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小鸟小鸟教学设计

2024-12-03

人音小鸟小鸟教学设计(精选17篇)

1.人音小鸟小鸟教学设计 篇一

《小鸟,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齐唱与合唱的活动中,感受大自然对春天的渴望。过程与方法

用聆听、听唱、模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知识与技能

能用明快、活泼的非连音演唱方法与同学们一起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小鸟,小鸟》。【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原为电影《苗苗》的插曲。这是一首形象鲜明生动、旋律明快优美的少儿合唱歌曲,多年来一直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并成为许多童声合唱团的保留节目,深受少年儿童的欢迎。

歌曲为G大调,6/8拍子,结构为不带再现的二段式:第一乐段由四个弱起乐句构成,用“XX XOXX XOXX XOXX XO”为主导节奏,描写了小鸟在树丛中、草地上轻快跳跃的形象。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具有副歌性质,节奏舒展二富有动感,旋律优美抒情、活泼流畅,描绘了小鸟在蓝天自由飞翔的活泼形象,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在音调、气质上则与第一乐段保持统一。【教学重点】 歌曲旋律教学。【教学难点】

歌曲合唱部分旋律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现在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天,哪位同学来说说春天的美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春天来了,到处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冰雪融化、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就连小鸟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谣,请听歌曲《小鸟,小鸟》。

(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小鸟,小鸟》。)

二、情景模仿

师:同学们都从歌曲中体会到了小鸟的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来帮助同学们体会6/8拍的强弱特点。

动作要点:在强拍处上提手腕模仿小鸟在高空飞翔的动作;在次强拍处下压手腕模仿小鸟在低空盘旋的动作。

教师指导学生再听歌曲范唱一边做飞翔动作。(播放歌曲多媒体课件)

三、歌曲教学

师:同学们从飞翔的动作中体验到了6/8拍的强弱特点,也再次感受到了小鸟渴望春天的心情,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动听优美的歌曲。

教师提示学生歌曲的结构为两个段落,即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分段教学。

1、齐唱部分

A、教师范唱齐唱部分的旋律,指导学生在认真聆听的同时注意旋律中休止符的运用。

B、教师伴奏,指导学生跟琴模唱齐唱部分旋律。

C、教师纠正学生唱得不准确的乐句,指导学生在休止符处要做轻巧、自然地停顿,不要刻意强调。

D、学生跟琴练习旋律,教师伴奏。

2、合唱部分

师:小鸟的歌声有的高亢明亮,有的低回婉转,就像歌曲合唱部分的两个声部,下面同学们跟老师分声部学唱旋律。A、教师弹琴范唱歌曲低声部旋律,指导学生认真聆听。B、教师弹琴伴奏,学生跟琴视谱唱低声部旋律。教师指导不足。C、指导学生把齐唱部分与合唱低声部连起来唱旋律,师伴奏。D、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唱高声部。

E、指导学生把齐唱部分与合唱高声部连起来唱旋律,师伴奏。

四、小结:同学们的表现真是让老师刮目相看。但歌曲是合唱歌曲,两个声部的合成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咱们在下节课上再继续学习,下课!

2.人音小鸟小鸟教学设计 篇二

《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中, 作者冰心以清闲柔美的笔触, 写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 每天在巢里快乐地啁啾着, 当它探出头来看见了大地一片好景致, 兴奋不已, 飞到枝头唱起赞美自然的歌声。树下的孩子看到小鸟, 每天听小鸟唱歌, 可是最后却用弹子将小鸟射下来, 想要捉住它。从此再也没有了小鸟的歌声。课文用非常优美的词语描述了小鸟在大树上自由自在生活的快乐景象, 也非常含蓄地将孩子们射伤小鸟的错误做法, 以及后悔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启发质疑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小鸟吗?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只小鸟, 你想了解小鸟的什么呢?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一只小鸟》的故事。

【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这只小鸟会向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默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三、字词检测, 扫清障碍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认读。

2.过渡:下面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带到课文中读一读。 (指名读8个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 自由感悟

(一) 学习1~2自然段。

1.师:通过读课文,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讨论, 交流反馈。

生: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快乐的?

生:因为课文里说:“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 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师: (出示:它的羽毛还未丰满……非常的快乐。) “啁啾”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是鸟儿说话的声音。

师:真聪明!原来是小鸟一家在一起快乐地说话。猜猜看, 它们会说什么?

生:小鸟说它想和妈妈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生:小鸟一定吵着要跟妈妈学捉虫子。

生:老鸟在给小鸟讲故事呢!

……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 我感受到小鸟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 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呀!你能把小鸟一家的快乐读出来吗? (指名读并指导) 你们走进了小鸟的心里, 并用你们的声音传递着小鸟的快乐。

生:它还是只可爱的小鸟。

师: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这句话“它探出头来……赞美自然的歌声来”看出来的。

师:“景致”指的是什么?

生:景色。

师:小鸟看到了怎样的好景致?

生:它看见了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

师:想象一下, 它还可能看到怎样的景色?

生: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生: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辛勤采蜜的小蜜蜂。

生:花儿在微笑, 小草在跳舞。

生:它还是一只爱唱歌的小鸟。

师: (课件播放景色图片并配以鸟鸣声) 充满生机的大地, 更有那唱着清脆而柔美的歌的小鸟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好而和谐的图画啊!能形容一下小鸟的歌声吗?

生:清脆、美妙、迷人……

师:课文里是怎样形容的?

生:“它的声音里满含……含笑着倾听一般。”

师:这句话中的“自然”指谁?

生:大自然。

师:多美的景致, 多可爱的小鸟, 咱们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

【意图:以“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这一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读书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走进文本, 感悟文本。在教学“啁啾”一词时,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畅谈小鸟一家的对话, 再移情体验, 充分朗读, 将文本的“空白”处读出色彩和情韵。教学“景致”一词时, 引导学生对小鸟生活环境进行想象, 以感悟小鸟的幸福快乐, 再在想象的基础上补白课文, 巧妙地突破了学生的理解难关。】

师:把你刚才找到的表现小鸟特点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小鸟的特点来。等一会我们开展读书比赛, 看谁是读书小能手。

【意图:本段课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 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加强情感的熏陶,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师:你们愿意表演一下这只可爱的小鸟吗? (生表演)

【意图:通过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 在理解朗读过程中加入动作表演, 增添学生兴趣, 加深理解效果, 并为后面理解小鸟的不幸遭遇埋下伏笔。】

师:通过大家的表演, 一只幼小、可爱、快乐的小鸟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可是有一天, 这种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了, 发生了什么事呢?齐读第3~6自然段。

(二) 学习课文3~6自然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

生:一些小孩听见小鸟的歌声, 想捉住它, 用弹子射伤了小鸟。

师:此时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

生:一只可怜的小鸟。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正要发声……跌了下去”。那些小朋友用弹弓打它。 (板书:可怜)

师:多可怜的小鸟!老师看得出你在为这只小鸟伤心, 是吗?

生:是, 因为小鸟伤势一定很重。

师: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生:“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师:“跌”说明什么?

生:说明掉下来的速度很快, 肯定伤得很重。

师:还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小鸟的伤势很重?

生:“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的惨景, 要把这种惨景读出来。 (生练读后指名读) 你把“一滴一滴”读得很沉重, 你这样读想表达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了小鸟的血在不停地往下落, 小鸟非常痛苦, 我很伤心。

师:小鸟伤得这么重, 血都落到地上来了, 小鸟也落到地上了吗?

生:没有, 因为“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地飞来, 接住了它, 衔上巢去”。

师:鸟妈妈、鸟爸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来, 读一读。 (生读)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小鸟的爸爸、妈妈很伤心, 很难过。它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生:小鸟的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了。

师:从哪儿看出它们很着急呢?

生:课文里说“箭也似的”, 就是说像箭一样快, 老鸟想快一点接住小鸟。

师:当孩子有困难时, 父母会伸出援助之手, 当孩子遇到危险时, 父母会奋不顾身去救它, 这就是亲情的伟大。同学们, 联系自己想想, 在生活中, 你遇到困难, 父母是怎么做的? (生答略) 这真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此时此刻, 你觉得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 读一读。

a.看, 它又出来了…… (可看出它很生气、失望、伤心, 这件事发生得很突然)

b.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 (受伤很严重)

c.师创设读书情境, 引导学生深入读, 感悟。

它的血落到地上来。 (生读)

它的血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生读)

它的血一滴一滴的落在老鸟的眼睛里。 (生读)

它的血一滴一滴的落在了老鸟的眼泪里。 (生读)

【意图:通过抓住重点词“跌”“一滴一滴”“箭也似的”, 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体会小鸟伤势严重, 从而在关键时刻凸显出亲情, 增强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通过抓住重点句子“斜刺里两只老鸟……衔上巢去”让学生深入体会, 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小鸟的爸爸妈妈在看见自己的孩子跌下来的那一刹那的内心感受, 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充分展开讨论, 从中体会亲情的伟大。】

师:一只可爱的小鸟被喜爱它的孩子伤得那么重, 那么可怜。你怎么看待这几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小孩呢? (自私、贪玩、调皮、淘气、残忍等)

【意图:让学生体会孩子们喜爱小鸟但又伤害了小鸟的行为, 将对文本的认识转移成学生生活经验, 在评价他人言行的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丰富对身边事物的认识。】

(三) 学习第7、8自然段。

师:小鸟消失后, 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怎么想? (失落、伤心、后悔, 明白怎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五、放飞想象, 拓展文本

师: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是故事却并没有结束。你们想当小小故事家吗?

师:这里有四个题目,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展开联想, 在小组内交流。

1.如果你是文中的小朋友, 第二天早上来到树下, 发现小鸟一家不见了, 你心情如何, 会怎么想?

2.假设你是文中小朋友, 十年后的今天, 你已长大成人, 此时再来到这棵树下, 你会有什么想法?

3.假如你是文中被射中的小鸟, 你还会在这棵树上生活吗?如果你能说话, 你想对小朋友或人类说些什么?

4.假如你是一个小作家, 让你来续写故事:那只小鸟后来……

【意图:四个拓展思维的话题, 让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怎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在学生发挥想象, 创编故事时, 有想象小鸟死去的;有想象孩子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小鸟而纷纷行动起来医治小鸟, 并倡议大家保护鸟类的;也有想象小鸟恢复了健康但却失去了歌声的……学生一个个有感而发,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人类要和自然界的小生灵和谐相处。】

六、升华主题, 回归生活

师:同学们畅所欲言, 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让我们行动起来, 一起来保护小鸟, 保护大自然, 也让我们拥有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吧!

【意图:通过教师的激情语言, 再次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以升华, 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课文主题, 内化语言。】

3.《小鸟和牵牛花》教学设计2 篇三

《小鸟和牵牛花》是教科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采用对话的形式,将天上飞的小鸟与地上长的植物联系起来,重点讲述了一只生病的小鸟得到牵牛花帮助的故事。通过故事介绍了几种植物生长的特点,同时也渗透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学习目标:

1.随文认识“牵、愁、缠”等14个生字,读准“一会儿”“玩儿啊”等词语。学会写“牵、凤、哇、该”等生字。借助图片了解 “蔓儿”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小鸟与凤仙花、小草之间的对话,学习用“请求、商量”的语气仿说句子,发展语言。

3.通过朗读,了解小草、凤仙花及牵牛花等植物的生长特点,感受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语读好对话,学习用请求、商量的语气仿说句子,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语体会牵牛花帮助小鸟付出的努力,感受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感知,夯实双基。

1.(出示小鸟、牵牛花图片)了解“牵牛花”。

提示:天上飞的小鸟与地上长的牵牛花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来读读这篇童话故事(板题),随机落实“牵”字并书写3遍。

【点评】“善使者,功半成”,教师以色彩鲜艳的图片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 “小鸟”和“小花” 这两个毫不相关的主人公之间能有怎样的联系产生疑问,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同时充分利用好课题资源,落实好识字和写字。

2.启发质疑: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带着疑问,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反复读,不准的地方标记下来。

3.点拨自由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词句训练。

出示词句,训练重点:

(1)读准词语:发愁、应该、睁开、凤仙花。点拨 “愁、睁、仙”的字形与字义。

区分形近字:该——孩。

(2)读准儿化音:一会儿、使劲儿、玩儿、蔓儿。

(3)练读句子,体会语气和感情色彩。

“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儿一会儿,好吗?”

“怎么能上去跟你玩儿啊!”

“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儿爬呀,爬呀。”

4.正確朗读课文。

(1)小组成员轮读读文,相互正音。

(2)检查读文情况,点拨训练,读正确为止(检查方式:小组汇报、开火车或指名读)。

(3)整体感知,引导交流:小鸟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点评】读正确、读流利是初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落实阅读中识字的过程,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按照字词句篇的顺序有梯度地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做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降低识字的难度。

板块二:得意得言,感受“关爱”。

1.(出示小鸟生病的语句)自由练读、指名读、联系生活体验点拨读。

2.朗读对话,积累语言形式。

出示小鸟请求凤仙花、小草陪伴的对话,指导朗读:

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点拨抓提示语读好对话,理解“红着脸、不好意思”等词语的意思。最后小组赛读或表演朗读。

3.仿说句式,发展语言。

榆树下还可能有其他的伙伴,如果小鸟向其他伙伴求助,它们会说什么,怎样说呢?

小鸟又对榆树下面的 说:“ ,我病了, ,跟我说一会儿话,好吗?” 听见了, 地说:“真对不起!我长在 ,也没办法 !”

(先自由说一说,再指名说,评价点拨。)

引导:小鸟须要帮助的时候,这几位伙伴为什么不能帮助小鸟呢?牵牛花为什么能帮小鸟呢?

【点评】抓住教材的空白点,仿照对话的语言形式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说话,有利于孩子语言敏感性的形成,有利于孩子思维的成熟。

4.朗读第6自然段,了解牵牛花能帮助小鸟的原因。

(1)结合文中的插图了解牵牛花“蔓儿”的作用。尝试做“缠”的动作,了解字义。

(2)小组合作,练读第6自然段,找出描写牵牛花努力帮助小鸟的词语。

(3)汇报点拨:抓住重点词“使劲儿、爬呀、有一天、终于”朗读,体会牵牛花为帮助小鸟付出的努力,感受朋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情感。(板书:关爱。)

【点评】通过品析 “使劲儿、爬呀,有一天、终于”等词语,挖掘内涵,让孩子们多维地感知牵牛花的坚持不懈和甘为朋友付出一切的精神。孩子们在有目的、有层次的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深切地体会到友情的珍贵。

板块三:指导写字,尝试讲故事。

1.创设情境(出示课件)。

提示:小草、凤仙花托牵牛花给生病的小鸟送来了礼物,我们也看看是什么礼物吧。

(1)课件出示:“哇、凤、该”等生字,认读、组词。

(2)区别字形:凤——风; 挂 ——哇;该——孩。

(3)书写:重点强调,“凤”字“又”字的最后一笔是长点儿。示范书写、生对照写。

2.尝试讲故事。

提示:可以看图片讲故事,如果带上自己的动作、表情会更好。

自己试着讲一讲,再指名台前讲故事,及时评价鼓励。

4.人音小鸟小鸟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唱歌《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知识目标:用富有弹性、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2.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情感目标:通过创编动作培养学生创造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是:教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歌曲。

难点:第一、三句让学生做到“声断气不断”,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填出“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前一句。

师:提问这两句诗中描写了那两种动物?(莺、燕)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这两种鸟都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鸟的歌曲。去感受一下歌曲中的这只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二、分析歌曲

师:提问:看下这首歌是什么调?几拍子?了解词曲作者。(出示八六拍的指挥图)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歌曲《小鸟,小鸟》 师:看一下歌曲可分为几段?

师:两段的情绪是否一样呢?它们应带有怎样的情绪去唱呢? 师:本歌曲的节奏是弱起,什么是弱起呢?

三、认识音符

1、跟随老师唱出正确的唱名。

2、发声练习

四、学唱歌曲

5.小鸟教学设计 篇五

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在表演中体验人物的感情。

2.抓住课文第一句进行句式训练,模仿课文写小鸟样子的方法,写一写其他鸟。

3.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1个多音字。

4.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只有给鸟自由,才是真正爱小鸟。

教学过程:

板块一:质疑课题,引出课文

一、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鸟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小鸟有关的课文,课题是《放小鸟》。(出示:课题)齐读。

二、质疑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插件:小鸟 白板 “想一想,问一问”。

学会提问,那也是聪明的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请小朋友自由地大声地读两遍课文,遇到以前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插件:小鸟 白板 “读一读,认一认”。

下面,请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听的同学要仔细,记录下同桌读错的地方,等对方读完后,把你的建议告诉他。如果你的同桌全部读对了,请给他一个大拇指。

插件:两只小鸟面对面 “同桌互读”。

二、检查反馈,指导生字。

老师这里有一列词语火车,小朋友先读在心里,如果你会读了,就冲老师微笑或点头,明白了吗?

出示:羽毛 一闪一闪 非常 叫唤 心想 一定 找孩子 决心

插件:小鸟 白板 “集体默读”。

小朋友个个都笑开了花,让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插件:小火车在开 “开火车读一读”。

小朋友读得真好,小鸟又给大家送来了两组词组,你们还会读吗?

第一组:着急 朝着窗外 对着我 跟着妈妈

第二组:绿色的羽毛 黄色的嘴巴 一闪一闪 非常可爱

插件:小火车在开 “开火车读一读”。

“着”也是一个多音字,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总是跟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面,读“zhe”,有时在词语中读“zhao”,如着急,着火等。

三、指读课文,正确流利。

火车上的词语和词组跳到课文中,你们还会读吗?自己练一练。

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我请4个小朋友分小节读一读。

插件:小鸟 白板 “分小节读课文”。

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板块三:精读第一句,模仿说话

一、看图说话,初读第一句。

(出示图片)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你可以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用老师给你的这几个词组来说一说。

插件:小鸟 白板 “看图说话”。

二、变序说话,精读第一句。

课文中的这句话先写了小鸟全身的羽毛,再写了嘴巴和眼睛,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羽毛 ,嘴巴 ,还有两只

的眼睛,非常可爱。

插件:小鸟 白板 “看图说话”。

小朋友,再想一想,这句话中的“非常可爱”还可以放在哪里?对了,我们还可以把“非常可爱”放到最前面说,姑妈送我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鸟,谁会接着说?

插件:小鸟 白板 “看图说话”。

这样的小鸟多么讨人喜欢呀!请你再读第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来喜欢它。

插件:小鸟 白板 “练习朗读”。

板块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看图说话

这样一只可爱的小鸟,“我”把它关起来,是怎么对待它的呢?看看图,读读第一小节。

“我”看到小鸟一动不动,心里很着急,心里在想什么呢?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插件:小鸟 白板 “想一想,说一说”。

我爱小鸟,希望小鸟一直陪伴着我。板书:关小鸟 爱

二、学习一、二、三小节

可是,后来我为什么又把小鸟放走了呢?小朋友快速读课文的一、二小节,边读边想。

插件:小鸟 白板 “读一读,想一想”。

后来,鸟妈妈也飞来了。出示:妈妈在窗外叫唤,好像在说:“ 。”她在说这些话的时候, 还会怎么做?出示:妈妈在窗外( ),好像在说:“ 。”

插件:小鸟 白板 “想象说话”。

小朋友,想得真好!鸟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急坏了。难怪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叫“焦急”。你们看这个“焦”字,下面点着火在烧,火中的小鸟怎么会不急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小鸟给关在笼子里,好久没看见妈妈了,听见妈妈的叫声,它也朝着窗外叫起来,好像在说什么呢?你觉得当时小鸟的心情怎样?出示:小鸟朝着窗外( )叫起来,好像在说:“ 。”

插件:小鸟 白板 “想象说话”。

母子相见,却只能隔着窗户叫唤,小鸟无法依偎在妈妈怀里,妈妈也无法抚摸小鸟的羽毛,它们虽然近在眼前,却又好像被隔了很远很远。让我们想象那幅母子相见的画面,一起来读读第二小节。

插件:小鸟 白板 “读一读”。

读到这,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插件:小鸟 白板 “想一想,说一说”。

课文中的“我”也看到了这一幕,也有和你们同样的感受。可是,小鸟放走了,“我”就再也看不见它了。“我”反复想了一次又一次,最终作出了决定。“我”不能让鸟妈妈失去它的孩子,男生读。出示: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放它回家去。“我”不能让小鸟离开妈妈的怀抱,女生读。“我”不能让小鸟母子被笼子分开,全班齐读。

三、学习第四小节

出示图片。瞧,此时此刻,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插件:小鸟 白板 “看一看,想一想”。

蓝天才是小鸟的家。爱小鸟就要给它自由,如今小鸟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它多么高兴。我也因为小鸟的快乐而变得幸福。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美好的一刻。

板书:放小鸟 爱

插件:小鸟 白板 “读一读”。

板块五:整体感知,升华感情

一、理解真“爱”。

“我”关小鸟是因为爱小鸟,最后“我”放小鸟也是因为爱小鸟。小朋友,你现在明白什么是对小鸟的真爱了吗?

蓝天是小鸟的家,树林是小鸟的乐园,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都来关心,爱护小鸟,让每一只小鸟都能自由快乐地生活吧!

二、齐读全文

让我们捧起书,再次朗读全文,记住这对幸福的小鸟母子,记住这个放小鸟的孩子。

板块六:学写生字

插件:小熊 白板 “想一想,说一说”。

课文中有好几个生字都是“提手旁”的字,你们能找出来吗?

这些字都表示动作,需要用到手,你还会给他们组词吗?

下面看老师范写“闪、找”。

插件:小熊 白板 “描一描,写一写”。

播放写字歌。

14、放小鸟

关小鸟 放小鸟

6.放小鸟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爱护大自然爱护鸟类的美德。教学过程:

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白肚皮、黑皮袄,尾巴尖尖像剪刀,从早到晚忙不停,捉了虫子喂宝宝。”(打一种鸟。)

猜出是什么鸟了吗?喜欢小燕子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故事里的小朋友也是个爱鸟的小朋友。齐读课题。

(课堂上老师把学生看成朋友,学生也会把老师看成朋友。开头的谈话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导入课题,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的动画片。

1、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制成动画片,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2、好看吗?想不想再看?这次可以坐得放松一点。你们想不想当文中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读。

3、我发现不少小朋友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了,我们还可以做文中的小鸟,小朋友们可以站起来,还可以离开座位,可以加上动作。

(此处多次欣赏动画片,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欣赏到模仿到创造。第一次看动画片,着重让学生欣赏;第二次看动画片,主要让学生模仿,让学生跟着一起读,低年级小朋友善于模仿;第三次看动画片,着重创造,学生可以变成文中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学文伊始,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运动等智能)

(二)读文赏析

1、你们想像动画片里一样读课文吗?学生自由读课文。

2、汪老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这只小鸟非常可爱。昨天让小朋友们回去画小鸟取出在小组中交流。

(2)、哪些小朋友愿意在班级给大家展示一下?愿意展示的小朋友把画贴在黑板上。

(3)、(老师选择一幅画贴在黑板正中)这真是只可爱的小鸟。谁能将小鸟的可爱读出来吗?一生读,其他生一起读。

(4)、老师一边说“于是我把它放进笼子里”一边画鸟笼。“我给他食吃,给他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可把我急坏了”

(5)、这是谁的小鸟?你不着急吗?请你来读。

(6)、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4、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发生了什么事了?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小节。

(2)、小朋友们听鸟叫。一只鸟,两只鸟。你们听到了什么?(随机放上大鸟的画)

(3)、这时候小鸟会说些什么?

(4)、大鸟会说些什么?

(5)、小朋友会想些什么?

(6)、我想请你们找你们的好朋友,组成三人小组,商量一下,谁当小鸟,谁当鸟妈妈,谁当小朋友,看哪个好朋友小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谁把刚才小朋友们想象的话都用上。

(7)、请1——2小组上台表演。

(此处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拿破仑也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三人一组练说,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发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边说“我打开笼子,小鸟飞向蓝天,飞向大自然”边取出小鸟,放飞小鸟。

(2)、小朋友,这时小鸟又会说些什么?小朋友还会说些什么?

(3)、多么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动物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愿意读最后一节的小朋友一起捧起书,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不但我们爱鸟,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音乐家也十分爱鸟,他们写了许多的诗,谱了许多的曲来赞美鸟。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会背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

2、小朋友们随着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长,还会发现这方面的诗和歌曲以及文章太多了。凡是对小鸟感兴趣的小朋友,回去继续读一些关于鸟类的书籍,说不定,将来,你还会成为研究鸟类,讴歌鸟类的专家呢!

(课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实在太小了。陶行知要推倒学校的围墙,地为床,天为被。我们也要打破语文教学的课堂局限。将学生有课堂引向课外。我校的特级教师岳德秀校长经常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由一篇文章引出多篇文章,由一本书引出几本书,甚至几十本书。引导学生走向书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四)放飞“小鸟”

小朋友们,文中的小鸟被小作者放回大自然。我们也到黑板上取回你的画,晚上希望你做一个梦,梦里让它变成美丽的小鸟,飞回大自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看课文动画,整体感知。

三、以读代讲,引导感悟。

1、出示填词练习:()的小鸟

大家看得真专心,现在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告诉大家?这是一只()的小鸟?

a、“可爱”,“非常可爱”指导读词语,突出“非常”。

b、给“非常”找近义词。

c、划出树上些小鸟非常可爱的句子,练习朗读。(教师从颜色、机灵的眼神加以指导)

d、练习用“非常”说话。(指导注意把话说具体,如:小红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100分。)

e、再读第一句。

2、你们喜欢这只非常可爱的小鸟吗?文中的“我”也很喜欢它。往下读你们就知道了,齐读(第一段的二、三两句)

3、师:突然,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什么是焦急你们知道吗?(非常着急)这两只鸟在焦急的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自己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a、学生自由读书。

b、学生想象发挥。

c、指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焦急”,练习用“焦急”说话。

d、听到小鸟焦急的叫声,我多心疼它们呀!齐读第三自然段。

4、师:我喜欢小鸟,心疼小鸟,所以,我决心放它回家去。

5、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呢?谁知道?你怎么知道的?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多么可爱的小鸟,多么善良的小朋友,这样的一个故事,如果我们能把它背下来,讲给更多的人听那该多好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它背下来吗?试试看!

四、练习背诵(自由背、同桌互背、)

五、小朋友放小鸟的故事被我们附小电视台的小记者知道了,他们想采访那位放小鸟的小朋友,现在,你们都来当一回放小鸟的孩子,老师就是那一位小记者。采访马上开始,准备好了吗?

1、你放走的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2、你喜欢那只小鸟吗?为什么要把它放了?

3、那你以后准备怎样保护小鸟?

六、总结全文:

这一节课,我们见到了非常可爱的小鸟,当了一回动物语言翻译家,还接受了电视台小记者的采访,知道了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下一节课,我们还要练习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呢。下课!

1、复习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放小鸟》,请小朋友把课题读一遍。学生齐读课题。

复习生字新词。

羽毛 一闪一闪 非常 叫唤 决定 找孩子 一定 着急 拍拍翅膀 朝着

精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课讲了谁放小鸟?他为什么要把小鸟放掉?难道他不喜欢小鸟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鸟长得很可爱?

小鸟是什么样的?你能把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吗?

学生在书上划出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小鸟长得真可爱,谁来把小鸟的可爱读出来?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你能给“非常可爱”换个说法吗?

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鸟,你们喜欢吗?那就把喜爱的语气读出来吧!

齐读第一句话。

“我”也很爱小鸟,引读“我把它放进„„给它„„给它„„”

板书:小鸟不吃不喝

我对小鸟这么好,小鸟高兴吗?(一动不动)

板书:不动

看到它不肯吃,不肯喝,我的心里怎么样了?你能把着急的语气读出来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鸟的可爱,“我”对它的爱和着急。

3、第二自然段

正当“我”着急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齐读第二自然段。

笼子里的小鸟在叫,窗外的鸟儿也在叫,而且听起来很焦急,你能把鸟妈妈这种焦急的心情读出来吗?

学生自己练习,指名朗读。

板书:鸟妈妈找小鸟

鸟妈妈终于和自己的孩子见面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小鸟会说些什么呢?鸟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让两个学生戴上头饰表演。

4、第三自然段

有一首歌大家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虽然笼子里有食吃,有水喝,但是离开了妈妈,失去了自由,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啊?看到它这么痛苦,(引读)“我”决心„„

板书:我放小鸟

学生边加动作边读第三自然段。

5、第四自然段

(1)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它还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2)“我”放走小鸟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

(3)指导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总结课文,齐读全文。

教师指着板书,总结全文:虽然小鸟很可爱,“我”对小鸟很关心,可它离开了妈妈,离开了蓝天,失去了自由,小鸟一点也不快乐,所以,“我”决心放小鸟。

感情地朗读全文。

6、小鸟回到了大自然会干些什么呢?

先让学生同桌讨论,再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小鸟的可爱和小鸟不吃不喝时“我”的着急心情。)

师: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什么?

生:这时,“我”看到了窗外飞来一只鸟。

师:请小朋友们看图,请你做个翻译家,告诉我们:笼子里的小鸟在说什么?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你快跑!这个小孩要来抓你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可能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

生:笼子里的小鸟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妈妈,我好想你啊。我还以为永远见不到你了。”

„„

师:那么,窗外的那只鸟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你怎么会在这儿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我找了你好久好久了。你怎么在这儿呀?”

生:窗外的那只鸟还会说:“孩子,妈妈找你找了好多地方。原来,你被人抓住了。妈妈不是告诉你不要乱跑吗?你就是的听话!”

师:这一自然段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这一自然段应该用焦急的语气来读,要读出这两只鸟焦急的心情。

(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于是,“我”决定怎么做?请大家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小朋友们看图,这时,小鸟离开了笼子,到了什么地方?

生:这时,小鸟离开了笼子,飞上了蓝天,飞向了它的妈妈。

师:那么,小鸟会对“我”说些什么话呢?

生:小鸟会对“我”说:“谢谢你!”

生:小鸟会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放了我。”

师:这时,小朋友高兴不高兴呢?

生:(齐答)高兴!

师:那么,“我”会对小鸟说些什么话呢?

生:“我”会说“小鸟,我不留你了,你要和妈妈好好地生活。”

生:“我”会说:“小鸟,你要多多保重啊!”

生:“我”会说:“小鸟,以后我不照顾你了,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

师:“我”放飞了小鸟,小鸟高兴,“我”也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课文中的“我”非常喜欢小鸟,为什么还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小朋友是一个好人,所以他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不放小鸟,小鸟会饿死的,所以小朋友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小鸟离不开妈妈,想和妈妈在一起,所以小朋友要把小鸟放了。

„„

师: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生:对。因为不放小鸟,“我”、小鸟和小鸟的妈妈都不会高兴的。

生:对。因为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对。因为小鸟要吃害虫,我们要保护鸟类。

„„

7.放飞“小鸟” 篇七

读到这里, 我们不禁要想:小男孩为什么要把别人养的小鸟给放了呢?站在小男孩的角度看, 他认为小鸟是被禁锢的, 是不自由的, 它应该属于大自然。小鸟的天性是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 享受着春风的爱抚, 沐浴着大自然的雨露, 是那么快乐, 那么自由, 那么自信, 所以就“自作主张把别人的小鸟放了”。我们不禁还要想:在这个小男孩的内心深处, 放飞了小鸟是不是等于把自己也放飞了呢?当他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他的心灵是不是感到很欣慰, 仿佛自己在无拘无束的飞翔呢?想到这里, 我们要思考:由这只被放飞了的小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的小学生们又何尝不是“生活在鸟笼中的渴望自由的小鸟啊”。笼子之于笼中之鸟, 不是什么好事情, 甚至是一场灾难。若让鸟儿一展雄姿, 还是天高任鸟飞。我们的孩子现在是雏鹰, 是幼燕, 若让他们成为未来的雄鹰, 乃至大鹏, 必须为他们创设锻炼成长的广阔空间, 而决不能把他们禁锢在狭小的笼子里, 这似乎是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但纵观当今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为“小鸟”设“笼子”, 甚至折断其翅膀的行为, 真不在少数。这就无形中为这些活泼的充满了想象力的孩子们戴上了枷锁, 预设了一个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圈”。

我们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充斥着太多这样“囚禁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例子。某位小学教师在讲授“猴子捞月”一文时, 她提出了问题让孩子们讨论:“同学们, 你们说这群小猴子怎么样啊?”经过孩子们讨论, 多数认为:这群小猴子真笨, 其实月亮不在水里。小猴子到水中捞月亮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位老师看到此时的这个答案同她备课中预想的答案靠拢了, 正想总结, 偏偏有一个小孩子猛地站起来说:“老师, 我不同意说这群小猴子真笨, 我认为这群小猴子挺好!”面对这个敢于进行求异思维的孩子, 她却拉长了脸, 没好气地说:“好, 好, 好什么?”一句堵截的话, 把这个孩子瞬间冒出的思维火花给无情地熄灭了。下课后, 一位听课的老师把那位小同学叫到跟前, 问他为什么说小猴子挺好呢。那位小同学十分委屈而又理直气壮地说:“就是挺好!小猴子看到月亮掉在水里, 觉得太可惜了, 搭起梯子捞月亮, 这群小猴子的心肠挺好!”多好的一个答案啊!

那位教师为何对学生的不同想法予以堵截呢?笔者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笼子”, 只准“小鸟”在她预设的框架和范围内“飞”, 这不禁使笔者想到:我们的教师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好备课与现场教学的关系?备课只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种“虚拟”活动, 虚拟应当服从于教学现场, 可是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教学能力的限制, 往往拿着编好的教案和设计好的问题, 以不变应万变, 对课堂上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视而不见, 教学过程实际已演变成课堂教案剧本的演出过程。还有那些数不尽的思维定式和标准答案, 全部都演化成了禁锢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一个个恐怖“笼子”。

再一次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案例中, 小男孩的做法固然有欠妥的地方, 但他至少看到了自由和天空之于小鸟的重要性, 所以他要帮助小鸟脱离束缚, 寻找自由。那么, 小男孩是否意识到自身周围的“笼子”呢?也许有, 也许没有。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是不是应该向这个小男孩一样义无反顾的帮助周围的孩子们打开他们身上禁锢已久的牢笼, 去放飞他们的梦想, 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呢?所以, 我们要争取机会放飞孩子的身心, 放飞他们的思想, 放飞他们的希望, 放飞这群笼中的小鸟!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 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心, 感受集体的温暖。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我们的教育教学还是彻底放飞这些“小鸟”为好!

(1.山东万杰医学院医学系,

8.小鸟的故事 篇八

(小好奇)

鸟是最惹人喜爱的动物,它那婀娜的舞姿,婉转的歌声,绚丽的羽毛以及奇特的生活习性,给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每当春风吹动,万物从严寒的冬天苏醒的时候,小燕子率先从遥远的南洋、印度、澳洲等地迁来,给我国的北方大地送来温暖;百灵和云雀飞舞在茫茫的草原上,欢乐的“歌声”清脆悦耳;喜鹊口衔树枝,忙碌地修补它的旧巢……神州到处莺歌燕舞,祖国一片诗情画意。

鸟类的分布很广,它们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各个生态类群,在结构、生理、习性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每当我们步入了一种自然环境中,结合具体的地区和季节等因素,便能大致知道在这里栖居着哪些种类的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鸟类,是生活在两种或更多的环境中,比如啄木鸟,它不仅在阔叶林中觅食,而且在针叶林内也有它的足迹。

鸟类的迁徙

春天常见到双双对对的家燕忙着做窝,成群的雨燕在空中来回急速飞翔;但到秋后,却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初夏,布谷鸟的叫声划破天空,好像在催人“快快收割”,可入秋以后,却又销声匿迹了。这些鸟类,在一年四季中有规律地出没,是因为它们具有迁徙习性的缘故。

候鸟迁徙的途径、远近和速度各有不同。有的种类仅在我国南北方之间或我国与周围邻国之间往返,如在我国东北繁殖的白鹭、白枕鹤,它们秋天只飞往日本的南部去越冬;有的种类则要飞行很远的路程,跨越高山,远渡重洋,才能到达目的地,如在我国东北繁殖的红脚隼(s^n),迁徙时,途经我国的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各省,再往南飞越印度洋,直到非洲的东部或南部越冬。鸟类在迁徙时飞行的高度一般都在900米以下,小鸟则在100米左右。迁徙的速度,大都在每小时40~80公里,夜间比白天快,春季比秋季快,这是因为白天它们要觅食、饮水或因其他环境因素的干扰;春天它们要赶忙飞至繁殖地,做巢、孵卵、育雏。

9.《我爱小鸟》教学反思 篇九

《我爱小鸟》这一课属于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领域。小鸟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本课旨在学生通过对小鸟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小鸟的美,以及认识小鸟对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小鸟的保护意识。

教学主要放在两个方面: 一是观察小鸟。这个环节中,我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鸟的图片,找出小鸟身体外形的结构,并用基本型概括出来。再通过添画游戏,从而注意到小鸟嘴巴、尾巴、翅膀、顶冠等细微特征,发现小鸟形体的差异性。

二是表现小鸟。我先是通过分析和比较画家和小朋友笔下的小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扩展学生的创作思维。在学生创作的环节,我创设了一个小鸟举办森林舞会的情景,让学生带入其中的角色进行创作,背景音乐我选择了艺术书上《我爱小鸟》这一课中配的歌曲《飞吧》,学生能够边唱边进行创作,整个氛围非常的轻松愉快,学生创作的热情也非常高涨。

10.《放小鸟》教学反思 篇十

《放小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可爱的小鸟,我养鸟最终又放飞小鸟的故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自然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窗外叫唤。第三自然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第四自然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细腻,充满儿童情趣,很受孩子们喜爱。

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加以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整篇课文的学习以读为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和想象感悟,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轻松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围绕小鸟的可爱,通过图片展示和课文中优美词句,激发出孩子们善良、天真、活泼的天性,对小鸟喜爱有加,朗读指导也是水到渠成。有了喜爱小鸟的铺垫,孩子们对照顾小鸟兴趣盎然,回答积极踊跃,学生自由想象说话,充分体会了小男孩对小鸟的喜爱,同时和下文的小鸟“一动也不动”形成对比,分析小鸟一动不动的原因,感受着小男孩看到小鸟不吃不喝也不动非常担心、着急的心情。

11.小鸟受伤了 篇十一

小鸟伤口处都是血。教师很心痛。赶紧拿出药箱请冯老师帮忙处理。所有幼儿都围了过来,询问小鸟的情况。昊昊和教师一起协助冯老师给小鸟清洗伤口,忙着递棉签,拿药膏……其他幼儿神情严肃地看着小鸟。处理完小鸟的伤口,教师看到好几个孩子泪水涟涟。有的说:“小鸟受伤了,真可怜。它一定很痛!”

第二天中午,冯老师来看望受伤的小鸟。同时还带来了幼儿园里的儿科专职医生——王医生。王医生很专业地给小鸟检查了伤口。发现小鸟的伤势很严重。她反复擦拭、清理创口。不知是伤口太深还是药物不合适,小鸟的伤口一直在流血。王医生着急地对赶来帮忙的褚医生说:“去。把那支最好的止血药膏拿来。”费了一番周折之后。小鸟伤口的血终于止住了。教师和孩子们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这以后。照顾小鸟成了孩子们最重要的事情。他们一有时间就去看小鸟,不少孩子来园比以往早,离园时也要看了小鸟再走。当孩子们发现受伤的小鸟躺在他们为它特制的鸟窝里,不吃不喝也不唱歌时,有的幼儿认为小鸟愈合伤口需要增加营养。第二天。孩子们便带来了各种药品和食品。有云南白药、药膏、面包、卷心菜等。有的孩子还带来了虎皮鹦鹉的资料,希望用科学的方法救助小鸟,他们相信小鸟一定能恢复健康。

一个星期过去了,冯老师、王医生、褚医生每天都来给小鸟换药。工夫不负有心人,周五早上,小鸟又站立在鸟笼的横竿上发出了清脆的叫声。孩子们的快乐无以言表,他们说功劳属于冯老师、王医生、褚医生,所以决定给他们写感谢信。于是,教师记录了孩子们的语言。

最最亲爱的王医生:谢谢你救了我们的小鸟!你是最有爱心的医生。每天都来为小鸟医治伤口!你是最有本领的医生。不但会治小孩子的病。还会治小动物的病。你太伟大了!

最最亲爱的褚医生:你是最漂亮的医生,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每天都来给小鸟医治伤口!将来你会是最有本领的医生,会医治所有大人、孩子、小动物的病!

最最亲爱的冯老师:你是世界上最善良、最有本领的老师。谢谢你每天来给小鸟治疗伤口,现在我们又能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了!

12.小鸟的烦恼 篇十二

听着妈妈轻柔的呼唤,我兴奋地用小嘴啄(zhuó)了啄蛋壳。我这只小小鸟终于要破壳而出啦!我非常期待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妈妈常说那有蓝天白云,有绿树红花,有高山流水……

我努力地从壳里钻了出来,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舒服极了!我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想象那清新甜润的空气充满全身的惬意。可是一阵刺鼻的浓烟呛得我无法呼吸,妈妈赶紧用她毛茸茸的大手帮我捂住了鼻子。

过了好一阵子,我才喘过气来,小心翼翼地从妈妈的胳膊下探出头来,好奇地问:“妈妈,这就是您说的清新的空气吗?”妈妈叹了口气说:“宝贝,这不是清新的空气,是烟囱里排放的废气!”

我睁大眼睛,望了望四周。“这个世界真够大的!”我自言自语地说,“比起我在蛋壳里的时候,外面的天地真是大不相同。”

突然,我看见几个白花花的东西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在灰蒙蒙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一阵风吹来,这些东西随风乱舞。我兴奋地叫起来:“绿叶!我看见绿叶啦!”妈妈摸摸我的头,无奈地说:“宝贝,这不是绿叶,是人们丢弃的塑料袋!也许你在远离城市的森林那边才能见到真正的绿叶吧!”

我展开翅膀,和妈妈翱翔(áo xiáng)在天空,我要去寻找真正的绿叶。我飞啊飞啊,叮叮咚咚的声音在耳边奏响。多么美妙的声音啊!我知道,我就要见到那向往已久的小溪了。我轻轻地落在小溪边,来回踱着方步,静静地欣赏它。妈妈曾经告诉我,在清澈的小溪里会有小鱼嬉戏。我多么希望能见到小鱼!要知道,从我出生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朋友呢!咦,小溪怎么是黑色的,一眼望不到底?除了一层白色的泡沫有气无力地漂浮在上面,我什么也没看见。我俯下身子,尝了尝溪水,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使我难以下咽!“妈妈,这就是您说的清澈、甘甜的小溪吗?”我嘟起嘴,皱起眉,不满地问,“小鱼在哪里?”妈妈忧郁地说:“宝贝,这不是清澈、甘甜的小溪,是工厂里排放的废水。小鱼们早就搬家啦!”

唉,真烦恼!妈妈说的那个美丽的世界究竟在哪儿呢?我扑棱着翅膀,向着远方飞去……

点评

你的文章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清新、流畅。从小小鸟未出壳时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到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构思巧妙,感情质朴,充满童真,运用对比的手法深化了主题。最后以问句结束全文,引发了读者对环境保护的深思。

13.放小鸟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一、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学中,我抓住“小鸟与小男孩的关系”,着力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小鸟的妈妈是多么焦急呀!

如果你是鸟妈妈,找了很多天,现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却发现自己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小鸟看到自己的妈妈来了,可是自己却不能飞出去,与妈妈一起在蓝天自由飞翔,此时,这两只鸟在焦急地说些什么呢?”“如果此时你就是那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你会对“我”说些什么呢?”“他这么喜欢这只可爱的小鸟,为什么决心放小鸟呢?”

简单的问题,勾起了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学生都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老师、同学交流,强烈的表达欲望也随之展现。“窗外的小鸟说:‘孩子,你怎么被关进了笼子里?怎么不小心一点呢?’窗外的小鸟想:孩子真可怜,这么小就没了自由。”“窗外的鸟妈妈说:‘孩子,我终于找到你了。’”笼子里小鸟在喊:“妈妈——快救救我!”

鸟妈妈看见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哭着哀求道:‘求求你,放了我的孩子吧,它可是我的亲骨肉啊!’……学生在不断参与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思维与语言得到同步发展。学生不仅理解了“我”对小鸟的感情,看到小鸟对于自己的精心喂养不理睬,使学生明白了人类与小鸟的关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轻松达到教学目的。

二、关注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参与整个课堂。

教学中,我关注学生间的差异。为了照顾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从词、句入手,简化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难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又设计了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引领他们深刻体会课文的主题。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加以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减轻了心理负担,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精彩的回答博得学生的掌声。

三、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注重知识的积累

14.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二、能力目标:启发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表演歌曲,体验四季中的欢乐情绪,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从而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能用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情绪,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课件、表演星奖章等。教学过程

一、描述童年趣事,感受童年快乐。

1、课前播放视频《难忘的回忆——童年》,学生欣赏。

过渡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叫《童年》,也是老师童年的真实写照。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同时也是难忘的,对于老师来说童年是我难忘的回忆。

2、小组之间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背景音乐播放《童年》)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老师当年最快乐的童年时光,童年是快乐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在你心中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谁来说说,与大家一同分享你的快乐。[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欣赏老师难忘的童年回忆,随着媒体播放,让学生视听结合,深入了解到老师的童年,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出童年欢乐、幸福的氛围,迅速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做好准备。

二、师生和谐互动,学唱童年的歌——《童心是小鸟》。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的故事太有趣了!老师从你们明亮的眼睛,微笑的脸上看到了快乐。而且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能干,为了考验你们,老师特意安排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那就请同学们进入第一关--“快乐智多星”(点击进入--媒体出现两颗星及题目)。

(一)第一颗星——节奏练习。

过渡语:“快乐智多星”有两颗星,我们先进行第一颗星的挑战。(多媒体课件展示歌词:我把小树苗栽到春天的故事里,我把小蜻蜓送回夏天的目光里,我把小鸽子放飞在秋天的歌声里,我把小雪人堆在冬天的童话里。)

1、读一读。

(1)师配乐范读歌词,激发学生兴趣。(背景音乐播放《童心是小鸟》)(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过渡语:这么美的诗句,你们也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3

2、按节奏读。

过渡语:老师把这些句子加上节奏,你们还会读吗? X X X X X ︱ X X 0 ︱ X X· X ︱ X X X ﹣︱

我把 小树 苗 栽 到 春 天 的 故事 里,(1)生尝试读。(2)介绍附点四分音符。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叫的吗?模仿一下。为什么知了的歌声这么动听呢?因为在他的歌声里,有一位好朋友叫附点四分音符,它让知了的歌声更动听、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师板书“X.”)

师:附点是附点四分音符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通常在歌曲中会有一个八分音符一起出现。(师板书“X”)演唱时前面的音唱长、后面的音唱短,就像知了唱歌那样。

(3)请学生找出附点四分音符,并读一读。(4)完整按节奏读。(5)介绍休止符。

过渡语:哎呀!这下可糟了,有个小家伙他可不服气了!他说:你们怎么能只顾着附点四分音符,却把我给忘了啊,我们快来看看到底是谁!(板书“0”)是啊,在音乐里他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应该怎么样呢?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学生读、“0”处加拍手读、集体读)

(6)完整出示四句歌词,解决八分休止符“0”的难点。①学生自由读,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练习难点“放飞 0在”,教师加上手势提醒,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③师生接读第三句。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④指导学生完整地按节奏读歌词。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以及休止符的难点教学。教学中打破以往机械传授的模式,创设闯关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 4

中轻松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特别是把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拟人化、形象化,加上老师肢体语言的提醒,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难点。

3、唱一唱。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有点厉害,这个休止符难不倒大家,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看大屏幕,老师给每句诗加上了动听的旋律,你们会唱吗? 3 1 5 1 3 ︱ 6 5 0 ︱ ⅰ 6.4 ︱ 6 5 – ︳ 我把 小树 苗 栽 到 春 天 的 故事 里,3 1 5 7 2 ︱ 4 3 0 ︱ 6 5.2 ︱ 4 3 3 – ︳ 我把 小蜻 蜓 送 回 夏 天 的 目光 里,3 1 5 1 3 ︱ 6 5 0 5 ︱ ⅰ 6.4 ︱ 4 5 6 – ︳ 我把 小鸽 子 放 飞 在 秋 天 的 歌声 里,5ⅰ 5 5 3 ︱ 4 2 0 ︱ 7 5 ︱ 2 1 1 – ︳ ...7我把 小雪 人 堆 在 冬 天 的 童话 里。

①指导学生找出相似乐句视唱旋律。

过渡语:唱之前,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唱一唱。②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模唱。③学生跟琴轻声完整视唱旋律。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感性大于理性,枯燥的识谱教学常常会冲淡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所以我要求学生从找相同入手,降低学习难度,变难为易,使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掌握歌曲旋律的音准,为下面的歌曲学唱设下铺垫。

(二)第二颗星——学唱《童心是小鸟》。

过渡语:聪明的孩子们,恭喜你成功地获得了第一颗星,让我们赶快进入第二颗星的挑战。

1、听一听。

(1)播放范唱,初听歌曲《童心是小鸟》(不出示歌谱,学生安静地带着问题聆听)

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组织学生讨论,介绍三拍子歌曲特点。

过渡语:听完了这首歌,我想问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3/4拍,强弱规律呢?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揭示课题,介绍歌曲。

过渡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童心是小鸟》(板书课题),歌曲用富有诗意的歌词,将我们带入了天真烂漫的孩子天地,表现了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幸福快乐。这首歌还是全国首届少年儿童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歌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让我们看看小歌手们在台上的精彩表演吧!(4)播放安妮安娜《童心是小鸟》参赛录像,生打拍子伴奏。

过渡语:在欣赏之前,我有个小小的要求,请你用自己的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的同时注意拍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准备好了吗?

2、唱一唱。

(1)游戏“演双簧”。

①师生合作表演,介绍游戏方法。

15.小鸟三点导读 篇十五

童年, 总是跟“梦”连在一起的。还有梦一样美的伴侣:蓝天、白云、阳光、风筝……处处洋溢着笑声。但是《小鸟》的主人公小明是个残疾的孩子, 他的童年缺乏的是温馨, 多了份酸楚, 他敞开的心灵似乎只是为了接受伤害。小明因为右臂发育迟缓, 只能生活在阴冷的家里。上幼儿园, 顽皮的孩子欺负他, 带给他肉体的伤痛, 也使他产生了对孩子世界的恐惧。在家里, 父亲嫌弃他, 粗暴地对待他, “父亲说急就急”, “在小明的记忆里, 父亲从来没有白天带他出去过”, 父亲不耐烦地嫌弃他“怎么拾掇也好看不了”, 大发脾气, 把纸玩具全抓到一起, 揉成一团, 冲他嚷:“就一只手了, 还这么能添乱!”

但是这个在冷漠和孤单中成长的孩子, 心中同样有梦, 同样有着孩子纯真的爱心和善良, 这使这篇小说在冷酷和凄凉中, 又洋溢着爱的暖色、情的火花。

小说用朴实的语言, 不厌其烦地描绘这个孩子的生活和心灵世界, 充分展示这个孩子善良的本性。这是一个右手残疾的孩子, 作者一次一次地描写这个孩子对手极大限度的使用:剪头发、折纸玩具、喂养小鸟。这个有手疾的孩子一次次地用手给自己的生活创造了快乐。他需要玩伴, 他需要快乐, 这是一个努力追梦的孩子。“小明会用纸折叠成小椅子、小桌子、小床、小汽车、小人儿。小明让小人儿们坐小汽车来家里串门, 小明有小朋友了。他当白雪公主, 让七个小人儿坐在小椅子上跟他玩, 跟他说话讲故事。快到父母下班的时候, 小明会赶紧让小汽车把小人儿们拉走, 开进鞋盒子里, 那是车库。”它是那样强烈地让我们的心潮起伏, 它为主人公的生活抹上了亮色, 使小说在冷峻中有了温馨, 它同样在我们健全的人面前涂上了一抹鲜亮的暖色。

他的右手, 曾经遭到恶意的侵害, 也许因为他是个孩子, 忘了这种伤痛, 也许因为这个受到侵害的善良孩子更懂得弱小者的不幸与痛苦, 他是那样细心地呵护小麻雀:“小明用右手轻轻给它喂了一撮水泡过的小米, 小麻雀吃了。小明笑了, 用小小的右手轻轻摸了摸小麻雀。”

“怕把小麻雀捏疼, 小明和小麻雀打交道都是用右手。”他的真诚赢得了“小麻雀也爱在小明右手的小手心里卧着”的友谊。他还怕小麻雀像自己一样寂寞, 折了个纸小鸟, 找出幸存的小纸人, 高兴于他们都有朋友了……

莎士比亚说:“思想, 自由的精灵。”身体的残疾, 生活的孤单, 并没有禁锢这个孩子思想的自由, 他像一只断翅的小鸟, 在自己的世界里, 努力地用自己的手, 用自己的善良与爱心编织着美好的飞翔之梦, 在现实中, 他也许就是那只飞不起来的纸小鸟, 但他毕竟是一只小鸟, 是小鸟就离不开蓝天, 也许有一天, 他会成为那只小麻雀, 扑棱着飞向蓝天, 只要他永远怀揣着梦想和善良。在伤痛之余, 我们不会忘记这个男孩带给我们的某种温暖, 更不会忘记我们应承担的某种责任。因为这个孩子让我们坚信, 只要给予一缕阳光, 他的明天就会灿烂。这就是这篇小说的价值所在。

难点指津

一个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小明背后的父母呢?初读小说, 我们肯定会愤慨于这个父亲的态度, 他无疑是一个孩子梦想与纯真的扼杀者。作者在自己的博客里就拟了这样一个副标题———“父母对孩子的伤害”, 无疑, 作者自己也把父亲定位于扼杀者。

小小说的特点是用最精练的语言展示丰富的内容, 蕴含深刻的情感, 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在我看来, 这篇小说除了表现一个孩子对家庭温情的渴望, 对友情的渴望, 对社会交流的渴望, 表现一个孩子的“飞翔”的梦想外, 还有一个隐含的主题, 那就是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童年故事, 曲折地折射出成人对于灾难与伤痛的承受力, 透过父母对待小明的态度, 我们分明看到了成人对于生活的无奈, 以及面对自己无力抗争的遭遇的不同态度。

而这种成人世界的伤痛, 是我们青少年读者容易忽视的。尤其是对父亲这个人物的解读, 我们往往会简单化、平面化。小明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 应该说, 他们的孩子较之一般人更有便利享受健康。但事实就是那么残酷, 也许他们曾使许多濒临死亡的人重新恢复健康, 使许许多多有病者的肌体重新得以健全。可是,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右臂又短又小, 遭受别的孩子的欺凌, 哪怕是想尽了办法, 花光了所有的钱, 也无济于事。对于孩子的病情, 他们比别人有更清晰的认识, 这也许会使他们心中存不得半丝幻想。这就是他们伤痛的根源。

考点训练

1.文章写一个残疾孩子的生活, 以《小鸟》为题, 有何寓意?

2.小明对于小麻雀的细心呵护, 反映出这个孩子怎样的心理需求?

3.对于文中父亲的行为, 你是如何理解的?

附:参考答案

1.参考“美点赏析”与“难点指津”。

2.小明对于小麻雀的细心呵护,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爱心与善良, 更是表现这个孩子对于家庭温暖的渴望, 对人际交流的渴望, 对友情的渴望。

16.为小鸟筑巢 篇十六

200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八达岭林苑,静谧的夜色中,两个女孩在林间悄声前行。当一切沉寂了下来,万物都进入了梦乡。这两个来自城里的初中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五年前的六一儿童节,一群小环保志愿者汇集到中国儿童中心的小树林里,领头的是四年级小学生袁日涉,虽然才9岁,她却被大家称为“将军”,因为袁日涉从小就爱带动周围的孩子一起做节水、节约纸张和回收电池等环保活动(图1)。

(1)袁日涉从小就参与了各种环保活动

为了给小鸟营造一个家,袁日涉发动同龄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了几十个人工鸟巢。

袁日涉(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学生):我当时对人工鸟巢不太了解,我觉得可能就是街上看到的那种三菱柱形状横过来,两边开口的那种东西,所以当时就拿稍微硬一点的纸壳照着那样做。

直到要悬挂人工鸟巢的时候,兴奋的孩子们才发现谁都没有准备好悬挂鸟巢的工具。最后,他们干脆选择了枝桠低矮的树,爬树将它们挂在树杈上(图2)。

(2)孩子们将自制的“鸟巢”挂在树上

袁日涉期待着小鸟能够搬进新家,所以隔三岔五她就到中国儿童中心的小树林里去看一看。 然而整整一年过去了,结果让她很失望。林子里虽然有许多鸟雀,却没有一只愿意在同学们安放的“人工鸟巢”里停留。

虽然许多学校都悬挂了人工鸟巢,可很少有人留意小鸟入住的情况。 人工鸟巢没鸟入住的谜团却始终困扰着袁日涉。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2006年,已经是初一学生的袁日涉依然热心于环保活动。

在一次爱鸟周启动仪式上,袁日涉见到了真正的人工鸟巢。

袁日涉:看到那个新的鸟巢第一反应就是,鸟巢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我一直觉得鸟巢就是外面树上挂着的那种三菱柱形状的。北京爱鸟协会王秘书长说:“哦,那个东西是放药的。”

(3)树上的“小屋”原来是杀虫的药箱!

这树上随处可见的药箱, 猛一看上去还真让人以为是给小鸟憩息的小房子,其实它里面放置了药饵,底部还涂了胶,是用来杀虫的(图3)。当见识了真正的人工鸟巢后,袁日涉才明白了原先所做的人工鸟巢招不来鸟的原因:

人工鸟巢首先应该采用有足够厚度的环保材料,才能够遮风挡雨,给小鸟足够的安全感;在巢箱口处,应该有方便小鸟进出的歇脚台;开口的高度大小还要适合小鸟安全繁殖;开口位置要稍稍偏一些,当阳光照射进去的时候,巢内能够形成一明一暗两个部分,这样小鸟选择在暗处休息时,可以避免让蛇等天敌轻易发现(图4)。

(4)这才是真正的人工鸟巢

人工鸟巢一般都挂在高大的乔木上,距离地面4米~8米,位置都朝阳、背风,这样才够暖和,有利于鸟蛋的孵化和雏鸟的生长。

这种小房子一样的人工鸟巢,是德国动物学家格洛格在150年前依据鸟类趋巢习性而设计的。人们悬挂人工鸟巢,不仅为鸟类提供了栖身之所,还有利用生态方式减灭病虫害的考虑。

对于袁日涉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小鸟在里面怎样生活呢?哪种人工鸟巢,小鸟住起来最舒服呢?

2006年7月初,爱鸟周活动的两个月后,袁日涉邀上同龄的环保志愿者黄灵旃,由家长们陪同,再一次来到北京八达岭林苑。

大家左等右看,始终没发现小鸟飞进鸟巢。于是早有准备的他们便开始测量记录人工鸟巢的位置、高矮、所在树种、树高、朝向、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去寻找鸟类不入住的原因(图5)。

(5)认真地记录各种数据

两天过去了,虽然大家做了许多工作,可还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小鸟没有入住。

袁日涉:有一个同学一直拿着录像机走在前面。忽然她给我们招手,我们以为是让我们“别出声”,就没出声地继续往前走,没想到走过去了,那小鸟就“噌”地一下飞出来了。

这是袁日涉四年来第一次看到小鸟从人工鸟巢飞出来,她兴奋极了。看来人工鸟巢是能被野生鸟接受的。袁日涉他们又蹲守了二十多分钟。小鸟又出现了,也许是惦记着鸟巢里的蛋或雏鸟吧,小鸟开始频繁地进出人工鸟巢。

期望能发现更多鸟儿的秘密,袁日涉找到了鸟类学家王增年教授,希望他传授一些观察方法。

虽然袁日涉从王增年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小鸟和人工鸟巢的知识,但要想深入人工鸟巢,观察鸟儿的秘密生活,好像不太现实。

观察野生鸟类,动物学家要连年累月,风餐露宿、运用跟踪器等先进设备来进行。如今,两名初中生赤手空拳,仅以有限的时间来解密人工鸟巢,观察鸟的生活习性,确实有些像是天方夜谭。可袁日涉有股子韧劲,不轻易放弃。于是,她广泛收集资料,希望从书本当中,从身边事物中去找到灵感。

2006年8月,袁日涉注意到一则电视报道,其中提到了地震等灾害救援所用的一种名叫“蛇眼生命探测仪”的仪器。它能够通过人无法通过的狭小空间,将人的视野延伸到数米之外。

袁日涉:我们就想,如果把这个东西垂直竖起来,是不是可以窥看鸟巢啊?

袁日涉马上上网搜索,看是否能买到蛇眼生命探测仪。

袁日涉:上网一查价钱,完了,吓坏了,太贵了!在台湾卖几十万,大陆也要十几万。

对于生活在工薪家庭的袁日涉和她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天价!同学们从最初的兴奋重新跌落到深深的失望中。这个时候,袁日涉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袁日涉:上网查了一下图片,就想能不能自己组装一个啊。

袁放(袁日涉的父亲):我觉得不可能。人家是专业人员搞的东西,你一个孩子怎么能弄出来呀!

虽然家长都不看好孩子们自己制作探测仪,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袁日涉和几位同学却不以为然。他们想,不尝试尝试怎么能知道一定不行呢。

(图6)。

(6)

按照同学们的想法,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摄像头。于是,他们把目标锁定在网上聊天用的小型摄像头上。当时刚上初二的袁日涉学习很紧张,组装任务便主要落在正读初一的黄灵旃的身上。

经过一番寻找,黄灵旃找到一种小型蛇形摄像头。但是当把它放进模拟的鸟巢环境时,却什么也看不清楚。

一天晚上,冥思苦想的黄灵旃,突然冒出一个灵感:能否将摄像头和小台灯绑在一块,由台灯来提供拍摄的光源呢?

黄灵旃找到了一种小型的笔形台灯。她将台灯拆去外壳后与蛇形摄像头绑定在一块,这样就能看见巢里的情形。但是,拍摄效果让黄灵旃感到不满意。

于是,黄灵旃又开始四处寻找能够用微距拍摄的微型摄像头。经过一番曲折,黄灵旃最终幸运地找到了合适的摄像头,它能够清楚地拍摄到10厘米微距的物体,还自带光源,并且能够自动打开。但是,将摄像头送到距离地面6米高的树上,连接的数据线长了,信号常常不稳定。同时探杆配置也要长,还要能够伸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黄灵旃颇费了一番周折。

2006年10月2日,同学们终于将HY—28型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伸进了人工鸟巢,并成功地拍摄到巢内鸟的生活场景。探测仪的型号确定为HY—28, 28是因为同学们为此进行了28次试验(图7)。

(7)同学们终于成功地制作出蛇眼鸟巢生命探测仪

通过探测仪,同学们发现人工鸟巢内有许多树枝、软草和绒毛,属于典型的鸟巢环境(图8)。奇怪的是,在探测了多个鸟巢后,却始终没有发现小鸟。或许机警的小鸟平时很少呆在人工鸟巢里?而且10月份已经不再是鸟类的繁殖季节。因此袁日涉他们见到的都是鸟繁殖过后的遗迹。

(8)图组:(8-1)将探测仪伸进人工鸟巢(圆图);

17.《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篇十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唱歌课。

【指导思想】

分析歌曲的奏、旋律特点,领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感性音乐经验和情感体验。

【理论依据】

音乐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强调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地演唱。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通过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获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

【歌曲分析】

《童心是小鸟》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一只快乐的小鸟,表现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

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特点,使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啦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紧接着第二乐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唱出了少年儿童多姿多彩、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和弦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学情分析】

受各种因素制约,当地四年级学生的识谱、演奏等音乐技能均比较浅显,学生要在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中获得声音、情绪等的直接感性经验,会唱歌曲及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教学目标】

1、情感体验与音乐经验

(1)体验用音乐表达春、夏、秋、冬四季事物。(节奏不变,曲调改变)

(2)体验用音乐表达充满童趣的童年及快乐心情。(三拍子音乐节奏所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

2、基础知识与技能

3/4拍节拍、附点音符节奏、休止符、跳跃反复记号等音乐要素在歌曲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及掌握。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范唱、聆听、节奏模仿、读诵歌词、声势律动、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对歌曲曲调的深刻印象,获得直接音乐经验和情感体验,会唱歌曲。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高兴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童年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及弱起拍的准确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奥尔夫乐器、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活动一:教师钢琴弹奏歌曲《童年》,师生讨论,导入新课。

教师在弹奏歌曲《童年》时,PPT自动播放关于春、夏、秋、冬的四季图片。

问题1:学生听完看完后回答老师弹的是什么歌曲,图片上都是什么事物?(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问题2:同学们说说每个季节你们都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童年趣事:郊游、拍皮球、踢毽子、堆雪人、逮麻雀、放风筝、摘果子、戏水、捉小蝌蚪、叠纸船、叠飞机、骑竹马、跳山羊、抽陀螺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童年时期感觉最有趣、最快乐的事情,那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就是歌唱、表现我们童年美好生活的一首歌,歌名就是《童心是小鸟》。

二、歌曲学唱

活动二:聆听歌曲范唱,PPT随歌词内容变换图片,最后一张停在歌曲曲谱上。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下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三四拍歌曲)

教师简介3/4拍,即以四分音符为一单位拍,每小节有3拍。PPT出示3/4拍强弱规则及指挥图式。(每小节有三个单位拍,强弱规则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

活动三:播放范唱,教师指导学生第一拍用双手拍大腿,第二、三拍双臂交叉拍胳膊的方式感受3/4拍强弱规律,用手比画指挥图式的方式感受3/4拍的时间长度。

活动四:复听歌曲范唱,教师向学生提出聆听要求:听一下这首歌的结构,你在听的时候感觉歌曲从哪个地方起有变化、有转折,就可以划分一个段落,有几个变化就可以分成几个段落,这就是歌曲的结构,同学们用心听,听完后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分为两个段落,称为二段体,从第1至16小节为第一乐段,中间4小节用“啦啦啦啦”作了一个上下段的连接,从21至29小节为第二乐段,结尾加了一句5小节的尾声,结束在主和弦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活动五:学唱歌曲第一乐段及连接句。

1、旋律节奏提取。播放歌曲第一段范唱,PPT出示歌曲第一句曲谱,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提取歌曲旋律的节奏,并模唱。(节奏提取就是把曲谱旋律中的每个音符替换为用节奏符号“X”表示的节奏谱,休止符保持不更改)

第一乐句谱例:

PPT依次出示第二、三、四句曲谱,邀请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方法提取每句曲调的节奏并在下方对应板书出来。

全部板书提取完成后,教师问:同学们看看这四句旋律的节奏有什么异同。(歌曲的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第三拍跟其他三句的第二小节的第三拍不一样,变成了一个半拍休止半拍音符的弱起节奏,其余地方四句节奏完全一致)

第三乐句谱例:

2、练习读唱第一乐段及连接句节奏、歌词。第一遍用手比画3/4拍,口读这四句旋律节奏。第二遍用第一拍双手拍大腿,第二、三拍双臂交叉拍胳膊的击拍方式再读这四句节奏。播放第一段范唱,双手击拍按节奏唱读这四句旋律的歌词。

3、律动。用肢体步伐感受歌曲第一段的音乐情绪。(体验音乐节奏中蕴含的动作与情绪)

教师邀请学生按歌曲第一句节奏走步伐,走规范后提问学生:按这句节奏走起来后感觉像在干什么?(感觉像在跳芭蕾,变成了像在翩翩起舞的舞蹈动作)

继续播放第一段音乐范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边唱歌词边按节奏踩步,体验3拍子音乐的舞蹈感,感受喜悦快乐的心情,中间“啦啦啦啦”连接句可踩着步伐转圈律动出来。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跟着音乐,踩着节奏步伐,走起来之后就跟跳舞一样优美,是不是给人一种开心快乐的感觉?为什么这么神奇呢?短短的一句节奏,它只是一组声音信息的组合,但它包含了动作信息,给我们传递出了喜悦快乐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音乐的神奇之处,我们把它叫“声势”,又叫“通感”。

全体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边律动边跟伴奏演唱第一乐段及连接句。

活动六:学唱歌曲第二段及尾声。

1、播放歌曲第二乐段及结束句,PPT出示曲谱,讲解跳跃反复记号。

实际唱(奏)顺序:A→B→C→A→B→D

2、用奥尔夫打击乐器手鼓、碰铃、沙锤为第二段音乐伴奏,更进一步体验歌曲之美。PPT出示歌曲打击乐器伴奏谱,让学生按节奏练习伴奏。

三、表演歌曲

活动七:完整播放歌曲伴奏,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结束课程。

邀请6名学生演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跟伴奏律动完整表演歌曲。完成后进行轮换表演,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释放学生快乐的心情。

四、本课小结

上一篇:有关童话的日记500字下一篇:优秀少队辅导员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