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精选5篇)
1.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 篇一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
一、总体设计
1、教学要点: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学科方法
1、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
2、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4、课时安排: 1课时
5、教具: 多媒体平台
二、教材分析:
由于当今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癌症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了解癌症的病因、了解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就会使我们减少患病机会,这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人口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种种危险和错误的生活方式就显得很有意义。
本节知识与当今许多科技新进展热点问题都有紧密地联系,因此能联系实际了解或解决一些实际题就显得很重要。也会激发学生了解科学的积极性,也是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契机。
三、教学设计:(自主、合作、探究)
(一)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
出示本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导言:
〖提问〗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有关癌症的情况,就你所知,你听说过哪些癌症?
〖学生回答〗肝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皮肤癌、血癌(白血病)、脑癌、前列腺癌、舌癌等等。
〖问题探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日光浴使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成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表皮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
2.(1)尽量不在紫外线强烈辐射的时间和地点长时间进行日光浴。不同的地区由于经纬度不同,因而日照强度过强的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引导学生调查当地的紫外线辐射的情况。(2)涂上防晒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伤害。(3)使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适当减少紫外线辐射。
3.臭氧层可以部分吸收紫外线。当臭氧层被破坏时,过多的紫外线辐射有可能伤及表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癌。
〖问〗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如果出现异常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板书〗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问〗(分四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什么区别?
2、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3、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
4、怎样预防癌症的发生?与预防禽流感AI、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措施有什么不同?(教师巡查指导,待学生讨论分析后由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代表发言〗各小组组长代表发言汇报,经过全体同学的质疑和探讨后得出:
1、题可以带出癌细胞的概念: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值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一、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是: ①恶性增值的“不死的细胞”:能够无限增值; ②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的细胞”:形态结构变化; ③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的细胞”: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少,因此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二、致癌因子
⑴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
⑵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联苯胺、烯环烃等。
⑶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瘤病毒。
〖练习1〗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是哪种致癌因子引起的癌症?
(1)二战时日本受原子弹爆炸影响,幸存居民经29年观察,发现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高,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也越高。(物理致癌因子)
(2)
3、4-苯并芘是煤焦油的主要成分,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增加,可能与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废气等气体有关。(化学致癌因子)
(3)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唯一能使人类致癌而动物不致癌的物质。(化学致癌因子)
3、细胞中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其中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则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值。
癌症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提问〗癌细胞、原癌基因和致癌因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回答〗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使原癌基因被激活,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畸形分化为恶性增值细胞,即癌细胞。
4、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远离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同时要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采取防护措施。
〖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病从口入”也适用于癌症。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苯并〔α〕芘等。
2.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提问〗预防癌症的措施,能同时预防禽流感和预防SARS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禽流感AI 1.尽量不跟候鸟、活禽接触。专家建议:接触禽类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2.注意日常消毒。在70℃时加热数分钟或者阳光直射40到48小时以内,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3.重视疾病预防。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市民出现流感症状,无需紧张,但应及时就医,对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必须进行禽流感排查。
4.不要去疫区旅游。非典型性肺炎SARS:
最有效预防SARS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市民应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打喷嚏、咳嗽或清理鼻子后要洗手;
2.保持空气流通;
3.避免前往人多挤迫及空气流通不佳的地方;
4.若出现呼吸系统受感染征状,立即求医;
5.若呼吸系统受感染,应戴上口罩,减低疾病传播的机会;
6.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及足够休息,减轻压力及避免吸烟,建立良好的身体抵抗力。〖随堂练习2〗
1、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细胞内原癌基因的激活 B、物理致癌因子的刺激 C、化学致癌因子的刺激 D、病毒致癌因子的刺激
2、检测某一植物组织,发现其分解有机物速率减慢,且细胞萎缩。该细胞正在()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3、下列哪组是细胞癌变的特征()
① 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减低 ⑤色素沉着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率减慢 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4、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A、细胞增值 B、细胞分化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
5、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能无限增值 B、形态与结构出现畸形变化 C、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D、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6、当人的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说明该细胞已经完成()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癌变 D、细胞衰老 A C A C D C 〖小结〗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恶性增值的“不死的细胞”; ②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的细胞”; ③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的细胞”。
2、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则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值。
4、预防癌症发生的措施: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远离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同时要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采取防护措施。其他探究活动
1.查看有关癌症的信息,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诱发癌症的因素、癌症的治疗方法及原理、向家人及所在社区做保护环境预防癌症的宣传。(可以锻炼社会工作能力)
(1)可以通过办专栏或宣传窗的形式在学校或社区进行宣传。(2)编排成文艺节目形式如小品、校园短剧等进行宣传。
(3)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与父母一起对家居环境进行调查。找出污染致癌的不良环境因素,制定整治改进措施。
(4)与家庭中有吸烟习惯的成员进行交谈,把自己学习到的有关知识传授给家人。做一回小老师,使科学知识、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关卫生保健知识在家庭里得到普及。
2.查看有关白血病的相关知识,了解骨髓捐献的常识。(1)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查找有关书籍资料
(2)可以去医学院校或红十字会等有关机构进行采访。
(3)可以请有关部门的老师、学者或专家做专题科普讲座。3.调查自己家居环境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可以诱发癌症的污染源。
四、作业布置
练习一二。〖提示〗基础题 1.(1)√;(2)√。
2.癌细胞的特点:细胞增殖失控,能够无限增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拓展题
1.提示:不都是。如果早发现,有些癌症完全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治愈,如乳腺癌、胃癌、肠癌等。
2.提示:(1)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肺癌。(2)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肺癌。
五、德育渗透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健康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六、反馈总结
学生对于此方面内容积极且了解丰富,鼓励他们把自己知道的讲出来,控制节奏,不让课堂的气氛比的混乱,同时对每个学生的点评要注意与课程的结合。
2.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 篇二
2011年在江苏省试行的注册入学是指考生根据院校提出的报考条件和录取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向1—2所试点院校提交注册申请;院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职业中学对口单招成绩、专业技能要求),以及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在一定计划范围内,根据院校招生章程,择优确定拟录考生;考生在拟录院校中,根据实际,最终选择确定1所就读学校的录取模式。
一、征求平行志愿
在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各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 3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填报结束后省考试院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1. 征求平行志愿的重要性
(1)是平行志愿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从前面介绍的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我们可以看出,有些考生的电子档案由于志愿填报上的原因没有被投出去,甚至有些还是高分的考生,因为这些考生填报的院校录取情况都较好,考生平行志愿阶段落榜。即使有些考生电子档案投到了所选的高校,由于投档比例的原因,还是有近百分之五的考生会被退出来。因为平行志愿档案只投一次,这些被退出来的考生是不能再投到所填报的、符合条件的其他学校。在志愿填报时,所有考生都不知道各院校录取成绩,只能靠估计,这种填报的盲目性必然会使填报的院校志愿不够均衡,也就造成了部分考生的落榜。因此征求平行志愿是平行志愿录取的重要环节,也是尽可能减少高分考生落榜和进档后退档现象的弥补措施。
(2)给平行志愿退档或未投出档案考生的再一次机会。不管是未录取的考生还是高分退档的考生,他们在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就意味着本次平行志愿录取时尽管成绩达到了本批次省控投档线,但不幸落榜。这时征求平行志愿就是能够在本批次给这些考生最后一次录取机会。考生只要抓住这次机会,被录取的希望还是很大的。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符合征求平行志愿的条件有:
■ 在本批次招生中未被任何高校录取的考生;
■ 未被投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报考非英语语种的外语专业的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科优秀学生等特殊考生;
已录取但学校或专业不合意愿,并拟重新填报志愿的考生,不符合征求平行志愿条件。
2. 与平行志愿的区别
征求平行志愿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与平行志愿混淆,所以习惯上大家都称呼征求平行志愿为征求志愿。与平行志愿相比,征求志愿有如下的不同:
(1)填报时间不同。各批次平行志愿由考生在录取工作开始前预先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是在每批次录取过程中、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填报。可使落榜考生在每一个批次仍有弥补的机会。
(2) 填报对象不同。填报征求平行志愿为符合本批次填报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已被录取或不符合本批次填报条件的考生不能填报。这样就减少了招生录取期间的工作量,使招生工作效率更高,提高了考生志愿的匹配程度,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
(3) 填报方式不同。平行志愿是考生在录取前进行填报,应届学生一般由所在学校组织,而征求平行志愿是由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上网填报,必须按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亲笔进行确认,未经确认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工作(第二阶段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不需要现场确认)。平行志愿是在录取前填报的,在录取过程中不再填报志愿,征求平行志愿是在每一批次录取后,下一批次录取前的规定时间进行,而且不再组织一起填报。
3. 时间安排
在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根据平行院校志愿的批次数,今年征求平行志愿将分成7次。
征求平行志愿每一个批次的时间很短,规定严格,考生只有在规定的时间,通过网上填报才有效,如果一旦错过了时间就失去了填报的机会,也就浪费了征求平行志愿录取的机会。因此省教育考试院在每位考生的准考证上都印上了这张时间表。
4. 如何进行征求平行志愿填报
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http://www.jseea.cn)、新闻媒体等渠道,及时向考生、社会提供考生录取或预录取情况和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及招生人数等信息,为考生提供查询服务。考生在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时,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还须达到高校提出的等级要求。具体流程图如下:
5. 填报中的注意点:
(1) 预测录取成绩。在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征求平行志愿的学校、专业及征求人数的同时,还会公布填报的成绩和等级要求,那么有很多考生认为只要自己的成绩达到了这所学校的录取成绩,那么就会被录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一些较好的学校,由于征求平行志愿填报的人数很多,征求平行志愿的录取成绩会高出平行志愿录取。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征求平行成绩都会比平行志愿录取时的成绩高一些。所以考生填报时切记不能踩着线进行填报,否则会重蹈覆辙。当然也有些院校的录取成绩与平行志愿的成绩相同,这主要是一些征求平行志愿的人数较多的学校(一般指超过了学校录取人数的百分之十以上)。还有一些学校的录取成绩很高,但征平的专业对考生来讲缺乏吸引力,也会使征求平行志愿的成绩不高。总之考生在征求平行志愿填报时应该对学校的成绩留有较大的把握。
(2) 确定录取信息。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就要进行征求平行志愿工作。此时由于时间的滞后性,一些预录取的考生还查不到自己的录取情况,此时会很着急,担心如果没填报征求平行志愿的话会错失机会,也有考生会担心如果自己被录取了,但又填报了征求平行志愿,会不会影响录取。其实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考生即使查不到录取情况也可以上网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因为网上填报系统会设定程序,只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填报,所以考生只管填报。至于能不能填报是由省考试院的系统把关的。如果考生不能填报就说明已经被录取,只是信息还没有及时的更新。
(3) 不会统一组织填报征求平行志愿。这是一个最容易失误的环节之一,每年都会有考生和家长认为征求平行志愿是有组织、会有人告知的,甚至还有考生和家长过了填报时间才意识到这一个问题。所以特别要注意的是,征求院校平行志愿是需要自己随时关心、查询和及时填报确认。
(4) 时间紧迫。这主要是由于每一批的征求平行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都要穿插在每一批平行志愿之间进行,时间有限。尚未录取考生一定要注意时间表上的具体时间,要提前准备,给自己留有充足的时间对征求平行志愿的学校进行了解、分析、比较和权衡,切不可因为时间仓促而匆忙填报,因为与平行志愿一样,征求平行志愿一经确认也是不容反悔的。
5. 专业服从。专业服从是指如果考生成绩达不到投档学校所填报的专业,是否愿意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服从所报考的学校尚未招满的专业中学习。
在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和艺术类的每所院校志愿中,均有1个专业服从志愿。该志愿的含义为:考生填报了“是否服从其它专业”志愿后,表示愿意无条件服从该院校本批次本科类的所有专业。
二、服从志愿的填报
1. 为什么会有服从志愿
在平行志愿和征求平行志愿投档后,有部分考生虽然上了学校的录取线,但由于院校或专业的填报上还是会有出入,仍会出现少量的考生上线但未录取,同样院校的部分专业出现计划尚未完成的现象。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上线考生不至于落榜,也为了使高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尽量好地完成,采取的一种录取措施。当征求平行志愿录取结束以后,如果再进行一次征求平行志愿或者平行志愿的填报,肯定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时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高校完成招生计划,减少考生落榜的人数,平行志愿方案设计了院校服从的环节。
2. 院校服从流程
填报征求平行志愿的考生在填报征求平行志愿的同时,也填报了院校服从志愿,在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表中,设置了“是否服从其他院校”栏,考生可以选择填报愿意服从的10所院校代码;在体育类、艺术类征求(平行)志愿表中设置有“是否服从其他院校”栏,考生可以填报愿意服从的6所院校代码。其中艺术类“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仅适用于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和专业。院校服从志愿的含义为:考生愿意无条件服从所填报的10所院校和专业。省教育考试院将按从左至右顺序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投档。具体流程如上图(P53页)所示。
3. 服从填报的时间与方式
院校服从和专业服从都是在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时进行的,考生在这个阶段就应考虑是否选择服从,慎重填报。
经常有考生和家长过了这个时间才想到要填报,也有家长根本不知道可以填报服从志愿,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由于过度将注意力集中在平行志愿的填报上,即使填过了征平志愿也记不起自己到底有没有填服从志愿或者是怎么填的。因此作为成熟的考生与家长应谨慎对待志愿填报的每一项工作,并记住自己的填报志愿。
4. 服从填报如何把握最后的机会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院校服从还是专业服从都是考生能够把握录取的最后机会,如果考生选择专业服从,一旦档案投进了一所院校但由于专业填报得都太高了而面临退档,专业服从是最后一个还能被这所学校录取的机会。如果考生选择院校服从,一旦所填报的学校都太高了档案没有被投出,院校服从是最后一个还能被本批次学校录取的机会。
当然这一机会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无论是专业服从还是院校服从,都只能服从学校和省教育考试院按一定程序安排的尚未录满的专业或院校,这时服从到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自己都作不了主,只能由程序来操作。因此笔者建议选择专业服从的考生应该将学校的6个专业志愿全部填满,选择院校服从的考生应该将本批次所有学校的志愿全部填满。因为与其让考试院或院校替你随机地安排学校和专业,不如自己把握机会掌握主动权。
三、注册入学志愿的填报
专科院校的单独自主招生与注册入学是江苏省今年率先实施的招生改革,由于自主招生工作已经完成,所以本文不作讨论,重点讲解一下注册入学的内容:
2011年江苏省在部分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根据有关文件介绍其主要方向是力争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完善,逐步在高职(专科)院校全面实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生以中等教育阶段在校学习成绩、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论等直接申请注册入学的招生录取模式,也就是在这个层次的考生将淡化高考,而强调注册。
1. 什么是注册入学
注册入学是指尚未录取的文、理考生,根据院校提出的报考条件和录取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向1—2所试点院校提交注册申请;院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职业中学对口单招成绩、专业技能要求),以及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在一定计划范围内,根据院校招生章程,择优确定拟录考生;考生在拟录院校中,根据实际,最终选择确定1所就读学校的录取模式。
2. 注册入学的学校是哪些
2011年,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和3所原在专二批次录取的省内公办院校参与注册入学试点。今后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试点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2011年,对于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首先在文科类、理科类专业中进行试点;同时,试点院校中部分与中职可衔接的专业,经省教育厅批准可面向中职学生进行注册入学的试点。
3. 注册入学考生的待遇
注册入学计划与统一录取计划的性质完全相同,其招收的考生,除录取方式不同外,在校待遇、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及毕业文凭等均与统一录取的考生相同。
4. 注册入学的时间和流程
在高职(专科)统一录取批次结束后进行。面向中职学生的注册入学工作,在高职(专科)院校对口单独招生统一录取结束后、6月底前进行。
注册入学共分三轮进行,每轮均包含以下三个过程:
(1) 考生申请:符合注册入学条件的考生,通过网络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注册入学管理平台,同时可向两所院校提出注册申请。
(2) 院校审核:院校依据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按照录取原则,对提交注册申请的考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考生即为院校预录考生。
(3) 考生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自行上网查询申请结果,凡被院校预录的考生,须选择确定最终拟被录取的院校。考生确认预录信息后即注册成功。
5. 注册入学的注意事项
(1)江苏省不再划定统一的注册入学录取分数线,由各个进行注册入学的院校提出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
(2)凡注册录取到三所公办专科校的考生,一律不得转入非注册入学(即统招)专业的学习,只能在注册入学试点的专业范围内互相调剂。
6. 注册入学的形势分析
上面5点内容只是今年江苏省注册入学的总体安排,具体到真正的填报和录取情况又会有很大的不同,笔者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点:
(1)生源紧张的趋势力增加。今年全省考生数不到50万,但招生计划维持去年的规模,去年在专科阶段生源已经出现了紧张,估计今年注册入学也将是这种情况。
(2)各校的冷热将会不均。由于各民办校的办学条件和地理优势差别较大,再加上有三所公办的专科学校参与,预计今年的注册入学将会出现两极分化,条件好的学校招得满,条件差的学校没人报。
(3)尚未录取的考生在注册入学阶段会受到很强的宣传攻势。显然民办学校在招生宣传上一向是主动出击的,特别是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对考生逐一做工作。甚至还有一些院校会在上一批次没有录取前就开始工作。
7. 注册入学的实战攻略
正是因为在这种形势下,剩下的未录取考生更应该把握大局,沉着应对,选到一所心仪的民办高校。由于今年是注册入学的第一年,有很多情况与政策还不是十分明朗和完善,因此也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总体上我认为要采取“一慢二看三慎重”的填报策略:
(1)一慢是指决策要慎重。因为民办校通常采取的招生宣传策略是盯人紧逼的办法,很多考生与家长咨询了一所学校后就会被牢牢地盯住,这些学校会采取各种方法吸引考生去报考,甚至还会主动要求考生提供准考证号和密码代为填报。有很多家长在这种攻势下纷纷投降,不再进行其他学校的选择。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能被一所学校的宣传弄晕了头,而放弃了主动选择权。越是盯得紧的学校越是要慢一点决策。慢的第二个方面是指注册入学将分三轮进行,并不是一次填报不好下面就没有机会。在第一轮填报时,招生计划少且收费低的三所公办学校预计会占到优势,而其他民办学校除个别形势较好以外,估计大多不会在前二轮招满,因此报考这类学校的考生大可不必急着去填这些学校,通过第一轮以后还是会有很多机会,切忌不要被高校招生宣传人员,甚至中学的班主任催着去填报,更不要将自己的填报工作交给其他人来完成。
(2)二看是指多看看。多比较,多分析,多权衡,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各校的优缺点。随着与高校沟通的进一步加深,说不定学校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承诺。学校在宣传时,总是只讲好的方面,甚至个别学校可以将自己讲成是“赛清华、超北大”。光听学校招生办的宣传肯定是片面的,要学会自己分析和判断,通过前面我们介绍到的方法去真实地了解所选择的学校。考生在看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分析,在注册入学阶段,民办学校占绝大多数,这些学校的招生宣传将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其中一条重要渠道就是通过考生原来中学进行,经常会采用通过考生原高中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权威来影响到考生。因此考生与家长在选择注册入学的学校时要多依靠自己,不要太依赖其他人,以免被误导。
(3)三慎重是指慎重填报。注册入学虽然有三轮,每轮可以选两所学校,这样的选择明显与平行志愿录取时有些不同。很多家长会在填报前与学校沟通,得到确认的答复后才会填报,但一所学校除非招不满,可以来一个考生承诺一个,否则是无法在知道所有考生的成绩前,明确知道应该录取哪个考生。所以能够承诺的学校估计不会招满,因此不一定要在第一轮就报考,相反,填报时可以将认为较好的学校填在前面,哪怕没有承诺也是有一定机会的。
慎重填报的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一旦被自己填报的学校录取了就不得反悔,也就是说不能再录取到其他学校去,即使有更好的学校可以上也去不了。哪怕是你不去上,省考试院也已经将你的录取状态变为了“已录取”,电子档案不会再投到其他高校去。即使有一些学校承诺可以录取你,也是没有用的。
3.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篇三
作者:岚山区实验中学 李建军
【教材分析】
学生在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研究光的传播特点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所以在本节课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折射的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为探究实验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经历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学会应用“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教学重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教法】
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类比法。【教具和媒体】
自制的鱼叉、玻璃砖、激光笔、水槽、水、圆表盘、碗两只、硬币、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活动“叉鱼比赛”。师:教师课下自制一个叉鱼工具,玻璃套筒里面加直钢丝,目的能够起到瞄准作用。生:各组学生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只给他们一次机会,学生争相上台瞄准叉鱼。现象是一次叉鱼不中,很多学生急于进行第二次瞄准,老师及时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以上的现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光的折射”的探究,就可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制定瞄准器目的在于排除路线不稳的干扰因素)。
二、进行新课
(一)光的折射的概念
师:演示实验:(如图)自制光的折射演示教具 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多媒体出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引导学生认识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法线以及入射角、折射角。
设计意图:光的反射定律学生比较熟悉,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师:我们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大家讨论一下,光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生:讨论、思考后提出猜想。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出示探究目标: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师:介绍实验器材。自制水槽,下面是中空部分,可以把激光器放在下面往上照射,探究由水到空气的折射现象。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师:巡视指导。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为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可以把我们在白屏上找到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的路径按照几何的作图方法画出来。因为两点决定一条直线,所以在找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传播的路径后,点两个点就可以将其传播路径画下来。探究1: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所需器材和方案。
巡视分组实验(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引导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换成其他介质光也会发生偏折吗?指导由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从而引出折射现象的定义。师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定义。探究2:光的折射规律
采用类比法,结合光的反射规律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需研究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利用刚才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利用白屏画出光路图。
(1)实验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以水面做界面,圆心做入射点,让光源射出的光束斜射到自制仪器的圆心上。这时可以看到在入射点O处,有一条较暗的反射光线;另外还有一条较明亮的光线射向水中。根据器材中的刻度线可以知道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2)实验观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从而强调发生折射的条件。这时入射光线垂直于界面射向圆心,因而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观察光线进入水中后,有没有发生折射。
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在纸上,这时的折射角多大?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对学生作的光路图进行点评,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作以说明。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锻炼。亮点所在能够设计改进实验器材,并能把实验结果展现在图纸上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三)解释折射现象
师:引导学生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同学总是把叉子叉在鱼的上方。(配合播放光路图)教师提问:有的同学喜欢游泳,看水只有齐腰深,可到水中就不止了,这是什么原因。师:同学们学了光的折射知识后,要懂得应用到生活中,在游泳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教师提问:你见过海市蜃楼吗?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总结:我们已经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实严格地说,光只是在均匀的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疏密不均,光线就不会沿直线传播而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传播路径。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之一所在。
设计意图:在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上回顾课前的叉鱼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结合板书)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四、练习
教师发练习题,并反馈结果。学生练习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定律
三、解释折射现象
【教学反思】
为了做好《光的折射》的教学设计,我认真研读教科书、教参、课标、其他的课外资料、上网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在翻阅查找中思索,寻找教学的思路,感悟着物理教学的理念。
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情境,采用叉鱼比赛,为了让学生排除其他的干扰因素,自制一个带瞄准器的鱼叉,可以让鱼叉沿着计划的路线前进,更加激发学生叉鱼不中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完全地调动起来。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设计所在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住学生的思维从而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把演示实验上成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效果明显提高。不足之处:
1、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后面时间不够。应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本节课显得更完整。
2、本课难在“探究”,因为学生初学物理,他们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形成,实验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实验过程耽误时间较多。【参考文献】
《新人教版教材》、《教学参考》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在水中出现的岸边树木的倒影
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
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
D.从岸上看到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一些
2、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右边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灯光下,墙壁上出现人影
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D.人们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
二、填空题
1、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折射角是________,MN的________是玻璃。
4、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________像,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________射到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夫,这是因为在光的________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4.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 篇四
这学期本人承担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教学中,我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缺少主体参与。本学期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我们去发现”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够应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在教“愉快的收获”这个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开了一个丰收会,让学生展示一学期来的学习成果,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4、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你好,祖国妈妈”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要求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我布置学生与爸爸妈妈一起,通过上网、看报、走出家门等方式,了解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升华爱国情怀。
5、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班主任兼品德教师,我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献出我们的爱”这个单元教育学生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要求学生诚实友爱,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5.第四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能力目标:表达交流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本着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改变以往由教师直接说出生态系统概念、组成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多边互动的形式,即教师巧妙地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①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内容。在新课标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的知识体系则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和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另外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展示影象资料和学生搜集的图片。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抢答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细胞的分化教学反思07-07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教学反思11-02
细胞的分裂教学设计06-21
细胞教学设计06-13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节的教学设计06-16
细胞生物学教学计划08-05
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09-28
细胞膜优质课教学设计09-28
【教学设计】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及无机物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