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2024-06-11

如何提高组织能力(精选12篇)

1.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一

如何建立和客户的亲和力和提高组织能力

亲和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如同一座大楼的地基。所有的销售技巧都是以亲和力为前提的。那么,亲和力是如何获得的呢?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主要使用三种沟通工具:

第一是文字

文字是词汇的组成部分,也是组成话术脚本的基本元素。

第二是声音

声音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速、音调、语调、语气等等,不同的构成要素组成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留给人不同的印象。

第三是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包含着眼神、表情等等。

在影响力的发挥上,文字只占7%,声音占到38%,肢体语言则占据了剩余的55%

建立文字亲和力

1.寻找共同点

亲和力源于共同点。寻找共同点的切入口很多,比如姓名、籍贯、爱好、亲友等等。仿效如何迅速找出共同点?仿效是保险的方法。

锻炼观察力找出共同点,需要细心的观察,毫无目标的攀谈是无利于达到目的的。

2.谈论没有争议的事情

销售人员跟客户谈话,应当尽量避免导致客户抗拒的话题,否则就不容易引起客户的共鸣。尽量使用中性词汇,绝对性的词汇容易引起人的逆反心理,因为推进的力量越大,反弹的力量也相应地增大。中性的词汇多指一些没有争议的事情,更容易让人接受。

3.真诚的赞扬(PMP)

一些业务员对称赞的技巧掌握不够,不利于建立亲和力。而一流的业务员身上有一种特性,即对人热诚,乐于助人,愿意付出,因而能够与客户建立真正的亲和力。实际上,付出与回报之间是划等号的。如果斤斤计较付出与回报之间的等值,生活状态就不会轻松。生活并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对一个人付出,不一定要从这个人身上得到相应的回报,只要一直抱着不断付出累积的态度,自然会得到回报。

4.多提问,多倾听

销售业务员要明确一点,问和听的部分应当占到沟通80%的分量,而说的部分只应占到20%,其余的80%应该是倾听,业务员问的越多,客户回答的就越多,业务员对客户就越有亲和力。

建立声音亲和力

1.自然而不生硬

销售沟通要自然而不生硬。因此,销售员不能单纯背诵重复脚本,而是要自然流畅地表达。

2.语言富有感染力

所谓感染力也被称为穿透力,说白了就像我们刘总说的一样,要学会用语言煽情!

3.话语要有停顿

话语的适时停顿,可以留给对方思考接受的空间;而不断地讲述容易引起客户的疲劳与注意力分散。

建立肢体语言亲和力

1.肢体语言的仿效

肢体语言非常重要,作为一流的业务员,从眼神、表情、姿势到动作,都必须训练有素。销售沟通中,业务员应当留心客户的肢体语言,有意识地仿效对方的动作,而这种仿效应当自然而不留痕迹。

2.做笔记

3.观察客户的肢体动作

身体前倾、阅读的方式、肢体语言开放、微笑、要求重复

建立亲和力主要是用上面的三种方法来完成,但要想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就还需要不断地练习,用心地去观察、学习、模仿一个人,你不自觉地就拥有了另外一个人的一些特质,从小的方面说,夫妻相、父子兵、南方口音等均是亲和力的体现;从大的方面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都是这样的意思。

如何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如何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称组织职能。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等等。组织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表现。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首先要学习沟通技巧,要把握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一、要有自信的态度

组织管理者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作风,但却很少对别人吼叫、谩骂,甚至连争辩都极为罕见。他们对自己了解相当清楚,并且肯定自己。

二、体谅他人的行为

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经营“人”的事业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惟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对着想。

三、适当地提示对方

产生矛盾与误会的原因,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我们的提示正可使对方信守承诺;反之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们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诺言。

四、有效地直接告诉对方

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诉你所想要表达的对象,将会有效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

五、善用询问与倾听

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在许多人与人接触以及沟通的机会里,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仔细观察并且重视他人情绪上的表现,慢慢就可以清楚了解他人的想法及感受,进而加以引导激励。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事业成功。

2.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二

组织人事工作原则性、政策性强。政策规定执行得好, 可以鼓舞调动人的积极性, 执行不好, 伤人误事。国家关于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到一个单位, 不可能太具体, 这就需要组织人事干部细心领会, 认真把握。一个是准, 不越线, 上下左右留有扩充和发挥的余地。过去有种说法叫把“政策用足”, 似有“吃”政策的味道。政策只有用准用活的问题, 没有用足一说。再一个是过细, 根据情况, 区别对待, 层层到位。政策不能挪用、套用和嫁接。否则就可能滑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边缘。另外, 就是发挥政策的辐射和连锁作用, 把以前和现在的政策融会贯通, 结合单位实际。这就需要有开拓和创造的精神。

二、熟悉情况的能力

熟悉情况, 特别是熟悉人头, 是做好组织人事干部工作的起码要求。工作分配、人员调动、现实表现、使用提拔、奖励处罚等涉及具体人, 一问三不知, 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见其表、不见其里, 是一定做不好工作的。熟悉人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的自然情况, 包括年龄、籍贯、文化、出身、政治面貌、职务等;二是现实表现, 包括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特长, 最好是连其性格、爱好都能了解记熟;三是根据现实表现, 看到其今后发展的目标以及可胜任的岗位。从范围上讲, 所有的人都应该了解, 特别是对现职的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以及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有关人员的情况。情况熟, 方向明, 工作才得心应手。这就需要组织人事干部付出辛劳, 和群众打成一片, 不仅强于记忆, 还要勤于观察, 脑子里形成一本数据联网、声情并茂的“活字典”。

三、综合协调的能力

全方位的组织人事工作, 对于一个人来说, 不是一个或几个面, 而是多个面。工资、职位调配、任免、奖惩、考核、编制、福利、离退休、计划生育等, 几乎无所不包。这些工作尽管有分工, 但又有许多结合部, 组织人事干部如果没有综合协调的能力, 是很难胜任的。对某件事处理有看法, 需要说明;对政策不了解有意见, 需要疏通;工作分配或岗位变动有分歧, 需要协调;分配不当, 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中发生误会或相互间存有成见, 需要补台等。做到这些, 不仅要求组织人事干部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独立办事的能力, 还需要自身大度、无私、谦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极端负责的精神。总之, 一个优秀的组织人事干部, 是一个单位人群中的平衡和稳定的因素。

四、严守纪律的能力

组织人事工作涉及许多政策和人员的机密, 保密是为了对人员的负责和工作的有序开展。所以应该把严守机密作为纪律严格遵守。有的事不该对别人说, 绝对不能说, 包括你的亲人、同事和朋友;有的事以后可以说, 绝不现在说;有的事只能在这个范围说, 绝不在别的场合说。一定要维护机密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一切卖弄机密以显示自己的重要和不凡、把机密当儿戏的做法, 都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大忌。作为纪律, 除了严守机密, 还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事。对人对事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兴趣作随意性的评价和发挥, 不能违背组织和群众的意愿, 胡乱篡改对人对事的定论, 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自作主张, 一切工作都只能在组织、政策和群众的参与监督下进行。

五、文字表述的能力

组织人事工作, 并非要求有高深的文字写作功底, 但是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驾驭文字的能力, 不仅有碍于对政策的领会和理解, 也难于准确和规范地表述自己所承担的业务。一份上报的文件, 不知台头和落款怎么写;一份考察鉴定, 通篇是人们说得不愿说的老话套话和空话, 除了名字外找不到本人的影子;一份调查或总结, 有成绩而没有问题和分析, 颠三倒四, 重复连篇, 满纸是词不达意的病句。这都是不能允许的。在组织人事干部不算太多的文字工作中, 基本都是写人和写事的, 特别是写人的文字工作, 尤其强调表述要准确、真实、规范和简洁。因此, 做一个称职的组织人事干部, 需要有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

六、平衡自我的能力

由于工作的关系, 组织人事干部可能常常事先得知谁要提升了, 谁要受奖了, 谁要调动了, 谁要享受什么待遇了。每当这时, 能够保持一颗平常而冷静的心, 保持一种宽容、热忱和谦虚的态度, 是很重要的。因为组织人事干部的工作就是成全别人, 激励先进, 就是为他人的成长进步搭桥铺路, 而不是要从中获取什么。组织人事干部还有另外一种难处, 工作中除了无意识的疏忽, 即使完全按政策规定办事, 难免也会有人不理解。生活中误会的事是常有的, 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心中产生怨气, 以至于无端地攻击诽谤也不鲜见。每当这时, 也无需急火攻心, 雷霆大发, 或是气馁消极。相信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 相信事实的公正客观, 相信组织的信赖和支持。当然最根本的是基于自己没有私心, 没有把事情办错。组织人事干部也有七情六欲, 工作穿行在矛盾中, 需要有人理解, 也需要自我平衡, 要有点忍辱负重的精神。

七、抵制歪风的能力

由于手中有着一点在别人看来不大不小的权力, 许多只眼睛不时地盯着你。有的人出于某种个人的欲望, 常常用心捧你, 莫名其妙地追你, 从精神到物质, 投你所好, 百般奉承。也有的不好直面于你, 而是通过别人拐弯抹角, 捎信说情, 要你网开一面, 高抬贵手。这时, 组织人事干部必须头脑冷静, 辨别真伪。该办的, 不说不捧也去办;不该办的, 就是说破天也不能办。该办而办了的, 不讨情、不计酬;不能办的也要说明情况, 做好工作。有的人也许只是看重了你的岗位和工作的权力, 而并不看重你的人品和能力, 而你却是应该用人格和能力为别人搞好服务。政策和原则, 是你手中的武器, 原则不能当权使, 原则也不能当钱用。守住原则不动摇, 保持人格不变, 做个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人。这样可能失掉一些“情面”, 得罪一些人, 但最终增添一分威信, 减少一些枷锁。

八、改革创新的能力

3.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应用能力;讨论;演讲;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也就是说,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应用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论述,确保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养成自主应用意识,进而为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性工作。

一、组织讨论活动,锻炼应用能力

问题讨论是凸显学生个性,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活动之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通过有效问题的创设以及讨论活动的组织来进行交流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信任》时,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也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更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如:

1.文本中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理解主人是怎样信任客人的?

3.分析:“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真诚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这句话的含义?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彼此说一说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展示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组织演讲活动,提高应用能力

演讲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走向讲台,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某一主题的看法,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选择好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如,《信任》一课,在导入环节组织学生以“信任”为主题进行即兴演讲,时间限制在三分钟内,学生自选角度进行演讲。比如,有的学生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的讲述来说明信任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从名人故事入手来说明信任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以本节课的文本内容为蓝本进行了演讲等。可见,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年级的升高,这一活动组织的效果将会更好。不仅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实施自主写作,培养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语言交流能力之外,还包括写作能力,但写作一直都是各阶段学生比较畏惧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鼓励学生从生活入手,自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因缺少素材而失去写作的兴趣,也能在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写作的良好习惯。

例如,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情境,如,逛超市、逛公园;春雨、冬雪;侍奉老人等画面。目的就是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产生共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自主写作,自主语言交流,为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邹建成.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浅探[J].教育导刊,2013(2).

4.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四

中共新太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乡镇纪委是最基层一级的纪检机关,对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乡镇纪委对乡镇、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对农村的党风廉政环境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治本功能较为显著。当前,深入开展“能力素质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三项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一、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繁重而艰巨,切实提高纪检监察组织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一是要争取同级党委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基层纪委书记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促进相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协作配合,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能力,把相关任务和责任分解到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完成反腐倡廉工作任务。二是要把好进人关。选拔纪检干部既要注重选拔对象的业务素质,更要注重选拔对象坚持原则和主持正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干部队伍,三是要加强素质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和实践锻炼等途径,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素质能力培训,以此优化纪检监察干部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增强拒腐防变的实战技能。

二、深入群众,强化监督。深入开展“三项建设”,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反映了干群、党群之间的不和谐,是长期以来问题不断积聚的结果。乡镇纪委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机关干部和部门、站所工作作风建设,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是加强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性,改变观念,做好服务。二是规范机关干部的工作秩序,严格工作纪律。建立乡镇纪委书记负总责的“三项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与乡镇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在工作有创新,抽调精干力量专司其职,实现机关干部工作的规范化。三是抓部门纠风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机关纠风工作。四是规范村级管理制度,抓好村务公开,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五是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顺藤摸瓜,提前介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5.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五

新闻来源:原理海泛舟 发布时间:2008-12-23 17:14:02 浏览次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坚强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织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组织保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提高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创新能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自己的调研,谈几点浅见。

创新观念——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要切实转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封闭狭隘、片面发展这四种妨碍发展的旧思想,强化六种新观念。一是强化人本民生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强化科学发展观念。新农村建设要求基层干部考虑问题要全面,推进工作要协调。三是强化改革创新观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湖湘文化传统,抓住湖南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努力争取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四是强化开放合作观念。进一步增强开明包容、互利共赢的意识,把扩大开放作为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动力。五是强化依法办事观念。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做群众工作必须有法律、政策依据。否则,群众不买账,工作受影响,造成不稳定隐患。六是强化民主公开观念。建设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尊重和保障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把公平、公正、公开、公道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

创新思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思路决定着出路,谋发展要有正确的思路。如何形成正确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呢?第一,必须看准市场抓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制调活,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第二,必须用好优势特色。发展农村经济要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地方特色。第三,必须发展科技强后劲。发展农村经济要朝高科技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走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道路。第四,必须在富群众的同时富集体。只有集体有了积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创新内容——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全面加强乡村班子建设

不断地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关键是要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带头人。为此,一是继续普遍推行乡镇干部“两评一考”。即坚持对乡镇干部每年进行一次干部评议、群众评议、组织考察。二是全面实行村党支部换届“两推一选”(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党员选举),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观念强、公道正派、年富力强的党员选拔进村党支部班子。三是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彩,教育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四是强化乡村主要负责干部的届期观念。强化届期观念,就是强调相对稳定,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乡村干部队伍,干部走马灯,思路经常变,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就无从谈起。

创新制度——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的每个环节。比如在决策中建立民情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在人事制度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完善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等;在党内监督中,实行党员干部述职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推行政务和村务公开等。

创新方法——遵循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切实改进工作方法

做工作,方法很重要。方法对了,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做好农村基层

工作,一是要学会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抓早抓小,就可以及时消除问题;消极拖延,就有可能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二是要学会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方法。各地农村村情不同,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善于抓主要矛盾,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用发展凝聚民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三是要学会运用经济杠杆的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利益杠杆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四是要学会情理交融、疏导调理的方法。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基层党组织应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法律、协商、调解等方法,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五是要学会搭建平台、活化载体的方法。比如干群恳谈例会就是加强干部与群众联系、充分了解群众意愿、促进干部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平台。

创新机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6.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六

提高村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能力

为拓展发展思路,县委先后组织全县342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

集中培训,开辟了“村级经济发展论坛”,着重帮助村干部克服“等、靠、要”和无作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了政策倾斜,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教育专项基金,部分乡镇还率先成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基金会,在村级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出思路、出资金、出技术,着力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努力挖掘潜在优势,特别是资源潜力,走资源开发富村增收的渠道。碧塘乡周家、复和乡巷口等村统一建设新民居,农民集体住楼,变生活资源为生产资源,变区位优势为生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走出一条以地生财的发展的新路子。

提高村级党组织依法行政能力

注重抓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近年来,本着“建得起、标准化、管得好、用得活”的目标,大力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工程,集中抓好村级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建设。首先,将此项工作纳入“三级联创”活动的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其次,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采取县里拨一点、乡镇补一点、村自筹一点的办法,先后对全县25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了规范化的建设改造。县里投入66万元,作为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专项资金补贴,调动了农村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积极性。

注重抓村级班子建设。在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的基础上,把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把“文化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把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相结合,举办集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等各类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大力实施村级干部培训工程,每年对全县农村干部进行轮训一遍,切实增强村级干部岗位适应能力;坚持“抓好两头,提升中间,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村级班子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在群众中威信状况等,将全县村级班子分为先进、中间状态和后进三类,对村级班子实行分类指导,先进班子求突破,中间状态班子求提升,后进班子求转化,力求提高农村班子的整体水平。

注重抓激励制度建设。对村干部管理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的探索激励机制。有的村实施管理“百分制”,根据各村的综合得分情况,排名第一的村作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的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推荐上报,得分排第2-5名的4个村在乡镇经济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有的村推行评优“独奖制”,全乡只评一名优秀村支部书记、主任、会计、计生专干、调治主任,进一步增加了获奖名额的含金量和公认度;有的村实行“纵奖制”,打破评奖到村一级止的传统惯例,实施评选优秀村民小组长和乡中心工作先进村民,并请获奖的优秀村民小组长和乡中心工作先进村民一并参加乡经济工作会议;有的采取“村民议事制”,让群众直接参与村政村务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在心与心的沟通中,许多难题得以有效化解,让村干部找到了“治村”良方。这样一来,既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又调动了村干部扎根农村的积极性。

提高村级党组织引领先进文化能力

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活动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了碧塘乡党委、马田镇马田村党支部等“郴资桂党建示范长廊”示范点,充分发挥各种文化活动阵地功能,让农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自觉追求高尚的文化生活。同时,集中抓好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管理运作,扎实推进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245个站点建设任务,使其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窗口、树立党员形象的窗口、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培育新型农民的窗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鞭挞假恶丑等不文明行为,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

提高村级党组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以创新村务管理方式为着力点,在全县实施了党员议事会、村级重大事项民主票决和请示报告、村“两委”班子承诺等制度,不断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确保群众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实现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尊重群众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初步形成了“村情民议、村事民定、村务民评、村果民享”的管理模式,加快了基层民主建设步伐,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坚持依法治村,维护农民利益。切实转变管理方式,坚持依法开展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学法、知法、执法,坚持走法律程序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自我教育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7.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七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培养能力

新课程实施之初,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纷纷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在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观察中我们发现, 很多小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 前排学生唰地转过身来, 满教室里嗡嗡声一片, 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争着抢着张嘴说话, 差一点儿的学生干脆只顾自己做小动作, 谁也听不清谁说了些什么。交流时, 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仍然在说“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小组合作, 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 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 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估。显然, 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形式化的。

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的功能, 让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教师要学习相关理论, 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规律

“概念来自实践又去指导实践, 研究理论可以起到解读本质的作用, 起到规范和指导实践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 再联系目前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种种问题, 我们认为当前的首要问题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认识问题。为此, 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基础理论,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最本质、最核心的属性。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 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 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 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 最终达到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得到良好发展这一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 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

二、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面对现实,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先从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学习抓起。在明确方向, 求得共识的基础上,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采取“探索—交流提升—再探索”的方式, 边探索, 边总结。具体做法是:

(一) 培育学习小组, 完善小组合作机制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 研究、讨论、探讨, 最终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一项任务, 同时个人受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数学课上,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使学生相互促进、密切配合, 共同完成稍有难度的学习任务。然而, 引导不好, 形式上的合作就会失去意义, 误时、误事, 徒劳无功。因此, 培育学习小组, 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 在培育学习小组时,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分阶段设置小组规模的原则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 合作能力几乎为零, 此时合作小组人数最好为两人, 一人说, 另一人听。一人操作, 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 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 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 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 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才能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

2.给小组成员编号的原则

各小组成员中的学识水平、智力能力、性格品质各不相同, 教师可以按不同的水平, 给学生编号, 基础强、能力高、成绩好的同学都编为1号, 成绩中等的编为2号和3号, 学习有困难、能力相对较差的编为4号 (这些只有教师清楚, 学生不需知道) 。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 教师要有目的地向全班同学表明, 请每一组的某号同学代表你们组发言, 请大家齐心协力帮助他整理探究的内容, 为他的发言做好准备。那些不善思考的学生在小集体力量的支持、帮助下, 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 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使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树立起集体意识, 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力量。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原则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 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就会出现只是几个好学生七嘴八舌, 谁也不理会谁, 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 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在成立小组时指导小组成员分好工就显得十分重要。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 他们头脑中没有任何学习的模式, 这时两人小组比较合适。三、四个月后, 再将班上同学分成3人或4人学习小组, 并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以分工:一名组长, 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 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 负责记录、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 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每次合作时, 同学就能各尽其责, 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 谁在里面“唯我独行”了。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一定周期后 (一周或一个月) 调换一次, 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有所了解, 都会做, 并明白每一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 培养习惯与技巧, 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技能, 需要小组成员都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 否则小组活动只能停留在形式上,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掌握这样的技巧呢?我们的做法是从习惯抓起, 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

1.从习惯抓起,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习惯, 才能提高效率,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合作学习来说也一样, 只有有了良好的合作习惯, 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2.从规则做起, 规范学生合作学习行为

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 人数不多, 但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来约束, 教师要组织全体学生共同研制小组合作的规则, 按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如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一个一个地说, 说出自己的见解;别人说过的, 尽可能不重复;轻轻地说, 不影响别人, 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注意听, 听不懂的马上问;整理小组研究成果, 准备全班交流等。

3.从氛围入手, 激励积极的心理暗示影响

除了在规则习惯上加以要求, 还要创设有效的氛围,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充分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让学生对合作学习形成自然。例如, 在每个教室的讲桌前, 用比较活泼的图文形式, 写上“请发表你的见解!请大胆说出你的意见!”在教室布置上营造氛围, 暗示学生敢说、会听。再如, 在走廊墙壁上悬挂一些宣传画, 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暗示作用。

4.以评价为保障, 建立小组合作竞争机制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评价机制运用得当, 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在实验探索中, 我们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 引导学生把个人之间的竞争提升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 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使得整个评价即关注鼓励个人竞争, 更关注小组合作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要通过不断的指导, 长期的熏陶, 通过相互探讨, 不断反思、校正, 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三) 教师及时参与, 给予点拨与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 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无事可做, 而应该深入到小组中去, 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 指导学生的探究,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高效的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及时说明操作程序, 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 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 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 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点拨、指导, 避免了“华而不实”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 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更有效。

(四) 指导学生总结反思, 提高合作学习后劲

总结、归纳是人类赖以发现世界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法, 它是数学大厦中的主干。小组活动后, 教师要及时指导总结、引导反思, 才能够提高学生合作的后劲, 达到合作目的。

教师要在小组讨论、探索之后, 指导学生统一认识, 得出结论。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 在全班交流。这时, 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 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 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

8.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八

关键词: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社会管理能力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职能,突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和管理社区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新课题。在当前新形势下,准东采油厂物业管理公司以加强党建工作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融入党员干部教育新常态,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再发展。

一、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加强社区党组织

着力打造服务群众第一平台。按照“三心合一”(社会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同步建设规划,将县行政服务大厅内行政审批、证照办理、委托受理各类申请、信访举报投诉、项目全程代理和大城管系统引入社区“一站式”大厅,做到一个门受理、一栋楼办事、一条龙服务。开辟社区医疗、养老等便民服务项目,卫生、计生、教育等有关单位发挥优势、抽调骨干、混合编组,深入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定期为居民提供免费检查和咨询等活动,保证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充分发挥社区干部、信息员、楼栋(巷道)长和各类积极分子优势,广泛排查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种民生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信息受理窗口和分类台账。搭建创业就业平台,通过举办现场招聘会、开展“岗位信息入户、就业服务进身边”等活动,做好各类群体创业就业的扶持保障工作。

二、社区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市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社区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对于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社区,提高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党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锤炼党员党性的迫切需要,目的是加强党的意识、党员的意识、党章意识、党规意识、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党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自觉用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过党课的学习,使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立足岗位奉献,展现党员风采

(一)坚持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胡锦涛书记指出“共产党员大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了一定的任务,是同实现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同党的整个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认为,共产党员必须把理想信念体现在实际工作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惜为之付出和奉献,从而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

新中国成立后,同样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模范人物。雷锋,现在美国人都在学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等。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精神。

(二)构建和谐社会、关爱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关爱民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以?“扶贫帮困”为内容的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社区特困户党员、捐助特困学生等,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现金。同时把党员干部奉献活动开展到了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在‘七一前夕,开展“进社区、听民声、知民情、解民意”主题活动,每个党员向社区困难党员献一份爱心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开展“四走进”活动,即:“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企业”大型邻居节演出活动。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距离。

群众对党员干部立足社区奉献,展现党员风采赞不绝口:“他们带来了政策、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关怀……他们真正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群众的褒奖就是对党员干部的最高嘉奖,广大党员用自己的热情、汗水和智慧在群众心中塑造了崭新的形象,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和党组织形象的塑造者。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核心作用

(一)强化社区党员和居民主人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营建“以法治社、活动助社、以德兴社、文化强社、助人自助”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全方位宣传社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赢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二)文化引领,活动推动,提升居民精神境界。以文化为抓手,塑造“美丽、书香、文明、幸福、和谐”的社区为目标,创新“文化”特色,组建和培育一批批有正能量的团队,带动全民参与活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兵团精神共同的认同感;以“活动”为推手,营造文明书香祥和谐的社区。

(三)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设舞台,让所有党员都动起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求社区党组织发挥政治导向、决策把关、思想指导、监督保证、组织发动等职能,而且依靠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党员成为服务社区群众、关心弱势群体的先锋,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友爱和谐的先锋。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区分党员的不同层次,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让社区党员都动起来。

五、结论

推动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社区党组织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就要是自身的工作融入到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中,成为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核心力量。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党和群众的沟通从单向流程到多向交流的转换,尽可能促进信息上下交流的双向运行加强党组织与群众横向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邢培军.“拜城县以“四个着力”为抓手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和社会管理能力 ”[J].前进,2015,02,06.

9.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九

纠纷能力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巩固发展社会稳定好形势专题会议纪要>的通知》(赣办发电[2010]68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着力提高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确保巩固发展我镇社会稳定好形势,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突出提高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素质与能力,着力从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丰富基层组织活动,建强基层干部、党员队伍,加强城乡党组织联建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确保社会稳定的组织保障,为实现我区跨入“第一梯队”的赶超发展目标和打造袁州区西北重镇、加速天台崛起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二、目标要求

通过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牢靠“安全网”;通过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各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把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中坚柱”;通过改善基层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基层党员队伍活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员贴近群众,信息灵、反应快的优势,把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固“防护栏”。

三、主要措施

1、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保障网。严格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组织和带领党员的原则,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扩大农村党组织的覆盖面。要打破以往单一地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模式,地域大、党员人数多,难以集中组织活动的村要改设党总支,下辖党员按其年龄、居住地域、从事行业、所在产业等不同特点,分类设置党支部。地域小、党员人数少,便于集中组织活动的村保留设支部,下辖党员按以上不同特点分类设置党小组。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党员身边,确保每个区域的党员都紧密纳入党的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在每个村细密覆盖,筑牢维护社会的组织保障。

2、丰富组织活动载体,打造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平台。要多形式,多载体地开展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活动。各村继续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坚持科学设岗,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人岗相适原则,紧贴实际抓好岗位设置,增强岗位设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要确保每个村民小组至少有一名“维护社会稳定岗”的上岗党员。在人员集中,相对复杂的村民小组要视情况多配调处理矛盾纠纷的上岗党员。

3、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强一支维护社会稳定的骨干力量。要严格按照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标准,全面加强以村支部书记为重点的村班子建设,配强村民小组干部。对软弱涣散的村班子及时整顿乃至调整。要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区委每年会集中培训一次村党组织书记、主任,镇党委会经常以会代训,加强对村干部的各项政策法规及矛盾纠纷调处常规、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每个村要培养1-2名品行正、素质高、能力强、口碑好,善于化解矛盾纠纷的后备干部。

4、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建好一支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力军。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继续巩固深化“组织一名青年党员工程”,特别要注意把35岁以下的大中专院校返乡毕业生、退伍军人、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及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并跟踪培养发展,确保2011年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名以上青年党员。要

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设施,加强对党员的政策法规教育,并注重利用党员生活在群众中间,信息灵,反应快的特点,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和激发党员及时化解当地群众矛盾纠纷的自觉性、积极性。

5、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维护社会稳定政务环境。全面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树立干部队伍清正廉洁、办事公道的良好形象。以“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契机,大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四议两公开”的有效实现形式,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阳光操作,杜绝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言堂”现象的发生。对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以权谋私、在位不在岗、在其位不负其责等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情况要坚决予以查处,特别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维护良好的基础党员干部形象,取信于民。

6、深入开展联创联建活动,增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帮扶力量。对农村要严格按区党发[2010]8号文件要求,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联建”活动。联建单位主要领导每年到村调研指导工作,分管领导每月到村指导帮助工作,联建干部每月到村帮助工作。要结合联谊活动组织单位干部到所联村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发挥机关干部政策法律水平较高,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见识较广等优势,帮助基层组织、带动基层干部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

四、工作要求

1、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支部要认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作为当前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各支部书记为第一负责人,组织委员为具体负责人。同时建立镇党委委员、党员领导干部挂点包村指导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

2、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镇党委主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上级单位主要参与城乡党组织联建活动,各支部要精心组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使这项工作形成城乡联动,上下互动,互相协作,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同时,在内容上要把此项工作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镇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把提升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作为检验各村“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

3、要宣传促动,整体推进。要充分运用墙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工作氛围。一方面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讲深讲透,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积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的积极性。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善于化解矛盾纠纷的典型部门、村,典型人和事。各村也要注意培养典型,宣传推广典型,以促进全镇各村、各部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整体推进全镇的社会和谐稳定。

4、要强化督查,严格考评。要建立健全督查机制,镇党委将抽调专人组成督导小组对《本意见》要求的各项举措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镇党委将把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情况作为考评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重要条件。

10.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党委几年来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大力推行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工作的“八步工作法”,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走出了一条在推进基层民主中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路子。

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麻柳乡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是重庆市的贫困乡之一。全乡有24个村、2.7万多人,面积94平方公里。1998至1999年间,由于多种原因,麻柳乡社会矛盾激化,党群、干群关系尖锐对立,曾发生过数百群众围攻乡政府的事件。事件发生后,新上任的乡党委班子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认识到,事件的背后除了农民负担过重,更深层的原因是前任乡党委没有很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工作的出发点偏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麻柳乡党委明确提出,要把“为民谋利,造福于民”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为了确保这个出发点落到实处,就必须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正是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麻柳乡党委逐步形成了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八步工作法”。

所谓“八步工作法”,就是凡涉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和重点项目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都通过八个程序,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策,并由村民代表进行管理和监督。第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弄清大多数村民希望办什么。第二步,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初步方案。第三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征求村民对初步方案的意见,争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第四步,民主讨论、确定方案。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根据村民的意见修正、完善方案,推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人选,人选中普通村民必须达到50%以上。所有钱物均由村民代表管理,干部管事不管钱。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第六步,分解工程、落实到户。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第八步,竣工结算、张榜公布。工程竣工后,由群众财务管理委员会清算财务,多退少补,并张榜公布,每个村民均可随时查账。“八步工作法”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

5年来,麻柳乡党委通过推行“八步工作法”,做了大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工作。麻柳乡境内“九沟十梁全是坡,沟深坡陡悬崖多”,交通极为不便,新一届乡党委、政府经过3年努力,将“村村通公路”变成了现实;麻柳乡原来“十年就有九年旱”,全乡90%的农户缺水,乡政府2002年提出兴建“万人饮水工程”的计划,到2004年,全乡已解决了80%农户的饮水问题;2000年以前,全乡仅镇上有5门时通时断的电话,通讯也极为不便,如今全乡已装了1000门程控电话,村民基本上足不出村就可以打电话了。此外,还改造农村电网,解决群众“用电难”问题;新建乡中学,解决村民子弟“上学难”问题;改建乡卫生院,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等等。

麻柳乡党委、政府的求真务实举措终于赢得了民心。推行“八步工作法”后的麻柳乡出现了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过去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现在党员干部与群众关系融洽,群众把党员干部当作贴心人;过去乡党委、政府开展工作非常困难,现在工作顺利推进,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过去麻柳乡社会矛盾突出,现在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转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作风

转变执政理念,为民谋利,造福于民。执政目的、执政理念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谁”的问题,即“权为谁用、利为谁谋、对谁负责和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麻柳乡党委这些年来在不断纠正自身职能错位的同时,权力观、责任观和政绩观等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权力主要是用来管群众的,包括征收各种税费,结果导致干群关系的尖锐对立。“共产党的权力是老百姓给的,只能用来为老百姓谋利,在农村就是要用来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乡人大主席王中福的话,代表了今天麻柳乡党委一班人的共识。过去,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对上级负责,只要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就是做好了工作,而现在他们认识到,“只有对人民群众负责,才是对党负责、对上级领导负责。”乡党委书记李红彬进一步强调说:“我们的牌子上写的是‘人民政府’,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对人民负责’这个根本。”过去,一些干部也想树政绩,却不知道如何树政绩、树什么样的政绩。“政绩应当为人民而树,要树就树为民造福的政绩。”麻柳乡党委、政府这些年来做了很多事情,政绩也很突出,所有这些政绩都是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都是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为民谋福利的政绩,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转变执政方式,尊重民意,由民作主。一是切实支持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自主决策权,充分尊重民意,让人民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八步工作法”的前五个步骤,都是民主决策的内容。其中,第五步要求工程方案必须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这就改变了过去由干部说了算的做法,让村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村民有了充分的决策权。二是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模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自主管理权,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在修建公路及兴办其他公益事业时,都由村民推荐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并保证其中有50%以上的村民代表。领导小组中的干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即“干部管事”;领导小组中村民代表的主要职责是代表群众管钱管物管账,即“群众管钱”。任何工程的开支,都必须经过承办人、工程质监员(村民代表)、两名村的负责人和两名专门管钱的村民代表签字后才能生效,使群众在参与管理中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其实质就是要真正支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尊重民意、由民作主的民主执政方式,有利于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避免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它是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执政理念在基层工作中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转变执政作风,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民主执政方式要求具备相应的民主执政作风。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将群众的意见真正统一起来,是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首先,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麻柳乡党委过去也曾想为群众办事情,但由于干部不深入实际,听不进群众意见,干部和群众想法不合拍,结果往往好心办坏事,出力花钱干活,群众却不满意。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乡村干部串万家”活动,深入农民家里,了解民情民意。干部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以朋友、兄弟、姐妹、儿女身份,通过会上畅谈、院坝座谈、路上交谈等形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同时,发出近万张征求民意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心解决群众疑难。其次,由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压服方式开展工作,转变为与群众平等对话、以理服人。群众对于兴办公益事业,认识上往往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麻柳乡这几年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大办公益事业,工作之所以顺利开展、成效之所以如此显著,离不开乡村干部所做的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比如,某村修公路时,乡领导就先后48次深入村组召开会议,发动群众,研究方案,征求意见,解决矛盾,使工程顺利完成。

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改善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形象

提高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过去,很多基层干部决策时背着群众、管理时唬着群众,片面地要求群众听从命令,严重影响了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很多工作就难以开展起来。推行“八步工作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得到了体现,真正把人民群众想办的事和党委、政府要办的事合而为一。村民们说,现在乡里村里的大事都是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的,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参与,干这些事就好像给自家盖房子一样,出钱出力都值。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这样在民主方式中被激发了出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年麻柳乡党委、政府每发出一个号召、每推动一项公益事业,都能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修建乡村公路中,总投资1200多万元,其中群众自愿投资投劳折计就达1150多万元。

提高了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行“八步工作法”,由人民群众自主决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使乡党委、政府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统筹协调,科学务实地确定麻柳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他们在充分了解实际、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麻柳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先后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公路畅通工程、万人饮水工程、城镇化推进工程、教育振兴工程和网络覆盖工程“五大民心工程”,为麻柳乡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二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决策权下放到村里,由各村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优势来确定,然后由乡政府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和推动。近年来,麻柳乡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比全县高9.7个百分点。

提高了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能力。廉洁自律,首先体现在乡党委、政府自觉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进行自我约束上。麻柳乡党委、政府为了切实有效地实施“八步工作法”,创造性地制定了政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干部下村“四不准”制度、工程招标“动态标的”法和干部误工“定额包干”法等,自觉运用制度的力量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和监督。比如,政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即要求政务财务实行全公开、真公开和常公开。“全公开”是以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实行全内容、全过程的公开。“真公开”是以财务清理为重点,做到真正的透明。群众对公布的内容若有疑虑,可随时查阅每一张发票。“常公开”就是使公开经常化、常规化。乡党委、政府要求村村都有村务公开栏,每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和其他应公开的内容,并将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细化为4项12条,每年考核一次。再如,干部下村“四不准”制度,即乡干部到村里办公不准打牌、不准赌博、不准白吃,村里不准有招待费开支,从而切实堵住任何可能导致腐败的制度漏洞。廉洁自律还体现在乡党委注重对干部的日常教育,防微杜渐,对干部高标准、严要求上。“淡名利如水甘为孺子牛,重事业如山当好领头雁。”这副挂在乡党委会议室里的对联,是对乡党委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他们时刻以事业心、责任心自勉,不让任何腐败之风乘虚而入。近几年麻柳乡大兴公益事业,涉及众多的项目和大笔的资金,却没有出现一例干部挪用或贪污的现象。

改善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形象。一是树立了一心为民、求真务实、重信守诺的形象。麻柳乡党委、政府不仅在大事上真抓实干,而且在做每一件事的具体过程中都坚持为群众利益着想。比如,在修建乡村公路时,他们自觉地从群众方便的角度来确定线路,尽可能地照顾到更多群众的需要,所修建的乡村公路无一不是“群众路”。他们力戒向老百姓许空诺、打白条,一旦承诺了的事情就努力去做。群众过去骂干部,现在敬干部;过去怕干部,现在盼干部。干部下村,群众争着往家里请。二是树立了深入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形象。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比如,在麻柳乡公路大会战期间,干部白天修路,晚上做群众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的一上工地就是一两个月不下山。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党员,麻柳乡的党组织才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1.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十一

一、优化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环境最大的区别在于,信息技术课在电脑室进行,如果电脑不能正常运行,就无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更谈不上组织教学。因此,优化并维护好电脑室设备是搞好信息技术课组织教学的重要保证。

1.一间电脑室往往要供多班学生轮流使用,为了使每一节课都有一个统一的教学环境,每台学生电脑都应安装硬盘保护系统,并设置为每次开机还原。这样,不管上一节课教的是什么内容,也不管学生把电脑设置得如何混乱,甚至误删了系统文件等,只要一重启电脑,系统马上还原为正常模板。这也省却了教师课前的电脑维护时间。

2.电脑室安装电子教室教学软件,这样学生一开机,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教室软件进行点名,发现哪台电脑不能正常启动就能及时处理。教师讲课时,还可以通过教学软件锁定学生的键盘、鼠标,防止学生在下面玩电脑游戏,在学生练习时可以监控学生机的操作情况,可以分发文件、收集作业、展示学生作品、远程辅导学生等。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可以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3.电脑室的学生机最好是纵向摆放,让电脑背靠背,学生面对面的坐着,电脑多的教室,可以在教室靠墙的一边再增加一列。这样既方便学生进出教室,又方便教师巡视,也不会使显示器隔开教师与学生,而所有的电线都在桌子后面,学生触不到,也能确保安全。

二、定制度,立规矩

1.制订机房管理制度是保障信息技术课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因为,机房里有众多的电脑设备,每台电脑都通着电源,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安全,同时还要保障电脑正常工作不受损坏。另外,由于机房里教师不容易全面观察到学生的举止行为,学生有可能背着教师打游戏、上网等。因此,要确保课堂上的人、机安全,防止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就必须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可制定以下机房管理制度:(1)学生到机房上课必须排好整齐的队伍,安静地进入电脑室,按原定的座位就座,不准打闹、说笑,不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调换位置。(2)不准带与课堂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包括零食、水瓶等。发现有纸屑等垃圾自觉捡到垃圾桶,自觉维护机房清洁卫生。(3)进入电脑室开机后,安静坐好等待老师上课,不得乱说话,不得玩电脑,有问题要举手。(4)上课时不准玩游戏、聊天,不浏览非法网站、传播非法信息,不准在电脑和电脑桌上乱刻乱画,不准修改或删除别人的文件。(5)操作中,电脑发生故障,学生应立即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拔插电源、随意开关机。(6)不准利用机房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宜。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带光盘、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到电脑室使用,防止病毒传染。(7)禁止学生随意下载软件安装。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防止学生到机房上课时抢电脑、争座位、吵吵闹闹的现象发生,教师要给学生电脑贴上编号,每届学生到电脑室上的第一节课首先是讲制度、讲规矩、讲纪律的课。我的规矩是:每节课预备铃一响,班长和中队长就组织同学按班级自然组的顺序整齐地走到电脑室,教师在远处监视;每学期的第一节课,由教师按学生进入教室的先后次序安排好座位,学生记好自己的位置和电脑编号,一个学期就固定这个位置,没有教师的允许不得随意调换座位。由于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用的是免费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每班学生都是到电脑室后才发给他们课本,下课后再收回。因此,学生进入教室后,由每组的第一位学生负责发书,学生得到书本后一边预习一边等待电脑启动。这能够避免学生在等待开机的过程中由于无事可做而玩键盘、鼠标或聊天等。在课堂中,除了回答问题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外,学生不得随意说话,有问题要举手;电脑出现问题时,学生无法自己处理的,要由教师进行处理。下课时,每组最后的一位学生负责把本组同学的课本收集到讲台上,其他同学关机并把凳子摆放好(靠在桌子边上),按秩序到走廊排队离开。

三、精心备课,把握课堂

一节课教给学生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呢?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做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是帮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做的时间。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教师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解就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为,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还是在被动地听。教师讲的东西得不到落实,势必是“只开花,不结果”。信息技术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了,才能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验过程,总结方法。所以,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至少一半的课时),让学生静下心来实践。

其次,要给学生想的空间。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二大特点是创新性,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所以,课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所学内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愿望。这里所指的实践内容不是零零碎碎的小练习,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教学设计时只要在最终作品的功能、知识技能应用上给出具体要求即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巡视学生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具体做法是:(1)在上理论知识、小常识等内容时,让学生全部面向教师,不要看显示器,集中精神听课。教师在进行操作演示时,学生端正坐好,面向显示器,手不能放在键盘、鼠标上。(2)利用电子教室软件的缩略图查看功能,实时监控学生机。发现学生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时,及时向学生机屏幕发出警告消息或远程锁定学生机。(3)学生上机练习时,没有什么特殊事情,教师最好不要到学生中巡视,尽量在教师机上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查看或与学生进行交互辅导。教师在查看中发现有好的学生作品,可以通过电子教室进行转发,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借鉴。在不需要学生上网时,可以把外网关掉。(4)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强、完成任务较快的学生给予一些激励的措施。如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的,经教师批准后可以玩小游戏或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听课时认真听,做练习时用心做,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堂上电脑故障何时排除为宜

信息技术课以动手操作为主,机房里的电脑天天都有学生使用,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电源接触不良、即插即拔设备松动、鼠标不灵或软件坏损等问题,使部分学生的电脑看不到教师的教学演示,或不能正常的与教师同步操作。这时学生可能会举手请求教师修理电脑,个别性急的学生可能还会大声地喊教师去他那儿排除问题,打断教师的上课进程。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最好不要忙着去处理。因为,电脑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马上就能排除。一节课时间很短暂,教师为个别学生解决电脑问题时,其他学生干什么呢?学生没事干,课堂还能安静吗?但是,电脑故障不排除,个别学生没事干,也可能去影响别人。因此,关于学生电脑故障何时排除的问题,新学期开始时就要定好规矩:“当你的电脑不能正常使用时,请你先和旁边的同学共用一台,等老师上完新课后,大家上机练习时,再为你修理。”当然,修理电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靠教师多看资料,经常不断地请教维修电脑的技术人员,掌握电脑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12.如何提高组织能力 篇十二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一批有胆识和眼光的人士, 利用国内巨大的需求市场和人口红利, 快速把企业规模做大, 同时也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如:机会、短期主义, 以当期利益为导向。最典型的是原来从事制造和生产的企业, 把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 而没有加强本行业的研发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还是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盲目的投资, 出现了大量老板“跑路”的现象。为了致使本行业, 建立百年长青基业, 国内企业必须做好战略管理和组织能力建设。

(一) 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战略和组织能力

“战略”和“组织能力”这两个热词, 众口皆知, 也是被大众常应用的词汇。但是其内涵是什么?大家还是比较模糊的。战略:简单说确定将来3~5年何处竞争、如何竞争、何时竞争。组织能力指的不是个人能力, 而是一个团队所发挥的整体战斗力, 是一个团队 (或组织) 竞争力的DNA, 是一个团队在某些方面能够明显超越对手, 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主要特质为:独特性、深植于组织内部、不依赖于个人;持续性;为客户创造价值;超越竞争对手。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 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 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 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 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 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其原因通过分析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战略方向问题。虽然国内环境商机无限, 但是有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 采用机会导向, 或者有了战略却没有能在执行中坚持最初的寻找, 受短期利益诱惑走上多元化道路, 盲目扩张, 把企业送上不归路。

二是没有合适的组织能力。有很多企业有很好的战略, 但是没有强有力的团队, 在商机出现时, 也没有办法把握。例如, 采取并购战略, 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协同和范围经济效应, 但是企业没有并购整合能力, 只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金钱。同时还会拖累原来的业态, 特别是对现金流。

(二) 企业成功的模型: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企业的成功受到很多外部和内部的因素的制约, 在外部的动因没有办法控制的时候, 企业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条件, 调整自己的战略。内因组织能力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打造磨练出来的。成功的企业在这两因素的影响下, 才能发展生存下来。但是这两个因素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 而是相乘关系。方向性的战略规划是正确的, 那在适合的组织运作下, 会迅速取得阶段性的收获和成就。企业有很优秀的团队, 但是没有根据外界的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 那优秀的团队战斗力很可能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绊脚石。诺基亚手机从原来的市场老大, 到现在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到10%, 主要问题可能是当时没有看好智能机市场, 战略出了问题。企业的战略可以通过请国际咨询公司帮助, 在短期内制定和规划好。但是困难的是怎样打造有战斗力的组织, 使之能为顾客创造持续超值的服务 (或) 产品?

(三) 打造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模型

企业通过自己或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士, 通过SWOT、波士顿矩阵等工具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分析, 确定自己的主战场、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明确战略方向后, 要明确两三项与战略最直接相关的组织能力 (如创新、低成本、服务等) 。在此基础上设计组织模型, 组织能力的三角模型如下图:

支撑组织能力的第一个支柱是员工能力, 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 必须具备能够实施企业战略的组织能力 (如创新、低成本、服务等) 需要的知识、专业和沟通协调技能、概念管理技能等。如何能够使员工的能力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首先通过企业高管与咨询公司专家共同制定员工能力胜任模型;第二、根据胜任模型进行能力审查和规划;第三、寻找和筛选符合要求的员工;第四、对满意的员工进行巩固。

第二支柱是员工思维模式。如果能够调动员工的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让被动的工作, 转变为自己每天关心的事情, 让其追求和重视的事情与公司需要的组织能力匹配。那么如何重塑员工的思维模式呢?第一步:确定理想的员工思维模式;第二步:审核现存的员工思维模式;第三步:制定思维模式改革战略。一般来说, 要重塑员工的思维模式最少要两年以上, 主要的行动是由上往下:领导做好表率、建立危机意识、纳入KPI指标考核、文化不向业绩低头 (降职或开除) 。

第三支柱是员工治理。员工有能力和热情, 积极投身工作中, 但是能否达到目标, 还受制于企业的组织层级和构架。优秀的组织, 必须是权责明确、流程简洁规范高效、信息流畅。能够把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具体的员工, 实现无边界管理且协同效应明显。企业要根据自己不同规模环境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 通过分析价值链中不同的角色, 明确职责和权限, 最后把工作职责纳入业绩合同中, 在合同规定关键量化指标KPI和工作任务类指标。

二、某集团建立战略驱动下的组织能力提升变革之路

某 (集团) 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 其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 有实体企业2, 300多家, 在职员工40万人。其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 在内地间接控股6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 某创业、某电力、某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其燃气、水泥位列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 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2013年排名第187位, 2011年在央企业绩考核中排名第7。某电力是中国业绩增长最快、运营成本最低、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 经营利润1000亿, 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 把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为什么作为已有70多年历史的公司, 能够取得持续的成功?在非垄断行业内经常创造新的标杆?为股东创造非凡的业绩?这可能是得益于永不满足, 敢于突破传统, 颠覆自我, 努力探索、实践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的精神。近五年来, 其从战略管理和组织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变革和创新:

(一) 坚持战略驱动, 强调战略落地

以集中化成本领先战略统领各业态高质量平衡发展, 以差异化策略打造和提升优于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其中集中化战略有:目标市场聚焦、技术选型聚焦、业态结构聚焦、价值链聚焦等。成本领先战略有:项目开发低成本、工程建设低成本、业务运营低成本、融资低成本、多业态协同等。坚守战略底线, 有所为、有所不为, 保证了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 成就了企业高速、高质量成长。进入煤炭行业, 将业务价值链拓展到了燃料的生产环节, 为进一步巩固价值链的整体成本竞争优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 调整煤炭业务定位为:供应链安全协同、效益协同、战略协同。整体用5~10年的时间, 通过火电、煤炭、物流协同发展, 稳固煤电核心业务价值链;通过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前瞻性布局, 紧扣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方向, 培育公司未来增长点;通过成本领先战略, 统领各业态的专业化发展, 建立各业态的低成本优势, 协同打造公司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共赴“世界一流企业、最受尊敬企业、最佳雇主企业”的愿景, 实现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最大化。

(二) 提升组织能力举措

资源获取能力:通过充分发挥集团多元化优势, 与各级政府部门保持良性互动;前瞻性分析中央及地方政策变化, 敏锐捕捉资源开发并购机会;加大各业态之间、各层级之间协同, 强化大团队意识, 共享开发信息;建立投资评估模型, 快速预测资源商业价值;与金融机构加强战略合作, 拓宽融资渠道, 低成本获取资金资源。

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 举办60班、70班以及未来的80班, 请国际杰出的教授授课, 对经理人素质和领导力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电力控股启动“四个一批”及“提拔一批、轮岗一批、交流一批和淘汰一批”的选拔活动, 形成机制, 推动组织管控落地, 激发组织活力。本次共有21位员工通过竞聘走上经理人岗位, 8位经理人提出交流意向, 6人淘汰出经理人岗位, 50位员工进入高潜人才库。

启动未来之星项目, 每年从全国知名校府招收大量的优秀毕业生, 开展为期一月的夏令营, 通过此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教育。让员工能够接受集团的文化, 建立组织需要的思维模式和聚焦每天关心的活动。从系统外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 而且基本都“存活”下来。并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翻越心中的雪山”和重走“玄奘”之路等活动, 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 寻找内心的正能量, 激发和保持工作激情。

推进内涵式增长, 在集团全面推行精益管理, 请精益管理大师培训, 培养大批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建立业务标准化流程和精益管理评价与激励机制。树立“大安全”理念, 推广NOSA安全管理体系, 分阶段实现NOSA三星级目标。通过与国内最先进的企业进行对比, 主动查找差距, 发现自己的不足。创造了多项国内新标杆。特别是股东回报率远远领先于其他集团。

根据集团的规模和战略需要, 及时调整了组织架构, 以事业部制为主。原来的集团下设三个事业部, 加强了调控能力。成立分公司的架构, 统一了采购, 增加了采购量, 增加了议价能力。通过内部财务5C管理体系, 更加关注现金创造、现金管理、获现率、ROIC (投入资本回报率) 等指标。对以往的账目和预付款的清理, 减少了3亿左右的银行商业贷款, 节约了2000万/年左右的财务费用, 更加体现了协同效应。

(三)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某集团能取得这样的持续成功, 得益于集团高管团队明晰的思路和管理理念, 抓住了成功企业必须的因素。同时也证明了以下三点: (1) 企业成功的模型: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值得国内企业好好地学习。 (2) 企业的高速持续增长不是只依靠三、五人去拼市场的时代, 必须依靠整体组织的力量。 (3) 组织建设是“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好的一把手一定是组织发展的专家。

摘要:通过对持续成功企业要素的分析, 总结企业战略及组织能力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建立了两个模型, 为想建立百年长青基业的企业家们, 提供了超强的实用指南和流程框架。同时通过国内一流的大型集团的案例, 能给予其他企业一定的启发。

上一篇:地产订房协议书下一篇:信息化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