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2024-08-05

论三毛的写作风格(精选8篇)

1.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篇一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 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而他们的作品可是说是那个时期的代表。在写作风格和叙事技巧上, 海明威创作的最大特点是简洁, 运用简单的句子, 表达深层的含义;而菲茨杰拉德的写作风格是平稳而敏感的。他们就像两道光, 照亮了整个二十世纪这个大舞台。

二、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菲茨杰拉德的写作风格可以说是20世纪20年代的代表, 或者说是“爵士乐时代”的代表, 他被认为是“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部分, 但最终却在这一时期去世。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了美国生活的神话。在菲茨杰拉德的笔下, 描画了一个空虚的、对美国财富的崇拜以及永无止尽的爱的美国梦。有人说,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学的伟大创造者之一。菲茨杰拉德的魅力来源于他清晰的叙述, 优雅的文风, 多姿多彩、点铁成金的遣词造句, 这种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的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诗人的敏感和戏剧家的丰富想象力的结晶, 这使他的艺术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菲茨杰拉德不仅描绘了一代人的生活。他创作的作品是当代英语文学和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另一个代表作家, 关于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的评论有很多。海明威采用两种方式来展示他精心选择的生活材料。一是新闻报道风格。年轻时的海明威曾在报社做过记者, 受到过严格的写作训练。这在他的创作中得以体现, 海明威的小说都是简明扼要, 浓缩紧凑的。为了取得更大的艺术效果, 他还采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平淡而克制的陈述, 在写作时, 他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形容词, 甚至省略动词, 很喜欢用名词, 例如地方名、河流名等。作者运用简单的句子和有限的词汇进行有克制的陈述, 渲染气氛, 暗示文字下还藏有更深刻的意义, 启迪读者去体会和联想。海明威的第二种写作风格是采用有节奏的句子结构, 如重复、排比等。海明威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也十分具有特色, 他采用美国中西部人民的口语及其节奏, 这与美国人民血肉相连, 读来如闻其声, 往往给读者一种真正语言的幻觉。

三、造成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写作风格差异的原因

造成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写作风格差异的原因有很多, 社会形势的不用、生活方式的迥异、面对战争的态度以及作者的个性都是造成他们写作风格不同的原因。

1. 社会形势

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都生活在一战结束后的社会大环境中, 这样的环境是与战争开始前是截然不同的。所有的旧的东西都消失了, 一切都是新的。针对这样的社会背景, 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开始了他们的创作。菲茨杰拉德可是称得上是一个分析师。他写了很多关于爵士乐时代的作品, 而恰恰相反, 海明威却来到了欧洲, 写了很多有关于欧洲的作品。海明威不喜欢在一个地方长期的停留, 他喜欢四处走走看看, 这和美国梦幻灭而有着失败情绪的菲茨杰拉德是完全不同的。

那个时代的社会形势都在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天堂的这一边》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 菲茨杰拉德真实描述了战后繁荣时期的“浮躁的20年代”。这本书的反响是很强烈地, 它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它抓住了时代的基调。而菲茨杰拉德的另外几部作品, 如《夜色温柔》和他的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几乎成为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最杰出的小说, 从这两本小说里, 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而他的作品也因此成为了生活指南, 带领年轻读者对生活有了明确的认识。

海明威的小说同样是那个时期的象征。海明威第一部著名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在他出版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这本小说里, 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一战后的年轻一代的生活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人们向往能过着钓鱼、游泳、滑雪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这个世界确是疯狂的, 毫无意义的, 当时的社会局势十分的混乱。在海明威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永别了, 武器》里, 他也描述了人们是如何在那个时代里生存的。这本书抓住了人们在经历了一战后的心情。随着这部小说的出版, 海明威的地位也被证实。因此, 在这个充满失败和死亡的新时代, 海明威的作品很多时候被理解为负面的评论。

2. 生活方式

菲茨杰拉德是以一种奢华的方式活着的。他纸醉金迷、嗜酒如命, 享受着年轻的爱、财富和成功, 同时又不得不为挥霍无度和失败而付出代价, 他可以称得上是“浮躁的20年代”的代言人。孤独、酒精和对浪费了他的才华后的认识是最终打败他的三样东西。菲茨杰拉德总是借酒消愁。他总是试图从酒中找到安慰。他不能把精神集中在他的小说以及艺术生活的改善上, 这是一直折磨他的事。几乎所有菲茨杰拉德的小说都是他自己的生活写照。在他的笔下, 那些出入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和豪华宅第的上流社会的年轻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纠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他们无法被金钱驱散的失意和惆怅更是无处不在。他的作品经常以年轻的渴望和理想主义为主题, 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人的特征;他的作品又经常涉及感情的变幻无常和失落感, 因为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逃遁的命运。

而海明威的生活方式是和菲茨杰拉德截然不同的。海明威在那个时代是一个神话。他喜欢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 但他的生活作风却是消极的, 因为海明威看到了生活是充满战斗和紧张的。和菲茨杰拉德相比, 海明威的社会地位是低于菲茨杰拉德的, 而且他的经济情况也并不富裕。然而面对贫困和逆境, 海明威的态度确实鼓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他坚信艰苦的生活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和锻炼人的精神。所以这样相对较差的生活方式敦促海明威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文学并因此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海明威的小说里, 海明威描绘了迷惘的一代, 而《太阳照常升起》则是海明威笔下“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

3. 战争

造成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战争。而他们面对战争的态度也是不相同的。海明威认为, 一个人必须有真实的战争经历, 才可以更好的描绘它。尽管菲茨杰拉德参加过战争, 但是他并没有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 他失去了感受真正战争的机会。菲茨杰拉德一直认为没有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件遗憾的事。虽然, 他缺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实感受,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他认为, 作为一个艺术家, 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达到相同的写作目的, 具有同等效力。所以, 菲茨杰拉德只能通过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来描述战争的残酷场面。尽管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在描述战争时有着不同的意见, 但是他们都真实地揭示了在战争中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和社会文明。

2.莫言的写作风格分析 篇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颁发了一座诺贝尔奖,因为他的小说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魔幻般的故事,莫言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绚丽多姿的高密东北乡。

他和他的笔在高密东北乡上空游荡着,探索着人性的欲望,演绎出一曲曲英雄悲歌。他是一个地道的寻根文学者,在他自己的高密东北乡上为我们讲述着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总的来说,莫言的写作风格在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加上魔幻现实主义和丰富的想象,用大胆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众多的人物故事描绘的多姿多彩。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赏析莫言写作风格中的部分特色:独特的视角、大胆的叙事、性和对人性的探索。

首先要研究莫言就不得不提到他的高密东北乡,他将他的老家和每位作家心中都有的理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就成为了高密东北乡,成为了他许多作品故事当中的地点。他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上众多人物的爱恨情仇,如《红高粱家族》当中余占鳌和“我”奶奶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有高密东北乡人民英勇抗战的故事。

就《红高粱》来说,这是最能体现莫言写作风格的小说之一,莫言用独特的叙述视角讲述了交错纷纭的故事,能够让读者亲临现场目睹发生在东北乡的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他不断改变叙述视角,用父亲的孩童眼光将场景真实再现在我们眼前,“父亲看到孙五的刀子在大爷的耳朵上像锯木头一样锯着。罗汉大爷狂呼不止,一股焦黄的尿水从两腿间一窜一窜地呲出来。父亲的腿瑟瑟颤抖。”通过莫言细腻的描写,孙五活剥罗汉大爷的场景就通过父亲的眼展现出来,这比通过第三人的叙述更加生动和有画面感,好像读者就站在父亲身旁一起目睹这场悲剧的发生一样。莫言也用无处不在的第三人的视角完完全全地展现出爷爷和奶奶发生在高粱地里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他们为了维护爱情去杀人,为了追求生存的权利,获得生命的自由英勇抗日。这种出于对生命本能的热爱,使他们具有一种熊熊燃烧、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笔者认为这就是莫言对人性的诠释。

这里又不得不讲到莫言小说中的性,《红高粱》中爷爷和奶奶在高粱地里的龙凤和谐是他们摆脱封建礼教的约束和追求自由的结果。这在莫言小说中很常见,他想要突出的是“两颗蔑视人间法则的不羁心灵”,他对性的描写很多样,有赞美的,色情的和最原始的欲望的描述。性是人类最本能的欲望,莫言写性,是他身为一个作家对人性欲望和本性的探索。在他的早期作品里有对性的赞美,歌颂了为了追求幸福,自由的男女性爱,《红高粱》中余占鳌和我奶奶的性就是典型。作者毫不吝啬自己对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所有性爱的的赞美之词,间接批判了旧有贞洁观。莫言后来在他另一片代表作《生死疲劳》中描写庞春苗和蓝解放的性爱是“她的嘴唇在我嘴里膨胀着,她的嘴巴张开了,一股犹如新鲜扇贝的鲜味儿不满我的口腔。我无师自通地把我的舌头探进她的嘴里,去逗引她的`舌头,他的舌头与我的舌头勾搭在一起,纠缠在一起。”这样的描写带有很强的浪漫情调,莫言用他奇特巧妙的比喻成功描写了人与人之间压抑的欲望的释放。庞春苗为人善良而柔弱,性情浪漫而纯美,但她却喜欢上了蓝解放,印证了爱情的高洁和奋不顾身。也肯定了女性对自我幸福的追求、敢作敢为和妇女的平等。

在莫言小说《红高粱》的开头的第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在倡导尊重师长的中国社会,诽谤自己的父亲是大不敬,但莫言就是这样做了,而且做得很彻底。“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蹉、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在这一系列充满矛盾和谬误的话中显现出的是莫言对高密东北乡既亲密又疏离的感情,这样的句子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莫言大胆的写作风格。莫言的大胆也体现在前文中的性,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性总是被压抑的,国人总是忌讳它。莫言肯大胆地,露骨的写性,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也是他在中国成功的关键。

3.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篇三

人的一生,有多少成功和欢乐能够骄傲的留给自己,又有多少失败和痛苦能够洒脱地留给记忆,既然选择生于世间,就理应活得属于自己。

青春的花季,姿意而美丽,那只是大自然负予我们的厚爱,并非是我们的资本,我们即不能在挥霍中消费自己,也不能在昭示中出卖自已。

其实,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又何常不是一种心情,浪漫而温馨,去时刻把握生命,就会时刻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心情。

4.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篇四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19 世纪后期美国现 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一生艰苦创作,写出了 大量文学作品。其作品融幽默与辛辣的讽刺于一 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 社会洞察与剖析,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名著。小说续《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严肃的气氛比后者更为浓厚。主人 公换成汤姆的朋友哈克——一个穷苦白人的儿子。他害怕醉鬼父亲毒打,又受不了保护人的清规戒律 而离家出走,半路上遇见黑奴吉姆,两人乘木排沿 着密西西比河逃亡,去寻找自由州。一路上,吉姆照顾哈克,哈克帮助吉姆匿藏。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最终,哈克放弃了告发吉姆的想法,激烈的 思想斗争取得了胜利。此书充分体现了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因而 成为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美国著名作家海明 威说,“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 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书中 以乡土文学的广阔视野和百姓语言“白话”,真实地记 录了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国情,是 19 世纪美国 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品。小说纯粹用美国口语写成,开 创了美国文学口语文体的传统,其魅力经久不衰。

一、通俗畅晓、浅白朴素的口语体语言

美国独立后的六七十年间,虽有一些文学作品,却未能摆脱原来的宗主国英国的影响,无论在内容、风格或语言上都缺乏独创性和美国特色,在 马克·吐温以前鲜有人用方言写作。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出版却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究其 原因,作者在一生中最敏感的青少年时代,漂流在 广阔的密西西比河上,观察到当时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事件;同时,风雨飘摇的生活

也使马克?吐温有机会接触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及天南地北 的方言土语。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 吐温大量融合、提炼、吸收方言土语,运用了密苏里 黑人土语、西南边疆地区的方言、密西西比河流域 的普通方言及其四个变种。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 让哈克说着当地的方言土语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使他的经历更加真实可信,入木三分。纵览全书,从第一句开始直到结束,始终发自“一个声音”,这就是“我”的声音。这个“我”,并非是马克?吐温,也 不是一般传统的故事叙述人,而是穷孩子哈克。这种 叙事角度是文学史上一大进步,也使这部小说在语 言上冲破了欧洲文化的束缚,使美国英语以其鲜明 的特点登上了文学舞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马克?吐温用美国人的语言描写了活生生的美国人,他的语言不再是为欧洲人所极力推崇的所谓 的“高雅”语言,而是从群众中学来的活的语言。他 在民间语言的基础上加工锤炼,进一步创造了具有美 国民族特色的文学语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 出版,使方言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得到了确立。

二、美国式幽默的精彩运用

马克·吐温开始创作时,正是美国幽默文学极外国文学研究 为繁荣的时代,这种文学的根源在西部的口头文 学,怪诞、极度夸张是其特色。西部各州居民、农民、伐木者、金矿工人、渔夫中流传着许许多多荒诞无 稽的传奇、极为有趣的故事和笑话。当时有许多作 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但他们大多旨在逗乐,其 作品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马克·吐温则不然,他不 是为了幽默而幽默, 而是把幽默的描写和对社会上 的不良现象的讽刺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在此思想指导 下,马克?吐温汲取美国民间文学的精髓,予以创造 性的艺术加工,使其成为伟大的文学。例如小诗人“哀梦兰”在哈克眼中是这样的: “她并不十分挑剔,你随便让她写什么她就写什么,只要那是悲哀的事情就行。每逢有个男人死了,或 是有个女人死了,或是有个孩子死了,她总在尸体 冷以前,就把她的‘诔词’写好了。”这里,吐温

把讽 刺融化在哈克纯真之口里,没有故意夸张,也没有 故意采用滑稽的笔调,只把孩子的真实感受传达给 读者。然而,这种素朴、自然的叙述却令读者多了

一 层回味并忍俊不禁。作为一代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幽默,是一种建筑在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之上的幽默,是一种 融合了哲学家的睿智、艺术家的想象和社会批评家 的锐利的幽默。它以丰富的思想作底蕴,以风趣的 文字为形式,外谐内庄,既富有哲理意味,又具有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现实主义的精心刻画

马克·吐温来自中下层社会,更多地看到资本 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黑暗和不公平现象,特别是蓄奴 制的残酷与不人道。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以讽刺 手法揭露和鞭挞各种社会弊端,并表现出对民主自 由和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强烈追求与向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反映的社会背景,是这部小说发表时的 30 年前。马克?吐温创作这部小 说时,虽然蓄奴制已从法律上被废除,但黑人的地 位仍然极其低下,种族歧视严重存在,广大黑人仍 处在被奴役、被迫害的地位。而这部小说却以帮助 黑奴逃跑为主线,大量描写了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 吉姆之间同舟共济结下的友谊。其中哈克在帮助黑人吉姆逃跑的问题上同自己良心的斗争以及他反对蓄奴制度认识的不断提高是本书最动人的部分。哈克认识冲突的高潮发生在写信向华森小姐 告发吉姆行踪的前后。虽然哈克和吉姆之间建立了 深厚的友情,但是社会、家庭的种族偏见对他深有 影响。帮助黑奴的内心愿望和压迫黑奴的社会势力 在小哈克的头脑中形成冲突,搅得他无法安宁。从 世俗的眼光来看,帮助一个被追捕的黑奴逃跑是大 逆不道的事情。吉姆越接近自由,哈克的内心越觉 得不安,他决定写信告发吉姆的行踪。但当他想起 他们共同逃亡的经历,想起他们在患难中结下的友 谊,他感到“左右为难”。最后他“琢磨了一会儿,好 像连气也不敢出似的”,随后才对自己说:“好吧,下 地狱就下地狱吧,”接着就一下子把信扯了。哈克的 思想斗争取得了胜利。用马克·吐温的话说:“健全的心灵与畸形的意识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

败仗。”在这里,“畸形的意识”是奴隶制的反动宣传 对儿童的影响,而“健全的心灵”正是马克?吐温不 论种族、肤色,人人平等的理想。很明显,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中对有争论的黑人问题明确阐述了自 己的观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谴责蓄奴制的 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以深沉、辛辣的笔调 讽刺和揭露了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 种族歧视,宣传了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 利的进步主张。作为杰出的幽默和讽刺大师,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运用他独树一帜 的幽默诙谐风格、奇思妙想同讽刺相结合的创作艺 术、口语化的独特文体,为我们留下了认识 19 世纪 以来美国社会、制度和人的宝贵遗产,使该书成为 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参考文献

[1]刘敏.从轻松的幽默到辛辣的讽刺—浅析马 克?吐温几篇作品中的讽刺和幽默[J].山东师大外 国语学院学报,2001,(4):31-33.

[2] 刘永杰,王艳玲.言为心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1,(4):30-33.

[3] 白逸欣,蔡宏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 作特点和人物形象 [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49-50.

[4] 笪玉霞,白淑华.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 艺术特色[J].济南大学学报,1999(1):65-67.

5.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篇五

在泛读时代, 一种媒体信息被阅读和理解的速度及准确性, 将成为是否被选择的关键。与网络媒体采取全时化写作、超文本写作、微博写作等提升易读性手段相比, 厚报时代纸媒的文本模式如果达不到泛读时代要求的深入浅出, 将使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告别纸媒。如何使报纸既有卖点又出售方便;既有审美又传播容易?

一要注重文本形式的新颖性。如创刊于1999年1月的浙江杭州《都市快报》, 率先运用新媒体技术, 第一个以QQ、MSN聊天工具开设和读者互动的《热线网上聊》栏目, 将新颖独特的报料新闻抑或百味杂呈的人生感言以聊天记录的形式刊登, 保留了QQ聊天的对话框, 还原了网络聊天的场景, 又拉近了受众对话的心理距离, 突破了固有新闻写作形式, 受到读者追捧。

二要注重文本语言通俗化。网络不断创造新词汇并风靡一时, 报纸是否也有此传播功能?仍以《都市快报》为例, 创刊伊始, 就坚持拉家常式的大白话式语言风格, 倡导“事件数据化、数据形象化”, 力求谴词造句大众化、表达方式形象化, 形成了向读者娓娓道来的报道风格, 创刊不久便在零售市场所向披靡。

三要注重文本编排的简约性。注重厚题薄文, 甚至文章间隙大量留白, 以降低阅读难度、强化视觉刺激, 如《广州日报》不仅推出导读与索引版, 甚至四五百字的短消息中也加小标题,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紧紧抓住读者视线, 让读者产生非看不可的阅读欲, 大大提升了阅读率。

二、突出趣味性, 倡导悦读理念, 争取年轻读者

所谓新闻的趣味性, 就是要求所报道的内容使读者产生兴趣, 新闻内容选择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新闻功用定义说, 新闻报道内容必须对读者有普遍兴趣, 显然趣味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 是新闻价值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也是提升新闻阅读力的重要手段。美国一个叫罗勃·尼尔的学者甚至认为:“新闻的要素无他, 兴趣、兴趣、还是兴趣”。倡导悦读理念, 做出一篇又一篇最符合新闻本质的差异, 最切合读者需求的不同的报道, 是报人要时刻秉持的一种意识。

一要走出趣味性是小调味品的误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新闻价值的大小是与趣味性相关的。以前, 有许多人认为报纸特别是党报就要突出严肃性、权威性, 不应该要趣味性, 最后报纸办得面目可憎, 就像一个了无生趣的人。

二要追求有趣味的新闻事实和主题。除了注重报道理念的平民化、叙事策略的个人化以及再现方式的亲和性外, 我们更要在新闻的求新上下功夫, 因为趣味性离不开事实的新鲜性, 可读性强的新闻往往与新、奇、趣密不可分。

三要注重表达形式的趣味性。报纸的严肃性和报道的趣味性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 像《华尔街日报》是全世界最严肃的财经报纸, 它的读者都是精英阶层, 但华尔街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故事, 这对我们是有启示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认为, “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新闻学的根基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比如各级党报, 讲政治当然是首位任务,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端起架子来写新闻。其实我们写报道、办报纸肯定不是为了为难读者、显示自己的高明, 而是要传播事实和思想, 想通了这个道理, 报纸新闻的趣味性就能真正落地。

三、追求审美性, 凸显纸媒区别于网络媒体的优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闻的审美教育功能不仅不应削弱, 反而应该大力加强, 传统纸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 更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趣味, 而不是随波逐流, 单纯地为了市场竞争和个人的狭隘功利性而追求新闻报道的感官刺激。这里所说的追求报纸文本的审美性有两层意思, 一是追求新闻语言的人文意蕴;二是强调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微博、手机报等传播载体, 虽然阅读方便, 但很少能让人体会到语言之美生发的阅读快感, 加之容量有限也难以传达更多的新闻事实之外的意蕴, 而纸媒在这方面具备得天独厚息的优势。仍以《都市快报》为例, 它的语言直白却不粗鄙, 通俗却不庸俗, 把大白话讲得有蕴味, 讲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体现出采编人员深厚的语言功夫和人文底蕴。

结语:报纸文本的创新是报业自身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应对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挑战的必然举措。报纸作为最古老的新闻载体之一, 在传播方式上要勇敢抛开旧的、传统的束缚和桎梏, 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通过文本的不断创新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文无定法, 唯此, 才能在汹涌的新媒体浪潮冲击下求得更好的生存。■

摘要:新兴媒体加速改变着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和习惯, 年轻读者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 纸媒必须在新闻文本内容选择、形式表现等方面扬长避短、加快变革, 以易读性、趣味性和审美性的三者合一, 重建纸媒的阅读优势, 以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适应未来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

关键词:报纸,文本,易读,趣味,审美

参考文献

[1]田中阳《大众传播学理论》岳麓书社2002.04[1]田中阳《大众传播学理论》岳麓书社2002.04

[2]刘葆全《新闻导语、背景、结尾写作经验荟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出版社2001.11[2]刘葆全《新闻导语、背景、结尾写作经验荟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出版社2001.11

[3]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10[3]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10

6.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篇六

关键词:电报风格,“冰山理论”,异化翻译策略,《老人与海》

作为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 《老人与海》自1952年发表以来, 中译版本众多, 影响力较大的有张爱玲译本, 海观译本和吴劳译本。本文以张爱玲和吴劳译本为例, 通过对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两个版本译文的对比分析, 从海明威电报写作风格和“冰山理论”评析《老人与海》的翻译策略。

1 理论基础

1.1 背景简介

1.1.1 海明威和《老人与海》

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生于1899年, 是美国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1917年高中毕业后去了《堪萨斯城市星报》当见习记者。1952年, 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 讲述古巴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前往海湾打鱼, 却连续84天一无所获的故事, 简短的篇幅集中描写了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的三天。他奋斗不懈, 因为他坚信“人不是为打败而生, 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1.1.2 译者

译者的译文为译文读者架起从原作者表达处获取信息的桥梁。译者的职业、学习和人生经历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立场和策略的选择, 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

张爱玲, 作为中国现代作家, 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1952年到香港, 在香港期间主要为美国驻香港处做翻译, 在她的众多译作中, 《老人与海》是她唯一真正喜爱的作品。

吴劳, 作为一名翻译家, 被誉为海明威专家, 主张全息翻译, 即要求译文尽量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从语言到文化层面的多重信息, 包括作者刻意创造的写作手法及其给读者带来的特殊反映。

1.2 海明威写作风格

1.2.1 电报风格

海明威高中毕业后去了《堪萨斯城市星报》, 虽然只当了六个月的见习记者, 该报所提倡的行文明快有力、句段短小, 及强调新闻的新意、时效、准确、凝练等风格却为海明威之后写作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后, 他又到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当驻欧记者, 1922年热那亚会议期间, 他用电报拍发消息, 语言必须简明, 极少用形容词和修饰语, 形成了所谓的“电报体风格”。

从《老人与海》中可以看出, 海明威选词具体、确切, 句子短小精悍、条理清晰、结构整齐, 文章简洁明了、清晰自然、效果直接, 充分体现作者电报风格的写作特点。例 (1) 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as down.The boy took the old army blanket off the bed and spread it over the back of the chair and over the old man's shoulders. (吴劳译文:等男孩回来的时候, 老人在椅子上熟睡着, 太阳已经下去了。男孩从床上捡起条旧军毯, 铺在椅背上, 盖住了老人的双肩。) 这两句话中“chair”、“sun”、“old army blanket”等词语简单、具体。两个句子分别为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由“and”连接的并列句, 均采用一般过去时态, 简短无赘述, 结构清晰, 表达自然。

1.2.2“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最早于1895年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的《歇斯底里研究》中提出。在人格理论中, 他把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 认为人的人格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 露出来的仅仅是一部分, 即有意识层面, 剩下绝大部分则处于无意识, 而这无意识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却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发展。

海明威在他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 (1932) 中第一次提出“冰山原则”, 即外在的简约艺术和内在的“经验省略”。他将文学比作海面上漂浮着的冰山, 文字和形象是露出水面的部分, 而情感和思想则是在水下。《老人与海》出版后, 他回答《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想知道的话, 我一直用冰山理论指导我的写作。冰山有八分之七在水下, 只有八分之一是显露出来的。任何你知道的, 你都可以省去不写, 这只会增强你的冰山, 重要的是那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老人与海》原本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 描述村庄里每一个人物的生活细节, 但最后却只留下了五万字, 删掉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 只留下了最重要的部分。

2 翻译策略

2.1 异化与归化

1995年, 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 (1995) 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两种翻译途径“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和“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分别称作“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 和“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概括而言, 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 采取目的语的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孙致礼, 2002)

异化不等同于直译, 归化也不等同于意译。异化和归化是文化层面, 而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面。 (黄艳春, 2010) 作为“异化”的代表人物, 韦努蒂从文学和文化的研究角度来研究翻译 (郭建中, 2009) , 提出“译者的隐身”, 将异化和归化植入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历史等大背景中, 发展以抵御目的语的文化占指导地位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的异化翻译理论。奈达作为“归化”的代表人物,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 (郭建中, 1998) , 提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的动态对等 (或功能对等) 强调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 并尽可能地把原语表达的意义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 (Nida, 1964)

业界对于异化和归化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赞同异化的学者认为异化可以更好地传递源语文化;支持归化的学者认为翻译就是交际, 必须要通顺易懂;有学者从哲学辩证角度看待两者关系, 提出根据文本不同和目的不同采取最恰当的翻译策略 (唐德根, 吴静芬, 2008) ;也有学者兼容并蓄, 认为在文化内容层面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而在语言形式层面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张智中, 2005) ;还有学者从后殖民视域出发, 揭示强势文化所取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 提倡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达到文化交流上的平等 (葛校琴, 2002) 。采用异化策略可以更好地保护源语文化, 而归化则是对目的语文化的保护且更便于目标语读者信息接收。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文本、目的及接受者不同, 译者应考虑暂时放下一贯坚持的立场, 优先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

2.2 原作者写作风格对译文的导向

2.2.1 电报风格在译文中的体现

例 (2) That's easy.I can always borrow two dollars and a half.

张爱玲译文:那很便当。我两块半钱总借得到的。

吴劳译文:这个容易。我总能借到两块半的。

原文为两句简单句, 选词具体, 句子短小精悍, 表达清晰, 是典型的“电报体风格”。

张爱玲爱好古典文学, 在《老人与海》翻译时偶尔使用文言文或半文半白语言。在译文中将“easy”和“two dollars and a half”分别译作“便当”和“两块半钱”, 带有强烈的文言文色彩, 文风独特, 却与原文风格相左。吴劳则将其用白话文分别译作“容易”和“两块半”, 准确、自然, 表达风格与原文电报风格一致。

例 (3) All I know is that young boys sleep late and hard.

张爱玲译文:我就知道年轻的男孩子睡得晚, 睡得沉。

吴劳译文:我只知道少年睡得沉, 起得晚。

张爱玲将“young boys”译为“年轻的男孩子”, 形容词赘余、不简洁, 违背了电报风格对形容词和修饰语简明的要求;而吴劳译作“少年”, 确切、简洁, 符合原文电报风格。

2.2.2“冰山理论”对译文的指导

例 (4) Now we are joined together and have been since noon.And no one to help either one of us.

张爱玲译文:现在我们遇在一起了, 自从正午起就遇在一起了。我是没有一个人帮助我, 它也没有一个人帮助它。

吴劳译文:如今我跟它拴在一起了, 从中午起就是如此。而且我和它都没有人来帮忙。

张爱玲在《老人与海》翻译时, “她的译本透露了她对这篇小说的理解, 她本人对人与命运的看法折射在其中。” (王璟, 罗选民, 2010) 因此, 译文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读者对原文的独立思考。张在译句中加入了自己对原文中主人公心情的理解, 重复语的使用使译句显得冗长、赘余;吴劳在翻译时, 则采用全息翻译, 译句短小精悍, 简单自然, 切合原作者“冰山理论”追求简约艺术和“经验省略”的特点。

例 (5) "Come on, "the old man said aloud."Make another turn.Just smell them.Aren't they lovely?Eat them good now and then there is the tuna.Hard and cold and lovely.Don't be shy, fish.Eat them."

张爱玲译文:“来来, ”老人自言自语。“再兜一个圈子。你闻闻看。这沙丁鱼可爱不可爱?好好地吃它们吧, 不时还可以吃吃那鲔鱼。硬硬的, 冷的, 可爱的。鱼, 别怕难为情。吃吧。”

吴劳译文:“来吧, ”老人说出声来。“再绕个弯子吧。闻闻这些鱼饵。它们不是挺鲜美吗?趁新鲜把它们吃了, 回头还有那条金枪鱼呢。又结实, 又凉快, 又鲜美。别怕难为情, 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张爱玲将原文中“the old man said aloud”译作“老人自言自语”, 明显加入了自己对小说整体的理解;将“Just smell them.”译作“你闻闻看。”, 是根据译者对篇章的把握在译文中添加了主语;将“Hard and cold and lovely.”译作“硬硬的, 冷的, 可爱的。”, 叠词及“的”字短语的表达偏女性化, 与倾向大男子主义, 喜欢硬汉形象的海明威的语言风格相悖;“Don't be shy, fish.Eat them.”译成“鱼, 别怕难为情。吃吧。”, 将原文语序调换使译文符合汉语主题、述题的语序习惯, 但改变了原文中信息的强调点。吴劳将以上几句分别译为“老人说出声来”, “闻闻这些鱼饵。”, “又结实, 又凉快, 又鲜美。”, “别怕难为情, 鱼儿。把它们吃了吧。”, 语言简练, 与原文表达信息一致, 又不失老人的硬汉形象, 符合“冰山理论”写作简约艺术的特点。

3《老人与海》翻译策略的选择

译者是原文的读者, 而译文读者是译文的读者。译者为译文读者架起从原文及原作者处获取信息的桥梁, 译者既是原文读者又是译文作者, 因此翻译时应以译者为主体, 把译文读者当成译者, 即原文读者, 假定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使译文读者从译文和译者处接收到的信息与译者作为原文读者从原文和原作者处接收到的信息无限接近。原文读者从原作者和原文处接收到的信息不仅包括文字和思想层面的, 还有原作者的写作手法、理念和文体格式等等, 这些都应该在译文中有所体现。

奈达认为“一种语言里能表达的事情, 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Nida, 1969)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严格按照他的“冰山理论”写作, 作品中只写出了“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而水下的部分则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异化翻译策略强调保留原文化中的语言特点, 采用原文化表达方式, 使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一样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满足“读者对差异性译文的期待”。 (孙会军, 2005) 翻译要假设成原作者在用中文写作, 因此, 翻译《老人与海》时, 鉴于海明威对电报风格的应用及对“冰山理论”的追求, 译者应站在海明威的立场上, 遵循电报风格、“冰山理论”以及原作者对原作的期待, 优先选择异化翻译策略, 使译文向原文靠拢。

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文风, 作为女性对译文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因此, 在译文中多有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之处。作为翻译家, 吴劳在翻译时主张全息翻译, 尽量使译文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语言、文化及原作者写作手法等多重信息, 忠实原文, 忠实原作者。

例 (6) He thought of how some men feared being out of sight of land in a small boat and knew they were right in the months of sudden bad weather.

张爱玲译文:他想, 乘着个小船出去, 看不见陆地, 有些人觉得害怕;在有一种季节里, 天气会忽然变坏, 这也的确是危险的, 他知道。

吴劳译文:他想到有些人乘小船驶到了望不见陆地的地方, 会觉得害怕, 他明白在天气会突然变坏的那几个月里, 他们是有理由害怕的。

张爱玲将原文看作由“and”连接的意义上互不干扰的两个并列分句, 因而将“right”译作“恰好”之意。其译文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打散原文英语树状句式结构中的主句和从句结构, 将原文一句话拆成八个部分, 译成符合汉语竹状句式结构的松散句;译文“在有一种季节里, 天气会忽然变坏, 这也的确是危险的”采用了增译翻译策略, 显得赘余。吴劳也将原文看作是由“and”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 但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因此将“right”译作“正确, 有理由”之意。其译文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句式结构与原文相似, 条理清晰, 逻辑性强, 符合英语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

例 (7) “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he said.“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张爱玲译文:“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他说。“一个男子汉可以被消灭, 但是不能被打败。”

吴劳译文:“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给打败。”

张爱玲将原文中“a man”译为“一个男子汉”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 使原文内容变得狭隘。吴劳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译作“一个人”, 既简洁又准确。

4 结论

7.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篇七

在《项狄传》之前, 西方所有小说无论悲情还是喜剧, 都按照故事走向有条不紊地进行, 即使故事情节再跌宕起伏, 也没有脱离完整的叙事过程。而《项狄传》的叙事手法完全颠覆了传统小说表现形式, 除了情节夸张之外, 搞笑风格、跳跃叙事、前后章节不连贯、主题不突出等让传统评论家抨击的写作方式, 都在这部小说中集中展现。在传统小说大行其道的当时, 以光怪陆离、震慑神经、惊爆眼球的冲击力, 成为独树一帜的另类代表。从斯特恩的小说写作特点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传统写作方式的不屑和反叛, 他崇尚的是叙事的自由, 形式的无拘无束, 将传统小说表现形式冲击得七零八落。斯特恩能以这样的写作方式创作, 这与他奇特的趣味和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斯特恩所生活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开始大发展时期, 资本家的奢侈与大量贫民之间产生尖锐的对立情绪。平民出身的斯特恩感受到这种不平等, 他对传统阶级观念产生极大的排斥, 这也影响到他创作小说的形态结构。在《项狄传》中, 他不在选用传统叙事方式, 以凌乱无序、介绍不清来表现作品内容, 于嬉笑怒骂和各种无厘头形式展现小说主人公项狄周围环境和人的思想行动, 并以此影响主人公项狄的情感、思想、回忆。

《项狄传》小说的怪异写作表现

1.叙事结构的另类

传统小说作家在撰写作品时, 一定会先设定好故事叙事过程, 将读者引入由他设计、制定的故事世界。小说叙事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写作风格和审美经验节奏。《项狄传》完全忽视小说叙事过程中的记叙、倒叙、插叙等写作手法, 完全将故事过程进行混编, 使故事过程异常凌乱, 许多正在进行的讲述, 被各种突然出现的评论和所答非问式的离题话语打断。叙事结构不再按原来写作线路进行, 其描述轨迹无迹可寻。这样的叙事结构, 在英国乃至欧洲文坛从未有过。斯特恩的这种凌乱文章结构, 看似无序、无条理, 其实这也是作者刻意安排, 是作者要表达的一种独特思想, 一种精神的叛逆。在这部小说中, 讲述过程中经常出现大量的标点符号, 将原本顺畅的讲述进行截断, 猛然出现的话语, 常常令人摸不着头脑。有的章节极长, 对一件事情叙述没完没了, 而有的章节仅仅数句话就结束。在叙述语言上, 作者也经常以风趣幽默的话语表现书中人物性格和他们的奇谈怪论。这些雷人的话语, 常常使人发笑后, 经反复揣摩方能体会其含义。小说的开头也打破常规, 开篇介绍的是主人公母亲生项狄之前的情况, 此时的旁白就是项狄。他以搞笑诙谐的语言, 对自己的母亲怀孕进行调侃评论。随着自己将要诞生, 此时斯特恩并不在关注主角的一切, 而是脱离这里的叙事, 对助产护士约里克牧师、脱庇叔叔等与主角无关的人的琐事进行描述。这些脱离主题的话题并无结束之意, 而是不断有新的话题出现, 这些光怪陆离的事件, 有很多直到小说结尾都没有交代清楚, 在斯特恩的写作思维中, 传统写作方式是束缚自由与灵感之源, 只有打破传统, 以新的写作结构, 才能展现自我, 开创写作新风。在他这部作品中, 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 以完全不符合逻辑的结构支撑起这部作品。内容中随处可见穿插各种离题信息, 这样的杂乱无章结构使得他的这部小说反而因其怪异表现而赢得一片喝彩, 这其中包括厌倦传统, 追新求特的读书人。另一种是深入研究斯特恩小说所要表现的思想内涵, 为其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故事主题而叫好。斯特恩在《项狄传》中以穿插进各种事物的写作方式来体现他的写作技巧, 虽然看起来好多事情都与主题无关, 但凌乱的叙事场景背后, 小说的主体仍在前进。这种有意识地凌乱和离题叙述, 并不是作者写作水平问题, 而是作者以此表现自己写作风格特征。从这里, 我们也可以看出斯特恩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

2.《项狄传》语言风格的怪异

在斯特恩这部伟大作品中, 大量人物出现在故事情节中, 他们如同黑暗胡同走出的人那样显得突兀, 同时他们的言谈举止风格迥异, 在斯特恩异于常人的笔调下, 各种幽默、滑稽、搞笑风格成为这些人特点的外包装。使每个穿插进来的故事有的喜庆滑稽, 有的带着伤感的幽默。斯特恩赋予书中人物语言并不止这些特征, 他还大量使用双关语、反语、拟声词使人物语言表现更加生动形象, 使每个人物形象都入木三分。在表现人物怪癖和人性弱点上, 这些双关词汇的使用, 给小说增添了很多笑料的同时, 也褒扬善良、讽刺邪恶。对书中好人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 使被讽刺的对象更加滑稽, 喜庆气氛始终贯穿整部小说。

在《项狄传》这部小说中, 主人公自身的身份表现场景很少, 多数桥段是杂七杂八般纷乱的琐事, 和众多奇葩般出现的人物。在奇葩人写出的奇葩小说中, 颠覆性场面比比皆是, 让人目不暇接。这其中以项狄的叔叔托庇最能表现斯特恩所擅长的语言风格。其中许多经典台词创意, 无不让当时沉闷的传统小说, 在表现喜剧色彩方面相形见绌。其无厘头般搞笑的形式, 为后现实小说起到很好的借鉴。托庇是一个喜爱收集和谈论战争与建筑的人, 其他任何人与他谈话, 或他听到别人的交谈, 都会不由自主地与他的癖好联系起来, 并不管不顾地与之争论, 很多时候场面混乱、搞笑十足。如特里告诉沃尔特:“现在医生在修筑桥梁”时, 托庇因整日迷恋军事工程, 当听到“修桥”就会产生另一种思维而与特里和沃尔特争论不休, 特里和沃尔特原来指的医生修桥梁是修病人的鼻梁骨。项狄的托庇叔叔是一个天真率直可爱的人, 在书中当他对沃德曼太太说:“你可以把手指放到这个地方, 当沃德曼太太满脸羞涩翘目等待之时, 托庇叔叔已经把他的手指放到他在战场受伤时的地图上, 两人想法差距之大, 画面搞笑, 令人莞尔。托庇虽然成为书中的开心果类人物, 但他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无缘无故地瞎搅和, 在他人受到磨难和不幸时, 他会为此伤心并给予深深的同情。这也使得这样的人物更加具有亲和力和善良的一面。

3.无厘头表现风格特点

但凡看过周星驰电影的人, 都会为他无厘头搞怪表演形式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形式使得电影故事情节紧凑, 精彩搞怪无厘头片段层出不穷, 让人捧腹之余, 回味无穷。劳恩斯·斯特恩的《项狄传》在两百多年前, 就呈现出与无厘头电影如出一辙的搞怪效果。这种颠覆性表现方式, 改变了传统小说, 好与坏, 美与恶之间明显的界限。同时小说风格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传统平庸、沉闷、模式化的表现手法, 被彻底摒弃。极具跳跃感, 让读者措手不及, 各种奇妙场景切换, 诙谐幽默的语言, 将一部《项狄传》变成一个色彩斑斓又光怪陆离般离奇的故事境界, 成为喜爱这种文学表现形式读者的最爱。《项狄传》的风行, 为文学写作开创了一条新路, 启迪了后来很多以此为创作形式的作家, 《项狄传》堪称无厘头文学艺术鼻祖。首先, 在这部小说中, 从头至尾小说页面每一页都有大量符号介入, 这些符号, 很多不属于书写范畴, 有些符号很可能是斯特恩独创。在页面文字安排上, 《项狄传》中不时出现几页黑纸, 有时还会出现几页空白, 还有在一页中仅仅寥寥数语, 段落中出现几行“滚”, 这种页面表现, 完全颠覆当时写作风格。作者斯特恩颠覆世界的主客观认识, 以怪异的思维营造出一个个超越常理的客观事物。这些事物都属于凭空虚构想象而成, 如鼻子的故事等。这些故事想象力丰富至极, 在斯特恩煞有介事的叙事讲解中, 很容易让人产生恍惚之感。大量另类事情的不断出现, 使得本已为此惊诧的读者渐渐习惯并喜爱这种故事编排。其次是人物设定的滑稽可笑, 斯特恩的这部小说, 从表现形式上没有对人物进行真实的设定, 而是将他们的性格塑造成幼稚与成熟、天真与愚昧相混合的产物。这之中以项狄的叔叔托庇性格特点最为鲜明, 他是因伤退役的军人, 生活的锻炼非但没有让他更加成熟, 反而对一些人情世故、男欢女爱之事茫然无知。每天只知道在球场和特里排兵布阵, 玩得不亦乐乎。他的行为表现和入学前的孩童水平相当, 而项狄的父亲, 一位老年商人, 他自认一生聪明, 其实他根本没有念过几年书。平时喜欢与人交流谈话, 并将自己荒谬可笑的论断进行传播, 一旦有人参与就会与他争执不休, 常常以此自夸并引以为傲。他的理论都是凭空设想下的结果, 其幼稚无厘头特点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他固执地认为, 婴儿不能头先从母体出生, 产妇用力很大, 平均相当于四百七十磅等等。像这种故作知识渊博, 其实幼稚无知, 更多的演说和辩论, 只能使他显得更加可笑幼稚。最后, 作者在小说中, 将传统人物关系进行倒挂和混排, 这令一些外表光鲜亮丽实则道貌岸然之辈, 在考究的服饰下暴露出一颗龌龊的心。斯特恩将大量搞笑怪异的词汇, 用在表现这些反差极大的人身上, 使书中武林修女、修道院院长、斯文的访客, 都暴露出一颗骚动之心, 其语言内容和行为表现都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另一面, 这也是斯特恩对世俗风气和社会的无情鞭挞, 这也成就了斯特恩写作风格的另类和无厘头特色。

结语

斯特恩的《项狄传》开创了后现代小说艺术先河, 打破了小说叙事的沉闷, 各种无厘头设计, 颠覆性的表现手段, 将混乱的人生以及对社会的无情嘲讽尽情展示。这种无厘头写作风格, 为小说创作开辟了新的形式和思路, 为后来小说作者在创作之时, 增添更多表现轻松气氛的元素。斯特恩的《项狄传》无疑给英国文学艺术带来了创新, 他的这种写作方式, 不但为作者写作打开了新的模式, 同时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摘要:在英国小说界, 斯特恩的《项狄传》以其荒诞无厘头风格, 独树一帜, 成为英国文学艺术中的另类。在这部作品中, 传统小说形式被彻底打破, 各种元素交叉混合运用。无论叙事、人物设定, 还是表现人物特征, 都以颠覆性表现手法再现了一部另类旁通的文学作品。《项狄传》的无厘头表现, 正是作者以混乱表象揭示社会深层内涵的体现, 这也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部给人启迪, 过目难忘的作品。

关键词:摄斯特恩,叙事另类,语言风格怪异,无厘头

参考文献

[1]董翔晓.英国文学名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2]李赋宁, 何其莘.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颜静兰.独行怪侠斯特恩的 (项狄传) 诡异创作风格浅析[J].国外文学, 2003, 1.

8.论三毛的写作风格 篇八

广州菜肴:

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粤菜的烹调方法有二十一种之多,尤以炒、煎、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制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脆为主,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时令性强,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 好吃的地道的菜馆往往都在老城区,如东山区、越秀区、荔湾区。盘福路、江南西路、惠福东路等则称得上“食街”,一路 排着大大小小的食肆。其中,几家酒楼在当地人中是非常知名的,并有多家分店,如广州酒家的满汉全筵、北园酒家的时果美点、泮溪酒家的点心宴、南园酒家的潮 州菜、大三元酒家的红烧大裙翅、东江海鲜酒家、幸运楼酒家、惠爱酒家等等,而莲香楼、陶陶居等老字号也值得一去。

广州小吃:

广州小吃闻名四方,可分七大类:油器类(油炸食品),有油条、咸煎饼、笑口枣等;粥品类,有艇仔粥、“伍湛记”及第 粥、瑶柱白果粥等;粉面类,有云吞面(“欧成记”为代表)、沙河粉(可制成炒粉或汤粉)、猪肠粉、桂林米粉、濑粉等;糕点类,有萝卜糕、马蹄糕、伦教糕 等;甜品类,各种红豆沙、绿豆沙,以及糯米麦粥、八宝粥、芝麻糊、杏仁糊、汤丸等,尤其以双皮奶和姜汁撞奶糊最为有名;粽子类,有甜粽和咸粽两种;杂食 类,包括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瓜菜等。

北京路上有著名的牛杂店、果汁铺,还有供应粥、粉、面、奶茶等小吃的茶餐厅。上下九路、西关食街一带更有老广州风格 的小吃和点心,南信的双皮奶,街边小车的牛杂,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等等热闹极了,通常是小小的店铺挤满了人,找不到座位,不过不要紧,那么多的店 铺,走过一家再换一家,家家风味不同;宝华路上有家面店,那里做的猪手面、牛腩面是广州面食中的佼佼者。

广州靓汤:

广州人爱煲汤是出了名的, 广州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楼宴客,首先考虑的不是上什么菜,而是上什么汤。在宴席上“汤”永远是唱主角!广州的汤已发展成一种带有浓郁当地特色的文化, 即使没有名贵的汤料,单是几个小时的煲煮,也足以让汤变得香厚醇鲜。“天上第一汤”名潮“鸽吞燕”、老火汤等尤为有名。

爱上一座城市的理由有很多种。一条古旧小巷里散出的淡淡乡愁,一个暖风轻拂的艳阳天里恍然醒悟的陈年旧事,甚至街角边一块风中摇晃的食肆招牌——多年以前,曾和心仪的那个人一起在临街的窗边喝下午茶,往事就在这时候急促地撞到眼前,举箸间,竟有欲语还休的惆怅。

生活其实很简单,你不能否认,许多事情都和吃吃喝喝有关。

广州是一个奇怪的城市,现代与古旧纵横交错,前卫和保守相安无事,庸俗与典雅相得益彰。这个忙忙碌碌车声喧嚣的城市,更充斥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广州的女孩子可以不靓,却以不会煲靓汤为耻;“一日三餐”应该是打发日子的常规方式了,广州人却是“三茶二餐加夜宵”,许多大事小情必得在餐桌边吃吃喝喝才能皆大欢喜。

外地人可能认为广州人繁复琐屑的餐饮文化有些小题大做,把一个简单的“吃”字搞得十分复杂,不就是吃吃喝喝这点事么?那么,你须得在广州住上个一年半载,才会对此心领神会:因为广州的饮食业在全国首屈一指,更拥有一大批历经百年而不衰的老字号。广式月饼、叹早茶、吃蛇早已全国各地开花,更不用说广州酒家的满汉全筵、北园酒家的`时果美点、泮溪酒家的点心宴、南园酒家的潮州菜、大三元的红烧大裙翅、大同酒家的金牌化皮乳猪等等历经岁月而不衰的传统招牌菜式了。“食在广州”早已名满天下。

当然,你也可以说“食在成都”,“食在北京”,或“食在上海”之类的,可随着粤菜纵横南北,你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里众多的酒家食肆,仍以粤菜为尊。只要你会点,你敢点,广州的酒家总能做出让你瞠目结舌的菜式来。

广州人的确没什么是不敢吃的。曾在街边茶肆看两个淑女把一盘水蟑螂嚼得津津有味,惊恐之余,却不知:人家吃得香着呢!

一道大菜就像一出戏的高潮部分,煎炒烹炸煮,各有绝招,亮相的瞬间总能引来惊呼,相比之下,类似水蟑螂般街头巷尾的小吃可能就有些上不了台面和排场。试想,长沙的臭豆腐干是有名气,但如果宴请宾客时在正餐前后端上来这么一盘子,一定会大倒胃口。

小吃只能是小巷子深处的一缕乡愁,是妈妈做的手擀面,是寻旧怀古的附着物,是不期而遇的故交旧知。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每个小吃的后面还铁定有一段故事,在都市钢筋铁骨的丛林里,小吃就这样成了寻旧的代名词,更成了都市文化的一部分。

广州的小吃似乎已经被粤菜的盛名所掩,没了光彩。殊不知,广州人一样也可以把它吃得跌宕起伏,满嘴留香,难弃难离。而能将“食在广州”的精髓演绎得精彩的惟有广州西关的上下九商业区了。

广州西关美食全国闻名,当年走街串巷的云吞、飞机榄、糯米糍、糖沙翁……只能算做小菜一碟,蔚为大观的是无处不在的茶居和数不胜数的老字号小吃。岭南饮食上的称谓和时尚,许多都来自西关或与西关有关。

“寻春饮案何处去,食在广州第一家”———西关就是这样一个所在。

清晨,上下九步行街的人还不算太多,在茶香氤氲中信步迈进街边骑楼下的一小店,可能就是陶陶居,或莲香楼,或荔湾名食家,这些去处就在街边,须知,上下九骑楼街的每一座宅子可能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几乎所有的西关小吃都能在第十甫路的荔湾名食家品尝得到。如荔湾艇仔粥、伍湛记及第粥、南信姜撞奶、南信双皮奶、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等都是上上之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荔湾艇仔粥,此粥品还有一段典故: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其中有些小艇专做粥生意,每有客人需要,便摇艇送粥上门,因此得名“艇仔粥”。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做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凉皮、葱花、姜片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美。现在荔湾名食家的前身即是广州老字号欧成记的所在,小店只有一层,常常客满,也常见食客固执地站在桌边等位。

西关具有代表性的小吃还有银记肠粉;广州酒家的灌汤饺、虾饺、烧麦、萝卜糕、芋头糕;泮溪酒家的马蹄糕、炸芋角;莲香楼的鸡仔饼、老婆饼、龙凤结婚礼饼;顺添记的凉拌鱼皮;林林的牛杂、猪红汤等等,当然,这些好东西你在上下九路一走就可大快朵颐——只要你有一个好胃口。

穿越上下九路古旧的骑楼街,绕过店门口精细的镂空酸枝屏风,选定一个靠窗的紫檀木桌,这往往是一张老桌子,已经擦得油黑净亮,这还可能是康有为、孙中山、鲁迅、许广平、巴金用过的桌子,上面分明浸淫着沧桑岁月。

就这样,一碗粥面、二块点心、三杯淡茶,光阴就在这时停顿了。不是寻旧,也可能你只是初次来到广州,你满脑子还是人民路高架桥下逼仄的生存空间和那些乱七八糟的恼人心事,人生有时候需要放松或放弃,那么,不妨就在此地、此时——坐下来,看窗外。

上一篇:伤心凉粉下一篇:经济危机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