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堂教学方案(13篇)
1.《声声慢》课堂教学方案 篇一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词作。整首词最后收束到了一个“愁”字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品读这种“愁”的三个切入点,以便学生自主完成赏析任务,就像新课标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由于大家对李清照的生平较为熟悉,所以我担心学生都从“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这一点来品读,这样容易导致思路局限而且品出的“愁”脱离文本,不够深入。于是,我就决定由自己来完成这一点,让学生集中精力从二、三两个切入点进行品读。
在我语言的感召带动下,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发言,特别是从第三个切入点赏析时,课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在对“憔悴损”的理解上,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有的说“憔悴损”指的是“菊花”,有的说指的是“李清照”,而且都言之有理。直到我对他们的理解都给予了肯定,他们才停止了争论,并都不自觉地鼓起掌来。
课堂的另一个高潮出现在赏析完全词后,学生朗读整首词时。这一遍朗读,和初步感知时的朗读真是天壤之别。当学生由这三个切入点,深入理解了李清照晚年饱受的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感受着清照低吟的名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积攒在心中的情感在此刻的朗读中倾泻而出了。
当然,最令我满意的还是教学思路十分清晰。首先,整堂课都围绕着一个“愁”字展开,分析了《声声慢》和《一剪梅》中的“愁”,并且比较了这两首词中不同的“愁”。其次,在分析“愁”时,指导学生赏析的方法,这种赏析的方法也是贯穿在整堂课的赏析过程中的。
总的来说,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我也得正视自己的不足:首先,朗读不充分。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对任何文章的理解,朗读都十分重要,更何况是一首词。正式上课时,我却因为紧张,几处都忘了让学生朗读。特别是在赏析“寻寻觅觅”这句时,提到叠词的音乐美,却没让学生齐读感受一下,这很不当。还好学生极赋深情地朗读,帮我弥补了这一不足。其次,在给学生提示,降低问题难度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处理。
关于自己的不足,我也在努力弥补。在听老教师的课时,我更加关注他们的设问、提示以及降低问题难度等方面。自己也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注重问题的设置,在课堂上注意简练自己的评语等,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早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2.《声声慢》课堂教学方案 篇二
关键词:顺学巧导,以学定教,探究讨论,点拨提升
现代教学论认为,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也就是说, 学生是自己学会, 进而达到会学的。没有学生的自身感悟和建构, 就不可能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智慧;没有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体验和经历, 就不可能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发挥着引领者、促进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新课程要求我们反思传统教学的弊端, 学习过程不是死记硬背、灌输知识的过程, 而是以突出问题解决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法为主的过程。所以, 应当改变教学目的, 使教学从单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转变。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 特别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下, 备课的起点应该重新定位, 理所当然应该将学生定为备课的主要依据。几千年以前, 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理解、思考和疑惑展开课堂教学, 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下面以一堂公开课为例, 说说笔者对“以学定教”理念的基本理解。
一、顺学巧导, “雁”字引愁
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备课时, 笔者就想能不能通过《声声慢》导入, 于是, 笔者仔细体会了这两首词。
这两首词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 然而笔者从对比中发现, 二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一剪梅》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 其时词人锦衣玉食, 而当时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 故这愁来得轻、浅, 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 是“幸福的闲愁”;《声声慢》这首词是女词人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其愁绪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 她已经经历了亡国之痛、丧夫之悲, 这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 充满了浓重哀愁。
两首词都写到了同一个意象———“雁”。《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一句, 可见词人怀着深深的思念, 期盼着在“月满西楼”的时候得到丈夫的音讯, 表达了词人“锦书可待之闲愁”。《声声慢》中“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一句, 这只雁似乎是旧时相识, 曾经在丈夫和自己之间传递过思念, 而此时, 自己的锦书再也无处传递, 表达了词人的“凄苦之愁”。
至此, 笔者想借用“大雁”这一意象, 从《一剪梅》的“闲愁”引入, 带着学生探讨李清照晚年作品《声声慢》中的另一种“愁”, 同时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词人的创作境遇。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知道刚才我放的这支曲子填的是哪首古词吗? (李清照的《一剪梅》) 我们一起诵读一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一剪梅》中词人看见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期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另一首词《声声慢》中也写到了大雁, 大家一起把那句读出来。为什么这里词人见到“雁过”就“伤心”? (预习过程中9个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结合学案上的“李清照大事记”思考有哪些原因? (秋雁北来, 国破家亡;丧夫传书的雁还在, 通信的人不在了。)
顺学而导, 用“已知”导“未知”, 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便于学生在有效时间内高效学习。
二、质疑问难, 以学定教
课前预习过程中, 笔者让学生认真读完这首词, 每人提出三个问题。笔者认为, 让学生反馈预习中存在的困惑, 自由质疑, 能了解学情, 以利于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生的困惑成为教师以学定教的依据, 接下来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了。
果真如某特级教师所言, 不是学生不行, 是之前我们没有给学生机会。学生提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下几类:
1.第一句用了一连串的叠字有何作用? (丘霖文、韩雨晴、苏慧婷)
开头十二个字各表达了什么?能否颠倒它们的顺序? (周小玲)
词中用叠字包含的情感是怎样的? (刘兵、韩雨晴)
2.为什么要喝“三杯两盏淡酒”?表达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陈鸿燕)
为什么三杯两盏喝的是“淡酒”? (黄梦洁、刘月)
3.“满地黄花堆积”和“憔悴损”是否矛盾?为什么? (郑佳、刘硕年)
4.“乍暖还寒”是什么时候? (朱君泽)
5.词中“晚来风急”, 而其他版本中“晓来风急”, 哪个好? (马敏瑛、杨心仪)
6.为什么多用感叹号、问号? (王庆宇)
作者寻觅什么? (王昊、庄子妍)
……
全班学生的预习作业中, 有23人次关注到了第一句的叠字用法, 6人次关注到了“乍暖还寒”, 7人次关注到了“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3人次关注到了词人的创作背景, 5人次关注到了“雁过伤心”, 5人次关注到了“黄花”、“梧桐”, 6人次关注到了“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愁”字的丰富意蕴……
经过筛选和甄别, 笔者决定选用王庆宇同学的问题———“为什么多用感叹号、问号?”串起整个课堂, 重点探究带“感叹号”和“问号”的四句话:“淡酒”问、“黄花”问、“守窗”问、“次第”问。
困惑来自于学生, 教学重点也选自于学生的问题, 学生参与度高, 教师充当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 以学情确定教学, 这样, 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提高了, 主动性提高了, 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探究讨论, 解答疑惑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 不是工业。”工业需要的是生产流水线上的熟练操作工。农业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体。教育面对的更是富有思想感情、生活在千差万别家庭社会环境中和正处于急剧变化发展关键期的生命体。对生命的尊重, 是对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尊重, 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要求。“读书—思考—发现—表达”是阅读文本由理解内化到发现外化的思维活动过程, 课堂应该是引导大家探究的过程。
(一) 片段
师:初读之后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心境是什么?
生 (齐) :“愁”, 愁苦、悲凉。
师:那么词人是怎样表现她的这种愁情的?
生1:开头用了许多叠字。
师:周小玲的问题是这样的:能不能颠倒它们的顺序?
生2:不能。寻寻觅觅是动作, 冷冷清清是结果, 凄凄惨惨戚戚是词人的心情。
师:好的。寻觅是动作, 她可能在寻什么?寻到了吗?
生3:没有。
师:正如著名作家梁衡说:“她在找什么?她可能在找她的丈夫, 可能在找她的幸福生活, 也可能在找拯救大宋江山的策略, 但是一切都没有找到。”所以后面有了“凄凄惨惨戚戚”。 (一学生个别读这句。)
师:同学们看出了叠字的妙处, 慧眼识珠啊。
师:除此以外, 这首词当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还有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 发现这首词的标点很有特色。看了大家提的问题之后, 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和我英雄所见略同, 你们猜是谁? (王庆宇) “短短8句话用了3个感叹号和1个问号, 为什么”?通常这两种符号出现说明感情激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四句话, 来品一品这四个反问句分别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愁情的? (给大家几分钟进行小组交流)
(二) 交流成果展示
1.“淡酒”问
问题:词人为什么要喝酒? (3人次) 为什么喝的是“淡酒”? (6人次)
小组发言人:不是酒淡, 而是思人的愁之深, 酒力压不住愁情。 (众人点头表示认同) 我们组朱邵成同学还有一说, 是词人想起过往的幸福甜蜜, 对比现在, 终日以泪洗面, 泪落在酒里冲淡了酒味。 (全班笑)
师:这是他的独特理解, 说明积极思考了。其实, 这句话还有一个版本, 写做“晓”来风急。解释为早晨, 宋代时兴晨起于卯时饮酒, 5:00~7:00。这样也呼应了前面一句“乍暖还寒”, 秋日早晨, 朝阳初出, 晓寒犹重。大家课后可以几个人一起讨论比较这两个版本。 (一生读这句。)
2.“黄花”问
问题:“满地黄花堆积”是黄花盛开?还是残英铺地?和“憔悴损”矛盾吗?
小组发言人:我们组争论很激烈, 最后, 认同是盛开不是残英, “满地”、“堆积”应该是整盆整盆的菊花放一起, 就像每年锡惠公园的菊花展, 同时后面还有“如今有谁堪摘”说明没凋谢。词人是在回忆当年和丈夫曾共同赏、摘花, 现在花在人不在, 所以没心情, 就任由花枯萎凋谢吧, 是虚写。同时, 古人习惯用花比美人, 菊花愁损容颜, 词人呢?如今孤独寂寞, 无人欣赏、无人守护, 强化了孤独的意境。 (板书:丧夫孤独之愁)
师:很好, 这首词选用了许多这类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和词汇传情达意, 使整首词细腻柔婉、含蓄蕴藉, 被人们称为“婉约之首”, 足以看出它的高度。
3.“守窗”问
问题:“守”字的意味?
小组发言人:句意是孤零零一个人坐在窗前守着, 怎样才能熬到天黑呢?在埋怨什么?当然是时间过得太慢。“守”说明时间之长, 说不定一整天倚在窗边, 也能呼应“晓来风急”那个版本。这么长时间该怎么度过?词人内心孤独、寂寞、凄楚。
师:可见, 生活对于词人来说多么无聊, 无情可寄、无人可依, 所以有一种度日如年的凄凉之感。颠沛流离的无所寄托之苦。 (一学生诵读这句)
4.“次第”问
问题:为什么一个“愁”字说不清?
小组发言人:在词的最后, 面对着淅沥的细雨、飘零的梧桐叶和惨淡的黄昏, 词人发出了一声叹问, 词人当时心境太复杂了, 我们组反复讨论了写作背景, 觉得她可能是怨美满婚姻难全, 也可能怨丈夫过早离开自己, 也可能怨大宋江山沦陷, 她感到茫然, 老无所依, 还有余生如何熬过的不知所措, 同时, 江山一天天沦陷,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漂泊的日子什么时候是尽头。可能还有担忧, 对自己、对国家。这种种情况一个“愁”字怎能说得清呢?能说出来的“愁”其实还不够深, 说不出来的“愁”才是最深、最痛的。
师:至此, 词人难以抑制的苦痛和积郁心中的愁情, 像火山一样喷薄而出, 将愁怨之情推向高潮。表面看是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读到这句的时候, 将之前的苦情苦景种种归结, 又戛然而止,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千古不尽的叹息让世人读来都融化在词人的浓愁之中。 (齐读这首词)
四、比读提升, 点拨鉴赏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的婉约词, 这种婉约之风是有其独特之美的。就如开头的叠字包孕的情感内涵及其递进层次, 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给予了高度评价:“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公孙大娘舞剑, 取其一气呵成、大气磅礴之意。对于这首词的语言特色、手法亮点, 笔者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课堂拓展,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
通过比较阅读, 学生的感受大致如下, 《声声慢》用了许多有表现力的意象和词语表达感情, 大雁、黄花、梧桐、细雨……还有叠字的使用, 使整首词细腻、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某男生 (自豪地) :这就是咱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3.《声声慢》教学案例 篇三
随着语文教学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很多职教教师围绕着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开展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为专业服务,强化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忽略或淡化了其人文性。这种观点虽然考虑到了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基础差、文化底子薄等),但长此以往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会有明显的效果。语文不仅是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它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更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故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培养对职校生尤为重要,而这一重要使命就自然落在了语文课堂上了。有人说,语文课堂“就像一首诗”!课堂上师生感受到的应是绽放、闪光、激荡。诗意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本节课以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声声慢》为研究对象。这首词收录在高职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宋词四首”中。经过一个多月中国古典诗词的学习,学生已大致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本节课作为单元总结,旨在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导语:本课的学习重点在于透过作品中的意象,理解作者所营造出的意境,从而感悟作者的情感。之前的知识积累,学生掌握了意象的概念: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案例:品味诗歌意象之美
一、课堂结构与运作
(一)导入课文:在中国文学史册上,有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名字。她不仅以诗、词、文并擅的卓越成就,在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中技压群芳,而且以一个女性作家的身份跻身于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学园地,奠定其比肩须眉的文学地位。她就是李清照。
她在自我的生命旅程中不断地散发着愁绪,仿佛正是为愁而生,实可谓“悲亦愁,乐亦愁”,是个写愁的高手。
引出介绍作者词风的变化
李清照词的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南渡前: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内容)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风格)
(2)南渡后:国破之感,丧夫之痛,故国之思,孤寂之叹。(内容)
浓愁、哀愁——沉哀凄苦(风格)
今天我们一起赏鉴的就是她晚期的代表作《声声慢》。
(二)先比较,完成诵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看诗词画面,直观体会《声声慢》的意境,结合注解,梳理文意。
2.找一个学生诵读克洛岱的《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3.比较两首诗歌的情感,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
4.小结: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才有了《绝望》。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倘若李清照知道了,一定不会承认这是自己作品的改写。
(三)一般地说,诗歌讲究含蓄蕴藉,讲究把所要表达的情感艺术地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
1.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学生齐找——
表示“愁”的意象:淡酒秋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
2.感悟六大意象。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其中一个意象进行分析。
解决两个问题:①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②结合你知道的古典诗词或现代歌曲来谈谈这个意象被赋予的深意。
学生讨论,每组选举代表发言。
(1)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怎敌他晚来风急。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4)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呢。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5)雨——噼哩啪啦,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6)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3.小结
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比之克洛岱声嘶力竭的呐喊,能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
总结艺术特色:意象的表达,情景交融,融情入景。
联想提问:回顾同样以“愁”著称的柳永的《雨霖铃》一词,请大家讨论一下:作者怎样通过意象表现“愁”的情感?
明确:用代表“愁”的意象,表示“愁”的情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总结: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
(五)练——布置作业,比较《声声慢》与《雨霖铃》的异同,背诵全词。
二、案例实录
片断一
在学生“诵读”过作品后,希望让他们认识到《声声慢》含蓄蕴藉的美,了解意象对于作者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作了如下引导。
……
师:读完克洛岱的《绝望》,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这首诗怎样?
生:感觉这首诗情感很强烈,但有点别扭。
师:感觉强烈是因为他用了反复的手法。那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别扭呢?
众生:因为很呆板。/一点都不美。/声嘶力竭的。
师:大家的感觉都挺对的。那么同样是表现心中的痛苦、“至愁”,《声声慢》和《绝望》在抒情方式上到底有何不同?
生:《绝望》太直接了。《声声慢》能够借景抒情。
生:《声声慢》比《绝望》更美。
师:《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而且未选取任何意象。《声声慢》较为含蓄,尽量避免直接抒情,而是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也许大家想不到,克洛岱的这首《绝望》正是改编自李清照的《声声慢》。
生:(一片哗然)
师:这种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是那么的白浅。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倘若李清照知道了,一定不会承认这是自己作品的改写。
……
片断二
学生分组讨论《声声慢》中六大意象,是这节课的重点。其中有两个小组都选择讲“酒”这个意象。
师:下面请第二组来阐述你们对词中“酒”这个意象的理解?
生(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酒”总是和“愁”连在一起。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喝酒是因为有愁。我们这组联想到的诗句有李白的《将进酒》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师:不错,这些“酒”确实牵扯出了愁绪。好,第四组的同学讨论的也是“酒”,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慢吞吞地起立):我们讨论的内容和前一组差不多。多补充一个诗句,那是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你们没什么补充的话,我这儿倒有个问题。词中“三杯两盏淡酒”中的“淡”作何解释呢?
生:(思考片刻)李清照是女子,所以喝的酒度数不高。
(一片笑声)
师:(笑)从同学们的笑声中看出大家似乎不太认同你的观点哦。这个“淡酒”真如字面意思吗?有如此之“愁”的李清照为什么不选烈酒,喝它个一醉方休,反而喝小雅怡情的淡酒,这不是不合逻辑吗?这酒真是“淡”的吗?
生:(举手)这是反衬手法!
师:哦,怎么解释?
生:这是用淡酒来反衬出作者内心愁苦的程度很深。
师:有道理!并非酒淡,愁情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教学反思]
(一)成功方面
1.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对作品意象的把握和作者情感的体味,达到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的目的。课堂设置的讨论环节,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2.作为一位学习的引导者,笔者在课前做足了准备,不仅对本课内容了如指掌,更早早规划好了这节课在整个诗歌单元的地位。这样就能高屋建瓴地对学生学习进行规范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学生也能很快把握课堂的学习重点。
3.本节课的设计颇为用心,以意象作为切入点,由此体味诗中意境,感悟诗人情怀。这节课重点就放在意象的理解上,一节课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个问题,中心突出。曾经教课,贪全贪多,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到最后学生的反应是:课上热热闹闹,课下什么都不知道。吸取以往的教训,这次的教学效果颇好。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效果不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意象对于诗歌表情达意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找来克洛岱的《绝望》和《声声慢》作比较,在强烈的对比下,不用教师做什么理论说教,妍媸毕现。
(二)不足之处和改进设想
1. 导入这一环节花的时间较长,理论评价讲解过多,缺乏直观的例子。如能一开始就借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写“愁”的诗句的比较,点出李词“闲愁”与“国破家亡的深沉哀叹”的不同,也许更直观更有效地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2.在课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并且学生发言了之后,由于担心课堂教学进度放慢,很多总结性的话都是笔者自己来说的。其实总结这个环节应该指导学生来做,之后教师可作必要的补充或订正,如果能长久坚持下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大有裨益!
3.在分组讨论这一环节上,所提的两点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在讨论及发言时,出现了无话可说,或不知如何表达的尴尬局面。如果在学生讨论前,教师先行以一个意象为例,进行示范讲解,也许能达到明确问题,拓展学生思路的效果。在联想其他诗词歌曲环节,学生也是仅限于在课本里找诗词,表现出学生的积累有限,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多重视课本以外在内容的拓展学习。
4.教师的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确,精炼,有待磨练。
4.声声慢教学反思 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品味叠词的作用;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词的感情基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抓住六大意象鉴赏诗词的意境和意蕴,体味诗词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回顾这堂课,我基本完成了课前设置的学习目标,从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也不错,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表现在对朗读教学的指导上不够具体,学生因为齐读而语速较快,教师应适时点播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放轻、放慢语速;其次,在朗读的方式上面比较单一,除了教师示范、学生齐读、学生示范读之外,还可以播放名家示范朗诵等,增强学生朗诵的兴趣;最后,在“缘愁选景”步骤中我要求学生从词中找出相关描写愁的意象并进行分析,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宣泄“愁情”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更利于操作,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对整体词句的品读,使词作的分析有些支离破碎,“愁”的深度和浓度都变浅、变淡了。因此我觉得诗词的赏析一定不要驾空,意象的品读要融入具体词句,边读边品,每分析完一个意象,应用精炼的总结性语言帮助学生提升对此意象的把握和其与全词的内在联系。不宜纯粹脱离感情基础去找一些景致。
5.声声慢 教学设计 篇五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姚春莲 2013年6月9日
【教材分析】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学习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体会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词人孤高的灵魂。【学习方法】诵读品悟——情感体验——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文导入
播放安雯演唱的歌曲《月满西楼》(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三、朗读《声声慢》
四、诗歌赏析 词眼:愁
核心问题一: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一)直抒胸臆
赏析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字的作用和效果: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哀婉凄凉的基调
(二)借景抒情
1、合作探究(分组讨论)1)表达词人愁绪的意象有哪些?
2)如何理解这些意象的丰富含义?(举例说明)3)这些意象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2、问题点拨
(1)为什么说是“淡酒”?
(2)为什么看到大雁会伤心?说雁是“旧时相识”,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写菊花在此又怎样的寓意? 核心问题二:“愁”的内涵
丧夫之痛
愁 沦落之苦
亡国之恨
五、课堂小结
6.《声声慢》教学设计 篇六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清照词作的特点,能有感情地诵读、背诵。
2、方法与过程:赏析词中运用的叠词、意象,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理解她的国破家亡之愁,漂泊零落之苦,感受她词作化愁为美的独特境界。【教学重点】
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教学难点】
体味词作体现的“愁”之内涵。【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有这么一位乱世中的美神,她描绘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闲情逸致,也抒发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她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有一支点石成金的妙笔,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点滴愁绪,都化成了横亘千年的美的词句。介绍生平经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声声慢》,去体悟她的情感,去品味独属于她的那份美。
二、诵读
1、自由读。学习诗词歌赋,离不开诵读这把金钥匙。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初步感受词人的思想感情。
2、选一生诵读。让另一生点评。
3、师范读,全班齐读。
诵读注意:a、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还要注意停顿和轻重音。b、突出一个愁字,停顿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赏析
(一)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生:愁。师板书:愁。
(二)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的呢? 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师:请你选择一种意象,结合词句具体地说一说。(可让生背诵有关意象的诗句)
1、淡酒: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借酒销愁愁更愁啊。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雁:
在《一剪梅》中的雁,会让词人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甜蜜思念,而此刻,丈夫已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再者,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引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3、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诗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孤苦、飘零的自己,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4、梧桐、细雨:
那点点滴滴,敲打梧桐的凄凉声响,不正像滴在易安心头的不尽泪水吗?借以渲染凄凉的气氛。
(三)如今的李清照,唯有日日独坐窗前,她叹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师问:你能具体描绘一下吗?
一个人,独自守着窗儿发呆,从早晨,到晚上,到黎明。她无事可做,她的灵魂找不到寄托,失魂落魄。
(四)1、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除了意象,一个动作,词人还用了一个形式特别的句子来抒写愁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逐句分析: A、寻寻觅觅
我不禁要问,她想要找寻什么呢?
⑴找回昔日的快乐生活;⑵找回那个年少时在藕花深处迷路的日暮,那里面藏着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笑声;⑶找回那些与丈夫鸿雁传书的日日夜夜;⑷找回一个家,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的家;⑸找回国家的前途;⑹找到作为女子的尊严、人格,自身的价值。(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B、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C、凄凄惨惨戚戚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所以,怀着清冷、凄惨、悲戚的心境,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难将息。
(五)在词的最后,她从心底迸发出了一句凄楚的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综观全词,你觉得这愁是怎样的愁?
生回答: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这种愁沉甸甸的,是一种“深沉的愁”。
2、此词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始终不说破,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你能说说这首词突出的艺术手法吗?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四、练笔
(一)请以《声声慢》为情感基调,代李清照写一封《寄往天国的信》,致其亡夫赵明诚。要求:
1、情感真实,想象合理;
2、语言:现代白话文、文言文皆可;
3、字数:300—500字。
(二)鉴赏婉约派词人秦观的代表作,写一则3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板书】 声声慢 愁
意象、动作、叠词
7.《醉花阴》与《声声慢》意境品析 篇七
两首词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黄花、风、酒、黄昏。意象相同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创造的意境也不同。《醉花阴》是词人早年作品, 词人与丈夫赵明诚夫妻恩爱、志趣相投。时逢重阳佳节, 秋高气爽, 景色宜人。这一天, 应是家人团聚, 亲友相逢, 佩茱萸, 饮菊花酒, 可词人却与丈夫两地分离。重九佩茱萸, 饮菊花酒这种风俗从汉代就有记载, 后在文人中广泛流行。《西京杂记》卷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花酒, 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 杂黍米酿之, 至来年九月九日, 始熟, 就饮焉, 故谓之菊花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云:“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两句使用“酒”“黄昏”“东篱”意象。细加品析, 我们可感受词人内心的相思之情。古人有借“酒”的意象来消愁之意, 李白诗云“举杯消愁愁更愁”,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花阴》中, 词人也用到酒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愁绪, 可这种愁只是单纯的思夫之愁。“东篱”暗用陶渊明的典故, 借菊花表现词人品格的高洁、孤傲。“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诗句“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给人的视觉形象已是“憔悴损”, 凋零、枯萎, 不复充满生机, 且与前文的“寒”字暗合。如今再也没有人来采摘, 使词人想起过去的幸福生活, 细捻菊瓣, 含情相对。场景和谐而温馨。可冰冷的现实却是国破、家亡、夫死, 孤苦一个人, 内心凄凉、苦楚之情非外人能够体会。词人也饮酒, 酒只会使她内心的凄楚之情更加淤积, 不可化解。
“黄昏”是时间词, 古人常借这一词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对于游子、思妇而言, 黄昏是最让他们不堪忍受的, 因为, 已近黄昏说明一天即将结束, 倦鸟亦会归巢, 可他们却身心无托。如刘方平的《宫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韦庄的《小重山》:“颙情立, 宫殿欲黄昏。”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冯延巳《清平乐》:“黄昏独倚栏杆。”《醉花阴》中, “黄昏”意象的使用与典故连用, 表达清寂的意境, 《声声慢》中, “黄昏”意象则与表达愁绪意象相组合。美学家布洛克说:“把一个柠檬放在一个橘子旁边, 它们便不再是一个柠檬和一个橘子了, 而变成了水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特性。“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意象从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而来即含“寂寞”“孤寂”之意。“细雨”亦给人愁思如“丝”之感。绵绵秋雨下的人内心凄楚。词意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这种意象的并置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表达出词人内心无以宣泄的孤寂凄楚之情。另外, 两首词还都使用了“风”的意象。“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中, 风是季节的象征、时间的化身。风卷珠帘, 凸显的是帘子后面“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词人形象。而“怎敌他晚来风急”之“风”不仅是自然界的秋风, 更融汇了政治、社会的内容。
布洛克说:“诗的独特意义完全来自于它的各个部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独特结合方式。虽然理解其中每件事物之一般意义时所需要的那种普通经验不可缺少, 但它的意义主要还是来自于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醉花阴》与《声声慢》都使用了相同的意象, 可意象的组合方式不一样, 意境也相去万里。《醉花阴》中“黄花”与“东篱”“酒”“黄昏”意象连用, 营造了一种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中“黄花”意象与“急风”“梧桐”“细雨”等意象连用, 营造了一种凄惨、悲凉的意境。
摘要:针对李清照的两首词, 文章就相同意象的使用进行文本细读, 从组合方式角度探讨不同意象组合造成的不同意境。
关键词:意象,意境,品析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8.烟花三月 扬州声声慢 篇八
古人要见识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得“腰缠十万,骑鹤下扬州”。
今天我只背一只破包挂一部相机。
故地重游,只为感受春日小城扬州的闲适和优雅。
龙舟倒影
移花接木江南风
扬州地处长江之北,在地理意义上属于江北,但是在文化范畴上,扬、苏、杭“三州”却是最江南的地方。杭州的江南是天然去雕饰的,西湖烟雨是注册商标;苏州的江南是淡妆轻抹的,小桥流水是头牌演员。而扬州的江南,则是靠京杭运河移花接木而来,有鲜明的舶来和人工痕迹。不要喷唾沫或者飞板砖,移花接木是说扬州的江南味道不地道,扬州式江南,是因势利导对江南味的再创造。
瘦西湖上的五亭楼是扬州的标志,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扬州的认识却是从京杭运河开始;扬州有2500年建城历史,但是从京杭运河开始,扬州才开始发育出性别,有了韵味。《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而要做江南城市,不仅要水做胚胎,无论是水流还是水温都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
没有京杭运河以前的扬州,南靠长江,北枕高邮湖,前者水流太急,温柔不足;后者水温太低,温暖不够。一条京杭运河穿城而过,“以毒攻毒”让长江水的刚毅把高邮湖水的冷峻中和。从此,不解风情的扬州被打通了“任通二脉”,变成了江南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世人把隋炀帝的残暴妖魔化,附会出隋炀帝修京杭运河只为到扬州看琼花的传说。于是“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琼花便成为亡国的代名词。京杭运河是隋炀帝的人生转折点。大运河开通,坐龙舟下江南,他不但把自己命搭上了,也让三千后宫佳丽飞入寻常百姓家;京杭运河也是扬州的命运转折点,隋炀帝后,有了“扬州出美女”一说——散落到民间的嫔妃宫女改良了扬州人的基因;向南运盐,向北运粮,扬州成为漕运中心——京杭运河改变了扬州的江湖地位;隋灭亡后,到了唐代扬州也伴随着大运河的发展,确定了“淮左名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传统。
要了解扬州,得先从运河开始。而坐龙舟夜游,是一夜看尽运河景的最好方式。于是在古运河边找了一家枕靠着河的餐馆坐定,点了一盘大煮干丝、两个狮子头、一碗扬州炒饭,边吃淮扬菜边赏运河景。淮扬菜清淡,运河边的风景也玩小清新:桃树只开花不长叶,柳树只长叶不开花。桃花占据了窗户的左三分之一,柳叶占据了右三分之一,我想和运河眉来眼去,不想运河羞答答地,让微风乍起,于是中间的三分之一视野立刻变得“桃红绿柳总相宜”。惊见本来很清白的大煮干丝上多出了几点粉红——我以为刚才只吹了一场柳风,却没想到还下过一场桃花雨。
便益门码头的班船第一班从晚上7点出发,我提前几分钟到达。班船上还有少许空位,船老大招呼我上船,我摇了摇头,因为首班船是艘很现代化的快艇,而我要坐雕梁画栋的龙舟玩穿越。
龙舟中有丝竹,有歌舞,隋炀帝、康熙、乾隆等一干帝王下江南就是这么玩的,所以我得体验体验。但是很快就被告知,龙舟不对散客开放。穿越失败,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登上了快艇。因为此时的运河已经显示出和白天完全不一样的风情。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
这是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描写秦淮河的段落,记得上高中时就是因为受了朱自清的影响而义无反顾地到南京上大学,但是在看到秦淮河夜景后却没有想象中惊艳。直到7年前,和一帮朋友在“烟花三月”的时节,骑自行车从南京下扬州,夜游古运河才找到了朱自清文章中的美感。于是我这才明白,原来朱自清在文章中写的不是夜秦淮,而是在说古运河:朱自清自小在古运河边长大,几十年的耳濡目染,运河已成为了模板,所以当看到秦淮河时他就不自觉地移花接木古运河了。
宅院园林
樊笼自然零距离
坐龙舟顺河南下时,会看到一个名为“东关古渡”的牌坊。牌坊下的河岸边雕刻着隋炀帝龙舟倒映运河的浮雕。隋炀帝带领着三千佳丽和文武百官在古渡口前做形象大使,向南来北往的旅客全天候的呐喊“扬州人民欢迎您”。正是在这东关古渡的渡口,为扬州旅游写“烟花三月下扬州”广告词的李白在这下船;中日文化交流大使鉴真携汉传佛教先后六次在这扬帆;“波斯驸马”普哈丁带伊斯兰教漂洋过海而来……然而,他们都只是扬州的过客。盐商才是扬州城的领衔主演。因为明清时期,扬州是两淮盐业的集散地,扬州盐商所纳税项曾超清廷国库收入三分之一,掌握全国经济命脉的扬州盐商想低调都不行。
从东关古渡拾级而上会看到一座残缺的城门,可别小瞧这破败的城门,城门之后就是清朝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关街。无数富可敌国的盐商们敢把宅院建在最繁华的闹市中,不是因为盐商们有“大隐隐于市”超级然精神境界,而是因为扬州园林多是宅邸的建筑风格。江南园林是江南最吸引人的标签。江南园林的哲学是引溪流入庭院,于城市中见山林,让城市和田园无缝对接。也许扬州园林的“江湖地位”不如苏州园林,但是扬州的豪宅名园,却有着苏州园林所不具备独特韵味:不同于苏州园林,都是由文人士大夫建造。扬州的园林绝大部分都出自盐商之手。盐商身世的庞杂加上个人经历丰富,决定了扬州园林风格不一而足,比苏州园林更强调实用性。
只要读过陶潜明田园诗的人,都会对那种悠闲雅致的生活心生羡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就如同国画泼墨写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田园逸兴。虽然扬州盐商们不如苏州文人有文化,但是背井离乡、泥脚子出身的他们对“田园”二字理解更为接地气。
文人士大夫造园更多的是强调精神上的解脱,所以苏州园林不会建在商业街上,因为园主们都希望“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盐商们不能因为市场上全是白丁就收摊子不做生意。
nlc202309020925
扬州盐商们不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选其一。所以就让“入世”和“出世”零距离。白天打开宅院,走进闹市,进入世俗的世界为世俗的价值打拼;晚上踏进园林,就从世俗的世界中挣脱,追寻内心的声音。就像个园主人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心中厌倦官场表演,又无法置身事外,那就于闹市间筑一家小园。植竹造山林、叠石造四季,虽然这些园林只不过是“百亩方塘一鉴开”,但却在闹市中创造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小环境,虽然外界车水马龙,但却可以在家里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游汪氏小苑、何园这些个人风格私家园林,能感受到的是文艺小清新;看卢氏宅院、个园等盐商故居,一入豪门深似海的感觉就扑面而来;瘦西湖若影若现的皇家风范、大明寺那浓得化不开的宗教情结——扬州园林的风格是不一而足的。
古街幽巷
生生不息市井味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被文人墨客垂青的城市。李白、白居易、杜牧、柳永、欧阳修、苏轼、姜夔、扬州八怪。中国历史上这些才子型的文人都被扬州吸引,和扬州共鸣,留下无数佳句名篇。
随着扬州盐商衰败,京杭运河东段堵塞、漕运改海运,铁路取代水运成为交通动脉等一系列对扬州“利空”的事件出现后,扬州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开始全面没落。
好在这是一座两千年来一直处于中国中心地位的城市,虽然开始没落,但是依然保持着贵族的精致和优雅。把玩扬派漆器、玉雕为代表的手工艺;吃富春早茶、品淮扬菜、唱扬剧,泡澡、修脚这些平民的生活也精致得无以复加。
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自由自在地在扬州的老街幽巷中穿行。最有名的老街当数东关街、东圈门双东街区。但是那是扬州旅游的形象工程,是专门给游客量身定做的扬州风情。如果要感觉真实的扬州,那得到丁家弯、南河下一带。在这儿可以看到大武城巷贾宅、四岸公所、盐商故居小盘谷、盐商卢绍绪住宅。还有数不清的晚清会馆在小巷里一字排开。
在小巷中转得晕头转向时,只得求助公交站牌定位。当见到“绿扬旅社”四个字时。心中泛起了一丝涟漪。7年前第一次下扬州时就住在这儿,7年之后再来扬州,已不习惯这里的破败而另谋住处。绿扬旅社所在的小巷甚至比其它的小巷更为冷清,这一条也和戴望舒《雨巷》中描述的一样:悠长、悠长又寂寥。只不过巷子里没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走进旅社的大门,和前台相对的是一个天井。天井里有几只破沙发,我坐在上面发古之幽思:绿扬旅社取“绿扬城郭是扬州”之意,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店,据说曾是扬州民国时期最有名的旅社,是当时社会名流来扬州的下榻之地:恽代英、肖楚女在通铺里策划过学生运动;郁达夫、聂绀弩在大堂里构思过文章;梅兰芳、尚小云的妙曼歌喉曾经余音绕梁……
想到这时,寂静的大堂突然嘈杂起来,一帮美术学院的学生杀到:大包小包顷刻之间堆满大堂。学生们似乎很喜欢这里的调调,一个劲儿地为旅社鸣不平:“200元一晚的标间,住这么有格调的地方,居然没人?”
听到这里,我心中暗想:“我当年来时,二十元一间的大通铺,不提供热水洗澡;第二天天还没亮就穿街过巷到富春茶社排队吃早点。边吃边拿出地图讨论,《鹿鼎记》中韦小宝出生的怡红院在哪儿?《大唐双龙记》中的寇仲及徐子陵分别出生在哪个方位……”
7年时间,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我,而扬州也不是当年的扬州。如今的扬州,不再是一座可以吸引达官显贵挖运河、划龙舟赴会的都市,却变成了已经最为适合居住和平民旅行的小城。
好在这是一座两千年来一直处于中国中心地位的城市,虽然开始没落,但是依然保持着贵族的精致和优雅。
把玩扬派漆器、玉雕为代表的手工艺;吃富春早茶、品淮扬菜、唱扬剧,泡澡、修脚这些平民的生活也精致得无以复加。
T I P S
最佳旅游时间
春季(4-5月)来扬州再适合不过了,此时的扬州城有清风、细雨、斜柳、琼花,堪称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景区联票
瘦西湖、个园、何园、古运河、大明寺和盆景园,旺季(3、4、5、6、9、10、11、12月)210元,淡季(1、2、7、8月)180元,两天有效,以上景点门口都有卖。
酒店
长乐客栈
本身就在老宅子里,与个园一墙之隔,古民宅、青石路、花格窗、飞檐峭壁、树木成荫,曲径通幽。
广陵区东关街357号
0514-87993333
4、12、26、32、33、66 路公交琼花观站
扬州画舫风情酒店
就在大明寺斜对面,庭院式酒店,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风格,有一片荷塘,还有观景的小阳台。
邗江区平山堂路33号
0514-82121177
45路堡城村站
绿杨旅社
广陵区新胜街23号
0514-87341590
2、8路绿杨旅社站
美食
淮扬菜的代表菜:(冷菜)扬州老鹅、盐水江虾、醉枣等;(热菜)大煮干丝、清炒虾仁、拆烩鲢鱼头、文思豆腐、清蒸鳜鱼等。美食主要集中在广陵路、甘泉路、国庆路。
9.《声声慢》教学设计 篇九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教学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引领学生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有效提问,理清思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的意境意蕴,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李清照词的特点,领略宋词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难点
1.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2.体味《声声慢》的“愁”情。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及变化。
3.自查资料,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4.自读课文,读懂大意,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一、导入:
积累李清照名句,导入新课。
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7、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
11、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
12、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
13、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1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1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二、文学常识:
1.作者:
李清照(110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宗。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华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3.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之一。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4.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5.叠词:
叠词是指词和词连起来用,叠词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象性;诗词中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二是确切性。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三是音乐性。叠词可使诗词的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三、背景及解题
1.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2.解题:
“声声慢”是词牌。
3.名家评论: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明杨慎《词品》卷二: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其词云(略)……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馀》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四、内容研读: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明确:
白话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2.《声声慢》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愁”。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之愁。
(二)诵读体味:
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朗读节奏,体味情感。
明确:朗读节奏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分析结构:
自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请简要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明确:
感情基调:悲凉。
内容:开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从秋天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
下片写黄花满地枯萎,再也无人摘取。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再加上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怎样熬能到天黑,正值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体现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四)赏析内容:
1.思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
(1)这几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痕迹;第二层,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层,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2)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寻寻觅觅”写动作,写出了寻觅无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环境,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心理,写出了心里的沉痛凄厉。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表达效果:①增加形象性;②表达更确切;③音律和谐,声声悦耳。
(3)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2.思考:词人为何说是“淡酒”?为什么词人看到“雁”会伤心?
明确:
(1)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的晚年生活是何等凄凉惨淡。
(2)①睹物思人。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②这也表现了词人天涯沦落之感。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3.思考:如何理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词中蕴含的情感?
明确: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忧伤而憔悴消瘦。正是因为词人无心赏景,虽是菊花堆满地,却不想去摘赏。然而,人不摘花,花却自己凋谢。等到花自憔悴损,欲摘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怜惜菊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令人回味。
4.“梧桐更兼细雨”中“更兼”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
“更兼”表明了词人脆弱不堪的心境。梧桐叶落即已不堪忍受,又加上“细雨”伴唱,秋韵更浓,词人的愁苦也就更深。
5.思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次第”指哪些“次第”?词人为何说“怎一个愁字了得”?
明确:
(1)“次第”意为光景、状况,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2)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
(五)鉴赏形象:
1意象:
思考:词人围绕词眼“愁”字,都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黄花:词中的黄花取其衰败之像,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之义。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
酒:词中的酒除此意外还有御寒之意,“淡酒”,并非酒淡,而是因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风:词中的风紧急,猛烈,并且是晚上的风。“风急”明写天气恶劣,实写词人愁重。词人六神无主,茫然若失,竭力寻找却遍找不到。亡国之愁,沦落之苦,丧夫之痛,家国之思全部压在一个孤苦伶仃的年老妇人身上。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
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雁会联系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感叹独自身在异乡的悲凉,作者当时身处南方,看到北雁归来,或许她只是听到了那呼朋引伴的声声雁鸣,不禁想起如今雁在人亡,曾经心意相通的夫君早已撒手人寰,无由再寄锦书去,无人再捎锦书来。
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2.意境:
思考:这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
词中的意象组成的画面是:风急欺人,酒淡难敌寒意,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梧桐落叶,细雨霏霏,伤心人更遇凄凉景,涩景苦情交融在一起,词中则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
3.词人形象:
思考:词中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明确: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以悲秋入笔,与丈夫在一起和丈夫去世的对比,反衬自己孤独一人的孤寂,离别家园的离别愁苦,以及国家衰落,民不聊生的悲惨.展现了一个的对生活的绝望的落寞孤寂的女词人形象。
(六)归纳主题:
1.联系词人经历及写作背景思考,词人为何生愁?
明确:
《声声慢》是词人后期的作品。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家庭美满。因此词风较明快,即使写愁,也只是“闲愁”。而后期因靖康之变,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又因丈夫病卒,饱受国破家亡之痛,晚年生活孤独凄苦,因此词风哀婉,凄凉。
引入背景资料: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情感: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家破夫亡受尽折磨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忧患之愁的生死恋歌,抒发的是家国悲愁,饱含着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之苦,是绝望的、压抑的、难以诉说的愁。
2.归纳主题:
本词选取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七)总结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缘愁选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2.直接抒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难言之痛,欲说又休,全词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3.叠词运用: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寻寻觅觅”写动作,表现出词人茫然无着的心情;“冷冷清清”既写环境,又写出内心的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出词人凄凉惨淡的内心感受。加强情感。
(八)课堂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平生”,作为一个女子,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的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他生命的弹簧上,但他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的越高。
五、拓展探究:
1.阅读下面一段关“百脉泉公园”的介绍,请你为其拟一则广告词,不超过15字。
百脉泉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明水境内,这里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景区以群泉自然喷涌成湖而著称。景区内群泉鼎沸,杨柳染烟,画廊奇阁,宛如画卷,其中百脉泉、梅花泉、墨泉、东麻湾(万泉湖)被评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为纪念生于百脉泉畔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而修建的清照园,以自然景观最美、建筑规模最大、文化品位最高、馆藏资料最全居全国四座李清照纪念馆之首。始建于明景泰元年的龙泉寺内,“品”形百脉泉涌珠浮翠,梵王宫大殿庄严雄伟,是泉水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名胜景点。
明确:
示例:品清照婉约词 赏章丘百脉泉
2.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语材料的内容。
材料:①李清照,祖籍山东济南,②她是我国文学史上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最擅长词)的杰出女作家。③其父李格非乃当时著名的文学家,④其配偶赵明诚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金石专家。要求:①内容完整。②表达得体。⑧符合口语特点。
作为导游,你在带领游客参观李清照故居时,向大家介绍说:
明确:
示例:①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
②她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并且特别擅长写词;③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④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金石专家。
六、课后作业:
10.《声声慢》教学设计_2 篇十
教学目标
、诵读品味,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4、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3、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教师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堂主导作用。
教学时数: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让学生回忆有关“愁”的诗词名句)。教师总结:真是愁有景,愁有声,愁有泪;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
二、作者简介,学会“知人论世”、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做最后总结,强调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出示幻灯片李清照简介)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风格清新婉丽;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2、让学生分别猜出《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属前期还是后期作品,以加强学生对作者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鉴赏词要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时代背景,要知人论世,不能孤立地解读文本。
(出示幻灯片,显示前两首词)
三、整体感知、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声声慢》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极具音乐性。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2、提问:朗读《声声慢》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明确:愁苦。
3、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出本词的朗诵方法并作示范朗读。
4、全班同学按以上几位同学总结的方法齐读全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出示flash朗读),听范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
教师总结: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好我们的声音。诵读时还应尽快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想象自己现在就是孤苦零丁、凄婉哀绝的李清照。
四、深入探讨,理解意象、提问:请大家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2、词中描写了哪些场景?面对此情此景,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
淡酒浇愁
秋风急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独首窗儿
雨打梧桐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3、过渡:是啊,面对“秋风”“征雁”“黄花”“雨打梧桐”等极易让人忧愁的景象,词人怎能不愁呢?更甚者,连“愁”字都无法表达她忧愁之心。这种把诗歌中的形象、景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之为“意境”;其中用来表达情感的形象与景象,我们则称之为“意象”。可以说,在诗词鉴赏中,通过把握意象来理解情感,是我们诗词鉴赏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考虑到高一学生较难理解“意象”,在教学中用探讨的方式在无意识中让学生意识到“意象”在整个诗词鉴赏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运用。)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4、本词写了哪些典型意象?怎样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
明确:淡酒,秋风,过雁,梧桐,黄花,细雨。
教师示范分析“过雁”这一意象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其他意象是如何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老师适时点拨释疑。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五、鉴赏品味。
让学生说说《声声慢》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感受最深的意象。
六、师生总结词的鉴赏方法
、熟读成诵
2、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鉴赏。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鉴赏。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七、联想拓展,体验创造美。
请同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创造美。
1、读或唱。
2、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可以相互讨论,集中集体智慧。(多媒体呈现上联。)
学生讨论酝酿后,交流发言。教师随机评点三至五名。示例并品读: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出示幻灯片,显示佳作)
3请大家用几句诗意的话写写自己的酸甜苦辣,试着使用“借物言情”的写法。
八、布置作业
为了帮助同学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我选了几首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首,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评析。
九、堂小结
教师自作一首小诗,师生共读一遍表达我们对一代才女的钟爱和敬仰。
冷月花魂李清照
生活不幸诗家幸,一路坎坷一路歌。
身在江南思归去,心向故土度进退。
梧桐细雨藏离愁,天接云涛溢豪情。
清丽婉约溢芳馨,自是花中第一流。
11.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篇十一
关键词 叠字 悲凄 渲染 乐章 美心声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她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一、叠字运用造出奇创意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回溯她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是说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而“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象这样使用叠字,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后世的词话家都赞赏她这样创造性地使用叠字,罗大經在《鹤林玉露》中说:“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徐釚的《词苑丛谈》中评道:“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二、层层渲染抒悲凄之情,
接下来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说的是什么季节?一般人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早春天气,李清照在这里写得却是秋天的早晨。朝阳初出,故曰“乍暖”;晓寒犹重,故曰“还寒”。“最难将息”是“最难调养、休息”的意思。此句与上文“寻寻觅觅”呼应,说明自己从一清早就不知如何是好。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雁过也"三句,是说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三、以声摹情展乐章之美
综观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前人一致赞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是一篇言愁绝唱,凝聚着词人对北宋亡国、丈夫壮逝的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它的血泪交迸、感人至深之处,令注家甚至指认它是作者晚期的“悼亡之词”。它表现了一个女词人言必己出、多含妙悟的极其敏锐精致的语言感觉,简直可以看成一种深度生命体验和鲜活的语言学相融合的标本。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12.李清照《声声慢》叠字艺术阐释史 篇十二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1]
词作上阕“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和下阕“点点滴滴”四个叠字, 是词人在艺术上大胆新奇的原创, 其叠字的运用奇横超拔, 自然妥帖, 出奇制胜, 可谓字字珠玑, 字字传神, 字字蓄情, 手法独特, 妙绝千古!
清末沈曾植在《菌阁琐谈》论易安词影响曰:“自明以来, 堕情者醉其芬馨, 飞想者赏其神骏。易安有灵, 后者当许为知己”。就《声声慢》而言, 非自明始, 南宋张端义即首开其端, 最早对词中叠字的运用之妙给予阐释, 开启了绵延千年的《声声慢》叠字阐释史先河。其《贵耳集》卷上曰:
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又使叠字, 俱无斧凿之痕。
张端义是李清照《声声慢》叠字艺术的“发现人”。他最早发现词中叠字的新颖之处, 用“公孙大娘舞剑手”来比喻李清照叠字浑然天成, 自然洒脱的技巧。张端义此论卓有见地, 奠定了后世评论者不断深入阐释此词叠字妙用的基础。
自张端义始, 《声声慢》历经南宋、明、清、现当代近千年的阐释历程, 其叠字的解读也层层深入、步步升华。后人或惊叹词中叠字奇绝天横, 自然熨帖的独特创意, 从而称许李清照间气所生, 闺房胜流的藻思;或赞叹叠字之法情景婉绝, 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从而夸赞李清照不独雄于闺阁的才力;或标榜叠字运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千古词家叠字之法, 从而称颂李清照为苏、辛之亚。
自张端义在《贵耳集》中称道此词叠字为“公孙大娘舞剑手”, “无斧凿痕”后, 宋人罗大经又在叠字发展的流程中比较考察这首词叠字的“创意出奇”之处, 他在《鹤林玉露》卷十二中说:
诗有一句叠三字者, 如吴融《秋树》诗云:“一声南雁已先红, 槭槭凄凄叶叶同”是也。有一句连三字者, 如刘驾云:“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是也。有两句连三字者, 如白乐天云:“新诗三十轴, 轴轴金石声”是也。有三联叠字者, 如古诗云:“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是也。有七联叠字者, 昌黎《南山》诗云:“延延离又属, 夬夬叛还遘。喁喁鱼闯萍, 落落月经宿。訚訚树墙垣, 巘巘架车厩。参参削剑戟, 焕焕衔莹琇。敷敷花披萼, 睳睳屋摧溜。悠悠舒而安, 兀兀狂以狃。超超出犹奔, 蠢蠢骇不懋”是也。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 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罗大经列举诗歌一句叠三字、一句连三字、两句连三字、三联叠字、七联叠字的用法与李清照词中连叠七字之法相比较, 并惊叹身为女性的李清照的藻思。罗大经此论虽未对众多叠字之法的优劣高低作出评判, 但吴融、白乐天、韩昌黎等皆是赫赫有名的诗人, 罗大经将其诗句中的叠字之法与李清照《声声慢》中叠字的运用罗列出来, 无疑将此作为叠字之法的典范给予评说。
《声声慢》叠字艺术阐释史是其不断被阅读、理解、阐释的过程, 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在历史流动过程中, 在不同历史语境的阐释过程中, 《声声慢》叠字艺术的解读经历着意义再生成的过程。
纵观李清照词学接受史的脉络, 南宋是其发轫期, 这一时期, 宋人对李清照的词评多限于寻章摘句式的解读, 多赞誉其佳句丽语。张端义和罗大经是南宋时期评论《声声慢》叠字艺术的开拓者, 综观二人的评论亦可发现, 他们评论的焦点主要在叠字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自然熨帖的运用之上, 多关涉形式表层, 而未曾深入肌理。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们的评论奠定了后世议论的基调, 坚实了后代研究的基础。
由于传统的封建思想, 李清照在当时并未得到公平对待, 宋人论其词, 仅仅局限于“妇人”的行列, 没有把她放在与男作家等同的位置上去比较。张端义、罗大经均对《声声慢》中叠字的奇绝惊叹不已, 但只是惊呼“妇人中有此文笔, 殆间气也”[2], “以一妇人, 乃能创意出奇如此”。由此可见, 李清照在宋代只是以女性文人, 而非文人的面貌出现。
元代, 李清照的《声声慢》没有得到任何阐释。直至明朝, 词评者才重新聚焦《声声慢》, 关注词中叠字的构成艺术。明人在继承宋人观点的基础上, 增添了不少新的诠释。
茅暎在《词的》卷四指出:“连用十四叠字, 后又四叠字, 情景婉绝, 真是绝唱。后人效颦, 便觉不妥。”茅暎此论要点有二:一是意识到词中叠字并非单纯的构词技巧, 而是关涉到叠字构词所传达出的更深层次的情和景的关系。情景交融, 相得益彰, 婉妙绝伦, 堪为绝唱。二是指出了李清照词中独具一格的原创性内容及其优越性的显现。艺术最初产生的印象总比后来即便是最成功的回忆要辉煌得多, 它往往在最初的一次诗情迸发中达到以后无法超过的某种美, 而作家也会因为给他描绘的图景以后人无法企及的光辉, 从而成为影响后世的“艺术先行者”。《声声慢》奇绝天横的叠字运用手法使得李清照成为影响后世的“叠字艺术先行者”。
明代是李清照词学接受的转折期, 特别是在明中期以后, 李清照词作接受处于一个明显的上升期。在“主情说”和才女文化等兴起的背景下, 李清照逐渐脱离闺阁的拘囿, 跻身须眉之列, 以词人的身份步入词坛, 与优秀的男性词人比肩而论。
吴承恩评《声声慢》云:“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 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帷, 士林中不多见也。”[3]吴承恩认为《声声慢》中十四个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好似神来之笔, 超凡脱俗。此等才华, 士林中也实属罕见。在词评者眼中, 李清照不再只是独步闺阁的女性文人, 而是可以立身士林, 与众多知识分子一较高低的文人。
沈际飞《草堂诗馀别集》卷三曰:“首下十四个叠字, 乃公孙大娘舞剑手。宋朝能词之士秦七、黄九辈, 未尝有下十四个叠字者。盖用《文选》诸赋格。……‘点点滴滴’四叠字, 又无斧迹。易安间气所生, 不独雄于闺阁也。”沈际飞此论极似张端义的论调, 但有两点异处:一是将张端义“本朝非无能词之士”加以具体化, 指明“宋朝能词之士秦七、黄九辈”。沈际飞以宋代著名的男性词人秦观、黄庭坚为参照, 认为李清照词中的叠字之法独树一帜, 秦黄等人亦不曾创见。二是将张端义“妇人中有此文笔, 殆间气也”变换为“易安间气所生, 不独雄于闺阁也”。前者言“妇人中有此文笔”, 后者则云“不独雄于闺阁也”, 前者赞扬李清照的文笔, 认为其为妇人中的文人杰出者。后者则在以秦黄为代表的著名男性词人类比中, 找寻李清照的位置——不独雄于闺阁也。沈氏打破闺阁藩篱的论调让李清照及其作品有了与其他作家及其作品相竞争的机会, 使得李清照及其作品的经典化成为可能。正如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所言:“这种能力 (作者的竞争和取胜能力) 或隐或现地展示在作者与其他作者及其包括《圣经》在内的文本竞争中。”[4]
清代是李清照词学接受相对繁荣的时期, 评论者对李清照词作的研究力度和深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声声慢》中叠字的艺术在与其他作家作品的竞争过程中, 凸显出特殊的价值。
王又华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指出《声声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功力:
晚唐诗人好用叠字, 义山尤甚, 殊不见佳。如:“回肠九叠后, 犹有剩回肠。”“地宽楼已迥, 人更迥于楼。”“行到巴西觅谯秀, 巴西唯是有寒芜。”至于三叠者“望喜楼中忆阆州。若到阆州还赴海, 阆州应更有高楼”之类。又如《菊》诗“暗暗淡淡紫, 融融冶冶黄”亦不佳。李清照《声声慢·秋情》词, 起法似本乎此, 乃有出蓝之奇。盖此等语自宜于填词家耳。 (《古今词论》)
王又华以好用叠字的李商隐为比较对象, 在与前代优秀诗人诗句叠字运用的对比中, 认定李清照《声声慢》中叠字运用技高一筹、后来居上, 有“出蓝之奇”。
《声声慢》叠字艺术不仅有“出蓝之奇”, 更有“后无来者”之势。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云:
李易安词“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乔梦符效之, 作《天净沙》词云“莺莺燕燕, 春春花花, 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叠字又增其半, 然不若李之自然妥帖。大抵前人杰出之作, 后人学之, 鲜有能并美者。
陆以湉以仿效李清照《声声慢》叠字创意的乔梦符为评比对象, 指出乔梦符虽增至二十余叠字, 才气可嘉, 但终着痕迹, 不若李词自然妥帖, 浑然天成!由此可见, 李词树立的千古创格, 已然成为词家叠字之法的标的, 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和逾越的高度。正如陆蓥《问花楼词话·叠字》所云:“二阕共十余个叠字, 而气机流动,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可谓词家叠字之法。”
当清代众多评论者将《声声慢》叠字之法奉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神坛加以膜拜之时, 陈廷焯超出主流声音之外, 指出词中十四叠字不过奇笔, 并非高调。其在《白雨斋诗话》卷二曰:
易安《声声慢》词, 张正夫云:“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妇人有此词笔, 殆间气也。”此论甚陋。十四叠字, 不过造语奇隽耳, 词境深浅, 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 不免魔障。
陈廷焯此语超出时流, 别有新见。他认为诗词各有其境, 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诗有诗境, 词有词境, 诗词一理也”[5], 故此, 他主张论评词应从“词境”入手。陈廷焯针对张端义称《声声慢》起句为“公孙大娘舞剑手”而论, 认为世人徒赏李词词面, 未能深入其词境。此论正是陈廷焯对李词叠字艺术阐释的特殊价值所在。虽然陈廷焯并未对词中叠字建构的词境做出详述, 但他的洞见为后人阐释此词打开了新的视野。
现当代古典文学专家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对《声声慢》的剖析, 可谓陈廷焯观点的深入:
此十四字之妙, 妙在叠字, 一也, 妙在有层次, 二也, 妙在曲尽思妇之情, 三也。良人既已行矣, 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 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 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 用又“觅觅”;觅者, 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 是良人真个去矣, 闺闼之内, 渐以“冷冷”;冷冷, 外也, 非内也。继而“清清”, 清清, 内也, 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 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 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 则肠痛心碎, 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 自疑而信, 由浅入深, 何等层次, 几多细腻!不然, 将求叠字之巧, 必贻堆砌之讥, 一涉堆砌, 则叠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 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 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6]
傅庚生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声声慢》起首的十四个字:一是叠字之妙。这也是前人一直推崇的构词技法。二是层次之妙。傅先生精到而细致地论述了词人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由表及里、由内及外、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层次鲜明。三是曲尽思妇之情。论者深入词人的内心世界, 探寻词人由寻觅到失望, 因而凄凄惨惨戚戚的心境。只此十四字, 即将闺中思妇婉曲而又微妙幽深的情愫表达得淋漓尽致, 达到了“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的强烈艺术效果。
自宋伊始, 到明清直至近现代, 评论者对《声声慢》叠字艺术进行了多元化、多层面、日渐深入的解读与阐释。它之所以能引发近千年的阐释, 根本在于其具有的旷古烁今的原创性魅力。作品的原创性是其要与传统做必胜竞赛并加入经典行列所必备的要素, 此种原创性的形成, 为后人设立了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难怪清人沈谦说;“予少时和唐、宋三百阕, 独不敢次‘寻寻觅觅’一篇, 恐为妇人所笑。” (《填词杂说》)
摘要: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家喻户晓的经典词作。词中叠字构词手法奇横超拔, 自然妥帖, 出奇制胜, 极具原创性。自张端义始, 《声声慢》历经南宋、明、清、现当代近千年的阐释历程, 其叠字的解读也层层深入、步步升华。后人或惊叹词中叠字奇绝天横, 自然熨帖的独特创意, 从而称许李清照间气所生, 闺房胜流的藻思;或赞叹叠字之法情景婉绝, 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从而夸赞李清照不独雄于闺阁的才力;或标榜叠字运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千古词家叠字之法, 从而称颂李清照为苏、辛之亚。
关键词:李清照,声声慢,叠字,阐释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
[2]张端义.贵耳集.转引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说类[C].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二年.
[3]吴承恩.抄本花草新编.转引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哈罗德·布鲁姆著, 江宁康译.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3.《声声慢》课堂教学方案 篇十三
传统的文体学把文体视为表达,认为文体是内容的形式外壳。布拉格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突出”(prominence)或“前景化”(foregrounding)理论(Mukarovsky, 1964),指出文体是使人注目的、系统地违背常规的特征。其后的英国文体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对突出和前景化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最后经Haliday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并成为系统功能文体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拟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对《声声慢》一词及其四种英译文进行功能文体的对比分析,重点分析其在音韵、经验意义和人际意义三个层面的功能文体特征,比较汉语古诗词英译后在功能文体意义上的得失,以说明对语言的不同形式的选择会影响到语篇的文体特征,进而影响其对整个语篇主旨的表现力。
二、文体学的功能主义观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体观主张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文体。按照Halliday的说法,文体特征是“有动因的突出”(motivated prominence) (Halliday, 1973),即前景化。他从功能的角度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否定的,偏离常规的,称为失协(incongruity);另一种是肯定的,确立常规的,称为失衡(deflection)。前者强调质量的突出(qualitative prominence),而后者强调数量的突出(quantitative prominence)。Halliday认为,只有当突出在表达讲话者的全部意义上有一定功能时,才具有文体价值。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讲话者总是根据一定的情景语境,从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意义系统中做出选择,由此构成语篇。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自身并不直接与语篇的文体相关,而是要看它是否在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突出”都是文体特征,只有和语言的情景语境发生关系并与表达作者的意图有关的“突出”才可以成为文体特征。
三、《声声慢》及其英译文的功能文体对比分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作品,写的是她背井离乡、夫死家破的愁苦。词中形象地描绘了残秋衰飒的凋零景象,抒发了词人饱经忧患、家破国亡后的悲痛与哀愁。词情凄苦,情景交融,因其沉郁凝重的语言风格和蕴蓄深厚的情感意义一直传诵不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文搜集的四种译文分别是杨宪益、许渊冲、徐忠杰和朱纯深所译,以下简称杨译、许译、徐译和朱译。
(一)音韵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音位是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一般情况下不直接与意义发生关系。关于象似性的研究表明音义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如语音象征性等,因此音系层中的某些结构在一定的语境中的重复出现可以烘托一定的情感,从而产生一定的文体效应。音位的这一文体效应突出表现在音位模式突出和音响联觉上(张德禄,1998:65)。
《声声慢》上片一、二、三句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相同音位模式的重现造成音节的失衡突出,将本来属于双音节、节奏缓慢的句子,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将词人沉郁胸中的满腹愁绪和盘托出,为全词奠定了一个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在下片第六句又使用叠字“点点滴滴”与前文在语音上相衔接,用秋雨的淅沥绵密烘托主人公沉哀孤寂的心情。此外,汉语是声调语言,其平仄变化各有特点。由于入声短而急促,通常认为使用入声韵有助于表达急迫凄暗的情感。而一七、灰堆、也斜、姑苏四韵部则有助于表现低沉、忧伤、缠绵的思绪(沈祥源,1998:90)。整首词中使用入声韵,且其韵脚多为一七韵(觅、戚、息、急、识、积、滴),在声韵的选取上也体现了失衡突出。词人对该词声韵的选用借助于音响联觉,营造了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增强了表达效果,烘托了词的主题。
再来看原词的四种英译文对词首叠字和整首词押韵的处理(见文后附录)。杨译的音节数与原文大致相当,先用两叠词,再连用五个形容词,诵读时颇有荡气回肠之感;许译和徐译都改换了句式采用意译,一定程度地再现了词首叠字的联觉效应及原文的意境。许译一二句采用相同句式,且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押韵;徐译在译文中反复运用[s]和[z]。朱译匠心独具地重复长元音/藜:/、/i:/、/藜u/、/u:/和鼻辅音/誽/、/n/、/m/,很好地传递了原词的叠字营造出来的愁肠百转的低沉情绪和绵绵孤寂的凄凉气氛,窃以为朱译对词首叠字的演绎是最为到位的,且朱译用“dripping dropping”诠释原词下片第六句的二组叠字“点点滴滴”,借用一个联韵再现原词的叠字,并且与译文开篇的叠字呼应,这是其他三种译文无可比拟的。就整首词而言,许译和徐译都采用abab式韵脚,相对工整,力图表现原词的韵律密度;朱译则用了大量尾韵,为译词韵律增色不少;而杨译在音韵方面考虑较少,整首译词基本不押韵。
尽管四种译文都采用了相应的变通手段以期再现原词在音韵方面的特色,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差异,在将汉语古诗词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原作的音韵美大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削弱音韵对作品主题和情感的烘托,使得原词突出的音韵文体特征减弱甚至不复存在,这不能不说是译文读者的一个损失。
(二)经验意义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用语言与别人交谈,也可以用语言谈论主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时间、情态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包括感情、信息、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被称为经验功能,即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经验意义主要体现在词汇层和及物性系统两个方面。
1.词汇层分析
从词汇层看,原词的失衡突出模式主要表现为表达暮秋残景的词汇高度集中,如“晚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这些词汇在汉语言文化中负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象,具有独特的经验意义,因此这一词汇集的失衡突出也表现为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失衡突出。这些词的集中出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了词人身处其间的情景,昂首低头,所见所感的景象无不让人觉得悲戚愁苦,冷瑟凄惶,充分表达了词人内心绵延不尽的愁绪。从功能文体看,增强了原词在感情上的渲染力,张显了词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四位译者对原词中“晚来风急”一句译文有异。杨译和朱译中用的分别是“strong morning wind”和“biting gusts at dawn”,二者均译为了“晓风”,笔者推测这是因为杨朱各自选译的中文版本不同所致(据查《声声慢》一词有多种版本,遣词略有不同,其中便有“晚风”和“晓风”之争。),而不是译者的误译。许译对于“风急”的阐释最为贴切,他用了“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意为“一阵阵风急急地刮过”;晚风一阵紧似一阵,带着暮秋黄昏的寒意袭来,让人倍觉凄凉,这才是词人要表达的意思。而其他三种译文都将“风急”译为“强劲而猛烈的风”,使得原词“风急”一词所含凄凉之义丧失殆尽,与原词的意义不符。对“黄昏”一词的处理四种译文也各自不同。杨和朱分别译作“dusk”和“the oncoming night”,其中“dusk”强调的是黄昏这个时刻,而“the oncoming night”意为“即将到来的夜晚”,此二者体会平平,并无特别之处;徐的译文是“as even draws nigh”,“even”和“nigh”都是古诗体词,在文体上再现了古诗词古雅的语言风格;许则将“黄昏”译为“twilight”,读者透过这个词,似乎可以感受到日暮时分屋外细雨纷飞,天地间一片昏暗,犹如词人此刻的心境,将“黄昏”一词给人的经验感受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汉语词“黄昏”的意象。此外,四种译文对所列其他词汇的处理大体相似,都采用了英文中相对应的词语。这些词对应的英文“wild geese”,“chrysanthemums”(许译用yellow flowers),“wutong trees”和“drizzle”在英语中并不包含与汉语词相当或相似的文化意象,因此,四种译文在词汇的处理上都有一些文化意象的缺失。
从功能文体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文化意象的缺失造成了经验意义的流失,原词中这一富涵文化意象的词汇集的失衡突出生动地勾画了词人身处的情景语境,烘托了词的主题,但是译文中对应的词语对主题的烘托作用因其翻译过程中经验意义的流失而减弱了,这是由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本文姑且不作细究。总体来讲,四种译文中许译在词语选用方面比较注重保留和重现原词的意象,同时兼顾原词的音韵美,较好地再现原词词汇层的功能文体特征。
2.及物性分析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及物性是经验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语义系统,它包括参与者、过程和环境三个成分,其中过程是核心部分。Halliday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及物性过程的选择也可以体现一定的文体特征。我们来看看原词及译文对及物性的选择及其所体现的文体功能。
寻寻觅觅(行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行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物质)?雁过也(物质),正伤心(心理),却是旧时相识(关系)。
满地黄花堆积(物质),憔悴损(关系),如今有谁堪摘(物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物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关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物质)?
根据意义可将原词分为十三个小句,其中六个物质过程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三个关系过程表示事物的静态特征;两个行为过程和两个心理过程表现词人自身的动作和感受。开篇用两个行为过程和一个心理过程为全词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即语境。六个物质过程小句中有四个是由物体作为行为者,两个由人作为行为者;这一物质过程的选择模式使得词的描绘重心倾向词人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利用周围事物的动态反衬词人此时寂寥孤单、无可奈何苦等天黑的心境。在这六个物质过程之间均匀地分布着三个关系过程,以对周身事物的静态描述与其动态的变化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而词人始终作为冷眼旁观者,置身事外,仿佛天地间万事万物皆不关己,实则是用周围景物的萧瑟喻指自己的满腔愁绪。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及物性选择再加上合理的谋篇布局在原词意旨的表达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及物性的选择模式或者说物质过程的失衡突出形成了一种前景化,显示了特别的文体效应。
对比四种译文,许译和徐译在再现原词对及物性的选择上做得较好,分别有10个小句重现或者包含了原词相对应的及物性过程,而杨译和朱译各自有8个和9个小句重现或包含原词对应的及物性过程;但是许译和徐译对原词及物性过程的分布作了些许调整,可能是为了适应英文的句法特点或是为了译词的音律美不得已而为之。
(三)人际意义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语言的人际功能是人们用语言与其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语气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两个主要部分。语气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Halliday把言语功能概括为四大类: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每种言语功能通常由语法中相应的语气结构体现,例如:陈述功能由陈述句体现,表示给予信息;提问功能由疑问句体现,表示需求信息;命令功能通常由祈使句体现,提供功能则可由各种句式体现。在某些情景中,一个小句要同时体现几种语言功能,如在陈述句中同时体现惊奇、感叹等情感时,陈述句就要以感叹句的形式出现。如果这种语气结构与言语功能的偏离在语言交流中超高重现,就形成语气失协突出,往往可以产生很强的文体效应。这一突出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语法喻化”形式,涉及语言形式的典型意义的转化(张德禄,1998:212),也就是Halliday所说的人际意义中的语气语法隐喻。下面我们来看《声声慢》的语气结构选用所产生的功能文体效应。
整首词一共有八个句子(按照标点断句),其中第三、五、六、八句共四个句子涉及疑问语气,占全部句子的一半。这种疑问语气的超高频率的重现首先在原词中形成了语气的失衡突出;另外,这四个问句都是反诘句,是不需要回答的问句,实际上是用疑问语气代替陈述语气表达词人心中确信无疑的信息。因此这四个问句又是对自身言语功能的偏离,在失衡突出的同时又形成了语气的失协突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语法喻化即语气隐喻。它们与陈述句所表达的经验意义是一样的,只是语言形式发生了转换,从功能文体上讲,可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陈述的说服力。四个反诘句,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痛楚之情喷薄而出,逐一深化了词的主题。此时词人心中的愁云早已迷天漫地,凄惶孤寂之间感情起伏不定。而屋里形只影单,屋外凄风冷雨,天地间一片昏暗,景因情显,情因景生,词人精神上的痛苦已到了不可名状无以复加的程度。
对比四种译文对这四个反诘句的诠释,杨、许、朱三译者对第一个问句作了大致相同的处理,都选用了“how can/could...”句型,其中许采用了第一人称,讲述词人自身的感受,直接传递原文的深层含义,使得译词与原词相比意境有所减弱;而徐译则将第一个问句译成一个陈述句,大大削弱了语气。第二个问句的四种译文都用了由who引导的问句,与原词一致。第三句“独自怎生得黑”的四种译文差异较大,杨将其译为how引导的问句,语气与原词一致,许和徐将其译作一般问句,虽然保留了原词的部分语气,但是改变了原词的经验意义,增加了原词中根本不存在的词人对自己能否独自捱到天黑的疑虑。而朱译则干脆将这一句译成一个感叹句:“Yet dusk is so far off still!”完全没有了原词中反诘的语气和强调作用。最后一个问句是全词的点睛之处,是词人发出的一声撕肝裂胆的哀叹,一句无可奈何的问,短短十个字,饱含了无尽的哀怨和愁苦。杨译为一个感叹句,令原词语气中的哀婉和凄凉所剩无几。许、徐、朱三人都译作问句,相比之下,许译令意境殆失,徐译稍嫌冗长,只有朱对这句的译文更为简洁贴切,仅用了十一个词,而且音节十分和谐,将“dismay”一词放在全词的末尾点题,这与原词的谋篇布局不约而同。
原词中疑问句式的失衡和失协对于表现全词的意境、构筑词的情景、表达词人的感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功能文体的角度看,译文中对原词语气的改变削弱了语气失衡和失协所起到的文体效应,使得译文某些地方显得很平淡,失去了原词所特有的风采和感染力。
四、结论
从以上功能文体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语篇的形成过程中,说话人所采用的语言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情景语境及其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而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如果对表达语篇的主旨起到烘托作用,则形成一定的文体效应。汉语古诗词在英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为采用一些与原作不同的语言形式而造成经验意义的流失和文体效应的减弱,从而影响对原作的表现力。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的文体效应和最好地再现原作的风采,是今后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London:Edward Arnold, 1973.
[2]Mukarovsky, Jan.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A Prague School Reader on Esthetics, Literary Structure and Style.Paul Gavin (ed.And trans.) 17-30.Washington, DC:Geor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3]Thompson, G.Intu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胡壮麟.功能主义的文体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 .
[5]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沈祥源.文艺音韵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7]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1991.
[8]徐忠杰.词百首英译[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6.
[9]杨宪益, 戴乃迭.古诗苑汉英译丛 (宋词)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10]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11]张德禄.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声声慢》课堂教学方案】推荐阅读:
免费声声慢教案07-23
声声慢翻译赏析07-28
声声慢优质课教案07-30
声声慢寻寻觅觅11-01
《雨霖铃》《声声慢》教案(高一必修)11-21
警钟声声心得体会07-03
难忘那一声声叮嘱作文07-06
课堂教学改进方案08-12
中学生态课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方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