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营销策略

2024-10-07

市场分析营销策略(9篇)

1.市场分析营销策略 篇一

XX学院

服务营销论文

市场营销

二○一二年X月

海尔服务营销策略与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分析了海尔集团的宏微观环境、服务营销的“7P”策略、在“现代服务营销研究”领域中发展中的新趋势、新成果,之后对海尔的服务营销提出针对性问题,并通过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等方法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环境分析;战略;7P;创新;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一、公司概况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10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五年。海尔将继续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信息化流程再造,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打造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一如既往地为用户不断创新,创出中华民族自己的世界名牌!

海尔服务营销理念

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

二、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世界局势继续是总体缓和、局部动荡,和平与发展继续是各国关注的两大主题。中国政局稳定,致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企业经营有法律保障;不断调整财政、金融、贸易和其它政策,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外贸环境和条件。

(二)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六大重点的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在需求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产业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的转变;投入要素上,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趋势。整个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是有利的,对家电产品需求的迅的增加也提供了一个大好的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更多地关心生活质量,人们的需求逐对由生理、安全需求层次逐步向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发展,个性化要求前所未有的高涨,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越来越多。

(四)技术环境

新技术向微型化、模糊化、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成为家电产品一个新的房展方向。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员工素质的相对较高;规范化管理相。

2、独一无二的管理模式,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3、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4、独特的生产技术,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5、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美誉。

6、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逐步实现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

(二)、弱势(Weakness)

1、海尔集团某些固有的战略优势及营销思维,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海尔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有大的突破。国际企业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盈利,而中国的企业大多是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海尔也是如此。

2、海尔企业明显倾向于一般本土企业,而且是传统电器产业,而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空间不大的产业。

3、卖点炒作,轻视广告文化建设。四、单赢倾向:经销商始终游移。

(三)机遇(Opportunity)

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基准。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三个转移。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转移;二是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在海外建厂、办公司;三是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

(四)威胁(Threat)

现在我国的家电企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海尔国际战略的发展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海尔的竞争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四、海尔策略分析

(一)营销组合策略分析(7P)

1、产品(product):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

在产品开发上,海尔建立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环形新产品开发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能否得到消费者购买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海尔鼓励消费者踊跃提出生活中的难题和建议,获取用户的信息后再对难题进行研究解决,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去。这一体制通过科技创新创造了用户,创造了市场,为企业获取了利润。

2、价格(price):不打价格战,重视价值

海尔对产品的定位是做到优质优价,不打价格战,打价值战。价格优势不等于低价格,一个企业应该以自己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建立起消费者认可的价格优势。目前的产品和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质量,个性化设计,品牌,服务的竞争。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海尔采取的是拉长产品价格战线的做法,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称:“我们从一千多到一万多的空调产品都有,每隔50元,消费者就可以找到两款机型。我们会根据全国不同细分市场的情况来确定哪个市场上推出什么样的产品。”

在国内冰箱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海尔系列冰箱产品却能以高出国内市场同类产品20-30%的价格占领市场并畅销。在各种家电品牌纷纷采取有奖销售,降价等促销手段的情况下,而海尔在不降价的情况下,销售量在各类家电中仍位居前列,也说明了消费者对海尔产品价值的认可。

3、渠道(place):“多渠道发展,两条腿走路”

在对销售渠道的选择上,家电生产企业应针对自己的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灵活和理地进行渠道分析。无论是传统渠道还是新兴渠道,无所谓谁优谁劣,而是针对所销售的不同产品类别,在不同的销售地域和市场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渠道优势和销售效率。家电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的企业特性和产品特性去选择最科学、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销售渠道,使自己的产品在既定的目标市场中达到销售数量的最大化。像海尔,在国内市场中建立了自己网络化的经营销售渠道,而在国外采取的多是外商代理制,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是异曲同工,即以最适合的方式占领市场,创造出自己的品牌。

海尔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分销渠道仅仅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承担把产品从生产商转移到消费者的职能,渠道成员之间为简单的交易型的业务客户关系,因而无法营造和维持企业竞争力。鉴于此,海尔对营销渠道重新进行设计,即从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服务销售方式转变,从多层营销渠道向扁平营销多渠道转变。以顾客为导向,把处理与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核心,以协调、沟通、双赢为基点,与他们结成“命运共同体”,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

4、促销(Promotion):以社会为导向的促销策略

海尔的促销策略是以社会为导向的促销策略。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仅仅以市场为导向已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为此海尔开始把营销对象的选择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扩大到社会公众,在广泛且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目标产生影响的社会公众中传播,维护和完善企业的形象,海尔集团的宣传促销活动都是集中于在“海尔”的目标社会公众中塑造、传播和维护海尔良好的企业形象。

5、人员(people)

海尔人才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在创造顾客满意和建立顾客关系过程中,服务人员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服务员工代表组织,能够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在海尔,技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为用户不满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言。

6、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

由于服务本身是无形的,顾客常常在购买之前通过有形线索,或者有形展示来对服务进行评价并在消费过程中以及消费完成后对服务进行评价。服务场景的设计可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期望、满意度及其他行为。工作环境的设计同样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积极性和满意度。很多服务场景都需要设计有形空间和有形展示,以便能够同时支持顾客和员工的需求与偏好。同时,服务场景的设计必须能够吸引、满足、便利于顾客和员工二者的活动。在海尔的专卖店不仅可以看到海尔的各种产品而且还可以亲自体验,使顾客能对产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7、服务过程(process)

海尔提供一站式服务流程,只要拨打海尔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海尔将提供专业的咨询和解答,如需要,安排优秀的工程师上门服务并详细讲解产品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工程师家中的其它海尔产品做一次全面检查,如存在其它问题,将一并解决,最后工程师会主动向客户讲解产品使用常识,指导使用。客户的服务信息将同步反馈至海尔客户服务中心,海尔客户服务中心会进行跟踪回访,确保客户的满意。

海尔星级服务的每次升级和创新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只有通过持续性推出亲情化的、能够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服务新举措,才能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形成差异化的服务,提升海尔服务形象,最终创造用户感动,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

(二)海尔具体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1、先卖质量

后买产品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营销不是“卖”而是“买”,是通过销售产品的环节树立产品美誉度,“买”到用户忠诚的心。

2、用户的抱怨是最好的礼物

用户抱怨的内容,正是我们工作改善的方向;如果能及时消除这些抱怨,就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根据顾客的抱怨不断改善工作,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

在信息迅速传递的资讯时代,顾客也会“移情别恋”。要留住顾客的心,就要不断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为此首先要为内部员工营造个性化创新的空间,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换取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使企业永续经营,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3、用户永远是对的1995

年,海尔提出“星级服务”,宗旨是:用户永远是对的。即用户就是衣食父母,只要能够不断给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就会给企业带来最好的效益。

海尔坚信,服务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眼前的收益,而在于赢得用户长期的信任感。而要赢得长期的信任感,就必须先树立“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观念,做到“零距离”服务。

4、创造感动

创造感动,就是对工作充满激情;就是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就是用“心”工作,对产品用心,对用户用心。海尔人一直在创造感动,正如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兰德公司专家所言:“在海尔国际化进程中,一定会以一个不断创造感动、极具凝聚力和创新变革的品牌形象,启动美好未来!”

5、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用户抱怨的内容,正是我们工作改善的方向;如果能及时消除这些抱怨,就是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资产。

在海尔,技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因为用户不满意,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利润可言。所以,用户的满意就是海尔的工作标准,不能对用户说“不”。

(三)海尔在“现代服务营销研究”发展中的新趋势、新成果

1、观念的创新:服务≠售后≠维修

在新经济下,对用户而言,服务意味着用户的满意并不是解决了已经出现的问题,而是快速发现并满足用户潜在的需求,用户真正想得到的绝对不是产品出了问题你来把它修好,而是对他的尊重。过去狭义的把售后服务理解为用户家中的产品出了问题,企业上门提供维修咨询,把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在海尔,我们把出了问题而被动予以维修或咨询解决,不叫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而叫补偿。因为产品本身就不应该出现问题,产品出了问题,造成了麻烦,然后给予补偿解决,那是最基本要做的,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真正的服务是用户在需求上的满足,是能创造用户感动,实现增值的服务。因此,在我们海尔,售后服务不是简单的维修,它即是产品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产品开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服务能够把用户的抱怨、意见、建议等“最好的礼物”反馈给开发设计部门,成为下次要改进的重要依据。服务是获取市场资源的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渠道。事实证明,只有能够满足了用户潜在需求、给用户带来惊喜的增值服务,才能使用户成为企业的忠诚用户。

2、服务体系和流程的创新

可以说服务是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出发和归宿点。在海尔,服务不是从把产品卖给用户那一刻算起,而是贯穿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前、售中、售后的整个过程。为此,用户的潜在需求和抱怨等不是靠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就能完全解决的,必须整合企业所有的部门和资源来推进解决,企业要想满足市场需求,让用户满意,就必须建立一个整体的服务系统。服务对企业而言,应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而不应该单单是一个部门。如果把企业服务完全推给某一个部门,这个企业不可能真正的发展壮大。海尔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即着手开始建立信息系统,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了电话服务中心,开通“9999”用户电话,并为用户建立档案。用户在购买海尔产品后,登记信息会被100%地录入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中,一旦用户有需要,可以在同一时间将用户的档案调出。2002年海尔集团售后信息流程再次提速,实现了与全国5000多家专业服务商的联网,电话中心接到用户信息后,利用网上自动派工系统在5分钟之内便可将信息同步传送到离用户距离最近的专业服务商,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除此之外,海尔还建立了服务网站,所有集团信息、客户信息、培训资料、市场信息、新产品信息、法律法规等均可在第一时间于网上查到,网站还开辟了BBS及网上会议室,专门供总部与专业服务商之间召开网络会议,网点与网点之间讨论技术、交流心得。同时服务人员会把用户的需求及意见建议通过信息系统即时传递到开发设计、质量改进或市场营销部,使信息得到增值。

3、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海尔,核心竞争力除了我们的创新力和整合力外,就在于我们差异化、亲情化的服务。海尔与其它同行业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我们的用户(客户)服务能够快速发现并满足用户(客户)的需求,更能抓住用户(客户)的“心”,获得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海尔在服务方面做得更多的是为用户(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帮他们避免很多购买使用后出现的问题,把售后服务放在产品销售之前来考虑,从而使服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自1994年以来,海尔的星级服务经历了多次升级,从1994年无搬动服务—1996年先设计后安装—1997年五个一服务—1998年星级服务一条龙—2001年海尔空调无尘安装—2002年一站式通检服务—2003年“全程管家365”,每一次升级都是通过深入市场终端去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去零距离检验用户的感受后而快速推出实施的,且每一次升级都走在了同企业的前边,提升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五、海尔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多元化水平低下

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渐趋于对生活的一种“原质“追求,大家电成了必备物件,小家电则成了质量和档次的象征、高雅,实用的小家电倍受青睐。海尔集团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抓住时机开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产品广度、深度有待提高。

(二)渠道建设不完善

海尔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一流企业,其渠道建设并不是很完善,在国内还需要和一些卖场合作受至于人,这阻碍了海尔的发展,如何控制好终端将成为海尔下一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三)服务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一个涵义很广泛的概念,品牌策略是整个产品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服务品牌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它确立的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者商标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强。经营者忽视商标的作用,对服务上使用的商标不及时注册,到需要保护时才想到注册。商标意识不强的另一表现是,某些经营者只满足于做其他品牌的加盟店,不创自己的品牌。而这样做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容易导致失败。因此,创造品牌是开拓市场的必经途径,企业应该重视树立和发展服务品牌。

(四)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中国市场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很多没有达到要求,对服务工作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服务人员不需要什么技术”的层面,认为服务人员只要热情就能干好,正是这种偏见,大大降低了服务的质量。有些服务人员,不了解顾客的心理,过分的热情反而引起了顾客的反感。有的企业认为培训服务人员,纯粹是浪费精力、财力、得不偿失。所以,多数服务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更谈不上工作中的培训。由于服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没有真正确立,这就大大影响了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与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

(五)服务营销理念不明确

当前我国企业有了一定的服务营销理念,但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比率却不高。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买方市场上,企业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形势所需。现代营销观认为,企业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本身,重点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服务而不是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但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六、海尔服务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产品设计多元化

海尔集团更应该做的是继续深入市场需求调研,及时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抓住时机开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

1、产品内涵应由此两方面进行延伸

(1)横向延伸,企业做产品不应仅局限于产品本身,在当前的营销创新中,往往将产品和服务进行贴身捆绑设计,使产品功能和企业形象同时彰显。

(2)家电市场由原来单一的功能性需求,开始向功能性,装饰性,与房间的整体协调性并重转化,同时个性化消费倾向增强,数字和信息家电成为市场亮点。

2、多元产品设计

品牌是产品的核心,企业的灵魂。品牌的差异,应力求一种理性的质素来支撑。只有以产品升级和市场领先为导向,方能建构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家电的特点是需求多,品种杂,这种产品的非同质化决定了市场细分要尽可能的贴近市场需求。同时,注重新产品的研发,由于家电更新速度迅速,畅销产品极易被模仿甚至照抄,只有保证新品开发速度,才能确定市场领先地位。

(二)完善渠道建设

海尔应先依托现有的专卖店迅速扩张,完善终端市场,因为海尔本身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经验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且完全可以和其他企业合作从而达到双赢控制自己终端的结果;其次我认为海尔可以在目前网络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终端。

(三)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

现在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要看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的好与坏,而且更加注重企业的服务态度好不好。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更加注重考虑企业能否给他们带来满足,这就对企业的服务意识能否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首先,企业要认识到在真正的服务营销中,服务才是实质的商品,而产品只是服务的附属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上下都对服务营销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尽而不断努力的提高企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其次,服务不仅局限于企业的服务人员,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企业的“营销代表”,都能为消费者解决各种问题,尽而在消费者面前展示本企业的文化和实力。

(四)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在服务营销中,人是决定胜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人的能力的发挥。由于服务在顾客购买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消费者只能从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中获得对本企业的印象,所以,服务人员的素质就直接的影响着企业的形象。

(五)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

要走出企业对服务营销理念认识不足的误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服务营销是以顾客服务为目的而开展的营销活动,它更关注的是消费者接受服务的满意度,它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的服务,可以说,服务营销不只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一种经营理念。所以,企业要把经营思想放在其产品的服务上,通过“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以优质的服务真正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而达到其经营的目的。如海尔所提倡的,“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服务理念。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为用户提供某方面服务的全面解决的方案,海尔正是在这种朴实的服务营销观念的指导之下,以其优质的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靳医兵.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J].商业经济文荟,2001,(01)

[2]

何振亮.为什么服务营销不足[J].经营管理者,2005,(05)

[4]

吴剑平.企业文化与策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王幸.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世界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28—36.

[6]

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7]百度搜索

[8]

万方数据库

2.市场分析营销策略 篇二

一、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 提高产品声誉和口碑, 注意改善企业形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 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只有具备良好声誉和口碑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良好形象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让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能够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迅速想到这个产品, 因为消费者一般更倾向于口碑较好、自己信任的产品, 并最终购买这个产品, 进而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就是说, 现代企业的竞争, 已经从过去的质量竞争逐步变成现在的品牌、口碑和形象的竞争, 因此, 企业要积极提高产品声誉和口碑, 注意改善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的整体地位, 促进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二) 建立稳定的良好客户关系

传统的企业营销中, 企业和消费者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单向沟通模式, 主要是通过一些广告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和企业, 严重阻碍了企业和消费者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使消费者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 只能被动地了解广告传达出的产品信息,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企业也无法从消费者那里了解对产品的实际看法, 以及对产品的新需求。但是随着现代信息的不断发展, 企业只有和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才能及时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看法和对产品的新需求。目前, 企业消费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企业网站、企业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这样, 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消费者的最新需求, 制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消费者也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产品介绍, 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递给企业。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 建立了稳定的良好客户关系, 同时吸引着很多新客户不断加入, 使自己的消费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 促进了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二、品牌包装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人们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说, 现在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 只有将自己的品牌经营好,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而作为企业品牌的外在要素, 品牌包装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产品在质量、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只有对产品进行独特的包装, 才能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购买欲望。

(一) 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

不同的品牌具有不同的消费群体, 因此, 企业要明确自己品牌所要面对的消费群体, 熟悉这个消费群体对产品的具体需求, 以及最看重产品的哪一部分或哪一方面功能, 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这类消费群体的产品, 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不但要对消费群体的具体需求比较熟悉, 还要对竞争对手的情况比较熟悉, 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 并积极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科学分析, 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市场竞争策略,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 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

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 有利于加深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识, 让消费者在购买这种类型的产品时, 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品牌。这就需要企业充分了解自己品牌的特征, 概括出独特的品牌个性, 这种个性可以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消费者, 如香奈儿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消费者的就是一种高贵、性感的气质;星巴克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消费者的就是一种温暖、愉悦的舒适感觉。可以说, 鲜明的品牌特征可以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个产品, 并认可和接受这个产品。只了解品牌特征还不够, 企业还要明确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 然后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将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生动、形象地表示出来, 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很了解, 加深对品牌的记忆, 达到更好地销售该产品的目的。

(三) 制定包装设计原则, 明确包装目标

要想取得良好的品牌包装效果, 就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视觉形象相统一的原则。规范地、明确的品牌视觉体系, 是一个成功品牌包装设计所必须具备的, 这样, 企业的品牌形象才能得到不断得到强化, 实现更快、更有效的品牌形象传播, 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二是设计风格一致性原则。一个品牌明显区别于另一个品牌的最根本标志就是具有一致性的独特风格设计, 而且风格一致的品牌包装设计, 可以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有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完整的认知, 能够在众多不同风格设计的同类产品中一眼辨别出这个品牌, 有利于品牌形象的传播。需要注意的是, 一个品牌的设计风格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这样才能不断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度。三是强化个性形象的原则。不同的品牌具有不同的包装设计, 而个性化包装设计最能体现品牌的个性, 也是企业进行营销的主要出发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产品的包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图片或二者结合的表达, 而是融合了众多的艺术元素, 是一种综合性的独特艺术设计, 只有在设计中体现出自己品牌个性形象, 才能在众多的商品中脱颖而出,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实际的品牌设计中, 设计者可以在产品大小、形态、色彩等不同方面下功夫, 并积极运用摄影、绘画、书法等手法进行独特的设计, 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等融入到品牌形象当中, 形成独特的企业品牌形象, 提高品牌的辨识度, 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提高对品牌的信任。

结语

总之, 现代企业采取市场营销和品牌包装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企业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和品牌包装策略, 不断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竞争力, 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摘要:新时期, 市场营销与品牌包装战略在企业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对市场营销与品牌包装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详细分析市场营销与品牌包装的具体实施策略, 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市场营销,品牌包装,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勤.论市场营销策划与品牌包装策略[J].经济视角 (中旬) , 2011, 01:47-48.

[2]李大成.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的统一——哈根达斯的启示[J].电子世界, 2012, 13:159-160.

[3]韩枫.市场营销策略的类型及其选择应用[J].中外企业家, 1999, 12:56-57.

3.童装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篇三

[关键词] 童装市场分析 前景发展 营销策略

目前我国1岁~16岁的儿童有3.8亿,年童装消费需求在8亿件左右,据权威机构预测每年仍将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而今后几年,我国又将进入生于高峰期,市场潜力惊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装消费正日益成为当前国内家庭生活消费的重要支出之一。

一、童装市场现状

1.对消费者的分析

儿童可以分为五个群体:婴童(0岁~1岁),幼童(1岁~3岁),小童(4岁~6岁),中童(7岁~12岁),大童(13岁~16岁)。儿童作为一个消费群体其消费方式比较特殊,不但没有经济收入,而且所有消费都依赖父母,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者”。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大多思维活跃, 追求自然和时尚,容易接受新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多数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购买。

2.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1)现状分析

a、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有限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专业厂商太少;

b、 国内童装品牌缺乏竞争,国外品牌已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c、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大童服装严重断档;

d、设计落后,與市场缺少沟通,色彩暗淡,款式单调、陈旧,面料选择不够合理;

e、 童装成人化, 我国童装业起步晚,观念落后,由于长期以来对童装缺乏科学地认识,童装的季节性不强时代感弱;

f、营销方式落后。

(2)发展前景

在童装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受到家长及本人消费习惯和需求心理趋向品牌消费的影响,对品牌的偏爱将延伸到孩子身上,尤其是成熟的品牌为首选。这无疑决定童装市场更趋向品牌化、个性化和时尚化。

二、开发童装市场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

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欲望和需要的各种事物,包括三个方面;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现阶段童装主要集中在形式产品的竞争上,即产品的特点、产品款式、产品包装等。强调具有个性的产品设计,突出“绿色、健康”的理念,面料应多选棉、麻柔和的原料。根据不同的穿着需求(生理、心理特征),体现新时代儿童内在精神和美学,追求自然、自信、时尚的个性。

2.品牌策略

一个品牌是否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在开展品牌经营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把品牌注入一种文化,品牌就有了内涵和外延的空间,产品也就有了个性与风格。风格要适合时代潮流。新一代的儿童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是知识丰富并富有协作精神的群体,这一点需注意。

3.价格策略

近几年中国童装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从消费档次看,由以低档为主转向以中档(100岁~200元)为主,中高档也增长迅速。这说明中等收入群体是童装消费的主体。今天的消费者对童装的需求逐渐从单纯美观、耐穿等,基本属性向安全、舒适、健康、绿色功能等感受转变,消费行为更加理智。而品牌的形象、文化、附加值是否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所需才是问题的关键。

4.服务策略

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是品牌经营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消费需求心理的预测来开发顾客的潜在需求。产品仅是服务的一个载体,服务才是产品的通行证。重视服务,是市场存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5.陈列策略

商业竞争导致商品陈列竞争。陈列的目的事引起人们的共鸣,最终从]心理上打动消费者,促进消费。橱窗是陈列的重点,使销售信息的前哨,是吸引人激发购买欲的开场戏。增加配套物品的陈列,如:鞋、帽、饰品等。这样既可以方便消费者,又可以增强购买欲,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一般陈列可有综合式,系列式,专题式,特写式,季节式等方式参考。

6.促销策略

包括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对于这一特殊点,儿童广告定位及创意至关重要。一则好的广告必须有针对性,必须准确瞄准目标消费者,这就是广告界通称的“KENMAN”即“对最后决策者所影响的人”。在儿童服装广告中有两种类型的“KENMAN”:一是儿童本人;二是有决定权的父母。

儿童市场并非单一,因此策划时要根据不同的儿童心理、生理采用不同的广告诉求。按其心理及生理特征可分四个目标群体:

(1)0岁~5岁,学龄前儿童,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决策,应把父母作为主要诉求对象,告诉他们你的产品能使宝宝更快更健康的成长。

(2)6岁~9岁,喜欢流行的群体也是重量级的电视观众,广告诉求基本构架建筑在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需求上,如卡通漫画等元素的使用。

(3)10岁~13岁的,喜欢模仿青少年的一族,喜欢运动。

(4)追星一族,追求时尚、偶像。

童装与成人装不同,儿童是消费者,家长却是消费的决策者,这就加大了市场行销的复杂性,童装市场品牌竞争表现在品牌文化、风格、行销策略上。

总之,童装市场营销策略应以满足儿童需要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浙大学生出版社,2003年

[2]艾宏玲:《我国品牌童装定位与营销策划》[J].四川纺织科技,2004,(01)

[3]侯钢:《童装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与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03)

4.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 篇四

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时代,苹果手机依然是手机中的领到品牌,他的机型,他的性能,他的软件都是现当今品牌手机中的代表。让我带大家了解苹果手机如何拥有这么高的名声。在当下,一个成功而又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成功营销案例非属“苹果”不可,iphone、iPad就像明星一样被追逐,像宗教一样被崇拜,成为营销界的一个传奇,为什么苹果迷会有这样的冲动心理和行为呢?

产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苹果公司的营销策略也很给力。在这个品牌制胜的时代,要在众多优秀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仅靠功能特性已经远远不够,要赋予品牌更多人性化的因素,才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乔布斯靠的不是一种技术导向,说我要称霸移动互联网什么的。他的成功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把握人的欲望和对需求的细节。从而一路把人性营销做到了极致。笔者分析了一下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

未曾营销先造势

往往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人们便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这种人的天性,而企业利用好人们这种围观和看热闹的心态,就能让你即使用低成本也能做好宣传。

在苹果迷们盼望苹果手机面世的长达一年多时间里,网上讨论不断,甚至有人自称搞到了苹果手机的设计方案。但直到发布当日,人们最终看到iPhone的真实面目,几乎所有人都猜中了它叫iPhone,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猜中他的造型,更为他的各种性能惊叹。

那种患得患失的心境和探求未知结果的神秘感,是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中最有价值的营销工具。在充斥着商业宣传的世界里,造声势其目标就是要确保营销的产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更重要的是,确保这种谈论本身是有效的。

苹果公司会将其产品宣传成标志时代意义的物品,将其先进的技术创新吹嘘的天花乱坠,让顾客如痴如醉渴望得到,但最终你会发现你买回家的就是一部手机或者是一部带“智能”的手机。

饥饿式营销

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市场供应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代表。

自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限量供应。不少人或许是因为买不到,而想买一部试试。有人甚至花很大的代价得到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他就会满足于得到的喜悦,有时候甚至闹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苹果的饥饿营销则正好利用了人们这种赶潮流、追时尚的心理。

他高高吊起人们的胃口,却不急于满足。不满足引来更多关注,限量版比大路货更让人追逐。因为不容易拥有,便会更显得珍贵,更加不同。这种强势的营销风格和它的产品一样,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体验营销——让用户亨受不一样的神秘感受

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推介会,都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幕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打造苹果文化,培养疯狂的苹果粉丝

顾客并不希望被奉承迎合,有时候极力地讨好反而使他们其无所适从,倒不如吊足胃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现代营销主张:“只要客户需要,要多少有多少。”而人性营销则是故意控制供应量,不让顾客很容易就得到满足:“你想要吗?没货,下次再来试试吧。”

苹果很多产品在其推出前和推出后都会有大量的短缺现象。这种造成市场饥饿感的手法,它

运用的可是炉火纯青。认同我价值的人,就是我的消费者,请跟着我走。

苹果的营销已经用精神和价值观来号召和统领消费者了,超越了纯粹的产品层面,这正是品牌营销追求的至高境界。苹果真正不同的是,别人向消费者灌输,乔布斯是吸引,“愿者上钩”。

口碑营销—让手机从通迅工具变成时代玩具

有哪个手机品牌像明星一样被追逐?恐怕只有苹果。“苹果迷”们追逐苹果的各种产品,常常忘我的向周围的人炫自己的爱机,亲自演示,交流使用心得,炫耀爱机的个性配件,甚至走到哪里都捧着个苹果笔记本。即使是索尼、戴尔、诺基亚这些响当当的一流品牌,其用户的热情也无法与“苹果迷”的疯狂相比。

人性营销的极至

乔布斯的哲学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正确,不是技术,不是设计,不是美学,而是“人性”。有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人性的重要性。有国王让两个工匠比赛雕刻老鼠,有个工匠雕刻的栩栩如生,第二个工匠雕刻的老鼠不是很像。当国王准备宣布第一个工匠获胜时,第二个工匠提议让猫来鉴别谁雕刻的老鼠最好,结果猫喜欢第二个工匠雕刻的,因为他用鱼骨雕刻的。其实人生更何况不是如此,那些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技术做的最好的人。而往往是最了解“猫”的需求的人。因为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只有贴近于猫的心态,用猫(客户)的视角去观察什么样的老鼠(产品)是它最喜欢的,用猫的行为方式去营销这只“老鼠”。才能让客户第一时间上喜欢上这只“老鼠”。这正是人性营销的精髓,而乔布斯正是把人性营销发挥到了极致。

作为一个高端产品,应该是消费者身份地位的体现,就如古诗所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美,此美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触摸的朦胧美。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就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未知产生畸高的期望值,这是一种巨大的营销势能,是营销者求之不得的。

5.市场分析营销策略 篇五

1、影响电力市场营销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许多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1市场开拓精神不强:部分供电企业思想守旧,没有深入客户进行用电宣传,没有向广大客户进行电、煤、天然气等能源的比较分析,还停留在“守株待兔”的思想模式下,坐等客户上门。对于重点大客户的服务跟不上,没有切实落实跟踪服务、重点服务措施,影像了企业形象,同时也影像企业的经济效益。

1.2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目前的供电企业的供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无论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运用,都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

1.3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目前的供电企业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责权利不明确。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管理模式,致使供电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严重妨碍了提高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进电力市场营销思路

电力市场营销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确立电力营销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引导客户消费为手段,以取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电力市场营销服务体系。

2.1加快电网改造,做好精细化管理:电网薄弱是影响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革用电管理体制和电价机制,全面推行“五统一”,电价、发票、抄表、核算、考核统一,和“三公开”,电量、电价、电费公开,逐步实现“四到户”,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到户管理。坚决杜绝“人情、权力、关系电”,取消中间管理环节,实现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有序的市场营销管理秩序。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电力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等,重点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最终体现在实效上,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直接面对客户的营业窗口,还包括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抢修等一系列环节。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抓住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新的用电增长点,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大对电能安全、洁净、便利、经济等优势的宣传,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用电业务管理,正确划分用电性质,保证电价分类准确、电量收费正确无误,做好各专业之间基础资料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

2.2实施用电促销策略,提高整体市场营销能力:电力销售量由人们的用电需求决定,用电需求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用电的欲望,是否有购买的能力,也就是想不想买以及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能否买得到、向谁买的问题。电价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起”的问题,两网改造的效果决定了客户是否“买得到”,促销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人们用电的欲望,在买得起买得到的基础上注重买方需要,要以实现客户过渡价值、满足客户精神需要为导向,在企业的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上投本钱下功夫,使客户在购买电力与享受服务时有所增值。

提高整体市场营销能力,要重视客户服务中心这一首要环节,客户报装、供电、增容等工作需要建设营销其牵头,这些工作牵涉到一部三中心、分局、基建、规划和生产等部门,因此理顺三个中心内部及三个中心与分局之间管理关系,是当前必须高度重视的。如三个中心内部的运转应建立计划信息沟通机制,使专业管理层次更加分明;营销部加强对三个中心和各分局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考核;建立营销和规划、基建及生产管理等部门的有效沟通平台。在企业层面上,建立以服务督察为主的优质服务督察队,对营销、规划、基建及生产管理等部门优质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达到市场营销工作的反应快速、高效通畅、和谐统一。

2.3做好营销效果评价,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制:对于供电企业营销效果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本企业的利益,将营销目标锁定在增供扩销和企业的盈利等方面,更应该树立社会营销观念,扩大营销视野,考虑供电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发生的所有关系,具体地说,应考虑供电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供电企业与供应者的关系;供电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供电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因此,为了对供电企业的营销效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应该对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做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综合的评价,为今后企业制定滚动营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电力事业的长期发展。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营销管理系统。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尽快建立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抓紧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用电计量现代化;改革收费方式,逐步完善银行自动划拨,建立负荷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和用电查询系统,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6.市场营销策略 篇六

1.无差异性营销

优点:产品单一,有利于标准化与大规模生产,从而有利于降低研究开发、生产、储存、运输、促销等成本费用,能以低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缺点:忽视了各子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企业难以长期采用。一旦竞争者采取差异化或集中化的营销策略,企业必须放弃无差异营销,否则,顾客会大量流失。适用于:企业具有大规模的单一生产线;广泛的销售渠道;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产品质量好。

2.差异性营销

优点:企业在产品设计、推销宣传等营销策略方面能针对不同的子市场,有的放矢,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还有利于建立企业及品牌的知名度,有利于提高企业威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缺点:多品种生产,势必增加生产及营销成本,增加管理的难度。因此,该策略多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采用。

适用于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力量和较高的营销水平的企业。

3.集中性营销

优点是目标市场集中,企业资源集中,能快速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树立和强化企业和产品形象,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营销费用,增加企业盈利。缺点是目标市场狭小,经营风险较大。一旦市场需求突然发生变化,或出现更强的竞争。

适合:资源力量有限的中小企业

4.一对一营销

优点是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需定产,有利于减少库存积压,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有利于产品、技术上的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缺点是定制营销有可能导致营销工作的复杂化,增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因此,定制营销需要建立在定制的利润高于定制的成本的基础之上。

7.城市营销策略分析 篇七

笔者认为, 城市营销策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加强市场调研, 重视城市营销的环境分析

城市营销调研是指针对特定的城市营销问题,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城市发展有关的信息, 提出结论和建议, 为城市营销的经营者、规划者提供依据和参考。

城市营销的环境分析是指城市经营的主体--政府控制的公共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内外环境背景的全面理解, 主要包括历史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资源分析, 市场分析, 竞争合作分析和S W O T分析六大类。S W O T分析就是在综合分析城市宏观、微观环境要素的基础上揭示其在全球性竞争中的优势与弱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进一步确定其目标市场, 包括目标人口、目标产业以及目标区域, 并进行个性化定位,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战略控制, 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城市产品即“软硬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品牌塑造;运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最终把城市销售给城市购买者 (旅游者、投资者、居住者) 。

加强城市调研, 重视城市营销的环境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多搜集一些国内外城市营销的新理论、新经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合自身的城市资源、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背景、经济环境有选择地利用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去开发、发展自己的城市。

二、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制定城市发展政策

不同的城市基于其政治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发展水平等诸多城市要素的考虑, 其城市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重点应有所不同。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在制定城市发展政策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以本市发展方向为指导, 在正确地有机地恰当地运用上级的政策的同时, 为这个城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

另外, 还要明确城市营销既是政府领导的事, 也是一城市各级部门、媒体、企业及每一个公民的事。城市经营者在实践中要能正确运用政策去引导和调控, 要能运用政策的杠杆原理, 激励民众、企业、全社会全员参与, 发现城市问题, 参与城市包装推广、营销实施、建设管理和经营监督, 共同建设与大家息息相关的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三、在城市营销的科学规划中正确运用系统原理, 民主决策

随着工业化与人类活动内容与范围与日俱增, 社会化程度日渐提高, 城市交通, 对外交流, 水电供输, 集中供热、供气, 通讯事业, 商业服务, 生活居住, 治安消防, 环境生态等各项产业结构形成庞杂的城市大系统。只有这些方面统筹兼顾, 相互协调, 平衡发展, 各得其所, 才能使城市日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并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城市规划必须运用系统原理, 民主决策, 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制度平台”, 制定灵活的政策, 科学的规划、设计, 策划城市发展, 在规划中要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 “静态与动态”, “组织与引导”等相结合。

“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指在城市营销的管理实践中, 决策者既要重视其科学性, 也要重视其灵活性。科学性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艺术性是强调其灵活性和创造性。但科学性是相对的, 艺术性是绝对的。二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而是互相补充的。因此政府决策部门只需在宏观层面利用政策引导和调控, 微观上放手发动企业、民众去创造、去创新,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样才是科学型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静态与动态”是指在城市营销实践中要将静态和动态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加以结合。静态思维要求从固定的概念出发, 循着固定的思维, 达到固定的成果。这种思维过程可以重复再现, 循环往复。在一定范围内, 静态思维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静态思维, 就会导致思维的僵化、死板, 使思维失去应有的活力。动态思维是一种运动的、不断优化的思维活动。它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 从而达到思维目标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收集新资料、制定新方案、实施反馈、调整新方案的过程。通过连续不断地动态思维, 其目标差就会越变越小,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把握和改造就会更为有效。因此决策者要结合“静态与动态”两种思维去指导城市营销实践。

四、立足消费者需求, 制定城市营销战略

城市营销的战略主要包括目标市场战略、市场营销组合战略以及市场竞争战略。

1、城市营销目标市场战略主要包括

城市营销市场细分、城市目标市场选择和城市市场定位。城市营销市场细分是指城市营销市场主体根据城市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特点, 结合现有的城市资源, 把城市消费者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似需求、可以识别、规模较小的消费者群体的分类过程。城市通过市场细分, 被区分为不同的子市场, 任何一个子市场的城市消费者都有相类似的消费需求, 而不同子市场的城市消费者则存在需求的明显差异。

城市营销市场细分的出发点, 是辨别和区分不同消费需求的城市消费群体, 以便更深刻、更细致地识别某一部分城市消费者的需求, 从而寻找与城市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城市消费者市场。通过市场细分每座城市就能创造出更适合于目标消费者的城市产品和服务。

城市营销的目标市场, 包括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旅游者和居民。主要是一座城市的企业、金融机构、商店、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院等各类社会组织和定居人口、暂住人口、投资者、旅游者、会议参加者等。

城市市场定位就是城市经营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 根据城市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以及城市自身条件, 为城市在目标市场上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 在城市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城市形象或个性特征的过程。城市经营者针对城市消费者对城市产品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 通过城市形象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城市理念识别系统、城市行为识别系统和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塑造, 全方位地树立一座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时代特征, 并将其生动地传递给城市消费者, 在城市消费者心中留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特色的心理印象, 使城市在目标市场当中有更突出的特点, 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城市的定位和形象的形成, 有些是历史的结果和痕迹, 有些就需要人为的去营造和经营, 就像塑造一个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一样。在新世纪, 许多城市都寻求新的形象定位, 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定位是城市营销、建立城市品牌的灵魂。

2. 城市营销的市场营销组合战略 (4P策略) 。

城市营销组合策略主要包括城市营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城市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可以由城市政府直接或间接地运用政策或市场手段提供的, 并能满足城市消费者需求的各种城市资源的总和。城市政府主要是通过提供优质的城市产品, 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费者, 从而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城市产品主要包括:社会公共事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 城市社会风气的培育等。在当前城市竞争力的角逐中, 城市各界人士均需树立营销意识, 城市各界需要将城市的未来视为面向市场的产品, 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开发、包装和营销, 使自己的城市在消费市场中成为。俏销的商品。城市管理者更是要站在城市整体的角度深入把握城市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将政策制定建立在对市场的深入理解之上。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资产, 实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切实提高每一位城市消费者的满意度, 以实际行动提升城市竞争力。

城市营销的价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城市所提供的, 用以吸引城市消费者, 并满足其需求的各种城市资源的价格。对于无形产品, 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行政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等产品, 虽然没有直接的价格, 却具有间接的价格。这些产品的价格可通过那些可计量因素的价格体现出来, 是附着于其上的价格。如, 一个城市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 安定的社会秩序, 廉洁、高效的政府行政, 浓厚的文化氛围, 那么在这里投资消费的风险就小, 回报就高, 城市的土地、住宅等有形产品的价格必然比其他地区高。

城市营销的渠道策略:在城市营销里, 城市区位的固定性决定了城市营销是将城市区位产品与城市顾客相交换, 即城市产品与城市消费者相交换必须在城市内进行, 城市产品以城市为载体.离开城市就不存在城市产品, 因此城市营销就没有产品分销。

城市营销的促销策略: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和营销推广方面。

公共关系:经营城市者应通过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交往来扩大城市的影响, 改善城市的营销环境。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 可以选出本市既具外在气质, 又有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城市想象大使, 对外宣传讲解该城市的风土人情, 经济前景及其它概况, 以次增进城市的形象和树立城市的品牌, 进而吸引外来投资者和旅游者, 增进城市的竞争力。

营业推广:其具体方式可以有:走出市门、国门, 多批次、高频率地出访, 召开招商会、经贸洽谈会等, 扩大城市在海内外地影响;与国际、国内城市广泛缔结友好城市, 加强对外交往;举办各种国际大型会展活动和各类会议, 邀请海内外人士来亲身体验, 同社会各方面发展长期和稳定的关系, 提高城市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城市营销的市场竞争战略主要体现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上。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吸引力与辐射力的集中体现, 是城市内在发展实力的外在表现。城市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四力”及其适当的整合:一是城市魅力。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一个有环境魅力的城市, 即使城市不大、居民不多, 它也能够把自己的品牌擦亮。二是城市和谐力。包括人际关系的和睦、文化的亲和力、社会秩序的稳定等, 三是城市创新力。主要反映城市有没有适合创新的环境条件和创新文化。四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力。包括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常资源型城市在这个问题上的压力比较大。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未雨绸缪, 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城市营销对竞争力发生效应的主要着力点有:城市定位、城市形象、政府与政策、基础设施和居民素质。

城市定位主要有规模、功能、主要产业等方面的定位。规模定位是给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容量, 包括城市的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环境等的总体定位。国家采取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的整体战略, 为我国的城市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功能定位是根据城市的独特性来规划功能, 比如是工业城市还是商业城市, 是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城市还是旅游城市等等。这需要从比较宏观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 也就是要跳出本士.通过与竞争者城市的比较和对目标市场的深入了解, 确立有长远发展后劲的功能定位。产业定位是近代以来城市定位的重要内容, 近百年来中国城市在起始阶段基本上走了工业立市的道路,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和升级。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人的综合性感觉, 是客观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城市风貌和城市居民精神状态的综合性表现。城市形象是城市无形的资源, 是城市营销的第二要素。

政府与政策:城市营销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政府的营销。城市政府的形象虽然可以通过宣传和市政建设来营造.但根本上还在其能否把自身建设成具有亲和力和号召力的服务型政府.使之根植于营销的基本理念——顾客关怀与满意。政府的作用是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的一个重要指标, 政府的作用强弱体现在对要素资源的组织过程中。如果政府能对要素资源组织过程的调整和完善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城市综合竞争力就显示出增强趋势, 反之则反是。

政策环境是一个城市的“软环境”.政府通过政策环境与制度安排等影响经济运行和重新配置资源.是决定该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的环境支撑和关键依托。政府政策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涵盖面非常广泛, 制度安排的完善性、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公共产品的有效性、社会管理的有序性等, 不仅是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也是城市竞争力产生扩张效应的前提。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设计能赋予一个城市人格化魅力。城市优势和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基础设施。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 保证生活质量和生产能力都要求建设和维护一定的基础设施。消费者在城市中有许多的生活需求:如公共交通、水电资源、教育培训、社会安全、服务保障等。在不同的消费者眼里, 相关角色是可以互换的, 例如对于旅游者成为吸引物的游憩设施在本地居民眼里可能就是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对于本地居民而言的基础水电设施或许在投资者眼里就是非常重要的吸引物。

居民素质:在城市营销中, 城市居民具有双重身份:是城市营销的对象, 同时也是开展城市营销的市场主体。本地居民是城市活力的关键, 是一个城市魅力的根本所在。好客的居民对于旅游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素, 高素质或者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是投资者所偏爱的, 而负面的评价则使消费者避而远之。因此在城市营销中应该激发市民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参与到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来。或者让他们有机会表达对城市特定活动主题的看法和建议。另外还应当加强对公众的培训。

五、重视文化营销在城市营销中的作用

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在塑造城市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包括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宗教信仰、行为方式.家庭与社会组织.风俗习惯、道德准则等。一个城市商业氛围浓厚.人们的思想开放活跃经商意识强.商业头脑灵活, 市场直觉能力强.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创新思想的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对企业家阶层的培育和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文化要素”定位, 即根据历史传统、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及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进行整体定位, 其特定范畴是一个城市在进行具体规划之前应当明晰城市未来文化风格、城市文化属性、城市形象文化表述, 以及城市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对城市整体形象的要求。城市文化的丰富带来人才的聚集、旅游资源的开发、外来资本的进入, 进而推动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Kotler, et a1.Marketing Asian Plaus, Singapore:John Wiley&Sons (Asia) , 2002

[2]、殷洁, 张京祥, 罗小龙.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地方政府企业化.城市问题, 2006 (4) :

[3]、陈岩松, 王巍.关于城市经营的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 2002. (2)

[4]、朱惊萍, 董小麟.城市营销与城市竞争力[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93卷第04期

[5]、赵中生, 李勇.中国城市营销实战[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6]、陈德球, 陈刚, 城市营销-城市发展的“注意力经济”[J].新东方2004年6期

[7]、王玉钟, 杨文新, 城市经营中的营销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10

[8]、黄景清, 城市营销100[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3.

[9]、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6

8.联通通讯营销策略分析 篇八

关键词:联通通讯;营销策略;对策;建议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开展与深入,社会的宏观经济也在持续增长中。移动通信的业务收入在中国可以说是跨越式的发展。经过体制改革后的移动通讯行业在市场中有了突飞猛进的成长。一些通信运营企业经过几次的拆分重组,在实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在国内还没有能够形成全业务竞争情况。

联通是通信行业改革的产物,二十多年来,联通公司从零做起,从零起步,实现了迅速、稳定的发展,并渐渐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联通是目前在中国的业务运营商,在业务范围上拥有其他通信行业所没有的全业务优势,但从目前联通的情况下,企业的整体优势发挥不明显。

联通当前的困境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强大的对手,另一个是联通本身战略的偏差。联通重新组建后,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联通出售CDMA(现在为电信的主网络)网络,可以更专注于GSM网络的运营,新联通在固网资源及企业综合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成为一个名不虚传的全业务的运营商;另一方面通信行业重组使得联通需要面对劲敌,通信企业的新一轮全方位的竞争也会更为激烈。现如今,联通、移动、电信都已开启4G时代,各行业间竞争也会激烈。

1背景介绍

联通公司作为三大运营商之一,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缩减,尤其是在高校学生中,基本都被移动通讯抢占了市场先机,移动公司最开始退出了虚拟网,随着虚拟网的应用,联通号和移动号不能互打电话的情况下,许多人开始放弃联通号码而加入移动通信。

造成今天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联通公司的产品设计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时,市场调查做的不到位,另外联通同学的营销策略比较落后,虽然其也非常注重品牌宣传,在QQ、大众点评网、美团、微博、朋友圈等手机APP中宣传自己的品牌。在金华地区的每一个营业厅,装修风格统一,统一摆放KT板、张贴宣传海报、播放语音广播。近年来联通通讯在不断改进服务理念,但是还是存着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从联通通讯的营销策略出发,分析其存着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2联通通讯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虽然联通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上面的移动、电信、义乌联通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客户的黏性不足

由于联通业务的融合力度不是很大,使得联通客户的黏性不是很大。当客户需求不能被满足时,大多数用户的选择就是放弃联通选择移动或者电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用户对自己的套餐业务不熟悉。对年轻人来说,需要上网流量超多的那种;对于老年人来说,只需要打电话多的套餐;对于国内旅游的用戶来说,则需要国内长途;而对于外国友人来说,需要的则是上网流量与国际长途服务。在套餐选择时,国内长途与国际长途并不融合,两者只能选其一。

2.2产品缺乏多样性资费过高

套餐内的业务少,就需要用户更改更高的套餐使用,加大了用户消费,这也是用户不想看到的东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约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人们对手机通讯业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们经常出去旅游、出差,手机通话时长就增加了。而语音通话时长高的套餐,月费也高,这会使得用户每个月在手机通讯上的消费越来越高,从而使得用户生出不想用联通的想法,转而向移动、电信满足自己的需求。

2.3宣传推广不到位,效果不明显

目前,联通的宣传只是在营业厅内张贴海报,店门口放上一个KT板,语音播放也比较少。网上宣传的内容更是不大能看得见的。联通的宣传力度,远没有移动、电信来的多。移动、电信的广告,不论是手机、电脑,还是电视、广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用户眼里,看到的、了解到的最多的就是移动、电信。联通的宣传力度做的不够到位,还没有意识到宣传带给联通的实际效益和影响。

3联通通讯营销策略的对策

3.1大力发展融合业务,增加用户黏性

联通需要力推融合业务,增强用户的黏性,推出宽带与手机号码融合业务,较之前面的纯装宽带,手机号码与宽带的绑定,每个月宽带费用只需交20元,这20元从手机话费上扣。而6M和10M的手机每月消费分别为30元、90元。但这种捆绑方式的前提是用户要有一个联通号码,不论你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都是可以办理这个业务的。

3.2增加产品多样性降低套餐资费

2、3G的高消费套餐,促使了4G套餐资费的降低。而4G/3G套餐中虽然比之前的降低,还推出了存费送费的活动,但对于某些用户来说还是较贵,便推出了全国组合套餐,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套餐内有什么,不需要再条条框框中挣扎。如用户不需要4G全国组合套餐,还可以选择4G本地组合套餐。本地组合套餐,只适合于本地用,一旦出去或者在本地打长途电话,资费是比较高的。全国套餐适合经常出去旅游、出差的人使用,而本地套餐就比较适合一些老年人使用。

3.3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的目的是吸引用户,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上面所说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用户不了解,才会导致客户流失。

网络广告,就是在网络上投放的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电视、杂志,网络广告是目前产品发布后最主要的广告形式,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产品的最新动态。常见网络广告有图片、文字、视频等格式。目前,网络广告覆盖广、费用低,效果明显。

4结论

本文通过对联通通讯营销策略的分析发现,金华联通通许普遍存在客户的粘性不足,容易流失,产品设计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需求,个别套餐的资费过高;另外,与其他两大运营商相比,联通公司的宣传推广不到位,没有很好运用营销策略进行推广,导致大批客户转向电信和移动通信。通过对上述问题分析最终给出了几点解决的措施;1、发展融合策略,像移动和电信一样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创办宽带,与手机话费消费绑定在一起,提供优惠,吸引客户。2、培训相关设计人员,也可以从其他公司招聘优秀的员工参与设计,尽力使产品多样化。3、拓宽宣传力度,当前是微信营销的高速发展期,就像滴滴打车的快速崛起,利用网络优势,发展核心业务。

参考文献

[1]王炜.中国联通4G网络的发展优势及经营策略.《中国新通信》2015年05期

[2]史振钧.掌上基站,“最后100米”是竞逐点[J].通信世界.2012

[3]杨玲玲.中国联通2015年度工作会议提出——深化实施“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人民邮电报》2015年01月19日

[4]洪亮.4G时代,中国联通如何破解终端围困之局. 通信世界网2015年03月30日

[5]李光斗.品牌管理的不败兵法:全员品牌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余明阳,朱纪达,肖俊裕.品牌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7]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第12版)[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权锡鉴,周荣森.营销管理创新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9]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4

9.地方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篇九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时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透明的地方市场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坚持“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通过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是电力企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应树立的重要理念。

一、地方电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供电企业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许多地方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局),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这一特殊现象造成电力职工工作作风漂浮,服务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数企业迟迟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重发轻供不管用。官商作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

2.管理体制僵化,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营销体系。目前农电体制改革也没完全到位,许多部门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造成营业站所数量过多,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电价执行不准确,随意性大。面向电力市场的营销体系尚未建立或正在考虑之中,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电力市场的发展。

3.管理方法陈旧。供电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对内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考核集中于年终内部市场的综合考核上,只有总体目标,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战略意识。电价的形成机制一成不变,一些地方的二次综合加价客户不堪重负,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二、地方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以扩大市场销售量和增加市场客户为中心展开的,其核心是电力企业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并及时对营销策略做出正确的调整,电力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电能和各种满意的服务,要用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将电能送达客户端,而且只能在消费者的满意中实现自己的各项目标。按照4ps的营销理论,地方电力市场营销策略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和促销策略等方面。

1.产品策略。产品的整体概念是有形实体加上企业对用户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电是一种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它的产供销一体化瞬间完成,电力产品市场首先要进行分析预测,摸清底数,掌握市场潜力,制定详细的市场计划。同时,加强用电市场的建设和电网改造。电力市场的载体是输电网和配电网,电能通过它们送到千家万户,只有拥有一个现代化水准比较高且网络布局合理的电网,作为商品的电能才能“卖”得出去。具体包括增加供电电源点,提高电能质量;根据用电需要进行电网改造;以优质的服务,去寻求和开拓市场。产品策略的重要内容是产品服务。电“卖出”去后,售后服务工作必须跟上,因为电力用户的满足程度,就是我们明天潜在的电力市场,因此,供电企业的服务不能只停留在故障处理上,而应从用户的需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售后―服务―故障处理―扩大需求的各个环节提供咨询或服务。要杜绝“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改变等待求助为上门服务方式,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社会承诺,采用调压或补偿方式提供优质电能服务,采用双电源、双回路和环网形式提供可靠电力。

2.价格策略。价格策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竞争。电力企业由于目前依然是独家经营,电网统一调度,因此,围绕用户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是扩大电力营销的重要措施。

(1)用户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性交纳供、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电力销售的主要因素。为了激发用户用电的积极性,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可采取灵活办法,如对于已办理增容的用户闲置配变可依产权界限在本区域内调节使用。供配电工程贴费的收取,电力部门可采取分批收取,对于经济确有困难或社会性公益事业,贴费采取“减、缓、免”的政策,对于农网改造农村用户增容贴费免交,对于贫困地区电力部门帮助上新变压器,对用户采取租赁形式,鼓励其用电,防止一次性投资过大,把用户吓跑而影响用电的局面。

(2)规范电价提高竞争力。电力企业要开拓用电市场就必须规范电价,国家制定的电价并不高,但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就变了样,如各级政府强加的搭车收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存在将电价人为加大,转移到用户身上,过高的线路、配电损耗及农民分摊的机泵管带费、公益企业用电和违章用电、窃电等都加大农民的负担,奇高的电价,使消失了多年的炼油灯、汽灯重新点了起来,严重挫伤了农民用电积极性,因此,规范用电秩序是当务之急。

3.分销和促销策略。电力销售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一方面避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便于管理,降低电价。就目前电力销售体制是多样并存,有直管式,有趸售式和代管方式,供电企业管理用户变压器,以该处高压计量收费,至于每个用户拿多少,电力部门管理很少。以前国务院为减少企业和农民负担,避免乱加价、乱收费都曾取得一时效果,但终因管理环节和农电工责任心的问题,电费电价多次反复后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电力销售。

综上论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经营观念也产生了较大转变,这些变化都促进地方电力企业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需要,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入手,转轨变型,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摆脱旧的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营销手段,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推进。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学案下一篇:竞赛指导教师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