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交流会作文(共13篇)(共13篇)
1.阅读交流会作文 篇一
如今,科技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被大为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所影响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变得碎片化了起来,这种碎片化的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那么什么是碎片化的生活呢?碎片化的生活是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阅读等等这些零零碎碎的事物的集合。碎片化的生活说明人类在如今这个速度节奏快的大都市中,用零碎的时间做零碎的事情,人们把一件事情分成零碎的一小块一小块去做,而不是去做一件完整的事情。
那么什么又是碎片化的阅读呢?我先来举一个如今社会上常见的现象,现在的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是在坐地铁的时候,还是在吃饭的时候,都人手捧一个手机,真是名副其实的“低头族”,他们捧着手机刷着微信朋友圈;翻看着QQ中的好友动态;看着最新发布的新闻。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碎片化的阅读。
如今,我们手机上安装了越来越多的软件,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定期推送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短小而简要的,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者只是表达了一方面,这远没有我们看一本完整的书的时候所看到的具体,没有书中的完善,多方面,有依有据。
许多人或许认为这种碎片化式的阅读十分有益有效,他们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看大量的文章,收获巨大的信息量。的确,碎片化的阅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与好处,但与此同时,它还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文章只能让我们了解事情的大概,大多只能让我们看到事情的表面一层微不足道的事物,却不能帮助我们透过其中看到事物的本质。
我在坐地铁的时候看到的大多都是低头玩手机的人,很少看到有人翻阅书本,我们也只能看着其他国家人均一年的读书量达到近50本书而望而惊叹。其实在我看来,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在读书时我们能从大量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作者多样的思维,使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事物。
如今,许多人心中认为现在的阅读方式十分便捷迅速,相较读一本很长的书,他们更青睐现在的阅读方式。但于我而言,碎片化的阅读固然给我们许多好处,我却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看书,从书中体会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2.阅读交流会作文 篇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中年级学生对于任何活动,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收获外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许。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常常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参与阅读、用心体验。但单凭读物、环境等外在媒介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常常不能长久,阅读体验也势必不能深入。因此,教师应重视读书课的有效开展,努力搭建轻松愉悦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平台、设计趣味十足的课外阅读交流形式,通过阅读成果的展示交流,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功体验。
一、“猜一猜”:激发兴趣,亲近文本
【课例片段1———“名人故事”】
▲交流形式:“我说你猜”,趣猜游戏。
▲活动流程:
1. 点击出示规则。
(1)选择一位名人,用简单的话语透露他的个性信息。(出题信息参照阅读单中出现的如国籍、成就、经历、名言等)其他人边听边猜,猜中后还可集体补充该名人的其他信息。(2)猜中者获得出题的资格,接龙猜题。
2. 教师示范,师生说猜—集体照样接龙互动猜题—小组内说猜。
说猜样本:
▲操作提示:
中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文本中或整体或零散的信息,去了解人物、事件。“名人故事”阅读伊始,教师可以设计一份相应的阅读任务单给学生,任务单中简要涉及的内容有“国籍、成就、经历、名言”等,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有任务而无负担地去搜寻一些零散信息。而课堂上设计这样一个“我猜你说”的游戏环节,一是想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互动交流活动中轻松参与,亲近文本。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出题的学生树立起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对猜题的学生来说,同时也是一次阅读成果的有效检测,检测他们的阅读效度和广度。事实上,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也是最没有压力的。如果是第一次开展这种形式的游戏,最好有个示范,学生一学就会上手,不至于冷场。
二、“画一画”:多样描绘,梳理情节
【课例片段2———《小溜溜“溜”了》】
▲交流形式:绘制旅游图,体会故事奇趣。
▲活动流程:
1. 出示主任务:
小溜溜贴上邮票,被塞进邮筒寄了出去。他游历了哪些古怪的城市呢?选择印象最深刻的8个城市,按顺序组合成最有趣的画面画下来。
2. 集体讨论:借助书本目录罗列小溜溜游历的城市。
3. 学生着手绘制旅游图,要求画面中能表现出这个城市的特点。
▲操作提示:
在课外阅读交流中,动手绘画是一种很好的展示阅读成果的方法,因为绘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具体的绘画内容与形式有画情节梯、画旅游图、画成长图、画人物关系图……在描描画画中梳理情节,感知内容,内析文本正能量,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演一演”:角色体验,感知形象
【课例片段3———《寓言故事》群文阅读】
▲交流形式:自导自演,把握故事人物特点。
▲活动流程:
1. 自读准备:
读好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狐假虎威》《乌鸦和狐狸》,想想故事人物特点。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准备自导自演,要求导得合情合理,演得入情入境。
2. 导演说戏:当导演的学生来说说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特点以及怎么演出这一特点。
3. 分小组排演———集体交流展示。
▲操作提示:
喜欢表演是儿童的天性,以表演为交流方式顺应了学生好表现的天性。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甄选一些适宜学生表演的句段、文本,精心设计,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文本的了解,体会人物的感情,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在交流展示的设计中,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教学形式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演”是“形于外”,只有在读、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场景,才能让形式发挥出强大的教学魅力。
四、做一做:内化信息,展现成果
【课例片段4———《我的后院观察日记》】
▲活动形式:实践于课外,展示于课内。
▲活动流程:
1. 教师导读。
出示一串由爆玉米花穿成的项链,让学生猜是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引入书本P49爆玉米花的句子。
2. 布置阅读及实践任务。
这是我们冬天里的活动,小小的玉米粒带给了我们多少快乐!而在这本书的作者文瑛美老师家的后院里,春天、夏天、秋天,又能看到哪些植物在生长?这些植物带给我们哪些不一样的收获呢?同学们用两周时间好好地读读这本书,选择书中所说的任何一种活动,像老师做爆玉米花项链那样进行实践体验。两周后,带着你的阅读收获或实践成果到我们的读书课上来吧!
3. 交流展示。
读书交流课上,学生有的带着烹饪食材,有的带着采得的植物,有的带着实践成果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
【课例片段5———《宝葫芦里的秘密》】
▲具体形式:编排、制作迷你画报。
▲活动流程:
1.教师带着学生折叠迷你画报(A4纸两次对折,并一页页指定内容)。
2.学生各自制作迷你画册。
3.组内、组际展示交流。
▲学生迷你画报部分作品:
1.创意封面。
2.目录创编(我和宝葫芦的秘密故事)。
3.宝葫芦自我介绍。
4. 想不想要宝葫芦。
▲操作提示:
语文学科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手段灵活多样,这为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教师把学生的兴趣唤起之后,学生便会被书中的精彩内容所吸引,突破书籍的约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涉猎更广博的知识。
课例片段4,通过导读课上教师阅读示范和实践成果的展示,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地激发。随后布置的任务是希望学生在两周时间内深入阅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拥有更立体的阅读感受。课例片段5,借助设计迷你读书画报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设计、交流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针对性的细读,并创作简单的读书笔记。交流课上,学生在展示、模仿中互补,在教师的随机指导中改进完善迷你画报的设计,既理解了故事内容,又图化了情节。
除了以上所述,中年级课外阅读实际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交流方式还有很多,如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办小报比赛、小小辩论家、小小作家等。我们常常会根据课外读物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和设计相应的交流方式。而在展示中,为了取得成功,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便会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并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3.交流让阅读更精彩 篇三
一、独具匠心的话题设计
在阅读交流课上,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两个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且能够统领整个文本阅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好的话题,可以帮助学生扣住文本的内核,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本解析,收获自我的独特感悟和体认。
当学生觉得有话讲,愿意讲时,交流才能有效地展开,渐趋步入理想的境界。在“吹小号的天鹅”的阅读交流课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话题“如果命运之神让路易斯从小号、钱袋、石板石笔、奖章这四件弥足珍贵的物品中舍弃一样,你想它会舍不得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讨论话题,却赋予了学生自主、开放的发现和交流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言”和“意”。
二、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
如果让阅读交流课中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至少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1.充分阅读
课前,给足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举例来说,一般20万字的书,要给学生两个星期的阅读时间。在课前阅读时,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写下阅读收获及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对文本会或多或少地积淀下一些感悟。自主探究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证,只有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才能碰撞出夺目的“火花”,合作学习也才有意义。
2.科学分组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成人员、交流时间、任务分配提出明确的要求,避免出现合作学习的随意性。一般将合作学习的人数控制在6人之内,分组要做到组际同质、组内异质,同时要确定好每个小组的组长、计时员等。
3.精选时机
在课堂上,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功用。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一番陈述与辩驳,让他们的感悟和思想不断地碰撞,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悟。
4.给足时间
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时间的保证。课上,教师给足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要做到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让学生真合作、真学习。在交流时,要求小组内人人发言、个个参与,让每一个组员在有限的合作时间里充分交流,杜绝交流“边缘人”的出现。
三、和谐美妙的课堂生成
相对而言,阅读交流课与日常的语文课有着一定的区别的,阅读交流课的整个流程设计相对要粗犷些,教师的课堂引导很多时候起着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粗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自主空间更大一些,空间大了,学生才能激发说出自己“心里话”。
阅读交流课可以采用板块教学,因为板块教学有利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交流。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好的预设不仅能让课堂少一些禁锢,少一些匠气,还会多一份生气,多一份灵动,为“课堂的生成”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堂中,学生潜心发现、交流,将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进行多方对话,碰撞思维、交流情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阅读交流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自我表达,自我获取。在水到渠成间获得知识、丰富感悟,不亦乐乎。
课堂上,学生在阐述自己的阅读感悟时,很自然地会回顾起文中相应的细节描写。通过对细节的研讨,学生会渐渐地潜浸在文本的世界中,自觉调动自己的认知经历来体验文本,并与文本传递出来的情思发生共振共鸣,对文本的主旨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文本的情思、美感、神韵在学生的胸中回旋、激荡、升腾。学生置身其间,被文本的神韵包裹着、浸润着而痴迷欲醉。课堂的充分开放,求取着一份“形散而神聚”的美妙。
4.亲子阅读交流会发言稿5 篇四
我是五年级同学董娜娜的妈妈,今天特别感谢学校提供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谈谈家风的话题。
我来自农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要求不高,多学点字、懂点文化就行了,关键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虽然辅导不了我的学习,但却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也很简单通俗,就是不撒谎、不打架、不攀比,要听话、要善良、要勤学。所以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尽量付出,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我一路走来,家中淳朴的家风都在影响我、改变我,直到现在有了我的孩子。在我们家,我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当然我也深知,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必须先做到,因为我们的影响潜移默化。
首先,良好的习惯成就人的一生。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讲过她教育女儿的故事,这里我讲出来与朋友们共勉。她家小孩在上学前班就养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放学从幼儿园接回来,换完衣服就开始写作业,从来不先找吃的或看电视,直到写完作业为止。这种习惯成就了她的学习生涯,一直到工作。
其次,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必须先做到。我的老师还讲过一个故事,她家小孩在写作业的时候,她做家务,织毛衣,看看书,但从来不会去看电视,她知道电视的声音会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也不会出去打麻将或者逛街,因为妈妈一出去,小孩的心也不定了,小孩想我妈妈都去逛街了,我为什么还要写作业呢?老师要求她的孩子学习差点不要紧,关键是你努力、尽力了没有。所以,我觉得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是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的义务。现在我对我的孩子也在用这种方法去教育她,对她的学习我都会高度的关注,并不是简单地看考试成绩,而是和她分享学习的收获。对她的每一次进步和变化都给予肯定。因为学习肯定是会跟随我们一辈子的。
然后,生活上要低要求。今天的孩子都出生在蜜罐子里面,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苦,也没有吃过苦,我常常会很担心,怕他们不知道节俭,只知道浪费。所以我要求的我的孩子要懂得节俭,不要攀比,攀比容易造成羡慕、妒忌、恨,最终影响学习、生活。
最后,还有是学会做人。我希望我的孩子善良、诚实、有责任感。作为父母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帮助别人你会得到快乐。我认为好的家风的确会给自己的家庭受益。简单地讲,我的孩子很听话,懂道理,会学习。现在,我的孩子买东西前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先问大人能不能买,买东西找回来的零钱也如数交给父母。小孩放学回家,不用大人叫,很自觉地去做家庭作业,做完家庭作业,如果还没到吃饭时间,就会看报纸或其他课外书,没有大人允许,很少自己去开电视或电脑,更不用说偷偷去玩游戏了。
5.主题阅读交流材料 篇五
——索伦小学语文主题阅读交流材料
全国小学语文研究学会会长崔峦说:“进行主题阅读,这是语文教学的趋势,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我校对于语文主题阅读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校对语文主题阅读的理解及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我校对语文主题阅读的认识。
主题阅读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和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注重学生语言的积淀、情感的体验及良好语感的形成,并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能力,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读书,成为有思想的读者。
主题阅读教学实验要求我们在新课学习之前,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要设计切实有效的预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预习。这样,老师在上课时,就会加快课本学习的步伐,缩减学习课文所用的课时。老师利用缩减的课时,在课堂上加大主题拓展阅读的容量,努力达到反三归一的效果。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阅读与所学课文写法类似的文章。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积累——语言积累、思想情感积累、篇章样式积累等。语文课上,老师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学会做批注,学会写读书笔记,并养成习惯。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也通过自身的大量阅读,切实感悟到了语文的真谛。
其实,学生要想学好语文,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要靠他们自身的多读多写来实现的。课堂上老师不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而是面面俱到讲个不休,这就剥夺了学生积累、感悟语言的机会,是背离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的。学生语文学科成绩的真正提升,也是通过大量的语言积累1 来实现的。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我们必须把讲练的时间压下来,把大部分课时还给学生进行阅读,进行读写交流评议。只要让学生浸泡在语言里,他们的语言思维就会得到滋养,不断膨胀,最终发展壮大。语文学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而阅读能力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参加乌市主题阅读研讨活动后的感受。
我们参与主题阅读课题研究的几所学校的相关教师,都参加了乌市的主题阅读研讨听课学习活动。我们听的这三节课,三位主讲老师都是以一篇带一篇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主题阅读学习的。由于学生课前进行了充分地预习,所以课堂上,老师不在为读通顺、读流利而费时。老师按事先的预设完成教学流程。同时,老师也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注重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之后进行主题拓展阅读。听了这几节课,我的总体感受是:要想将语文主题阅读在课内得以实现,就必须缩减课时;要想缩减课时,就必须布置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而且要达到一定的预习效果。看来,抓好预习是实现语文主题阅读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我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校的语文教学,老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还很常见。每一篇精读课文,有些老师要花好几节课的时间来讲,讲得倒是细致全面,可是学生读书的机会少;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至少也得一课时完成。课堂上,部分老师提问多而琐碎,有的问题没有什么思考价值,却无端地剥夺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学生对课文尚且都没有读好,更谈不上课堂上的拓展阅读了。这种状况下,何谈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更谈不上学有所用了。一些语文老师,几乎还是把语文书当成课程的全部,每个单元的课文教学,用很多课时,才能把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讲读课文、做作业等流程实施完毕。很多语文老师,把大量的宝贵时间用在了让学生做各种练习题上,而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读教材之外,其他的阅读少之又少,课外阅读也缺乏实际的效果。可以说,老师们对学生的阅读没有真正给予重视,学生的课内外阅读2 量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这是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老师讲得再好,也代替不了学生自身的阅读。再说,语文教材选文再精,“营养再好”,课堂教学讲得再细,学生“消化再好”,如果不进行拓展阅读,对于需要145万字阅读量的小学生来说,最终也只能是“营养单一”、“营养不良”。
我校已经深深认识到了语文教学的弊端,也明白了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
四、我校承担主题阅读这一课题前,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对于语文主题阅读,我们深入了解它是在2013年的上半年,当时我校有意识地查找了相关的资料。我们首先查到了李希贵关于主题阅读学习的一些文章,还选择一些作为集体业务学习的材料和大家共同学习。
2013年的下半年,我们学校任校长结合本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决定尝试单元整合式教学改革,为此,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学研讨活动,并鼓励三——六年级学生自购配套的拓展阅读教材。
在研讨过程中,我校白洪霞老师从“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入手,设计了单元导读课、精读课、略读课、写字课、单元整理课等几种课型,分别做了研讨课。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在单元导读课前,白老师精心设计了预习单,让学生根据预习单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做到有目的地预习。学生完成预习单的过程,就是在整体感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初步感知单元的知识点,并在课前解决了很多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在上课时,老师组织检查、汇报预习单,并将此作为重点,来了解学生哪些问题需要在课堂上解决,教师也就明确了哪些东西是学生要学的、想学的。事实证明,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每一位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都想和其他同学互通有无。学生在一种积极参与的情绪中投入学习,他们的自学能力、交流水平得到了提高,倾听意识得到了增强。学生的汇报过程,让老师深切地体会到学3 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精读课的教学,白老师选择了《鲸》这一课。在教学中,老师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便于下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另外,本文出现了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说明方法虽然显得陌生,但是很重要,所以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这些说明方法,这对学生日后学习这类文章很有帮助。在学完这一课后,老师让学生课外阅读了《同步拓展阅读》中关于鲸的文章,学生不但对鲸多了一些了解,同时,又进一步了解了一些说明方法。课下,老师还布置了小练笔《鲸的自述》。这样的学习,把读写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效果不错。
本单元略读课的教学,白老师选择了《假如没有灰尘》这一课。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用一篇略读课文带了两篇拓展阅读文章。课的开始,学生以汇报《鲸的自述》这一小练笔入手,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打开同步拓展阅读中《灰尘的自述》一文,并出示阅读提纲,要求学生抓住阅读提示,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进行独立学习。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将在《灰尘的自述》中自主掌握的学法应用到课文《假如没有灰尘》的学习中去,并以完成表格的形式深入体会文章的写法。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接下来,老师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一文,将本节课的学法再次深化,学生对说明文的篇章结构以及说明文使用的方法都有了深入的理解。
本课的教学,老师注重训练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应用,并成功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习,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同时,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写字课的教学中,白老师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字加以梳理,将写字课单独列出一课时,其实就是要在写字课中重点抓好难写或易出错的字的指导。学生经过这样一个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练习书写的过程后,汉字书4 写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单元整理课上,与其说教师是在引领什么,还不如说学生想要什么。整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无论是小组合作背诵顺口溜,还是在课外阅读中找说明方法的应用;无论是学生的小练笔,还是读文的展示,都是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完成的。学生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每一位学生都将自己当做学习中的一员,以前那种置身事外的现象看不到了,以前那种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观望状态也没有了,我想这就是学生的一种积极投入学习的过程,是他们自身参与学习体验的过程。
在整个单元的教学研讨中,老师开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预习、自学、合作、探究、批注等能力,同时要求老师对整个单元的训练点有整体的把握,从而能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内容。
我校通过单元整合的主题阅读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也就是要通过课内外大量阅读来学习语文的。每学一篇课文,老师都要求学生至少读一篇拓展阅读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在尝试中摸索着,努力缩短教材中课文的授课时数,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拓展阅读。老师们对这种主题式阅读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真正的实效还有待于检验。
五、我校实现语文主题阅读的一些具体想法、做法。
在上学期,我们有幸承担了语文主题阅读的课题研究任务。我们发现,我校尝试的单元整合式教学,与主题式阅读异曲同工。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落实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开始,我们在语文主题阅读上下大力气,努力通过让学生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能达到有效。
为了主题式阅读这一课题的深入实施,我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召开主题阅读学习的专题会议,把学校的思路、要求及时与大家交流,使老师们明确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并注意总结积累经验。二是要求语文老师结合每个单元的课文,确定好阅读主题,我们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进行。在拓展阅读时,我们更要结合这一主题来选择相关文章。
三是必须抓好、抓实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必须准备预习本。新课教学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题,提出具体明确的预习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自主预习课文,完成初读任务,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及反映本单元主题的具体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严格要求,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关于预习,刚开始学生不一定认真对待。不过只要老师布置好,严要求,注重检查指导,慢慢地,学生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四是要精心备课,整合本单元内容,缩减课时,进行课内阅读。要实现语文主题阅读,加大课内阅读量是关键。我们的要求是:学生首先必须把课文读好,其次是针对不同年级,给学生推荐拓展阅读读物,进行扎实有效的课内拓展阅读。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与本单元主题一致的文章,从而进一步习得读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主题阅读要向课堂要时间。我们把学生读书的时间首先安排在课内进行,狠抓课堂阅读的落实,就是要切实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老师的作用,重点体现在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和点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大量阅读的时间从何而来?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对教材中课文的教学上必须节省时间。每一单元的教学,从琐碎的提问和讲解中走出来,把阅读带进课堂,把语文课真正还给学生。老师讲的东西越多,学生就越不能进行主题阅读。教师简简单单地教,教师的“懒惰”会给学生一根魔棒,一根引领他们走进语言艺术殿堂的魔棒。对于精读课文,老师从每一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精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教师、编者、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从中品味、欣赏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并渗透一定的学习方法。这篇课文担负着“以例悟法”的艰巨任务,起着举一6 反三的作用。
除一篇精读课文以外,单元内的其他几篇文章都可以作为略读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探究,要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起到反三归一的效果。学习时,学生可以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接下来,教师可采用阅读汇报、阅读检测、自由阅读、阅读欣赏等形式,强化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点,使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精读课与略读课的融合,既品词析句,又海量阅读。精读课上,落实了叶圣陶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略读课和拓展课上,落实了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精读课上,体会情感并把“学语文”落实到位;略读课和拓展课上,突出训练重点,强化巩固,形成能力。精读课以例悟法;略读课和拓展课作为练习,依法自学。精读课和略读课好比阅读教学的两翼,紧密配合,缺一不可。
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快餐书籍过渡到大师作品的盛宴,孩子们的能力就在老师的“放”中得到了锻炼,审美素养和能力也由此得到了提升,学生读书的胃口被调动起来了,语文课就会变得丰盈。
六、拥有并利用好主题阅读读物是关键。
关于主题阅读读物,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让任课教师都行动起来,多方查找与本单元课文相类似的文章,传到教务处邮箱,教务处再进行编辑整理打印,提供给学生阅读。同时,我们还布置教师在假期里就着手去做。不过这种做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仅查找相关文章这一项,就要花费大量心血,真正做起来的确很困难。我们还想到把选好的文章利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读,这种做法有的老师做到了。
上学期和本学期的开学初,我们都推荐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购买同步拓展阅读读本了。上学期,学生人手一本本年级的同步拓展阅读读本。本学期,我校六年级语文老师推荐学生购买了《同步拓展阅读》,学生几乎人手7 一册了。三、四、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也做了推荐,很多学生也买了相应的同步拓展阅读读物。
田发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深圳等地的主题阅读读本后,我们觉得还是这样读本最适合主题阅读课题的开展。于是,我们开始联系经销商,细致地了解读本的情况,又进一步与他们在乌市的代销商沟通,并责成我校附近的书店店主,让他们进一步洽谈,来购买深圳的主题阅读配套读物。我们让书店把书购进来,我们的老师推荐读物,让学生自己到书店去购买。不过,各年级的读本数量都不够。我校还给语文老师购置了读物,老师们对读物非常满意。目前,很多学生都购买了读物,但没有保证人手一册。老师在课堂上组织课内拓展阅读时,还要借助展台来展示文章。
6.阅读交流发言稿 篇六
今天下午,我读了一篇名叫《我和小海的“三部曲”》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班主任利用自己的真情和实际行动感化了小海,让他从一个劣等生慢慢的走上正轨,成了一名好学生的故事。
这位教师首先是利用他家庭情况的特殊,从生活上关心他、爱护他,让他先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老师。其次,由于平常小海很少和同学交往,性格比较怪异,老师又针对这一点和他谈心,同时鼓励他,让他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增长信心。老师趁机趁热打铁,在他自己要求进步的时候,规定了一些行为规范,这时他也愿意遵守。最后,老师故意示弱,让他充当一个大英雄,帮助他慢慢改掉了坏习惯。
面对以上这个故事,同是身为教师,我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学生,我也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改正以前的不足,蹲下身来,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使学生端正态度,改正不良习惯,走向成功。
7.阅读交流会作文 篇七
一、一篇的阅读完整的过程
Pre-reading阅读前,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熟悉话题;预测阅读内容;猜测部分词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最后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同时, 文章标题、插图或简笔画等都能来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也就是说读前的预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预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While-reading阅读过程中, 应该采用默读的形式, 学生在读前已经了解了阅读任务, 所以可以利用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来阅读, 比如说利用关键词查找信息、根据主题句、上下文的语境猜测词义、文章的前后置信息等等阅读策略, 通过细节阅读, 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综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可以画出图表、设置填空, 还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 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这里请注意, 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强, 突出重难点, 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After-reading阅读后, 学生掌握了文章的主体大意, 应就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和精练, 为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排忧解难。在解难后教师可让学生复述课文, 做一些语言知识点练习, 最好是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笔头练习, 达到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法知识的理解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写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技能和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一的学生阅读词汇量应该达到4万词, 初二的学生词汇量达到10万词, 到了初三学习的阅读词汇量应该在15万词以上。课文中已经提供了多篇阅读文章, 我们还要选择适量、适当的课外文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以下是几点阅读的技巧和策略:
1.预测 (prediction) 通过图表、标题、主题句、题干等来提前预知文章。这可以降低学生思想上对文章长的负担。
2.猜词 (guessing words) 猜词的方法有很多:运用构词法。例如, useful (有用的) -useless (无用的) 。还可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获知词义。 (3) 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3.略读 (skipping) 这种阅读手法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快读, 找出文章的主题句,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句来感知文章的主体大意, 从而来理解文章脉络。
4.找读、查读 (scanning) 让学生认真阅读题干, 并利用关键词到文章中边读边查找有用信息的方法。这是我们三年的课题实验中学生认为最有效的阅读技能。
5.理解指代这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一种阅读方法, 通过代词来掌握其含义。
6.理解图表信息这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阅读技能, 比如阅读材料是一张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校内课程表、兴趣小组报告、寻物启示、失物搜集、数据统计等等这一类体裁的文章。这类的文章比起全文字的文章来说, 更容易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限时阅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 这时的培养重点应该是提速, 一篇文章根据字数和体裁来确定阅读时间, 在我训练学生阅读技能与策略的第三个段, 我使用了限时阅读, 每次做阅读的时候, 我都会准备一个倒计时器, 限时一般在3-8分钟。在实施过程中, 我注意观察发现利用这一限时阅读的方法, 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但有提高, 而且他们阅读时的注意力也比之前更加集中。
四、阅读材料的选用
我们的阅读课题为期三年, 正好是初中阶段的一轮, 所以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阅读技能指标,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注重符合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注意阅读内容要健康;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题材广泛, 体裁多样, 结构有变化;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挑战性和时代感。我们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注意这一点, 特别是在培训阅读水平期间,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文章, 这样学生会品尝成功的喜悦成果, 信心倍增, 帮助学生在尽快掌握阅读技能技巧, 掌握阅读策略。
8.交流上课外阅读更快乐 篇八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中年级学生对于任何活动,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收获外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许。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常常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参与阅读、用心体验。但单凭读物、环境等外在媒介的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常常不能长久,阅读体验也势必不能深入。因此,教师应重视读书课的有效开展,努力搭建轻松愉悦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平台、设计趣味十足的课外阅读交流形式,通过阅读成果的展示交流,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功体验。
一、“猜一猜”:激发兴趣,亲近文本
【课例片段1——“名人故事”】 交流形式:“我说你猜”,趣猜游戏。
活动流程:
1.点击出示规则。
(1)选择一位名人,用简单的话语透露他的个性信息。(出题信息参照阅读单中出现的如国籍、成就、经历、名言等)其他人边听边猜,猜中后还可集体补充该名人的其他信息。(2)猜中者获得出题的资格,接龙猜题。
2.教师示范,师生说猜—集体照样接龙互动猜题—小组内说猜。
说猜样本:
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是我们浙江人。
他从小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
……
操作提示:
中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文本中或整体或零散的信息,去了解人物、事件。“名人故事”阅读伊始,教师可以设计一份相应的阅读任务单给学生,任务单中简要涉及的内容有“国籍、成就、经历、名言”等,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有任务而无负担地去搜寻一些零散信息。而课堂上设计这样一个“我猜你说”的游戏环节,一是想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互动交流活动中轻松参与,亲近文本。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出题的学生树立起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对猜题的学生来说,同时也是一次阅读成果的有效检测,检测他们的阅读效度和广度。事实上,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也是最没有压力的。如果是第一次开展这种形式的游戏,最好有个示范,学生一学就会上手,不至于冷场。
二、“画一画”:多样描绘,梳理情节
【课例片段2——《小溜溜“溜”了》】
交流形式:绘制旅游图,体会故事奇趣。
活动流程:
1.出示主任务:小溜溜贴上邮票,被塞进邮筒寄了出去。他游历了哪些古怪的城市呢?选择印象最深刻的8个城市,按顺序组合成最有趣的画面画下来。
2.集体讨论:借助书本目录罗列小溜溜游历的城市。
3.学生着手绘制旅游图,要求画面中能表现出这个城市的特点。
小溜溜→ → →……
学生作品:
操作提示:
在课外阅读交流中,动手绘画是一种很好的展示阅读成果的方法,因为绘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具体的绘画内容与形式有画情节梯、画旅游图、画成长图、画人物关系图……在描描画画中梳理情节,感知内容,内析文本正能量,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演一演”:角色体验,感知形象
【课例片段3——《寓言故事》群文阅读】
交流形式:自导自演,把握故事人物特点。
活动流程:
1.自读准备:读好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狐假虎威》《乌鸦和狐狸》,想想故事人物特点。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准备自导自演,要求导得合情合理,演得入情入境。
2. 导演说戏:当导演的学生来说说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特点以及怎么演出这一特点。
3.分小组排演——集体交流展示。
操作提示:
喜欢表演是儿童的天性,以表演为交流方式顺应了学生好表现的天性。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甄选一些适宜学生表演的句段、文本,精心设计,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文本的了解,体会人物的感情,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当然,在交流展示的设计中,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教学形式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演”是“形于外”,只有在读、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场景,才能让形式发挥出强大的教学魅力。
四、做一做:内化信息,展现成果
【课例片段4——《我的后院观察日记》】
活动形式:实践于课外,展示于课内。
活动流程:
1.教师导读。出示一串由爆玉米花穿成的项链,让学生猜是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引入书本P49爆玉米花的句子。
2.布置阅读及实践任务。这是我们冬天里的活动,小小的玉米粒带给了我们多少快乐!而在这本书的作者文瑛美老师家的后院里,春天、夏天、秋天,又能看到哪些植物在生长?这些植物带给我们哪些不一样的收获呢?同学们用两周时间好好地读读这本书,选择书中所说的任何一种活动,像老师做爆玉米花项链那样进行实践体验。两周后,带着你的阅读收获或实践成果到我们的读书课上来吧!
3.交流展示。读书交流课上,学生有的带着烹饪食材,有的带着采得的植物,有的带着实践成果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
【课例片段5——《宝葫芦里的秘密》】
具体形式:编排、制作迷你画报。
活动流程:
1.教师带着学生折叠迷你画报(A4纸两次对折,并一页页指定内容)。
2.学生各自制作迷你画册。
3.组内、组际展示交流。
学生迷你画报部分作品:
1.创意封面。
2.目录创编(我和宝葫芦的秘密故事)。
3.宝葫芦自我介绍。
4.想不想要宝葫芦。
操作提示:
语文学科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手段灵活多样,这为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教师把学生的兴趣唤起之后,学生便会被书中的精彩内容所吸引,突破书籍的约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涉猎更广博的知识。
课例片段4,通过导读课上教师阅读示范和实践成果的展示,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地激发。随后布置的任务是希望学生在两周时间内深入阅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拥有更立体的阅读感受。课例片段5,借助设计迷你读书画报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设计、交流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针对性的细读,并创作简单的读书笔记。交流课上,学生在展示、模仿中互补,在教师的随机指导中改进完善迷你画报的设计,既理解了故事内容,又图化了情节。
除了以上所述,中年级课外阅读实际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交流方式还有很多,如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办小报比赛、小小辩论家、小小作家等。我们常常会根据课外读物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和设计相应的交流方式。而在展示中,为了取得成功,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便会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并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9.《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 篇九
1.抓住“苦难”、“幸福”两个关键词,体会作品的真谛。2.能够从文字中感悟,说出书中最感动自己的章节和理由。3.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苦难中的幸福。教学重难点:
1、能够从文字中感悟,说出书中最感动自己的章节和理由。
2、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苦难中的幸福。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内容浏览,整体感知。
1.师:前不久,我们一同阅读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之一《青铜葵花》,隽永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沁人心脾的纯美境界。首先让我们先静静地回顾一下内容提要给我们的讲述:
(出示)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2.师:(出示章节名称)再看,书里的故事也很多,选择两三个你喜欢的章节,把名称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还可以融入自己的理解,加上适当的修饰词,读得更具体。生交流添加。(如:孤独寂寞小木船、美丽悲伤葵花田、精致温暖芦花鞋、晶莹透亮冰项链、寸草不生三月蝗、焦急等待纸灯笼„„)
师:加进了自己的语言,让我们听出了你的感受。文章的标题经过你这么一读就更美了,这故事仿佛不是由曲折的情节构成,而是以纯美的意想串连起来。
3.师:如果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你会怎么说?
生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精彩。面对生活的贫困,一家人仍旧微笑着,有一股逆风而行、天又奈我何的精神,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在苦难里、在逆境中应该怎么样去生存,怎么去关爱,怎样笑看人生。通过一个多月的阅读,看来你们对作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解。那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本书,体会苦难中的幸福。(出示课题:苦难中的幸福)
[引导学生先从内容提要、文章目录再一次整体上把握感知作品内容,并用一句话说说读完这本书的感受,这是一个学生对作品整体把握的过程,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验。]
二、情节再现,交流品味。
1.师:作品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无尽的苦难,又有哪些地方让你由心底感到一种幸福。请你分别围绕“苦难”、“幸福”这两个词,将你平时看到的及读书卡上记载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可以在小组里讨论,待会我们一起交流。
(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内交流)
从“苦难”、“幸福”两个关键词切入,提纲挈领,辐射全篇。2.师:我们先来说说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未曾体验过的苦难生活,谁来说?
指名说。
师:这种无助的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是无法体会的,但在曹文轩叔叔细腻的描写下,这场景就像一幅画一样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为青铜捏了一把汗。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段描写苦难的文字。(相机出示刚才回报的书中内容)
师:还有哪些地方,你迫不及待要与大家交流的?
学生继续交流。
3.师:刚才我们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体会了当时生活的苦,经历一场火灾后,青铜成了哑巴、葵花的爸爸去世、大麦地遭受大暴雨的侵袭、三月蝗、青铜葵花之中只能有一人能上学、奶奶生病、葵花借着月光做作业„„真可谓是怎一个“苦”字了得!那么,他们的生活中仅仅存在苦难吗? 对,肯定有幸福,而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呢?谁来说?
(青铜一家对葵花无私的关爱、青铜为葵花制作南瓜花灯、青铜为葵
花做冰项链、葵花戴着美丽的冰项链、葵花坐在老牛背上由青铜接回家 „„)
4.师:这一切美好的情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幸福!虽然书中主人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因为有爱同行,有乐观、坚强、亲情相伴,我们深深感到他们的这种不幸与痛苦,也是幸运与美丽的。正如曹文轩在代后记中写到的:“这是一种美丽的痛苦。” 让我们再重新浏览一下代后记吧!(生阅读)
第244页倒数第二小节,让我们再次重温:(教师引读)“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面对苦难时的风度,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我们只能手足无措、不堪一击。有些苦难,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须经过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
5.法国小说家罗曼罗兰的一句话恰当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真谛:(幻灯片出示)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法]罗曼•罗兰
三、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师:回顾作品,其中的情与景,让我们融入了青铜家,融入了大麦地村,融入了青铜葵花的世界。《青铜葵花》,一本把苦难、美丽与爱写到极致的书,一本让人含泪微笑的书。同学们,相信在平时的阅读中你一定感慨良多,下面就从读书卡上选择几句来与大家交流你点点滴滴的感受吧!(全班交流。)
2.师:同学们边读边记边思,入情入境,感受很丰富。老师在读这本书时,也被书中充斥的浓浓温情所感动,为书中潜在的伟大精神所震撼。大麦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物都在我的心中回荡。下面老师也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选取一段与大家分享。(大屏幕出示老师的一段话)
[师生共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美的境界!] 3.师:再来看看这部作品给其他作家以及媒体带来的感动与惊叹:(指名读)
这部作品写了苦难中不变的至爱与情谊,既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可避免 的痛苦,那又为何不去勇敢地面对呢?对着痛苦与苦难笑一笑吧,只有笑对人生,你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青铜葵花》:梦里葵花分外香(《人民日报》)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安武林
4.师: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作品安武林,(幻灯出示封面)如《根鸟》、《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每一部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渴望,带着你们的梦想,带着你们的追寻,走到这些书里来,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这里是个美好的世界。祝愿同学们能在这个美好世界中幸福成长。
10.《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交流课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交流《爷爷一定有办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发现,并掌握初步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封底简介选择书的方法。【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整本书。
2、根据老师的提示做读书交流准备。【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问问你,你更喜欢讲故事还是更喜欢像平时那样学课文?
生:我更喜欢讲故事。
师:那我们今天就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听故事。
师:看,我们今天故事的题目叫做《爷爷一定有办法》。封面上一位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手里搀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他的小孙孙,叫小约瑟。他们手拉着手,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猜猜看,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
师:爷爷是个很有生活经验的人,对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这个故事的图画作者和文字作者是菲比·吉尔曼,他是加拿大人。(老师介绍扉页和版权页。)
师:记住扉页的图案,等一会儿你会有新的发现哦!
师:“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爷爷是很高明的裁缝师傅。你发现了什么?
师:“毯子又保暖又舒适,还可以把恶梦通通赶跑。”你看,约瑟睡得多舒服啊,这神奇的毯子一定让他每晚的梦都十分香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喜欢约瑟,瞧瞧,他们看约瑟的神情。“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大家看看约瑟的毯子——(放大图片看)变成什么样子了? 师:“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看看约瑟的神情。师:他在说什么?
师:“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你看,约瑟的家分成两层。上面一层爸爸妈妈住,下面爷爷奶奶住。约瑟拿着毯子跑到爷爷家。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老师边讲边用手做着翻过来又翻过去的动作)‘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同学们边看边听,津津有味。)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够做什么?我们来猜一猜。师:这样大的一块毯子,做成一顶小小的帽子,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呢?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怎么做的。
“……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对面走过来的是约瑟的小朋友,他们会说什么? 师:小约瑟得到了小女孩的夸奖,多得意呀!这是爷爷的功劳。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这件外套好像不能穿了,约瑟愿意丢掉吗?
师: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约瑟非常相信爷爷一定能有办法。果然约瑟拿着这件老旧的外套跑到了爷爷家。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你看,爷爷在改这件外套的时候,门口站了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舍不得离去,因为他们要看看爷爷这次又变出什么魔术来。到底做成了什么呢?(翻书)一件奇妙的背心!
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约瑟背对着我们,你能够想出他脸上的表情吗?
师:你来模仿他的样子做给同学们看一看。(生做动作)好得意哟!约瑟多开心啊,有了这样一件奇妙的背心。老师、同学们都很羡慕,都很惊讶。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粘着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约瑟愿意丢掉这件背心吗?
师:这幅图上,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宝宝,妈妈什么时候生了小宝宝啦?故事有没有告诉我们?(书翻到前面)你看到了什么?妈妈肚子大了,肚子里有个小宝宝。再来看,爸爸是个聪明的鞋匠,他做了一双小小的鞋子,为谁准备的?
生:为快要出生的小宝宝准备的。
师:奶奶正在织一件小小的毛衣,这件小小的毛衣又是为谁准备的? 图画书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不光要看文字,还要看图画,因为图画也是会说话的。
师:约瑟不愿意把这件小小的背心丢掉,他说——(生合)“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
师: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这一次,爷爷的门口有三个小朋友,都不想离开,想看看爷爷这一次把背心变成什么呢?天已经黑了,星星出来了,可是这三个小朋友还不肯离去,他们宁可不吃晚饭,一边吃着面包圈一边等待。
看,做成了什么?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你看,一家人围着烛光吃晚餐,多温馨啊!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愿意丢掉吗?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我们和约瑟一样越来越有信心,爷爷也越来越胸有成竹。“爷爷拿起领带,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还够做什么呢?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的办法。一块奇妙的手帕!约瑟收集的小石头就用这块手帕包得好好的,这块手帕陪伴着约瑟童年的许多快乐时光。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得老旧了。约瑟的这块手帕已经破破烂烂的了,用它包着的小石子儿掉了一地。“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手帕,已经用得破破烂烂、斑斑点点的,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一脸的沮丧,他愿意丢掉吗?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
“爷爷拿起了手帕,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还够做什么呢?
师:我们来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呢?看到了吗?一粒奇妙的纽扣!你看,约瑟把这粒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扣子的命运怎样了呢?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这根背带弹了起来,他的纽扣掉了。约瑟、小伙伴和妈妈都大惊失色,约瑟找便了所有的地方,楼上、楼下、庭院,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急急忙忙跑到爷爷家。约瑟跑得太急了,惊动了楼上的爸爸,惊动了邻居,还惊动了路上的马匹。“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的纽扣不见了!’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爷爷也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一家人都很难过。约瑟的小妹妹在说什么?
师:小妹妹手后边藏着什么?好像是一条毯子。这条毯子上有白云的图案,这是不是也是爷爷为她缝制的呢?我们猜可能是的。这块毯子怎么不送给哥哥呢?还把它藏到身后。
师:怎么办呢?纽扣不见了,约瑟是不是一直要沮丧难过下去呢?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唰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还够做什么呢?
师:你简直太厉害了。看看我们这个作家的结尾是什么。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什么呢?《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故事的结尾就是它的开头,开头又是它的结尾,这个故事就好像一个完美的圆。喜不喜欢这个故事?(喜欢)为什么约瑟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毯子、外套、背心、手帕?
师:原来这块毯子和毯子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的美好时光,更重要的是,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所以约瑟舍不得丢掉。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约瑟那一粒纽扣不见的时候妈妈脸上的表情?我们再来看一看。你看,妈妈惊慌失措的模样,妈妈非常紧张,你记不记得毯子老旧的时候妈妈一直说毯子老旧了扔掉吧,外套小了不合身了扔掉吧,手帕破破烂烂了扔掉吧,现在,这一粒小小的纽扣不见了,妈妈为什么吓成这样啊?
师:原来约瑟一直以来的珍惜,约瑟看到纽扣不见了的紧张感动了妈妈,妈妈也变得珍惜起来、紧张起来。所以,是谁感动了妈妈?改变了妈妈?小约瑟!你看,我们孩子的力量多强大呀!不要小瞧了自己哟,有的时候,你是能感动大人、甚至改变大人的。
那颗纽扣究竟到哪儿去了呢?想不想知道?看看我们的这幅图,在图的下方,角落里,还有一家子呢。是谁的一家子?是小老鼠的一家子!中间有个小老鼠坐在一个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好像读着什么。那个椅垫子圆圆的,就是约瑟丢掉的那颗——纽扣!再看看小老鼠的头巾,小老鼠的小背心,小老鼠的背带裤,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个故事里面还有小老鼠的一家,小老鼠的一家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这个故事真是太有趣了,两个世界,两个故事。(翻书)
约瑟的爷爷在缝制毯子,地上落了一些碎布料,这布料就落到了谁的家里?小老鼠的家里。这两个小老鼠躲在洞口,它们好像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东西,他们当时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老鼠第一次见到这神奇的蓝色布料,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后来的小老鼠用它做了什么呢?老鼠妈妈扯下布料,拿来一个核桃壳,原来老鼠妈妈生了宝宝,这宝宝身上的毯子就是用这蓝色布料做的。老鼠一家去散步,老鼠爸爸搀着老鼠宝宝好神气哟,老鼠妈妈的头巾,爸爸的背心,宝宝的背带裤,全是用蓝色布料做的。
这是老鼠的家。老鼠宝宝上学了,那些老鼠穿的全是灰色的背带裤,只有两个老鼠宝宝穿的是蓝色的背带裤,多神奇呀!老鼠一家去野餐。
老鼠家的窗帘,它们拉在屋子里的布帘,它们的被子,小老鼠的衣服,全部都是蓝色布料做的。蓝色布料做成这么多的东西是谁的主意啊?
师:在这个故事里,小约瑟感受到了爷爷的爱,他非常珍惜爷爷的爱。在这个故事里,老鼠的一家和爷爷都是那样地充满智慧,能够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变得奇妙无比。一块普通的布料在爷爷的手里就变成了奇妙的毯子,然后,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就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纽扣,这些奇迹全都是爷爷创造的,因为他有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其实,这些奇迹是很多长辈都能创造的,只不过他们不一定是把毯子变成外套、背心什么的。那你的爷爷、你的外公,他们对你的爱藏在哪里呢?
师:你有没有问过爷爷啊?我们也要学着对爷爷表达自己的爱。你们有没有对爷爷表达过自己的爱?
师:同学们,对爷爷的爱,可以用行动来表达,也可以语言来表达,这都会给爷爷带来惊喜。今天,刘老师给你们想了个办法,我要一个人送你们一张小小的卡片,然后,你们就把对爷爷、对外公的爱写在上面,画在上面,写什么画什么,你说了算。我们不在课堂上写,因为这是你跟爷爷的秘密。你准备怎样把这张卡片送给爷爷,给他一个很大的惊喜呢?
师:看来你们送卡片也是很有趣的故事噢。有时间读给老师听,好不好?这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是老师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我读过很多遍,而且每一次读都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所以老师想啊,一本好书不是读一遍就能结束的,它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读很多遍。老师相信,你们还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大家有没有这本书?过生日的时候,不要别的礼物,就要这本书,因为有了这本书,我就会更加懂得珍惜你们对我的爱!
金龙王庙小学 1班 李丽蓉
11.阅读交流课的设计与思考 篇十一
1.带领学生交流阅读感悟,启发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2.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让学生理解“好孩子”的内涵,激发学生“做好孩子”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个月,我们班阅读的书籍是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大家看完了吗?请你用一两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学生交流)
二、走进文本,说说书中人和事
作者黄蓓佳说过这么一句话:
每一部书都是一段生命,一种面孔,一些梦想。
1.读完这本书,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哪些面孔呢?(学生交流)
2.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金玲,那么金玲是个怎样的孩子,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交流,并将特点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善良、粗心、有爱心、有主见、自信、有梦想、有责任心、善解人意……)
三、走出文本,品品书后道和理
黄蓓佳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你知道吗?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这么一句话:
小说家想要给我们一幅生活的确切的图画,他的目的不是讲故事来娱乐我们或打动我们,而是迫使我们去思索、理解那更深的、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你思索最多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交流)
1.讨论: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出示(书中片段):
邢老师翻过身,两眼凝视房顶,半天才悠悠地说:“你真是个奇怪的孩子。你善良、正直、宽容、大度,又有一颗悲天悯人的高贵心灵,艺术上的感觉又这么敏锐,为什么学习成绩偏偏提不上去呢?你整天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能告诉老师吗?”她回过头,盯紧了金玲的眼睛。
金玲避开邢老师的凝视,轻声说:“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做个好孩子。”
邢老师说:“你已经是好孩子了。”
金玲咬住嘴唇,表示不信。
邢老师又说:“真的,你已经是好孩子了。一个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的学生,凭什么不能称为好孩子呢?老师现在已经想得很通,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组成的。老师相信你将来能做成了不起的事,是一个外表平凡而灵魂伟大的人。好好努力吧,金玲同学,好孩子!”
邢老师伸出一只瘦削的手,把金玲胖胖的软软的小手一把抓住,捂在自己胸口。
金玲嘴角一翘,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边笑,一边眼泪又止不住地往下滚。
——节选自《老师病了》
(1)自由阅读。
(2)交流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想做好孩子就是好孩子。
2.因为金玲只想做个好孩子,所以她就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不一定十全十美,好孩子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想只要我们想做好孩子,你就一定是个好孩子。正如一支《好孩子》歌中所唱到:
好孩子,好孩子,阳光下快长大,人群中别害怕,天鹅来自丑小鸭。好孩子,好孩子,风雨中快长大,要善良讲真话,青蛙会变王子的。去吧,去爱吧,泪水不要再滑落。多么多么多么地希望,有梦想去实现吧,再高再黑的山谷,展翅就能穿越它……
(1)欣赏歌曲。
(2)齐读歌词。
四、走进内心,写写自己心里话
我想做好孩子,我想这应该是此时此刻我们每个孩子共同的心声。我们都想变成一只白天鹅,只不过,我们现在还只是一只丑小鸭,一只让同学心烦,让老师生气,让家长担心的丑小鸭。因为我们和金玲一样,不是十全十美的孩子。或许,我们缺少一点责任心,或许缺少爱心,或许缺少一点梦想,或许缺少一份自信,或许我们有时还不够善解人意,但今天这节课,也许会让我们找到我们身上缺少的东西,找到了,并能尽力弥补,我想我们就是真正的好孩子。那么你要做个怎样的好孩子呢?
出示:我要做 的好孩子
1.学生交流。
2.小练笔。
【教后思考】
近年来,我校的孩子每月坚持阅读一本经典著作。当然,这得感谢“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给我们的启发。
为了让孩子人人都有一双不平庸的眼睛,我校组织几位语文骨干教师从经典的儿童读物中优选了100本书籍,结合各年级段的特点,分别落实到六个年级的十二个学期,希望通过六年的坚持和努力,让它们陪伴着我校的孩子一起走过六年的小学生活。
这个月,我和我班的孩子一起阅读了黄蓓佳的《我要做个好孩子》,经过一周的准备,今天在我校的多媒体教室上了一节阅读公开课,总体感觉,基本达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对于这节课,我预设了两大目标:一是让孩子们知道,不经过思考的阅读是无效的,为此,我借用了莫泊桑的一句话,作为桥梁,让孩子们从这里得到启发,并由此学会思考;二是要将“我要做个好孩子”植根于学生的内心,让孩子们理解只要想做好孩子就是好孩子,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样的好孩子。
在交流中,当听到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我想做自信的好孩子,我想做不贪小便宜的好孩子,我想做诚实的好孩子,我想做有梦想的好孩子,我想做不让家长和老师担心的好孩子……”的时候,我内心顿时产生了一丝莫名的感动。说实话,有些孩子平时的表现确实一般,有些甚至是让我每天操心的,但这节课,他也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我想,孩子们的想法是真实的,因为,他们也确实想做好孩子。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个班都有一些让老师操心的孩子,有些甚至于让老师们束手无策。当然,这些孩子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由问题家庭引起的,问题家庭背后的问题孩子确实难以转化。但也不是没有转化的可能,只要将孩子向善的心理激发出来,我想,再差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好孩子。因为,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唤醒。
课外阅读交流课,不是简单的故事复述,这样的复述哪怕一遍又一遍,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只是过眼烟云,它不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不会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的心灯需要我们老师来点燃,当点燃的一刹那,孩子们震撼了,这种震撼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
12.阅读交流会作文 篇十二
本人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谈一下名著交流课的教学策略。我把这本书分为几个专题模块来展示、交流、鉴赏。每个专题都是从以下几个环节来组织交流讨论。
第一环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交流准备
“同学们, 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吧。”学生畅所欲言之后, 老师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探讨一下主人公鲁滨逊的冒险经历, 看看从中能获得哪些有益的人生经验和启示。”
第二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其实,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已经读过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 现在已经是读第二遍了, 同学们是怎样读的?自由发表意见。
生1:我一拿到这本书, 是先读前言, 了解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后, 我非常感兴趣, 然后就一节一节细细地读。
老师板书:先读前言再了解内容。
生2:我第一遍读时先看的目录, 挑选特别喜欢的章节去读, 其余大概翻翻;我现在读第二遍了, 是从第一章开始一节一节读的。
老师板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生3:我读10 页就做一篇读书笔记, 把书中我特别喜欢的经典语段摘录下来, 然后再写写读书感悟。
老师板书:做读书笔记, 写读后感。
教师总结:阅读整本书没有固定的模式, 可以根据读书的不同目的和不同需要, 根据书的性质、内容、文体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
第三环节:交流并展示阅读的收获与体验
此环节分为两个模块, 首先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体验较深的情节和句子, 然后全班展示。这个环节大家各抒己见, 讨论不亦乐乎。这个环节让学生更注意平时阅读的圈点批注。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交流时就很尴尬, 这也无形中刺激了学生细读文章、感悟文章的兴趣。
其次, 寻找并摘抄书中有哲理性的句子, 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们找到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 如:一学生找到了鲁滨逊父亲说的一段话“中等阶层是世上最幸福的阶层。他们既不会像那些富人一样被挥霍无度的生活弄得身心交困, 也不会像穷人一样整天被缺衣少食的生活搞得憔悴不堪。”还有一位同学找到了一段话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的思考:“当我们遇到灾祸的时候, 既要想到其中包含的好事, 也要考虑到随之而来的更糟的情况。”这些话让我们知道应该如何面对生活, 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也正是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要想对著作中的内容深入理解, 教师不能袖手旁观, 要适当引导学生。于是我问学生:“你们如何评价鲁滨逊这个人物, 对他的冒险行为有不同意见吗?”
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就激烈的争论起来, 有人说, 他不听父母的话, 不是个好孩子;有人说, 为了理想敢于冒险, 他是个英雄。两个观点基本对立, 这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做了很好的准备。
第四环节:开展辩论, 更深层次感悟人物形象
我出示了正反两个观点:
正方:在理想与孝敬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 坚持孝为先。
反方:在理想与孝敬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 坚持理想为先。
鲁滨逊的家庭生活很富裕, 但两个哥哥, 一个战死一个失踪, 父母只剩下他一个孩子。父母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过稳定的生活。可他偏偏出海冒险, 差点丢掉性命。那么在现实生活中, 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根据学生们的初步意见分成两队, 各自准备辩论依据与材料。我提醒大家, 辩论不是打架看谁的嗓门高, 而是看谁的论据更具说服力。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话谚语, 甚至一些文章中的哲理或诗句都可以作为辩论的理论依据;生活中的实例、古今中外名人事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重要事实依据。
这个环节不仅考查了学生理解这本书的程度, 还考验学生的生活积累, 还有现场思辨能力、反应能力等。
正方同学搜集了大量的论据, 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正方同学还在辩论中运用了一些技巧:比如预测对方可能使用的论据来准备自己的辩论材料。辩论的实战让他们成长了许多。
反方同学在辩论中讲到了小孝和大孝的问题, 指出小孝是家庭中的“孝”, 大孝是为国家尽忠。有的学生引用了教材上第一课《理想》中的诗句。还有学生列举了杨利伟和居里夫人的事例来说就要趁年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父母看到孩子实现理想也会高兴的。
一节课结束了, 学生们意犹未尽, 还在楼道里、回家的路上争论着。无疑这节阅读交流课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打开了他们思维的翅膀。
13.马小跳阅读交流课教案 篇十三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阅读交流课
易玉媛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读书目有更多地了解,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促使学生养成乐于交流、乐于表达、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
师生共读《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精彩片断导入
一、片段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请听听关于他的故事。1.出示片断,引出人物。
片段一:数学老师把马小跳的口算本扔到马小跳的桌子上,马小跳只看了一眼,满眼都是红叉叉。“马小跳,昨天才表扬你,你今天怎么就翘尾巴了?”马小跳的手不由自主地摸了一下屁股,屁股上没有尾巴。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没有尾巴。”马小跳说的声音小,数学老师没听清楚,他以为马小跳说的是“我没有翘尾巴”,更是火上浇油,气上加气。
片段二:马小跳不明白:“你妈妈为什么不要胆?“因为她的胆经常痛。”马小跳更不明白了,怎么可以胆痛就不要胆了?有些人经常头痛,肚子痛,脚痛,手痛,难道也可以到医院切除头,切除肚子,切除脚,切除手吗?乱套了,马小跳觉得这个世界简直乱套了。
师: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他是谁? 2.出示图片:马小跳
师:看看马小跳的打扮、表情、动作,你能用一个词评价下他吗?(板书:淘气、快乐、调皮、勇敢------)
3.评价马小跳。
二、说名字的来历
师:马小跳是儿童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中的主人公。其实,马小跳生下来的时候,爷爷给他取了一个好名字,叫马小骥,一匹小骏马的意思。后来,为什么叫马小跳了呢?
生:(说名字的来历)在马小跳出生一百天的纪念日,爸爸马天笑先生大宴宾客,隆重庆祝马小跳诞生一百天。他把马小跳抱到一张圆桌上抓阄,他感到很不舒服,就愤怒得一跳三尺高。一个刚出生一百天的婴儿居然会跳,马小跳把所有人都给跳傻了。最高兴的是爸爸马天笑先生,为了让大家永远记住儿子的壮举,他宣布把儿子的名字改成“马小跳”。爸爸马天笑,儿子马小跳,既般配,又上口,还押韵。
小结:这个故事在马小跳系列的第一本《贪玩老爸》中向我们作了介绍。马小跳和你们一样一天天长大,他除了淘气、调皮、勇敢------在他身上还有许多优秀品质,你看到他还有哪些优秀品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第二环节:话小说主人公
1.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在马小跳身上,除了淘气、快乐、调皮、勇敢等特点,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你从哪个故事中看出他具有这一品质?(举例说明)3.集体交流。
4.小结:充满爱心,负有责任心,并且拥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马小跳。在生活中,他既淘气又勇敢,既幽默又麻烦,但他永远是快乐的。这正是作者塑造马小跳的原因。
5.了解作者塑造“马小跳”的原因
课件出示:如果我有一个儿子,他不必漂亮,但一定要健康;他不必聪明,但一定要幽默;他可能是淘气的、麻烦的,但他必须是诚实的、勇敢的。最重要的,他必须是快乐的——这就是马小跳。(师生共读)
师:也正是这个原因,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深得大家喜欢的马小跳。同学们那样喜欢马小跳,对他又如此了解,一定读了不少关于他的故事。
第三环节:交流《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
(一)系列小说名称
过渡:我们知道《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共有十几本。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有《贪玩老爸》《同桌冤家》……(出示课件)。除了这几本,你知道这个系列中还有哪几本书? 1.自由交流(说出自己还知道的书名)
2.出示系列丛书目录,同桌交流(告诉你的同桌哪几本书你已经读过了?哪些书你还没有读?)
3.全班交流。(你最喜欢哪一本?)
(二)精彩回放
1.打开书的目录,找一找自己印象最深的章节。2.翻到印象最深的章节,朗读自己认为最美的片段。3.向周围同学讲一讲这本书的精彩故事,要求内容完整简洁。
(三)分析其他人物特点
师:刚才我听到大家讲故事时,提到了毛超、秦老师、安琪儿等一些人。是的,在这套系列丛书里,除马小跳外,还给我们描述了很多人物。
1.说说还有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里你还喜欢谁?说说原因。2.师生共同交流。
(四)思绪飞扬 过渡:记得我们班有个同学在读书笔记上这样写道: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也和这些小孩子一样,一同成长,一同成熟。我想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悟。
(课件出示)谈一谈,你读了这一本或几本书以后,有什么收获? 总结:是呀,我们对这套丛书有太多的感触,因为它不仅给我们讲了许多精彩的故事,还塑造了如马小跳、毛超、秦老师等一些可爱的人物。那么,是谁为我们写了这样精彩的小说呢?
第四环节:走近作者
1.介绍作者杨红缨。(课件出示杨红樱图片)
(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杂志社副编审。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反响巨大,小孩子们到书店,往往不说书名,直接点名要杨红樱的书。她的系列小说数度荣登畅销书榜,并成为影视剧、动画片改编热门。)
2.对杨红樱阿姨,你还知道些什么?
3.除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你还知道杨红樱阿姨的哪些作品?
第五环节:以书会友
过渡:大家特别喜欢这些书,这要感谢我们的杨红樱阿姨带给我们这样有趣的书籍,这时,我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杨红樱阿姨说,你最想说什么?课后,我们可以把想对杨红樱说的话,或是读了书的一些感受和看法,集体写一封信,寄给最亲爱的杨阿姨,有她交流,好吗?
第六环节:推而广之 过渡:
★ 下午有一个以书换书的活动,你可以在校内宣传板贴一张小报,向学校各班公开征集你想看的《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想想怎样设计你的小报,才能把你迫切需要的心情表达出来。
★
在平时读《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的过程中,你可以把欣赏的文字或马小跳的经典语录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等你们读完这套系列丛书后,将会变成忠实的“小跳迷”,那时,我们可以在班里举办故事会。
【阅读交流会作文】推荐阅读:
《夏洛的网》阅读交流09-18
草房子阅读交流课教学反思08-08
人才交流会感悟作文09-25
热闹的物资交流会五年级作文10-01
蚂蚁与交流仪作文09-16
学会交流800字作文10-27
小学作文教学汇报交流材料07-01
我和外婆的交流作文07-1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交流09-25
英语阅读:英语作文阅读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