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精选8篇)
1.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一
校本研训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它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怎么做?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全省育人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课程与教学改革,突出教学,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认真贯彻《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通知》、《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xx市教育局开展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xx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指导意见》和《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年上半年科研训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将新常规分解落实,助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服务。
二、重点和主要内容
研训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
认真学习落实《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通知》,贯彻落实《xx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xx区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xx区“品质教育·学在xx”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手册》为载体,协同教务处做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整合优化,分类分层建设拓展性课程;整合化、校本化实施基础性课程,重点指导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工作;主题化、系列化实施拓展性课程。学校开发教师个人资源和借助社会资源开设拓展性课程,培育“四小”实践课程,推进“爱阅读”课程开发,争创“爱阅读”示范学校。
2.深化课堂改革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核心素养”这一课程改革关键问题,开展专项学术研讨,以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从“学科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以学科核心能力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课堂变革。根据区教育局制定《xx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原有的“导学案”开发,七年级进一步落实推进导学指南的开发与使用,打造“示范课”,促进学本课堂的建设。强化“各学科学本式导学案”设计的规范和适切性;强化核心知识梳理、核心问题设计和板书设计,通过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学本课堂研究。
(2)以教学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出台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紧扣教学新常规的新,完善新常规调研机制,以校、组主题研讨活动为平台,提炼新常规的优秀成果,树立落实新常规的典型。把落实教学新常规、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
(3)以课型探索为切入口,深化新授课、复习课、作业讲评课和试卷分析课的课型研究;在完善“3+4”学本课堂形式基础上,探索“3+4+X”学本课堂新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本课堂形态;在九年级集中开展“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专项调研活动。
(4)以备课为中心,以开发与使用中小学各学科学本课堂导学指南为抓手推进学本课堂常态化。立足校情,依托校本,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把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落实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抓出特色,争取取得区教育局 “学本课堂”建设专项考评优秀,获得相应科研经费。
(5)以合作学习为重点,突出“学本”意识,促进学本课堂的深度探索,尊重学生差异、尊重课程性质、尊重教师风格,积极探索“生学师导”课堂教学新方式,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突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基地和平台作用
进一步明确教研(备课)组职责,明确教研(备课)组,加强对教研(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化的管理和指导,发挥名师、三坛、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教研组、备课组“蚂蚁精神”,合力提升课堂实效。
发挥两组的平台作用,打造学科骨干团队,开发、整合和编制各学科精品“导学任务单”及相匹配的课堂检测任务,建立各学段各学科学本课堂的典型课例、学案、教学视频等资源库。
4.发挥教科室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中层督促引导作用
教科室带头引导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研究问题,加强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进一步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每个中层联系一个备课组,负责帮助教师成长,打造示范课堂、研究“微课题”、活动督查等,帮助备课组有效开展工作,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研训主要内容:
(一)校级层面:
学校校本研训总体按学科素养“三专一特色”开展培训活动,让校本培训在规范中寻求创新与特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和特色培训。
1.专业精神——四个“一”,制定一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学科方案)、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学本示范课堂)、策划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命题、评价等)。
2.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贯彻区《校本研训实施意见》精神,开展有效活动。
(1)管理教研组的公开课活动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结合教育共同体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次、评课1节;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5次集体备课活动(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1次),一次评价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5节等(详见“教研组层面”与“备课组层面”)。
(2)组织一次教师命题评比活动(非文化学科自定主题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以此作为教师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本学期结合区命题竞赛活动)
(3)开展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和师徒结对活动,发挥省市区三层次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专题培训。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17年度上半年的选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培养老师“一专多能”,提供拓展课程培训。
根据学校课堂变革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分年级段开展课程改革培训(本学期与新常规学习和落实先结合)。七年级侧重“上课”,每个组至少开出一节“示范课”;八年级侧重“备课”和“评价”,每个备课组开展组内研讨,形成成果集,完成经验推广专题讲座;九年级侧重“上课”,旨在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各文化学科开展一次命题竞赛活动(结合区里命题竞赛开展),九年级必须加强对中考考点的研究,仿效中考开展命题竞赛。
4.特色培训
(1)第一个特色培训:继续成立课堂变革实施小组,由各学科的“领头羊”组成,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有学校中层进备课组活动,及时对课堂变革中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修正。如巡视课堂,及时把控教师在课堂中状态,如果偏离了方向,第一时间交流矫正;定期召开协调会,交流心得,及时商讨课改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第二个特色培训:举办“示范课”展示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科各推荐一位优秀教师(七年级老师)开出体现“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模式的“学本示范课堂”活动。
(3)第三个特色培训:借助承办市区两级教研活动平台,推动学校课堂变革。
(4)第四个特色培训:开展各类深化课堂变革的工作。
①在不同会议上反复强调体现“学本理念”的“3+4+X”教学模式的操作与策略等,让全体文化科教师深入理解其真正。
②进一步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深入备课组活动中区,听取教师意见和困惑。
③不定期开展“学本课堂”阶段反馈会议,了解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尽力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
④继续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情况的座谈、问卷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及时予以反馈改进。
⑤协同教务处开展听随堂课、推门课活动,了解教师对“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把握情况,以做新的思考与举措。
⑥不定期地开展“学本课堂”工作推进会,及时改进工作思路。
⑦继续课题《“学本课堂”下小组合作的问题策略》的研究工作。
(5)第五个特色培训:开展各类深化课程改革的工作。
协同教务处,认真贯彻落实《xx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xx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xx区“品质教育·学在xx”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x区教育局关于构建“学本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施意见》,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优化,重构学校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落实我校《构建美丽学校▪奠基幸福人生——温二十五中践行“尚微”课程体系》,基于学校特色的内容选择与创新开发,形成若干门特色课程,统帅学校拓展性课程;基于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需要与学生市级,开设学科特色课程,完善学校拓展性课程;基于学情与学生选择,选用现有xx市和xx区的精品课程和地方选修课程,形成学校的拓展性课程。
(6)第六个特色培训:重视学生素养同步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养活动。
打造学生活动特色一直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我校由教研组组织的学科节活动与备课组组织的学生素养竞赛活动为培养我校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我校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活动方案,本学期开始将学生活动与团委、政教活动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微活动”体系,进一步提高活动效率,发挥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每学年每个教研组至少要申报一次学科节活动,备课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学生特色活动,以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研组层面
1.期初及时制定教研组研训计划,期末及时教研组总结,确定本教研组研训活动主题。
2.举行主题研讨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各学科根据xx区各学科研训主题,自行定义本组本学期研训主题。(结合新常规的学习内容确定本学科、本年级段主题)
(1)90学分及区级以上且学习时间达2天以上的教师必须开课。
(2)参与师徒结对的新教师。
(以上两类教师若不开课,在期末目标考核中按一节同级别的公开课予以扣分。)
(3)除以上三类教师外,部分教师在一学年内尽量要以随堂课、职称评比课等形式开课,但不享受公开课待遇。
每个教研组至少还要开出2次2节以上带有评课活动的公开课活动,技能类的备课组(体育、艺术信、综合、心理),每组至少开出1次2节以上。没有完成开课指标,优秀两组一票否决。校优秀教研组,每人期末考核组长加1分,组员加0.5分。
3.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年级段开展一次教学“新常规”的专题研训活动,认真做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4.在第5周,举行一次命题竞赛活动(文化学科结合区里命题竞赛活动,非文化学科为学科技能比赛),学校予以适当的经费补助。
5.在第8周,分教研组举行一次 “学本示范课堂”专题活动,文化学科以七年级“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为主题,体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6.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每位教师上传1-2篇读书心得。
7.社会思品教研组组作为全市的研训基地、市第一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优秀项目,全区的“学本课堂”学科示范基地,要认真按照市基地学校、学科示范基地和“样本班级”的要求开展活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本课堂实践方面走在全区前列,发挥学科基地和“样本”的效应。
8.邀请区教师发展中心郑银凤科长来我校蹲点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意见,为学校发展问诊把脉,切实提高英语成绩。
9.及时组织本组教师参与区24学时集中培训。
10.鼓励本组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教师业务评比活动。
11.配合体育组开展体育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12.严格考勤,及时资料整理:考勤采用出勤实名签到制,与学科素养提升考核中的“校本研训”分挂钩。无故不参加活动,按学校管理手册扣分。认真及时完成活动后的记录工作与宣传工作,期末统一上交教科室。
(三)备课组层面
1.制订备课组分工及计划:开学初统一订好时间和地点,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备课组常规事宜的讨论,如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进度的统一、教材处理的分析、教学疑难的讨论、突出学情分析,明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的取舍),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方案的基本形式,周周清命题分工,高效作业的设计、复习计划的安排、考试质量的分析(重点)、学生学情的调查等,可以涉及到教学方面的所有内容。
2.集体备课:认真贯彻温龙教办研《关于进一步加强xx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备课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全面把握课程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落实学本课堂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每个章节或两个单元至少要集体活动一次(4-6次)。集体备课研讨时,对前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
七年级备课组开展一次“导学指南”的专题培训会,研讨如何将新的变化与旧有的经验与做法结合起来,形成本校特色的“导学案”;
期末,组长要收集所有的备课电子稿及相关课件存到教科室和校资源库。
集体备课次数不达标,优秀备课组票否决。
3.“阶段清”工作:根据学科学段等学情,以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为前提,对一篇、几篇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做简单的测验,适当的考虑层次性,内容尽量采用导学案中的试题,分值自定,尽量体现鼓励性原则,教师及时予以批改讲评。这活动可以结合段里组织的补差工作。
4.试卷质量分析工作,每次月监测、期中监测、期末监测等大型质量检测后的成绩输分,利于质量分析。每次测试后,都要求组员认真分析,每位教师都需对每一大类题目做班级得分率与失分原因的分析,组长要分“总体答题情况”“典型错误”“改进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切实以质量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5.堂堂清,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设计有效、精简、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并初步形成学科资源库。
6.及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上级相关的学生竞赛活动并组织相关辅导。
7.举行学生素养竞赛活动,各备课组也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素养的活动,部分备课组已经参与了教研组的学科节活动了,可以不独立举行,或举行其他学生活动。
8.组长常与组员沟通,及时发现教学共性困惑,特别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及时把情况向教科室或校长室沟通,并共同商量对策。
9.活动资料整理方式同教研组。
10.考勤方式同教研组。
注:
1.活动后资料及时整理,规定时间内上交教科室(以教科室通知为准)。
2.教研(备课)组资料内容包括:活动的文件、教案和课件/获奖名单/优秀作品/其他、活动记录表、活动照片、活动报道、签到表)
3.所有材料尽量采用电子稿形式,电子稿没有的材料必须以纸质材料送交教科室。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1.建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对各项活动进行不定时地监督与评价,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分工负责,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研训活动,确保研训到位。
2.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发挥学校中层的中坚作用,进一步规范备课组活动。
3.完善措施制度:为了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在原有的措施制度上不断地更新、完善。
相信在区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校长室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教科室的有效组织下和教研组长的精心策划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形式越来越多样,效果越来越好!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2
新课程教学结构改革,急需转变的就是教师的观念,急待提高的就是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此,我校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课改、结合课题、聚焦课堂,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种组织形式,着重从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技术两方面实施“问题引领,任务驱导”校本研修。为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有序、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通过校本研训,构建以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维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具体目标是:
1.教师全员培训全年不少于两次,促使教师教学行为合格率为100%
2.班主任培训全年不少于两次,促使班主任教育行为合格率为100%
3.组织学校层面的教科研菜单式讲座不少于三次,50%以上的备课组能按照“友善用脑”课改模式编写导学案。
4.80%的教研组、备课组能有效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5.80%的教师能认真参与课题研究,100%的教师课堂教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6.60%以上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评出10%的精品课7、100%的青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有进步、有提高。
三、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职责:制定校本研修方案;修定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实施校本研修考核;落实校本研修的经费及使用;建立教师校本研修档案。
四、基本思路: 自主、互助、引领三维一体的校本研修体系。
五、活动形式
(一)自主研修做到9个1,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求教师每年做到自主研修9个1:做好1次集体备课发言、编好1份优秀教学设计、上好1节公开课型、写好1篇教学反思、做好1次听课点评、搞好1次专题发言、写好1篇心得体会、参与1项课题研究、撰写1篇学术论文。
(二)同伴互助搭建7个平台:
1.教研课改组
为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我们的教研活动分成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四个教研组分别开展,教研活动有两种形式:
(1)组内教研——上公开课(每位教师在一年内必须在学科组内上两节公开课,每周开展一次。)
(2)校内教研——上示范研究课(由学科组内推出有专题的研究课,每月开展1次。)
2.集体备课组
学校分年级分学科形成集体备课小组,每个小组间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先由主备课人撰写初案,然后组内成员讨论达成共案,使用人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个案。教研活动的备课亦是如此。
3.师德宣讲组
每年开展一次十佳师德标兵的评选,并安排至少一次的师德宣讲。全年开展至少2个专题的师德培训。
4.青蓝工程
继续落实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标的“青蓝工程”。学校搭平台,师徒结对子,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从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5.班主任QQ平台
为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方便班主任老师们网络研讨的需要,申请建立校园班主任QQ群,并分别组建若干个讨论组,要求各讨论组每周至少有一个讨论主题,并根据发言情况,每周评选1位讨论明星进行表彰。
6.内外交流
交流研修一直是我校非常重视的活动。一是区内教研,二是友好学校(丹麦奥尔胡斯教会学校及意大利都灵美院)教研,三是省市级学科培训和教学展评。一方面,我们把外校优秀教师请进来,到我们学校的献课、传授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把老师们送出去锻炼、磨砺。
7.经典诵读
为使每一名师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让优秀的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积极营造“诵读经典”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为此,我们把图书搬出图书室,在办公室设书柜、在教室设书架、利用楼道的角落设开放书吧。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要求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读5本课外读物。通过开展“好书推荐”、“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丰富“经典诵读”的。
专家引领开辟4条途径
1.考察观摩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涌现出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不走出去,我们便会成为“井底之蛙”,因此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派遣教师参加各级观摩学习。
2.专家讲座
为让教师们走近专家,接受专业的引领,每学年我们都邀请专家到学校做讲座。我们将邀请某课改名校优秀教师到学校办讲座,给我们进行面多面的指导。另外,我们学校每学月都要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讲座。
3.骨干示范
目前,我校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共12人,每个骨干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本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还要发挥他们对周围的辐射引领作用,每位骨干教师每年要培养一位青年教师成长;主持或参与一个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每年至少在校内上一次示范课,获得1次区级以上奖励。
4.学习反馈
教师外出学习、进修返校后,由学校组织在全体教师、教研组或备课组中进行二次传达或二级培训,全年语、数、外学科达6次,其他学科达4次。
六、活动保障
(一)制度保障
为使研修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序规范,我们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校的服务校本研修的措施办法,旨在指导、服务与保障。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领导指导教研制度。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及领导成员分包学科或课题、听课评课、参加活动、指导教研,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长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整合教科室、教务处、学生处、工会、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与评估机制,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对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务处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完善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强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使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网络资源使用制度等。
(1)理论学习制度。
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需,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教师每学期都要制订理论学习计划,并写读书笔记。
(2)教学反思制度。
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师反思制度化。在学习教育理论或外出学习后,教师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每节课后,要写教后感;考试结束,要写试卷分析等等。从而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比如课例研究、写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3)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
建立的教学管理新机制,要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要赋予教师自主权。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3、课题管理制度。
要深入地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课题进行研究。要制订包括课题方案、过程研究、档案管理等内容在内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高度关注解决学校层面问题的课题,关注教师教研活动是否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4、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
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组内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青蓝工程制度等。
(1)组内教研制度。
修订完善组内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2)集体备课制度。
修订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3)青蓝工程制度。
由工会牵头,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含班主任结对)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骨干教师必须帮带青蓝教师或班主任结对,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建立考核制度。
针对校本培训完成情况按月、按学期进行考核,完成度高的教研组可参加先进教研组评选,有特色的校本培训项目可推荐区校本培训。
(二)物质保障
1、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物资保障制度,保证校本研修所需的物资及时补充。
2、通过制定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制度,保证活动经费及时到位,合理运用。
七、考核评估
1、成立由教科室及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考评小组负责管理和考核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2、对认真完成上述教研要求者,给予相应的学时,由活动主持人或组长负责登记,并于每期末上报校长室汇总备案。
3、各教研组教研成果考核分A、B、C三个等级,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经验论文、教学随笔、课例案例、课件设计与使用”等材料给予评定。教师的出勤、参与度等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参考性依据。
4、每学年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成果进行汇总并编订成册。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深化改革;围绕一个目标,完成学校教师的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解决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融“学习—研究—教学—反思”为一体,以教学反思、学习应用、专家指导为核心要素,不断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努力开拓校本研修的新路子,为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20xx—20xx年的培养培训计划。
二、工作重点:教师队伍优化,学生素质提高 教学质量提升
三、培养目标: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
2、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引导青年教师拔尖,促进青年教师成名。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4、进一步加强育人力度,力争在2020学年内培养县级骨干教师。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完善培训的模式。
1、听专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辅导讲座,要求教师都要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
2、“请进来”与“带出去”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必须做好“三个一”工作:
(1)写一篇外出学习的感想;(2)作一场外出学习的专题汇报;(3)上一堂外出学习的研究课。
3、反思式培训。
一要开展随堂听课周活动,鼓励教师了解掌握其他学科中有哪些知识点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二要采取定期集体备课的办法,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有关问题。三要对教师学习和掌握跨学科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考核的结果与表彰奖励挂钩,激发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的动力。
(二)构建教师培训机制。
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就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不断调整,充实内容,逐步建立校本培训的体系,构建校本培训机制。为此,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每期活动的主持人、活动人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负责人负责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各项培训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
3、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训前要制定培训计划,上交教导处审核。内容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及具体内容。
4、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行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三)开展研讨活动,搭建平台。
1、以课堂为主阵地
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师资的培养就要把老师工作的兴奋点聚集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堂研究。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主要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我们将深入研究课堂,同时,认真组织评课活动,和上课教师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邀请其他学校老师听课、评课,开展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狠抓教科课题研究。
不折不扣完成教科常规工作。具体要求:
(1)要求教师每学期坚持写十篇教育反思,每学年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
(2)学校继续开展教科研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采取奖罚政策。
(3)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积极申报新的“十三五”课题的研究,让课题研究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3、以评比为契机。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优质课、基本功等评比活动,为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
(四)培训与监管: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研修,制定校本研修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制定校本研修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研修。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研修具体策划,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3、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科研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新课标》,结合学科特点,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4、学校要对教研活动搞得好的教研组给予奖励。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
5、教师要积极参加上级的各类教研活动,凡未经学校同意,擅自不参加者以旷课形式处理。
6、校级教研课听课实行考勤制度,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师校本培训过程中的绩效将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
(五)培训内容: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经验中升华理论,确立以下四个专题的培训内容。
1.专题一: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训内容: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发展规划,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
2.专题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课堂教学启导艺术,课堂教学应变艺术,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艺术等。
3.专题三:组织与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培训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控,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等
4.专题四:科学评价学生学习能力(20xx年1月—20xx年7月)
培训内容: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升学考试研究等
五、健全各项制度,提供条件
1、完善各项考核制度,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学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考评办法》、《教师常规工作要求》,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比工作,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经验、创造性教学等列入考评的重要项目,全面检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2、培训经费。学校每学期均筹集和拨发校本培训专向经费。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4
根据xx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镇中学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学期学校师训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
一、工作思路: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大部分教师都有职业倦怠感。因此校本研训必须“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改革学生好教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
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习、发扬名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同时,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员课改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要通过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研修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形成有思想、有品味、有影响的博客群落。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炼中……。
四、研修方式与活动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校本研修报告册。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教科室存档。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本期着重学科教学的“互动生成”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间要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象。
5、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法:
教师研修的考核参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实施。采取周评估、月评估和学期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月奖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并与年末考核挂钩。
学校2020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它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的关键。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学校将以“新基础教育”提出的与时代精神相通,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具有理解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管理、研究的能力的教师素养为要求,通过校本培训,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要求21世纪的教师必须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洗礼;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否则难以达成教育目标;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发展,对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发展形成教学专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创新的步伐。
综观我校教师队伍群体,呈现如下特点:
年龄结构:青年教师多,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达80%。
学历结构: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0%
素质基础: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易于领悟。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内的教师培训资源,发挥老教师作用,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三、培训工作的目标与实施原则
1、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一支师德修养好,教育理念新,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2)具体目标:
1)努力增强敬业精神,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教育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3)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20xx年底做到45岁以下的教师80%会制作多媒体课件,100%青年教师会熟练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全部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4)使15 %成为优秀教师,50 %成为骨干教师,100 %成为达标教师。逐步推出学校的首席教师、明星教师,形成一支市、区、校级骨干队伍。
(3)不同层次目标
1)全体教师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良好的师德,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完成区教师进修学院规定的教师职务培训必修课程。
2)新教师
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基本掌握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学习自觉,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区教师进修学院规定的新教师培训课程。
3)青年教师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应用课堂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4)骨干教师
a.校级骨干
对所教学科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有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原则的能力,独立设计教案和组织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b.区级骨干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为人师表,起榜样作用;教育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指导作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方面能出成果,起带头作用;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尊自信,尊重他人,讲究效率,乐观向上。
2、实施原则
(1)师德为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2)青年优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培训的工作重点。
(3)教、研合一:坚持以培训为基础、科研为先导、教研为核心,将教研、科研、培训相结合。
(4)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坚持培养与使用并举的原则,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四、培训内容、方法和途径
1、内容
(1)学习名师风范,敬业爱业,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主的内容,以电视教育、外请报告、自行教育等形式进行。
(2)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学科德育及社区教育调适教师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以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3)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文章。
(4)学习实施教科研课题的科学方法,围绕学校主要科研课题组织科研讲座。
(5)完成区里规定培训的课程。
2、方法
(1)专题讲座,交流提高
组织有针对性的报告、讲座,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师德修养、科研讲座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同时使教师了解教育前沿知识及发展趋势,拓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并要求老师写学习体会,在大会和小组会议中进行座谈、交流。
(2)同行指导,专家引路
在学校内部将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要求、所要完成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等,如,每学期师徒间相互听课要达8-10节、设计教案、写阶段小结、写论文。学校按合同的要求定期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徒弟在师傅的诊断、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成为一种可贵的校本培训资料。
(3)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加强学校的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公开课为载体,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借鉴、相互切磋、相互指导,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实现教师互动,就地取经、经验共享、双向交流、合作探索。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开放与互通有无,可以有效的达到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组织学习、观摩外校典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评析。
通过网络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技术、音像资料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4)学习先进,榜样领路
将逐步推出学校首席教师、明星教师,他们的课堂向校内、外教师开放,让有才能的教师脱颖而出,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考验、鞭策和提高,从而带动其他教师向他学习。
(5)课题研究,协作科研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出“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引导教师从自身教学中一个小问题着手进行研究,每学期写一篇教学一得。以课题群作为抓手,分成主题研究。使每位青年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团队的精神,协作进行科研。培养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注重专项的技能训练,组织青年教师的“三笔字”比赛;作文比赛;课堂教学比赛。
(6)努力实践,重于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教师每上完课,都要求写反思,通过实践,说课、评课进行反思。倡导写“反思札记”、“教学后记”、“自省日记”、“个案分析”,并进行学期的展示。
(7)坚持开放,锻炼提升
学校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必须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不断发好外功,即坚持向社会开放。学校坚持每学期向社会开放,另外学校将随时迎接来自各地的领导、专家和同行,用任务驱动法给自己压力,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在做中锤炼教师队伍。
(8)学会学习,自主培训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适应学科知识的更新,思维向多维空间拓展。学会学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能力,善于吸收积累、总结思考,将多学创造性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自学是校本培训的生长点。教师必须把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个人需要有机地结合,不断丰富个人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途径
(1)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保证每月有一次教育业务的理论学习。
(2)以课题为抓手,组织教师参与,成立小组,以课题研究活动为中心带动教师培训。
(3)完成区进修学校要求的各类技能培训。
(4)组织教科研经验介绍,学习交流。
(5)组织教师读书沙龙,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营造学习氛围。
(6)逐步推出学校首席教师、明星教师、好教师。
五、管理保障机制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建立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并与教师的各项考评结合起来;健全机构,明确目标,层层落实。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保证培训的正常运行。
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
1.成就激励。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创特色。学校组织教学实践课、写论文、教案设计等评比,论文装订成册,好的文章进行推荐,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显著成绩办专栏展示,2.荣誉激励。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区、市的荣誉称号,学校设立奖项进行鼓励。
3.情感激励。学校组织各项考察活动,寒暑假进行家访,关心教师的生活,定时与青年教师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和具体情况,本规划还将作合理的调整,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全校教职工发扬“严谨好学、诚信进取”的校训,持之以恒地实施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团结奋进、脚踏实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二
一所学校形象的定位和发展,首先看这所学校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反观笔者身边的许多教师,确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讲台上可歌可泣的人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只顾埋头于日常繁杂、低效的教学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不善于以理论指导实践,只教学而不研究,只凭经验而不思改革开拓”的层面上的话,将会大大阻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大大阻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使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使之拥有对教育的执着与热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应以学校和教师为本位,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与人格,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要,立足于学校教师开展校本的实际和实践,不断创新校本研训,使之成为教师喜欢和期盼的学习形式,从而保证校本研训的质量。在研训形式上,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课内研训与课外研训相结合,集中研训和分散研训相结合,理论研训和实践研训相结合的原则。
一、勤于反思促成长
“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就是在校本管理原则下,在教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真正让教师生长自己的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的成长,推动教育的发展。有人认为,教师成长的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梳理反思与总结成败得失,只会永远停滞不前,更何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创新?
“自修反思式”校本研训的基本方式有课后总结、反思日记、观摩交流、行动研究等。教师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反思,会逐渐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会重新审视自己行为所依据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新思想、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案例:在一次省级骨干教师研讨课中,笔者指导郭湘辉老师执教四年级《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通过大胆尝试,取得了成功。课后,笔者和她一起共同探讨、不断反思,从教学设计这一角度来反思和总结,得出体会,对今后的阅读教学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
1. 教师要学会选择“教什么”
在选择“教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从“什么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顺向思路,也是常规思路;还有一种是从“什么不需要教”的角度来思考,则为逆向思路,走非常规路线。在这里,我们根据“四不教”原则:①学生已知已懂的,不教;②学生自学能弄懂的,不教;③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④某个内容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也许更好的,不教。在一节课40分钟里,我们敢于取舍,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仅仅设计了四个简洁的环节:①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②细读课文,落实生字词教学;③品读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妙处;④继续读文,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确实,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但“多则惑,少则得”,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什么”。
2. 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写字教学
现代人的书写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速度慢,字写得不端正、不美观是普遍现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也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来扭转这种局面。因此,在课堂上,针对生字教学,笔者扎扎实实开展了读、记、写等多角度训练,并进行了很多公开课所丢弃的“听写”环节,既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通过学生书写、老师示范板书、学生再次练习等有层次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只要你是中国人,就一定要写好中国字”,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热情和兴趣。
3. 语文课堂应该凸显工具性
不管语文怎样改革,最重要的性质首先是工具性。语文既要有人文性,又要坚持工具性,没有工具性、人文性的语文是苍白的!在新课标里,也明明白白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整堂课里,除了“以读为主”,还具体抓住“发现”和“发明”这组词语扎扎实实开展了有效的实践活动:①读句子,在语境中初步感受词语的意思;②出示拓展资料,了解20世纪都有哪些发现和发明;③出示选择填空题,让学生区别两个词的不同意思;④让学生联系用这两个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课前,郭老师还担心学生很难用这两个词语说出完整、准确的话来。其实,这是多余的担心,只要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实际落实到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问题抛出后,一位小女生就带来惊喜:“人们发现用河边的芦苇能够喝到水,就发明了吸管!”接下来,更是精彩不断!
通过授课与反思,郭老师豁然开朗,并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找到了一条“路”,一条可以走得更稳健的路。虽然语文教学之路还很漫长,但我们相信,只要不停下追寻、探索的脚步,小学语文教学总有一天会“拨云见日”。
二、师徒结对同提高
“师徒结对式”校本培训是学校让一些年轻教师跟随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特别是德艺双馨的专家型教师跟进学习的培训方式。一般由学校聘请一位或几位经验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为导师,负责对一位或多位需要培养和锻炼的新教师、青年教师或校级骨干教师进行指导性培训。主要通过传、帮、带、导等方法,对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作长期的指导和培训,使之尽快成才,并形成特色。其基本要领是:①必须以教育智慧为载体;②“传、帮、带”的性质必须建立在平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③徒弟要善于学习观察,自我反思;④要有配套的制度保障机制。
“师徒结对式”校本培训有利于建立教师合作文化。学习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合作的,是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合作、对话交流、团队融合,理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之一,理应成为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下,教师们可以相互启迪、相互分享、相互促进、主动成长,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造就优秀的教师团队。
【案例】《湘乡市东方红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节选
在教师自愿选择和组合的基础上,学校教研处对“青蓝工程”中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做出了要求,并形成制度,以求方案的顺利实施。
1. 指导教师方
(1)指导教师要做到“三带”:带师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师魂——爱岗敬业,进取奉献;带师能——育人艺术,教学技法。
(2)根据被指导者的工作经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指导老师经常给青年教师就备课、上课、辅导学生、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指导,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3)帮助被指导者审核教案,要经常随堂听课,每月至少听两节,并及时给予指导。
(4)指导教师要开放课堂,随时接受听课,每学期要为青年教师上好不少于两次的高质量的示范引领课,要把自己的各项教学工作的常规资料作为样板提供给青年教师学习。
(5)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练兵活动,指导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教研课、公开课,并给予业务指导,及时写好评课意见,鼓励青年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6)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每学年至少要有一个研究专题,指导青年教师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7)指导青年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2. 被指导教师方
(1)认真贯彻师德规范,自觉坚持用师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按不同目标和要求,认真制订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一式两份,经指导老师审阅后,一份交教务处,一份自留对照实施,努力实现“一年称职、三年出师、五年骨干”的目标。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主要听同学科的课,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要认真写好听课笔记,第一学期期末前、第二学期5月底前,分别将听课笔记交教研处评审,听课情况是考核内容之一。
(4)要与指导教师一起备课,认真记录指导教师的指点意见,要主动邀请指导教师听课、评课。每学期听指导教师课不少于5次,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要自觉接受指导教师对教学工作常规资料的检查、指导,并按照指导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6)每学年分两批举行公开课活动:上学期5月份进行,下学期11月份进行(被指导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两堂公开课、研讨课或比赛课)。
(7)每人撰写一篇总结和一篇论文。拜师总结在第一学期12月中旬完成,教学论文可算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每人每年的一篇论文,在第二学期的7月份完成,以上两篇文章作为综合考评内容之一。
(8)积极参加市级、校级、学科组的各项教科研活动或比赛,活动成绩作为对青年教师的主要考核依据。重视继续教育活动,保证认真阅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寒暑假作业。
通过“青蓝工程”的开展,学校涌现出了许多“教坛新秀”,为教师队伍充实了新鲜的血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沙龙对话抒己见
在校本培训中,学校通过组织教学沙龙,促使教师深度会谈,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进行深层次的研讨,实现教研经验的共享。学校根据学科设置了教学沙龙的固定场所,创新形式,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在组织管理方面,学校要结合实际对教学沙龙活动的开展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例如,每两周组织一次教学沙龙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并及早告知教师,让教师精心准备;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教学沙龙活动,每次参与教学沙龙活动都必须提出突出问题,参与改进措施的研讨;学校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要有记录,教师参与教学沙龙活动要有总结。同时,学校要注重邀请专业教研人员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也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
【案例】“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在学校第九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分学科的说课与评课活动。语文学科为了让活动更有吸引力,更有实效性,能够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研水平的平台,设计了以下活动方案。
1. 微型讲座导入
首先由一个故事引入——《一堂经典的课》: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听课,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这堂课教师讲得很精彩,教师语言精练,教态从容,动作潇洒,板书漂亮,课堂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踊跃回答,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铃声响了,这位特级教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不说话。“或许他们也很惊叹”,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外国同行却说:“不理解。”我们问:“为什么?”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2. 提出好课标准
(1)靳家彦提出“好课”的十条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生为本,流程科学,注重内化,体现沟通,启迪创造,媒体得当,讲究实效,多元评价。
(2)王崧舟提出好课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3)叶澜提出“五个实”:扎实的课(有意义);充实的课(有效率);丰实的课(有生成性);平实的课(常态性);真实的课(有待完善)。
3. 细化评课细则(见下表)
4. 围绕课堂表观点
最后围绕几堂课,大家各抒己见,谈优点以借鉴,谈不足以探讨,让大家明白了“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一堂课怎样才能上好?”“这样上,好在哪里?”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对话,教师们感觉有收获,有指导意义,能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学习和思考。
四、结语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只有立足校本特色,不断创新校本研训,让教师在丰富而又有效的校本研训中不断成长和成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所有温度、有激情、有活力、有幸福感的学校,真正实现“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美好境界。
3.校本研训的一些尝试 篇三
校本研训是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校本研训能促使教师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中稳步成长,形成良性循环。我校的研训理念是“改革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根据这一理念和研训计划,几年来我校教师将“学习讲座—分组交流—观摩研讨—成果共享”贯穿到整个研训过程中,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优势,全面推进我校的教学工作。
一、活动的开展情况
1.制定了各种研训制度,包括:学校校本教研专业引领制度、校本培训学习制度、教研交流制度、实践反思制度、领导听评课制度、教师读书制度、教研保障制度、教研评价制度、教研激励制度。同时利用周四业务学习时间,全体领导教师一起学习研讨并提出具体要求,领导在参加各个教研组活动时对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2.各学期末围绕“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进行研讨。研讨的内容有:(1)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2)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3)分析以上环节备课的好处;(4)按照以上要求先通揽教材,确定各个单元的的要求,分清主次,做出课时划分,安排好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开学之初,各教研组围绕期末布置的内容进行研讨交流,开学两周后教导处查备课,明显感觉到教师们备课能够总揽全局,把握教材整体,课时安排合理,重、难点把握到位,而且重、难点处理得当。
3.研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常搞常新,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每学期初根据上学期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本学期的教研专题,由教导处制定研训计划。按照计划安排,主抓领导进行讲座,每位教师再根据讲座内容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写出反思材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以达到真正的研训目的。如在上学期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和对学生语文考试中阅读与写作的答题情况过程中发现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学期初根据学校的“改革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备课的实效性”的理念,制定了本学期研训主题“对口语交际课如何备课、讲课提高教学实效性”,并进行探讨,针对这一主题制定详细的研训方案:
第一步:理论学习。主题确定后,各教研组在备课前先集中学习课标和教参中有关本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要求,探讨如何上口语交际课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第二步:课例交流。同年级组的老师一起备课、研讨,编写同一份教案,然后分头讲课。学校领导、老师深入课堂听课,并进行录像,刻成光盘,供教师本人和教研组课后反思。
第三步:交流研讨。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在互相听课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开展校级教研讨论活动,找出不足,提出困惑,商讨解决、改进的措施。
第四步:专题讲座。主抓教学的领导根据讲课中发现的问题和在交流学习中教师感到困惑的内容做一次专题讲座。
第五步:反思改进。各年级组经过教学研讨和讲座辅导后制定出下一步的研讨内容和方向,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大家同备一节课,推荐一人来讲,全校教师一起听,再进行交流、总结。
第六步:学期末每位教师根据本学期这一主题的研讨活动,写出心得、体会、论文、或总结,在学校进行交流。教师们在讨论活动中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对口语交际课中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怎样让不爱发言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如何创设情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对学校扎实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校长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谋划细致,常搞常新,针对性和时效性都很强。
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开展的力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体会到了教师们教研活动肯钻研,有浓浓的学习、研讨氛围,教师们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方法上有了改进,智慧共享、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收获和体会
通过校本研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笔者体会到以下几点:
1.用同一个教案讲课,会出现不同效果。因此教师们学习研讨的氛围会更浓。
2.教师对某一主题进行研讨时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都会有不同的提高。
3.多数教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肯钻研了,他们在教学中能发现问题,并能积极寻找、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
4.教师在研训中对教学行为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的自觉意识增强了。
5.通过搞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确实使教师对教学有了深刻的体会,并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教师对校本教研活动认识的本质提高。
4.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四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精神,围绕区“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抓养成、推名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实效为重点,树立“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生命成长,管理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意识,扎实做好优质、高效、开放的规划研训。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学带学骨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通过实施校本研训,使我校教师职业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全体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三、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和自学相结合
1、专题讲座
(1)聘请校内教师,校外专家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阅读与写作,识字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拓展教师视野。
(2)开展短期培训班。
2、实践与交流
(1)以赛促训,学校第一学期为教师达标展示课活动,第二学期为骨干教师“先锋杯”,青年教师“锐新杯”课赛,通过锐新 杯课赛选拔并有计划培养教师预备参加区新星杯青年教师比武。
(2)开展师徒帮带,青年教师教研组活动。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课堂教学竞赛。(4)成立科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
3、集体研讨
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语数学科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每月单周的周五下午教研时间。开学初,各年级要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包括集体备课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等。
每年进行优秀教研组评选,学校对教师备课进行检查,以查促提高。
4、校际交流
以学校共同体,片组教研等形式开展主题研讨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同时放眼外省市名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5、自学提高
学校提供书籍,每月教师阅读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写出读书体会,上传到校园网。
四、培训内容
我校把加强师德修养,更新业务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相结合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第一类:全体教师参与培训
(一)师德培训: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1、建立学习制度,每隔周二下午进行专题学习,组织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期末检查学习笔记,并将学习情况与期末师德评价结合。
2、专家指导引领,聘请专家进行专题师德培训,提高教师对师德认识和理解,聘请心理团体辅导,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3、开展师德征文活动。在专家培训指导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习交流,每位老师针对学习写出体会和反思,字数在1000字以上,不准网上下载,要求真情实感,学校进行总结,并将其纳入师德期末评价。
4、组织师德演讲比赛。在学校师德征文评选活动的基础上,表彰优秀教师,获得优秀征文的老师谈体会与大家共享,学生、家长中“我心中的好教师”征文,在学校表彰。
(二)校本研训
1、日常教研:一至六年级利用周五时间,科任组利用周四教研时间要加强组内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长日常教研组织与管理评价。
2、主题教研:(1)邀请名师讲学团成员来校进行专题教。(2)语数学科: 以研代培,指导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重点进行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如:低年级开展“识字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中高年级开展“自主、合作、交流、反馈、检测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3)科任学科: 每学期组织科任教师观看专家讲座,优秀课例,观后进行交流,谈心得体会,评课,改变只看不言的培训模式,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其中。
3、专题教研:诗教研究
4、协作校教研
充分利用学校共同体、名师工作室教师教研,教导主任协作校等,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三)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
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举行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每年一次。学校进行总结,表彰。
(2)围绕专题研究组织教学研究究活动。每学期每个教研组上一节自主高效研究课。听后工作室成员共同研讨、交流,写出收获体会。围绕主题研究,各研究组呈现一节展示课。
(3)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指导课。如:阅读教学,互动反馈技术等。
通过听课、评课以及各类评比活动,认真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第二类:部分教师参与培训(一)教研组长培训
继续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研组长的管理素养,加强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
(1)提高教研组长管理水平
通过教研组长走进名校、教研组长工作交流会等形式深化教研组长岗位意识,提高管理水平。(2)搭建教研组交流平台
于学期初,召开教研组工作计划研讨讨会。根据组本特色、研究主题,定期年级段工作交流会。期末召开教研组工作总结会。
(二)青年教师教研小组
为了提高新教师业务水平,成立青年教师教研小组。在教导处带领下,定期组织一定教研活动。
1、指导青年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在教导处指导下,突出“磨课”,并以汇报课的形式开展“名师”课赛。
2、参与大兴区“青年教师成长规划专题研究”,借力提高我校青 年教师工作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聘请退休教师对新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工作。(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
1、每学期做好“师徒帮带”工作,开学初,召开师徒帮带总结计划会。由徒弟总结上学期帮带情况,师傅解读帮带计划。在学年末完成本“最佳师徒”评选工作。
评价依据:
1、帮带活动记录;
2、徒弟成长情况。
2、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指导一节好课、写一篇好文。即: 开学初,为每一位骨干教师选择一本好书作为本学期学习研究的重点材料。以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形式突显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期末开展骨干教师好文(论文、随笔)交流活动。(四)班主任专业培训
1、每学期组织班主任专题论坛、主题教育观摩,引导班主任研究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实效,积累班级管理经验。
2、坚持每周二班主任例会制度。
3、发挥区级骨干班主任作用,开展一帮一的互助活动,聘请关工委老师指导新班主任,带动新班主任的成长,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梯队发展。
4、组织好班主任的基本功考核,结合班主任队伍深入开展北京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
5.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五
温州市新常规达标校创建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以及在“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迫切需要改变传统“以师为中心,满堂讲”的教学方式,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中,把作业本融入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等话题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我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教师需求认真落实校本研训的各项工作,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使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我校特成立了由校长金中顶老师、教导主任吴玲玲老师和各教研组长组成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定规划,定期召开研训专题会议,研究各项工作,形成了在校长领导下的团结、拼搏、务实的领导集体。
二、加强管理,制度保证
1、健全管理制度。为促进和激励校本研训顺利开展,并富有实效性,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培训制度,将教师的校本研训与学校绩效考核挂钩,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管理规范有序。将教师研训和学习的相关资料进行统一的管理,登记审核。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从而使每位教师每学年的继续教育学时都达到或超过了规定要求,真正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制定计划,确定内容,时间保证
校本研训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如何使得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长期而有序的进行,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发展,我校在起动校本研训工作之初,就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详实的培训计划,确定了培训内容。溪下学校学年初制定研训工作计划,各个教研组根据自己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研训组的研训工作计划。
四、各类研训活动
1、动员大会
校长金中顶开学初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布置任务,着重强调新常规教学要求,引起全校老师的注意,为校本研训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2、同伴互助
教学改革永远不只是闭门造车,为了给予学校教师更多专业化的帮助,11月,我校派出金梅津、潘春森、陈东等多名教师赴温州实验中学、温州市籀园小学进行一个星期的跟岗学习,就如何更科学地将作业本融入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向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请教学习。两位老师学习结束后,学校当即组织学习汇报会,会上两位老师向全校老师传达了自己的所学所得,各教研组趁热打铁,开展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活动。
3、自主研修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视学习为第一至爱。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有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校组织每位教师读一本关于教育著作的书,并写好读书心得。
4、技能展示
在一学期的讨论准备学习中,我校老师对“如何将作业设计和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校初中科学钱恒杰老师和小学数学徐行老师围绕此主题上了两堂复习课。课后老师们互相探讨得失,改进教学模式。潘黎莉、金艳艳、黄若洁等新教师也勇于探索,各开出一节教学观摩课。校本研训活动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相互探讨,寻求最好的途径。
5、专家引领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加上资金不足,本学年我校主要以观看名师课堂实录为主,学习名师如何做到“作业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除此之外,几位赴温州跟岗学习的.老师,也向我们带来了名校名师的先进做法,使我们在学校也能享受到专家的思想影响。
五、存在的问题
1、研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我们还缺乏收集过程原始资料的意识,资料还不够齐全,资料的整理、归类还不规范,还不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2、校本研训的项目意识不强。我们还不能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制定较为切实的校本研训项目,使整个研训工作显得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对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没有发挥出校本研训应有的作用。
3、校本研训的方式还比较单一。目前,开展校本研训的方式仍然是以集体备课为主,今后我们将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与时俱进,探索校本研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与不懈努力。
6.小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六
本学期,xxx学校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想思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任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载体,以课堂学习研究为重点,大力强化教师的素质意识的责任意识,教学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的校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校本着“为学生成材奠基,为教师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研带教、以研带管、研训一体”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内部潜能并整合外部优质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干部管理职能,构建学校校本研训体系;以参与式反思、研讨,课堂学习研究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致力于创建自我诊断、自我培训、自我发展的研训共同体,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中心校加大了教师队伍的管理力度,建立校本研训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校本研训管理措施,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业务方面。本学期,各村小根据中心校的要求,加强了对教师业务学习的管理,具体体现为:
(1)、校本研训工作制度化。本学期,各村小认真制定了符合本 实际的校本研训工作计划,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2)、本学期中心校定期组织了4节语文、数学中心校级教研活动、专家录像视频教学观摩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拓展了教师业务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学习内容得到了充实,教学技能得到了训练,教学品质得到了陶冶,个人素质得到了提高,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
(3)、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管理,各村小均能按中心校的要求加大了对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袋的管理力度,凡涉及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种类资料都必须收到个人成长档案进行管理,使每位教师都能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地稳步向前。也为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依据。
三、常规教学管理
常规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也是首要工作。为此,我中心校本学期把此项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紧扣教研室的工作方针,“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做到三个提高,用好四个策略,抓好五个重点,并要求各村小要切实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
1、建立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中心校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下发的常规教学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我中心校的实际,制订了《xxx中心校常规教学管理条例》,《条例》内容涉及到教师备课、批改、听课等各项常规教学工作内容。做到了在管理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有目标、有标准、有要求。
2、制订具体措施。确保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本学期,我中心校根据《条例》要求,规定每月对各完小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查,并把考查结果公布后归档管理,以备做为对教师进行考核的依据之一。
3、充分发挥中心校教研员及各完小教导主任的作用,加强对常规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本学期,中心校要求两位教研员每周最少要有一天深入到村小指导教学教研工作,至今为止,两位教研员深入各村小指导工作的时间共有40个工作日之多。期间,各村小的校长、教导主任除了配合两位教研员做好工作外,自身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使这些青年教师很快的进入正轨的教学角色,成为教学的主流,使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4、强抓各项作业批改,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我中心校严格要求各小学每月对教师的批改进行检查一次,并做好材料记录存档及上送中心校工作室,工作室教职员根据各校上送的材料数据到各校突击抽查核实上送工作量是否真实,对不完成工作量的教师及时指出批评,使他们都能完成了本质工作,学生也能及时得到了应有的评价。
5、强抓教研工作的实施。本学课改已进入到了六年级,我们以科研为先导,推进课程改革,这已在教育管理者心中达成共识,并认真选拔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课改年级的学科带头人,要求各校每校每学期必须开展4节以上的研究课,由各校教导具体负责中心校派教研员参加,并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通过自由讨论来搞取闪光点,来体会新的创意,同时学校领导还带头进行教学实践,直接参与教研活动。与教师一起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通过相互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乐趣的研究氛围。
6、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狠抓课堂教学实效。本学期初中心校经过深入各村小进行教学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最突出的还是教学质量的问题,尤其是课改阶段年级的教学质量最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中心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首先,加强对单元测试的监管,中心校在每次单元测试中都对每所学校的某些年级进行突击抽查。随后进行试卷分析,寻找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本学期,我中心校利用中考、期考都进行全面统考,通过统考对教师的阶段性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公布,以及召集全体教师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再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中心校本学期加强了随堂听课工作,不定时地对教师进行突击听课。听课结束随即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试。最后,关注教师的心理问题。中心校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注意进行调理,为教师解决一些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力争让教师在轻松有助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工作。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实效教学的初步形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明显好转。
四、校本研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校本教研增强了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执行新课程的能力,初步形成了用科研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二)培养了教师之间合作精神
7.关于农村小学校本研训的思考 篇七
1.校本研训要体现全员性。我校目前是教师全员搞研训, 开展全校性相互听课、现场 (问题) 调查, 找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 如, 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得不够, 教学还不够放手;忽略一些教学资源的使用;教研活动主题不明确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分析, 撰写反思, 由教导主任评价, 学校给予奖励。研训活动使学校的研训氛围发生了变化, 以前教师怕人家听课, 而现在是盼望人家听课。
2.校本研训要体现整合性, 也就是研训一体化, 在研究中培训, 在培训中研究。
3.要根据教师的需求, 提高其研究能力和专业化的水平。教学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校本教研, 不断地积累、反思、尝试、探索, 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研究也并不神秘, 他们针对课堂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体现了理论专家所不能比拟的自身优势。
4.要明确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认识到课堂教学要创新, 要改变传统的教法, 重视师生关系, 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研究和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效性, 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问题, 进行师生交往互动, 同时开放学校空间、场所, 为师生学习服务。
二、农村小学校本研训模式
1.成立年级教研组
年级教研组是以中心小学为单位, 按年级成立的教研组织。根据农村小学教师的任课情况, 一般成立六个语数组、一个科学组、一个英语组。由学科骨干教师任教研组长, 同年级任课教师为成员。
年级教研组的优点有:一是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榜样引领作用;二是便于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研讨, 解决同年级同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三是可以研究课程、结构、实施、评价、管理, 总结推广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这种形式的教研组由于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学校, 要集中到一起进行教研活动不但非常耗费精力, 而且耽误授课, 如果经常开展活动, 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所以, 每学期只能开展二至三次活动, 不便于校本教研的经常化。如果只有这一种形式的教研组织, 势必制约校本教研的普遍开展。
2.校点教研
校点教研组是以校点为单位, 不分年级、学科, 一个校点成立一个教研组。在该学校中选拔教学能力最高、责任心最强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 本校教师为成员。
校点教研组由于所有成员都在同一个学校, 同一个办公室工作, 开展教研活动既不必耗费多少精力, 又不耽误授课, 还能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使校本教研经常化、普遍化。
这种形式的教研组由于范围小, 人员少, 往往视野窄, 很难深入进行课程研究。
3.年级、校点有机结合的农村学校教研网络
年级教研组和校点教研组各有千秋。如果只有校点教研组的横向交流, 没有年级教研组的纵向交流, 有可能会使校本教研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如果只有年级教研组的纵向交流, 没有校点教研组的横向交流, 则有可能使校本教研走马观花。所以, 要使校本研训在农村小学切实开展, 使“校本教研”的目标得以实现, 任务得以落实, 只有同时构建年级教研组和校点教研组, 形成横贯校点, 纵跨年级的教研组织, 才能使“校本研训”在农村小学扎发展之根, 开研究之花, 结素质之果。
三、开展好校本研训工作的关键
1.倡导教师终身学习, 提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学习要有动机与需要, 这就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在开展校本研训中, 领导要带头, 同时, 要给教师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要求教师读一些教育经典、课改理论专著和教育报刊。
2.要建立一些必要的研训制度。如, 建立读书、交流的制度, 规定读书数量, 订购的杂志明确阅读要求;教学反思制度, 反思可以是书面形式, 也可以口头形式;集体备课制度, 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教案、有主讲人、有说课稿、有评课、有反思。
3.开展小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应不好大、不贪多、不求全。如,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备课组为单元、以公开课形式进行, 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从亮相课, 到观摩课, 到展示课, 开展不同层次的研究。
4.坚持教育科研向“备讲批辅考”五个环节全程渗透, 不断加大教学工作的科研含量。在备课上, 我们坚持实行“教”与“学”双线并行的表格式集体备课。每份教案设计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 先由一名骨干教师设计, 大家集思广益, 加以完善, 制定出最佳教学流程;再分发给其他教师, 由教师个人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特色, 以使每份教学方案较好地凸现出新课程理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采。
在课堂教学上, 我们坚持听常规教学“推门”课、课改实验研究课, 组织教师个人素质展示课, 责成学科带头人做示范课、引导课、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课等。务实地沿着“问题即课题, 分析即科研, 结论即成果”的通道, 不断引导教师把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实践与创新。
在学生作业改革上, 我们以新的学习方式和培养目标理论为支持, 除保留“少而精”的理解与巩固“双基”性书面作业外, 大胆增设了课外开放性、趣味性、活动性、合作性与选择性作业。学生在一页作业的余行空间, 可以画尾花, 与教师说心里话, 也可以做自己设立的个性化作业。同时在双基性作业量的控制上, 我们设计了“基础性作业、情趣性作业和技巧性作业”三个层面的作业, 对学生分层要求、合理鼓励、分层评价, 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 使每个孩子都能够有充足地时间投入到各种兴趣爱好实践活动之中。
5.重视学科活动课。我们倡导教师突破教材文本, 创建容量更大、信息更多、综合性更强的课程体系, 开设了“学科活动课”。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上三至五节具有本学科特点, 纵横相连延伸课外的活动课。这样的课更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整理知识体系, 建构新的知识网络, 形成新的实践能力。
8.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八
高素质的人才,要靠高质量的教育来培养,而高质量的教育,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去担负。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摆在校长面前的首要问题。我认为:立足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方法。
一、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在这种互动中不仅学生获益,教师本人也得到提高。教師的教导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而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进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这就是教学相长。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面对信息来源多样化的学生时,教师不如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要建立一种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在师生交往中与学生同时学习提高,在发展学生中自身得到精神的发展与提高。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和体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性活动,教师的提高与发展必须在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实践中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人对实践的反思,取决于是否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师必须尊重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因为它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的形式,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教师行为的跟进与改变。
三、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教师的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难以胜任教师工作,这无疑也是在新课改中教师需要专业化的重要原因。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认识,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减少盲目性,更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主动地研读理论,寻求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是一种隐性的更有意义的引领。
四、投身教学研究,在交流合作中完善自己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成为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中不断吸取别人经验,需要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要学会欣赏和借鉴别人的创造,促进自身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重视专家引领,在提高中超越自己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有专家引领,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同时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经过理论的滋养,才能从感性的潜意识甚至是无意识上升为理性的自觉,才会对教师个体及群体的专业发展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专家面对面的指导、讲座、培训是一种显性的引领,教师自觉、主动研读理论,寻求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是一种隐性的更有意义的引领。
【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校本研训工作汇报精12-19
校本研训工作实施方案12-11
中学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11-12
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12-24
中学每月研训总结06-27
教师研训小结06-08
研训心得体会11-27
小学教师研训教学反思12-26
陈袁滩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10-05
2023年瓮安二中校本研修工作总结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