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引力的小故事

2024-10-01

有吸引力的小故事(共14篇)

1.最有吸引力雇主 篇一

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Universum发表最新的“全球最具吸引力雇主”排行榜。这份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来自全球12个地区、共144,000名即将投入职场的商学院或工学院学生,问卷询问受访学生心目中最向往的理想雇主。结果显示不论是在商学院或工学院学生的评选中,Google都获选为最具吸引力雇主的榜首。据报导,Google软件工程师平均基本年薪为128,336美元(约100万港元),比其他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92,648美元的标准高出甚多。商学院学生最心仪的第二及第三名雇主为毕马威会计师行及宝洁公司(P&G),工学院的学生则为IBM及微软公司。

游牧族

职场游牧族是指追逐收入而居的一群,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一般以兼职、短期合约和自雇等多种形式赚取收入。

在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环境下,不少年轻人频密转工,甚至出走多国,形成游牧族群体。根据国际经合组织统计,他们的踪迹遍及欧美地区如美国、法国、德国及荷兰等;在亚洲的日本及韩国,每5人就有1人是职场游牧族。而国内的游牧族亦迅速发展,愈来愈多年轻打工族看见高层退休无期,深感晋升无望,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无力感,加上在经济及政治环境的转变下,年轻人意识到很难突破财团霸权的控制,更加重视个人价值及生活质素的追求。而游牧族的出现亦衍生多个商机,如集体工作室,让游牧族以相对低廉的价钱跟其他创意人共享工作空间,以及共用收信等秘书服务。

闪辞

继“裸辞”之后,“闪辞”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词。

有北京调查显示,职场新人有6成是闪辞族,在短短3年内,57%转工两次以上,32%转工3次以上。就业专家指出,大学生在毕业3年内发生离职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已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3年中发生过离职的人的薪金收入低于未离职过的人。专家建议,大学生应该发掘除离职之外的其他提升自我、拓宽个人发展空间的途径,包括在原公司转换不同职位或部门、承担更重要的技术任务或管理工作、获得晋升所需要的学历或职业资格证书、累积职场经验与人脉等。

2.励志的小故事有哪些 篇二

关于科比4点训练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罗伯特和美国男子篮球队一同来到拉斯维加斯。

那是队员们开始合练的前一个晚上,已忙碌到深夜的阿勒特正准备上床休息,而就在这时,罗伯特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想,这时还会有谁打来电话呢?因为时间已是凌晨3点30分。

该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吧!罗伯特有些紧张地接听电话,是科比。“罗伯特先生,希望没打扰你。”科比说。如此有礼貌,没有一点大腕的架子,尽管罗伯特犯困得快要支持不住了,但他仍然很客气地说:“怎么会打扰呢?科比,有什么事吗?”电话那头说,“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帮我做点体能训练?当然,一会儿在训练馆里见!”罗伯特挂了电话,匆匆往训练馆里赶,他想,不能让科比在那儿等着。

到了训练馆,竞让罗伯特吃了一惊,科比不知是什么时候到达那里的,只见他已训练得浑身被汗水湿透了,仿佛刚从水中爬起来的一样。

见罗伯特故意装出一副很有精神的样子,科比一见,说:“要辛苦你了,我们开始吧?”在罗伯特的指导下,用了1小时15分钟进行体能训练,然后是45分钟的力量训练。时间已快到早上6点。罗伯特觉得实在有些坚持不住了,说:“对不起,我要回酒店休息了。”科比说,“让你辛苦了,谢谢你!也好,我去练投篮。”

按照安排,上午11点,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的罗伯特得去训练馆指导全队合练。当他到达训练馆时,已到齐了的队员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和教练讨论着什么,可科比仍然满头大汗在练习着投篮。“你啥时候结束呢?”罗伯特特别感动地说。科比反问道:“结束什么呢?”罗伯特说,“投篮训练。”看着手中投出的篮球划了一个弧,稳稳落入篮框内,科比说,“这不就结束了。”原来那一个球是他那天投中的第800个球。

罗伯特书中的这次记载,只不过是科比漫长运动生涯中的一天、一个片段。其实自从进入NBA后他几乎都是这样,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出现在湖人队的训练房中了,不过并非常常有训练师指导。

3.有哲理的小故事优秀 篇三

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突出。《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宽容是一个老板的美德。

现代的领导,都难免遇到下属冲撞自己、对自己不尊的时候,学学宋太宗,既不处罚,也不表态,装装糊涂,行行宽容。这样做,既体现了领导的仁厚,更展现了领导的睿智,不失领导的尊严,而又保全了下属的面子。以后,上下相处也不会尴尬,你的部署更会为你倾犬马之劳。

4.有哲理的小故事:学会说话 篇四

从前,有一个农夫救了一只熊,熊非常感激,说可以做农夫提出的任何一件事来作为回报。农夫说:“你的身上太臭了,熏到我了,你在你自己身上砍一刀,我心里就平衡了。”熊照做了。几个月后,农夫又碰到了熊,问它:“你身上的伤口好了吗?”熊说:“身上的伤口早好了,可心里的伤口却永远无法愈合,因为我每想起你的话,心里都像刀割一样疼痛。”

的确,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刀,也不是剑,而是语言。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话,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这并不是说你要多么世故圆滑、阿谀奉承,而是说你要真诚善良、话不伤人,还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晚躺在床上入睡之前,请你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每天,你都会说成百甚至上千句话,哪句话暴露了你的粗俗和无知?哪句话让你坏了事?哪句话像刀子一样伤害了别人?也许你会说:“这样活得好累!”可是,言行举止是一个人素养和内涵的直接体现,“言”又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你应该明白一个“言”字的地位和价值。

第一,静坐多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把背地里议论他人的时间放在自我反思上,既可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的目的,又可以避免招惹别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一张密致的大网,你上午议论别人的.话,说不定下午就顺着这张网传到那个人耳朵里了。如果有人对着你议论别人,你只需微笑着沉默着倾听即可。

第二,不爆粗口不说脏话。把粗话当做口头禅并不能显示你多么豪放帅气,相反,只能显示你素质低下。如果有人对你恶语相向,你也不必自降身价和他对骂,你要绅士一样有理有力有节地回应他。要知道,这种不带愠色的回应比对骂更有威力。

第三,三思而后言。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我觉得,说话也有必要三思而后言。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开口之前就要考虑好后果。有些恶劣的玩笑,你一逞口舌之快,却深深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别人嘴上不说,可心里已经记下了你的粗俗与不和善。

第四,不要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愚蠢的人把心放在嘴上,聪明的人把嘴放在心里。没有人喜欢吹牛说大话的人。有些时候,看穿但不说穿,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第五,学会说好话,由衷地欣赏、肯定、赞美(不是奉承)别人。这是拉近心灵距离的有效途径。你喜欢一个人,对他好,他是一定能够感觉到的。你无需花费一钱一厘,也无需谋划算计,就能收获最纯洁、最真实的友谊。

5.怎样才能让课堂有吸引力 篇五

“世间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此诚为至理名言!对这个论题来说,它又有两方面的诠释,一是课堂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去“为”。基于兴趣的积极地探知,所能产生的巨大效能自是不必赘言的,哪里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呢?所以有吸引力课堂当然是好课堂的最无可争议的评价标准和最终目标。

那么,又如何使课堂具有吸引力呢?这是本文文首这句话的第二层解读,那就是为之。为之,探索也,尝试也。你要是不觉得它重要,认为只要把问题讲清楚了,目标明确,例题典型,训练到位。没有误人子弟,对得起国家给的“皇粮”了,那就不会再去思考所谓吸引力这样似乎可有可无的添头了。那多半,你的课堂也就止于严谨清晰这个赞誉了。当然,为之,若不是倾力而为,那也未必可以使之“易也”。我已从教多年,从开初想把问题讲清楚,到现在越来越觉得,是要让学生“想把问题弄清楚”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近年来“为之”的思考和探索还很不成熟,但置身于更轻松的课堂氛围,体会着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愈觉得愉悦活泼的课堂那难以拒绝的魅力。借此,抛砖引玉,祈望更多优秀的同仁能不吝赐教一二,让教书这行当不那么枯燥乏味又或可特别有趣才好。

营造有吸引力的课堂,最不可缺少的,我以为,是对学生的极大热情。有了热情,你才会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去吸引他们的注意,挑起他们的求知欲,并乐此不疲。你看那些搞传销的,个个都象吃了兴奋剂,手脚并用,动作夸张,表情生动,眉飞色舞,那演说也是抑扬顿挫,激情四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由得你不听不信,不知不觉中被其蛊惑。可以想见,如果能以那种状态,也许只要一半,也足以使课堂中的听者不至于瞌睡吧。学生是可塑性最强的一个群体,朝气蓬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多么值得我们去为之付出!回想我在工作之初,虽然也对学生也有着较强的责任心,但总觉得教师的职业单调枯燥,说白了就是个“二道贩子”,没有挑战性,顶多做做题而已,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张狂。不曾潜心下来研究研究教材,学习学习教法,备课、批改作业也是马虎了事。这样凭着年轻人的锐气和对学生们的霸气,也能取得了一些所谓的成绩,却更不把教书看成是件难事。这样的思想盘亘脑海,自然也就止步不前,乐得个老调常弹,从不考虑学生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自己孩子开始入学,我越来越能体会到教师岗位的重要性。孩子喜欢的老师都是有热情的老师,而不是严厉的老师,因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让孩子们上课跳草裙舞的英语教师,他可以主动查阅词典,阅读英文资料。可见成绩不是主要的,兴趣才是关键的。所以,老师首先要有热情,饱满的热情才会激起热情,乐观的情绪才会感染学生。

好了,有了热情,还要有方法吧。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增加你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至于方式,那当然多种多样。长得美丽潇洒自然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否则至少穿着得体,面目和悦。声音悦耳动听,普通话标准流利,固然更有吸引力,但至少洪亮清晰,抑扬顿挫。年轻的起码该有活力,年长的则应更加包容。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适当的时候也不妨评评古今,侃侃时事,显露显露才华,弘扬弘扬正气,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这都很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你爱他,爱他们每一个!他爱不爱你是后话,你先让他知道你爱他。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是你对他的爱,一声问候,一句鼓励,就是你对他的爱,一次谈心,一次面批作业就是你对他的爱。值得提倡的是和学生多些交流,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如果学生能喜爱老师,必然会关注老师的课堂,也自然容易被老师吸引。

要想课堂有持续的吸引力,只有老师的个人魅力还不够,归根结底还要靠学科魅力。数学学科看似枯燥,实则凝结了古今中外多少先人们的智慧和灵气,奥妙无穷,耐人寻味。作为老师,想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过硬学科功底自然必不可少。不能止于然,而是要洞悉所以然。不是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是让他们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哪些可以这样做,我们还可以怎样做。不是生硬模仿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才具有学习的价值。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意识到,要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动手。老师不应该只是“二道贩子”左边买,右边卖,而是要经过深加工,对学科知识有自己的理念和认知。对每节课的目的和重难点了然于胸。有这样高的学识水平,当然能居高临下,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又能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拨云见日,学生自然会茅塞顿开,兴趣盎然。很多的数学知识本身就很优美或者有趣,在这些课堂中,一定不要放过。例如,一个四十五人的班级,至少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用辗转相除法除啊除,就可以求出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一张纸厚只有0.1毫米的纸,对折51次是225179981368524.8毫米,也就是2,2518万千米,比太阳与地球相距的最远距离1,5210万千米还要多近1亿千米等等。还有很多精妙的数学思想,简洁的数学方法,直观的图形语言都能给学生智慧的启迪,美的感受。有了这样的熏陶,当然会沉醉于数学的课堂。

有魅力的老师,有魅力的数学,就像好酒好肉。要想吃得过瘾,顶好再加些作料调味剂,更能锦上添花。有些老师编的顺口溜,或通俗易懂或幽默诙谐,可以传唱很多年,例如求轨迹方程的直接法步骤:“建设现代化”;平移时或椭圆焦半径公式中的“左加右减”;我在高考前指导学生时,也诌了几句,提示容易忽略的常见问题:“二次项系数,q等于1;定义域优先,K要属于Z;斜率不存在,判别式讨论;沉着和细心,一定会胜利!”,希望他们能默念几遍,定定心神,减少点失误。有些时候想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不妨来点噱头,把“相关点代入法”戏称为借尸还魂,把某同学的解法定义为“某氏解法”,或者来两句蹩脚英文调侃调侃,博大家一笑,活跃下课堂气氛。都能收到良好的“笑果”。

6.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十四 篇六

上小学时,我很淘气、很好动,成绩也不好。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了许多数学作业。放学后,比我高两年级的姐姐为了能多和我玩一会儿,就帮我把作业都写好了。第二天交出作业以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着结果。熬到数学课,老师将作业本发到了每一位同学手里,惟独没有发给我和另一位成绩很好的同学。只记得当时我脸色通红,觉得肯定被老师发现了。于是,我低着头,紧张地等着老师的“判决”。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我和那位同学的作业本展示出来,并且说:“同学们,这是老师批改时遇到的最工整、最准确的两本作业,希望大家以后多向这两同学学习!”然后说出了我和那位同学的名字。在同学们羡慕和怀疑目光的注视下,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下课后,老师单独将作业本交给我,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希望以后你能够自己将作业完成得像今天这么好。”那天以后,每次写作业时,我都格外认真,甚至超过了姐姐的笔记,成绩也不断得到了提高,甚至其他学科也都有了起色。

中学时,有一次英语老师点名让我朗读一节课文。那节课文是我花了很大心思预习过的。读后,当我满怀期待地等着老师的肯定与赞扬时,得到的却是这样的一句话:“你读的这是什么?是英语还是念经,你的口语太差了,以后要多锻炼……"伤心的我从那次起就不再喜欢英语了,直到现在英语仍然是我最最弱的一项。

7.适合晨会讲的小故事有哪些 篇七

他说:“现在我的每一天,都过的是很感恩的生活。以前怕死,之后不怕了。像前些时候常摔飞机,我却照样搭飞机来去国内外。事业上越来越放下,志业越来越提起。”

他从死亡边缘回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馈社会。他说:“真正的欢喜,是亲身投入。”Michael·Landon曾说过一段深具寓意的话:“在我们一出生时,就应该有人告诉我们,你已朝向死亡前进。那么

我们就会全心全意好好的生活,善用每一天和每一分钟。”

时间,由无数个“当下”串在一起。每一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带有有恒的种子。抓住每一个当下,人生了无缺憾。许多人一心想活得长寿些,我不知你怎么想,但我认为,与其活得长,倒不如活得好。重要的不是你活了多久,而是你活得“好”;重视生命的“亮度”而非长度。套一句Bernard·Jensen的话:活得够长,不一定活得够好;但是活得够好,就是够长了。

8.如何让大学课堂更有吸引力 篇八

埋怨学生,不如先练教师

大学生上课不积极、不认真是国内大学里的一种普遍现象。经过初中、高中连续多年的紧张拼搏,多数大学生都有喘一口气、轻松一下的想法。可是,讲台上的教师照本宣科,有口无心,怎么能出好课?不出好课又怎么能让学生认真上课?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任德呈反问道。

这个发问在华东理工大学影响甚深,并促使学校成立了“本科教学顾问组”。顾问组由在本科教学中奉献了一生心血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本科教学顾问组主张从教师自身找问题。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转化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顾问组采取听课、举办授课比赛等方式,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各个学院也将教师培训工作重视起来,化工学院率先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专门制定了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条例、培训方案,由国家级教学名师、上海市教学名师共11人全程指导。

2010年11月,华东理工大学的青年教师孙伟振在全国第五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上,他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的探讨赢得了众多同行的好评。看到这时的他,谁能想象得到2007年受训前他的青涩与紧张。“习题课试讲前,我花了半天时间准备了20分钟的内容,结果讲得太快,时间没到,就把所有内容都讲完了。”孙伟振说,“通过培训,我发现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己懂和让别人懂完全是两回事。”

孙伟振的体会,在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中颇具代表性。今年,学校正式推出9大类青年教师培训基地。在培训中,新教师通过听课、备课、试讲、上习题课等环节,亲身体验本科教学的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不仅每人有一位“师傅”,还要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与整个团队共同成长。

单兵作战,还是组织传承

大学教师都是高学历出身,在科研上都已获得或多或少的成就。有一种观点认为,他们既然独立创造了科研成果,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应当不是难事。但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易事,教师仅凭个人的摸索,短时期内难以见到成效。

华东理工大学破解这一问题依靠一个传统,那就是在各个教研组内,形成了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长期保持的教学文化。作为本科教学顾问组的专家,李炽章教授每学期都要听20节课,已经坚持10余年了。基于多年的听课感受,他得出一个结论:有基础、有传承的课容易上得好。像化工原理、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因为有教研组的实体组织,教研活动得以长期坚持,团队内部有“传帮带”的传统,教学质量普遍较好。相反,一些专业选修课因为只有一个老师单兵作战,其效果就难有保证。

同为本科教学顾问组专家的黑恩成教授特别认同这样的说法——教学是一种严肃的智力行为,是一种学术成就,是一种创造。黑恩成说,教学和研究不是天生就会的,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一定要靠“传帮带”和持续不断的教研活动。除了两周一次的组会、每学期的示范课之外,每次上完课,黑恩成都要把青年教师集中起来,讨论学生反应和教学进度。在黑恩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年轻老师的作风也越来越精细,就连教案里符号的正体、斜体格式,也都力求规范。

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

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一直是中国各高校教师的理想,但似乎并不容易做到。许多老师慨叹:一条腿容易,两条腿难!

华东理工大学的探索,集中到这样一个问题上: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否能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如果是,那么就可以将两者统一起来。青年教师宋楠曾经在培训中提出疑问:为什么反应工程教研组里的教师都这么有成果?既是知名教师,又发表过上百篇文章、有数十项专利?培训后,这个疑问便迎刃而解了。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实用性的课程,大量的案例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经典案例,没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和深刻的自我感悟,是绝对讲不出其中的道理的。“自己都没感悟的事情如何给学生讲解呢?曹发海老师教这门课已经整整10年了,还曾赴日本进行反应工程的研究,所以他讲课时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一个原理就能引发一个工程故事,不干巴不空洞,学生自然爱听。”宋楠说。

长期教授物理化学课的胡英院士一直强调一个关键要素:框架。所谓“框架”,就是一门课程的宏观架构。这就像造房子,把房子的结构设计好了,再做细致的装修就有了基础。而课程的框架,并非来自于哪一本书,而是自己从科研中悟得的。没有长期而深厚的科研实践经验,是形不成自己的课程框架的。从科研中悟得授课框架,正是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

9.个人成就的小故事励志有哲理 篇九

很多人喜爱她,也有很多人好奇,是什么成就了董卿?

这是一条无关“一夜成名”的成长之路。

“所有的光环、掌声、赞美,不是加之于我个人的”

这是一个奇特的元宵节,身在澳洲,正逢盛夏。

直播开始了,站在悉尼歌剧院的舞台上,董卿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这场在上海大剧院和悉尼歌剧院之间连线、向全球127个国家转播的大型直播音乐会,她已经闭门不出一个星期了。

抵达悉尼后,她就把自己关在宾馆的房间里,从早上醒来就开始背台词,直至晚上入睡,连刷牙的时候嘴里都念念有词。所有中英文台词早已烂熟于胸,可悉尼是什么样子,她却全然不知。

双语主持、现场直播、和老外搭档、身在异国……她有太多紧张的理由。

然而,当上海大剧院现场的镜头跨过重洋,传送到眼前时,她赫然发现,在上海主场的两位主持人也格外紧张,她顿时释然。

而后的两个小时,直播进行得精彩、顺利、分毫不差,董卿的表现堪称完美。

就在第二年,她拿到了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那时候,董卿在上海已小有名气。她主持的《相约星期六》《视听满天星》《新上海游记》等栏目收视不俗。一切都按部就班,而就在此时,新的机遇降临了。

春节刚过,央视成立西部频道,频道总监尹力正是上年“金话筒”奖的评委之一,他对董卿印象颇深,向央视力荐董卿。

笔试、面试、试镜,一一顺利过关。最后关头,董卿踌躇了。她现在工作如鱼得水,要放弃这一切,需要割舍的太多了。

她并不是那么勇敢,也经历了痛苦的纠结,而最终,她下定了决心,迈出了这一步。

“所有的光环、掌声、赞美,不是加之于我个人的,而是给我身后的团队,给我所归属的央视。”显然,是央视这个汇聚人才、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平台,塑造了今天的董卿。

人生的底色

平台已然搭建,而仅有平台是不够的,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董卿的经历,正是生动的印证。

董卿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学新闻的父亲曾任《嘉兴日报》副总编,对董卿家教甚严。

父亲认为,对孩子来说,只有学习、锻炼和劳动是必须的。于是,董卿在个子还没有洗碗池高的时候,就被要求站在板凳上洗碗;上学后,晨跑成为每天的必修课;进了高中,每年寒暑假都必须出去打工,在商场当营业员、到广播站跑腿兒、去宾馆当清洁工,这些董卿都经历过。父亲对这个独生女兒不宠不惯。

董卿的母亲是位大家闺秀,聪慧善良,总是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虽毕业于复旦物理系,却格外热爱外国文学,董卿兒时的假期书单总是密密麻麻地由母亲写着《简•爱》《呼啸山庄》《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外国经典名著。她很感谢母亲,帮她养成了坚持阅读的习惯。

而今,只要不是为节目连轴转的日子,她都会抽出两个小时来阅读。董卿说,她近来读的两本书,一本是历史文化读本《芳心似火》,解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风物;一本是印度著名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爱与寂寞》,她借此丰满心智。

不难看出,在这个刚柔相济的家中,良好的家风为董卿氤氲出一种端庄有礼、勤奋守责的人生底色。

没有捷径

进入央视后,董卿度过了一段极为清苦、寂寞的时光。

当时西部频道录制节目的地点远在大兴,录完节目,她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鞋子,站在大兴的街头,一个人在瑟瑟寒风中等待出租车。

那样的时刻,她会想起离开上海前录完最后一期节目时的情景,“夜里两点多,我一个人开车回家,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当时只知道这个地方不再属于我,而且是我自愿选择离开的,没有人告诉我这种选择是对还是错。”

董卿在央视接手的第一个节目是《魅力12》。两场节目录下来,制片人很意外——新来的这位主持人不死背台词,还敢于对节目提出建议,他对编导们说,以后你们多听听董卿的意见。受到鼓励的董卿开始为每期节目熬夜。她不再单纯依赖撰稿人提供的台本,而是努力发掘制片、编导没有想到的部分。

董卿耐住了寂寞,也承受住了失落的考验,在精益求精中静静等待着。

于是,20为她而来。

那年7月,因为在西部频道一贯稳定的高品质表现,央视领导决定让董卿试着主持“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连20多天、30场比赛,每晚直播近3个小时。她每天下午1点开始采访选手,4点彩排,到晚上10点直播结束,换掉主持礼服又进会议中心,回到家往往已是凌晨两点,而这个时候,为第二天录制的幕后准备才刚刚开始,总得熬到凌晨三四点,她才能入睡……

有点兒苦不堪言,体力严重透支,可她乐在其中。

接着,《欢乐中国行》也来了。从年到,她用5年多的时间走了全国200多个城市。由于节目涉及的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有些城市交通不便,路途艰辛。但每到一处,她都立刻收起一路的风尘和疲惫,情绪饱满地走上舞台。

就这样,2004年,她史无前例地完成了130多场节目的主持。

后来,其他主持人问董卿有什么诀窍,她说:“没有捷径,每一期节目我都是这样过来的。”

只怕辜负了观众

,董卿把握住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她在央视春晚的第一次亮相出奇地精彩,观众们因此记住并且喜欢上了这张亲切的新面孔。

而后一连6年春晚,她都担纲重任,也在越来越多的重大晚会上频频露面,毫无争议地成为央视当家花旦。

这些风光没有让她飘飘然,她依然喜欢独守清静。她说,舞台太绚烂、太喧哗了,当走下舞台后,需要去做些调整,让自己踏实下来。打扫卫生、洗衣服、换被面,她用这样朴素而家常的方式让自己回归生活。

董卿不曾忘记,那次在上海直播一场新年音乐会,毫无预兆地,她忽然口吃,还把一句话重复了两次。也不算严重,没人在意,她却无法释怀,难受得要命。

那年的“青歌赛”,她不慎念错一位选手的成绩。结束直播后,领导说,今后要注意啊。她陡然崩溃,就在会议现场,当着同事的面流下泪来。

一次,董卿在一天里录了两期节目。因为时间过于紧凑,录第二期节目时她自觉状态不佳,而其他人并没发现这期节目有何不妥。回家后,她定定地坐在客厅里反省,从深夜12点坐到了凌晨3点,因为她觉得,“等到别人都觉得你有问题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就这样,别人看见完美,她却历经艰辛。她对自己认真得近乎苛刻,只因为太害怕辜负了观众,辜负了这个舞台。

主持人的责任

在将马东误称为“马先生的兒子马季”后,马东曾安慰董卿:“你要相信,观众一定会原谅你,因为他们看得见你为这个舞台付出的一切。”

对此,她心存感恩。

是的,董卿在舞台上的完美表现观众看得见,但她在舞台背后下的工夫却是观众看不见的。

为了“刨出”青歌赛选手身上的亮点、火花,她抛开撰稿词,在台下跟每一位选手聊天,因为人数众多,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每一次登台,她都做足功课。那次应邀到上海主持一个文化讲坛,主办方原本安排了宴请,她却婉拒了。她只要了一碗面条,便独自留在宾馆房间里查阅资料、思考、酝酿,直到凌晨3点。

问董卿,做了那么多“观众看不见”的事,是为什么?

她说了两个字:责任。“站在这里,尤其是站在央视这样的平台上,我不是来沽名钓誉的。”她时刻做着准备,“一个是长期的准备,比如看书读报,积累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品格和趣味高尚的人;一个是短期准备,就是在接到任务后拼尽全力。”

2010年底,董卿参与主持了一档中俄跨国寻亲节目《等着我》。俄罗斯方面的主持人伊戈尔是一位非常资深的老主持人,起初并没把董卿放在眼里。但正式录制时,董卿从讲述6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一位位嘉宾,到现场采访,一人挑起大梁,几乎说了整整3个小时。后来,伊戈尔专门给央视写了一封感谢信,其中特别提到了中方的主持人董卿,称赞她“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

董卿说:“工作是看得见的爱,我是捧着一颗赤子之心站在舞台上。”

10.有大道理的小故事精选 篇十

代顿来自曼哈顿下城。在11个月大的时候,代顿发起了持续的高烧,身体也变得特别肿胀。代顿的父母只能把他送到诊所,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代顿天生就没有脾。脾是在人体中过滤血液细菌的重要器官,医生对此也束手无策,只能建议代顿的父母把孩子送到美国儿童医疗中心。在那里,代顿度过了4个月的时间,但仍然没有好转。

代顿高烧不断,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无奈之下,医生们决定切除代顿膝盖和小臂以下的部分肢体,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代顿的性命。失去双手和双脚的代顿一天天长大,伤口一愈合,他就开始用那半截的手和脚在地板上爬行,虽然经常磕得鼻青脸肿,但他的坚强却似乎也是与生俱来,不哭也不闹。稍大些后,有一次母亲突然惊奇地发现,代顿居然凭借着自己的半截腿站了起来,而且还行走了好几步。

他的母亲兴奋极了,为了避免截口的皮肤遭受磨损,母亲就用橡胶皮给他特制了一双“鞋子”,穿上“鞋子”后的代顿行动更加方便了,他开始玩滑板,开始玩跳高跳远,甚至还让母亲给他买回一只足球,在家门口的草坪上学着踢。渐渐的,代顿觉得自己完全不需要具备一双和正常人一样的手和脚,而且他还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他能够做到一些人们认为他做不到的事情。代顿觉得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到足够好,因此代顿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仅仅是参与,而是努力竞争。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向父母要求学习使用筷子吃饭,并成了家里使用筷子最熟练的人。

8岁时,代顿从电视里看到摔跤比赛后,就告诉父母他也想学摔跤,代顿的父母吓了一跳,劝他说:“孩子,你没有一双完整的手和脚,根本不能学习摔跤,你还是另外选择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做吧。”

代顿说:“我没有完整的手和脚,既然这是事实,那我现在就想告诉你们,我不需要完整的手和脚,也一定能学好摔跤!”

代顿的话里终于打动了父母,他们把代顿送入了“狂暴摔跤”俱乐部。进入俱乐部后,代顿先是努力锻炼身体提高体能,最艰难的是随后的摔跤练习。他经常被队友们摔得全身青紫,就连教练都觉得摔跤实在不适合他,劝他回家算了。但是代顿却坚定地对教练说:“我不放弃,我觉得我可以学好。我没有手脚,我不需要手脚。”

就冲着这份坚强的信念,教练终于被打动了,他特意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摔跤技巧传授给代顿,代顿的摔跤成绩也提高得很快,3年过去,他甚至可以和许多队友们一较高下。

在这次的少年摔跤比赛中,因为代顿没有双手和双脚,无法完成一些摔跤的基本动作,为了公平起见,每一个和代顿过招的对手也都不允许使用这些动作,但即便如此,代顿还是在要紧关头输给了他那12岁的对手斯科特,只获得了第6名的“鼓励奖”,不过代顿依然很开心,他告诉教练和父母说:“学习摔跤让我变得灵活多了。”

领奖时,就连对手斯科特的母亲也哭着对代顿的教练说:“这实在不是一场好看的比赛,我们每个人都会迎接挑战,但是代顿显然要承受得更多,即便是一个成年人都无法面对这么大的打击,代顿却做到了,他的名次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是你们整个俱乐部的骄傲。”

是的,代顿是让人值得骄傲的,他最使人动容的地方不是他的成绩,而是那种“我没有,但我不需要”的精神:如果说“我没有”意味着沮丧与放弃,那么“我不需要”则包含着积极与坚强。

★ 小故事大道理

★ 精选短篇励志小故事大道理推荐

★ 小故事大道理100字精选

★ 小故事大道理及感悟

★ 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

★ 小故事教你大道理

★ 有关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 读《小故事大道理》

★ 经典的小故事大道理

11.如何让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有吸引力 篇十一

一、教师要热情对待学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例如,在我去年教的初三(8)班中,有个女生性格有些特别,就是那种听不进批评的学生,所以我就时刻关注着她。平时我多和她谈心,关心她的生活,除了必要的批评外,多是正面教育。逐渐她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我说,明白我批评她是为了她好,开始喜欢和我亲近,有时候还会分我一些她的小吃,而每当那个时候我总会鼓励她一定要把学习搞好,她很聪明,再加上她后来的努力,考上了省中。

二、提高学生对学好英语的认识

英语是一种活的语言,它的使用范围很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不管是外交领域还是商业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作为教师不但自己要清楚这一点,还要让自己的学生也了解这一点。例如在九月份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上,我就给学生讲了这一点。我是用一个笑话展开的,讲的是一个人出国旅游,在坐飞机的几十个小时内只喝可乐这一种饮料。我让学生猜他为什么只喝可乐?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可能他很喜喝可乐,当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猜到。当我公布答案的时候,学生们都笑了。我说因为他不懂英语,他说牛奶橙汁的时候乘务员听不懂,只有他说可乐的时候,才能听懂是“COLA”。当然我讲这个笑话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如此之快的形势下,学好英语是多么重要。

三、教学方法要新颖,课堂气氛要活跃

1.巧用一些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初一第三单元的单词时,有一个“WEST”,我引出了“EAST”,并且用一句“EAST OR WEST,HOME IS BEST”的谚语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单词。学生都记得非常起劲。还有在第五单元讲商店用语时,我就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物品来扮演顾客和店主。学生们兴趣高涨,很快就掌握了购物用语。这样学起英语来就不那么枯燥无味了。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就是再差的学生学起来也有兴趣了。

2.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英语热情。英语语法规则往往让学生迷惑,教师可以编些口诀或参考别人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如在讲一般现在时时,“be”动词的用法可以记口诀:I am you用are,is用在他,她它,复数后面都用 are。教师只要常归纳,多积累,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会趣味横生。

3.制作海报,竞争展出。牛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MAIN TASK。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让学生在周末精心制作一张海报,附上一篇作文,然后经过筛选把海报做得好作文又写得好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其他学生欣赏,学生兴趣很高。其中,我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制作。我总是事先让他们把自己想写的内容用中文写好,然后我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修改后再正式制作海报。结果他们的制作比较精美,比较成功。这样一来,这些同学也受到很好地激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多表扬,少批评,尽量满足學生的成就感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争取成功。我们认为,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设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例:课堂提问时,难的问题提问优生,简单容易的问题提问落后生。这样因材施教,在学生回答正确的情况下,教师要用“ Very good ”、“ Not bad ”、“ clever ”、“ Great ”等赞语多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增。如果回答出了差错,也不埋怨、训斥,而是及时帮助其认识和纠正过来,并尽量挖掘其正确可取之处,让每个同学积极发言探讨。比如在每天的英语默写中,我经常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经常和一些默写比较差的学生谈心,激励他们相互竞争,看谁对的多一点,适时进行表扬,所以那些英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有一定的积极性,也就都能及时的完成默写任务。

12.有大道理的小故事电子书里的故事 篇十二

然而,谁也想不到,堪称“富豪”的鼬鼠最终结束生命的原因,既不是老死,也不是病死,而是饿死!

鼬鼠晚年走不动的时候,就会躲进自己的“粮仓”里享用储备的“劳动果实”,但,它们必须经常啃咬硬物以磨短两颗门牙,否则就会因门牙无限生长而难以进食。可怕的是,它们的“粮仓”里并没有储存硬物,以致因无硬物磨牙而使门牙不断生长,越长越长的门牙终致鼬鼠无法进食,最后饿死在粮堆上。

鼬鼠一生忙着寻觅、储存食物,不可谓不勤快;它们知道将寻觅到的食物分散储存在多个洞穴,不可谓不聪明。最终将其送上“死路”的,是它们贪婪的本性。贪欲,使它们眼里只看见食物,而看不见用于磨牙的石子等硬物。如果每一个洞穴,在储存食物的同时,也准备一两件磨牙的“工具”,那么它们怎会守着众多“粮仓”而被活活饿死呢?

13.有哲理的小故事500字 篇十三

有一天,三个好朋友在路上走着,突然,一堆谷子出现在它们面前。

“这可是飞来的横财啊!”狐狸这样想着。

“这么多谷子,我们怎么处理呢?”乌龟也在想。

“这些谷子,够我们吃上好一阵了。”小蚂蚁高兴地想。

“我们将这些谷子平均分成三份吧,每人一份,这样很公平。”乌龟最先说道。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你们多拿些吧,我的个子这么小,吃得也少些。”小蚂蚁回答说。

狐狸听了,马上接过它的话,说:“我个子大些,就稍微多拿一点。不过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们种起来呢?那样到了收获的时候,我们每人就都可以多分很多很多的谷子了。”

狐狸的意见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三个好朋友将谷子装了起来。它们来到大山脚下一块肥沃的土地上,打算将谷子种在地里,等到收获的时候再平均分配。

狐狸、乌龟和小蚂蚁开始忙碌起来。

突然,狐狸直起了身子,大叫起来:“你们看,这座大山怎么是歪着的呢?它是不是要倒下来了?如果它倒下来,我们的辛苦不是白费了吗?不行不行,我个子比较高,我得去顶住大山。”说完,它一溜烟地跑了。

大山怎么会倒下来呢?这当然是狐狸的借口。狡猾的狐狸跑掉以后,立刻找了个草丛舒服地睡觉去了,留下乌龟和小蚂蚁辛勤地劳动着。等到它们好不容易把地都翻完了,狐狸才跑了回来。它一副很累的样子,边跑边说:“这大山真沉啊,我一直顶着它,累死了。”

小蚂蚁和乌龟听完,什么也没有说,各自回家去了。

过了些日子,地里长出了谷苗,大家约好一起去除草。狐狸在地里装模作样地拔了几根草,就说:“哎呀,那大山别又有什么问题啊?我得去看看,你们先忙一会儿,我很快就回来。”说完又跑掉了。

小蚂蚁和乌龟还是什么话也没有说,任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撒谎,一次又一次地偷懒。

收获的季节到了,乌龟和小蚂蚁将谷子全部收了下来。这是个丰收的季节,它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地笑了。这个时候,一直在偷懒的狐狸跑了出来,它看着金黄色的麦子,心里又开始打起了坏主意。

“我看这些谷子还是不够多,我们三个分的话,也分不了多少,不如我们再想个办法。”狐狸说。

“什么办法呢?”小蚂蚁问道。

“我们来比赛吧,谁赢了,谷子就属于谁。”

“那我们比什么呢?”乌龟憨厚地问道。

“比赛跑步吧,我们从这里开始,跑到那边的树底下,谁赢了,谁就可以得到全部的谷子。”

狡猾的狐狸不仅想独吞这些谷子,而且还厚颜无耻地要求和乌龟、小蚂蚁比赛跑步,它想:“它们俩都不可能跑赢我,到时候我就可以不劳而获了。”

小蚂蚁和乌龟答应了它。

比赛开始了,狐狸撒腿就跑,小蚂蚁轻轻一跳,粘在了狐狸的尾巴上。狐狸拼命地跑啊跑啊,到了目的地一看,乌龟被它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它开心极了,转过身来大声地喊道:“你怎么那么慢,小蚂蚁还在你后面吧?”

“喂,我在这里呢!”狐狸的身后传来了小蚂蚁的声音,狐狸很奇怪,转身一看,小蚂蚁正在大树底下悠闲地坐着呢。

“这……这怎么可能,你比我还先到?”狐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当然,我早就到了,所以这些谷子是属于我的。”

狐狸气坏了,暴跳如雷地说道:“这可不能算数,谁知道你们玩的是什么鬼把戏!”

乌龟终于爬到了终点,它气喘吁吁地说:“狐狸,你还在这里发什么火!刚才在路上有两条猎狗向我打听你的消息,我假装说不知道,它们就跟踪我来到了这里。瞧,就在那边的灌木丛中躲着呢,你还不快跑?”

狐狸吓坏了,夹起尾巴就跑得不见了踪影。

小蚂蚁和乌龟笑了,这是它们早就商量好的方法,用来惩罚这只偷懒的狐狸。它们把谷子全部都运回了家,装满了整个谷仓,这些谷子够它们一直吃到明年春天呢。

14.免疫力强的男人更有吸引力? 篇十四

免疫力越高越有魅力

苏格兰邓迪大学的心理学家摩尔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挑选了74名20出头的拉脱维亚男人,分别测试了他们体内的雄性荷尔蒙,氢化可的松(压力激素)以及抗体水平,接着又对他们的抗B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进行了测试。然后,心理学家让94个年龄相仿的拉脱维亚女性为他们的头部照片进行打分。结果显示,在女人心目中富有男子汉魅力的,是男性荷尔蒙和免疫力较高,而氢化可的松水平较低的人;相反,那些不得女人欢迎的 ,则是男性荷尔蒙和免疫力都比较低,而氢化可的松水平比较高的人。心理学家由此认识到,真正吸引女人的,并不是像传统中那样认为的,是男人那轮廓分明的面容、坚固的颊骨等等,而是男性荷尔蒙和强大的疾病防御系统——人体抗病毒免疫力,以及较小的压力激素。

事实上,男性荷尔蒙能为男人增添魅力,获得女性好感,以前的科学研究也证实过了。但是,对于人体抗病毒免疫力以及压力激素等与男子汉气概有关的说法,人们还想进一步弄清楚里面的真相。邓迪大学的科研人员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免疫系统,不仅可以让男人看起来更显男人味,更健康;而且生育出来的后代也更健康。有不少免疫力好的男子生出来的孩子大都身体强健,很少生病。大人也无需为孩子三天两头咳嗽,发烧等忙得不可开交。在这种情况下,女人不爱这样的男人恐怕都不行。

压力激素作用非同小可

虽然免疫力几乎决定了一个男人的魅力指数,但是,压力激素对男人吸引力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邓迪大学的科研人员解释,压力激素其实扮演了一个反面角色,它对人体免疫系统和荷尔蒙有破坏作用的。也就是说,当人体内的压力激素越大,人们的免疫系统就越脆弱,荷尔蒙的指数也越低。一旦它在“捣鬼”,不仅女人看起来缺少了“女人味”,再帅气的男人也魅力“减半”。君不见,好莱坞大片中那些几乎让全球女性都为之兴奋的男影星,大都都是在压力面前显得相当放松,没有太多拘束。而这却不得不归功于他们体内那“少得可怜”的压力激素吧。

上一篇:父母的爱生命的绿洲650字作文下一篇:各类经典汽车广告词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