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精选10篇)
1.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 篇一
安徽省滁州二中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五单元《无锡景》教案
教学过程:播放无锡的风光片问: 整个画面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讨论} 师:大家说的太棒了!一曲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笔下“日出江南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样的美景。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江南山水般秀丽,柔美、细腻.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无锡景》,体会他给你带来的感受。播放《无锡景》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游玩了无锡,大家都了解了无锡的哪些方面? 生答:无锡的风景如画……(说的好的同学,给以掌声鼓励)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在这首歌曲中,我们欣赏到了更多的无锡风景,如:梅园、鼋头渚、惠山、天下第二泉等等,同时还了解了无锡的特产,泥人,真是美不胜收.师: 刚才我们欣赏了<无锡景>,可能同学们只顾着欣赏秀美的风景没有更多的听歌曲的旋律,下面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注意认真听歌曲的旋律,听完后回答老师几个问题.师: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呢?(是婉转抒情的还是热情爽朗的)生答
师: 歌曲具有怎样的一种风格呢?(是清新,秀丽的还是粗旷,豪放的)师:歌曲以清新、秀丽的风格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让人耳目一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江南山清水秀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江南音乐婉丽柔美的风格.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流传极广的《无锡景》。首先请听老师把这首歌曲来表现一遍。
教师范唱(两段)师: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现在请同学们来试试看,请跟随我的琴声,轻轻的哼鸣,哼鸣时要注意,表情放松,面带微笑气息连贯流畅,声音柔和圆润,好,听过门…… 学生哼唱(一段)
师:大家唱的很好,来看一下歌曲的拍号,2/4拍,2/4拍的划拍形式是怎么样的呢?(生答)对,很好,一下一上,(教师手势演示)让我们用划拍形式来表现一下歌谱,准备,听好过门…… 学生划拍唱谱
师:同学们唱的很认真,在唱的过程中,有没有感觉有不好把握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找出它,解决它。生答
师:(1)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解决(2)用鼠标在屏幕上显示
1.切分音--注意节奏、打破常规的强弱规律 2.附点音符的时值 3.前倚音
4.旋律线--如江南的小桥流水,呈下行趋势,这条旋律线贯穿着整首乐曲。(在屏幕上显示)师:好,解决了难点,现在让我们再一起把歌谱完整的表现一遍。(教师钢琴伴奏)师:真是非常的棒!歌曲的拍号是2/4拍,那么它的强弱关系是什么呢?(生答)让我们用一种律动的形式来表现这种强弱关系,比如,用拍手表示强,拍肩表示弱,现在请同学们讨论、思考,你--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强与弱,互相讨论一下。(学生活动)师:老师请同学们来说说看 学生表现
运用律动形式朗读歌词,师先范读(一段)。学生集体读第二段。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现在让我们运用律动形式跟着音乐把歌词来唱一唱。(第一段)
师:恩,唱的真不错,节奏、音准都把握的比较恰当,那么歌曲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呢?(生答)师:很好,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的赞美之情,那同学们想想,怎样才能把赞美之情表达出来呢?首先情绪饱满,其次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带微笑,真正的发自内心来感叹,赞美,下面,我找位同学来试试,(进行适当评价)这是首江南民歌,大家知道江南人说话轻柔,细腻,请同学们来看 下每句顿,逗处常用”呀”.”么”等衬词衬词,表现了亲切.柔和的语调,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我们不仅感情表达要到位,同时歌曲所表现的地方特色我们也不能忽略.下面同学们可以在下面试试,请位同学来表现下(进行适当评价)让我们一起把歌曲的四段完整的表现一下。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领唱其中的一段,(选择一名学生--好,请你来)第一段请我们的女生来表现,第二段请我们的男生来表现,第三段请这位同学领唱,第四段大家齐唱,让我们一起带着律动来表现。学生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唱的都很投入,不仅节奏把握的好,同时把歌曲的情绪以及地方特色也表现出来了,领唱的同学声音很甜美,大家给她来次掌声!
五、江南丝竹
师:江南不仅有众多优秀的民歌,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器乐曲,江南丝竹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什么是江南丝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里的丝代表的是丝弦器乐,如:琵琶、二胡、扬琴;(屏幕显示)竹代表的是竹管器乐,如:笛子、萧等等。(屏幕显示)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首由江南丝竹乐队表演的(三六),来感受江南丝竹乐的风格.师: 江南丝竹乐队是一个小型乐队,她没有大型管弦乐队磅礴浩荡的气势,江南丝竹乐向人们展现的是简单,轻盈,细腻,幽雅,委婉的风格,符合江南的地方特色.七、课堂小结
师: 现在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和欣赏,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江南是一个风光 ,人文荟萃的地方,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去接近和了解民间歌曲,民间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2.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2.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2.质疑自探
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象的?
(2)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象的内容及想象过程。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1)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2)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象,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象的手法。2.分组学习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指导。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象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象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这种想象,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2.释疑巩固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象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师生共同小结,形成板书。2.拓展运用
(1)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2)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板书设计: 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街灯
} →天上的美丽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3.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 篇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到了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濛濛的小雨、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早春草色让诗人赞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春》,一起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春天。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
2、学习通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活动过程:
1、活动一:变课文
课文3-7段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画面,你能给这些画面加上一个小标题,使课文的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加明确吗?(建议:抓住景物主要特征,以形容词+名词的形式概括)自主思考→小小组讨论,确定展讲同学→全班展讲
1自然段,盼春; 2—7自然段,绘春; 8—10自然段,赞春
第一部分:人盼春,大自然报春。第二部分:人赏春,大自然绘春。第三部分:天人合一赞美春。作者在赞美春的时候,始终把春天比作什么?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显得多么亲密和谐!
2、活动二:读课文
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画面进行朗读展示,读出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气息。(建议:通过对关键词的朗读处理,读出景物的特点)
小组讨论,明确展示语段,统一朗读处理,确定展示形式→小组试读→全班展示(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示例:我喜欢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叠词“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第二句由近而远,描写春草无边无际,口语“满是的”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再侧面描写,第三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四句写出喜爱之情。)
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地上;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 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
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雨的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准确运用“斜织”、“笼”等词语。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活动三:说课文
以上列出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扣住景物特点,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建议:可以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描写角度、准确生动的词语等角度入手进行赏析。)
自主思考→小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确定展讲形式→全班展示
示例:我喜欢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三、课堂小结,学生自我完善。
1、学生自我总结,老师补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作者的思路,感受到作者语言的美。
2、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的方法。
让我们与春天一同上路,比梦想走得更远!把握人生的春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春》教师稿 第二课时
一、教师导入: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请学生个性背诵部分语段,检查上节课的背诵任务。
3、请学生展示“课前自学”的内容
提示:前面我们已经理清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接下来咱们就要重点品味课文的语言了。本文的语言非常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下面老师就引导同学们来抓住几个精彩的地方感受本文语言的特色。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可不可以删去一个“盼望着”?两个“了”字表达作者的什么心情?)
(不能删,两个“盼望着”运用反复手法,表现期待春天来临的殷切心情;连用两个“了”字,表达了作者盼望终于实现的喜悦心情。)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中的“偷偷”和“钻”写得很精彩,你能说一说它们各自写得好在哪里吗?)
(“偷偷”地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一份惊喜;“钻”则写出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中的一个“闹”字可以不可以换成“叫”为什么?)
(不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觉;“闹”字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呈现出蜜蜂辛勤采蜜的繁忙景象。)
4.“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特点。)
5.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自己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一句中的“卖弄”一词本是贬义,用在这里恰当吗?写出了小鸟的什么情态?)
(这是反话正说,写出了鸟儿在春风的沐浴中的欣喜欢快之情。)
6.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中能否把“逼”换成“晃”?为什么?)
(不能。“逼”字运用拟人手法非常强烈地突出春雨滋润后的小草的新鲜青翠的特点,如果用“晃”则不足以突出。)
7.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是结尾的三个比喻,请说出这三个比喻各自写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句能否掉换位置?以及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受?)
(这三个比喻分别写出春天的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春天是健壮有力的。这三个比喻句不能换位置,因为它是按照春天的生长顺序而写的。这三个比喻句集中表现了作家对春天不可遏制的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活动二:写春天的景色,容易流于一种形式,即往往习惯于描写春天到来的一种共性,如春花开、春风吹、春雨柔等,但却忽略了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本地春天独有的特点。朱自 清写的是江南水乡独特的春天,你能写一段话描写你所在地的春景吗?(结合当地景物,突出特点)
三、当堂总结
1、主题思想: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
2、写作方法:如何描绘美丽的大自然——
①、学习细心观察、多角度描绘事物的方法
②、学习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
③、学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刻画景物特征。
(1)内容方面:
文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2)结构方面:
文章是怎样扣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景的?
分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如:春风图中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3)主题方面:
课文以三个比喻句结尾,请默写出这三个比喻句,说说他们赞美了春的什么,并说说这样的排列顺序与文中的春景描写有什么内在联系?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4.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诗歌结构。
2.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理解华南虎象征意义。3.理解诗人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虎”的成语,现在请大家说说。生回答(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视眈眈、虎口拔牙、虎头虎脑、虎头蛇尾、龙潭虎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历来被古今文人所喜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能震撼人们心灵的华南虎的内心世界。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华南虎,中国特有珍稀虎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自然界是顶极动物。由于栖息空间缩小、过度捕猎等原因,目前总数不足40只,这意味着华南虎比大熊猫更稀少、更珍贵,面临灭绝的危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把华南虎列在世界十大濒危物种首位、最优先保护的虎种。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识别特点: 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2)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
牛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蚯蚓和羽毛》。牛汉著名诗歌作品:《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
(3)本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期间。作者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被囚禁的老虎,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三、整体感知
1.华南虎在困境中不屈服,囚禁中力争自由和人格独立,拥有高傲不羁的灵魂。本诗创作于“十年**”的特定时代。这是一个囚禁生命、戕害灵魂的年代。诗人以一颗敏感的心,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悲怆和苦难,同时也感受到了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的顽强斗争精神。2.自读这首诗,品味诗中含意。3.小组内互读,交流研讨不懂的地方。
四、研读赏析
1、百兽之王的华南虎受到怎样的待遇?
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趾爪被“活活铰掉”,坚硬的牙齿被 “钢锯锯掉”。观众“砸”、“呵斥”,肉体上和精神上都饱受折磨和屈辱。
2、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3、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说明。华南虎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4、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5、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6.作者最后写“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7.诗人为什么没有被风景如画的漓江景致吸引,却偏偏被这只笼中之虎深深触动?是华南虎的什么深深触动了他?你从哪里看出来?
尊严在不自由中顽强地高昂着,生命在囚禁中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意志在暗夜中显示出更加灿烂的光彩,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令人惊异的升华!老虎虽然被困笼中,但它依然有一个高傲不羁的灵魂,为争取自己向往的生活而不懈抗争„„ 8.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和感情。
本诗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成功地将人类的境遇、灵性、感情赋予新的形象。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在悲怆和困厄中,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五、拓展延伸
1.有关“虎”的成语有哪些?
龙潭虎穴、龙腾虎跃、虎踞龙盘、生龙活虎、虎视眈眈、虎口拔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生活中还有许多具有华南虎这样拥有不羁灵魂的人物,你列举出在困境勇于与命运作顽强抗争的“老虎”吗?
例:贝多芬、布鲁诺、谭嗣同、瞿秋白、霍金、海伦凯勒等。3.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 2 首诗中得到启迪。
六、课堂小结
正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我们要有虎的精神,以自己强大的精神来开拓人生的荆棘路,做生活的勇者、强者、胜者!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
5.第一周音乐教案:亲亲我 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2、尝试用替换歌词的方法演唱歌曲。
3、体验向亲人倾诉的快乐。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磁带CD。
2、一个布娃娃“宝贝”。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感受宝贝需要妈妈亲一亲。怀抱“宝贝”并 以宝贝的口吻范唱歌曲。
A、第一遍范唱后邀请个别孩子上台亲戚你宝贝,感染愉快情绪。B、第二遍范唱后请幼儿集体飞吻宝贝。C、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宝贝唱了什么?你喜欢妈妈亲亲你吗?为什么?亲亲你表示什么意思呢?宝贝
请妈妈亲亲哪里?
2、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表演歌曲。{以夸张的口形提示歌词,鼓励幼儿以宝贝的口吻表演歌曲,演唱完后,教师扮演妈妈去亲宝贝,用身体的接触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激励唱的欲望。}
3、用替换角色的形式反复刺激幼儿替换“妈妈”演唱歌曲。{减少单一反复学唱的枯燥} 教师:妈妈亲过了,你们还想要谁亲亲呢?(爸爸、爷爷、奶奶等等)
6.音乐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六
1、在新学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有高昂的兴趣参与学习。
2、熟悉新学期音乐课的要求,并能够有意识的去遵守,以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自己。
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
一、
二、
三、教师去教室带队,提醒学生遵守排队和上楼的秩序 进教室,给新转来的学生安排座位。
师生问好 重新组队
1、重新组队,同学之间根据能力和男女生的搭配重新组成4队。
2、组员分学号,组长轮流制。
3、新学期课上比赛的规则和计分板的使用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真实客观,学会欣赏别人
(比赛规则:上课各环节、回答问题、比赛都能为小组争得一分,得到一分就在计分板上放上一颗吸铁石,下课算总数。
总数胜出小组可以在教室后方的花朵墙上在自己小组的花朵里贴上一颗笑脸。
整个学期结束后笑脸最多的花朵就是冠军组。
)
四、讲述新学期的要求
1、按小组安静排队,有秩序的进入教室。
不迟到和早退。
2、进入教室后不得高声喧哗打闹,保持安静状态
3、认真保持教室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纸屑。
4、课上发言积极有序,有礼有节;为小组多争分
5、做到爱护公共物品,正确使用公用课本、乐器,小心轻放。
6、(高年级上课带好三样学习用品:文具、五线谱本、口风琴。
)
五、习惯养成训练
听音乐做出相关要求:
1、起立、坐下: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2、安静、归为: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3、师生问好:新学期新的问好歌。
4、找朋友队形: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5、小组拉圈队形:教师弹奏音乐,学生按照要求做出相关反应。
7.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 篇七
教 具:计算机、cai、视频演放仪、钢琴等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ta、ti两个节奏的长短,在听、想、唱、做、编中感受节奏的变化组合。
二、在复习中加深印象、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为节奏“填词”,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音乐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一、精讲多练新知识,使学生能认得清、看得准、打得稳。
二、知道音的长短,有节奏的说话。为节奏填词要强调词组的相互连接,为创作歌曲打好基础。
教材分析
“音的长短”是一节带有“创编”性质的综合课。通过音的长短复习与巩固、感受与模仿、变化与组合、练习与游戏、填词与演唱,加深对音的长短了解与掌握。
通过第一课《开学了》歌曲的学习,能分辨出一拍ta和半拍ti的长短(两个半拍组成的一拍“titi”),并把它贯穿到全课的始终。
为了掌握音的长短,锻炼学生为节奏填词。由单字到词组、由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变为学生有节奏的填一句完整的词,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词即兴演唱,也请小朋友们跟着学唱,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认一认、读一读、拍一拍、打一打ta、titi这两种节奏的学习、复习与巩固,能把节奏进行变化组合,锻炼学生动脑的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节奏的说话就是为节奏填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辨别音的高低、节奏的长短学习方法。通过对乐曲内在的理解用外在的表情加以表现,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策略
动画入手,激发兴趣。把音的长短引入各教学环节中,由感受到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由表现到创编,由浅入深,打好基础。
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学生动脑筋,在电脑上亲手来操作。教师出题学生答、学生出题学生答。以学生为主体,集体参与。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意境,用音乐画面激发兴趣,用多变页面帮助理解,达到寓教与乐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组织教学
学生伴随着节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做各式各样的表演动作,或拍打各种不同类型的节奏步入教室,感受音的长短,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感。
二、节奏模仿,感受音乐 师生问好,用节奏说话。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节奏音响加以模仿,在模仿中感受音的长短。
三、节奏知识,加深印象 学生知道音的长短,初步了解什么叫节奏。知道ta和titi的名称及长短划拍规律。认一认、读一读、拍一拍、打一打,复习巩固,打好基础。
四、节奏感受,外在表现 通过复习第一课《开学了》,了解音有长短。知道节奏长短,听出节奏长短,表现节奏长短。在表演中感受节奏速度的快慢及情绪的变化。
五、节奏练习,变化组合
运用多媒体课件音乐画面多变的特殊效果,把学到的音的长短节奏知识反复变化练习,使学生能更快地熟悉、掌握和运用。
六、节奏互练,集体参与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ta和titi制成活动卡片变化练习。学生出题,学生答题,面向全体,调动每一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名学生在课上都有锻炼的机会。
七、节奏游戏,增强记忆
游戏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法。为了使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变为形象有趣的音乐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电脑上做“辨别节奏拖汽球”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和竟争意识。
八、节奏填词,激发灵感
用ta和titi进行节奏的变化组合。用这种节奏说话就是为节奏填词。由单字到词组,由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变为学生有节奏地填一句完整的词。学生可随意即兴演唱自己的作品,大家也可学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意识。
课堂小结:
8.三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 童年 篇八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童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小酒窝》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 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9.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 篇九
第11周11.10~11.14第八课洗手绢2 第12周11.17~11.21第八课洗手绢 第13周11.24~11.28第九课火车开啦2 第14周12.1~12.5第九课火车开啦
第15周12.8~12.12第十课唢呐配喇叭1 第16周12.15~12.19第十一课新年好2 第17周12.22~12.26第十一课新年好 第18周12.29~1.2复习1 第19周1.5~1.9期末检测1 第20周1.12~1.16期末检测1 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u、o韵母。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节奏。)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小三度、纯
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听辩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教学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10.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 篇十
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因为移动支付技术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带现金出门,逛街购物都用手机支付,很多餐厅、超市甚至路边小店都开始用二维码收款,这种现象表明()A、科技普及缩小的居民的文化消费差距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人在实践当中发展文化,也在实践当中享用文化
2、有人说:“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
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生机带到哪里。
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年前,西方首创“软实力”一词,被广泛运用;如今,西方媒体大力宣传新发明的名词“锐实力”,专门用来贬低中俄。
做同样的事,西方是展现“软实力”,中俄则是使用“锐实力”,如在中国设立的德国歌德学院与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是在展示“软实力”,中国在世界各办的孔子学院则是在使用“锐实力”。
这表明()A、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B、要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持警惕 D、文化差异可能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B、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4、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公布。
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
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这些出土文物是()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②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1 ③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④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③④ C、①④ 5、2018年1月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是难得一见的三合一的天文奇观,它是如何形成的呢?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满脸皱纹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天狗吃月”的传说,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年人可能会想起一段科普知识,而那些中小学生可能会在优酷或者其它软件中寻找一段月全食的形成动画。
这告诉我们()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人们的文化活动往往带有各自时代的印记 ④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
人民日报社建立的融媒体平台“中央厨房”,打破了过去媒体的板块分割的运作模式,专门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
“中央厨房”模式能够()①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 ②实现新闻产品的真实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③确保中央主流媒体的正确方向和舆论导向④实现空间、技术、人才等媒体资源的有效共享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唐宋时期,契丹是我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
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②要全面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 ①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经济、政治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③ ④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D、①④ C、③④
8、“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世界各族人民心灵的桥梁。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是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丛书基础上策划的全球巡展。
对于此次展览的文化价值,表述正确的是()①拓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空间 ②展示了文化多样性的无穷魅力 ④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D、③④ ③加深了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9、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通过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通过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是传统文化 2 与现实生活对接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该节目的成功进一步佐证了()A、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B、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C、民族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实现传承和发展 D、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根本途径和动力
10、文西武鸣县太平镇庆乐小学把山歌引进课堂,本周县文化宫及本地民间艺人都会到校指导山歌创作与教学,以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壮乡新人。
该校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化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②尊重民族文化是实现世界文化趋同的需要③民族文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本民族文化 C、②③ D、①④
11、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哟哟获得2016年度最高国家科技奖。
她曾带领抗疟新药科研组整理典籍、走访名医,收集到2000多个方药,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反复摸索提取青篙素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她受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篙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启迪,萌发了用乙醚在低温环境下提取青禽有效成分,终于在第191次的实验中获得成功。
屠哟哟的成功告诉我们()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肘后备急方》是实践成功的灵感来源 ④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D、③④ 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12、“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
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
兰j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
俗曲反映了过去我国民间祭灶的情景。
这天由于特别热闹,人们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叉称过小年,我国北方至今仍有过小年的传统。
这表明()②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D、③④ ①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③民俗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13、2017年12月3日,央视推出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以文化为内核、综艺为外壳,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让文物“活”起来。
该节目的成功主要在于()①坚持文化自信,激活文物深沉古老的历史 ②突出经济效益,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③创新节目形式,打造富有文化品位的精品 ④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A、①③ 3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4、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
曲作者之一何占豪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
可见()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
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③④ []③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15、清明节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交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如今,清明节更是我国法定的传统节日。
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的特点是(①博大精深 A、①② ②继承性 B、①④)④区域性 ③相对稳定性 C、③④ D、②③
16、台湾俗语“陈林半边天,黄郑排满街”,而福建则有“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山”之说。
其中陈、林、黄、郑等姓氏均根源于几千年前的河络。
因此,河洛地区近年来成为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圣地。
这表明()①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姓氏文化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点 ④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电影《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西方妖的形象创新结合。
结合最新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
《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①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③能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够保 A、③④ B、①④ ②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D、②③ C、①②
1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献礼文艺作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重温历史,回眸经典,追溯燃情岁月,不仅可以为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日、纪念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可以带领观众追忆光辉岁月,致敬伟大历史。
优秀的献礼文艺作品应()①将人民群众作为源泉和动力,坚持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4 ②聚焦时代主题,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立足社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讴歌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④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9、当下文化经典的缺失与网络时代的创作浮躁密不可分。
流传于众多电子平台的文章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格调不高,无病呻吟,一味采用猎奇或完全取悦读者的创作方式。
改善浮躁的文艺局面,关键在于文艺工作都()A、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C、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B、加强文化市场的引导和管理 D、增强全民文化创造的活力 20、在中宣部的对口支援下,某县以建设乡镇、村(社区)文化广场为突破口,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支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该县多方筹资1400余万元,拟建设32个文化广场,目前已建成9个,预计年内将实现乡(镇)全覆盖,并整合提升原有公共文化设施20多个。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①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石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④是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D、②④ C、③④ 21、2017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研发大国。
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
这表明()①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③思想道德修养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科技运用的方向 ④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运用科学知识造福社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20世纪60年代,雷锋作为一各普通的士兵,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广受称颂。
今天,人们心中的道德模范形象也不再是单一的、“神话的”,但雷锋仍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雷锋精神的定义也在与时俱进。
这表明()①人们心中的道德模范带有不同时代印记 ②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③雷锋精神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④雷锋精神具有自动顺应时代变迁的品质 5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是复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要求 C、是由建设文化强国这个路径决定的 B、关键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24、“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四句“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总结,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
可见,“二十四节气”()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④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具有永恒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某地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倡导“行人不闯红灯,开车不加塞,垃圾不落地,用餐不浪费,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言谈举止不粗俗,文明旅游不违规,经济生活不失信”的“八不”行为规范活动。
这些活动()①表明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与相对独立性 ②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有利于培育知荣辱、讲诚信、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④体现了人们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2分)国歌被誉为国家的第一声音。
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对于凝聚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直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社会生活中,国歌受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人把国歌当成会议、舞会、促销活动的热闹曲,一些 6 人在国歌奏响时随意走动、嬉笑打闹,一些人把国歌设置成手机铃声、游戏背景音乐。
因此,参照国旗法、国徽法的体例,制定一部专门的国歌法,显得极其必要而紧迫。
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国歌法草案进行了初审。
草案明确了七类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明确的国歌奏唱的礼仪,同时规定了负面清单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鲁讯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旦听到激越雄浑的国歌声,我们都应集聚在这新长征的号角下,携起手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国歌立法的重要意义。
[]
27、(10分)2017 年11 月28 日,主题为“传统文化×未来想象”的“文化+科技”国际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闭幕式上,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共同宣布成立“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
实验室将秉承人文精神,运用科技方法,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探索先进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展示与传播、资源管理与开发等领域的应用范式,开发创制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数字技术应用实例,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永续留存探索切实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坚实的技术支撑。
论坛期间,数字文化艺术展区免费向观众开放,观众可以通过“触摸”“走入”“融合”等多种互动体验形式来感受传统文化与新科技元素的碰撞融合。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科技是如何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
28、(12分)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重举行国家公祭仪式。
镜头一 一幅配文为“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的漫画作品出现在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
很多人说:“看到这图瞬间泪目。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镜头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胞纪念馆,宁静肃杀,但始终有一个声音提醒着前来参观的人群:每隔12秒,会有一滴水从馆内高空落下,叮咚,掉进黑色的“水面”,这声音直扣心弦。
这是在告诉世人,那3D0万同胞,在持续6周的浩劫中,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
我们用了80年的时间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流离失所、让我们的妇女不再被肆意凌辱,我们用了80年的时间来向历史回答一个问题:面对那段屈辱,我们将何去何从? 中华民族有宽广的胸襟,她借助国家公祭日要铭记的,不是仇恨,而是警醒。
和平是强大民族的待遇,是强大国家的待遇,我们能够在今天安享惬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因为祖国的强大。
我们要记得现在这些幸福的日子,我们也要记得过去那些苦难的日子,我们更要记得,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有人过去的负重前行。
在第4个公祭日之日,我们要珍惜和平,铭记历史,更要歌颂英雄。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国家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文化意义。
29、(16分)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另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释放负能量: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
。
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值得警惕和深思。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赢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
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析“游戏之毒”的形成原因,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有效破解“游戏之毒”。
淇县一中高二下期第三次月考政治答案 1~5 BDBBC 16~20 BBCCA
2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点的文化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国歌立法有利于营造国歌奏唱的良好氛围,使人们的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国歌立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法治思想,提高法律意识,自觉规范国歌奏唱行为举止。
③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国歌做为优秀文化对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每点4分,共12分)
27、①科技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资源管理与开发等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技术手段;(3 分)②现代信息技术能提升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
(3分)③科技提供的前瞻性和示范性的数字技术应用,充分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4分)
28、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白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举行国家公祭这一活动,有利于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责任感。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举行国家公祭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举行国家公祭活动,有利于弘扬以抗战精神为具体内涵的爱国主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
举行国家公祭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每点4分,任答3点,12分。)
【河南省第一初级中学七级音乐《丝路驼铃》教案】推荐阅读: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课时 人生自强少年始测试题10-25
感受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07-22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寒假作业10-27
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07-06
河南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入口06-19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06-30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