界动漫产业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途径
总的方向:一是,因为动漫作品更多的是面向青少年观众,所以要贯彻“三贴近”原则,在创作中更多贴近少年儿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这个时代,去挖掘出优秀的、新鲜的题材,来推进文艺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包括创意好、故事好、动漫形象好、主题好和技术制作好。二是,打入国际市场。中国动漫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比如现在鼓励中国的动画企业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动漫企业进行合拍、合作,制作优秀的动画片。同时,举办国际动漫节的目的也是要扩大国际动漫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艺术交流,来提高国产动画的质量。
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观念,实行分级制度
分级制度无疑可以方便节目的编排和选择,也有利于节目内容的把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安排不同种类的动画片,拓展动画产业的消费群体,提升动画频道的广告价值。从而,依靠市场的力量理顺制播关系。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不仅对动漫企业提供播出奖励,同时也设立专项资金对播出动画片加以适当的扶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播出价格。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种走私、侵权和盗版动漫产品的行为,探索动漫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为动漫产业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免费对国外提供本国动漫产品。日本外务府曾利用“政府开发援助”中的“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的播放版权,并无偿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电视台播放。例如日本官方曾无条件将《足球小将》的动画给伊拉克的电视台播放、把《岛耕作系列》送给海外的官员和企业,通过这些产品宣传,让他国民众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等到这些国家对这种“免费的午餐”形成依赖以后,再实现从免费到低价位再到正常价位的出口,在这种文化政策下,日本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哈日青年,出口了本国文化,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鼓励和扶持原创性的动漫产品
创作是源头,要从源头上抓起,集中培养、扶持一批动漫创作人才。特别是声优,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声优学校,我们可以先派一些人去日本学习,再将所学知识带回中国。对动漫急需和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放宽限制,鼓励支持在各大院校开设动漫专业,设立动漫人才专项培养经费,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国内外联合办学,支持学校与企业进行公开合作。
4.设立动漫产业专项资金
对动漫基地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优惠土地政策,对进行基地开发的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对于入住基地的公司企业实行房租补贴、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优秀原创作品给予播出和获奖奖励。大部分地区就制定了动画片在中央级和省市级媒体播出后由当地政府提供每分钟数额不等的播出奖励的政策。5.实行贴息贷款政策
对于动漫企业用于项目开发的银行贷款,政府给予贴息补助。
制定中外联合制片的相关法律和严密的监管体制。鼓励国内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联合制片,学习和借鉴其创作、管理和市场运营的方法。这样也有利于联合制作的动画片享受对方国家的优惠政策,从而打入国际市场通道。
6.、进行展会推介
5.动漫中的中国文化 篇五
随着动漫产业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动漫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动画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能从事电脑美术教学、影视动画创意及广告制作、动画特技制作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已经成为动漫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步伐远远滞后于人才需求,而且缺口比例较大。
1.从总量来看,动漫人才奇缺。我国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达15万人,游戏动漫制作人才总需求量要10万人,而目前国内的动漫产业人才总数尚不足1万人,只相当于韩国的1/3。
2.从业人员质量不高。动漫制作公司需要的动漫人才,不仅要懂得网页式的平面设计和Flash动画制作,而且还要懂得构思创作,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这种复合型的动 漫人才凤毛麟角,十分紧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动漫人才需求还处于一种”深度饥渴”状态。目前动漫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的,对一些高难度的动漫设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现有的动漫从业人员人才结构不合理。动漫产业的人才需求应当呈现为“金字塔形”,其底层是运营、支持、服务等“边缘”人才;中段是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创作师、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策划总监等人才,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中段”人才。而我国动漫业目前的从业队伍中,多为低端运营、服务人员和少量的高端纯研究人员,中段的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奇缺,人才结构很不合理。
4.具有较深人文底蕴的创造性人才匮乏。目前,大部分动漫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领域转过来的,是从动漫“发烧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部分是操作型、技术型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对文学、艺术和影视创作缺乏研究与修养,其人文底蕴和素质不太适应事业的要求。
由于没有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和独具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动漫产业目前还只能是粗放型的产业,在这样的人才层面上即使出现产业繁荣,也只是暂时的现象,而难有可持续发展。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桎梏和瓶颈。
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从2000年开始动漫产业的良好前景才被各个机构看好,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是院校在动漫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定位不明,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大致相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最新技术使用能力不强,毕业生进入动漫企业后一般都要经过1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胜任工作;二是传统学科型模式仍然没有改变,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引进、利用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不强,与企业结合紧密度不高,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影响着地区乃至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由此,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专业动漫人才已迫在眉睫。目前,位于华中师范大学附近的一所武汉清美动漫学院,就是抓住了这种产业发展的迅速,他们采用真实案例应用环境中,将学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依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了很多高级技能型人才。
6.动漫衍生 悄然兴起的“萌”文化 篇六
明明是个大妈,打扮出来却像个20岁左右的女孩,还若无其事地走在大街上,看到这一幕,你会做何感想?近日,在重庆都市女性当中,悄然兴起一股“萌”文化。这些所谓的“萌女郎”每天都会花上大量的时间穿着打扮,把自己打扮成二十甚至十几岁的样子,并以此为荣,相互攀比。
起源,都市女孩兴起“萌”文化
所谓的“萌”,最早起源于日本,本意是指读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漫画)时,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
后来,一些女孩就对照着漫画上那些美少女的样子,把自己也打扮一番,看上去如同十多岁的小女孩一样。
随着这类“萌女郎”越来越流行,很多“萌商品”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例如猫耳朵帽、卡通背包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股“萌文化”。
风靡日本后,这股风气通过网络很快传到了中国,如今,在重庆都市的繁华地带,也能够发现“萌女郎”的身影,而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专门探讨“萌文化”的主题贴吧、主题网站。
现象,雷!47岁大妈“萌”起像少女
大渝网上,热衷“萌”打扮的网友“波比”告诉笔者,她有个47岁的女性朋友,是两个小孩的妈,是个狂热的日韩偶像剧迷,她二十五六岁的弟弟们,都把她当成小妹照顾,连其12岁的儿子都认为妈妈只有25岁,
不久前笔者通过QQ联系上这名47岁女子王丽(化名)。她告诉笔者自己是重庆人,起初她不知道什么叫“萌”,由于爱上网并且喜欢 ,一些网友见到她的容貌都惊呼其有“萌女郎”的潜质,王丽才开始关注“萌”,并且打扮得越来越“萌”。
现在,要是她走到街上,别人都会认为她只有二十五六岁,“要是说是47岁,他们打死都不信!”王丽说。
牛!化妆都要1小时
俗话说,美丽都要付出代价,“萌女郎”们通常都要花上很多的精力,才能保证自己看上去很“萌”,这其中,最麻烦的当数化妆。网友“盈盈”称,她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萌”,但最讨厌化妆,每化一次妆,时间不会低于1个小时。身边的“萌”友也和她一样,妆容上她们最在意眼部,要把眼睛画大画圆,另外还得戴假发,一天下来,补妆次数不下10次。
7.动漫衍生品开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篇七
关键词:文化,动漫衍生品,中国元素,授权
一、动漫的发展及我国动漫现状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 动画 (animation或anima) 同漫画 (comics, mangai) 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 两者常被合称为“动漫”。
《野牛图》, 被公认为旧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作, 这幅图在今天看来, 颜色依然鲜艳, 造型生动, 动态特征明显, 是古代人类对动物动作的描绘与分析。到了近代, 随着1928年11月28号米老鼠的首部电影短片《汽船威利号》上映, 它的感召力和友善使之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动画电影的成功, 促进了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 如迪士尼的主题乐园, 动漫主题的影视、教育、少儿用品市场, 服装、饮料等。现代动漫是由动漫产业链和动漫衍生品构建起来的, 动漫衍生品简单的说是指利用卡通动漫中的原创角色形象, 经过专业的卡通动漫衍生品设计师的精心设计, 所开发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卖的服务或产品。如音像制品、电影、游戏、玩具、书籍、文具、动漫形象模型、服饰、袜业、鞋业、保健品、饮料等都能开发成动漫衍生品, 还能以形象授权方式衍生到更广泛的领域, 比如:漫画咖啡馆、主题餐饮、主题公园等旅游产业及服务行业等等。
二、文化与动漫产品的关系
动漫产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艺术植根于文化之中,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构成了民族的文化, 动漫产业具有商业性、产业性、和文化的战略意义。黑格尔早就预言,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 视觉艺术特别是动态视觉艺术具有巨大优势。动漫与文化结合, 将会使视听文化得到进化, 适应了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未来的动漫将是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结合, 这样能提高动漫的人气和商业价值。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自有它特定的文化根基, 地域与文化作为一个热点问题不断被人们讨论和研究。动画作品中可以找到许多地域文化的烙印及其哲理和智慧, 如寓言故事水墨动画《鹬蚌相争》反映了渔翁得利的结局, 片中动物和人物、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冲突都具有明显的华夏民族的特质;其它许多的中国动画也可以找到许多中国元素, 动画表现上也呈现许多中国的神话传说或其中的桥段。每个国家、地区都有其完整而独特的价值观、喜好, 因而动画的风格也呈现出具体特点, 欧美角色的生动、动作的流畅细腻、情节的幽默都十分符合这一特点。动画的风格是地域气质的体现, 因为有个性、有特点, 因而呈现一种特殊之美, 这种现象体现了文化艺术对人们心理的冲击和影响, 因此对民间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要加以保护和研究, 通过以动漫为载体创作不断发展。
中国山水画比西方的风景画要早1000多年, 它所呈现的图义, 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 开始用线条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 让人在器物与工具中认知了形与美。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的国粹, 人们对其寄托了许多的情思, 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 给人带来一种东方精神和俊逸的气质, 在山水画中, 我们能够集中的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晕和色调。它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很好载体和形式。以中国水墨为蓝本, 结合动画制作技术, 水墨民族风格的动画也发展起来, 如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还包括三维水墨风格的动画, 如siggraph入围作品《夏》。这些具有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 艺术造诣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但是作为动画产业的发展, 必须达到商业性、规模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因此民族风格还需要不断的强化, 动产品力争成为具有很强产业特征和商业性的文化艺术产品, 其间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完善和提高。
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也导致了动漫创作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许多作品呈现出的面貌让人看不出地域性。欧美的动漫制作体现了动画技术不断创新, 风格不多成熟并多元化的过程, 而中国风格动画也呈现不断发展的面貌, 两者可以相互借鉴协调发展。作为动画的前期创作, 需要对角色的头部造型、服饰等有一个设定, 这就需要很好地把握剧本中故事的时代特征, 也可以加上许多自己的创作和一些主观的创意, 传承和创新是必要的, 提取出精华和象征性的元素就可以为我们的动画增彩, 动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去收集经典的、民间的许多文化信息, 进行消化和吸收, 因此可以说文化支撑了动漫创作, 而动漫的发行也传播了文化。
三、植入中国元素与文化的动漫衍生品开发的新模式
建立一个发展空间广阔、内容丰富、配套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动画是一种特别的商品, 具有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通常情况下, 动画片应有在影视系统的播出市场, 还应有动画衍生产品的售卖市场 (包括图书、早教器材、音像、玩具、服装、鞋帽等市场) 。动画片在播出后, 若市场成功, 不但能够收回成本获取利润, 也能推动衍生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在衍生品市场的获利又可继续投入到动画片的制作中, 这样就形成了投资—产出—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我国的动漫产业还处在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阶段, 虽有部分出版了相关的图书和音像, 但儿玩具和形象授权极少, 仅靠动漫片的播出是无法得到相应回报的, 必须通过衍生品的开发才能实现盈利, 因此我国目前的开发模式是一种相对低级的开发模式, 制约了动漫衍生品市场的拓展。
中国元素与中国动漫相结合是我国动漫发展的可行之路。比如建筑风格元素长城、敦煌、布达拉宫、紫禁城;文化风格元素中国书法、国画、诗词、印章等;中国功夫元素少林寺、武当功、太极拳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元素, 是华夏文化在世界最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精髓所在, 恰如名言“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把中国元素融入到动漫产业中是动漫从业人员面临的新课题。
各个民族对形状、色彩、节奏、韵律的感受不同, 其表达艺术的方式和特点也各不相同, 从商周的青铜器到汉代的漆器及其后历朝历代的瓷器都有传承的造型元素。中国的文字图案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 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文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形体变化十分丰富, 可以作为动漫及其衍生品开发的借鉴。中国的皮影戏是具有中国元素的动画, 皮影戏最早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西汉, 兴盛于清代, 皮影艺人将动物皮泡制、刮薄、磨平、烘干, 然后将各种人物、事物的图谱描绘在皮片上, 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 再涂上颜色。雕刻时, 一般都用阳刻, 有时也用阴刻, 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 造型优美、色彩鲜艳、装饰风格浓郁。皮影戏的内容取材于历史演义、民间传说、武侠故事、神话寓言等等, 这种独具一格的民间文艺形式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元素的表达, 一些皮影艺术传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皮影戏对表演者的技艺有很高的要求, 这种表演方式和传播方式不利于其发展推广, 而当今数字化皮影动画正在开发和研究之中, 它能够克服传统皮影戏的种种局限, 既能够再现传统皮影戏的视觉体验, 也可以加入现代文化和流行元素, 通过互联网在世界各地传播, 这样的表现手法赋予了皮影戏新的生命和活力。这种开发模式对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具有示范作用, 值得我们借鉴。
四、总结
如何围绕文化打造动漫衍生品, 如何防止盗版、维护版权将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平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完成动漫产业与现代工业的深度融合, 使动漫创意、动画片以及动漫衍生品更有效的整合发展, 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市场, 推广健康的动漫产品和动漫文化, 营造良好有序的开发模式。注重对动漫品牌的建立与推广, 促进相关的衍生品的开发。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促进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对动漫创意内容的新需求, 并适时调整动漫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发展结构, 推进版权保护, 推动动漫人才的培养, 鼓励创业创新, 营造中国动漫及其衍生品快速健康发展, 以文化为内核, 以版权为手段不断加强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和创作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中野晴行著甄西译.动漫创意产业论[日].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
8.动漫中的中国文化 篇八
摘要:为了将中国元素更好的应用于动漫中,以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访谈,对动漫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进行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历史及现状调查,并在深入挖掘中国元素后对动漫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字:中国元素;动漫;题材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01-03
如今,我国公民不只要求物质需求的满足,还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在此情形下,日本动漫、欧美动漫一度受到国人的追捧,相比之下,国漫却有些不尽人意。其很大一个原因便是缺乏民族特色,受众群过于局限,多针对儿童。因此,如果对中国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推出青少年、青年喜欢的作品,我国动漫必能产生一个飞跃。
一、动漫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1.动漫产业的发展能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一向非常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其播出市场、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主题公园玩具服饰等衍生产品市场都为本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2年日本动画片国内的经济效益达到2079亿日元,与动画片相关的玩具、DVD、游戏、文具、服装等商品的市场规模达到20000亿日元。而我国动漫收益明显要少。不仅如此,如今我国动漫市场还被大量日漫、欧美动漫充斥,使大量资金外流。据统计,《功夫熊猫3》票房达到9.915亿,《疯狂动物城》票房超过11亿人民币,而如果将中国文化应用于动漫中,推出受欢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便可拉动人们在国漫上的消费,扩大国漫市场,增加收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动漫产业的发展能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许多日、美等国动漫充斥着我国动漫市场,不仅使大量资金外流,还无形之中对他国文化进行宣传,阻碍了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反映的是一种民族精神,通过动漫而形成的文化入侵对我国公民的价值取向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文化标准还未完全形成的儿童及青少年而言,这种影响更加值得警惕。我们对高中生的调查显示,有51.9%的人喜欢看动漫,36.4%选择一般,只有16%选择不喜欢。而他们看动漫的频率,34.2%一周以内一次,21.7%一至四周一次,18.0%五周至半年一次,26.1%半年以上。在学习压力如此大的高中,学生们尚且对动漫如此热爱,可见动漫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之大。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至关重要,它是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来源。因此,我们需要将中国元素与动漫融合,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二、动漫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动漫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
一项调查显示,喜欢日本动漫的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不到11%。由此可见,我国动漫市场的大部分经济效益由其他国家掠走。而且据了解,我国动漫市场还有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的空间等待开发。下图所示为我国2010年至2014年动漫产业总产值及动漫产业总产值增长率,由图可见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呈增长趋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发展势头很好。
2.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
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也从多方面出台政策,给动漫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4月20号颁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具体要求国内的电视台每天每次必须播放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而且60%的是国产,为动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动漫中小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范围,并且享有有关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在资金上推动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2009年,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需要把文化产业的振兴重新规划,让文化产业的软件方面也得到了保证,这样可以和硬件方面齐头并进。由此可见,政府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引导与支持。
3.技术支持。
调查发现, 40.8%的观众收看动画片的目的是为了寻开心, 18.1%的观众是为了愉悦情感、放松心情,16.5%的观众是为了寻求新奇,8.0%的观众是为了受到教育。因此,若要满足大多数观众的需求,必须拥有较高的制作技术。技术的发展,为制作出好的画风与人物造型及配音提供了必要条件,是吸引观众的一大法宝。传统动画一般在制作时需要将画面逐帧画出并进行拍摄,工作量很大,效率不高。随后,计算机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动漫产业,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现在大多数动漫都采取三维动画,更给我们真实的体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为动漫产业提供着丰厚的技术支持,这是为中国元素在动漫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的一个有力后援。
4.国民的精神需求。
动漫是一种文化,一部好的动漫传递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美国动漫就像一个“大熔炉”,借助其他国的元素,融入自己国家的精神。以埃及元素为题材的《埃及王子》歌颂了美国所尊敬的那些为了民族和信仰而放弃自己名誉利益的人,以中国元素为题材的《花木兰》讲述了美国现代女性主义精神。而我國动漫,少见对中国精神的传承,即便是有,也多是说教色彩较浓,容易使人厌烦。如今我国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社会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在此情形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而动漫,能在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无形之中传递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从中得到某种力量。我国公民越来越强烈的精神需求,为动漫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三、我国动漫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动漫产业曾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作品。1942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58年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同一时期的中国动画巅峰之作《大闹天空》等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但辉煌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拘泥于传统,受众群只限于年龄层次较低的儿童等。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动画产业开始走下坡路,与此同时,《机器猫》、《猫和老鼠》等大量题材新颖、想象奇特、色彩鲜明的外国动画涌入中国,更是将国产动画挤得毫无生存之地。
如今,政府及动漫制作商等各行各业人员都对动漫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各个城市纷纷建立动漫基地,举办动漫展,我国国产动画片总产量、制作商、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在校研读动画专业的学生都越来越多。在此期间,也诞生了《秦时明月》、《快乐东西》、《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风靡全国的优秀作品。但国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说教倾向较重,情节较为简单幼稚,容易使年龄层次稍大一点的观众产生厌倦情绪。再如由于盗版产品泛滥,使得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玩具服饰等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正常来讲,在动漫产业链上,第一步是平面出版品,第二步是电子媒体,第三步是衍生产品,而在中国,动画制作却是重点,漫画更像是衍生产品,动画与漫画并不能很好的相互促进,便加大了制作成本与风险。国漫正在努力突破“瓶颈期”。
四、动漫作品中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问题因素分析及策略
在我们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您认为我国动漫在应用中国元素上最主要的缺点是什么”的选择如图1所示;对“您认为如何能更有效的促进中国元素与动漫的融合”问题的 “A.加大政府重视和政策上支持”、“B提升动漫从业人员整体国学文化修养”、“C.加强动漫制作技术的发展”“D.其它”选择所示:
由图可知,许多调查者认为国漫在内容的编写上提升空间最大。因此,我们以动漫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为主,以制作技术发展及政府支持为辅进行了研究。
1.动漫题材选择与情节设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被问及“《功夫熊猫》与《大鱼海棠》中,您认为哪部动漫更体现中国元素”时,被调查者中39.5%的人选择了《功夫熊猫》,52.6%的人选择了《大鱼海棠》,7.2%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当被问及“您认为下列哪部动漫更好地融入了中国元素”时,被调查者的选择如所示:
由可知,许多调查者认为《秦时明月》、《大鱼海棠》比《功夫熊猫》融入的中国元素更多,而无论是制作质量还是受欢迎度,《功夫熊猫》都要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秦时明月》与《大鱼海棠》并没有对中国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您对身边哪些中国元素最为熟悉”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许多人对中国文化最为熟悉,认为功夫、围旗、宗教、服饰等更能体现中国元素。我国动漫在中国特色上更多的也是这一方面的表现,只是单纯的出现“龙”、“剑”、“围旗”等表面上代表中国的元素,而缺乏对中国精神的挖掘。动漫缺少内涵,自然无法提高受欢迎度。
一些动漫发展较好的国家在题材的选择上做的较好,比如日本的《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等“热血动漫”符合日本一直以来宣扬并信仰的武士道精神。1994年拍摄的《狮子王》把具有深刻内涵的道理蕴藏在其中,让人学习和理解“爱”, 以及承担责任面对困难。2008年由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虽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挖掘的结果,其中的中国功夫、国宝熊猫、象征着智慧与通灵的乌龟大仙、以及酒楼服饰等无不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然而此部动画片的灵魂却是“人人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没有秘制良方”的美国精神。同样,《疯狂动物城》通过兔子与狐狸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警察梦”的过程,及其中反复出现的台词“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也对美国梦进行了完美诠释。而近几年较为成功的国漫《喜羊羊与灰太狼》,虽然制作技术、画风、内容上都取得一定进步,也取得了较为喜人的经济收益,但不得不说,懒羊羊的存在是一大败笔。它好吃懒做、毫无一技之长,喜羊羊冒生命危险将它一次次从灰太狼手中救出后却仍不知悔改。然而它却生活得最悠然自得。如此设计情节,如果懒羊羊真的被灰太狼吃掉,观众恐怕会埋怨喜羊羊为什么没有救它,而不是埋怨懒羊羊为什么不学能够保护自己的本领。这便将其精神内涵由崇拜强者转向同情弱者,无形之中将喜羊羊道德绑架,过于同情弱者一定程度上会使人倾向于做弱者,然而这个世界永远属于强者。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小孩子或许会被一时吸引,但稍微成熟一点的人群便会觉得它过于幼稚,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与现实不符,所以不会对其追捧。
因此,我国动漫需要制作商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反映民族精神,从而将中国元素蕴含其中。
2.动漫制作技术的发展。
动漫制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画风及造型设计、人物语言及配乐质量的提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您认为动漫作品的哪一方面更容易体现中国元素”的选择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动漫制作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画风及造型设计、人物语言及配乐质量的提高更直观地体现中国元素。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造型上,古典的汉服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儒家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动漫制作商可注重此类服饰细节,展现并传播中国文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二是背景上,房屋等特色建筑或著名山水地势等。房屋建筑上以木材为主,保持构架制原则,创造斗拱结构形式,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另有檐牙高啄,曲折游廊的风格也是中国独有的。三是其他,龙作为图腾和信仰在各色饰品中运用不少。剑起源于青铜时代,是兵器的一种,又可作为一种象征物,剑的文化同样源远流长。瓷器来源于陶,最早的瓷器出现约在3000多年前,造型上从实用生活器具到装饰摆设应有尽有,瓷器体上的图文也丰富多彩。
3.政府政策性支持。
无论是题材选择和情节设置上的创新,还是动漫制作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画风及造型设计、人物语言及配乐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人才来完成。将中国文化应用于动漫中需要精通我国历史文化、精通文学创作、精通动漫制作、精通美学、精通产品营销等各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府政策性的支持。
政府可以颁布一系列政策在人才的培養方面促进产学研一体,动漫制作商可以与高校签约,高校开设有关此方面人才培养的专业,制作商派出本单位人员进行定期授课,高校自行对学生进行国学素养的提升,学生毕业后进入动漫制作单位工作。我们调查了公民对这些政策的接受度,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产学研一体”受到人民群众较高的支持。我们单独询问了选择反对的人的原因,他们多为担心影响其他非签约学校学生的就业机会。因此,即便是公司与学校签约也不能“垄断”,在“产学研一体”的同时,公司仍需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以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家经济发展与世界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逐渐走出国家之间的约束。我国动漫保持其独立性与民族性,突破国际其他动漫形式的束缚,从作品中体现出民族内涵是现阶段我国动漫的走向与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鹏《中国动漫产业历史和现状》,《资本市场》,2006年第3期.
[2]陈静薇《日本动漫与中国文化元素》,《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动漫中的中国文化 篇九
一、日本动漫的可取之处
1、日本动漫的画面处理技术
相比真人电影,动漫电影有着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不论是场景画面、人物对话还是人物表情,都可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夸张。但并不是说这种夸张可以无限扩大。动漫电影中出现的画面离不开现实的基础,画面越逼真,观众越容易从中体会到真实感。
缘于此,在画面处理上,如同真人电影一样,“日本动漫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都有摄影机的观念……动漫电影中的景别也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在此基础上还有细分的例如大远景,中近景等”,不仅如此,日本动漫还善于利用色调的明暗、写实的画风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因素来体现画面的纵深感,甚至于人物心理都可以用光线明暗来加以烘托和体现。另外,诚如我们所知,动漫电影中的静止画面不论是由电脑制作还是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细微的改变,然后再一帧帧拍摄成影片,它们都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脑绘画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现在也是如此。“以宫崎骏的巅峰之作《千与千寻》为例,两个小时的片子总共画了11 万张手工稿,平均1 秒钟用掉15张手稿”。可见,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之外,还要归功于日本动漫创作者在这方面的辛劳付出。
2、日本动漫的内涵文化
一部画面优美的动漫电影,如果没有蕴含某种主题思想或价值观在里面,那它也很难成为经典。“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它(日本动漫)既然能够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起来,那么就证明它有着可以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思想或意识,也就是常说的‘美’”。日本动漫除了在画面呈现上精心制作、细致雕琢之外,也不失深刻的内涵表达。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日本动漫还善于潜移默化地在影片中注入对人生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剖析,使受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受到引导性地教育。以宫崎骏的动漫作品为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如《幽灵公主》、《天空之城》、《风之谷》、《龙猫》、《千与千寻》等。在《千与千寻》中,千寻为河神清洗污秽后出现一大堆人类遗弃的垃圾一幕让人印象深刻。除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外,日本动漫还包含人生、爱情、亲情、友情、梦想、科幻等各个主题。如《萤火虫之墓》通过描写父母双亡的兄妹二人艰难求生却最终相继死去的悲伤故事,阐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引发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又如我们可以在《犬X叉》中看到爱情主题,在《火影忍者》和《海贼王》中则能体会到友情、团队和对梦想不懈追求的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动漫作品所蕴含的这些主题思想,都是在故事情节的逐渐展开中让受众自身逐渐体会和领悟,而不是简单直接的说教式和填鸭式的教育,因而更容易让人乐于接受。而在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刻画上,日本动漫也做得极为细腻真实。有别于中国动画片“好人永远是好人,坏人永远是坏人”这种单一呆板的处理方式,日本动漫会从多个侧面、用客观和辩证的方法对人物性格进行塑造,从而使影片中的角色有血有肉,更具真实感。如在塑造反面角色时,会赋予反面角色之所以成为反面角色的理由,如为了守护某样东西、为了保护某个人、为了守住某个约定或是因为以前遭受了不公与伤害而报复世界。
3、日本动漫的营销模式
动漫是一种文化,但同时也是一种消费品。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想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来加以推广。日本动漫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营销模式。“从对日本动漫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动漫从运作机制、传播模式到产业开发等方面都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运作机制的‘立体化’指的是‘集体创作’的产品开发机制、‘制播同步’的产品反馈机制、‘多元回收’的筹资机制三者的结合”。
具体说来,“集体创作”表现为很多漫画家成立工作室,进行集体创作。在分工作业愈发细化的今天,团队创作显然要比个人创作高出数倍的效率。“制播同步”则指动漫作品并非完成所有剧集之后再投入市场,而是先制作出前面几集随即投入市场,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对作品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起到投石问路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更能迎合观众的`喜好需求。而“多元回收”则指将动漫作品的部分作业外包给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其它国家,从而降低整个作品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周期。除了上述营销模式之外,日本还善于开发各种动漫衍生品,对动漫作品进行二次利用。比如制作动漫作品中的角色玩偶、根据动漫情节和角色形象制作相关游戏软件、亦或在玩具、文具、衣服、饰品、挂历等上面附上作品角色的形象,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挖掘动漫作品的经济效益。
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时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实际上中国动漫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故而有评论将中国动漫的这一尴尬局面形象地形容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从早期的《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到《阿凡提》、《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在当时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由于产量不高,这些都远不能适应当时电视的需求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动画市场开放,大量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美国日本动画产业远比中国成熟,数量也很多,与国内形成强烈反差,中国动画产业呈现了明显的劣势。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外,当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群体范围狭窄,题材内容不够丰富
在中国,动漫作品的受众群体主要为低龄儿童,剧情内容简单幼稚,面向成人的动漫作品相对少见。这使得动漫很难在中国扩大市场。相比下,对受众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最大范围挖掘受众群体也是日本动漫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2、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和营销模式
“在国外,动漫生产——播出——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是一个完整的产业循环链……据了解,在国外,动漫创作首先考虑的就是能不能做出优秀的衍生产品。动漫产业运作的真正成功,在于其产业链的整体策划、合理布局以及协同调配”。然而当下中国动漫产业在这方面尚缺乏已经成型的盈利模式和整体产业链观念,尚不能很好地利用市场运作机制去最大限度地挖掘动漫作品的经济价值,借以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
3、缺乏有力的产权保护政策
当下中国动漫产业链和营销模式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缘自于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以《喜羊羊灰太狼》为例,自该作品开播以来,很多商家并未经过授权,就私自贴上喜羊羊等卡通商标进行销售。这严重损害了动漫创作者及拥有合法版权商家的经济利益。如不能加速建立健全动漫行业的产权保护政策,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必将极大挫伤动漫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商家对动漫作品的投资积极性。
三、中国动漫发展滞后的解决之策
10.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趋势解析 篇十
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规模将达到25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4%,预计2013年将达到405亿元。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在经历了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市场空间大且盈利模式单一的尴尬后,随着电影动漫、手机动漫及网络动漫等产品形态的丰富,动漫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上述数据来自艺恩咨询即将发布的《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根据艺恩咨询的研究发现,新媒体版权及营销渠道建设、拓展受众群卡位成人、分析媒体价值尝试植入、专业授权管理与形象评估、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成为今年动漫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经历了“喜羊羊”的成功后,中国动漫产业急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黄金定律。
趋势1: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动画片重要的销售渠道及营销平台。互联网的庞大用户量及实时观看模式吸引了众多非电视渠道的动漫受众。随着网络版权保护力度的增强及视频网站版权购买费用的增加,视频网站成为动画片的重要销售渠道。除此以外,还可通过预告片等方式进行网络营销,提高受众认知度及媒体关注度,为后续的电视版权销售增加砝码。为满足网民的特殊需求,动画片制作公司需要从脚本设计开始,缩短时长、增加互动、适应小屏幕、走成熟路线,增加搞笑戏说成分,适应现代人“短平快”的内容诉求。一些小型工作室建议以卡通表情为切入点,将网络动漫策划为漫画、动画短片或系列剧等产品,实现成名于互联网、赚钱于传统渠道的新模式。
趋势2:拓展用户群,从成人动漫作品入手增加受众规模及衍生品市场。动漫受众可按照年龄结构和出生年代进行划分。3-12岁、13-18岁和18岁以上是典型的三类用户。不同年龄的用户对于动漫作品的类型喜好有差异,18岁以上用户对于道德、婚姻、家庭和幽默题材的动画片更为偏爱。从出生年代划分,70后、80后和90后因为各位媒体接触渠道的差异因素对特定作品认可度更高。例如90后动漫受众对于手机及新媒体动漫接触度更高,追求互动娱乐。为增加成人动漫的认可度,可应用真人实景动漫、动漫家具及现场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加认知与互动,提高关注度。
趋势3:实现媒体化,尝试作品植入广告及动漫产品组合营销方式。
动漫作品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基于市场评估后的观众类型和数量,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可在合适场景植入广告。除动漫作品本身,还可从形象设计、剧本策划、影片播映、首映活动到衍生产品等全业务流程开发立体化的营销服务,复制“电影
大片”.动画片除艺术性外具有的媒体形态还可在剧本策划阶段得以实现,以卖动画的形式及资金投入为对应品牌做传播已在部分儿童品牌中实现。
趋势4:授权专业化,建立动漫形象评估体系提高品牌代言价值。
应用专业化的动漫形象评估体系及授权公司衍生品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动漫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动漫形象是动漫作品的核心价值,由于新动漫形象无法建立以与成熟品牌的某种关联关系及形象特质,导致在后期的市场开发中遇到较大难度。艺恩正在开展的“动漫形象价值评估体系”将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并可通过科学的衍生品细分市场评估与产品测试,推动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11.日本动漫文化中的传统元素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武士道;强者崇拜;尚美情结;集团意识;《火影忍者》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155-02
一提起动漫,我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便是日本这个国家,接着跳进脑海的便是宫崎骏及其执导的诸如《千与千寻》、《猫的报恩》、《侧耳倾听》、《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等动漫作品,这些作品经久不衰、深受各个年龄层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除此之外,还有诸如80后耳熟能详的《灌篮高手》、《机器猫》、《铁臂阿童木》、《樱桃小丸子》等。然而最能体现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和精髓的动漫作品,非在少年周刊杂志上连载了十几年的热血剧《火影忍者》、《one piece》莫属。日本动漫不仅在自己国内具有很高的人气,在其他国家也特别受欢迎。日本动漫之所以在国内外具有这么高的人气是因为这些动漫作品都是扎根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诸如其武士道精神、集团意识等等;从心灵和灵魂深处诞生的作品总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一、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是日本人最具特点的国民性。所谓集团意识,是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在社会关系中处于集团内部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日本人认为,集团是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自己处在这个共同体中,只有努力的与同伴们配合,尽量照顾别人,配合别人的工作,才能有自己的利益,而不能靠与同伴为难、拆同伴的台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同外部接触时,内部的争论、矛盾往往可以暂时搁置一旁,共同应付外部。这种内聚力使集团内部的成员产生一种同舟共济的心理。日本人尤其重视集体优先的性格,他们服从集体,向集体妥协,希望把自己融入集体。为此,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个性,强调个人与集团的“一体化”,即在一个封闭的范围内、通过鼓励成员的全身心投入营造出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归属感,从而强化集团的作用。
《火影忍者》中的主人公漩涡鸣人父母为了保护村子,将攻击村子的九尾妖狐封印到了刚刚出生的他的体内,木叶村终于恢复了平静,但村民们却把鸣人当成像“九尾妖狐”那样的怪物看待,所有人都疏远他;鸣人因此受尽了村人的冷落。尽管如此,鸣人依然热爱着自己的村子—木叶村,并随时准备着为了保护村子、保护村民,发挥自己的能力,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个体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他生存在一个既存的社会文化情境之中,个体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既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复演着既存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大和民族千百年来形成了“强者崇拜”的民族传统文化性格特征,在日本,“强者崇拜”的文化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生存现实论。
《海贼王》中的路飞,《火影忍者》中的鸣人,《犬夜叉》中的犬夜叉都是“强者”。《火影忍者》中,当“晓”的成员袭击木叶村,木叶忍者个个都负伤的危急时刻,已修炼成仙人的鸣人及时出现,开始拯救处于危难之中的木叶村。鹿丸、志乃、宁次等等也都是功夫了得的人物,但是在与敌人的对决中,不能取胜之时,“强者”涡旋鸣人必然会出面,及时出手,把敌人摆平,保护同伴的性命免遭毒手。充分体现强者的风范。这就是强者,总是在最危机的时刻出场拯救众人。他们被同伴们信任、信赖,认为只要他们在,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二、武士道精神
日本人具有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与日本自古以来的武士道精神不无关系。像樱花一样,武士道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武士道虽然是日本封建制度下的产物,如今社会已经不具备它所生存的土壤,但却依然顽强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里;虽然武士道不具备具体的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观看的形态的,但日本人依然无意识的处于它的包围之中。新渡户稻造曾指出:“武士道所赋予日本民族特别是武士身上的性格,虽然不能说是构成‘种属的不可分离的因素,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性格由于附着于武士和日本民族之身,而得以保有其活力。……武士道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日本民族及其国民。”①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人在泡沫经济后,正是靠这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渡过难关,最终实现经济的再发展。
《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的代表作,描绘了一个忍者的世界,在这个忍者的世界中,每一位年轻的主人翁都在开拓着属于自己的忍道。岸本齐史用浓重的色调和钢硬的笔触在向读者传达着一种精神: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为了保护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使命,要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把生命豁出去也在所不惜。《火影忍者》中的主人公—漩涡鸣人从小身上封印着邪恶的九尾妖狐,无父无母的鸣人受尽了村人的冷落,只是拼命用各种恶作剧试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好在还有依卡鲁老师、卡卡西老师、自来也老师关心他、爱护他,鸣人的性格才没有变得扭曲,他总是干劲十足,超级乐观。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鸣人的目标是成为第六代火影!鸣人的同伴,是由老师分配的同班同学——宇智波佐助和春野樱,一开始大家互相看不顺眼,不过随着共同的战斗,虽然表面上还要斗一斗,但终于成为了互相认可、互相信赖的好伙伴。但是,佐助为了打败杀害父母的亲哥哥—宇智波鼬,给父母报仇,甘愿被大蛇丸利用,并且后来还被劝说加入了“晓”这一与木叶村为敌的组织,开始与木叶村作对。鸣人为了寻回佐助,让他重新回到木叶村,回到伙伴身边,而不断的修行和寻找。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梦想—成为第六代火影而努力。正是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鸣人才能在妙木山修炼成仙人模式,并且能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老师—自来也老师。
三、尚美情结
正如《菊与刀》里面所描述的“日本人既争强好斗又温文尔雅;既穷兵黩武又天性爱美;傲慢不逊又彬彬有礼;刻板教条又随机应变;温柔顺从又勇于反抗;忠心耿耿又胆小如鼠;因循守旧又敢于尝试。”②日本人不光注重武士道精神的培养,也注重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的的能力。每年一到四月份,电视台、报纸都会报道“樱前线”的信息,日本人会遵循这些信息,一路北上追寻樱花的足迹。对日本人来说,无论是盛开的樱花还是即将凋零的樱花都是美的事物,但更让日本人念念不忘的是凋谢的落樱之美。自古迄今,日本人都在咏叹樱花之美,赞美樱花生命虽短暂,但其热情洋溢的生命力尤其可贵,遂养成了日本人追求瞬间之美之心。只要自己曾经在这美丽的人间生活过便已心满意足,无须在乎时日长短,正如“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③这一说法一样,日本人觉得自己在活着时,如同灿烂的樱花般热情绽放,享受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哪怕自己只活了短短的三、四十年,便足矣,此生无憾了。樱花随风飘起落地前的一瞬间,是最让日本人感动、最让他们心潮澎湃的时刻。因而,日本人认为只要死得其所,死的凄美、壮烈即可,与生命长短无关。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自古以来的日本武士为了追求忠义、保全名节,不惜选择剖腹自杀这一壮烈的死法。因而,在动漫里,连对死去的画面的处理都是唯美的,让人不可方物的。
综上所述,日本动漫大都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中“集团意识”、“强者崇拜”、“武士道精神”、“尚美情结”等因子。动漫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作用;同时,动漫中又存在着描写暴力及血腥格斗的残酷的场面,这给青少年带来很恶劣的影响,比如:日本教育界存在的让整个社会头痛的校园暴力、高年级学生欺侮低年级学生的现象等社会问题。因此,动漫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传授人们为人之道;帮助人们树立上进心、坚持不懈及钻研精神;激励人们斗志、鞭策其努力奋斗,某些作品又给人们,特别是尚未成年的青少年不健康的、消极的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积极引导。
注 释:
①②日本四书.北京:线装书局,2008.179,2.
③谢清果,曹艳辉.动漫广告将异军突起——从病毒式传播看动漫广告的发展前景[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60.
参考文献:
〔1〕孙满绪.日语与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动漫中的中国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动漫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08-15
中国动漫产业在新时期下发展动力探究08-25
传统文化动漫06-10
动漫中的经典名言08-15
动漫日语中的常用语句09-26
动漫文化节策划书08-19
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09-20
当前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10-1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08-06
体验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