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

2024-07-07

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共11篇)

1.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 篇一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陈钟梁访谈录

■陈钟梁□方有林

□方:

陈老师,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

■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人教社在武夷山召开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比如说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语文是人类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会议提出了把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提议。但是,当时国家教委没有通过。原因有二:一、当时其他学科都称教学大纲,如果语文学科叫课程标准,语文学科与其他各门学科就不一致了。二、尽管在武夷山会议上在教学大纲修订稿上增加了不少操作性的成分;即教与学双方的操作性,但总体而言,这些操作性的成分还不够具体,也不够系统,因此,还达不到名副其实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最后仍然称为教学大纲。

严格意义的课程标准,应从学的角度出发。尽管这样做是非常难的。现在,语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和上海都将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目前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还不是严格意义伪课程标准。比如,在总体的表述上,有时从教的角度出发,有时从学的角度出发;在表述语言上,也不完整,体现在表述上经常地陷入困境。但毕竟走出了这重要的一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语文课程标准还要努力从教法研究的思路上逐步转变到学法的研究上来。

□方:您是怎样看待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的?

■陈:我认为比教学大纲表述有进步。应当承认,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但又不仅仅是载体,更需要强调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严格地说,二者非处于同一层面上。广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自然;狭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科学。可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谁都明白这里所说的“人文性”大体上的指向。它比“思想性”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光彩。这是目前大家(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都比较能够接受的表述。

□方:这次课程标准的颁行是建国以来第8次课程改革的产物。与前7次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国家课程标准是学科教材编写、组织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各门学科、对各个不同学段教与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过程,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具体的阐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义务教育的课程应当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普及性。正如布鲁纳所说,要让普通的学校教给普通的学生。二是基础性。三是发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课程功能。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双基”)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之上。基础教育若不注重“双基”,是一种失误,最终会受到惩罚。前7次的课程改革的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语文学科又不能以“双基”作为唯一目标,还要以“双基”为基点,在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正确的价值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名言所说:“在知识的大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它表述得非常准确。最重要的不等于所有的,必须通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正如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再教”这句话的理解一样。要达到不需要再教,要经过一个教的过程才能达到。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学习并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是课程结构。要努力突破学科本位、学科过多的框架,要努力做到均衡、综合、选择。我认为语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杂交。语文学科在发展中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正像其他学科发展也离不开语文学科一样。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过程。

第三,是课程内容。岚清同志一再强调,课程要改变繁、难、偏、旧的现象,要注意到:(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的社会实际,联系当代科学实际。比如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电脑和网络。(2)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3)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内容(材料)。

第四,是课程实施。改变过去过分地或者说单纯地接受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让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发现”。

第五,是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不强调甄别和选拔,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与课程的改善。

第六,是课程的管理。提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就语文学习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1)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这是母语学习的特点。因为任何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学语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带到课堂来的有他的生活与经验。我们尤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体验。(2)语文课程建构最有价值的是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往往比结论更宝贵。要倡导学生与读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3)语文学习应是开放的。语文学习中的大量问题既有精确的也有非精确的,既有清晰的又有模糊的。学生就是在对这些精确与非精确、清晰与模糊的问题的学习中不断求得发展。因此,该精确的不能模糊,该模糊的地方不谈精确。这是语文学习的又一特点。

□方:如何正确看待语文课程标准?

■陈:语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不同于哲学,也不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或历史学科,它是很有其特殊性的。因此,相对而言,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比较难写。这也是我们看待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态度。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既要看到其继承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发展的一面。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另起炉灶。

□方: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怎样的?

■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一)四个学段(1―2、3―4、5―6、7―9年级);(二)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教学过程的三个维度(知识与基础、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方:五个板块体现出哪些新的理念与教育思想?

■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四个学段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划分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目标和功能,也有各自的侧重,但是它们又是互相沟通的;五个板块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层次;三个维度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是围绕三个维度来展开的。

具体而言:

一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注意到了写字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糊涂始”;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对孩子认识生活、发展智力、早期阅读开发有重要意义。学生特别要先认识许许多多名词,正如孔子强调:“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张志公先生也说:三年级以前的语文教学大多成功,因为教学的目标(识字)比较明确。三年级以后的语文教学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比如:“不能委屈孩子”和“委曲求全”。何时用委屈?何时用委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其症结是对大问题的讨论过多,对最基础的字与词的教学有所忽视。此外,我认为到一定程度还要十分重视成语的学习,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故事,一种人生哲理。可以说当代中学生文化底蕴怎么样,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掌握多少来衡量。如果一个中学生在一段长篇讲话中竟没有出现一个成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现在小学识字基本完成300字,而上海希望学生能在三年级前完成,这就为语文学习特别是早期阅读开发奠定了基础。

写字问题,社会上批评得最多的有“每况愈下”之说。分析50多年的写字教学,最大的失误是缺乏行楷过渡,即小学低年级的楷书,到高年级、初中的行书缺乏过渡。既无教师又无教材,更无教时。目前,上海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编写了行楷基本训练教材,又设置了等级考。写字也是一种文化,我们不敢有过高要求,但要达到课程标准的端正、规范、清楚的要求。

二是关于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策略。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练习做得过多,书读得过少,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由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资源很丰富的一门学科。新标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课程标准没有突出分析这个环节(有意地避开了“分析”这个词语),是为了从根本上改革比较长时间形成的弊病,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同时,还非常强调背诵。黎锦熙先生说:“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学语文只有背诵相当数量的篇目,才能形成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有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当然,这些背诵篇目是否科学,有待实践检验,但毕竟提出来了,这是一个进步。

此外,阅读不能仅仅限于教材的篇目,还应当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所以有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阅读总量要求达到4印万字以上。还有网络化阅读中的收集、整理、筛选、组合等能力的要求。

三是习作与写作。这次特别提出写作要注意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这是社会语言学的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时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写作教学的总体把握当中要减少命题作文。写作上还要注意开创二个新栏目网络习作。

四是口语交际。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要普及社会语言学的思路:话是谁说的(身份),说给谁听的(对象),什么时候说(背景),

[1] [2] 下一页

为什么要这样说(目的)。口语交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心态的教育,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这直接关系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语势。这也是一种语言美,或者说在说话训练中要做到“得体”语言美的最重要的表现。

课程标准提到要认真耐心听别人说话。听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比较薄弱。听,不是听觉(纯生理现象),是听知(认知心理现象)。听的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品评力的培养。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五是综合性学习。课程标准中最有新意的是设置综合性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和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1)关于搜索信息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搜集能力);(2)分析问题策划活动能力;(3)组织能力;(4)表现能力;(5)研究能力。

综合性学习能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结构,让他们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短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要让他们学中玩,玩中学;初中生要学中做,做中学,开拓活动型教学,以发展探究性能力。这样,就为高中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方:您认为课程标准有无不足之处,今后在修改中需要补充或加强什么?

■陈:我认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的阐述,似乎还可以多说几句。在“E教育时代”到来之际,学校垄断知识的地位已被打破,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课堂.、读本、教师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了。‘语文教学如何迎接面临的挑战,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需要有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现代化教育的呼唤。课程标准应有所反映。

上一页  [1] [2]

2.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 篇二

一.发扬教学民主, 师生平等对话

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对话的状态, 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这种对话要求师生之间敞开心灵, 真诚以待, 保持双方人格意义上的平等沟通。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创生课程资源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 师生平等对话虽然主张归还学生话语权, 但绝不是放纵学生的发挥, 也并不意味着抛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师生之间对话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 师生之间对话策略主要有:

1.设疑策略。设疑策略是指教师在对话过程中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矛盾、微小瑕疵提出疑问, 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填补, 解决, 指正, 从而创造生成出有价值的资源。教师设置的疑问, 要有一定的难度, 要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如《最后一课》写到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景:“他转身朝着黑板, 拿起一支粉笔, 使出浑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显然这里言已尽而意无穷, 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体会他那难以言传的复杂心态。

2.倾听策略。倾听策略是指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 通过倾听来调动学生对话的热情, 这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必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 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 会让学生感觉老师一直在关注自己、倾听自己, 从而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下面一则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时, 一位学生向老师提问为什么海子会歌颂极为平常的生活。教师回答:“难道极为平常的生活不值得歌颂?”一句话噎得学生无言以对。教师如果这样回答:“海子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 他为什么要歌颂波澜壮阔的生活呢?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效果就完全相反, 后者的回答显然能充分调动了学生与作者深入对话、继续探究的兴趣。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自然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观点。有了教师认真的倾听, 师生间的互动才会成为可能, 才能更益于将学生的回应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这种倾听的氛围中, 学生成为了重要而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当然, 倾听并不意味着一味肯定学生的回答, 作出一些无效的赏识, 比如“好极了”“很好”之类的, 而应该是真实而真诚的, 是利于修正、提升学生回答的, 这也是教师平等思想在课堂中的体现。

3.迁移策略。迁移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扩展和比较两种途径, 提升对话的质量和有效性, 从而创生出更富有价值的语文资源。扩展是指拓宽语文课内容的涵盖面。如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对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领悟、联想和欣赏。比较是指抓住不同文章的某种相通之处为突破口, 变单篇文章为一类多篇文章的学习, 使学生放开思路, 运用策略, 去把握某种文化现象。如孔乙己、范进、严监生等这一类封建科举制度下悲剧人物的比较, 体会封建时代给下层知识分子精神乃至肉体的严重摧残。再比如在欣赏《饮酒》时, 读“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时, 由此及彼, 联系各种作品中“菊”的形象和古代文人的人格形象。学生在千差万别的文学个性的比较中, 认识社会, 品尝人生, 与教师、作品交融和碰撞, 从而提升智慧。

4.激励策略。激励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成功期望、高度信任等激励性行为, 营造出一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舒适的师生对话环境, 从而有效地创生出富有价值的语文课程资源。古人说:“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当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倾注满腔热诚时, 师生间的对话更为自然亲切, 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将被唤起。教师对自己和学生怀有很高的成功期望时, 会导致学生的成功, 这就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然, 只抱有期望, 没有相应的措施, 学生也难拥有合适的自我期望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确保任务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当, 保持在“最近发展区”, 使师生对话成为可能, 由对话而生成的资源对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更有价值。

总之, 一个具有现代素养的语文教师, 应清醒地意识到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民主气氛浓郁的课堂, 才能创生出丰富而有效的资源来。

二.转变学生观,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早在古罗马时期的普罗塔克就曾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 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语文教育要点燃这颗生命的火种, 必须真正关注学生, 尊重学生, 激发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

1.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学生的“错误”是一种不应被忽视的资源, 因为学生往往是在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甚至错误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也即创生出有价值的资源, 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否定, 应重视学生的理解, 倾听他们的看法, 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并以此为依据, 引导学生调整和丰富自己的理解。

某教师上语文“一人一佳”课《一面》, 老师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部分文字, 一个长相英俊的男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书, 遗憾的是, 他读得结结巴巴,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教师为保护他的自尊心, 笑着鼓励说:“老师非常欣赏你的音色, 再读一遍, 好吗?”这位教师还耐心地教给他朗读要领, 他蛮有信心地再次朗读, 读得很好。结果他很体面地坐下, 并赢得了一片掌声。

2.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是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语文教学中, 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和和珍视,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也应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追求。然而,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并不任由偏离文本特有的价值取向, 在这个前提下生成的资源才更有价值, 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寓言故事《黔之驴》的教学中, 笔者按照教参的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驴的愚蠢可笑的批判。有一位胆小的女同学举手小心地问:“老师, 我觉得驴很厚道, 如果每个人都像老虎那样精明, 活着不是太累了吗?”我热情赞赏她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勇气, 同时启发同学们思考寓言的特点及其教化功能, 让学生明确《黔之驴》的寓意。在此, 如果放任学生自由讨论驴的厚道和老虎的精明, 势必偏离文本特有的价值取向, 看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其实误导了学生。

三.改善学习方式, 创设开放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 通过改善学习方式, 有利于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 有利于开发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通过教师、学生与教学文本之间的多向互动, 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文本之间不断展开相互的交流、对话、沟通、理解, 使得新的意义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建构与生成。

1.实践——体验式。运用教材, 传递已有的间接经验, 是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和有效的途径, 但并不能承担起获取全部知识的职责, 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教学活动很容易陷入讲授—接受的单一模式, 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知识源于实践,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切身的体验获得直接的经验、感受。

2.问题——探究式。古人说:“学则须疑。”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当学生处于自我质疑状态时, 他们的思维是极为活跃的, 由此生成出利于提高其语文素养的资源。当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与文本对话, 从教材中直接找出答案。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能力水平不同, 学生对教材的反应是多元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学会倾听、接纳不同的见解, 学会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反思, 然后相互讨论, 达成共识。当然, 教师在这探究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有效的点拨、指导, 以免偏离探究目标。

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 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心态, 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内在需要”, 以达到生成语文课程资源之目的。

3.合作——讨论式。《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说的就是合作式学习的必要性。合作——讨论式学习是指为完成某项共同的学习任务, 在班级或小组内部, 学生个体进行合理分工, 开展既独立又互助协作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讨论式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创生出丰富的语文资源来。当然在合作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避免只“合”而“不作”的问题, 防止出现“热闹的空洞”现象。

3.从课程实施到课程创生 篇三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丰厚素养。着眼学生的未来素养,要求教师首先是一名素养的示范者,一名人文的关怀者,必须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超专业素养”。他(她)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要有积极友善的生活态度,澄净明澈的心灵世界,独立思考的自信睿智。而实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课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课程素养的提升,每一个老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必须是课程的建设者,课程的创生者。基于儿童发展的师本课程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一、起步:自明自断,寻找自己的专业乐趣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老师的工作跟着教材走,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跟着上面走,每天疲于应付,人云亦云,如黄牛般耕耘,工作没有乐趣。09年开始,我校启动一师一卷评价制度,将评价权还给老师,让老师们放下包袱,真正审视自己的教学。两年后,学校设立了“教师小微课程奖”,只要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自身有两年及两年以上具体做法和良好实绩的教育教学成果,即可申报“教师小微课程奖”。申报材料突出实践性和创造性,主要形式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实施方案、研究报告、教材、课件、论文、著作等,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展示交流,并邀请专家现场答疑,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培训。

这个奖项的设立主要是让教师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在同伴、专家的指导下,逐渐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自明自断起来,找到自己的专业乐趣。所以,我们非常强调这一评审的过程性:初审与后续交流、评审与指导、讲述与答辩,将评审与学习、反思联系起来。一年一个轮回,能够持续研究,持续跟踪,确保出成果。

在评审的标准上,我们强调两点:实践性、创造性。这两点无法用量化的标准来评定,只能用定性的描述,所以我们采用专家投票的方式,或者商议的方式来确定质量。借此为教师找到发展的着力点,并为他们提出发展建议。这是我们推进教师小微课程奖的核心要义。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够有自己的课程,成为某一点上的专家。这个奖项的价值在于课程取向,为我校教师发展建立的一个持续的激励机制,内在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变革。

老师们申报的课程精彩纷呈,低年级的绘本阅读,高年级的整书阅读;家长开放活动的实践和思考,交友护照传递的精彩;科学笔记应用的分析研究,版画教学的设计开发……老师们认真梳理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教学的生长点。

著名教育媒体人李振村老师在他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六个追问》一文中,建议老师们追问自己:我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究竟在哪里?我的优势和专长究竟在哪里?我如何从教学的个性和特色出发,寻找到专业发展的宽广路径?教师小微课程的评比,让老师们从自身出发,追问、审视,寻找自身的价值,获得认同感。

二、持续:共同研究,寻找生长的实践土壤

小微课程奖第一年的申报,非常火爆,全校获奖项目超过老师人数的三分之一。第二年,我们比较理想化地提出“系统”“层次”“评价”三个评价维度。系统即依据项目年段特点,形成比较系统化的课程;层次指课程各小项能体现层次推进和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是建构评价体系,不同类别主题有个性化评价,体现评价促进梯度上升,不再某个年段急求一步到位。除了原有的实践性、创造性,还要求顾及到课程的影响力。老师们觉得很为难,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来,经年的研究成果,第一年基本上都展示过了,第二年,仅仅一年时间,不可能有更新的研究;其次,原有的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和后续指导,仅靠教师日常实践,无法深入。一线老师,更多的还是草根式、实践类的积累。如何深入持续?成了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思考中,我们发现,老师们申报的小微课程,有许多相同处或共通处。学校教师是按照学科年级分组的,同组老师,往往就是一个研究团队。它具有合作性,团队教师拥有共同的兴趣与需要,在相同问题上进行探讨,共同成长,互相影响,最终在耳濡目染中触发其余教师的研究欲望,形成学校新的团队研究文化。

于是,我们从不同角度,借力聚力,让一线教师依据自己的研究意愿自行组织团队,借用共同研究的合力,帮助教师成长。

1.项目协同

2012年9月,学校研发出台了《吴江实验小学语文学科“关键素养”指导手册(试行)》,开始了素养研究之旅。素养,与知识能力不同,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属于非学科、非量化、非智力因素,但它也要通过一定的路径实现,蕴含在学习过程之中。

以三语为例,在习作起步阶段,我们设定的关键素养项目是“写童话故事”,并将要点放在“写好人物对话”上。怎样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使故事变得更生动具体。三语组的老师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寻找语文书中的对话;认识积累表示“说”的词语;学习几种提示语在作文中的混合性使用,循序渐进,学习将故事写具体。期末,每个学生们都有一本自己创作的童话小书,内容具体,情节生动。三语组老师齐心协力,将一学期积累的实践汇成了“写童话故事——写好对话”教学系列课程,颇有成就感,也为后面的年级做了引领示范。

2.名师带动

学校几位特级教师,在阅读、写作等领域各有特色,他们有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同时也是所在学科年级组的教研骨干,通过他们的辐射力量,带动一大批教师成长。

年过四旬的叶惠琴老师,原本一直嚷着自己老了。自从加入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作文团队,研究写作课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在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下,不断摸索,撰写了《作文教学让我找到自信》《故事力作文课程》,获得学校小微课程一等奖。她在研究过程中,找回了自信,也找回了青春。

3.志趣相投

学生素养的养成,既有教师的专业引领,更有非专业的熏陶。一个老师的兴趣爱好、特长特点,往往会影响到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几轮小微课程的评比交流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喜欢小古文,有的老师爱读沈从文;有的老师擅长演讲朗诵,有的老师唱歌很专业……于是,我们依据教师个人生活工作实际,在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志趣相投的老师组成小团队,开展集体研讨,既探究自己的研究内容,又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式、效果和风格,在问题解决中追寻教师工作的意义。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提升,更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还聘请相关专家担任团队导师,引领成长。

三、提升:素养至上,创生独有的师本课程

基础课程专家张华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必然是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独立思想的教育。”同样,尊重和鼓励教师独立思想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当老师们逐步明晰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成了课程的创造者、领导者、开发者,工作就变得更有乐趣。它彻底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让教学成为研究,唤醒教师内在的激情和热情,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它具有草根性,教师的教学或工作本身是一种研究;它具有生长性,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当具有强烈的教师烙印的特色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的课堂和班级文化,也有了鲜明的特色。很有意思的,期末几位教师不约而同,按照约定,以免考的方式,对学习先行者进行表彰和鼓励。但好几位孩子主动放弃免考权,有的是为了证明或检验自己的实力,有的和老师商量改换书籍奖励等其他方式。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应该怎么样做。

4.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四

一、转变角色,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氛围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创造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以往传统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理解翠鸟捉鱼的高超技巧。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师都是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直接告诉学生,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从哪个角度感悟到翠鸟捉鱼的高超技术?”这个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分析翠鸟捉鱼的高超技能,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这样既帮助学生寻找到了思考的角度,避免了盲目思考,又给了学生一个自己思考寻找正确答案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能自然而然地发挥想象。因此,采用引导的教学方法,还能增加课堂乐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在教育相对发达的今天,这一思想仍然是一条不可置疑的真理。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不足,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第二是学会倾听,给学生表达自己的空间,从中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三、鼓励质疑,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和质疑往往是紧密相连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例如,在讲解《诚实的孩子》一文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教师可以做个试验,拿着撕破的本问一个同学:“是你撕破的?”学会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此刻,学生明白了课文中的感叹号的特殊作用,就是为了加重语气以表示意思的肯定,而列宁的回答后面用的是句号,说明了列宁的话是谎言。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感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于是就会积极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所以说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适时激励,树立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年纪虽小,但是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会小心翼翼维护自己的骄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会让他们放弃一种兴趣,也会激发他们一种潜能,改变他们的性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曾经有位教师让学生用“因为”和“所以”造句,有个小男孩积极地举起小手,回答道:“因为妈妈让我放学后写作业不让我出去玩,所以我很不高兴。”从句子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学生的认识有些偏差,所以老师不高兴地批评了他,然后很不客气地让那个孩子坐下。从这以后,这个孩子不仅再也没有自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再也不喜欢主动参加任何活动,性格都变内向了,因为他的积极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并且自尊收到了伤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应有的鼓励,在学生出现偏差的地方给予耐心的引导,使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孩子应有的活力。

五、设置情境,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这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让他们的情绪跟着文章作者的感情起伏,才会使他们的精力完全投入到课堂中去,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这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中让学生画出文中景象和让学生表演出文中故事情节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学生在积极将准备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会增加对课文的精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学生们能够在色彩或表演中收获意外的快乐,使语文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充实,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开开心心收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立足课程理念创生智慧课程 篇五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学校的作用。多年来,我校以“和智慧一起幸福成长”办学理念为引领,围绕“建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的办学目标,对学校现有课程进行综合规划与开发,逐步确立了课程理念,即“为智慧的生长而教”,创生并实践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求知、做事、做人、探究和创造的自主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智能,挖掘人的多元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此,我校建立起了智慧课程体系,彰显我校的课程特色。

一、智慧课程的体系创建

按照国家和上海市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我校初步构建了智慧课程体系(如下页图所示),以此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在课程创生的过程中,我校遵循了以下四大原则,即立足基础、积极拓展、努力探究、有机整合。

1. 立足基础原则

我校立足国家基础课程,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我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教学策略,优化课程实施。例如,我校科学改动每节课上课时间,将每节课35分钟改为32分钟,从而每周增加5节课,增加的课时用于“智慧数学”“智慧英语”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又如,我校提倡每节课形成“2+25+5”的课堂教学结构;开展“基于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实现课堂教学时间与知识最优化。

2. 积极拓展原则

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我校大力推进拓展型课程,并充分调动教师开发校本选修课程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科竞赛类、学科拓展类、美术书法类、音乐舞蹈类、体育类等课程。此外,我校还完成了各类课程的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学分认定等工作。目前,我校自主开发的拓展型课程有“让世界清洁起来”“中华传统节日”“走进低碳”“守护生命”“擦亮你的细节”“民间体育游戏”“智慧英语”“智慧数学”等。各类课程的开设均实行学生自愿申报的方式,每周四下午安排两节课,实行走班制。

3. 努力探究原则

我校除抓好国家设置的探究型课程外,还经常开展主题性探究活动,如“生活中的数学”“巧用七巧板”“设计节日活动方案”“圣诞节的来历”和“万圣节,我们一起去讨糖”双语活动等。我校围绕不同探究主题设计多个活动模块,以小品、小报、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探究活动的展示。

4. 有机整合原则

在实践中,我校努力把握好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这三类课程与多元智能领域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形成学校智慧课程体系。从课程层次来看,我校的智慧课程包含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层次,我们努力使之有机整合,其中,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经过多年探究和实践,我校教师自主开发了许多有个性、有特色且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和微型课程已有五十余种。这些课程让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张显了个性,生发了智慧。

二、智慧课程的内容完善

我校十分注重智慧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会定期进行校本教材的修改、完善,淘汰已经陈旧的知识和信息,以保证学生一直能够吸收到最新、最有效的知识和信息。

1. 定期开展调查,了解、分析

我校定期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做好分析,并组织教师修改课程内容。每学期期末,我校召开校本教材执教教师会议,发放课程执教教师调查表,进行学期执教情况调查。调查表的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内容,学生上课反应和需要修改、补充之处等,由负责教师收齐汇总分析,作为修改依据。在下发教师调查问卷的同时,我们也会分年级下发学生调查问卷表。学生调查表的主要内容是对课程内容的喜好、探究活动设计、资料查找等,同时还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内容,希望教师采用的课堂活动方式等。这些内容同样由相关负责教师收齐汇总分析,作为重要的修改依据。与此同时,我们还发放“家校合作学校课程开发意向表”,尽量采纳家长的有效建议,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活动方案,逐步开发家校合作校本课程系列,并与街道、社区、交警支队开展结对活动,定期进行宣传。

我们通过家校合作、社校联动等形式,搭建起校内外课程资源交流平台,为学生的智慧成长提供保障,为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形成等开辟了渠道,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 把握时代热点,修改、完善

我校还注意不断把握时代热点,对原有的校本教材进行删减、修改或新编。例如,“走进世博”“电”等内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学习了,因而我们以“守护生命”“成长路上,与法同行”等取而代之。

三、智慧课程的评价体系

1. 设计多元评价标准,体现激励性、过程性

我校一贯重视在基础型课程中探索对学生各项评价手段与标准的改革,积极推行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性评价,且已形成了标准。与此同时,通过初步了解学生认知差异,我校还采用分层评价标准,将学生分为A、B、C三类,使其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完成的活动也有差异,学生只要达到各级活动要求,就被视为达标,获得评价优秀。A、B、C三类并不是固定不流动,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进行适当流动。目前,我校对学生的一系列评价已形成制度,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体现差异性、发展性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校就在全市率先取消学生期中考试,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90年代末,我校又加大了评价的改革力度,取消了传统的期末考试并改为综合练习。在采用等第制的基础上,我校积极推进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免练制”和面向暂时落后学生的“多练制”。“免练制”是通过学生申请、教师推荐和学校审核等流程,对成绩处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实行免练的制度;“多练制”是当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评定时,可以提出申请,由学校组织,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再次或多次接受评价的制度。

6.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 篇六

【关键词】课程创生  课程意识  课程权力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013】,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JKGHB-008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01-01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的特征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具有以下特征:①自觉性 课程创生是教师有意识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所进行的变革和创造。②批判性 课程创生意味着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批判和反思现有课程的缺陷与弊端,并对之进行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变革。③全程性 课程创生贯穿于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研究等课程运作过程的始终。④持续性 课程实践情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决定了课程创生并非一劳永逸的,而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并伴随课程实践的始终。

二、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的实现条件

1.良好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课堂情境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解读文本、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进而生成新的课程意义的基础。

2.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在教育行为中明确或隐含着的“课程哲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观与方法论。从课程创生角度来说,教师只有具备课程创生观,了解课程创生的意义、方法、途径与原则,才能有意识地整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而生成新的课程意义。

3.课程创生能力 课程创生能力是建立在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并与课程实践相联系的特性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课程创生能力具体包括:①解读文本的能力 课程文本虽然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但能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师对文本解读得越透彻、深刻,生成的知识点就越多,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也就越强。②观察、分析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善于观察、分析学生资源,从而对学生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③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 无论是解读文本还是课堂教学,生成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是纷乱复杂的。因此,教师要在达成目标的前提下及时地对这些资源进行处理、加工,形成不同类型的课程,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④教学机智 机智是“瞬间知道该怎么做,一种和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育情境的复杂性使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教学契机,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⑤教学研究及反思能力 课程创生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且每次创生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创生行为不断研究和反思,以总结出经验,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4.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并能够转化或服务于课程的各种条件总和。它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创造性地使现有资源生成新的意义,从而促进教学的开展。

5.教师的课程权力 课程权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配课程活动开展的权力。在教学中,只有赋予教师一定课程权力,他们才能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学生的需要对课程目标、内容、方式等加以变革,使课程内容更具体、更有适应性、针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师具备相应的课程权力是实现课程创生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

6.教育评价支持 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这些评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程创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智慧的体现,是教师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评价支持也是影响教师课程创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创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发挥主体性,自觉、主动地发展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为课程创生提供内在的动力支持,从而提升课程创生的最终价值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元祥. 课程意识及其生成 [J].教育研究,2003, (6).

7.课程创生要注意“五个”有机统一 篇七

一、执行要注意预设与调整的有机统一

预案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和预见性等特点。这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熟记于心,避免教学中出现放纵随意、混乱无序的“放羊”现象。好的预设既能为课堂创生提供条件,其自身还带有创生的特征与元素。如教师根据学情对专家预设的文本内容进行“加工”,通过增删重组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情,就是课程创生的具体表现。但另一方面,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时可能有“意外”,遇见难以预知的“生成”。作为教师既应重视执行预案,又不能拘泥于预设,死板地照本宣科、一成不变;而要在执行预设的同时,又密切地观察课堂变化,能顺水推舟、因情顺变,将各种“偶发”与“意外”化为“飘来的风景”。如笔者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时,一位学生提出:“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为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总是犯错,我国也屡经挫折与失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还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问题一出,其他同学纷纷附和。对此,笔者若不理睬,不仅会错过创生时机,更会让学生对教材观点不信服、不认同,无法达成教学目标。于是笔者改变预设,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我们将一种正确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就能保证实践一定成功吗?2.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确实出现过不少错误,但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有出错吗?当前的金融危机说明什么?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等“三个统一”,失败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了这种“统一”吗?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但在运用中若脱离具体国情还会科学吗?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沉思与讨论,随后便陆续有人反思了同学的“质疑”:社会主义国家要顺利发展需要很多条件,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是一个重要条件,若其他条件不具备,也难以成功;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失败了,不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相反,而是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明,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还要根据新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指导作用;某一实践失败了,其原因有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全面分析,不能把失误都归结为某一方面。学生的回答表明,这一“插曲”虽打乱了教学进程,但通过笔者恰当的处理使之转化成了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有效促进了课程创生。

二、资源要注意课前开发与课中生成的有机统一

课程创生需要的相应条件之一,是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重视在课前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要重视对课中动态生成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生成性资源更能为课程创生提供有利条件和最佳良机。因此,教师对课堂变化不仅要密切关注、随时捕捉,还要根据需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动态地生成资源,或以学生出现的错误为契机,引导学生争辩讨论;或以“意外”为跳板,借题发挥;或从对话中捕捉话题,发掘其隐含价值;或根据需要修改预案,创设即时情境。这些都是动态地生成新资源的表现。如讲“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时,恰逢两个学生在讲小话,笔者就借题发挥,问学生:“刚才老师讲课,大多数同学都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但也有个别同学在讲小话,这两种不同态度是不是对教师教学作出的反映。”问题一出,学生纷纷议论,结果形成两派。一方说:积极学习是对教师教学的反映,而讲小话与教师的教学无关,因此不是对教师教学的反映。另一方说:认真学习、积极回答问题和讲小话都是对教师教学的反映,只是从正反两方面作出不同的反映而已。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讲小话是不是对教师教学作出的反映,关键要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指学生讲话的内容,就不是对教师教学的反映,因为它与教学内容无关;如果是指学生对学习的态度,那就是对教师教学的反映,即在这些同学看来,教师的教学不精彩,缺乏吸引力,不足以吸引他学习,他是以‘讲话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抗议。当然,这种学习态度也与他自身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制力等因素有关,这也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反映具有能动性,在反映时要受自身立场、利益出发点、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世界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反映。”这样一分析,不仅让学生对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讲小话的学生脸露愧色,转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这样,在笔者的引导下,讲小话这一不利因素转化成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转化思想的课程资源,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良好效果。

三、情境要注意“问题化”与“生活化”的有机统一

课程创生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这既能通过感性材料与抽象知识的差异让学生产生困惑,又能通过感性材料的铺路搭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消除困惑。教师创设情境时不能只重提供材料,而要注意将其内容“问题化”,让学生能在问题“诱导”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所体悟与发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重情境的“问题化”,一味追求问题的“难”与“深”,而忽视情境的“生活化”,如忽视通过生活现象的铺垫降低问题难度,忽视通过鲜活的生活情境活化知识,忽视通过生活材料的隐喻让学生获得启发等。否则,内容的“问题化”不仅难以有效地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反而会让学生迷然无措,不知从何入手,也就无法促进课程创生。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新教材只是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没有说明量变必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产生质变,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这一方法论中“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的说法。如果教师此时只提出问题,问学生为什么只有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其问题会因缺乏铺垫与提示、难度过大反而抑制学生的思维,让其回答无从入手。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向学生出示了一段背景材料——“我们在学习中都有这样的体会,许多知识,尤其是文科知识,学习后马上就遗忘了,需要反复阅读,才逐渐由记住一部分到记住全部内容”。然后出示辩题——“有量变就有质变”。这样既将学生的困惑转化成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辩题,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又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生活情境,并通过情境内容降低了问题难度,给学生一定的启示与引导,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问题;在辩论时就思维发散、火花迸发,提出了许多超越教材的见解。

四、目标要注意静与动、结果与过程的有机统一

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结果,它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我们要有效地发挥它对课程创生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既要有静态的预设目标,又要注意动态调整或生成新目标。这样做,既有利于通过静态目标引领学生前行的路线与方向,避免教学中出现漫无目的、盲目随意、信马由缰的状况;又有利于教师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目标,避免因课前目标与教学实际不相符合而影响目标实现;同时还能使目标充分体现教学中的心灵共鸣、思维共振、内心澄明、视界敞亮、问题发现、见解产生等不可预知的生成性发展,而这种生成性发展正是课程创生所追求的。如教学《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一知识点,课前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在知识方面设置了两个教学目标:1.明确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个方面;2.理解供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和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在教学中,笔者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探究,明确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许多方面,但这些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供求来影响价格的,属于间接因素,而直接因素只有供求与价值。但就在分析第四则材料时,一位学生却质疑道:“老师,既然供求直接影响价格,如材料中所说‘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石油,导致世界性的油价上涨,那为什么我国油价不受供求影响,常常不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呢?”该学生的疑问立即引起许多同学的共鸣,因为他们在网络中经常看到有人对我国油价不随市场供求的变动而变动进行的抨击。为什么教材的说法会与现实生活不一致呢?这让他们大惑不解。这就需要教师调整目标,否则,学生的疑惑就无法消除,教学目标也无法达成。为此,笔者在心中将原定的“理解供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和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这一目标修改为“了解直接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理解供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和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并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内容适当拓展。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石油这种产品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让学生认识到,石油是一种特殊商品,是工业的“血液”,在现代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它在我国就要由国有企业垄断其生产与销售。正是由于其价格没有放开,还不是完全由市场形成,因而它对市场供求变动的反应就不灵敏,常常与国际油价不同步。其次,笔者又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油价与国际油价不同步,并没有否定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原理,因为宏观调控不能违背市场规律,政府定价也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否则会带来消极影响。我国油价的调整虽有些滞后,但只是时间问题,它最终还是要体现供求变化,要符合价值规律。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明确,虽然教材中说明的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只有供求与价值,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其他因素,除像石油这类由政府定价的特殊商品外,还有纸币的发行量过多或过少也会导致价格变动,但这些因素属于特殊情况,不具有普遍性,因而教材没有一一阐明。这些知识,正是通过目标与内容的调整生成的新内容,它不仅消除了学生的疑惑,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做法,有利于学生转换角度,培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互动要注意对话与其他形式的有机统一

8.构建有序有效的语文学科课程链 篇八

一、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有序方能有效

我们按照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校本化处理,对语文教材进行了校本化实施,加强了语文资源校本化的整合,使相对无序的语文变得更有序,从而使教学更为有效。

第一,构建较为完备的阅读体系。我们对不同学段的阅读形成了阶梯体系,如高一侧重于记叙抒情类作品,高二侧重于议论哲理类作品,高三侧重于思想评论类作品。第二,重建高中语文阅读知识点、能力点体系。我们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纲,将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探究、主旨的把握、鉴赏和评价这四个层级的知识点与能力点细化,由浅入深地落实到各册教材中,同时补充重要的语法、文章学、逻辑学和哲学知识。第三,重建高中作文教学序列。我们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中关于作文“教”与“考”的要求,合理规划三年作文教学内容,分学段制订出了初步的三年作文教学序列。为实现作文教学的清晰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科学化,我们对高中作文教学序列进行了细化,形成了校本教材《高中作文教学“七十点”》,使教师的教有“法”可依,循“点”而行。

二、拓展型课程精品化,延伸方有提升

从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确立的重点与遇到的难点出发,我们着手开展了拓展型课程的规划实施,主要集中在名著(时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议论文写作上。我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标准中关于听、说、读、写的要求,生成了若干门拓展型课程,如高一年级的“名著阅读”“趣味汉字”“校园新闻实践”“新诗赏读”等,高二年级的“专题时文阅读与点拨”“古代散文比较阅读”“古代诗歌比较阅读”“哲学思辨与议论文写作”“形式逻辑与写作”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或鼓励教师总结成果,独立开发;或整合全组骨干教师之力共同编写,最终形成了《名著导读》《专题时文阅读与点拨》《趣味汉字》《古代散文联璧百篇》《写作技巧二十四法》《用哲学思辨让作文“有深度”》《中学生应该知道的逻辑学》等若干精品校本教材,并以此作为基础型课程的补充、延伸与深化,为学有所需、学有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与提升的平台。

三、研究型课程系列化,博学方能融通

从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教与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趣点出发,我们衍生出了相关研究型课题,主要形成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生活语文五大系列,或由教师列出具体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行生成研究问题,教师据学生问题再确定课题。比如,根据学生文言词汇学习的困难,我们形成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研究”“说文解字30例”等课题研究;从文章的角度出发,确立了“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法探究”“议论类文言文类型及思路探究”等课题;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确立了“古代山水游记情感主旨探究”“李清照词风词作的赏析”“台湾女性作家经典散文阅读”等课题;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确立了“高中学生对古代文化名人的认知”“《庄子》的现代意义”等课题;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确立了“生活中的语言艺术”“网络热词现象的冷思考”等课题。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以上五个维度来培养探究意识,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融通语文各方面的学习,进而学有所获。※

9.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 篇九

然而,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 多数学校虽已开设校本课程, 但实施状况并不乐观,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难”:一是校本课程多数由语数教师兼任, 教师精力有限, 难以取得实效;二是校本课程被挤占挪用得多, 教学时间难以保障;三是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存在应付思想, 有的只是随便找些材料对付着上, 课程目标难以落实……如何破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大难题, 让校本课程实施取得更大的实效呢?这成为广大教学管理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为了加强课程特色的培育, 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建设, 我校注意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 开设了知识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兴趣特长类等“三大类”校本课程, 具体如:经典阅读、趣味数学、棋类世界、花样跳绳、七彩绘画、美妙音符、社区服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打破班级之间的界限, 注重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 致力于打造由学校提供课程“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点菜”的校本课程体系, 旨在形成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菜单式”校本课程资源系统。

一、“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校本课程实施, 有效改变校本课程实施过程被动、应付、低效的现状, 力求达成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

1.学生层面

课程内容要能适合学生实际, 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离开了学生实际, 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课程, 因此, 在确定课程内容时, 应当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乐于探究, 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教师层面

课程内容要能适合教师教学, 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资源放错了地方, 就可能是垃圾”,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 让其发挥最大价值, 我们对校本课程中的每门课程均选择具有该项特长的教师任教, 既保障了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同时也促进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 引领和启发教师组织开放而有序的教学活动, 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 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从而为建立一支具有先进课程观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和保障。

3.课程层面

校本课程要建立一定的结构体系, 有助于学校课程特色的形成。课程建设力是学校重要的发展力, 课程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 我们致力于打造由学校提供课程“菜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点菜”的校本课程体系, 旨在形成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菜单式”校本课程资源系统, 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需要。经过实践与探索, 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开设课程清单———教师选教———学生选课———走班上课——提炼成果”,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自主与开放并举

正如每一片树叶都不尽相同一样, 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他们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他们有权利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学校和教师必须尊重、保持并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不同个体的潜能, 唤醒他们独立自主的个性, 让教育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菜单式”校本课程基于儿童个性特点, 由学校列出校本课程开设清单, 分为知识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兴趣特长类等“三大类”校本课程, 让教师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任教课程, 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要学习的课程, 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编排限制对学生重新进行组合, 凸显了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自主性与开放性。在这样主动而非被动、自主而非他主、开放而非封闭的教育氛围中学习和生活, 师生均展现出主人翁般的精神风貌, 让学校课程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基础与拓展共舞

在“菜单式”校本课程体系中, “基础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落实国家课程中的必修学科内容, 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 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特色化课程”注重将地方特色、学校传统和教育理念等多种因素融入到“菜单式校本课程”的日常教学中, 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知识拓展类”———重在拓展视野, 培养学生现代生活技能,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和创新力;“社会实践类”———重在拓宽学习空间,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学会社会交往, 锻炼意志品质;“兴趣特长类”———重在培养学生特长, 发展兴趣爱好, 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综合素养。

学科课程的严格落实保障了多数学生能够“吃得饱”,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是需要;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力求让学生“吃得好”,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坚持学科课程和特色化课程“两条腿走路”, 形成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 让基础与拓展和谐共舞,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3.有序与变通共存

校本课程的创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系统, 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提升的过程。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 制度规范是前提, 有序操作是保障, 灵活变通是推手。在学校层面要形成校本课程实施必要性的共识, 制订相关的课程实施制度在宏观上予以把握和指导;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要拟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让教师、学生有序可循;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和评估, 关注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收获, 对实施效果不佳的课程进行适当调整, 确保学校课程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对实施过程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要及时提炼, 形成校本课程资源系统, 进一步指导课程实施。

10.有效创生文本,激活语文课堂 篇十

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它是学好语文的第一份材料。语文学习的空间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放飞思想,把文本视作“活的生命体”,“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有效地拓展文本。可以通过改换文本文体,填补文本留白,挖掘文本内涵等方式激活凝固的文字,创生出文本的生命活力,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从而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在文体的改换中,展现文本魅力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对于古诗的教学大多语文教师在诵读与理解诗意上下工夫。其实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古诗描写的内容和诗人在诗中有意的留白进行创造性的整合,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改写成现代的散文,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蒹葭》时就让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运用第一人称改写成一篇散文。改写是对文本的激活和再创造,是同学们智慧的凝聚。

所以改换文体这一创造性练习能促进学生读透文本,读“活”文本,创造出文本的巨大活力和魅力。

二、在情感的凝聚处补白,理解文本内涵

一篇文本,总是有着很多“留白”和未定的点,使读者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文本的全部内涵。教师就是要善于利用课文“空白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空白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想像,使学生能够凭借“留白”,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感受形象,体会作品主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在情感的凝聚处引导学生补白,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内涵。

例如《老王》: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这是一个很值得咀嚼的细节,老王给我送来鸡蛋和香油,我想给钱,老王单只说了句“我不是要钱”,很显然,这里正是老王木讷性格的表现。那么他到底是要什么呢?可见,他心中许多要说的话都潜藏在心底,不知怎么说、不知从哪里说起。因此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王的心境,模拟老王的口吻进行“心里话”的补白,有助于学生体会老王临终感恩的心情,体会“我”在与老王交往过程中情感付出的不对等性,进而为从深层次理解我“愧怍”的原因作铺垫。

“留白”是阅读的审美价值之源;“补白”是解读文本的独特视角。走进文本,巧用课文留白之处,与文本的对话,这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想像,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所以,补白可以实现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让文本焕发出无穷的生机活力。

三、在时代的步伐里,拓展文本的外延

文本是作者在特定背景、特定时代之下的智慧结晶。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已具有滞后性,不再完全准确。特别是关于介绍科技知识的文本,鉴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往往不能反映最新科技动态。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以下原则:不能苛求作者,但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发展文本,创生出文本的活力。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写于六十年代的优秀说明文。由于天气变化异常复杂,天有不测风云,看云识天气并非绝对可靠,有很大的局限性。时至今日,人们主要依靠什么来“指云报雨”呢?课文没有说明。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上互联网,翻阅《科学大众》和最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请教市气象台的工程师,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以此来了解气象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气象卫星的出现,开创了天气监测和预报的新纪元,人类将自古以来传统的“天有不测风云”改写成“天有可测风云”。通过以上探究摆脱了文本的束缚,发展了文本,催生出了文本的活力。

四、在重点处挖掘,突破文本的难点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知道,鲁迅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是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学作品的精品。虽然理解作品的主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作品教学重点找准切入口,由点带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读起来就会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风筝》时,为了帮助学生把阅读的感受重点放在鲁迅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精神上,我是这样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解读人物,理解主题的:

问题一:生活在同样的家庭中,为什么小兄弟喜欢“风筝”?而鲁迅为什么不喜欢,并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做的玩艺”?

问题二:你们认为鲁迅的粗暴冷酷受封建传统影响,这和鲁迅成年以后的伟大相比不矛盾吗?这是真实的鲁迅吗?年少时的鲁迅到底是怎样的?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王晓明著《鲁迅传》第一、二章的内容。再阅读“天塌了下来”这一部分,最后形成这样的认识:客观环境与命运的改变迫使作为长孙长子的鲁迅不能像同龄的我们一样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承担起家庭重任的他希望弟弟能够有出息。学生对成年以后两兄弟的看法归纳为:小弟弟不记仇,鲁迅知错就改。

教师讲解进一步明确,鲁迅不因小时候自己受了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原谅自己,不因时间的久远而宽恕自己,深沉诚挚的道歉正是鲁迅的自省和自我批判精神的体现。而小兄弟作为中国当时的“大多数”,童年时正当的放风筝的行为被鲁迅如此的破坏掉了,他却能全然的忘记,也表明了被虐杀者的麻木,鲁迅对此是深深悲哀并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的。

引用张梦阳对鲁迅的评价,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反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我反省的意义,而鲁迅正是通过对自己的反省用笔做武器唤起整个民族的反省意识,这一点在今天也同样重要。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本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活”文本,切忌死抠文本使其成为“一潭死水”;要从文本的实际出发,把握文本,发掘文本,找准创生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创造出文本的生命活力,使文本的思想性、艺术性飞扬起来。

那么就我们撑着“文本”这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11.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 篇十一

关键词: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挑战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实施的取向集中表现在对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过程之关系的不同认识上。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归纳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或忠实观) 认为, 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 (或相互适应观) 认为, 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 (或课程创生观) 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这种取向认为, 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更加要求采用创生取向。

一、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创生的必要性

为了国家的兴起,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我国在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品德, 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所以本次课程改革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课程, 改变了过去的把课程作为教学情境之外的预先规定的目标、方向或计划, 改变了过去的教学过程只是忠实的传递课程的过程, 改变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传递者和阐释者, 学生只是既定课程单纯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课程开始由“专制”走向了民主, 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由“技术理性”走向了“解放理性”, 由专家研制走向了教师开发, 由学科内容走向了学生经验, 课程已不再只是“文本课程”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 而更是“体验课程” (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的, 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课程实施过程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过程, 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因此, 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要创生, 只有创生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二、教师在课程实施创生取向下面临的挑战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创生取向下, 要改变过去陈旧的观念, 接受新的改革理念, 不是瞬间即可的, 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和磨合。面对新课程的改革, 教师要迎接更多新的挑战。

1、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 而是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是被排斥于课程之外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 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无论是农村的教师还是城市的教师, 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 也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 教师只是机械的执行者。有专家调查研究指出, “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 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 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 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师完全失去了课程的意识, 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所以, 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课程实施中要不断的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 教师要不断的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 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

2、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如牧师, 是圣训的代言人, 或者, 是统治者声音的发布者。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并接受知识, 使得学生成为了一个不断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根本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教师成了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不再是把向学生传授知识, 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作为主要的任务和目的, 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 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3、教师不再是教书匠, 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书, 向学生传授知识, 研究被认为只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 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 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 配合专家、学者进行研究, 造成了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彼此分离。可能会出现专家研究的课程不适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 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的指导, 没有以研究为依托, 就会固守旧经验, 照搬老方法, 在教学方面也不会有提高和升华。

4、教师角色不再只是学校的教师, 而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 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 尤其是教育活动, 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 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使得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学校教育社区化, 社区生活教育化。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变革, 教师的教育工作不再是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上了, 而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因此, 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 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三、实施课程改革压力下的策略应对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创生取向下教师所要面临的各种挑战, 面临这些挑战, 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呢?

1、观念的转变——被动变主动

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参与者, 教师已不再是课程知识、经验的传授者, 而是经验的创生者, 所以, 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观念, 如果教师观念不改变, 一切的课程改革都无从谈起, 课程实施想要顺利进行, 想要成功, 主要是改变教师的观念, 端正教师的态度, 从内心真正接受新课程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并主动参与到课程实施的创生中, 创生出适合本地、本校的课程。

2、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新课程实施过程创生取向对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教书者先强己, 育人者先律己”,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掌握正确的育人方法, 才能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 教会学生如何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培养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

3、深化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民主、融洽

教师和学生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 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 新型师生关系更加有必要建立,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尊师爱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要真情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 并且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得到了学生的真心爱戴, 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和谐、愉快、充满感情交流的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的真情付出, 必将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所以, “作为一个教师, 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335, 336, 339, 34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 114, 127, 125, 127.

[3]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 2009, (1) .

上一篇:《苹果橘子》教案下一篇:第一种工作票填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