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精选12篇)
1.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作者:崔宝兰
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07期
[摘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英国著名学者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由此看来古今中外都十分重视礼仪教育。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古老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方法与策略
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良好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非常娇惯,缺乏尊重、谦让与合作精神,同时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文明礼仪习惯较为欠缺。幼儿园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境,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在五大领域的常规教育中融入礼仪品格教育,将之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与环境创设、教育活动相结合,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使良好的礼仪行为得以实践。
一、将礼仪教育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相结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差,简单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幼儿礼仪教育应从日常生活开始,因此我园在一日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每天晨检时老师见到幼儿和家长时主动说“早上好”,每周评选礼仪小标兵面带微笑站在晨检大厅门口与老师一起迎接本班小朋友来园并主动问好,时间长了,家长和小朋友都能主动的相互问好,幼儿能自觉的向老师行问候礼;在洗手、上厕所等环节引导幼儿要排队、不拥挤,懂得礼让;在用餐环节老师给幼儿盛好饭后要说“谢谢老师”,要爱惜粮食,吃剩的食物包装或食物残渣放到指定位置。午睡时安静入眠,不大声喧哗;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玩具,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不独占;在离园时与老师说“老师再见”。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为幼儿提供的很多礼仪教育契机,幼儿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做人与生活。
二、将礼仪教育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我们利用环境创设,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营造儿童化、情趣化的校园环境,努力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静态地、无声地传达着文明礼仪的气息。例如:在楼梯左右两边都贴上小脚印,随时指引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教师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礼仪知识粘贴在楼梯间和走道上,“您好、请、谢谢、对不起”等基本礼貌用语随处可见,同时我们还创设了三个礼仪教育专区,在专区张贴在园礼仪、在家礼仪、社会交往礼仪等图文版面挂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幼儿看在眼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保持着良好的礼仪习惯,我们对教师在公共场合的站姿、坐姿都有明确的要求,随时随地都不失教育者的风范,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
三、将礼仪教育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幼儿园里,将礼仪教育列入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礼仪培训,是礼仪教育实施的手段之一。
可以在组织主题活动中组织幼儿到超市(班级创设的活动区域)购物,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有礼貌地与营业员交往,购得食物愿意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在餐厅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文明用餐用浪费和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文明行为,在娃娃家区域活动中,我们创设小医院、小超市、理发屋等,让幼儿在这模拟的小社会中学会与人进行有礼貌地交往。在幼儿园各个班级中,我们开设了“每周礼仪小标兵”“每周礼仪小故事”等栏目,形成了浓浓的班级日常礼仪小氛围。同时,在班级墙面环境中,我们开设了礼仪特色板块,结合阶段礼仪重点,定期更换内容:有故事,儿歌,有图画。
四、将礼仪教育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结合幼儿的礼仪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例如:小班的礼仪教育可以以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开关门、敲门、节日礼仪等为主要内容;中班可以在小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可增加自我介绍、接递物品、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的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与阅读礼仪、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人沟通、参观、安全等方面。
五、将礼仪教育与家园共育相结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礼仪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培养与不断地提示。为了避免幼儿在园内学到的礼仪,回家就忘了,保证幼儿园和家里的要求一致,我们发动全体老师联系家长资源,共同携手对孩子的礼仪养成教育。首先,我们采用的是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定期为家长发送幼儿园近期对孩子的礼仪要求,请家长在注意自身言行的同时,也对孩子也做同样的提示。其次,各班通过书面或口头面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互通,了解孩子的情况。针对个别特殊性格幼儿进行特别关注、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孩子大胆与同伴交流。再次,个别班级还发放家园联系卡,请家长配合将孩子在家的表现以打“∨”的方式反馈孩子在幼儿园外的表现,以便老师找准下一步的培养目标重点。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踌而就,必须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从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和引导;同时幼儿园也只是幼儿生活的环境之一,除了幼儿园专门的培
养,同时也要向“家庭”这一重要的阵地进行渗透,家园有效结合,才能使礼仪真正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不能疏忽和家庭教育形成有机组合,将幼儿点面贯彻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是幼儿文明礼仪的雏形基地,所以我们更加不能忽略家长的思想。我们应该极力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及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全力打造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儿童。
2.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 篇二
毫无疑问, 课堂教育是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堂教育与生活中学习的重要区别就是, 课堂教育时间集中, 目的明确, 总结性、知识性强。只有通过数学课堂教育, 小朋友们才能更明确的理解数学的含义和专业知识。那么, 幼儿园数学课堂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对此作了分析:
1. 教学目标明确有效。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其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 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个有效的数学教育目标应该是: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幼儿而不是教师, 也就是说目标的确立必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该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目标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具体的、明确的;目标必须是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 是可以共同达到的, 而不是最高要求。
2. 为幼儿提供可行的操作材料。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从形象层次过渡到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 这需要通过自身活动的操作层次, 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感性经验, 并从类似的多种经验中抽象概括而逐步建构起来。因此,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可行的操作材料, 供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
3. 活动过程中有效的策略。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影响幼儿一生。因而, 幼儿教师必须要对课堂教学重视起来。课堂数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预设活动,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 (1) 教学方法多样性。数学知识抽象, 学起来单调、枯燥, 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 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多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把数学与语言进行整合, 可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2) 组织形式生活化。幼儿生活在客观世界中, 周围事物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 有一定的颜色、大小、形状, 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 (3) 活动中, 教师应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关注个体差异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 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注重个体差异, 公平对待每位幼儿, 因每位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 因此, 教师并不能因某位幼儿较“差”而忽视他, 而是应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为他们创造展现能力的机会,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树立自信心。
二、日常生活中数学教育的随机渗透
幼儿园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 就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所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拓宽数学操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得数学教育因素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1. 重视环境的数学教育功能。
数学教育实际上就是数与形的教育,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到处都隐含着数与形。如:区角活动结束后, 请幼儿收拾卡片等玩具并进行分类摆放, 发展其分类比较能力;午餐时间更是随机渗透的绝好时机, 可让他们数一数每桌有几位小朋友, 需要几把勺子, 几个碗, 然后送到每组小朋友手里时, 幼儿点数、掌握一一对应关系的能力自然得到锻炼与提高。
2. 教师组织户外游戏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的学习就包含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年龄关系, 幼儿的生活中离不开游戏。教师可以在组织户外游戏时, 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中, 比如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球体和圆柱体滚动时的不同感觉等。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增加幼儿的感官认识, 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知识掌握。
三、总结
幼儿数学教育作为数学的启蒙教育,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合幼儿实际的教学方法。幼儿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渐进的系统学习过程, 作为幼儿的数学启蒙者, 关注孩子成长经验, 把数学活动有意识的融合在各项领域活动之中, 产生多维度联系。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现、提升各种经验与整合经验。这样有利于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学习数学、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汉萍.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 2010, (14) .
[2]泽仁拉错.论趣味教学如何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中运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8, (8) .
3.浅谈幼儿园剪纸艺术教育活动 篇三
一、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在剪纸教学中,我并不是采取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来约束幼儿、训练幼儿。因为这样做不仅不会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相反会使幼儿感到压抑、厌倦和畏惧。所以,我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有趣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
让幼儿高高兴兴地投入剪纸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例如:在一次剪花瓶的教学中,起先,我收集了各种造型别致形状不同的、花纹漂亮的花瓶,在班上开了一个花瓶展示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仔细地去观察花瓶,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其次,我又把一张张纸剪成一个个奇特的花瓶,进一步给予幼儿足够的刺激,以激发幼儿也想剪花瓶的欲望。
二、创造良好的剪纸环境
剪纸虽然是以幼儿自发为主的一种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于幼儿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环境,幼儿就难以在活动中充分的发展。
由于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平时接触的很少,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就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使幼儿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教室的墙面可以布置一幅典型的剪纸画,新年来临之际可以在窗上添有各种各样的窗花,而各种区角内也可以放置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幼儿剪纸作品。
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剪纸
教学中,孩子们在教学中对剪纸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会剪一些最基本的线条,所以我就让他们在这基础上学习剪图形。在剪的过程中,我逐渐教授一些技巧。例如在剪圆的时候可以将正方形的纸对折,然后剪出半圆,打开后即成为一个圆形。通过多次的折纸,剪一刀就可以成为五角星等。整个教学进程的难度逐渐增加,十分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四、有效地进行指导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把各种图形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使幼儿感到有趣并易于理解接受。在剪纸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以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指导幼儿剪纸,运用各种指导方式使幼儿有发挥自己积极性、主动性的机会
1.耐心等待,适时帮助。①思考的时间:幼儿的剪纸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在幼儿动手之前,应给幼儿一点时间思考。离开了思考,无次序、无目的的动手操作是无法达到预定目的的。②介入的时间: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通过他们的动作、面部表情、同伴间的对话等一系列外在表现的观察来推测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不同的指导,而不是一看见情况就加以干预。③制作的时间:因为幼儿有能力差异,同样的作品,能力较强的幼儿可能需要的时间较短,很快就能完成,但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因为能力较强的幼儿完成了就强迫所有的幼儿放弃制作,这是教育的失误。
2.分类指导,共同提高。在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大部分幼儿不会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在操作前忽略说明,二是教师对幼儿的知识水平不甚了解,高估幼儿能力,三是教师准备不充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集体指导。教师应大声提醒全体幼儿注意,大家协商,共同解决。面对个别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幼儿各自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动手,主动探索、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对能力一般的幼儿,我们可以悄悄地说:“别着急,想一想,你会做的。”对于能力差的幼儿,老师可与他协商:“我想和你一起做,行吗?”总之,教师在指导中应视幼儿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3.让幼儿自己探究。在最初的剪纸活动中,老师通过口头讲解和演示引导,幼儿会跟着老师一步步地完成制作。经过这样的过程,幼儿完成的作品成功率高,作品准确、精致使人爱看。这种剪贴活动虽然提高了幼儿的模仿能力,但却完全抹煞了幼儿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后来我开始把制作物品的图纸展示出来,并从讲解图纸开始引导幼儿尝试能看懂图意并根据示意图来完成作品。这样的教学方法给了孩子们更多更大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真正把脑力活动与手的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孩子们手的灵活性,掌握了制作的技能技巧,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
4.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 篇四
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1
一、首先,要真正尊重心目中的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你若看不起孩子,你比孩子更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孩子不听话,有时会觉得很委屈,感叹“真的很难教孩子们!”根本原因是幼儿老师不懂得欣赏孩子,我认为要真正尊重幼儿,要能够做到从心里欣赏接纳每一个孩子。比如:当幼儿回答的答案不是老师预想的时候,我们老师首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赞赏孩子动脑经,还顺进的开展了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孩子,赏识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做好每一关!
二、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的,信心是痛苦孩子的脸说:我可以做到的。而对于幼儿的性格差异,我们需要用不同眼光、不同角度,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赞美发现幼儿独特的可爱之处。
在幼儿园里,很多方式可以造就孩子的自赏能力。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但是折纸却很“厉害”,我们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并让他帮助其它有困难的幼儿,我们以发现的眼光赏识孩子,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展。
三、细心研读每个幼儿,适时地进行赞扬
我们只有非常仔细地了解每个孩子,真正贴近儿童的纯真世界,为了及时准确地识别幼儿,赞美幼儿每一个小细节,让孩子可以更快的进步。比如:数学作业全对的越来越多,这次比上次多对了一些题目,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完美进行赞扬,而不是为了一次的正确的结果去“及时”指导,我知道对于幼儿的“不完美”需要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才能获得的。
四、教师对幼儿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给予赞赏
我们不能单一的看现在要注重长远发展,平时多注意发现幼儿的细节进步给予表扬,比如在绘画《我爱的动物》中当我拿出我们班一个非常害羞的小女孩作品时候,小朋友都在喊:“乱七八糟的”我说:你们仔细看,小动物的颜色和背景色不一样,小动物是红色,背景是绿色和蓝色,这样我们就一眼看到红色小动物了。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画中的美,肯定孩子的`表现,孩子在这种氛围中也一个个认可了同伴的作品。
同样,老师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贴心,更多的是鼓励,更多的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机会,勇气,让他们在轻松,自由,快乐的环境里,孩子们展示自我,激发内在潜能的发挥。
五、赏识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
孩子们在午餐后看书时间,我经常发现书本被幼儿“抛弃”在地上孤零零的,这时候我们班唐一凡小朋友走过来捡起书还拍拍他的“身体”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马上表扬了他,我们唐一凡小是个会照顾图书的人,还学着他做“拍灰尘”的动作,并给他奖励了一个贴纸以示奖励。我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把他的进步告诉班上的孩子,让同伴分享他的幸福和进步。幼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都离不开鼓励的成年人,其实,每个幼儿都渴望欣赏,他们需要也表示赞赏。幼儿发展潜在的武器就是赏识,成功的教育阶梯就是赞赏。
六、关注他人,给幼儿创设群体赏识氛围
教育不仅要能够对自己可以理解的欣赏,孩子们还需要学习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自我奖励,创造幼儿群体的欣赏氛围,教给幼儿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我们不能忽视集体的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看到和接受别人的慷慨,改变孩子自私的想法,也有利于性格内向,孤僻建立自信。由于这些内向的性格,孤僻,自卑幼儿都渴望得到更多的赞赏,他们很容易被忽略,在这些幼儿的脸上,仅仅依靠老师“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为主导,创造群体的赞赏气氛,孩子们懂得“团队”的作用,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幼儿园,我们采用集体赏识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们添加一个“优势树”的课堂环境,请幼儿们谈论他们的优点和同伴的优势,爱表现的幼儿优点很快就找出来了,老师以欣赏的眼光对不爱表现的幼儿说:“你们的优点都被你们藏起来了,藏得太久他就真的不出来了,比如你以前上课喜欢回答问题,现在爱动脑经的习惯就真的藏起来了。经过老师的引导,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了自己有长于别人的地方,“优势树”的果子也越来越茂盛。
七、家园配合,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不仅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也要做出更好的赏识教育,让家长参与赏识,家长也要具有良好的幼儿教育知识,形成一种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家长扎堆,总是喜欢比较彼此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不如别人在某些方面,而训斥小孩“怎么回事啊你看看谁是更好的?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却深深伤害了幼儿的心,否认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子女的教育上,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味道,很快就责怪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总之,赏识,是为师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酷,少了一份欣赏,更多的是挑剔,少了一份关心。然后,老师像医生一样为病人持续性“诊断”,这时缺点和错误就像感冒,流鼻涕一样出现。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欲望,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好话和赞誉,可以说是正在进行的正面激励孩子是成长的源动力。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微笑、肯定的点头,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就像冬日里的暖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夏日里的树荫,带来一丝清凉,为幼儿们们驱散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孩子的潜能、潜力。
欣赏,让幼儿去发现自我价值,赏识,可以打开幼儿的斗争的心脏,赏识,还是教育成功教育的葵花宝典。因此,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今天,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论文2
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的鼓动下,促使众多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选择有开展英语、奥数、珠脑心算、拼音、写字等学习内容的幼儿园;选择能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的幼儿园;特别喜欢能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教授写汉字,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俞能识上千个字的幼儿园。这些都是家长优先选择的幼儿园对象。他们误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早教就早会,就能培养神童!
在我自己所教的大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认为大班过后马上要升入一年级了,每天都应该有作业。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一次我故意没布置作业,想看看家长们的反应,但是结果是让人深思的,班上有30个学生就有20个学生的家长打电话问我“为什么没有家庭作业,是不是孩子们在骗人。”我想问问各位家长,您的孩子才5岁,上的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的学生偶尔一次没作业也是正常的。是什么的影响让您们觉得大班不布置作业时不正常的了?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有许多的弊端:
①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园基本上应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做中玩、玩中学。幼儿身体特点决定幼儿园一节集体活动时间小班最多15分钟,大班最多30分钟,让幼儿园的学生向小学生一样规范学习,必须长时间地坐在教室里多次练习,幼儿生理年龄决定孩子不可能长时间地坐着,慢慢他就会趴着坐,歪着坐,慢慢就会导致孩子近视、驼背,甚至导致孩子发育不良。
②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踉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③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幼儿园小学化”这种现象必须禁止,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规幼儿园保教行为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教学内容和保育行为。通过督导检查,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日常和年度督导检查与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2.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
3.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规定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规定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自由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
5.浅谈幼儿园绘本教育 篇五
——张丽琴
绘本教育就是通过绘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绘本不同于一般的“小人书”、卡通图书或其他有图有字的儿童读物,它对语言、绘画和二者的构成形式均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这些要求是按照不同阶段儿童的特质和需要而形成的。绘本教育也不同于讲故事。绘本不仅能透过生动的文字来了解故事,更能在多姿多彩的图画中加深读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因此,绘本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带进了幼儿园,并已在幼儿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问题的提出
绘本是一种充满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新兴文学样式,它不单是父母为孩子讲故事、教知识的好材料,更是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化的好思维帮手。绘本教育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儿童阅读教育的引导者。
二、关于绘本的教材分析
(一)、选择适合的绘本
绘本教育就是通过绘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儿童绘本是国际通行认可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形式,是最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图书读物。绘本读物有着精炼的文字和图画,可以带给儿童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间。与一般图画书的不同在于,绘本更凸显图画的叙事作用,不依赖文字,主要以图画来讲故事。
(二)、挖掘绘本的最大价值
我们已经知道绘本的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可以是纯粹意义上的绘本教学,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看书,体会文学的美。也可以是教学上的应用,如主题性的补充,综合性的创编,以绘本为辅进行教学,来挖掘其中明显的教育价值,如《金老爷买钟》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绘本故事,作者通过诙谐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富有但缺乏智慧的金老爷一次次上楼、下楼来到不同房间看不同的钟面的事。该故事不仅具有帮助幼儿识别钟面时间的显性价值,还有蕴含着时间在不断流逝的隐性价值,结合科学、情感等领域引导幼儿觉察到关于时间的重要性。
三、同一本绘本切入点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教材处理
(一)、同一本绘本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因为绘本的特点是画面语言,既然是画面语言,那么不同的人观察画面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绘本的精妙所在。而这就涉及到了对绘本教材的不同处理。
(二)、同一教材的不同处理
1、筛选。去掉不需要的,但不能去掉前后衔接紧密内容的页面。
2、有侧重。重要的内容精读,次要的内容泛读。
五、总结与建议
早期阅读教学应主张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生生互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所以必须是手不离本,眼不离图,用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
6.浅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篇六
关键词: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感恩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的人,未必图报。但受恩的人,应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才能承担起对父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一直把“一切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而当今物质条件极其富有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宝贝,这个最好吃,都给你吃!”“宝贝,这个衣服最漂亮,爸爸妈妈给你买!”“宝贝,你想要什么,爸爸都满足你”……而稍微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就大哭大闹。加之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里六个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围着他一个人转 ,这些小宝贝、小皇帝、小太阳的身上,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在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家长来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感恩教育活动以外,在平常的其它活动方面也应该树立榜样。如老师之间,师幼之间在文明礼貌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谢谢”“不用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时常挂在嘴边,对于小朋友对老师的帮助,要非常诚恳的对幼儿说一声:“谢谢”,小朋友受到老师的尊重,也会不自觉的去尊重别的小朋友、父母或是老师。
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的健康成长。父母对老人孝顺,孩子长大后就对父母孝顺。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时主动带着孩子回去看望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想念。父母也可以让孩子一起做做家务,一方面体验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辛苦与艰辛,要让孩子学会分担,并感恩所得到的幸福生活。如到了4岁以后就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吃饭的时候摆好碗筷,帮父母打好饭,下班回家给父母提鞋子,让孩子端杯水等等。同时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对他人施恩的意识,如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引导他们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带领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友好的一起玩耍,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总之,生活在充满感恩和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就更有爱心,责任心,就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二、注重生活细节,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鼓励是孩子实现某种活动的催化剂。当孩子的感恩活动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感恩活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关注幼儿的生活事件,关注孩子们的言行,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如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小惠小朋友裙子后面的拉链拉不下来,很是着急。这时,琦琦小朋友看见了,就过来主动帮助她把拉链拉下来,小惠非常高兴的对琦琦说:“谢谢你”,琦琦说:“不用谢”。看见他们互相帮助而且还主动道谢,我对他们两个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班就越来越多,如帮别人端饭,拿纸呀,互让玩具呀,小朋友之间的争吵少了许多,并且孩子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正慢慢蔓延开来,不仅在班上,对侍家人也是如此,上学期的半日开放活动,我们班的张祥镇小朋友见妈妈来了,就主动把小椅子抬到妈妈那里,让妈妈座。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观察要仔细,对他们的行动做出肯定,这让感恩活动才能持之以恒的继续下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因此要重视游戏对幼儿感恩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在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对故事进行触角扮演,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处处想着别人,感受爱和温暖。在健康活动“为小企鹅搭房子”这个活动中,体会无家可归的可怜,并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小企鹅,体会帮助别人后的快乐。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样的角色体验能使感恩教育能够在实践层面上“活”起来,逐步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四、利用节日契机,诱发感恩行为。
我们要注重利用各种节假日,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在节日时,给他们讲讲节日的由来,通过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丰富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认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类感恩主题活动引发幼儿感恩行为,例如在这些节假日里,指导幼儿亲自为教师、同伴制作卡片,或用图画来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谢之情。这些节日活动的长期开展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大到关爱个人所属的集体和社会,为将来自发感恩行为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加强家园合作
在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家园联系,使幼儿感恩教育双管齐下,收到双重教育效果。
首先,幼儿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向幼儿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相关知识,如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的意义,向家长发放关于如何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的宣传单,面对面的交流感恩教育的小窍门等等。做为幼儿教师,不仅只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专家,为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排忧解难,你的帮助能为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家长信服你,那么,你所宣传的教育理念才会被家长认可,家长才会主动积极的配合你的工作。
其次,定期开展半日开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半日开放活动,在活动中组织感恩特色主题的亲子游戏。教师有意识的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到一些感恩主题活动当中,从中共同体会感恩,学会感恩。
7.浅谈幼儿园教育活动成效 篇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成效
一、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效 (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败)
(一) 要看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理解水平, 恰当地选择教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本身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符合幼儿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 使幼儿有兴趣学, 愿意主动探索, 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 要看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口吻、教态是否有吸引力, 能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使孩子能注意力集中地主动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来, 教师和幼儿要双向互动起来。
(三) 要看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是否能让孩子多种感官参与, 在发现中学习, 在探索中得到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只注重讲授, 一个人讲得再精彩, 学生都只是被动的接收器,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能称之为学习。
(四) 要看在教学组织过程中, 教师能否遵循教育规律, 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游戏的方式、游戏的语言展开教学, 教学思路清晰, 步骤安排合理。面向全体, 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五) 要看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 是否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 是否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六) 教具和学习材料的准备是否恰当和充足。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具体直观的教具, 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还能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具一定要能为达到目标服务, 不是越多越好, 越华丽多彩越好, 教具的制作和运用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恰当运用。
(七) 教学环境的创设。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成效与教学环境的创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交通规则就应该把学习场所布置成城市交通的模拟场景, 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就应该创设池塘的环境场景让孩子身临其境, 这样, 掌握知识也就水到渠成。
二、如何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效
明确了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成效的相关因素和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 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的成效,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经常向有经验的幼儿园和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有助于开阔自己的教学思路, 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二) 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材, 把握教材的内容精髓, 为实现教育目标打好基础。
(三) 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反复研究教法, 在备课的时候就预测好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可能带来的效果, 选择出有可能产生最佳效果的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
(四) 设计好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围绕教育目标, 一环紧扣一环, 有条不紊地向最终目标迈进。
(五) 课堂教学中善于把握孩子的“脉搏”, 随机应变, 提高掌控课堂的能力, 能尽快找到孩子学习的兴奋点, 始终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 恰到好处地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
(六) 要善于提问。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 调动孩子思考, 问题要具体, 提问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每一个问题都要有含金量, 能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七) 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优化教育过程, 同时还要勇于创新, 要敢想, 要把自己的创意和教育科学规律结合, 以取得最佳教育成效。
(八) 认真备课和准备教具及学习材料。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要研究自己所在班级的幼儿,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这样才能使教育活动有成效。
参考文献
8.浅谈幼儿园环保教育 篇八
幼儿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我们注重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有意事件,引导他们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真正意义,使他们不仅置身其中充分体验、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而且,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亲身实践善待生灵、保护环境的行为。在班级的自然角上,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让幼儿亲自参与管理,从中体验植物、动物与人类及环境的关系。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社区是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它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社区、家庭中去,通过“大手牵小手”、“环保讲座”“环保小卫士”这一系列的活动,以“小家”发展到“大家”。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中,幼儿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结合环保节日,组织幼儿到社区绿地清除杂草、垃圾,种植小树苗等等。孩子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宣传保护、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环保 环保教育 家园合作 教学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极端的天气频发,雾霾、沙尘暴等天气常见,有的地区水灾、有的地区干旱、有的地区爆发疫情、有的地区水源污染、有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这一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也让人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保护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我们幼教工作者当务之急就是让幼儿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我们本着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着手,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一、利用环境,激发幼儿关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幼儿是环境的一分子,我们注重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有意事件,引导他们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真正意义,使他们不仅置身其中充分体验、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而且,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亲身实践善待生灵、保护环境的行为。在班级的自然角上,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让幼儿亲自参与管理,从中体验植物、动物与人类及环境的关系。
我们根据生活实际情况,经常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生活居住环境、水环境等,进行《水怎么变脏了》《我们居住的地球》等教学活动。组织幼儿“春游”“秋游”,让孩子们亲自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环境,丰富了他们的直接经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幼儿介绍周围环境污染的种种现象,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持环境的整洁、美化等问题,从而提高鉴别优、劣环境的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日常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一)各学科的环保
幼儿园中的教学是全面的,各领域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我们应该把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例如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关于环保的儿歌、故事等和孩子一起学、一起说、一起表演,让环保知识渗入幼儿的心灵,如儿歌《家》、故事《大树和沙子的对话》;在艺术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鱼宝宝笑了》《蝴蝶找花》,绘画《小鸟的家》《我们的家园》《我们居住的小区》,手工《变废为宝》等让孩子们的情感在艺术中得以升华,如《我们都是好朋友》《鱼宝宝笑了》等;在科学教学中,涉及的环保知识比较多,可以通过《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节约用水》,使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获得环保知识。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从而理解了环保的意义,不断地增长了环保知识,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一日生活中的环保
日常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捕捉到环保教育的契机。如每天的一餐两点,从小班入园时,就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同时教育孩子们不挑食,不浪费,不倒掉剩菜剩汤,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洗手就餐时注意节约用水,关好水龙头,从小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课间和做游戏时教育孩子们说话走路轻又轻;指导幼儿图书、玩具、桌椅等有序摆放,让他们发现整洁有序的环境也是非常美的;垃圾不随手随地的乱扔等。日常生活的教育素材应有尽有,我们老师就要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机会,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及习惯中逐步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提高幼儿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游戏中的环保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把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中,让孩子们主动的、积极的参与,从中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同时,也树立了环保意识,在玩中也接受到了环保教育。例如开展角色游戏“超市”,我先让孩子们讨论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需要用到的材料,这些材料怎么来?又怎样使我们的材料更丰富呢?大家展开讨论,有的直接说到大超市直接购买;有的说在淘宝上购买;有的说可以自己做;也有的说可以从家里带……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游戏材料应该大家一起收集、一起制作。于是我们就开始收集一些无毒无害的废品,利用各种盒子、罐子等材料制作成游戏中所需要的材料和玩具。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受益匪浅,懂得了废旧物品可以再次利用,也明白了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和如何再次回收利用废品,从而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四)节日里的环保
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园开展节日活动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30日世界禁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们都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如“世界地球日”活动中,我园围绕主题“爱护地球妈妈,争做绿衣小天使”,倡导全体师生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班的老师指导幼儿用废旧物品制作走秀的衣服,形色各异很是让人大开眼界;中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胸前佩戴着由自己动手制作的地球标志来到幼儿园附近的绿化带清扫垃圾杂物,老师在活动中鼓励孩子们说说自己家里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区分生活垃圾和自然垃圾有什么不同。小班的宝宝们也不甘示弱,在老师的带动下,拿着地球日宣传单,向来往的家长发放活动宣传单。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环境问题,学会了一些环保的知识和方法,懂得了爱护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家庭、社区与幼儿园共同合作环保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社区是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它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社区、家庭中去,通过“大手牵小手”“环保讲座”“环保小卫士”这一系列的活动,以“小家”发展到“大家”。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中,幼儿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结合环保节日,组织幼儿到社区绿地清除杂草、垃圾,种植小树苗等等。孩子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宣传保护、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9.浅谈幼儿园班级如何开展礼仪教育 篇九
贺兰县幼儿园
李
昭
【摘要】:从小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将对其习惯的养成和他们终身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幼儿园、家庭两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成人后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关键词】:礼仪 教育 幼儿园
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而且礼仪教育、品格教育才是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幼儿期多数是在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每时每刻都用到礼仪。在幼儿的心目中,老师的权威性会远远大于父母,老师的话幼儿会更容易接受,幼儿在群体生活中养成行为习惯更具成效。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对幼儿有很大好处,可以促进幼儿自主、自信、尊重他人的品性,还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和秩序感的培养,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从而健康成长。
一、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基本礼仪,主要有基本动作、礼貌用语、个人礼仪、基本交往。二是家庭礼仪,主要有尊敬长辈、行为习惯。三是幼儿园礼仪,主要有入园离园礼仪、课间盥洗的礼仪、教学活动的礼仪、户外活动的礼仪、进餐礼仪、午睡礼仪。四是公共场所的礼仪,主要有行走、乘车、公园、遇意外等公共场所的礼仪教育。依据这四部分内容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张扬儿童心理”的游戏童谣法
童谣语言明快、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如: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 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 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离不了“„„朗朗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 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为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示范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说出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 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因而榜样示范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礼仪之星示范。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在学习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良 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同时,以“6+1”(即6个成人与一个孩子)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带动家人,也要求家长以身作 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持续性。
(三)“源于生活”的情境体验法
情景演练能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情境体验法通常融 进情境再现和情境表演。如:中班开展“接打电话礼仪”的活动,大班幼儿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 后组织“打电话游戏”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 打电话礼仪的学习。又如:大班的“帮助别人真快乐”,用以大带小的教学形式,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袜,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幼儿真正感受到 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很快获得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达成。
(四)“示范——演习——指导”的行为训练法
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不良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纠正。如:小班幼儿搬动椅子有时喜欢拖着走或将椅子高举过,这些行为既不安全也不文明, 我们在“小椅子笑了”的活动,通过故事的形式教师正确示范——幼儿模仿练习——反复提醒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正确搬动椅子的方法,促进幼儿轻拿轻放椅子的良 好行为的养成。又如:幼儿来园的问候,通过入园晨检时的提醒、老师的晨检接待、离园接待、角色游戏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幼儿问好行为,形成了良好的问候礼 仪。行为训练法通过外力因素的行为作用,锻练孩子的适应性,并调动起孩子内在的积极性,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
(五)“潜移默化”的标记提示法
标记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在共同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规范,不影响和干扰他人;提示图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某些能力和技能。如:活动室的玩 具柜和筐都贴上图形或编号等对应的整理标签,让幼儿懂得物归原处,从而规范幼儿整理习惯;生活区张贴洗手、穿脱衣裤、进餐等步骤图,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提供暗示性环境;饮水机处,地板标上进出的方向箭,提示幼儿不拥挤、有序进出接水。幼儿一旦在幼儿园生活中形成了看标记和提示做事情的习惯,他们就能更好 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寻找便捷的生活方法。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寻求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 创设礼仪教育宣传环境,将有力促进对幼儿进行产生一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注意问题
为做到更好的礼仪教育影响,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创设礼仪教育宣传环境。
在幼儿园里进行环境的创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要根据礼仪课程的进度进行主题墙面的创设,例如可以将礼仪的小儿歌布置到墙面上,让孩子时时都能看到,巩固幼儿的礼仪常识并将这些礼仪常识变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可以将幼儿收集的礼仪小图片或孩子自己创作的礼仪作品布置在礼仪主题墙面上等。教室区域中开辟礼仪专区,如娃娃家、表演区、美工区等与礼仪主题相结合:比如说在玩娃娃家时,可以让幼儿从实践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具有爱心,从行动上爱自己的父母及进餐的礼仪等。那么表演区的时候,就可让幼儿自己创设一些关于礼仪的小的情景片,如何排队等候上车、如何给老人让座、在公共场所如何注意公德等。区域中的活动规则要求与礼仪相结合,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时会为幼儿分出很多的区域,如:表演区、美工区、认知区、语言区、科学区等等,每一个区域老师都会规定活动的规则,幼儿开展礼仪教育后,这些规则可由幼儿自己根据礼仪要求亲自来制定,如果幼儿自己亲自制定的规则,那么他们在活动中会更好的去遵守。创立家园联系礼仪专栏,幼儿礼仪不仅是在幼儿园实施,还有家庭及社会中的行为、所以说家长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也至关重要,每个幼儿在园里学到的礼仪常识必须要让家长知道,我们就可以通过班级中的家园联系礼仪专栏让家长来了解并学习礼仪内容,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好的在家庭和社会中监督幼儿的行为。
另一方面是精神环境的创设,比如在园内开展礼仪教育动员会,通过这个动员会让家长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礼仪对于幼儿的将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家庭、幼儿园及社会都能得到哪些好的发展。使家长从意识上感到礼仪教育的重要,从行动上支持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
(二)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课程中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一方面,可以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如:《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了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礼貌用语我知道》这首儿歌让孩子们知道“请”“对不起”“别客气”等礼貌的用语要常用。另一方面,我们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可以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手工课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用,我们就可以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要说“请帮帮我”。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知识的运用,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三)在生活中日积月累巩固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的内容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礼仪的内容决定了礼仪教育应是在生活中习得,并应用于生活中。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能友好和同伴相处;能文明用餐;能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睡眠等等。虽然生活是自然、随意、漫不经心和未经系统设计安排的,所以在教育教学效果,没有集体教学来得立竿见影,但是生活又是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长期的规则,并日积月累的形成和巩固良好的礼仪。
(四)在游戏中学习,让礼仪教育轻松起来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亲身体会该角色的行为。例如:我在实习期间带班老师和小朋友们玩的“娃娃商场”游戏,她就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 “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可以延伸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让孩子习得良好行为规范。
(五)针对不同的孩子,礼仪教育人性化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同时,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成为新的“三纲 五常”。
(六)注重家园合作
在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的话,那这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往往这样的断层就导致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从而大大影响了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另外,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其次,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然后,要求家长能够根据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这样才能让幼儿的礼仪得到提升。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表现,礼仪可是说是在人际交往中一门实用的艺术,一种交际方式和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用于衡量一个人得道德和规范的准则之一,而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而教育的重点则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人与社会怎么共同生存。更大的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如何交流?共同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礼仪教育!所以良好的礼仪和品格是人一生成功的基础,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之邦的礼仪教育需从娃娃抓起!
参考文献:
1、吴新.《中国孩子需要什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三期第二版
2、张宁.《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浙江新华出版社,2008年6月
10.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开展 篇十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开展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音乐情趣的培养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2)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3)拓宽知识面,提高唱歌兴趣。
三、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四、让幼儿培养良好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开展
[摘要]: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使人产生美感,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婴儿时期,孩子可以通过摇篮曲以及一些优美、富有节奏感的乐曲,受到音乐的感染。孩子进入幼儿园接触音乐的机会增多了。教师要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 教育 培养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喜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感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但是,如何掌握幼儿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开展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开展音乐教育呢?
一、培养音乐情趣是关键
(一)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
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如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选取适合幼儿的音乐教材,带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全身心投入到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中班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绪,记忆音乐的旋律,使他们真正随着音乐内情绪变化做游戏,如《谁的尾巴灵》。小班可采用活泼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如歌曲《走路》,小兔子走路蹦蹦跳跳,“蹦蹦跳跳”的旋律平行,节奏短促跳跃,表现了小兔跳的特点;这首歌曲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生动有趣,孩子们易学、易记。还有《数鸭子》、《小兔子乖乖》旋律上富有动感、活泼和反复吟唱的旋律适合幼儿在听听、动动、说说中、培养和发展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在学习歌曲《拔萝卜》时,教师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该植物的生长情况,帮助幼儿了解该植物的生长情况,帮助幼儿了解该歌曲的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把动作和歌词教给孩子,同时把歌词中“拔呀、拔呀、拔呀”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经过几次的练习后幼儿也不约而同的唱起了这首歌,在幼儿的活泼愉快中老师吸引幼儿注意手中的动作边唱边学习。在真实的表演吸引幼儿注意,孩子不仅高兴,还在快乐的歌声中学到了知识。
另外,在选取音乐教材时,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
(二)通过音乐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来蹦去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 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各方面,帮助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幼儿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选适合幼儿的音乐教材,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看、多感受。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小铃、小喇叭、小锣、小鼓,让幼儿用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到各些乐器的音色、音质。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他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我们要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选一些乐器来让幼儿认识,如串铃、沙鼓、小鼓、铃鼓。让幼儿根据声音大小要体会和感受发挥幼儿自编自创的兴趣。
(三)拓宽知识面、提高唱歌兴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节奏的身体动作中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通过各方面儿歌的练习,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根据生活中的日常知识,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细节,如大雨和小雨能让幼儿认识一些乐器,结合乐器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通过歌曲的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
三、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像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首先在我们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读者讲讲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他们的愿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
乐与语言的关系。如在《春天来了》歌曲“春天来,春天来”时先和幼儿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成五颜六色的花朵,嘴里唱着“花儿朵朵开,红花开”,这个游戏是为学唱歌曲服务的,因此玩的次数要恰当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再次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四、让幼儿培养良好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幼儿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的目的性不强,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而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有效激发幼儿参加的兴趣,吸引着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开始时,有部门幼儿由于没有参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兴趣,坐着不动,但看到同伴们和老师又唱又跳,玩得开心来引起他们兴趣,从而插入有趣的唱歌和有节奏感的动作,逐步转变成较完善的、和谐的、协调的动作,使幼儿在反复表现这些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快感,培养乐观的情绪。在愉快地反复地进行音乐活动中听音乐指令做动作,而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又使得幼儿能愉快地心甘情愿地去顺从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会得到其他幼儿的提醒和督促,从而使其有效地矫正自己的良好行为规则,养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良好习惯。
11.浅谈幼儿园幼儿教育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浅谈
本文主要从幼儿园刚入学的幼儿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鼓励孩子爱上幼儿园,让孩子融入到班集体,如何与小朋友们交往,下面谈下我的想法。
一、让幼儿爱上幼儿园
在幼儿入学第一天,学校要想方设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开学氛围,引导他们爱上学校,并且可以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有一个好的开端,让幼儿爱上幼儿园,觉得在幼儿园是快乐的。
幼儿园应该举行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 孩子进校后,幼儿园要领孩子参观学校的各种设施,包括教室、厕所、儿童娱乐设施、活动室等。接着向孩子介绍老师,包括班主任和各科的教师,然后再分发课程表,讲一讲对学生的要求。有的学校还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以提高入学新生对学校的兴趣。
另外家长需要做些工作:第一,为孩子找友伴,同龄的或大一、两岁的小孩。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合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学,如此才不会感到孤独与无伴;第二,养成孩子的正常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三餐定时定量,中午要睡午觉;第三,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四,完成孩子大小便的训练。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增加其自我自信心;第五,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提供幼儿一些简单的图卡、画片以培养其阅读的习惯。
二、“游戏”教学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的角度理解游戏,做到在教学中游戏,游戏中教学。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巩固和丰富的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良好情感及发展其社会性。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另外学校可以多多组织多种游戏项目,比如:“穿大鞋”比赛,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又如游戏“七星瓢虫”,主要渗透了认识数字“7”以及理解7的实际意义的要求;再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玩彩球,还可以结伴玩彩球,同时可以进行小组传球比赛,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去发展幼儿的需要。
三、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充满了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喜欢参与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如美工活动,音乐活动等,并能学习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的探索活动和表演活动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乐于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发言和表演。幼儿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各项娱乐表演活动。
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你早、你好、再见、谢谢等,遇到熟悉的人会问好。能与其它小朋友和睦相处,不争抢玩具,懂得爱护玩具和日用品,不摘花,不把玩具带回家。爱护园内的公共设施。学习洗手、漱口的方法,懂得水的宝贵,会节约用水,在洗手的时候,不玩水,不把别人和自己的衣服弄湿。会识别自己的物品,会用自己的毛巾、杯子,学会独立入厕,不随地大小便。
四、幼儿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积极参与交往,对幼儿的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交往包括幼儿与成人的交往和幼儿同伴之间交往两种基本形式。幼儿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
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首先,要教给幼儿友好地与同伴交谈,交谈的语调要柔和,能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其次,要让幼儿更多的注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总看到别人的缺点,拿别人的缺点来取笑别人。再次,要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尊重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目地听从别人。例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教师可以教幼儿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怎样做,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能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自己的意见,最后要教给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比如开辟了“玩具的新家”,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活动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
幼教工作者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启蒙者,又是孩子的严父慈母,更是他们熟悉世界的领路人,是生活中可以敞开心扉与之交流的伙伴。如何扮演好这一系列角色,是幼教工作者职业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幼儿教育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琼瑶. 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研究和思考[J]. 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8期.
[2] 田冰. 关于“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探索[J]. 教育研究 1994年03期.
[3] 张书琴.新刚要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启示[J].新课程:小学,2010(11).
12.浅谈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 篇十二
一、观察自然现象, 丰富科学经验
奥妙无穷、变化莫测的大自然是幼儿学科学的最佳场所。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 我们要组织幼儿走出教室, 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现象。
农村本来就有独特的大自然条件,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条虫子、一块泥土对孩子们来说都具有无穷的魅力。春天到了, 我们组织幼儿走出教室, 到周围观察各种农作物, 如油菜、小麦、树、花等。隔几天, 再组织幼儿进行观察, 问幼儿:“你们说说今天看到的与上次有什么不同?”这时, 幼儿们就会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来。他们有的说:“我看到油菜长高了, 而且还开了好多好多的花, 像天上的许多星星。”有的说:“小麦比以前更加高更加绿了, 小树也长出了小小的叶子。”还有的说:“它们是喝了春水才变成这样的, 它们是被春爷爷给叫醒的!”……与城里的孩子相比, 他们拥有城里的孩子们所没有的, 那就是我们美丽的大自然。这些孩子, 跨出大门就能亲眼看到这些植物生长, 看到它们一天一天地长大、长高, 可以亲身体验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各种乐趣。
总之, 科学学习对幼儿的一个作用是既扩展他们的经验, 又让他们的经验在检查和发展观念中加以利用。
二、运用各种感官, 探索科学问题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孩子的家庭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养鸡、鸭、鹅、猪、狗、猫的家庭也逐渐少了好多。在我园东边有个大养鸡场, 我们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组织幼儿去参观养鸡场, 孩子们看到了小鸡孵化的全过程以及许多母鸡吃食和下蛋的情景……在教育活动中, 组织幼儿通过观察、参观等实践活动, 让幼儿们接触实际, 能获得科学的直接经验。一方面, 这些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要充分利用幼儿们的好奇心, 调动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 促使他们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可以培养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对探索未知领域的不懈追求, 为将来能够继续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使他们能更大胆地勇于探索问题。指导幼儿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探索问题时, 要有的放矢地进行, 否则会出现“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等现象。
三、建立自然角, 培养幼儿对动植物的情感
幼儿年龄小, 种植、饲养的技能差, 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种植和饲养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 种植植物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要求不高、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植物。幼儿对周围环境最喜爱的东西也莫过于动植物了。在这方面, 我园设置了养殖园、种植角, 让幼儿亲自养殖各种动物。在种植与饲养过程中, 幼儿对对象进行观察、分类、比较等, 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和长大后的喜悦后, 孩子们会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动植物。这种种植活动的开展, 不但使幼儿增长了知识, 还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成果的情感。同时, 根据不同季节的特征, 指导幼儿种植大豆、菜、蒜、葱、树、花卉等, 让他们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阳光、空气。通过让孩子轮流给植物浇水、除草, 全面观察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 充分了解植物生长的特征。
在选择动物饲养时, 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养要求不高、不易死亡, 而且对幼儿没有伤害的, 包括不会传染病菌的小动物。我园饲养了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金鱼、小乌龟、兔子、春蚕……在饲养蚕的过程中, 指导幼儿观察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 观察蚕是怎么进食桑叶的, 是怎么行进的, 又是怎么蜕皮的……同时, 让幼儿认识桑叶的主要特征, 了解桑叶与其他树叶的不同之处。我利用各种机会, 因势利导, 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面, 满足好奇心, 鼓励思考, 发展求知欲望, 提高认知水平。
四、开展科学游戏活动, 掌握自然科学知识
科学游戏是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 进行游戏的操作活动。开展科学游戏活动, 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丰富科学经验, 复习巩固已获得的知识, 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材料进行的游戏由来已久。如我们就地取材、因材施教, 用农村常见的稻草搓成“尾巴”做“揪尾巴”的游戏;用手抓着竹竿当骑马;用小葱玩吹笛……这些游戏活动, 既具有科学性、趣味性, 又具有特浓的农村乡土气息。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游戏时, 我们参与到游戏中, 不仅是一个组织者, 还是一个参与者。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 应当尊重幼儿, 鼓励他们自己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经验和自然科学知识, 提高他们对游戏的兴趣。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和力量。”如“浮起来的小石头”, 我先让幼儿自己动手将石头放入水盆中, 结果石头是沉在水底的, 然后再让幼儿把小石头从水中取出来。这时, 有的孩子就好奇地问:“老师, 石头能浮上来吗?”“那你们想想, 人在水上靠的是什么?我让幼儿发散思维去想象。有的说:“先在水面上放个小竹筏, 再将小石头放在小竹筏上。”有的说:“请小乌龟帮忙背在背上。”还有的说:“放在小船上, 请小船帮忙!”……按照孩子们说的, 我准备好材料, 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材料, 在一次又一次的观察操作过程中, 他们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这些科学游戏的开展, 有助于幼儿巩固对基本科学知识的认识, 促进幼儿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动手的操作能力。
总之,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创设条件, 帮助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优良素质。
【浅谈幼儿园艺术教育】推荐阅读:
幼儿园礼仪教育浅谈06-18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11-14
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课题07-12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08-28
浅谈幼儿早期教育10-14
浅谈幼儿交往礼仪教育12-02
浅谈幼儿生活化教育12-08
浅谈幼儿园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教育方法12-04
浅谈节奏与幼儿音乐教育06-09
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