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2024-10-20

美的历程读书报告(10篇)

1.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篇一

行走于美的长廊中

——读书报告之《美的历程》 学院:文学院

班级:2010级2班

姓名:杨海燕

序号:166号

学号:1041410167

电话:***

独创声明:用相同的中国字,写出不相同的文章!

因缘:今年暑假期间,我在家浏览过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的电子书,也许,当时自己只是出于一种大体了解的心态,所以,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也只是大体地浏览了一遍,由此,对整本书的内容也只能有一个笼统且模糊的印象。而在这学期,在文史哲老师的课堂上,《美的历程》被列在了徐强老师推荐的书目之内,自己甚是高兴,认为自己至少已经“看”过这本书,抱着想再仔细阅读一遍的心态,自己便重新翻开了纸质版的《美的历程》。当然,结果不出自己所料,读完后,收获颇多!

版权信息: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版(修订彩图版)。

页数:270页。

作者简介: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李泽厚先生成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化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奠定了其在美学界的重要地位。同时,李泽厚先生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已卯五说》、《历时本体论》等书。

内容概要:《美的历程》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著作,再现了一段惊人的历史,是一部真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先生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论述了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特色的三类艺术,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的感伤到现实的变迁。

从中国各个时代的精神着眼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美的画面,逐一揭示了不同阶段的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及其内在演变的规律和价值,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阅读过程:出于个人看书习惯的原因,捧着一本书,首先看的是书的目录。因此,在看《美的历程》时也不例外,最先看的便是其目次部分,作者把全书分了十个章节,每一章节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采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由此,我便按照这个顺序,分章节读完了全书。下面,我将分章节浅谈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在读第一章即“龙飞凤舞”时,由于自已对远古社会的知识了解甚少,便生出一种一头雾水的感觉,感觉书中作者提到的东西都很晦涩难懂。介于此,我便把第一章仔仔细细地看了三遍,然后还翻阅了一些关于远古知识的其他书籍,而后终知作者所云。以龙图腾和凤图腾为主的远古图腾是原始巫术礼仪的延续、发展和进一步符号图像化,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远古图腾时代那些糅合着后世歌、舞、剧、画、神话的原始巫术礼仪活动和陶器有意味的纹饰、造型形式。这些不仅仅是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的一种社会现象,同时,更是后世文明的起源。

在第二章即“青铜饕餮”中,作者论述了“狰狞的美”、“线条的美”和“解体和解放”。夏铸九鼎,结束了蛮荒的原始社会,时间也演进到了夏商周的青铜时代。青铜的使用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中国也进入了奴隶社会。自夏代起,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此时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与青铜器同时发展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金文开始了汉字美的历程,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由此,中国得书法又开始了其新的篇章。

在第三章即“先秦理性精神”这一章中,作者对先秦时的社会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并从其思想根源上为读者做了一定的剖析。也许是自己由于比较熟悉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便对这一章节的基本内容理解的较为透彻。在先秦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化,思想学术空前自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由此奠定,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主线。儒家的经世致用,道家的无为无不为,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这正所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避退;但实际上他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①。更为重要的是,同时期的诗歌、散文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赋比兴的手法在《诗经》中得① 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版(修订彩图版).第88页.到了充分的运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以抒情为主的美学的基本特征。以上的这些“上层建筑”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连的,通过这一章的阅读,读者可以对先秦的历史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又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在第四章中,作者以“爱国诗魂”屈原为切合点,以“屈原传统”开篇,给读者介绍了“楚汉时期浪漫主义”中的一些美学知识,论述了一种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楚辞充满了浪漫主义,同时与汉文化紧密联系,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而汉文化更多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被带进了那个人神杂陈、百物交错的世界。

“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是第五章内容的主体,主要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即魏晋时期的社会常态。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传统的价值体系,对人自身的生命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怀疑外在权威,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有强烈的追求和留恋,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表现出无比的悲伤。文学也进入自觉阶段,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

“佛陀世容”是第六章节的标题,毫无疑问,这与佛教绝对是密切相连的。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社会极为动荡,战祸连绵。佛教被用来宣扬忍受痛苦、自我牺牲,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此时的信仰对象非常崇高,人则显得十分渺小,佛教雕塑以超然的形象受到世人膜拜,而到了唐朝,佛教的雕塑与壁画则具有了相互补充的和谐美,引起人们对虚幻的美好世界的向往,随后,宗教艺术日渐世俗化,更接近于现实生活。

盛唐,中国封建社会及至辉煌的顶峰;盛唐之音,奏响了中国古代最铿锵有力的乐章。唐朝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是产生“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盛唐时期文艺方面以诗的成就最高,其中以李白为代表,将诗带入了浪漫主义的巅峰。除此之外,作者认为唐诗与唐书法都极具音乐美。而以杜甫、颜真卿、韩愈为代表的“盛唐”则对后来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起到了确定和建立的作用。

“韵外之致”,乍一看,恍似新生婴儿见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经过仔细研读,发现作者在这一部分论述了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则经历了从“无我之境”到“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再到“有我之境”的美的历程。“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获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发展变化,从北宋前期到后期过渡②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版(修订彩图版)第269页.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在向“有我之境”推移,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形成,到南宋院体中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类型的艺术境界。

第十章,也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或许是出于一种倦怠心理,或许是觉得自己对明清时期了解得较为全面,便没有逐字逐句地阅读,仅是大体浏览了一遍。作者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明清文艺与浪漫洪流。这一切是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使然,只是顺应了当时文学的发展潮流罢了。

本书创新之处:

1.结构上,大章节套小章节,使全书框架明了,脉络清晰,有利于读者从宏观角度把握全书的内容。如第七章中,作者分别从“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三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了盛唐之美的点点滴滴。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闪灼着青春和自由,这一典型代表人物便是诗仙李白。“间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③,这些文艺巨匠,揭出他们各自的美学本质,为后世留下了美的规范。

2.内容上,书中的一些观点具有批判意识,例如作者在“远古图腾”那一章提出的“积淀说”脱出了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与“‘审美情感’”④的恶意循环。认为形式上产生变化的时候,是因为内容积淀在其中,形成了“有意味的形式”,而又由于对新形式的感受有特定的观念、想象积淀在其中,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感受,所以形成了“审美情感”;又如在“魏晋风度”一章中,作者不同意哲学史研究中广泛流行的论调,认为魏晋时期恰好是哲学重新获得发展,思想活跃的时期,而不是所谓的反动腐朽的东西。这些具有批判精神的观点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新颖感,由此引人入胜,更会引起读者对一些已定的观点的思考。

3.形式上,作者插入了大量的珍藏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图文并茂,避免了纯文字的枯燥,使读者对美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

印象最深的部分:割肉贸鸽,只为挽救一只被饿鹰追逐的小鹰;舍身饲虎,只为救活一堆奄奄欲毙的小虎;须达弩好善乐施,只为实现他的施舍„„如此等等,总会引起读者心中的各处感伤与无奈,总会让读者思考关于生命价值的问题,在那个年代,人的价值何在?

从历史背景来透视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东汉帝国的瓦解到李唐王朝的统一,四百年间尽管又短暂的和平和局部的稳定,但整个社会总的来说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和**之中,统治者只能借助宗教这种鸦片和麻药来麻醉百姓③

④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版(修订彩图版).第232页.赵小平.胡建著 《形式意味与审美情感.克莱夫.贝尔形式主义美学新论》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的心灵,而百姓也只能把一切美好的愿望以及无数的悲伤寄予在神佛之中,期待下一世的轮回!

评价和观感:

1.内容上,《美的历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把审美、艺术和整个历史有机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作者将中国美术的发展放置于当时大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通过对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的分析,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艺术的变化关联起来,使读者能够了解到中国美术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归纳出其中包含的美学意义的同时,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现今社会人们的很多文化心理结构和古人有惊人相似之处,这也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对现今的审美规范起到了引导和反思的作用。

2.语言上,“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珠玉圆润的语言,似流水般缓缓而来,行文优美,分析透彻,夹叙夹议,文字简洁,铺排列锦,旁征博引,不是诗而胜似诗,让人神驰千年,遨游历史长河而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能够让读者对中国美学的气质和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书中不足之处:

(1)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文言文;同时,我读的这一个版本的书中,古今字较多。这无疑会给文学功底较薄弱的读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阅读障碍。

(2)观花式的阐述,对一些现象的剖析粗疏简略,使读者理解起来有困难。

(3)书中一些比较专业化的术语读起来稍显生硬,应该通过适当的例子进行“通俗化”的阐述。

2.《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二

《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美的历程》在总结普遍性、规律性艺术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灵动而个性地把提了历史分期与艺术类型的交叉关系。李泽厚以自身特有的对艺术的体悟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把握以感悟内在审美特质和艺术美学风格流变为主,打破历史分期的时间局限,跨越中西的空间限制,对艺术的体悟可以穿越古今,纵贯中西。他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历史分期,从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中国古代艺术史和美学史(这是大部分艺术史和美学史书籍的写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或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的内韵,书中10个部分的标题就体现了这一特色。[3]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1]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 龙飞凤舞 远古时期的审美与艺术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潜藏在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龙是中国西部、南部部落联盟的图腾旗帜,而凤鸟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图腾符号。它们正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而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习形式,是巫术礼仪的活动状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的几何纹样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步变为抽象化、符号化,这正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原始巫术礼仪中的炽烈情感便以独特形态积淀在线的几何纹饰上了。而就纹饰来看,新石器时代前期比较生动、活泼、自由、开放,而后期更为僵硬、严峻、静止、封闭、威吓,反映了权威统治力量的加重。

青铜饕餮

自夏代起,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此时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饕餮纹,一种凶狠可怖的兽面纹,呈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

三圣像

美,正好可以作为那个充满战争、屠杀、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青铜艺术狞厉的美的本质正是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同时,它显现出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随着巫术宗教传统的退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逐渐理性化、世间化,逐渐只能作为表现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了。与青铜器同时发展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金文开始了汉字美的历程,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先秦理性精神 先秦百家争鸣中贯穿的一个总倾向就是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为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孔子用实践理性重新解释了原始巫术文化“礼乐”,将其纳入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道家突出自然即美与艺术的独立,二者刚好补充而协调。先秦建筑的艺术风格仍然是实践理性精神。平面整体、严格对称的土木建筑体制蕴涵了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

《诗经》中的民歌和氏族贵族们的某些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其中赋比兴的原则影响久远,而比、兴正是使主体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途径。先秦散文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赋的原则,但仍然是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交融。

楚汉浪漫主义

当理性主义在北中国取得优势的时候,南中国仍保持和发展着绚烂的远古传统。楚国诗人屈原代表了充满浪漫激情的根底深沉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传统在两

屈原

汉得到继承,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在两汉交织共存,仍然是一个想象混沌丰富、情感热烈粗豪的世界。汉代艺术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汉赋、画像石、壁画和汉代精美的工艺品无不展示了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体现了时代精神。而力量、运动与速度构成了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阶级占据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觉醒。对生死存亡的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成为时代的典型音调,而核心则是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人与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文的自觉是这一时期文艺的新形式,从曹丕到刘勰的文论中,“文”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五言诗、骈体、追求词采华茂则从外在形式上体现了文的自觉。书法这种把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也是由魏晋开始自觉的。外表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著人生而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陶潜和阮籍分别创造了两种艺术境界,一超然世外,冲淡平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他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本章内容是从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艺术。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祸连绵,现实充斥着苦难,北魏的石窟壁画也多割肉饲虎等现实苦难的折射,沉重阴郁的故事表现出吸引煽动人们皈依天国的巨大情感力量。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折射出对现实苦难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隋唐的统一和安定形成另一种美的典型,唐代雕塑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壁画中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取代了残酷悲惨的场景,这个时期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中唐至宋,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宋代的雕塑,完全是世俗的神,即神的形象。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总之,在宗教艺术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盛唐之音

唐代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诗歌由于时代的变迁走向青春少年的清

李白像 新歌唱:从刘希夷、张若虚到四杰,到陈子昂,直到盛唐的李白,痛快淋漓、天才极至,盛唐艺术奏出了最强音。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与李白的诗歌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正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门类,成为它们美的魂灵。以李白、张旭等人代表的盛唐,其艺术特征是内容不受形式的任何拘束,是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而以杜(甫)韩(愈)文为代表的盛唐,则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要求形式和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

韵外之致

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而确定下来,也正在这一时期,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从中唐到北宋是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而同样自中唐起,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深刻矛盾在酝酿,二者的互补也在逐渐充分展开。一方面是文以载道的倡导,另一方面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这种中晚唐以来的社会心理在词中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在美学理论上,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宋元山水意境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北宋时期形成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这又要建立在对对象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基础上。这是无我之境:情感思想不直接外露,而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而传达。从北宋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在向有我之境推移,南宋时对细节逼真写实的追求和对诗意的提倡都达到顶峰,二者相得益彰。而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形似与写实便被主观意兴心绪压倒,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灵气罢了。元四家成为有我之境的代表。

明清文艺思潮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绘的是世俗人情,是近代市井风习图画。明清之际形成了巨大的启蒙思潮,以李贽为代表的儒学异端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这一时

《红楼梦》

期的话本小说,具有生命活力和新生意识,反映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正统儒学的侵袭破坏。还有戏曲、木刻等,共同构成了明中叶以来的文艺的真正基础。以此为基础,在上层士大夫那里出现了与正统古典主义相对抗的浪漫主义文艺洪流。李贽和他的童心说正是下层市民文艺到上层浪漫文艺的重要中介。甚至到《西游记》和《牡丹亭》,都在呼唤一个个性解放的近代世界的到来。这一思潮在清初出现了倒退性的严重变易,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变为感伤文学。从《桃花扇》到《红楼梦》,渗透了浓厚的人生空幻感,并走向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在倾向。这时期的绘画同样经历了从市民特色和浪漫思潮到感伤,到对抗揭露的过程。它们共同体现反射出封建末世的声响。

贵州大学15级雕塑班 杨佳辉

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三

我们每个人不管身份如何,贫富贵贱,地位高下,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因为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便逐渐追求和发展精神生产和创造意识形态的产物———“美”,这个追求是人类的高级属性发展的结果。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这些问题至少对我是模糊的。

李泽厚先生用他哲学家的思维,美学家的理论,文学家优美的散文般的文字表现形式,为我们清晰而深刻的阐述了以上这些问题。让我深深沉醉在“美的历程”里,久久不肯离去。

本书里,李先生从粗狂的远古图腾——“人首蛇身”,“人首鸟身”那原始艺术的“龙飞凤舞”,从殷周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魏晋“人的觉醒”的风度,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及诗词曲的审美品类,直到明清小说戏曲的浪漫感伤……有时一泻千里,有时涓涓细流;有时一气呵成,有时娓娓道来。让读者欲罢不能。

我在读李先生的《美的历程》的过程中,有些章节泛读,有些是精读的。比如,第三部分“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我是精读的。因为我要搞懂,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这是我很迷糊的问题。

李先生在这一章节里有这样一段话:艺术和审美“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他对这个功能性有以下四方面的阐述:

其一,“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我的理解是,在艺术领域,诸子百家,各显神通,但他们会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儒道两家的对立思想。儒家思想对艺术“强调的是官能、情感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就此看来,儒家思想对政权的巩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乃至家庭的稳定都是有利的,所以儒家思想的功利性是有必要的。但它对人性的自然发挥是有约束的,它“以其狭隘的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然而,人性的自然发挥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家则崇尚自然,突出自然和人性的光辉,它恰恰给予儒家“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但道家的思想有些是不被统治者接受的,倘若太崇尚自然,太无序散漫,对政权的巩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不利的。面对儒道的矛盾,采取互补的方式是最佳的途径。这就说明我们的美学和艺术要强调艺术领域这些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而不是强调其对立面的排斥于冲突,于是,儒道互补就成了这种对立面之间渗透和协调的最好方法。

其二,李先生说:这个功能性“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比如,李白的诗里形容的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他把普通人眼里的瀑布,不是忠实于原型的普通表述,而是进行艺术了的彰显,但他还嫌不够,他继续说:“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这个特征用比喻的方法更加艺术化的凸显出来,把瀑布的美和壮观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作家强烈的情感流露,他也让读者产生了同样强烈的共鸣,于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所以就像李先生说的:美学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

其三,这种功能性“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已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我的理解是,虽然美学和艺术不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模拟,但艺术也应该尊重客观世界,要表达人的潜藏在情感中的智慧,而不是脱离现实的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或闭门造车。而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唯有走入自然唯有与社会相结合,艺术家和艺术领域才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所以,艺术家的作品的情理结合也是中国美学所要强调的。

其四,这种功能性“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对于这一点,在许多看似感伤的诗句里都可以看到“美”的流露。

比如,唐朝的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李先生说:他的诗句虽“满腹牢骚,一腔愤慨的,但他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婉。”。

我们从中看到了,真正流芳百世的艺术,即使在表现悲伤的事物和愤慨的情感时,却仍能让人更多的感受到美丽、清新,甚至还可以不失活泼。

读到这里,我对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了。

李先生在他的结语里说,“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

我觉得,这本书,虽没能让我们看到中国艺术的“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我觉得,李先生却能把我们真正引领进80中国的“美的历程”,倘若让我自己去“中国古典艺术博物馆”参观十遍,都可能感受不到“美”之所在。因为没有他的引领,我即使到故宫,即使看到所有的细部的丰富的古典艺术品,我也没有能力看到她们的“美”的丰富的价值所在。所以,虽“匆匆走过”,却让我对中国“美的历程”产生强烈的兴趣,让我这个“审美”的门外汉在“美的历程”里受益匪浅。

4.《美的历程》读书心得领悟 篇四

我没有从开篇的远古时代之龙凤艺术看起,而是从中间向前后延伸开去。因为每一章都可以自成一体,所以这样看也并不觉得混乱。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两部分。

一是写初唐诗歌和苏轼,书中对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赏析很能引发共鸣,少年意气风发,虽然心头偶尔划过的无常感给人生蒙上了一层浅灰,却是同整个国家一样处在欣欣向荣的上升的时期,让人觉得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而苏轼作为词人在文学上的地位我是了解的,但是没想到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那些绝妙的文字,更重要的是从屈原、陶渊明以来文人的自我精神救赎到他那里终于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对人生无常的彻底勘破。

二是佛陀世容,结合当时的历史去看那些千百年前巍峨的佛像和石窟,一下子便让这些静穆威严的雕塑有了丰富厚重的内涵。佛像愈高大,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就越渺小;佛像愈和蔼,人的苦难就越深重。一旦有了这种对立的视角,你会发现艺术和美有时纯粹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信仰。

5.读美的历程有感 篇五

读《美的历程》有感

一本书的好坏,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不吸引人。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正如“20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吧。

初次接触。

当收到邮局寄来的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惊讶发现书中的很多图片都是历史教科书中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激发我对本书的兴趣。从此,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看了许久,终于看完这本浩浩荡荡的著作,从盘古开天辟地始,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徜徉于本书,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的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字也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历史中艺术的美的历程,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的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震撼中国艺术的同时,无奈自己才疏学浅,也有点吃力的感觉,自认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

精读,感受心灵的震撼。

对于我,插图多的书,往往读得快,遇到了美的历程,发生了变化,畅游在琳琅满目的文字力量里面的同时,同时也感受图画中的深层次含义。沉浸在其中。从来不知道种种神秘图腾的背后有这么多故事。从来没想过自己在西安博物馆里看到的一片小小的秦砖汉瓦上也可以有如此多的情节。也从来没有意识到,饕餮那种凶恶动物图腾对应的社会状况竟然是那样的战火纷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教我读懂文化心理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正如作者所说,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文章了解到这,不得不提提魏晋时期,一个作者着重强调的时期。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个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都经历了巨大转变。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诸多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一个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产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产生了。这两者构成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正是这文艺史上的一个飞跃。造就了的是“人的觉醒”!!

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人的觉醒”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和空间中弥漫开来,既有曹氏父子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又有阮籍的“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还有陶潜的“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正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正是对外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这种觉醒表现得如此深刻、透彻。对生命和自我的追问如此深入,从文化因素上探究.这种觉醒所依据的思想基础或许也起着更内在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就证明了,人的觉醒核心是人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触动心灵的觉醒

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其积极的表现之一在于人不仅能意识到他与外在对象的区别,而且意识到时间对其生命的限制是那么具体而且充满着悲剧性。生命的悲剧性意识不仅体现为人对自己力量渺小的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时间性限制,即生命的有限性。由此,人才发展出对这种有限性进行超越的渴望,并由此在有限性生命存在中寻求无限性的发展的空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表达的,人性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感情和知觉”。一种人的觉醒在怀疑和否定下对人生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也就造就出了一代文艺,一种美。

中国的文艺是人的文艺,文的自觉源于人的觉醒,人的觉醒带来了文学艺术的自觉。没有人的觉醒,就没有文艺的审美自觉,文艺便无从取得独立的地位。只有觉醒的人才能创作出独立和自觉的文。同理,人的发展需要的是人的觉醒,需要在不短的怀疑和否定中进行人的追求。

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因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正像李泽厚先生在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书名: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兼论中日之异同ISBN:730903374

作者:胡令远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和人的觉醒

扇子生

形”的解放与“神”的解放--略论魏晋和晚明“人的觉醒”在艺术上的表现郭妍琳 期刊网

东南大学中西文化交流中心,江苏南京210096

6.读《美的历程》有感 篇六

美到底是什么?从此书中看,浪漫主义是美,理性精神是美,山水意境亦是美,它是感性的,也是深刻的。作为一个理科生,对历史了解十分有限,但也不认为此书晦涩难懂。每一个字中都蕴含着历史文化,细细斟酌,又与之前理解的不太相同了,这便是语言的美吧。在这张大画卷中,我仿佛看到了伟大的祖先们对美的积极追求,在社会背景这个大熔炉中,人们在适应它,承受它,却从停止过对美的探索。

第一次明白美竟然可以如此源远流长,此书中描写的都是深刻意义上的“美”,他们是鲜活的,它们身上有着历史的烙印,且大多是深不可测的,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读后感·这与我先前理解的美大有不同。在我看来繁花似锦是美,一枝独秀亦是美,不过是理解的层次不同罢了。

作者笔下的美是艺术的美,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这些自然也是美,既是艺术的美,更是中国历史的美,艺术精神的美。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趣,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那么这本书又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呢?原来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产生的“美学热”,它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人们从长期压抑中解放出来,人们迫切希望有这样一本书出现,所以它便应势而生了。

7.美的历程读后感 篇七

<<美的历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美学著作,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今天再一次重翻这本书, 似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似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意外。

纵观《美的历程》全书,从青铜饕餮到汉代陶塑,无不让人感受到稚拙的魅力。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 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 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 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近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 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 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反复阅读着这一章节,我沉思良久,感慨万千:创造美是需要真情实感的参与的。这样的创造就如同我们写文章,最感人的文章不是运用了多少华丽的辞藻,讲述了多少真理名言,而是这些话是否发自作者的内心。一篇平淡朴实的文章,只要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自然就有可读性。至于后世的狞厉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据我分析,是因为青铜时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师的话——包括国王和巫师自己,所以他们所创造的饕餮,饱含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后期那些造型,制作者里许多人也许本身就是无神论者,或怀疑论者,他们的作 品即使非常夸张、恐惧,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带来的美。因此,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 惧,却依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所以说《美的历程》这部书是用美学的标准去评价中国的考古、文学、艺术„„,与单纯的文学审美有着本质的不同:它需要历史知识、美术知识、文学知识等等,很全面。

它的四个特点:

1.跨度很大,点到为止。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王朝,波及各个朝代的方方面面,构造了一个古代美学发展的脉络图。这也决定了它只能是笼统的,每一个朝代都只能选取几个点加以阐述,高度概括各个领域的面貌和意蕴,泛泛而谈,引导你循着它的线路图加以深入探寻下去。

2.词汇量很丰富。从它的词汇量就可以看到学者的功力所在,它是一本可以让你做很多笔记的书,很多的词汇都是第一次所闻,很多的句子闪耀着哲理的光芒。而且,它截取 了很多优美的古文诗词,沉下心读便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3.看法中肯。它有很多的看法,做了很多总结,而这些总结细细品位,确实如它所说,看这本书的过程你自己的看法会不自觉被它所覆盖和推翻,按照它的思想进行了一场“

美的历程”。

4.知识丰富。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却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8.《美的历程》读后感 篇八

从史前文明的“自義农,至皇帝”到明清时期的“清太祖,膺景命”。第一章的龙飞凤舞的图腾文和原始歌舞,第二章的青铜饕餮,都包含了人在自然崇拜时期对“神”的普遍观念。人们的文明还是在思想启蒙阶段,对美的执着来源于心中的敬畏。其表现形式也是在生活的日常,也是初生阶级统治者的美好幻想。之后就是三四五章的先秦理念,楚汉浪漫,文晋气质。人类文学启蒙到初步形成格局,类似于诗经的赋比兴,诸子百家,到后期魏晋南北朝曹氏三杰,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

诗歌又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新兴文化的端倪。楚汉浪漫又发源于地主阶级追求生活的丰满。文晋风度又显现出门阀士族“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追求。佛教的引入也是为了执政者融合儒家文化巩固统治。从各个时间的作品可清晰看出。最后的几章唐宋明清。唐朝的诗让美开始有了自由的形式,人们开始抒发自我意识,把主观情绪融入进作品。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则更多的表现了人的现实生活的悲伤和下层市民的希冀和愿望。还有近代人们对于表达的要求更直白,直接导向本质的现实生活。这是我看完第一遍的清晰印象,其中可以聊的话题甚多,它就像一幅宏大的美术图。其中的宗教思想我看着挺累的,因为联系到了康德哲学,更喜欢书中感性的文字,有趣的看着中国文化在艺术长廊的发展。

9.美的历程读后感 篇九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与其他的艺术史不同的是,作者将中国美术的发展放置于当时大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艺术的变化关联起来,使读者能了解到中国美术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全书行文优美,分析透彻,虽然对某些时代美术的阐述有局限性,但是它并不是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试问谁又能写得出真正意义上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呢?),所以也没必要对这种“缺点”进行评论。《美的历程》让我对中国美学的气质和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了解是很有必要也极为重要的,它不仅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让我懂得了何谓中国气质:一种“浩然正气”,一种“里仁为美”,一种儒道互补的“出世”“入世”的精神。这种气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理性精神,这也是我们为何为“中国人”而与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与众不同成就非凡的美术。

这里我说的美术,指的是“大美术”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着设计。我想我要老生常谈了,那就是:当代的中国没有自己风格的设计。当提到德国设计时我们会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设计;提到日本设计时会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静谧简朴充满禅意的设计;提到美国设计时会想到如可口可乐等的大众化消费的浮华的设计;提到北欧设计时会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设计……而提到中国设计呢?我们想到的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京剧上的脸谱……然后将它们做为中国元素放入设计,但这是祖宗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当代中国风格,我们的设计实际上是西化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也西化了。每一风格的设计与该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在读《美的历程》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设计也许也应该与中国美术的“气质”相关,而不该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拼凑。而有中国美术“气质”的设计是什么呢?在青铜时代,它是宏大威仪的甚至是骇人的;在楚汉,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华美的……它很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但我想它应该是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承载着极重的文化积淀,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态,而决不该是古代符号的填充。也许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看到一系列有现代气息的优美设计,这种设计能使任何人都赞叹到:“啊!这是有中国风格的当代设计。”而这背后就需要不懈的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体会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并把它具体化实物化,我想这就是学习中国美学的用处。

另外,我注意到本书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汉浪漫主义》,也就是说:如同其他谈中国美学的书籍一样,作者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一笔带过了。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秦王朝是从公元前2至公元前2,它的存在时间正处于“轴心时代”时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从最开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直到统一中国定都咸阳,这一地理位置也正处于“轴心时代”的发生地区。

如果说在“轴心时代”里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文化形态对原始文化都进行了超越和突破,那么,秦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征服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部落,结束了500年的战乱(请注意:这五百年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恰好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呢?它对我们文明的持续影响会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有意思的话题。

李泽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节《建筑艺术》中谈到中国建筑时说:“‘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当然这里的“制度”不仅是指建筑的制度。“汉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来的。众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后,秦迅速的崛起了,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就统一了中国,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法家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一举击溃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层建筑,在“终极关怀的觉醒”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独占鳌头?紧随秦后的汉王朝虽然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后世帝王所采纳,但是汉宣帝曾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里”的天机。汉武帝虽以董仲舒开办太学,广布儒道,但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足以证实其法家的“内里”。再观后世的各个朝代,难道不都是暴力机器在“温文尔雅”“里仁为美”的外表之下,起着维护统治集权的主要作用。

1974年,陕西秦陵出土了举世震惊的秦始皇兵马俑。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从兵马俑的身上转移一下,看一看随之出土的兵器之中的四万多只箭头。这四万多之箭头统一采用流线型的三棱锥形,放下这一与现代子弹几乎相同的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奇迹不谈,单从其型质进行考证:在科学家抽检的成百上千只箭头后发现,这些箭头的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每个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等,每个箭头的金属配比几乎完全相同。这就证明了秦人做了一件超越时空的事: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而这正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成就了现代文明。秦人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技术水平,建立如此超前的生产制度,和法家高效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正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写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如有不当,以兴其罪,以究其情”。试想,如果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在秦以后就能得以延续并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其结果可能会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我们在之后的两千年中到底继承了多少呢?

在美学上谈到这一话题可能有些偏离中心了,但是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自然也就影响着文化,艺术。当谈到中国传统美学,我们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补”“儒道相生”而将秦文化一笔带过,将“外儒内法”的法家只归为“百家争鸣”中的一派时,是不是有失偏颇了?也许是时候该深入研究一下它的价值了。

10.美的历程高中生读书心得 篇十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如第七章《盛唐之音》。提起唐代的艺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最先想到唐诗。唐诗正是盛唐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那么,它何以出现在这一时代呢?作者的分析给出了答案。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时代,帝国初始,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同样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上一篇:成语:带有矜字的成语下一篇:项目申请红头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