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14篇)
1.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 篇一
《小学语文新课标》读书心得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崇文校区郝清华
为了能跟上课改的步伐,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这学期我反复认真地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改后的课标虽大体上没有很大变动,但小变动还是为数不少。反复学习后,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我就其中的阅读教学来谈谈我的体会。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1、要重视朗读
在阅读的过程以及阅读的方法上,《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将其贯穿于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中。可见,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必须要朗读,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读、评读。朗读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
2、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由此可知,阅读兴趣能促使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换句话说,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也可以用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写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更可以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创设情景,提高学生阅读兴
趣,引导提问,激发学生求知愿望。再次就是教给读书的方法,如精读法、选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 等。还有就是重视各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坚持多表扬鼓励,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是完成阅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引导学生从最根本、最普通的事情做起,严格按照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循序渐进,不放松任何细节,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探究意识。
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责任应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人之处,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收获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以知促情,知情交融,必定会促进教与学。传统的教学主要是“教教材”,然而教师对书本知识的传授是课程实施的一个方面,决不是全部。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单靠课本不可能达到这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活经验,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阅读资料,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所以,阅读教学也要打破课堂和校园的围墙,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开放,引导学生将教材里的一些课文与生活的观察实践结合起来。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要多多鼓励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5、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还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 人,学生才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也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这样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总而言之,我觉得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走出新的一条道路!
2.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 篇二
一、语文新课标, 教材新编排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中, 提出“感受鉴赏”, 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提升审美境界。
与此相对应, 高中语文新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修改。翻开新教材, 我们可以看到, 古今诗歌、中外现当代哲理散文的数量明显增多, 在安排顺序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动。它们从内容角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 表现作者的生命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对
生命、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思索。生命之泉汩汩喷涌, 引导学生畅游于生命之河, 与生生不息的灵魂展开心灵的交流, 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赞美》 (穆旦)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我的呼吁》 (阿尔贝特·史怀哲) 等。
(二) 表现特定时期的社会风尚, 从而展示社
会美、人格美、人性美。引导学生阅尽世间的阴晴圆缺, 感受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或者欢欣幸福家庭的天伦之乐, 或者悲痛于生命的杳然逝去。如《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宽容〈序言〉》 (房龙) 、《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错误》 (郑愁予) 、《边城》 (沈从文) 等。
(三) 表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 从而引导学生远
离都市的喧嚣, 徜徉、沉浸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 尽情感受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脉动, 体味心灵的淡泊宁静。如《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花未眠》 (川端康成)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等。
以上所列举的新一轮教材中的课文, 充分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它们或者在安排顺序上大跨度变动, 或者之前从未出现在教材中。如此大幅度的调整意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 更容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审美教育, 帮助他们携同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聆听智慧心语, 感受生命力量之伟大, 欣赏自然瑰丽, 体验自然万物之浩荡, 领略人生之真谛, 见证人生道路之沧桑。
面对这样一套新教材, 面对这样的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 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先行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怎样把握呢?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审美创造、审美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 教师要尽量渗透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美育思路, 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美”的阅读, 并在此基础上, 与他们展开交流, 最终帮助他们认识美, 理解美。
二、审美新理念, 教学新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审美理念、审美规律,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阅读教学中, 审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自身的思想状况对其审美活动的影响很大。高中学生大多思想还未定型, 一般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成熟的审美情趣, 对于美的认识、判断往往片面依靠感性形象, 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 加之缺乏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 他们难以准确理解美的本质, 进而辨别真正的美丑。
此外, 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不同, 特定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差异, 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 造成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各不相同, 使得他们的美感表现出很强的个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
他们处在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 具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 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心灵去选择, 对于外界强加的东西非常反感, 有时甚至会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拒绝, 这就意味着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制学生接受某种审美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和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 依据审美规律开展阅读教学, 要注意尊重、保护学生审美阅读的主体性, 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审美意识, 尊重他们结果的多元性。
(一) 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的新变化, 辅之
以读本、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一个美的心理氛围, 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美, 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感受美, 给他们足够大的空间去放飞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翅膀, 构建自己心目中美的形象;并利用恰当的时机加以点拨、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体验美、理解美, 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创造美。
例如, 新的高一语文文本在每个单元之后新增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种新变化开展审美教育。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 本单元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社会美、风俗美、人文美。针对这一课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民宅, 亲自体验身处其中的感受, 品味其中蕴涵的文化氛围, 并结合自己的考察结果、生活经历进行课堂发言, 然后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如《胡同文化》 (汪曾祺) , 可引导学生将北京的胡同与当地民居建筑相比较, 将胡同文化与自己考察感受过的当地民居文化相比较, 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社会美、风俗美, 体验不同的人文美、建筑美。与以前干巴巴地单独讲解课文相比, 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对人文美的感性认识, 为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 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要求设
置选修课,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开设阅读选修课, 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
比如, 教师可以适量增加古诗选读, 充分利用诗歌的审美价值, 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引导他们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像, 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在鉴赏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鼓励他们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
1.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审美
意象, 如登高怀远、折柳送别、望月思乡等人文美意象, 青山、碧水、明月等自然美意象,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有关诗歌并进行自主解读, 归纳发现其特点、规律所在, 教师可以从中观察学生的审美倾向并进行相应指导。
2. 加强某些有特色的优秀诗作的学习, 引导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在指导中, 教师要尽量摈弃应试教育下枯燥、抽象的讲解, 避免将“美”概念化、教条化。在解读古诗时可以借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用的方法, 即以意象解意象, 以情感解情感, 甚至以诗解诗, 让学生用感性去接触美, 培养起对美的事物的感情, 为最终领悟美、理解美奠定感性基础。
3. 加强对诗歌的吟诵诵读。诗歌是音形意之
灵魂的精华组合, 音韵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分量。若要真正懂得一篇诗歌的精义, 必须反复诵读, 在吟诵诵读中重温作品意象, 进入意境, 亲身体验情感历程, 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从而获得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乐读书, 读书乐”的诵读氛围和环境, 如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举行诗歌朗读比赛, 并邀请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担任评委, 对选手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诠释作出当场点评, 这样就使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排列名次的层次上, 同学们通过参加、观摩比赛, 将对文学作品的把握更深入一层。
3.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三个回归 篇三
一、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斗头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回头看看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应当承认: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我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提倡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上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到很多知识。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内容的解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
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惭愧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上写景篇《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同学之间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正反抗辩,或据理力气,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4.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篇四
当前,语文教学界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工作。新课标所诠释出的教育理念推动着教学的发展,也引领着像我一样的徘徊于教育改革门槛的语文教师的成长。下面我先谈一下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
首先,新课标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崭新的辉煌。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
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新课标也带动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定位。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1、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书太多,整齐划
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2、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3、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篇课文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应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
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词、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5.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通知 篇五
全区各小学:
为使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及时掌握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并能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市教研室将举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时间:3月28日上午8:30—11:00
二、培训地点:焦作市实验小学报告厅
三、名额分配:实验小学、跃进路小学各7人,新生小学、中站小学、劳模街小学各5人,府城学校、朱村学校各3人,其他各校各2人。各校将参加培训教师名单电子稿3月25日发送至小学组邮箱。
四、注意事项:正确理解新课程课标准精神实质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希望各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分配名额通知教师按时参会,做好记录,回来后在学校业务会或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对未参会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小结及相关图片于4月10日前发送至小学组邮箱。由于全市有800多人参加此次培训,为了能坐到合适位置,方便听记,最好通知教师在8:10前到达培训地点。
小学教研室
6.小学语文新课标读后感 篇六
通泰路小学张坤
从2001年到2011年,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各学科课程经历了酝酿、试点实验和全面推广使新课程理念得到了迅速的传播,这也为初入语文教学的我们指导了努力的方向.新课标将小学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是我此次学习的重中之重,此学段的目标和内容则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四个方面着手,并把“综合性学习”学习作为重点。
第一章 识字与写字
识字与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它“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为了能够保证一年级学生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认”和“写”的分流,并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个阶段把汉语拼音作为认读汉字字音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立足于“用”,起一个辅助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进行识字教学,首先应把握小学生听力强、记忆力强。通过听读、背诵课文,再把字音和字形对应起来识字。其次通过多种形式把识字和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孩子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其经历从“知”道怎么做,“懂”的怎么做,到学“会”怎么做,直到“熟练”的过程。其间教师作为引导着适当的给与点拨帮助建立独立识字的过程。
第一学段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为了适应孩子的生理
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多采用书空、在桌面上写、在写字本上写等多种方式。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二章 阅 读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需关注兴趣、方法及习惯三个关键要素。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但这正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阶段。首先,从内容上选取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和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关心自然和生命,感受语言的优美。其次,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要能够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再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此外,还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体验。
第三章 写 话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中情感态度因素的优化,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习作的情趣,巧妙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过渡和升华。第一学段写话训练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愿意写,有话可写,从而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并尝试在写话训练中乐于运用从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至于标点符号,只要能正确使用简单的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即可。
第三章 综合性学习
7.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 篇七
一是“书”为根本。阅读训练总是以课文为基本物质依托的, 离开课文而进行阅读训练, 无异于使阅读活动变成了飘零的浮萍。
二是“读”为主导。阅读理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读”, 最佳的方法还是“读”, 因此, 阅读活动必须以“读”为主, 让“读”的活动贯穿始终。有了“读”, 学生才有可能“思”、“悟”、“说”、“写”。为了保证“读”的主导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讲”要适当地控制, 不能喧宾夺主, 而抢了“读”的主导地位。
三是“自”为特色。这里的“自”是指自主和自为。阅读教学以“自”为特色, 就是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思考, 独立学习, 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当然, 这种自主和自为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
四是“能”为核心。这里的“能”是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放在核心地位,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充分调动自身的智能进行阅读、感知、思考, 主动探究知识, 理解文本, 挖掘文本内涵。
具有以上内涵的“自能读书”在阅读实践中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满堂讲, 占据了学生阅读的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体现。强调“自能读书”, 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观念, 压缩讲解时间, 给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因为“自能读书”的“自”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读”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书”突出了文本的基础地位。
第二,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能面面俱“导”, 这样的“导”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教师要把阅读的控制权放开, 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的机会, 让他们的智能发挥作用。教师只是在总体上牵引, 适当的时候设疑答疑即可, 不必在细节上处处设“导”。
第三, 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初中语文教学中, 对于阅读教学的处理,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预先设计好教案, 然后按教案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逐段理解, 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是教师给出的“现成品”。时日一长, 学生离开教师, 便不能理解文本。“自能读书”则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来理解文本, 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学生最终自我悟出文本意义。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阅读技能。
第四, 让阅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担心学生自主阅读耽误时间, 因此迫不及待地按照教案逐渐带着学生分析讲解, 结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法深入, 因为他们少了“读”的过程。“自能读书”强调“读”的核心作用, 需要教师放出时间让学生来读, 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后, 对文本作出特定的理解, 从中逐渐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本不是要告诉学生文本内容意义是什么, 而是要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没有效率, 而“自能读书”的教学方法则能让学生获得相应能力。相比之下, “自能读书”让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那么,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自能读书”呢?
一、给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
语文教师不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讲, 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才有可能充分理解文本, 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一般而言, 一节阅读教学课中,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应不少于半堂课, 甚至要达到三分之二才妥。当然, 这些时间不宜集中于一个时段, 最好是按目标进行分解利用。
二、为学生设置略有难度的目标问题
学生的“自能读书”不能漫无目的, 漫无目的的阅读会让一些学生在里面滥竽充数地混时间。为此, 教师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的阅读始终围绕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进行。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 让他们“跳起来能摘果子”。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学生限于知识经验水平, 往往在阅读方法上存在缺陷, 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作出适当的指导, 以使他们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 教师还要指导他们多次进行运用训练, 以使这种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四、促进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阅读教学活动中, 不能让学生单打独斗, 而要让他们学会交流分享, 互相促进和提升。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发表阅读收获。如果组间有分歧, 就顺势指导他们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样的交流,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并提升其综合素养。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进行“自能读书”, 从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自能读书”, 是指以“书”为根本基础, 以“读”为主导, 以“自”为特色, 以“能”为核心, 强调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能读书”过程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自能读书,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谭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 (6) .
8.语文新课标 教学新策略 篇八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新策略呢?
一、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改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因为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
如本人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不是一句一句地进行支离破碎去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背诵、感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画面美,再体会诗中别致的构思,不落俗套的写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归纳诗歌的思想性、形象性、含蓄性,以讨论、交流、短评的形式对此诗进行学习,并自己动手学写小诗。这种淡化教师讲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在教学中激起了千层浪。从此,学生们的周记中摘抄了许多小诗,不少学生还模仿写短诗,学语文的兴趣大增。
二、语文教学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
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如在《项链》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本人先抓住故事的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让学生思考哪些情节出人意料,人物命运的最高点和转折点在哪一个情节体现,进而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了解其思想根源。在此基础上,才让学生续写故事的结尾。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续写的故事的结尾,在班上分小组进行朗读交流。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达到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三、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努力提高以学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竞争力,而现代课堂教学竞争的关键是通过语文课堂把知识转变为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讲授戏剧这一单元时,通过开展语文戏剧单元的“我编、我演、我评、我感”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就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表演的热情:学生自己编剧,自任导演,自聘演员,自己表演,自任评委,自我感悟。学生通过编演了《守财奴》、《套中人》、《杜十娘》、《雷雨》等剧目,就能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自己的才华得以展示,能力得以提升,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移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不但不会沉闷,反而会活泼生动,语文课堂的特色也就彰显出来了,学生的学习素养也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如教学《荷塘月色》,可以从月色下的荷塘一节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理解全文内容,体会朱自清写景的艺术手法,所表达的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的课可采用寓音乐于教学之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欣赏的目的。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曲梅》等都可以采用吟唱的方法进行教学。有的课,可以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如《阿Q正传》的教学,可从分析形象入手,先分析阿Q的家庭出身、姓名、经济状况,不同阶层的人对他的态度,再总结他的“精神胜利法”,进而分析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因此,我们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总之,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为适应世纪发展要求而制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向素质教育这一良性方向发展,立足于学生有更加广阔的阅读视野,更加完善的思维训练,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转换好角色,采取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特情感体验、独立思维能力、独到人生见解的学生。
9.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 篇九
一、音、形、义相结合,以音、形为主
字词教学不应该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教师应该在课下充分地备好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多个汉字,例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比较,识记字形。由于汉字中形声字比较多,它突破了汉字只表意的局限,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成符号,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表示意义,一个表示声音,合起来构成新字。如“妈、骂”很多时候改变形旁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如:由“肖”而到“俏”“悄”到“稍”,通过比较形旁,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字形。也可以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如:在识记“告”时,教学生“一口咬掉牛尾巴。”在识记“坐”时,教学生“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土字上。”汉字有“六书”,其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可以帮助识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字的字音、字形、字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运用一些造字的规律让学生来识字。字理识字法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和析字的方法。如“夜”:人站在房子下,月光斜照进来,这时候就是“夜”;“思”因为粮食很重要,人们一心想着把田种好,所以“心”和“田”构成“思”;“游”因为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得有大人陪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二、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和组织符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要选择孩子可以接受的形象化的方式,并在方式运用中渗透汉字的特点及规律,使学生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思考,主动探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识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追求。如: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如学“举、扛、抱、捧、提、掰”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表示字义的动作;学“神气”一词,可以演示神气的表情。
三、学以致用,要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字词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字、词、句之间的联系,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词的用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会一个字,接着要用这个字说一个词,再由这个词说一句话。如学“朋”时,学生会用“朋”组成“朋友”,能用“朋友”说一句话“我和他是好朋友。”
10.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作文教学初探 篇十
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双石小学
田洪全 *** 小学
语文学科
【摘要】:
改革作文教学,一是老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废除陈规陋习,开创活泼新风,尽量减少命题作文,多给学生一些灵活自由的作文自主权,教师则多讲些写作技巧之类即可。二是学生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一定要多搞些课外阅读,多参加生活实践,走进生活,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把学生的学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融洽地结合起来。三是讲求命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四是要求构思巧妙,立意新颖。五是选材范围要宽广。六是要求语言要典范且多样化。同时还要注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提高语言素养,并加强写作方法技巧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具体、富有创意、情真意切、深动感人的好文章。
【关键词】:
改教法
改学法
开放性
个性化
宽广性
多样化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提炼语言
注重方法技巧
【正文】:
时针转到二十一世纪,神州大地劲吹改革风,各行各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联系到学校,当然也有许多方面要改革。比如,上课满堂灌,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老式上课方法等。特别是作文教学改革更是搞得热火朝天,但是,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最棘手问题。因为它号称半壁江山,但实际上问题最多,而改革的效果也最不明显。为了改变作文教学积弱不振的危局,我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探讨:
(1)老师的教法要改。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教作文,一般是在作文课上,先出题目,再析题讲题,揭示要领,列出提纲,再指出写作范围及注意事项等,然后让学生作,限时交上去。之后,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到下次作文时讲评。这样做,我认为有两大弊病:一是学生的主观思维受到约束,不能创造思维。因为教师已经规定了题目、论点,讲述了写作方法,一篇作文的骨架基本上已经成了,给学生留的天地太少了,学生写出的文章往往千篇一律,学生又怎么能写出比较令人满意的“自己”的富有新意的作文呢?二是学生的阅读不易扩大,知识范围狭窄。因为老师要限时收作文,学生无暇涉猎更多的材料,只能搜索枯肠,拼凑素材,甚至编造材料去应付。有的老师还给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并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先口述该作文,再下去抄写下来,学生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作文,无需再去搞课外阅读了。这样做来,看似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实则是害了学生,结果是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
(2)学生的学法要改。
目前的中小学生大都把考试和升学当成目的,因此在学习中也就死扣课本,想以教材之不变去应考试之万变,以图在考试中获胜,反映到作文上则是盲目按照已有的教条,墨守陈规,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不愿有所创新,有的根本就不敢有所创新,不愿去阅读课外书籍,因而知识面狭窄。写起作文来,要么空话连篇,要么编造材料;有的为寻求新奇,就堆砌华丽词藻,对自己的文章大加装饰,结果徒劳无益,适得其反。这样做,怎么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呢?
(3)命题和文体的开放性。
传统应试作文的命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供料作文都十分具体,限制性很强,像《我的爸爸》一类的题目,学生熟是熟悉,但没有一点选择余地,我觉得作文的命题即便是命题作文空间也要很大,如《朋友》,不点明是谁的朋友,也不点明朋友是谁。而若采用材料(话题)作文形式则更明确说明:题目自拟。在文体上,传统应试作文,一般都要求写三大文体或应用文,譬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或书信等。像1983年漫画作文《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就要求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我觉得现在作文改革,在文体上一般不要有任何限制,即使有也只要不写成诗歌的要求。
(4)构思和立意的个性化。
传统应试作文的构思和立意,由于受到现实主意手法和政治思想的钳制,往往千人一面,十分雷同。譬如写《抗震救灾》,必然从举国上下支援灾区的角度来构思,并形成歌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的主题。绝对不会对发生灾害的原因进行反思,并形成灾要救更要防等新的个性主题。我觉得作文的构思和立意,不应受到创作手法和思想限制,视角应充满个性。譬如有的同学写《友谊》题材文章,就没有正面写友谊,而是选择友谊破裂的故事,从相反的角度来说明珍惜友谊是多么重要。
(5)选材范围的宽广性。
传统应试作文的选材范围比较偏狭,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一般不是选择身边事就是耳熟能详的名人事。选身边事和名人事当然 也能写出好文章,但问题是其所选的身边事都是浅显零碎的,没有代表性,而所选的名人事也是人云亦云的。譬如,表现忧国忧民必是屈原,杜甫,表现精忠报国必是岳飞,文天祥。而我觉得作文应改革,作文选材空间应宽广。其选材既可涉及古今中外事,又可涉及审美与审丑两方面的材料。
(6)语言表达要多样化。
传统应试作文的语言不少是平铺直叙,单调乏味的日常语言。这种语言只是停留在一般生活层面,没有上升到书面语言,更没有上升到文学语言的程度,因此使人品味不到语言的甘美,更难以获得审美的愉悦与快感。而我觉得作文的语言应是各种类型的语言争奇斗艳,多样化的,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样化指其语言里有古语(文言文)、现代语和网络语。譬如在《老菜鸟PK小网虫》这篇作文里就既有:老夫聊发少年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古语,又有菜鸟,大虾等网络语,至于现代语那就更不用说了。作文语言多样化,就能使阅读者不知不觉就被征服而坠入多姿多彩的语言美世界。
(7)作文要做到“行万里路”。
俗话说:“行万里路,胜读十年书。”行万里路,就是说要写好作文必须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以便积累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使自己笔下滔滔。古代诗文大师李白、陆游等就是因为游览名山大川,纵情山水,足迹遍天下,阅历丰富,才写出众多流传千古的名作的。但现在作文虽然进行了新课改,可是学校,家庭 和社会由于安全等种种原因,提供给学生实践机会还是很少很少,而在少有的实践中像司马迁,徐霞客那样处处留心周围事物,做写作有心人的学生就更少。因此怎么能叫学生们写出生活气息浓的,情真意切的佳作呢?
(8)作文要做到读万卷书。
读万卷书,就是说要写好作文必须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以便自己文如泉涌,文章有思想和书卷气。这个道理古代诗文大师说得很透,譬如杨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文,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读书是写作的基础的道理。古代诗文大师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有的头悬梁,锥刺股;有的凿壁借光读书。他们无不潜心读书,刻苦记诵,著述等。现代诗文大师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有不少人博通经史,甚至能背诵古代经典。现代文学大师茅盾先生是能背《红楼梦》的。当代著名学者莫砺锋先生是能背《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的。
(9)作文还要加强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是涵养工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素养不是在课堂语言技巧训练中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平时的语言积累中天长日久造就的。为了提高语言素养古人可谓下足了功夫,吃尽了苦头。卢延让不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杜甫不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吗?古人是在用全部的心血,毕生的精力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可我们现在有的老师却轻视甚至忽视了这 种修养。不在教学中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不从古代语言宝典中吸取营养,不下苦功磨砺自己的语言,只热衷引用希奇古怪的俗语,网络语和外来语作文。不坚守信,达,雅的语言标准,你说怎么能写出富有创意的好文章呢?
(10)作文还要注意写作方法技巧。
写作方法技巧,如构思立意技巧。人物描写技巧,伏笔照应技巧,叙述节奏技巧等等。我们要多学习古今中外的诗文大师们的这些技巧并在作文中应用。
因此,改革作文教学,一是老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废除陈规陋习,开创活泼新风,尽量减少命题作文,多给学生一些灵活自由的作文自主权,教师则多讲些写作技巧之类即可。二是学生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一定要多搞些课外阅读,多参加生活实践,走进生活,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把学生的学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融洽地结合起来。三是讲求命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四是要求构思巧妙,立意新颖。五是选材范围要宽广。六是要求语言要典范且多样化。同时还要注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提高语言素养,并加强写作方法技巧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具体、富有创意、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11.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 篇十一
一、解读新课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母语,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关于“工具性”的论述,一以贯之地强调对培养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视。在他看来,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解读新课标的人文性
语文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一交流工具,二是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升华。前者说的是工具性,后者则是人文性。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根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生命。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要正确进行思想引导,把人文教育有机渗透其中,而不是硬性贴上“人文”的标签。
三、解读新课标的综合性
如果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别构筑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生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指明到达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正确路径。
所谓“综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单单追求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其次,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必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解读新课标的实践性
语文学习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人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正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就能获得的,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生能动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必须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语文”教育观,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而不囿于书本,囿于课堂。例如:
1.留心生活小事
我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观察任务是观察妈妈做午饭。通过观察,学生作文就显得生动多了。有的写“妈妈边炒菜边教我。她手中的铲子像长了眼睛似的,在锅里上下翻飞,所有的菜都听她的指挥。”有的写“妈妈在切洋葱时直眨巴着眼睛,有几次眼泪都被熏得掉下来,我才知道美味的洋葱里还有妈妈的眼泪,妈妈真是太辛苦了!”可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小事。真切体验,学生才有发自肺腑之言,文章才能鲜活起来。
2.密切关注自然
大自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创造者。每周我都会安排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去接触自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观察天上飞鸟的飞行姿势,观察地上的蚂蚁搬家,给他们讲有关自然的知识和故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写作文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对照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论阐述,我认为时下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没能牢牢把握培养运用语文工具能力这个重心。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是个“磨水”功夫,即欲在基础知识这个大版块的考试中不失分或少失分,平时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与训练上,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积累的要求,企图把所有知识都贮存到学生记忆的仓库中,到时候只需如数“搬”出。这种天真的想法和做法,都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知识不等于技法,技法不等于能力,即使從应试的角度看,近些年中考、高考的命题走向,知识也只是冰山一角,能力则占大半江山。
因此,语文训练绝不能程式化、技法化和表面化。一定要将思维活动根植于训练活动的土壤中,并且由浅入深贯穿于训练活动的全过程。语文训练是否有效、高效,完全取决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思维的持久性、深刻性和多样性。我们说,学生思维要灵活,主要指训练过程中的生成,它是由思维参与的激情火花点燃,在向未知方面挺进的关节点上,意外发现的通道和图景,是训练活动中难能可贵、无法预约但又可以预设的精彩。为此,教师必须大力倡导、鼓励学生爱智求真,质疑问难,探究思辨,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切不可再走机械刻板的老路。
参考文献:
[1]魏琳.小学语文课堂理答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2.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 篇十二
上面这些话, 我啰啰嗦嗦地唠叨, 无外乎是给每一个语文老师提个醒: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咱们要使自己从一个年段里跳出来, 促使自己成为一个学科的合格老师, 能胜任各个年段的语文教学。下面我将分4次, 来为老师们解读这四种语文能力。今天, 只讲“识字写字能力”。从这几个字的语法结构上看:识字与写字是并列的, 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统称为“识字教学”。然而, 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 老师的教学明显是重识字轻写字的。对不对, 我们暂不论述, 姑且把现状当成对的来看。
在我的“识字教学”中, 坦白地说, 我是有自己的一套经验的。下面分两个层面说。
第一层面, 从整体阐述“识字教学”。
经几十年的实践, 我归纳了一个识字教学的“四字口诀”, 分别为:音, 形, 义, 写。我再扩充为四小句:淡化字音, 重视字形, 突出字义, 落实书写。我之所以提出“淡化字音”是因为两个原因:其一, 我们的孩子是在母语环境中长大的, 从胎教开始, 接触的就是母语。比方说, 学“妈”、“爸”这两个字, 其字音还用借助拼音来教吗?不用吧。从他们咿呀学语的第一个发音就是这两个字, 都叫了六年了, 难道在语文课堂上再花时间“ma”“ba”地教吗?其二, 我国的方言之多、之杂, 只怕是世界之最。而生活在方言下的孩子一定要咬准普通话的字音, 只怕很难。比方说: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在很多方言中是不分的。老师在课堂上下大力气, 花很多时间去纠。结果如何?走出校门, 回到方言生活中, 孩子们又忘了, 仍是an、ang不分。改革开放以来, 人口流动量骤增, 不纯正的普通话成了全国的“流通语”, 谁都这么说, 谁都这么听, 既不影响工作, 也不影响生活, 也不影响孩子们的成才;咱们“读”就读吧, 何必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当然, 从理论上说, 字音读不准是不可以的, 我不再赘言。再讲“重视字形”。字音不准, 别人或能听懂, 字写错了, 别人看不懂, 那可不行!因此, 我用的动词是“重视”!怎样体现重视呢?要讲结构、讲笔画、讲笔顺, 这个环节老师们都把控得很好, 我就略写了。第三小句:突出字义。一篇低段课文要写的生字可能超十个, 量大字多, 字字要讲义, 课时肯定不够。所以我用的动词是“突出”。意思是在一组生字, 老师只要“突出”那两个左右即可。往“左”至少讲一个, 往“右”最多讲3个。怎么讲?用遣词造句的方式最常见, 用字的正反对照讲也不少见, 用近义词组“字串”也是好办法, 用动作表达也很有趣, 有水平的讲字理。总之方法很多, 大家就各显神通吧。
最后是“落实书写”。如何落实呢?重讲“运笔”。这个很费事, 但很有效, 为的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能传承祖国文化。
第二层面:分年段阐述“识字教学”。
常教中、高段的老师, 对于“识字”教学走了整体“淡化”的路子。有的老师甚至只要求学生自学, 老师基本不讲了, 这对吗?不对!别忘了我们小学和初中共九个年头总称为“基础教育”, 而识字是学语文的基础。如果我们在中、高段“淡化”识字教学, 就等于肩负“基础教育”的重任却不教“基础”!我重言相劝:无论是中段还是高段, “识字教学”仍是重要教学环节, 仍是要祭起“四字口诀”, 只是稍有变化———“字义”的突出要加量, 变成三个左右;变在书写的指导, 从“运笔”变为提速, 逐步促使孩子的书写又好又快。
13.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三
高玮希望小学 卢礼静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进行。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
教学目的的新构想,教学的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素质。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诸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质,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力求达成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雷雨》一文时,通过课件使学生有生临其境的感觉,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天气变化,在这种情景中来学习课文,学生易懂,学习兴趣高。又如:教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五、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14.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在课程目标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时代踏踏实实的到来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在文化自信方面,明确提出通过语文学习,要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也就是说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积淀,培养学生根深蒂固的热爱中华文化,并且能够坚定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充满自信,从而才能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可靠的接班人。
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往的五个板块,而是分成了四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如果说课程目标上的变化是期待和预料之中的,那么新增的两个内容鉴赏与梳理,那就是创造性的。阅读与鉴赏的融合,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能仅仅引导学生去读,去感受,更要在读的基础上去思考,去与他人沟通,从而发挥创造性,真正落实鉴赏这一词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鉴赏就是一线教师急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论文】推荐阅读: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06-14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卷06-20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08-21
京蒙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测试题10-26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暨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10-2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07-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报告06-19
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09-22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能力培养-人教版新课标10-15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10-14