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业务工作报告(精选10篇)
1.小学语文业务工作报告 篇一
一是崇高的事业心。事业心是成功者的基石,胜利的源泉。在基层工作的我们由于工作对象的特定性及工作环境的艰巨性与复杂性,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显得充实,精神才会有所寄托,困难才能得以克服。
二是爱心20xx年最新年度个人思想工作总结范文20xx年最新年度个人思想工作总结范文。爱心的具体表现形式本人认为应是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作为一名干部应有一种视人民为父母,时刻关心人民冷暖的爱心,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是进取心。作为一名干部应该通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一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知识需进一步掌握;与此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挤出时间充实自己,继续接受教育,勤奋刻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本文权属本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diyifanwen.com查看)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
2.小学语文业务工作报告 篇二
一、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育中, 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 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开端引趣就是其中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 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 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 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为课堂气氛的活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激活了整个课堂的效果。一节课的开端非常重要, 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 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篮球迷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 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 “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与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 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 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 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 谁认得快, 记得牢, 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 让学生比一比, 谁读得有感情, 谁领会得深刻, 在总结课文时, 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 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等等。
刻意求新, 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 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 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要结合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 活一些。
二、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即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 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 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 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 求知欲强, 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会学习,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 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 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 喜欢学, 主动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 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 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 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和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 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 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 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 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 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 去实现确定的目标, 变“要我这样子”为“我要这样子”, 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 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 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 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 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上活而不乱, 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 但那是在讨论问题, 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 那是在听讲, 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 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 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 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在过程, 是学生动口的过程, 更是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 经过头脑的加工, 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 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 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 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常用的策略, 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 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 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 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 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它是促使学生知识、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最终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摘要:课堂教学要以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 提高能力。
3.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工作 篇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好书教育好学生呢?
一、不断赞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比较简单的事,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这就是一种挑战。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语文呢?每期开学,我们就要来个思想总动员。目的是赞美语文,让学生重视语文,爱上语文。动员的途径有:国旗下讲话,入学教育,各类语文学习活动,都会渗透这种思想。如有一次在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倡议大会上:我充满激情地对全校同学说: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浩浩乎如大洋兮,它涵盖宇宙万物,囊括心灵情思。它太丰富、太精妙了。难怪古人只学语文就可拥有治国之才。腹有诗书气自华,使我们脱胎换骨的就是语文,它可以使粗野变得文明,卑贱变得高尚,无知变得博学,庸俗变得幽雅.并且语文知识是我们从事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学习语文真是太棒了!在我们语文老师的不断赞美中,学生慢慢的对语文产生了景仰之情。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
三、教学策略
1.领会课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目标,领会了课程标准的内涵,才能了解学生知识与能力,语文素养等方面的不足;它是开展语文教学依据和指导性纲要,教学的理念、情景的创设,互动的教学平台的搭建,都离不开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同时它又是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外在体现;它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是中考命题方向的源泉所在。吃透标准才有可能吃透语文中考评价的方向、方式、方法,才有可能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2.依据学生实际,探寻语文差异
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语文能力差异大,有必要研究现阶段学生最缺什么知识与能力,最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区分出主要差异与次要差异,有选择、有重点地突破性地分层教学。这是我们有效开展语文教学与复习工作的前提。
3.精心备课,上好课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得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每一节课,老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并且要择其重点进行教学,不能面面俱到。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教读课文的学习,自读课文完全放手学生自己学习。
4.重视阅读训练
阅读是考试的“半壁河山”,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运用到的,最接近人们生活的语文知识。抓好阅读训练,一方面在讲课时认真分析,多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摘抄一些好的词语和名言警句,注意归类收集;同时要注意学习各篇的写作技巧,好文章不但有好的思想内容,而且运用了较好的表达技巧,阅读文章要求学生注意吸取这些好处,以便“迁移默化”到自己的文章中来。
5.加强写作训练
要加强写作训练,从三点入手:第一点是多观察,多积累。多观察就是要培养学生经常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第二点是要多感悟,文章往往是有感而发,感悟得深,才发得快,发得猛。第三点是多练。可按照自己的作文训练系列进行一次全面的训练,全面地尽可能地提升学生作文的质量。
6.注重培养学生其它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大纲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良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一般每分钟500字左右),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只是在课堂上训练,课余时间也可以搞,根据两册书中口语交际的安排,我计划每个星期用一个早自习,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演说。
4.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篇四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bēigōngshéyǐngB、shéngqíngbìngmào
背弓射影声情并茂
C、duōmïushàn biànD、jīngyùliángyán
多谋善辩金玉良 言
3、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4、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项是(A、我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书可供一,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全读、勤读,而且地读。
A、尝咀嚼则用心B、尝品味则悉心
C、读咀嚼却用心D、读品味却恶心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球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8、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是()
A、绚丽的朝阳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芒。
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D、春天是播种的时候,太忙了;夏天烈日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热相间的秋天最理想。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
(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10、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按原文填空、默写。
1、春风吹,春风吹,吹柳树,吹桃花。
春风吹、春风吹,吹燕子,吹青蛙。(《春风吹》)(2分)
2、荷叶的,像一个个。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有的才展开
花瓣儿。有的花瓣儿,露出。有的还是,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4分)
3、默写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4分)
三、阅读(30分)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教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着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长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采?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本文的主人公英子曾经是一个性格、的残疾姑娘,她早来迟走,是因为“”。那次演讲后,她变得、了。(5分)
2、“英子的眼圈儿红了”,是因为;“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
。(6分)
3、对英子来说,为什么那是“生命的掌声”?(5分)
4、“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那句话中的“掌声”指什么?(4分)
5、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与启发。(10分)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40%)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重要组成部分。(2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培养爱美的,发展健康的,养成良好的。(6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和
。(2分)
二、简答题(10分)
联系实际简述如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教学设计(20分)
(一)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yïu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自怎么有kîng空出来啊?”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mēn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tîu透透气。”(五年制第二册《要下雨了》)
1、请写出学习这段话的思想感情、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目标。(8分)
思想感情(2分):
知识(2分):
语言能力(4分):
5.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篇五
1、()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学内容的确定,(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和()()的选择,()()的学习方式。教)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
)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和()爱护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 10 条,第 4 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 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和(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6.小学语文业务工作报告 篇六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1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6.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5.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27.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8.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二维 乃至 三维 的目标都 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9.(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3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 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3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3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迁移)。
3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 该重视(发展学生能力)。
3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感知能力不成熟)。
3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3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7.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38.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39.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40.《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41.《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段习作目标要求中的“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是在(第二学段)提出的。
42.在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教学目标要求是(掌握)
43.《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以上)
4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45.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6.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X)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V)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X)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V)
5、《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X)
6、《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V)
7、《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X)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X)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V)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 答。(X)
五、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7.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答:(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3)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8.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9.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0.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11.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3)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1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14.什么是课程资源?
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15.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16.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17.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18.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 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臵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19.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0.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1.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22..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答:(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六、观点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6.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 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7.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8.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9.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10.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11.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1)不认同这种观点。(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2.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以我的教学实践,怎样上好一堂课,我认为:(1)一堂课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就是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2)一堂课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智发展的特点,二要符合学情、班情、校情。(3)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正确,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准确理解所学的内容。(4)一堂课要看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教师就要善于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一堂课要看课堂组织严密紧凑.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等因素都要充分的考虑,利用这些条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应当知道,教师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七、问题分析及对策题
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臵,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面的 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
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绝。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八、案例分析题(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7.小学语文业务工作报告 篇七
一、重视“学生为主”,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以此为中心, 整个过程都渗透这一原则。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太过强调形式, 没有深入思考, 教学成效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进课堂, 只注重形式上的引用, 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再向学生提出探究思考题, 让学生自行开展学习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杂乱无章, 过程轰轰烈烈, 结果却效果欠佳。教师应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当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 而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 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成效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成效。
二、灵活“改进手段”, 充分运用电教设备
一直以来, 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改革工作针对这一现象, 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成功地推出了多媒体手段, 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普及, 使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有个别教师在工作中过于依赖这一教学手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成品教学课件, 不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只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开展教学活动, 出现了“运用电脑多过运用人脑”的现象, 对于成功教案的生搬硬套并没有让教学成效有大的起色, 反而让教学活动陷入僵局。教师应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大成效, 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对于下载的成品课件, 教师应经过认真的筛选并学会自己运用设计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学习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的课件,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促进和辅助作用。
三、适度“创设情境”, 掌控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教学内容, 加深理解, 提升教学成效。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情景创设这一教学环节走进了误区, 使用各种手段, 过于追求情境感染力。教师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时间制造煽情, 使得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表演秀, 课堂就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学生就变成了道具, 教学成效更是一般。为了让教学活动脱离为了煽情而营造氛围的怪圈, 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需要和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穿插运用。创设情境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所以不能只是为了增加观赏性而教学, 而应在关键环节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创设“和谐关系”, 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 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中感知学习的快乐, 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降低了表扬的门槛, 过多过滥的表扬反而降低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敏感度, 使得激励手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应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表扬的门槛, 应针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制定不同的标准。面对学困生时, 应适当降低表扬门槛, 加大激励手段的运用力度, 增加学困生对成功的感知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
总而言之,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在教学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 忽略其中的不足之处。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回顾教学工作, 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取长补短, 提升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成效。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工作凸显成效。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教师没有吃透新课程改革理念, 使得教学改革工作走进了误区, 本人就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同仁探讨分析。
8.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趣;素材;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06-01
一、培养学生作文写作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写作也是如此:拥有了良好的写作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主性,引导学生从自身认知入手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但是在小学时期,由于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作业式”的作文布置形式,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难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文感知,对于学生的作文要放宽要求、多多表扬,让学生能够尝到写作的趣味性,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放宽学生的写作范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看法进行写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作文当做一件“工艺品”来做,而不是当做作业来应付完成,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积累
生活中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没有一定的素材作为基础,是很难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的。所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就是首要任务。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的素材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位名人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元素、善于感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便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扎实走好前两步,学生有的写,就能写“大胆文”。我觉得在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中,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在刚开始作文的时候要求不要太高,以免增大学习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素材的积累之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比如要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并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与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还有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等,引导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就能够促进学生从简单的素材积累入手,逐步的提升写作的高度,这样以来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写作。
三、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论知识的升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作文素材积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升作文教学的深度。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多练笔,从最简单的句子锻炼到段落积累,以及篇章的整理,循序渐进的做好作文写作训练:
在日常学习中进行句子的积累: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的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每天写一小段:每天写一点,一个学期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9.小学数学学科业务工作报告 篇九
下面我就将我自己的这一学期数学学科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备好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备好电子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知识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认识立体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三、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
有教无类,使本学期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总结做题方法、给学生提出有效设问、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以及总结解题技巧。对于后进生单独辅导,因材施教,抓紧零散时间,尽自己所能。能够分层次布置作业有一定效果。
四、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五、认真批改作业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六、存在的不足
1、期末依然存在个别学生在校上课听讲习惯不好注意力容易分散,家庭作业偶尔不能完成的现象。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由于工作忙不能及时和老师积极配合,没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在家无人辅导等。
3、对于老师教给的做题、审题方法,学生没有全部落实,导致失分。没有做到全体学生掌握审清题目重点,标记准确无误,甚至有学生因为没有标记而看错题目要求而失分。
4、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较弱,经常急于完成教学进的而忽略某些学生不良的课堂行为习惯而没有加以及时的制止,容易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七、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针对个别学生,耐心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督促和引导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对本学科的信心,从而提高成绩。
2、运用各种评价手段,培养学生各方面学习习惯。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并利用班中的小干部的带头和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当中来。
3、细心钻研教材,多看,多听,认真思考。虚心接受意见,不对的地方及时改正。精心备课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
4、针对自身弱点,对于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和思考。反思自己课堂中的行为,及时改正。结合自身特点和本班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中心小学业务工作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以“快乐·幸福”为重点,以“快乐·高效道德课堂” 为核心,以构建“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为途径,以提高教学质效为手段,围绕“让学生在笑声中成长”的总体思路,创建智慧课堂,提高教育实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主要目标 :
1.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有效。2.深入课标解读,构建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3.积极倡导“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建设“书香班级”,大力进行新教育实验,推进古诗文诵读活动。
4.德育为先,把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惯作为突破口,加强班级管理,配合德育处的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5.营建一个爱生敬业、团结协作、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教师团队,争创优秀年级组。
三、主要措施
(一)年级组方面
1.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作为年级组长,首先应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尽力为老师们搞好各项服务工作,让他们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身先士卒,做表率,带领全组老师事事以大局为重,以主人翁的态度和对学生真心关爱的心态去工作,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通过日常交流,理论学习等方式增进教师们的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以目标激励老师从而构建一个敬业爱岗、品德高尚、作风优良、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常规的落实是实施正常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是提高
教学质量的前提。本学期将配合教导处认真地检查督促,使每位教师在备、讲、批、辅、考、学、研上下功夫,把教学工作真正做实、做精、做细。
(2)增强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①深入课标解读,构建高效课堂,堂堂课凸显“三环五步”快乐教学模式,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构建师生互动、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课堂景观。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②树立新的质量观,注重学生各科平衡发展,防止学生偏科。认真做好平时的单元检测,做到严考严改,并认真做好检测质量分析,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期中、期末要如实进行质量分析。
③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培养优等生的创新精神,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夯实学困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确保培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校本教研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开展以课标解读、课堂教学达标评优、课堂观察、专题研讨为主的教研活动,要提前告之教研内容,与会人员要根据内容认真准备,与会时积极发言、热烈讨论、作好记录。
3.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1)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级工作的好坏与班主任息息相关。因此,本学期要坚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管理水平。
(2)各班要围绕德育处下发的月主题,办好板报,开好班队会。班主任要认真订好方案,精心组织,以班、队干部为主持人的形式召开,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真正使每次班、队会有较大效果,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3)规范学生行为,加强班级管理。
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营造有序的班级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以活动促教育,以活动促发展。
(二)个人课堂教学方面
我所担任的六五班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理解、感悟比较肤浅,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朗读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学生有较强的朗读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8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能在朗读基础上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继续训练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大量积累语言,努力学以致用。能熟练背诵10首古诗词。
3、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能根据讨论的话题,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4、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习书信、读书笔记、建议书等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复习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要恰当安排教学的序。
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6、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7、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8、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每堂课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小学语文业务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08-11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进修计划09-02
小学语文实习报告10-29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报告11-16
小学语文中段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07-11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鉴定07-11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08-10
小学语文实习调研报告09-04
小学语文优秀述职报告09-10
小学语文观课报告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