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共6篇)
1.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 篇一
Hu Jintao,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and Chinese president, delivers a keynote report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Nov.8, 2012.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as opened
in Beijing on Thursday.(Xinhua/Huang Jingwen)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BEIJING, Nov.8(Xinhua)--Chinese leader Hu Jintao delivered a report on Thursday at the opening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The following are key quotes from his report: On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科学发展观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 in our endeavors in the past ten years is that we have forme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This theory provides new scientific answers to the major questions of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China should achieve in a new environment and how the country should achieve it.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Together with Marxism-Leninism,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the Party must adhere to for a long time.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 篇二
三个自信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这是坚定三个自信的坚实基础。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四个意识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四个意识”是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殷切希望,是对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八个坚持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 篇三
题目名称:浅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
院系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工商管理112班
学 号:201100634XXX 学生姓名: XXX
2014 年 12月
浅论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文献。其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提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
关键词:十八大;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历史地位;精神实质一、十八大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8,260万名党员。此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文献。其中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并把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推向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
二、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最强大思想武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以前,我们只是单方面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领导科学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党的建设是手段,科学发展是目的。十八大则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手段,党的建设成为目的。这一反向运动体现了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的强调,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和性质归类,具有坚实的科学性。一是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二是,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理论主题,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问题,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和方法论指导。三是,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是,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上提出了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就是具备六大特征的发展,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状态,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公平正义、团结友爱、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和平发展,是处理好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发展,就是中国即使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不是世界的威胁。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从社会发展和国际战略层面,科学地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二是,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方面,提出了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的要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准确把握他们之间矛盾发展的规律,并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保持社会主义旺盛生命力,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三是,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层面上,把需要统筹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作了具体表述。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对统筹协调的具体内容,均从需要统筹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关系、需要统筹协调的各种利益关系方面作了阐述。十八大报告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体现在对需要统筹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作了具体表述,明确指出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工作。
四、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十八大报告首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做出概括,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作为理论的精神实质,是指一种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精髓、核心和本质,即是体现其根本精神的东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于科学发展观来说,就是这种使之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统一,特别是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路线也逐步形成。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这种思想路线的必然产物。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做到如下四点: 一是要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改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二是要在“破”中求“立”,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三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不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也要通过理论的规范提升实践的水平和质量,以确保真正实现科学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四是牢记习近平同志关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告诫,真抓实干,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重实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更大的胜利。
五、提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
第一,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虽然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绝不能仅局限于追求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应该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第一要义”上的“更加自觉”,就在于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升华为“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理念。
第二,强调“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十八大首次把以人为本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具体化为“核心立场”,是一种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以人为本,最主要的是指“以人民为根本”,这是党的宗旨在理论上、甚至是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根本体现。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内容的核心,而且是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最根本立场。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和进步性所在,也是它能够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的重要原因。
第三,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是一个新的概括,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十八大报告提出首次提出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由于生态危机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凸显,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原来的四大建设、特别是物质文明建设中独立出来,首次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促进五大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目标。
第四,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改革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特别要重视统筹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因此必须要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使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六、参考文献: [1]姜华有.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贡献[J].理论建设,2014(2)
[2]任冬梅.论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N].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3]郑又贤.论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N].集美大学学报,2013(1)[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4.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 篇四
11月8日,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将会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研讨,大讨论,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在江苏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将科学发展观实实在在的融入我们的大学乃至整个人生,将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重点。
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指导思想,它不仅可以指导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而且可以指导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用这一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时侯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人觉得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是要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指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如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更加主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进取,一种虚心学习,一种勇于面对逆境的心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有的人在竞争中失败;也有的人在竞争中成功。但在社会竞技场上,比赛永远不会只有一次。心态有时候比其他一些东西,比如专业知识来的重要。有人觉得科学发展观,我觉得更加强调自我内心和谐。现今阶段,很多人都极力采取各种方式去完善自己,但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一个错误的思想的指引下,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只会一步步走向失败,最终束缚了自己的发展。为此,我觉在人生目标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培养内心和谐的意识,让自己踏踏实实,从容不迫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行。中,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能够让我们有更加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暂时的不愉快,以及在大学中的小波小浪,从而能够历练自己的心志。
在大学阶段,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思想也具有很强的指导,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
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硬背,也不应该以应试的目的去安排学习,更不应该把课堂学习当作大学个人发展的全部。我们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更应该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己 剩余不多的在校时间。
就拿我本身来说,还有一年就要顶岗实习,不要上晚自习,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就更要有发展的眼光,做好相应的职业策划,不能只在宿舍虚度时光,考取施工员证,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竞争力。第二是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做到兼顾实习与学习的关系,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关系,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关系。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在大学期间,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学生干部,预备党员,党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意。
5.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 篇五
XX市委组织部:
xxxx年xx月xx日,接到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全市发展党员工作集中检查的通知》后,我单位党委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对全我单位党的十八大提来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并对2017年发展党员工作开展了“回头看”。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单位党委下设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直属党支部。截止2018年8月底,全我单位共发展党员x名,其中,女党员x人,35岁及以下青年党员x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x人,农牧民党员x名。年底将发展党员xx人。
2017年,全我单位共发展党员xx名,其中,女党员x人,少数民族党员x人,35岁及以下青年党员x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党员x人,农牧民党员x名。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单位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遵循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党委高度重视,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我单位
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并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每年上半年检查一次,下半年研讨总结一次,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规划部署,提出目标要求。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对所联系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及时发现、尽早解决。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强化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根据积极分子的培养情况提出发展计划,党建工作站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各总支、支部以具体指导,使发展党员计划更加合理,更切合实际,从而减少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盲目性。
(二)突出工作重点,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近年来,我单位党委把发展农牧民党员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农牧村党支部重点发展政治素质好,具有一技之长和“双带”本领的村级后备干部、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村民代表、返我单位青年、复退军人、专业大户等优秀农牧民青年;机关党支部重点发展群众公认度高、业务能力强、道德品质好的青年干部职工;学校党支部重点发展青年骨干教师。同时,我单位党委定期或不定期对发展党员滞后村、难点村进行督查,对积极分子队伍管理不善、发展党员不规范、农村宗派势力干扰、党员队伍不团结等重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及时进行引导和解决。并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切实推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地改善了全
我单位党员队伍的结构,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两年来,我单位党委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一是严把培训关,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理论培训,解决“思想上”入党问题。我单位党委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关于党建的重要论述,使积极分子更加了解党的历史,加深对党的认识。通过实践锻炼,解决“行动上”入党问题。主要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的办法,根据每个积极分子的特点,分配一定的工作,让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增强党性修养。二是严把考察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经常了解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学习、工作情况,鼓励和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主动交心,汇报自己在政治思想上、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感受和体会,特别是重大政治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等。三是严把发展关,坚持“符合六个条件”(考察时间满一年、学习(工作)成绩优良、思想汇报真实可信、发展材料齐全、参加党校理论学习成绩合格、政治审查无问题),使发展党员工作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做到“双合格”,既要政治素质好,又要学习成绩好,工作表现出色,从源头上防止把不合格的对象吸收入党。
(四)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为了使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近年来,我单位党委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从工作机制上入手,制定和完善了《大红沟我单位发展党员全程推优制度》、《大红沟我单位发展党员全程票决制度》、《大红沟我单位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度》、《大红沟我单位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制度》、《大红沟我单位发展党员全程监管制度》、《大红沟我单位发展党员全程问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程序和责任,为发展党员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员发展缓慢,进展不平衡。各基层党组织平均每年发展1-2名党员。二是新发展党员结构还不合理,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
二是发展党员业务操作不够熟悉,发展程序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培养联系人缺乏跟踪考察、发展材料不全和程序紊乱等现象,影响了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
三是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等问题。如:对发展的新党员,有的只看一时一事的表现,把“完成任务能听话,不出难题能守法”的好公民、好同志作为入党标准;有的搞论资排辈;有的只注重业务能力,忽视了政治素质等,使发展的新党员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解决好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在农村工作中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进行培养锻炼,使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提高认识,增强实力。针对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状况,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把3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的青年和妇女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行教育培训。同时指派素质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与他们结对子,加强宣传指导,特别要主动与致富能手、专业大户交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早日加入党组织,壮大党员队伍。
(二)进一步健全发展党员各项工作制度。根据发展党员工作要求,结合实际,使各党支部进一步明确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党委、党支部、培养人、发展对象各自职责,使发展党员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促进发展。
6.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 篇六
2012年08月07日 10 4.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2012年08月08日 13 5.民生为大 民生为重 民生为先(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2012年08月09日 16 6.创新驱动敢攻坚 转型发展立潮头(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 2012年08月10日 19 7.科学发展引领“两个率先”实践(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2012年08月13日 23 8.以科学发展赢得未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浙江省委书记 赵洪祝《 人民日报 》(2012年08月14日)9.沿着科学发展道路阔步前进(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 2012年08月15日 28 10.孙春兰: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2年08月16日 31 11.科学发展,走绿色崛起之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34 12.姜异康: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 2012年08月20日 37 13.重在持续 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 重在为民(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 2012年08月21日 40 14.加快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2012年08月22日 43 15.科学发展谱写富民强省新篇章(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湖南省委书记周强2012年08月23日 46 16.走广东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访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12/08/24 50 17.努力走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新路——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2012年08月27日 53 18.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绿色崛起——访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2012-08-28 56 19.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新局面(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08-29 59 20.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 2012年8月30日 62 21.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历史跨越(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
2012年08月31日 65 22.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跨越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访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2012年09月03日 68 23.“五个继续着力” 实现更大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 70 24.科学发展引领陕西大跨越(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2012年9月5日
25.科学发展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2012年09月06日)75 26.推进“三区”战略 实现“两新”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青海省委书记强卫(2012年09月07日)78 27.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2012年09月10日
09 版)81 28.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2012年09月11日)84 29.科学发展引领屯垦戍边新实践(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 车 俊 2012年09月12日 87 3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2012年08月1日
“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三个高地,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个攻坚战,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
2006年以来,天津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年位于全国前列。国家统计局认定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天津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稳中求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发展动力中心的地位凸现。
2006年7月,国家明确提出,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近年来,天津是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这些丰富实践为实现这一国家的城市定位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就此,我们专访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
多层面统筹协调发展迈向新高地
记者:您怎么看近年来天津的发展?
张高丽:党中央对天津发展历来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天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七大以来,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三个高地,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个攻坚战,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
几个关键数字的前后对比,可以看出天津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2006年至2011年,天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5%。而与此同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21.3%、9.6%、11.2%,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可见,天津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逐步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
记者:天津转变发展方式成效显著,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
张高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中,我们集中力量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连续4年开展“上水平”活动,每年抽调几千名机关干部,深入企业和基层单位开展服务,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首先,要多层面统筹发展。天津着力统筹滨海新区、中心城区、郊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举全市之力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同时在郊区县强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其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实施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累计达1440项,总投资2.27万亿元,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0%。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此外,天津还大力推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调高调优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新增设施农业45万亩,培育发展了航空航天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6.1%。
创新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记者:如何在发展中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张高丽: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联合开发了“天河一号”和“曙光星云”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85个,打造了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10大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扶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激发创新创造的社会活力。201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第三位。
记者:在遇到机制体制障碍时如何推进?
张高丽: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金融改革创新等改革取得重要突破。通过改革,激发新的动力,解放了生产力。
实施六个20项民心工程,连着民心凝聚民力
记者:发展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计民生?
张高丽:我们心中要时刻装着老百姓、想着老百姓,把群众最关心、最重要的事情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连续实施六个20项民心工程,办成了一批群众盼望已久、普遍受益的实事、好事,用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民计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76.2%。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4005万平方米,发放租房补贴8.5万户,为45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累计新增就业2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6%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2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200元,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全国最小的地区之一。城市低保标准由300元提高到520元,最低工资标准由670元提高到1310元,人均养老金发放标准由981元提高到1880元。
率先建立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水平,高水平举办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海河教育园区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园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5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大型综合医疗卫生设施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5%以上,城乡居民免费享受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成市文化中心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市级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实施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综合整治全市大街小巷和市容环境,整修道路5370公里、建筑2.4万栋、社区943个,建成50公里夜景灯光体系,改造提升149个公园并免费开放,植树造林110万亩,城镇污水处理率87.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全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20天,初步形成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风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安全生产保障、社会治安防控等机制,进京非正常访保持全国低位,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记者: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科学执政能力?
张高丽: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必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干中考察、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提拔重用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竞争性选拔干部比例提前实现中央的目标要求,营造了团结和谐稳定、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的环境氛围。坚持开展创先争优 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实施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工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努力做到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工作要实、调子要低、效果要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从资源依赖迈向创新驱动(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2012年08月03日
“山西不转型,没有出路;不跨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转型,既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也是对发展惯性的扭转;既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整,也是对发展思路的革新。”
盛夏时节,三晋大地生机勃勃,吕梁挥汗,百业振兴;太行飞歌,林茂粮丰。
回首10年奋斗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山西的转型跨越科学发展之路。
不转型,没有出路;不跨越,差距越来越大
记者:10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锐意创新,埋头苦干,积极探索欠发达省份和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请问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袁纯清:在把握大势与认识省情的结合中打开思想境界。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是发展的引领。在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日益紧迫的形势下,山西能不能在能源资源比重大的情况下实现转型跨越,在贫困面较大的情况下实现群众持续增收,在煤矿和非煤矿山多的情况下实现安全发展,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实现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都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全面小康难以实现,发展本身也难以为继。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放思想提供了新的路径和钥匙,全省干部群众努力从煤炭依赖中、从政府依赖中、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式中、从计划经济模式中、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拓宽了发展视野,增强了发展信心,以思想观念的 更新带动了资源利用、发展模式的转型。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山西不转型,没有出路;不跨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转型,既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也是对发展惯性的扭转;既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整,也是对发展思路的革新。
今天,从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到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从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到安全生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资源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和山西形象的整体提升,山西科学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路子越走越宽广。山西不仅可以继续为国家建设输送清洁稳定的能源,而且要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摆脱“资源诅咒”,做好“地下地上”大文章
记者: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袁纯清:关键是要在以煤为基与多元发展的融合中,避免“资源诅咒”。
从近现代发展史看,一些资源型地区之所以呈现“富饶的贫困”,陷入“资源诅咒”,根本原因是发展上以资源为依赖,而不是以资源为依托,选择了挖资源卖资源的线性生产方式,而不是多元的深度开发和高端利用,根本上是囿于资源而没有超越资源。煤是山西最丰富最宝贵的资源,是发展的依托和转型的根本,山西离开煤炭搞转型,就等于丢了优势找优势。
煤炭作为富含碳元素的有机质,作为一种在我国未来几十年能源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的重要能源,可以在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循环发展的过程中,把单一的煤变成燃料气、清洁油、合成氨、烯烃、甲醇乃至塑料、染料、香料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不仅可以获取高端价值,还可以减少污染排放。这不仅是科学、经济、低碳和最有竞争力的开发利用之路,也是摆脱“资源诅咒”之路。潞安年产21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宏特从煤焦油中提取5个系列40余种煤化工产品等项目,为煤的延伸发展作了精彩注脚;而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成长,为多元发展、结构优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好煤与非煤、地下地上两篇大文章,就能够在发展形态上,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在发展定位上,实现煤电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在发展方向上,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在发展动力上,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趟出新路
记者:山西转型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转型是一个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您认为山西怎样才能富有成效地推进转型跨越科学发展?
袁纯清: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转型实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而必须在转型综改与开放引进的互动中不断增强发展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技术创新深度演绎的情况下,开放即发展、发现即发展、改革即发展。10年来的发展,改革开放发挥了动力源和推进器的重大作用,特别是通过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举办中博会、能博会和农博会等,进一步激发了发展活力,扩大了开放半径,增强了总体实力。
实践证明,只有深入推进改革才能促进思想解放,破除体制障碍,优化发展环境,激活企业活力,增强发展后劲;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引进先进的企业、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高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对接,领军人才与煤焦资本的嫁接,先进技术与资源优势的融合,把山西与发达地区的能源资源和产品供应关系上升为产业互动关系。
在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山西人民的深厚感情。我们要全力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创造一套具有资源型特色的转型标准和范式,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源和人才投身综改试验区建设,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趟出新路,向中央交一份满意答卷。
构筑精神“高地”,才能走出发展“洼地”
记者: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您对此有何认识和体会?
袁纯清:重要的是要在改善民生与转变作风的实践中诠释为民宗旨。
民生连着民心,作风反映党风。富民是强省的根本,改善民生是转型跨越的目的所在。只有认真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心思放在百姓身上,功夫下到百姓身上,政绩体现在百姓身上,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我们始终把提高全省人民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作为主攻方向,把农民收入翻番作为核心指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实施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建设六河连通“大水网”和一村一井“小水网”。同时,省委常委带头联系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和贫困县,引领各级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狠刹闲话生非的不良之风、拉拉扯扯的庸俗之风、吃拿卡要的恶劣之风,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对这些为民利民惠民做法的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使我们心系人民的感情、执政为民的实践深深扎根于造福人民的实践中,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始终获得最广泛、最深厚、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山西人民是有精神的。战火硝烟中铸就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支撑着 山西人民为夺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纵横欧亚500年的晋商精神,辉映出山西人民开拓创新、汇通天下的磅礴大气;沙漠荒野和贫困山区成长起来的右玉精神、纪兰精神,激发出三晋儿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斗志。
在全国竞相发展的格局中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既需要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路径、创新的举措、扎实的工作,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正是通过继承发扬、深度挖掘山西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和转型跨越伟大实践中铸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践行以信义、坚韧、创新、图强为核心的“山西精神”,不断激励全省人民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创新的能力,形成想大发展、干大事业的浓厚氛围,共促转型、共谋跨越的强大力量。
在未来转型跨越发展的征途上,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以全面振兴提升幸福指数(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辽宁省委书记王珉 2012年08月07日
“我见证和亲历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振兴的历程,与这片黑土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面对记者,辽宁省委书记王珉饱含深情地说。2004年从江苏到吉林工作,2009年又到辽宁,王珉在东北工作至今已有8年。
回顾辽宁省10年来的发展历程,王珉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逐步摆脱了“东北现象”的困扰,实现了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走出了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发展振兴之路。”
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
记者:请介绍一下10年来辽宁的发展状况。
王珉:10年来,辽宁省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大力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调整,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的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迅猛推进,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在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辽宁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普遍增强。
一组数据的对比最是鲜明: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元,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12.9%,翻了两番多;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640.5亿元,年均增长21.7%,增长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726.3亿元,年 均增长28.7%,增长11.5倍;发电装机总容量和公路通车总里程均增长1.2倍;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8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3倍。
同时,我们始终把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惠及百姓、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上。10年来,辽宁举全省之力,实施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拆迁改造2910万平方米,新建4402万平方米住宅,70.6万户、211万居民搬迁新居。廉租房建设解决了19.9万户群众住房难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10年累计就业再就业1120万人次,近年来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0年分别增长2.5倍和2.2倍。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记者:科学发展是时代强音,辽宁是怎样统筹考虑并强力推动科学发展的?
王珉:总结辽宁10年来改革发展的实践,我们感到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要始终做到五个统一。当前发展与长远目标相统一,既立足省情做大经济规模,又为更长时期、更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统一,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优化投资结构与内生增长相统一,更加注重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的技术和知识含量;坚持增量调整与存量优化相统一,既依靠增量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又通过创新优化存量,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与党的建设相统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五个“始终坚持”,成就十年辉煌
记者:10年改革发展,10年成就辉煌,辽宁的实践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王珉:我们获得的主要启示是五个“始终坚持”。
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老工业基地激发新活力、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把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全面性;更加注重把统筹城乡发展与促进区域协调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均衡性;必须更加注重把稳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把社会管理创新与维护群众权益、促进公平正义结合起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创新驱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解决老工业基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最根本的是靠坚持解放思 想,始终不渝地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动力之源,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宽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以创新驱动支撑内生增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升级,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必须始终坚持以富民惠民为根本,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足感和幸福感,更好地推动和谐平安辽宁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坚持深入基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中;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参与振兴的热情,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加强公共安全建设,营造和谐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必须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筑牢推动全面振兴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先进生产力在意识形态层面的集中体现,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必须与继承弘扬辽宁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髓,繁荣发展富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积极引领社会风尚和社会思潮,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形成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良好氛围。深厚的工业文明和丰富的工业文化是老工业基地的独特文化优势,面对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必须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全面推广,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突出以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题的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振兴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践证明,办好辽宁的各项工作,关键在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应对和经受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是中央的要求,也是辽宁全面振兴的根本政治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为重点,切实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振兴的思路、促进振兴的措施、领导振兴的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优秀干部人才队伍,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2012年08月08日
“吉林处在爬坡过坎、充满‘两难’的阶段,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经济与社会、总量与结构、发展与民生、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着力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在落实上见成效。”
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边境省份,吉林省在振兴东北战略的带动下,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1年,吉林省成功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一组数据更显示出吉林5年来发展的强势劲头:2011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是2006年的3.2倍和3.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增长2.2倍和4.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2006年的1.8倍和2.1倍„„
面对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发展困境,吉林是如何实现历史新跨越的?面对新的征程,吉林又有怎样的发展思路?近日,记者采访了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
统筹破解“两难”
创新助力“爬坡”
记者: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省情,吉林省是如何探索符合本省实际的发展道路的?
孙政才:近年来,吉林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中央精神与吉林实际结合起来,找准政策措施的切入点、推进工作的着力点、改革创新的关键点,努力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吉林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我们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认为吉林一是相对欠发达,二是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三是处在“三个关键节点”,即处在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节点;处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关键节点;处在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
在这个爬坡过坎、充满“两难”的阶段,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经济 与社会、总量与结构、发展与民生、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着力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在落实上见成效,扎扎实实地把中央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立足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实施富民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的“三帮扶”工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意见》,以及实施十大产业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工作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实践抓手。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全面振兴
记者: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加快全面振兴?
孙政才:从根本上讲,老工业基地所有困难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活,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可持续造成的。从吉林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投资出口良性互动。全面实施十大产业发展计划,做大做强支柱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集聚度。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农民为本”这个根本原则,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这一主线,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全面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三是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统筹推进“三化”是实现吉林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希望所在。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其中城镇化是事关全局的一篇大文章。我们准确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正确方向,更多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从减少农民、善待农民、提升农民、富裕农民的角度来谋划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突出加快长吉一体化、带动中部城市群发展,大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牢固树立“重视科技就是重视吉林的明天,投资科技就是投资吉林的未来”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和市场驱动并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发展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新路子。
六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方向,注重统筹协调,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提供持久动力。
改革发展成果
真正惠及百姓
记者: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方面,吉林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孙政才: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也是稳定的根本和基石。我们感到,推动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坚持不懈地抓好民生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加快推进富民工程。稳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动态机制和政府、企业、工会三方定期协商工资形成机制,连续三年大幅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二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统筹解决44.9万名厂办大集体职工和21.06万名“五七家属工”参保续保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去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5.3万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
三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送戏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四是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全面推进“八路安居”工程,全省超过1/5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实施“暖房子”工程,84.02万户、255.11万城市居民供暖条件根本改善。
五是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实际困难。连年大幅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大幅提高扶贫标准,圆满完成十年扶贫计划。
六是精心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民心所向、发展之基。坚持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起来谋划,把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联系起来推动,把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实施。
做好“结合”文章
共绘发展蓝图
记者:今年5月召开的吉林省第十次党代会,全面描绘了“美好吉林”的宏伟蓝图。吉林省将如何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孙政才:省十次党代会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一主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5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的奋斗目标。归根结底,就是让城乡居民过上更加殷实富裕、自信尊严、充实快乐、和谐安全、舒适健康的美好生活。这是我们推动振兴发展的根本目的、衡量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
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最关键的是要做好“结合”文章,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推动解放思想成果由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努力走出一条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吉林实际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吉林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
民生为大 民生为重 民生为先(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2012年08月09日
“我们一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统筹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把握好民生工作的力度、节奏和速度,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和促发展的事情,努力把财富的蛋糕做大,让龙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始终坚持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截至2011年末,全省累计直接民生财政支出4404.1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2%,民生领域投入越来越大,群众得到实惠越来越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黑龙江形成了怎样的民生工作新格局,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什么重要启示?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千方百计扩大群众就业渠道,努力做到民有其业”
记者:就业是民生之本,黑龙江是如何应对就业压力的?
吉炳轩: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途径还是发展经济。近些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较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突出矛盾,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容量,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我们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通过壮大产业来创造就业岗位。我们扎实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出台专门文件,并启动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对创业企业实施“四放宽、两减免、两补贴、一贷款和五服务”扶持政策,共为13.5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7亿元,通过创业和自谋职业新开发就业岗位47.5万个。我们切实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出台《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定,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切实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援助,着力消除零就业家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做到民有其得”
记者:黑龙江低收入群体比较多,这几年是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
吉炳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农民、石油工人、林业工人、农垦职工、装备制造业工人以及离退休人员等六大群体是黑龙江社会的主体,曾为共和国建设、改革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他们所得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很不相称,使这些劳动群体尽快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也是社会安定的根基。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各级财政及企业尽力筹措配套资金,彻底解决了历史拖欠职工工资的老大难问题。我们扎实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企业工资调控力度,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着重提高低收入群体实际工资水平,确保了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我们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15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110多万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6%。我们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扩大经营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发展劳务性收入等途径,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6元,比2006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91元,比2006年增长1.1倍。
“千方百计解决困难群体生活,努力做到民有其保”
记者: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请您谈谈取得了哪些成效?
吉炳轩: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于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差别,缩小各类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缓解各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们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让人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每年集中解决几个重点问题,基本实现社会保 障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截至去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全省70.4%的农业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9%。我们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各项保障指标均较以前有明显提升;我们切实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90%以上市(县)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贫困群众取暖救助、用电补贴以及教育救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千方百计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努力做到民有其居”
记者:近几年黑龙江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亮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吉炳轩:优化城乡居住环境是改善民生的务实之举。近几年黑龙江的变化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不仅城市在变、农村在变,而且垦区在变、林区在变,城乡共同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更加舒适、更加整洁、更加便利。亮点之一,城乡住房条件大幅改善。我们大规模实施“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省累计投资2753.8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6.9万套,完成泥草房改造90.2万户,惠及城乡群众306.3万户,工程总量、开竣工率、惠及群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亮点之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我们扎实做好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垃圾治理工作,着力提高城市供水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供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累计投资458.1亿元,建设“三供两治”项目503个。亮点之三,城乡一体化发展快速推进。我们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大力推进小城镇及旅游名镇建设,一座座现代化小城镇、一个个小康村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千方百计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做到民有其乐”
记者:如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些什么好的做法?
吉炳轩: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公平正义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进一步加大教育薄弱环节投入,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我们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25元;我们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题召开省委全会研究部署,深入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八大工程”,以抓工程的方法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精品力作竞相涌现,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千方百计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做到民有其安”
记者:怎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何举措?
吉炳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条件。我省企业转制晚、历史欠账多、社会负担重,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十分重要、十分繁重。我们全面推进 决策风险评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救助、互联网监管、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我们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全省县(市、区)全部建立调处中心,1278个乡镇(街道)和8471个行政村建立调访办公室,及早发现、一线调处、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我们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煤矿、交通、消防等专项整治,严肃追究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我们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省份。
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民生工作底子薄、欠账多,还存在着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社会保障标准不高、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我们一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统筹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把握好民生工作的力度、节奏和速度,多干打基础、利长远和促发展的事情,努力把财富的蛋糕做大,让龙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创新驱动敢攻坚 转型发展立潮头(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 2012年08月10日
“中央要求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提出‘四个率先’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目标,即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这是一项融合国家发展战略与上海自身要求的重大阶段使命,是上海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历史定位。”
上海这些年,面对挑战攻坚克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屡屡令人刮目。
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日子里,上海在怎样谋划建设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的先行者?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经济起飞
记者:上海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都提出上海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该如何理解现代化? 俞正声:现代化是人类适应时代变化、追求文明进步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经济起飞。就我国而言,目前正在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上海而言,我们提出要努力建设经济活跃、法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市安全、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里,我想强调几点: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现代化。要从上海人多地少、环境资源约束接近极限的实际出发,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紧紧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一条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体制机制保障有力、服务经济比较发达、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转型之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时代的变化不仅要求我们提高执政能力,也要求我们改进执政方式。当前,我们有些执政方式不适应科学民主的环境和市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现状。比如,如何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使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如何更好地“有法必依”,严格依法办事;如何用更规范的制度约束和监督公务人员;如何适应新情况改进宣传工作,从而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等。所以,我们按照中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提出以法治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监督和扩大公开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执政方式现代化。
三是城市文明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目的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
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包容”。上海的优势在于人才,聚集人才要靠“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胸怀。同时,在6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的2300多万人,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和谐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决定上海人民幸福安康
记者:您说过,上海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以积累社会矛盾为代价、以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上海如何平衡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
俞正声:目前,无论是外部严峻环境的倒逼,还是自身发展瓶颈的约束,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我们提出要把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长期目标和首要任务:一方面,不能片面追求速度,上海连续4年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提高GDP并不难,比如在航运条件好的崇明实施重化工工业和高强度开发,几千万吨钢铁和几千万吨石化工业不难形成,但代价却是留下难以恢复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坚持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努力稳增长,一定的增长速度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推动发展转型、保障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只有稳增长才能稳就业、稳财政,才能稳民生、稳社会。
因此,不攀比发展速度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上海实际的需要。我们 要优化结构,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上海全面布局,推出徐汇滨江、浦东前滩、世博园区、临港地区、虹桥商务区、迪士尼园区等六大重点开发区域,这些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平台,也是上海未来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记者:您如何评价上海在民生领域的创新转型?
俞正声:过去5年,上海经济结构、需求结构不断变化,三产快于二产,领跑经济增长;消费需求大于出口、投资需求,引领经济增长。无论怎么变,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未动摇。
过去5年,上海持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基本形成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5年来累计开工建设和筹措各类保障房5500万平方米;有效整合了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将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言而有信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
讲责任,成为不辱使命的领导集体
记者:下一阶段,上海面临怎样的挑战?
俞正声:上海正面临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的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从国际因素看,盲目扩张、放松监管、寅吃卯粮等产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既非一日之催生,也非一时就云散;从国内因素看,高速发展沉积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产能过剩、消费不足,也绝非一两项措施能解决。
二是上海转型中深层次矛盾和体制障碍更加突出。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创新创业活力不足,改革开放力度不够,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三是改革攻坚的社会矛盾凸显。常住人口总量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社会矛盾多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执政能力面临日益增长的民众权益诉求挑战。
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客观影响,也反映出我们改革创新意识、攻坚克难决心与形势发展、群众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转方式先要转精神”,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不得过且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道路。记者:上海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将如何更好地担当历史重任?
俞正声:新一届市委领导集体特别是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唯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自我修养,才能无愧于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的重托。
一是讲责任,努力成为不辱使命的领导集体。职务给予我们的,重要的不是权力而是责任,是历史赋予、人民赋予的责任。市委领导集体将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二是讲忠诚,努力成为政治坚定的领导集体。时时刻刻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忠于党、忠于人民。反对封建思想,不允许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不允许存在凌驾于党规党纪之上的特殊党员;反对特权思想,从内心深处将超越法律和制度的“特殊”视为耻辱,牢记使命,为人民尽忠尽责、服务效力。
三是讲法治,努力成为依法执政的领导集体。做尊法守法的表率、依法办事的表率、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率。要加大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力度,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讲学习,努力成为高素质的领导集体。学他人之长,学以广才;读书求理,学以立德;深入调研,学以增智。让学习成为一种爱好、习惯和品格,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普遍的精神追求。
中国新一轮发展格局,上海要“四个率先”
记者:未来10年上海发展如何定位?
俞正声:中央要求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提出“四个率先”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目标,即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这是一项融合国家发展战略与上海自身要求的重大阶段使命,是上海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历史定位。
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这番讲话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发展观提出9年多,也已深入人心,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很多思维、体制、机制还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还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付出艰苦努力,真正使科学发展理念在中国社会全方位生根。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曾指出,上海未来发展必须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强调上海发展到现阶段,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更加注重丰富发展 内涵,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归根结底就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未来上海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在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科学发展引领“两个率先”实践(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2012年08月13日
“在推进‘两个率先’中,无论是确立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还是制定政策措施、落实工作部署,都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实到谋划和推进工作之中。而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推进‘两个率先’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两个率先’实际成效的评判标准。”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央对江苏本世纪头20年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面小康在江苏已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9万亿元,人均突破9600美元。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致力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在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中,江苏获得了怎样的启示?面对未来的新征程,江苏又有怎样的思路?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近日接受了记者专访。
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
记者:江苏在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中,形成了哪些工作特色?
罗志军:回顾过去十年极不寻常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中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也形成了符合江苏省情的工作特色,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中央要求在江苏具体化。中央对江苏发展一直寄予厚望。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每年都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0年底以来,总书记希望江苏坚持“两个率先”,做到“六个注重”,努力在坚持科学发展等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这既是对江苏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希望江苏能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我们坚持中央精神与江苏实际紧密结合,把中央部署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思路举措,做到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有成效。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我省于2003年率先制定了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在这个指标体系的引领下,全面小康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底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去年有近2/3的县(市)达标。
在“两个率先”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2011年又研究制定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科学引领第二个率先的实践。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六个注重”的要求,提出并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八项工程”,以此作为在新起点上推进“两个率先”的主抓手。这“八项工程”已成为全省工作的鲜明导向和强大动力,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第二,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强化又好又快发展导向。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我们在推进“两个率先”中,无论是确立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还是制定政策措施、落实工作部署,都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实到谋划和推进工作之中。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7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强化了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利益导向和考核导向。近年来,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更大力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紧密结合起来,不因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而动摇,不因经济增长压力加大而松懈,先后对发展创新型经济、实施产业升级计划、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打好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等作出部署并抓好落实,构筑江苏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
正是由于江苏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见事早、行动快、力度大,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动力结构不断优化,才使全省经济在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既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又实现了发展质量和后劲的提升。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推进“两个率先”。“两个率先”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在实践中,一是始终把“两个率先”作为引领全省上下开拓奋进的一面旗帜,做到目标上坚定不移,内涵上丰富拓展,思路上与时俱进,举措上务实创新,江苏“两个率先”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深入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科教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同时,突出抓好南京国家科技创新改革试点、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无锡“两型”社会建设、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着力构建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国际化城市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江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和活力。
三是重视加强江苏人的精神建设,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以“慢进则退、停滞则衰、倒退则亡”为警醒,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勇于创优的精神状态,同时在全省培育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提振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
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者:“两个率先”如何体现民生优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罗志军: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推进“两个率先”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两个率先”实际成效的评判标准。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 善民生有机统一,认真落实民生“五有”要求,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加强以增进民生幸福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大幅增加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同时深化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江苏。
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在全省实施民生幸福工程,重点是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使人民群众更加普遍、更加充分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记者:江苏在推进“两个率先”中,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
罗志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江苏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在推进“两个率先”中,我们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针对我省四级党委和市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后的新情况新特点,省委及时对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出部署,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使“三宽四有”成为新时期江苏各级领导干部的鲜明特质。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就是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推动各级干部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今年上半年省市县三级共有5.5万多名领导干部下基层驻点调研,走访基层群众36.5万人,处理信访案件2.2万件,为基层群众办实事13.9万件,受到基层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以科学发展赢得未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浙江省委书记 赵洪祝《 人民日报 》(2012年08月14日)
“总结十年历程,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使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缩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浙江,正以科学发展赢得未来。
十年发展实现“五个显著提升”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浙江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浙江各项事业发展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浙江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从2009年起已连续3年达到90%以上。
10年来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为“五个显著提升”:
一是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2001年至2011年,浙江经济年均增长12.1%。10年前,浙江经济总量还不到7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还不到2000美元。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浙江科学发展总水平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均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2011年浙江GDP质量指数居省区第一位。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评测,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居省区第二位。
二是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升。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基本实现集中供养,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率先普及从学前到高中15年教育,全面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不断加强,治安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11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6.1%,连续8年保持在较高水平,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续8年“零增长”,并有所下降。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普惠性不断增强,全省有40座博物馆入选国家级博物馆。文化保护工作切实加强,江郎山和杭州西湖分别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10年前,浙江城镇居民年收入刚突破1万元,农村居民年收入不到5000元。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71元,分别连续11年和27年居各省区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7:1;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4.6%和37.6%,进入相对富裕和比较均衡状态;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298元,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户基本消除。
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削减21.16%和18.15%,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10年来,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关系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浙江在过去10年的实践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时俱进地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二是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浙江在过去10年的实践中,始终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从推进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从发展效益农业到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从加快城市化步伐到推进新型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从实施“山海协作”、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到推进山区经济科学发展,从打造“绿色浙江”、创建生态省到建设“生态浙江”,从“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到引导浙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保持了浙江经济“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良好态势。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浙江在过去10年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富民惠民安民,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全面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连续多年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的2/3以上用于民生,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浙江在过去10年的实践中,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构建全民创业型社会和全面创新型省份目标,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开展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经国务院批复扎实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推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五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浙江在过去10年的实践中,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作风建设年活动、机关效能建设、构建惩防体系、普遍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新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上这些体会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使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
今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这与党的十六大以后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和党的十七大以后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在基本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总目标,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深入实践。
这一目标追求着眼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社会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层面,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立足于富民的广度,强调富民不仅要做到物质上富裕,而且要做到精神上富有,贯穿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致力于覆盖的程度,最终要实现的是全省人民物质上共同富裕、精神上共同富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围绕这一目标追求,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
沿着科学发展道路阔步前进(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 2012年08月15日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力度有多大,科学发展的步子就能迈多大。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在最困难的地方通过改革开放寻找出路,在最关键的环节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突破,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不断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加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不竭动力。”
过去的10年,是安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10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10年。
安徽是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的?本报记者专访了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
成就引人瞩目 彰显真理力量
记者:您如何评价安徽的10年发展成就?
张宝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把科学发展引向深入。
2003年以来,全省经济总量由3520亿元增长到15110亿元,年均增长12.7%,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财政收入由347亿元增长到2633亿元,年均增长25.3%;粮食总产达到627亿斤,比2002年增产74亿斤,连续8年丰收、6年创历史新高;工业化率由31.7%提高到46.2%,城镇化率由30.7%提高到44.8%;固定资产投资由1133亿元增长到12126亿元,年均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32元提高到186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18元提高到6232元。10年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就,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和强大威力。
纵观10年历程,安徽发展已经跃上崭新平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进入了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新阶段。
破解双重课题 探索崛起之路
记者: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安徽的省情定位和发展战略有哪些具体特点?
张宝顺:安徽是一个发展中省份,发展不足、发展不优是最突出的矛盾,面临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中央精神和安徽实际紧密结合,立足发展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十一五”时期,我们全面实施“六大战略”;迈进“十二五”,提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去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走出六条新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这些重大战略部署是全省人民共同意愿的集中体现,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凝聚提振了全省上下谋发展促崛起的精气神,引领带动了1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安徽经济结构层次不高,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亟待提升,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紧迫而艰巨。我们坚持破解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双重课题,着力增强经济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安徽要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的要求,我们紧紧依 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两大战略平台,切实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在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及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涌现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产业和大企业。
我们深入实施“三化同步”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巩固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按照统筹区域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建立健全市县两级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平稳顺利实施巢湖行政区划调整,目前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皖北地区发展速度持续多年高于全省,皖南和大别山区绿色优势不断彰显,多极支撑、共同发力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坚持改革开放 激发活力动力
记者:敢为人先的安徽在新的发展道路上,有哪些重大的改革开放举措?
张宝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力度有多大,科学发展的步子就能迈多大。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在最困难的地方通过改革开放寻找出路,在最关键的环节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突破,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不断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加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不竭动力。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积极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提升;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品牌效应加速显现,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建立,2002年以来累计到位省外资金2.3万亿元,外商直接投资223亿美元。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出口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兴市场进一步拓展,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422亿美元,设立境外企业200多家。改革开放激发了内在活力,释放了强大动力,不断把科学发展推向新水平。
优化政治生态 提升幸福指数
记者:这10年,安徽政通人和的局面是如何实现的?
张宝顺:优化政治生态,着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党,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本领。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强化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涌现了沈浩、王坤友、周世友、吴群等一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积极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只有民生持续改善,经济增长才有持久动力,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发展民生事业,创造性实施民生工程,2007—2011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21亿元,普惠全省6000多万城乡居民。
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2.7%。突出就业优先,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10多万人,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圆满完成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城镇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推开。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09年以来帮助61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开展平安安徽建设,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让全省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孙春兰: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2年08月16日
“总结福建发展,最重要的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福建是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哪些好的做法,获得了哪些成效和启示?
日前,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总结福建发展,最重要的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记者:近年来,福建深化省情认识,找准自身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请您谈谈福建是如何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思路的?
孙春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按照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提出的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三个切实”的重要指示,我们在深化省情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的工作思路,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了“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奋斗”的发展目标。2009年,福建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84%,我们提出到2016年要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事实上,2011年我们已经达到了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0%。
经济、民生、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记者:福建是如何做到经济、民生、社会、生态多方面协调发展的?
孙春兰: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努力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
一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发展为了群众。
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同时,就福建来说,抓发展仍然是解决民生问题、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并重”,引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央企、外企、民企“三维对接”的工作思路,用港口群带动产业群的集聚,用城市群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协调推进、同时运作、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协调”,加大项目带动,稳增长保出口,增收入促消费。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集中力量抓了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民生工程等5个方面,用打战役的方式重点突破。面对今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今年1—7月,全省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1.3%、15.3%、28.5%。从发展质量看,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发展质量报告》评价,2011年福建GDP总量位居全国省区第十二位,质量指数位居第七位,说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时刻牢记发展为了群众。提出“三个优先”,即优先保证事关民生的财政投入,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利益问题,优先构建事关民生的保障机制。2011年,全省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达1574亿元,增长43.1%。我们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907元和877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和18.2%,连续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明显超过GDP的增幅。
二是处理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好字优先,又好又快。
福建省情决定我们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加速发展和加快转变的双重压力。我们认识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
福建的传统产业以轻工业为主,民营经济比重较大,存在小、散、弱的问题。我们通过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推动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我们还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一批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基地,逐步建立了高端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把旅游、物流和金融、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
三是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用环境换项目。
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需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支撑。近年来,我们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积极对接央企、吸引外企、引入民企,累计落实项目2892项、总投资3.52万亿元。引进和落地了一批先进的石化、汽车、钢铁等重大产业项目,为打造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福建发展增强了后劲。在项目引进中,我们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把环境容量作为项目引进的依据,把环境准入作为项目取舍的标准,好中选优,有些项目宁可不要,也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福建的优势,但同时,福建也是资源相对匮乏、自然灾害多发省份,在加快发展中,环境、资源的制约日益凸显。因此,我们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减排的激励约束,严格落实环保“一岗双责”制度,强化责任考核,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关闭水泥、钢铁、火电等落后产能企业1.35万家,万元GDP能耗从2008年的1.18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64吨。
四是处理好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强保障。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我们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把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政绩观紧密结合,用全面的观点、33 群众的立场看政绩,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
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去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后,省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委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班子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意见,加强学习,完善制度,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发展。在对班子的评价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科学的干部管理评价机制。对于南平等山区市县的考核,提出“优势在生态、责任在生态”,实行生态建设指标一票否决。引导干部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
用好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去年是换届年,在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中我们做到了风清气正,得到了干部群众很高的评价。我们要求新班子要有新作风,下基层、接地气;我们在全省干部中深入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20多万名干部深入一线,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我们坚持抓机关效能建设,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在防范台风灾害等关键时刻,干部始终和群众站在一起,在抗击超强台风“鲇鱼”和“苏拉”中确保了“零伤亡”、少损失。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记者:福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会和认识?
孙春兰: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特别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科学发展各方面,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科学发展全过程,统筹兼顾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努力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
科学发展,走绿色崛起之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让江西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做好全省各项工作、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革命老区江西近些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城乡统筹发展趋势明显,群众富裕程度明显加快,社会和谐度不断增
强。同时,江西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理念,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建设好一方生态。
当前,江西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苏荣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把学习的成效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上,体现在造福人民上,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体现在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推动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加快实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
近日,苏荣就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等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坚定不移地抢抓机遇,加快科学发展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江西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和您的体会。
苏荣: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迈出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坚实步伐。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为2000年的5.84倍;结构调整也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成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这标志着江西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全省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7.7%提高到2011年的45.7%,城镇功能更为完善,承载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超常规发展的县(市、区);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省近1/3的农村人口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的生活。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大幅增加民生投入,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度进一步增强。
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结合文章,这样才能把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强大动力。
记者:您多次提出,江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
苏荣:的确。我们通过深入解放思想、深化省情认识,看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但经济欠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很多经济指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矛盾。我们深切地感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否则,就无法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富民兴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也就是说,加快科学发展,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江西崛起、富民兴赣的根本途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明确提出,既要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时要保持头脑清醒,解除加快发展的后顾之忧,坚定不移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省、绿色崛起”之路
记者:江西的青山绿水和良好生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上,江西有哪些考虑?
苏荣: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是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后发优势。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建设好江西的青山绿水,关系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的福祉,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肩负的神圣使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破解的重大课题和最大难题。为此,我们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崛起”战略,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生态不再遭到破坏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融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我们在多年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努力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龙头。工作中,我们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在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杜绝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进入我省的同时,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使得江西的生态环境在发展中得到有效保护和优化,环境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我们又在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通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荒地、矿区废弃地进行治理和修复,对因重金属污染严重失去生存条件的自然村进行整体搬迁,切实保护和建设好江西的青山绿水,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越是困难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记者:江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财政不宽裕的省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不少工作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苏荣:这的确可以说是江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让江西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做好全省各项工作、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我们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近些年来,我省尽管连续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较多,但我们始终强调越是困难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拓展民生工程领域,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我们还坚持把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白内障、唇腭裂和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四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以及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治疗,并连续多年提高城乡低保、企业职工养老金以及农村五保户和城镇特困群众的保障标准。
领导干部要有担当
记者:江西这几年的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江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您是怎么考虑的?
苏荣: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创新任务繁重,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勇于
担当、敢于碰硬,敢于触及矛盾,下大力气解决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群众普遍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求稳怕乱、无所作为,只能是贻误发展,给党的事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当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国企改革时,正值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发展蔓延,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压力巨大,但我们认为,国企改革滞后是制约江西发展的突出矛盾,深化国企改革是躲不开、绕不过的“坎”,早晚得解决,越拖越被动,越拖改革的成本越大。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既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困难,也为我们深化各项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创造了难得机遇。充分利用这一倒逼机制,全力推进国企改革,就可以变包袱为财富,为全省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为此,我们下决心啃下国企改革这块“硬骨头”。实践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姜异康: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 2012年08月20日
“山东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创优、求好求强、以强胜出,努力保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良好态势。”
由大到强,一个形容词的变化可以引起怎样的聚合反应?山东省近年来的成就说明了一切。自2008年山东省提出强省战略以来,山东的改变是全方位的,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齐鲁文化影响日大。
山东如何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
强省战略顺应发展内在要求
记者:在山东采访,经常会听到一个名词: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强省战略是如何提出来的?强省战略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姜异康:科学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主要是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资源环境、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人均占有水平比
较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等等。如何摆脱这些制约山东科学发展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开创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2008年上半年,我和省里的其他领导同志分别到部分市县(市、区)、省直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广泛交流,加深了对山东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省委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了部分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8年7月,我们召开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并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省委、省政府把握科学发展时代主题、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顺应山东发展内在要求作出的战略决策。
围绕实施强省战略,我们确定了“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即:以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为主线;坚持高点定位,力求在目标追求、思想境界、工作标准、发展质量、综合效益五个方面达到高水平;强化多点支撑,主要是强化现代产业、文化发展、人才智力、科学技术、发展环境、资源生态六个支撑;实施重点带动,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和加快省会建设发展五个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为突破口,把区域发展与产业培植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山东发展新优势。
强省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通过实施强省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努力把山东建设成为联结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依托区位优势和黄河中下游广阔腹地,全方位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经济文化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在全国保持率先科学发展强劲态势和较强影响的省份。
发展成效是最好的检验
记者:强省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姜异康:一个重大战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发展成效是最好的检验。强省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429.2亿元,与2006年相比,5年年均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317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55.7亿元,年均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42元,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3.8%。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齐鲁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状况显著改善,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54.8%,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强省战略得到全省上下的普遍拥护和积极响应,形成了广泛共识,38 变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
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
记者:山东在过去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姜异康:在实施强省战略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这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把握规律,深入谋划长远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强省建设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山东发展新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富民与强省相统一,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保持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营造推动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必须始终坚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抓好党的建设,强基固本,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努力保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记者:新一届山东省委确定了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有哪些新的思路和重要举措?
姜异康:山东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创优、求好求强、以强胜出,努力保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良好态势。
省第十次党代会对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后五年,要努力做到“一个提前、六个更加”。“一个提前”,就是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六个更加”,就是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文化更加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我们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工作推进措施。围绕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着力打造“六大优势”,即: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创农业农村新优势;以深入实施蓝黄两大战略为引领,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增创科技支撑新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高生态山东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对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更加充满信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励精图治,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重在持续 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 重在为民(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 2012年08月21日
“办好河南的事情,最根本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河南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真正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河南这些年发展所把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经验。”
一路探索未松懈,十年辛苦不寻常。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而且使河南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如今的河南,持续求进的步伐更加稳健,务实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从何而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再次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记者:您如何评价过去十年特别是近五年以来河南的发展,有什么最值得总结的经验?
卢展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河南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5次来河南视察指导工作,对河南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央正确领导下,河南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40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十年来,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取得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经验弥足珍贵。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办好河南的事情,最根本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河南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真正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河南这些年发展所把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经验。
持续是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体现,持续是党性人品和从政品格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反复强调各项工作都要“重在持续”,并指出持续是党性人品的体现,是务实发展最重要的体现,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为什么把持续提到如此高度?
卢展工:持续是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韧劲。我们强调的持续,就是持续科学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的思路、科学发展的举措、科学发展的进程,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当然,持续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当前与长远的结合。回顾河南的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持续,最重要的经验是持续,今后最需要坚持的也是持续。
河南的发展战略在持续中拓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南确立了“中原崛起”战略,在实践中形成许多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更加明晰、优势更加彰显、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河南的发展路子在持续中拓展。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如何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又使一亿河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始终是河南孜孜以求的不懈探索。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实践和基层创造的经验,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正因为思路举措持续,发展进程也持续加快。十年来,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2011年达到27232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2011年达到28981元,突破4000美元;粮食产量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超千亿斤,2011年达到1108.5亿斤。
提升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出路所在
记者:河南这些年的变化有目共睹,这与河南省委强调“重在提升”密不可分。河南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卢展工:提升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出路
所在。提升是在持续基础上的提升,是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提升。
我们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提升发展理念。2010年4月,在全省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我们提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之后,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河南日报》发表了九篇评论员文章,18个省辖市和18个省直部门主动响应,着眼查找问题、理清思路谈学习认识和体会。这几年河南发展方式得以转变,干部作风得以转变,很大程度上就是领导方式转变的结果。
我们坚持在推进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中提升发展动力。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抓住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效拓展发展空间。
我们坚持在推动务实发展中提升发展能力。广大干部把务实发展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品格、一种责任,以务实发展树立起务实河南的形象。推动务实发展,有力促进打基础、增后劲、求质量、上水平、调结构、转方式等方面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发展的效益、效率、效果、效应不断显现。
统筹各项工作、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记者:河南这些年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河南省委强调“重在统筹”,如何认识统筹在领导方式中的作用?
卢展工: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上的科学运用,深刻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各项事业发展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努力形成共同支撑发展的良好局面。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表现是“三农”问题。我们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下延伸、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我们统筹各方力量,把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统筹起来,把干部队伍的力量统筹起来,把全社会的力量统筹起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始终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记者:河南老百姓这些年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河南是如何贯彻执政为民这一理念的?
卢展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关系发展,发展决定民生。我们始终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着眼,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着手,从人民群众的期盼出发作决策、定政策、谋发展,努力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幅增加民生投入,抓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民生大事,坚持每年集中财力办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这一时期是河南历史上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去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281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6.3%,“十项重点民生工程”投入各类资金755.6亿元;今年上半年财政民生支出1531.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0.3%,“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计划总投入1144.2亿元。
“四个重在”是河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四者相辅相成、相生相长,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贯穿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既是过去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今后发展的重要遵循。
加快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2012年08月22日
“这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这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
这些年,湖北的“支点”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未来如何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
迈向更高的目标
记者:五年来,湖北在发展战略和综合实力上,主要有哪些变化?
李鸿忠: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总任务,确立并实施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适时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统筹集成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实力不断增强、构架不断完善、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1年接近2万亿关口,达到19632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1%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第十二位上升至第十位,跨入全国第一方阵。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四年翻番。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千亿元产业由3个增加到9个,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一大批富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承载力不断提升。
记者:您认为,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是什么?
李鸿忠: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地继承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简要地说,就是五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
向工业、农业、科教、文化强省迈进
记者:为什么说今后五年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
李鸿忠: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我们必须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支点的重任。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未来五年将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的关键阶段,这对湖北加快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应当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应当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未来十年,将是湖北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十年”。今后五年,湖北多重机遇叠加,发展优势彰显,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我们将把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加快把湖北建成“四基地一枢纽”;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不断增强湖北作为战略支点应当发挥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荆楚大地“中”气十足
记者:今年以来,全国的经济增长趋缓。这样的背景下,湖北如何实现“跨越”?
李鸿忠:今年上半年,湖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比去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快区间,1—6月,我省GDP增长11.7%,增幅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呈现“好于全国、中部靠前”的基本格局。目前,经济运行出现企稳筑底的态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们将坚持“五进”,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
一是稳神竞进。中央强调“稳中求进”。对湖北而言,“稳中求进”重在“进”。湖北的历史使命、省情实际决定了必须加快发展。在全国稳中求进的大局中,有的地方要快一些,有的地方则稍缓些,中部速度高于东部,这是中国经济格局变化所决定的。这个大局中湖北扮演的角色就是竞进,以湖北之“进”为全国之“稳”作出贡献,这是湖北应该担当的责任。根据湖北的实际情况,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应该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
二是逆势而进。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我国宏观经济趋紧。但湖北长期以来致力于打基础、管长远,蓄势待发多年,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于后发追赶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逆势而上,弯道超越,是切合湖北实际的应然之举,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顺势之为。
三是实虚并进。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之源。就湖北目前发展阶段来看,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我们常说“产业第一、45 企业家老大”,就是要把实体经济摆在第一位,确保实体产业优先发展。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虚拟经济能够产生财富效应,能够体现资源、资产和实体经济的市场价值。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总体来看,湖北虚拟经济发展不够,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匹配,必须加大力度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和资本市场,以健康的虚拟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四是扎实推进。我们已经制定了一元多层次的发展战略,关键是要抓好“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五个环节,构建环节完备、合力强大的“落实链条”,以强有力的“落实链条”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激情奋进。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是我们最需要、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主要不是取决于地理区位,关键在于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绝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提升精神区位,形成倍增动力。当前,湖北已经形成了干事、谋事、求发展、群情振奋的强大气场。“湖北气场”是湖北发展信心、发展态势、发展氛围和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的总和,是湖北发展硬条件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中”气十足就是“湖北气场”最真实的写照。
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
记者:现在出现了一个“中三角”的概念。这对湖北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李鸿忠:“中三角”是指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今年2月,我们与湖南、江西两省签订《关于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城市为核心,集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旨在通过聚合优势、聚力突破、聚集发展,形成跨省域的城市集群,力争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相比较,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典型的内陆型、内需驱动型城市化区域,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有利于探索和走出一条新型的城市群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谱写富民强省新篇章(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访湖南省委书记周强2012年08月23日
“湖南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从湖南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通过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本发展,努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是湖南综合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探寻其发展根源,就在于湖南经过探索与实践,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如何才能在这条“快车道”上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近日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湖南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亮点?
周强:党的十七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把中央精神与湖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系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湖南实际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开创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局面。
5年来,湖南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9439.60亿元增加到19635.19亿元,翻了一番多,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也都实现翻番。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122.76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1%。粮食生产实现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突破600亿斤。
记者:湖南人民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哪些实惠?
周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全省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过去5年,也是湖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湖南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7元,比2007年分别提高6550元、2663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县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特困群体救助和扶贫解困工程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
记者: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央批准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在改革创新方面有哪些突破?
周强:5年来,湖南紧抓机遇,以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引领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着力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子。全省节能减排、47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直接减排累计达1亿吨碳当量。到2011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7.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64%。
“两型”引领,带动湖南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重大战略投资者进驻湖南,一批优势企业成功“走出去”。全省累计利用外资额为“十五”时期的3倍。截至2012年6月,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24家。
走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记者:湖南已经驶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那么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换挡加速”的动力是什么?
周强:5年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归根到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我们深深体会到,湖南经济社会之所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湖南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通过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本发展,努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记者:走“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首先要立足省情。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湖南省情有何判断?
周强:湖南注重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和国内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省情制定和实施符合湖南实际的目标任务。特别是立足湖南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的实际,作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立足“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并存这一最大现实,坚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不松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动摇,做到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有机统一;立足处于负重爬坡、后发赶超的发展形势,提出“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地处内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缚”,在实现中部崛起中奋勇争先。
记者:立足省情,湖南提出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追求?
周强:“四化两型”是湖南科学发展的总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的“一化三基”战略基础上,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四化两型”战略,坚持把“四化”作为实践途径,把“两型”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四化”带动“两型”,通过“两型”引领“四化”。
“两个加快”是湖南科学发展的总任务。在深入研判湖南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领先中部地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在全省纵深推
进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
“四个湖南”是湖南科学发展的总目标。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数字湖南建设纲要》、《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在改革发展中加快建设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打造了湖南科学发展的“新名片”,树立了湖南科学发展的新形象。
“富民优先”是湖南科学发展的总追求。湖南坚持“三个立足”,即立足扩大经济总量做大“蛋糕”,立足提升经济素质做好“蛋糕”,立足改革分配办法分好“蛋糕”;注重“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落实“一个纲要”,即出台《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汲取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财富
记者: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给了湖南怎样的启示?
周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仅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而且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探索发展规律的科学追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迈向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弘扬科学发展观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只有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迈向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弘扬科学发展观中所体现的和谐精神。只有善于从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树立包容性发展理念,善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才能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辟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迈向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必须坚持尊重规律,弘扬科学发展观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只有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探索、把握和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更加自觉地按照经济运行、政治建设、文化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内在规律办事,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又好又快的要求。
迈向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弘扬科学发展观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49 才能使科学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进入更广领域、达到更深层次。
走广东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访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12/08/24 “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日益凸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传统粗放发展路径的现实制约,广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中央精神和广东实际结合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先行先试,开拓进取。”
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既是中央对广东的殷切寄望,又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1.05亿广东人民的热切期盼。
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日益凸显,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传统粗放发展路径的现实制约,广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中央精神和广东实际结合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先行先试,开拓进取。我们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趋势,不断深化科学发展主题;顺应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不断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不断改善民生;顺应公众多元利益诉求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不断推进民主政治进程;顺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当前,广东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南粤大地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全省人民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开拓前进。
广东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也得益于我们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一条广东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的体会是: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发展理念
解放思想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我们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新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特别是面对转型期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省情新特征,解放思想更应该不断深化,决不能一劳永逸。
【精读十八大报告之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荐阅读:
十八大报告重点10-16
关于十八大报告10-20
十八大报告读书笔记06-24
十八大报告学习提纲11-09
十八大报告的亮点01-22
十八大报告中英双语版08-11
十八大报告学习测试题12-03
数据看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变化10-07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心得08-20
十八大报告知识竞赛题答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